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工艺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课程改革 行动导向 校企合作 综合评价
技工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技能人才,而传统技工教学重教师、轻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等诸多的问题导致技工教育失去它本身的活力和优势,所幸的是目前众多技工院校积极开展“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聚焦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一体化课程改革,倡导回归教育的本质。在如火如荼的一体化课程改革过程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本文是在开展管理类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三年多的实践中,针对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分析之后进行的思考,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思考一:课程改革思维的突破
课改思维引领整个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理念的宣贯是课程改革进行的先决条件,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要理解课改的实质思想,还要积极主动地改变自我思想和习惯行为,建议技工类院校可采取学校动员、系部组织集中培训、教研组分组开展培训等方式分层次进行,也可派教师外出培训带回课改信息,让人人都有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课改实施过程中要及时厘清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认识盲点,如工作页≠练习本、学生开心≠教学达到效果、新课改≠新教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要讲课等,将成功的课改案例与教师一起分享,积极鼓励教师,只要迈步就是进步,从思想认识上扫清障碍。
二、思考二:课程改革教学内容的突破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要达到的是“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要求将企业的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任务,但目前技工院校开展课程改革的重大瓶颈是教师缺少企业实践经验或长时间脱离企业实践,这是制约课程改革的一个根本原因,只有教师真正了解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的内容,才可能从根本上推动一体化教学,这也给各技工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和学校教师下企业的实践提出紧迫性要求。
三、思考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的突破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职教特色,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头脑风暴等方法使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都得到提升,对教师普及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培训和应用是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前提,将行动导向教学法与工学结合课程改革二者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四、思考四:一体化教学环境的创设
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环境的创设非常重要,但在场地、设备、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开展一体化教学场地的建设,颇费思量。
途径1:同类多个专业调研,了解专业实践的核心项目和任务内容要求归纳项目和任务实施的软件、硬件、场地要求策划、筹建承载多功能的一体化实训室,这种途径可在财力、场地有限的情况下从整体上综合利用资源,防止一体化实训室建设华而不实。
途径2:利用多媒体展示场景和设备或流程。
途径3:用手工制作布置场景。
途径4:带典型任务到企业实地调查了解。以上内容在管理类不同专业内可酌情选择。
五、思考五: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监控、评价的突破
课程改革永远向前,课程改革的目的使职业教育愈来愈接近职业本质,为检验课程改革的效果及持续改进课程,对课程的质量监控、评估、必不可少,这种监控、评估目的是保证课程改革达到预期目的。
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三个层次为例:
三年制中级班(学制:在校学习2年+下厂实习1年)
三年制高级班(学制:在校学习2年+下厂实习1年)
四年制技师班(学制:在校学习3年+下厂实习1年)
学生考核方式不再拘泥卷面成绩和作业,考核方式趋向多样化,包括日常评价50%+期末成绩50%或完成一个工作任务作为成绩等。
在日常教学实施中,可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教师的听课评课、教学设计检查等了解课堂教学实施。
在校第二年可通过综合职业能力测评和专业技能鉴定检验教学效果,“下厂实习1年”中,可开展由第三方企业评价,把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企业评价、教学综合评价融合在一起,检验培养效果,从而对整个专业课程改革的效果做全方位的系统评价。
同时通过监控、评价可检验同一专业各个培养层次的培养目标是否清楚,培养目标是否达到,从而反思和改进教学。
关键词:化学工艺题;问题设置;突破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208-01
化学工艺题起源于广东、上海卷,契合 "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保持密切联系,使实践和生活成为科学课程内容基本来源" 这一新课程理念,已成为新课改后的高考新亮点。化学工艺题是一种多溶质的混合溶液,其中的工艺流程(包括文字、流程图、表格、数据、坐标图等)是优质溶剂,化学科学的知识、方法、观念是溶质,将溶质结晶出来并加以识别、应用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体现。以下基于化学工艺题的问题设置,谈谈在突破策略上的思考。
1 化学工艺题常见问题设置
2 化学工艺题的突破策略
2.1 重视教材基本知识的内化。
工艺题融合了元素化合物、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水解原理、物质制备和分离提纯、反应条件的控制、绿色化学等核心知识。应力求重温重点知识,以点带面,通过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开放的且不断生成的知识结构,力求达到知识的内化。
2.2 紧抓教材经典工艺的深化。
高中化学教材中涉及到的重要化工生产有合成氨工业、合成硫酸、氯碱工业,硅酸盐,炼铁、炼铜、炼铝、镁的提取、石油化工、煤加工等。高考复习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重要工业生产流程,以生产原理、设备、生产流程中的除杂提纯、尾气的吸收与处理等热点知识为载体,联系新材料、新能源、环境问题。高考化学试题中流程题可能将课本中不同处的内容融合,可能会将课本知识延伸。这就提醒我们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梳理教材,弄清书上每个重要实验和化工流程,并在练习中加以变通,这样才易于做好试卷上有创意的工艺流程题。
2.3 熟悉化工生产中的主要操作。
⑴原料的预处理:目的是为了将原料转化为容易提取的物质,常用方法有粉碎、灼烧(焙烧)。如海带中提取碘,事先要将海带灼烧成灰。
⑵浸出:用浸取剂将固体物质中的主要物质溶解。浸取时常用浸取剂有水、酸、碱等。
⑶煮沸:目的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某些易挥发、易分解、易沉淀的物质。
⑷pH值调节:化工生产中为了分离除杂,常需控制溶液的pH值,调节的方法有加氧化物、酸、碱等。
⑸蒸发:为了将溶液中的溶质提取出来,常采用蒸发的方法,对于不同的溶质,蒸发的程度不同。
①所得晶体不带结晶水(如NaCl)时,一般蒸发至出现大量晶体,利用余热蒸干。
②所得晶体带结晶水(如CuSO4・5H2O)时,通常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⑹过滤: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常用"抽滤";为了防止溶质损失或杂质析出常用"趁热过滤";为了保持固液混合物的温度恒定,可用"热滤"。
⑺洗涤:为了洗去固体物质表面的杂质,常用蒸馏水洗涤,有时为了减少固体的损失,常用冷水或酒精洗涤。
⑻重结晶:为了将粗产品进一步提纯而采用的重复结晶的操作。
⑼干燥:晶体表面上吸附有少量溶剂,需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干燥。固体的干燥方法很多,可根据重结晶所用的溶剂及结晶的性质来选择,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空气晾干的;烘干(红外灯或烘干);用滤纸吸干;置于干燥器中干燥。
⑽氧化:加氧化剂,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易除去离子,如将Fe2+氧化为易水解的Fe3+。常用氧化剂有H2O2、Cl2、NaClO、KMnO4等。
2.4 渗透"绿色化学"的理念。
绿色化学有利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化学工艺流程的可行性评价需要从 "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常常涉及工艺的安全性、可操作性、节约成本(原子效率和原料的循环使用、节能)、环境保护等问题。
2.5 培养答题能力。
要想学生在高考中拿到一个从未见过、不太熟悉的工艺题不紧张,同时处理得游刃有余,需要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培养学生工艺题答题能力。
⑴明确工艺题答题的基本步骤
①完成"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探究过程
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原料和产品。引导学生理解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理解物质结构、性质、应用及其内在联系。
②完成"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解决过程
引导学生从技术角度分析从原料到产品关键进行了哪些反应?利用了什么原理(氧化还原、溶解度、溶液中的平衡)?关键操作进行到什么程度最佳?除目标产物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杂质或副产物是怎样除去的?
使学生明确做工艺题不需要拘泥于每个细节,不需要把过多的精力用于分析每步流程,只需把握大的方向即可解题。
⑵熟悉工艺题答题的基本策略
①给信息的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基本步骤
结合物质的类别、化合价情况确认反应发生的本质;确定最关键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配平关键反应物和生成物;再根据守恒配平或补充其他辅助反应物和产物;依据题目信息写好反应条件;结合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所处的环境对各物质的存在形式、状态进行修正。
②基本实验操作检验沉淀是否完全。一般叙述为:取上层清液,检验其中含有的某一离子。
洗涤沉淀。如问洗涤目的,一般考虑除杂或减少原料的损失;如问如何洗涤,一般叙述为: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如问用冷水或75%的乙醇代替水的目的,一般是为了减小溶解度(用乙醇还有助于固体的干燥); 如问沉淀是否洗净,一般叙述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检验沉淀表面的杂质离子。
从溶液中得到晶体,一般叙述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有时根据具体物质还应考虑抑制水解、趁热过滤等特殊操作。
③反应条件的选择
温度控制。经常从物质的挥发性、稳定性、副反应,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提高转化率。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
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一般是为了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控制副反应等。
pH值控制。通常是为了促进或抑制水解,控制反应的进行程度。
④绿色化学。从原料成本及循环利用、设备要求、节能、环保等角度回答。
⑤化学计算。灵活运用观察法、比较法拆分与重组法、建构模型法、分类讨论法、守恒思想、特殊化与一般化思想、平均化与极端化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等。
⑶强化答题规范化素养的养成
"细节"决定成败,每年高考卷的典型错题分析都暴露学生的化学基础不扎实;在分析解答比较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时,思考问题不全面,思维欠严谨,实验探究能力和计算能力比较差,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不强,审题不仔细,答题不规范,不准确。一定要强抓基础知识的扎实性和学生答题的规范性,引导学生从出题者的角度审视问题,抓好错题订正和消化,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化学学科素养。
突破工艺题这一富有挑战的新题型,应以《考试说明》为指导,宽基础、重素养,帮助学生练就"化学的慧眼和慧心", 答题时把握变中求不变,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最终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培养能力。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2] 全日制普通高中教材化学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关键词:电子材料;工艺学;实验研究;本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本论文受济南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ZC12002)支持。
一、前言
电子材料是材料科学与电子科学与技术、半导体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相融合的交叉边缘学科,其课程体系设计的背景是基于电子和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以及新能源器件产业的现实功能需求和未来巨大发展潜力[1]。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电子工艺学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工艺方法,寻找新的工艺材料,使电子工艺学的内涵及外延迅速扩展。可以说,电子工艺学是一门充满蓬勃生机的技术学科。电子工艺技术虽然在生产实践中一直被广泛应用,但作为一门学科而被系统研究的时间却不长。系统论述电子工艺的书刊资料不多。基于目前国内外电子材料工艺技术为背景,本学院在拓展本科教学专业方面,设置《电子材料工艺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之一,本教学团队拟开展一系列针对该工艺学的一系列课程实验。该实验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实验,使学生深入理解传统电子材料工艺在材料性能中的作用。另一方面,结合目前半导体与微电子应用领域制造工艺,让同学们熟悉先进的电子材料工艺,掌握关键实验参数。《电子材料工艺学》匹配系列环节实验,有助于完善新版电子材料专业方向实验的教学文件,初步建设科学合理的实验体系,通过加强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与实验信息的互相反馈,为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电子材料专业方向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二、《电子材料工艺学》课程匹配实验设置
在该《电子材料工艺学》课程内容设置中,通过对电子信息产业各领域的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各类电子材料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子陶瓷材料的界定和分类,初步掌握典型电子陶瓷的组成、制备工艺、性能,同时了解电子薄膜材料与纳米晶体的应用和相关工艺。在内容上为了突出材料性能在器件中的应用和熟悉电子材料专业方向的材料结构和工艺内容,额外增加了半导体、微电子、光电子和能源电子方面的知识内容。同时,为了更好地让同学们认识电子材料工艺过程,拟在该课程中设置系列匹配实验,让同学们更好掌握本门课程。基于《电子材料工艺学》课程内容拟增设如下配套实验,以保证教学效果。在电子陶瓷成型工艺实验方面,侧重突出陶瓷原料球磨、混料、煅烧、二次球磨、造粒、成型、烧结等重要工艺环节的工艺;重点掌握球磨时间、混料时间、成型压力、烧结温度及保温时间等关键参数影响情况;通过相关实验,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全面的掌握所学知识。
1.在薄膜制备工艺实验上,考虑到气相法制备薄膜工艺需要昂贵的实验设备,而液相法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在实验中,首选以溶胶凝胶工艺为基础的液相薄膜制备工艺。溶胶凝胶(Sol-gel)法是制备材料方法中新兴起的一种湿化学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以金属醇盐或其它金属无机盐的溶液作为前躯体溶液,在低温下通过溶液中的水解、聚合等化学反应,首先生成均一稳定的溶胶;然后根据溶胶凝胶制备薄膜工艺的原理,可分为以下几个过程:1溶胶在基片旋涂形成湿膜;2基片烘干形成干膜;3基片快速热处理形成薄膜结晶相;4薄膜表征。设计该实验可以让同学们重点掌握上述几个工艺环节的工艺参数,熟悉陶瓷薄膜制备液相工艺。
2.在纳米粉体制备实验上,侧重突出利用湿化学工艺制备纳米粉体工艺。液相反应法作为一种制备超细粉体的方法成为各国材料科学家研究的热点。常用的液相反应法有共沉淀法、水解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反应法等。实验设计上,重点以溶胶凝胶工艺作为主要内容,首先生成溶胶,进而生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凝胶,然后经过热处理或减压干燥,在较低温度下制备出各种无机材料或复合材料的方法。可见根据溶胶凝胶法的原理,可将溶胶-凝胶法分为以下几个过程:1溶胶制备过程;2凝胶形成过程;3陈化过程;4干燥过程;5热处理过程。实验设计上从前驱体溶液的制备到后续纳米粉体煅烧与表征形成一系列标准工艺,让同学们有深刻了解并掌握相关工艺参数。
3.基于光刻工艺的应用背景而言,在开设《电子材料工艺学》课程过程中,设计半导体制造工艺中光刻实验对于同学们掌握课程知识有很大帮助,同样也利于后续就业。以介质陶瓷单层电容(SLC)的制备为例,整个实验过程包括:1MN陶瓷基片准备;2设计掩模板;3陶瓷基片匀胶及烘干;4曝光显影及后烘;5陶瓷基片蒸电极;6lift-off工艺,剥离电极;7切割与性能测试。通过上述工艺过程,可以继续采用划片机根据SLC电容的分布,沿着分割线进行线切割,形成单个的电容或电容阵列;利用探针台与测试仪器配套搭建测试系统,进行电学性能测试,进行评估。
三、结论
基于上述考虑,《电子材料工艺学》课程实验设置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掌握电子材料工艺操作的基本技能,充分理解工艺工作在材料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从更高的层面了解现代化电子材料工艺的全过程,了解目前我国电子材料工艺中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另一方面掌握电子材料制备工艺;借助于相关工艺实验有助于同学们掌握相关行业背景知识,熟悉材料工艺过程,使学生成为将来掌握相应工艺技能和工艺技术管理知识、能指导电子产品现场工艺、能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专业技术骨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一、结合化学史,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教育
德育并不仅局限于政治思想品德的教育,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勤于钻研等品质教育也应是德育的一部分。结合化学史,德育教育便不再空洞乏物、苍白无力。在讲解《空气的组成》时,学生们会认识到,空气这种与人们朝夕相伴的物质,它的存在与成分的发现经历了一个多么复杂的过程。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发现、制取了氧气,这比起以前人们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物质已是一种进步;拉瓦锡进一步得出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组成的;到后来,有了更先进的仪器与实手段,人们才认识到空气里还有其它物质存在。我们要考虑到当时的物质条件及科学的发展水平,而不能否定他们的劳动。但前人的劳动与成果永远给后继者以借鉴,后人正是以此为阶梯去探索和发现真理。通过这些引导性的分析,激发学生们探索研究的欲望。目前我国在化学的某些领域的研究水平比国外还有相当差距,我国化学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从而激发了同学们学好化学,振兴祖国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二、充分利用教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在现代化学教科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素材,只要努力挖掘,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插入,就能够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与化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如通过对“鬼火”、“水变油”、“点石成金”等的科学分析,使学生破除迷信,分辨是非,讲科学。在分子、原子、离子知识的教学中,学生理解基本概念的同时还要树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物质的可分与在某一层次的不可分组成了变化无穷的化学世界。在讲授物质的分解与化合、氧化与还原、阴离子与阳离子、溶解与结晶等概念时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去阐述,使学生初步理解这一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通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尤其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讲解金刚石和石墨时根据结构不同引起性质不同;硫酸由于浓度不同而性质不同等内容使学生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等。总之,只要有机地适当地结合化学课的内容,将辩证唯物主义内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把知识融会贯通,而且有助于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发展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三、结合化学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是世界上对化学工艺发明和使用最早的国家之一,许多发明创造对推进世界精神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是有卓越贡献的,这是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最好素材。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爱国主义素材有机插入,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商代就能制造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就能冶铁炼钢,在西汉就掌握湿法冶金技术;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气的国家等等。通过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的化学工艺的介绍,学生从中体会到中华民族是真正古老文明而伟大的民族,是勤奋、勇敢、智慧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不畏艰难,勇于创造,在科学技术方面有许多杰出的发明,爱国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使学生认识到他们的命运是和祖国的兴衰荣辱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克服妄自菲薄、崇洋的错误思想,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确立远大的理想,明确崇高的目标,努力刻苦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四、介绍化学家的事迹,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和世界上有重大发明的化学家,颂扬他们经历艰辛,百折不挠,搞发明创造的精神,不仅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益于他们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训练。
中学化学教材中介绍了不少世界著名的化学家的事迹。如举世瞩目的居里夫妇以身殉职,献身化学事业,为人类做贡献的事迹,如自学成才,发现多种气体的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的英国化学家道尔顿,瑞典化学家舍勒,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等等重点向他们介绍了中国化学家侯德榜,他的一生在化工技术上有三大贡献。第一,揭开了苏尔维法的秘密。第二,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并把他的制碱工艺无偿的奉献给了整个世界,推动了整个世界制碱工艺的发展。第三,他为发展小化肥工业所做的贡献。1921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后,怀着工业救国的远大抱负,毅然放弃自己热爱的制革专业,回到祖国。
五、结合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关键词 工艺 任务驱动法 教学设计 角色变化
中图分类号:G7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0050-02
一、教材分析
教材选取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数控加工工艺》的第六章。它采用传统教学理念编写,总体结构合理,但难度较大。这一章的教学重点是:铣削加工工艺的分析。难点是:一般零件的铣削加工工艺编制。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铣削工艺分析和编制的一般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工艺、编制工艺的能力;提高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问题的不断解决,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建立了自信心,树立了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为今后工作中的自我定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理念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任何一门课程,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不就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了吗?”所以,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入手,将一些不好理解的知识形象化,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提出真实的任务,将教师传统式的“教”,转变为学生探究式的“学”,直到任务完成。同时,为每一个学生的思考、探索、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
四、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体现以上教学理念,我以任务驱动法为主,设计了温故复习和提出任务(2学时)、讨论实施和综合评价(8学时)、课堂总结(2学时)这五个教学阶段,并将创设情境、案例分析、讨论参观、合作学习、作业练习等教法学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五、过程与评价
首先,我根据学生课余时间复习不积极这一特点,用10分钟这一比较长的时间,通过学生对“妈妈和厨师都做西红柿炒鸡蛋,为什么会有差别?”“妈妈和厨师同时为你1个人做饭谁做得快呢?如果换成10人、100人甚至1000人呢?情况是否有变化?”“为什么给1000人做饭时妈妈会比厨师慢很多?”3个生活案例的回答帮助学生回忆复习了“什么是工艺?”“什么是生产纲领?”“工序划分原则有哪些?”。紧接着依据“榔头的钳工加工工艺(上次作业)采用的是什么原则?”“如果生产1000件榔头,你会选择什么原则?”复习了“什么是工序集中原则?”“什么是工序分散原则?”,通过这种方式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兴趣,由浅入深的从全局方向进行了复习,使学生学会根据零件的数量、重量、难度确定生产纲领,选择工艺划分原则,最终引出“生产纲领是确定工序划分原则的依据”,迅速进入了学习状态。
其次,分析讲解2个零件铣削加工工艺,使学生基本掌握铣削加工工艺的分析与编制,为分组讨论铺垫理论基础,为“榔头的钳工加工工艺改为机械加工工艺”这一任务的提出扫清了障碍。
再次,进入讨论实施和综合评价环节。把学生按学号,每5人分成一组,共6组。根据男女生比例、学生情况等作适当调整。每组根据各自特点,选出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搜网员及制图员,被称呼者将在这项工作中起主导作用,其余学生起辅助作用。
分组完毕,开始组内讨论,此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根据难易程度、是否具有典型性等情况,安排全班或小组,使用上网搜索、讲解演示、查阅课本、启发式提问、课后现场参观等不同方式,有针对性的解决。每组都能根据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特有的经验,提出有瑕疵的方案。整个过程采用组长负责制,细化了分工、明确了责任、交流了意见、协同了团队,为下一步的组间交流创造良好条件。
针对学生自我表现欲强的特点,我设计了“大家来找茬”的组间交流活动,将黑板均分为6块,各组同时派1名书写员将编制工艺写入指定板块,再依组次,让讲解员在讲台上向全班同学呈现、解说。并将本组作业分至其余5组,便于其它组查看工艺图,随时提问。此时作为教师的我既是倾听者,指出不足;也是提问者,提出问题;还可以是解答者,帮助解说员解答问题,作为下一次修改工艺的重要依据。
各组呈现、解说完毕,趁热打铁,以小纸条的方式,进行组间互评,推选出的最出色组每人+2分,组长+4分;最逊色组每人-2分,组长-4分,且全组表演节目一个。接着进行组内自评,选出最有价值组员+1分。最后由教师点评出最佳解说员和最佳书写员,各加+1分。完成一个为期2学时的完整教学循环。
由于学生水平有限,所以此工艺需要大约3次这样的教学循环,才能最终修改完善。每次教学循环都是一个新任务的开始,解说员、书写员不能重复,人人都应有上台展示的机会,在谁都不想当最后的氛围中,学生积极参与修改,全方位地体会了工艺的好坏对机械加工过程的影响,感受直观、内容丰富、易于接受,完全掌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达到成功的彼岸。
最后,我带领学生把这12节课里学习的知识进行了简单梳理,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根据学生爱上网的特点,我布置了一个上网搜索车铣复合零件加工工艺,并结合上一章《数控车削加工工艺》进行分析的作业。这样,既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又强化了对上一章知识的认识。
六、收获与不足
此次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做中学、学中教、教中评”。对学生而言,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毕业后有信心适应企业。对小组而言,有机会发现问题、取长补短,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对教师而言,顺利地完成了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目标,尤其是情感目标。
由于受学时限制,未能让学生用自己设计的工艺加工出实物,展现于组间交流环节,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体仁.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发动机缸体;材料成形
作者简介:吴树森(1961-),男,重庆人,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万里(1970-),男,湖北沙市人,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湖北 武汉 43007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041-02
要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高等学校应该成为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大学课程不能只传授知识,而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现规律,促使他们成长为国家需要的创新人才。在设置机械、材料及材料成形等专业的高等院校中都开设有与材料成形相关的许多课程,学生量大,教育面广。在与材料成形工艺技术相关的课程中(如“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材料成形工艺”、“合金材料”、“特种铸造设备”等课程)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呢?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教学,利用多种媒体启发学生去观察、比较和讨论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方法一直是以灌输式方法为主,主要是教师将基本知识原理进行讲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至多附加几个例证,考试也大都是对所学知识的记述和说明。这种教学和考试方法使学生成了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思维,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将已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案例,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分析、讨论交流,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之进行论证说明,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最初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大力提倡和推行,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法学、军事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领域的教学过程。[1-2]然而,如何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材料成形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是需要探索和研究的教改课题。[3]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案例为例,介绍材料成形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情况。例如:在对“各种铸造方法”这一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以发动机缸体为例,从砂型铸造入手,串联了实际生产中与其制造过程相关的七种铸造方法。教师提供实际生产中各种铸造方法应用的情况,与学生一起分析该工艺方法的优势和不足,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方案。教学思路是:某种铸造方法了解其生产过程和特点介绍用该方法生产发动机缸体的现状(包括铸件的质量、生产的经济性、应用的范围等)分析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新的工艺方案设想建立新的铸造方法……(依次循环)。
选择发动机缸体作为教学案例,是因为这个部件是各类发动机中的重要零件,学生在前期的金工实习时接触过它,对它的形状特征和使用要求比较熟悉。缸体的壁薄,内外形状复杂;虽然功能单一,但使用场合不同,其形状、大小、材料和成形方法都不一样。实际生产中涉及的铸造方法较多。铸造发动机缸体常用的方法及教学内容可浓缩可为表1。[4-5]
在介绍每种铸造方法的工艺过程时,教师先针对其特点提出2~3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生产实景录像,看完后回答这些问题。比如,看压力铸造录像前可提出如下问题:与金属型铸造相比,压铸型的结构及材料与金属型有何不同?为什么压力铸造能够做出壁薄、尺寸精度高、力学性能好的铸件?压铸件为什么容易产生气孔?如何减少或避免气孔缺陷?
教师提供部分资料,让学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归纳该方法的优缺点时,教师尽量用生产现场获取的照片、收集到的数据制成的图片、铸件凝固模拟的动画、本课程实验的结果、从各类杂志或有关会议获取的资料来阐述结论。如在分析发动机缸体压力铸造的利弊时,通过实物照片比较压铸件与砂型铸件的不同,用数据说明压铸的缸体重量轻、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通过播放生产现场录制的视频(见图1),让学生感受到压力铸造的高效率(2分钟/件);用发动机缸体的解剖照片或实物(见图2),说明镶嵌法压铸的优势及铸件内部气孔大小及分布情况。最后得出结论:大批量生产轿车的发动机缸体可以选用铝合金、压力铸造成形,但需防治气孔,保证铸件质量稳定。
说明该方法的应用范围时,始终围绕着“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这个原则来讲解、讨论。如货车发动机缸体可选用灰铸铁、砂型铸造成形;轿车发动机缸体可选用铝合金、压力铸造成形;赛车发动机缸体可选用镁合金低压铸造成形等等。
让学生提出新的工艺方案时,教师反复播放铸件合箱浇注时的动画(见图3),提示获得重量轻、质量好的铸件可以改变的生产条件(包括合金材料、模样类别、铸型材料、型芯材料、金属液的充型速度、浇注温度等)。
最后根据使用对象将发动机缸体分为两类。归纳每类缸体常选用的材料、适宜采用的铸造方法及铸造技术的发展方向,见表2。
同时结合教学内容讨论两个问题:新工艺、新方法诞生的条件是什么?怎样做才能进行方法创新或创新设计?讨论情况见表3。
经过讨论,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深入认识,提出了一些具有想象力的新的工艺方法及措施。大家最后认识到——实践出真知,创新无止境。
以前在教学中主要通过放录像来讲授各种铸造方法。这样做虽然讲课的效率高,但是学生只是新鲜一会儿就忘记了。现在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教学,从新技术新工艺的诞生、发展及应用中寻找其内在的联系和创新的源泉,利用多种媒体启发学生去观察、比较和讨论,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是:学生不仅掌握了课程知识,同时了解了生产实际情况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方向,增强了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晓晶,吴海燕.案例教学法与创新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3):167-169.
[2]陈福松.案例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5):81-83.
[3]张月琴,孙冰.案例教学法在“大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25).
关键词:流化床干燥;化工仿真;
近十年来,我校成功地将东方仿真教学系统应用于课堂,促进了学生的理论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随着企业用人标准的不断提升,单一的脱离实际装置的仿真已不能满足职业教育教学的需求,急需开发一套集计算机仿真、多媒体技术、实训操作装置为一体的单元学习系统,以确保职校学生在理论够用的前提下,工程意识、操作技能得到极大的提高,进一步缩短学生入厂后的适应期,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为此,我校与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同进行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项目《化学工艺》专业仿真、实训一体化操作单元的研发与建设。《流化床干燥操作单元》就是该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之一。
《流化床干燥操作单元》(计算机仿真与实训设备操作一体化)是针对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信息化建设项目而开展的一项课题。按照化工总控工(高、中、初级)工人技能培训规范要求和目前化工行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以《化工生产过程及设备》课程为基础,贯穿素材课件教学、计算机仿真训练和实际设备操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强化过程的操作及装置的开停车训练为主线。让真实的生产环境在校园内得以实现,让实训过程更为“实际化”和“生产化”。
《流化床干燥操作单元》是化工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单元过程之一,也是化工企业应用最广泛的单元过程。是工艺类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该单元是集流化床单元操作过程、仪表集散控制系统(DCS)和计算机工控组态软件于一体的综合性、高新实训系统。素材课件教学、计算机仿真操作、实际设备操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贯穿整个实训过程中。使学生从“沉浸―交互―构想”的“虚拟世界”走进现实世界。将计算机工控组态软件同流化床单元操作统一起来,并配以仪表集散控制,使流化床单元操作由原来单一的手动操作过程,转为可手动、可自动、也可计算机控制操作的综合性、大型操作单元,使虚拟仿真与单元设备实训一体化。
《流化床干燥操作单元》以强化流化床干燥过程的操作及流化床干燥装置的开停车训练为主线,辅以正常操作、事故处理等生产中常见的工作状况。学生在实训操作中可进行手动控制、自动控制、也可进行计算机操作。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流化床干燥操作过程,了解流化床干燥生产常用设备,熟练流化床干燥开、停车过程,熟悉手动、自动以及计算机控制操作。并使学生能在熟练流化床干燥操作的同时,了解自动化仪表控制,熟悉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掌握计算机工控组态控制生产操作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强化学生职业岗位群的操作技能。
《流化床干燥操作单元》涵盖了化学工艺、精细化工工艺、生物化工以及制药工艺等多个相关专业的《化学反应器》、《化学工艺学》、《精细化工工艺学》、《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制药过程及设备》、《化工电器及仪表》等主干课程,涵盖专业及课程面广,对相关专业具有通用性。可供学生仿真教学使用,也可以将本仿真软件与真实设备相连接,形成集教学、实验和实际生产相结合的先进的、综合型实训单元。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以及高职院校工科类化学工艺类专业学生的实训学习和教师教学使用。
流态化是固体颗料在流体作用下表现出类似流体状态的一种现象。干燥室底部有布风板,自布风板下方送入的空气流速较高。当气速高到临界流化速度时,即在此气速下气流对干燥物料的曳力和浮力之和恰好与干燥物料的重力平衡时,干燥物料在干燥室内即呈类似流体的状态。位于布风板上的干燥物料层开始流化和膨胀,达到所谓临界流化状态。
当气速增大,超过最小流化速度时,床层内出现由含颗粒稀少的气泡相和含颗粒众多的乳化相组成的两相状态,此时气D固两相强烈混合,犹如水被加热至沸腾状态,这种干燥方式通常称为流化床干燥。
当气速再增大,干燥物料的质量减轻,上升的气流把干燥完毕的物料带出干燥器,进入旋风分离器,分离得到物料。
在干燥的过程中,流化床底部通入的热空气带动燥物料在干燥器中呈沸腾状态,物料首先被热空气加热,产生的蒸汽分压,被热空气带出干燥器,床内蒸汽分压降低,有利于干燥朝有利的方向进行,加快了干燥的速度。
空气流速较小形成固定床,物料状态不变。空气流速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形成流化床,物料在干燥塔内作不规则运动,增加了传热面积,此时的干燥效果最好。当空气流速继续提高以后,会形成夹带,继续增大,就会形成沟流,此时的传热和传质效果最差。
流化床提供了空气和燥物料传热和传质交换的环境,干燥效果取决于空气流速和空气温度。
一个完整的流化床干燥系统包括风机,换热器,流化床干燥塔,旋风分离器,布袋除尘器等。
流化床干燥塔是由塔体、塔内件共同构成的。塔内件主要包括空气分布装置、换热盘管、进料口、出料口、空气出口等。
流化床干燥流程如图1所示。
打开总电源开关,打开泵P102进口阀VA103,打开泵P102电源,启动泵P102,向热水加热储罐V106中进料,待加热罐中液位达到500mm左右,然后关闭VA103,打开VA104把热水打循环。
打开加热电源,热水加热罐R101中的热水经过电加热加热,并利用水泵P102打循环,热水到60℃后,开启阀门VA106,关闭阀门VA105,热水进入干燥塔和换热器开始给系统加热。如果水位低于200mm或者热水温度高于95℃,加热开关自动关闭。
打开气泵电源开关,空气经涡轮流量计计量后,合适流量的气体,送到换热器E101中加热。空气加热后,送入干燥室T101,含水硅胶(呈红色)由加料器R102从干燥器中上部加入,在干燥器中由上升的热空气给硅胶一个上升的浮力,使硅胶处于悬浮流化状态。干燥完毕的硅胶(呈兰色),落入产品收集袋V102。在干燥过程中空气流带出干燥器的硅胶进入旋风分离器V103,经分离后落入收集器V103,出旋风分离器的热空气进入布袋除尘器R104进一步分离净化,然后排入大气。
在干燥的过程中,注意热空气的流量逐渐开大,气体的流速不能过大,防止将未干燥的硅胶吹出干燥器。
《流化床干燥操作单元》模拟了实际生产过程中“现场”和“DCS”的操作,实现了将“整套工艺操作系统”搬到“软件”中的效果。
“DCS”组态界面采用2D图形组态,整个界面清晰直观。采用先进的界面模型,整个界面同样采用图元拖曳式图标,矢量的图形,任意扩大和缩小,同时在设备内部可以内嵌具有特殊效果的动画,形象表现干燥过程,如物料的进出、干燥前后硅胶颜色变化、过程中温度、压力、流量等操作参数的动态变化等。
“现场图”组态界面采用3D图形,整个界面图元采用拖曳式图标,所有的图元均为矢量图,可以任意扩大缩小。在现场图中,可以动态显示管道中流体的流动效果,同时使AVI和SWF动画内嵌于现场图中,随时播放显示主要设备(干燥器、加料器、加热炉、布袋除尘器、旋风分离器等)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动画,增强用户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仿真教学实训系统完全模拟流化床实际操作过程,通过动态的数学模型模拟真实实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通过对仿真软件的操作实现流化床干燥实训过程中的冷态开车、正常停车、事故处理等工艺培训项目。操作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生产规程进行。出现事故时,要先冷静分析问题,正确作出判断,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处理方案。
《流化床干燥操作单元》缩短了学员上岗前的培训周期,增强了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是培养工艺类学生动手能力和提高对设备、工艺的理解能力的良好教学工具及学习工具。
参考文献
[1]《化工过程及设备》汤金石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1版;
[2]《化工仿真操作实训》陈群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2版。
关键词 趣味性;工科课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2-0097-02
Method to Find Interesting Knowledge of Engineering Course//
XU Shugen
Abstract The Chemical Equipment Design Basis is one of the required courses for the student with the major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 practice teaching part is course design. Due to the teaching without interesting, the teaching effect is not acceptable.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tatus, some approaches to find the interesting knowledge have been proposed. With these methods, the effect of teaching will be improved.
Key words interest; engineering course; teaching method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是化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化工设备的设计方法和理念,以便在将来的研究和工作中了解化工设备,进行更好的化工工艺设计和化工设备的操作管理。从全国范围来看,设置化学工艺与工程专业的高校,都非常重视这门课的建设。化工设备设计基础这门课程涉及力学、材料和设计与制造各个方面的知识,知识面广,内容繁多,专业特色明显,教学难度大。尤其表现在化工工艺的学生力学基础较差,对于设备设计中涉及的力学知识了解较少。一旦听不懂复杂抽象的力学知识,便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该课程的授课效果很差。因此,寻找课程中的趣味性知识点,将枯燥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将研究成果推广到其他工科专业课,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各个知识点蕴含的趣味性,通过合理的讲授模式吸引学生听课。最重要的是挖掘知识点的趣味性,增强教学效果。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必须精读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研究知识点产生的历史过程,寻求知识点背后的精彩故事。注意联系工程现实,引入生活实例。可能存在的趣味性知识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去发掘。
1 课程内容与知识背景相结合
课程中某一理论或者现象的发现过程,有其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意义。以强度理论为例,在讲述该部分时,可以联系强度理论的历史背景。强度理论研究材料在复杂应力下的屈服和破坏的规律强度理论,是一个总称,在物理、力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和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强度理论在理论研究、工程应用和有效利用材料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特别在各种结构设计中,对多轴应力的合理的强度预计是一个实际问题。
强度理论是物理学家、材料学家、地球科学家以及土木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等共同相关的交叉研究的领域。强度理论是一个很独特和奇妙的研究主题,它的命题很简单,但问题很复杂,从伽利略至今已经提出上百个模型或准则,但没有一个模型或准则能够被所有人所接受,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讲完这些历史背景后,学生的知识面就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给出的四个经典强度理论上,会明白这个知识点在今天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2 课程内容和生活常识相结合
对学生而言,并没有多少工程概念和经验。如果将深奥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体会相结合,找出一些身边常见的现象与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的联系,则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点理解得更为透彻。例如,在讲授材料力学性能时,有关于材料疲劳强度的知识点,想让学化工的学生理解材料的疲劳对结构的危害性,可以帮他们回忆一些生活实例,如运动鞋,如果底子质量不好,在鞋底的前三分之一处就容易折断,其原因就是在走路时该处会承受交变载荷,从而能理解疲劳的概念和其危害性。
再如薄壁和厚壁容器,可以拿包子做比喻。好吃的包子为薄皮大馅,但是具体何为薄皮,却不是一个绝对的厚度概念。因为青岛大包,如果皮厚为10 mm,还可以接受,因为直径较大;如果杭州小笼蒸包皮厚为10 mm,则会被认为太厚,因为直径太小。所以必须引入“厚径比”的概念去判断薄壁容器和厚壁容器。当δ/Di≤0.1时为薄壁容器,反之为厚壁容器。
3 课程内容与工程案例相结合
作为工科类专业基础课,其培养目标还要着眼于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对专业的理解。比如在讲到某一类容器时,联系学生在认识实习过程中见到的设备,如常压塔、减压塔、加氢反应器等典型的炼油设备;在讲述容器的强度设计理论和防失稳设计理论时,联系到工程中因为强度不足或者稳定性不够造成的容器爆炸或者坍塌失效;联系事故案例,比如原油管线漏油爆燃事故,某种程度上诱因就是管道丧失了结构完整性,出现泄漏。
课程中容器设计是依据标准进行常规设计,可以讲述标准对于一个国家和行业的重要性,联系行业的竞争就是标准的竞争,因为标准是游戏规则。比如炼油行业汽油由国四向国五过渡中,就会有一些小炼油企业因为无力进行加氢精制设备改造而被淘汰。在将来工作中,从事设计时,依据标准是最基本的要求。掌握现行标准是必须的底线,熟悉标准的演变历史代表着自己的更高水平。
4 课程内容与人文学科相结合
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学生缺少人文素养,是近几年高等教育中频频提及的问题。当然,专业课教师不可能去讲述过多的文科知识。但是,应当在讲课过程中注意该方面的渗透和熏陶。比如,在关于学生所问的为什么工艺的学生要学习设备课时,可以提及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为高于具体事物形态的存在,看不见摸不着,却是万物的主宰和灵魂,类似“工艺”;“器”为器物之意,有具体的形态,正好类比所学的“容器”。工艺与设备相辅相成,没有好的工艺,设备只是设备,不能高效清洁生产出有价值的产品;没有好的设备,工艺的实现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在炼厂实习时,满眼所见均是设备,但是隐藏其中的工艺却是一个过程工业的灵魂和统帅。在讨论学生学习的问题时,引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关于治学境界的三个层面,督促学生首先登高望远,立下远大的志向;然后为之奋斗,苦苦求索,以致“衣带渐宽”;等到奋斗终了,则可蓦然回首,发现为之追求的东西并不处于人所共见的明处,而是隐藏于“灯火阑珊”之处。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化工分离过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054-02
化工分离过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具有鲜明的工程特点。伴随着化学工业及其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新的分离方法、技术不断产生,化工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资源环境、能源、材料、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化学工业实现清洁工艺的重要手段。在“卓越计划”的背景下,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的化工高级人才,必须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和时代的要求,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目前,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体上还是倾向于理论型模式,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缺少整合性和工程性[2],化工分离过程课程同样存在教学内容老化、教学体系不完善、工程训练与生产现场脱离严重、教学主体的新生代教师对工程教育思想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足够的重视等问题。因此,笔者在化工分离过程的教学中,以大工程观和集成式的课程改革和“卓越计划”的精神为指导,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优化教学内容
分离工程主要从分离过程的共性出发,讨论化工分离过程的基本概论、本质及其变化规律。从教学内容而言,分离工程是一个学术内容十分丰富的领域,既包括传统分离过程基本理论原理方法的学习,同时各种新型分离技术的不断涌现,要求跟上时代和技术发展的步伐,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与补充教学内容,扩展课程教学环节。
1.合理组织教学课堂。要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现实性和新意,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优化教学内容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避免课程的割裂与重复,对课程内容进行组织、设计、重塑与整合。教师按学科发展,从基础、原理、特性到应用及发展的顺序进行讲授内容的安排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按照问题、案例和原理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结合化工企业项目的实际和教师工程实践、科学研究以及学生实习,介绍常见分离技术。
2.积极整合教学内容。教师注意课程与专业基础课如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等的衔接和关联;在教学实践中对本课程与“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物理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中有关内容进行有机衔接与融合,让学生很自然地完成基础理论到专业知识的过渡与应用;增加新型化工分离技术,如超离子液体技术、膜分离技术、双水相技术等;把企业典型工程案例引入课程教学中,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现实性和新意。基本分离方法与化工原理的融合在化工生产中涉及的分离对象几乎都是多组分体系,而目前一般高等院校化工原理教学中因学时有限,大多侧重于双组分的分离问题。这就要求在进行分离过程的教学时要做好与化工原理教学的融合问题。如对化工原理教材中已涉及到的基本原理,教师对双组分精馏、吸附和结晶等不做专门介绍,重点讲解多组分体系的工程计算问题,将有关的基础及计算机应用在耦合与集成过程设计中体现出来;减少与化工原理内容的重复,培养学生利用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复杂体系分离问题的能力。
3.有效延伸课程环节。化工分离工程本身具有较强的工程背景的同时还兼有较强的理论性。在“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化工分离工程的教学使学生认为化工分离工程是“一大堆的方程、繁多的数据和大量的计算和循环迭代[3]。为了促进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如实习过程中、课程设计中及其他的化工实践如创新实验、化工竞赛等过程中,布置作业、小组讨论及综合设计等,加深学生对已学的化工分离技术原理的理解,学会进行分离方法的选择优化,以及新型分离技术的拓展。
4.强调选择优秀教材。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限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对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十分重要[4]。刘家琪主编的面向21世纪的教材《分离过程》,该教材在内容和体系上体现了创新精神,注重拓宽基础,强调能力培养,并在教学内容上作了重新安排;按教学规律的发展,从基础、原理、特性到应用及发展的顺序分章节;主要章节(如多组分精馏和特殊精馏)中逐一介绍各种精馏方法的特性和应用;选择典型的分离方法展开讲授化学工程的研究方法及其进展。这样安的排结合了两种教材编排方式的优点,思路简洁清楚,学生易于接受,教学效果良好[5]。
二、采取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学习讨论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探究和亲身体验[6]。这样,改变过去由老师单一讲解的方式,可让学生有问题随时提出、分析和讨论。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性教学[7]为指导思想,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初显成效。
1.讨论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加强化工分离工程与化工原理等基础课的衔接与融合,课前通过小班讨论课,复习回顾掌握已学基础课程的相关内容,并与该课程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概括和总结。例如,在讲多组分精馏过程时,教师在介绍完两个极限条件及进料位置的选取之后,让学生讨论简捷的计算方法的步骤和应用,并与二组分精馏进行对比分析,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又加强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教学中,结合一些实例,让学生参与讨论,巩固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开阔学生视野,扩散学生学习思维,让学生感受到该课程对生产实际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特殊精馏教学中引入当地某药企乙腈废水的后处理技术,并结合企业生产情况,考虑能耗和溶剂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讨论。
2.虚拟式仿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以成熟的流程模拟软件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习实践。在教学中,引入成熟的化工流程模拟软件的应用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越过烦琐复杂的技术细节,用分离工程的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利用成熟的软件解决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学生在对某药企乙腈废水的后处理工艺经过讨论优化,然后通过流程模拟软件如Aspenplus等进行模拟优化,实现现代计算机模拟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3.导向型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近十余年来,新型化工分离技术发展迅速,不少技术如各类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及新型吸附技术已趋成熟,其应用的体系也已经向医药、食品、生化、环境等领域扩展。但由于新型分离技术涉及面广泛,学生基础及兴趣不一,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本人在教学中开展导向性的讨论,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讨论的方法将学生领到学科的最前沿,通过典型研究成果的介绍,让学生掌握相关技术的基础和方法,学会分析创新思路,培养学生创新和应变能力,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例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天然产物分离专题的研究和讨论。在讨论教学中,笔者从天然产物的新型分离方法、特定天然产物的分离研究进展等方面立题,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如医药、香精香料等的分离研究进展,撰写小论文进行交流。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利用图书馆及网络资源查找与所选专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且通过文献整理、综合、归纳和专题论文的撰写,有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三、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卓越工程师培养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区别之一就是强调实践。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实践不仅能使学生增长经验,把学到的知识与工程实践和社会需求对接,而且能够触动学生心灵,使其产生开拓创新的激情与灵感。经过实践历练的学生可以把僵化的书本知识内化成为活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将教材与实际工业生产相结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的化工分离工程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法和能力[8]。
1.强调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学习该课程之前经历了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对化工企业中分离过程的工艺过程及应用已有一些了解,但缺乏利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中注重举例,对实习中接触到的分离过程结合分离原理进行详细分析。如在多组分精馏的课堂教学中,结合实习车间橡胶生产溶剂回收工段的理论与工艺进行讲解,既直观,又切合实际;让学生在理解分离方法、分离原理的同时,还学会从经济、能源及生产实际的角度考虑分离工艺的优化。
2.有效延伸课程实践环节。把工程现场转化为实习、实训基地,在知识传授与实践历练的交融中进行。一方面,利用所建立的产学研联合培养平台,让学生通过参与课外实践项目,或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去,通过工程实践来加深对分离方法原理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在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中,教师通过布置分析讨论题、撰写小讨论文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分析讨论选择生产实际中的分离技术,对实习中接触到的分离过程结合分离原理进行详细分析,对课堂教学有很大帮助。反过来,课堂教学也加深了学生对实际过程的认识,并能举一反三。
3.聘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师资队伍是关键,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模式,加强课程教学教师工程教学能力的提升。除了聘请优秀的企业专家参与教学任务外,任课教师还需通过承担或参与企目项目的改造或研发、指导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指导各类化工创新竞赛等实践教学活动增强自身的工程能力,把工业实际生产的案例同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避免了空洞说教,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现实性和生动性。
四、注重教学过程管理,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评判。在课程教学考核评价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从注重“学习成绩”向注重“学习成效”转变,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课程考核形式采用期末考试、平时学习与专题讨论结合起来的评判方式,改变过去一份期末考试卷一锤定音方式。成绩由平时成绩(包括平时讨论情况和作业情况)、实践成绩(实习中作业完成情况、小论文写作与讲解)、考试等部分构成。
平时成绩主要包含课堂讨论思维能力、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态度等,小论文主要针对课堂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系统归纳、掌握某一方面知识,通过论文的完成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系统理解,同时锻炼了学生撰写论文能力。考试的内容分三个层次:识记、理解、应用,涵盖了学科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试题。
参考文献:
[1]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2]徐毅鹏,20世纪末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教育转型探微[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3]马新起,周彩荣,刘丽华,等.分离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中外医疗,2007,(1).
[4]万春杰,张珩,宋航,姚日生,王凯.基于卓越计划的制药工程专业工程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13,(2).
[5]吕华,刘玉民,席国喜.化工分离工程教学改革与探讨[J].广州化工,2010,(3).
[6]龙跃君.高校研究性教学的价值反思与内涵解读[J].中国大学教学,2006,(6).
[7]赵辉,陈宏刚,丁传芹.论研究性教学在化工分离工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8]李继怀,王力军.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与卓越工程师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