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节能减排的概念范文

节能减排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节能减排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节能减排的概念

第1篇:节能减排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节能减排政策;建筑学;人才培养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建筑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场所,其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但建筑需要运用很多能源,面对能源的日益匮乏,能源供需矛盾也日益凸显。节能减排是国家提出的重要政策,用以解决能源危机问题,因此,建筑学教育领域也需要以节能减排为基础来培养相关人才,以达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对应的目的。

1 在节能减排政策下进行建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对节能减排工作非常重视,相继颁布了很多相关的政策法规,针对建筑行业,国家也提出了一系列的相关标准。所以,社会对建筑节能相关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各大高校为了迎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需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有针对性的对当前教育重心进行调整,并大力开展相关的探索与研究。

能源的供需矛盾已经成为抑制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而如何协调能源供需关系,是建筑设计人员需要面对的主要挑战,也是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而高校建筑专业是建筑设计行业的未来力量,需要对当前所面对的设计问题充分了解,并承担起应该担负的历史责任,为解决能源危机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 在节能减排政策下培养建筑学人才的主要方法

2.1 改善传统教学方法

我国很多高校在讲授建筑节能的相关课程中,主要是运用物理知识进行抽象讲解的,其概念与原理都比较艰涩,而建筑专业的学生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这种抽象概念对建筑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理解困难,所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欠佳。

因此,在建筑节能相关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需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但该方法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所谓的案例学习并不是单纯的照抄照搬,学生经验的累积是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的,而案例的学习便是这个变化过程的主要途径。在实际教学时,可以将节能观念、原理与建筑设计案例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让学生逐渐从模仿发展为经验,真正理解建筑节能设计。另外,还可以运用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这种方法的开放性较强,学生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2.2 更新专业课程体系

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建筑节能课程一般都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理论课,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建筑节能是一种先进的建筑理念,需要在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中贯穿。因此,建筑节能课程不应该仅仅是理论课,更应该与实践设计相结合,贯穿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而课程体系的更新需要遵循以下两方面原则:其一,思维连贯化,主要指的是在学习初期,就将节能理念灌输到学生思想观念中,让学生从根本上对建筑节能重视起来;其二,技术阶段化,主要指的是对建筑节能的相关方法进行分阶段学习,并将其合理的运用到建筑设计中。

2.2.1 思维连贯化

当前很多高校中的建筑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课程之间欠缺相互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课程的教学效果,所以,课程体系的连贯性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大一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识性的节能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打好学习基础;大二、大三可以将节能知识与建筑设计的相关知识相结合进行讲解;大四可以组织建筑节能知识的相关讲座,并进行一些实践操作,分阶段的对学生进行训练。

2.2.2 技术阶段化

以建筑设计课程的特点为基础,建筑节能可以大致分为节能意识、节能理念以及节能技术三个主要层次,教师可以根据这三个层次,培养学生的建筑节能设计能力。针对建筑学专业不同年级的教学特点,可以运用立体化拆分的教学方法,把相关的建筑节能课程科学合理的拆分成不同的专题讲座,以适应不同年级的教学需求,并将专题讲座穿插到建筑设计课程中,以达到将节能理念有针对性的融入到相应设计课程中的目的,完成阶段性教学的实际需求。

举例来说,大二是学生形成建筑节能观念的关键时期,因此,节能意识这一层次需要放在这一阶段;大三是学生设计能力的提升时期,因此,可以将节能理念放在这一阶段;大四是学生运用与实践建筑设计理论的时期,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应为节能技术。通过这种方式,便能够将建筑节能充分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达到人才培养目的。

3 结语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储量锐减,我国对节能减排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建筑行业也需要迎合国家的政策需求,设计出更加节能环保的建筑,因此,社会对建筑节能相关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条件下,我国高校应该重视对相关人才的培养,通过改善传统教学方法与更新专业课程体系等方式,迎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树立起学生的建筑节能理念,强化学生的节能设计技能,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求的建筑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曹伟,吴佳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建筑学城乡规划类课题的统计研究[J].建筑学报,2012(S1).

[2] 本刊编辑部.理念优先,技术创新――专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3(S1).

第2篇:节能减排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汽车;污染;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X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000-00

1. 前言

当今时代,汽车已经成为了我们工作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世界各国基本上将汽车的年产量或年销售量看作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也是逐年攀升,其中私家车的增长速度最快,占据了汽车总量的一大部分。虽然汽车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是伴随着汽车的快速增长,汽车尾气污染也逐渐成为了威胁我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中国的空气污染中,汽油造成的污染名列榜首。据可靠调查显示,全国的私家用车每天的燃油消耗量达到了三千多万升,而大量的燃油每天会制造出三千多吨的有害气体,汽车的节能减排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需解的紧急任务。

2. 对节能减排的认识

2.1节能减排的基本概念

所谓节能,就是指能源系统的管理人员在能源循环和使用的所有环节中(含能源的开采、输送、使用以及能源的转换之间),例如在能源的法律、节能技术、宣传和节能减排教育等方面,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减少能源的过度浪费。

再者,所谓减排,就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汽车、工厂生产等方面减少气体污染物、废弃物、温室气体以及含有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等的排放[1]。

总体来说,节能减排就是要求人们在生活中尽量减少各种能源的消耗以及减少气体或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所谓汽车的节能减排就是指在汽车的能源体系中能源的生产、转换以及能源的利用等关于能源的所有方面,减少燃料、汽车材料等的浪费和减少汽车排出物(温室气体、污染性气体、固体排出物甚至含有放射性物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2 我国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绩,但同时我国也成为了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特别是石油的消耗量逐年上升,已经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从海关统计数字看,我国已经成为石油纯进口国,2011年石油纯进口2.5亿吨占到总需求量的一半左右,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加之我国的汽车总量还在快速增长着,石油供应已经给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如何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不仅关系到我国外汇的合理使用,而且还与我国国家的安全战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丰富的能源储备做后盾,节能减排对于我国的发展已经迫在眉睫。我们现在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仍能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

3. 汽车节能减排的措施

结合全球各国的节能减排方法,汽车的节能减排的可实行性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提高燃油质量,

要想实现对汽车的节能减排,首先就要提高燃油品质。我国进口的石油大都是含有高组成的含硫石油。国内汽车对这些高硫量石油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我国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加上燃油的脱硫成本高造成了燃油生产企业对脱硫不主动,而且国内对汽车排放的执行标准也要求不严,这些问题就导致了大量高排放的汽车,造成了我国空气的污染[3]。所以,抓好对燃油质量的管理是解决汽车节能减排的首要问题。

3.2使用替代燃料

我国石油资源有限,又是石油纯进口国家,因此,采用石油的替代品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我国替代石油的资源首当其冲的就是丰富的煤炭资源了,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就已经提出,“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将煤炭作为发展替代燃料的例子来进行广为研究和开发。现在在山西等煤矿大省已经在发展以煤炭工业为基础的合成燃料以及甲醇燃料的生产。除了煤炭以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生物质、天然气和氢能来代替汽油的使用。汽车的生产企业也正在研发将这些燃料用在汽车燃料中,目前奇瑞、福田等公司都已经有混合动力汽车研制下线投入使用了。

3.3提倡小排量汽车

小排量汽车的车体较轻,每公里耗油相对少,对空气污染的程度也相对较低,如二氧化碳排放量能控制在130克左右。小排量汽车之所以在我国普及不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我国的汽车购买者希望自己的私家车开出去有面子、上档次,属于认识问题。我国应对这个问题引起重视,并通过降低税收、汽车价格等经济手段对其倾斜,加强环保宣传,鼓励和引导小排量汽车的发展;同时加大对大排量高耗油汽车的税收和排放要求,以补偿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等。

3.4发展公共交通

政府在发展城市的规划中,应将发展城市及边郊地区的公共交通放在首要位置,要大力发展城市的公共交通,加大公交车的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优化整个公共交通的运行结构,采取有效的措施建设好城市的交通换乘枢纽工程,提高城市交通整体的运营效率[5]。这样,才能降低私家车数量的增长和使用频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5废旧汽车的再生利用

从汽车自身的结构来看,对汽车的回收利用就蕴含着难以想象的能源利用价值。在日本,不仅针对汽车的回收再利用立法强制,而且已经发展成汽车回收这一新兴行业。欧盟在2000年就已经提出回收汽车再利用的建议和法律。但是,对于我国的汽车市场越来越红火,汽车回收市场却仍是萧条。对废旧汽车的处理仍然停留在丢弃、填埋和烧毁的技术层面上,不仅给我国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且浪费了大量的可再生利用资源。我国的交通、汽车生产销售等部门应该联起手来成立多个汽车回收站,对这些废旧汽车进行统一的回收处理,加强对可用资源的再生利用。这样做既可以解决废旧汽车乱丢乱扔的现象,也减少了冶金等高能耗企业的压力,对资源进行了高效的重复利用,达到了节能减排的功效。

4.结语

现在,世界各国将环境的保护程度和公共交通的发展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评价标准,汽车的使用在拉动国民经济的同时,整体的节能减排亦不能忽视。要达到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降低汽车污染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需要从汽车的生产和使用环节入手,不断提高汽车的能源使用率,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加强资源的再生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大力的提高公共交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汽车节能减排的工作任重道远,,不能只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应该做到技术的支持和对节能减排意识的坚持。

参考文献

[1] 合肥汽车客运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合肥工业大学.2007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 边际文.汽车节能减排的方向与措施[J].交通与运输, 2007 (1).

[3] 张振国,姜源.汽车节能减排的实现途径研究[J].北方交通, 2008(7).

第3篇:节能减排的概念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以法治为保障,以提高终端用能效益为重点,健全法规、完善政策、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强管理,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企业和社会自觉节能机制,以能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调整结构、推进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为根本;提高意识,强化管理,突出重点,着力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工作。为实现科学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作出新贡献。

二培训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精神,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工作,解决能源问题和环境容量问题,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发展低碳经济,推动节能减排是建设生态文明最有力的突破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学习节能,清洁生产的理念、在控制主要污染排放采取的手段及技术创新、以及在污染治理、节能降耗方面采取的法律手段,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培训原则

(一)从理论学习到实例分析的原则

通过对节能知识、清洁生产、低碳生活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既讲授专业知识和一般原理,提高受训者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又解决一些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和管理水平。

(二)基于优秀管理人员必备素质和能力分析的原则

通过对管理人员这一特定岗位的胜任素质分析,确定培训对象的岗位能力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通过对管理人员共有的胜任能力进行分析,结合其岗位职责的共同特点,确定其能力结构,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三)基于多种培训形式交互使用的原则

体验下的感悟,震撼下的理念,只有个体亲身体验过的东西才最容易被记住和掌握,因此亲身体验是学习培训的重要原则之一。此次培训注重实务能力的提升,采用实例分析、师生互动、学习交流和个人展示等多种培训形式,实例分析为学员提供参照的对象和标准,教师与学员的双向互动使学员获得切身感受,从而保障学员的培训效果。

四、培训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课程内容

学时

节能减排

1.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任务

2.污染程度调查、达标评价与节能减排控制

3.工业污染节能减排措施与废物资源化

4.环境保护措施与清洁生产制度构建

5.排污治理与收费及污染排放达标监管

6.工业企业污染控制技术要点与难点解析

7.污染与环境监测及监管、内部控制制度

8.环境污染机械设备应用与维护

学时

低碳生活

1.低碳经济的概念与方法学探析

2.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

3.中国的“无悔技术改进”减排目标

4.技术改进、国际接轨

学时

清洁生产

1.清洁生产的产生背景

2.清洁生产的概念与推进实践

3.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4.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

5.产品的清洁生产

6.生态产业系统

7.清洁生产的政策法律与工具

第4篇:节能减排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低碳建筑,节能减排,能耗,研究进展

1概述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呼声高涨,全世界各国政府、相关机构和组织正积极开展低碳研究[1-4]。在这种大环境下,低碳建筑是近10年来提出的一种新概念,通常认为低碳建筑是在满足人类居住要求的同时,通过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CO2排放量的建筑。低碳建筑在设计阶段以及全寿命期内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着明确要求,其目标是在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减排,减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本文拟通过回顾总结低碳建筑的设计原理、研究进展及在国内外的工程应用,探讨了该项技术的发展前景。

2技术背景

2.1低碳建筑的内涵

其目标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尽量节能减排,减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低碳建筑的内涵要求建筑具备可持续发展特性,即在实现建筑节能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碳排放,以减少建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此外,低碳建筑还要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实现人类、自然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综上,低碳建筑会在设计阶段制定详细的减排方案,而在建筑的各使用期内会通过采用节能技术、回收再利用等手段减少碳排放,其能耗与排放均小于常规建筑。

2.2低碳建筑的特点

总体来说,低碳建筑主要有4个特点:节能、环保、绿色、低排放。与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不同,低碳建筑的概念更广,它考虑了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也将低碳技术作为考量标准之一,尽可能使两者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最优。由于低碳建筑不仅包括建筑自身,还与交通和市政配套等相关,因此,可认为其包含了节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相当于它们的进一步延伸。从设计理念上看,除了达到节能的目的,低碳建筑还将提高空气质量、增加居住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作为设计目标,最终使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处,尽可能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随着低碳建筑研究的深入,其与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的最终目标反而更接近。由此可见,低碳建筑相当于建筑领域的一次新革命,其意义已经远超节能、绿色等目的,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设计理念。

3低碳建筑在国外的研究进展与工程应用

近几十年来,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节能减排相关方面的工作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从政策和法规上看,英国在2007年公布了《气候变化法案》草案,承诺了2020年以及2050年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2年后,英国又了《英国低碳转换计划》,该计划涵盖全国土木、工业等多个领域,表明该国开始向低碳经济转型;在美国,政府在2003年的政府文件《能源部能源战略计划》中提出未来要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率,此外,美国还在各个州采用减税的形式支持低碳建筑的发展;德国在2002年制定了建筑能耗标准《能源节约法》,对国内所有节能材料和设施均作出统一规定和节能要求,新法规可使能耗较之前的规定进一步降低约30%;在日本,节能减排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降低能耗甚至覆盖到节能管理工作中,且政府会对节能减排效果进行跟踪。除上述国家外,其他欧美国家也有使用一些节能减排手段来建造低碳建筑并与节能减排经验丰富的国家合作。从节能技术上看,英国主要运用常规节能技术和创新节能技术,前者从护结构和新能源利用出发,主要利用节能材料、设施、清洁能源等实现节能减排,后者从智能角度对传统电器进行改造,制造出智能空调、绿色洗衣机、节能灯等;美国、德国等国家则将节能技术划分为建筑本体的节能、建筑设备的节能和建筑热环境的节能,其实质和英国的节能技术划分基本相同。

4低碳建筑在中国的研究进展与工程应用

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向世界承诺2020年的能耗减排量将比2005年的进一步减少约40%。在政策上,我国当前有两部关于节能减排的法律:《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此外,国家和地方均颁布了许多法规和鼓励性政策,对部分建筑进行了强制规定和采取了相应的惩处措施。随着科技发展与深化合作,我国在建筑节能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技术主要有以下方面:1)计算机仿真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相结合。这项技术从控制角度出发,能极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2)热泵应用技术。这项技术的实质在于采用少量电能来完成热量的转移,其利用对象为水热源和空气源。如能量桩技术,通过在桩身布置一定数量和长度的地埋管,利用电能循环液从地表流向深层并返回地面,由于地表以下一定深度的土层温度较稳定,基于换热条件,夏天可降低循环液的温度,冬天可提高循环液的温度,再辅以空气压缩技术,则可完全实现建筑的制冷和供热,同时保证环境的清洁;3)变频空调技术。这项技术实质在于根据电量负荷变化智能调节送风量,该技术可大幅降低风机动力以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此外,空调余热回收技术、热电联产技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等也已经在建筑中使用[5-8]。

5结语

本文介绍了低碳建筑的研究背景、设计原理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工程应用。低碳建筑是一种新兴产业,尽管相关法规和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但随着科技进步以及国家、政府的推动,低碳建筑未来必定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ChenGQ,ChenH,ChenZM,etal.Low-carbonbuildingas-sessmentandmulti-scaleinput-outputanalysis[J].Communi-cationsinNonlinearScienceandNumericalSimulation,2011,16(1):583-595.

[2]TuohyP,RoafS,NicolF,etal.Twentyfirstcenturystandardsforthermalcomfort:fosteringlowcarbonbuildingdesignandoperation[J].ArchitecturalScienceReview,2010,53(1):78-86.

[3]OmerAM.Focusonlowcarbontechnologies:Thepositivesolu-tion[J].RenewableandSustainableEnergyReviews,2008,12(9):2331-2357.

[4]DaGracaCarvalhoM,BonifacioM,DechampsP.Buildingalowcarbonsociety[J].Energy,2011,36(4):1842-1847.

[5]陈力莅,丁太威,耿化民.低碳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建筑,2012,32(5):79-80.

[6]王崇杰,薛一冰.节能减排与低碳建筑[J].工程力学,2010,27(S2):42-47.

[7]王俊,王有为,林海燕,等.我国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建筑科学,2013,29(10):89-92.

第5篇:节能减排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节能减排发展状况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210-01

一、节能减排的概念解释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能源的大量浪费以及环境的急剧污染。为了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环境以及生活发展所必须的能量资源,我们在现阶段提出了“节能减排”这个非常有意义的措施。那么,什么是节能减排呢?节能减排在宏观的意义上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中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二、节能减排的意义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与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量密切相关。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尽管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依然是我们的主题,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也要主动承担节能减排的国际责任。因为减少排放、保护环境是我们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要求,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努力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双赢"的目标,这是对世界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一大贡献。

三、国外节能减排的发展状况

由于篇幅问题,这里只简单介绍美国和日本两个经济发展大国的节能减排的政策情况:

美国2005年8月公布的能源新法案除了鼓励美国本土的能源生产之外,从立法上提出了促进消费者节约能源,使用清洁能源的可行措施。该法案提出,在未来10年内,美国联邦政府将向全美能源企业提供146亿美元的减税额度,以鼓励石油、天然气、煤气和电力企业等采取清洁能源和节能措施。对于消费者,新法案推出了13亿美元的个人节能消费优惠预算方案,鼓励人们使用太阳能等。

日本的新能源政策规定,电力公司有义务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目标是2030年以前,要把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扶植成商业产值达3万亿日元的支柱产业之一,从而进一步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度。在节能领域,日本是建立节能体制最完善的国家,相应的节能政策措施全面而细致,2005年日本环境省甚至提出改变上班着装习惯达到节能目的的新措施。

四、节能减排的措施

针对国内形式和国际情况,节能减排要确实落实到实处,应该遵循以下几点措施:

1.首先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2.变革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始终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人类中心主义成为文明提升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正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不断强化,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冲突和紧张。节能减排是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应把自然也作为主体,把自然看做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存对象,把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延伸到自然界,这样我们的政策才会既关注到人,也关注到自然,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改变GDP等于发展、重化工就是工业化等片面认识,改进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实绩的考核,使经济增长方式朝着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

3.依靠科技,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加快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4.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反对和限制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浪费和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向生产领域发出价格和需求的激励信号,刺激生产领域清洁技术与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带动环境友好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同时,通过生产技术与工艺的改进,不断降低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促进绿色消费,最终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

5.夯实基础,强化节能减排管理。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

6.建立长期有效的制度保障。首先应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建立环境问责制,将环境考核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依据之一;探索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积极推动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主的战略环评,从发展的源头保护环境;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扩大环境信息公开范围。

7.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组织好每年一度的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及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宣传日活动。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理念渗透在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教学中,从小培养儿童的节约意识。

8.政府带头,发挥节能表率作用。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中央政府将率先垂范。今年全国要推广高效节能产品5000万支,中央国家机关将率先更换节能灯。

参考文献:

[1]陈庆修,节能降耗,必须行政和市场两手都要硬[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8).

[2]马玉荣,政协委员:以机制创新促节能减排,证券日报,2008.

[3]黄永辉,国外发展循环经济概况[J].上海建设科技,2004(3):19~21.转.

第6篇:节能减排的概念范文

    对于低碳旅游的研究,国内外各有侧重和特点,国外侧重于旅游业碳排放的定量研究,提出旅游业碳减排的对策;国内对低碳旅游的研究与实践刚刚起步,偏重于定性化概念的界定和对策研究。魏小安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基础和机遇,提出了注重环境软开发等实现途径;石培华、吴普认为旅游业是典型的低碳产业,提出了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的基本思路以及推进低碳旅游的具体措施;蔡萌、汪宇明探讨了应对低碳经济的旅游发展方式,提出了规划建设低碳旅游吸引物和低碳旅游设施、营造碳汇旅游体验环境、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等实现路径;马驰、丁俊慧探讨了旅游业低碳发展的必要性和对策;刘啸认为低碳旅游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了从饮食、建筑、交通等方面进行节能减排;黄文胜、谭锦、吴莹等分别探讨了旅游景区、旅行社实践低碳旅游行为的对策;王群等探讨了低碳旅游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在国内学者倡导对低碳旅游转向定量化研究的同时,需要对低碳旅游及其实现途径进行系统的定性研究,既可以引导低碳旅游理论的深入研究,又可以指导低碳旅游的具体实践。

    二、概念辨析及理论解读

    1.低碳经济和低碳旅游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其目的是摈弃传统增长模式,采用先进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这里的低碳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是指一种减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环保生活方式。单个人对能源的消费行为及其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可用“碳足迹”来计量,即个人的“碳耗用量”。人们对自然界的碳耗影响是可以通过碳补偿(又称碳中和)来弥补的,也就是说,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再自己亲身参与或者通过第三方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低碳旅游”的概念是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的主题报告“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率先提出的。这一课题的研究涉及到了当前最根本的问题,即如何逐步转变并最终实现可持续的低碳生活方式。目前学术界对低碳旅游概念还没有形成共识。刘啸认为低碳旅游是以低碳经济理念为指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黄文胜认为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宏观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目标;汪宇明认为低碳旅游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即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低碳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侯文亮等认为低碳旅游是建立在满足旅游者旅游经历为前提的,通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多样化方式和人性化制度,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型旅游方式和管理理念。由此可见,目前大多数学者提出的低碳旅游概念,仅局限于“碳足迹”视野下的认识,强调在旅游过程中尽量减少碳足迹和碳排放,是一种对低碳经济被动的响应方式。全面理解低碳经济的内涵,不仅包括降低碳足迹,还应包括通过碳补偿来弥补所产生的碳足迹。也就是说,低碳旅游概念的内涵应该增加“碳补偿”的内容。综上所述,所谓低碳旅游,就是指一种以降低“碳”量为基础的旅游方式和管理理念,既要在旅游活动中尽量降低“碳足迹”,又要通过旅游的“碳补偿”来弥补所释放的“碳”。

    2.理论解读

    低碳旅游以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对当前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响应模式,是一种基于生态文明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可控的行动方式。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审美的旅游消费需求;既要满足当前游客和旅游地居民需要,又要为后代提供同样的机会。低碳旅游具有多层面的内涵,一是倡导对旅游发展中碳排放量的控制,这是基于旅游业所依赖的整体发展环境的考虑,是一种对维系旅游生态环境持续性的责任;二是主张通过发挥旅游业的生态产业优势,替代其他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是一种人类与环境友好共存的责任;三是通过碳补偿为下一展旅游提供公平的机会,即在满足当代人在旅游活动中所需的基本碳排放权利的同时,通过碳补偿拓展减排空间,是一种为确保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低碳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可持续的旅游活动,它将低碳经济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旅游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是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方式,即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具体实践方式和新的发展方向。

    三、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发展选择

    1.旅游业的低碳替代效应和功能

    2009年12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认为,旅游业日益显示出其“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战略性产业的特征,提出推进节能环保,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倡导低碳旅游方式。这是我国旅游业积极推行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份重要文件,表明我国已把发展低碳旅游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作为实践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作为响应节能减排国际承诺的具体行动,纳入国家战略并提供了产业政策支持。在国家大力倡导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下,我国低碳经济正引导着国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给我国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低碳经济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转型与优化,鼓励发展具有低碳优势的产业。旅游业本身是低耗能、低污染产业,是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的低碳产业中的优势产业,旅游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为0.202,仅为工业的1/11,旅游业对全球温室气候排放负有5%的责任。通过发挥旅游的环境优化功能和生态替代型产业优势,形成旅游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低碳补偿,探索产业之间的碳汇机制,可以实现旅游在低碳经济既要节能减排又要发展的双重目标。旅游是典型的窗口行业,既可以借助旅游窗口推动低碳教育、传播低碳理念,旅游者通过亲身体验低碳生活,更加理解低碳的重要性,有助于在全社会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又可以借助旅游窗口向世界展示我国的低碳行动和低碳成效,树立一个履行承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此外,旅游也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缓解产业转型带来的劳动力转型压力。

    2.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系统响应模式

    低碳旅游是将低碳经济理念与旅游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低碳旅游与低碳经济的关系可以用一种响应模式来描述。笔者在汪宇明教授提出的旅游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响应方式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建立了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系统响应模式(见图1)。与汪宇明教授建立的旅游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响应方式相比,该模式的不同点在于把低碳技术、低碳机制、低碳生活方式等低碳经济三个要素的作用放在整个旅游系统中,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体验环境和旅游消费方式等方面。通过旅游系统对低碳经济三大促进因素的吸收、过滤、整合,在旅游生产方式、旅游消费方式、旅游营销方式等方面进行旅游低碳化的渗透转化,最终实现低碳旅游。具体就是通过低碳经济中节能减排技术、低碳机制运用、低碳生活方式对旅游系统的整体作用,引导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非政府组织等旅游各相关利益者,从旅游生产方式、旅游消费方式、旅游营销方式等三个方面,采取减低旅游“碳足迹”和促进旅游“碳补偿”等旅游低碳化方式,实现旅游对低碳经济的响应。

    四、低碳旅游的实现途径

    1.政府的责任

    对政府而言,应将旅游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为重要考虑因素纳入旅游发展规划中。要针对全球气候变化情况,做好旅游气候灾害防御规划和低碳旅游发展规划。针对热点或过度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编制具体的低碳旅游实施规划,通过有效的监督和调节,确保目的地的旅游容量控制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阈值以内,切实加强旅游目的地环境优化管理。大力推动低碳旅游政策的制定,注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把旅游业纳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框架体系。建立健全旅游碳汇机制,合理构建碳汇旅游体验环境的评估指标,有效评估旅游目的地的碳汇能力;充分借鉴国际低碳旅游指标考核、管理标准及控污节能减排技术,结合我国国情组建低碳旅游国家重点实验室或研发基地,重点研究新能源利用、控污减排等关键技术,起草低碳旅游行业标准。政府应推动带薪休假的贯彻实施,带薪休假机动灵活,能变“集中休假”为“分散休假”,对黄金周旅游高峰进行有效分流,使交通、旅游、购物等资源得到均衡而充分的利用,从而缓解旅游旺季尤其是黄金周的能源消耗压力。通过建立低碳旅游行业标准,制定低碳旅游发展政策,引导和支持旅游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推行低碳旅游生产方式,营造低碳旅游消费环境,促进旅游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发挥旅游业的低碳综合效应,探索并推广利用碳汇资本的旅游融资模式。加强旅游智能化发展水平,建立完善节能减排公共技术服务体系特别是推动电子旅游服务的运行。注重发挥旅游业具有的教育推广优势,在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消费场所广泛构建低碳旅游产品,开展低碳旅游宣传和低碳旅游教育,提高公众对低碳旅游的关注和认识,形成低碳旅游消费方式。

    2.旅游企业的责任

    旅游企业要树立低碳旅游的发展理念,引入碳汇机制的低碳旅游理念,通过低碳技术装备和服务方式转型,培育一批负责任的低碳旅游企业。

第7篇:节能减排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低碳生活

Abstract: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improv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owever, in the construction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but also paid a resource and the cost of environmental destruction, serious waste of natural resources, promote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is immin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the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low-carbon economy model, the concept of low-carbon life, to take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 the necessity,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ergy-saving measures to reduce emissions, low carbon life, called for the public to begin from me, to strengthen overall consciousness, the sense of crisis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dvocate low carbon life, made its own contribution to the task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china.

Keywords: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low carbon economy; low carbon life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节能减排的概念

节能减排(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声等)排放;狭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所称节约能源,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2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之后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成为当前国际交往与合作的热点。

低碳经济,顾名思义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经济模式,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而其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指的是大气中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光、热辐射后,再重新反射回地球,使地球变暖,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低碳经济是以低消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低碳化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比重不断下降,即能源结构清洁化;二是单位产出需要的能源消耗不断下降,即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低碳化进程也是碳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低碳生活(low carbon living),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这股风潮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3 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强台风、沙尘暴、高温干旱、极端降水……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频频发作,危害越发严重。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且人类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是,碳基燃料消耗过大而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只是能源消耗问题的一个折射而已。中科院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是全世界自然资源浪费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59个接受调查的国家中排名第56位。另据统计,中国的能源使用效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因此,推进节能减排,可谓迫在眉睫。

第8篇:节能减排的概念范文

三样特别的礼物和“一村一品”发展战略

记者:今年三月接受新华网和中国政府网专访时,衷省长特意给大家带来了三样特别的礼物――成阳武功县的特产围巾、宝鸡地区凤翔县的泥塑和洛川的苹果,都是陕西非常有名的特产。您当时为什么想到要这么做?

袁纯清:我当时确实是特意给大家带来了三样特别的礼物。第一样礼物是成阳武功县农民织的围巾,大家通过视频可以看到,摸起来很柔软,也很美观。这个围巾既有历史,也有人文,本身非常具有美感。说这个围巾有历史是因为在东晋时代,在陕西的武功县有一个才女叫苏蕙,用家里的织机织土布,当时就成为了一个品牌,她织的铺缎名扬天下。武则天专门对她有一个评价“超今迈古”,后来苏蕙就成为了一个很有名气的才女了。

今天在武功县已经把它做成一个品牌。现在陕西的咸阳、渭南,有两百多个村子的妇女织这种布,已经成为一种商品。像床单、围巾,有的还织鞋垫、拖鞋几十种,达到了50万件,并销售到了东南亚、美国。

第二件礼物是泥塑,这是一个猪年的泥塑,很有生活气息,大红大绿。关中地区的民俗文化是非常丰富的,泥塑是美中地区文化的一种反映。泥塑是传统的工艺,说起来历史也很久远。主要在我们的宝鸡地区的凤翔县,春秋时就有了泥塑。现在在一些古墓里挖掘出来的文物就有不少陶器,陶器就是泥塑。这个传统慢慢在民间流传下来了。我们这里有个六营村。这个村2000多人,有将近2000人专门做泥塑,一年有30多万件。人均做泥塑的收入将近9千块钱,可以说收入很高。我们的泥塑在羊年、马年和猪年的生肖邮票荣登榜首,很有名气,像克林顿来西安的时候我们作为礼物赠送给他。而且它已经成为了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来源,也出了一些大师,像胡新明,都是大师级的,泥塑已经成为了“一村一品”的品牌。

前两件是观赏性的物品。第三件礼物是吃的,就是苹果。一讲陕西苹果大家都很熟悉。一说“陕西苹果”就是一个品牌的概念,已经驰名中外,我手里拿着的就是陕西省洛川县产的苹果。现在有693万亩苹果的果树,去年产了650万吨苹果。我们的苹果已经销售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再讲得形象一点,陕西苹果的数量占到全国30%,占到世界11%,就是说世界有十个苹果,有一个苹果就是陕西生产的,浓缩苹果汁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陕西有700万人在种苹果。陕西的苹果在中国“质量第一”,因为苹果自然生产所要求的要素,陕西都占据了。

记者:您的“一村一品”具体发展的目标是什么?有关“一村一品”的概念是一个“舶来品”,是从日本引进来的,引进到国内大家也很关心,是不是有一些水土不服,是否能符合中国的国情,这个模式中国的农民是否能由多接受?

袁纯清:“一村一品”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一个村子生产具有当地资源优势特色的产品。现在我们农村的发展要走“一村一品”的路子。我们要搞现代农业。必须要走产业化路子。产业化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它必须是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因为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占有率,不形成一个专业化的东西,东家种菜,西家种瓜,王家种梨,如果不形成协作,就很难发展,也不可能形成完整的产业。产供销加工全部加起来,不可能有很好的分工,也不可能走向专业化。所以,“一村一品”第一条,必须要适合当地的特色,这个地方适合种苹果的自然条件就具备了,首先形成规模,才能变成产业。

“一村一品”的概念是日本的大分县提出来的。作为“一村一品”的实践,我个人认为在中国应该说早就已经开始,实际就是我们讲的专业化的生产,但概念是日本提出来的。我们现在用这个概念,有利于我们能够形成一种品牌、一种共识,或者以这个品牌形成载体,对它加以推进,这个概念具有学习外面经验的成分,也蕴含着我们长期的实践成果。

比如在陕西,有种菜、养牛,养羊、养鸡的,有织土布、做泥塑,还有做豆腐的,这些构成“一村一品”的村子已经有了将近一千个。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也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

记者:“一村一品”在实施过程中有哪些方面支撑它,比如在人才、技术方面有哪些是我们正在做的?

袁纯清:在陕西目前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实施“一村一品”的条件和基础。首先,今年省政府就已经提出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通过一个村子辐射、带动周围的村子。在“十一五。期间,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一千个村子的示范,带动一万个村的发展。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覆盖到陕西三分之一的农村。

第二,要做好规划。光是。一村一品”不足以形成规模,“一村一品”应该是一个放大的概念。应该是万村万品,主要是形成规模,才能有市场的概念。所以我们首先是做规划。

第三,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非常重要,现在农民往往是种多了,卖不出去,信息不对称。说今年你家种了瓜卖钱,那我也种,结果种多了就卖不出去了。我认为今年提高信息服务水平是第一件事,我们今年推进信息要入村、入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载体。还包括其他的服务体系。

第四,建立销售服务体系,需要有经纪人。国家有一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我们正在加大力度,就是要使更多的农产品进连锁超市。

第五,科技服务体系,推进科技下乡。在杨凌,我们有一个很强的农业科技实体,我们要扩大辐射范围。作为政府来讲,还要对农民搞“一村一品”给予一定的支持。比如我们的安康,抓住国家东桑西移的机遇,扩大蚕桑种植帮助农民致富。

希望更多朋友关注陕西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也很愿意做陕西现代农业的推销员!

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节能减捧的意义采取三项措施治理渭河污染

记者:今年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突出强调了环保问题。袁省长,这条被誉为陕西母索河的渭河被一些造纸等企业污染成了散发着恶臭的黑河,不知目前治理的情况怎么样?您打算如何加快渭河的污染治理呢?渭河上那么多排污口,都能管得住吗?

袁纯清: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这次总理的报告对环保问题做了特别强调。我认为发展是硬道理,节能环保也应该成为一个硬指标。大家很关心渭河的治理,我和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陕西的渭河是三秦大地的母亲河。

这条母亲河不仅是现在在养育着我们,比如陕西的关中平原占了全省64%的人口。占了全省能够灌溉土地的75%。而且历史上也是我们的母亲河,有着一段最灿烂、最辉煌的文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有很多很灿烂的篇章都在关中大地。

现在的渭河水量减少了,水量减少以后,本身净化率就要降低,加上大量的造纸、印染企业,使渭河受到污染。现在渭河的水是劣五类水。这条河已经失去了它生态的功能,我也很痛心。国家也很重视,在2005年12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通过了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为了加快渭河治理的步伐,我到省政府工作以后,和我的同事们商量,经过调查研究,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06年开始加大力度,采取几个方法。

第一是“关”。凡是污染严重的企业,排污达不到标准的企业,一溉关掉。因为小造纸厂要减排是根本做不到的,它要达到一种排污标准需要很大的投入。比如我们有一个造纸企业投入了4千万处理烧碱的排污承,他们处理污水非常有积极性。因为卖一吨烧碱2千块钱,但把自己的排水回收的成本才1400块钱,还赚了600块钱,多年以来,我们在渭河流域已经关掉了1000家以上有污染的企业。去年又关掉了56个造纸厂。

第二是“建”,就是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现在我们城市的生活垃圾和污染垃圾也是很厉害的,现在全流域已经有8座污水处理厂,一天可以处理77万吨的污水。在建、扩建的有6座,这6座建成以后,有54万吨的污水处理能力,但还不够。我们有54个县城,“十一五”末,全部都要建起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省财政一年投入1.5亿,连续搞五年,还要不断增加投入,帮助建污水处理厂。但是这1.5亿不光是建污水处理厂,我们关闭小的造纸厂还要给予一定的补贴,政府还要付出这部分。

第三,搞生态整治。在渭河流域发大水的时候,河面很宽。没有水的时候,就是一些沟沟了。我们正在咸阳、西安的渭河城市段进行生态修复。尤其是污水处理厂,采取“政府建网、社会建厂、产业运作、政府配套,企业按规定标准排放,政府按达标水量付费”的建设经营模式。现在在咸阳、杨凌采取这种模式的污水处理厂运行的非常好。

通过去年一年的努力,今年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乐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所以,我本人非常有信心。在“十一五”末期,把渭河的劣质五类水变为五类水。通过十年的努力,使渭河的水质能够符合我们现在讲的生态要求。

记者:怎样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意义?

袁纯清:重视和抓好节能减排,体现了“好”与“快”的辩证统一,蕴含着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模式的创新和提升,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节能减排是应对资源稀缺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挑战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发达国家上百年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近20多年来在我国集中出现。由于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镇他的加速期,重化工业较快增长还会持续一段较长时间,这一过程中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与经济增长一般呈现正向关联。因此,在资源稀缺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科学发展难以实现。

节能减排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举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以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为代价的,并且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有关研究表明,过去5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原因,90%以上与人类使用石油等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增加有关。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危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广泛共识。保护生态环境,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发展中国家也要发挥后发优势,避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对于我国来讲,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走新型工业化遭路战略选择。

记者:如何从实际出发把握节能减摊的挑战与机遇?

袁纯清: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审视,陕西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既有挑战又有机遇,总的看是机遇大于挑战。

能源、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的加速发展,决定了节能减排的艰巨性。作为能源资源大省,陕西拥有的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超过42万亿元,特别是陕北地区煤、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快速发展的能源工业已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如何在大开发的情况下做到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使资源发挥最大效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陕西又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化工、建材等行业的200户耗能大户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的80%和全省总能耗的49%,而且这些企业多数又是排污大户,实现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和企业对节能减排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一些高耗能行业和企业还有着扩张冲动,节能减排的成果还不巩固。这些都决定了陕西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脆弱的生态基础和局部恶化的生态环境,增加了节能减排的难度。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是陕西的一个基本特征。以水资源为例:陕西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水资源70%集中在汛期、70%分布在陕南。更令人担忧的是,水质污染严重,特别是渭河以占全省16%的水量接纳了全省80%的污水,干流河段常流量基本丧失使用功能。从对全国的影响看,黄土高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输出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直接关乎黄河中下游的安澜;秦蛉作为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其生态屏障地位对我国气候稳定和生态安全的影响举足轻重;汉江、丹江流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保护好这一地区的水质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因此,抓好陕西的节能减排。不仅关乎陕西自身发展,而且关乎全国大局。

立足自身优势优化产业结构,为节能减排提供了机遇。节能减排的根本途径在于调整结构,陕西的诸多优势为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广阔空间。一是科教优势。陕西科教实力雄厚,自主创新能力较强。我们必须发挥这一优势,做大做强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升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低耗能、无污染行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二是人文优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陕西拥有举世瞩目的人文资源。按照基础在文物、关键在文化、扩展在旅游的思路,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和特色品牌,潜在的文化资源优势就能充分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构建起文物、文化、旅游一体化的现代服务业格局。三是区位优势。陕西地理位置居中。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辐射作用明显,为培育壮大会展、物流、金融等新兴产业提供了巨大机遇,四是产业优势。陕西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具有产业链较长的特点。通过研发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技术改造并向上下游延伸,实施集群化、园区化发展战略,积极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就能够

在结构调整中推进节能减排,通过节能减排促进产业升级。

记者:今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意对没有完成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两大指标作出了一些说明。今年要落实这两大指标,陕西省有没有信心呢?

袁纯清:我们非常有信心。我们的能耗去年一年应该说有了很大的下降,省政府和200个重点企业签了责任状。如果企业没有达到标准,就要进行处罚。政府职能部门也互相有责任书。

关于污染物的减排,陕西省去年完成了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今年我们还要继续保持,加大力度完成。我们对这点抓得是很紧的,加大了各级政府的责任,加大了监督和检测的力度,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总之是采取多种多样综合性的措施,确保完成。

要把旅游作为一个支柱产业进行打造

记者:陕西旅游发展方面有什么打算?

袁纯清:陕西是旅游大省,应该说陕西的旅游是我们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今年我们要加大力度。我们要做十大旅游景点,八条旅游精品线路,像壶口瀑布、华山等。现在陕西像华山这么美的地方还多的是,陕西的秦岭里就有六个国家级的公园。很多人不知道陕西有大熊猫,全世界连动物园算起来大概有1500多只大熊猫,在陕西有将近400只。周至县有一个珍稀动物抢救保护中心,这里有非常漂亮的大熊猫。

我们打算把旅游作为一个支柱产业进行打造,包括今年有一些高端温泉洗浴项目,比如在华山脚下有一个温泉,是香港投资做的。在华清池有一个温泉洗浴,日本人来了以后说比日本温泉的服务做得还好。我们今后还要打造一条温泉带,做到真正有温泉可以享用。在关中平原有900多平方公里下面是温泉和地热,我们的咸阳已经取得国家“温泉城”的称号。

我们有一个想法,就是让旅游者到陕西去,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按照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做好我们的旅游。

记者:4月4日,第十一届西洽会举行陕西省省长见面会。向近100家中外媒体的130多名记者推荐“绿色、现代、和谐”陕西,还拜托现场的记者们不吝笔墨,多为陕西鼓与呼。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袁纯清:陕西是文化大省,从蓝田猿人到周秦汉唐,到延安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体现了历史文化的完整性陕西文化包含帝王文化、宗教文化、革命文化、现代文化、民俗文化等,秦腔是京剧的外祖母,宗教祖庭其中六个都在陕西……本届西洽会是西洽会举办11年以来迎来记者最多的一次,这说明西安的人气越来越旺,受到的关注越来越高。作为省长,我深爱着陕西人民,深爱着陕西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应该为陕西的发展鼓与呼,希望大家都来陕西看一看。

记者:8月22日,您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渭南市政府和陕西旅游集团公司的汇报,研究华山景区管理体制调整后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华山旅游的问题。您认为,怎样才把华山打造成全国著名的旅游品牌,带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

袁纯清:为落实好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的趋势,做大做强陕西省东线旅游,带动全省旅游产业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省政府于7月份对华山旅游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决定陕旅集团不再负责华山景区的管理工作,渭南市成立华山景区管委会,并赋予管委会部分政府管理权限。采取股份制的方式,新组建华山旅游公司,负责华山景区范围内门票以外其他旅游项目的开发经营。

第9篇:节能减排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技术创新 能源计量 节能降耗

1 低碳经济概念及战略地位

2003年英国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近两年来,关于低碳、气候变化的话题已经妇孺皆知,尤其在去年哥本哈根大会之后,低碳已然成为全球最热的话题[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抓好节能减排,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对我国来说迫在眉睫[2]。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2 质监部门与低碳经济的职能联系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从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点一滴来为低碳社会的形成添砖加瓦[3]。目前,我国已经把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理念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树立低碳发展理念,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各级政府必须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确保低碳经济的实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质监部门)作为统一管理标准化、计量、质量、认证认可,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工作,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优化消费环境的重要职能部门,是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各级质监部门必须紧贴经济发展大局,认真贯彻落实政府部门下达的方针政策,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工作,将助推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质监部门也只有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立足本职工作,充分发挥本部门的优势,积极服务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这一系统工程,才能有所作为。

3 积极发挥质监职能,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导向和理念,实质是以低碳为纲,引领经济发展,涉及社会各行各业,作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着眼于节能减排等工作,结合本部门的职能特点和优势多管齐下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3.1发挥职能优势抓技术创新

一是推进技术标准创新。制定和实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能够从更高层次推进节能减排降耗,为各类用能单位从理论上提供能源监测、计量和控制的依据。近年来,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工作,各级质监部门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制定、实施能耗限额标准,基本构建见了覆盖工业重点耗能行业、大型商场和政府机关等领域的节能降耗标准体系,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二是加强计量检定科技支撑。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手段是技术进步与能源结构调整,这其中很多方面的技术节能效果需要通过计量进行评价和测试,无论是产品的优质还是各项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都是依靠计量数据来标征,没有计量就没有质量,没有计量数据也谈不上节能降耗,科学、合理、准确的计量是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能够为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和节能工作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因此,要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计量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把计量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深入开展计量服务活动,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再上新台阶。

3.2加强机构建设抓服务保障

3.2.1 建立机制,引导企业节能降耗

一是深入企业开展专项服务,帮助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企业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大力推进节能降耗,企业素质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优质低耗”[4]。质监部门应深入企业,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人员、计量技术、标准信息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帮助企业科学、合理配备计量标准、计量检测设施,建立有效的计量测量管理体系[5],对企业的能源计量数据提出了统一的规范要求,建立能源计量数据库,使企业在计量检测数据上看到节能降耗效果的数量变化,体验节能降耗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引导企业逐步实现低碳经济。

二是加强计量监督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节能减排。每月跟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情况,依据新《能源法》对那些未按要求配备、使用能源计量器具,瞒报、伪造、篡改能源统计资料或编造虚假能源统计数据的企业进行严肃查处。对超过国家耗能标准的企业,质监部门应及时深入企业开展机械设备的计量检测,针对企业存在的技术漏洞和工艺缺陷,积极帮助企业制定技术改造方案,淘汰高耗能落后的机械和装备,改进生产方法、工艺流程,大力推行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工作,通过加强企业自身计量管理,达到节能降耗增效的目的。

3.2.2 引导企业开发低碳技术产品,杜绝过度包装

同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和廉价劳动力来实现的。但通过节能降耗,企业减少成本的空间十分巨大,中国产品完全可以靠节能降耗来保持产品的竞争力。质监部门应在政策、技术等方面为节能产品生产企业提供支持,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推动节能减排产品的开发。

包装是商品流向市场之前,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影响商品包装能否低碳化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包装材料和包装设计两大方面的因素[6]。虽然包装材料的重复利用和再生,但当其达到使用寿命后,仍要面临对废弃物的处理和环境污染问题[7]。过度包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拒绝过度包装,倡导环保、低碳包装将是大势所趋[8]。而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能将品质融入到产品中,从而提高企业的价格点和利润空间,降低对材料的浪费。环保的包装材料,加上有针对性的设计,必然会减少材料的浪费,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而且可以减少碳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质监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鼓励企业使用环保的包装材料,加大对食品包装的监督抽查力度,组织开展过度包装商品专项执法检查,有效打击过度包装的行为。

3.3 加大宣传,提高认识,营造良好氛围

大力宣传能源形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提高全社会对节约能源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资源环境意识和节约意识。加强能源与计量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提高公众和企业法人代表的能源意识和能源计量工作的法制意识。普及能源计量知识,积极宣传计量知识、先进的能源计量仪表和检测技术信息、能源计量工作方面的典型经验、涌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使节约能源成为每个公民、企业的自觉行动,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了准确计量、合理用能、高效用能的良好氛围。

4 结论

不管是哥本哈根会议,还是两会的“低碳”热议,种种迹象表明,探寻低碳之路已是社会发展趋势和人们的共识,任何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对资源的有效于合理利用。质监部门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能部门,要深刻认识到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在发展大局中的责任和使命,深刻认识到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对质监部门推动企业实现技术、管理创新,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等监管制度提出的新要求。各级质监部门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本着“引导、监督、协调、服务”的精神,积极推进技术节能减排和管理节能减排的发展,不断开创质量技术监督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低碳经济-中国用行动高速哥本哈根[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1).

[2] 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J]. 气象出版社,2007,(11).

[3] 图片编辑部.低碳经济绿色生活:环保从身边做起[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6).

[4] 时军、王艳龙.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碳排放权确认与计量[J].财会学习,2010(6).

[5] 经济导报.发展计量事业 服务低碳经济[N]. 经济导报,2010(5).

[6] 中国包装报.低碳经济下的食品包装新思路[N].中国包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