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人员的风险与防范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财务风险 防范 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朝着愈来愈好的方向发展,财务风险成为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企业虽然想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但却忽略了其本身的特性与产生的缘由。只有从最根本的了解开始,才能够对症下药,做出最有效的防范措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本文通过分析财务风险在财务活动中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使企业能够尽量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
财务风险是因为企业存在财务结构上的一些问题,导致财务出现状况,企业因无法及时偿还债务而经营活动失败的现象。财务风险如同看不见的空气一样始终萦绕在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是否拥有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尤为重要,其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因财务风险而使企业陷入不利地位的情况。
(二)基本特征
财务风险关乎企业的生存大计,是企业无法绕开的。企业只有全面了解财务风险的特性,才能从根本上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财务风险具有以下几个的基本特征:
1.客观性:财务风险存在于每时每刻,每个地方。它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转移,也不会被彻底消灭。人们只能通过有效的措施去防范和控制它,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所造成的危害。
2.全面性:企业在积累、筹集以及分配、应用资金等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财务风险。简而言之也就是财务风险具有全面性,即贯穿于各个环节[1]。
3.不确定性:外界环境是影响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换言之也就是外界环境不同,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以及发生机率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性。而外界环境又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同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有效的控制它,合理的利用它,那就可以降低财务风险给企业造成的危害。
4.风险与收益共存性:虽说在某些时候,风险的存在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风险往往也会带来机遇,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如果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合理利用,甚至可以取到意想不到的收益.
二、财务风险的成因
引起财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内部因素之外还包括外部因素。企业需要了解并分析各个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才能够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一)企业经营管理的外界环境变化多端
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外界的环境也会随着时间而不断的变化,往往企业不能够随机应变这些瞬息万变的外界环境,这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外部因素。诸如社会以及市场、经济等方面的因素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改变着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管理水平。另外一方面对于企业而言,也是无法预测,改变的。而这也就决定着个来无法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从企业的发展角度而言,如果环境朝着有利的方向变化,那么就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相反的如果环境变化是不利的,那么无形中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够高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信息科技技术来进行财务管理,但是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却没有跟上。财务风险随着财务活动的发生而以生俱在,只要一不小心防备它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危害。特别是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没有形成正确的财务风险意识,财务风险发生时不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或者错误的以为,只要合理的应用资金,使用资金就不会存在财务迎合了,或者就算发现了财务风险或者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那么更有可能加大风险存在的可能性[2]。即不能形成较高的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识。可以说正是这一种浅薄的认识,加大了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机率。换言之也就是企业财务管理层面人员的专业素质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就当前企业的发展来看,有极大一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仍然不具备先进的财务管理水平,特别是缺乏现代财务信息、专业知识,协调财务管理系统的能力过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而加速了财务风险的产生。
(三)企业的资金流动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许多企业都面临着融资困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企业本身规模较小,资金不足,信用低等。企业往往会为了追求财务收益而过度的去投资,而忽略了企业资金流动的规范性。由于在筹资的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无法预料的问题,导致企业的资金流动不合理。当企业的现金流量占总资产的比重较低的时候,企业资产清偿债务的能力就会减弱,财务风险也就由此产生。
(四)企业内部的财务问题
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制度,尚不能科学的分离财务的的有权、经营权。简而言之也就是在企业与员工、投资者以及内部各部门存在利益分配不科学,不明确资金管理等问题,即不能落实有效的监督、控制企业的资金,使得企业无法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资金,滋生资金流失。
三、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办法
(一)建立健全财务体系
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下,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愈来愈多,这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的要求十分严格。为了使企业赢得更多的收益,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有效财务管理体系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通过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了解与财务相关的指标。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经济效率、获利及偿债等方面的能力,夯实财务体系。除此之外企业还可根据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相关小组的作用,抓住外界环境的变化制定完善财务体系,减少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而给企业财务体系造成的影响,优化财务体系,最大限度的减少财务风险的危害性。
(二)强化人员的风险意识、专业素质
财务风险与财务活动犹如一对双胞胎是同时存在的,而此时如果忽视了风险的存在,那么将加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基于这一点,非常有必要强化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特别是要注意提升其风险意识。甚至可以说财务人员是否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直接关系到风险的存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因而这就要求加大对新员工工进行工作前的培训,对老员工进行相关定期的培训和考核,给他们输入新鲜的血液,跟上时代的步伐,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动对财务活动带来的影响。此外,企业可以建立奖惩制度,来激励员工能够更好的学习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质,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三)充分发挥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夯实财务决策水平
企业财务行为规范化,约束企业财务活动,减少因内部原因而引起财务风险的机率。[3]决策关乎企业的生存发展,贯穿整个财务活动,对于企业而言每一次决策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失误,即有可能使企业陷入满盘皆输的局面之中。因此要求企业首先要明确权责机制,员要各司其职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确保所提供的财血数据的正确性、真实性。可以说分工明确,不仅有利于优化工作效率,更有利于防范风险。企业可以根据外界环境的改变而不断修改和更新控制机制,财务人员按照控制机制有序的整理分析数据,给出实施的最佳方案,这样能够避免企业上层人员盲目做出决定,降低决策风险,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四、控制财务风险的相关措施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能被完全毁灭,而管理人员的漠视是加大财务风险危害的关键性因素,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之中。[4]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有助于企业更好的规避客观存在的风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筹资风险措施
资金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如果缺乏资金,那么其生存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由此为了补充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企业通常会结合债券、股票以及借款等等方式。值得一提的是企业选择不同的补充资金的方式,其所带来的风险也是会有一定的差异性的。因此就非常有必要落实稳定的筹集资金方式,对于企业而言,如果成本过低,加之较短的使用时间,到期不能足额的归还,那么,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声誉,更会给企业带来无尽的风险。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而言,借款的期限越长,越有利于合理的安排资金,从而更有利于三少发生风险的可能性。除了选择这一融资方式之外,融资租赁、债券等等也是企业重要的筹集资金的方式。与此同时我们知道对于企业而言,所选择的融资方式不同,即意味着其可能面临的风险,即财务风险也是不同的,因此优化筹资方式,结合企业的发展需要,尽可能的挑选成本相对而言较小的融资方式,落实科学合理选择融资方式,从而更好的帮助企业走出财务风险的处境,减少由于财务风险而给企业生存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二)投资风险措施
企业需要通过综合分析,合理选择投资方案。企业一定要谨慎的研究分析各种投资策略,落实最佳投资方案,从而做到防微杜渐,科学估计预期投资收益,特别是要完善可行性分析研究。切记将所有的资金投资一个项目要做到优势之地,合理的规避风险。
(三)经营风险措施
所谓经营风险指的就是由于错误的财务管理,而削弱企业预期收益的情况。因此,企业应该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在一个有明确受托责任的体制下,企业的人员就会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从而减少错误决策的出现,为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大财务管理、现金管理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在战略投资时,还要全面考查企业对资金的占用率、收益率等相关情况,最大限度的减少使用资金的成本。
五、小结
总而言之,财务风险是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的任何一个环节的,是无法躲避也无法消灭的,即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对于企业而言,首先就必须弄清风险的由来、危害性并针对性的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完善内部管理,最大化企业利益,为企业的又快又好发展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马金春.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2012((08).
[2]石国和.论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5(08).
[3]朱妲曼.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内部控制[J].科技经济市场,2007(3).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企业经营存在着风险,几乎企业所有的生产活动都是与风险并存的,那么财务风险是如何形成的呢?以下将进行几点分析。
(一)内部原因
(1)赊销比重大,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很多企业为了增加企业的销售量,扩大再生产,占有大部分市场的整体份额,采用赊销的方式销售产品。企业的应收账款不断累加,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严重影响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2)欠款现象严重,资金不足。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存在着资金不足的状况。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只能进行商业贷款,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经营压力,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利益,但是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造成财务的不稳定性。同时还需要还本付息,按期支付,给企业带来严重的隐患。
(3)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之间,在资金的管理、使用等方面存在管理混乱的情况,致使资金使用率低,流失严重。
(4)风险意识薄弱。风险往往都是客观的,只要是财务活动就会有风险的产生,而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对风险的客观认识,这也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外部因素
(1)企业的生产环境是财务风险产出的主要外部原因。
(2)国家政策、金融市场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企业财务管理造成影响。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为目标,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
1.确定合适的筹资方式。企业的每种筹资手段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企业筹资的时机、筹资的对象、证券发行的价格、发行方式以及利率都需要经过周密的预算,这关系到企业筹资能否成功,关系到筹资成本大小,关系到筹资风险的强弱。所以必须对任何一种筹资机会进行比较研究,制定出最合适的筹资方式,来达到降低筹资风险的效果。同时企业要设计出一个符合本企业财务状况的合理资金结构。
2.风险回避策略。就是企业在觉得风险存在性很大的情况下,改变原有的计划、方法,或者主动放弃,回避风险。在风险事故发生前彻底消除或减少这种损失,降低损失的影响度。风险回避是一种消极防范风险的办法,因此,最好在经济活动还没有进行之前采取,否则企业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3.提高财务管理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财务管理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发展态势,企业要制定符合自身财务管理的发展战略,设置高效、合理的财务管理结构,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加强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建设,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企业虽然不能改变外部环境,但却可以对它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及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4.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监督。理顺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要对经营利益的分配做到统筹兼顾,处理好内部的财务关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制定出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全面降低企业成本。建立企业财务风险报表分析制度,健全风险监测,充分发挥财务风险监管的积极作用。
结语:全球经济一体化给企业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风险。财务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财务人员体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是否有效直接关系着企业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在金融业及其产品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环境下,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契机。根据不同的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财务人员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采取进一步的应对措施,各个部门之间要互相沟通与合作,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经营管理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燕玲.论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与防范措施.会计之友.2007(34).
[2]贺青.浅析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中国外资.2009(10).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168-01
财务的正常运转对于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财务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财务的正常运行是企业良性发展的根本保障。企业如果想在当今如此开放的市场经济下利于不败之地,应加强财务风险的预防和监控,把财务风险控制在萌芽阶段,对于财务存在的风险提出防范措施,使企业能够健康良性的发展。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述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
财务风险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会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预期收益下降。狭义的财务风险就是指由融资或者筹资带来的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特征
客观性、不稳定性、系统性、不确定性。
二、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外部环境的变化
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财务外部环境变化包括经济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资源环境、产业政策、利率、通货膨胀、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变化。
(二)企业财务人员意识和素质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意识不足,对财务风险的预判和预防不够,也是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之一。
(三)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实现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四)财务监审制度缺陷
目前在许多企业中制定的财务监审制度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按照制度执行,难以有效地防控财务风险的发生。
(五)收益分配缺乏科学性
企业健康良性的发展离不开收益的合理分配,如果企业收益分配方法缺乏科学性,不遵循企业的实际状况,会对企业的财务结构产生影响,从而破坏企业财务的收支平衡,形成财务风险。
三、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建立各部门权、责、利相结合的机制
要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 就必须首先处理好企业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集权与分权关系。这一问题不解决好,企业将无法做到充分发挥企业集团的整体优势和充分调动成员企业的积极性, 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在处理集权与分权的问题上应坚持集权适度,分权合理的原则。
(二)建立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调整全程控制机制。
(三)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的控制包括财务风险的预测、评价、决策、防范环节。风险预测是基础,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系统,就是在增强风险意识的基础上,使企业的各个部门在各个环节都能预见风险的存在,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施科学的管理。
(四) 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规避财务风险
首先应建立资本积累的约束机制,不断充实资本。其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负债规模。再次把握借款时机,审时度势,合理决策。最后预测负债筹资的使用效果,权衡成本收益,优化债务结构。决定资本结构的因素是融资决策。将不同的债务按期限合理搭配,以减少偿还债务的压力,保证企业资金周转顺畅。融资金额大小直接决定了资本结构状况。企业应当努力使资本结构最佳,融资成本最低。
(五)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管理
1.良好的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财务风险防范是在会计信息进一步加工的基础上,提取特定的信息,满足管理的需要。因此,要求企业财会部门必须有扎实的会计基础功底,牢固树立信息观念,掌握了解市场政策、市场供求、市场经济发展等内部外部信息,并及时准确地传递和反馈给企业,为开发和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资料。
2.财务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善于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预测,有预见性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使可能蒙受的风险损失尽可能降低到最低限度。
3.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财务风险控制主要集中在企业的财务部门,财会人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风险防范的成功与否。财会人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积极建议和处理方案,发挥财会在企业经营中的参谋作用。同时要求财会人员具备与生产、管理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并对知识不断更新。
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在社会市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作为医院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组成因素,其内部控制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文章从分析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内容与方法展开,明确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要点与流程,进而探究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医院;内部控制;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医疗机构
在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显得尤为必要。财务管理的核心是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跟踪予以强化,可以提高医院财务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合理性、有效性,防范财务风险,促使医院经济活动正常运转,提高医院经济效益,推动医院良好发展。但要想实现医院内部控制有效发挥作用,则需要了解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与方法,明确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要点与流程,探究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促使财务管理充分发挥作用,保证医院经济活动正常进行。因此,本文笔者将在下文重点分析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
1内部会计控制内容与方法
1.1内部会计控制内容内部会计控制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评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实现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会计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基于此点,可以充分说明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包括对会计工作本身的控制和企业经济活动的控制这两方面内容。对医院会计工作本身进行控制,主要是根据医院会计业务需求,设置适合的会计机构;根据会计业务的职责,设置适合的会计岗位;根据会计相关准则,制定适合医院应用的会计核算制度;建立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体系,对会计人员及会计工作予以约束等。在医院经济活动方面,对医院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所有原始凭证进行审查和监督;对医院固定资产与往来款项进行控制;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详细监督与控制;对医院重大对外投资、资金调整、经济业务决策进行监督。
1.2内部会计控制方法针对当前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工作较多的情况下,为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需要采用适合且有效的内部控制方法加以处理。综合当前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会计项目,采用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不同。例如预算控制方面可以运用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医院医疗项目较多,相应的预算项目较多,要想全面控制预算,就需要针对不同项目的预算,采用适合的编制方法。所以在对医院不同项目预算进行控制的过程中,会计人员应当根据项目预算特点,适当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如固定预算编制、动态预算编制、弹性预算编制等。建立完善的预算控制系统也是非常有效的,其可以对不同项目预算予以全面、严格、合理的控制。预算控制系统的应用流程为:对待预算予以控制确定预算控制的关键要素反馈预算执行信息建立预算预警系统预算监督。而财产保全控制方面,可以建立医院成本费用责任制,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室成本预算方案,对每个科室成本运用情况予以严格的控制,避免非必要的开支,保全医院财产。
2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要点与流程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应保证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提高医院财务会计水平,为医院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报表,使医院做出正确医疗项目执行决策。而有效落实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是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关键。所以,明确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要点与流程显得尤为重要。综合我国多所市级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情况,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要点为:
2.1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利用内部控制制度约束内部控制工作,可以改变医院财务人员的传统观念,可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需要注意结合相关政策及法制,严肃说明内部控制的范围、标准、要求等方面;还需要注意对内部控制人员的行为予以约束,使工作人员规范、合理地执行内部控制工作。
2.2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医院预算项目较多,如经营预算、财务预算、资本预算等。财务预算方法运用不当、预算编制不合理等问题的存在均会影响财务预算管理及医院资金利用率的高低。所以,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中加强财务预算控制,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树立预算理念等来加以管理。对于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流程的制定,则是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及内部控制特点,制定适合且完善的内部控制流程,有效、有序落实内部控制工作。同样综合我国多所市级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情况,了解到收入项目方面的控制流程主要包括价格制定与执行医药的收费与收缴收入票据的管理总账与明细的记录与核对;支出方面的控制流程主要包括申请审核审批支付;固定资产方面的控制流程主要包括固定资产购入计划的审核固定资产使用的监督固定资产清查固定资产入库。
3防范医院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在医院财务会计活动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增多、工作难度加大,容易在工作中出现一些差错,降低财务会计工作质量,给医院带来财务风险。所以,在落实财务管理工作中注意防范财务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3.1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可以对预算管理予以监管,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目前,医院预算编制容易出现问题,影响财务活动的有效落实。所以在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应当严格说明预算编制、核算、分析方面的要求及标准,促使预算管理充分控制预算工作,避免预算工作提高水平。另外,医院还要把日常开支、建设投入、成本费用、收益等综合起来分析,制定全面预算管理,全方位地监督各部门项目预算工作。
3.2革新成本核算方法在目前医院已经存在财务风险的情况下,医院应当基于医疗体制改革的情况,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全面革新成本核算方法,并按照权责发生制落实到成本核算工作中,促使成本核算人员清楚自身的责任与权力,合理地落实各项成本核算工作,提高医院各个医疗项目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另外,在固定资产方面,医院要重视固定资产的维护与保养,尽量保证资产保值、增值。
3.3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风险管理强调对风险的事前防范,所以财务部门应增强风险意识,深刻认识财务风险对医院运营的影响,积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于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应当注意强化日常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两方面。在日常管理中,如若管理不善,很可能导致财务漏洞出现,引发财务风险。所以,应当结合医院财务日常管理情况,提出切实有效的约束条例;在财务风险防范中,结合以往医院容易出现的财务风险,强化敏感性指标的监测,制定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医院财务风险防范水平。
3.4强化成本管理医院要紧抓成本管理,重点抓好人工费、材料费这两个成本项目,把降低成本的指标层层分解,加强存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在具体落实成本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加强医院存货管理。由于医院药品卫生材料占据比重较大,其周转速度快慢,直接影响到医院的资金使用效率。在存货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药品卫生材料的控制和周转,避免医院药品卫生材料过多,占用医院过多的资金,避免医院药品卫生材料过少,不够医院日常应用,影响医疗活动。另外,在成本管理过程中还要制定健全的、完善的预警机制,也就是要遵循“计划采购、定额管理、加速周转、保证供应”的原则,分析医院在成本控制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医院财务预警机制,强化成本管理工作,促使成本管理可以充分且有效发挥作用,促使医院正常运行,推动医院良好发展。
3.5优化财务人员素质在现代化的今天,医院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直接关乎医院运行的情况下,要想切实有效地强化医院内部控制,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工作,除了需要财务管理人员的努力之外,还要有财务人员的大力支持。所以,在加强财务风险防范之际,需要对医院财务人员进行素质培养。也就是要通过培训和学习,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促使医院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能够大力支持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配合财务管理工作,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与此同时,要对会计人员经常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促使会计人员能够在工作中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合理地进行工作,避免出现财务漏洞,引发财务风险。另外,医院还要从制度上完善重大事项的集体决策制度等一系列的内控制度的建设,依靠内、外部审计,监督医院财务运行情况,减少财务人员营私舞弊的可能性,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降低财务风险。
4结语
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医院的发展环境有很大变化。在此种情况下,医院要想良好发展,需要强化内部控制,有效防范财务风险,避免医院财务会计工作存在疏漏,阻碍医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杏娇.新制度下医院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J].现代商业,2013,(21).
[2]蒋雪艳.浅谈医院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J].经济视野,2013,(24).
[3]徐利.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J].中国集体经济,2013,(31).
[4]杨波.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价值工程,2012,31(10).
摘 要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关键词 财务风险 成因 防范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及特征
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有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因而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这一现实问题,企业管理者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
财务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即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
2.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虽然可以通过各项措施加以预防,但由于财务风险受到各种可变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准确地确定财务风险的大小。3.复杂性。即财务风险由于其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不断变化的,因而会造成财务风险的复杂性。4.激励性。即财务风险的不可避免会使得企业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以尽可能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5.共存性。即财务风险与收益是共存的,二者成正比例关系,一般来说,财务风险越大,相对应的收益也越高。
二、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由于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特征,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较多,既有宏观的企业外因素,又有微观的企业内因素。总体来讲,主要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宏观财务管理环境的复杂多变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企业宏观财务管理环境将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而且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新式财务管理环境。宏观财务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信息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着企业走出国门,但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建立起约束规范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则,这些不利的宏观环境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我国企业的经营权和管理权不能有效区分开来,这就很容易造成财务管理人员是由企业投资者任命的。因而产生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混乱,理财观念和理财方法落后,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跟不上宏观财务环境的变化。
(三)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下级之间,资金管理及使用等方面权责不分、管理混乱,这就会造成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同时,由于我国企业财务决策缺乏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很多企业盲目决策,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进而也会产生财务风险。
(四)财务管理系统落后
同国际知名大企业相比,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还较为落后。进入21世纪以后,财务管理系统的应用进入了图形化管理的时代,从简单的数字化报表,升级为图形化的交互式财务报表,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便捷、准确地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但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在使用传统的较为落后的财务管理系统,这一方面不方便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另外也会造成财务风险。
三、企业提高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认真分析企业宏观财务管理环境
企业应当认真分析复杂、多变的宏观财务管理环境,总结其变化趋势和发展规律,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多种应对措施。进而提高企业应对宏观财务管理环境复杂多变的能力,防范由企业宏观财务管理环境变化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对于防范财务风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要积极引进高素质高财务技能的人才,引进具备财务管理经验,熟悉国内外财务法规的如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财务人员。同时企业还要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加强财务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学习,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三)进行科学性的企业财务决策
在企业财务决策过程中,要避免各种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综合考虑企业宏观和微观两大方面的因素,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各种决策模型进行合理规范决策。
(四)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
现代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具备功能齐全、涉及的领域多、安全高效等特点。企业应当从长远考虑,拨出专项资金,引进如Oracle电子商务套件、金碟、用友、易飞ERP等先进现金财务管理系统,提高迅速处理大量数据、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财务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红梅.论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10).
[2]黄艳华.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中国市场.2007(26).
[3]李薇.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8(1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行业发展的一场革命,会计电算化能够帮助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得到了简化,对于企业来说具有极高的意义,但是在会计电算化的进程中,传统的审计方式不在适用于现代的财务情况,会计电算化中存在各种新的审计风险,这就需要审计从业人员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降低会计电算化给企业造成的审计风险,减少企业的损失。
一、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一)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的会计行业是用手工记账和计算的,在实现会计电算化之后,会计通过计算机软件将数据录入其中,而软件就可以进行校验、加工、保存、检索,这样大大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数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保证工作质量
手工记账由于假以人手难免会出现纰漏,在计算机软件中,会计人员把数据录入之后,软件会自动对数据进行纠错,有效避免了会计工作的失误,保证了会计工作的质量。
(三)提高财务水平
由于传统会计工作比较烦琐和复杂,记账、算账、报账都需要人工去完成,因此会计人员往往很难有精力去关注财会中其他更重要的方面,而现代化的会计只要通过软件就能完成以往的工作,节省了大量的精力,可以分析和研究数据,为企业经济决策提供帮助。
(四)加快管理进程
通过财务工作人员针对数据进行分析,能够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和管理,加快了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二、会计电算化带来的审计风险
(一)系统环境风险
会计电算化由于应用到计算机软件处理工作,计算机软件在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两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风险,随着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推广,市场上可见的财务软件层出不穷,更新换代的速度也非常之快,从开发平台到数据处理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漏洞,为企业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另外计算机与网络相连接,系统内部的数据库资料时刻会受到计算机病毒、黑客的威胁。
(二)财务数据风险
传统的财务数据记录在纸张上,任何的涂抹、更改、增删都会留下痕迹,但是在计算机中进行更改则不会留下痕迹,另外,财务软件的计算是基于软件内部的公式进行计算的,如果企业财务人员人为的更改其中的公式和数据,就会出现虚假的数据,给审计追踪带来一定的困扰,审计只能靠经验判断,为审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三)人员操作风险
在会计电算化中,财务人员将数据逐一录入到计算机软件之中,财务人员对计算机操作要有一定的了解,在审计层面,审计人员不仅仅要了解审计软件,还要要了解电算化财务软件的各种情况和处理过程,各种不同类型财务软件的数据库也有所不同,而审计工作就是对于数据的审计,如果不了解财务软件就难以对于财会工作进行全面的审计。
(四)审计软件风险
会计电算化的软件更新速度较快,但是审计类的软件更新的速度较慢,这种情况会造成一定的漏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在审计软件的开发过程当中,开发人员对于审计工作的流程缺乏深入了解,致使软件自身有着一些缺陷,最终影响审计效果。
三、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完善审计标准
在会计电算化的背景之下,原来的审计标准已经不再适用,因此需要制定和完善计算机审计标准,这是提高财务审计工作质量的前提保障,可以借鉴外国计算机审计标准,同时结合中国企业财务情况,侧重于对计算机系统控制评价、对于审计人员技术的考核、对于电算化审计证据收集等方面做出全面的标准和规范,同时也要涵盖电算化审计软件的开发及维护标准,建立起适用于现代财务工作的审计标准,同时在实施过程之中根据出现的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起到降低审计风险的作用。
(二)开发审计软件
审计软件是审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在电算化审计工作中,数据的采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审计工作人员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因此审计软件的采集功能要有所加强,同时由于审计工作软件应该被审计系统相互连接,财务审计软件可以直接进入到被审计系统中进行数据采集,能够大大降低审计工作的难度,需要审计软件研发人员不断进行研发,针对现有的财会软件进行分析,令审计软件能够访问不同软件的数据库,采集其中的原始数据,这种完善的审计软件能够给审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提高人员素质
在现代的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关键之一,现代的审计工作不仅仅要求工作人员了解审计相关的知识,还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数据处理知识,还要了解各种财务软件,在审计过程中要对于不同的财务软件进行判断,因此电算化的审计人员需要有多方面的素质,这就需要企业重视审计工作,积极培养复合型的审计人才。
结语
会计电算化在带来便捷的同时,对于审计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传统的审计工作内容不足以满足当代的财务审计需要,这不仅仅需要审计工作从业人员的努力,还需要审计软件工程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等等相关人员的一起努力,同时国家随着财务工作的进步也要完善审计相关的政策法规,将审计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王帅帅.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风险与防范措施[J].东方企业文化,2015(07):302.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风险 防范措施
作为以计算为主要数据处理工具的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财务工作的质量、降低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推进财会管理制度的改革并提高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我国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起步较晚,受到硬件、软件、工作环境、病毒和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其所面临的风险日益凸显,因此探究新时期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防范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分析
(一)硬件因素所导致的风险分析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和稳定工作,必须依赖于计算机的正常运行,一旦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机器及其辅助设备)遭到破坏或者是出现故障,将会导致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处理信息的失误或中断。与此同时,由于大量原始和处理后的会计信息都存储于光盘和磁盘等磁性介质上,一旦磁性介质受到湿度、温度或者是人为破坏,都将可能导致大量会计信息的丢失和难以恢复,这将给使用单位带来巨大的损失。
(二)软件因素所导致的风险分析
作为支持和控制计算机进行财务核算的关键部分,财务软件的性能将直接影响到财务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决定会计数据是否能够得到及时、合法和正确的处理。在这种背景下,一旦财务软件的性能和质量出现问题,或者是与其他应用软件存在冲突,都将严重影响到财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真实,并且危及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
(三)工作环境和病毒所导致的风险分析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定期检查计算机的防水、防火、防震、防盗和清洁等措施是否到位,这样才能确保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有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与此同时,由于使用网络和计算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使得会计信息的安全性降低,黑客可以通过非法手段入侵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盗取或者是篡改会计信息,同时各种病毒也将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
(四)管理制度所导致的风险分析
当采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后,会计工作环境发生了改变,其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具体说来: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会使得很多岗位和会计工作得以合并和统一执行,会计人员的工作数量将大大减少,从而会导致会计人员间相互牵制作用的降低,使得部分会计人员可能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程序或数据进行窃取或修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会使得大量处理后的数据未经认为判断就直接存储到磁性介质上,从而降低了会计人员对数据的控制力,增强了舞弊和犯罪的可能性;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会使得会计人员难以直观地掌握信息的计算过程,并且数据的恶意篡改不会留下人为痕迹,从而增强了会计审计的难度。
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制度建设的措施分析
首先,要构建完善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在遵循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使用单位要构建完善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内容要涵盖系统的投入使用、计算机和辅助设备的管理、操作流程和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并且要根据使用情况和发展形势对内控制度进行补充和更新。
其次,要构建完善的财务软件安全管理制度。单位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财务软件的特点,加强对财务软件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计算机资源授权制度,确保会计信息和程序被批准的授权人使用。
再次,要构建完善的财务人员培训制度。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对于确保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因此单位要强化会计人员的后续培训,不仅要求会计人员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还要求会计人员掌握计算机应用和管理的技术,从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
最后,要构建完善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制度。单位要通过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来及时发现各种潜在的风险,并且采取适当的分级管理制度和预防措施,来对会计电算化操作过程进行规范,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二)硬件、软件和网络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
单位要加强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管理,当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硬件故障时,要安排专业的维护人员进行诊断,及时让系统恢复正常运行,同时要安排维修人员在设备更新、修复或扩充后进行安装和调试;系统维护人员要定期进行软件的适应性维护、正确性维护和完善性维护,检查软件是否完整及程序有无被恶意篡改。单位还要采取严格的预防病毒和黑客的安全措施,如设置防火墙,使用正版软件,不查阅可疑的电子邮件和严格网内主机管理等。
(三)多级备份制度建立的措施分析
首先,可以通过在后台建立双机数据库服务器系统,来使得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进行自动切换,从而确保系统的继续运行;其次,可以采用廉价磁盘冗余列阵镜像技术,通过磁盘镜像技术实现数据冗余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再次,可以使用财务软件自动备份,通过设置定期备份时间(如一周),来将各种会计数据进行自动的强制性备份;最后,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量和需求,定期进行集中备份,将主要的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好的数据交由专人进行保管和定期转储。
三、结束语
近年来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广泛应用于我国的企事业单位,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使得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所面临风险的种类和程度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我们从硬件、软件、管理制度和人员等各方面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发电企业 财务管理 内控管理 风险管理
电力工业是国家基础行业,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联系着千家万户。随着发电企业内外部形势的变化,发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应与国际社会接轨,引入内控风险管理,进而提升发电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发电企业财务内控风险管理的实施应遵循原则
(一)原则性导向和规则性导向相结合的原则
原则性导向是指对需要判断的事项规定一个判断的基本原则,在具体操作中需财务人员根据原则进行判断;规则性导向是指对需要判断的事项已经确立了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财务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标准进行判断。
(二)上下联动原则
在内控风险管理实施过程中,应采取企业部署、部门自查、内控风险管理小组复查的方式。
(三)风险导向原则
在评价计划和实施的过程中,按照风险大小确定企业财务管理中每个流程的评价重点。
(四)重要性原则
对重要业务和重要管理环节都要纳入评价范围。
二、加强发电企业财务管理中内控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建设
为提升发电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内控风险管理,应成立专门组织机构,负责财务内部风险管理的组织领导。其主要职责包括:审阅和批准内控风险管理工作方案;审议年度内控风险管理,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公司日常财务内控风险管理的监控结果,根据内控缺陷情况,确定内控整改方案和措施;对内控整改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为确保发电企业财务内控风险管理落到实处,应成立内控风险管理工作组,其主要职责包括,确定年度内控风险管理工作方案;负责组织财务相关部门开展内控风险管理工作;根据自我评价和检查情况,分析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讨论定稿内控风险管理评价报告。财务部是发电企业财务内控风险管理工作的基本主体单位,其主要职责包括,开展财务部内控风险管理工作,编制内控风险管理自我评价工作底稿和自我评价报告;配合内控风险管理工作组进行内部控制复核和检查工作。
三、发电企业财务内控风险管理的评价内容
财务内控风险管理工作主要是依据发电企业工作实际,立足财务管理工作现状,围绕企业环境、风险预控、防范措施、信息共享、监督检查等要素,对发电企业经营管理中工作程序、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真实评价。企业环境评价内容包括发电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组织机构、发展规划、薪酬管理、安全生产、公司文化等。风险预控是公司为提升核心竞争力,根据工作流程,提前识别、系统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而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制定有效风险应对措施的过程。风险预控涵盖的内容包括确定工作目标、收集工作信息、识别风险级别、分析存在风险、制定应对措施等。防范措施是发电企业根据风险预控结果,提前控制可能发生的风险,实现风险控制的“可控、在控”管理。防范措施的制定还需要各项工作流程的授权批准,职责分工,实物控制,凭证与记录的设置和运用,独立的检查程序等控制手段的设计与运行情况等等。信息共享是发电企业各部门共享风险预控、防范措施等,以便有效准确收集、传递与财务内控风险管理相关的工作要点和措施,确保信息在公司内部、外部之间进行有效传递,实现以点带面,共同提升企业财务风险防控能力。信息共享的内容包括收集信息、共享信息、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确保财务报告真实有效、共享信息的安全可靠,进而提升信息共享工作的有效性。监督检查是发电企业对财务内控风险管理的运转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部门定期自查,监督部门及时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管理缺陷,快速联动,制定落实整改,形成“预控、防范、共享、检查、整改、再预控”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 财务风险 防范措施 持续发展
2013年,我国市场主体健康有序发展,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中小型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发展旺盛。然而,稳中有进的发展大趋势下,我们仍不应该掉以轻心。有关数据显示,零八年经济危机之后,我国中小型企业数量大幅度下降。这得以看出,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实力较弱,财务制度不完善,在瞬间万变的资本市场中抵制风险的能力较弱,在市场结构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地调整、完善自我。因此,加强对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中小型企业及财务风险的界定
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负责企业工作的部门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是随着国家、地区、行业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在具体界定时应该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如200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对中小企业概念界定如下,中小企业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
财务风险。企业是在风险中发展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使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或更大收益的可能性。经营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而财务风险是可以选择的。若人们在进行某种行动之前,能预先考虑可能出现的后果以及该后果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就能有效地预知风险并选择规避方式。
二、我国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产生原因多种多样。既有资本市场瞬息万变等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财务结构、制度不合理等内部原因。现将其产生财务风险一般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外部原因
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和多变性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最主要的外部原因。宏观环境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却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当中小型企业自身脆弱的财务管理系统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瞬息万变的宏观环境时,必然会产生财务风险。
国家政策的影响。为应对资本市场快速运转所带来的变化,国家的经济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这些转变对中小企业的可谓有利有弊。例如,央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可以控制对商业银行的货币供应量,提高再贴现率会增加商业银行向央行贷款的成本从而减少货币供应量,这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使中小企业难以“过冬”。
(二)内部原因
财务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不高,对风险的客观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贯穿于财务活动的各个部分。若企业财务人员自身的风险意识淡薄,缺乏防范意识和鉴别能力,那么企业很难有效地对财务风险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该问题在现实工作中,尤其是用人机制不健全的中小型企业显得尤为突出。
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由于资金受限,人员专业素养不足,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往往缺乏正确的方向性指导。甚至没有做出完善的经费预算和风险评估,就进行盲目投资。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一部分依靠负债,当盲目投资导致金融性负债比重过大,很容易导致企业处于偿债困境难以脱身。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绝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都面临内部控制值体系不健全的情况。混乱的财务关系导致资金不能得到高效的流通运用,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无法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树立财务风险意识。财务人员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把以继续教育为主的外在教育消化吸收,及时转化为内在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以提高整体素质。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应积极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动,关注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对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进行提早预测,及时采取措施防御和应对。应避免急功近利盲目投资,以防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资不抵债。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财务预警系统是指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务、营销、金融等理论知识,发现企业财务危机并进行预警,有利于经营者及早发现风险、防范风险,将损失最小化。加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之一。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筹资风险控制。筹资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风险防范的重要环节。中小企业的筹资方式主要有有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发行债券等,各有千秋。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及发展程度,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筹资方式。
投资风险控制。投资项目并不都能产生预期收益,经营者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高收益对应高风险。中小型企业本身融资能力差,资金有限,进行投资时更要懂得平衡风险和收益,有效预测风险,选择恰当的规避手段。
资金回收风险控制。许多中小型企业都面临着应收账款难以收回的问题,为此,建立合理的收账程序,制定收账目标。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加速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同时,实行奖惩制度,将能否高效回收账款作为考核工作人员业绩的一个指标,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保证企业资金有效回收。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在财务风险的处理上还很不完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注重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提高人员素质,切实保障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才能循序渐进地培养起认识风险,预测风险,防范风险的能力,最终得以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