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生儿护理要点范文

新生儿护理要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生儿护理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生儿护理要点

第1篇:新生儿护理要点范文

足月新生儿是指胎龄达到足37~42周末、体重达≥2500g出生的婴儿。新生儿期是指胎儿自出生脐带结扎开始到满28天前的一段时期。

体 重

宝宝出生2~4天时,体重会下降,一般不超过10%,属生理性体重下降是正常现象,4天后开始回升,7~10天恢复到出生时体重,以后每天长20~30g。

吐 奶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及在出生时喝了一些羊水,宝宝胃是水平位,宝宝吃奶后容易吐奶,所以在喂完奶后抱起宝宝,头部竖高,自下而上轻拍背部,可以防止或减轻宝宝吐奶。宝宝要侧躺,防止吐出的东西被吸入气管中而发生呛咳或窒息。宝宝吐奶后不能不喂,要少量多次喂奶,吐奶厉害时可喂糖水。

黄 疸

新生儿出生后2~3天,由于体内过多的红细胞迅速破坏而产生大量胆红素,但因新生儿肝脏酶系统发育不完善,不能在短期内完全排除,致皮肤、黏膜、及巩膜逐渐发黄,7天达到最高峰,以后慢慢减退,在这期间要多喂水、坚持母乳喂养、适当晒太阳,有利于黄疸的消退。足月新生儿黄疸持续4~10天(早产儿可达3周)后自然消退,称为生理性黄疸。若黄疸出现过早、持久不退或逐渐加深,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这时应找新生儿科医生看。

皮 肤

宝宝一出生时身体上白色有点黏的一层东西是胎脂,有保护皮肤和保暖的作用,不要立即清除,会被宝宝皮肤逐渐吸收,6小时后再用消毒植物油把没被吸收的胎脂清洗掉。经常更换卧位,防止耳后积污引起溃烂。口角处的奶渍及溢奶要及时擦净,以免发生口角炎。随时保持有皱折处皮肤清洁干燥。新生儿所用的衣服、被单、尿布,洗涤时要漂洗干净无皂质残留,以免刺激皮肤。

臀部护理

宝宝小便后及时更换尿布,大便后及时更换尿布并要用温水毛巾或婴儿专用湿巾擦干净屁股,尿布要清洁干燥,尿布必须兜住整个臀部及外阴,不宜缚的过紧或过松,不要垫橡皮布或塑料单,防止发生红臀。发生红臀时可暴露红臀部位或用红外线照射,距离30cm左右、每次10~20分钟、2~3次/日,治疗时注意保暖又要防止烫伤。如臀部皮肤糜烂、表皮脱落,可用消毒植物油或鱼肝油纱布贴敷患处,并口服维生素C等药物,尿布洗净后煮沸消毒。如经积极治疗后不愈者,应考虑可能伴有霉菌感染,确诊后用龙胆紫或制霉菌素治疗。

大小便

宝宝出生后12小时内排大小便为正常,前1~3天大便是黑色或墨绿色,3~4天后逐渐变成黄色。前两天每天至少有4~6次小便,3天后每天能达到6~8次,1周后逐渐增多,每天能达到10多次。如消化不良时,大便呈黄绿或绿色、稀薄状,次数多且粪水分开;糖摄入过多时,腹部胀气,大便呈泡沫状;进食不足时,大便色绿量少、次数多;肠道感染时,大便次数多、溏薄或水样,或带黏液、脓性,粪便腥臭;摄入蛋白质过多时,大便硬结、块状,粪臭味极浓。

皮肤颜色和呼吸

宝宝呼吸均匀、皮肤红润为正常。新生儿以腹式呼吸为主,呼吸较浅、快,每分钟约40多次,出生两天后降至20~40次。如果宝宝呼吸很快、皮肤苍白或发绀,一个家属让宝宝侧躺、自下而上拍宝宝后背,另一个家属立即去叫值班护士。

脐 带

宝宝出生1周左右,脐带会自己脱落。脐带脱落前及脱落后1周,每天要用棉棒沾少许75%的酒精,以“脐眼”为中心擦洗1次,保持脐带部清洁干燥。宝宝用力哭闹时,用手轻轻按压脐部,防止脐疝形成。新生儿勤换尿布,将尿布上段反折垫厚,避免污染脐部。如脐部红肿或分泌物有臭味,提示脐部感染,除局部清洁处理外,可应用抗生素预防败血症。脐带脱落处如有红色肉芽组织增生,可用2.5%硝酸银溶液或硝酸银棒烧灼,并用生理盐水棉签擦洗局部2次,注意烧灼时防止烫伤。

宝宝睡眠

宝宝每天需睡20小时以上。在睡觉时生长激素分泌的最多,要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不要让宝宝错过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宝宝房间的温度应保持在20~24℃,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宝宝穿柔软、宽松的棉质衣服,宝宝睡觉的4周用软物围起来,这样能让宝宝感觉舒服,利于宝宝睡眠。

乳腺肿大及假月经

新生儿出生后数天可有乳腺肿大或乳汁样分泌,2~3周自然消失,切忌用手挤压,以免感染。女新生儿出生后1周内由于受妈妈雌激素的影响会出现白带及少量血性分泌物,一般不用特殊处理,用温水洗净就行。

口 腔

新生儿两颊有厚的脂肪层称颊脂体,能助吸吮,切忌挑割;在硬腭中线两旁有黄白色小点称为上皮珠,齿龈上有白色韧性小颗粒称牙龈粟粒点,出生后数周自然消失,切勿挑破以防感染。新生儿口腔黏膜柔嫩,不宜擦洗,以免损伤而引起感染。如口腔黏膜上有白点及舌苔似呈雪片样白苔不宜擦去,多为鹅口疮,可于新生儿吃奶后半小时,用5%苏打水清洗口腔,涂制霉菌素混悬液或1%龙胆紫,哺乳前母亲要消毒双手,所用奶具可先煮沸消毒后清洗。

卡介苗的预防接种

接种卡介苗对儿童预防结核病有显著作用。接种卡介苗后2~3周,局部出现丘疹浸润,硬结,继之出现脓疱或溃疡,约2个月左右,脓痂脱落,留下瘢痕,这属正常反应,不要进行消毒等特殊处理。如卡介苗接种后局部出现红肿、脓疱、严重溃疡,腋下淋巴结肿大,甚至形成脓肿,这是异常反应,需到当地疾病疾控中心检查。

新生儿室要求

新生儿室宜向阳、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室温维持在20~24℃,相对湿度55%~65%,每天用含消毒液的湿拖把托地面2次,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以上,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第2篇:新生儿护理要点范文

【摘要】目的对应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新生儿进行母婴同室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2例产妇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新生儿实施母婴同室护理;采用共同参与模式对实验组新生儿实施母婴同室护理。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评估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干预前后HAMD焦虑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新生儿进行母婴同室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共同参与新生儿母婴同室护理

目前临床产妇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且又初为人母,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的知识及经验非常缺乏,在短时间内迅速适应新角色的难度相对较大,在围产期内普遍会出现紧张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使其不良情绪消除,使其角色适应速度加快,使其对婴儿进行护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是目前产房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本次研究对92例产妇应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进行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作如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抽取本次研究的92例产妇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产妇中初产妇31例,经产妇15例;年龄19至38岁,平均24.8岁;孕周36至43周,平均40.3周;实验组产妇中初产妇33例,经产妇13例;年龄18至39岁,平均24.2岁;孕周36至41周,平均40.6周。抽样研究对象的年龄、病程、性别等自然资料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可进行科学性的比较研究。

1.2方法

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新生儿实施母婴同室护理:由护理人员独立完成对产妇及新生儿的体温、呼吸、体重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检测的工作,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对尿布进行更换、帮助产妇及新生儿进行沐浴,对脐部和臀部进行常规护理,对新生儿进行喂养,在整个产妇和新生儿护理的过程中不邀请产妇家属进行参与[2];采用共同参与模式对实验组新生儿实施母婴同室护理:邀请产妇家属参与到对新生儿及产妇进行护理的整个过程中来,护理人员主要负责指导产妇家属如何对新生的体温、呼吸、体重等指标进行准确的观察和测量,而实际操作工作由产妇的家属来完成,在日常护理期间指导其如何及时对尿布进行更合,如何帮助新生儿及产妇沐浴,如何对其脐部和臀部进行有效护理。护理人员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床边讲解和发放资料等多种方式帮助产妇家属对新生儿及产妇护理的知识及操作要点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掌握,有针对性的对其实施科学的健康教育。整个护理过程应该对产妇家属完全开放,对其在共同参与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疑问,应该给予耐心正确的解答,使产妇及其家属的精神顾虑在最大程度上得以消除[3]。对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评估结果、干预前后HAMD焦虑评分改善幅度进行对比研究。

第3篇:新生儿护理要点范文

新生儿护理基本常识

新生儿期”主要是是从母亲子宫内到外界生活的适应期,由于这段时期新生儿各系统脏器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因而易感染,护理起来必须细心、科学、合理。专家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给新生儿护理基本常识。

“新生儿期”主要是是从母亲子宫内到外界生活的适应期,由于这段时期新生儿各系统脏器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因而易感染,护理起来必须细心、科学、合理。专家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给予指导。

温度和光线

新生儿对外界温差的变化有些不适应,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盛夏要适当降温,而冬天则需要保暖,但均应注意通风时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

而室内的光线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长认为新生儿感光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欢挂上厚重的窗帘,其实这是不宜的,应让宝宝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学会适应,而避免阳光直射眼部。

衣服和尿布

新生儿的内衣(包括尿布)应以柔软且易于吸水的棉织品为主,最好不要用化纤或印染织品;衣服的颜色宜浅淡,便于发现污物,并防止染料对新生儿皮肤的刺激;衣服尽量宽松,不妨碍肢体活动且易穿易脱;由于新生儿头部散热较大,气候寒冷或室温较低时应该戴小帽子,同样要柔软舒适。

尿布用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做到勤洗勤换,通常白天要换4次以上,晚上应换2次以上,每次更换时均应清洗小屁股,并外涂适量护肤油剂;尿不湿则选择质量较好且透气性能好的,在家里时尽量用尿片,出门或睡觉时则用“尿不湿”;注意尿片或尿不湿包裹不宜太紧,以便四肢自由伸展。

睡眠和睡姿

睡姿影响呼吸,且新生儿头颅比较软,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头颅的发育。建议有个舒适、厚度为1~2公分的小枕头,中间稍微下陷,两头微起。

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侧卧,以避免压迫胸肺部,建议在喂养后多采取侧睡,以免溢奶或呛咳造成窒息;在采取仰卧位时,应当经常变换;足月儿因活动力较强,出生头几天可以适当采取俯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流出,防止呕吐物倒流入气管,但俯卧必须拿去枕头,头侧向一面,此时要有家长在一旁监护。

新生儿通常每天要睡18~20个小时,但未满月的宝宝不宜长时间睡眠,家长应该每隔2~3个小时弄醒一次,以方便喂养。

哺乳和喂养

新生儿喂养是门很大的学问。专家的观点是出生后母乳喂养越早越好,一般为出生后半小时左右。如果妈妈暂时没有分泌乳汁,也要尽量让新生儿吮吸,以促进乳汁分泌,并增进母婴的感情利于母体因分娩造成的产后伤口的愈合。

母乳喂养时应采取“竖抱位”即头部略抬起,这是最理想、最符合自然规律的喂奶方式。在这种姿势下新生儿和父母亲相对而视,还可增加相互间的亲密感;母乳喂奶前应先洗手并将清洗干净,母亲如有呼吸道疾病喂养时应戴口罩,如上皮肤有破裂或炎症,应咨询医生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哺乳。

哺乳的时候最好是一边吸空喂饱后下一次再换另一边,以防残奶淤积在内,如一边一次喂饱后仍有多余的乳汁,则最好将其挤掉,以促进的正常泌乳并避免乳汁淤积或继发感染。

人工喂养尽量不要直接喂服新鲜奶,因为其中所含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不适合新生儿;混合喂养(母乳喂养和代乳品喂养相结合)时,应先以母乳喂养为主。

人工喂养时奶嘴洞大小应适中并注意温度,奶嘴喂奶时尽量不要让宝宝吸进空气,以免吐奶,而喂完之后可轻拍宝宝背部,以免积气。此外要对奶瓶、奶嘴严格煮沸消毒。

喂养不需太讲究定时,一般情况下3小时左右喂一次,每次以吃饱吃好为原则:即宝宝吃奶后不哭不吵,且体重正常增长。

预防感染

护理新生儿时,要注意卫生,在每次护理前均应洗手,以防手上沾污的细菌带到新生儿细嫩的皮肤上面发生感染,如护理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或带菌者则不能接触新生儿,以防新生儿受染。如新生儿发生传染病时,必须严格隔离治疗,接触者隔离观察。产母休息室在哺乳时间应禁止探视,以减少新生儿受感染的机会。

皮肤护理

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在脐带未脱落前,尽量不用盆浴,而采用干洗法为新生儿擦身。脐带脱落后,则可给予盆浴,宜用无刺激性的婴儿专用香皂,浴后要用干软的毛巾将身上的水吸于,并可在皮肤皱褶处涂少许香粉。每次换尿布后一定要用温热毛巾将臀部擦干净,有时因尿液刺激使臀部皮肤发红,这时可涂少许无菌植物油。寒冷季节臀红明显时,还可用电吹风在红臀局部吹烤,每日3~4次,每次5~10分钟(电吹风不可离皮肤太近,以防烫伤)。

护理要点一

清理口腔

胎儿娩出时应迅速清除口咽部的粘液和羊水,以免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因新生儿口腔粘膜薄嫩,易受损伤。如果出现“鹅口疮”─―口腔粘膜出现点片状的白膜,可轻轻涂擦制霉菌素药水。

保温

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将其全身轻轻擦干,用洁净温暖的棉毯包裹。室温不能低于23℃。新生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生后第一天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体温稳定在36.5℃左右时,可改为每6~12小时测一次。若体温低于36℃或高于38℃时,应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滴眼

初生后即用0.5%新霉素或0.25%氯霉素滴眼,以防新生儿眼炎。眼睛分泌物多时,可用生理盐水或2%硼酸棉球拭净后再滴眼药。

除妈妈抱起喂奶外,新生儿整日卧床休息。应保证有足够睡眠时间,每日在20小时以上。最好采取侧卧位,尤其喂奶后应向右侧卧,平时采取左侧卧。经常变换,可防止睡偏头。仰卧不安全,此种,如漾奶时,可引起窒息。可不必枕枕头,如枕时枕头的高度应大致同肩宽,更不能用硬枕头来矫正头形。

护理要点二

注意居住环境

注意冷热护理

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机能差,因此,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降温,平时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注意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损伤,因而接触动作要轻柔,衣着要宽松,质地要柔软,不宜钉扣子或用别针。要用温水擦洗皮肤皱折处,每次大小便后清洗,并用毛巾擦干。

注意脐带护理

在新脐带未脱落时,每天用75%的酒精擦洗脐部一次,然后用消毒纱布盖上,不要放盆内洗澡。脐带脱落后,可以不用纱布,但必须保持脐部干燥清洁。发现脐部有红或有脓性分泌物,则应进行消炎处理。

要保证充足睡眠

经常变换新生儿的睡姿,以防止头颅变形。

正确处理好特殊生理现象

如所谓的新生儿“马牙”、女婴出生后数天内阴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红尿、肿大、红斑、色素斑以及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出现)等,这些过几天后就会自然消失,不必特殊处理。如果时间较长或有其它不良反映,则应去医院检查。

五官护理

第4篇:新生儿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新生儿;脐带处理;脐部护理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2年01月至2013年0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一科护理新生儿脐带残端1282例。1282例新生儿出生48h左右,脐带残端干燥、无渗血、渗液,根部均无血管扩张。

1.2方法新生儿完全娩出后,将止血钳夹在距脐轮约0.2cm处,在距止血钳0.2cm处断脐,一手握住止血钳,一手拉丝线,将气门芯轻轻套在脐带上,气门芯紧贴脐轮处或离脐轮约0.2cm处结扎。方法为:在无菌操作下,用手术剪尖部沿脐轮呈小圆锥形一点点剪去残脐,这是创面会少量出血,可用10%碘酊对创面进行烧灼,一可以止血,二可以消毒,三可以加速创面坏死脱落。若不小心碰到脐轮及周围皮肤,立即用75%乙醇脱碘再在创面上撒上云南白药粉,以促使脐部更快愈合[2]。

2加强护理,预防感染

2.1在脐带脱落前,脐部易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为了保护脐部,医护人员往往将脐部敷上纱布。纱布应该在生后12-24小时去除,如包扎的时间过长,纱布容易被新生儿的大小便污染,给细菌在脐部生长繁殖创造条件。所以,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所用物品必须经过高压消毒灭菌;

2.2保持脐部清洁干燥,脱落前,不要沾湿和污染每天洗澡之后用棉签沾上75%酒精,一只手提起脐带的结扎线,另一只手用酒精棉签仔细分离脐窝和脐带根部的粘连部分,周边都分离开后,换新的酒精棉签从脐窝中心向外转圈擦拭,擦拭干净后再把提过的结扎线涂上酒精。不可来回乱擦,以免将周围皮肤的病菌带入根部,而发生感染。与脐带接触的衣物、尿布都必须保持清洁、干燥,发现潮湿及时更换。要特别注意避免大小便污染;不要随便拉动。

2.3要避免闷热绝对不能用面霜、乳液及油类涂抹脐带根部,以免脐带不易干燥甚至导致感染。

2.4要避免摩擦纸尿裤大小要适当,千万不要使尿裤的腰际刚好在脐带根部,这样在宝宝活动时易摩擦到脐带根部,导致破皮发红,甚至出血。

2.5若有发热、血象高等征象,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3加强宣教

新生儿脐部恢复是孕产妇及家属最担心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做好新生儿的日常观察和清洁护理。脐带护理的方法与以往有所不同,因此为新爸爸妈妈做好宣教更为重要。新生儿出生后要告知脐带的情况,教会产妇及家属如何观察脐带,耐心解释护理要点,告知产妇及家属脐部护理目的是保持脐部清洁,防止感染。

4小结

新生儿脐带残端是一开放性的伤口,护理不当病原菌容易引起局部甚至全身感染,临床研究表明在新生儿败血症中,脐部感染占66%-87%,并且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一旦发生严重感染可危及生命,所以脐部护理的重要环节就是预防感染[3]。选择一 安全、科学有效的脐部护理,可以提高围产期新生儿脐部护理质量,不仅减轻了新生儿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家长的心理负担。

参考文献

[1]黄德珉,陈俭红.新生儿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354-355.

第5篇:新生儿护理要点范文

【摘要】目的:通过对产妇的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加强产妇的舒适感。方法 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于产后5天进行服务满意度调查及分析。结果通过产后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产妇产后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能也有明显提高。结论 人性化护理有利于产妇的心理和生理康复,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舒适度,而且可以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产后护理 满意度

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首先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而来,所谓人性照护即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病人人性化照护。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倡导文明服务的今天,人性化护理以其对“人、健康、环境、护理”的独特见解。将人性化的优质服务应用到产程护理中,满足产妇生理、心理的需求,促进产妇的舒适,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妇产后的满意度,同时对于加快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率也会产生显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 年9月到11 月在我科住院分娩的产妇200 例, 均为正常产妇,骨盆正常,年龄20 岁~30 岁,无产科和内科合并症,精神状态均正常,且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等无明显差异。将 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产妇产后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恰当的人性化护理干预。

人性化护理内容

1 转变观念,突出服务性。护士重视产妇的需要,护士不仅要考虑周全,而且语言文明,态度热情,产后为其用温热的毛巾擦去头上的汗珠,为其捧上一杯热乎乎的红糖水,使患者处处都感受到温暖。

2 产后护理要点的敦促和详细讲解:产后护理主要包括产后身体恢复护理、新生儿护理以及母乳喂养指导几个方面。对于产后身体恢复方面,主要包括:指导产妇注意变化以防止性低血压而晕倒、及时小便以防尿潴留等。此外,对于剖腹产产妇及家属来讲,还需讲解相关的术后注意事项,如会阴垫的使用、饮食等,应对产妇及家属讲解床上翻身的好处和少食多餐的重要性。在产后第二天,主要从产妇在身体恢复、饮食调整、心态调整等方面进行指导,使产妇保持良好心态,注意休息和均衡饮食,从而促进其身形状态的恢复。此外,对剖宫产产妇来讲,还要对其及其家属讲解拔除尿管后的注意事项。对于新生儿护理和母乳喂养方面,主要应讲解更换尿布、防止新生儿红臀、新生儿黄胆发生消退的时间、及时新生儿沐浴的要点等注意事项。此外,关于婴儿预防接种及抚养方式的早期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3 促进母乳喂养的实施 :随着母乳喂养的普及,母乳喂养的好处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由于有些产妇缺乏相关知识,遇到具体问题时渴望及时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尤其是面对面的具体指导。产后护理干预的服务方式使产妇获得自我保健及一定的健康知识,促进了母乳喂养的成功。

4 帮助产妇顺利度过产褥期 :产妇产后心理调适受多因素影响,如产妇的年龄、健康状况、社会支持系统、经济状况、性格特征、文化背景等,产妇容易产生压抑,需要特别照顾、关心。访视人员给予及时的护理干预和帮助,关心产妇并让其丈夫、家人共同参与,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鼓励产妇表达自己的心情,保持良好的心境,提高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

5 满足产后产妇的各种需求:合理的饮食、均衡的营养能够提高抵抗力,促进恢复。指导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肪为主,品种多样化,多食有催乳作用的汤类,可以提供一些供参考的营养食谱帮助产妇选择食物。产后24小时鼓励产妇下床活动,因为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子宫复旧、恶露的引流、大小便通畅,注意坚持规律、适度的锻炼,保持身心愉快。产后2到4小时应鼓励产妇排尿,排尿后要检查膀胱是否排空,对于便秘着,应嘱产妇多食蔬菜、水果,尽早下床活动。做好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及产妇自我护理的指导,使其尽快完成家庭角色的转变,承担起母亲的责任,建立和谐美满的新家庭。

2 结果

产后三天产妇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

项目 满意(例) 一般(例) 不满意(例) 满意度(%)

主动关怀服务 对照组 30 40 30 30%

实验组 90 10 0 90%

疑难解答服务 对照组 40 30 30 40%

实验组 95 5 0 95%

技术水平服务 对照组 50 30 20 50%

实验组 98 2 0 98%

就诊环境 对照组 60 30 10 40%

实验组 100 0 0 100%

*满意率为选择“满意”选项的患者占总人数的比率可见,实验组的产妇对医院护理服务的各项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分析

从表格中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甚至在相同的就诊环境下,观察组的满意度(100%)都明显的高于对照组(60%),证明人性化护理的引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的良好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通过在产科实施人性化护理,不仅增强了护士的护理技能,更新了护理服务理念,能够及时了解孕产妇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她们的实际问题,促进产妇在产后的身体恢复和婴儿的健康成长。同时,人性化护理的宗旨是在产妇产生后,因人而异给予舒适护理,降低不愉快程度,使焦虑、痛苦等感觉减轻。产妇产后会因为疲劳而出现不稳定,忧郁等心理和紧张情绪。人性化护理可促使产妇身心舒适,缓解心理压力,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另外,人性化护理也是一种整体性选择的科学,它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相关知识需求,它使产妇心灵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所以,人性化护理应尽早实施,并且在良好轻松的环境中也有利于护士的心理调节。产后产妇的心理和生理都在经受着强烈的应激,需要护理人员能及时的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安慰,以帮助提高其适应能力,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有利于产妇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 李治心.产后护理干预及随访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05,19(7):1356

[3] 郑凤香.妇产科人性化护理实践与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10):198

第6篇:新生儿护理要点范文

1入院介绍

新入院的孕妇,从原来的环境来到陌生的病房,多数都会产生孤独无助的心理,因此,责任护士要热情地接待孕妇及其家属,安排合适的床位,详细介绍住院环境、探视制度、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安全制度等;向孕妇介绍医院的膳食,各项检查的注意事项,以减轻或消除孕妇的各种顾虑:解决住院过程中出现的负性情绪及心理要求,减少护理纠纷,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孕妇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和尊重。这样一来,孕妇对医务人员就有了亲切感、信任感,有利于各项护理工作的实施。

2产前健康教育

责任护士要帮助孕产妇消除焦虑、恐惧心理,适时进行宣教,介绍分娩前的注意事项,如分娩先兆、产程进展、无痛分娩等,指导孕妇保持平静愉快的心情,做好心理护理。正确指导孕妇自测胎动,告知孕妇如出现下腹坠痛、阴道流血、流水、胎动异常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医务人员,使护士和孕产妇都做到心中有数,以保证孕产妇顺利度过分娩期。

3产后护理宣教

宣教的形式应多样化,可以采取座谈、宣传画、示范和定时集中播放音像资料等,护士应向产妇说明过度疲劳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尽早向产妇说明母乳喂养的优越性、喂养技巧、有效吸吮动作、喂奶姿势、婴儿按摩手法、挤奶手法、婴儿沐浴方法等,必要时可带领产妇和家属进行实地参观操作,手把手地指导,以利于尽快掌握早吸吮、早接触、按需哺乳和有效吸吮,掌握有效吸吮的特点和重要性,以便顺利成功地进行母乳喂养。同时,准备一些书面资料,如:新生儿常见症状的处理及婴儿护理要点,新生儿的哭声观察、尿布的更换、大小便的观察、脐部的护理、新生儿预防接种时间、新生儿黄疸的观察等,以增加产妇的相关知识。护士要告诉产妇产后腹痛是宫缩痛,以消除产妇的疑虑和恐惧心理,并向产妇说明多饮水、早解小便的重要性,以防止产后尿潴留的发生。要让产妇知道产后1周内会出现多汗是产褥汗,不属于病态。对于剖宫产者应正确指导,从禁食、流质、半流质至普食,饮食应多样化,以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适度的脂肪和纤维素等营养,对于平产的产妇要安排及早进食,注重营养丰富、易消化、清淡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以满足乳母自身的营养需要和泌乳消耗的需要。

护士要让产妇了解产后恶露的情况,产后最初2~3 d为红色血性恶露,量也较多,以后颜色逐渐变淡,成为浆液性恶露。产后2周左右恶露呈白色黏稠状。鼓励帮助产妇早期下床活动,加快恶露的排出。

4出院指导

第7篇:新生儿护理要点范文

“导乐”引申为一个有爱心、有分娩经历的妇女。“导乐分娩”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一个妇女照顾另一个妇女。导乐分娩是指孕产妇在临产时,配备一位有分娩经历、经验,有爱心的助产士,给产妇心理、生理和感情上的支持,使整个产程在无焦虑、无恐惧、充满爱心和温馨的氛围中顺利进展。我院自2009年开展导乐分娩方式至今,已取得良好成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0例孕妇实行导乐分娩,年龄在20~37岁,孕周为37~42周,无妊娠并发症、合并症,产前均做胎儿B超检查,估算胎儿体重,骨盆测量,可进行阴道分娩。

1.2 方法

300例孕妇导乐分娩的护理,当产妇出现规律宫缩,宫口开大3cm后,配备一位导乐助产人员,在产程中对产妇进行1对1的护理至产后2h。整个过程中鼓励产妇进食进水以保证充足能量和体力,精神上给予适当表扬与鼓励。使之保持平和的心态与积极的分娩态度。指导采用自由,使用分娩球、分娩车等。密切观察宫缩强度,持续时间及间歇时间,宫口扩张情况及先露下降情况。严密观察胎心情况,宫口开大9cm以上即做好接产准备,指导产妇使用腹压,并协助接产人员顺利完成接生工作。产后2h产妇进行新生儿早吸吮工作,鼓励产妇产后6h内及时排尿。

2护理

2.1 第一产程护理要点

此阶段,产妇精力充沛,陪产人员与产妇进行交流,讲述分娩疼痛及减轻疼痛的方法和呼吸技巧。鼓励并表扬产妇,分娩时90%产妇有恐惧感,无心进食,特别是个别产妇有频繁呕吐,电解质紊乱等反应,若不及时供给能量,补充身体消耗,体力下降,致产程延长,导致难产率提高。此时应该引导产妇在宫缩间隙少量多次进食高热量,易消化清淡的食物,摄入足量水分,以保证其产程中精力充沛。宫缩不强,未破膜的产妇,可在室内走动,并鼓励及时排尿,避免膀胱充盈影响胎头下降;宫缩强,烦躁的产妇,陪产人员应指导其全身放松,采取自动,并做深呼吸,以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感。

2.2 第二产程护理要点

此阶段,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一般不超过2小时,产妇宫缩越来越频繁,伴有屏气感。陪产人员应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宫缩时作深吸气并屏气以增加腹压,然后向下用力。宫缩间隙则让产妇尽量全身放松,陪产人员为其按摩腹部不适部位,随时满足产妇的正当需求,消除产妇紧张情绪。胎儿娩出后,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羊水,注意保暖。

2.3 第三产程护理要点

胎盘娩出前,让产妇知道产程并未结束,还应积极配合医务人员,以顺利娩出胎盘。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情况,预防产后出血并作好会阴伤口处理。产后帮助母体与新生儿接触,正确指导母乳喂养,进行新生儿护理的健康教育。

第8篇:新生儿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 母婴;床旁护理;实施体会

母婴床旁护理是指在母婴同室内为围产期的产妇、婴儿及家庭提供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是推动产科护理新模式实施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产科护理新模式的核心内容。产后护理期间,母婴床旁护理可最大限度实现以家庭为中心式护理。满足产妇、婴儿和家庭的需要,促进产后母婴亲情交流,保障母乳喂养实施,让母亲尽快适应初为人母的角色转变,体现了产科服务模式人文关怀的特点。母婴床旁护理尊重产妇及整个家庭的参与和知情对保健的促进作用,有效提高护理人员自律性,提高满意度,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我院产科自2011 年2 月至今,共有188 例产科病房母婴同室的产妇及新生儿采取了母婴床旁护理的操作模式[1],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后,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报道如下。

1 母婴床旁护理方法

1.1 床旁沐浴

床旁沐浴是母婴床旁护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责任护士在新生儿出生前将新生儿沐浴的好处告诉孕妇及家属,新生儿出生后每日在床旁进行新生儿沐浴,保证室温在26~28 ℃、水温38~40 ℃,在操作过程中,床旁沐浴严格实行一人一车一盆,母婴/婴护均一一对应,有效预防交叉感染,母婴同室,婴儿极少离开妈妈和家属的视线,显著避免产科工作差错,降低错误率,护士操作应尽量详细讲解沐浴步骤和各要点,产妇及家属跟着做,做中学,共同参与。使家属掌握新生儿沐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出院后的护理新生儿将有很大帮助。

1.1.1 婴儿沐浴所需物品

①婴儿床旁护理车。②婴儿浴盆、干净的毛巾、大小各一条。③更换的婴儿服、干净的尿布、打包被。④婴儿专用沐浴露、婴儿爽身粉、护臀霜、润肤露或婴儿油。⑤消毒棉球、无菌护脐带、75%的乙醇或碘伏、水温计以及沐浴后使用的称重计等。

1.1.2 婴儿床旁沐浴步骤

病房温度26~28 ℃。沐浴水温38~40 ℃。检查护士手指甲,要求不过肉际,手上不可佩戴任何饰物,洗净双手、围上围裙,一般沐浴的顺序:先清洁眼睛——清洁面部——洗头——清洗婴儿全身,特别注意婴儿洗头时需要用大毛巾包裹婴儿身体,防止受凉。清洗婴儿全身前应摘下尿布,用婴儿卫生巾揩净粪便、尿液等污物,防止其腐蚀婴儿臀部发生尿布疹。沐浴完后,立即用清洁干净的大浴巾吸干婴儿身上水汽,进行脐部护理,用棉签蘸取碘伏由内圈向外圈做直径3~5 cm的环行消毒,消毒2 次、每次更换棉签,然后用脐带纱布卷包裹脐部,婴儿臀部需涂上一层鞣酸软膏,有效预防尿布疹,最后称重并记录。

1.2 床旁抚触

婴儿床旁护理抚触步骤:房间温度28 ℃以上,播放柔和的音乐,帮助婴儿放松,操作前务必洗净双手,正式抚触前,先温暖双手,在掌心倒一些婴儿润肤油,双手轻轻对搓,使婴儿油具备一定热度后开始抚触,抚触步骤为头面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抚触,特别注意应选择适当的时机给婴儿做抚触,可选择沐浴前后,午睡或晚上睡觉前,也可选择两次进食之间,婴儿不烦躁、不疲倦、不饥饿也不太饱、清醒的状态最适合。让产妇及家属跟着做,做中学,共同参与,使家属掌握新生儿抚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3 母婴床旁宣教

在孕(产)妇床旁进行一对一宣教,内容包括。

1.3.1 产前对孕妇健康宣教

入室宣教(环境介绍、用物准备、主管医生/主管护士介绍、探视制度、饮食卫生介绍、自测胎动、吸氧的目的)产科并发症宣教(针对孕妇自身情况而定)分娩前、术前宣教(临产征兆、分娩过程简要介绍、术前准备项目及目的、分娩前/术前心理疏导)。 转贴于

1.3.2 母婴同室护理健康宣教

①产后第1 天:母乳喂养的好处、早吸吮、按需哺乳的意义,母亲正确的喂奶及婴儿含接姿势,如何保证充足的乳汁,新生儿安全教育知识宣教。②产后第2 天:纠正母亲喂奶及婴儿含接姿势、新生儿沐浴、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方法、讲解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抚触、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及内容。③产后第3 天:产后避孕指导、恶露的持续时间、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菌接种、出院指导。

2 结果

2.1 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通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服务,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明显提高了,在服务过程中,把产妇视为亲朋好友,主动关心和帮助,护患关系更加融洽了。护士用周到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赢得了孕产妇的信任和赞扬,使孕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大大提高,3 个月的满意度调查达99.5%。母婴床旁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是我院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体现专科特色的有效举措。通过基础护理广泛接触患者落实专科护理措施,借助专科护理内涵提升基础护理品质,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有机结合,让每一位莅临我院的产妇和婴儿享受称心如意的护理服务。

2.2 降低了医疗纠纷

床旁护理操作模式使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高,医疗纠纷减少,满意度提高。在此之前经常有产妇担心或怀疑护士会抱错孩子、打错针、喂错药、输错液等。有的产妇会跟着护士到处置室门口,想方设法推门探头一看究竟,表现出不放心。新生儿护理操作在母亲床旁边进行,产妇直接观看,解除了产妇的担心和猜疑,大大提高了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减少因误会引起的各种医疗纠纷。通过母婴床旁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使我院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母婴同室落实,达到丰富护理内涵、拓展护理领域、提升专业品质、提高母婴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

2.3 变被动宣教为主动宣教

卫生宣教是护士在新生儿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封闭式管理卫生宣教被动简单,在患儿入院查体时简单给家属交待一些注意事项,开展病房母婴同室后,护士既为患儿进行治疗又为产妇和家属讲解患儿疾病护理常识,亲自指导母亲喂养,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教会母亲如何观察病儿的反应、呼吸运动、大小便性状以及测体温、换尿布等。将母婴同室、母乳喂养优点等其他科普知识介绍给产妇和家属,对暂不能与患儿同住一室的产妇,在哺乳时由责任护士指导挤奶,保持泌乳。

2.4 新生儿的护理质量提高

床旁护理模式的实施,符合产妇的心理需求及新生儿的护理特点[2]。特别是产妇直接参与操作,如为新生儿沐浴、抚触和游泳等,在很大程度上使产妇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和幸福感,从而使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床旁护理操作时,每次操作前护士和产妇认真核对,不必将新生儿推出推进,很大程度上减少打错针、抱错孩子的机会,使新生儿得到更加安全的服务。

2.5 提高了护士的整体形象和素质

护士的形象是一种组织的整体形象,它是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总体认识和评价[3]。母婴床旁护理挑选的都是学历高、有责任心、沟通能力强的护士,所以护士们自觉学习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的自觉性提高,护理技术更加娴熟、规范,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3 体会

母婴床旁护理操作模式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程度,自本院产科母婴同室实施床旁护理以来,满足了产妇、婴儿和家庭的需要,促进了母婴亲情交流,保障了母乳喂养成功,帮助产妇顺利实现初为人母的转变过程,减少产后抑郁,使产妇在分娩后可亲历各项婴儿护理服务,缓解家庭成员的不安和焦虑,使新生儿父母更勇于承担起养育的重则,而且降低了母-婴分离、婴-婴同室护理引发的交叉感染,降低产科出错风险,减轻医护人员精神压力,为更好地提供人性化产科护理服务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袁秀珍,陈向韵,王淑燕,等.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5(3):33.

第9篇:新生儿护理要点范文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50例,均为初产妇,排除意识、精神障碍者,排除合并妊娠并发症者,排除依从性差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简单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75例,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6.5±2.1);孕周38~42周,平均(39.5±0.5)周。对照组75例,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6.5±2.1);孕周38~42周,平均(39.5±0.5)周,两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方式

包括常规检查、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如下:①拟定临床护理路径表,由科室骨干成员成立临床护理路径研究小组,参考《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手册》,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产妇需求及护理要点等,制定出以时间为横轴、以护理流程为纵轴的具体可行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并监督、评价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实施情况。②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表,入院即刻,做好接待工作,向产妇介绍环境,结合相关检查对产妇生理、心理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做好护理评估及健康宣教等;产前,对产妇不良心理状态进行疏导,缓解压力,建立信心,并做好饮食指导工作和卫生处置等;产时,实行“一对一”全程陪产模式,指导产妇正确用力、呼吸方法缓解分娩疼痛,鼓励产妇,打消顾虑,使产妇获得充分的心理支持;产后,密切关注母婴生命体征,指导产妇新生儿喂养相关知识,做好保健工作;出院指导,协助产妇办理出院手续,告知产妇产褥期护理及新生儿护理基本知识,提供健康咨询服务。于出院前向所有产妇统一发放调查问卷,统一回收,并由临床护理路径研究小组统一考评。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6.0对本文所有数据进行录入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观察组产妇满意度为98.67%(74/75),母婴保健知识知晓率为97.33%(73/75),护理质量达标率为98.67%(74/75);对照组产妇满意度为88.00%(66/75),母婴保健知识知晓率为84.00%(63/75),护理质量达标率为98.67%(74/75),观察组产妇满护理满意度、母婴保健知识合格率、护理质量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57、7.878、5.792,P均<0.05)。

3讨论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