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雕刻印刷技术范文

雕刻印刷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雕刻印刷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雕刻印刷技术

第1篇:雕刻印刷技术范文

宋体字是一种横细竖粗的印刷体,多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宋体字起源于宋代,成形于明代,在日本被称为明朝体,清代基本上保持了明代的宋体字风格,到了近代宋体字出现很多新的变体;宋体字近距离观看最适合人的阅读,具有很强的易读性,其横平竖直笔画末端带有装饰给人很好的审美感受,而且承载了中国汉字干年的历史,充满了文化性;宋体字是中国汉字书法与印刷的结晶。

关键词:

宋体字 衬线字 易读性 审美性 文化性

一、何谓宋体字

宋体,或称明朝体(Mincho),起源于宋代,成形于明朝,是基于楷书的基础上,适用于印刷技术的一种字体形式。其字形方正、横细竖粗,点、撇、捺、钩等笔画末尾部分有装饰,属于衬线字体(Serif)。因便于雕刻,其书面印刷效果工整清晰,阅读起来最为舒适,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是16世纪以来汉字的主要印刷字体。

由于宋体字首先是由雕刻工人对楷书笔画进行刻画形成刻刀痕迹,而后由印墨涂之,最后与中国纸张拓印而成。因此,宋体字笔画末端的棱角部分带有一种圆润浑厚的效果,也类似楷书中横画末端落笔处的顿挑,形成了宋体雕版印刻味与书法味的完美融合,欣赏起来十分美观、耐人寻味。

二、宋体字的发展源流

民间有一种说法认为宋体字的始创者是宋代奸相秦桧。其缘由是在一次公文来往中,秦桧发现这些字体形式各异,较不规范,于是他潜心钻研,特别是对宋微宗赵佶的字体进行深入研究,在仿照宋徽宗赵佶字形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创造了一种端正工整、简单易学、独具特色的字体。随后他使用这种新字体书写奏折,引起了宋徽宗的注意,并下令让他将其模板推广至全国,以此作为范本进行公文的书写。宋徽宗的这一举措使宋体字很快得到了推广,并被后世继承下来。也因为这个原因,还有人认为宋体其实就是“瘦金体”的印刷体。

宋朝初期,统治者吸取在五代时期武将得宠骄行所形成的君弱臣强的教训,改变统治策略,确定了“以文化成天下”的国策来巩固政权,以“兴文教,抑武事”的“右文政策”来具体贯彻实施统治者意图。在这种大兴文化建设的背景下,文化空前繁荣起来,印刷出版业进入了黄金时期,刻书中心快速发展,活字印刷应运而生。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毕N发明印刷术后,早期具有浓厚的正楷书法味道的雕版印刷字体已无法满足印刷的需要。为适应印刷出版业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用于印版雕刻的方向发展。在宋代的刻版印书中,出现了非欧非颜、笔画工整,便于书写和刻写的印刷专用字体,宋体字的萌芽由此开始。到了元代初期,刻写的风格基本延续了宋代书体,而后因为赵孟\的书法广泛流行,官刻及民刻相继开始效仿赵体。其宋体字在刻书中比例缩小,发展较为缓慢。

到了明代洪武年间,由于经济原因,民间又开始盛行一种横细竖粗,字形略为扁、占据版面较小的字体,主要用于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和祠堂里的神主牌等地方,被称之为“洪武体”。至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宋体字体基本已经成熟,如明嘉靖十四年苏献可通津草堂本《诗外传》的正文字体,其宋体字体特征更加鲜明。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刻书工人对洪武体这一字形进行了改良,创造了“肤廓体”。这一名称清代的蒲松龄(1640~1715)在《聊斋笔记》曾有记载到:“隆、万时(指隆庆、万历朝)有书工,专写肤廓字样,谓之宋体,刊本有宋体字,盖P于此。”可见,肤廓体就是宋体。到了明万历二十三年,北京地区的国子监使用宋体字印刻《南齐书》。随后,南京地区的国子监也使用宋体字印刻了《三国志》,此种官方的铜活字印刷术,使宋体字再次得到了推广。总之,这一阶段的宋体字在广泛使用的同时,减弱了毛笔书写所带来的流畅性与圆滑感,字形方正,横细竖粗、横平竖直,起笔落笔之处有明显的棱角,其字形在这一时期基本成形。另外,在其称谓上,由于明代刻字,多委托于普通工匠。因此,这些工匠所创造的这种字体,又俗称匠体、明体或老宋体,而日本、韩国、台湾等地区因宋体字字形是在明朝成形,故称之为“明朝体”。

清代初期,由于满汉之间的民族冲突,历代清朝统治者采取的禁书政策、文字狱等一系列镇压反清思想的措施,使得成千上万的人受到迫害。因此,大部分的读书人都躲在家中钻研学问,使得校勘、考据等学问渐渐兴起,刻书行业大为兴旺。而清代的印刷技术并没有突破性进步,但各种印刷技术的运用越加娴熟普遍,除了雕版印刷术,不同材质的活字印刷术也快速兴起。并且,由于横平竖直的宋体字笔画方便进行刻制活字,各种活字印刷术几乎都使用的是宋体。而使用宋体字活字印刷技术印书规模较大的例子当属清代皇家书局武英殿使用铜活字技术印刷的《古今图书集成》以及木活字技术印刷的《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其印制字体不管是在结构、形态,还是笔画的规范性上都达到较高的水准。清代设立皇家书局武英殿的这一举动对宋体字在清代的推广有着重大意义。乾隆朝之后,经济开始逐渐衰落,刻书质量也受到一些影响,宋体字的字形结构变得有些呆板,并且字体版式之间的间距也变得紧凑,阅读起来十分费力。到了清代后期,爆发后,西方印刷技术开始传入我国,刻字高手在此印刷技术基础上,吸收宋代以来雕版刻字的各种风格特点,重新创新了宋体字,使其成为印刷行业的主流字体。

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对汉字做了科学、规范的整理,特别是在标题和正文的地方,对字体的大小和笔画进行了重新规范设计。之后,伴随着计算机在全国的广泛使用,一套字体的制作时间大大减少,成本也降低了许多。不同的印刷字体形式开始聚增,宋体字也相继繁衍出长宋、扁宋、雅宋、标宋以及宋黑等字体样式。但由于我国字体设计起步较晚,其水平与西方国家相差甚远,而西方精美的字体设计,已受到众多设计者的青睐并逐渐递增。

三、宋体字的特征

宋体字的发展由宋代到现代经历了千余年,纵观其发展史,可以看到其字体特征和定型不是一下而成的。从整体上来看,宋体字字形工整、结构严谨,笔画秀丽且美观大方。出版书籍多用宋体字来排版布局,如封面标题或内页正文,再加上宋体字的字形属于方块形,方便活字排版印刷,而宋体字笔画经过不断标准规范后,横细竖粗的比例关系,使笔画中带有一种特殊韵味,更是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这些原因使得宋体字历经千余年依然得以广泛应用,而一种汉字形式既能使用这么长久必然有它的独特魅力,下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介绍宋体字的特征。

1.宋体字的易读性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对书籍的整体需求日益增长。刻书匠人通过长期实践探索,利用汉字横向笔画多过于竖向笔画的特点,把横向笔画缩细,竖向笔画加粗并略微减短,创造出了宋体字,在其雕刻印刷和视觉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是因为人类长期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横轻竖重的宋体字正好适应人眼的视错觉。另一方面,宋体字在页面排版布局上,黑、白、灰三者关系适宜,粗细对比节奏明快。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相比于其他字体,长期近距离长篇阅读,宋体字更能让人静心并感到舒适,避免了视觉上的疲劳。其次,从古至今宋体字的长期使用,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的阅读习惯。人们已经认可了宋体字的大面积使用,不管是视觉上还是心理上更易于人们所接受。如:网页、各软件的界面、书籍等,凡是需大面积使用字体的地方都能看到宋体字的身影。可见,宋体字如此广泛的应用,与宋体字的易读性是分不开的。

如图1该书籍使用字形秀丽、刚劲有力的宋体字为正文排版,穿插图片结合,整体文字与图片在色调上浓淡适宜,布局上错落有致。既缓解了人们在阅读时视觉上的疲劳,又能给人带来一种舒适的享受。

2.宋体字的审美性

宋体字本身具有横细竖粗、横轻竖重的特点,有点类似中国传统木作建筑,架子稳靠,结构紧凑,笔画末端带有装饰,刻版味十足,体现了刀刻印刷的感觉。而随着印刷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宋体字出现之后,汉字的字体结构更加的规范化。这种特质能使信息更加清晰准确地传递出来,增强产品的视觉审美性,促进产品的销售。在现代生活中,社会的发展造就了宋体字高频率的应用。如:在一些书籍封面设计中,就能看到宋体字的身影。见图2这本吕敬人的《外交十记》中,以简单有力的宋体字为标题主体,对同样是宋体字的副标题在字体大小、颜色以及背景等方面做了不同的处理。明确了书籍名称,又通过宋体字的方正端庄的特点,体现了该书籍内容的严谨性。此外,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文字是传播的主要媒介,而宋体字本身带来的审美感受既能突出产品的信息,又能刺激消费者的视觉感受。

基于宋体字的审美性,被广泛使用在标题或正文排版印刷设计中。根据字体使用地方的不同,在字体大小、间距、版式处理上也有所不同,其产生的视觉效果也不同。如图3此书在封面上仅用简洁秀丽的宋体字形式来突出主题,背景大面积留白。正文部分同样使用宋体字来排版布局,只是在字号和版式上有别于封面的设计,整体上给人一种清秀雅致之感。

3.宋体字的文化性

从宋体字发展来看,早期的雕版印刷字体,通常先由书法家书写楷书,之后由刻书匠人直接临刻,最后印刷而成,其字体具有着浓厚的书法气息。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具有千年历史的宋体字规范了中国汉字,形成一种专用于印刷的规范字体体系,见证了朝代更替,既不断注入了宋、元、明、清时期的时代审美趣味和人文精神内涵,且一如既往地保留了中国书法中笔画的结构特征,除此之外,对点、撇、捺等转折部分也进行了艺术概括与规范化处理。简单来说,宋体字是由楷书演变发展而来,承袭了中国书法文化的趣味,不仅笔画上保留了中国书法的特征,且非常恰当地把中国书法楷书的文化特征以刀刻、印刷的方式表现出来,较之以前的楷书字体更加方正有力。由此可见,宋体字作为中国最早的印刷字体,它不仅承载着中国的汉字发展史,更是中国文化的体现。正如李喻军先生曾在《宋体字的文化魅力》一文中所说:“宋体字不是美术字,它是正本汉字。”它不仅有着独特的自身优势,且蕴涵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其形态特征以及内在的文化特征也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因此,明确宋体字的内在本质,才能在保持宋体字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更好地应用于设计,让更多的设计工作者用它来传承、体现中国文化。见图4这是中国第一部农业和手工业加工生产技术的综合性著作《天工开物》。此书籍内页使用方正平稳,对称均衡的宋体字,在体现内容的丰富性同时用以表现中国文化端庄优雅、舒展大气之感。

四、结语

第2篇:雕刻印刷技术范文

目录学: 梳理古籍,分类归纳

目录学就是了解一本古书的目录吗?这真是天大的误会!看一本书,想迅速了解全书结构、各章节主题,要看目录,研究古典文献也是,目录学为的是梳理某一门类、某个主题下古人有什么研究成果、著了哪些书。

举个例子,如何梳理有关《史记》的古籍?首先要尽可能找到所有有关《史记》的书。先走马观花地读完其中的《史记》一百三十卷、《史记志疑》三十六卷、《史记考证》七卷、《史记疏证》六十卷、《史记探源》八卷……然后要总结:谁谁谁写了什么,每本书的主旨如何,这些书的年代(版本)顺序如何,谁借鉴了谁的思想。谁写得比较好,每本书的优缺点,这些书籍可以分成哪几类,有哪些思想的传承与流变……最后,“货比三家”,选择版本,辨伪校勘,发表看法。

这就是古籍目录编制工作的完整过程。这一个过程下来,恐怕要黑发人开始、白发人终结了。幸好,古人也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给我们打下了很扎实的基础。基本上每个朝代都有官方的图书整理工作,会形成相应的目录,还有不少学者、藏书家自己做藏书目录。就说纪晓岚主编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堪称目录学之集大成者,不但修正文字讹谬,整理备注脱落卷帙,纠正倒置篇章,而且对《四库全书》收录的每部书籍都有评价,罗列该书的概要与优缺点,相当于一个《四库全书》索引库。

在本科阶段我们是不会涉及目录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古代书目的概况。大学四年里我们必须精读的就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了解了历朝历代书目概况,掌握了目录学研究方法,对文献整理工作帮助是很大的。复旦大学文史学院院长葛兆光就说过:“当年为查找资料而收集的北大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各种馆藏目录,时时可以帮助我找到一些不常见的文献,就像是潜藏在记忆体里的资源,在激活的时候可以重新浮出水面。”

版本学: 甄别古籍真伪优劣

古时采用雕版、活字印刷技术,各个时期雕版、活字版刻印的字体和版式等都不相同,印刷采用的纸张也在变化。甚至抄本的字体也随各个时期书法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我国领土广阔,文化中心、刻书中心不止一个,各个地区的写工、刻工有不同的传统,再加上官方与个人在图书编纂印刷时投入的财力、物力不同,图书质量自然会有差别。

种种原因造成了同一本古书会有林林总总不同的版本,这使得雕刻印刷术的发展变化以及古籍版本的种类、款识、著录和鉴定等成了一门学问――版本学。在这门课上,我们要了解经典作品有哪些不同版本,学习鉴别不同版本的异同优劣,判断成书年代。

这样做的目的何在?古籍研究很重要的一环是探究古籍的源流,就是找出某本书历代的不同版本,并通过前人撰写的提要或者题跋,了解其版本的发展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选择最有价值的版本用作研究。

此外,我们整理古籍,在做点断、注释之前要先校勘差错,而在校勘差错之前就必须搜求这部古籍的不同版本,理出版本源流后,选择最合适的版本作为底本,然后再与其他版本相对比,校勘谬误,最后整理出更好的精校版本。

比如《礼记注疏》,流传在世的有明代国子监刻印的明监本、明代文人毛晋刻印的汲古阁本、清代阮元组织刻印的阮刻本等不同版本。明监本没有经过很细致的校勘,问题不少;汲古阁本的校勘质量也比较一般;而阮刻本校勘精细,错误很少,排版好看,所以成为后世阅读、研究的首选。

校勘学: 恢复古籍原貌

前面提到了整理古籍时需要先结合不同版本校勘差错,这是因为即使同一版本的古书,在每一次传抄或刊印过程中,也难免会有错别字、多字少字、语句颠倒等差错产生。

第3篇:雕刻印刷技术范文

沿途河水与峡谷交相辉映,山势峻峭,树木葱茏。行至波罗乡龙台村,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布拉山,又经过3个多小时的盘山公路,我们终于在下午4点20分到达峡谷尽头的白卓村。夕阳西下,留下一点余晖照耀着小山村,照耀着白卓村木刻人家。

50岁的泽培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得知我们来采访,早早就站在家门口等候,一家人特意为我们准备了当地特有的松茸、獐子菌等佳肴,让我们深感他们的淳朴、善良。

泽培是俄荣仓第九代传承人,12岁开始随父亲桑培学习木刻手艺。白卓村属半农半牧区,由于地处半山腰,农牧业收成不高,木刻成为当地群众最主要的副业,也是他们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2011年,泽培带着7岁的儿子旺修多吉刻了20多个木板,销往四川德格、白玉及江达、昌都等地,收入7000多元。在农忙季节,他们停下手中的活儿,从事农牧业生产。由于市场有限,他们只是在农闲季节木刻,平时还出去打工增加收入。

泽培介绍,翻越布拉山,金沙江西岸的外冲、阿当、伊玉、白卓4个自然村的村民多数会木刻,自从有了木刻这一手艺之后,村民们主要靠木刻来维持生计。而且我们这里森林资源丰富,盛产质地优良、适合精雕细刻的优质木材桦胶树。选材时选取直且无疤的木材,除去水分后,放在畜粪堆中浸泡,次年再熏烘、刨平,方才用作版胚。一个木刻艺人随身携带的必备雕刻工具就达10余种。

随着国家对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力度的逐步加大,波罗木刻也迎来了渴望的春天。泽培焕发出艺术青春,广收门徒,使木刻这一古老的藏族艺术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

“今年6月份,我参加了在拉萨举行的自治区非遗大展,了解到许多有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眼界开阔了,认识提高了,木刻的热情也高了。我要把白卓村特别是波罗乡木刻手工艺发扬光大。”泽培信心十足地说。

如今泽培在当地就有100多名徒弟。“师傅对我们的要求特别严格,经常教导我们,木刻要心细,要吃苦耐劳,不能偷懒。”35岁的罗布感慨地说。

由于做工精细,木刻手艺的工序较为复杂,共有十余道工序。泽培介绍,在制作中,刻版内文首先必须经过享有盛名的藏文书法家书写而成(在纸上手写印刷体),并经过至少两人的严格校对,将文字用特殊液体印在木板上,在适当阳光下晒干,再由雕刻艺人按照原文临摹刻制;出成品后还要经过12次严格校对,在确定无任何错误后,刷上酥油汤晾晒,干后涂上朱砂颜料,最后用一种能防虫蛀的植物熬成水,将成品浸泡、清洗,最后交付工人印刷即成。

在采访中,泽培最困惑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内地及其它藏区经布、铁制刻版的出现,波罗木刻的传统地位受冲击,逐渐失去市场,原始的木刻发展举步维艰,濒危状况难以改变。

为拯救波罗木刻的命运,给这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与活力,江达县及相关文化部门已着手加大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江达县文化局局长扎西桑波告诉记者,为全面保护波罗木刻,地县两级文化部门已对波罗木刻及其艺人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普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也加大了波罗木刻手工艺的宣传力度,引导和帮助群众向规模化产业发展,积极领导创办实业产业,把传统小作坊做成规模化,把分散做成集中,并尝试把民族手工艺同旅游业相结合,达到增强自身发展的目的,让它逐步成为具有江达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纪念品。同时,发展木刻文化产业,把波罗乡建成真正的“木刻之乡”,保护这一传统文化精髓。

采访结束时,已是下午6点多了,泽培和他的15名徒弟骑着摩托车把我们送到新闻采访车跟前,与我们握手道别。当天的采访时间虽然短暂,白卓村村民的纯朴和热情却给我们留下了最美好的印象。

第4篇:雕刻印刷技术范文

“企业家,需要的是规范、严谨、一丝不苟、脚踏实地。”

祁和亮的人生,就是这样一条商业与艺术交织,双向流淌的河流。

他的“太阳”

1995年,太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太阳机械)的前身上海新闵太阳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从日本留学归国的祁和亮作为主创者之一,担任董事总经理。

“实际上,那并不是我喜欢的工作。”遥想当年,祁和亮这样说。彼时的他,对于机械制造行业并没有太多感觉。

无论如何,太阳机械改变了祁和亮的人生。1987年,青年祁和亮东渡扶桑,怀抱的是文化艺术梦。在日本,他一边研习艺术,一边做着室内设计工作,闲暇时间,流连游走于当地美术馆、建筑馆,这才是祁和亮喜欢的生活。往事蝴蝶般扑面而来,祁和亮至今津津乐道的是,他在周末去博物馆为艺术大师们雕刻印章,收获了不少赞誉和认可。

年轻时候的祁和亮,先后在上海工艺品展销公司、中国旅游纪念品总公司工作,他玩摄影、搞书画创作,甚至当过戏曲拍摄的制片主任。

你能想象把这样一位文艺青年与机械制造的企业主联系在一起吗?祁和亮在印刷圈的一位老朋友回忆起他们的相识相交,对某一个场景印象深刻,“太阳机械初创期间,十分艰苦,祁和亮自己干销售,他开着一辆灰扑扑的卡车,把设备零件运送到我的工厂”。

那个背着画夹,消失在日本空旷街头的祁和亮;那个开着卡车,奔走在销售一线的祁和亮……一帧一帧画面,在时光的影像长廊里,交错、重叠。

“当然,最初我在太阳机械也找到了另外的满足感。”祁和亮说。这家公司成立之时,适逢国内税票市场迫切需要解决增值税连续发票的印制问题。日本太阳机械株式会社正是全球顶尖的票证印刷设备制造企业,祁和亮创建合资公司,把日本太阳机械的先进技术引入国内。“我们的技术引进,推动了国内增值税发票的印制,为中国的税务改革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祁和亮的语气难掩自豪,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所获得的尊重和肯定是难以言喻的。

在近20年的时间里,伴随着太阳机械在票据印刷、标签印刷等多个领域取得的成功,祁和亮在印刷圈也声名鹊起。

回首往事,祁和亮必不会有遗憾和后悔,他能给当初的自己一个完美的交待。企业家祁和亮,为那个孤勇的决定,谱写了一份令人赞叹的答卷。

“这么多年来,太阳机械在我心中就是一件艺术品,我在这其中挖掘出另外的乐趣。商业就是艺术,它们之间没有截然的界线。”祁和亮说。当艺术家的态度和思维融入企业经营管理,更多的正能量迸发出来。祁和亮和他的员工,像对待珍贵艺术品般,神圣地对待太阳机械的每一个产品零件,虔诚地打磨每一道工艺细节。正是这样一丝不苟的艺术与工业精神,把太阳机械带到今天的位置。

盘点过去,让祁和亮欣慰和骄傲的事情很多。那些应该被记住和提及的,不是为了炫耀成绩,而是为了更清晰地照亮未来。

技术立身,祁和亮将此视为太阳机械发展的生命线。从推销日本太阳机械的原装设备,到自己制造一些配件,再到能够完成更多的装配工作,最后到整机生产,这是公司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轨迹。祁和亮不会忘记,1996年,太阳机械孕育出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一半零件靠国内生产、一半零件靠日本进口的第一台商业票据轮转印刷机。18年后,2013年,太阳机械几经积淀,重磅推出全新的柔版印刷机。“这是完全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研发出来的设备,没有一个零件来自日本。”祁和亮如此说道。这么多年来,太阳机械从依附日本技术,到自己主导研发,产品线也不断调整、壮大,实现了质的蜕变。

“日本太阳机械只是我们的一个投资方、股东,我们中国人在运用自己的力量,创造、生产可以打破神话的机器设备。”祁和亮强调。

“咱们国家搞卫星发射,那么多年轻的研究专家在担当大任,”祁和亮说,“这是发展的趋势,太阳机械也一样,重视年轻人的培养。在公司研发、设计重要机型的,都是三十出头的年轻人。”

技术领先是太阳机械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祁和亮对市场的敏锐嗅觉和精准研判,也让太阳机械始终踩准发展节奏,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十几年前,票据印刷是太阳机械公司安身立命的根本。然而早在2002年,祁和亮在当时还不错的大环境中便预测这个细分市场将很快饱和。那一年,太阳机械推出了TLC系列不干胶标签轮转印刷机,并很快在新的细分领域又一次占领制高点。

2013年,整个票据印刷行业被网络发票、电子发票搅得人心惶惶,祁和亮的心态却依然从容淡定。“不管票据印刷走不走下坡路,我们早已找到新的支撑点。”即使竞争对手正在被迫退出票据印刷这个领域,太阳机械每年还在持续获得稳定的订单。“票据印刷业务的下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且未来也不排除缓慢上升的可能。”祁和亮摆出这样的观点。虽然税票印刷业务确实在萎缩,但电子商务的发展,让快递运单业务迅速膨胀起来。“即使是税票,我也认为未来不可能完全被电子发票取代,它的量会减少,但完全实现无纸化也是不现实的。”祁和亮说。

对于标签印刷的发展,祁和亮更是信心十足,“这是一个永远都不会消失的行业”。他同时也提到标签印刷市场正在发生的新变化。商业客户对标签提出了包括营销在内的更多的功能要求,印刷企业必须动脑筋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附加价值和服务,而供应商的责任是跟随市场变化,为印刷企业客户提供最坚实的技术支持。

2012年,太阳机械与柯达公司、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组建三方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发基于高速喷墨技术的组合印刷系统应用及市场推广营销模式。三方利用各自优势,以技术合作实现数字印刷与传统标签印刷技术的结合,为标签印刷行业提供集传统印刷设备、数字喷墨系统和新型材料于一体的,与工艺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相结合的新型标签印刷整体解决方案。“联合实验室各方面进展顺利,我们会在合适的时间点相关成果。”祁和亮表示。对于新技术的探索,太阳机械始终力争走在最前沿。

“多年以来,我们坚持将后三年的事情,提到现在、当下来做,走在时间和市场变化的前面。”祁和亮如此诠释太阳机械的发展理念。继票据印刷、标签印刷之后,太阳机械再次启动新的市场战略布局——柔版印刷。祁和亮甚至将2014年定义为“柔版年”。

“好几年前,我就强调要重视、推广柔版印刷,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市场培育,但柔版印刷的发展还是要慢于我原本的预期。现在,我觉得这个时间点应该是到了。”祁和亮说。

2013年,太阳机械新一代柔版印刷机甫一推出,就在业内引起不小的反响。祁和亮非常有信心,在2014年让公司的柔版印刷机代替一部分进口的高档柔版印刷机。“我们的设备品质,获得了国际专家的认可,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骄傲,是整个太阳机械团队的骄傲。”祁和亮说。柔版印刷代表的是绿色、环保的先进趋势,但在现实发展中也需要克服不少阻力。祁和亮希望,政府能够加强相关引导,加大对发展柔版印刷的扶持力度。

他的“随轩”

场景切换。

这里是上海市虹古路659号,随轩艺术中心。

祁和亮靠坐在沙发上,悠悠地点燃一根香烟,那一小片朦胧的烟雾里,他静静地环顾四周。这里,像极了电影里民国时期的某个片段。老式的德国造立式座钟“当”、“当”响起,这是任何现代钟表都模仿转动不出的岁月的声音。古旧的留声唱片机,仿佛下一秒就能倾泻出靡靡的乐声,那是专属于老上海的味道。羊皮立灯泛出柔柔的暖光,照在既拙朴又摩登的红木沙发上,诗意氤氲。

这样一间办公室里,眼前的祁和亮,与几十年前那位沉浸在艺术世界中的祁和亮瞬间对接。

祁和亮创建随轩艺术中心已经两年多,这是目前国内顶级的私人陶瓷会所。在这里,你会猛然发觉,企业家祁和亮从未远离那个艺术梦想。商海搏击二十载,他的另一重收获是为青年时的艺术梦建造了一个安放地。“我从二十来岁开始沉迷于收藏,过去,那些藏品在仓库蒙尘,现在,我终于可以和有缘人一起来观摩、分享他们”。祁和亮说。

“纵横捭阖,意动随轩。用艺术走进心灵,让艺术照耀财富。”随轩将架起一座沟通艺术家和收藏家的桥梁。

随轩,以文化艺术顾问团队为力量,以艺术论坛、品艺沙龙为载体,与国内外艺术团体、艺术爱好者广泛展开交流。

随轩,以1000多平方米展厅、2000余米长展线为平台,以流派文献展示或个人主题展示为形式,销售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学院派陶艺教授、签约艺术家、老艺人的精美陶瓷艺术作品及礼品。

随轩,以既定的艺术格调和艺术理想为旨趣,以青少年及收藏爱好者为对象,邀请专家开展艺术鉴赏讲座和收藏鉴别知识培训。

祁和亮将随轩艺术中心的功能定义为以上的“交流”、“展示”、“培训”。他在实现自己的梦想,也在帮助更多的志同道合者实现共同的艺术梦。人生的际遇真是奇妙,如果最初祁和亮没有进入他并不怎么喜欢的商业世界,他的艺术梦想也许不会如此刻般丰盈。

祁和亮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在印刷行业,他与合作伙伴联合发起了摄影大赛、标签作品大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了随轩艺术中心,这里更是成为艺术界、印刷界新老朋友时常聚会的场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祁和亮已经连续两次策划、组织上海市少年儿童陶瓷艺术展。“这是公益活动,我们教小朋友们绘制、创作陶瓷,让他们了解陶瓷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培养少年儿童对陶瓷艺术的热爱,弘扬陶瓷文化的发展。”祁和亮说,他甚至为此正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投建一个专门的陶瓷窑房。

不管是企业家祁和亮,还是艺术家祁和亮,总在不断制造惊喜。他就是一本充满深度和厚重感的大书,总是让人解读出不同的况味。

他让很多当老板的人羡慕,一年中时常离开公司好几次,外出摄影,一走就是将近一个月,公司运转如常。

他是最舍得放权的老板,允许员工“斩而不奏”。

正是因为这样,祁和亮在掌控企业发展战略大方向的同时,还能有精力做更多有意思、有意义的事情。

他收藏了500多台相机,是一位资深的摄影发烧友。“我们玩的是胶片,拍一张片子往往要考虑好久,有时候等光就得等好几个小时。不像用数码相机,可以随意咔嚓、随意删减。拍完照片后,冲片前那种等待的心情是美妙的,有期待,也有忐忑,只有冲印完成,你才知道最终的结果是好是坏。”祁和亮说。

第5篇:雕刻印刷技术范文

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定音鼓。

引用 夏侯炳人类自远古以来便有鼓、并且在大多数部落民族中间很常见。然而这种鼓一般是用来调整音高的,不能用于定音。中国人是最先研制定音鼓的民族.用绷紧的皮革制成的定音鼓于公元前2世纪便出现于神州大地。鼓这种打击乐器,远古以陶为框,后世改为木框,蒙以兽皮(多为牛皮)或蟒皮,亦有以铜铸成者。其中堂鼓、书鼓、长鼓、腰鼓等两面蒙皮,唯定音鼓一面蒙皮。1981年在今湖北省随州市西北郊曾侯乙墓附近发掘的擂鼓墩二号墓中出土的古代乐器中便有鼓,制作精致·造型美观,据考证是公元前5世纪的随葬品。而1979年江西省文物工作队清理贵溪县鱼塘乡境内仙岩一带的春秋崖墓群时,亦发现了一面残破的木扁鼓。该鼓直径为26.scm.高6.scm;鼓框呈圆弧状,施绘一道黑漆;上下边各有两排竹钉.用以绷紧鼓皮。这一被推断为古越族支系干越族乐器的扁鼓.与长沙马王堆、湖北随县擂鼓墩出土的鼓不尽相同,具有越族乐器特点。定音鼓一诞生,首先被用于调节我国先民最为重视的祭把舞蹈和摹拟表演。

来源:《艺术科技》1995年第01期 作者:夏侯炳

2、二进位制:

相传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发明了二进位制

引用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这是易经八卦双鱼太极图给人最基础的概念。这概念中其实隐藏着一个重大的信息,那就是二进制。如果用(-)来表示阳卦1,(——)表示阴卦0,那么八卦图从乾到坤的64卦,正好按照二进制的逢2进1的规则构成,第一卦乾卦为111111=63,第二卦为011111=62,第三卦为101111=61,这样排列下去,第六十二卦为010000=2,第六十三卦为100000=1,最后一卦为000000=0。它们的排列真可说是巧夺天工,天衣无缝!

也许在公元前3000年前的伏羲并没有想到他所画的八卦图所用的“易数”方法就是二进制,或者说他压根就没有想过发明二进制的意义。可是当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从他的八卦图一眼悟出二进制的奥妙,由此产生灵感,创造二进位制之后,伏羲这个原本只有中国人熟悉的名字迅速为世界所知。特别是在计算机、互联网迈入寻常百姓家时,人们才真实的感受到二进制的奇妙,它所发明的意义。

莱布尼茨与《周易》真可说是“一见钟情”。当时,他想创造一种乘法机,可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让他一筹莫展。1703年,他的一位好友白晋(,1655年—1730)从中国回来,给他带了一份礼物,这就是《六十四卦次序图》和《六十四卦方位图》。莱布尼茨对这份礼物可说是如获至宝,顿感阴阳两个对立矛盾的面千变万化的奇妙,并对八卦图的发明者伏羲充满了敬意,由此也对中国文明产生兴趣,成为18世纪大力宣扬中国文明的又一位科学巨人。而他正是通过伏羲的八卦图,产生灵感,发明乘法机及二进位制。

其实早在莱布尼茨发现伏羲的二进制之前,北宋哲学家邵雍(1011年—1077年)在研究《易经》时就提出了比较完备的二进位制思想,只是限于当时中国的整体数学思想落后,他的二进位制思想没能传播开来。

20世纪后,随着冯·诺伊曼等数学家在制造计算机方面对二进制大力肯定与推行,二进制借助计算机而为人们所熟知。

3、绳索:

公元前2800年,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创造麻绳的技术。我国人民开始用大麻纤维制绳。到公元纪元开始时,用大麻纤维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主要制绳材料。1775年,英国发明家马虚发明制绳机,结束了手工制绳的时代。从1950年开始用人造纤维制造绳索,直径约2毫米的马尼拉绳受到5512公斤的拉力便会折断,而同样粗的尼龙绳则能承受13227公斤的拉力。

(这个没找到资料。。)

4、指南针:

相传公元前2700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发明了指南针。黄帝用指南针,在大雾中辨别方向,打败了蚩尤。根据史书记载,中国人早在战国时代已使用指南针。公元前3世纪的《韩非子》中说,战国时代已有人用“司南”(指南针)。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对此记载更详。1090年,中国和阿拉伯航海家开始在船上装设了指南针。作导航工具。欧洲在11世纪左右,才用浮在水上的磁针制成指南针。1250年左右,在地中海地区指南针的磁制已装在有度的卡片上面,并以中央旋轴保持平衡。

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后来传遍全世界为全球航海业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5、养鱼法:

公元前2500年中国人已经懂得养鱼。那时我国人民能用人工孵化鱼卵,把它养大食用。1960—1970年代,欧美才用人工养殖蛙鱼等鱼类。英国等西欧国家现在每年由养鱼场生产淡水养鱼约有10万吨。

引用 据史料说,河南安阳市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有“在圃鱼”的记载,也就是说,在我国商代晚期就有人开始池塘养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举世公认,中国是世界上淡水养鱼最早的国家。

中国最早大面积养鱼 始于汉代,据《史记·货殖列传》载:“水居千石鱼陡”。唐《史记正文》中也有:“言陡泽养鱼,一岁收得千石鱼也。”

最早的养鱼专着 在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弃政从商以后,在江苏、无锡利用太湖水域进行人工养鱼。公元前475年,他在宜兴收集民间养鱼经验,结合实践,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养鱼专着《养鱼经》。书中对养鱼的建池、孵化、混养、轮捕轮养等方面的经验都有完整的论述。

6、赤道式天文仪:

公元前2400年,中国人发明了赤道式天文仪。

(这个没找到资料。。)

7、十进计数制:

中国人于公元前14世纪,发明了十进计数制。

引用 十进位制记数法在我国原始社会就已经形成,完成于奴隶社会初期的商代,到商代已发展为完整的十进制系统,并且有了“十”、“百”、“千”、“万”等专用的大数名称。1899年从河南安阳发掘出来的象形文字,是大约3000多年前的殷代甲骨文。其中载有许多数字记录,最大的数目字是3万。如有一片甲骨上刻着“八日辛亥允戈伐二千六百五十六人。”(八日辛亥那天的战争中,消灭了敌方2656人)。这段文字说明我国在公元前1600年,已经采用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这种记数法中,没有形成零的概念和零号,但由于引入了几个表示数位的特殊的数字如十、百、千、万等.能确切地表示出任何自然数,因而也是相当成功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历代稍有变革,但基本框架则一直延用至今。

8、印刷术:

公元前1324年,中国人已会雕刻印章,用墨水印在文件上。1040年代中国刻字工人毕升在北京历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107年,中国人还发明了彩色印刷术。

引用 印章在先秦时就有,一般只有几个字,表示姓名,官职或机构。印文均刻成反体,有阴文、阳文之别。在纸没有出现之前,公文或书信都写在简牍上,写好之后,用绳扎好,在结扎处放粘性泥封结,将印章盖在泥上,称为泥封,泥封就是在泥上印刷,这是当时保密的一种手段。纸张出现之后,泥封演变为纸封,在几张公文纸的接缝处或公文纸袋的封口处盖印。据记载在北齐时(公元550~577年)有人把用于公文纸盖印的印章做得很大,很像一块小小的雕刻版了。

1、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时期的印刷术。

2、晋代着名炼丹家葛洪(公元284~363年)在他着的《抱朴子》中提到道家那时已用了四寸见方(13.5×13.5)有120个字的大木印了。这已经是一块小型的雕版了。

3、佛教徒为了使佛经更加生动,常把佛像印在佛经的卷首,这种手工木印比手绘省事得多。

4、碑石拓印技术对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很有启发作用。刻石的发明,历史很早。初唐在今陕西凤翔发现了十个石鼓,它是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秦国的石刻。秦始皇出巡,在重要的地方刻石7次。东汉以后,石碑盛行。汉灵帝四年(公元175年)蔡邕建议朝廷,在太学门前树立《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七部儒家经典的石碑,共20.9万字,分刻于46块石碑上每碑高175、宽90、厚20厘米,容字5000,碑的正反面皆刻字。历时8年,全部刻成。成为当时读书人的经典。很多人争相抄写。后来特别是魏晋六朝时,有人趁看管不严或无人看管时,用纸将经文拓印下来,自用或出售。结果使其广为流传。

5、拓片是印刷技术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古人发现在石碑上盖一张微微湿润的纸,用软槌轻打,使纸陷入碑面文字凹下处,待纸干后再用布包上棉花,蘸上墨汁,在纸上轻轻拍打,纸面上就会留下黑地白字跟石碑一模一样的字迹。这样的方法比手抄简便、可靠。于是拓印就出现了。

6、印染技术对雕版印刷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印染是在木板上刻出花纹图案,用染料印在布上。中国的印花板有凸纹板和镂空板两种。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公元前165年左右)出土的两件印花纱就是用凸纹板印的。这种技术可能早于秦汉,而上溯至战国。纸发明后,这种技术就可能用于印刷方面,只要把布改成纸,把染料改成墨,印出来的东西,就成为雕版印刷品了。在敦煌石室中就有唐代凸板和镂空板纸印的佛像。印章、拓印、印染技术三者相互启发,相互融合,再加上我国人民的经验和智慧,雕版印刷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7、隋唐之际(7世纪左右),出现雕版印刷术。早期印刷活动主要在民间进行,多用于印刷佛像、经咒、发愿文以及历书等。唐初,玄奘曾用回锋纸印普贤像,施给僧尼信众。

8、北宋时期(11世纪左右),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这是印刷业的一次革命,对中国、欧洲、乃至世界文化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特别是传入欧洲后,有力推动了其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进行。

9、漆――世界第一种塑料:

中国人最迟在公元前13世纪已经发明使用了漆。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发掘出的“妇好”墓(葬于公元13世纪),她的上过漆的棺木就是证明。李约瑟说:“漆可能是人类所认识的最古老的工业塑料。” 巴黎东方艺术博物馆存有一只油漆的木酒杯,这个木酒杯表现了中国人两千年前就有对制造工艺的看法;另一方面,还表明当时的生产很可能已使用现代的工业生产的流水线那样的工艺流程。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国人已发现了漆的重要化学性质,发现了通过漆的蒸发过程使其变质的方法,发现了通过在漆中放几只螃蟹壳,漆就会保持液状,不会变干。公元前120年的《淮南子》一书和公元12世纪的李氏都提到螃蟹壳能使漆保持液态的特殊功能。现代科学家化验证实,甲壳体组织内确有抑制某些酶的活动的化学成份,其中一种酶就是漆变硬的酶。漆可以通过化学作用保持长久的液态,这使中国的这项生物化学工艺具有不衰的工业雏形模式。

10、铜镜:

约公元前1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铜镜。

引用 又称青铜镜。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记载:远古时期,人们以水照面,铜器发明以后,以铜盆盛水鉴形照影。《尚书》《国语》《庄子》等先秦着作中,提到过古人“鉴于水”。《说文·金部》释“鉴”为“盆”,因此可以说盛水的盆(鉴),就是最早的镜子。随着合金技术的出现,开始了使用铜和锡或银铅等制作铜镜的历史。铜镜一般制成圆形或方形,其背面铸铭文饰图案,并陪钮以穿系,正面则以铅锡磨砺光亮,可清晰照面。齐家文化墓葬中出土的一面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的小型铜镜,造型、装饰均较原始,应是目前考古资料中所知最早的一面铜镜。商、西周和春秋时的铜镜,都有零星发现,战国始盛行,产量大增。到汉代,由于日常生活的大量需求,加之西汉中叶后经济飞速繁荣,铜镜制作产生了质的飞跃。所制铜镜工艺精良,质地厚重,镜背铭文、图案丰富多样。后经唐宋时代两次发展高峰,到明清时期,随着近代玻璃的诞生,铜镜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11、伞:

公元前1100年,中国人已经使用伞。也有人说,公元4世纪三国时期中国人才发明了伞。

引用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雨伞

的国家,从发明之日到现在至少也有 3500多年的历史,当时被人们称之为“簦”。到了后魏时期,伞被用于官仪,老百姓将其称为“罗伞”。官阶大小高低不同,罗伞的大小和颜色也有所不同。皇帝出行要用黄色罗伞,以表示“荫庇百姓”,其实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遮阳、挡风、避雨。伞在中国诞生之后,随着对外开放和交流的日益扩大,也就逐渐传到了国外。日本在唐朝时先后向中国派出了19批“遣唐使”,多500余人,其中有医师、画师、音乐家及各方面的学者,他们到中国专门观摩和学习中国文化,不仅把中国的历法,天文、音乐、美术等文化带到了日本,也包括制伞工艺在内的多种生产技术、制造工艺带到了日本。 1747年,英国一位叫祖纳斯的商人到中国旅行,发现中国人打着油纸伞在雨中行走,雨停后把伞一收,随身携带,甚为方便,回国时便买了一把。回去后不久,正逢一个雨天,他便撑开带回去的那把雨伞在伦敦街头行走。按当时英国的宗教传统认为:天上下雨是上帝的旨意,用伞遮住雨就是违反天意,是大逆不道的。汉努威因此受到嘲骂和诅咒,甚至有些人向他投掷鸡蛋。但是,雨伞的好处却人人可见,终于在一片反对声中逐渐盛行起来。到19世纪中叶,雨伞成了英国人的生活必备品,而且用伞也成了英国人的一种荣耀。

12、风筝:

公元前1000年,中国人最先放风筝。风筝飞上天空为飞机飞上天空提供了原理和灵感。

引用 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00余年。相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当今,中国放风筝活动,在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发展经济和旅游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3、米酒:

公元前1000年,中国人发明了米酒。

引用 人工酿酒是陶器的制造。否则,便无从酿起。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既有陶罐,也有陶杯。由此可以推知,约在六千年前,人工酿酒就开始了。《孔丛子》有言:“尧舜千钟。”这说明在尧时,酒已流行于社会。“千钟”二字,则标志着这是初级的果酒。《史记》记载,仪狄造“旨酒”以献大禹,这是以粮酿酒的发端。自夏之后,经商周,历秦汉,以至于唐宋,皆是以果粮蒸煮,加曲发酵,压榨而后酒出。不少西方人都以为米酒是日本人的创造,但岂知,它实际上是中国人首先酿造的含酒精的饮料。而日本酿造清酒的技术是从中国引进的。早在公元前 1500 年,中国的甲骨文中就提到用酒祭祀之事,公元前8 世纪,中国古代诗人也曾作诗描绘人喝醉酒的情景。至迟在公元前1000 年左右,中国就发明了发酵酿酒的技术,使酿出的酒中酒精浓度比普通啤酒至少高三倍。中国优越的造酒技术,在于最早使用曲来酿酒,并且还发现要提高酒中的酒精浓度,只要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加进熟的并经过浸泡的谷物即可。这是世界第一流的酿酒技术,它酿出了高浓度的饮料。这种技术只是在数世纪前才流传到日本以及世界各国。因此,可以讲最早发明米酒的是中国。

14、弓箭:

中国人于公元前8世纪发明了弓箭。而欧洲的意大利在公元10世纪才使用弓,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年。

引用 1963年,在中国山西朔县峙峪村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了一枚用燧石打制的箭镞。该遗址的年代约为距今2.8万年。这个发现确凿地证明了中国先民在距今约2.8万年已经使用弓箭。

弓箭的发明是人类技术的一大进步,说明了人们已经懂得利用机械存储起来的能量:当人们用力拉弦迫使弓体变形时,就把自身的能量储存进去了;松手释,,弓体迅速恢复原状,同时把存进的能量猛烈地释放出来,遂将搭在弦上的箭有力地弹射出去。恩格斯说:“弓、弦、箭已经是很复杂的工具,发明这些工具需要有长期积累的经验和较发达的智力。”而且弓箭的发明或许与音乐的起源也有某种关系。英国科技史家贝尔纳(J.D.Berrnal)曾说:“弓弦弹出的汪汪粗音可能是弦乐器的起源。所以弓对于音乐的科学方面和音乐的艺术方面,都有贡献。”

关于弓箭的发明,中国古人有独特的理论,即“弓生于弹”(《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弹指弹弓。在甲骨文中,弹字写作B ,为一张弓,弦中部有一小囊,用以盛放弹丸。这种形状的弹弓,在中国一直广为流行。近代北京天桥的杂耍艺人中有打弹者,有的就使用这种弹弓,而西双版纳和缅、泰北就的傣族人,可能至今仍用这种的竹弹弓。也许,先民最初发明的只是发射小石子或泥弹丸的弹弓,之后进一步摸索,才将弓用于射箭,于是产生了弓箭。

据说是黄帝之孙——“挥”所发明,他任监管制造弓箭的官职“弓正”。 据传说正因为挥发明的“弓箭”使黄帝的政权更加强大,黄帝打败了蚩尤,就有“弓箭”的功劳。挥也是张姓的始祖,因他发明“弓”而得到张的封姓,所以张也就是有一个“弓”和“长”组成。

20世纪初发现于德国汉堡的Stellmoor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最古老的弓,年代大约在公元前8,9千年,比黄帝时代早了几千年。可惜在二战中毁于战火。

15、古代机器人: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东周时期,中国人就已发明了古代机器人。

引用 西周时期,中国的能工巧匠偃师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中国最早记载的机器人。

春秋后期,中国着名的木匠鲁班,在机械方面也是一位发明家,据《墨经》记载,他曾制造过一只木鸟,能在空中飞行“三日不下”,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公元前2世纪,亚历山大时代的古希腊人发明了最原始的机器人—自动机。它是以水、空气和蒸汽压力为动力的会动的雕像,它可以自己开门,还可以借助蒸汽唱歌。

1800年前的汉代,大科学家张衡不仅发明了地动仪,而且发明了计里鼓车。计里鼓车每行一里,车上木人击鼓一下,每行十里击钟一下。

后汉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成功地创造出了“木牛流马”,并用其运送军粮,支援前方战争。

16、分行栽培与精细耕地法:

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分行栽培与精细耕地法;欧洲人到1731年才使用此项技术,比中国晚了二千四百年左右。

(木有找到资料)

17、铁犁:

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铁犁。欧洲人到17世纪才使用铁犁,比中国晚了二千三百年左右。

引用 铁犁历史上曾有几百年时间,中国在许多方面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领先,最大的优势也许就是它的犁。在历史上,西方落后的较突出的事例是:几千年来,数百万人以一种效率极低,消耗体力极大的方式犁地,造成对人的时间与精力的最大浪费。只有中国较早地摆脱了劣犁的束缚。当中国犁最终传到欧洲后,曾被仿制,同时采用的分行栽培法与种子条播机耧车,这直接引起了欧洲农业革命。一般认为欧洲农业革命导致了工业革命,而且导致西方国家成为世界强国。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切的基础却都来自中国,而决非欧洲本土所固有的。

1、犁的始祖

在农业劳动中,耕田翻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传说神农时代就已有了专门的工具——耒耜,《易经·系辞》即有“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可见耒耜全部都是木制的。

2、最基本和通用的犁在新石器时代的出现

最基本和通用的犁称为阿得犁。它有一个浅犁铧,仅能开出浅沟,因而有时也用于经常刮风和土壤疏松而干燥的地区。例如,这类犁目前仍在西班牙使用。它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乌鲁克。这种农具当时常常全用木料制作,因此没有保存下来。在中国,早期犁的考古证据是很不充分的。然而,从公元前4世纪以来的古代着作已提供了犁地的证据。中国出土的三角石犁铧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甚至公元前5000年早期。因此,牛拉的“阿得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使用了。

3、青铜犁铧的出现

约公元前16世纪真正犁(确切地说是旋转犁)的青铜犁铧,在濒临北部湾的越南境内出土,这个地区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往来。但中国大多数犁铧在那时似乎是木制的,所以也没有保存下来。

4、铁犁的出现与发展

公元前6世纪,铁包木或实心铁犁已广泛应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铁犁,在质量上比西方通用的阿得犁好得多。希腊与罗马的阿得犁通常是用短绳捆在犁的底部,它们分别被称为“斯坦戈犁”和“袖犁铧”。同中国犁相比,它们既不坚实又不牢靠,即使是用铁制作的也是如此。

公元前3世纪,随着炼铁和铸造技术在中国的提高,导致了称为“輨”的犁铧研制。先人们把这个时期发展的更坚固的非脆性可煅铸铁用于农业中。从一开始,輨这类犁铧在设计上就比较先进,呈脊形,以便于犁土,而挡板以平缓坡度向上朝向中心,将土从犁上抛开,从而减少摩擦。大约在这一时期,铁犁已普及,而弓架式阿得犁开始废弃(只有土质极疏松和风力极大的地区继续使用),而代之以较重而更有效的方框式旋转犁。这种犁可以用于粘性较大的土壤,而阿得犁太轻又不结实,对这种土质不适用。这种犁也可以用于阿得犁未能垦过的处女地。

公元前1 世纪时,犁的宽度已超过15 厘米,能够开沟作垄。而在更宽的垄的两边较深地疏通垄沟,至迟在公元前4 世纪,中国朝廷官吏和学者就正式推广了框架犁。当时全世界没有一种犁能比得上中国的这种犁,坚固、方框式、重型、结构良好的犁以及新的犁壁都是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各种犁的因素。但是,或许更重要的是使用可调节杆,改变犁片与犁梁之间的距离,可精确地调整犁地的深度。这种新的操纵方式对农民来说意味着,犁可以经过改装而适应各种类型的土壤、各个季节、不同的气候条件以及不同的作用。犁确实成为具有多种用途的农具,对农民来说,这像是“鸟枪换炮”了。罗马人只有花大力气倾斜犁梁才能调节垄沟的深度,这是一种既笨拙又使人极易疲劳的办法。欧洲在整个中世纪时期大都处于这种情况。

到公元前2 世纪,大量生产铸铁农具的私人作坊已遍及中国。公元前100年时,汉代朝廷在许多省份建立了大的官营铸造厂。铁器在百姓中已相当普遍地使用,因此铁犁对普通人来说是很一般的东西。那时并不缺乏这些先进的铁犁,它们在富家中并非稀罕之物,正像早期欧洲条播机头200 年间使用时那样。

到公元前2 世纪或公元前1 世纪,四种不同的犁壁已广泛地应用于犁。犁壁对于犁具有极大的作用。它是犁在土层的翻土绞部件,可将犁起的土轻轻地翻到一边,使土落成整齐的垄坎,而不致造成堵塞。犁壁与犁铧之间有着良好的配合。由于有不同形状和角度,因此土壤以不同方式翻动成不同形状。早在苏格兰犁的设计先驱詹姆斯?斯莫尔2200 年,中国古代人民已应用了此原理。中国古代人民也知道,铁犁铧与犁壁的额外重量大大减少犁地的摩擦而得到更多的补偿。

结构良好的犁壁,可以将土块翻得恰到好处,顺利而又摩擦极少,因此,好犁犁地就像是用刀切黄油,较重的刀就更容易切黄油。所以,如果结构恰当,较重的犁就会开出较细且较深的沟,而不会出现多少麻烦。

到中世纪晚期,欧洲才知道有犁壁这种东西,即使在那时,其结构也是极其粗糙的。这种犁壁是将扁平的木片固定在犁上,提供有角度的表面,翻上来的土就会与之碰撞而分向两边。中国首先采用的曲形犁壁,到公元18世纪才出现在欧洲。由于欧洲缺乏这种犁壁,农民在犁地时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停下来,从犁上抓下土和杂草,因为在犁地的尖铧与把土块翻向一边的粗壁之间没有光滑的联结表面。增加的摩擦意味着需要有成群的牛拉犁,而中国的把犁人一般只用一头牛,很少超过两头牛的。欧洲人通常要集资购买六至八头牛用于犁最普通的地,以致不得不倾家荡产。这同时还意味着,将要留出更多的土地作牧场,这样,就势必会减少为人生产粮的土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当时处在今天美国与西欧的地位,而欧洲当时却处在今天摩洛哥这类国家的地位。公元18 世纪以前欧洲原始的毫无希望的农业无法同公元前4 世纪以后中国的出色的先进的农业相比。

带有壁的中国犁在公元17 世纪时由荷兰海员带回荷兰。这些荷兰人受雇于英国人,任务是排去当时的东英吉利沼泽和萨姆塞特高沼地的水,他们带去了中国犁,后来被称为罗瑟拉姆犁。因此荷兰人与英国人最先在欧洲受益于高效的中国犁。中国犁还有一个别名,叫做“杂牌荷兰犁。”这种犁在水田里特别有效,因而欧洲人很快认识到,它在一般土地上也一定很有效。这种犁从英格兰传到苏格兰,又从荷兰传到美国和法国。到公元18 世纪70 年代,它是最便宜而又最好的犁。西方设计者在其后的几十年间对这种犁进行了革新:詹姆斯.斯莫尔于公元 1784 年制出的犁比这种犁前进了一步,而J?艾伦?兰塞姆于公元19 世纪制出的各种犁则又作了进一步的改进。由于采用了钢框架,产生了近代犁,它是对中国的犁进行多次改进的结果,也是导致欧洲农业革命的极重要因素。

18、大定音钟:

中国人于公元前6世纪发明了大定音钟;欧洲人到公元1000年才有定音钟,比中国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引用 中国人于公元前6世纪发明了大定音钟;欧洲人到公元1000年才有定音钟,比中国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编钟中的大定音钟也是楚国人的首创,欧洲人直到公元1000年才有定音钟。楚地曾侯乙墓出土的编磬32件,逮鼓1件,悬鼓1件,鼙鼓1件,手鼓1件,小瑟1件,琴1件,筑1件,排箫2件,竽5件,共计124件,可供一个庞大的乐队使用。楚的文化产业如此发达,在北方获得流行,以至于汉朝的乐器与歌曲多是楚文化的延续。

19、长明灯:

大约在公元前589年,中国人发明了长明灯。灯蕊为石棉;灯油为海豹油或鲸油。

(个人存疑,因为百度百科上面木有明确说是在哪儿发现的。。)

小资料:长明灯的灯芯含有白磷等容易遇氧自燃的化学物质,密封的坟墓里是缺氧的,当有人打开坟墓时,大量含有氧气的新鲜空气涌入密封的坟墓,引起白磷等化学物质自燃,使长明灯被点燃。而开掘坟墓是有一个过程的(特别是历史越悠久的密封坟墓)其中因为缺氧,以及坟墓密封后自身产生的有毒化学空气,一般开墓之后的前一段时间是不能进的(很多没经验的盗墓者死在窒息或中毒),要等墓室空气清净才能进。这个时间差造成人们进入墓室发现灯是燃烧的,结果误以为是灯一直都是点亮的。

20、算盘:

公元前550年中国人发明了算盘,用于计算。

引用 由于缺少足够的证据,算盘的起源问题直至今天仍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三说。

一是清代数学家梅启照等主张的东汉、南北朝说。其依据是,东汉数学家徐岳写过一部《数术记遗》,其中着录了十四种算法,第十三种即称“珠算”,并说:“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后来,北周数学家甄鸾对这段文字作了注释,称:“刻板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一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至下四珠所领,故云‘控带四时’。其珠游于三方之中,故云‘经纬三才’也。”这些文字,被认为是最早关于珠算的记载。当时的五珠中算盘不是穿珠算盘——珠中无孔(没有档),名曰珠盘和盘珠。那时把涂有不同颜色的算珠放在一个刻有一排排纵向弧形槽内的木盘上。但是一些学者认为,此书描写的珠算,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记数工具或者只能作加减法的简单算板,与后来出现的珠算,不能同日而语。

二是清代学者钱大听等主张的元明说,即算盘出现在元朝中叶,到元末明初已普遍使用。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第二十九卷《井珠》,引当时谚语形容奴仆说:“凡纳婢仆,初来时曰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曰算盘珠,言拨之则动;既久,曰佛顶珠,言终日凝然,虽拨亦不动。”后人称此为“三珠戏语”。把老资格的奴婢比作算盘珠,拨一拨动一动,说明当时的算盘已很普及。宋末末元初人刘因的《静穆先生文集》中有一首以《算盘》为题的五言绝句:“不作翁商舞,休停饼氏歌。执筹仍蔽簏,辛苦欲如何。”这也是算盘在元代出现的明证。至于明朝,永乐年间编的《鲁班木经》中,已有制造算盘的规格、尺寸,还出现了徐心鲁《算珠算法》、程大位《直指算法统宗》等介绍珠算用法的着作,因此算盘在明代已被广泛使用,这是毫无疑问的了。

随着新史料的发现,又形成了算盘起源于唐朝、流行于宋朝的第三说。其依据是,一,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画有一家药铺,其正面柜台上赫然放有一架算盘,经中日两国珠算专家将画面摄影放大,确认画中之物是与现代使用算盘形制类似的串档算盘。二,1921年在河北巨鹿县曾挖掘到一颗出于宋人故宅的木制算盘珠,已被水土淹没八百年,但仍可见其为鼓形,中间有孔,与现代算珠毫无两样。三,刘因是宋末元初人,他的《算盘》诗,与其说是描写元代的事物,还不如说是宋代事物的反映更为确切。同样,陶宗仪的“三珠戏语”所见元人谚语中已有算盘珠之说,也反映出“是法盛行于宋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算法统宗”条)。四,元初的蒙学课本《新编相对四言》中,有一幅九档的算盘图,既然在元初已为训蒙内容,可见已是寻常之物,它的出现,至少可上推到宋代。此外,宋代的算盘从形制看已较成熟,没有新生事物常有的那种笨拙或粗糙。因此,较多的算学家认为,算盘的诞生还可上推到唐代。因为宋以前的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不断,科技文化的发展较为滞缓,算盘诞生于此时的可能性较小。而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经济文化都较发达,需要有新的计算工具,使用了两千年的筹算在此时演变为珠算,算盘在这时被发明,是极有可能的。 算盘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关它的起源却争论了上百年,无法统一。但愿有更多的有志者投入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早日得出科学的结论,以告慰于古人.无愧于后代。

21、地毯:

公元前五百年地毯已在中国应用。

引用 地毯是中国着名的传统手工艺品。中国地毯,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以手工地毯着名,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300多年以前;有实物可考的,也有2000多年。它始于西北高原牧区,当地少数民族为了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利用当地丰富的羊毛捻纱,织出绚丽多彩的跪垫、壁毯和地毯。由于维、蒙、藏各族人民的共同创造,并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东各国互相交流,逐渐形成了卓越的古代中国地毯艺术。

22、双动式活塞风箱:

中国人于公元前5世纪发明了双动式活塞风箱。西方于16世纪才用双动式活塞风箱。比中国晚了二千一百年左右。

引用 它在老子的哲学巨着中被描述如下:对它推拉得越多,给出的风量越大。天地之间不正像风箱吗?虽然它空,却不会穷尽。老子的着述时代,虽然传统上认为是公元前6世纪,最保守的估计约在公元前4世纪,哪种说法都可能是正确的。文中的第三句至关重要,因为它似乎指双动活塞式风箱的连续动作。《老子口道经》用它比喻空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是说,皮橐内充满空气而不塌缩,拉动其体又能将其内空气压出。空气通过输风管可进入熔炼炉中。

汉代典籍中论及橐龠者甚众。山东滕县出土汉代冶铁画像石中有橐的画面。它有三个木环、两块圆板、外敷皮革而成。拉开皮橐,空气通过进气阀而入橐;压缩皮橐,橐内空气通过排气阀而进入输风管,再入冶炼炉中,这是单橐作业,至迟在战国时期,出现了多橐并联或串联的装置,名为“橐籥”,汉代又称之为“排橐”。

23、水涌钵

公元前5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水涌钵。

(没查出来这是什么东西。。。o()o)

24、空位表零法:

中国人在公元四世纪以前就开始用空位表示零,中国的算盘就是这样表示的。

引用 中国人在公元四世纪以前就开始用空位表示零,中国的算盘就是这样表示的。按照西方的传统说法,用符号“0”来表示零,是印度人在公元九世纪发明的,它出现在公元870年瓜摩尔的碑文中。但是,实际上,符号“0”的出现要比这早得多。在公元683年柬埔寨和苏门答腊的碑文中,以及在公元686年苏门答腊附近的邦加岛上的碑文中,均出现这一符号。一些专家认为,这些国家出现的零的符号,是由中国传过去的,而他们又将这符号传到印度。零非常重要,如果忽视了零,那么现代技术就会瓦解。当然用空位表示零这是中国人的一项发明,然而我们并不是说使用“0”符号的绝对优先权属于我国,因为直到1247年“0”符号才第一次在我国印刷品中出现,尽管我们确信至少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已经使用这个符号了,但没有人知道,这个表示零的符号中国人在何时、何地首先使用的,这是需要进一步考证的。

25、化学武器:

利用毒气进行化学战的历史,在中国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早期。

26、马胸带换具:

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中国人发明马胸带换具。在此之前,西方在公元8世纪换马的惟一手段是“项前肚带换具”。这是一种不合理的方法,因为皮带勒在喉部,意味着马一旦使出最大力气就会立即窒息死亡。我国发明的马胸带换具克服了这一缺点。我国的这项发明后来通过中亚传到了欧洲。欧洲考古学家在公元7至10世纪的古墓中发现了胸带换具遗物。

27、石油照明法:

大约于公元前4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石油照明法和天然气照明法。

28、铸铁术:

公元前4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铸铁术。

引用 '700')this.width='700';" title="中国的100项发明(没整理完呢,要断电了,我先发上来T T斑竹能不能晚点再看> <)">

公元前4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铸铁术。中国至少在公元前4世纪己经运用鼓风炉来铸铁, 而欧洲在1380前还没有这种类似的技术。除此, 能提供高温的煤是从4世纪, 或更早一些的时候开始作为燃料使用的。 但在欧洲方面, 迟至17世纪, 英国才进行了用煤来炼铁的不成功尝试。

29、马肩套挽具:

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前一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马肩套换具。这比在欧洲出现胸带具后一百年出现的肩套换具要早一千年。中国人还发现,肩套换具可以用另一种更简单的方式:换绳可以拴在肩套(项圈的两侧,直接套在车上)。正是这种形式的肩套换具,今天仍在全世界普遍采用。

30、硝石鉴别方法:

中国人在公元前3世纪以前发现了硝。这比西方早2000年。在发明火药之前,首先必须认识到并且获得它的三种成分中最重要的成分,这就是硝石。西方在中世纪以前不知有此物,欧洲缺少此物,而中国资源丰富,并且可区别于其他矿物而予以提纯。鉴别硝石是根据颜色反应。硝石燃烧发出紫色火焰可证实钾的存在。中国人至少在公元前3世纪就会用此法鉴别硝石的存在。中国人发现硝石为后来发明火药奠定了基础。

31、世界上第一条等高(线)运河―――灵渠。

西方于公元13世纪才建了等高运河,比中国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引用 公元前3 世纪, 中国人开开凿了世界上第一条等高线运河(即利用和遵循地面等高线以绕过或越过山丘), 这就是灵渠。 灵渠把两条流向相反的河流连接起来, 它的修建使直线距离逹2000多公里, 这使从北纬40度直到北纬22度的连续内河驳船航运成为可能。到了9世纪, 灵渠中已建成了18座溢水闸门, 到了10或11世纪, 这些溢水闸便全部改为船闸。 直到13世纪初, 欧洲似乎还没有一条可与它相提并论的运河, 到17世纪法国开凿4条大运河以前, 欧洲没有任何运河系统可与中国的相比。 李约瑟估计: “就运河系统的里程而言, 欧洲所有的运河加起来可能还赶不上中国的人造通航水道。”

32、立体地图:

中国人最迟在公元前3世纪就发明了立体地图。

33、吊桥:

中国人李冰于公元前3世纪在四川省灌县修建了安蓝桥。这是世界最早修建的竹缆链桥。

34、记谱法:

公元前221年以前,中国人已发明了记谱法。

35、造纸术:

公元前200年左右,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东汉时期的蔡伦制出了蔡侯纸。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36、降落伞:

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降落伞。西方人利诺曼德于1783年,多次从树顶或房顶上跳下去,结果很成功,他把这叫降落伞;这比中国人发明降落伞晚了一千九百多年。

37、焰火:

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焰火。

38、微型热气球:

公元前二世纪中国人发明微型热气球。

39、墨水:

公元前二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墨水。

40、曲柄摇手:

3 中国发明

71、卷线钓鱼器:

中国人于公元3世纪发明了卷线钓鱼器,当时它叫做“钓车。而西方到1651年,才开始在鱼杆上使用卷线轮,比中国晚了一千三百年左右。

72、直升飞机水平旋翼和螺旋桨:

公元4世纪中国人葛洪已谈到关于直升飞机旋翼。那时中国有一种儿童玩具竹蜻蜓已如直升飞机的旋翼。它有一根轴,上面绕着一条线,轴上装着几个叶片,定好角度,一拉线,旋翼就向空中飞升上去。这种玩具对欧洲航空先驱者影响甚大。

73、桨轮船:

中国人于公元418年发明了桨轮船。

74、“西门子式”炼钢法:

大约在公元5世纪,中国人发明了“西门子式”炼钢法,当时叫“共熔”炼钢法。这就是1863年马丁一西门了平炉炼钢法。中国比西方早一千四百年左右。

75、油印技术:

公元500年中国人发明了油印技术。

76、水力磨面机:

公元530年,中国人发明并制造出了水力磨面机。公元13世纪,欧洲人才使用这项技术,比中国晚了七百年左右。

77、海滩航行:

公元500年中国人发明了海滩航行。。

78、指针式标度盘装置:

中国人赵达于公元570年发明了指针式标度盘装置。

79、火柴:

世界上第一根火柴是由中国人于公元577年发明的。中国人使用火柴几乎比欧洲人早1000年!

80、国际象棋:

中国人于公元6世纪发明了国际象棋。而西方到公元7世纪才下国际象棋,比中国晚了一百年左右。

81、弓形拱桥:

公元610年,中国建筑工程学派奠基人李春,发明并建造了弓形拱桥――通桥,又名赵州桥或大石桥,比西方于1345年建造的维奇奥拱桥,早了七百年。

82、浮板:

中国人于公元759年以前发明了浮板。

83、熨斗:

公元800年代,中国人发明了熨斗,并开始使用了它。

84、纸币:

中国人于公元8世纪发明了纸币,不过发行机构是政府。1661年瑞典斯德哥尔摩银行首先推出了钞票,比中国晚了七百多年。

85、火药:

中国人于公元850年发明了火药。十世纪时中国人已用来发信号和制造烟火。西方人到12世纪后期才开始关注火药,比中国晚了三百多年。

86、扑克牌:

公元9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扑克牌,西方到公元1377年,德国和西班牙也出现了扑克牌,比中国晚了五百年左右。

87、火焰喷射器:

中国人于904年发明了火焰喷射器,并且用之于打仗了。

88、枪炮:

大约公元905年,中国人发明了枪炮。这枪就是火枪(或称长矛)。欧洲人到1396年才开始用火枪,比中国晚了四百多年。

89、麦卡托投影:

公元940年,中国人发明了麦卡托投影;公元1568年英国才有人用麦卡托投影,比中国晚了六百年左右。

90、链式传动装置:

中国人于976年发明了链式传动装置――链式传动带;欧洲人到1770年才开始使用链式传动带,比中国晚了八百年左右。

91、凸轮:

中国人于公元983年发明凸轮,并应用于借水力提升的重型链。同一时间,在西方意大利塔斯坎民的一座浆洗作坊中应用了凸轮。

92、运河船闸:

公元984年中国人乔维岳发明了运河船闸,从而提高了河运能力。到1375年欧洲也建成了第一个船闸,这比中国已晚389年。

93、种痘免疫法:

中国人在公元10世纪发明了种痘免疫法。到1700年,作为预防天花的措施,轻型天花接种开始广泛在欧洲采用,由中国传去的这种接种方法,后来发展成为接种牛痘的免疫学。

94、机械钟:

公元11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机械钟。西方到13世纪才制出机械钟,比中国晚了二百年左右。

95、水雷:

中国人于公元1374年发明了水雷

96、大炮:

中国于1280年发明了在炮。这时中国人制成了首批信而有徵的铜铁大炮(徵是验证的意思)。

97、火箭:

中国人于公元1150年发明了火箭,并使用了火药为燃料的火箭打仗。

98、眼镜:

中国人于公元1300年发明了眼镜,这时意大利也开始使用眼镜了。

99、古代直升飞机:

中国人徐正明于公元17世纪发明了直升飞机。

公元17世纪中国苏州巧匠徐正明,整天琢磨小孩玩的竹蜻蜓,想制造一个类似蜻蜓的直升飞机,并且想把人也带上天空。经过十多年的钻研,他造出了一架直升飞机。它有像竹蜻蜓一样的螺旋桨,架驶座像一把圈椅,依靠脚踏板通过转动机构来带动螺旋桨转动,试飞时候,它居然飞离地面一尺多高,还飞过一一条小河沟,然后落下来。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