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护理的护理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51-02
1 老年病房风险的相关因素
1.1 医务人员自身因素
1.1.1 年轻护士的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不足,病情观察能力不到位,应变能力差,处理事情不周到,治疗抢救不到位等,不能及时、全面、正确的识别患者存在潜在的各种护理风险。
1.1.2 个别护士责任性不强,消毒隔离不严格,不注意手卫生,发生交叉感染。操作不规范,查对制度不严格,造成发错药、打错针。对病人评估、宣教等不到位,采取措施不周到,容易发生意外事件。
1.1.3 医务人员队伍配备不足。医院床护比不达标,包干床位太多,造成护理、巡视、宣教等不到位,直接导致护患沟通障碍。医生配备不足,尤其是下午,一旦发生抢救、突发事件等,就难以应对。
1.1.4 家政公司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我院的病房结构局限,一间病房只有住两个或三个病人,一个护理人员照料四到五位病人的话,就势必导致跨越二个房间。大多数老年病人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说话、意识不清、行为异常的患者,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晚上,一旦发生意外,不能及时发现和抢救。碰到护理人员请假时,又没有后备的人员顶替,这样就会使照料病人数量增加,照顾范围扩大,相对安全隐患也就会增多。
1.2 环境设施因素
地面潮湿或有障碍物,无提醒标识,易引起老年人摔跤。病区走廊、楼梯墙砖松动,脱落,易造成病人砸伤。病区为开放式,病人没有标志性的病衣,对能走动又无控制能力的病人外出,门卫人员不能识别,可能会发生病人走失。病床床栏功能欠缺距床头距离长或无床栏,对意识不清、烦躁的病人容易发生坠床。病区窗户无保护性隔栏,对精神、行为异常的病人可能会发生意外。
1.3 病人自身因素
1.3.1视力问题,如患有老视、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
1.3.2 患有慢性病
1.3.3 药物不良反应
1.3.4 衣着及鞋袜不合身
1.3.5功能减退:如体力和平衡力不足
1.3.6 年龄因素:器官老化和功能衰退
1.3.7 饮食因素:对不同疾病的人及对牙齿不好、咀嚼困难、吞咽困难的病人,会发生噎食等不安全事件。
1.4 医疗文书的书写
医生、护士医疗文件书写字迹不清,有时有涂改,易发生错误执行医嘱,造成医疗纠纷。
1.5 服务流程不规范
1.5.1 药房在发放病区口服药时,未按照电脑输入的信息发药,若不能及时转抄医嘱,容易发生遗漏,造成病人漏服药,直接影响治疗。
1.5.2 由于老年病人大多数病情复杂,每日服用多种不同规格、剂量的药品,药房摆药药物使用的药杯容量比较小,容易翻掉。有些药品的外形相似难以辨认,对药品的管理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1.5.3 新病人入院时,自备药比较多,药物的规格和剂量与本院不同。病区没有固定的药柜存放自备药,若放于病人身边也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如多服、漏服、误服等。
2 老年病房风险的防范措施
2.1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2.1.1 加强对护士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护理部和科组每月组织“三基”理论和操作培训和考试,平时通过晨间提问形式进行提问,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到人人过关。
2.1.2 加强对每位护士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加强责任心,提高法律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认真核对,一定要做到对患者身份识别2种以上,杜绝打错针,发错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2.2 加强环境管理和设施建设
2.2.1 清洁地面时,使用干、湿两把拖把拖地,既保持地面的清洁,又能保持地面的干燥。在拖地时放有防跌倒标识。同时避免或减少病人来回走动,如遇特殊情况,必需有护理人员陪同。
2.2.2 加强对病区设施的维修,定期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维修。病区的窗应设计为有保护性的窗栏,杜绝病人不良事件的发生。
2.2.3 老年病房的每个床位必须要有床栏保护,并能保持其良好的功能,每个病区出入的地方要有大门,防止精神、行为异常的病人外出走失。
2.3 加强对病人安全和自理能力的评估
老年病房的患者大多数反应迟钝、行走不便、活动障碍、思维不清、行为异常等等,特别容易发生跌倒、烫伤、压疮和导管滑脱等不良事件。
2.3.1 在日常生活中佩戴合适的眼镜,及时治疗眼疾,及早治疗慢性病。
2.3.2 用适当的助行用具或请陪护。
2.3.3 坚持做适当运动,减少因功能减退而引起跌倒的机会。
2.3.4 穿着宽松合身的衣物,选择鞋底有防滑功能的鞋。
2.3.5 降低病房环境的危险性。光线要充足,通道要保持清洁,避免湿滑,浴室要保持干燥,在地面上铺上防滑垫,常用物品要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走廊过道要有扶手。
2.3.6 服用降血压药、安眠药、抗过敏药后避免独自行走。在行走时不仅要注意自己的步伐,更要注意周围的环境和行人。
2.3.7 对有导管的患者,妥善固定导管,翻身时避免导管的脱落,对意识不清或烦躁的患者,必要时给予适当的约束。
2.3.8 加强对病人饮食的管理,根据病情需要给予适当的饮食。像煮鸡蛋、馒头、排骨水分少,不宜咀嚼,而汤圆、粽子黏性较强,吞咽时均易引起哽噎。对牙齿不好咀嚼困难、吞咽困难的病人,少吃或不吃蛋糕、馒头、鸡蛋、排骨、汤圆等,提供半流质或糊状的饮食,并免费提供食物料理机。
2.4 加强医疗文件书写的管理
2.4.1医生开出处方和医嘱时要剂量要正确,不得有涂改,否则会造成护士错误执行医嘱。
2.4.2 护士在书写护理文件时,有时会碰到漏记、错记时,不得有涂改,应在错字上划双划线,要看得清错字。医疗文书书写要简明扼要,正确,清晰,内容真实,运用医学术语。
2.5.规范服务流程,加强对药品的管理
2.5.1加强对医嘱的核对,二人以上同时呼应式核对医嘱,防止错输或漏输医嘱。
2.5.2 药房要规范发药,应按照病区输入的医嘱给药,杜绝错发、漏发、多发药品。
2.5.3 老年病人各器官功能在逐渐的衰退,排毒功能在下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成倍的上升,应根据病情正确给药,对摆放的药车要上锁,容器用有封口的、透明的药袋。
2.5.4 对新入院的病人有统一的规定,一律不得用外配药,特殊情况例外(如病情需要,社区医院又没有的药)。
2.6.加强对医护人员的配备
2.6.1 应根据老年病房的要求配备护士,护士包干床位不能太多,以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加强护患沟通,提升服务质量。
2.6.2 根据病区实际情况配备医师,有利于医护、医患的沟通,更有利于对病人病情的了解及治疗,以减少医患纠纷。
2.6.3 一名护理人员照顾四到五个病人,看上去不多,但由于我们医院病区结构的特殊,超过3个病人,护理人员就要跨越2个病房,配备护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要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和安全教育及技能培训,规范护理人员的请假制度,配备人员要充足。
【摘要】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来临,老年疾病日益得到社会的重视,其中老年痴呆的患病率也在逐年增高。老年痴呆是一种慢性大脑退行性变性疾病,以缓慢进展的智力减退为特征,最终导致无力进行日常生活和人格的持续变化。目前对老年痴呆治疗尚无特效药物,因此加强护理显得尤其重要,其目的是调整周围环境使之与患者的生活能力相适应,维持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自理水平。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 早期表现 护理措施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老年疾病日益得到社会的重视,其中老年痴呆的患病率也在逐步增高。老年痴呆是一种慢性大脑退行性变性疾病,以缓慢进展的智力减退为特征,最终导致无力进行日常生活和人格的持续变化。其分为轻度痴呆、中度痴呆、重度痴呆。据统计老年痴呆中卧床不起者高达33%,为一般老年人(3%)的10倍,且大部分属于重度痴呆。该病病死率高。目前对老年痴呆治疗尚无特效药物,因此加强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其目的是维持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调整周围环境使之与患者的生活能力相适应,提高其生活自理水平。
一 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表现
老年痴呆症发病常很隐匿,不为人们所注意,因此,正确认识痴呆早期症状,使病人得到及时治疗,延缓进展,就显得很重要。
痴呆早期记忆障碍表现很突出,病人容易丢三拉四,忘事,初期表现为对近事的遗忘,如对几小时前刚吃过的菜已不能回忆。随着病情加重,远事记忆也受影响,如不能回忆过去的经历。有的病人表现为情感障碍,早期有情绪不稳定,遇事抑郁愁闷,感情脆弱易流泪,为小事焦躁不安,害怕恐惧等。一些病人有认知障碍,开始可有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说话重复,优柔寡断下不了决心,与以往的精明强干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些病人有心理障碍,由于记忆力减退,不知道东西放在何处,总怀疑有人偷他的东西。有的病人感到躯体不适到处求医检查,虽未查出异常,但仍感到痛苦。患者低下,常怀疑配偶有外遇,为此家庭经常吵闹不和。少数病人有行为障碍,一反常态变得过分节俭,到处收集废品,一些病人把自己画的简单草图比作为名家所画,备所珍藏。有些病人到了新环境经常走错家门。
上述早期症状,非同时出现,一旦有类似症状发生,应立即到专科医院进行心理咨询,进行必要的心理测试与神经系统检查,以利于早期诊断。
二 预防老年痴呆症发生的护理措施
老年性痴呆的预防要从中年开始做起,因为老年性痴呆能如在痴呆前期或痴呆初期被发现,并在生活上采取相应措施,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是完全可以控制其发展的,并且可以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向好的方向转化。
1 一般护理
做好基础护理,室内保持明亮,整齐干净,保持病床清洁,干燥,室内地面铺设尽量使用防滑材料,走廊有扶手,地面尽量干燥,以免滑倒,引起外伤。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差,因此应注意环境的冷暖,预防发生各种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及尿路感染,定期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给予气垫床,定时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
2 饮食护理
患者的饮食尽量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宜清淡,饥饱适宜,不要给予刺激性食物,忌烟酒,多吃蔬菜水果等,选择易于消化,清淡,营养丰富,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并含有足够的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及适量矿物质,利于消化吸收的食物。
3 心理护理
由于精神因素与老年痴呆密切相关,因此做好心理护理显得非常重要,首先护士要理解、同情、尊重患者的病态心理反应,掌握这些心理特征,与患者亲切沟通,交谈,热情而耐心地听取患者提出的问题,使他们心理上获得宽慰,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如不能满足应耐心解释,切忌使用粗暴的言语行为来处理,患者如果出现自伤、伤人、冲动等行为,要加强防备,不要责备,适当的给予精神安慰,以舒缓患者的焦虑、激动情绪,避免敌对、抵触情绪。
4 功能训练,注意智力训练,勤于动脑,以延缓大脑老化
通过培养与训练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患者料理个人生活卫生,以保障患者生活上的需求,训练生活自理能力,延缓其智能的进一步衰退,督促其料理清洁个人的房间卫生。研究显示,经常用脑且做有趣的事情,可保持人的头脑灵敏,锻练脑细胞反应敏捷,而整日无所事事,则患老年痴呆症的比例较高。老年人应保持活力,多用脑,如多学习新鲜事物、多看书;培养业余爱好,可活跃脑细胞,防止大脑老化;应注意广泛接触各方面的人,如和朋友打麻将、下棋、聊天等,都可刺激神经细胞活力,对于防止智能的进一步衰退有一定的作用。
5 避免脑血栓及脑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发生
以防止因脑供血不足而导致老年痴呆,动脉硬化是老年痴呆症的主要“敌人”。调节膳食,少吃食盐,并开展适宜的体育活动,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
6 加强精神调养
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要保持情绪乐观,要宁静无惧,恬淡虚无,知足常乐,与世无争,清心寡欲。做到外不受物欲的诱惑,内不存情感的激扰,这样才能有助于健康不衰。
7 注意维持人际关系,避免长期陷入忧郁状态
因为忧郁是老年人患痴呆症的危险因素,所以要避免精神刺激,以防止大脑组织功能的损害;另外,维持家庭和睦可以保持心情愉快,能增强抗病能力。
8 加强体育锻炼
许多人都知道,运动可降低中风几率,其实,运动还可促进神经生长素的产生,可预防大脑退化。除整体性全身活动外,应尽量多活动手指。
9 起居饮食规律
一般应早睡早起,定时进食,定时排便,保持大便的通畅对于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在膳食上,强调做到“两戒、三定、三低和三高”,“两戒”即戒烟、戒酒;“三定”即定时、定量、定质;“三低”即低盐、低脂肪、低热量;“三高”即高蛋白、高维生素、高不饱和脂肪酸。老年人应多补充有益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缺乏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锌等),可致大脑供血不足,引起血管病变。适当补充维生素E,可以增强记忆力,也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另外,老年人要多吃鱼。
【关键词】抑郁症;护理措施;思维、行为正常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371-02
老年抑郁症已成为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因此,重视老年抑郁症的宣教及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老人抑郁症护理过程别尊重老人的,生活习惯及性格,注重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使老年人精神、心理、身体三者统一起来,强调回归自然。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必须要有耐心、忍性和献身护理精神。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存压力的提高,家庭矛盾、人际关系、社会关爱不够等诸多因素,我国老年抑郁症患者仍呈上升趋势。重视老人生活极为重要。现将我院2012年对140例抑郁症老年患者的不同护理措施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140例老年患者,男60例,女80例,平均年龄60岁。其中合并糖尿病20例,高血压30例。文化程度:文盲10例,小学40例,初中80例,中专10例。根据病情,重患者均口服抗抑郁症药物,帕罗西汀、文拉法辛缓释片、艾司西酞普兰、舒必利等药物。
1.2 基本护理
1.2.1 生活饮食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应有专人护理,最好是亲属。亲属应24小时都应该在陪护。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生活规律。并注意一定的户外活动,劳逸结合。在饮食方面,合理饮食,饮食规律,合理搭配,保证营养共给,让患者吃平时最喜欢吃的食物,多饮水,禁烟酒,避免刺激性食物,密切观察患者的事物的水分的摄取。要观察记录患者的排便情况。
1.2.2 在治疗期间坚持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发药后必须做到看服到口,有耐心,严格遵医嘱,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如有不良反应告知医生,更不可因药物不良反应终止药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这类患者往往有自杀企图,切不可疏忽大意。事故多半发生在一刹那,妥善保管药物,防治药物剂量过量,引起中毒。
2 心理护理
2.1 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态度要和蔼,举止端庄。主动热情的介绍病区环境、病友、病区工作人员、作息制度,做好安全监察室,尊重患者,以取得患者的理解与合作,与患者教案时目光亲切,鼓励患者说出最担心什么、需要什么、最关心什么。给予积极意义的语言刺激。诱导的启发患者努力倾诉心里痛苦,耐心倾听患者的有关心理问题。了解致病因素,同情其挫折,关心其痛苦,使患者感到尊重、理解,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医护人员主动关爱患者,如握手,对患者做治疗时的动作辅导,让患者心里感到关爱。鼓励和引导患者与现实多接触,并指导其参加集体组织的活动,如做体操、跳舞等。当患者完成任务时,因给予表扬。使其感到自己是对家庭的社会有用的人。逐渐增加其锻炼的时间和于他人交谈。避免长时间隔离病房中。
2.2 老年抑郁患者应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平淡和淡定的心境,学会适当自我调节,使自己能够保持乐观,平和的心境,避免过大的情绪起伏,引起不必要的疾病。增强良好的心理心理应对能力,情绪是心理因素中对健康影响最大,作用最强的成份,因此培养健康的情绪对抑郁症心身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见表一
3 讨论
3.1 正确对待老人,当人进入老年期以后,各种生理机能进入衰退阶段,如形态老化,器官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等。有的老人自我感觉衰老,过多的关注健康,适得其反,往往造成焦虑多疑,心情沮丧颓废,从而加速衰老。a.衰老适合自然规律,要识老、服老,如不服老切忌忧心忡忡,意志消退,甚至产生老朽感、末日感,造成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情,面对每一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感到有快乐感。b.人到老年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性疾病的增加对身心健康有一定影响。对疾病的态度要警惕,不要怀疑和忧虑。
3.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抑郁症越来越多,基本发生在60岁以上,以持久的抑郁心理为主要临床表现。老年人的脑功能逐渐减退,心理也逐渐衰老。加上因退休、丧偶、经济来源、家庭不和睦等因素而导致的悲观、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变化,诱发老年抑郁症。在治疗和护理,我们不但更加重视,而且要引起家庭和社会的更多关爱。
参考文献:
1 误吸的危险因素
1.1生理因素 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肌肉松弛,特别是食管平滑肌松弛后,食管的3个狭窄部消失,胃肠道功能减退,致使食物排空时间延长。当老年人改变或腹内压增高时即可发生食物反流。其次,会厌功能不全及咳嗽反射减退是发生误吸的根本原因。老年人由于退行性变,当食团触及腭舌弓时,有可能不能及时激起吞咽神经反射,而只是当食团将进入声门区的气道时,才激惹喉上神经引起延迟性的吞咽反射,而此时部分食物已经进入到声门以下,导致误吸发生。
1.2疾病因素 正常的吞咽动作是一系列复杂、协调的神经肌肉运动过程,受大脑支配,需要口、咽、食管共同参与,因此其中任何一个部位的功能发生障碍均可导致误吸的发生。常见的疾病因素有颅脑疾病、神经肌肉病变、咽喉及会厌部位损伤、呼吸道慢性感染、昏迷或意识障碍、全身麻醉等。
1.3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的使用可导致误吸的发生,如茶碱类、钙拮抗剂、多巴胺等药物在使用后平滑肌松弛,气道粘膜对异物清楚能力下降,当食物或痰液被吸入气管时不能及时排除。
1.4其他因素 如不能经口进食的老年病人在鼻饲过程中发生呕吐,呕吐物被吸入气管导致误吸的发生等。
2 预防住院老年病人误吸的护理干预措施
2.1避免刺激咽喉部
老年人进食后应尽量避免刺激咽喉部,如口腔护理、口腔检查、吸痰等护理操作切不可在老年人进食后进行,以免引起恶心而致误吸。
2.2一般住院老年病人误吸的预防
2.2.1保证适当的进食,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卧位,颈部轻度屈曲。食物准备宜少而精,软易消化,保证足够的营养。避免选择进食果冻状或颗粒状的食物。
2.2.2老人进食应在安定的状态下缓慢进行,进食时注意力应集中,不看书、电视,不要与人谈话及思索与进食无关的问题,以免精力分散引起呛咳。
2.2.3进食后,不要立即躺下,如果病情不允许抬高床头时,可采取患侧卧位,有助于健侧功能的代偿。意识障碍的老年人在餐中和餐后1小时保持半卧位,或者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或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
2.3吞咽障碍住院老年病人误吸的预防
2.3.1对于已经有吞咽困难及喝稀食易呛咳的老年住院病人,应将食物调成糊状,生活不能自理病人应由护士喂食。护士在喂食过程中应注意掌握适当的速度,与老年病人互相配合。喂饭时,护士态度要和蔼亲切、不急不躁。
2.3.2给视觉障碍的老人喂食时,每喂一口都要先用餐具或食物碰老人的嘴唇,以刺激知觉,促进舌的运动,然后将食物送进口腔。
2.3.3给一侧面舌肌瘫痪的老人喂食时,食物放在口腔健侧。
2.3.4对口唇不能紧闭、颊肌收缩无力的老人,护士应将调拌后的食物直接放入舌根附近等待咽下反射。每勺饭量不要太多,速度不要太快,要给老人充足的时间进行咀嚼和吞咽,不要催促老人,动作要轻;鼓励老人进食时细嚼慢咽。
2.3.5对于吃干食容易哽噎的老年病人,进食时应适当喂食汤水,每口食物不宜过多。
重症支气管哮喘是指由于药物、空气、食物等过敏或属于过敏体质等因素引发的以胸闷、咳嗽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发作疾病,对患者的工作与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2]。因此,特对本院87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较为突出。现将护理的过程与结果叙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74例老年支气管重症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诱发原因:92例为呼吸道感染,35例为花粉或海鲜等的过敏,28例为劳累,19例为精神因素,排除心、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与沟通困难者。根据掷骰子的方法将174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87例,其中对照组女38例,男49例,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69.3±7.8)岁,病程1.5~14年,平均8.1±6.5)年;观察组女42例,男45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为(68.5±8.2)岁,病程1.2~14年,平均(7.9±6.6)年。174例老年患者及家属均对护理方案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临床表现与性别构成等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74例患者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祛痰、止咳、加强营养以及雾化吸入等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环境舒适、整洁。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1)基础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脉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保持病房内环境的整洁与空气的流通,有利于患者恢复;(2)加强护理,由于支气管哮喘常在夜间发作,因此加强护理人员半夜的巡视以免发生意外,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使患者对自身有一定的了解,及时抚平患者内心焦虑紧张的心理;(3)治疗的护理,护理人员督促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并按时记录患者的用药时间、剂量;对需要氧疗的患者按时进行氧疗,观察患者的反应,并定期消毒氧疗仪器;协助患者定期排痰并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保持呼吸道通畅;(4)日常护理:督促患者戒烟戒酒,禁止吃未检测过的食物,严格按照制定的菜谱合理用餐,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得其他疾病;(5)出院指导,为患者与家属讲解出院后应注意的事项如家中少养花草,保持家中空气清洁、定时通风,合理使用药物,注意饮食并定期复查。
1.3观察指标[3]
痊愈:护理后患者的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基本消失,且无复发;好转:护理后患者的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好转,发作次数减少;无效:护理后患者的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未发生好转或恶化,且发作次数增多。痊愈与好转即为有效,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情况,满意:患者未发生不良情绪,护患关系良好;一般:患者偶尔发生不良情绪,护患关系基本良好;不满意:患者常有不良情绪,对护理人员工作表示不满,护患关系紧张,满意与一般即为满意。总有效=痊愈与好转之和,满意度是满意和一般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
2结果
2.1两组老年患者护理后有效率情况的对比分析
护理后观察组的有效率(97.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老年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情况的对比分析
护理后对照组的满意度(63.22%)明显不及观察组的(98.8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关键词:老年人胃溃疡 诱发因素 预防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232-01
胃溃疡是指发生于胃的一种界限清楚的局限性组织缺损,可累及胃的粘膜层、粘膜下层和肌层,与胃糜烂不一样[1]。其临床特征为无规律的中上腹痛、呕血和(或)黑便、消瘦、很少发生节律性疼痛,夜间痛及反酸[2]。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急性穿孔和幽门梗阻等并发症,常难以控制。餐后1小时后疼痛并且呈季节性,多在秋冬交替时期或开春时疼痛发作或加重。
1 老年人胃溃疡的诱发因素
1.1 内在因素
1.1.1 生理因素
老年人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胃动脉发生硬化,胃粘膜血液供应不足发生萎缩,导致抵抗胃酸、胃蛋白酶的能力下降。同时,胃动力不足,食物滞留刺激G细胞分泌胃泌素,促进胃酸分泌。
1.1.2 遗传因素
现已证实,胃溃疡既受环境因素影响,又受遗传因素影响,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1]。
1.1.3 精神性格因素
长期处于精神压抑,容易情绪激动、紧张、焦虑,性格内向、抑郁的老年人易患胃溃疡。当突发生活事件时,出现应激情况也会引起胃溃疡这是因为情绪感情导致迷走神经反射使胃酸分泌增多,胃运动加强,交感神经兴奋则使胃粘膜血管收缩而缺血,胃运动减弱;通过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素轴而使皮质酮释放。促进胃酸分泌并减少胃粘液分泌[3]。
1.1.4 高危人群
O型血的人、血液检测出抗分泌型IgA抗体、男性等胃溃疡发病率较高。
1.1.5 疾病影响
肺部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病,肺功能减退,一方面缺氧导致胃壁血管收缩,使胃粘膜抵抗力降低,另一方面因二氧化碳潴留促使胃壁细胞的碳酸酐酶活性亢进,胃酸分泌增加,促进胃溃疡形成,胆汁反流也是其中原因,但慢性胃炎并非是胃溃疡的病因。
1.1.6 唾液缺乏
唾液中含有皮肤生长因子,能促进皮肤生长,修复胃粘膜,它的缺乏可使胃粘膜发生后溃疡。
1.2 外在因素
1.2.1 细菌影响
最主要的是幽门螺杆菌(HP),幽门螺杆菌首先穿过胃粘液层才能到达胃上皮细胞表面而感染宿主,HP合成大量的大量尿素酶能分解分解人类的代谢废物尿素,所产生的氨可以中和盐酸,造成一过性的低酸和高pH,使细菌细菌能顺利穿过胃粘液层到达粘膜表层,还能产生如热休克蛋白一样的监护蛋白、耐受细胞免疫保护细菌生存[4]。
1.2.2 吸烟、饮酒
吸烟能引起血管收缩、胃粘膜血流量减少,胃液中前列腺素含量减少,增加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降低胰液和胆汁中的HCO3-且能加剧十二指肠液的反流,削弱胃粘膜,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刺激迷走神经引起胃酸分泌增加;酒精直接损伤胃粘膜,失去胃粘膜的屏障保护作用。
1.2.3 药物影响
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是通过抑制胃粘膜前列腺素的生成及抑制溃疡的愈合作用[5]如阿司匹林,另外,消炎痛、保泰松等;糖皮质激素、利血平、红霉素等同样会引发胃溃疡。
2 老年人胃溃疡的预防和家庭护理措施
2.1 合理饮食.注意饮食卫生
老年人的饮食需定时定量,少食多餐。这样可以不仅可以减轻胃的负担,而且可使胃内的适量的食物中和胃酸,勿暴饮暴食或者不规则进食,破坏胃分泌的节律性,多数老年人因牙齿松动或吞咽困难不食过硬、过冷、过热食物尤其未经充分咀嚼或过于粗糙食物会加重胃黏膜损伤影响胃的消化功能和防御机能,不要进食污染或未经加热的熟食,更不能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以免摄入大量细菌在胃内生长繁殖,从而使胃溃疡并发胃炎,不能边看书、电视边吃饭要集中注意力,营养不良的老年人要补充蛋白质如牛奶可以止血修复溃疡面的作用和维生素如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胃酸的缺乏会减少钙和铁的吸收则使体质虚弱的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和贫血等症状应多吃猪肝、豆制品。不吃辛辣刺激、油炸类的食物,戒烟戒酒,避免早晨空腹喝热茶、浓茶。
2.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态度
老年人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体质,延缓衰老,如适量的散步、打太极等,能改善高级神经中枢和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增强胸、腹部的肌肉运动,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和调整消化吸收功能,促进溃疡愈合。培养广泛的爱好如养花、练书法、绘画等,日常生活起居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劳累。平日里多参加集体活动,保持情绪稳定,积极乐观,心情舒畅。中医介绍寒邪犯胃可能诱发溃疡病复发。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寒保暖,尤其是要保护腹部,避免受凉[6]。
2.3 药物预防
(1)降低胃酸药:①H2受体拮抗药(H2RA)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②质子泵拮抗剂(PPI):奥美拉唑。(2)胃粘膜保护药:枸橼酸铋钾、前列腺素等。(3)促胃动力药:吗丁啉、甲氧氯普胺等。(4)三联疗法:胃粘膜保护剂+抑酸剂+抑菌药或杀菌药(枸橼酸铋钾+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服用中药如柴胡疏肝丸、胃得安胶囊、丁蔻理中丸等。药物在使用时要按系统、全程、联合用药的原则。一般治疗的疗程不得少于4周,最好是6~8周,不能因服数日后症状完全消失就自作主张,停止服药[5],不得随意去到药店买药,必须遵医嘱用药,不要频繁换药,治疗一周后需做胃镜检查,如有严重者要接受手术治疗。
2.4 心理护理
患有胃溃疡的老年人即受病痛折磨又对生活丧失信心,缺乏与他人的交流会产生孤独、忧郁低沉消极情绪,甚至因病情久治不愈而产生焦虑、烦躁。针对老年人的不同情况,家属要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治疗并发症一旦发生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情况,应及时送医院治疗。多沟通,多一点理解、关心,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3 结语
通过对上述老年人胃溃疡的诱发因素与相关预防和护理措施的学习,希望广大老年人从自身做起,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了解疾病预防知识,安然度过晚年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简一平.胃溃疡防治200问[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4:3.
[2] 朱娜,李红霞,刘谦民.当您患胃溃疡病时[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1.
[3] 曾昭龙,蒋庚太,梁东辉,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之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1.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1月~2013年1月住院部所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共计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式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患者给予以心理干预为主的护理措施,治疗期间为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改善程度。
结果:护理干预实施后,治疗组患者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
结论:通过落实以心理干预为主的护理措施,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得到了明显改善,对于提高患者预后质量而言意义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心理干预 护理 老年脑卒中 抑郁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75-02
脑卒中是致人死亡的关键疾病之一[1],出现此类疾病的患者往往在心理状态及其活动方面,存在明显的失调问题,而抑郁正是多种不良心理活动中,最关键的表现形式之一[2]。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问题进行合理的改善,这一点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质量而言也有着重要意义[3]。我院针对部分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抑郁问题,采取了心理干预为主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2年11月~2013年1月住院部所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共计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式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30例。治疗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平均年龄为(75.2±2.9)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年龄为(76.1±3.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即按医嘱给药,答疑患者问题,必要的沟通。
1.2.2 治疗组。治疗组患者给予以心理干预为主的护理措施。具体的护理内容包括:①通过指导、暗示、聆听、以及解释综合应用的方式,消除患者存在的紧张感与焦虑感;②通过介入音乐的方式,以活泼轻快的音乐曲调调动患者信心;③患者在躺卧状态下,进行神经肌肉的放松训练,以达到放松思想情绪的目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1.3 评价标准。对患者抑郁程度的评价采取SDS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自评量表共包括20个项目,项目得分相加为总分,总分*1.25作为标准分。采取标准分进行衡量。无抑郁:53分以下;轻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2分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期间比较以X2检验并以P
2 结果
护理干预后,治疗组患者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
3 讨论
对于老年脑卒中患者而言,治疗与康复是同等重要的。除给予针对性、可靠的治疗措施以外,还应当通过对合理护理措施的落实,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康复的信心[4]。通过我院对所收治部分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措施的研究,发现:以心理干预为主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出现的抑郁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心理干预护理措施的落实能够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良好的沟通交流,患者对于疾病及整个治疗康复过程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这一点对于确保患者心态、情绪的平稳性而言是尤为重要的。我院通过为期3个月的观察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抑郁改善明显,患者对于各项治疗的配合也更加的积极。这说明:通过落实以心理干预为主的护理措施,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得到了明显改善,对于提高患者预后质量而言意义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单岩,史小艳,张振香等.社区脑卒中患者抑郁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25):33-34
[2] 黄爱华,卢柳艺,何静等.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期抑郁患者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479-1480
【关键词】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护理措施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临床上的老年腹股沟疝疾病病发率正在逐年上升,同时随着修补术的不断进步,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多采用无张力修补术,但若护理不当,在术后极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因此,护理是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1]。笔者选取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00例,其中50例实施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64-78岁,平均年龄69.2岁,5例直疝、45例腹股沟斜疝。11例复发疝、39例原发疝。对照组组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63-77岁,平均年龄69.1岁,6例直疝、44例腹股沟斜疝。10例复发疝、40例原发疝。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术前2周,全部病例给予戒烟、酒,指导患者在床上练小便。术前实施辅助检查,主要包含尿常规、心电图检查、血常规、胸部X线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在完成手术后,选择合适卧位,以供患者休息,是完成手术6h时,选择半卧位,在1d后,可下床进行适量活动。仔细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若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并给予及时处理。
研究组:患者实施精心护理,主要包含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围术期护理、术后随访、并发症预防[2]。
1.3观察指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随访复发率、住院并发症与住院天数。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全部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X2检验,P
关键词:老年人;社区门诊;意外伤害;护理
在我国社会经济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条件下,人类疾病谱出现了巨大变化,其中意外伤害这种非疾病损伤已经对老年人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1]。相关调查显示,对于老年人来说,意外伤害处于其死因顺位里面的第四位到第五位,老年人最容易出现的意外伤害就是跌倒。多项研究表明,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能够避免社区门诊相应输液老年人遭受意外伤害。本文以80例门诊老年输液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老年人社区门诊输液意外伤害的有效干预以及护理措施,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5年8月本社区医院收治的80例门诊老年输液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男51例,女29例,患者年龄62~82岁,平均68.4±5.5岁,其中高血压15例,冠心病26例,糖尿病39例,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方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化护理干预方法,具体如下:
①构建安全病室环境:应该保证病室光线,到了傍晚需要及时打开照明,同时地面材料必须防滑、平整并且保持干燥。
②加强个人防护:使病人穿上防滑鞋,并且大小合适,不要穿拖鞋,所穿衣服应该大小合适,同时裤子不要过长,避免绊倒患者,情况必要的时候应该教会患者使用相应辅助器具,主要有拐杖以及轮椅等。行走的时候应该予以稳定性非常好并且高度合适的相应拐杖。此外,鼓励患者使用眼镜以及助听器等辅助功能器材。如果是体质虚弱、超高龄患者、器质性病变非常严重以及视力极度低下老年患者,应该告知家属,同时专人陪护避免单独外出。
③确立高危人群:应该特别注意跌倒高危和那些病情非常严重的老年患者。编制一览表,让相关护理人员清除了解高危人群,对患者家属介绍患者病情以及跌倒相关危险因素与所采取的措施,从而获得配合,采取预见性防护手段,防止意外受伤事故。
④加强健康教育:对病人宣传社区门诊环境,如果病情允许,就应该扶助或者是陪同患者亲临门诊各处环境,特别提醒台阶、拐角以及地面不平等位置。病人输液时应该遵医嘱不要对滴速自行进行调节或者是高挂输液瓶,若出现不适应该立即呼叫护士,对患者讲解一些特殊用药相关注意事项,同时重点观察,注意患者主诉以及情绪改变,这样对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非常有利。
⑤进行心理护理:相关护理人员应该结合老年人自身心理特点,一定要尊重并且诚恳对待老年患者,将其心理顾虑有效消除掉,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对病人分析意外伤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带来的身体伤害,让病人从心理上接受护士的帮助,主动听从护士宣教并且配合护士的工作。预先备好应急便器,防止尿憋、便憋时患者因为急忙上厕所而提升跌倒危险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2]。
1.4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的所有数据均录入EXCEL,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老年人跌倒事件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老年人跌倒事件发生率22.5%,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意义(P
3讨论
年龄不小于80岁的老人大多数都是室内活动老人,由于自身年龄和相关慢性疾病等的影响,老人身体平衡能力、视力以及听力均会降低,其外出活动时间越来越少,而在社区门诊进行输液的老年患者因为自身因素以及陌生环境的影响,非常容易出现摔伤以及坠落等事故,对身体带来的影响也更加大,所以护理人员必须保持警觉性,为患者编制优质护理方案,尽量降低意外伤害出现率。
本组研究中,以80例门诊老年输液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对比两组跌倒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老年人跌倒事件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老年人跌倒事件发生率22.5%,比较差异显著,这和芮建凤[3]研究得出的结论“针对了社区门诊里面老年输液患者自身因素以及环境因素,采取针对性比较强的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患者出现意外伤害。”一致,说明对老年社区门诊相关输液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加强跌倒因素方法的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意外伤害出现概率,具有积极临床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管秀梅,范晓燕,张佩玲等.浅谈社区门诊老年患者输液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7):4471-4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