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创新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是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进展迅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以期对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进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为进一步研究旅游产业集群提供参考。
关键词:旅游产业;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一、文献回顾
自1990年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书中正式提出集群(Clusters)的概念后,集群被看作一种经济发展的思考方式。2000年秦立公[1]提出“培育生态系统型旅游企业集群”的对策,2003年3月袁莉等[2]在《旅游产业的聚集效应分析》对旅游集群进行了探讨。尹贻梅等[3]从旅游业是否具备集群的特征研究角度,认为旅游业具备集群存在的两个先决条件(聚集和产业联系),一是旅游目的地企业有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且在为旅游者提品和服务的过程中相互协作、发生密切的产业联系;二是旅游业具有创新性,并从集群产生的效应角度证明了如昆明、大连、深圳、桂林、杭州等已出现了旅游集群的雏形。飞[4]认为,从“游客需求精致化”、“自然资源型旅游地需要环境保护”、“旅游业中技术扩散和创新面对合作的要求”等旅游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在理论上旅游产业集群是可能存在的。
目前,对旅游产业集群存在性的研究,主要基于对集群理论和旅游产业的认识,以及从国外文献中引入国外案例展开的。学者们对于中国旅游产业集群存在地区是出于一种学术直觉得到的判断,也是基于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现状来判断的。在这两方面都没有进行实证研究,更没有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来论证。
二、旅游产业集群的内涵
学者们在认同“旅游集群是旅游相关的企业以及机构空间集聚现象”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研究的内容和对集群内涵的认识不同,形成了自己的旅游集群概念界定。鲁明勇等[5]在分析产业集群概念和旅游产业特点基础上,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围绕一定地域的旅游核心吸引物的一切行为主体相互结网和互动,组成的一个以企业为主的旅游服务体系,通过相互间的密切联系、协同工作,创新旅游服务,提高目的地竞争力”。麻学峰等[6]在研究武陵山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时,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以旅游核心吸引物为基础,围绕旅游六大要素,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旅游目的地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旅游企业和部门,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旅游经济集聚现象”。
毛剑梅[7]根据对旅游业和制造业产业集群概念的比较分析,认为可把旅游产业集群定义为“以一个特定区域的旅游吸引物为核心,以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为目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相互竞争的旅游企业、相关企业、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趋向和集聚的现象”。尹贻梅[8]在探讨提升竞争力时,将旅游企业集群定义为“聚集在一定地域空间的旅游核心吸引物、旅游企业及旅游相关企业和部门,为了共同的目标,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协同工作,提高其竞争力”。庄军[9]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一种现象,是旅游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大量与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联系密切的行业或企业以及相关的支撑结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由此形成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优势的一种现象”。
可见,学术界尚未达成较一致的概念界定。这些概念主要趋向于从集群主体、空间结构、行(企)业关系、集群功能等视角和层面来定义。但是旅游内涵本身宽泛,不只包括观光休闲度假,还包括商务会议、探亲访友等,由此确定的旅游产业内容也繁杂,在概念界定中并没有对其进行更明确的界定。
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特征,部分学者直接引用了集群的特征。张建春[10]认为旅游产业具有明显地理集聚、专业化分工明确、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外部性等特征,刘恒江等[11]认为旅游产业既具有明显的地缘性、超越地理空间限制的跨区域延伸性、明显的产业关联性和浓郁的簇群文化氛围,又体现低生产成本优势、区域营销和品牌优势、市场竞争优势和区域创新机制等。鲁明勇等[5]结合旅游产业特点进行较深入分析,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一种边界不明晰的价值链集群,具有资源依赖性。
颜醒华等[12]从集群内企业关系角度,认为旅游企业产业集群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产业集群成员之间的依存度比较高,合作的经营风险要比其他行业来得大。(2)集群通常有一个威信较高、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或核心企业,它在集群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中拥有较大的发言权和影响。(3)集群成员可来自旅游系统内外部;集群企业横向合作的关联度及其协同效益可以分别通过诸如关联项目(或业务来往)的数量、企业应收账款、现金流量以及营业收入与利润增长指标综合来反映。(4)旅游企业产业集群必须拥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弹性”,其技术经济合作关系、“责、权、利”关系,需要根据集群的内部状况与外部环境进行必要的调整与优化。
张梦[13]将旅游产业集群分为资源依赖型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带动型产业聚群,认为资源依赖型产业集群的特征是:发生在旅游目的地;集群内的企业的关系主要不表现为垂直一体化基础上的物质联系;集群内企业的联系主要是信息联系,形成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价值网系统;由于旅游核心资源的非流动性,因此要求集群的管理体制主要是政府主导型的制度。专业市场带动型产业聚群的特征是:主要发生在客源所在地;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相互依赖性较强;群内企业之间是以电子商务为平台,形成批发、、零售的旅游网络;对集群区域来说,专业化的旅游市场提供了需求、技术等信息,同时又为其它要素企业提供了共享性的销售渠道,两者互相制约、互相作用,围绕专业旅游市场共同发展;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赖市场的力量。
对于旅游集群的特征学者各执己见,难以趋同。旅游产业集群是集群的一种,旅游产业集群必然具有集群的基本特征,除此之外,旅游产业集群应当有自身的特点。由旅游产业区别于制造业的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产品的无形性,消费者参与性等服务业特征所引发的空间结构、行业间关系等特征,没有得到关注和表现。
三、旅游产业集群的类型
对于旅游集群的分类,大多根据旅游产业集聚现象出现的区域进行划分。张梦[13]认为旅游集群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资源依赖型产业集群,主要发生在旅游目的地;另一类是专业市场带动型产业聚群,主要发生在客源所在地。叶红[14]认为旅游产业区的形式有多种,分类的方式也不同,可以从所属领域、组织形式、经营类别、规模大小等进行分类,在文中主要按照集聚区主要依托的环境条件,将旅游产业区分为3类:城市型旅游产业区、景区型旅游产业区、社区型旅游产业区。邓冰等[15]归纳旅游产业集聚现象有主题公园、旅游度假村、环城游憩带、著名景点周围等类型。
张建春[10]认为,从区域层面角度将旅游集群有国家旅游集群、主题旅游集群和地方旅游集群三个不同的层次,根据旅游集群的特性,旅游集群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凸现了地理空间上的集聚特征,如分布于城市与目的地的娱乐、餐饮、宾馆及与其发生关联的其它部门或企业所组成的旅游产业集群,或由区域内高密度的其它产业融合渗透而产生的旅游产业集群。另一种类型的旅游集群形式主要是通过建立集中分布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专项旅游产品链而形成各类主题旅游集群。
庄军[9]将旅游产业集群的层次结构分为:(1)宏观旅游产业集群,是指关系国家经济结构的以游览娱乐业为核心业务领域的旅游产业集团和国家重点支持的旅游区。包括以游览娱乐业为主要业务领域的旅游产业集团,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供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特定区域和景点;(2)中观旅游产业集群,指在某一区域范围内,地理靠近区域的旅游协作以及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包括地理靠近区域的旅游协作,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3)微观旅游产业集群,是指围绕一个或几个核心旅游企业形成的专业化供应商,如常见的餐饮一条街等。又认为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可分成区域关系网络、产业关系网络、市场关系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旅游产业集群的市场结构又包括协作与竞争两种形式。国内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类型研究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旅游产业边界的模糊和内涵的复杂,使其在研究中要进行全面的较深入地划分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主要基于某一种宽泛的维度来进行划分,并且维度相对较为单一,而结合旅游产业集群有重要影响的旅游资源特点和分布的分类没有看到。
四、旅游产业集群的结构
对旅游产业集群结构的研究大多在认同以旅游吸引物或旅游资源或相关企业为核心的基础上,形成“三层次说”“四结点说”“多层次说”。
麻学锋等[6],毛剑梅[7]认为旅游产业集群大体包括三个基本层次:处于整个旅游产业集群核心的应该是旅游吸引物及相关企业,第二层次是为旅游者提供行、游、住、食、购、娱乐等需要的旅游企业,包括旅行社业、餐饮和住宿业、交通业等。第三层次是目的地基础设施和对前两个层次起支持作用的供应者和有关组织、团体、机构等。胡芬[16]认为按美国区域学者马库森对产业集群的分类标准,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群属轮轴式旅游产业区,它以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的开发产业为轴心,在其聚集着旅行社、饭店、餐馆、旅游交通、商品零售、娱乐设施等服务性产业。在这些服务性产业,形成第三层次的补充性产业,如银行、邮电通讯、海关、公安、卫生保健、保险、建筑、房地产、媒体、园林、绿化、环保等。
鲁明勇等[5]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由旅游基本行业集群、旅游直接影响行业集群、旅游间接影响行业集群、旅游引致影响行业集群四个结点组成的集群链,这四个结点,分别处于旅游产业集群的“核心层、核心辅助层、扩展层、扩展外层”。
袁莉等[17]采用“产业群”用语。认为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组建的旅游产业群,是实现规模经济或聚集经济的有效形式。这个产业群以区域内某一大型旅游资源企业为核心,在其外部形成多层次的产业群,并与其他产业群如农业、食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文化、体育、旅游出版物相联系。
此外,张梦[13]则在分类基础上进行研究,认为资源依赖型产业集群也是以经营特定地域空间的旅游核心吸引物的企业为中心,以地接社、酒店、餐饮、交通运输公司为主体,以保险、银行等配套服务企业为辅的面向游客需求价值链的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带动型产业聚群通常是以具有销售中介职能的大型旅行社企业集团为龙头,以众多中小旅行社企业(或特许经营加盟社)为主体,相关旅游要素企业为依托的产业集群。
可见,旅游产业集群结构的研究中主要从旅游产业集群产业关联的强弱或紧密进行分析,却较少关注旅游产业集群企业间所形成的网络结构,更谈不上各类旅游企业或机构在旅游集群中的角色定位以及信息和知识的传导渠道,而这些正是集群理论核心所在。
五、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
(一)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理
认为形成动力主要来自客源市场、资源禀赋等因素。景秀艳[18]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在区位选择上的分析,得出旅游产业聚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利润,促使其集聚的动力直接源于客源市场和旅游资源禀赋。邓冰等[15]认为影响旅游业集聚的因素有很多。在集聚的初期主要是自发集聚,与资源优势和交通便利有相当大的关系。在当前各地交通都趋于完善、资源对比弱化的情况下,影响旅游业集聚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禀赋、客源市场、交通区位、产业作用、政策作用等。张建春[10]认为旅游集群的形成主要是受旅游要素(客源市场、信息资源、目的地形象、企业品牌、人力资源等竞争要素条件)不断集聚的推动,在特定地域和具备一定的社会资本前提下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水平的区域旅游产业群体。
有的学者认为存在内生型和嵌入型两种情况,动因也不同。颜醒华等认为[12]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机制既有可能是自发、原生的,也有可能是人为孵化、培育出来的。自发、原生的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机制主要来自市场机遇、项目运营本身对企业合作所提出的要求,而人为孵化、培育的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机制,更多的是来源于当地政府各种相关的优惠政策与措施。叶红[14]在对产业区分类基础上分析认为,从城市型产业区发展的动因看,城市产业集聚主要动因是市场需求因素和许多“历史的偶发因素”。从景区的产业集聚形成的动因看,景区型集聚是一种“嵌入型”的企业集聚。制度性因素对景区集聚发挥了主要作用,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而城市和社区型集聚则是一种诱导性制度变迁的结果。
此外,毛剑梅[7]认为集聚的规模经济与外部性是产业集群形成的根本原因。袁莉等[17]认为旅游产业群的形成是基于合作的需求,而它的形成又进一步促进了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达到通过网络整合企业之外的生产要素,实现了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牟红认为[19]旅游业产业集群的目的是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集群化的进入点是:先横向一体化,后纵向一体化。旅游业的产品是建立在产业链上的价值产品,其产业集群的建立必须从价值链的角度去形成联合体或积木式单体集团。
张梦[20]在对大九寨国际旅游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基础上,得出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区内企业低水平竞争和无序竞争的存在;企业间合作低,竞合关系不畅;集群创新能力较弱;区内企业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区内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度不高等。
由于对旅游产业集群类型划分的缺乏,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机理的研究也显得过于粗放。现有的分析主要源自于当前的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外部驱动力的理解,并没有根据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划分阶段进行分析,也没有根据区域旅游产品类型和组合情况来分析形成机理。
(二)特定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在研究地理范畴上具有一定差异。最大区域为西部地区的研究;其次是省域(直辖市)研究或相当于同等范围的特定区域研究如湘鄂渝黔边区,红色旅游区域等;再次,是某个城市范围的研究;最后是某个景区的研究,如首义文化园。在研究的地域上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地区,其中王兆峰等人依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旅游产业集群实现区域旅游竞争力提升”,形成了一系列的有关湘鄂渝黔边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学术论文,其内容包括发展战略、竞争力提升、保障体系、管理创新等。
特定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中,采用的研究范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发现和分析存在问题,再提出发展对策。杜宇等[21]对山西省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较为典型,认为:(1)集群企业层面:集群核心产业的企业吸引力的范围明显不同,集群大中型企业和地方小企业具有双重封闭的二元结构等;(2)集群产业层面:集群核心产业和相关支持产业及实体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旅游产业网络尚未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3)政府层面的问题:政府缺乏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引导,政府服务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提出发展对策:(1)企业层面:加快旅游企业集团化进程,组建以名牌景区为品牌的旅游股份公司,大、中、小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密切合作;(2)产业层面:促进旅游产业与区域产业整体协调发展,通过多种方式促进集群企业与大学以及科研机构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结盟机制;(3)政府层面:加强旅游产业集群的战略构想和规划设计,提高旅游区域经济产业集中度,鼓励与引导中介组织参与集群发展,加强中介服务,改善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
另一类则根据特定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构想,提出发展对策。麻学锋等[6]在武陵山区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构架,王树雄等[22]在湖南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空间结构构想,张金霞[23]对武汉旅游产业集群圈构想的基础上提出对策。综合如下:(1)树立区域观念;(2)建立制度环境,如创新体制,融资环境,信用环境等;(3)组建旅游企业集团;(4)构建旅游信息网络和营销网络平台;(5)建立人才职称体系;(6)打造旅游品牌等。可见,对于特定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的区域范围较宽泛。而研究区域的选择主要是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较少。研究范式方法采用中,发现问题——提出对策的方法更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而构想——提出对策的方法,则停留在表层。
六、旅游产业集群的实证和定量分析
旅游产业集群的实证和定量分析相对非常少。张梦[20]在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中,对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的企业集聚地理分布点间的距离和各类企业数量做了实证研究。叶红[14]对我国旅游产业区模式比较中,主要采用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史文斌,张金隆[24]建立了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量化,提出了基于模糊理论的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杜莉[25]用旅游资源、旅游需求、交通网络、旅游地接待设施、企业互动和政策文化因素5项指标的加权平均值作为衡量一个地区是否适宜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评价指标。并对长三角地区进行实证,认为其已具备了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条件和基础。可见,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的构建,没有建立在扎实的实证基础之上,更没有形成定量分析的系统方法。
七、研究展望
1.需要建立某种概念体系,来规范涉及旅游产业集群的学术研究,使各自独立的研究能够交流到更加广泛的领域,并发挥其更大的应用效益。
一、生产业的创新特征
一方面,生产业本身是典型的创新型产业。Gruble & Walker(1989)指出,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进入生产过程绝大部分是通过那些厂商,它们是高技术人力以及科学与技术知识的主要使用者。尽管生产业不是把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生产过程的唯一渠道,但它却是现代经济中实现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转换的最重要途径之一。生产业所提供的是专业性的服务,其发展高度依赖人才和知识。从行业分布看,生产业所从事的资源分配和流通相关的活动(如金融业、猎头、培训等);产品和流程的设计及与创新相关的活动(如研发、设计、土程等);与生产组织和管理本身相关的活动(如信息咨询、信息处理、财务、法律服务等);与生产本身相关的活动(如质量控制、维持运转、后勤等);与产品的推销和配销相关的活动(如运输、市场营销、广告等),均特别依赖于专门知识和专业技术,创造的附加值也更多地是体现在设计和营销等价值链两端的生产活动,而这类附加值更是主要依靠人才和知识的创新所获得的。因此,生产业是人力资本与知识密集型的,是典型的创新型产业。
另一方面,生产业具有创新溢出性。生产业既是技术和知识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向外溢出的主要媒介。按照新增长理论的观点,生产业可以被看作是市场外部性和市场网络功能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当企业不具备内部生产功能的知识技术资源,或者企业拥有的专业化知识技术不能达到生产功能的要求时,只能选择外部化。外部性导致经济产生了报酬递增式的增长,外部效应的主要创造和传导部门恰恰是由生产部门来承担。生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积累提高了专业化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更为重要的是,生产业的发展扩张了市场的网络效用和知识的溢出效应,即各种信息、技术、物质资源和劳动力的联系更加紧密且从整体而言构成了一个更加有机的大系统,使得生产业的创新溢出作用还具有不断扩大,不断积累的特点。
二、生产业的创新路径
(一)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
生产类企业是生产产业创新的主体,企业间的技术合作以及非正式的相互影响是企业之间知识流动最主要的形式,是生产业获得知识,进行创新的最重要渠道之一。面对激烈的外部市场竞争,生产业业内的企业创新不仅依靠自身的知识和技术的积累,还要依靠与外界的合作。技术合作本身就是一种知识流动,企业之间通过各自知识、技术的交流,在相互学习、共同创新中,一个企业的知识扩散到另外一个企业。这种知识的流动是在某种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的,合作带来了丰富的技术源泉,获得了由人力资源和技术财富互补而构成的协同效应,有效地促进了生产业的整体创新。
(二)研究机构向企业的技术流动
研究机构,特别是高水平的研究机构是技术创新源和知识库。研究机构大量地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其研究成果是生产业内企业创新的主要知识来源,这些研究不仅为企业提供基础科学知识,而且还为企业提供了新方法、新仪器和有价值的技能。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通过技术转让、联合开展研究活动等方式进行合作交流,能够促进技术的快速流动,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商业化,从而有效提升生产业的产业创新能力,是生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技术扩散
技术扩散是技术的传播过程,创新技术主要以扩散源为中心向外扩散。由于技术商品是一种知识商品,从技术扩散的要求看,如果采用者没有一定的技术水平,技术转移就难以实现。因此,技术水平越高的潜在采用者越容易获得创新技术。生产业属于知识型服务业,其从生产过程到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往往都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知识含量。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其具有对技术创新的强烈愿望,也更容易通过承接技术转移,通过消化吸收的学习方式以较小的成本应用新的技术,使技术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最终实现创新成果的社会效用最大化。
(四)人才流动
人才是知识与技术活的载体,人才流动必然导致知识的流动和技术的转移。对于创新而言,有时候重要的不是特定知识的转移,而是创新的一般方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转移。生产业的生产方式富有弹性,服务内容的提供主要依靠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对人才的要求也高于其他产业。现实中,生产业往往是大学或研究机构人才流动的主要聚集地,大量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汇集在生产业中,对提升生产业的发展水平,增强生产业的产业竞争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拥有大量人才的生产业所进行的创新活动也在不断地推进深化社会分工,在不断推进国民经济中其他产业的优化升级。
三、生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专业性知识服务机构发展
专业性知识服务机构是现代知识和技术的供应商和服务商。技术、咨询、金融、法律等众多专业性知识型服务机构本身就属于生产业,同时在生产业整体创新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专业性知识服务机构向生产业内的企业和社会提供自身的创新型知识,并帮助企业实施主要由企业自身开发的新知识,不仅是创新的载体,更是创新的推进器。因此,需要加快专业性知识服务机构的发展,要抓住科技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利时机,为知识服务企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促进一部分科研机构向专业性知识服务企业转化,促进民间各类专业性知识服务企业发展,鼓励和支持专业性知识服务机构的创新行为,壮大专业性知识服务企业实力。
(二)加强生产业的产学研联系
加强产学研联系是生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现有条件下,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特别鼓励民间借助各种非正式的平台和机会,围绕生产业创新发展需求,鼓励和支持民间各种非正式的交往,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国内外技术交流和合作,特别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建立健全以生产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打造产学研联系的平台,进一步密切企业之间和产学研之间的有效合作,打造企业创新联盟和企业―科研机构创新联盟等创新网络,形成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品技术服务等有机结合的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推动生产业创新发展。
(三)加快促进各类人才流动
人员流动的目的是知识流动和促进创新。促进生产业的创新发展特别需要鼓励和支持人才流动,吸引高水平、高技能的专门人才进入生产业,形成人才聚集的洼地,开展创新活动,提升生产业的创新水平。同时,生产业的创新发展除吸引产业外部的人才外,人员采取合作研究、兼职、咨询服务、顾问等各种方式,在产业内部的、短期的、非正式的流动也是十分重要的。此外,生产业的人才流动不是单向流动,而是双向复合流动,生产业的创新发展在鼓励研究机构和大学的人才向生产业内的企业流动外,更要重视生产企业员工向相关研究机构流动,如合作研究和进修实习,这将有助于生产企业员工掌握科技最新动向、开拓知识面、学习研究方法、运用和掌握先进的技术工具,有助于生产业创新能力的长期可持续提升。
(四)加强生产业创新的软硬环境建设
关键词:新能源;企业行为;绩效比较;冗余资源;探索/开发;粗放发展方式;化石能源;能源危机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6)05-0068-07
粗放的发展方式和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发展模式使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和环境问题相继出现,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危机[1]。《巴黎气候协定》的达成,更强调了我国在节能减排、减缓气候变化进程中担负的艰巨任务。新能源的使用是缓解能源危机、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而技术创新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新能源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需求市场不够成熟,实质性技术创新能力并不强(王元地、史晓辉,2014)。国外成熟的新能源技术决定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分工格局,限制了我国新能源产业核心技术水平的提高(解树江、魏秋利、王磊等,2012)。为把握新能源领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促进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学者作了一定的探究:Brunnermeier(2003)[2]认为,支持环保政策可以促进新能源技术创新;Reiche和Bechberger(2004)[3]认为,自然资源基础和国家扶持政策均是新能源成功发展的必要因素;苏竣和张汉威(2012)[4]基于技术生命周期和技术创新过程的视角,认为新能源技术创新包括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并论述了后两个阶段的技术创新特点;王群伟等(2013)[5]基于技术创新过程和生命周期视角,从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示范和推广、技术创新产出四个维度系统分析了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及其交互关系,认为相关的研发经费投入对新能源技术创新影响度最大。以上这些研究较少考虑创新主体的市场表现和约束,对决策者在技术创新投入的决策行为特征重视不够,这使得基于决策行为视角挖掘制约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提高的原因、展开对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投入机理的研究尤为必要。
一、理论与假设
(一)绩效比较
1963年Cyert和March提出企业行为理论,将企业视为一个通过绩效感知信息并以目标为决策导向的信息处理和决策反馈系统,强调企业评价绩效好坏、问题探索及决策的过程。由于大多数人在面对收益时规避风险,面对损失时偏好风险(Kahneman和Tversky,1979),那么,当企业绩效高于基准时,决策者将感到满意并倾向于维持现状,甚至不再追加投资(Cyert和March,1963);而当绩效低于基准时,决策者将搜寻企业可能存在的问题,寻找潜在解决方案,降低短期回报目标,寻求长远生存及发展[6] [7]。众多学者利用这一决策过程解释企业的创新行为或资源配置行为,如Gaba和Joseph(2013)[8]发现,当单个部门的绩效低于预期水平时,该部门对提升改良本部门绩效的动机增加,对新产品的开发行为也随之增加;Arrfelt、Wiseman和Hult(2013)[9]发现绩效反馈会影响资本在企业内各部门的分配行为,当某个经济单元的绩效低于该单元的历史预期水平或同行业预期水平时,容易造成对该经济单元的投资过度,而当某个经济单元的绩效高于该单元的历史预期水平或同行业预期水平时,容易造成对该经济单元的投资不足。
技术创新活动成本高、风险大,尽管技术创新能提高本企业竞争力和其他企业的进入壁垒,但是会降低企业生存机遇[10]。Greve(2003)认为,企业行为理论能够解释企业在不同时期技术创新程度不尽相同的原因,即通过比较,决策者在认为企业绩效较好、优势能够保持的情况下规避风险,减少技术创新尝试;而在认为企业绩效较差的情况下倾向于实施潜在解决方案承担风险,提高后期研发投入或进入新的研究领域。
结合有限理性假说,Greve(2003)认为决策者在制定绩效评价基准时参考企业的历史绩效和同行业竞争企业的相同时期绩效信息。由于在不同的预期模型和信息处理能力设定下,决策者形成的预期不同,对解决方案的设计也不同(钟春平、田敏,2015),为使问题简化,笔者以同业企业同期绩效和企业历史绩效(March和Simon,1958;Cyert和March,1963;Fiegenbaum和Thomas,1988)作为我国新能源企业决策者评价绩效好坏的基准,企业绩效与同行业竞争企业同时期绩效和本企业历史绩效的差值分别为同业企业同期绩效比较和企业历史绩效比较[9],反映企业的行业地位和发展趋势。
提出假设1和假设2:
假设1(H1):同业企业同期绩效比较对新能源企业后期技术创新投入有负向影响,即比较值大于0时抑制技术创新投入,比较值小于0时促进技术创新投入;
假设2(H2):企业历史绩效比较对新能源企业后期技术创新投入有负向影响,即比较值大于0时抑制技术创新投入,比较值小于0时促进技术创新投入。
(二)探索式/开发式创新
March在1991年发表的文章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 Learning中首次提出了探索(Exploration)和开发(Exploitation)的概念[11]。此后多位学者在此基础上强调,开发是对当前已知事物的利用与发展,是依托现有知识基础进行改良和提升;而探索是对新知识的创造,如设计新产品、开辟新市场、拓展新渠道和服务新群体(Tushman和O’Reilly,1996;Danneels,2002;Benner和Tushman,2003;Jansen et al.,2006)。
[7]Singh J V.Performance,Slack,and Risk Taking in Organizational Decision Making[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6,(3):562-585.
[8]Gaba V,Joseph J.Corporat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Feedback Aspirations and Adaptation in M-Form Firms [J].Organization Science,2013,(4):1102-1119.
[9]Arrfelt M,Wiseman R M,Tomas M T G.Looking Backward Instead of Forward:Aspiration-driven Influences on the Efficiency of the Capital Allocation Proces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3,(4):1081-1103.
[10]Buddelmeyer H,Jensen P H,Webster E.Innovation and the Determinants of Company Survival[J].Oxford Economic Papers,2010,(2):261-285.
[11]March J G.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 Learning[J].Organization Science,1991,(2):71-77.
[12]钟和平.基于企业冗余资源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
[13]张庆垒,施建军,刘春林.技术多元化、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5,(11):21-28.
[14]Sitkin S B,See K E,Miller C C et al.The Paradox of Stretch Goals:Pursuit of the Seemingly Impossible in Organiz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1,(3):544-566.
[15]De Rassenfosse G,van Pottelsberghe de la Potterie B.A Policy Insight into the R&D――Patent Relationship [J].Research Policy,2009,(38):779-792.
[16]陈守明,李汝.双元性技术战略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5):70-74.
关键词:产业集群;升级机制;创新网络;知识创新
一、概念模型
1、创新网络的概念及维度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指在产业集群范围内的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政府部门、大学、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等,以企业技术创新为目标,在长期合作和协同创新过程中所建立起的相对稳定的正式或非正式关系的总和。杨锐和李伟娜认为企业创新网络可划分为关系强度、中心性、凝聚性和网络有效规模。惠青和邹艳将创新网络划分为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两个维度。本文所研究的创新网络特征,主要从关系――结构角度出发,研究产业集群中各节点的网络结构和关系特征对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因此,根据前人的研究和本文的研究视角,将创新网络划分成四个维度:网络关系强度、网络关系稳定性、网络规模和网络密度。
2、知识创新的概念及维度
产业集群知识创新是指在产业集群范围内,新知识的产生、创造、传播和应用的全过程。唐承林和顾新将知识创新划分为知识的获取、共享、转化和应用四个阶段。惠青和邹艳将知识创新分为知识挖掘、知识转移、知识融合。本文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根据产业集群的结构特点,将知识创新划分为知识获取和知识扩散两个维度。
3、产业集群升级的概念及维度
产业集群升级是指以集群知识为基础,通过增强集群企业能力来提升产业集群附加值获取能力、适应环境变化能力和竞争能力的过程,最终表现为集群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因此,本文将产业集群维度划分为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
4、基于创新网络的产业集群升级的概念模型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创新网络、知识创新与产业集群升级关系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此模型包含创新网络、知识创新与产业集群升级三项基本构成要素及其维度变量,并且显示了这些要素之间的影响关系。
二、关系假设
1、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知识创新的关系假设
(1)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关系强度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分析。集群中的各个企业作为众多结点中的一环,通过与其他结点间的往来和联系互相提供创新要素,例如隐性知识、创新资金、流动人力资本等。这种交流与联系大大地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根据对文献的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的情况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1a: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关系强度越大越有利于知识的获取;
H1b: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关系强度越大越有利于知识的扩散。
(2)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关系稳定性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分析。集群中各成员之间较高的交互频率有利于相互之间亲密关系的建立和共享态度、主张以及协议的达成,从而促进成员间沟通的进一步加深以及有价值信息的交换,最终实现知识的整合。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2a: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关系越稳定越有利于知识的获取;
H2b: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关系越稳定越有利于知识的扩散。
(3)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规模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分析。网络规模的大小决定了网络核心企业可获取的创新资源的丰富程度。也就是网络规模越大,网络的关系资源则越丰富,越有可能实现创新的规模效应。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3a: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网络规模越大越有利于知识的获取;
H3b: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网络规模越大越有利于知识的扩散。
(4)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密度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分析。网络密度是用来衡量整体网络关系紧密与否的重要指标。朱海燕通过研究认为网络密度对知识扩散有促进作用。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4a: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网络密度越大越有利于知识的获取;
H4b: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网络密度越大越有利于知识的扩散。
2、产业集群知识创新与产业集群升级的关系假设
知识获取为产业集群升级提供了动力,知识扩散大大增加了知识生产、创新的可能性,同时在知识扩散过程中的新知识、新观点的传播,对产业集群升级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5a:知识的获取有利于产业集群工艺流程升级;
H5b:知识的获取有利于产业集群产品升级;
H5c:知识的获取有利于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H6a:知识的扩散有利于产业集群工艺流程升级;
H6b:知识的扩散有利于产业集群产品升级;
H6c:知识的扩散有利于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三、实证检验
为实证检验上述的关系假设,选取某著名光电子产业集群的有关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研究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得出实证研究结论。
1、路径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利用AMOS软件运算出的结构模型路径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2、模型拟合检验
模型拟合情况如表1所示:表内资料说明模型拟合指数均达到标准,整体模型适配度良好,理论模型与实际数据可以适配。
四、结论
根据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创新网络的产业集群升级的概念模型,其中有14条理论假设全部通过假设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对产业集群的知识创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产业集群知识创新对产业集群升级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可以通过知识创新促进产业集群升级。
参考文献
[1] Freeman C: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J].Research Policy,1991(20).
[2] ME Porter: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6).
[3] 杨锐、李伟娜:网络结构、关系互动对创新活动的影响――苏州IT产业集群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0(7).
[4] 惠青、邹艳: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知识整合和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J].软科学,2010,24(3).
[5] 唐承林、顾新: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知识优势来源与形成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1).
[6] 晏双生:知识创造与知识创新的涵义及其关系论[J].科学学研究,2010,28(8).
[7] 邢晓柳:区域创新网络中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合作创新风险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0).
关键词 创新 产业演进 市场结构 创新模式 技术结构
1 引言
本世纪初,熊彼特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并将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他特别强调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社会创新和技术创新之间的联系。熊被特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可以归结为三种理论,即技术推动说、创新与企业规模的关系、以及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毫无疑问,熊彼特的工作构成了现代创新研究的基础和起点。[1] 现代经济增长已从自然资源时代、资本时展到了创新时代,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在产业的成长过程中,创新活动影响着产业的市场结构与技术结构的演进,而创新的模式与特点在不同的产业演进阶段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析研究创新与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对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 创新推动产业市场结构的演进
2.1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的变化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企业的发展、行业的演化都伴随着市场结构的演进。根据克拉克森的定义,市场结构是指:“市场或产业结构涉及影响竞争过程性质的那些市场属性,因此,市场结构包括企业的规模及规模的分布、壁垒和进入条件、产品差异以及企业成本结构和政府管制的程度”。[2]
市场结构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整体性是指每个产业从整体上表现出区分于其他产业的竞争属性,我们通常所说的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和产品差异等就是指市场结构的整体性而言的。动态性是指产业是不断演化的,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演变,推动了市场结构的动态变化。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目前的技术创新活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未来的市场竞争地位,所以可以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是导致市场结构变化的核心要素。[3]市场结构一般用市场集中度、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产品差异化程度度量。产品差异主要是由企业造成的,所以一般主要探讨市场集中度以及进入和退出壁垒。
2.2创新与产业进入壁垒
最早系统地对进入壁垒进行分析和论证的是贝恩(J.Bain),他首次把进入壁垒视为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贝恩将进入壁垒定义为:“允许市场上在位企业赚取超正常利润,而不受威胁的一切因素。”[4] 斯蒂格勒(G.J.Stigler)则从市场上在位企业与潜在进入企业成本不对称性的角度对进入壁垒做出了定义,他认为:进入壁垒是市场上在位企业相对于潜在进入企业的成本优势。
贝恩将进入壁垒的因素分为以下四种:绝对成本优势、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和资本要求。[5]资本要求作为进入壁垒的要素,受到了许多学者的质疑,对于许多市场潜在进入企业来说,融资问题可能并不构成进入市场的障碍。
绝对成本优势是指市场上在位企业能比潜在进入企业以较低的单位成本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贝恩将绝对成本优势的原因归结为在位企业具有生产技术上的优势,在位企业控制重要生产要素的供给来源。市场在位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通过经验的积累和R&D的投入,使在位企业能够保持一种成本上的优势。由于生产经验的积累,干中学的成本优势依赖于企业的累计产量和时间,由于市场在位企业比市场潜在进入企业早进入市场,那么在位企业就会享有干中学的成本优势。
贝恩论证,如果最小经济规模是行业需求的重要部分,那么市场上只能维持少量企业的存在,这些企业能获取超常利润而不会引起新企业的进入。如果市场容量不变,在位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力度越大,它实现规模经济的程度就越高,使新企业的进入也就越困难,那么进入壁垒也就越大。市场上同一行业的产品,都不会是完全可替代的,消费者对不同企业的产品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好,即表现出产品差异的特性。企业间的竞争往往表现为产品的竞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结果必然也会表现在产品上,即通过技术创新产生差异化产品,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3创新与产业市场集中度
产业市场集中度反映产业市场集中状况,最常用产业主要企业集中比率指标来衡量。企业竞争优势体现在产品成本优势、产品差异化程度等方面。产业演进过程中,企业间相对竞争优势在企业创新过程中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引起产业内主导企业、竞争企业、跟随企业、补遗企业等市场地位的相对变化,主要企业市场份额的相对变化,以及产业在位企业的退出与新企业的加入。在创新过程中,产业市场集中度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3 创新推动产业技术结构的演进
技术结构指各种技术在各产品生产和工程中的运用规模以及基本生产资源的相应分配。[6]技术结构是导致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的重要因素,创新是技术结构演进的根本动力。对应于不同的创新特点(渐进性创新与根本性创新),技术结构的演进将分别处于渐进状态与跳跃状态。在产业技术结构的演进过程中,特别是处于跳越式演进状态时,会引起产业市场结构的剧烈变动。
4 产业演进状态影响创新的模式与特点
4.1 模式与特点
美国哈佛大学的阿伯纳西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厄特拜克通过对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作了一系列的考察,发现它们三者之间既遵循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又存在着有机联系,它们在时间上的动态发展影响着产业的演化。通过引入主导设计概念,以产品创新为中心,提出了产业创新动态过程模型,简称A—U模型。其主要特点是引入了主导设计的概念,揭示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他们把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及产业演化划分为流动阶段、转换阶段与特性阶段,认为产业的创新类型、创新程度和创新特征取决于产业的成长阶段。[7]厄特拜克以汽车行业为例进行了说明。福特汽车公司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先是新产品创新层出不穷,从1905年到1909年,该公司先后生产出从2缸到6缸共5种不同的引擎,到1909年推出了主导设计——T型车,在以后的15年中,尽管企业生产规模不断地扩大,它们只有渐进性的创新。
A—U模型反映了许多产业成长的创新演化规律,也构成了产品生命周期的理论基础,然而A—U模型并不适用于所有产业的成长过程。程源等分析了美国、日本与中国电视机产业演化特点,认为A—U模型代表了一种发达国家产业演化中的创新规律。但是对于像日本和中国这样的后起直追国家,由于产业的发展必须从引进、消化吸收开始,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后才能开始进行产品创新,因此表现出工艺创新在前而产品创新在后的发展模式。就是对于中国和日本的情况来说,也有明显的差异,例如市场集中度的状况和创新的侧重点和创新的水平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考察不同产业的创新演化规律应该结合产业的属性和特定的国家和历史阶段进行具体的分析。[8]
4.2 影响创新模式的其它因素
产业由于处于不同的演进阶段会对创新模式与特点有重要影响。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具体产业自身特点对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其中主要是产业所处技术系统及产业所处区域创新环境的影响。
4.2.1产业所处技术系统的影响
美国管理学家图西曼把产品从简单到复杂分成四类:非组装型产品、简单组装型产品、组装但系统封闭的产品与组装但系统开放的产品。不同产业处于不同的技术系统中,技术系统的差异决定了不同产业的技术进步方式,而且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后发工业国家的追赶模式与发展模式。我国学者柳卸林按照产业所处技术系统的复杂性和与产业所处环境有关的技术范式的复杂性,把产业创新分为:传统的分包契约型、模块组装型、复杂产品型与以技术为基础型几类,并论述了不同技术系统对产业创新的影响。[9]
4.2.2产业所处区域创新环境的影响
不同创新环境中,创新资源的分布特点、创新主体地位及创新制度环境不同,使得创新的互动效果、创新主体、创新导入技术类别及创新的主动性有很大的区别。陈松举例说明了我国轻纺工业的技术导入以购买含新技术的关键设备(占17.8%)和成套设备(占17.4%)并结合技术培训(占16.3%)为主,原材料工业以技术培训(占22.3%)为主要技术导入形式,化学工业的技术导入以购买含新技术的图纸、技术手册和软件为主要方式(占70.4%),机械工业导入技术的主要方式为购买含新技术的设计图纸和软件(占19.8%)、技术培训(占18.8%)、购买含新技术的关键设备(占18.0%)和购买R&D成果(占15.8%),电子工业主要采用技术培训(占33.5%)和购买R&D成果(占22.3%)导入技术,供气供电行业主要通过购买关键设备(占28.9%)和成套设备(16.5%)以及技术培训(占14.9%)导入技术。[10]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创新与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如图2所示。
5 结论
创新是产业演进的核心动力。基于企业的微观创新行为,促成了产业壁垒的形成、市场集中度的变化、产业技术结构的调整,它们整体促进了产业的演进过程。不同的产业演进阶段、产业技术系统、产业市场结构及区域创新环境等因素,又制约和选择了不同的创新模式与特点。
参考文献
1 刘洪涛.国家创新系统(NIS)理论与中国技术创新模式的实证研究.博士论文,1997年3月:5
关键词: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实现路径;生物群落;消费群体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5-0001-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5.0378
Frosch和Gallopoulos首次提出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指出产业可以仿照生态系统形成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再由分解者进行物质再循环的过程,企业之间建立共生关系。随着循环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生态系统越来越多被管理者和学者所运用。胡孝权提出产业生态化是用来观察企业与企业及企业与环境间互动关系,并探索其发展轨迹的一种方法,科技创新是企业实现生态化发展的关键。张攀分析了产业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特征,从系统、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对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成熟提供了有价值的对策。李锐等提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多个技术创新过程的聚合与叠加,是科技创新集群网络化发展的过程。产业生态系统运行合理能够提高经济体的全面运行效率,有效整合产业内部资源,促进产业繁荣发展。
虽然我国创新产业发展的时间较短,但发展势头猛,数量增加很快。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我国已形成以科研院所、高校为核心的创新产业链条。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经济的发展,加之我国政府对创新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我国创新产业的发展已经具有了生态化系统的雏形并在不断壮大。本文以生物群落的互利共生发展为研究视角点,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实现路径。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国内学者对创新产业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企业和集群层面,较少涉及网络化的生态视角,而创新产业生态系统对创新产业繁荣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探讨创新产业生态化成长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主体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是一个仿生概念。自然界中的自然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两部分组成。类似的,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也是由企业构成企业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组成,其中,创新企业生物群落相当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由生产者、消费者和管理者组成。非生物环境是指为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赖以生存的环境,包括技术支持、政策环境和系统运行机制等。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是在一定地域内由诸多创新企业基于一定的契约关系依赖系统环境的支撑组合在一起的有机整体。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中各个企业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们之间成网状结构,彼此之间会有能量、物质、资金、信息的互换。成员在产业生态系统中会有自己的生态龛位,实现自身创新与合作共赢。
1.1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生物群落
1.1.1 生产者――创新企业。生产者是指提供创新产品生产和从事创新行业服务为主的企业个体,是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为创新产业的创新性生产提供技术支撑,而创新企业依靠高技术支撑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创新产品。比如,动漫公司和动漫基地是动漫行业的生产者,其技术支持可以通过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合作获得,它们共同组成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生产者,共同为创新产品生产提供服务。
1.1.2 消费者――享受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的消费群体。消费者是指市场中购买创新产品和享受创新行业服务的群体。
1.1.3 分解者――创新产业生态系统运行方案的制定者。分解者是倡导创新企业通过联盟、集群或者网络化的形式集合在一起的创新组织,为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形成和运行提供方案和对策,凭借经济实力在系统中占有较多的话语权,比如联盟的盟主。针对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冲突进行调和,平衡各方利益,帮助各个主体在系统中找到合适的位置。
1.2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的非生物环境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非生物环境是指创新企业所处的微观层面的外部创新环境,包括创新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创新产业发展的科研环境、资金保障和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需求量等多方面的内容。
1.2.1 科研环境。高新技术产业等科研主体提供科研环境。在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中,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服务于创新技术研发工作,也包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行业协会等。高新技术产业为创新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主要任务是对关乎生态系统的重大科技项目进行研究,保持技术的先进性优势,是创新产业发展的引领者和支撑者。
1.2.2 资金保障。创新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寻找合适的第三方机构来合理地评估创新产业项目的价值,为其融资提供相应的担保,这是创新产业融资的关键环节之一。创新产业融资机构为生态系统提供资金运行保障创新产业的融资机构主要包括银行、证券公司等。
1.2.3 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为生态系统提供政策支撑,为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发展提供公共管理服务,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和创新行业协会等组织。这些组织部门为创新产业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政策,通过金融、产业政策的引导,加强对创新发展方向、总量、结构和质量的宏观调控,做好引导、扶持和服务工作。
2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主体间关系
在自然界中,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存在水融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依存和相互影响成为产业生态系统主体间存在的真实状态。与自然界生态系统类似,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创新产业的发展是由生态系统内多个主体协同推动的。不同的主体间保持相互稳定的联系,各主体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互利共生、有效耦合的网络组织形式,如图1所示:
图1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主体间关系
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是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发展的源动力,其消费需求的性质也决定着创新产业发展的脉动。在创新产品的科研和设计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凭借其技术密集的优势带动创新产品创新,为产品设计提供思路和理念,为创新产品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在产品生产阶段,高新技术产业改变传统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方式,促使创新产品能够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创新产品的销售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帮助以更少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便捷的方式送达消费者,如通过网络利用电子商务等方式进行;在使用或消费阶段,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使用承载不同技术的创新产品。作为创新产业政策的制定者,政府部门是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形成的强有力的推动力,也是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发展过程中有效的分解者。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能整合具有产业关联效应的企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在全球内部协同创新,实现创新产业生态系统中资源的Reuse、Recycle和Reduce,最终形成不断增值的创新产业链条。
融资机构为创新产业生态系统提供资金保障和金融支持,表现在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优惠的产业政策倾向引导融资机构把注意力集中在创新产业上,而创新产业也需要通过创新产品开发项目,创新资产证券化等吸引金融资本的投入。通过融资方式的多样化、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加大对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投资,为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有效形成及运作提供资金保障,促进创新产业的繁荣发展。
3 我国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发展特征
我国创新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力发展的,在发展中已经具有了互利共生、协同发展的雏形,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同生共进的创新产业生态圈。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特征
阶段 特征
形成 科技创新水平低;网络节点联系不紧密;系统环境不完善
发展 科技创新水平逐步提升;要素流动加快;合作加强;网络节点相对紧密;生态化系统快速发展
成熟 科技创新能力高;交流机制完善;网络节点联系紧密;节点功能衔接;创新产业繁荣发展
衰退或
升级 技术退出:系统衰退;寻找新的出路
新技术代替旧技术:生态系统升级形成-发展-成熟循环往复
3.1 初级阶段
在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构建的初期,政府必须充分利用产业政策制定者的优势发挥其强有力的推动力的作用。创新企业个体在特定空间集聚之后,形成了若干个创新产业种群,这些种群在空间、时间和流动要素等方面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此时,创新产业的生态化系统初步形成。生态系统初始形成后,内部的各个主体之间的联系不多、网络内各节点的连接不紧密,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完善。这一阶段,系统内部主要对资源要素进行整合,增强系统内部各个群落间的要素流动,加强合作,使各个群落利用系统内部的资源,推动创新产业生态系统发展。
3.2 发展阶段
创新产业的快速发展阶段主要是依靠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带动起来的。创新产业和其他产业存在着互利共生的关系,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对创新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发挥巨大作用,为其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内部存在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群落,当市场出现创新产品需求后,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科技创新群落中高技术企业对产品雏形和设计思路进行研究,加速系统内部科技创新资源的流动,从而带动各种要素的流动,随着各种要素的流动性加强,系统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各网络节点的联系更加紧密,推动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快速发展。
3.3 成熟阶段
当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之后,系统内部创新企业和各个主体的融合程度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更多的科技创新资源,融资机构也主动创新金融支持。在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内部,通过广泛的创新企业与创新企业间合作、联盟和联盟的合作等形式各个主体间进行密切合作,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强化系统内部的合作交流意识,提升系统的辐射和集聚效应,进而创新产品生产和销售,实现互利共生和协同发展的目标,形成稳定有序的系统。
3.4 衰退或升级阶段
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都遵循着从产生到灭亡和演化更替的过程,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也具有类似的特征,当创新产业发展的某一项核心技术被新的技术所替代时,生态化系统想要发展必须研发新的技术,否则,该系统则走向灭亡。对旧的技术进行改良或者是在旧技术的基础上研发新的技术是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获得活力的唯一途径和方式。
4 我国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实现路径选择
4.1 通过联盟的方式逐步形成创新产业生态化种群
创新产业繁荣发展的关键是掌握核心技术,而联盟是创新产业迅速获取核心技术的有效途径。通过联盟,创新产业内外部的企业可以实现核心技术资源的优势互补,可以迅速获取科技创新所需要的资源,为创新产业快速把握市场机遇创造条件,因此,我们提倡以契约形式组建联盟,利用联盟的优势互补特征提升创新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4.2 通过种群间的集群方式逐步组建创新产业生态群落
创新产业生态化种群形成以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创新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但是,随着市场对创新产品需求的不断提升,要求创新产业生态化种群形成具有更加紧密联系的组织,以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因此,通过种群间的集群方式组建创新产业生态化群落加强产业内外部的资源流动和交流。比如,创新产品挖掘节点上形成创新产业科技创新种群,为了挖掘创新产品的创新理念通过联盟方式组合在一起;创新产品生产节点上形成创新产业生产种群和创新产品的监测种群,大规模的创新产品生产企业通过联盟方式组合在一起;创新产品宣传媒体建设的节点上形成创新产品营销种群,创新产业生态产业链中的上下游种群通过集群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创新产业生态群落,很大程度上缩短了企业间交流的时间,增强了企业间的交流密度,而群落的规模效应使各成员企业减少了网络维护成本,更容易获取由集群带来的网络共享资源。这样,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内部各个群落进行紧密联系,实现网络化环境下各个节点的密切联系和功能链接。
4.3 通过网络化的方式形成创新产业生态系统
创新产业生态群落间通过网络化的关系形成一个开放、规律的系统,网络关系包括系统内部企业、种群和群落以及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交流的程度不同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同。通过网络化的形式,创新产业生态系统形成一定的规模,网络规模的大小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网络内部各主体获取网络资源特别是科技创新资源的自由程度。在系统内部通过广泛的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联盟、联盟和集群等的密切合作,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强化系统内部的科技创新意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创新产品生产和销售,实现互利共生和协同发展的目标,形成稳定有序的系统。
参考文献
[1] FROSCH R A,GALLOPOULOS N.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J].Scientific American,1989,261(3).
[2] 胡孝权.产业生态与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策略研究
[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1,(1).
[3] 张攀,耿涌.产业生态系统多样性发展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6).
[4] 李锐,鞠晓峰,刘茂长.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技术创新系统演化机理及模型分析[J].运筹与管理,2010,19(1).
[5] 曹如中,高长春,曹桂红.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1).
关键词:产业聚集;技术创新;互动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009-02
产业集聚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带来的强大追赶效应已经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大的兴趣。研究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聚集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强大协同效应造就了闻名世界的美国硅谷和128号公路这样的集聚区,它所带来的创新创业文化效应、知识溢出效应不仅给园区的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中国新兴工业大省的河南正致力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实现“两大跨越”和促进中原崛起。为此,河南省明确提出,产业集聚区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发展的基础工程,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有效载体。目前,河南初步确认了180个集聚区的空间布局,产业集聚效应初显,为区域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极。
有关产业集聚区的研究可追溯到经济学家马歇尔,他在1921年提出,地理集中可以通过本地化和集聚产生外部性。他认为,三种力量可以促使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信息交换或者知识的溢出、劳动力市场的优势和纵向一体化市场的培育。大量的研究是应用马歇尔的外部经济来理解和解释产业集中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Henderson,1986;Glaser et al.,1992;Krugman,1993;Black and Henderson,1999)。显然,马歇尔关于产业集聚产生规模经济及正的外部性的理论是产业聚集区建立的最初经济学依据。后来,不同经济学家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对产业集聚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产业集聚就是企业间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而形成的网络化共融共生的现象。所以,从本质上看,对集聚企业的经营活动起影响作用的,则是缘于空间共融的更为复杂的社会网络。这网络集聚可以优化资源再配置,使企业达到内在和外在的双重经济。
2 技术创新
熊彼特(1912)认为产业的发展是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和模仿来进行的,创新是一个通过资源重新组合以增加企业利润的过程。熊彼特所说的创新包含生产新产品、使用新工艺、建立新组织、进入新市场和发现新材料。所以,企业家寻求高利润是这种创新的载体。当这些企业家创新成功的话,由于超额利润的驱动,会吸引许多行业的模仿者。新增的厂商将会增加供给、降低价格、进而使超额利润为零。最终,企业必须寻求新的创新点来保持自己的利润。由此,整个产业也会在不断进步。
所以,技术创新的定义中普遍强调的是“新”包括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生产管理方式的应用以及新产品的商业化推广等。
3 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分析
3.1 技术创新是产业集聚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首先,技术创新推进产业集聚形成和发展。产业集聚由形成、集聚、成熟和深化四个发展阶段。在集聚的形成阶段,区域经济刚刚形成轴辐式、核心产业迅速成长、企业集聚开始形成,在这一阶段,产业集聚形成受政治经济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产业的发展能力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技术创新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产业升级发展的核心力量。通过企业网络系统的波及效应和渗透效应能够使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基于这种知识溢出效应和技术扩散效应,相关产业就会在地域上形成集聚。因此,技术创新是产业集聚的决定性因素。在本质上说,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获取超额利润。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对产业链和市场交易的成本和环境有了新的需求,这些市场需求将吸引相关企业为了节约运输成本、交易费用和实现信息共享等目的而在该区域集聚或者促进新企业产生,从而使该区域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和相关配套机构集聚,推动了该区域产业集聚的快速形成。产业集聚的形成反过来又刺激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
其次,技术创新是产业集聚持久发展的动力。创新是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产业的技术创新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远远高于产业结构升级在推进资源分配效率,进而推进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与此同时,技术创新需要以产业为载体来进行,所以,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密不可分。产业中的基本要素――企业,就必须靠不断的创新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变化,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技术创新带给企业和产业活力和发展。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实现产品、生产工艺的优化升级的过程也推动了产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了产业聚集区的可持续发展。产业聚集区内部各企业的发展,又会吸引新的企业集聚,成为聚集区不断扩张的源泉。
3.2 产业集聚有利于技术创新产生和扩散
产业集聚会引发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从而有利于新的技术创新的产生和扩散。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是指技术外部经济体产生新思想、新产品时,其他企业可以零成本地进行学习、模仿创新企业。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通过纯粹的模仿产品和生产过程、分拆和彼此之间的交互产生。技术和知识的扩散能够增强和激励聚集区企业的创新和竞争,这对于区域经济的增长效应拉动明显。
产业集聚的能够使产业专业化和提高劳动效率,这就会使企业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研发。聚集区内低的交易成本能够使中间产品交易活跃。聚集区完备的知识、资本和产权交易平台,使创新的实施更为容易。产业聚集也会引起人才集聚,吸引更多研发人员的进入,为创新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4 结论
为更好地发挥产业聚集在创新提升方面独特作用,未来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4.1 完善产业聚集区创新体系建设
构建信息完善的聚集区交换平台、符合区域产业特点的投融资平台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平台主要解决诸如融资困难、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和技术转移等问题,并且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创新向企业倾斜。在这一过程中,区域创新系统各主体应该明确责权利及其合作关系。
4.2 加强产学研结合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大学和政府三者相互关联,共同推进产业聚集区的创新。积极建设科技服务中介机构,为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激励企业和社会的创新积极性。
4.3 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引导职能
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公共支持是聚集区发展的重要动力。政府应该继续担当市场运行的监督者,产业发展的规划者,创新坏境的创造者的角色。做好制度设计和产业规划,合理布局产业聚集区。积极利用财政等政策杠杆支持科技型企业进行创新并做好监督服务工作。
4.4 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
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努力营造大众创新的环境。产业聚集为技术人员信息的交流提供便利,地理的优势、相近的价值观念下的企业和人员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激发创新的灵感,能够增强信息交互,促进创新思想的传播。
参考文献
[1]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柳卸林,胡志坚.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J].科学学研究,2002,(5):550-556.
[3]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讨论[J].科研管理,2000,(2):52-55.
关键词:物联网;产业;协同创新;公共政策
物联网作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后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一出现就受到很大的关注,世界各发达国家均把发展物联网产业作为国家级的战略。中国政府同样意识到物联网产业的前景,把物联网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中,物联网被纳入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我国物联网产业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关键核心技术,商业模式、产业规模、市场应用等方面还不成熟。2013年2月17日,国务院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要推进物联网协同创新达到较高水平。健全和完善我国物联网发展协同创新的公共政策体系,对构建科技资源共享与配置方式的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建立地方投入和支持的长效机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物联网协同创新以及公共政策的含义
1.1物联网协同创新的含义
物联网协同创新是指物联网利益链上的主体,包括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及中介服务机构等,为解决物联网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优质资源要素的全面共享和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新机制。[1]
1.2公共政策的含义
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目标,合法制定的法律法规、条例、计划规划、策略等需遵循的措施和依据。政府作为公共政策的核心主体,赋予了公共政策的权威性,也是政府将公共政策纳入到合法化的范畴之内,关于公共政策概念的各种讨论,体现了公共政策的一个本质特征,即公共政策具有权威性和合法性的特征。[2]
2物联网发展协作创新公共政策的必要性
物联网协同创新过程中,政府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引导,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政策宣传,建立健全物联网协同创新的人才政策、财税政策、产业化政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服务性政策等,为促进人员、知识、设备、成果等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提供了服务和政策保障。另一方面是通过政策来促进互联网的深度协同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规模、重大示范工程、科技成果转化率等方面早日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要建立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协同创新体系,不能仅依靠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必须有政府公共政策的支持为立足点。
3我国物联网协同创新公共政策总述
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已取得的成就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政府的重视,政府一直将协同创新作为物联网发展的关键,采取了一系列公共政策推进物联网发展的协同创新。我国制定的促进协同创新的公共政策有《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年)》《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省级以下的地市层面制定的公共政策有(以江苏为例)《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南通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规定》《南京市“十二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苏州市科委加强科技成果鉴定管理暂行办法》等,[3]这些政策从人才政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产业化政策、财税优惠政策等方面共同构成了协同创新的公共政策体系。
4我国物联网协同创新发展的公共政策不足之处
4.1人才政策有待完善
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之间的人员沟通可以实现知识共享,是促进物联网的协同创重要途径。我国物联网人才政策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保障机制方面均有相关政策,但过分依赖高校或企业自主培养人才,这使得在政府层面上忽视了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协同的人才政策。具体问题体现在,现有政策对高校教师的选聘方面只重视有研究成果、学历在博士以上的教授级人员,而对有着丰富科研前线工作经验的人才视而不见。这些都不利于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人员培养、人员流动、知识共享。
4.2缺乏有针对性财税制度
物联网作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国家高度重视其发展,政府在物联网的财政、税收方面的投入逐年递增,资助的方式也呈现出各种形式。但是针对物联网协同创新的财政、税收支持政策还很匮乏。现有的政策体系并不是为着物联网协同创新而制定的,虽然在已有的高新技术、物联网相关政策中体现着对物联网协同创新的支持,但是毕竟缺少专门的政策,这也导致了大量的物联网协同创新项目较难得到政府扶持。
4.3服务性政策还需要完善
随着物联网协同创新发展的不断深入,创新主体中的服务性组织(包括中介服务机构,物联网行业协会、物联网产业联盟,公共信息技术平台等)也在不断的完善以促进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因此用于监督规范这些服务性组织的政策逐渐被制定出来。但对于这些服务性组织的性质、地位、作用等方面,我国目前也都缺乏明确的政策法律的规定,[4]这些都不利于物联网协同创新的发展,服务性政策亟需完善。
4.4缺乏产业化政策
物联网产业潜力巨大,但是产业规模仍然很小,尽管相关产业参与物联网协同创新发展的热情高涨,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不可否认的是,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水平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物联网并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商业模式,没有形成规模化的集聚产业链。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规划、管理、协调、合作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急需国家层面的相应配套政策。[5]
5我国物联网协同创新发展的公共政策建议
物联网协同创新系统复杂多变,协同创新的参与主体多,协同创新模式多样化。完善和健全我国物联网发展协同创新公共政策体系,对构建科技资源共享与配置方式的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建立地方投入和支持的长效机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以下公共政策建议。
5.1完善物联网协同创新人才政策
政府对物联网人才的引进、激励稳定的相关条款已经出现在较多的政策法规中,为人才充分施展才能营造了的良好环境。但物联网协同创新少不了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人才的流动就不可避免,充分发挥人才在物联网协同创新中的核心地位,鼓励人才在物联网协同创新项目的各主体间的必要流动。首先,政府制定人才流动的激励、优惠政策。规定高校、研究机构中参与物联网科研的教师等研究人员必须定期到企业中学习,同时企业一线科技工作者进入高校、科研机构培训,提高企业的创新技术水平,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人才流通和知识分享。其次,政府部门建设物联网人才流动保障措施,对于人才流动的档案、薪资、职位等级等权益制定出明确的政策条款,档案的调动遵循优先处理、自动处理原则,在部门调动的人才到岗前完成档案的调动工作且不需要被调动人员亲自办理。薪资、职位等与人才利益相关,政府保障其至少和流动前相同,对于响应政府号召而进行人才流动的人员,给予薪资上调,职位提高等奖励措施。
5.2健全科学技术转化政策
首先,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遵循利益引导原则,物联网发展协同创新的主体不同,其追求的目标呈现出差异性,企业注重的是经济利益最大化,而高校和科研机构追求的则是保持科学技术成果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国家应针对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科学技术转化政策,促进科学技术的转化率的提高。具体政策内容建议包括:一是在创造主体的利益驱动机制中融入市场标准;二是对创造主体的利益驱动不应仅限于直接的物质激励,还应包含精神激励,即在科研评价和人才评价标准中体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价值。[6]
5.3丰富财政投入方式,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首先,我国对于物联网小企业的协同创新项目支持力度较小,建议政府制定针对物联网小中企业的协同创新项目专项资金,初期可用无偿资助的形式,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共同筹措。使得想进行创新的中小型物联网企业拥有较为充分的资金来进行技术创新并且吸引科研机构加入,增强综合实力从而提升我国物联网整个行业的实力,促进物联网的产业化集聚。物联网的协同创新是存在风险的,创新主体对于合作的风险有着各自的顾虑,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帮助物联网创新主体降低这种风险以消除顾虑。建议政府财政拨款作为物联网协同创新风投资金。建立专业监督评估部门,为市场前景好、具有产业化可能的协同创新项目提供资金。
5.4完善产业化政策
政府部门引导,建立专门从事物联网研发和推广的产业园区,引导相关企业积极参与,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开展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发,推进技术产业化以及重大试点示范项目的实施,支撑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一是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制定支持国家物联网产业化基地建设的优惠政策,例如土地、资金支持等,在促进物联网企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企业发展,形成区域性的物联网协同创新产业链。二是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支持产业内有产业化前景的关键的、基础性的技术创新及推广,提高物联网相关产品的应用范围,创造实现重大科技突破、重大示范工程的机会,促进物联网产业的协同创新。
5.5完善物联网协同创新的评价机制
为避免物联网协同创新项目的主体为了得到政府资助而作假,政府应制定相关监督评价政策抵制这种现象。第一就是建立协同创新专家评估体系,在项目的各个时期都有专家进行专业的评估,针对物联网协同创新成果的市场前景和产业化可能性,评价物联网协同创新是否可行。第二,建立协同创新协调制度,解决创新主体合作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增强协同创新的内部一致性。
参考文献:
[1]张志华,吴莹莹,张爽.物联网协同创新的基本要素及发展策略[J].通信企业管理,2014,(3):81-83.
[2]徐珊珊,尚秋谨.透视公共政策本质特征——从公共政策概念出发[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18(4):29-31.
[3]潘睿,范丽芬.浅谈协同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成果共享机制[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3,(8):34-35.
[4]白庆华,赵豪迈等.产学研合作法律与政策瓶颈问题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7,25(1):62-68.
[5]董爱军,何诗,易明.物联网产业化发展现状与框架体系初探[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4):61-65.
As a livelihood industry and traditional pillar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extile industry enjoys stro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international market. Accelerating the relocation and upgrading of textile industry will lay a solid basis for turning China from a big textile producer to a textile power. Based on systematic analysis on the relocation of textile industry and the practical conditions of the industry,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a hierarchical model to illustrate the patterns of industry relocation and innovation from individual enterprises to the entire textile chain, which includes from the bottom to top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 the system innovation of industrial parks and the integrated innovation of industry chain. Therefore, the study ha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极大地冲击了实体经济;2009年全球纺织贸易量骤降,中国纺织行业深受其害;2012年受欧债危机的持续影响,以出口加工为主的中国纺织企业愈发艰难。
从国内来看,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东部等纺织业较发达地区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已难以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加之劳动力、土地、能源与原材料等要素成本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产业升级压力增大、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纺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成为必然。
因此,研究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创新模式,或者中国纺织产业转移中的模式创新对于我国纺织行业的转型升级乃至整个国际纺织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特征
当今的产业转移并不是产业简单地在空间上的位移,而是以资本为纽带的要素在空间上的重组。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使得产业转移或重组成为可能。
(2)以产业链的整体协调为基本特征
东部地区的纺织产业在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过程中,产业链整体转移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由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企业)为先导,通过产业链的整体转移和建设,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在当地发展配套或关联产业,实现生产、加工和供应的本地化,使技术、产品和服务能够迅速满足市场的各种需求,也能够实现对企业生产环节的配套支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这种产业链的整体转移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同步转移和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和配置效率,推动产业转移速度的加快和规模的扩大。
(3)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过程中更加注重综合优势
在历经金融危机之后,东部地区纺织产业转移更加注重承接地的综合优势,而不只是关注降低成本。因此,中西部省份中产业配套条件比较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方更具有承接优势;土地资源单位价格比较低和物流成本低的更容易被优势产业看好;能源资源充足、服务优质和发展前景广阔的地区更容易被相中;思想比较解放、观念比较新的地区更容易承接转移的产业。
(4)由受制于资源与环境约束的被动转移向谋求发展的主动转移转变
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由于在发展初期忽视了环境保护,使资源消耗过度,地表水体、空气等受到较严重的污染,在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这些地区对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加之劳动力成本、商务成本等的大幅上升,这些地区不再是一味的被动转移,而是主动将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进行结合,将一部分产业转移至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二、中国纺织产业转移创新的动因
中国纺织产业转移创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致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分析。
1. 资本的内在趋利性
资本与要素在空间上重组的目的是寻求效益最优,资本的趋利性是最基本的转移动机。若Ⅱj>Ⅱk,则向j转移。
纺织本质上仍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追求更便宜的劳力、原料资源仍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动机,然而现代纺织服装业的产业范畴与早期有很大区别,资本不仅仅是实物资本,包括智力资本、要素资源如人才不仅仅是一般劳动力,还包括设计、研发等知识人才,以及信息资源。对于加工制造业,西部地区的一线劳动力更便宜,然而对于时尚品牌企业,资本更愿意向沿海大城市集聚,即资本不同的流向。
因此,与早期的纺织产业转移不同,正在发生的产业转移常常是双向的,中西部一些区域一方面接受东部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一些企业也将产业资本和设计营销贸易中心向东部沿海转移,以获取市场信息、销售渠道、订单并吸引高级研发与设计人才。而原来在东南沿海的企业,如山东如意集团等,一方面向新疆和重庆等地转移原料加工等传统制造业部分,扩大投资和产能,另一方面又通过资本运作收购意大利、日本等地的高端面料和服装生产企业和品牌商。
2. 外部产业生存环境变化
就影响我国纺织产业转移创新的外在环境而言,主要包括成本上升、劳动力供给不足、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等,这些因素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迫使我国纺织产业进行转移创新。
(1)成本上升
近几年,纺织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2011年8月,我国棉花价格328指数维持在1.9万元/t的高点,国际棉价Cotlook A指数为116美分/磅。同时,随着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全国各主要省市大幅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对东部的纺织产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11年以来,我国又先后有35个省、市、自治区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表 1)。从整体上讲,2011年全国范围的最低工资标准在调整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这种趋势还将长期持续。
从图 1 可以看出,我国纺织产业转移创新分为 3 个层次,从下至上依次为:企业的技术创新、纺织工业园区或产业集群的制度创新、产业链集成创新。
(1)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其内容通常包括产品、工艺、流程、功能等。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各种要素在空间上的重组,从而达到转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目的。例如,2011年,华孚凭借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开发出蜂窝状微孔结构功能性涤纶产品;还首次将日本涡流纺纺纱技术应用于色纺纱生产领域,采用粘胶、棉纤维染色-混棉-清花-梳棉-并条-涡流纺生产的工艺流程,开发出系列涡流纺粘胶、粘棉混纺色纺纱线,填补了圈内涡流纺领域色纺纱空白。同样,恒力集团近年来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了熔体直纺超细旦纤维、超亮光纤维以及吸湿排汗纤维等多个类别不同规格的差别化产品,并迅速转化为工业化生产。
当然,目前我国纺织产业的技术创新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待完善,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有待形成;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少;技术创新投入强度不足,且投资分散;将创新转化为市场价值的能力较差等。
(2)制度创新
针对一个或多个工业/产业园区,需要形成一整套系统的创新机制,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做到“有制可依”。正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所说,当前纺织工业正值产业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纺织行业企业应积极开展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和模式创新,有效促进纺织行业的整体提升和全面振兴。
面对中国纺织产业转移创新的现状,需要完善行业科技创新机制和园区协作机制,如: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支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纺织行业科技创新机制;加强纺织工业领域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科学研究;探索具有纺织行业特点的产学研用新模式,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共建实验室,在高新技术纤维、染整后整理关键技术及环境友好型纺织化学品、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回收利用等重点领域推动建立纺织产业技术联盟;加强各类创新主体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能力建设,建立行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完善知识产权的有偿共享、保护和交易机制等。这种模式是以有效的政府支持为基础,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设施完善、服务到位的纺织产业基地、纺织产业园区为主要形式的,如新疆的阿克苏纺织基地、江西奉新纺织工业园、四川彭州纺织服装工业园、陕西咸阳纺织工业园等。
当然,体制或制度创新离不开政府或行业协会的指导和参与。只有在政府的参与和支持下,我国纺织产业转移体制或制度创新才能更加顺利地进行。
(3)产业链集成创新
产业链创新可以是从某一位置或节点注入新的元素,从而带来部分或整个产业链的变革。目前,研发创新和品牌营销创新已经成为我国传统纺织制造业从价值链低端走向高端的关键。
现代纺织业是一个典型的创意产业,既存在于依托技术创新的供给型的创新活动,又普遍存在于消费导向型的创新实践中。文化创意具有跨行业跨地区、打破传统产业边界的特殊性,所以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入文化创意的因素,每个结点的创意都牵涉到相关的横向产业的价值链。实践也证明,纺织产品注入的文化创意含量越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市场竞争力也越强。
产业链创新也可以是集成创新,即整合和优化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实现产业链集成创新。例如2011年,华孚通过引进纺织原料、纺织面料开发企业、知名院校等协办单位,打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引导色纺时尚向纵深进行,不断创新整合产业链。
四、结语
产业转移的表象是资源等要素的梯度流动,其结果则是产业转移方和被转移方的升级,转移方通过转移缺乏竞争优势的产业,转而寻找新的产业角色,从事新产品开发,或跨入新产业、新领域和新价值链;承接方则通过接受这些资源和生产要素,增长经济发展动力,创建新的产业,开拓新的产品和服务。中国作为一个纺织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全球产业网络(GPN)重构的背景下,只有通过转移创新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最优配置,也才有可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实现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跨越。
参考文献
[1] 李廷,杨峻,顾庆良. 全球产业网络重构中的中国纺织产业转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 萧琛,胡翠,石艾. “民工荒”的原因、应对与劳工市场制度变革前景[J]. 社会科学战线,2010(11):52-58.
[3] 卢根鑫. 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4):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