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发展的成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国传统工艺;碑刻;雕刻艺术;刻工;技艺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一、碑刻之刻工的形成与演变碑刻的功能主要是具有纪念性,意在流传久远,那么对刻工的要求也非常之重视,尤其是一些名家的书写必须通过精湛的刻工来移刻到碑石上,可见刻工对碑刻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刻工通过利用自己的刻制技巧,再现了笔划字形和图画形象;另一方面,传达了笔墨的神韵,使书法艺术从纸上转移到石上而流传久远。随着碑刻的盛行,对刻工的要求也随之越为讲究,盛唐时期的刻工卫灵鹤曾是一名有名的精湛刻工,这些有名的刻工往往被专门远道聘请。据记载:盛唐名臣张说去世之后,由唐玄宗为其撰碑文,书法家梁升卿为其书写,著名刻工卫灵鹤为其在碑刻上刻文。卫灵鹤时任~州三川县丞,三川县在今陕西富县,而张说墓则在东都洛阳附近,由此可见,卫灵鹤是被远聘去给张说墓刻碑文的①。汉代开始,官府中即形成了专设的机构雇用专门的刻工②,这些专属刻工往往从民间精湛的刻工中挑选出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十二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记载:“‘台遣画匠高’、‘台遣石匠田平城’、‘台遣材匠像万’等。”③这说明当时刻工是隶属于尚书大行台即官署刻工。宋代以前一些好的书法家一般都自己亲自镌刻碑文,比如曹魏大书法家钟繇,④东晋书法家戴逵,唐代的李邕都喜自己刊刻。此时,有名的刻工开始受到重视,如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的碑刻,多出自镌刻名家万文韶之手。⑤晚唐柳公权所写的碑铭,大多是邵建初、邵建和兄弟所刻。宋之后则形成了专门的刻工,尤其是一些书法名家一般都蓄养几位专门的刻工来镌刻碑文。如元代的赵孟\以著名刻工茅绍之专为其峻刻,赵孟\所书碑铭只有茅绍之能够刻出其俊俏、超逸的神韵。⑥此外明代的文徵明、清代的何绍基等都有自己专门的刻工。这些精湛的刻工很多都精通书法,尤其到了唐代,刻工中精通书法者比比皆是,如著名刻工屈贲⑦、孙汉章⑧、韩师复⑨等。到了宋代,随着刻工与文人往来的密切,刻工们也逐渐受文人影响而富有文化素养,他们往往在精于刻石的同时,亦喜好书法,如著名刊刻家常安民⑩、李仲宁等。元明时期的刻工茅绍之、章氏家族的章简甫、章藻父子等都精通书法。一直到近代刻工者对书法都有相当高的造诣,如近代江南最著名的刻工周容,他曾拜著名书法篆刻家吴昌硕为师学习书法B11。李月庭在镌刻秦树声所写墓志时,虚锋尽出,瘦硬挺拔,其拓本胜过墨迹,这也足见刻工的书法功底之深厚B12。
二、碑刻之刻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1.碑刻之刻工技艺的传承中国古代碑刻刻工技艺与其他工艺技术一样,沿袭父子相传,师傅带徒弟的世袭制度进行传承。从组织形式上来看,我们可以将刻工分为官署刻工和民间刻工,他们对刻工的管理和技艺的传承往往存在差异。自唐代开始,刻工的地位得到了提升,民间刻工对刻石技艺往往以家族传承较为多见,从出土的碑刻实物看,有些亦为同一家族合刻而成,如乾宁二年(895)《汾阳修慈寺临坛讲律尼大德塔幢》,其刻工即为崔重忠、崔重宝、崔重资三兄弟所刻。自宋金之后,由多人合作镌刻而成,出自父子、兄弟等同一家族合刻的现象越来越流行,如金贞元元年(1153)《真定府定林禅院通法禅师塔碑》,刻工为常山段及其子段顺、段J、其女婿张显合刻而成。此外,师徒同刻的也较多,如大德六年(1302)于旺、刘津所刻《陈氏墓碑》,其自题“常氏门弟”,其师乃是古邾石匠作头常。B13从宋代开始,民间已出现了刻石作坊,如九江李仲宁庐山琢玉坊B14,又如宋元出现的“石匠提领”、“京兆等处采石提举”、“益都府石匠作头”、“前京兆府采石局提控”等;辽金出现的“燕京石匠提点”、“燕京通天门外供御石匠”等都是刻石作坊。这些作坊所揽业务一般在刻石中题署作坊名,如至元三十年(1293)赵诚所刻的《广禅候庙石祭几铭》,其题署“荥阳石佛店石匠B15刻石作坊。自清代乾隆开始大规模组织刻帖刻经活动,因此专业的刻石作坊越来越多,比较有影响的如“翰茂斋”、“炳文斋”、“文采斋”、“汤漱芳斋”等,而且刻石作坊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作坊还设立了很多的分店,如清代著名的刻石作坊吴郡穆大展局总局设在上海,在南京亦设立了分号,作坊所揽业务除了刻石外,还刻书,如刻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91)《上海药业重修药庙碑》,其题署“吴郡穆大展局”。B16又如乾隆三十二年(1767)所刻《昭代词选》,每卷卷末均镌刻“金陵穆大展刻字”。民间的这些刻石作坊往往实行家族世袭制度传承刻石技艺,如四明茅氏(茅文龙、茅化龙、茅仁卿、茅绍之、茅茂祖、茅士元。也有学者认为茅绍之即茅茂祖)、长洲章氏(章敬、章昶、章浩、章简甫、章草、章藻、章芝、章锷、章得第、章堪、章懋德、章臣等)、昆山唐氏(唐贤、唐廷辉、唐芸(汝芳)、唐曰宽、唐曰信、唐曰敏、唐曰恭、唐天祥、唐天祯、唐天祺)、武威安氏(安民、安敏、安延年等)、京兆安氏(安仁裕、安仁炸、安文璨、安文、安文晟等)、金陵袁氏(袁仲亨、袁仲才、袁居中、袁文雅、袁成等)、建安翁氏(翁镇、翁进文、翁博文等)、岳阳文氏(文惟一、文惟简、文居用、文居礼、文居道、文居安、文仲璋、文L、文}、文珠、文d、文恺、文孟周、文孟通、文艺等)、桂林龙氏(龙\、龙、龙渊、龙杓、龙云从、龙光等)等。家族式的刻工往往可以使刻石技艺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为了扩大祖业,刻工们往往精于祖传技艺,并进一步挖掘发展,这使得刻石技艺更加的精湛。官署刻石是由官府组织,并设有专门的人员管理,因此,官署刻石分工较细,有采石者,有刊刻者,有都镌者、提点镌造者等等。采石者负责采集石头,刊刻者一般为刻工,都镌者则是负责“察书”、“校镌”、“检核”、“视镌”等职责。这些不同分工人员的名字也往往出现在碑刻中,如在《房山石经题记》中刻有“工部侍郎、知涿州军州事吴克荷提点镌造”、“给事中、知涿州军州事刘湘提点书镌”、“右谏议大夫、知涿州军州事龚提点书镌”等。又如清顺治十三年(1656)《明忠烈邑侯萧公死节处碑》,题署“门人夏启升都镌”。此外,还设立了专门的主持立石者,如明天启元年《宗圣曾子像赞碑》,题署“嘉祥知县涂可成、世袭博士裔孙曾承业同镌”,又“明宗圣书院诗石刻”,题署“博士曾承业立石”。由专门的立碑者举行立碑仪式在清代颇为多见,这在《石头上的儒家文献――曲阜碑文录》一书中记录的较多。从《石刻史料新编》中所提到的诸碑亦可见之。这些碑主要是指《天下一统碑》,“翰林博士曾毓谨记”;《颁发祭器碑》,“翰林博士曾毓敬镌”;《宗圣庙赞石刻》,“翰林博士曾毓立”;《宗圣庙林书院建置祭仪碑》,“翰林博士曾毓敬立”;《先贤祀典碑》,“翰林博士曾毓恭勒”;《崇祀历代帝王名臣碑》,“翰林博士曾毓刻石”;《一统舆地记石刻》,“翰林博士曾毓刻石”;《涌泉井石刻》,“翰林博士曾毓立”;《重修大学书院记碑》,“翰林博士曾毓恭勒”;《宗圣祀典记碑》,“翰林博士曾毓谨记”;《曾氏世系碑》,“翰林博士曾毓刻石”;《宗圣庙功德记碑》,“翰林博士曾毓谨记”;《宗圣庙祀事典礼记碑》,“翰林博士曾毓立”;《宗圣庙历代褒崇记碑》,“翰林博士曾毓立”;《宗圣祠石刻》,“翰林博士曾毓立”;《曾氏赡田记碑》,“翰林博士曾毓刻石”;《捐修宗圣庙林题名石刻》,“翰林博士曾毓立石”;《宗圣林庙诗文石刻》,“翰林博士曾毓刻石”;《曾氏家诫碑》,“翰林博士曾毓刻石”;《宗圣庙永免庙户丁差记碑》,“翰林博士曾毓立石”。 官署刻石制度的建立直接左右着刻石技艺的传承发展,官署刻工往往召集民间技艺精湛的刻工进行集中管理,并设立总管、同知、副总管等一级级进行管理,这就使得刻石技艺的传承受到限制。一方面,这些管理者亦有不精于刊刻者,而刻工要受其指挥,这在部分程度上约束了刻工技艺的发挥;另一方面,刻工带徒弟传承技艺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官署刻工要求刻工精湛,而刻工所带徒弟往往很少有机会进行主刀刊刻,这往往使徒弟很难对技艺进行传承。2.碑刻之刻工技艺的发展刻石印证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其技艺的精湛令人叹为观止。碑刻艺术在现代化的发展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方面,随着书法实用功能的弱化,人们对书法艺术逐渐淡忘,书法基础也逐渐萎缩,继承不足,碑刻作为以传统书法为基础的技艺更是被遗忘;另一方面,政府和有关部门为了将碑刻艺术能够得以传承发展,通过充分利用旅游业的资源,大力建造以碑刻为主题的园林景观,如江苏省丹阳市的天地石刻园,其借助于齐梁故里的历史文化,将部分极具文化、历史价值的南朝陵墓石刻,以及上至西汉、下至民国的历代石刻为平台,加以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理念,再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打造亚洲最大的石刻主题游园,从而形成集文化鉴赏与大众休闲为一体的国家4A级文化旅游风景区。又如建造于20世纪80年代的最具代表性的翰园碑林,占地百余亩,镶有三千七百多块碑刻。是一座融碑刻艺术和园林艺术于一体的现代园林景观。它依不同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对象分设中心碑廊、现代碑廊、宋代碑廊、历代帝王名臣碑廊、绘画碑廊、篆刻碑廊、硬笔书法碑廊、少数民族文字书法碑廊、中年书法碑廊和国际友谊碑廊等。像这样的碑刻主题公园在全国还是为数不少的,如湖北鄂州莲花山碑林、黑龙江尚志市文化艺术碑林等,这说明碑刻艺术还在不断地被发展利用,既然在大量的建造碑刻园林,那么碑刻技艺无疑需要有人传承延续,如苗水彦便是全国较有名气的青年碑石雕刻家之一,其汲取大江南北刻石之精华,集书、画、刻于一身,作品出神入化,出类拔萃,鬼斧神工,独树一帜。
三、刻工技艺传承的意义
1.在书迹的流传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刻工与书法家一样在书迹的流传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刻工与书家的区别在于二者使用的载体不同,刻工是使用刀在碑石上进行创作,而书家则是使用笔在纸上进行书写。正是二者使用的载体的不同产生出不同的书迹特点,刻工所刻坚硬挺拔,书者所写具有柔软的笔锋。字体和书体的演变不仅与书法家有着紧密的关联,与刻工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碑别字即是刻工在镌刻的过程中为了刊刻运笔的方便以及镌刻字体在结构上的平衡和美观而形成的,刻工在镌刻中往往化繁为简,变曲为直。
2.记录了古代文化的发展历史碑刻之刻工技艺得以传承可以对文献资料的保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碑刻上记录的内容非常之广,墓葬、纪功、盟约、习俗、指示、交通、图腾、信仰、谱系、天文等等,无所不有。但不管它涵盖何种内容,都反映了人类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以无形的语言和有形的符号两大系统来记录古代文化的发展历史。即使是在科学技术相当发达的今天,电脑储存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也抵不上碑刻文字资料的优越。碑刻记录信息除了对刻工技艺的要求之外,刊刻好的信息完全可以进行几千年,甚至永久的保存,而电脑往往也受到部分因素的影响,也会存在信息丢失的可能。
3.对中国文字起到很好的保存作用中国的文字从出现至今,已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碑刻将中国文字刊刻于石碑上记录了中国文字的发展历程,使我们了解到各种字体的变化差异,如从碑刻上的“魏碑”可以看出其鲜明的个性,笔划之斩截强硬,结构之刚正方直,而“唐楷”则融合了隶书的感觉,其间字体架构变化之妙,字体以险峻而体态优美著称。通过碑刻还创造了很多的碑别字,为了在石头上运刀的方便,有些也是追求字体结构的平衡和美观,一些刻工有意将文字加以变化,由曲变直,由繁化简,如将“辶”简化为“L”。刻工技艺得以传承可以更好的将这些加以文字保存并创造一些新的字体。
四、结语碑刻艺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存和延续以及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碑刻不仅具有艺术性,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更多的其实用价值,即记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相应的文化和科学价值。但是,在现代化的冲击下,碑刻技艺随着书法艺术的退化而逐渐消失于人们的视线,其前景令人担忧。碑刻之刻工技艺如其他工艺美术之工艺一样,其工序复杂,除了石头材质要求精致外,更多的是对书丹和刻工技法的要求。刻刀锋利、刻工博学是其最主要的特点,刻工技艺讲究精巧雅致、要求碑刻制作与原作惟妙惟肖,碑刻技艺传承主要以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授,由于史料记载缺乏,碑石上对刻工题署的也相对较少,刻工技艺逐渐面临失传,甚至处于濒危状况。我们要充分认识和保护碑刻传统技艺,将之充分与园林景观规划相融合,从而推动碑刻艺术的创新发展。(责任编辑:徐智本)
① 李献奇《唐张说墓志考释》,《文物》,2000年第10期。
② 程章灿《石刻刻工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③ [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又见刘修桥《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6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
④ 同②,第5页。
⑤ 曾毅公《石刻考工录・自序》,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⑥ 同②,第34页。
⑦ 《张惟及妻王氏合y墓志》之撰、书、刻三项,出自屈贲一人之手。拓本见北京图书馆善本部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28册,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92页。
⑧ 《李惟书墓志》,拓本见北京图书馆善本部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32册,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46页。
⑨ 《唐监察御史华公妻张夫人墓志》,拓本见《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第14册,第42页。
⑩ 《邵氏闻见录》卷十六云:“长安百姓常安民,以镌字为业,多收隋、唐铭志墨本,亦能撰。”参见宋邵伯温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邵氏闻见录》卷十六,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6页。
B11 周容(1882-1951),字梅谷,冯兰瑞《厚德彭寿的谢孝思先生――敬贺恩师一三华诞》,《文汇报》,2007年10月6日,第7版。
B12 同②,第35页。
B13 常v、常是同辈兄弟,为山东邹县常氏,此碑拓本见北京图书馆善本部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48册,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65页。
B14 “琢玉坊”是以刊刻苏轼、黄庭坚等人的书迹而闻名于士大夫之间,“琢玉坊”是黄庭坚所题写,以著名刻工李仲宁为首,其技艺精湛,所刻碑石甚多,有署名李仲宁的,也有署名“琢玉坊”的。如1970年江西南丰县出土的元丰七年(1084)《中书舍人曾巩墓志铭》,署“浔阳李仲宁、仲宪刻”。又如1972年江西彭泽县出土的元v五年(1090)《刘元周妻易氏墓志铭》,题署“浔阳李仲宁刻”。见陈柏泉编《江西出土墓志选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7-42页,第55-57页。又如蔡宏于绍兴六年(1136)刻《狄梁公碑》,题署“庐山琢玉坊”。见《石刻考工录》,第68页。
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城市配送是城市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物流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撑。从目前特大型城市配送发展情况来看,依然存在阻碍城市配送发展的“车辆进城难、通行难、停靠难”等问题和城市配送过程“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等现象。因此,单纯依靠市场作用来推动城市物流发展具有一定局限性,至少是在现阶段,政府应在其中承担重要的角色。
首先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确立以现代城市物流发展带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确定了十分明确的近期和远期目标。美国在其到2025年的《国家运输科技发展战略》中,规定交通产业结构或交通科技进步的总目标是:建立安全、高效、充足和可靠的运输系统,其范围是国际性的,形式是综合性的,特点是智能化的,性质是环境友善型的。
欧洲在20世纪80年代尝试一种新的联盟型或合作式的城市物流新体系,即综合物流供应链管理,其目的是实现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物流与信息流的整合,使企业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加强相互合作,改变原先各企业分散的物流管理方式,实现更高的物流效率,从而减少无序物流对环境的影响。其中,英国政府认识到城市物流的低载运率和低行驶速度造成城市物流的低效问题以及各种污染物排放带来的不可持续发展问题,便在城市物流内部成立了货运分拨与物流组织,以解决城市货物分拨与配送问题。而德国城市卡塞尔在为改变原有的低效率城市物流而进行的新规划中,强调所有的项目参与者包括当地的零售商所建立的城市配送企业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设立城市配送环保专区
欧洲多个地区在城市内建立了城市配送环保专区,早在20世纪末,瑞典就在斯德哥尔摩、哥特堡、马尔摩、隆德的中心城区设立城市环保区(The Environmental Zones),对货运车辆的DPM(diesel particulate matter,柴油颗粒物质)、HC(hydrocarbons,碳氧化合物)和NOX(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制定严格的控制标准,以提升城市空气质量,降低噪声污染。该项目仅允许车龄8年以下的柴油货运车辆进出环保区,车龄15年以上的车辆禁止进入环保区,除非这些车辆安装经许可的排放控制设备后,才可以进入环保区。该项目实施一年后,对其效果的评价结果显示:DPM减少20%,HC减少10%,NOX减少8%,总噪声的强度也明显降低。
德国联邦政府出台法规,要求各州政府在主要城市建立“环保区”。并在其“环保区”相关法规规定:尾气排放仅达到“欧I”标准的汽车禁止驶入“环保区”,达到“欧II”及“欧III”标准的汽车进入“环保区”的有效期截止到2010年。2010年后,所有汽车都必须达到“欧IV”标准,否则将被拒之城外。在英国伦敦,交通部门发起了一项“低排放区(low emission zones)”的倡议活动,该活动旨在减少城市交通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该活动将使用一批摄像机监控大型柴油货车的废气排放,并对其中排放超过欧标的货车实施大额罚款。此项措施将有助于改善伦敦的空气质量,以保障数百万伦敦居民的身体健康。
强化城市货运车辆
交通管制与管理
丹麦的哥本哈根执行城市货物运输条例,采取了分区限制运输的策略。哥本哈根制定了一个关于车辆在老城区内行驶必须持有具有证明的规定,同时拿到通行证的车辆还需达到一定的利用率和发动机技术要求。有关专家指出:“此条例成功地使得货车的数量减少了,这说明通过最大化货车利用率来减少货车数量比要求清洁发动机或收取通行费更有效。”
国外许多国家的一些城市对配送车辆的管理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以提高车辆的运营效率,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例如,欧洲部分国家通过征收拥堵费的方法来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例如,2003年伦敦在其大约22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引入了拥堵收费计划,以减轻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城市交通质量。具体做法是每辆在交通高峰期通行的货车加收5英镑,该计划实施后,收费区内的交通拥堵减轻30%。不过,当客户仅在收费时段接受货物配送的话,会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负担。通过调查显示,哥本哈根市区的55%货运车辆的载货量不足其车辆设计能力的20%。为了更好地利用每部车辆的载货能力,哥本哈根在“城市货运法令(city goods ordinance)”中规定了进出城市的车辆管理标准。
推动共同配送新模式
由于城市货运车辆夜间配送可以确保快速配送,减轻货运对城市交通拥堵的压力,因此,夜间配送计划也成为发达国家改善城市交通的惯例。并且,发展城市共同配送,更有利于节约资源,共同配送是一种一些发达国家鼓励和正在采取的城市物流配送模式,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城市配送的效率,降低城市配送对环境的影响,因而代表了未来城市物流配送的发展趋势。柏林和斯德哥尔摩通过建立共同配送的示范体系,有效地推动城市共同配送的进程;日本政府有关部门在与行业协会、物流企业和货主企业的协调和沟通中,采取积极的方法,为共同配送提供更加便利的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共同配送方式已经成为先进城市物流地区正在普及的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城市物流节能减排,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销售损失,降低“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成本,并提高物流提供商的专业化程度,从而促进城市物流产业升级。目前尽管在一些城市实施共同配送过程中有一些问题。例如不同的商品(日用品、食品、药品、服装等等)特点不同,对仓储、分拣、配送等各物流环节的要求也不一样,共同配送存在一定难度。
此外,共同配送往往需要商品供应商、集运中心、大型商贸零售企业等各方面的联系与合作。目前比较成功的范例是英国的布里斯托城市实施的城市物流共同配送模式,其主要由政府与三方物流企业共同建立并实施,其中,布里斯托城市集运中心是在当地政府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的,旨在服务拥堵的城市中心区域。集运中心的运作有益于改善空气质量、降低交通拥堵(尤其是中心城区)、缓解停车和货物装卸的压力;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的道路使用;为零售商店提供更多有益的服务,提高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生活品质。并且,集运中心的建立得到欧盟特别项目的支持,并被用来评估城市物流的价值。
关键词: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课程历史与发展;思考和建议
热工课程以研究热能的有效利用及转换与传递规律为其基本内容,在工科许多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我国,热工基础课程一般指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两门课程,内容主要由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组成的“热工学”或“热工基础”也属于热工基础课程的范畴。本文的讨论主要针对这三类课程来进行。
至上世纪末,我国热工课程开设的情况是:有150余所高等工业学校开设热工类课程,分布在除台湾、、青海三省区以外的境内高校。全国热工课程教学的一般情况是:(1)热工课程的设置主要在能源动力类、石油化工类、航天航空类、土建类、交通运输、轻纺食品等大类专业;(2)热工教学实验以验证性为主,测试手段比较落后,设备比较陈旧:(3)已经出版了一批由我国作者自行编写的工程热力学、传热学与热工学教材。
6年多来,经过“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支持,我国热工实验教学情况有了较大改观,开课的大类专业面有所扩大,机械类专业目前大多开出了少学时的热工学课程。同时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及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实践,出版了一批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使我国热工课程教材的内容有了较大的更新,编著水平也明显提高。在近十年中,国际上工业先进国家也同时在进行着类似的改革,并出现了一批比较优秀的新教材。与这些先进国家的热工课程教学和新教材相比较,我国还有一定的差距,某些方面差距还比较大。
本文在简要回顾了热工课程教学的历史后,着重介绍和分析了工业发达国家近十年中热工及相关课程的教学与教材编著情况,最后提出作者的意见,以求教于国内同行专家和教师。
一、国外、境外热工课程教学发展情况
1.热工课程教学的历史
近代热科学的产生与初期的发展集中在欧洲国家。根据文献[1]的观点,热科学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Galileo时代(1592),而且早期热学作为物理学的一部分,热力学与传热学的研究是溶为一体的,例如Boltzmann从热力学证明了Stefan由实验得出的辐射四次方定律。又如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创建人之一Kelvin在1862年用以下的方法来估算地球的年龄:假设地球之初是温度均匀(3900℃)的圆球,热扩散率为常数,取为岩石沙砾之值,利用Fourier导热微分方程,按半无限大物体计算,从初温冷却到目前地层深处的温度梯度(1℃/27.8m)需要9800万年。按现代的观点看,Kelvin显然求解了一个传热学的问题。
无论热力学还是传热学,其发展都经历了从“科学”到“工程”的过程,即,从初期作为物理学一部分的热学演变、发展成密切结合工程实际的“工程热力学”与“工程传热学”。以传热学为例,[2]在19世纪的物理学中热量传递方式只有导热与辐射,其基本定律均已得到解决。然而大量的工程问题中还遇到流体与固体间的热交换,虽然牛顿早在1701年就提出了对流换热的初期思想,但并没有真正解决工程计算问题,一直到进入20世纪,经过一批主要是德国科学家的努力,包括Prandtl、Karmann、Nusselt、Blasius以及后来的Eckert,也有前苏联科学家(如Kirpichev等)的贡献,传热学开始由“科学”演变成“工程”,其中整理试验数据的量纲分析方法或相似原理引入传热学的对流换热是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热学的研究中心由德国转移到美国,其中Jakob、Karmann及Eckert三位德国科学家的移居美国起了很大的作用。欧美国家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的开设始于何时,暂时无法查考。就教材而言,最早的一本传热学可能是德国科学家Grober的著作(1921)。[3]然而影响较大的要推McAdams的“Heat transmission”(1933)。[4]随后Jakob与Hawkins的教材,[5]Eckert的教材[5]相继问世,成为20世纪40~50年代的代表作。Holman的传热学第一版出版于1963年。[7]此后欧美以及前苏联的传热学教材出版情况可见文献[8]。
2.近代热工课程开设情况
到20世纪80年代后,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已经成为欧美国家机械类学生的必修课,有的学校还设为工科学生的基础课。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在境外的高等工程教育中,传热学与热力学课程的开设相当普遍。[9]我们曾经调查过国外20余所大学开设热工课程的情况。从返回的调查表看出,机械工程系、化工系、核能工程系、材料系等均普遍开设热工类课程。有的学校把热学类课程作为工学院的公共课程,如美国依阿华(Iowa)州立大学工学院在2000年开出的81门课程中(不含基础课),包括有电子、信息、计算机、控制、电磁场等系列的课程,其中热学方面的基本课程有4门,即热力学I、热力学II、传热学及热流系统设计。麻省理工、普渡大学及密西根大学等,热力学和传热传质学都是机械系设置的主要课程之一。表1是密西根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学科基础和专业课课程学分情况,从中可以看出热工理论课程所占的分量。
在美国高等学校中,机械工程系主修课程的设置一般分为两个层次,即(1)基本层次,该层次中的课程一般覆盖了该校机械系各个研究方向的最基本的原理,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在这一层次课程中均包含热力学与传热学的基本原理课程在内。(2)专门化层次,该层次中按专门方向不同而分成若干组课程供学生选修。欧美这样的课程设置值得我们借鉴。
3.最近十年美国热工课程教学的发展
在最近十年中,美国高等学校工科热工课程的教学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趋向值得我们重视。首先在热工课程教材方面,美国高校中出现了像Cengel与Boles的Thermodynamics――An Engineering Approach,[10]Cengel的Heat transfer――A practical approach,[11]Incropera/DeWitt的Fundamentals of heat transfer[12]这样取材丰富、构思新颖、内容先进的教材。有关这些教材特点的
详细分析见参考文献[8]。
在热工实验方面,20世纪末美国高校也进行了面向21世纪的探索,例如美国普渡大学DeWitt等三位教授进行了题为“Curriculum for the 21th Century”的研究,[13]对于传热学试验提出了以下改革内容:
(1)减少“传统”的实验,增加学生进行团队项目的时间;(2)增加有挑战性的工程设计项目;(3)给予动手训练机会;(4)训练与工程界合作;(5)培养交流项目结果的能力。
为此,该校改进了原有的实验系统,配备了数据采集系统,同时从工业界不断引入设计性的实验课题,并分解成为团队项目的内容。从普渡大学机械系的这一改革思路看强调了减少传统的实验,增加来自工业界实际项目的训练;强调了团队合作的训练;强调了培养交流与动手的能力。
当然传统的实验还是需要的,是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培养动手能力的环节。在传统实验的内容与组织上也要注意综合性的培养。我们来看普渡大学的传统传热学实验课程的内容,参见表2。
由表2可见,就这些传统的实验内容而言,其综合性与测试技术的训练也是比较好的。
二、对今后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些思考
1.热工课程教材怎样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培养需要
热工课程的基本知识应当成为工科各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技术素质,热工课程应当成为我国工科学生、尤其是机械类专业的学生的共同的工程基础课程。这是由于:(1)热现象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物理现象,同时各个工程技术领域中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其他形式能量最终大都是以热能的形式耗散于环境及宇宙之中。因而作为介绍热能的有效、合理的利用和转换、传递技术的热工课程,不仅应是许多大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而且也应是21世纪所有工科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技术基础课。(2)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制定了节能优先战略,提高能源利用率是确保我国中长期能源供需平衡的先决条件。无论是从国内资源还是世界资源的可获量考虑,中国只有创造比目前工业化国家更高的能源效率,才能在有限的资源保证下,实现高速经济增长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人均水平。因此,工科学生应该具备合理用能、节能的意识并懂得其基本技术。而热工课程的内容是合理用能及节能理论中最基础与核心的部分,热工基础课程在工科各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按照这一观点,在我国工科21类专业中,[14]至少有6大类(能源动力类、化工制药类、航空与航天类、环境与安全类、武器类、土建类)专业应该开出高学时的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的课程,其中能源动力类是最典型的一个大类专业。我国目前设有能源动力大类专业的学校有130余所。按照教育部分类办学的思想(研究型,教学型以及介于其间的类型),这一百多所学校不可能是属于同一类型的学校。那么同是高学时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在教材上是否要有所区分?还是可以采用同一种教材由主讲教师酌情选讲?如果有区分,区分主要在哪些方面?这一问题涉及到热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制定基本要求以及今后组织教材编写方面的一个基本考虑,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取得共识。
2.如何使教材内容适时地跟上学科与工程技术的发展
近代工程技术的发展给本科热工课程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8]例如,20年前的本科生教材很少有关于火用分析方面的内容,而现在这个状态参数已经被广泛接受并用来分析设备过程的能量利用情况。近代高新技术的发展给传热学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近十年内发展起来的纳米微米传热学就是一例。
相对于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国内外教材的内容显得过于稳定,近年来出版的教材中新技术的概念介绍极少。比如,当前中国的长期能源问题已经十分突出,为保护环境,执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在工程热力学教材上,对新的、先进的能源利用方式(联合循环发电、氢能利用、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和热电冷三联供、新能源发电等等)是否应该有适当的反映?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循环是传统燃煤汽轮发电机组提高经济性与环保性的有效途径,也是近年来国外燃煤火电厂的重要发展方向及我国要积极研发的方向,在工程热力学的新教材和今后的教学中也应有相应的地位。
3.热工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与更新应当怎样进行
热工课程包含的两门学科,热力学与传热学,都是应用科学,实验教学无疑是完整的课程教学的组成部分。多年的经验表明,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某种程度上比课程本身还要困难,主要是涉及到设备的购置、更新所需的经费问题。在国家实施“211工程”二期或者“985工程”的建设中怎样利用有限的资源(财力)来改革、更新热工教学实验值得重视。在建设实际动手的实验台位时,是否也可利用多媒体的工具建设或购置一些“软件实验”作为补充?[15]在动手的实验方面,前苏联曾经出版过有关传热学实验教学的图书,[16]20世纪80年代热工教学指导委员会也组织出版过这样的图书。[17]目前有否必要再组织出版这样的参考书?
4.在热工课程的教材与教学过程中怎样加强学生的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近期世界范围的内的教育改革都十分注意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从最近出版的美国教材中可以明显看出。由于中外教育体制、教育传统和教学理念方面的不同,在吸收西方教材先进经验的同时,我们应当努力探索适应我国具体情况的措施与方法。过去的实践表明,首先教师本身除了从事教学以外一定要参加科研,以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应努力将教学内容与自己的学术经历结合起来,努力使书本上的资料成为活生生的实例。在教学法方面注意启发性,辅以对部分学有余力学生的讲座等课外活动,等,这些都能收到一定成效。但是从总体上说,热工课程教学中探索对学生的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仍然是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5.是否要开出经过整合的新型热工课程
为适应不同类型专业的需要,可以开设出一些综合性的新的热工类课程。无论是能量转换、热量传递还是质量传输,都有如何提高转换效率、传递效率和节约能源的问题,其中的关键是要减少过程的熵产(或不可逆损失)以及强化传递过程。这是它们共同的最重要的东西,可否开设一门综合热力学、传热学、传质学和流体力学的新课――例如可称为“热设计及优化”。国外目前已经有这类图书出版,第一步可以翻译过来作为参考教材。如果关于“优化”的内容能结合一些专业过程中的具体问题,那么这样的课程就会受到相关专业的欢迎。
6.热工课程的双语教学应当怎样进行
双语教学是目前教育部提倡进行的一项教学改革,
而热工基础课程也常常被选为进行工程技术课程的双语教学的对象。[18]这里涉及到许多具体问题:在编写汉语教材时怎样照顾到双语教学的需要?怎样选择英语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教材?怎样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以真正收到双语教学的实效而不流于形式?
7.对我国中青年热工课程教师学术趋向的思考
要提高我国热工课程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与我国人才队伍总体情况一样,我国热工课程教师队伍的主体已经由30~45岁的中青年教师所构成。这个主体的特点是学历层次较高,大多数具有博士学位,一般具有硕士学位。为使我国热工课程教学接近或者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关键在于这支教师队伍。就他们的学术发展而言,目前他们的学术趋向面临一个主要问题是:是否需要将热力学与传热学融为一体,固然可以有所侧重,但是不是不要截然分开?这方面,国外的一些情况值得我们借鉴:英国的Spalding是著名的计算传热学与流体力学专家,但是他也写过一本工程热力学的教科书:[19]Cengel以他的传热学教科书而知名,但他同时又是工程热力学教科书的作者,[10]而且Cengel的工程热力学与他的传热学同样著名;田长霖教授是熟知的传热学大家,但他与Lienhard合作写过一本统计热力学教科书。[20]将熵产分析用于传热问题的首创者Bejan也是集热力学与传热学于一身的知名学者。[21-22]我国的中青年热工课程教师值得对此进行思考。
参考文献:
[1]Cheng K C.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heat and thermodynamics:Review and some observations.Heat Transfer Engineering,1992,13(3):19-37.
[2]Lienhard J H. Learning and teaching heat transfer.Heat Transfer Engineering,1985,6(3):26-34.
[3]Grober H.Die Grundgesetze der Warmeleitung und des Warmeuberganges.1921.
[4]McAdams W H.Heat transmission.New York:McGraw-Hill,1934.
[5]Jakob M,Hawkins G A.Elements of heat transfer and insulation.New York:John Wiley,1942.
[6]Eckert E R G.Introduction to heat transfer.New York:McGraw-Hill,1950.
[7]Holman J P.Heat transfer.New York:McGraw-Hill,1963.
[8]陶文铨,何雅玲,李增耀,唐桂华.“传热学”本科生教材40年的变迁及其对我们的启示[Z].2004年全国热工课程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
[9]陶文铨,何雅玲,王秋旺.境外大学工科热工类课程的设置[J].高等工程教育,2000(增刊).
[10]Cengel Y A,Boles M A.Thermodynamics-An engineering approach.Sixth edition.New York:McGraw-Hill,2006.
[11]Cengel Y A.Heat transfer A practical approach.Second edition.New York:McGraw-Hill,2003.
[12]Incropera F P,DeWitt D P Fundamentals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Fifth edition.New York:John Wiley&Sons,2002.
[13]Bianchi M V A,Schoenhala R J,DeWitt D P.Changing the role of the laboratory in a heat transfer course.ASME HTD-Vol.344,National Heat Transfer Conference,Vol.6,1997,1―8.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大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5]Hammer N R,Voller V R.Simulations of basic fluid mechanics laboratories using multimedia authoring tools.ASMEHTD-Vol.344.National Heat Transfer Conference,1997,Vol.6,pp.43-52.
[16]奥西波娃B A.传热学实验研究[M].蒋章焰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17]涂颉,章熙民,李汉炎,林瑞泰.热工实验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18]冯妍卉,张欣欣.“传热传质学”课程双语教学计划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2,4:95-97.
[19]Spalding D B,Cole E H.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London:Edward Arnold,1973.
[20]Tien C L and Lienhard J H.Statistical Thermodynamics.New York:Holt Reinhart and Winston,1971.
[21]Bejan A.Heat transfer.New York:John Wiley&Sons,1993.
Abstract: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research findings is our country stratagem,but it's evaluation factor is not adapted to subject development which is cor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aper adopted fuzzy decision evaluation method,which is based on subject development, introduces appropriate factor,and finally verifies the evaluation method.It can provide a relative balanced appraisal and guide practical work.
关键词: 学科发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糊决策;评价方法
Key words: subject development;commercialization of research finding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fuzzy decision;evaluation methodology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210-03
0 引言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已作为国家战略大力开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而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中,高等院校要成为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加大为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服务的力度。在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方面,研究人员采用了不同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柴国荣等运用Delphi法和相关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1];刘威等运用ANP方法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评价研究[2];尹航等采用熵值法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后评价模型[3];石善冲等采用综合分析法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方法研究[4]。而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特点,评价因素多,不确定多,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同时存在,具备显著的模糊性,这使得一些学者开始采用模糊评价方法研究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如阎为民等建立“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模糊评价指标体系”[5],白利娟等以陕西高校为例开展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研究[6]。但是这些方面的研究中评价因素仍然局限于科技成果转化本身,并没有从学科发展这一大学建设的核心的视角开展研究,使得评价因素不全面,无法使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真正与高校自身发展完全融合,形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内生动力,从而
持续促进高校科技与国家、区域经济及行业发展协同发展。本文根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运用模糊决策方法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开展综合评价研究,基于学科发展的视角开展分析研究,合理选取评价因素,为形成具有实效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供重要的借鉴。
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模糊性
事物形态和类属的模糊性是现实世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特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负责的系统工程,建立在对多个相对独立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评价。这些影响因素有的以具体量化标准实现比较,但也有很多以好、较好、一般或高、中、低等类似的定性方式进行评价,很难进行具体而准确的量化,我们称之为具有模糊和非定量化特征的因素,研究的对象正是由于概念的外延的模糊而造成的不确定性,我们称之为模糊性。而模糊数学就是研究和处理模糊现象的方法,经过数学处理,使其具有量化的表达形式,从而为决策提供可以进行比较和判别的依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对于各高校具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用模糊综合评判发发所得出的结果,即可直接用于决策,也可作为重要依据,供最终的决策者参考[7-10]。
2 基于学科发展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因素
学科是大学承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基本单元,学科发展是大学建设的核心,是构筑和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大学学科三大功能对立统一,从不同角度彰显大学学科的价值。人才培养可以为学科培育和储备学科新人;科学研究成果是学科成熟和发展的支点,是目前我国大学学科建设中最受关照之处;服务社会是学科价值的最直接体现,是学科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力[11]。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要取得持续性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在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基础之上,也就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高校学科发展必须实现融合发展,而融合发展的基础是其评价体系与高校学科发展核心要素吻合。因此,高校对各技术团队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评价与目前社会对成果转化唯经济效益的单一评价方式有所区别,高校更关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也就是说,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产生经济社会效益,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行业技术进步、区域经济发展,同时,科技成果转化还要形成深远的学科影响,具备较高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水平,有利于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自身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基于上述研究,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应当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2.1 产业化成效(U1)
科技成果转化最终将要形成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得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高校学科持续发展具有直接的益处。产业化成效中应当分两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评价:①经济效益。由于团队的直接成果转化或者技术开发形成的成果在企业中产生的经济增量。②社会效益。产业化成果与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契合度,以及产业化后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贡献度。
2.2 获得重大项目支持(U2)
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有很多应用类项目直接面向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获得政府项目支持本身就是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评价方式之一,同时对项目的发展,对产学研的延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评价体系中应当考虑高校的成果转化项目所获得的计划类重大项目支持情况:①国家类项目支持情况。包括产学研共同合作的应用类项目和成果转化项目等。②省部级项目支持情况。包括省部级的产学研和成果转化项目支持情况。
2.3 人才培养(U3)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的首要保障是人才保障。高校开展科技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因此,在对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时必须考虑在高校科技转化的同时,对于学校人才培养的贡献度:①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包括领军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②学生培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应当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过程注重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③社会人才培养。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合作单位提升各类专业和管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体现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2.4 重要科研产出(U4)
科研产出包括科研获奖、科技论文、专利等方面,这是现行高校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是判断高校学科强弱的量化指标。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是否能促进这些方面的产出,将决定科技成果转化是否对学校学科发展具有实质性贡献,使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同于一般的科技成果转化,在形成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促进大学科研水平提升,学科实力增强,回归大学的本质。目前体制下,科研产出主要包括:①科研获奖。主要包括国家三大类奖项和省部级一等奖等高水平科研获奖。这是大学学科特别是科研方面获得认可的集中标志性体现。②。工科领域主要包括三大检索论文,特别高分区的论文,同时也需要关注被引频次。③专利申请和授权。专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形成创新型的成果对于学科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专利是一个重要体现。
2.5 反哺基础研究(U5)
对于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而言,科技成果转化的延续是要去反哺基础研究,瞄准世界科学的前沿,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全面提升学科实力,进而成为今后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对基础研究的反哺。相关内容是否形成了新的基础研究的延续[12,13]。
3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设定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五个评分段。所考虑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有部分评价因素有量化的指标和参考,可设定模糊评价的量化区间。例如重大项目和科研产出中,可设定每个评分段的具体数量。
例如,某高校群体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因素的数据评语集为:
U1={较好,很好}
U2={很好,很好}
U3={较好,很好,较好}
U4={较好,很好,较好}
U5={较好}
各分数段评分的隶属度[14]:
权重分配:
q1={0.5,0.5}
q2={0.5,0.5}
q3={0.3,0.4,0.3}
q4={0.3,0.4,0.3}
q5=1
总体权重分配:
q0={0.2,0.2,0.2,0.2,0.2}
得单因素评价结果:
x1=q1·R1
=(0.5 0.5)■
=(0 0 0.25 0.5 0.25)
x2=q2·R2
=(0.5 0.5)■
=(0 0 0 0.25 0.75)
x3=q3·R3
=(0.3 0.4 0.3)■
=(0 0 0.15 0.4 0.45)
x4=q4·R4
=(0.3 0.4 0.3)■
=(0 0 0.15 0.4 0.45)
x5=q5·R5
=(0 0 0.25 0.5 0.25)
x0=q0·R0
=(0.2 0.2 0.2 0.2 0.2)■
=(0 0 0.16 0.41 0.43)
最终得到该群体的测评结果:
F=(0 0 0.16 0.41 0.43)20406080100=85.4分
4 结论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要实现与高校学科融合发展,必须使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与学科发展要素相适应。从学科发展的视角,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模糊决策,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方法,这对高校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速成果转化工作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柴国荣,许崇美,闵宗陶.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J].软科学,2010,24(2):1-5.
[2]刘威,陈艾菊.基于ANP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8,6:192-194.
[3]尹航,孙希波,傅毓维.基于熵值法确权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后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0:20-25.
[4]石善冲,韩款.基区域(行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方法研究[J].科研管理,2000,21(2):75-81.
[5]阎为民,周飞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模糊评价方法[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6):129-133.
[6]白利娟,汪小梅.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陕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分析,2006,7:46-48.
[7]汪培庄.模糊集合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社,1983.
[8]吴望名.应用模糊集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9]肖位枢.模糊数学基础及应用[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2.
[10]叶茂林.科技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1]翟亚军.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12]王晓红,陈浩.1999-2006年我国各省市高校科研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科技成果指标变化的对比分析科[J].科研管理,2011,32(4):94-101.
一、区分专业开展国际商法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1?培养目标不同
法学专业的职业背景决定了法学教育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法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类法律人才。对法学专业学生开展法学教育应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努力提高学生法学素养,满足职业教育需要。经济类专业教育根据具体方向不同,培养目标各不相同,总体上要培养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并具有从宏观上驾驭经济学相关学科领域的能力及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面向经济类专业学生开展国际商法等法学学科教育,应注重制度讲解,紧密结合其具体学习方向,对法学素质的全方位教育则处于次要地位。
2?专业基础不同
法学专业国际商法课程一般在大三开设,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法学功底,因此,该课程的讲解可以向纵深发展。开展对统一实体法、国别法的研究和讨论,不会让学生感觉云遮雾罩,相反会起到拨云见日之效。而对于非法学专业学生,并未接受完整的法学专业课程教育,没有相应的法学基础知识作铺垫,开展国际商法课程教学时应当由浅入深,由点及面,以介绍为主,以分析为辅,不适宜深入探讨热点问题和有争议的学术问题。
二、区分专业进行国际商法教学改革
因材施教是教育学的基本原则之一。经过认真的研究与分析,结合我国目前国际商法教学的种种现状,笔者认为,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对该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1?在教学体系方面
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国际商法有自己特有的体系结构,对于国际商法体系应包括哪些内容,国内学者尚无一致看法。一般认为,国际商法体系的确定取决于跨国界的商事关系的发展。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结合和国际商法目前的发展阶段看,可大致确定国际商法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即商事主体法、商事行为法、国际商事争议解决规则。每一组成部分在表现形式上都是由国际法渊源和国内法渊源有机结合组成的。国际商法的体系始终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这是由国际商事关系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
鉴于国际商法体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在开展国际商法课程教学时,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对于法学专业学生,应着重法学素质的全方位培养,学生除了要掌握商事主体法、商事行为法和商事争议解决规则之外,还应从整体上把握国际商法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纵向关系,以及国际商法体系的最新发展趋势,包括国际统一法运动对国际商法的影响、国际商法内容的增减等。而对于非法学专业学生,应主要讲解公司法、合同法、货物买卖法,同时可以考虑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将商事行为法的内容有侧重地纳入教学体系范畴。譬如,国际贸易专业开设国际商法课程,可以侧重对国际货物运输法、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国际技术贸易法等的讲授;而国际金融专业则更注重讲授票据与国际结算法、国际资金融通法。
2?在教学内容方面
国际商法以货物买卖为中心,其主要内容包括合同法、商事组织法、买卖法、法和票据法等。同时,国际贸易统一法也已成为当今世界解决国际贸易直接参与者之间争端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国际商法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应突出其重要地位,分别渗透到各章节中。
统一法的地位固然重要,国别法也不可忽视。当前,全球化与贸易摩擦互动,贸易摩擦深入诸多领域。尽管摩擦在表面上表现为某种具体贸易或投资政策或技术壁垒规定的冲突,实际上是不同体制或经济贸易制度之间的对撞,制度性摩擦成为核心诱因,体制或制度因素的妥协与让步是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关键点。这是由于任何具体的经济贸易政策或措施都是源于一国内部的体制或制度规定的,因此教学过程中对国别商法的讲授不可偏废,而重中之重则是商事组织法和商事交易法。
如此多的法律法规、条约惯例要全部融入国际商法教学内容,必须安排合理,设置恰当,否则如同囫囵吞枣,收效甚微。笔者认为,法学专业学生因已具备相应国内法的基础,可以在讲授商事组织法和商事交易法部分时,重点介绍国别商法,如美国统一商法典、英国货物买卖法,同时兼顾统一法的讲授。比如,在合同法的教学中,合同的成立是重点之一。在讲授该部分时,应着重介绍西方各国合同有效成立的要件,同时,《国际商事合同通则2004》和CISG的相关规定也应予以详细介绍。而对于非法学专业学生,只需对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商法的核心内容即公司法、合同法、货物买卖法三大块掌握即可,以介绍国内法为主,了解国际法和国别法为辅。
3?在教学方法方面
目前法学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我们应该指引学生研究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使我们的课堂教育与鲜活的实际业务紧密相连,学生就不再感到所学知识无用,这会促进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步入良性循环。具体就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而言,应该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与培养法律实务人才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法、观摩审判、法律诊所、模拟审判等,形成一整套有利于培养法律实务型人才的法学实践性教学法体系。针对各专业的
【关键词】城市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1.我国城市林业存在的问题
1.1城市林业建设资金不足
由于城市林业的经济效益不像其他行业那样明显,所以许多地方都被投资到有直接经济效益和高额利润的行业,城市绿化费所占的比例很小,致使有些城市环境不断恶化,从而间接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2城市林业的经营管理粗放
由于我国技术设备落后,机械化程度低,缺乏精通业务的管理人才,导致我国城市林业经营管理粗放,使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在生物多样性、持续稳定性及再生能力等方面表现不良。粗放的管理水平使得城市森林的健康状况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城区的内环绿网树木,由于在水分,尤其是在养分供给上受到限制,枯枝落叶被清扫、营养元素不能循环,又没有必要的施肥措施因而导致林地养分锐减,影响树木生长。同时,城市内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侵害也抑制了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使树木生长缓慢,更容易滋生病虫害,造成防护效益的下降。另外,由于我国城市林业尚属起步阶段,城市森林资源和经营管理尚未形成一套符合城市林业特色的法规和法令。特别是由于我国体制上的特点,城市林业涉及林业、环保、城建、土地等多个部门,在关系及职能协调上尚存在一些问题。这也给城市林业有序、稳定和持续的发展带来了障碍。
1.3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有的领导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将仅有的一点城市绿地也大搞开发区建设,使人口愈来愈多的城市,人均占有绿地面积不断下降,城市环境进一步恶化。
1.4现有城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保障
由于历史原因,在城市总体规划上城市林业缺乏合理的整体结构,以北京、杭州、桂林这些历史名城为例,由于兴建了为数不少的污染型工厂,一方面使城市的性质、规模、结构与布局失去控制,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阻碍了城市林业的发展。一些原有的城市绿地和都市森林被征占和毁坏,同时也对形成整体规模的城市林业规划建设带来困难,导致城市林业局部的结构松散,特别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城市建设方兴未艾,各地开发区不断涌现,大中小城市市郊和建制镇的扩建使城市规划发挥不了作用,给城市绿化带来困难,尤其是对市郊林业建设影响更大。造成市郊森林结构松散,部分城市绿化覆盖率呈下降趋势,就全国而言,城市绿地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
1.5城市林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技术和认识上得滞后,我国城市林业总体质量不高,生态、社会及经济综合效益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对环境压力的承受力还很有限。长期以来,用来衡量城市绿化的指标是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导致绿化工作错把手段当目的,盲目追求绿地数量而忽视质量,树种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规模的防护林体系,经济林建设没能得到足够重视。特别是在树种选配上的树种单一,使许多城市形成“多街一树”的单调景观,立体绿化效果差,因而难以充分发挥三大效益。
1.6市民爱护环境认识不足
由于市民对森林的作用不甚了解,造成思想上不重视,从而出现各种破坏城市绿化现象。如采摘花草、践踏草坪、在行道上锭钉、拉绳晾衣等,使许多城市绿地遭到不幸。城市绿地面积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逐年减少,森林环境也不断恶化。
2.我国城市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合理规划、统一布局
有关部门应在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搞好城市林业规划,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的共同发展战略,而城市发展是对自然界绿色空间的最主要威胁,因此要做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与城市林业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把城市林业纳入市政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根据自然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在扩大城市绿色空间布局时要坚持贯彻普遍绿化与重点美化的原则,见缝插绿,把凡是能够种树、种花、种草的地方都充分利用起来;在绿地较少的老城区要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以增加城市绿色覆盖率和绿视率;最后,要协调好林业、园林、环保、城建、市政、国土、交通等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规划的实现。
2.2保护第一,开发利用第二
因为原有森林是多年努力的结果,且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如不好好保护,将使多年辛勤成果付之东流,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为此,我们要加强宣传,提高全民对城市林业重要性的认识,要扭转在城市建设中,有森林更好,没有森林也可以的旧观念;要研究当代人的生活规律,让全体民众充分认识到城市林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不仅要把他们从重要性上深入理解,而且要从技术、实际知识予以掌握,成为既是城市林业的受益者,又是城市林业的设计者,树木花卉的种植和养护管理者,提高他们利用植物材料改善城市环境的能力;另外,要寓教于参观游览之中,以确定市树、市花、植树节绿化周等方式向全民普及城市林业知识,提高“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意识。
2.3建立城市林业建设基金,实行补偿使用制度
城市林业的发展于城市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乃至社会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林业属于社会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以成为当代人民的普遍共识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把城市林业建设真正落到实处需要集思广益,调动全社会各种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城市林业建设基金。为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增进后劲,要实行公益林补偿制度。要充分利用新森林法、保护天然林、,控制采伐量,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制度,使生态林区实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并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支持城市林业的发展。
2.4科学地经营管理城市林业
城市林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使改善城市环境,具体讲要达到美观、安全和高效。这必须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行高标准的养护管理,集约经营。同时,要理顺体制,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我国在管理体制上形成了园林部门管理城区、林业部门管理城外,而且分属两个管理系统的经营方式,这种方式不利于城市林业的建设和发展,如果把园林部门和林业部门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就容易解决矛盾,有利于我国城市林业的健康发展。
2.5加强城市林业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尚在起步阶段,缺乏专门的经营管理人才和科研队伍,因此,必须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科研队伍的建设。在我国高等院校开设城市林业的有关课程,使园林、林业、以及城建规划专业的学生都能了解城市林业的内容,培养大专以上的专门人才,健全科研机构,组织多学科、多部门专家学者共同协作攻关,研究我国城市林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新技术、新设备,并与决策部门通力合作,确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林业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木林.城市林业的研究与发展.林业科学,1995,(5):460-466.
关键词:威海地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
一、行业背景和专业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和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8年我国进口贸易额居世界第三位,出口贸易额跃居世界第二位,吸引外资连续十年居发展中国家之首。2009年我国货物出口额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这些都为报关与国际货运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市场以现代化通讯及信息技术、物流服务和金融市场为纽带,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报关与国际货运业作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渐从小到大,从改革开放之前的独家企业到目前的68000多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其发展呈现大幅上升势头。
报关与国际货运业务覆盖了国际贸易、国际运输、现代信息技术、国际商务、法律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对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知识水平、经验积累等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培养适应报关与国际货运行业一线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较高实践工作能力的高等应用性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已然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之一。
二、威海地区人才需求情况
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临海,与朝鲜半岛海上距离最近,开通了国内第一条到韩国的客运航线,后又相继开通了到日本及港澳地区的航线。该区位优势非常有利于威海市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广泛的贸易关系,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
报关与国际货运业作为服务经济贸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的经贸合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生适合的就业岗位很多,毕业后可从事报关行、外贸企业、进出口公司、海关、货运公司、物流企业、大型企业、国际货运公司等从事报关、货物运输、货源组织、对外销售、仓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011年3月至6月,我们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先后做了四轮市场调研,调研目的:适应社会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的需求,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本专业建设方案和教学改革内容,进一步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调研对象:以用人单位和中小企业为主(威海科日贸易有限公司、威海纺织集团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艺达有限公司、威高集团、威海金丰货代公司、威广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威海新海丰物流有限公司等毕业生安置率较高的40多家企业),其次为本专业的03、04、05、06级毕业生;调研方法:对企业的调查主要通过采用实地面谈、电话访问、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毕业生采用座谈会以及调查问卷方式;调查方案设计:调研分以下4个方面:
(1)现有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2)企业对毕业生的使用情况及人才需求情况;
(3)毕业生对本专业课程设置的信息反馈;
(4)学生就业岗位群所需能力。
调研结果显示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具有稳定的社会需求。结合对威海及周边地区的调查,未来五年内,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至少在1000人以上。
三、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通过分析社会需求,进行企业调研,与校企合作单位威海科日贸易公司、威海新海丰物流公司、文登艺达集团等外贸类企业共同开发,基于职业分析,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与企业实践专家深入分析专业面向的岗位,遴选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学习任务、开发课程标准,重视操作、强化技能,形成工作过程导向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标准与课程标准。
1、基于职业分析构建课程体系
基于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将报关员、报检员、单证员、国际货运资格等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将单证员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实务》课程融合,将报关员与《报关理论与实务》课程融合,将报检员与《商检理论与实务》课程融合,将国际货运资格与《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融合,即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以报关与国际货运涉及到的相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线索,以报关与国际货运岗位职业环境和真实业务为载体,融合行业职业标准要求,构建课程体系。我们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分为3个平台,分别是:职业基础能力培养平台、职业能力培养平台、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平台。分别找出与之对应的课程体系与能力体系如下。
(1)职业基础能力培养平台
职业基础能力培养课程:经济学基础、会计基础、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经济数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INTERNET应用。
(2)职业能力培养平台
职业核心能力学训课程:报关理论与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集装箱及多式联运、外贸函电、剑桥商务英语、现代物流管理、国际市场、营销与调查。
(3)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平台
职业发展能力学训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商务礼仪与谈判、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专业知识讲座、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大赛、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2、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课程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重构了课程内容,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的课程内容,突出工作过程特征,在学习领域课程描述中强调了工作对象、工具与材料、劳动组织、工作方法和要求这些工作过程要素。
以《国际商务单证实务》课程为例:该课程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我们基于工作过程,重构了课程内容。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以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从而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工作思路与方法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科技工作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已成为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摇篮。然而,2010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我国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20%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成果不足5%,而西方发达国家的转化率为50%~70%,美国和日本甚至达到了80%。[1]可以说作为科技成果的供给主体的高校存在着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与企业需求信息不对称,科技与经济存在严重脱节,相关机制体制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不足,转化环境还待优化等问题。截至2012年4月,全国普通高校共有2138所[2],其中高职院校1297所,占61%,占据了整个高校的半壁江山,它们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如何?还鲜有文献报道。本文就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吕海萍[3]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认为影响校企合作的障碍因素分别是科技成果不成熟68.5%,决策管理协调不够占16.9%,权益分配不当占15.4%;高校认为影响校企合作的障碍因素分别是权益分配不当占73.7%、科技成果不成熟占36.8%、决策管理不协调占31.2%。目前,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科研成果与市场严重脱节
从吕海萍的研究结果看,企业认为科技成果不成熟占到了68.5%,这对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也看出了为什么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缘由,首先是因为高职院校市场意识淡薄,没有找准科技成果与市场的切入点,从而与市场严重脱节,导致很多优秀的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科技项目的研究与开发缺乏市场竞争力。其次是高职院校科技项目选题与企业需求结合不紧密,这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很难掌握企业需求的第一手信息,这就导致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的脱节。另外,即使科技项目选题紧跟企业需求,但在研究前没有和企业合作,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调查,导致科技成果无法及时产业化,许多大量的、有价值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降低了科技成果转化率。
2.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方面存在职权不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许多高职院校以其管理二级学院、系部的模式管理科技企业,企业的法人代表由高职院校任命,进行行政化管理,这就出现产权、经营权、日常管理运行的多方矛盾,使科技企业无法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参与市场竞争;其次,由于高职院校科技成果管理体制长期形成的注重科技成果奖励和论文,轻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倾向,使得高职院校科技成果保护不力,张惠玲[4]的研究表明,近30%的高校存在科技成果流失现象,其中外单位窃取流失占40%,化公为私占10%左右,随人员调配占20%。最后,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人才流失,由于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是教师,如果高职院校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好的发展平台,以及良好的激励机制,他们很容易流向企业。
3.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大规模产业需求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一项成熟的技术成果成功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其研究开发、中试、成果商品化三者资金投入比例一般为1∶10∶100,而我国远低于这个比例,[4]政府经费投入多集中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而科技成果转化经费支出大,具有高投入、高收入、高风险、周期长的特点,国家在资金方面无法向科技成果转化大规模倾斜,高职院校在融资方面又存在诸如政策支持力度小、银行要求的贷款条件过高等诸多困难,导致科研的成果局限在理论研究,产业化程度不高。
4.没有充分调动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意识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过程中的重要主体,同时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受益方,企业投资理应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式。然而孙建成[5]认为:在校企合作中,多数企业处于从属地位,86%的企业缺乏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伙伴。大多数企业关注的是如何通过资金、人力投入在现有生产基础上扩大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科技进步为主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还没有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主流。这主要是因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长周期和先期投入的高风险企业难以承受,缺乏科技创新主体意识,使得一些企业宁愿投资“短、平、快”项目,也不愿投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慢,收益差。
二、促进高职院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对策
1.确立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的导向
科技人员在进行科技项目选题时,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市场需要和提升企业效益为原则,选择那些适应性强、创新性突出、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科技项目,并与相关企业紧密结合,让企业专家参与到项目研究全过程中;高职院校在进行项目评审时,就可以以该项目的技术创新成果能否直接进入企业、面向市场为观测点,同时彻底排除在评审过程中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使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科技项目立项这个源头环节就打好基础,为以后的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最后要严把科技成果鉴定关,严格按照《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科技成果鉴定规程》,确保成果鉴定的严肃性、科学性、公正性,从而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
2.建立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
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从根本上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保障,要想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必须建立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若高职院校是通过自我兴办企业完成科技成果转化,这就必须清晰产权、明确权责,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生产型经济实体,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充分调动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若高职院校是以科技成果作为资本与企业共同进行成果转化,校企双方都会承担较高的风险,双方必须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用合理完善的管制体系来规范双方行为,避免内耗,将投资风险降至最低;健全的激励制度是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应按照政府的相关政策,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推行新型分配制度,形成人才激励机制,为科技人才的发展搭建平台,如将科技成果转化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或横向项目多、与企业联系紧密的科技人员安排到重要的工作岗位,设立成果转化奖、成果效益奖等等,充分调动他们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资金短缺是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障碍之一,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进一步拓宽资金的来源,形成全社会、多渠道、多形式的融资体系。首先是联合企业申报政府的产业化项目,如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项目等等,争取获得政府拨款;其次是自有资金,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教研项目和教改项目上的投资较多,反而对科技项目的投入少,存在“不见兔子不撒鹰”的现象,高职院校应改变观念,加大对科技项目的投入;第三是在确保科技成果能有市场的前提下,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房产做抵押,以争取银行贷款;第四是若资金缺口较少时,可向教师融资;最后高职院校可以将科技成果作为无形资产,与企业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这些获得资金的方式,既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结合几种方式作为解决资金问题的途径。
4.调动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意识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质上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吸纳科技成果能力和经营能力,因此,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校企联合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断提高其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认识,使企业寓科技成果于产品开发和发展生产之中,真正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如加强对专利的保护,加大对仿冒侵权打击力度,并修改专利法有关规定;制定鼓励政策,引导企业加快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等等。其次是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加大资金投入切实将科技成果转化成商品、转化为生产力,完善企业持续发展的机制体制。最后高职院校与企业必须建立互信互赢的合作机制,合作机制是校企双方开展合作的纽带,双方应在利益分配、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达成共识,开展深入合作,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做出双主体应有的贡献。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三方,政府应该出台相应政策加以引导,搭建平台,为成果转化做好保障,而企业、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紧密合作,全程参与科技项目选题、研发、鉴定、转化,如果缺乏企业的参与,高职院校的许多科技成果就会被束之高阁,无法转化为商品、生产力,但若缺乏高职院校的参与,企业就有可能丧失获得适应性强、创新性突出、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科技成果机会,从而丧失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机遇,可以说双方合作从长远的发展来讲都是互利双赢。
参考文献:
[1] 张晓龙.论我国高校如何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3):220-221.
[2]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12年4月24日)[EB/OL].2012-05-09).http://221.12.38.131/web/articleview.aspx?id=20120509093812114&cata_id =N003
[3] 吕海萍,龚建立,王飞绒,等.产学研相结合的动力-障碍机制实证分析[J].研究与发展研究,2004,16(2):58-62.
【关键词】改革;音乐教育;基础教育
前 言
在现在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而音乐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方面,也在改革的过程中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现在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了课程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对于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现在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对于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该如何去改革都是一系列的问题,当然作为基础教育一部分的音乐基础教育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何的对音乐的基础教育进行改革这些问题都引人思考。
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历程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建国之后进行了八次改革,在八次的改革中间,我们的基础课程教育逐渐的走向成熟。对于基础教育的改革我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76)的社会主义建设期间,第二个是(1977-1984)的教育制度恢复和重建阶段,第三个是(1985-1997)的教育全面发展阶段,第四个就是1998至今的基础教育深化改革阶段。对于这些阶段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总结,将会为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会进一步深化我们的改革。
二、音乐基础教育改革中间的问题
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改革在改革开放之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看到成就的时候,我们更要重视问题。现在我们的音乐基础教育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们需要正视这些问题,不断的去改进,才能在改革中间不断的取得成绩。
1、音乐基础教育的专业化方向
我国现在学校的音乐基础性教育基本上是采用了专业音乐的教育模式,受专业院校的影响,我们在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的内容中间都无限的接近专业院校。更加全面的内容,更加专业的要求,让学生学习起来非常的困难,扭曲了音乐的基础教育。现在的音乐的学习推行的“实验班”、“加强班”都是把音乐教学推向单调机械的学习中间去,程序化的教学,呆板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逐渐的对音乐产生了厌倦感,在他们学习技能的背后隐藏的是对音乐的冷漠和疏远。这种不带感情的学习给他们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我们要明确音乐教学的宗旨,多加强对音乐基础教育中间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
2、音乐教育中间的非艺术化倾向
在长久的音乐教学中间,音乐已经忽视了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学生只是更加的注重外在的艺术表现形式,忽视了对于他们情感、人格、创造力等的培养,使得音乐的审美性和艺术性严重流失。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音乐教育被认为可以开发智力,也许这是音乐的学习中间的一点附加效果,但是这不是音乐的主流价值,但是正是这种非主流的价值反而引起了人们的追捧,不断的扩大这种价值,让人们进入了音乐教育的误区。
3、音乐基础教育改革的地区推广不平衡
音乐基础教育的改革在很多的大中型城市和很多的经济、政治、教育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但是在很多的教育、经济、政治不发达的偏远山村地区,都没有得到推广。对于大中型城市的老师的音乐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的灌输,让他们已经形成了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但是落后的地区,还是采用的传统的教育方式,这样就是去了音乐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
三、音乐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路径
进行体制的转变一般是推行改革的有效方法,以政府为代表的改革通常是在制度的转变之上进行的改革。在新课改之初,我们的课改主要是通过体制的转变实现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课改的进行是进行诱导性的制度为主,通过自上而的和自下而上的变迁逐渐的从局部延伸到整体。在采取诱导性制度的时候,我们是要保证诱导性制度被大家接纳,另外是保证旧的制度能够清除,让新的诱导制度来代替。诱导性制度主要是通过渐进式、自下而上式和由内而外式的变迁逻辑来进行的,在音乐的基础教育改革中间,我们就是采用的诱导性的制度来进行实践的。
1、渐进式的改革
渐进式的改革是相对突变式的而言的,反映的是事物发展的状态。时间和稳定型是衡量渐变和突变的标准。在新课改中间,我们的音乐基础教育改革者认为新课改应该遵循渐进式的道路,从实验到推广,不应该是从一开始就大面积的推广。但是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我们认为音乐的基础教育改革是突变式的。
从某种程度上看,大刀阔斧、毕其功于一役的改革容易使改革上升为一种“傲慢的霸权”,从而使得改革失去了意义。新课改开始实行的时候,大多采用的是突变式的,自上而下式的模式。如果说在改革住处采用突变的方法是有效的,那么在后期就要对其进行调整,转变为渐进式的,逐渐的推进改革,在逐渐的推进的过程中间,对于改革的不彻底的地方进行修改,然后形成完整的改革方案,不至于突变式的推进,导致问题大面积的出现,改革的推广不是一个可以立竿见影的工程,而是逐渐的实行,慢节奏的工作。
2、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改革
传统的改革是采用的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方式,这样的改革对于音乐的基础课程的改革是不利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肯定会带有一定的命令的成分。自下而上的改革的方式的出现,对原有的自上而下的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在这种冲击的过程中间,通过不断的探讨发现两种方式都存在自身的弊端,这时候第三种方式产生了。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式的方式,在教育的发展中间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容易产生当地的政府官员介入教育的事件,让他们提升自己的政绩,让地方教育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做法,明显的不利于音乐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自下而上的改革主要是指在基层的共同作用之下,不断的对音乐教育基础的问题进行汇集,从而产生对原有的制度的改革,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质变,引起整个教育制度的变迁。
当前,这两种制度的结合是进行音乐基础教育改革的最好的方法,将两种制度的优点提取出来然后再进行音乐基础教育的改革,将会更好的促进改革,加强改革的效果。
3、由内而外的改革
由内而外的改革就是要结合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整个的教学的改革的背景来对音乐的基础教育进行改革,要在外界的良好的政策的指导下,学校内部进行音乐基础教育改革的配合,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由内而外的改革。
我们在正视音乐基础教育改革带来成绩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反思改革中间的问题,力求更进一步的推动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张良,韦冬余.论课程改革之复杂性逻辑:声辩及其构想[J].全球教育展望,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