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利工程地质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工程地质 岩土工程
1.工程地质学科的争议
教科书对工程地质学的三种定义:①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②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③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质科学。
从以上三种定义的实质中均不难看出,工程地质学强调的工程和地质的关系,研究的是人类工程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但是,近年来工程地质学科却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学被异名为岩土工程学,工程地质勘察被称之为岩土工程勘察。工程界有此呼声,学术界有此呼应,一些大专院校也纷纷效仿,甚至工程地质这个专业在高校也被取消了。一时间,似乎工程地质已经成了守旧传统,岩土工程才是先进时髦的,才是可以适应市场经济并与国际接轨的。这是近年来分歧最大的争议。
这些年来工程地质勘察的不景气以及市场竞争的不规范化,工程地质勘察队伍增加了岩土工程的业务是完全必要的,但将岩土工程作为工程地质的救世主,则值得商榷了。
根据笔者的理解,岩土工程是一项工程应用技术,是针对地质体的工程缺陷实施的工程措施而进行的一系列设计和施工过程的总称。岩土工程的任务是“处理”地质体的工程缺陷,使之满足工程建筑物对地基的工程要求,因此又有“岩土工程处理技术”的别名,说明岩土工程的确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程技术。确立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尽管也仅仅是本世纪初的事,并不象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等等著名学科那样历史悠久,然而,之所以将工程地质定义在“学科”这样的高度上,是因为她具备学科的一些基本特性和基本理论,这就是地质学的基本特性和基本理论,换句话说,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就是地质学(当然更包括数学、力学、化学等等),因此,又将工程地质学界定为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或应用学科,这是符合实际的。工程地质学的最新定义也是较为全面的: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显然,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尽管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天地之别。如果将岩土工程界定为工程地质学科的一个分支,好象还说得过去;而反过来用岩土工程来代替工程地质,则实在有些牵强附会。
1997年6月20-27日,国际工程地质学会在希腊召开了一次学术讨论会,会上决定将本学会名称改为:国际工程地质学与环境学会。我国组团15人参加,王思敬任团长。随后国内也有人提出工程地质学会改名,以便与国际接轨,但一直未获通过。在近几年的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会议上,学科和学会更名问题的交锋一直也没有停止过。我国工程地质界的前辈专家学者们多数也不同意更名,认为如此严肃的基础性应用性学科,没有必要放弃自己的传统风格,我国的工程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工程地质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前景仍然是艰巨和光明的。
2.工程地质工作的任务
在工程建设中,工程地质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也异常艰巨,主要任务是:①选址,选择在地质条件上相对最优的工程建筑地区或场地;②评价,阐明工程建筑区或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工程地质评价,准确界定工程地质问题;③预测工程建筑物兴建和运用过程中地质条件的可能变化,为研究改善和防治工程地质缺陷的措施提供依据;④调查工程建筑物所需的天然建筑材料等。
3.工程地质专业的尴尬
工程地质专业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性专业,没有这个专业,一切工程建设均将成为空中楼阁,这是常识性问题,我们在这里反复强调好象有些多于。然而,现实确让这一基础性专业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主要表现在:
①工程地质专业本身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实践性;
②专业不景气,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与工程地质专业不相适应,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局限,择业行为中的浮躁动机,专业本身的局限性; 转贴于
③规程规范存在的问题;
④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的局限性;
⑤相关专业对工程地质专业的轻视;
⑥长官意志,某些决策者对工程地质专业的无知或轻视;
⑦世人对工程地质专业的不了解与不理解。
4. 在工程建设中的地质教训
由于地质问题而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实例太多,教训太深刻,顺手拈来几个实例:
①云南漫湾水电站左坝肩顺层滑坡和建材问题;
②贵州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厂址、隧洞等问题;
③贵州东风水电站右坝肩和帷幕线上的岩溶问题;
④乌江彭水水利枢纽前期工作重复问题;
⑤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岩溶地下水问题;
⑥软弱夹层的遗漏对工程建设的重大影响,葛州坝、西津溢洪道等。
5. 工程地质在工程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
任何地质条件下都可以建工程,对吗?这个问题也是这些年来工程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①陕西东庄水库灰岩坝址渗漏严重不能建坝;
②小浪底滑坡性质界定对设计的影响;
③天生桥二级水电站移民区是否滑坡对移民安置的影响;
④堤防工程中的堤基垂直防渗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有时可能是决定性的;
⑤地质边界条件和地质参数对工程设计的影响。
6.相关学科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①系统工程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②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③遥感、物探、GPS等;
④水工设计施工与工程地质的关系。
清晰的工程概念是地质师所必需的。潘家铮院士对地质师的要求:应该有系统地学习水工建筑物的基本设计理论,计算方法,以及地基缺陷的影响,各种处理的措施,各种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最好补一些数学、力学、水力学、岩土力学、岩石试验、有限元分析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础课。五十年代初,由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专业人才奇缺,一批设计师改行从事工程地质专业的学习和工作,后来大都成为工程地质专业的优秀专家。实践证明,地质师的工程概念清晰,地质工作会得心应手;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
7.工程地质要面对现实着眼未来
汪恕诚部长最近讲话强调:不能老修改设计,因为搞招投标尤其是国际合同,修改设计就意味着被索赔。修改一个设计,似乎节省了某一个工程量,而索赔量比这个还大,大量修改设计怎么得了?汪部长的这段讲话似乎在批评设计,实则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新的契机。
如何理解汪部长的这段话?我们认为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修改设计,水利工程因为地质问题而修改设计的可以举出若干例子来。
修改设计往往赖地质,我们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前期地质工作投入不够,工程地质条件不清楚,地质基础资料不准确,工程地质分析出力不够或分析工作的深度不到家,工程地质问题的界定不明确或界定有错误,学术技术问题得不到广泛的讨论和争论,工程地质问题的真理有时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很明显,要想不修改设计,地质工作必须做到家,基本的地质工作量必须保证。作为地质师,既要尊重事实,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还要努力学习,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更要勤于实践,不迷信权威,不违心唯上。工程地质专业的形象靠地质师们去树立,去维护;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也只有靠地质师们自己去争取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质勘探技术;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TV512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地质勘探技术相较于煤矿勘探技术工作有着很大区别,其中最显著的区别有两点。首先是水利工程的地质勘探技术在实施过程中更加复杂和烦琐;其次是水利工程的地质勘探技术需要更高端的勘探水平和技术。在确定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地质能够进行开采,我们需要进行详细、严谨的水文地质科学实验。在我国重点扶植建设的工程项目中,其中较为重要的是水利工程建设,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主要的支持力量来自国家,因此在水利工程责任方面主要考量的是国家责任,人民利益。在水利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需要发展创新每一项科学技术,同时还要针对现场的施工管理过程进行创新和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设计阶段我们需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地质勘探技术的高端性以及先进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技术角度来保障水利工程的地质勘探技术合理,科学。
1.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地质勘探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周边的环境问题能够影响地质勘探工作
在我国水利工程地质勘探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区域范围内的水分变化,这样就会导致或者加速施工区域上空的空气变得潮湿,这样的问题就会导致在水利工程建设区域形成较为单一的空气形式,这样就会严重的破坏施工当地的周边自然环境,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施工当地出现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地质勘探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1.2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文问题会影响地质勘探工作
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地质勘探工作较为重要的一项就是水文地质的相关检测。基于水文检测的重要性,我们在这一问题上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阶段的地质勘探工作对于水文地质检测工作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水库的蓄水过程和放水过程会严重地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位的下降会影响施工周边的生态环境。同时由于周边河流不断减少的流量,会导致河流的自身净化能力下降,出现施工周边的水质恶化状况。
1.3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的建设质量也会影响地质勘探工作
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对地质勘探技术的应用过程没有详细的监督和重视,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其中显著的一点就是造成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问题。在应用地质勘探技术的过程中,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障在设计计算过程中使用的计算公式以及计算方法能够同实际应用的一致,但是很多时候并没有完全做到一致,这样就会导致地质勘探计算出的数据模糊,没有办法给出详细的勘探数据,这样的数据就会导致地质勘查工作失去了严谨性的特点,严重的情况会导致整个工程的工期延后,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地质勘探设计的主要内容
2.1 简述地质勘探设计的一般步骤
在地质勘探设计的过程中主要分为4个步骤,首先是工程地质勘探任务书的接收;其次是要针对勘探任务确定项目负责人;再次是项目负责人针对勘测项目本身编写设计计划纲要;最后将编好的设计勘探计划纲要上交评审定论。
2.2 简述地质勘探设计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方法
2.2.1 地质勘探设计过程中的工程地质测绘设计方法
在地质勘探的过程中应用最多的设计方法就是地质测绘设计。这种设计方法主要是应用相应的数据进行说明,来分析整个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在应用次方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调查,同时还要结合地质学以及工程地质学的相关知识来保障测绘勘测数据的准确性。在每一项测绘工作中,我们应用了不同的测绘比例,正是由于比例的不同才能够在数据方面保障整个工程测绘过程中的精确度。
2.2.2 地质勘探设计过程中的山地勘测设计方法
由于在地质勘探过程中容易出现山地的测量地形,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需要采用山地勘测技术来进行地质勘探设计。这种勘测技术的主要流程为通过机械或者人力将需要勘测的地质表面进行浮土的清除,然后进行具体的采样勘探,这种方法非常的便捷,因此应用范围也较广。
2.2.3 地质勘探设计过程中的工程钻探设计方法
在工程钻探中主要体现在钻探设备上有所改善,通过更改不同材质的钻头来提高钻井速度和岩心采取效率,过去我国在钻头上普遍采用缸里或者是硬质合金材料,而现阶段将钻头材料更改为金刚石,金刚石的特点就是硬度大,所以此材料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钻探技术的发展。
2.2.4 地质勘探设计过程中的工程物探设计方法
它的工作内容是通过运用观测仪器来实现对指定勘探区域进行物理性观测,再结合相关的数据分析进行合理化的原理总结推断,一般是针对该区域的地质构造以及勘探范围和深度进行准确性定论。在工程物探中一般包括地震勘测方法、重力场以及磁场勘测法等。
参考文献
[1]王盛,许亚军.矿区水文地质勘探关键问题的探讨[J].矿业工程,2013(3):54.
(辽宁工程勘察设计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新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工环地质勘察备受关注。水工环地质勘察在能源开发、建筑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工环地质勘察若是出现了偏差,我国的能源开发就会遇到很大的问题,工程建设就失去了效益,我国的能源和生态都会遭遇风险。本文分析水工环地质勘察的方法,并且不断进行优化升级,对提高水工环地质勘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水工环;地质勘测;应用分析;gps技术
0 引言
水工环勘察直接关系到能源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是随着科技进步而产生的重要勘察部分。水工环地质勘察一般是进行环境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在煤矿工程、工程建设、水利工程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水工环地址勘察,对我国的经济和能源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1 水工环地质勘察现状分析
在我国的地质学发展中,工程地质学开始只是地质学的一部分,工程地质学才发展了90多年。在这9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工程地质学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国的工程地质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成就了地质学发展的新理论。
水工环地质勘测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人们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变化的大环境下,水工环建设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全球的环境、资源都处在变化时期,每个国家都在不断的调整产业结构和环境地质的部署,水工环一体化研究也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
2 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应用
2.1 GPS技术和应用分析
GPS卫星定位工作原理为将原来在地面上的无线电信号发射台放在了卫星上,利用卫星的高空运动,组建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地面上建立3个以上的控制站,利用无线电测距交会原理,就可以交会出高空位置的具置。同理,只要使用3颗或者3颗以上的卫星,就可以利用卫星已知的空间,交会出地面上用户接收机的具置。用户的接收机在使用过程的某个特定时间,就可以接受多颗卫星的信号,测量出接收机天线中心距离3颗或者3颗以上卫星的距离,就能够计算出这个时间点GPS卫星在高空中的窄间作标,从而使用交会法计算出测站点的具置。GPS进行实时动态测量主要的方法是:在基准站上放置一台GPS接收机,让接收机不断的进行可见卫星的观测,将观测的数据实时的传送给用户观测站。用户观察站在接受GPS信号的同时,就可以经过无线电接收设备,将基准站传送过来的数据和参数进行接收,利用GPS相对定位原理,计算出相对基准站基线向量,计算出WGS—84坐标。经过已经预先设定好的WGS—84坐标和地方坐标系进行参数转换,准确的、实时的、精确的显示出用户急需的三维坐标精度。
2.2 RTK技术和应用分析
RTK技术采用三种相位差分,分别是相位差分、伪距差分、位置差分。这三种差分方式由基准站传输改正数,流动站接受改正数,并且进行测量结果改正,从而得到精确的定位。RTK在基准站上放置一台接收机,在流动站中放置另外的一台或者是多台接收机,实现了基准站和流动站能够同时接受同一个GPS卫星发射的信号。基准站把得到的数值和位置信息相比较,就能够得到GPS差分改正值,使用无线电数据将GPS差分改正值传送给流动站,从而得到精准的实时位置。流动站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可以在运动状态或者是静止的状态。在之前,GPS都是单点采集,之后GPS进行改进,改进为连续采集。在很多工程地质的测量过程中,使用三维软件包进行包路线的偏移、背景清除、噪声滤波、频率颤动等,加强了水工环地质勘察的水平。
2.3 TEM技术和应用分析
瞬变电磁法被称为TEM技术,最早在航空探物中应用,我国引进这项技术的时间还不到40年,技术还不够成熟。这种技术在金属矿勘测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且在灾害勘测、工程勘测、环境勘测中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TEM技术首先就是使用电磁设备,将脉冲电磁波借助回线的影响传送到地下,利用发送时间之间的差距来观测二次涡流场、在观察过程中,若是出现了异常二次场、不均匀体的涡流场,那么基本上就可以确定在这处地下有带电的不均匀的地质体。在进行TEM技术使用的时候,应该注意到地下介质对电磁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将电磁波的时间进行了延长,让电磁波扩散到深处,形成烟圈效应。工作人员对烟圈效应进行仔细的分析,就可以掌握瞬变场存在的一些规律,能够为以后的地质勘测提供可靠的依据。
TEM技术在水工环地质勘测中,主要是使用垂直磁偶源和电偶源两种方法,垂直磁偶源方法应用更加广泛。TEM技术有一些独到的优势,它的分辨率很高,尤其是在陡峭地质中,能够有很高的敏感度,观测的精度非常高,地形的影响和限制很小,所以在我国的水工环的地质勘测中应用非常广范。
2.4 GPR技术和应用分析
GPR技术是探地雷达技术或者是地质雷达技术,地质雷达在宽带为10-1000MHz高频时域电磁脉冲波协助下,就可以进行地质的测量。地质雷达通过地面发射天线的帮助下,发送电磁波到地下,经过地下的目标体反射到地面的接收天线上,然后再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分析,就可以准确的测量出水工环的地质性质和形态。这种探测方法短距离探测分辨率高,在水工环的测量中得到了很大的应用。
地质雷达能够实现数据的全自动化处理,并且形成的图像非常清晰,很容易进行识别,自身的分辨率非常高,施工非常简便,在基岩面覆盖层厚度和起伏状况、破碎带查找、隐伏断层、考古调查中得到了很大的应用。在水工环的地质勘测中,地质雷达也得到了很大的应用,在探测水库地下坝体或者防渗墙的结构、探测建筑物地下边坡孤石、老城区地下管道的展布和埋深探测等都有很好的效果。GPR技术主要使用在短距离的探测中,在进行短距离水工环地质勘测时候,有独到的优势。
3 总结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水工环地质勘测水平也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使用的方法逐渐增加,GPS技术、 TPK技术、 GPR技术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是常见的勘察方法。我国相关部门不断的进行信息技术的升级优化,将现有的水工环的探测技术不断进行提高改进。使用先进的水工环地质勘测技术,能够有效的进行探测任务,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曦.论当前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及应用范围[J].地球,2013(9):22-24.
[2]乔建伟.刍议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和应用范围[J].河南科技,2014(9):34-35.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ity in the proces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work level for construction proposal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duces an effect, because of the geological causes the construction accident, will not only make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delays, still have serious engineering crash, the cause of the loss of life and proper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and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measures.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Geological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很早就开始修建,在20世纪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水利水电工程在建立之后,不仅会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够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提高其社会效益,随着我国地质学科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也获得了显著的进步。工程地质能够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及时查明,对出现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评价、预测和分析,明确在工程作用之下,地质方面可能产生的作用和变化,为了使施工场地的合理性得到提高,应该针对地质问题,提出相关的工程措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科学性、施工顺利性和设计合理性,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地质勘查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会对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1、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问题
包括水库在内的水利水电工程进行蓄水之后,因为水体下渗和地应力的改变等因素,会使地质断层复活,产生地震。相关的研究表明,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引发地震需要有以下几个条件。首先,水库周围的岩石十分破碎,没有良好的处理效果。第二,在地质环境中,存在着能够使应力集中的条件。第三,因为水荷载而产生了很大的水压力,在一些国外的报道中,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而导致的地震现象时有发生,但是,针对我国的地质水平来说,如果水利水电工程没有处于断裂带之中,即使有地应力的集中,产生地震的几率也很小。但是如果发生了较大的地震,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影响,在我国建设的水利水电工程之中,仅有13个引发了地震。
当水利水电工程完工之后,对水域的分布和河道的流量产生了影响,最终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水库不仅能够在汛期存蓄洪水,同时还能够对非汛期的基流进行节流,甚至会造成河道水位的断流和下降,同时使周围水域的水位不断下降,最终产生了相关的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由于缺水或断水的原因,会造成下游的河塘和湖波的干涸与断流,使下流水域的水位不断下降,在一些入海口的位置中,因为流量降低,可能引起河口的淤积,最终产生海水倒灌的情况。同时,因为河流不断减少流量,会减少其自净能力,在一些将发电作为主要目标的水库之中,电力系统面临着很大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河道水位的变化,对养鱼、灌溉引水和航运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旦下流的水位下降,会使水质不断恶化,最终对水文产生恶劣的影响。
水体分布和大气环流会对地域气候产生重要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完工之后,会对水体的分布产生影响,例如,原本的陆地变成了湿地和水体,空气的湿润水平增加,最终产生了新气候,会对区域的气候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在雾、风、气温和降雨等方面,
水利水电工程还会对生物物种和鱼类产生影响,一些水利水电工程造成了鱼类的回流通道的阻断,由于水温的降低,不利于鱼类的繁殖和成长,对鱼类的饵料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最终对产量造成损害,由于含氧量的增多,会使鱼类产生相关的疾病。在于动物和植物产生影响的方面,由于水利水电工程会对动物和植物造成直接的破坏,盐碱化、沼泽化和气候变化都会对动植物的生活环境、结构和种类产生影响。
2、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没有清晰的水利水电工程概念,不明确工程的勘点,勘查的手段、方式不适当,没有针对性。第二,在进行工程地质分析的过程中,没有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计算公式、方式和理论,选择与条件相适应的物理意义。第三,在地质报告中,应该明确地质条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会遇到的地质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没有充分和准确的界定,甚至会产生结论性的错误,在一些地质报告之中没有明确的地质结论,或者在下结论的过程中存在着不严谨的情况,上述问题很容易对工程审查进行阻碍,延误开发时间,即使通过了审查,在未来的施工过程中,也会使危险性不断提高。在库区,很容易产生渗漏的现象,会使谷地之中的干田变成湿田,在表面耕作层中会产生作物腐烂的现象,使人和耕作的牲畜无法正常的下田进行生产,最终使产量不断降低,这种渗漏会对农田造成大面积的污染,随着渗透的不断加剧,最终会产生库岸失稳的现象。
编制地质报告需要一定的时间,应该重视前期的基础性建设,在水利水电地质勘测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如果项目需要进行申报,应该按照相关的要求,对地质报告进行提交。在一些地方性工程之中,应该设置一定的工作周期,避免因为没有明确地质条件而产生的工程隐患,避免发生严重的工程事故。工程地质学科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水利水电工程具有任务艰巨、问题复杂、涉及范围广、权威性和声望高的特征,由于地质勘查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应该将水利水电工程和环境保护相结合,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质量能够保证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工程质量和现代化生产,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对地质环境进行勘查的时候,应该建立完善的防治系统和监测系统,减少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不科学性和盲目性,减少地质问题的产生,建立长期的检测,制定完善的治理措施,提高工程的环境效益。在开发工程的过程中,应该保护施工地区的生态环境,在施工的时候,应该对工程程序进行严格的控制,减少在工程运行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
3、结语
总之,为了使施工场地的合理性得到提高,应该针对地址问题,提出相关的工程措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科学性、施工顺利性和设计合理性,因为地质的原因引起的施工事故,不仅会使工程的工期拖延,还会产生严重的工程失事,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地质勘查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对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辉冲.水利建设水利工程施工中地质问题的重要性剖析[J].中困新技术新产品,2009,(17):51.
[2]沈伊荣.浅谈水利工程地质问题的保证体系初探[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4,(1).
[3]史洪亮.论述如何提高水利工程的施丁质量[M].四川建材,2006,(4).
[4]张文渊.水利下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与控制措[J].水电站设计,2004,(2).
[5]葛海龙,朱伟国.综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地质问题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08(7).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程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理论体系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在岩土工程建设中,无一不与水工环地质和岩土工程技术两要素相关。工程建设为保障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加强在对两者关系的研究与分析是必要的。
关键词:
水工环地质;岩土工程;地质调查
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程体系(下文统一简称为水岩体系发展,对地质调查工作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目前,我国地质理论体系逐步得到完善,地质工作中所涉及的体系范围也逐步扩大,因此水岩体系也面临新的发展需求。
1水工环体系的应用与发展
1.1水工环体系的应用
随着环境的逐步恶化,人们逐步意识到了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水工环地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水工环地质工作由最初的无节制开发,逐步向节能方向发展。目前,水环工地质工作更多的关注是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存在的生态问题,特别是在土地规划、污染监测等多个领域中都有着重要作用。虽然,水环工地质的重心发生了转移,但是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地质勘探中所发挥出的作用从本质上并没有发生变化。水环工地质体系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最为广泛。例如,在采矿分析、矿藏探明、水利工程建设等多个方面。
1.2水环工地质体系的发展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水环工地质体系的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之不断向有利于自然和人类方向发展,需要不断调整研究方向。同时,科技的发展也使水环工地质工作的科技含量得到了飞速提升,在不断应用的同时,水环工地质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与丰富。目前,我国水环工地质体系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内容依然是地质勘探,主要体现以下3个不同的阶段上:(1)初测,该环节的主要作用是提升勘测位置的准确性,以及水下测量的精准性,从而保障测试的合理性。(2)初步设计,该阶段主要体现在提升应用水平,例如在应用在磁性勘测中等。(3)技术设计,该阶段主要体现在围岩与矿体两者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技术设计可以确定排泄、地下水补给等内容的合理性。以上三阶段的发展使水环工地质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并且降低勘察误差。
2岩土工程理论应用与发展
软岩概念在1960~2000年一直都是一个争执不休的问题,关于软岩概念的定义达到了数十种。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提出了工程软岩和地质软岩概念,对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详细论述,并且正式建议将工程软岩含义应用到软岩工程中。在论述过程中,我国所提出的软岩要比国际学会(1990,1993)提出的软岩概念更为准确。近几年,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在煤矿软岩工程技术研究上也取得了较大进步,这为软岩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岩土工程学是一门独立的新学科,它是水文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的分支,它将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基本原理手段和方法应用到工程中的多个领域中。建设工程过程中,它与相关学科相互交叉渗透,高度集成与应用,最终构成了岩土工程。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土木工程修建过程中也渗透了大量的工程地质理论,只是在具体操作中并为未将其命名为岩土工程。改革开发后,我国岩土工程广泛应用在土木工程领域中,加快了工程的建设效率,提升了工程的质量。岩土工程自身的科学性很强,并且同其它学科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同时其也是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基础学。在我国工程建设的起初阶段,该学科在工程建设中就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与其它学科合理的融合在一起,在发展过程中,随着科学渗透,岩土工程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目前,我国工程的建设范围逐渐扩大,工程建设区域的地理环境也变得更加恶劣,并且在工程建设中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因此环境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岩土工程背负着重大的责任,由此可见,应当在不断发展经济的同时,对大自然进行合理改造,保护好生态环境。例如:对某一新老工程影像与第一幅图进行配准,并且要在地段中进行纠正,将通过纠正后影像与配图进行配准,最终得到纠正后的影像,依次递推,每幅影像不仅需要与前一幅图进行配准,同时还相必须要与地图进行配准。通过该方式,拼接1000幅图,在完成最后一张图的拼接时,每一幅图像素的坐标与真实坐标的平均误差大小为5.82m,而未进行配准的误差达到了11.88m。由此可见,在工程施工中,应用岩土工程体系,可以有效的控制累积误差,使拼接的精准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岩土工程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在我国处于经济建设阶段,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比较严重,其中比较典型的问题有水污染和岩土结构两个方面。如果存在这两方面问题,极容易引发导致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通过分析发现,存在这些问题根源在无法准确掌握岩土及水文地质资料,在工程建设中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
3结语
综上所述,水岩体系在我国基础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我国工程体系标准不断提升的今天,水岩体系在工程建设越来越显重要,因此要加强研究,提升理论体系水平并且在应用中不断完善,促进我国地质勘探工作的发展。
作者:王克颖 单位:贵州省有色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物化探总队
参考文献:
[1]王鹏.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6):151-152.
关键词:水利工程;土石方施工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V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38(2015)50-0245-02
1土石方工程
水利工程属于我国基础性建设工程,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同时也推动着水利工程的发展。水利工程在对社会发展和工农业生产方面也具有很大贡献,有效提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土石方施工技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施工应用技术、机械化技术、施工组织。这三个方面在水利施工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直接影响土石方技术应用的效果。在国际科技水平发展推动下,工程机械和岩土科学得到了长足发展,使得机械技术不断提升,石方工程施工水平不断提高。土石方工程施工的强度和难度都非常大,如果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忽略了安全管理,生命财产就非常容易发生损失。所以在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以便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降低经济损失的发生。
2水利工程中的土石方施工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爆破机械与凿岩机等机械的研发不断的进步,这些科研成果对于我国的施工爆破技术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我国的微差爆破技术与预裂爆破技术都发展的越来越城市。凿岩机具与爆破器材的研发,进一步的带动了我国的梯段爆破技术的发展创新,而且当前我国的预裂爆破技术和光面爆破技术以及微差爆破技术也变得日益完善,目前发展的已经非常成熟。随着我国工程施工机具不断的研发,工程施工方法与工艺流程也在不断的提升与完善。
2.1土石方爆破技术
土石方爆破技术是通过引爆炸药产生的能量来破坏某一物体的原结构以达到爆破目的的一项技术。同时,这种技术因为工程不同,布置药包和起爆的方法也就不同。在我国基岩保护层的开挖工程中,从之前的分层开挖逐步向目前的水平预裂或是光面预裂爆破方式进步,在一些工程中开始使用更为先进的在孔底铺设柔性垫层爆破方式来进行拆除。这种先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保证质量还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在针对基岩层的一些特殊区域进行爆破工作时,也可以同时对于之前的混凝土结果以及灌浆区难题等进行解决。控制爆破的基本原理为等能原理,即使介质只产生一定宽度的裂缝或原地松动破碎,而无剩余的能量造成危害。土石方爆破技术涉及众多学科,比如数学、物理学、化学,还包括力学、材料动力学、工程地质学等。土石方爆破技术较之土石方技术中其他的施工技术中是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一项。液压钻的引进,提高了施工的精度和效率;爆破作业从手风钻到潜孔钻的提高,从低风压到高风压的转向,这都标志着爆破技术的发展和提升。此外,特种爆破技术也获得了姣好的成绩,比如地下爆破和水下爆破以及爆破控制技术等。
2.2土石方明挖技术
土石方明挖作为水利工程开挖的主体工程,根据地形特点和工程设计以及建基面要求采取的露天开挖技术。土石方明挖技术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关乎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合理的施工程序有利于工程运行的稳定,有助于工程后续工作的连贯有序。露天开挖影响因素错综负责,面临着很多难点和挑战。开挖后实际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设计所依据的地质情况有所出入;露天开挖受到天气制约因素很大,这是事先无法预计的;开挖过程中,开挖深度给边坡的稳定性带来挑战;工程作业中,为了加快进度,通常是多种作业同时进行,这就造成了作业之间的干扰。以上情况都会影响到工程的进展,施工的成效。因此,要对不符实际的设计及时修复,降低施工干扰,采用机械化技术,提高作业能力。
2.3土石方填方技术
在土石方填方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开挖料填方,实现开挖、填方之间的平衡。不仅可以减少成本,而且省时省力,减少浪费。填方是工程的结尾,意味着工程的结束,在最后施工阶段至关重要。因此,施工过程中,要重视填方的顺序、方式、土方的压筑夯实。
2.4地下施工项目中土石方施工技术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大量的水电站建设项目以及蓄能电站建设项目,这些水利工程建设让地下洞室的数量和规模等都在不断增加。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地下开挖工程都是采用手风钻爆破为主要方式,机械化水平较低,并且存在施工速度较慢等很多问题。之后的电站建设过程中应用了锚杆支护技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我国在开发洞室的过程中,已经开始逐渐向全断面方向深入发展,将全套的机械化设备都布置到具有不同形式及断面的洞室中。在我国的西南部分区域,其岩溶发育不好,但雨量充沛,水资源极其丰富,在对当地水电站等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不良地段进行施工技术研究探讨,大大提高了洞室施工技术的发展。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增设很多地下洞室,作为地下仓库和厂房、交通隧道、水工隧道等。随着生产发展,地下建筑施工规模和深度都在不断增加,例如黄河水利枢纽和二滩水利枢纽。近年来我国的施工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这项工程中地下洞室施工难度大,要求技术水平高,因此采用了低成本,成效高的锚杆支护方法,颇具效果,并且这项技术在之后的水利工程中得到了推广应用。
3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
保证施工质量是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宗旨。①在施工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和检查出来的问题要进行详细记录和汇总,并采用渐进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改善处理,直到符合质量标准;②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培养其成为具有熟练施工技术的专业人员,并且可以严守质量要求;③实现施工质量的提升。同时,对工程内外主体的质量控制手段也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在工程施工前期进行质量预控,严格把关,保证工程质量,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加以推广,建设质量过硬、外观优美的工程项目。为此,还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前期教育培训,增加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安全才是保证质量的根本。此外,建立和完善施工质量监督体系,加大监督力度,完善政策法规,对工程质量控制实现全方面监督。
4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环境的保护
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有效防止灾害、提高航运、进行水产养殖、以及开展水利工程旅游景观等。但是工作的开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水利工程也不例外。水利工程开发、运用给环境造成很大压力,要求施工人员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遵循科学发展观,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和补偿机制,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甚至破环进行惩治或者勒令停止,研究问题并提出可行性方案,进行改善。将生态环境观念贯彻到工程建设、技术实施和工程管理组织的方方面面,尽可能避免环境问题的出现。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土石方施工技术也逐步加强,极大推动了我国水利行业发展壮大。土石方技术在水利工程中推广使用的非常快,但是,同时也有着许多的制约因素,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不仅仅要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要有安全意识。运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同时,还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极大推动了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嘉莹,王胜利.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方施工技术[J].哈尔滨科技信息,2014,24(22):52~54.
[2]李慧林,朱建设.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措施[J].企业与科技,2014,20(19):152~154.
[3]钱小森,吴海涛.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方施工技术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6(23):173~175.
[4]林慧灵.水利水电工程土石方施工技术的发展探讨[J].才智,2014,19(15):82~84.
[关键词] 水利工程;边坡加固技术; 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水利工程边坡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采取水利工程边坡加固措施,不仅能够增加水利工程的安全性,还能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在进行对水利工程边坡进行加固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水利工程周边的环境特点,争取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出水利工程中边坡加固措施的效用。
一、开展水利工程中边坡加固措施的重要意义
目前,水利工程边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滑坡问题。滑坡问题是指水利工程斜坡上的岩体沿着斜坡向下滑动的现象。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过程中,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受到地理位置和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水利工程边坡很容易出现滑坡现象,甚至会导致水利工程的坍塌等问题。第二,崩塌问题。崩塌问题主是指水利工程边坡上的岩体脱离水利工程而导致的现象,使得崩塌掉落到水利工程设施上,这种情况还会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第三,剥落问题。剥落问题是指由于水利工程边坡长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水利工程边坡岩体会沿着水利工程边坡滑落的现象,进而影响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采用水利工程中边坡加固措施来提升水利工程中边坡的强度,进而有效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
二、应用水利水电边坡加固技术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选择水利工程边坡的加固技术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首先,应该选择经济适用的方案,从而确定边坡加固技术。尤其要注意利用当地的条件进行水利工程边坡的加固,以便于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发挥出边坡加固措施的效果;其次,在做好水利工程边坡防护的同时,还要保证水利工程周围的景观不受工程的破坏。由于在进行水利工程边坡防护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水利工程周边环境的破坏,进而影响水利工程周边的环境,因此,在进行水利水电边坡加固技术选择的时候,要充分的注意到周边环境的保护。
三、水利工程中边坡加固的处理措施
3.1 边坡植草加固技术措施
采用边坡植草加固技术是现在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水利工程边坡的工程防护技术,当然,边坡植草应该尽量选用根系发达、覆盖率高和适应性强等性质优良的草种。目前,我国进行水利工程边坡加固技术的过程所采用的植草防护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条播植草法。条播植草法是指将草种子和肥料预先进行充分混合,然后按照一定的距离将混合好的草种子平铺到草种植区。同时,这种植草方法可以保证草的根系和出苗率;第二,喷撒植草法。喷撒植草法是指采用人工喷撒草种子的植草方法,然后将肥料和水进行搅拌后喷撒到植草种植区,同时,还应该采取措施保证植草的效率;第三,密铺植草法。密铺植草法是指采用整块植草进行铺设的植草方法。对于一些新建设的水利工程边坡,应该提前对边坡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草皮的铺设,同时,还要保证铺设草皮之间的距离,以提高植草的覆盖率。通过对边坡植草加固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草皮根部的牵引力牢牢的吸附住边坡,有效的提升边坡的强度,进而发挥出水利工程中边坡加固的效果。
3.2 砌石加固技术措施
在进行水利工程边坡的工程加固的过程中,砌石加固技术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水利工程边坡加固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之中,主要有以下两种技术方案:第一,干砌片石加固技术。这种水利工程边坡加固技术一般应用于软岩和易风化的水利工程边坡中,当然,在采用干砌片石加固时,水利工程边坡的下面一般需要设置垫层,设置垫层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利工程上面的细沙被水冲走而引起沉陷问题;第二,浆砌片石加固法。与干砌片石加固法相比,浆砌片石加固法一般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强度,这种水利工程边坡加固方法可以较好地防止细小颗粒的冲击,也是水利工程建设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边坡加固技术。因此,干砌片石加固和浆砌片石加固在一些不适合采用植被加固的水利工程边坡加固中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主要的优点包括坚固耐用、工艺简单和防护效果明显等,因而在水利工程边坡加固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通过对砌石加固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砌筑片石来增强水利工程边坡的强度,进而发挥会出水利工程中边坡加固的效果。
3.3 锚杆加固技术措施
如果要解决的水利工程边坡质量问题是边坡存在破碎的硬岩和不连续的底层结构的情况,就需要采用锚杆加固技术对水利工程边坡进行加固。锚杆加固技术主要应用于锚固层较浅的情况下,这种水利工程边坡加固技术首先应该在岩体上进行钻孔处理,然后将黏合剂注入孔中,并且打入锚杆,由于锚杆具有较好的剪切力和抗拔力,可有效的防止水利工程边坡岩体的下滑。锚杆加固技术大多使用与锚固层较深的情况,也需要提前在岩体上进行钻孔处理,然后在钻孔外部浇筑混凝土锚墩,当锚索的注浆强度达到标准时,由于产生的预应力会增大岩体的下滑抗衡力,以保证岩体保持稳定状态。综上所述,锚杆加固技术就是通过注浆技术来实现对水利工程边坡的加固处理。
3.4 抗滑桩加固技术措施
如果要解决的水利工程边坡质量问题是边坡滑坡现象比较重的情况,就需要采用抗滑桩加固技术措施来进行对边坡的加固处理。抗滑桩加固技术是指通过承受侧向的荷载来防止水利工程边坡下滑的一种措施。抗滑桩加固技术在水利工程边坡加固过程中具有很多明显的优势:首先,其抗滑能力较强,这种特性对于滑动面较深的情况下,选用这种水利工程边坡加固技术更加经济;其次,抗滑桩的桩位比较灵活,抗滑桩的这种特性可以单独设在能够抗滑的位置,还可以与水利工程边坡加固工程相结合;最后,抗滑桩加固技术还具有施工方便和进度快的优势,因而导致水利工程边坡防护技术的安全性较高。
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边坡的稳定性是保证公路正常使用的基础,水利工程边坡加固技术对于公路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现在的水利工程边坡加固有很多技术。然而,在实际的水利工程边坡防护中,应该根据水利工程边坡的实际情况,并且结合外界的环境条件,采取有效的水利工程边坡加固方法,以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从而保证水利工程能够正常运作。因此,在现阶段进行对水利工程中边坡加固的处理措施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和海芳,祝介旺,伍法权,贺可强.加固需求度分析在某水电站右岸边坡的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2008(04):34-39.
关键词:专业课 授课方法 高职院校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114
专业课学习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不少高职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存在障碍[1,2]。高职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时要面对新的教学环境,加上高校专业课本身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要求学生的学习必须具有自主性,要摆脱在中学期间形成的依赖教师、家长督促式的学习方式,因此造成许多高职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感觉难以适应[3,4]。针对上述问题,授课教师应理性面对,因材施教,通过举例等通俗易懂的方法,将深奥的专业课知识转变为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才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以《工程地质与土力学》为例,浅析一下专业课教学的一些看法。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包含《工程地质学》和《土力学》两个领域的内容。在工程领域,两者的研究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建筑物地基的岩土稳定,为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是水利施工、水电工程、建筑工程等专业的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5]。
1 例题分析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第七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里面涉及到几个专业术语和土力学上专业的计算方法,如在介绍土的物理性质时,提到了一个专有名词――土的颗粒级配,土的颗粒级配还设计到两个系数――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
不均匀系数 Cu = d60/d10 曲率系数 Cc = (d30)2/(d10×d60)
式中d10、d30、d60分别为级配曲线上小于某粒径含量(即累计含量)为10%、30%、60%所对应的粒径值;d10称为有效粒径;d60称为控制粒径。
土的颗粒级配是指土中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用各粒组质量占土粒总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不均匀系数(Cu)是反映土粒颗粒大小不均匀程度的指标,Cu越大表明土颗粒越不均匀,级配越好,反之Cu越小,表明土颗粒越均匀,级配越不好。曲率系数(Cc)是反映级配曲线分布的整体形态,表明是否有某粒组缺失。Cc = 1~3时,表明土粒大小的连续性较好;Cc值小于1或大于3时,表明颗粒级配不连续,缺乏中间粒径。
图1 3种土的颗粒级配曲线
例题:如图1所示,曲线A、B、C表示3种不同的土,试求3种土中各粒组的百分含量、各土的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并对3种土的颗粒级配情况进行评价。
解:①以A曲线为例,由曲线A查得各粒组的含量百分数为:砂粒(0.075~2mm):100%-5%=95%,粉粒(0.005~0.075mm):5%-0%=5%。有曲线A得知:d10=0.11mm,d30=0.15mm,d60= 0.165mm。Cu=d60/d10=0.165/0.11=1.5
②曲线B和C中各粒组的百分含量及Cu、Cc的计算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B土级配良好,C土级配不良。
表1 A、B、C三种土的计算结果
2 讨论
上述例题是《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这门专业课里比较常见的一道计算题,也是水利工程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分析土的颗粒级配状况,讲解的核心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土的级配曲线的含义及如何看懂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图。但是由于教材中的例题在设计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加上“土的颗粒级配”、“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这些比较抽象的感念,导致学生很难理解。
首先,在介绍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的定义时,教材中给出的定义是:d10、d30、d60分别为级配曲线上小于某粒径含量(即累计含量)为10%、30%、60%所对应的粒径值。这个解释本身就比较难懂,学生在看到这这个解释时很容易无法理解,不知道d10、d30、d60究竟指的是什么,怎么算出来的?为避免引起学生的困惑,教师在讲解时可以举了简单点的例子来说明一下:假设一个班级有100个学生,对这个班级某次考试的成绩从高到底排序,排完序后取前10%的学生发奖(即奖励前10名),看第10名的成绩取到多少,如果第10名的同学的成绩是85,我们就可以说d10=85,以此类推,可以算出d30和d60的值。土的颗粒级配曲线中的d10、d30、d60分别指从粒径最小处算起,质量含量占10%、30%、60%时的颗粒粒径是多少。这样通过举例就不会引起学生的误解,从而消除学生的困惑。
其次,由于教材篇幅的限制,例题中给出的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图中,横坐标(X轴)给的刻度不全,只给出了几个代表性的横坐标值(图1),从图中给出的横坐标值根本无法精确看出d10、d30、d60的值,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对该题的理解难度。作为授课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怎样看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图:即在纵坐标上先找到10%、30%、和60%的刻度,再找到10%、30%、和60%的刻度线在水平方向上与各条级配曲线的交点,在各交点处做向下的垂线与横坐标相交,横坐标上的交点就是各级配曲线对应的d10、d30、d60值;同时还要告诉学生,教材上由于篇幅的限制,没有将土的级配曲线图中横坐标的刻度全标出来,正规的土颗粒级配曲线图横坐标的刻度会标得比较全面,看起来更直观易懂。这样既告诉了学生怎样看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图,又消除了学生的疑惑。
3 结论
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由于基础知识较弱,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学习障碍,许多学生从心理上觉得专业课比其它课程难学,缺乏学习的自信心[6]。作为专业课的授课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里,同时要不断鼓励学生。一方面要告诉学生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知道,专业课虽然知识深奥一些,但是它往往自成体系,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较少,无论学生的基础知识怎样,只要认真学习,都可以把专业课学好,从而增强学生学好专业课的信心;同时教师在讲解专业课的过程中要有取舍,将最基本的原理和学生以后工作中容易遇到的知识重点讲解,做到有的放矢,否则不分轻重的讲解,既浪费时间又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上述例题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授课教师,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很难将该题将明白。针对该种类型的问题,授课教师首先应充分备课,将应给学生讲解的内容熟记于胸,做到对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了如指掌,同时在备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具体的讲解过程中,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列举实际中的案例,把深奥的问题浅显化,转变成学生容易接受的知识,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专业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常虹.高职学生专业课学习现状及对策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8,10(3):56-57.
[2]沈舷.高职院新生专业课学习障碍的分析与应对[J].教育,2004,(18):23-24.
[3]霍春玲.浅析高职学生专业课学习障碍[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9):216.
[4]纪兆华,杨昆,于静红.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方式改进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2):154.
[5]王启亮,刘亚军.工程地质与土力学[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岩土工程;理论体系;现状;应用;发展
一、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程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我国现阶段,在进行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商业性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作占据着极大的比重,人们也比较倾向于采用商业性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作。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商业性的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作将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进行了充分的融合。相对于传统的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作来说,商业性的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作有效的解决了许多传统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作所不能解决的难题,从而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的科学合理发展。在最近的几年里,现代化的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作在我国的许多地区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不仅有效的解决了我国许多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以及土地干旱问题,并且还在许多特殊的工程中进行了应用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我国目前的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作而言,根据其自身的发展状况我们不难看出水工环地质工作以及岩土工程在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必将拥有者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将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产业,从而为建设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的应用和发展
(一)水工环理论体系的应用
近阶段,随着人们思想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加强了对保护环境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注程度,更加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道路。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对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开展要求也就变得越来越高。在我国的早期,水工环地质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一般都是进行无节制的开发各种资源,这不仅造成了我国的各种资源的开发过度,同时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相对于传统的水工环地质工作来说,我国现阶段的水工环地质工作开始朝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在开展的过程中也更加重视对生态问题的解决、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在土地规划设计以及城市环境污染监测中,水工环地质工作更是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实际上,虽然水工环地质工作的重心发生了一定的转移,但是总体上来说水工环地质工作在进行地质勘探以及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应用的十分广泛。据有关的研究显示在我国现阶段,水工环理论体系在地质勘探以及工程建设中应用的最为广泛,比如说在采矿技术条件分析、水利工程建设以及工程水文地质评价等。
(二)水工环理论体系的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对水工环地质工作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这就决定了水工环理论体系相对于前期的水工环理论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从而使之更加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信息科技获得了蓬勃的发展,所以水工环地质中的科技含量也随之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不仅促进了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更好开展,同时也丰富和完善了水工环理论体系,使水工环理论体系中增添了许多新的科学理论知识,从而促进了水工环理论体系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在我国当前的水工环理论体系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端正其发展的重点,那就是地质勘探,同时还应该在地质勘探的三个阶段中都得到充分的体现,所谓的三个阶段就是指初测阶段、初步设计阶段以及技术设计近阶段。在初测阶段中,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主要是参与提升勘测位置的准确度、扩大覆盖地区范围以及提升水下测量精度等。在初步设计阶段,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提升设计技术以及应用水平上。最后在技术设计阶段,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确定矿体和围岩的稳定性、补给地下水等方面。总的来说,这三个阶段对完善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的快速发展。
三、岩土工程理论体系的应用和发展
(一)岩土工程理论体系的应用
岩土工程理论体系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形成于西方国家,经过五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进。通常情况下,岩土工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地下工程、水中工程以及地上工程,总的来说也就是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岩体与土体工程性质的求解以及工程边坡对整个工程施工时的进度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众所周知,岩土工程理论体系是地质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所以这也就决定了岩土工程理论体系中的内容对整个地质工程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工程学价值和地质学价值。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岩土工程的发展可以说已经有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同时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了市场化和现代化,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岩土工程相对来说自身所持有的行业比较分散、集中度比较低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解决。所以作为岩土工程的工作者来说,为了有效的促进岩土工程的正常开展,就必须不断地完善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同时保证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在实际的岩土工程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二)岩土工程理论体系的发展
众所周知,岩土工程理论体系是岩土工程施工水平不断进步的有效保证与支持。从学科方面来说,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所以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同样也会得到充分的应用。
对于岩土工程理论体系的发展来说。其主要的发展途径主要是将土力学、工程地质学以及岩土力学进行有效的融合,保证学科的适用性不断地提升,使岩土、土木工程的技术和理论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和进步。当然,这些工作都必须是在完善岩土工程理论体系的前提下进行的。除此之外,据有关的资料显示。完善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可以对岩土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监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还对土木工程的施工和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最后,岩土工程理论体系还对我国的市政、能源、道路以及矿山等多个行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岩土工程理论体系的发展在将来将会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结语
总而言之,在许多的工程建设中,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对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程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应用不仅可以促进在岩土建设中的应用、推动岩土工程的建设,并且还可以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政治. 当代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应用与发展[J]. 工程勘察,2010,S1:739-746.
[2]张海楷. 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应用与发展[J]. 硅谷,2013,21:113+116.
[3]赵晶. 当代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应用与发展[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