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合同管理与审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工程设计;合同评审;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合同评审
依据组织的长远规划、战略目标、近期工作计划,对项目进行市场、政策、方向等方面的评估,进而对合同缔约目的、预期效果进行决策性分析,形成合同起草指导意见,并对合同草稿进行立意审查的过程。包括口头表达的要求得到确认,异议已得到解决,乙方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同时对合同评审中的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记录应予以保持,产品要求发生变更,应修订合同并及时将修改信息通知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
审查实质上是前合同事务,对合同的起草修改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责任部门为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法律事务机构以及相关职能机构可以提供咨询建议。评审方式可依据项目类别、项目大小、技术难易程度、采取授权人审批、会签评审二种方式,一般掌握准则:大或难项目采取会签评审,小或易项目采取授权人审批。需要指出的是无论会签或评审项目都应准确理解甲方要求,包括甲方口头表达的要求, 如:项目的名称、阶段、规模、投资、内容及标准是否明确,产品要求是否在委托任务书、合同中得到明确规定,合同中的技术、质量和工期要求是否可行,是否有能力满足顾客对产品的使用、交付和服务各方面的要求,供需双方对合同或订单理解不一致的问题是否已得到解决,对顾客提出的可能使具有风险的特殊要求,是否有相应对策,是否采取必要的、可实现的技术上和资源上的措施。
二.职业道德建设
工程设计行业独特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专业技术手段以及其特定的服务对象,决定了该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遵循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才能调整好其内部、外部的各种关系,充分发挥工程设计行业在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树立良好行业风尚的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一旦形成,在净化行业风气、树立良好的行业风尚方面的作用将是持久的。这种良好风尚的形成,离不开每个工程设计人员高尚职业道德品质的作用。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的道德观念的变化和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因素给职业道德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是非、得失、利弊、好坏等评判标准多元化,导致道德滑坡,工程设计行业出现了许多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加强设计队伍管理首先要建立一支能打硬仗,精诚团结、配合默契的管理队伍;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的权限,要坚持放权到位、管理到位、责任监督到位、充分发挥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是工程设计项目在开工前要编制项目设计大纲、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把工程设计项目管理落到实处。 项目负责人是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关键。首先项目负责人是工程设计项目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他要策划工程设计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并对工程设计项目的总体质量负责。在前期他要组织各个设计人员正确理解招标书或委托方的建设意图,编制“设计大纲”。在设计的适当阶段组织好方案论证、设计评审、设计验证等工作。工程设计项目负责人除了带好整个设计团队外,还要注意对年轻设计人员的培养,这包括对工程设计项目负责人对工程设计项目负责人助理培养、专业负责人对本专业设计人员的培养、审核人员对校对人员的培养等,只有不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拓宽专业知识面和内外沟通能力,才能使公司拥有更多技术水平高、职业道德好的业务骨干,从而提高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整体业务素质。
设计完成后项目负责人还要关注整个工程设计产品的完整性,它包括方案阶段的设计模型或多媒体;扩初阶段除了满足工艺、使用功能要求外,还应满足甲方招标文件、设备订货的要求;施工图阶段要对各相关部门在评审中提出的意见逐条落实,特别是对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条款的执行情况必须重点检查,以确保施工图审查一次通过。在施工图交付甲方施工以后,项目负责人要主动组织各专业设计人员做好现场施工配合工作,以保证工程设计项目的质量总体得到控制。所以加强对项目负责人的管理是设计院人员素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明确工程的质量目标
搞好质量管理首先要明确工程设计项目的质量目标。在工程设计前应根据甲方要求、工程的实际情况、工程勘察报告等实际情况确定工程设计项目的质量目标,并在设计的各个阶段严格控制、确保工程设计项目质量目标的逐一实现。
要抓好关键过程的设计控制。对重大或关键过程的设计除了要有具体的设计方案外,更要有设计创新。在设计过程中,项目负责人要组织有关人员根据设计院自身的特色制定有关符合本工程的设计方案并组织会审和征求专家意见。除了按质量标准规定的复查、检查内容进行严格复查、检查外,还应进一步强化对关键设计过程工作的复核,杜绝因设计引发的质量事故发生。同时积极促进新技术、新材料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提高工程设计的技术含量。 严格按设计规范设计。根据工程设计项目的特点、公司应组织力量编制各专业统一的设计说明、技术措施、技术规定。编制标准规范、图集、节点详图的有效版本目录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有效版本目录,并按常用、通用、选用标注目录,方便设计人员选用,同时还必须是动态管理的。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设计程序,大纲策划、方案评审、设计验证等,一定要经过严格地,正确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审查。
坚持“三校两审制度”。每道设计工序完成,首先由设计人员自校,再有校对、校核、审核、审定有关人员逐级校审(必须是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担当),不能越级审核,也不允许未完成整改就越级审核。建议不要由参与同一工程设计项目的设计人员互校,这样不容易发现问题,也不宜提高工程设计质量。
搞好技术交底。设计一旦完成交付甲方后,工程设计项目负责人应主动联系甲方,及时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前工程设计项目负责人应组织各专业负责人编制交底大纲,不能以施工单位编制的交底会议纪要取代设计院的技术交底,草草了事。
四.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就是在工程设计项目的形成过程中,对设计过程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工程设计项目负责人是工程设计项目成本控制的第一人。在项目管理中,工程设计项目负责人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控。
控制人工费用。设计院内部要合理安排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工程设计,根据工程设计项目的类别、大小、技术难易程度合理搭配。
五.进度管理
进度是项目能否运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与项目投资、项目质量等同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保证项目如期完成的重要保证。设计进度与项目进度的关系项目进度管理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即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和项目进度计划的控制。在项目实施之前,必须先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进度计划, 计划的内容包括设计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有人员安排、各专业提资、校审、会签、评审、成品制作时间安排等,计划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使进度计划符合变化后的实施条件,然后再按计划逐步实施。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往往会造成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发生偏差,所以,必须实行项目进度计划控制。项目进度计划控制的方法是以项目进度计划为依据,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收集有关实际进度的信息,比较和分析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确定调整措施,对原进度计划进行修改后再予以实施,随后继续检查、分析、修正,直至项目最终完成。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最优工期,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根据项目进度控制深度、功能、参与对象等的不同,项目进度可有多种计划系统。这里主要探讨由不同项目参与方制定的进度计划系统,它的主要构架可分解为:整个项目进度计划-设计进度计划-施工和设备安装进度计划-采购和供货进度计划。组织进度计划的实施。计划审批后,要实施动态管理,及时检查和发现影响工程设计项目设计进度的问题,修订和更新进度计划。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激素依赖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7例,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1]
①大量蛋白尿(1周内3次尿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50 mg/kg);②低蛋白血症(白蛋白≤30 g/L);③血浆胆固醇高于5.7 mmol/L;④不同程度的水肿。其中①、②项必备。激素依赖是指激素敏感,但减量或停药1个月内复发,重复2次以上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本院儿科病房及肾病专科门诊1~14岁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中西药组27例,男19例,女8例;最小年龄2岁6个月,最大年龄13岁5个月,平均(7.34±2.97)岁;平均病程(2.11±1.46)年。西药组14例,男9例,女5例;最小年龄3岁1个月,最大年龄14岁,平均(8.20±3.38)岁;平均病程(2.47±1.92)年。在性别构成、年龄、临床表现、病程等方面2组相近,有可比性。正常对照组20名来自于健康查体的儿童。
1.3 治疗方法
1.3.1 西药组
根据2000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小儿肾小球疾病临床分类及肾病综合征治疗方案[1],结合激素依赖情况予以泼尼松1~1.5 mg/kg·d,最大剂量60 mg/d,分次口服,尿蛋白阴转后巩固2周,一般4~8周。诱导缓解后采用移行减量方法:维持两天量的2/3量隔日晨顿服,另将其余两天量的1/3量于次日晨顿服,并逐渐于2~4周内减完。如尿蛋白持续阴性,然后每2~4周减量2.5~5 mg维持;至0.5~1 mg/kg时维持3个月。以后每2周减量2.5~5 mg至停药:对于频繁复发者予拖尾疗法,酌情在泼尼松0.5~0.25 mg/kg水平选定一能维持缓解的剂量,较长时间维持不减。
1.3.2 中西药组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中药治疗采用本院李少川教授研发的肾病合剂(太子参、黄芪、柴胡、黄芩、白花蛇舌草、猪苓、泽泻、益母草,麦冬等16味药组成)为基本方,并针对激素治疗的不同阶段对中医“证”的影响,加以中药干预。①大剂量激素治疗阶段:加以滋肾阴,佐以清火之味,药用生地黄、知母、山药、山茱萸、女贞子、甘草。②激素减至中等剂量阶段:在基本方健脾益气之味基础上佐以补肾之味,药用羊藿。③激素减至维持量阶段:加以温补肾阳之味,药用羊藿、肉苁蓉、补骨脂、菟丝子。
1.4 观察项目
观察治疗后6个月、1年、2年的复发率,并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的血皮质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t检验、χ2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
2 结果
2组病例均于治疗8周内尿蛋白全部转阴;2组患者治疗后复况见表1;治疗后1年血皮质醇变化见表2。表1 2组患者复发率比较[例(略)]注:与西药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激素依赖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虽对激素敏感,但激素撤减过程中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使肾小球病理损害进一步加重;且长期大量激素治疗,易出现柯兴氏综合征、机体免疫抑制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造成反复感染和复发。因此,如何消除激素不良反应、防止复发是当前治疗本病的关键问题。目前的研究表明,在使用激素的过程中体内的阴阳由于激素“纯阳”之品的影响而发生消长、转化,即由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俱虚的变化规律。临床研究证实,滋阴清热利湿中药能增强抗感染及免疫作用,抑制抗原的生成和阻断补体激活的途径,抑制变态反应,减轻肾脏的免疫损害[2];健脾补肾中药能调整肾病综合征的免疫紊乱;活血化瘀中药有改善高粘、高凝,阻止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纤维蛋白或微血栓的形成,改善或减轻肾病综合征病理损害的作用,有利于其临床缓解[3]。
笔者以肾病合剂为基本方,以健脾利湿贯彻始终,同时重视湿热、热毒、瘀血、气化失常等夹杂症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激素治疗的不同时期肾虚的证变规律加以中药干预,降低了激素依赖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复发率。其作用机制与上述中药治疗维持了机体的内环境与阴阳的平衡,改善和恢复了激素造成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功能紊乱有关。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小儿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12):746-747.
[2] 陈淑华,叶任高,李惠群.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炎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5,11(6):357-359.
关键词:建筑企业 企业改革 二次开发 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C29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然而许多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仍停留在表层,特别是许多中小型企业仍在发展、改革期,企业管理体系、业务流程、业务数据分类搜集及统计应用仍未形成高度标准化、规范化,同时缺乏对信息化建设及建筑施工各业务专业均熟悉的专业人才,若直接引进基于成熟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设计成型、动辄上百万元的建筑施工综合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不仅需要在一开始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进行需求调研、业务梳理,而且往往因系统与企业的管理模式不一致导致水土不服、举步维艰;另外又因为该类系统缺乏大幅度优化及变更的灵活性,在企业日后的改革中跟不上改革的变化需求,反而成为企业改革的绊脚石。
2013年,陕西宏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信息中心通过提出“梳理业务与方案实施同步进行,业务管理与信息系统同步优化”的创新方式,即“在分层次阶段进行业务情况及需求调研、业务流程梳理的同时,通过自行二次开发设计出各种量身定制的业务功能解决方案,并不断在方案实施的实践中与业务管理同步进行优化”的方式,使信息化办公系统建设与企业管理改革相互促进、同步优化、逐步完善,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一年内从零开始,以“小步快跑”的理念,迅速实现了集团的机房服务器、局域网、行政办公业务、项目管理业务及项目成本管理等信息化建设。并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推动各部门业务流程审批及管理制度规范化、标准化、形象化,业务审批职责及操作明确化、具体化,业务管理数据化、网络化及统计分析专业化;积极促进跨部门业务流程的整合及协同,推动管理体系、业务流程的环环相扣、层层闭合,使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更透明,各业务决策、管理更高效,为集团进一步推进精细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图1陕西宏远建设集团协同办公系统登陆界面
一、信息化办公系统软件平台的选择
为实现企业“梳理业务与方案实施同步进行,业务管理与信息系统同步优化”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合理选择信息化办公系统软件平台是关键的第一步。选择的要点是:
1、企业能自行定制表单、流程:表单和流程管理是业务管理的基本核心,而随着业务管理的不断优化,表单和流程的信息化方案变更是非常频繁的,因此企业必须能够自行定制、修改及优化表单、流程,而不依赖于软件公司的技术服务支持,确保信息化方案能最真实反映企业自身的业务管理理念及需求,并以最快速度将方案试运行及同步优化;
2、企业能自行利用流程表单产生的数据实现基本的统计分析:通过信息化系统定制的表单及流程,使业务管理信息数据化、网络化,并根据设定自动分类、积累,其价值在于利用流程表单产生的数据实现基于二维数据结构的统计分析,提高业务管理的精细化;
3、定制的表单、流程能实现跨部门业务流程的整合及协同,如流程之间的相互触发、数据信息的交互,以便推动业务流程、管理体系的环环相扣、层层闭合;
4、因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员普遍信息化技能水平偏低,要求信息化系统软件必须是容易上手的操作界面及方式。同时要求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及方案定制是基于模块化、图表化的平台,以降低对信息化管理人员的软件编程能力需求。
二、通过推行行政办公业务,培养使用信息系统的概念及习惯
有许多企业在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时候,急于求成、希望一步到位,要求在建设初期即完成所有业务的信息化方案的制定,这是很不合理的。因为企业推行信息化的初期,企业的管理决策层、业务部门管理人员,甚至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团队,对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概念、所采用的信息化系统的认识仍很模糊;而许多企业此时的管理体系、业务流程、业务数据分类搜集及统计应用仍未形成高度标准化、规范化,因此这时候定制出来的业务流程信息化方案对企业来说,往往缺乏可操作性、可实施性,而且大部分仅仅是把纸张工作变成电子化而已,未能真正体现信息化建设对业务管理提升促进功能。
因此,信息化系统建设初期的关键任务是通过逐步推行一些企业内部各部门通用、操作频繁、流程已相对清晰明确的日常行政办公业务,实现一些基本的统计分析功能;并结合多轮专题培训、跟进优化、跟踪指导,使企业上下掌握信息化系统的基本操作,提高信息化使用技能,初步认识信息化系统、协同工作及其便利高效的概念,接受并认可信息化系统建设。如2013年3月,宏远集团技术信息中心首先在集团总部推行如请休假及考勤、费用报销、差旅费报销、付款申请等业务流程,大大减少了各级人员在办理这些业务时拿着单据到各部室找人、等人签字的情况,使信息化建设在建设初期即建立了良好口碑及群众基础。同时培养大家“按信息化系统流程办事”的习惯、建立基于表单及流程管理业务的思想,使各级人员在随后参与更深层次的业务流程与信息化办公系统协同结合、创造管理新模式的企业改革成为可能。另外通过这些过程使企业自身信息化管理团队对所采用的信息化系统的各种界面、功能及局限,软件的设计思路有深入了解,并能在下一步定制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方案时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软件平台的各种功能。
三、“梳理业务与方案实施同步进行,业务管理与信息系统同步优化”
综合项目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涉及招投标、合同、资料档案、质量、安全、进度、造价、物资、设备、收入、成本、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业务。要实现所有业务的全部功能,就要求各业务表单、业务流程、业务数据分类搜集及统计应用已经达到一定的标准化、规范化;要实现数据的统计分析,就要求对业务数据、信息的结构、分类方法是明确的;要实现各业务流程、管理体系的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闭合,就要求各表单、流程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数据交互需求是明确的。显然,在推行综合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初期,要企业先梳理并解决这些问题再行整体定制综合项目管理方案是难以实现的。
然而自2013年4月起,宏远集团技术信息中心通过“梳理业务与方案实施同步进行,业务管理与信息系统同步优化”的方式,实现了对上述难题的分散化解,在短短半年内即建设完成并成功推行实施了招投标联系申请及登记、合同审批及登记、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项目人员及专业工种的资质审批、现场质量安全隐患整改发放-回复-验收-评分、工程进度管理、工程款及工程费用收支、精细化项目预算-成本-物资-资金管理等业务功能,其该解决方案的核心设计理念包括以下三方面:
图2陕西宏远建设集团项目管理业务示例
(一)、建立工程项目的信息数据档案,作为业务流程的数据信息交互中介平台
传统的综合项目管理实施方案,采取流程与流程直接关联来实现流程的闭合及数据的交互,这就要求在建立项目管理实施方案时必须严格按照各业务流程的上下游逻辑关系,逐个梳理及定制方案(如先要实现了投标申请流程、才能实现有开标及中标登记、然后是合同会审、合同登记等);也因此在推行一个业务流程时,不仅要求该流程的所有上游流程都已经定制并推行,并且要将所有上游流程的实际业务数据都整理、补充录入系统完毕,该业务流程才能在使用时有相应的流程表单关联或数据进行调用,否则无法投入使用。而业务流程的梳理、信息化方案的定制及优化是往往无法一步到位的,一旦在已经完成上游业务流程定制及大量人力进行数据录入后,在下游业务流程定制时才发现上游业务的流程、数据信息结构、分类存在问题或者有优化空间时,就会出现需要从问题业务流程开始往后重新定制所有流程并重新录入所有相关流程数据的尴尬局面,而且也严重打击了相关业务人员配合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及信息化管理人员对于不断优化业务方案的主动性。
宏远集团技术信息中心在建设综合项目管理信息化业务功能的一开始,首先确定有哪些信息、数据是综合项目管理的各核心业务流程都需要用到的、并作为关键信息数据在核心业务流程之间交互的(如项目名称、项目编号、项目经理、工程合同价格、合同工期、分公司、地区等),迅速组织相关信息数据的首先发起部门(经营部)整理相关信息的清单、与其他部门统一信息数据的分类及编码标准及规范,并完成核对。然后以此清单为依据,在信息系统上建立工程项目的信息数据档案,作为随后定制推行的所有项目管理业务流程的数据信息交互平台(即信息数据写入保存及调用读取的底表),并随着业务流程及数据结构、分类标准的逐个梳理、定制及不断优化,不断将需要跨业务交互的数据信息项目在整理形成标准化、规范化后逐步增加至项目档案的样表中。
这种以项目档案为业务流程之间的信息数据交互的中介平台,并将同一项目的不同业务流程通过项目档案进行中介关联闭合的方式,使业务的梳理及信息化方案的制定仅仅需要根据流程与项目档案表的数据交互关系的梳理明确来制定,因此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及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优先选择核心业务来逐步梳理、定制并推出信息化方案。并且在使用时,可以直接由各业务流程的使用者,在第一次发起某个项目的某个流程表单时,在发现当前表单读取该项目档案中缺少相关数据信息记录时,才进行该项目的相关缺失数据信息整理并填写至该业务表单中,再由该表单写入对应项目的档案中,并在下一次其他业务流程调用时由其他业务人员进行核对确认的方式。若在方案投入使用后,对方案重新定制优化,则仅仅需要在项目档案样表修改或增加数据信息项目,然后在实际使用并调用项目档案数据信息时,再行按需实时补充即可。这样就实现了分散式业务数据的梳理并健全完善各个项目档案上不同业务所需保留利用的交互数据信息,这样就避免了在每个业务推行开始就要求相关部门投入大量人力进行数据梳理及整理的尴尬。
(二)、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优势,定制高度信息化的业务表单及流程
在各业务表单及流程的梳理及方案制定时,更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的显示方式多元化、流程管理智能化、数据处理自动化等优势,深入定制业务管理功能。比如在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中的隐患整改业务功能中,宏远集团技术信息中心将传统的现场质量安全隐患整改要求单、隐患整改回复单、隐患整改验收单整合在一张隐患整改单上,确保整改要求、回复、验收各环节的一一对应及闭合;通过图文并茂方式增强隐患整改各阶段信息描述的具体性及针对性;通过预先制定流程判断,使表单根据表单中的项目部信息,将隐患整改自动发放至对应项目现场质量、安全责任人账号,并根据隐患整改信息是否完毕,符合要求自动判断是否允许提交回复;通过预设列表选择的方式进行隐患严重程度、隐含整改落实情况的信息录入,及自动计算项目月检得分,加强了月检评分制度及项目之间比较的客观性及有效性。
图3项目管理业务:隐患整改管理示例
2013年7月,为配合集团试点精细化项目管理需求,宏远集团技术信息中心设计并开发了精细化项目成本管理业务解决方案,该方案同时实现了工程款收入及支付、项目费用付款及报销、项目资金管理、材料工具设备进出场、出入库、使用消耗、及盘点等精细化管理所需的表单审批及登记流程。
图4精细化项目成本管理方案
【关键词】适航认证标准;空气管理系统;机载软件;DO-178B;设计阶段评审
1 适航认证标准DO-178B
飞机和汽车都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但从它们的安全性要求来说,有着很大的不同。汽车发生碰撞和故障时,人存活的概率比较大;一旦飞机发生碰撞和故障,存活的概率则几乎为零。因此,飞机研制过程中对安全性的要求比汽车高很多。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飞机分成两类: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每个国家对军用飞机的研制都有自己的标准和质量监督体系;但对于民用飞机来说,由于一个国家研制的飞机会飞到其他国家去,这就要求有一个能够被国际普遍认可的标准和质量体系来保证飞机的安全。具体来说,飞机通常需要通过4个认证以后才可真正投入运营:也即定型认证(Type Certificate)、生产认证(Production Certificate)、适航认证(Airworthiness Certificate)和运营认证(Operational Certificate)。而DO-178B标准则是对机载软件进行适航认证时适用的标准,是整个民航标准体系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标准。
DO-178B首先依据软件失效条件确定了软件设计保证等级,而失效条件是按照对飞机、机组和乘客的影响来分类的,按严重程度可分为如下5级,软件级别和DO-178B附表A中目标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同时,DO-178B定义了如图1所示的软件研制过程:
DO-178B中第11章节规定了以上研制过程对应的生命周期数据。
2 空气管理系统及其控制器机载软件描述
本文论述的一套民用飞机空气管理系统系统主要由空调系统、气源系统、机翼防冰系统组成。系统主要采用发动机供气(地面采用 APU或气源车供气),经气源系统调节,将满足温度、压力要求的空气提供给空调系统的左右制冷组件中或机翼防冰系统;空调系统对座舱内的空气流量、温度及压力进行调节,为乘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压力环境;同时机翼防冰系统利用气源引来的热空气为飞机机翼进行加热防冰。
通常来说,为了实现会对空气管理各子系统功能进行集成控制,并考虑冗余备份,系统会设置两个控制器。控制器架构如图2所示,
有如下特点:
a)每个控制器有两个控制通道,即通道A和通道B;
b)控制通道间相互隔离并安装相同的软件;
c)安全通道与通道A/B独立非相似;
d)控制器的各通道独立供电;
e)两个控制器通过针脚编程进行区分。
3 控制器机载软件设计阶段评审过程
3.1 软件设计阶段评审依据
机载软件设计阶段评审的目的通过检查生命周期数据评估其对计划和标准的符合性;评估计划文件更改;评估生命周期数据对DO-178B附表A表A-2、A-3、A-4、A-5、A-8、A-9、A-10中目标的符合性。
3.2 软件设计阶段评审对象
控制器机载软件在其研发过程的设计阶段相继产生一系列生命周期数据,主要包括软件的高级别需求、低级别需求、软件源代码以及他们之间的追溯矩阵,软件需求确认记录、软件构型记录、软件评审记录、软件问题报告记录以及前期评审遗留的开口项等。系统供应商需将这些数据提交给主机厂做评审。软件的设计阶段的审查数据项与DO-178B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3.3 软件设计阶段评审过程
主机厂的评审工作由评审委员会发起,评审人员主要涉及项目经理、系统工程师、软硬件工程师以及质量和适航负责人等。评审通常通过抽样的方法展开,评审过程大约需要2-3天时间,评审的主要活动包括:
a)评审软件高级别需求以及衍生的高级别需求对系统需求的追溯性,评估其对对DO-178B附表A中A-3表的符合性;
b)评审软件低级别需求对DO-178B附表A表A-4的符合性;
c)评审软件架构,包括软件分区、内存管理、供电管理、中断和保护机制、数据流、接口、兼容性以及通讯机制等,并评估其对DO-178B附表A中A-4表的符合性;
d)评审软件代码对DO-178B附表A中A-5表的符合性;
e)评估软件的设计阶段生命周期数据对DO-178B第6章和第11章适用章节的符合性;
f)评估软件构型管理过程和问题报告对DO-178B附表A中A-8表的符合性;
g)评估软件质量保证过程对DO-178B附表A中A-9表的符合性;
h)u估软件开发的进度安排、资源配置、项目状态和项目风险;
3.4 软件设计阶段评审输出
软件设计阶段评审结束后的输出包括:
a)主机厂评审软件计划阶段评审遗留行动项关闭情况;
b)主机厂评审供应商提交软件设计过程的生命周期数据并形成评审记录;
c)基于整个评审活动的情况,完成控制器机载软件设计阶段评审总结报告。评审报告内容包括评审目的,材料和活动,并阐述对DO-178B的符合性,列出评审活动中所有行动项目及完成期限,给出评审的结论。
4 控制器机载软件设计阶段审查难点和重点
4.1 软件需求抽样
软件涉及到气源系统、机翼防冰系统、空调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的控制功能,需求抽样应依据各子系统主要功能、接口以及安全性展开,因而需要熟悉系统功能,才能提炼出用于抽样的核心需求。
4.2 软件分区设计
软件分区设计通常包括时间分区和空间分区,在空间分区的设计上,需要重点审查其数据流的保护方法,不同等级软件间的数据隔离;在时间分区的设计上,需要重点审查再超限,时序冲突,时间间隔测量故障,中断抑制等方面的实时处理机制。
4.3 工具的使用
为了减少劳动量,降低开发成本,同时减少人为引入的错误,越来越多的工具被引入到软件设计过程中。而工具的研制相对于软件设计过程是独立的,同时工具的错误可能通过其重复使用而放大。软件设计过程中使用已鉴定的工具需关注其工具鉴定计划和工具鉴定数据。
5 总结及展望
DO-178B是面向过程的,同时也是面向目标的,它的稳定性使这项标准至今已使用了25年。但是,历史的车轮在飞转,软件的技术在发展,由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DO-178B还需要继续修订:
a)目标仅仅是“相对稳定”的,它不可能是“永恒稳定”的。软件开发的新技术层出不穷,有些技术的出现使得实现这些目标变得更加容易,这保证了目标的“相对稳定”;而有些技术的出现则使得某些目标不再适用,这使得目标不可能“永恒稳定”,比如面向对象的技术和基于模型的开发和验证,而DO-178B缺乏这些新方法相应的评审的标准。
b)DO-178B对“面向目标”的原则还贯彻得不够彻底。DO-178B中所定义的66目标中,有少量的目标并不是真正的“目标”,而是“技术”,比如目标中关于MC/DC覆盖、判断覆盖、语句覆盖等。这些“技术”以“目标”的形式出现在标准里,降低了DO-178B标准的稳定性。
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在保持现有的“面向目标”原则不变和核心内容基本保持稳定,只有少量改动的原则下,联合工作组筹备制订了的DO-178C及其补充 。DO-178C及其补充文档重点增加了面向对象的技术、基于模型的开发和形式化方法的评审标准,并替换或增订了DO-178B中不再适用的目标。未来,DO-178C作为新一代机载软件的适航认证标准将会逐渐取代DO-178B。
【参考文献】
[1]郑军.机载软件适航认证标准新进展及展望[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2年1月.
[关键词]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采购合同风险;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066-01
1 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的分析
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存在风险,笔者认为可以将其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见表1)。
2 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的应对措施
2.1 构建完善的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内控制度
第一,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的组织控制。合同管理组织控制是对合同管理部门的设置和相关人员的职责进行界定,在组建内部组织机构时考虑必要的控制措施,从而使组织设置自开始之初就具备防错纠弊的功能。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的组织控制要遵循如下两个原则:一方面是不相容职务分离,即授权与执行分离、执行与审核分离、执行与记录分离等;另一方面是组织机构相互牵制,即部门在授权范围内职权不受外界干预、合同需经不同部门会签并保证在有关部门进行相互检杳等。
第二,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的授权批准控制。在电力物资采购活动发生前,电力公司要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对相关部门及人员处理业务的权限进行控制,对采购合同的合法性及合规性进行审批,从而确保各项活动的发生都经过正当授权,促使合同管理活动的合法及有效。
第三,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的人力资源控制。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人力资源控制是对合同管理相关人员素质考核的控制,贯穿于人员招收、培训以及使用的过程,其基本原则是保证合同管理人员的能力与其职务相适应(包括主管机构及人员、合同承办及管理人员、相关法律部门人员、印章管理及合同档案保管人员等)。
2.2 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来促使合同管理内部控制的完善
第一,制定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的审计监督办法。电力公司要制定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的审计监督办法,对合同管理工作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效益性,合同的签订及履行情况,与合同管理相关的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在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的审计监督过程中,电力公司要高效执行合同管理审计监督办法,结合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的实践活动来及时发现合同条款中存在的不严密、不规范及其他问题,为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有效实施过程控制提供依据。
第二,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的紧密结合。内部审计要以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的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为切入点,以事后审计为落脚点,采用合适的审计方法,从需求计划、供货商资质、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终结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的审计监督,从而对采购过程合同管理状况提出审计意见。
第三,开展专项审计。对重点项目或电力物资采购金额较大的项目,内部审计部门要组织实施合同管理方面的专项审计,针对合同管理的授权控制、组织控制、责任控制、目标控制、流程控制以及法纪控制制度进行测试和评价,对不健全或已过时的控制制度,提醒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及时制订或修订,从而确保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的所有事件都处于有效控制之中。
2.3 构建闭环式的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
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属于动态管理,从合同签订前的准备工作到履行终结,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之中。为此电力公司要根据在内部审计及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根据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及内控管理的相关对应,围绕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的周期,将合同订立、合同执行、合同变更、合同付款、合同结算、合同履行、合同归档分析等纳入统一管理,建立严谨完善的合同管理业务流程。在此流程下,合同管理层次清楚,部门职责明确,合同管理相关的各部门可全程跟踪合同的会签、审核、执行、统计、分析等过程,使合同的签订、履行及考核等均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从而切实提高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
2.4 其他措施
第一,加强电力物资采购合同履约过程的管理。电力公司要加强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的履约管理,严格按照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约定的设备生产工期和质量标准等履行合同,同时在电力物资采购合同履行过程中,做好相关资料的积累与保管工作,建立完善的资料记录,对设备的生产进度、质量以及付款状况进行认真系统的积累和管理,遇到有纠纷发生的情况,也可以在协商不能解决的条件下,为准确及时运用法律解决问题提供证据材料。
第二,提高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一方面,电力物资管理部门应定期聘请相关法律人员、财务人员及电力技术人员等举办诸如合同法规、合同知识和财会、电力物资等方面基本知识的培训,对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部门的相关领导及合同经办人员进行重点培训,为提高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只有促进各级管理人员增强风险意识,才能有效防范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另一方面,电力公司要通过重点培训以及培养,造就一支具备相应专业背景,熟悉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环节、掌握企业管理流程、具备合同相关管理知识的合同管理和合同经办人员队伍,并保持其队伍的相对稳定性。此外,电力公司要重视合同管理人员知识的更新,定期进行合同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促进合同管理和合同经办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性,防止合同管理及经办人员随时指派的情况发生。
3 结语
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的风险应对,对于电力公司防范经济风险、促进自身的法制化、科学化及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电力公司只要从构建完善的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内控制度、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来促使合同管理内部控制的完善、构建闭环式的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强电力物资采购合同履约过程的管理、提高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等方面入手,就可以有效应对电力物资采购合同中发生的各种风险,切实提高自身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蒋旭东.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管理研究[J].经济视野,2013(24).
[2] 董付梅.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流程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3).
1. 引 言
按照国家《审计法》和《电力企业经济合同审计试行办法》规定,电力行业各单位及其所属经济实体,在经济活动中签订的各类经济合同,必须经过上级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审计过程包括合同签订前的审计、合同执行过程审计、合同完工后审计。目前,国内水电建筑安装工程合同通常在完工后安排审计,即竣工审计。尽管审计主要针对建设单位,且建筑安装承包合同中并未明确竣工审计与竣工结算的关系,但施工单位作为合同执行的主要当事人,也必将涉入其中。有些建设单位依据竣工审计意见,要求对竣工结算价款进行扣减或以未通过竣工审计为由拒绝支付工程余款,导致施工单位受到损失。
本文主要阐述项目竣工审计意见是否可作为竣工结算的直接依据,强调通过提高自身合同管理水平,以规避施工单位“审计风险”。
2. 审计机关的竣工审计意见不能作为确定竣工结算的直接依据
竣工审计是建设单位上级审计机关根据审计法要求,主要对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是否对国有资产造成损失,是否违反财经纪律等问题进行审查。主要审查概(预)算在执行中是否超支,超支原因,有无隐匿资金;隐瞒或截留基建收人和投资包干结余、以及以投资包干结余名义分基建投资之类的违纪行为等等。竣工审计主要是针对项目建设单位。
竣工结算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以施工承包合同为基础,以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实物工程量为依据,按照合同价格或国家、地方施工工、料、机消耗标准进行核算,从而确定施工单位最终结算费用。竣工结算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
竣工审计在性质上只是一种行政监督,作为行政机关的审计机关一般不能对工程款的计算、确定作出决定。因为有关工程款问题涉及到当事人双方的合意,应当由当事人按照协议来解决。即使在工程款发生争议以后,需要对工程进行鉴定的,也应当由专门的鉴定机构以及建设管理部门来确定,而不能由审计机关来解决工程款问题。另外如果依据审计机关确定的价格来代替当事人的定价,也违背了由市场定价的市场经济规律。因此,审计意见不能作为确定竣工结算款的直接依据。
3. 提高合同管理水平,保证工程正确履约、合理结算
尽管竣工审计意见不能作为核减竣工结算款的直接依据,但为了让合同顺利通过审计,作为施工单位,首先应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了解与施工单位相关的主要审计内容,严谨合同执行,保证各项经济活动都有理有据。
3.1 与施工单位相关的主要审计内容
(1)、合同签订的合法性,主要针对主合同执行过程签订的所有补充合同,如考核奖励协议、新增项目施工协议等;
(2)、合同条款执行情况,主要审查合同执行过程中,进度结算、变更索赔、违约责任、奖励办法、争议解决等方面是否按照合同规定执行;
(3)、工程预算编制依据、定额、取费标准等是否符合规定,主要针对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增项目、合同变更项目等报价编制依据;
(4)、竣工工程量的审核,即最终结算工程量是否与实际相符、是否都有设计或监理工程师确认的计算依据;
(5)、往来文函、竣工资料等完整性、符合性审查,主要指过程文函、竣工报告、施工图纸等是否按照合同标准完成,是否存在与费用冲突的地方。
3.2 制定保障措施,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针对上述审计内容,施工单位应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注意收集资料、以合同为准绳,精细管理,使各项费用合理合法。主要措施有:
(1)、健全组织机构,保障政令畅通
水电建安合同执行周期长,专业分工细,合同执行需要各方面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包括专业技术、现场管理、财务管理、经营合同管理、材料设备管理、及后勤保障等人员。如何划分管理层次、保障政令信息畅通、提高管理效能,是有效规避合同风险的基础。
(2)、培养合同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专业能力,扎实做好合同管理基础工作
合同是承发包双方联系的纽带,是进行竣工结算的评判标准和基础。而保证纽带畅通、执行标准准确无误,是合同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因此,必须强调合同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要求其自觉熟悉合同、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合同法、劳动法、财务制度、税收法规、标准定额等),不断总结经验和提高实际合同管理的操控能力。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合同管理人员,才能为施工单位提供正确的合同引导,使项目履约行为不偏离合同,保证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
(3)、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及时合同纠偏
合同纠偏是防范审计风险的主要举措。施工单位应针对实际履约情况,对照施工合同的有关要求,找出与合同要求的偏差,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哪些原因是可以原谅,并能够通过合同变更索赔等渠道得到纠正(补偿)的,哪些又是属于自身责任造成今后必须改正的。要完成这些工作,必须由项目管理者定期组织经济活动分析,并根据施工履约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比如出现工期滞后的情况时,应着重分析影响工期的原因,对于非承包人原因要及时收集证明材料,承包人自身原因造成的,要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及时化解风险。
4.小结
尽管竣工审计意见不能作为确定竣工结算价款的直接依据,但为了减少与建设单位的分歧或纠纷,缩短竣工结算办理时间,施工单位应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国家或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以指导完成各种经济行为,并通过提高合同管理水平的有效举措,合理规避“审计风险”。
作者简介:
关键词:风险控制;关键点;合同管理;管理审计
烟草商业企业物资采购的过程充满着风险,如何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如何能抓住一个具体的风险控制关键点,是每位内审人员应思考和研究的。笔者积极开展了基于风险控制关键点的采购合同审计研究,并密切结合物资采购的具体工作,适时关注企业合同管理薄弱环节开展审计工作,促进公司合同管理与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从而规避公司经营风险,服务公司经营发展,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当前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合同管理法律意识淡薄,合同相关法规、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或不到位。比如委托人无有效的法人委托授权,或所授权事项、权限、期限等是否与所签合同内容不一致,或当事人资信实力不真实,为企业今后经营管理活动埋下隐患。
2.合同签订过程中的不严谨、不规范、无针对性,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不严肃、随意性,比如未规定设备、材料的供应和进场期限,双方相互协作事项,违约责任、奖励办法,造成合同纠纷时有发生。
3.合同价款依据无体现,招标、中标程序及资料亟待进一步规范。对于通过邀请招标、谈判等形式进行的招投标项目无制作标的,招标书、答疑、合同等文本资料相互不衔接等。
4.合同约定不清晰、计算标准及其确定方法不够具体、准确。如技术措施费和审计费用等多项内容,由于费率、项目计取的不具体、不准确,无最高限额,将会导致合同签订漏洞,造成经济损失。
5.合同风险责任条款不明确。如变更,遭遇不可抗力、政策变动等规定不具体,责任划分不明确等,导致合同风险的不确定、不可控、无承担,从而可能引起合同纠纷。
6.合同争议解决办法、违约和索赔等条款缺失。由于合同条款的不明晰、不确定、不严密,导致对合同条款理解不一致或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纠纷,加之合同争议解决办法无明确约定,从而造成加大的经济、法律纠纷。
二、合同审计应确定的依据、方法及工作重点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内部审计准则》等法规制度。
2.方法:审阅法、询问法、观察法、源头审计法、外环审计法、计算、分析性复核等。
3.流程:
4.合同审计阶段要点
(1)对经济合同合法性审查
①主体是否合法。审查委托人是否有有效的法人委托授权,所授权事项、权限、期限等是否与所签合同内容一致。
②合同形式是否合法。原则上签订各类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鼓励采用国家颁布的各类合同示范文本。
(2)对经济合同条款的完整性审查
①合同标的是否明确,有无国家限制流通或禁止交易的物品。
②核实标的数量,质量标准是否明确、具体,言辞有无含糊其辞。
③合同价款或酬金是否经过计算复核,数据是否准确具体、合理合规。
④合同履行期限、地点、方式等是否可行、是否准确。
⑤违约责任条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且明确具体。
⑥根据法律规定和各类经济合同性质要求的其他必备条款、专业条款等是否明确,是否合理有效。
(3)审查合同的严密性
①购销物品名称应署全称,注明商标、生产厂家、规格型号、等级和包装标准等有关信息。
②合同约定应不得低于国家或行业强制性标准。
③产品数量,按法定计量标准执行。
④产品的交货单位、交货办法、运输方式、到货地点、接货单位或提货单位、交货期限在合同中应予以明确规定。
⑤验收方法可采用数量清点和质量检验的方式。
⑥结算方式,执行合同规定和办理手续按照公司规定执行。
⑦违约责任,应明确当事人双方或一方有违约行为时,责任承担的方式和标准。
(4)审查合同履行的可行性
①审查合同效益程度,满足公司需要,符合公司利益。
②审查当事人资信实力是否真实,是否具有履约能力。
③需要担保的事项,是否确定了可行的担保方式,担保措施是否完备。
三、采购合同的主要风险点
2012年,合同审计提出意见建议、运用频率、潜在风险等如下表所示:
通过合同审计研究、实践的开展,抓住了企业风险控制关键点,针对关键风险点堵塞了合同管理漏洞、有效规避了企业风险,并通过企业审计监督办法的制定执行,形成了合同管理的常态监督机制,体现了内部审计对企业风险控制关键点的有效控制和监督,体现了内部审计价值。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以其自身的特点和其独特的优势,通过对企业风险控制关键点的审计研究,通过合同审计的开展,及时发现并解释企业当前存在的风险及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强化控制、规避风险的意见及建议,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采取各种方式方法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防范,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效率及效果,进而促进企业不断提升价值。
参考文献:
[1]朱锦余.经济合同审计研究[J].四川会计.2001(2)
[2]赵宜永.对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审计存在问题的探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6(6)
[3]沈中友.加强事前合同审核,有效控制工程造价[J].中国市场.2007(3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省辖市民政厅(局)、计委、财政厅(局)、人民银行分行、审计局、工商银行分行、农业银行分行: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于6月3日在北京成立,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活动。为做好这项工作,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地有奖募捐委员会要根据民[1987]捐字17号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的宣传和发行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给予积极支持和帮助,共同推进社会福利有奖募捐活动的开展。
二、发行有奖募捐券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金融制度;在发行过程中,必须建立和健全各项财务、会计制度;接受内部审计和国家审计部门的监督;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严格监印、计数、运输、保管等各项制度。
三、有奖募捐券的发行收入必须用于社会福利事业,不得挪作它用,也不要冲抵国家预算安排的社会福利事业费支出基数。用募捐收入建设的社会福利设施列入中央和本地区年度计划。
关键词:合同管理、风险管理、对策
一、引言
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形,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开始接触合同,引入合同管理。因处于起步阶段,合同管理既不规范,也没有模板,合同内容过于简单,漏洞不少,由此引发纠纷,损失惨重的事例不在少数。现代企业的经济往来,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合同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把好合同管理关,自然成为现化企业经营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企业合同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合同主体不明确
各企业普遍存在对合同主体审核欠缺的问题,由于和法人的职能部门以及分公司非独立法人签订合同,并且没有明确的授权委托书的情况下,将造成对方在合同履行无必要或者纠纷发生后主张合同无效。有些合同存在文字不严谨,不严谨就是不准确,容易发生歧义和误解,导致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存在争议。
(二)、审决合一
各成员企业中大多数企业存在合同审决合一问题。所谓审决合一,表现为合同审核章和合同专用章一人保管的情况以及合同作用无法充分发挥的问题,合同审核章的加盖完全取决于企业负责人的意愿表示。但是合同管理员的设立目的不是只作为简单的合同文书,而是要起到监督牵制作用的,合同专用章和合同审核章之所以分开保存,目的就是为了增加过滤和监督程序,如果审核和决定没有分开,就起不到真正的作用了。
(三)、违规责任规定无力度
合同审查中普遍存在违约责任条款说明模糊,只约定违约方应当依法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损失之类的不规范的法律用语。这样就容易导致法律赋予的任意性权利的丧失,等于放弃了争取可以明确数额,有效及时争取挽回损失的权利。尤其在签订境外合同时,由于国情不同、语言文字不同,加上翻译问题等使得合同本身可能存在不少疑问,这就更要有明确的规定使得双方明确合同的责任。
(四)、格式合同的陷阱
格式合同在很多企业中都有应用,这种格式合同的签订虽然有利于便捷交易的实现和降低交易成本,但是格式合同的内容应当严格审查,防止格式合同陷阱带来的损失。
三、产生合同问题的原因
(一)、市场与合同的关系认识不清
市场经济条件下,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市场的运作需要合同。市场是靠合同动作的,市场主体各方都是靠合同去履行其权利义务的。另一方面,合同的成立必须以市场为前提。没有市场谈不上什么合同。合同是市场的产物,是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有些业内人士只顾到市场上承揽任务,却不去签订合同或者草率签订,结果遇上纠纷就没有协商与调解的依据,或者依据不足。
(二)、对合同与合同管理不够重视
合同管理是合同洽谈、草拟、签订、履行、变更、中止、终止或解除全过程的管理。合同产生在合同管理的前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往往受到高度重视。一旦合同签订了,合同就束之高阁了,甚至忘记了合同履行过程是实现权利义务的过程,而仅仅把它看成是生产过程。因此,合同管理的问题大多数产生在中期和后期履行阶段。但这并不是说前期阶段就没有问题。前期阶段所出现的问题,多数是由于急于签成合同而过于草率或者对发包人的迁就。
(三)、从业人员的合同法律意识不强
明显的表现是不认识合同与合同法律的关系。订立和履行合同往往离开合同法律,缺乏依法订立和履行的意识,以致产生了合同管理上的问题,造成不少失误和损失。合同法律的作用,从宏观来说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微观来说是规范合同各方主体的行为,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任何离开合同法律所签订的合同都是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四、加强合同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管理,建立管理制度
建立必要的常规管理制度。比如根据实际建立健全合同归口管理、合同授权委托、合同签订前的法律和经营论证、涉外投资中的法律尽职调查、合同审查及会签、重大疑难事项特别处置、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台账及统计报表管理、合同归档、合同检查评比等各项合同管理制度。
(二)、明确职责,专人专管
推行合同相关的岗位授权制度。明确细分与合同相关的岗位、人员、授权条件、授权的范围和额度等,没有授权,任何人不得从事与合同相关的活动。岗位授权包括临时岗位授权和常规职权。前者比如,授权委托为合同事务人,应明确没有授权不得作为人。后者比如,对合同专用章的岗位授权:明确由合同管理部门(法律事务部门)统一刻制合同专用章,并对合同专用章统一登记编号、行文启用。同时明确专人保管合同专用章,严格按照合同管理规定使用合同专用章,并对使用情况登记造册,建立合同专用章使用登记台账,严禁任何部门或个人擅自使用。
(三)、建立内控反馈制度
重视合同动态管理,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合同变更、解除应按规定的程序报审;发生合同纠纷时承办部门应按要求积极配合法务人员收集、固定相关证据;合同执行完毕承办部门应将合同履行情况报法务部门备案。对合同处理出现的新情况,凡对单位利益有影响的,必须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内控反馈制度应明确规定反馈人与被反馈人,进行反馈的条件,反馈的时间、内容、频率、协同办公平台或纸质信息的传递路线、负责处理反馈的部门和人员等。
(四)、 建立内控审批制度,规范合同文本管理
明确规定关于合同风险内控的要项审批程序、审批条件和进程、审批范围和审批额度、报送审批的必备文件以及进行审批的部门和人员。合同文本制作事关合同风险,应规范合同文本的管理。一是对国家有关部门或行业领域有标准文本或示范文本的合同,要求一律适用标准或示范文本;二是对企业业务量大、重复使用率高的合同,要结合实际,制成统一范本;三是对其他合同,要求在起草合同时,尽量细化合同条款,并参考其他类似合同示范文本来起草合同,以减少可能出现的疏漏。
(五)、 建立内控责任制度
按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详细而明确地规定各有关部门和业务单元、职位、人员应负的责任和奖惩制度;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该作为必作为,不该作为越权作为要受监督。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及法律事务部门在合同管理的权限和义务;明确规定合同从谈判、审查、签订到履行等各个环节的相关责任和注意事项;明确规定合同检查、通报,合同奖惩及归档管理等合同管理的各个方面。
(七)、 建立合同相关的内控审计检查制度
针对责任不清的情况,建立合同相关的内控审计检查制度。不作为,乱作为不被发现,就谈不上被追究,不作为、乱作为就有机可趁。所以,要严把审计、检查关,明确规定审计检查的对象、方式、内容,并对执行审计检查的部门和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督。
(八)、建立要项合同管理岗位权力制衡制度
建立要项合同管理岗位权力制衡制度,实现职权界限分明并相互监督。要项合同管理岗位权力制衡制度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审计检查等等。对要项岗位可设置一岗双人,平行双职、平行双责,平行制约。例如:企业自行组织招标活动的话,集团层面应安排法务和纪委(审计)部门参与考察、监督和见证,从而与招标单位各司其职、相互监督。
五、结语
企业的合同管理离不开管理的职能。合同管理要全面计划,周密组织,科学领导并有效控制和妥善协调。合同管理,在制度和体制的设计上要力求环环相扣,形成逐级互衔的职权和责任系统,并能形成管理上的反馈回路,使管理方法不断能动而有针对性的调整创新。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正确识别合同风险,科学定位风险维度,恰当处置合同风险,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婷. 合同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J]. 现代商业, 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