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仿写乡愁范文

仿写乡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仿写乡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仿写乡愁范文

学校是一个梦中的乐园,

我在外面,

姐姐在里面。

长大了,

学校是一个美丽的故事,

我在里面,

父母在外面。

后来啊,

学校是一个漆黑的屋子,

我在里面,

快乐在外面。

而现在,

学校是一个知识的海洋,

第2篇:仿写乡愁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经济管理 创新

自从国家提出统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来,国家就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和效果,不断推出各项配套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必须迎合时代潮流,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机制,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发展新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层次将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将呈现出现新的态势: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更加明确,产业特色更加明显;各地区协调发展,东部地区处于优势地位,新的增长即将在中西部出现;经济一体化程度更高,区域合作趋势更强,资本流动更加自由;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相互合作更加密切。

地方经济管理就是要在区域统筹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发展,但是目前地方经济管理存在着脱离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问题,在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必须不断理顺政府与市场、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基本要求

(一) 政府要转变职能。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入,市场越来越注重各个经济主体的能动作用,鼓励各个经济主体主动加入到市场竞争中,这就要求地方政府为企业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发展环境。政府要不断转变职能,使政府成为高效、廉洁的政府,为企业提供更优质地公共服务,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各领域协调发展。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地方经济管理创新,就必须发挥各领域、各层级的力量,政府要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促进平衡发展。不断建立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服务机制,使经济主体的成熟程度与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促进各区域的协调发展。

(三)注重发挥特色优势。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地方经济管理创新越来越注重经济主体发挥自身的地区优势和产业优势,发挥出自身的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政府相关部门要集中力量,建立自身的品牌,不断做大做强,推动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

(四)注重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不是盲目地发展,更加注重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地方各级政府要做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协调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推动本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着重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重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五)注重经济合作交流。

区域经济发展不是孤立的发展,各个经济主体必须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各地方政府更要打破地区壁垒,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传统观念,逐渐形成互动合作、良性竞争、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新模式。建立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平衡机制,使市场主体之间能够协调配合、共同发展。

三、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路径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经济管理机制的创新越来越重要,地方政府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改善创新方向,拓展创新道路。

(一)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为了保证区域经济的统筹发展,地方政府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地方政府要不断创新地方经济管理机制,使其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强经济体的活力和竞争力,逐渐形成互利共赢、合作竞争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合理规划城市内部的产业布局,统筹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

(二)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就要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和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重区域内产业结构改造升级,适应国内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推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同时要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培养和发展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使企业能够在创新的引导下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为了提高区域经济的质量和效益,经济主体就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不断创新合作形式、深化合作层次,通过合作交流扩大自身的发展规模,实现资源共享,并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实力,创新经济协调机制,加强经济体之间的沟通协商,实现利益最大化。

(四)创新区域政府管理模式。

对地方政府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逐步建立服务型政府,使政府从经济活动的管理者转变为经济活动的服务者,为企业的投资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不断发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减少政府干预,真正做到简政放权、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同时还要坚持市场手段与法治手段相结合,不断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合理调节矛盾和冲突,不断规范市场环境。

(五)创新区域经济调控模式。

地方政府要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编制和执行经济发展计划。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使经济主体的发展趋向平衡。真正发挥市场的作用,减少政府干预,使生产要素和资源在经济主体间自由流动,使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加和谐。逐渐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公共服务能够在不同区域之间都能得到应用。

四、结语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联系日趋紧密,地方政府必须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机制,不断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将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层次。

参考文献:

[1]鲍丰彬.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9.

第3篇:仿写乡愁范文

关键词:《乡愁》与《听雨》;结构;意象;相似相异

中国分类号:10-0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09-015-04

作者:王志清,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江苏,南通,226019

《乡愁》与《听雨》,何其相似乃尔!

初读余光中的《乡愁》时,笔者就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宋末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词。随着阅历的增长,越发坚定了这种认识:《乡愁》具有明显的仿写《听雨》的痕迹,具有让人直往《听雨》上联想的相似性。虽然,我们不能硬性强迫余先生承认他的《乡愁》就一定是仿写《听雨》的,而我们这样比照,也主要不是为了确证这种仿写的主观性。然而,余光中的《乡愁》即便不是仿写,甚至是作者连《听雨》都没有读过的纯属偶然之作,而二者的比较研究也就更有意义了。为了对比解读的方便,我们将二作品抄录如次: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虞美人・听雨》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乡愁》与《听雨》二者的相似,是显见的客观的事实。关键是,我们如何来透过二者外在的相似性,而在深层次上寻绎和揭示其同中之不同、不同中之同呢?

一、从所表达的意旨上看

从创作的发生看,身世之感的抒写是二作品最一致的地方。虽然家国和身世的差异乃有天壤之别,然而,相同的是:蒋、余二人,漂泊的身世相同,又均处少壮已逝的晚境,特别是所抒发的情感和意旨相同,都是一种揪心的痛楚,都是沧桑之变而后引发的故国之思。因此,人逝物非,心情不再,是二诗人创作时的共同心理状态。

以蒋捷观,他年青时曾贵为一介公子,生当宋、元易代之际。词人少年进士,过了几年官宦富贵生涯,但宋朝很快就灭亡。宋亡后保持气节,隐居竹山不仕。其一生饱经战乱流离之苦,颇富忧患意识。因此,其存词九十余首里,多写人生遭际,多表达故国之思,不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舟过吴江》)的叹息,就是“此际愁更别。雁落影,西窗愁月”(《秋夜雨・秋夜》)的悲慨,要么是“凄凉一片秋声”(《声声慢・秋声》)的哀鸣……蒋捷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其《虞美人・听雨》,将其一生遭际压缩在五十六字中,自我人生历程高度概括,极写生命体验和人生况味。宋末之际风雨飘摇,蒋捷经历了颠沛流离的丧乱,身处国破家亡的末世情境,词人以少年欢愉来反衬,突出老年凄凉,“而今听雨僧庐下”,“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一切皆空,万念俱灰,唯有苦雨,唯能听雨,淅渐沥沥,点滴不尽。在蒋捷之前写听雨的词里最著名的是晚唐温庭筠便漏子》,词云:“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北宋万俟永的《长相思雨》,也写听雨,“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此二人的词都是写男女相忆之情,远不及蒋词感情深怨沉郁。蒋捷暮年听雨,包含着历尽劫难而的无奈和执著,其所听哪里是雨呵,那是雨水和泪和血的混合,是他滴滴不尽的苦泪和心血。

而以余光中观,其诗也是实写其一生的经历的,他自己就曾经说过,他的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诗的前三旬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我想到了大陆这个“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余光中《乡愁》也是传统主题,他把乡愁以清晰的时间流程组合:“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以不同时期的不同之“隔”,聚焦人生,浓缩经历,而其乡愁在反复的咏叹中逐渐深化和升华,情感极其深婉沉郁,虽然他的人生际遇迥异于蒋捷,但是他重在表现身世之叹的意识和自觉与蒋捷同。台海之隔,为经历了离乱之丧的余光中提供了忧患的情氛和激发。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在南京生活了近10年,抗战中辗转于重庆读书。而他的“母乡”加“妻乡”的常州,又给他增添了牵心挂肚的眷念,他说:“常州给我的安慰与影响,从小就充满女性的娴雅与柔美。这一切,加上江南的水乡,历史与传说,莺飞草长,桥影橹声,妩媚了、充盈了我的艺术感性。我的江南是以常州为典型,更以漕桥为焦点的。我的《乡愁》一诗里,邮票与船票的另一端,袅袅牵动我年轻心灵的,正是永恒的常州母亲、常州新娘。”他的被他视之为“诗余”的散文里也常有这样的表述,如《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中,余光中充满深情地写道:“那是大一的暑假,随母亲回她的故乡武进,铁轨无尽,伸入江南温柔的水乡,柳丝弄晴轻轻地抚着麦浪。”故乡留给余光中的是柔情和爱情的甜美。而余光中自1949年21岁时负笈台岛,就一直为“一湾浅浅的海峡”所隔。离开大陆20多年,一水之隔则恍若隔世。海峡两岸的阻隔状态,使他的回归似乎成为遥远的梦。这种漂泊感而生成的“过客”心态,生成了强烈的失落感,也生成了深厚“中国情结”。因此,他在20世纪60年代起就在诗中文中不断地重复怀乡的情绪和主题,其1966年2月漂泊在海外时所写的《当我死时》,就很有代表性: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t望/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目

乡愁成为一种纠缠不休、排解不了的情结,始终困扰着他,而且,越缠越甚,他说: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余光中的“乡愁”不只是纯粹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之“隔”,而是沧桑巨变后的、日历久弥新的一种情感的渴望,是日渐炽烈的民族眷恋。其笔下之乡愁,具有鲜明的地域感和时代感,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诗人的这种独特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体验,带有极其普遍的意义,概 括和包容了所有海外游子的思乡深情,极其自然地把个人的忧思提升到民族统一的渴望。因此,《乡愁》已经成为整整一个历史时代的海外华人的普遍感情的准确而生动的概括。

概言之,余、蒋二作,均写一种故国之思,写一种乡关之愁,二者同中之不同的是:余愁在一个“隔”字,蒋愁在一个“丧”字;蒋词偏于故国之思,余诗偏于故园之恋;蒋词表现的是灰心和疼心,余诗反映的是忧心和揪心;蒋词多悲悯,余诗多缺憾;蒋词绝望而无奈,余诗守望而不失望;蒋词重在“黍离”的现实感上,余诗则有一种“蒹葭”的迷蒙感。因此,皆为饱经离乱痛楚之人,而成易代沧桑之感也。

二、从表现方法看

余光中的《乡愁》在表现形式上,与《听雨》相同,也采用了类似“复沓”的写法,这是诗经中最常见的写法,是人类童年时代说特有的“童趣”化表达,也是中国民歌的常见写法。在表达上,其共同点:都是突出人生一阶段自有一阶段的心情和状态;都是从现时的视角而对历时的流程以逐一观照,重在现时感受;都是在近义反复和逐层递进中展开各个时段的画面的。

蒋词采用三部曲式的线性历时结构,纵深发展,词人以“听”来聚焦,以“雨”来关联,以“听雨”背景和情节的相似性,来整合各自然段,来偕同不同时空、不同境况、不同心态的表达。于是,少年、壮年、暮年三个代表性时段,歌楼、客舟、僧庐三个典型性地点,以及三个时段而构成的三种情状,在形式上具有了颇具戏剧性的三幅画面,形成了三个循环反复的乐段,形成了语词似有参差而在感觉上则齐整且近似的句段。蒋捷“听雨”的三段式转换,再配以淅淅沥沥的雨声,复沓的音乐效果十分强烈。因为阅尽世间沧桑,深味悲欢离合,其实,雨还是那雨,因为境况的不同,所听得的感觉自然不同。不同者,心也,耳也,“一任”两个字,写现在时的窘况和感受,使复唱在推进中出现了情绪,“雨”声也就愈发的黯然伤感了,那是在冷漠孤独的痛苦的心声。

《乡愁》同样采用“复沓”的方式表现。在形式上,《乡愁》属于自由体,但四节之间却相当均衡对称,而每节之内又有长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在外形整齐中又有参差之美;每节都用“乡愁是……”来复唱,又用“这(外)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叠词的运用,强调了每一“隔”的近似性,加剧了“隔”的连续性。“一枚”、“一张”、“一方”、“一湾”,这些数词都出现在同一位置上,使那些被数词所修饰的中心词具有了统一性的意义,也强化了诗的音韵之美。从思想上看,既表现了突破“隔”的渴望,也流露出始终置身于“隔”的无奈。因此,虽然此诗的复沓不同于传统诗歌的表现,需要句式、内容的复沓,只是在近义反复、逐层递进中,形成了一种复沓的效果,成为事实上的复沓,形成了大体相同的整齐和工稳形态,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表现出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美,又使全诗显得低回掩抑、如泣如诉,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跌宕起伏的乡愁深情。

三、从结构形式看

余光中的《乡愁》在结构上,也与《听雨》相同,均采用了“蒙太奇”的组合并置。二作品所表现的时间的跨度大,内容包涵广,感情蕴藏也深。一生经历这样大的跨度,通过并置式的赋陈,都是纵深感的发展,而不是平面的。每一个自然段,既各自独立,又是浑然有机的一个整体。

《听雨》三个时期,三种心境。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以几十年时间和几千里空间的跨度,构成了三幅象征性的画面,而三幅画面则在同样的“听雨”背景和情节中展开,以时空的跳接来组合,以镜头的形式将不同时段的不同人生境况以切换和叠加。《听雨》词中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和心情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是三个极端对比的生存时空,三个截然不同的生存状态,画面与画面的并置叠加,不同境遇、不同况味的不同感受,而由于整个时空统一于淅沥不断的雨声之中,使虚构的三个时空具有了内在逻辑联系,具有了“类”的比较性,也具有了一定意义的逼真性。第一幅画面听雨歌楼,展示其少年风流浪漫,色调轻艳迷离;第二幅画面听雨客舟,交待多事之秋的中年,人在羁旅漂泊中,色调慷慨苍凉;第三幅画面听雨僧庐,具象暮年而今,词人困顿于僧庐,色调灰暗惨淡。此僧庐听,含满腔旅恨,万般愁苦。整个一首词,画面简洁,结构严谨,高度概括,形成了极其鲜明的画面与画面之间的相互映照和对比,一生的悲欢歌哭,融汇其中,艺术地概括了作者的人生道路和情感历程。词人从少年风流,到壮年飘零,再到晚年孤冷,是其个人经历的凄凉走向,也是一个历史时代由兴到衰、由衰到亡的嬗变轨迹的寓意,很能引发读者的同情和和沉思。

《乡愁》诗的结构是由四幅画面并置组合的。诗以时间为顺序:即小时候一长大后一后来一而现在;以感情为线索:家一母亲一妻子一祖国;以“隔”为中心话题:一“隔”复一“隔”,此“隔”非彼“隔”。四幅鲜明而又很生活化的画面,其并置方式与蒋词同,都是从少到老,都是在环境、生活和心情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了的画面,而其空间的“隔”和时间的“隔’嘟因此而有了“类”的意义,“隔”也是四幅画面并置的逻辑联系,画面也统一在“隔’,字中。第一幅画面: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幅画面: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幅画面: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幅画面:隔于一湾海水,有国家不能归。其“隔”只能靠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维系,更添加了“隔”的痛苦和无奈。而这种“这头”―“那头”的“隔”和“隔”的组合,创造出一种时间和空间的张力感,不仅仅各幅画面里,而且各画面与画面之间,都弥漫着浓浓的愁思。换言之,《乡愁》的四幅画面,四幅画面形成的距离感,是诗人绵绵不绝的愁丝来缳系的,是诗人渴望消除“隔”的强烈愿望。

此二作品的共同点是: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并置,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对比,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层递,单向的推移,形成了时空的纵深,进而造成了幽远深邃的意境,造成了丰富含蓄的内蕴,诱发读者以多方面的联想。

四、从意象选择和组合上看

西方美学家托马斯・芒罗指出:“诗的价值并不存在于表现抽象观念的诗行或散文诗中,而在于通过意象的美妙编织,能唤起情绪和沉思。”余光中对诗歌的结构是比较考究的,也是很自觉的,他自己就曾经写文章来阐述:“所谓意象结构,是指一首诗内的许多意象,或因类似而相属,或因相反而对照,或因联想而相应,总之应该此呼彼应,有机发展,成一系统。”在意象的运用上,二作品明显差异。而在意象的结构上,二作品又具有很一致的地方。

《听雨》的三幅画面均以意象化词语连缀而成,含蕴深厚。词人借“听雨”寄寓人生历程风雨凄厉之意,实属妙手偶得。“听雨”的中心意象,派生和繁衍出一连串的子意象, 而这些子意象,均含有寄托,富有象征,具有诗意的“符号性”,构成了三幅具有象征意义的画面。三幅画面的“歌楼”、“客舟”、“僧庐”,暗喻人生主要行迹,也暗喻了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和生命状态。此三幅画面,则由一个“听雨”的中心意象所串联,成为一个浑然的整体。不变的是“听”,所变的是环境、年龄、状态、境况、心态等。“少年听雨”的画面,由“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交织而成,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着力渲染的是“不识愁滋味”的快活时光。诗人巧妙伏笔,以逐笑生涯,来反衬坎坷遭际,也与以下的两个时期形成强烈的反差。因此,作者越是渲染此时之无愁,越见“而今”之愁甚;越是表现此时生活灯红酒绿的优越,也越是反衬而今凄风苦雨的悲凉。“壮年听雨”的画面,聚焦于“客舟”,而“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等衰飒意象,具象出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悲凉心境。“而今听雨”的画面,镜头拉近,回到了“而今”这一中心视点,这是此词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此词发生的灵感触发点。画面中刻意凸现出僧庐之冷寂与鬓发之斑白,借以展示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而又枯槁的身心。“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画面中突现出的形象: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在十余字中,一览无余。“悲欢离合总无情”,是追抚一生经历得出的结论,蕴有无限怅触,不尽悲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流露出无限的怅惘和无奈,少年的欢乐和壮年的愁恨,已如雨打风吹去。彻夜听雨本身,秋意凄凄,情怀也凄凄,更让人感受到其中包含了他那“欲说还休”的情感调节和心理控制。

还有一点绝不可疏忽的是,词中的三个时期的“听”雨状态以“上”、“中”、“下”来概括,匠心十足,寓意极其深刻。“上”至“中”而“下”,色调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迁,实际上是情绪的变迁,是生活状态的变迁。这种演变,意味着饱经忧患,也饱含痛楚。

《乡愁》的中心意象不曾有“现成词”出现,可概括成一个“隔”字。此“隔”既是一个实在的时空距离,也是一个心理动作,是心理的阻隔,是突破阻隔的意愿。一个“隔”的中心意象派生出子意象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都是消解“隔”的外在形式,又是不断生成“隔”的内在逻辑。余光中从生活的深切体验中,将极难捕捉的乡愁情绪具象化,并实现了诗人通过意象以传达微妙隋感的美妙编织。四幅画面均在“隔”中,或者说,“隔”是四幅画面的中心情节。不变的是“隔”,变的是所“隔”的内容和形式,还有心境。这种“隔”,诗人以“这头―那头”来重复,《乡愁》四段,重复语“这头……那头”,加剧了“隔”痛苦和无奈,也让人听出了诅咒“隔”的话外音。诗人一直无法消除的“隔”,一直被“隔”折磨而苦恼,虽然所隔的内容不同,方式不同,状态不同,而每一‘隔”的缺憾程度均不同,其缺憾情绪在不断地强化,在复沓中递进与加深。

诗人将意象放置在广远的时空中展示,一生经历,半世颠沛,而意象与意象之间并置而互摄,生成了演绎性的陈述。这种类似蒙太奇的排列组合,使四个不同的时空表现出一种互相关系着的而又正在进行着的状态,而画面与画面之间让人感觉到有着一种情韵的弥漫,一种气息的流动。而画面与画面的切换,“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也是意象与意象的替代,具有引起视觉联动的功能,让人的感觉与情绪在获得显在语言的支持的前提下而超越了抽象的思想与词汇。笔者曾在拙著《盛唐生态诗学》里说过:“中国诗歌重视物象自身的语言,重视物象与物象之间的空间语言,重视‘唤起某种情绪’的既定语境。”《乡愁》四幅画面形成了四组意象群,展现的虽然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场景,而意象与意象之间连成一体,通过特定的联想以跳接,形成了诗的艺术“留白”,形成了“唤起某种情绪”的既定语境。而意象以及画面联系之间所形成的“虚空”,则引发出无尽联觉。故而,此“虚空”并非物理意义上的没有,而是情境意义上的“潜有”。字面上“无”,乃含蕴其中之“有”,是一种意义延伸或孳生的“虚空”,具有潜在的语言内涵绘画性效果尤其强烈。因此,实有与空有之间形成了“显在语”与“潜在语”的交响,生成了巨大的艺术容量。

二作品都是通过意象和意象化及象征手法的使用来表现情感的,于意象的摄取和变化中蕴含人生的经历和变化,形成了工整美、错综美和秩序美。“由此看来,经由意象的组合,意境的创造,诗能在我们心目中唤起画面或情景,而收绘画之功。另一方面,把字句安排成节奏,激荡起韵律,诗也能产生音乐的感性,而且像乐曲一样,能够循序把我们带进它的世界。”

五、从所采用的语言上看

《乡愁》用语,在余氏诗歌中似乎属于一个另类。余氏之诗,多磅礴之气,多铺排之势,多华采之饰,也有缠绵悱恻的,如《等你,在雨中》、《碧潭》、《春天,遂想起》等,但是,却实在找不到像《乡愁》诗那样纯用口语表现的。诗中“这头那头”的口语重复,大类民歌的体式,坦率明净,读来并不感到让人不耐烦的累赘,更非诗人的词穷。诗人有意为之,也是诗人童心萌发发来的奇特措词,具有一种孩童般的执着趣味。诗人把深切的思念和激烈的心绪,出之以简练而浅近的文字之中,使很深邃浓郁的乡愁具有了单纯美、朴拙美和丰富美。

第4篇:仿写乡愁范文

一、高效课堂模式具体操作步骤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简单地说是将40分钟分成三个阶段,即学生先自学几分钟、再教师点拨、最后当堂训练,并且根据课型的不同具体安排不同的自主学习任务,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效率。

第一阶段:课前几分钟自学。

本阶段教学要点:针对每一课教学目标或内容特点,出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3-4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合作式解答。其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已知的掌握程度,对学习本课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收集。在问题预设中我们根据学习内容预设若干由易到难的递进式自主思考题,也就是将难点分成几个小问题,根据知识的联系、形成、发展过程通过一组问题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学生在这一阶段的任务一是通读教材;二是对照递进式自主思考题全面了解本课内容,做到对本节课的任务心中有数;三是自我的反馈即弄清自己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学会自学,要采用多种手段使学生达到看、听、问、记、议的统一。

第二阶段:教师点拨。

(1)教师集中点拨,释疑解疑

教师根据小组反馈和自己收集的学习信息(主要是疑问),进行总结性集中点拨,解答问题,对有些问题进行规范性讲解,也可让已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讲评,教师点拨,也可师生讨论。

(2)学生归纳,教师巡回指导

这是学生学习内容的进一步深化,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形成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本课知识的目的。

第三阶段: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指的是通过检查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以弥补自学、讨论交流中的一些疑惑和不足,让学生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具有的一种能力。(例如学习完余光中的《乡愁》当堂训练:阅读下面句子,然后仿写。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乡愁是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的家。仿写:乡愁_______;幸福是________;欢乐是________;悲伤是________;痛苦是_________;爱是_________。)

当堂训练的要求是:(1)针对性强。所有训练题必须在本节课的学习范围内,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必须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这样既能使学习内容得以巩固,学习效果得以检测,还能使学习缺漏得以弥补,课外训练有的放矢。(2)当堂批改,既防止错误升华。又使总结出来的方法在以后的实践中得以运用,内化为操作能力,并上升为自己的能力。

二、实施”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以来的困惑

1.在自主学习阶段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参与能力。对于前阶段而言,学困生由于基础较差,对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所以对自主学习阶段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当然原因是多反面。

2.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问题。除了学困生的积极性以外,优等生和中等生也存在积极性的问题。

3.从教师本身而言,要真正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切实的转变思想观念,改变自己的传统教学模式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关键是实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

三、后期落实”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努力的方向

1.既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对于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面临课改理念和中考压力的双重选择时,往往我们更多注重的是结果而忽视的是过程,实际上二者是可以兼得的,而“先学后教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实现二者统一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既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

第5篇:仿写乡愁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造力;创造性思维

创造能力是学生思维培养过程中要达到的最高层次,课堂教学就应该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情感的主场所,教师借助它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任何渠道所无法比拟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那么,到底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理解课文,引导观察

观察是创造的基础,就像夯实地基是建筑高楼的基础一样。不仔细观察,就不会有独特的发现;没有独特的发现,就不能激起创造的火花。创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大脑把从其他感官搜集来的信息,通过筛选、加工、重新整合来组成新形象的过程。例如,客观世界本来就不存在妖魔鬼怪,而人的思想中之所以出现那些九头蛇、人面兽、三角鸟等怪物,都是人通过观察蛇、人、兽、鸟等事物之后,大脑把那些信息元素重新整合在一起的。课堂教学就要利用这一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通过观察再多思考、多联想,创造欲就像灵感一样自然会降临。特别是间接能力的培养,要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深挖细掘,了解作者是如何观察的,从而使学生受到启发。

二、借助想象,活跃思维

创造是思维的最终目的。课堂教学就应该借助联想和想象,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多结论地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头脑中的创造火花。比如,在教完余光中的《乡愁》之后,我就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思考:“乡愁”是什么?并用同样的句式仿写出几句,这时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都写出了自己对乡愁的感悟。有的还写得特好。如,“乡愁是一杯醇香的烈酒/在静夜里/我独自品尝”“乡愁是一首童年的歌谣/母亲唱上句/我唱下句”“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亮/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再如,讲完《斑羚飞渡》一课后,为了活跃学生思维,我最后把课文内容复述了一遍,让学生静听,边听便在头脑中创设意境,然后让他们绘一幅“斑羚飞渡”图。大约5分钟的时间,一幅幅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斑羚飞渡图就展现了出来,虽然这不是绘画课,但能调动学生活跃思维,激发创造欲,也体现了知识在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激发兴趣,诱导发现

创造的关键在于发现,而兴趣又是发现的心理基础。课堂教学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发现欲望,鼓励他们敢于质疑,敢于冲破思维定势,从最熟悉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哪怕他们的发现毫无意义或者是错误的,都要另找蹊径进行鼓励,以使他们不失去兴趣。课堂教学如果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就会成为“死课”,发现也就失去了基础,创造就成为无稽之谈。

仍以《斑羚飞渡》为例,学生绘完图之后,我对他们说:“你们的画就是课文的内容,只不过把文字用线条来表示了,你们认为这幅画美不美?”回答出乎意料。绝大多数学生说美,偏偏有一位学生说不美,我问这位认为不美的学生:“为什么不美?”他说:“以牺牲斑羚的生命为代价来做美的欣赏我觉得太残忍了。”我马上肯定了这一观点。这一观点说明了人类审美情趣的低下,学生发现了选文的不足之处,这就是创造性的发现,包括讲课的老师有时也发现不了。

当然,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远不及这点,它只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经验总结。漫漫教学长路,我们仍需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第6篇:仿写乡愁范文

【关键词】现代诗歌教学;人文素养;《乡愁》成功课堂

1 前言:

一位学生曾给老师写过这么一段话:“语文课上你想尽办法让我们畅所欲言,可你不觉得教材里那些诸如李白、杜甫、舒婷、戴望舒啦,离我们太远了吗?什么‘怀古伤今’啦,‘壮志难酬’啦,我们没有兴趣……有那么多时间让我们对这些遥远的事情发表意见,倒不如将这些放在有价值的事情上……”

这封信让我沉思:什么才算是语文教育中有价值的事?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日益贫乏。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职,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感叹世风日下、物欲横流、精神荒芜的悲情,拿什么来充实他们精神的家园?作为语文教师,我想到了诗歌,诗歌蕴涵着人类深邃的哲思和绵绵不绝的文明,诗歌是人类宝贵的情绪,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而优秀的诗歌,无不触及人类心灵的深处,使我们的情感为之震颤,精神为之提升,思想为之开阔。因此,利用现代诗歌教学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极强的关联性、紧迫性与现实性。

2 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教学现状。

诗歌,很美,但现实很残酷。现代诗歌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现状不容乐观:

2.1 受现代社会功利化的影响,考试指挥棒对现代诗歌的漠视,导致教学中对现代诗歌的省略。

2.2 入选教材的现代诗歌少,有的过于深奥,有些美感不足,难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共鸣。

2.3 “文化快餐”的冲击,人文精神的缺失。

2.4 学生学诗的信心不足。

2.5 教师自身诗歌修养不足。

2.6 新诗创作的后天不足。

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教学的种种现状,实在令作为教师的我们为之揪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啊!沉痛思考之后,我们意识到,如果在基础教育中加强诗歌鉴赏的审美教育,就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此同时,我们同样渴望能有一缕阳光,让我们看到现代诗教学的希望与前景。

3 《乡愁》成功课堂让我们重拾了现代诗教学的信心。

2006年4月,作为观摩员,本人有幸听到了由深圳南山学府中学顾艳老师执教的一堂全省公开课――余光中的《乡愁》。更让人兴奋的是,《在山的那边》的作者王家新莅临指导。此节课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位师生、领导与专家。

2009年12月,作为骨干教师的我光荣地承担了科组重任,同课异构了余光中的《乡愁》,让学理科的校长竟意外地爱上了语文。

《乡愁》课堂真真确确地成功了,时至今天,它仍如一缕和煦的春风吹进教育者我们久违的干旱的心田,让我们找回了现代诗教学的信心,看到了现代诗教学的希望。是什么深深拨动了观课者的心弦?其引发的震撼究竟何在?不可否认的是,被教师的深情所感动,为此诗精粹的语言、浓烈的情感、优美的意境所深深吸引,进而陶醉其中。

《乡愁》的成功无疑为新课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典范,只因它大大提升了也就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所具备的“人文素养”。

4 解读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及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主要表现为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

《乡愁》让我们在学会欣赏诗的同时,体会了诗歌浓郁的乡思之情,激起了我们与诗人的思想共鸣,让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5 走进《乡愁》成功课堂,看现代诗课堂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余光中的《乡愁》,一首荡气回肠的思乡之曲,中国最美的诗歌之一,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在众多的乡愁诗中,它不仅没被淹没,反而脱颖而出,放射出令人瞩目的“水晶珠子”般的光芒,它的魅力源自哪里?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震撼人心的魅力则源于它内在的美。

于是教学中,我们都会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上获得许多成功,而《乡愁》课堂让学生在积极寻找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中不自觉地提升了自己的人文素养。

5.1 寻找美,提升自己的品位。

品位是一种境界,一种生活质量;品位是一个人的情趣;品位是思维,是涵养;品位是人生的态度;品位是对自然、对美、对和谐的亲近和本能的认同;品位是对艺术的感知力、鉴赏力,是生活的细节。

《乡愁》课堂中,在学生初读诗歌后,由教师引发的“本诗在乡愁诗中备受读者的喜爱,它写得非常美,究竟它美在哪里?”一经说出,课堂即刻激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发现热情,什么“结构美”、“情感美”、“修辞美”……脱口而出,自然让学生由最初的起点站到了欣赏美的新的高度上,让他们拥有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也就提升了自己的品位。

5.2 感受美,步入诗境,获得良好的精神熏陶。

让艺术进入语文,也就是让学生感受美的过程。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语文艺术化则是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于是,设置情境和配乐诵读让学生接受了美的洗礼。

5.2.1 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情感与诗境相融。

《乡愁》课前,一幅静幽的乡村明月图呈现在我们的眼前,顿时让学生原本激动浮躁的心境得以平伏,顷刻让他们沉醉其中,浮想联翩,陷入对往事的回忆。或导入屈原《九章》中的“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比喻诗人暮年思念故乡)”的诗句营造了诗歌氛围,从而静化了学生的心灵。

5.2.2 配乐朗诵,产生震撼,达到忘我境界。

现代诗歌,语言精练、含蓄,有丰富的意境,能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诵读也就成为有效的手段。诵读有利于学生去理解诗美,感受诗美。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诵读对现代诗歌教学而言是极其有利的方法。通过多样化的诵读,诗的情感,诗的意境,就会自然在心中积淀。

带有音乐感染力的诵读,更能引发人的情感共鸣,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只因音乐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金钥匙,是陶冶人们情操的方法之一,它的独特魅力在于即使是家庭背景迥异的人,也都会被那动听的音符所感染。

没有音乐的诗是苍白的。天籁之音《神秘花园》让我们课前一起走进了《乡愁》的情感世界,领略了课外古代乡愁诗词的魅力,接近尾声的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思乡曲》的宛转悠扬、深沉激荡的旋律,教师深情的诵读,顿时感染了全场的观众,让学生的心灵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净化。

5.2.3 欣赏美,走进诗意,获取更深的造诣。

学会欣赏,是学生获取人文知识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他们诗歌乃至人文素养的过程。

(1)善引领学生抓住意象,找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理解诗歌的素养。

著名诗人钱涛曾说过:“教学一首诗,不能离开意象这个层面的研究。”意象是诗人表意时所借用的形象,象是形式,意是内容。

《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这样,通过四个具体的意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抽象的乡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诗歌的素养。

(2)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热情,通过再现画面让学生深悟诗意,让他们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乡愁》诗中,四节诗,四个画面,为让学生深悟诗意,教师用范例如“一个小男孩坐在窗前,细细的品读着从远方母亲那里寄来的信件”作为开头,分四小组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用百字以内的文字去再现诗歌的画面,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让他们的情感与诗人一起飞扬,让他们的情操得到升华。

5.2.4 创造美,鼓励想象,步入创造,进入更高的境界。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而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模仿。模仿更进一层就会步入创造,学习现代诗歌也是如此。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诗来源于生活,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会调动他们极大的积极性,为此在《乡愁》课的尾声让学生仿原诗的结构,以“未来啊,乡愁是……”猜测续写余光中诗的第五节,让学生更深地领悟诗人对祖国统一的深切希望,使得诗人笔下的“乡愁”被放大了无数倍。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所有那些整日在相思、离别和相聚间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学生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教师然后揭晓答案:未来/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来那头。课堂最后以《国魂》“小时侯/国魂是项上的红领巾/我在红旗下/烈士在心头为第一节,后分别以“长大后”、“而现在”为开头续写第二和第三节(每行诗的字数,不加限定)的作业而结束。

如此层层推进的现代诗歌教学课堂,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他们的心灵又怎能不深受涤荡?最美的诗,最美的情感,带给我们的更是最美的感动。而寻找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现代诗教学过程的确不失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极为有效的途径。

6 反思《乡愁》课,挖掘成功课堂赋予我们的启迪。

《乡愁》成功课堂虽离开了我们的视野,但依旧那么的让人记忆犹新,因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思考,更多的是启迪――现代诗教学,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应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6.1 认真备好课,充分挖掘诗中人文素养的内涵。

备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进行的准备工作,是讲好课的前提,它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一环。而诗歌教学前如能充分挖掘像《乡愁》诗中母子依恋、夫妻思念、生死感伤、故国伤痛的人文内涵,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效果就能很好地呈现。

6.2 注重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领作用,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诗歌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课堂中能否激发学生学诗的兴趣及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因此教师需用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灵性,用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神性,也可借鉴《乡愁》中的图片与音乐进行激趣,学习《乡愁》课堂寻找、感受、欣赏、创造的步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相信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

6.3 积极研究教法,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同课异构,可以说是目前推行的能给多数人认同的比较好的教学探索,好比“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地区、学生等不同,所以上同一课我们的教学方式都不可能采用同一模式,备好学生,研究教法,才是唯一的出路。实践证明,大凡上过《乡愁》公开课的,他们之所以取得不一样的成功,无不在探索教法上下过苦功。

6.4 不能忽视课堂尾声学生的小结,它往往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升华。

我们的教学,都力求完美,而完美的教学该是有始有终的,所以课堂结束前的小结就一定不能少,诗歌教学更不例外。它既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又是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反馈。《乡愁》课堂结束前学生诉说的最深刻的感受,让他们在各抒己见中不自觉地燃起了如诗人般渴望祖国统一的情怀,这也就是教学中的情感升华。

6.5 适当延伸课外内容,丰富人文素养的教材。

延伸课外内容,是学过知识的学以致用,既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又能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更能让学生感受文学海洋的博大与精深。适当开拓课内走向课外,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文素养的教材。《乡愁》课堂中的大胆猜测及仿写,就是让学生的情感达到新的境界一个很好的范例,该诗的人文素养的教材也由此丰富了起来。

7 展望现代诗教育的发展前景。

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中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目标,而现代诗歌教学则是学生自身文学素养及人文素养提高的有效途径。而今,虽现代诗教学仍有其尴尬局面,但《乡愁》的成功还是让我们看到了现代诗教育的希望。

如果留意当下同学们喜欢的流行歌曲的歌词,他们不就是一首首现代诗歌吗?

再看看我们的周围,仍有不少爱诗的,他们用诗寻求情感的寄托,慰藉精神的寂寞,更让我们看到现代诗发展的前景。当中有王玉清同学这样写道的《乡思》:少小别她寻梦去,碌碌无为在他乡。中秋圆月倍憔悴,辗转难眠把她思。更有许帅同学写的《信念》:十四个年头/从指缝间滑过/如梦如逝/成功与失败/不过一步之距/静寂的夜晚/群星璀璨/哪颗星星才是我/挂在上面的梦/手中的书/没有答案/疑问被挂在了天上/太阳每日更迭/希望日日更新/我打定主意/握住信念/就握住了成功……

这些小诗虽然有稚嫩的地方,但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对人生的感悟、对文学的热爱却跃然纸上。老诗人圣野就说过:一个受过诗歌熏陶的人,长大肯定是个有是非观、有真性情的好人。这些不正是困境中的喜悦之歌吗?因此,我们要以长远、积极的眼光重拾现代诗歌教学的信心,只要大家努力,相信一定能为初中现代诗歌的教学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我们深知,爱诗的人,会用伤痛化作两行泪;爱诗的人,如风一样飘逸,如花一样烂漫,如雪一样清纯,如月一样神秘;爱诗的人,更会在快乐中行走,为自己留下更多的美丽……

参考文献

第7篇:仿写乡愁范文

如何上出“语文味”?我认为要在“趣”中探索 、“情”中陶冶 、“美”中创造 、“读”中品味。这就要找准切入点,即按照课文体裁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系统的学习语文知识,课堂又洋溢着学科特色。

一、“趣”中探索

教学中,根据课文体裁组织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情感,学得有滋有味。如上小说体裁,抓住小说三要素,让学生在复述情节或表演故事中,把握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如《爱恩和奶牛》一课,内容枯燥。我指导学生大胆的表演。有个学生就对“死气白赖”、“留恋不舍”表演得活灵活现,贴近生活,加深了我们对主人公安恩爱护动物的赞同。又如《伟人细胞》一课,它由4个独立又有联系的故事构成。课前我给每组一个任务――讲故事接力比赛,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也加深了对主人公贾里思想的深刻理解。

二、“情”中陶冶

语文是人文性学科,亲情、友情、思乡情、爱国情……可谓“情”感丰富。而不同时期、不同经历的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也不尽相同。教学中,抓注感情的触发点,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陶冶学生的情操。如诵读欣赏《,你在那里》,我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让学生观看“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动人场面,配上低沉的哀乐,先听范读,再跟读。学生不再羞于启齿,感情充沛自然。教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余光中的《乡愁》等也应如此,注重让学生体会,进入感情。

三、“美”中创造

语文课堂就是一幅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语言,使人着迷,令人陶醉。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描写紫藤萝盛开时的壮观景象,语言生动优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教学散文、美文,要抓住这类句子,让学生反复诵读,学习美的语言,感悟人生,仿写句子,创造性的表达生活中的美。

四、“读”中品味

第8篇:仿写乡愁范文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与此同时,“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从此也可以充分说明,它们之间是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们都是学生思维发展过程的直接体现,从阅读出发,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写作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这里我结合平时教学中的实际体会,浅谈如何落实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良性互动。

一、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充分挖掘教材,在文本教学中探索体验写作的有效渠道。

1、通过学习教材,完成写作系列知识的积累过程。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材的权威性与实用性不断得到加强,现行的各种版本既保留了传统教材中的名篇,又增加了时代感强的文章。这些文章的学习积累,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了学生谴词造句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阅读语感,这种知识能力的积累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通过感受教材,完成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塑造过程及审美体验的沉淀过程。如初中语文版的的议论文《谈骨气》,尽管写作的特定年代已事过境迁,但其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至今仍有积极的意义,其论据的三个典型事例也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如通过余光中的脍炙人口的《乡愁》,令学生对思乡思国的情感有了更加感性甚至理性的认识。诸如这些文章,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获得宝贵的审美体验。

3、通过评价教材,完成学生的思维的拓展过程。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对他个人的成长收益非浅,对写作过程中的构思、立意等环节也至关重要。如《紫藤萝瀑布》一文,同样是一棵树,一株草,一丛花,为什么有人熟视无睹,有人浮想联翩?又如《我的叔叔于勒》,在岛上遇见于勒是否合理?《落难王子》一文中遇到灾难时为何都是说同样的话?诸如此类的训练,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多角度作出自己的判断和理解。这样在写作中不少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紧密拓展教材,在阅读与写作中灵活迁移。

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及时提供学生精神食粮。对于拓展材料的精心选择,包括《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内容等,如学习《理想》时,我就让学生仿写诗歌第一节,写几句话:“爱心是――,爱心是――,爱心是――,爱心是――。”进行延伸拓展,深度挖掘,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如我们在学习范仲淹的千古美文《岳阳楼记》的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我们进行了联想与拓展,让学生品位苏轼著名的词《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点拨下,学生明白: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皆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读罢全诗,人生的沉浮、感情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误。

在此基础上,我又更进一步和学生分析文中值得借鉴的写法:(1)、以小见大,在偶遇风雨的寻常小事中表达深厚的主题;(2)、通过情感的表达和抒发,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是文学作品的灵魂。

三、体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是阅读和写作共同的核心。

以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思想培养为纽带,串起了阅读和写作两个环节,因而写作的积累提高也能在阅读中得到体现了落实。

1、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仅能体现在写作中,也是阅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学生在写作中涉及到深题、选材、立意、某篇布局、写法运用等众多的环节,这些环节的情感锤炼和总结,在各种阅读过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人生寓言》中,白兔得到月亮后与没有得到月亮前的心理对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立意新颖。“我”是落难王子同一时代的人,还有对话,似乎不是寓言故事,而是亲身见闻,增强了故事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构思非常巧妙。

2、写作中的写法和经验积累是提高阅读质量的前提。在阅读中,小至字词的领悟和解读,大到写法分析和理解,两者是完全相通的。特别是教材中设置的写作内容,如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要求仿写诗歌,我布置给学生的作文训练内容是仿写《我为少男少女歌唱》,让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切身体会到:现代诗歌抒情性强,形象鲜明,想象丰富,语言优美等特点,然后有推荐了从泰戈尔的《纸船》迁移到冰心的诗歌《纸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去领悟冰心的满腔真挚的思念母亲的情感。

强调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应着眼于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情感体验、感受领悟以及创造性理解能力的考查;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阅读的水平,要从“形象、情感、语言”等方面考察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第9篇:仿写乡愁范文

准确性是课堂评语的灵魂,没有这个“灵魂”,教师的评价语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无论你说得如何生动有趣,如何热情洋溢,都是没有意义的。学生回答了问题,有些教师常常反复地用“好”、“都很好”、“不对”等评语进行简单的评价;或是当学生的回答没达到要求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这样的评判,不但使回答问题的学生一头雾水,不知道回答得好是好在何处,回答得错又是哪里不对,而且令其他学生也莫名其妙,不知道哪一个才是正确的,不道还该不该再回答这个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反应会逐渐变得淡漠,学习兴趣和思维积极性会慢慢的减弱。更为严重的是学生接收不到准确有效的信息,于是以教师的答案作为唯一的答案,而忽略了语文的答案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句式去表述,只要抓住了要点,都应予以肯定。这样的缺乏准确性的评语既达不到提问的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语文课堂万马齐喑的局面。

我发现,有时用准确的评价语言直截了当地指出他的错误及理由,请他仔细想一想后再回答,或是肯定他的具体的优点与进步的同时,指出在哪些地方还可以作进一步提高。这样的评判往往更让学生信服,往往表现出满意而若有所思的神情,在初三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其他学生也能通过一个人的回答,有所反思,有所收获,有所提高,课堂提问的涵盖面也会有较大的扩展。在练习测试及以后的课堂提问中,也欣喜地发现,在课堂上反映出来的问题逐步得到纠正,正确率逐步提高。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准确有效地使用课堂评语,充分考虑到课堂评语的双重功能,要体现教师主导作用,更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因人因答而异,有针对性地作不同的评价,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让学生在教师的评判中不断提高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

2. 注意课堂评语的生动性

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提高,是靠平时的听、说、读、写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丰富多样、灵活生动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美的熏陶,使学生在耳濡目渲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课堂评语也是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因其即时性、情境性与针对性,更应该重视它的生动性。

就拿一次学生仿写了一段优美的写景句子来说吧。当时我情不自禁地赞叹:“你的仿写让我仿佛置身于静谧的星空下,那里有小渠、流水、稻香,还有阵阵的蛙鸣,使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就在面前。如果再有意识地运用一些修辞,那会是多么的精美。”被评说的学生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同时自觉地低头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润色。可以说,生动丰富的评语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也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

课堂评语的生动性还来自于教师语言运用的幽默风趣。一个学生在朗诵《乡愁》时节奏轻快,感受不到丝毫的忧伤之情。如何给他指出问题,又不伤自尊心,我对他作了这样的点评:“这位同学是一个天生的乐天派,你看他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呢,所以朗诵这首诗也是乐呵呵的,大家说说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其他学生在笑声中作了回答,稍作酝酿后再次请他朗诵,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变。可以说,幽默风趣是教师思维的火花,是教师智慧的结晶,是教师知识长期积累的结果。它不仅提高了评价语言的品位,而且优化了课堂评价的效果。

生动的课堂评语恰到好处地推动了教学过程,使教学信息的传导风趣而高雅,使教师激励的传递亲切而温馨。要达到这样的评价效果,需要教师平时注意积累,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加以运用。

3. 注意课堂评语的机智性

在初一的一次作文课时,我发现学生学生在进行口头叙述时,老是喜欢用小红、小明这些简单化的名字。便要求每个学生根据爱好、性格、身体等特点,为自己或他人取一个别名。学生的热情很高,大家议论纷纷,其中一个平时比较顽皮、爱打闹的学生脱口而出:“我给自己取名叫老大!”那个学生的话音刚落,教室里便发出一阵嘻笑声,因为在学生的理解中,“老大”是什么帮派的头头啊!那学生也笑着左顾右盼,很是得意。

如何评价?既要严肃地指出他的不健康思想,作好正面引导工作,又不挫伤他的自尊心与积极性。这就有赖于教师的教育机智。我故作欣喜地表扬起那个学生来:“好啊!毕竟是初中生了,有志气。船老大是一艘船的灵魂,决定着航船劈波斩浪的方向。我想,你一定是希望引领全班同学,成为第一批行为规范达标班吧?”这样一说,那学生倒显出了腼腆的神情,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那位学生在交上来的文章中也改称自己为“船老大”。看来巧妙地采用偷换概念的方法,不露声色地引导学生,还是收到了激励、纠正与引导的效果。

课堂评语的机智性在于老师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随机应变地采用得当的评价语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语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也正好切合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

4. 注意课堂评语的多样性

有一句俗话叫做“好曲子也没三遍好唱”,如果教师老是用一种腔调点评,其激励功能会大大削弱,也会影响反馈功能的发挥。因此教师的课堂评语也要注意灵活多样。

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及时评价与延时评价、个别评价与群体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课堂上呈现出来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灵活运用。当然,课堂评语并不是教师的专利,我们完全可以把评价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小组互评、找对子评等形式,拓展评价的空间,扩大评价的涵盖面。在突出学生评价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也要发挥导评的作用,结合实际问题,教给评价方法,从而使学生在评价中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