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测绘地理信息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现代测绘
人们对地理信息的应用需求较大,但垄断性、专业性较强是开发、管理及获取地理信息的显著特征,因此,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及技术的优势,实现测绘服务同信息化工作的有机结合,构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地理信息空间框架的空间定位平台,不仅能够有效的解决信息共享的问题,还能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是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概述
以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为依托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综合信息终端、宽带网络的作用,整合多种类型的空间信息,将地理信息服务于社会公众和相关政府部门,在不同领域和行业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我国地理信息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主要因素就是信息管理难度较大,因为面对的行业不同,所以对地理信息的需求也会有所差异,该平台中涵盖的地理数据信息具有数量大、种类繁多的特点,导致地理要素的维护及管理工作效率较低。
在固定的抽象空间中,一些空间数据资源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公共性,应用频率较大,这些基础性的数据信息即为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以矢量数据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行政境界、交通、地名、水系同数字高程模型及正射影像共同组成了地理信息框架数据的内容,一方面能够发挥定位参考的功能,便于用户在系统中加入新的空间信息,另一方面还可以对目标空间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分析[1]。
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构架及服务模式
(一)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对空间数据的检查更新、分析查询及浏览输出,是实现对大量数据资源科学存储的前提,可以更加高效、规范的对空间数据进行管理。基础测绘成果管理系统、基础地理信息成果更新及维护系统、基础测绘产品数据库是构成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三大子系统。
(二)普适计算
在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使得信息技术应用环境相继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空间在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就为人们获取实时性的信息提供了很好的途径[2]。普适计算产生的基础就是实际物质空间同信息空间的相互结合,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构建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过程中,可以融合普适计算的思想,在网络中定位和更新信息技术,最终将地理信息服务通过信息终端提供给需求者。
(三)多媒体电子地图
多媒体电子地图在空间信息表现方式和效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弥补了传统地图的不足,利用视频、动画、图标和图片等方式,可将各地区的空间信息状况更加立体、直观的表现出来,提高了地理信息的实效性。该产品提供信息服务的途径简便,在显示信息内容方面也更加丰富和完善,同时还具备定位、测量距离、缩放和统计分析等多种功能,将全面化的图像及时呈现给用户。在商业模式下,集合不同类型的服务方式和内容,针对不同行业进行导航、定位服务的过程是位置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体现,要想发挥以上作用必须要利用全球定位系统、Internet、移动通信等手段来实现。
(四)基于Internet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
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包括房产、旅游、交通和教育等多方面的信息,相关政府部门在其门户网站中分享的各类服务信息是该系统信息的主要来源[3]。只要以互联网为载体,实现空间位置地理信息同电子地图的整合,就可以将更具空间方位、实时性特点的信息提供给政府和人民,明显改善地理信息服务水平。
三、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
(一)实现测绘成果的共享
基础测绘成果是形成框架地理空间数据的核心,要想保证测绘数据的准确性,使地理信息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就需要提高测绘部门的专业程度,增强测绘成果的可用性[4]。构建地理信息服务平台让公众更加了解现代测绘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相关测绘部门在管理和更新地理信息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实现单一测绘成果向全方位地理信息服务的升级和转化,解决了当前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便于用户操作,保证用户能够获取准确、易懂的地理信息。
(二)对多种信息资源进行整合
作为整合不同信息功能的基础性信息,服务平台能将现代测绘成果更好的应用于信息服务过程中,实现多种信息资源汇集的基础就是地理信息服务平台。要想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还需要对空间信息的编码进行统一化的整理,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在框架地理空间数据的基础上,能够划分空间位置的级别,显示空间位置分布状况,而在相关工具的作用下,这些进一步划分而来的信息能够组合成新的集成信息,可以直观的体现在用户面前。
四、结语
作为转变地理信息服务途径、强化测绘成果实际应用和地理信息资源共享的关键,地理信息服务平台能够更加高效的服务于社会和人们。近年来,国家相继加大了对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并将其纳入当前工作的重点事项。这就要求测绘部门必须提升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管理水平,做好平台的维护及更新工作,实现向网络化服务和动态服务的转化,加快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军,蒋捷,周旭,翟勇,朱武,丁明柱.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技术设计研究[J]. 地理信息世界. 2009(03)
[2]李志刚. 建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开辟测绘成果应用新途径[J]. 地理信息世界. 2006(02)
关键词:国土测绘;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土测绘信息的精度度和信息整合受到了高度重视。传统的国土测绘中的测绘方法和地理信息数据库,不能满足人们及时了解城市现状的需要,对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发展进行必要的改革已经成为必要。通过对地理信息数据库的了解,结合当前技术应用的新成果,对测绘活动中的不足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1 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与发展
1.1 内容
地理信息可通过卫星、航拍及各种地理地图表现出来,表现形式多样。地理信息的内容包括与地理环境有关的数据、地质、分布规律、形态和相关的图片、文字,通过这些数据和特质得到地区的具体地理信息。在国土测绘中,地理信息的精确性尤为重要,随着各种地理信息探测的方法增多,均可有效测得当地的地理信息数据。
1.2 地理信息数据库设计
地理信息数据库是有多个不同层次和类别的数据库组成,通过分析卫星、遥感等设备测得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归类总结,放入不同的数据库汇总。同时也分为面向政府机关、企业单位和公共民众的数据库,政府机关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保密性较强,面向民众的主要有图片和数据形式。
1.3 地理信息数据的整合
对于国土测绘则需要将测得的各地的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汇总,并通过一定技术,对所收集的基础地理信息生成的数据从地方坐标向国家坐标转换,将多数据、多形式、多角度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作为基础,进行地理信息数据的信息化加工处理、信息整合、网格化等处理,最终形成完整的国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得到完整准确的国土地理信息。为使普通民众得到国土地理的相关信息,在遵循国家相关保密工作规定外,对所得国土地理信息进行削减、数据处理,完成信息的保密工作,最终形成在公众网络中能正常浏览的公开地理信息数据库。
2 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发展前景和技术应用的新成果
2.1 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许多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网络技术等都可以进行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并且建立了地方范围内精确、高效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可为城市、企业、公众提供可靠有效的地理信息数据,建立起地理信息网络,为大众提供了全面的地理信息。
2.2 技术应用的新成果
GIS技术在地理信息数据整合中起到重要作用,GIS技术可以把视觉性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地理信息的操作(如地理信息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等)集成到一起。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更多的地理信息可以在网络上查询到,GIS的发展也顺应时展,向着更加专业化、普遍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普遍化的发展,使得公众可以通过网络或者移动终端了解地理信息数据,提高计算机的感知能力,使得社会联系更加紧密。GIS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地理信息数据的共享提供更好的平台,不断的改进和升级也会提供更高效科学的技术。
3 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完善建议
对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完善,是指在我国已建成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对各地理要素进行分类统计,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采集技术和方法进行改进,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进行改革,对现有数据库的种类和形式进行丰富,对基础地理信息的共享和查询平台进行优化,对核心地形要素数据库的内容进行调整。针对当前测绘活动中的不足,完善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工作具体应做到以下五点。
3.1 争取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的设立
为了改善目前国土测绘当中出现的不足,要有足够的技术和资金进行技术上的改善和研究,积极关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国土地理检测、信息化处理技术、地理心理的公众服务、测绘卫星应用、测绘设备的研究等方面,并充分了解有关项目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争取获得重大科技专项的设立。
3.2 加强测绘地理信息基础研究
对测绘地理信息的基础加强了解和研究。深入了解地理信息测绘的方法和理论,进行探讨和研究,同时对测绘设备进行检验和精度调节,引进新型测绘设备,开展设备学习讲座。对测绘技术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出高效、准确的方法来开展测绘技术的应用,对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改善和提出新的方法,使信息处理速度更快、更加准确。对所得出的地理信息数据的更新和网络化深入研究,及时更新和网络共享。
3.3 开展测绘地理信息前沿和关键技术攻关
了解国际测绘地理技术和方法,进行借鉴和学习。加强解决测绘基准化、地理信息的实时获取、信息的自动化处理、信息的网络共享等测绘系统的核心技术,建成初步的地理信息测绘系统,提高地理信息服务水平,对关键技术加强研究。
3.4 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及产业化
对已有的科技成果要及时转化和应用,同时加强测绘地理信息生产技术研究,为成果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针对市场的兼容性做好产品推销和宣传。政府机构出台相关政策进行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鼓励相关地理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市场应用。对生产单位和企业积极推广测绘地理技术,举办相关展览会,加强宣传。保护科技成果的自主知识产权,策划好产品的营销和管理模式,联合高校进行产学研的综合。
3.5 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鼓励科技创新,联合科研院所、高校的科技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新科技和新产品,针对地理信息测绘相关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课题研究,在保证满足企业需求的情况下进行科技创新,并且加强地理信息测绘技术的应用和功能。对于各个研究院和实验中心,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形成专业性强、合作交流的科技创新体系。
4 结束语
从地理信息数据库的角度出发,发现国土测绘中不足,提出新的测绘方法。对测绘和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高度认可地理信息技术。了解目前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发展和信息数据的整合,并且运用新技术更好的进行地理信息的归类统计。通过对国土测绘信息整合流通的发展和内容充分了解后,发现测绘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对地理信息数据库信息的完善建议。通过争取重大科技专项的设立、加强测绘地理信息基础研究、开展相关地理信息的核心技术研究、重视科技成果的转换和产品化、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等方法,来确定国土测绘信息整合流通的发展趋势,可知其发展趋势良好,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杜云芳.谈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7):47.
[2]数据建库之我见.3S世界[Z].2006.
关键词:地理信息;测绘环境;浅析
中图分类号:U469文献标识码: A
地理信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并带来便利。电子地图、卫星导航、遥感影像,这些地理信息产业链上的新生事物正在创造奇迹,效益已经显现。地理信息系统(GIS)集地球数字化于一身,能装下整个地球的超量信息。目前,全球GIS这一新技术产业的年增长率已达到35%以上。
一、地理信息的内涵以及地理信息产业现状
地理信息系统,英文全称为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英文简称GIS,它是一种地理数据管理系统,将地理环境中的诸多要素,包括地理空间的分布情况以及相关的属性数据等,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建立成地理数据库,并对这些要素进行数字存储和分析处理,从而高效地达到地理数据管理的目的。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在于可以可以非常迅速地对诸多地理环境要素进行分析,从而便捷地获得所要知道的信息,最终以图形的或者数据的形式表达出信息内容,从而满足科学研究以及应用教学等需要。当前,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应用广泛,在天气预报、防灾抗灾、交通管理、公安办案、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都获得了很好的应用。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经过三个阶段,一是技术跟踪与实验阶段;二是研究发展与应用阶段;三是产业形成和发展阶段。目前,由于受国际大方向发展的影响,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有着一日千里的良好变化,国人已越来越强的意识到地理信息产业对于自身的日常生活有着及其重要的关联。因此,地理信息产业近年来在我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服务业中迅速崛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一五”期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年增长率超过25%,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到2011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超过2万家,从业人员超过40万人,总产值接近1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7.47%,一些地理信息技术与产品已达到或接近当前国际先进水平。
最近几年,在“数字中国”和“数字城市”的推波助澜下,我国各个领域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在进行地理信息相关的应用系统集成与建设。卫星导航应用与服务也是地理信息集成应用的另一个亮点,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二、创造地理信息测绘的良好发展环境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测绘与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的规范化管理,需要制订和完善相关政策。就市场管理而言,政策的核心应该是规范测绘与地理信息产业的市场秩序,建立统一、公平、公正、有序的竞争环境,促进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几点具体措施建议。
(一)完善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准入管理。针对地理信息产业的市场业务活动范围较广、一些业务活动涉及使用国家保密成果的特点,建议对不同的业务活动实行不同的市场准入模式。对于从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公众版地理信息产品生产和地理信息应用系统开发与集成业务活动的单位,实行单位资质管理;对于从事地理信息工程咨询与监理业务活动的单位,实行单位资质管理和从业人员执业资格管理;对于只从事地理信息产品增值加工、地理信息服务业务活动的单位,可以不要求必须取得单位质,而通过与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的合作实行企业注册,业务核准和备案。
(二)进一步加强测绘与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监管。除继续通过资质年审、不定期专项质量检查和专项业务检查等方式外,还通过企业注册业务核准和备案等,对地理信息产业业务活动进行监管和指导;对从事地理信息产业有关活动的人员通过注册测绘师资格年审等方式进行监管;建立健全地理信息工程技术与造价咨询及项目监理制度;逐步建立我国地理信息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体系,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通过进一步宣传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对地理信息用户特别是政府用户使用地理信息数据、接受地理信息工程服务等进行指导。
(三)尽快建立并逐步完善测绘与地理信息行业自律机制。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等组织应尽快制订并在全行业实施《中国地理信息行业自律公约》;从事某一类服务的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可组建相应的地理信息产业联盟,通过制订和履行联盟章程和公约,实现联盟内部的公平、正当竞争;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建立行业自律公约的实施监督和激励机制,保障公约的贯彻实施,维护市场秩序。
(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市场规范化建设中的作用。行业协会应在规范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发展地理信息产业中发挥进一步的作用。有关行业组织应积极协助政府做好有关工作,如单位资质认证培训、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认证、从业人员执业资格认证培训、诚信行为信息管理、产品标准制订与评测等。
(五)税收政策。当前,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进入市场的一部分市场主体,过去是国有事业单位,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要求转型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或完全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它们对新体制还应有一个适应期,加之地理信息产业本身属于朝阳产业,需要政府的政策扶助。政府在税收方面,如所得税可在一定时间段内给予减免优惠,则将有利于这些单位减轻压力,尽早适应新的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环境,增强自主发展的能力。
(六)强化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坚持以应用为中心,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协调好测绘成果保密与应用的关系,处理好公益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与地理信息产业的关系,深化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模式改革。以天地图、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保障为抓手,加强测绘公共服务,打造测绘地理信息公益品牌。贯彻实施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意见》,积极引导和扶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推进现代地理信息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实现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从提供地理信息数据走向提供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从“幕后”走向“台前”,从基础先行走向服务决策管理全过程,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
(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体系,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打通从科技强到事业强、产业强的通道,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坚持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持续推进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技术研究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夯实事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创新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的转变。
(八)加强测绘地理信息统一监管。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改革测绘统一监管模式和手段,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切实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的能力。结合《测绘法》修订,全面清理各类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快建成符合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的测绘地理信息政策法规体系,夯实改革发展的法律支撑。按照中央关于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切实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简政放权,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把统一监管的着力点从“重事前审批”向“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加快形成多级联动、部门协作的网上地理信息安全监管新格局,促进测绘地理信息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保障国家地理信息安全
三、结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地理信息测绘也会发展的更加快速。然而目前我国的地理信心测绘市场环境还处于较为初级阶段,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严格规范市场秩序,从而保证地理信息测绘的重要作用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龚强.关于构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云的若干思考[J].信息技术,2013,(5).
[2]唐根林.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档案建设初探[J].档案与建设,2013,(12).
[3]陈建国.统筹协调构建统一的测绘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体系[J].地理信息世界,2013,(4).
关键词:城市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过程中,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也愈加广泛。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测绘是基础性的工作,围绕测绘工作建立相应的测绘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才能不断推动信息系统的完善发展,强化其应用效果。
1 地理信息系统简述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为GIS,全称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呈现的特点,在进行地理数据信息与相关问题分析时具有属性与空间数据,并能通过整合数据库的所有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管理应用,最终形成一种全新的地理现象操作模式[1]。同时,这也是一种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优势,凸显精准与快速优点的综合性地理定位工作,还能实现动态化采集分析数据,提供决策等目标。另外,地理信息系统具有预测与分析能力,通过模型途径的模拟研究地理现象并提供准确的决策,而私立信息系统中的人为因素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也因此决定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超出人类技术领域,将来会得到更深更广的发展与应用。
2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城市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大数据也可以称作是巨量资料,是当前涉及到的巨大规模的资料量。当下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的主要来源包括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多种测绘成果。随着测绘手段的不断创新与深入应用,采用高分辨率的航片测绘成不同的成果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海量航片数据的系统性储存与加工也为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支持,测绘地理信息以逻辑性系统构建成为建设网,在大数据背景下成功地为城市测绘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见图1)
城市测绘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测绘工作的覆盖以及具体应用关乎城市化建设,所以从事城市测绘工作的人员必须要从整体架构的布局着手,对测绘工作进行准确的定位。首先,当前应用在城市测绘工作中的测绘技术应满足数字化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要求,现代城市的发展已延伸至先进测绘技术上,要实现技术应用的不断创新,完全替代过去传统的测绘模式,才能符合当下的发展。如今信息化城市高科技手段更新迅速,工作人员必须现加强城市的空间地理信息基础建设,并将此作为推动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平台,不断开发与共享城市空间资源,确保从整体上提升测绘部门的技术水平与应用水平。其次,城市建设数字化进程的推动,也需要先进的测绘技术做支撑。在数字化地理空间中,主要包括了数据加工与服务的平台、成品数据以及基础数据,要不断完善基础的数据库,扩大数据加工平台,并通过动态制图方法的应用加工分析数据,从而形成完整的数据生产链。空间数据很好地展现了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存在的形式,如其中各种地图模型、景观数据等等。以上的应用数据中,城市地理数据是景观模型成果的基础,地图数据则是地图模型的基础,这些都共同构成了基础数据的主要要素,通过加工、综合、编辑和处理形成成品,从而发挥数据的应用价值,再通过系统服务的辅助功能整合为数据加工与服务平台。在这个大环境中,数字化城市环境下应用基础的数据信息,以不断复制的方式实现全面的覆盖与共享,提取和应用后,为数据的管理提供了方便[3]。
3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测绘工作中的应用
3.1 采集数据
数据的采集过程,大多都是根据现有的数据通过扫描将其转化成为数字数据,归结到数据的采集平台,如卫星、多种传感装置以及航空器等等,期间利用遥感技术、GPS定位技术,针对具体的测量对象位置坐标进行定位,处理定位状态下的相关数据。通常情况下,测绘工程开展的初期中,大多只应用GIS系统测量与处理,并将处理的实体以不同的形式储存在数据库中,保存于系统内,为后续应用在任意区域中有关数据的查询、关键检索等奠定基础。
3.2 转换与处理数据
GIS数据处理的过程是采用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将其传输到系统当中,通过编辑、预处理后进行拓扑建模,再将对应的测量图形进行叠加分析。采用GIS软件进行分析的优势集中表现为能够采集数据属性及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旦采集的数据属于复杂的实体,且与邻近数据有相互包含等关系,那么就可以通过建模的形式加以分析。另外GIS软件分析操作的范围还包括了特征性缓冲区的建立,比如图形在叠加的同时展现数据的逻辑性。数据的整个转换与处理的过程通过对其进行重构,确保GIS系统能将其准确识别,实现数据源各项数据之间的兼容性。测绘工程中不同的数据属性有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对其进行分析时就要经过转表转换投影,分析模型建成的差异性特征明显,才能满足系统数据分析的针对性需求。
3.3 GIS空间分析
在经过了上述的采集、预处理等过程以后,GIS系统就能实现对空间内的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针对具体空间位置有定性或定量关系的数据做专业性的描述。在GIS系统所包含的功能中重要的功能就是空间的分析功能,而分析的整个过程较为繁杂,其中跨专业的领域还包括如地理学、区域学、物理学等分支,而有关空间物置的定量描述过程,则要根据图论学、拓扑结构学以及统计学等学科展开应用,最终才能确保系统对研究对象空间中的数据实现准确定位与描述的效果,并为后续空间数据进行预测与分析。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前的城市建设工程中,城市规划是重要的环节与内容,也是城市设计建造工作开展的基础,而在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推动下,测绘工作在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发挥了作用将越来越大。具体到城市的设计与构建任务中,工作人员必须将城市测绘作为规划与建设的基础,在测绘数据准确获取并应用的前提下,积极地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完善测绘体系,更合理地规划建设城市。
参考文献
[1]肖山峡.城市测绘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地理研究,2015,12(21):84.
[2]杨学军,夏正清.贵州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系统建设探讨[J].科技资讯,2015,12(03):16-17.
【关键词】测绘制图信息化;趋势;对策
地理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性的信息资源,它能够对现实世界各种目标的空间分布情况及相关信息进行描述。信息化技术则是通过对各种信息资源的开发、处理和利用来促进信息交流和共享,从而为科学研究、经济增长提供可靠的参考,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社会各个领域均呈现出信息化的我发展趋势,测绘制图工作也不例外。测绘制图工作在历经了漫长的模拟时代后,仅过了数字化改造,如今正想着信息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相信随着信息技术在测绘制图工作中的广泛运用,信息化测绘时代将迅速到来。
一、测绘制图工作信息化发展概述
信息化时代下,人们对测绘制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测绘制图工作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测绘成果更为多样性,测绘制图工作的服务领域更为广泛,测绘制图成果准确度要求更高,地理信息的涉及范围、涵盖内容更为广泛,现势性和精确程度更高。面对这样的要求,我们必须突进测绘制图工作的信息化进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准确、及时、可靠的测绘信息。
测绘工作信息化趋势在近年来的测绘制图工作中日益凸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测绘生产信息化,以信息的形式从事原始数据的采集;
(2)测绘成果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对测绘数据的审核与质量监督工作中;
(3)应用服务信息化,测绘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测绘产品和测绘服务实现了社会化;
(4)后台监管信息化。设置用户命令窗口,加强信息权限管理,满足客户对信息的需求。
为了适应新时期测绘制图工作需要,适应测绘制图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趋势,相关行政部门和科研单位应加强对测绘制图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具体包括: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测绘技术,形成信息化测绘的技术体系,为测绘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2)建设地理信息资源,加快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为各类信息资源整合和利用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3)加强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进地理信息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和社会化应用, 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4)加强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建设,为地理信息采集、数据库建设、信息交换与共享、应用服务等提供技术规范和标准支撑。
二、测绘制图工作信息化发展对策
测绘制图工作的信息化发展需要有关行政部门、科研部门及其他社会阶层的通力合作,具体应采取以下发展对策。
(一)测绘成果数字化
随着测绘制图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测绘制图成果脱离了原先的纸质形式,逐渐向数字化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
(1)测绘成果信息更丰富。除了传统地图上所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外;
(2)测绘成果现势性。息社会具有变化快的特点,测绘成果必须准确反映现势性的地理信息,而数字化将确保这一要求的实现;
(3)测绘产品多样化。
随着测绘成果的数字化发展,逐渐派生出多种多样的测绘产品,如满足各种需要的数字地图、各种地理信息数据产品、各种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统等。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测绘制图工作中的推广应用,测绘成果数字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对此,相关部门应强化对地理信息一站式服务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建立集成化的地理信息门户网站,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其需要的地理信息服务,使测绘成果得到更广泛的分布,使其为用户提供更为及时、可靠的决策依据。
(二)提升测绘过程标准化程度
提升测绘制图工作的标准化程度是促进测绘制图工作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此,相关部门应强化对测绘过程的标准化管理,测绘过程标准化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行政性较强的工作,它对于构建信息化测绘制图工作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回顾我国测绘制图工作近两几的发展情况,随着信息化建设已经引起了相关行政部门、主管单位的重视,但测绘制图信息化建设工作却进展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行政管理与测绘技术部门缺乏协调沟通,使测绘制图工作信息化建设目标不统一,建设对策不明确。对于此,相关行政部门应联合测绘单位指定规范、明确的强制性工作标准, 将测绘制图工作信息化建设纳入日常工作范围,提升测绘制图工作标准化程度,强化对信息化测绘制图工作的监督与检查,指定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测绘管理制度,促使测绘制图工作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
(三)测绘服务可视化
地理空间是动态的三位世界,而地图一般都是平面的和静态的,如果能用三位的方式再现地理空间,必能极大地提升测绘制图工作成效,并未客户提供更为可靠的决策支持。
信心化时代下,立体显示技术被运用到测绘制图工作中,观察者可通过佩带立体眼镜实现对地理空间的观察和研究。为了促使测绘服务向着可视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
(1)结合测绘制图工作需要,凭借PC和图形加速卡搭建起基于微机的VR环境,为可视化测绘服务奠定技术基础;
(2)构建企业级三位地理空间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可视化测绘服务,运用支持立体化显示的客户终端向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三、结语
近年来,测绘制图工作正由数字化向信息化方向转变,在此背景下,认清测绘制图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并就信息化测绘制图工作采取合理的发展对策显得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玛依努尔・米吉提.新时期下信息测绘技术的发展[J].商情,2012(45):182.
[2] 王洪涛,校莹.测绘强国必须用信息化测绘体系来保障[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7) :272.
[3] 袁建峰.数字化测绘至信息化测绘学科研究进展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2012(1) :259.
【关键词】GPS控制测绘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一、GPS控制测绘技术
(一)GPS控制测绘技术
1、GPS的应用原理
GPS系统的定位主要分为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其中,静态定位是用户的天线在跟踪GPS卫星的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以高精度的测量GPS的信号传播时间,及GPS卫星在轨道中的已知地理位置,再进行计算机计算出固定不动的用户天线的三维坐标;动态定位则是GPS信号接收设备在测定一个物体时,物体保持运动状态的。
(二)GPS测绘技术的应用特点
1、创新性
传统的地形测量技术主要利用经纬仪侧角度、测距仪测距离、水准仪测高差,得到数据后还要检核误差,计算量大,使用起来复杂繁琐;而GPS测绘技术除了采用上述测量方法,要应用了GPS定位技术,真正实现了传统测量技术与现代技术的有效结合,精确找准地理点的空间位置。
2、高效性
与传统的地形测绘仪器相比,GPS测绘系统具有高效性。只要GPS测绘系统的信号接收机能接收到信号,它就能实现对某一位置点三维坐标、高程测量、定位的一次性测量,而传统仪器则必须依靠两种或以上仪器才能取得相同效果。而且,在测绘区域网内GPS可任意取点、补点,不需要反复测量来增加控制点数量,节约了测绘时间和人力资源。
3、连续性
GPS测绘技术具有良好连续性,通过高精度、灵活性、分布均匀的三维测量控制网的建立,结合持续运行的GPS基准站,对控制网内各点进行连续测量:①建立基准站:基准站利用标准取样的方法记录观测数据,并定时将测量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中心,再通过数据整理,准确计算并储存该点的三维坐标,提高该控制点的准确性和加密性。②实时动态差分GPS技术:对地理某一点进行测量而不需建立任何控制点就能直接测得某点坐标位置,且所得数据快速可靠,技术操作便捷。
二、 GPS控制测绘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一)领域应用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人类活动日益频繁,导致环境恶化、资源浪费、人口激增等问题日趋突出。GIS地理信息系统能将空间地理和各种信息有效融合,整合计算机科学、RS、地理学和GPS技术信息。GPS系统和GIS系统的科学结合,为测绘测量带来了更为广阔的领域,不仅可对空间上的实物进行测量和定位,还可在生态环境的检测、巡航定位、城市建设规划、资源的管理、地面的监控、气相信息及军事等方面,运用GPS和GIS的不同技术特性进行测量数据的处理,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利于人们深入了解微观事物。
如进行城市空间规划时,通过GPS系统测量应用、GIS系统获取地理信息,对城市地形进行准确分析、对城市空间决策进行深入研究,在进行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确保绿化比例合理,保证学习、公共设施、运动场所、服务设施等能拥有最科学合理的服务面,为城市房地产开发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分析,提高土地利用的有效性,真正实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建筑测量应用
GPS定位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加快其在我国工程测量行业的应用速度。实时动态差分GPS技术具有鲜明优势,它由基准站接收机、流动站接收机及数据链组成,能追踪卫星信号即时给出位置点坐标,而且测量精度高、所需时间短、操作方便。如GPS测量技术当前主要应用于城市视野开阔的新区建设、野外勘探定位等,通过测设方格网的方式,克服测量点位距离、高度的限制,充分显示GPS定位测量技术的优越性。
(三)技术应用
当前,在计算机、手机、导航仪等电子设备中看的地图信息、气象监测信息等都是GPS控制测绘技术和GIS地理信息系统结合操作的结果, GPS系统和GIS系统在现阶段已经得到很好结合,而且GPS系统也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GIS系统中。GPS测绘技术具备一部分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电子图,而电子地图具备了各种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能将某些数字信号及模拟信号转换成计算机显示模式。
一般来说,电子制图可通过直接获取、数字化获取或GPS系统获取,而已真正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地图的制作,则要依靠GPS测绘技术对地理空间进行定位,再借助GPS连续发确度极高的数据追踪,准确定位空间点的具置[3]。如GPS系统在城市GIS系统中,通过建立城市交通网络、地下管线网络等计算机模型,研究城市交通流量,规划城市交通路线,做好城市交通地下管线突况的预案处理,警务和医疗救护的路径优选、车辆导航等都是GPS和GIS应用的实例;而且GPS和GIS系统在警察办案时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与犯罪目标的对话确定信息来源位置,锁定犯罪目标,及时有效地执行抓捕工作。
(四)生活应用
GPS测绘技术在人们生活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DD可视化作用,是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中的GPS技术以数字地形模型为基础,通过建立城市、区域、大型建筑工程、著名风景名胜区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有效实现多角度浏览,广泛应用于宣传、城市和区域规划大型工程管理和仿真、旅游等领域。
如人们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想对国家景点进行了解,都可通过GPS控制测绘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结合GIS系统对景点进行有效查找,也可以对周围环境和地理情况进行网上查询,充分了解实际的道路景观地理位置,便于旅游出行。
而人们的手机也可以搜索所需的可视地图,运用该功能也可以精确定位手机位置,并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地理搜索,便于人们查找企业、公共场所或办公地点的位置,避免在路途中浪费时间。
三、结语
经过上述的论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GPS技术的应用为控制测绘提供了技术基础同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有良好的应用,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对 GPS 控制测绘技术的定义、 特点、 技术体系等方面内容进行分析, 并对GPS 控制测绘技术在 GIS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相关探讨。 GPS 控制测绘技术有着高效性以及实时性等的特点,跟传统测量方法相对比,更为简单、方便、快捷、高效、精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GPS 控制测绘技术将在 GIS 地理信息系统中得到更广泛、更完善的发展,同时期待它不仅仅局限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和目前所应用到的领域中, 也能为其他更广泛的领域所应用, 为各个领域的发展进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起超,浅谈GPS控制测绘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1,(6):112-114
[2]王金钟等,GPS控制测绘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1,12,(14):89-91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测绘;实际应用
引言:
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城市规划测绘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为人们准确认知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相关理论参考,同时也为该系统在城市规划测绘中实现高效运用,给予一定实践指导与帮助。
一、城市规划测绘中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分析
(一)系统总体框架本文设计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搭建起的城市规划测绘平台,运用分层设计理念,平台主要由基础与数据层、支持层与平台层以及应用层共同构成。其中位于最底层的运行支撑层,主要由各项网络基础设施、安全保密系统等共同构成。位于其上的数据层中拥有包括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城市地名地址以及三维模型与地形等各种信息数据,负责为城市规划测绘提供所需数据支持。基础层中主要由普通二维与三维两种地理信息系统构成。位于平台最顶层的应用层,其构成包括城市宣传、旅游规划、三维辅助规划评审等多项应用功能。图1展示的就是该城市规划测绘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结构:
(二)硬件部分设计为避免服务器突然出现故障问题而影响地理信息系统的整体运行,本文设计采用两台服务器,分别作为主用与备用。要求服务器内存至少达到16GBDDR3,光纤交换机主要用于城市规划测绘中各项地理信息数据的高效交互传输,其传输速度需要达到4Gb/sec,并采用通用型接口,确保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各功能子系统均可以实现相互连接、互联互通。在设计选用磁盘阵列机中,其存储最大可达48TB,且拥有12个单机磁盘,运用4Gb光纤通道外接主机,以此有效满足系统庞大的数据采集与存储、分析管理需求。
(三)软件部分设计在该城市规划测绘中的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集中展示各项城市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并对其进行实时更新管理,从而科学合理地完成各项城市规划工作。在本文设计应用的地理信息系统中,主要包括基础即二维地理信息系统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前者运用ArcGIS地理信息平台,涉及结构模块有配置管理与聚合数据与服务等[1]。后者则通过运用三维数字化显示技术,系统在自动完成对城市影像、数字高程等数据等其他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后,搭建出相应的二维与三维城市空间,并将其相互整合由此构建出真实立体的城市场景,方便工作人员直观、真实地了解各项城市规划情况及相关测绘数据,从而更好地完成城市建设管理与科学规划工作。图2展示的就是系统软件部分:
二、城市规划测绘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
(一)一体化联动显示在城市规划测绘中,该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一体化联动显示功能,可提供包括飞行、步行等在内的各种三维场景漫游方式,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可以运用分屏的方式直观、立体地对各项城市地理信息及拍摄得到的影像数据等进行对比分析。设计人员在现实城市环境中对设计效果进行定位,同时运用如驾车与步行等各种方式,全方位对城市建筑的设计景观、分布布局、高度与色彩配置等进行全面审视。除此之外,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体化联动显示功能,还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在城市规划测绘中提供各种空间查询服务,包括查询选择模型与缓冲区等等,工作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查询检索框中设置自定义条件,进而快速获取其所需的空间信息[2]。例如通过直接选中三维城市场景图中的建筑物,系统将会自动调取相应数据库,迅速显示与该建筑物相关的各项属性信息,包括建筑物的高度、占地面积、楼层数等等。
【关键词】工程;测绘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工程测量在我国国力发展的大趋势下,不断创新,不断取得突破,现在我国测绘技术已经较之前有了十分的的改观,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有关工程测量的发展趋势。
工程测量的现状
概述
本世纪是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世纪,地理信息产业在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日益激增的市场需求这两大主推力的作用下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这表现在:一、地理信息产品由静态模式向实时动态模式转变。二、地理信息产品将会在政府部门和各行各业中得到更加广泛应用。三、GIS和图象处理软件将由专业团体的专门应用发展成为办公和生活的普通工具。
国家测绘局原副局长、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杨凯同志就测绘与地理信息的关系是这样描述的:“测绘是地理信息产业建设的主体力量,地理信息是测绘现代表现形式。”测绘工程侧重于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实地测设,地理信息侧重于地理信息的可视化表达、空间分析与查询。虽然这几年社会上对地理信息追捧过热,许多院校的专业纷纷靠向地理信息方向,但这几年毕业的学生仍多在测绘行业就业。不过从长远来看地理信息的时代将要来临了,随着3S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测绘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测绘行业正在迅速向地理信息产业转化。传统的测绘生产主体模式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产品由模拟形式转为数字形式,大量的外业测量被室内地理信息采集所取代。地理信息的采集、存贮、加工和分发已成为一种全新的概念。卫片的分辨率、航测的精度在逐渐提高而其成本则在逐渐下降。
地理信息自古以来被视为国之重器。《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地理信息著作,历代君王对地图的重视和渴求从未停止过,建国以来我国对测绘工作非常重视,不断的出国学习并引入先进技术,尤其近十年来变化更大。但我国的地信产业仍存在太多的问题:1、数据库建设中的重复建设问题严重存在,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2、国家对测绘的投入不足,测绘队伍不稳定。3、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程度和开发利用水平较低。4、理论研究、技术进步和产品发展三个层次中,放在第一、第二层次的注意力显得不够,等等。这些都为测绘单位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不过随着我国基础测绘的不断加快,统一监管和测绘保障也会不断加强。
技术
(一)地图数字化技术
在建立各种GIS系统时,对原有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在建库工作中占据了相当大的工作量,各工程测绘部门都投入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力。对于已有纸制地图,若其现势性、精度和比例尺能满足要求,就可以利用数字化仪将其输入计算机,经编辑、修补后生成相应的数字地图。当前有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矢量化两大类仪器,针对大比例尺地形图,大多数扫描矢量化软件能自动提取多边形信息,高效、便捷、保真的对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
(二)数字化成图手段
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是传统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常规的成图方法野外工作量大,作业艰苦,作业程序复杂,同时还有繁琐的内业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难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而数字化成图技术具有精度高、劳动强度小、更新方便、便于保存管理及应用、易于等特点。目前,数字化成图技术有内外业一体化和电子平板两种模式。内外业一体化是一种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主要设备是全站仪、电子手簿等,其特点是精度高、内外业分工明确、便于人员分配,从而具有较高的成图效率。
(三)数据库技术与GIS技术的应用
随着测量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逐步自动化、数字化,测量工作者如何更好地使用和管理好长期积累或收集的大量测绘信息,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其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数据库技术或GIS技术建立数据库或信息系统。我国国民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力地推动了GIS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已成为当前新技术应用的“热点”之一。GIS作为信息科学和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在面向21世纪这个信息社会里的价值是不容怀疑的。为了使GIS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应给予重视和支持,各有关专业部门要加强合作,努力开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新局面,去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
GIS是集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测绘遥感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已成为多学科集成并应用于各领域的基础平台和地学空间信息显示的基本手段与工具。其技术优势不仅在于它的集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三维可视化显示与成果输出于一体的数据流程,还在于它的空间提示、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功能。
测绘技术的发展趋势
1.概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测绘技术由传统测绘模式进入了数字化测绘模式,数字化测绘模式不仅提高了测绘的工作效率,也推动了其他各行业的发展,自上个世纪90 年代以来,信息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世界范围内测绘界已经出现了面向地理信息服务的变革新动向。我国也正在努力建设一个高效、完善、先进的国家公益信息基础网,例如: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数字城市、数字地球等项目,这些可为中国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提供宝贵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因此我国测绘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信息化测绘事业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飞速发展,我国开展了国家基础测绘项目,也就是“大专项”工程,它的建立不仅标志着我国由传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转变,也标志着由数字化测绘向信息化测绘的飞跃。与数字化测绘机制不同,信息化测绘的优势特征就是它能够实现实时高效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它升级实现了信息服务社会化,信息共享合法化,功能趋向服务化,信息流通网络化等内容,然而,信息化测绘仍然是一种数字化测绘体系,以数字化为基础。
近些年来,我国在信息化测绘建设方面也加大了力度,例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第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由此可见在实现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和推动信息化发展方面,信息化测绘的重要意义。我们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建立了信息化测绘系统,初步建立了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实现了基础地理信息的获取和更新、网络化管理与分布服务,服务水平的增值,地理空间资源的融合,从而逐步达到信息化测绘功能取向服务化,信息沟通网络化和基础设备公用化等服务项目。
技术
(一)GPS 技术的采用
以前,大地测量只能在地球局部区域进行静态测量,现在由于GPS 技术的采用,实现了整个地球表面的动态测量,研究范围也从研究地球表面的几何特征变为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特征,同时,对于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变化,也可以精确地监测到,这样就能加强对自然环境中自然灾害的监测,提前预报,减小人类损失。
工程控制网与监测网的优化
控制网的观测数据采集和处理将走向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同时将更加广泛地应用监测网优化设计软件,对于观测数据的处理也将进一步智能化。
空中摄影测量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三维地面主体模型将更加广泛地应用在诸多领域。这种三维地面主体模型是由全自动数码航测相机结合激光扫描仪,再连接全球定位系统制作而成。这种三维地面主体模型将更加广泛地应用在工业精密仪器的安装与设备的定位测量领域,同时在大宗物体变形监测、外形测绘等方面将得到广泛应用。
遥感技术将得到更全面的应用
遥感技术正向多频谱、多级分辨率,多时相的信息获取以及快速实时的智能化信息处理的趋势发展,我们将可以运用RS 对地面进行实时卫星遥感监控,在监督违法滥占耕地,扩展用地规模等方面将得到广泛应用,此外,运用遥感技术勘探地球资源将成为今后重点研究的方向。
结束语
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再次取得大的突破,从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虽然现有的技术已经有了不小的改观,但是,在某些领域还有局限性,所以就需要我们来努力改善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存储方法;融合技术
基础地理信息是各类地理信息用户的统一空间载体,面向社会方方面面,应用范围极为宽广,且具有极高的通用性、共享性和社会公益性。近年来,信息化测绘发展迅速,要满足信息化社会需求,必须包含详细的环境、资源、经济、人文、社会等方面的信息,以增加测绘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这就需要加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处理,加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其他信息的和管理。
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基本特性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空间数据中最具体普遍性、通用性和利用价值的信息,承,对于促进测绘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打造“智慧城市”的基础框架。关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基本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空间特性,即地物的空间分布状况;(2)属性特性,表现现象的特征。(3)时态特性,描述现象或物体时间上的变化。(4)基础性与统一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基础测绘的成果资料,涵盖了包含地形、地貌、环境、建筑、控制点、交通等信息在内的全部基础地理信息,需进行统一管理。
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相关处理技术
2.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存储方法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存储是在模型设计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核心内容,目前,对于地处地理信息数据的存储方式主要有基础地形数据存储、栅格数据库存储、3D产品数据库、地名数据库、元数据库、大地成果数据库这几种方式。以大地成果数据库为例,数据主要由平面三角控制网、GPS控制网、水准控制网及控制点组成,数据库中包含了控制网拓扑、结算等信息,将这些数据与DLG数据叠加起来可实现对整个控制网分布的可视化展示和管理,关于大地测量要素的存储,一般采用比例尺方式,适用于不同比例尺的同类大地测量要素存储在同一个物理分层。
要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保持较好的现势性,就要不断对数据进行更新和集成,直到达到测绘部门对数据的要求。
集成管理海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对多源、多类型、多格式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整理、融合和分化,需要以可视化方式组织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和数据转化,集成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在此过程中,兼顾数据在空间、时间特性上的融合性、在物理和逻辑上的高效统一性以及在自身表达上的精确性,也就是根据不同类型、来源的数据的特点,对它们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和转化,消除其中差异,完成匹配融合。但该技术往往需要人工综合处理,效率较低,给智能化集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带来困难。
矢量数据易于编辑,绘图精度高,与文字注记结合简便,但过于抽象化,现实感不足,栅格数据则具有强烈真实感,且数据量大,缺点是缺少注记。根据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特点,将它们融合为一体存储起来,将它们统一起来进行一致的操作、分析和显示,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管理的难点所在。一般做法是以栅格数据为底图或背景,将适量数据和其余专题数据叠加在上面,实现两者统一浏览、操作、查询及应用,但要实现这种应用,必须有统一的坐标参考系。
无缝集成多源地理空间数据属于数据互操作模式的一种,此种方法无需过多考虑各种信息数据格式之间的异构性,主要是在地里信息应用程序中独特地访问数据架构模式,可进行多格式的数据直接访问和复合分析,具有格式无关性和位置无关性的特征,能开放式地获取信息。在逻辑上,无缝集成多源地理空间数据技术体系可分为用户层、中间层、服务层这三层架构,每个环节有确切职责,服务层主要通过中间层想用户层提供数据或文件,用户层则直接使用数据,中间层是服务层和用户层的纽带,负责两者之间的交互和连通。
2.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融合技术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融合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数据集成阶段,主要解决数据源在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上的差异性,实现多格式数据的共享方式有数据格式转换模式、数据互操作模式和直接数据访问模式,此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共享还依赖于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以外的一类描述空间数据集的内容、质量、状态及其他特性的特殊数据――元数据,元数据允许完全的说明数据,方便用户了解其设定和限制,评估数据集对其需求实用性。第二个阶段是数据综合阶段,该阶段是主要是解决数据源在尺度特征上的差异性。第三个阶段是要素关系的处理与协调阶段,虽经过以上两个阶段被处理后的数据已基本上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但是由于数据来源广泛、数据种类多,因而要素与要素之间、同一要素与不同实体之间的关系会产生冲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多源数据要素间关系的冲突和矛盾。经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处理,最终会得到新的适合测绘需要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经过数据集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被装入源数据库,补充性数据、影像数据等与源数据库存在于一体化数据处理平台,在相关处理系统的支持下,将数据源可视化,通过对比、分析,按照实际需求,从元数据库中提取出质量高、现势性好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以目标数据库、算法为支持,以数据可视化平台为基础,经过数据综合和关系处理这两个过程,数据质量和现势性基本满足要求。
3 结束语
总之,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测绘行业应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在测绘中的重要性,积极采用数据共享技术、融合技术、集成技术、实时更新技术等制作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数据产品,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在测绘行业中更好发挥作用,从而促使测绘行业更好服务于政府职能,更好应用于应急响应和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1]汪汇兵.基础地理信息时空一体化建模与管理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