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范文

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

第1篇: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范文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12)03-0100-09

一、引 言

产业经济理论和发达国家的实践都表明,现代服务业会逐步取代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且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不仅如此,现代服务业因其能耗低、污染少,也成为我国优化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低碳消费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共识和工作重点。如何推动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从目前来看,对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定性分析的视角,从定量的角度通过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入手,对某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存在的优势及劣势进行评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的研究还较少,以山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为评价对象的定量研究更是鲜见。此外,学者们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问题上尚未取得共识。目前的状态不利于准确把握不同区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状况,难以有针对性地为山东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对策建议。本研究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服务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寻找山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劣势,并依据定量分析结果,提出促进山东省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路径。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是通过降维方法简化数据,把多个变量(指标)简化为少数几个可以反映原来多个变量的大部分信息的综合变量,从而实现简化数据和揭示变量间关系目的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的过程如下:

1.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选择

第2篇: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范文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5-0035-03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标准这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目前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实力的主要因素就是分析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辽宁作为全国第三个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省份,经过近两年的发展,辽宁已经成为领先全国现代服务业的省份之一。积极研究现代服务业系统机理与发展模式能够清晰的知道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因素,进而可以更好地指导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现代服务业系统的界定

1.现代服务业系统的涵义

关于现代服务业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相对统一的观点,但是其具有以下特点:三高、三新、两低的特点,基于现代服务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将现代服务业分为两种:一是有传统的服务业发展而来,即在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注入新的技术与方法;二是在新的技术变革下促生的新兴服务产业,比如信息咨询业、养老服务业、房地产业等等。而现代服务业系统属于相对复杂的系统,是由不同若干因素相互构成的,属于社会经济系统的范畴,是具有动态行为特征的复杂的非线性系统。

2.现代服务业系统边界的确定

首先现代服务业行业的界定,如前所述,现代服务业是在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发生而来的,因此在对现代服务业的行业进行界定时,我们很难将其与传统服务业分割,因此本文研究的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根据历年辽宁省历年服务业的发展数据进行重新分类;其次,现代服务业系统由需求拉动系统、引力推动系统、要素能动系统和保障辅动系统四大子系统构成,该系统是各动力要素有机组合、相互作用的有机体。

二、现代服务业系统形成机理分析

1.现代服务业系统形成的环境基础与前提条件

(1)现代服务业系统形成的环境基础。首先服务业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标准,本质而言市场体系建设的过程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一旦市场对各种信息技术等要素实行了市场价格的确定,就标志着现代服务业范围在不断的扩大,而现代服务业市场的不断完善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其次市场经济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动力。是由市场不断完善才能为现代服务业创造各种条件,才能保证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最后电子环境的形成加速现代服务业系统的发展。

(2)现代服务业系统形成前提。城市化发展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城市化通过内向式集聚和外向式推延,产生了聚集效应,从而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城市促进现代服务业主要表现为:一是近郊效应,通过聚集企业可以提升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二是规模效应,通过构建城市企业产业园等可以增强企业之间的实力,带动周围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比如中关村的经济效益就是规模效应的体现;三是分工效应。通过聚集,任何企业都可以进行专业化的生产,实现自己优势资源的发展。

2.现代服务业系统形成的产业机理

从理论层面看,现代服务业系统形成的产业机理主要体现为产业结构理论支撑下的各相关产业间的互动关联关系,而各产业间的关联关系主要通过产业链得以体现;从产业的视角看,任何产业发展都涉及到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关系、产业布局等层面,由于受现实资源的限制,现代服务业企业尚不能独自为客户提供所有服务,加之现代服务业自身的发展也需要其他的专业化服务,现代服务业企业间的关联反映也就由此产生了。

三、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

辽宁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模式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空间集聚发展模式

城市是现代服务业的天然空间聚集发展载体,首先辽宁省的大型机械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城市,基于服务业受市场需求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城市是聚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首要考虑因素,因此城市的各种工业系统比较成熟、人口总多,因此现代服务业市场的缺口会非常大,以养老服务业为例,辽宁大型机械设备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沈阳,因此沈阳的退休人员就比较多,给予广阔的老龄人口,就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需求发展的可能,为养老市场提供了客户资源;其次城市具有集聚效益,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员就业,人员的就业会吸引更多地人员流入城市,人员的流入有为现代服务业业提供市场发展需求。

2.产业链发展模式

基于辽宁省实际工业发展的要求,辽宁应该构建现代服务业链发展模式:首先产业互动发展模式。辽宁省应该加快产业链中现代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之间的结构调整与整合。继续深化产业链内部各现代服务行业与装备制造业之间的合作层次,细化各个产业链内部的分工程度,扩展和深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其次链群互动发展模式。实施链群互动发展模式,就是使产业集群作为制造业-服务业产业链的空间载体,一方面集群内部制造.业和服务业存在产业链关系,即产业集群是产业链的集聚体。另一方面,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集群之间依据产业链的分工关系来构建、优化和管理,实现融合发展。

四、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辽宁省将工作中心一直放着发展重工业方面,忽视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相比北上广城市,辽宁省服务业占辽宁省GDP的比重仅为36.1%,其不仅要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还低于发展中国家水平,需要注意的是辽宁省的GDP从2000年以后就逐年的递增,但是相比之下,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在逐渐的下滑,可以说现代服务业滞后的“短板”效应将直接影响到辽宁的竞争实力和资源配置效率,难以为其它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2.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在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内部机构中分析,新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远远达不到相同城市或者国家的比例,尤其是以现代科技含量型的现代服务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其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仅占到GDP的3%和1%,此外,辽宁省服务业中劳动密集型行业多,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少,高新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少,信息化程度低。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辽宁现代服务业都与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不协调。

3.区域结构不平衡

辽宁省区域经济之间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据2011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发展数据分析,只有沈阳、鞍山、大连、锦州以及抚顺五个城市的现代服务业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人均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别为17.7倍,其中沈阳、大连所占的比重要达到全省的60%,由此表明辽宁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极为不平衡。

五、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首先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现代服务项目的调度检查,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和监督检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试点项目按时竣工运营,早出形象、多做贡献;其次建立健全协调推进和考评考核机制,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扶优扶强、聚焦支持等基本原则,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促进辽宁服务业的发展;最后用好专项资金,为促进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辽宁省政府制定了《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因此有关部门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严格规范资金的使用用途和效益。

2.做好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辽宁省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要站在全局角度制定符合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比如针对辽宁省的特殊地理位置,可以构建以沈阳、大连和鲅鱼圈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将现代服务业的功效发挥到最大,为更好发挥现代服务业的经济产业带动作用:首先要建立以沈阳为中心的信息服务业;其次要以大连为中心依托海洋资源构建软件产业、旅游业以及金融服务业;最后依托鞍山、海城的大产圆资源,构建新技术改造产业。

3.进一步加快推进服务业改革

基于辽宁省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均的现状,要从源头分析,加快现代服务企业之间的改革,首先要对具有传统意义的垄断服务业进行改组,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激活企业的发展动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在此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日本的经验,通过降低政府对现代服务业企业设定的门槛要求,提高现代服务企业的树立与规模;其次加快本区域服务业的创新与发展,辽宁省在加快本区域现代服务企业发展的同时,还要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他们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提供指导,并且鼓励企业走向国际,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进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企业;最后积极构建适合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基于辽宁省重工业发达的现状,辽宁省要深入拓展工业技术科研服务业,通过机械科研能力水平的提高,促进辽宁经济的发展。

4.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搭建平台

服务业同其他产业对比,其特点是产业依存度大、关联度高,因此建设服务业发展平台对服务业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辽宁省现代服务业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还需要加强以下平台的建设,只在这样才能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平台。辽宁省要加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服务业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通过构建完善的环境吸引优秀的现代服务企业入住辽宁;二是构建技术平台,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技术发展水平;三是完善市场平台。

5.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实现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因此辽宁省要加强职业教育,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为现代服务业培养大量的人才,比如鞍山学院就依托鞍山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为鞍山提供专业化的人才,具体的人才教育工作:一是增强岗位职业培训,提高在岗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二是积极引进先进的服务型人才;三是完善各种人才激励政策;四是完善成人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官卫华;陈雯.大都市现代服务业空间

组织机理研究——以南京为例[J].地理

科学进展2013年03期

[2]任英华;游万海;徐玲. 现代服务业

集聚形成机理空间计量分析[J].人文地

理2011年02期

[3]高玫.我国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

现状与路径选择[J].企业经济2012年

12期

[4]程肖芬.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现代服务

业集聚区演化与动力研究——兼论上

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J].商业经济与

管理2011年03期

作者简介:吴雅琴(1968.-),女,汉族,辽宁锦州人,渤海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是会计学和财务管理。

第3篇: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范文

转型发展的逻辑对于某些地区的城市转型问题具有实际意义,但结合当前经济增长的发展趋势来看,可以发现“现代服务业”正以强劲的势头发展壮大,同时其与工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更多的研究倡导构建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和环境、完善服务体系、优化生产组织方式、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来促进工业和制造业水平的提升,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和完善各种产业链,实现现代服务业和传统工业、制造业“两轮驱动”。为了保证重化工业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实现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需要选择适合重化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路径和战略。结合已有研究,本文认为对于像葫芦岛这样的重化工业城市,应该从现代服务业与工业、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视角,来寻求重化工业城市的发展转型。

2现代服务业与重化工业的耦合发展

2.1现代服务业由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专业化等需求,现代服务业从传统的第三产业中延伸和发展出来,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广义的现代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的升级和新型的服务业,狭义的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指依托信息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技能发展起来的,信息、知识和技能相对密集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之所以区别于传统服务业,主要是指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更突出了高科技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特点。就现代服务业的行业范畴而言,一般包括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旅游业、物流业、房地产及社区服务业等。

2.2现代服务业与重化工业现代服务业与重化工业的耦合发展、和谐共生是推动工业化、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有效路径。一方面,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结合重化工业来看,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功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提升地区经济和运行质量的重要战略举措。为工业提供中间服务的金融、物流、批发、各类专业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直接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和运行质量。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对服务业本身,而且对提升其他产业竞争力,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发挥推动力作用。第二,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实施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按照我国现有工业发展模式推测,到2020年,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都将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减轻对环境的破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基本职能。现代服务部门提供的服务是促进现代城市与周边地区及全国、全球之间经济联系的“黏合剂”。正是通过这些服务活动,才能促进城市综合性工业部门与城市中心地带之间的垂直和水平联系。因此,现代服务业越发达,城市就越具有跨区性和综合性的服务功能。现代服务业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结合重化工业来看,主要表现在与重化工业的产业融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现阶段产业融合的突出特征是,工业企业非主营经济活动的外包,带动现代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向重化工业生产前期研发、设计中期管理、融资和后期物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全过程渗透,重化工业内部逐渐由以生产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重化工业的国际营销网络的形成,就是聚集营销人才、进行研发产品、产品运输与储存、广告、保险、会计和法律服务等开发市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每一环节都伴生服务需求。换句话说,现代服务业和重化工业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这主要表现在重化工业的中间投入中,服务的投入大量增加。另一方面,重化工业部门的功能也日趋服务化,主要表现为:一是该部门的产品是为了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的,例如汽油和煤气;二是随产品一同售出的有知识和技术服务;三是服务引导重化工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许多原有的工业企业通过大规模的进入或兼并现代服务业来整合原有的业务。

2.3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的策略(1)宏观层面。推进融合发展的对策措施是加强产业关联,构建现代服务业与重化工业的互动发展机制。实行主辅分离,推进企业内置服务市场化、社会化,降低经营成本。进一步完善劳动用工制度,强化企业内部资源、业务整合的自主性。引导和推动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逐步将发展重点集中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将一些非核心的服务环节剥离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以核心竞争优势整合配套企业的服务供给能力,大力发展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体系。有针对性地吸引关联性外资服务业进入,变单纯的重化工业集聚为集成工业与服务功能的产业链集聚。规范服务业竞争秩序,降低服务外包的合作风险。鼓励规模大、信誉高、服务质量好的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促进现代服务业的集中化、大型化、组织化。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健全中介体系,推动相关企业间合作,实现社会化服务与工业环节的“无缝式对接”。(2)微观层面。加强对研发与技术服务业的规划发展。葫芦岛市的石油化工业、船舶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加工业等行业的企业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企业集群也已初现规模,具备发展研发服务的基础和条件。企业集群的发展必然要求对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整合,对研发服务的需求会愈来愈强烈。因此需要尽快形成研究开发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

3结论

第4篇: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范文

2013年是全县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围绕“全面达小康、冲刺百强县、开启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做大做强传统服务业,创新创优现代服务业,实现服务业增速明显加快、比重明显提高,结构明显优化、集聚程度明显提升、竞争力明显增强,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举措。

一、工作思路

2013年全县服务业以错位发展、集聚发展、融合发展为着眼点,以拉动内需、扩大消费为出发点,着力发展“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三大行业,重点拓展“信息软件、金融、科技、商务、总部经济”等新兴行业,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落实现代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抓好服务业项目实施、服务业企业培育、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等工作,形成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生态文化休闲基地,把打造成为辐射苏鲁豫皖周边地区的中等城市。

二、基本原则

(一)产业互动,并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工业和农业为重要支撑,也将促进工业和农业的加快发展,三次产业相互依存,互为促进;同时,现代服务业中的物流、旅游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会带动其它服务业的发展。

(二)优化结构,协调推进。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优化提升消费业,培育生产业。

(三)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发挥好政府的主导角色,制订优惠政策,规范行业环境;明确确立企业的主体角色,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自主性,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四)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发挥现代服务业的集聚效应,进行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突出集聚区建设;发挥现代服务业的联动效应,突出重点企业发展,以集聚区和重点行业为突破,带动服务业全面发展。

三、发展目标

2013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105亿元,现价增长29%,占GDP比重达35.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亿元,增长18%;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6%以上;新增规模服务业企业20家;新增限上贸易业企业20家;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32家。

四、突出重点,构建产业体系

(一)提档升级商贸业。商贸流通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板块,2013年我县将引进先进经营管理经验、技术和手段,加强对传统业态的改造和升级,积极引导新型业态的发展,尽快形成中阳商圈和招商场商圈,提升城市服务业综合经营实力和竞争力;发展壮大超市、百货店等零售业相关业态及各商品交易市场,尽快形成西环市场带,加快现代商贸设施体系建设。商圈积极实施汉城、中阳商城的改造、地下商城及人防工程的建设,推进中阳壹号历史文化街区、白云楼的扩建及帝相阁步行街的融合;招商场商圈积极推进招商场、华地第一街区、电信东区块项目的进度,推进锦江大厦的营运;加快推进苏鲁豫皖果蔬批发二期、木材市场、钢材市场、物资市场的改造,农资批发市场、雨润冷链物流建设的步伐,形成西环路市场带;规划建设月光经济带,积极引导休闲、娱乐、餐饮等入驻复新河两岸,促进月光经济带的形成;启动新城区的谋篇布局,推进欢乐城、雨润广场、金都三期、红星美凯龙家居中心等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建设步伐,鼓励开发区出台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繁荣新城区;大力发展连锁超市,加速农村商业和社区网店建设,引导华润苏果超市、苏宁电器等大型连锁企业进社区、镇区;鼓励支持传统产业升级,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推广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力争形成以县城为商贸服务中心,以全县13个镇组团为商业圈的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格局。

(二)强力打造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业是我县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攻方向,2013年我县将围绕丰富的农副产品、工贸商品、地下资源,利用高速及铁路建设等交通区位优势,规划建设现代综合物流园区,引导物流企业、项目向物流园、东环路集中,推进粮食物流园、农产品物流园、雨润农产品冷链物流等项目启动建设;积极发展壮大天地物流、丰义物流、东安物流、远征运输等第三方、第四方物流;进一步完善配套建设专业市场配送中心、农产品物资专业物流配送网络建设,建设仓储、周转中心等设施,努力形成服务全国、辐射周边的现代物流产业高地。

(三)做响文化旅游业。文化旅游业是极具关联性和带动性的服务产业,2013年我县将充分发挥我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特色产业体系,突出规划引导、产品开发、品牌培育和宣传推介,完善旅游服务和配套服务体系。围绕“旅游兴县,助推崛起”的目标,以“一陵(汉皇祖陵)、一带(大沙河旅游观光带)、一湿地(二坝湿地)”等代表性景区项目的开发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旅游品牌创建,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规模,创建2A级景区2家、农家乐2家、三星级乡村旅游点1家、四星级饭店1家,积极推进蓝海金都五星级饭店项目的进度。整合文化资源,组建文化产业集团,推进文博园、数字影院建设,培育广电网络,发展文化传媒,有线电视入户率99%;鼓励开发麦秸画、木雕画、汉服等文化旅游产品,培育中阳壹号历史文化街区创建市级聚集区。

(四)积极发展金融业。金融业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中之重,2013年我县将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金融产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引进省级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3—4家,引导金融机构在开发区及部分镇区设立分支机构,启动民丰银行“增资扩股”计划,发展2家以上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合作互助社等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及产权交易所等金融中介服务,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力争突破200亿元大关,同比增幅14.67%,新增各项贷款20亿,同比增幅20.7%以上,推动城司创司建设,推进发行城投债券10亿元、融通资金6.5亿元以上。

(五)着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是我县创新发展的有力支撑,2013年我县将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科技服务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为抓手,积极发展自主研发、产品设计、技术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以电动车产业与江煤科技矿井综合检测监控系统为基础,积极发展嵌入式软件系统和控制系统软件,争取新增校企联盟30个,企业研发机构建设40家,提高规模工业研发机构建设水平,新增企业专利申请550件,发明专利申请200件;新增专利授权40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0件,培育2个省级工程中心。同时不断深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在教育、医疗卫生、政府管理、文化、工业、农业等方面的应用。

(六)统筹发展新兴服务业。新兴服务业是事关民生改善、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潜在大产业,要更好地满足民生需求及二产需求。2013年我县将统筹协调发展新兴服务业,引入新的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意识,拓宽服务范围。推进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医疗服务,加快老年公寓的改造建设步伐,积极引导开展养老托幼、物业管理等家庭服务业;大力发展广告会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企业培训、租赁等商务服务;鼓励政府、企事业单位培育金融、软件、工程设计等服务外包;集中优势资源,重点突破电子商务、物联网、工业设计、环境服务、数字文化等新兴产业。重视新兴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五、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一)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实行分级管理,行业主管部门、项目所在地政府共同推进,对48项计划总投资166.17亿元、当年投资89.52亿元的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按月进行调度,全力做好跟踪服务工作,深入项目一线,实地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并形成月度分析材料,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制定项目责任人制度,按序时进度推进项目建设。

(二)优化服务业招商引资。将招商引资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攻点,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完善配套服务等,大力吸引外资、民资;建立服务业重大项目库,精心包装推出现代物流业、现代商贸业、房地产业、旅游业、教育、卫生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一批大型服务业项目,吸引客商投资。

(三)扶持培育重点服务业企业发展。根据我县现有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市场发展需求,以产业基础好、经营扩张需求强和发展导向明晰的50家服务业企业为重点,实行重点服务业企业领导包挂制度,及时解决企业运营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确保其年营业收入19.1亿元,增幅达30%的计划目标完成。

(四)加快集聚区提档升级。完善政策扶持,提高集聚区硬件设施档次水平,优化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对木材市场、中国电动车城、金都国际装饰城、苏鲁豫皖果蔬批发市场4个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进行提档升级,确保其项目投资计划4.55亿元,年交易额68.3亿元,入园区企业商户625家的目标任务完成。积极推动中国电动车城创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培育招商场、中阳一号创建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五)继续推进制造业企业主副分离。结合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政策,促进制造业企业将生产主营业务与上游的研发和原材料采购业务、下游的商品销售业务进行分离,成立相应的服务业企业;建筑、房地产企业分离出设计、工程监理、物业服务等服务企业;一般制造业企业分离出安装维护、科研开发、技术咨询、售后服务,节能服务等服务企业;整合现有运输资源,发展物流企业承接企业的运输业务等。年度计划选排32家企业鼓励其分离现代服务业,对分离后运行较好的企业在税收、土地等方面进行重点支持。

第5篇: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范文

21世纪在中国,最大的商机不在制造业而是在服务业。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适合海南特点、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是全省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国际旅游岛、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现代服务业在海南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发展现代服务业对海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海南省要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突破口,紧紧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谋划未来,以现代生活业的大发展促进国际旅游岛建设。

一、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现代服务业是我国的提法,是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国外是知识型服务业《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KIBS)、高端服务业(AdvancedServices)。我国四个现代化最初没有服务业现代化,只有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后来用于具体产业上,又提出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党的十五大开始加入现代服务业。所谓现代服务业:主要受工业化进程、社会生产分工的深入影响而加速发展的服务业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新型服务方式及新型经营形态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的服务业。它是为满足现代生产生活需要,那些运用现代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而快速发展的服务行业,包括推进传统服务行业的现代化和正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快速发展、且不断分化的新兴服务业。我们提到现代服务业,更多的是贯彻一种理念。现代服务业有现代生活业和现代生产业之分。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功能概念,它突出强调的是服务业的生产性特征,与传统服务业的基础性特征相比,现代服务业突出强调了对生产的功能作用,它所具有的很多功能其他产业无法替代。这些功能形成了产业结构升级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它是现代化水平的推进器,节能降耗的催化剂。现代服务业的特性:

1.扩张性。传统服务业是国内消费,扩张能力较弱。现代服务业是世界消费,要么直接占领世界市场,要么借助工业、农业产品挤占世界市场。比如,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对世界的金融控制;再如联邦快递、沃尔玛、麦当劳和审计领域的普华永道等。

2.高增值性。离岸外包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是来料加工的20倍,印度500亿美元软件出口,给国内创造的增加值相当于中国制造业1万亿美元创造的价值。发达国家之所以让出一部分低端制造业,集中精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看中的就是现代服务业是赚钱的行业。只有现代服务业才能支撑西方富裕的生活方式。

3.知识密集性。现代服务业都是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行业,知识与创新的作用十分突出,因此,从事现代服务业的人员习惯称之为白领,绝大部分还是白领中的白领,即高级白领。与工业领域的物耗不同,知识、智力等要素的投入是现代服务业的最大投入。

4.物质资源的低损耗性。从要素投入看,服务经济和工业经济最大的差别在于,非物耗的投入比重高,物耗投入的比重低。发达国家从工业经济阶段迈入后工业化社会,进入服务经济阶段后,单位GDP的物质消耗和环境损耗大大降低。

二、海南现代服务业的定位

——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改革试验区。充分发挥海南特殊区位和经济特区优势,选准若干有条件、有优势、有潜力、基础好的现代服务业行业,进行先行改革开放探索和试验,使海南在这些现代服务业行业的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按照国际标准,加快推进旅游要素转型升级,加强旅游软硬件设施建设,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规范化、标准化、优质化旅游服务,全面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和发展水平。

——国际经济合作交流的重要服务平台和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发挥博鳌亚洲论坛的品牌优势,为国家全方位开展区域性、国际性经贸交流活动和高层次外交外事活动提供优质服务。发挥国际旅游岛的独特优势,整合各民族文化资源,使海南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传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世界感染力的重要基地。

——南海综合开发服务中心。围绕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岛屿旅游、渔业资源开发等,发展面向海洋经济的服务业,建立海洋综合保障服务体系,使海南成为我国南海综合服务中心地区。——热带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充分利用海南热带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建立集南繁育种、热带农产品交易、热带农产品信息等于一体的综合热带农业服务体系,成为我国立足海南、面向全国和东南亚的区域性热带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三、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的崛起,无不是以现代金融、商务服务、信息与科技服务为主导,无不以为现代生产服务为主导。但海南的区域特点和产业基础决定了在构建现代服务体系上的差异性。建设国际旅游岛需要海南强化生活性金融、旅游商务与资讯服务。围绕现代化大生产服务的金融、信息和科技服务的市场基础薄弱。因此,近期海南现代服务业的生活性需求较为明显,需要构建生产性和生活性并重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构建以旅游业为龙头,度假休闲购物、康复疗养、文化娱乐、房地产业为支撑的现代生活体系。围绕特色化和优质化,加快培育复合型现代生活服务企业,引进大型服务企业集团。打造一批服务特色明显、服务质量一流、品位高、影响力与知名度不断提升的现代旅游交通集团、大型商贸集团、休闲疗养集团、文化娱乐集团等,形成服务品牌。——构建以现代物流、科技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为支撑的现代生产体系。围绕“精、高”做文章,不以贪大求全为目标,建立服务有力、精致高效、服务品种多、服务触角广的现代生产体系。

——构建围绕热带农业发展和海洋资源开发的特色化的综合服务体系。围绕独特的热带农业资源和200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的全面、深度开发需要,建立以优质热带农产品培育、产中绿色无公害服务、产后营销体系建设为主导的综合农业服务体系和以远洋捕捞服务、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服务为主导的综合海洋服务体系。

四、海南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任务

(一)推进服务业的现代化

海南服务业的现代化水平还较低,据粗略计算,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大致在45%左右,不仅服务经济不发达,现代服务业发展也十分滞后。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海南不仅要将发展服务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更要将推进服务业的现代化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

1.推进传统服务业的现代化。

海南传统服务业的比重还较高,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的经营手段仍然以传统方式为主,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还不充分,现代化的交通营运与管理方式应用还不普遍,商贸餐饮的连锁化、品牌化经营理念与环境还未广泛形成。缺乏大型化、连锁化、品牌化和能影响全国的本土化商贸和餐饮企业。海南土生土长的生活企业在海南还是空白。要借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春风,发挥海南特有的政策与区位优势,整合全国在这些领域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将中华文明的饮食文化和数千年的商业文化,通过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和信息技术,让其在海南生根发芽。因此,海南在推进传统服务业的现代化过程中,一是要积极推进传统服务业领域产业技术的信息化;二是要积极推进传统服务领域产业组织连锁化、大型化;三是要大力培育基于全国资源在海南出生的品牌化企业。

2.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是支撑发达国家占领全球经济制高点的关键领域,是现代经济结构组成的核心行业

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是小柯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的,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以下是正文。

,其他行业或强或弱的附属其中。海南必须要在这些领域有重要突破。一是大力发展与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产品,推展传统金融市场,繁荣现代金融产业;二是建设以推进海南的信息化和软件产业发展为重点,通过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外包,建立信息服务外包基地等方式建设信息智能岛;三是以洋浦港等为依托,利用现代化的高速运输网络系统和信息管理手段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四是大力发展与热带农业资源、海洋资源开发密切相关的科技服务业,推进热带农业资源和南海资源的深度开发;五是大力发展与外向型经济和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各类商务服务业,提升海南整合各类市场资源的能力;六是大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及国际旅游岛建设密切相关的社区服务、医疗健康服务、社保服务等,提升服务居民的能力。

(二)推进服务业的国际化

服务业的国际化包括引进国外服务企业和培养本土化的国际企业,开拓海外服务市场,推进服务业的国际化就是大量拥有国际化企业的过程。欧美正处于大量服务企业走出去即向外扩张阶段,我国香港则是大量国际化服务企业涌入发展的结果。服务业的国际化是服务业大发展并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于区域乃至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由于服务业领域国际化进程较慢,对外开放滞后,我国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作为我国最先开放的省份之一,海南要继续发挥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先发优势,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步伐,海南必须在推进服务业的国际化上有所作为。

1.搭建国际化大型服务企业参与海南建设平台。

中国不仅是巨大的工业品消费市场,未来更是巨大的服务消费市场。发达国家的很多大型知名服务企业一直将进人中国市场作为企业的市场拓展方向,从信息服务领域到商品销售,从饮食服务行业到会计咨询,从现代物流到旅游服务等无不成为跨国服务企业进军中国的阵地。很多跨国服务企业开始加快了亚洲总部转移至中国的步伐,比如联邦快递亚洲总部从南亚移至广州,很多知名制造企业也将研发中心从亚洲其他国家转移至中国。海南具有很多体制机制和政策上的开放优势,可以在服务业的某些领域发挥先行先试作用,成为国际化的服务企业进入我国的跳板和平台。

——建设国际化空港服务平台。国际旅游岛需要加快国际空港建设步伐,开辟直达国际主要旅游消费热点城市和国家的空中航线。要将海南打造成中国南部又一个新的国家空港基地,形成与香港相互辉映发展的格局。因此,需要大量引进国外航空企业,建设国际空港服务基地。

——建设国际化旅游服务平台。采取特殊政策,引导国际旅行社进驻海南,鼓励发达国家旅游中介机构和服务组织,比如各类游艇协会在海南设立办事处。

——建设国际化的品牌供应商服务平台。我国正成为增长最快、国际地位日益突出的品牌商品消费大国,根多国际知名品牌十分重视开拓中国市场,海南具有独特的品牌商品销售政策优势,可作为国际品牌供应商进人中国内陆的基地。

——建设国际化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平台。进一步扩大博鳌论坛影响力,提升国际知名度,形成西方有达沃斯,东方有博鳌的格局,交流范围比达沃斯更广,影响力更全面,涉猎范围除经济外,包括文化、区域合作等诸多议题,可以有博鳌影视文化节、国际民族艺术交流节等国际重大文化活动。

2.搭建我国优势服务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平台。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对外拓展能力日益提高,在海外建基地、建工厂,参与世界企业重组并购乃大势所趋,且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与此相关的一系列商务活动也急剧增加。为此,海南要在中国走向世界进程中扮演应有角色,承担应有功能,成为我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助力平台。

——将海南建设成为我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休闲商务谈判基地。培养与引进国际商务人才,建立优良国际商务发展环境,推动商务服务业加快发展。

——将海南建设成为我国企业资讯中心,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企业的一个重要窗口。

(三)推进服务业的连锁化、集团化

满足基础服务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但要拓展世界市场,对区域经济起关键性的带动与引领作用,则必须建立起行业集团。市场竞争法则如此,连锁企业因此应运而生,比如快速崛起的零售企业集团沃尔玛、家乐福,餐饮业集团肯德基、麦当劳以及近年来快速崛起的日本连锁料理、中国本土的连锁料理,娱乐业的麦乐迪和我国本土化的各种休闲中心等。服务业的连锁化、集团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大众信用度较高、易于推广市场的服务产品。海南要借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契机,通过发挥政策与体制机制优势,吸引与整合国内相关资源,着力打造本土化的连锁企业集团。

1.推进家政服务集团化、连锁化经营。

海南具有我国稀缺的热带资源,是度假或作“候鸟式”居住的理想场所。海南不仅需要开放大量与之相关的房产资源,还需要培养一支素质高、安全可靠、服务质量好的家政服务队伍,以满足各地人们来海南居住或定期度假的需要。为此,需要有集家政人员培训、管理、各类家政服务人员保障等于一体、公司化运作的集团来完成,形成海南模式。

2.推进旅行公司集团化、连锁化经营。

纵观世界六大岛屿旅游胜地,一些大的旅行公司承担起旅游地的声誉影响。不仅环境优美,秩序良好;而且游客花钱放心,旅游满意。民营和私营旅行社可以参与竞争,但一定要有规范,要有行业协会管理,可以形成民营旅行社集团,同非民营旅行公司展开公平、有序、规范竞争,但绝不允许无序的自行其是。因此,需要加大对现有旅行社的整合,制定整合规制,制定统一的宣传形象和统一的服务标准,实行上下关联、不同区域和路线关联、利益关联的连锁化、集团化旅游经营管理新模式。围绕旅游体制创新,建立海南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

3.推进某些服务领域从业人员集团化、租赁化管理。

在海南生活领域中,很多行业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旺季一些行业的服务人员供不应求,淡季则供过于求,人员流动性强。导致行业从业人员心态不稳,影响行业发展。要提升海南服务品质和形象,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措施,改变这个局面。一是服务从业人员的集团化培训和管理,即成立专门的服务劳务公司,让从业人员不仅有职工之家,还能得到适应不同服务行业和标准的培训,政府从税收、培训资金、办公条件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采取行业租赁方式出售服务劳务,服务劳务需求方根据服务需求市场变化情况与服务劳务公司签订服务劳务合同。公司对服务从业人员负责,公司与劳务租赁方打交道。同时,公司在全海南开展服务劳务租赁活动,具备不同服务行业劳务租赁能力和淡旺季、区域间的劳务调节能力。

4.推进车辆租赁、游艇租赁等连锁化、集团化经营。

适应自驾游、个人消遣游比例不断提高的总趋势,围绕为游客提供便捷、高效的旅行环境建设,大力发展自驾游车辆租赁、游艇租赁服务,借鉴国际同行业成熟发展经验,建立便捷、高效的租赁服务体系,发展覆盖全岛、服务周到、信誉度高、集车辆和游艇租赁于一体的旅行工具租赁公司。在全岛设立若干个租赁服务网点,开展连锁化、品牌化的旅行租赁服务。

(四)推进服务业的特色化、品牌化

国际旅游岛众多,但各有特色。国际经验证明,国际旅游岛的开发成效总是与该国经济发展成就、文化渊源和世界影响力紧密联系,美国的夏威夷之所以在世界六大国际旅游岛中独占鳌头,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远超过其他五个旅游岛之总和,与背靠美国发达的经济密不可分;与美国国内旅游消费急剧增长和世界各国人民想急切了解美国,对其乐土夏威夷趋之若骛密切

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是小柯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的,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的相关;与美国这个代表发达国家文化水准,各种文化在此高度融合密切相连。打造国际旅游岛需紧密联系上述关联因素展开。一是紧紧抓住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亚洲日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的历史机遇,将海南打造成亚太乃至世界岛屿旅游的中心;二是集中华悠久文化之大成,通过现代服务创新,将古老的文化与现代旅游文明紧密结合起来,造就集文化旅游于一体、山海游融合的东方明珠。这就需要海南着力强化各类特色功能区、基地与平台建设,将开发国内旅游市场与开拓国际旅游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打造世界一流、特色化与品牌化的服务产品。而且,海南具有一批颇具特色的“山、河、湖、海、农”服务资源,万泉河、五指山、西沙群岛等在全国有较大声誉,令国人向往,是做响品牌,做强特色的良好基础。

1.打造中华文化精品演艺园。

借国际旅游岛建设之机,在海南着力打造中华各民族文化展示的大舞台,促进文化产业在海南的大发展、大繁荣,让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在海南不仅感受到自然风光和独特气候带来的惬意,还要有享受丰富文化大餐带来的满足。一是以海口为基地,打造中华精品文化展示平台,建设中华精品文化演艺园;二是以三亚为基地,打造民俗文化展示平台,发展民俗文化展示园;三是以万宁为基地,打造集东南亚风情和各国特色文化于一体的国际优秀文化展示平台,建设国际优秀文化演艺园。此外,海南还应更多承担国家对外宣传形象大使功能,打造代表东方文化视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影视文化节,建设东方戛纳城。

2.塑造热带农业休闲观光体验平台。

将热带休闲、观光、民俗风情表演、丰富的农业感受活动等紧密结合在一起,抓住新农村建设和农民致富这条主线,打造体现海南特色,具有全国感召力和世界影响力的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园。建设若干个特色镇、特色农业园区,按照一镇一色、一园一品的布局发展要求,形成不同的农业休闲观光模式。通过“农业+旅游”的一、三产业联动与融合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引入现代农业经营理念,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促进农民致富和身份变化,带动新农村建设与发展。

3.构建高端服务人才培训基地。

发挥海南独特的气候资源、海洋资源、山地资源汇聚辉映的优势,建立如金融管理人才培训、航空管理人员培训、大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等高端服务人才培训基地;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紧密合作,把海南建成国际化、国内一流的MBA、EMBA教育基地,使海南尽快成为中国乃至在华企业进行高端服务人才的培训中心。“十二五”时期,重点以海口、三亚和博鳌为依托,打造集培训、高端再教育和会议于一体的会教产业,初步形成以会议培训为主,热带农产品展销为辅的会展培训业发展模式。

4.开发热带深山旅行体验服务新产品。

海南具有丰富的热带深山森林资源,是国际旅游岛建设极为珍贵的财富。在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将逐步加大以“山”与“林”为依托资源的开发力度。按照高标准、高品质、现代化、特色化的要求,规划建设若干个特色明显、功能独特、服务设施齐全的现代深山旅行体验功能区,开发包括漂流、登山、野餐、疗养、探险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行服务产品。统筹考虑各功能区的便捷交通联系,按照市场影响力的强弱与成熟程度,循序渐进开发与布局深山旅行服务产品链条。

5.建立南海海洋资源保护与教育服务基地。

我国具有广阔的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为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发展蓝色经济;以及提升国民的海洋意识,教育全民热爱蓝色国土,海南将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着力建设好南海资源保护与开发平台,促进蓝色旅游经济发展。为此,将加强南海资源实验保护基地、南海资源科研教育基地、南海资源开发综合补给基地、南海岛屿旅游特色基地等的建设,把海南建设成为集海洋资源科研、保护、开发、综合补给及教育于一体的国家级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中心。

(五)形成若干服务业功能集聚发展区

服务业发展的集聚效应明显。同时,服务业的集聚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海南发展服务业,增强服务业对全省经济的支撑作用,也必须在服务业功能区建设上有所作为。在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的基础上,形成若干个特色明显、支撑功能强、对区域服务业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服务业集聚功能区。

1.休闲度假疗养功能区(RBD)建设。

建设国际旅游岛,要求强化特色明显、功能各异的休闲度假疗养功能区建设。我省南北两极、东部沿海、中部山区、西部部分地区及南海岛屿均具有建设上述功能区的良好条件,有些已初步具备一定规模。“十二五”时期,需要在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与定位的基础上,明确各功能区建设范围、发展目标、实施步骤及搞好控制性详规,并要有相应的管理机制;需要在特色休闲疗养度假区建设规划的基础上,超前谋划相关旅游设施规划。

2.中央商务功能区(CBD)建设。

集金融、商务、休闲购物于一体的中央商务区是城市功能强化的突出标志,同时也为城市增添许多现代气息。从世界国际化和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需要出发,海南需要不断强化国际金融、商务、法律咨询、资讯等服务功能。为此,从综合区位条件看,需要以海口为依托,着力打造集上述各类功能于一体的中央商务区,提升全省适应国际化的能力和现代化国际旅游岛形象。

3.会议培训功能区建设。

博鳌论坛的会议品牌已经形成,但还远未充分发挥其对琼海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亟待加强。要围绕博鳌品牌,大力发展与之相关的会展培训业,以博鳌沿海、万泉河沿江为基本框架,谋划全国有影响、国际知名的会展培训城。在现有会议功能的基础上,不断强化高端培训、商务与高端购物、特色优秀文化演艺等功能,提升服务品质和整体影响力。同时,要与海口共同打造“两点一线”会议培训产业带。

4.热带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功能区建设。

包括热带农业综合服务基地及其延伸触角,以热带农业院校、科研机构为依托,农业公司为纽带,农业信息化为支撑,建立复合型、对热带农业发展有强大支撑作用的现代综合服务功能区。围绕观光农业、优质农业、信息农业开展服务支撑工作,以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能力提升为重点,设立热带现代农业综合改革实验区,探索农业信息化、现代化及服务化的相关问题。

5.海洋综合服务功能区建设。

加强南海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蓝色经济是21世纪海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深化包括海洋捕捞补给服务、海洋产品交易、海底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服务、海洋信息服务等是推进海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时期,海南省要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建立集海洋科教、补给、信息、海产品现货交易及定价权管理于一体的大型海洋综合服务基地,全面提升海洋综合服务能力。

6.文化功能区建设。

没有文化的旅游岛缺乏生命力。扬中华民族5000年悠久历史文化之辉,展示56个民族历史文化瑰宝,不仅是中华各民族互吸营养的重要途径,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热爱中国的重要手段,更能形成巨大的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增强国际旅游岛的魅力。除了传统的猎奇文化外,要大力发展大众的、民族的文化,将海南建成中华民族文化乃至世界优秀文化的共融舞台。

7.世界高档消费品展示与销售中心。

中国成为快速崛起的高档消费品市场,并受到世界各大高档消费品品牌供应商青睐。然而,由于关税原因,我国并不是消费者理想的高档消费品购买地,绝大部分消费者去香港乃至欧美其他国家满足购买需求。如果海南在《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是小柯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的,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的的指导下,尽快成为高档消费品离岛免税区,则不仅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高档商品销售基地,更有可能成为世界各大品牌供应商的必争之地,有利于高档商品展示行业的发展,形成新的会展品牌,其直接效应是商业的突破发展和会展行业的新增长极。为此,在空间布局上以海口、三亚为载体,通过抓住两头、带动全身发展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免税购物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8.现代物流园区建设。

国际旅游岛往往不是区域乃至世界性物流枢纽,海南也不可能成为这样的枢纽。沿海物流枢纽往往紧紧背靠大陆腹地,而不是孤岛海港。以建设与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物流园区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以人流为主要对象的现代化空港和海港,以人流促物流是海南省物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因此,需在谋划好国际空港与现代化旅游港口的基础上,统筹考虑生产物流问题,统筹全省物流园区规划与建设。

五、重点行业发展思路

(一)旅游业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拓展并举,以着力打造清洁海南、疗养海南、热带雨林海南、南沙海南、购物海南、窗口海南等多个品牌为标杆,构建特色化、多种优势资源组合的发展模式,形成不同特色组团、功能差异明显且互补性强的空间发展格局。按照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旅游要素的转型升级,逐步实现旅游要素国际化、高端化和品牌化。

(二)现代物流业

实施“人流”带“物流”战略。以“两港”(海港、空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物流快速通道网络、物流节点系统以及物流信息基础平台建设为支撑,以培育现代物流园区和现代物流企业为中心,全面提升整合海、陆、空物流资源的能力,形成以港口物流为“龙头”的现代化综合物流体系。把海南建设成为我国南方新兴国际化的空港基地,确立海南在华南、全国乃至国际旅客运输的中枢和物流供应链的节点地位。

(三)金融保险

利用岛屿相对独立、封闭条件较好和特区政策优势,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强化金融创新,扩大金融开放,在金融的若干领域先行先试,以改革开放促进金融新发展。鼓励境外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信托、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与组织来海南开展业务;率先进行民间金融管理改革试点,鼓励发展各类民间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组织,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展居民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试点,拓展大众保险市场。

(四)房地产业

以发展酒店、度假村、商务办公等经营性房地产为主导,减少候鸟居住型房地产开发比重,降低住房容积率,增加绿地、生态美化林地等景观型土地供给,坚决杜绝房地产开发上的短期性土地出租行为,推进房地产业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型。推进人才引进型房地产业小区建设;精心设计,统筹规划,体现特色,着力解决好保障性住房建设。结合新农村和国际旅游岛建设,搞好农村村庄规划、设计与施工,建设品味村庄和特色旅游小镇。

(五)信息服务业

以建设“信息智能岛”为目标,以构建现代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手段,积极推进信息平台与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包括涵盖东南亚的热带农业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服务中国开放型经济的综合信息窗口平台建设、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各类旅游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以及利用本土优势发展起来的各类软件基地建设等。努力开拓面向本省、全国乃至全球的各类信息服务市场,引导多种信息服务增值业务发展,开展各种形式的信息服务,不断开拓信息服务业的新业务和新领域。

(六)现代商贸业

围绕打造国际购物中心的目标,塑造“东方购物天堂”。尽快出台离岛购物免税实施管理办法,加强国际顶级商贸中心建设,提升商贸服务能级;优化空间商贸格局,培育现代商贸品牌核心区与功能区;积极发展先进商贸业态,全方位、多层次营造国际化购物环境,提高商贸现代化水平,推动传统商贸业向现代商贸业转型,促进海南省商贸业由末端产业向风向产业、支柱产业转化。着力打造全国热带农产品综合交易中心、国际高端消费天堂。

(七)文化产业

按照建设大产业、繁荣大文化的目标,通过突破文化产业发展体制与创新投融资机制,推动“娱乐之都”建设。鼓励举办大型旅游文化演出和节庆活动,引进各类演艺企业和专业创作团队,开发形成音乐会、舞台剧、曲剧、戏剧、演唱会、实景演出等一批演艺品牌,建设海口、三亚等文化综合演艺园,打造“东方迪斯尼”。

根据中国体育发展快、体育入口多、体育市场潜力大的特点,搭建体育延伸产业综合服务平台。支持海南举办国际大帆船拉力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高尔夫球职业巡回赛等体育赛事,打响品牌;引进体育创意服务机构,开展体育产业相关活动。

(八)商务、会展与培训业

以旅游休闲商务、企业(公司)内外联系商务为主导,以搭建政府大型论坛为支点,以高端化会议培训为基本拓展方向,将海南塑造成为集国际商务、特色会展、高端培训与一体,功能特色明显、亚洲顶级的现代商务服务中心。

(九)农业服务业

以建立热带农业综合科技实验基地、东南亚热带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为目标,强化热带农业科技支撑、信息支撑、农产业综合交易能力建设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服务业。增强海南热带农业资源的整合能力,实施“小岛带大区战略”,使海南成为优质化热带农产品实验与培育基地,东南亚热带农业信息反馈基地与定价交易中心。

第6篇: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现代服务业体系;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6-0077-02

1 现代服务业体系的基本概念与时代特征

现代服务业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和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研究成果,产业结构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生产活动以单一的农业为主的阶段,农业劳动力在就业总数中占绝对优势;第二阶段是工业化阶段,其标志是第二产业大规模发展,工业实现的收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逐步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第三阶段是后工业化阶段,其标志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由快速上升逐步转为下降,第三产业则经历上升、徘徊、再上升的发展过程,最终将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

对比工业化阶段规律,服务业结构演变同样具有规律性。一般来讲,在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以发展住宿、餐饮等个人和家庭服务等传统生活业为主;在工业化社会,与商品生产有关的生产迅速发展,其中在工业化初期,以发展商业、交通运输、通信业为主,在工业化中期,金融、保险和流通服务业得到发展,在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新型业态开始出现,广告、咨询等中介服务业、房地产、旅游、娱乐等服务业发展较快,生产和生活服务业互动发展。在后工业化社会,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业等进一步发展,科研、信息、教育等现代知识型服务业崛起为主流业态,而且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现代服务业一般可以划分为四大类:一是基础服务类,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二是生产和市场服务类,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三是个人消费服务类,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四是公共服务类,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

现代服务业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高端,创新,集群”。“高端”是指高文化品位,高技术含量,高增值服务,高素质、高智力的人力资源结构,高感情体验、高精神享受的消费服务质量。“创新”是指创新服务领域和新服务模式。创新服务领域,指现代服务业体系适应现代城市和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突破了消费业领域,形成了创新的生产业、智力(知识)型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新领域。创新服务模式,指现代服务业是通过服务功能换代和服务模式创新而产生新的服务业态。

“集群”是指现代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集群性特点,主要表现在行业上的集群和空间上的集群。

2 传统服务业体系发展模式的构成与比较

综合来看,我国传统服务业发展的模式主要有:整合模式、外包模式、招商模式、内涵式发展模式等多种形式。

2.1 整合模式

包括不同服务行业之间的横向产业整合、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价值链整合、同一服务行业内部的资源整合,以及区域内资源整合等形式。一是服务行业之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服务企业通过制订合作计划,在合作伙伴圈中通过与互补企业合作来实现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目的。二是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经济发展既需要强大的现代制造业作为支撑,也需要发达的服务产业与之相配套。三是从服务企业的角度看,整合包括生产业务单元整合、资本业务单元整合、信息服务整合、经营整合等。在服务企业内部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对企业自身组织架构、人员、流程、信息、渠道等内部资源进行重组和配置。四是区域服务业的发展还需与周边城市产业发展规划的协调和整合,积极寻求城市之间在服务业上合作的切入点,考虑产业的承接性、延伸性和互补性。

2.2 外包模式

即企业从专业化角度出发将一些原属于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转移出去成为独立经营单位的行为,或者取消使用原来由企业内部所提供的服务,转向使用由企业外部更加专业化的单位所提供服务的行为。通过资源外向配置和业务外包,企业可以实现与外部合作伙伴共担风险、缩减成本的目的。

2.3 招商模式

通过建立招商促进机构,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吸引内外资来投资服务业。由于服务业项目占用土地资源少,该模式可以突破土地制约瓶颈,创造较高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2.4 内涵式发展模式

即以大型服务企业为龙头,依托行业和产业链平台,通过创新服务业管理体制、组织形态和服务品种,走以知识型、效益型、生产配套型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 基于供应链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创新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路径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实施供应链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政府在财政、货币之外的第三类宏观调控手段。供应链管理包含生产、流通及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所有环节,整合和包含了物流、金融、信息、外贸、中介服务、商贸流通等各类传统、现代和高端服务业资源,实施供应链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整合服务业体系资源、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效益的优化配置,而且对于促进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也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学意义上的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进行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

从运作模式的角度看,供应链管理实际上是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为追求整体成本最小化而达成的合作协议。从经济管理的角度看,供应链管理较好地实现了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供应链内部达到了最优化。推而广之到现代服务业管理过程中,借助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建立相关制度,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为物流、金融、商贸流通、中介服务等服务业与相关产业搭建合作平台,促进经济资源有效整合,那么,既可以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也可以有效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与社会服务职能,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实施供应链管理有助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既然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物流、金融、信息、外贸、中介服务、商贸流通等不同的经济门类都可以作为区域经济供应链的一个环节,纳入到对地区经济的宏观供应链管理之中,那么,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中引入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有助于统筹协调不同经济部门的功能与作用,有助于优化配置各类社会经济资源,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质量。

按照服务业的演进历程看,现在许多地区在发展规划中所要大力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指现代化了的传统服务业,比如,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银行、保险、货代等行业,它们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现代服务业。根据我国服务业现有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范式,把提高传统服务业的现代化程度作为发展服务业的抓手是符合当前实际的。现代化的传统服务业往往提供了一个服务的流程,而基于供应链的创新现代服务业则是对流程进行深度优化和资源整合,深度专业化及整合性就是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最大区别。而供应链的管理则是实现深度专业化与整合性的捷径和重要工具。

从事现代服务业的企业必须具备集成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这样,它就具备了把单一的环节做成大规模产业的能力;而由于在整个服务业当中每一个环节都是大规模的,因此从整体上拓展了现代服务业的疆界,从而有效地带动发展现代服务业。

4 基于供应链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创新建设的方法和对策

建设基于供应链的创新型现代服务业管理体系要通过供应链联盟这种新型管理模式对服务业中各行业经济组织主体进行全面管理,协同、扶持,构建跨部门、跨行业、跨业态的新型服务业管理综合体系,涵盖服务业中的总部经济、信息产业、金融产业、物流产业、电子商务,并覆盖、影响、带动传统制造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主要方法:

一是以现代物流为主线,贯穿于服务业发展脉络。二是以金融与中介服务为依托,支撑起服务业发展体系。三是以信息与电子商务为平台,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

通过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调整服务业经济结构,主要是加快实现由传统服务业、主要是消费型服务业占主导向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占主导的根本转变。要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整合服务业资源,打通服务业瓶颈,建立和完善信息互通渠道和服务业发展运行机制,为企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投资与发展环境。通过整合区域产业资源建立推进供应链联席会议制度、服务业工作联络员制度、服务业信息交流制度;通过搭建平台,分向引导产业合作,通过建立新型的服务业经济体系管理监控体系、统计体系,对服务业的经济运行有效的进行监管,实现实时、可视化的管理,通过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对优秀的社会组织的培养和培育,实现对社会管理和行业管理领域进行过程引导和规范,实现政府对创新活动和创新行为的有意识引导、调控和激励,形成卓有成效的社会管理创新生态机制。

参考文献:

[1] 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 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3] 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

第7篇: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范文

一、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高附加值”是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之一,这些增值大部分来源于“生产”。所以,众多的企业在生产上不断加大投入。制造业的制造和服务功能逐渐渗透融合,经营行为也从制造领域逐步延伸到服务领域,一些企业已经逐步从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另外,很多企业为了更好地专注于核心竞争力,将产业链上的部分或大部分服务功能从企业中分离出来,通过寻找更为专业的服务企业,与之合作,从而促使提供生产服务的专门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步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这样就催生了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产业化的融合发展模式。

二、国内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一)国外发展趋势

一是企业内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一些企业的经济活动已由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服务经济中的制造企业也越来越多地依赖服务并将它作为重要的竞争手段,制造业也会逐步服务化,服务成为当今全球经济的主导要素。二是电子信息技术成为推进剂。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与服务业不再是简单的分工关系,而更多地表现为融合趋势。信息技术使大量的服务物化,可以像制造业一样批量生产,形成规模经济优势,从形态上已很难说它应属于产品还是服务。三是融合更多以外包的形式出现。企业活动外包是企业从将一些属于自身内部的职能部门单独设立,成为独立经营单位,或者是将原本由企业内部完成的服务,转向使用由专业机构提供的资源或服务的行为。

(二)国内发展现状

大型城市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集中区。在北京,提出大力发展技术创新服务业,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间的融合。建设了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示范基地、石景山数字内容产业基地等,设立了“北京现代服务业促进”专项计划,利用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湖南长沙,高新区重点发展和打造文化艺术创意、工业设计等产业基地,围绕产业基地建设配套的数字化服务平台、文化产品创造与交易平台等完善产业链条。江苏无锡,通过打造工业设计园、电信物流信息平台、高新物流中心等服务平台,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间的产业融合。

三、我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要素整合和利用能力较弱,产业集群发展滞后

在我国,生产要素虽然已经在一些地区如大型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集聚,但就整体而言,生产要素并不是很丰富,对生产要素的整合和利用能力较弱致使资源利用不足,各方面优势无法充分发挥,继而阻碍产业集群的发展。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缓慢,服务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服务业着发展速度还较为缓慢,在整体竞争力、整体结构方面还存在差距,尤其是产品研发、产品设计,物流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发展缓慢,未能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

(三)产业配套和服务条件不完善,产业间的融合度不够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产业配套和服务条件不完善的状况,致使产业间的融合程度较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仍处于相对“原始”的状态。

四、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思考

(一)加大引导,完善政策,为融合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充分发挥政府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一方面,积极宣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观念,鼓励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模式创新,促进区内企业转变经营观念,加快主辅业剥离,着力构建紧密、协调的制造和服务供需关系,实现区内制造业和服务业双向延伸。另一方面,开发区要完善政策体系,以规划为引导,以政策为支撑,以体制机制为保障,完善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专项政策制度措施,为区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二)完善开发区服务支撑体系,为融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要完善开发区服务支撑体系,一方面充分利用和整合企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行业协会的有效资源,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前沿技术,建设科技创新、促进生产、电子商务等多功能的公共服务平台,提高面向区内企业的综合服务效能。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教育培训、信息中介、科研开发、物流、展会展览等各种形式的现代服务业。通过现代服务尤其是生产的发展和完善,推动制造业服务性项目外包,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

(三)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为融合发展提供重要载体

产业集群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中有重要的推进作用,是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产业基础,在致力于培育和打造先进制造业的基础上,关注制造业和物流、教育培训、金融机构、金融中介机构等现代服务业在区内的集聚,延伸产业链,形成上中下游配套、制造和服务协作的综合的产业集群。

第8篇: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范文

市场导向:强化构建江苏现代产业新体系的主体地位

企业要形成可持续的赢利能力,就必须敏锐地捕捉到市场需求的潜在变化,通过工艺、原材料、产业组织和服务承诺的差异化,获得细分市场的垄断利润。一是充分“借用”经济国际化的“外力”。江苏大多数企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仍处于附加值较低的“代工”环节。应进一步发挥江苏全方位开放的新优势,通过实施更高水平“引进来”、更大步伐“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新一轮的国际产业分工,逐步形成江苏与发达国家之间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双重垂直型分工。二是进一步激活企业理性逐利的“内力”。近年来,江苏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引起担忧,应在一定的产业组织政策指导下,引领企业协作,加大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形成大型企业集团,使江苏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是进一步优化产学研资政的“协同力”。江苏大多数企业产品以质量稳定见长,有较快的市场反应速度,具有较强的个性化产品设计和生产的竞争力,更能适应模块化、网络化、协同化生产的需要。应创新产学研资政合作机制,努力实现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优势叠加”,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

创新驱动:增强构建江苏现代产业新体系的突破机制

江苏单位面积污染负荷全国最重,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进一步增强创新驱动力,使科技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第一,构筑人才高地是增强驱动力的首要选择。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关键是要实现产业知识化,必须在江苏优势产业关键链条中“注入”知识元素。知识的载体是人,必须通过引进高端人才来加快产业知识化的进程,尤其是要注意引进创新创业的领军型人才。第二,突破关键技术是增强驱动力的第一要务。目前,江苏在电子信息芯片、高性能战略材料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与国外相比明显落后,许多产品的关键设备和技术主要依赖进口,许多新兴主导产业的共性支撑技术有待突破。要着力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领域,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鼓励骨干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第三,创新商业模式是增强驱动力的重要环节。对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大力推进设计创新,打造更多的自主品牌。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支持开展出口产品国际认证,对获得驰名商标、名牌产品的企业予以奖励,形成品牌资源的先发优势,并通过鼓励企业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和国际采购平台,放大品牌的增值效应。

结构优化:细化构建江苏现代产业新体系的评价机制

江苏2012年工业规模总量位居全国第一,但服务业比重较低。2012年广东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57%,比江苏高山12个百分点。江苏首先要做大“增量”,进一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应着力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向有专用性基础服务设施园区集聚,提高专用性公共服务平台的使用频率,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市场化速度,形成新兴产业规模化和生产业良性互推的局面。还要着力制定并实施好产业技术路线图,以产业技术路线图来建立多方共赢的协同突破模式。其次要做优“存量”,进一步加快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要着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增强企业信息化竞争优势。要着力提高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制造更多终端产品和成套产品,推动更多的企业从“加工环节”逐步转向“终端整机”

要特别注重结合江苏已有产业的零部件制造优势,加大总装项目的引进力度,加快优势制造业规模化和高端化步伐。再次要做好“剂”,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要存在端化、集聚化、国际化化上下功夫,评价导向要在“补短”和“扬长”上做文章。江苏要着力通过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步伐,将现代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成功经验。移植到现代服务业发展上。同时要牢牢把握当前我国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良好的政策机遇,实现江苏金融业的跨越式发展。最后要做靓“稳定器”,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要通过加快构建江苏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保护体系,着力提升现代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现代农业服务城乡居民生产消费、生活休闲、生态平衡的综合功能。

生态文明:强化构建江苏现代产业新体系的倒逼机制

确保江苏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必须牢固树立低碳发展、绿色增长理念,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强化生态对产业发展约束的倒逼机制。进一步大力度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要加快推进节能改造上程,在高效清洁燃烧、工业余热利用、高效机电节能等节能减排重点技术领域,加快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及装备,培育扶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改善能源结构,加强企业和园区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

步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组织实施省级循环经济试点,积极创建一批省级生态工业同区,加快开发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一批示范城市、同区和企业,建成一批循环经济企业和同区。进一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建立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公告制度,倒逼落后企业和产品退出市场。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对禁止生产和使用的产品、技术和装备,在国内处于落后水平的技术和工艺等,限期予以淘汰,将有限的环境容量用于支持高端产业发展。进一步强化市场和社会机制。鼓励和支持“环境合同管理”和“能源合同管理”产业的发展,要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形成鲜明的政策导向和利益导向。

政府推动:夯实构建江苏现代产业新体系的基础保障

第9篇: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范文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钻石模型;竞争优势

“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最早出现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十五大报告概

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产业结构转换特征,认为这个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十五大报告通过引入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将农业和服务业各自一分为二,进一步描述了工业化时期就业人口结构的演变特征。此后,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又不同程度地提出了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主要包括增加值和就业人口)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水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理论界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准确概念和范围仍然没有取得一致的认识。

一、现代服务业概念的界定

对于现代服务业的界定,朱晓青、林萍认为现代服业是传统服务业的对称,与传统服务相比。它具有高技术性、知识性、新性三大基本属性。庞毅、宋冬英认为现代服务业是指依托电子信息和其他新高技术,以及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刘志彪认为现代服务业是那些依靠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经营方式及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主要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知识技术信息密集型服务的部门,如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技术与网络通讯服务、教育培训与卫生保健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以及一部分被新技术改造过的传统服务等。顾乃华认为现代服务业是指当前那些能够向其他行业释放出较强外溢效应,从而有利于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的服务行业的集合体。在世界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拓深的背景下,现代服务业最本质功能不是提高服务业的增加值,而是通过产业关联效应,提高整个地区经济的竞争力。由以上定义可以归纳出:现代服务业的现代性,即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发达阶段的产物,和传统服务业相对,是新兴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高新技术性,尽管现代服务业是属于服务业的范畴,但它的服务过程和服务活动是依靠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通讯技术而进行的;现代服务业的知识密集性,和传统服务业不同,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提供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供专业性的服务,具有较高的知识含量,是知识密集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动态性,现代服务业是一个产业发展演进中提出的概念,其内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现代服务业的生产性,作为服务业,既包括为企业等提供的中间服务的生产业,也包括为居民提供的最终服务,但是专业性的生产业无疑在现代服务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波特“钻石”模型及对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启示

(一)钻石模型

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最直接相关的战略模型乃是波特的“钻石”模型。波特将产业竞争力置于企业、产业和国家这3个主体的互动过程中进行分析,认为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取决于如下4个因素:生产要素条件――要素条件涉及国家或地区在该行业发展中所投入的各种要素,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等;需求条件――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不仅为企业的投资和创新提供初始的动力,而且促使企业对投资和创新进行动态调整,包括需求结构、消费者的行为特点等;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产业竞争力不仅取决于该产业的企业,而且同其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有密切关系;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企业经营的得失常常可追溯到企业的经营战略。在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中,竞争对手最为重要,竞争为产业的高级化和创新提供了推动力。竞争对手在地域上的集中又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适宜的组织环境。由上述4项关键要素形成的“钻石”模型,关系到一个区域的产业能否成功。而且“钻石”模型中任何一项因素的效果必然影响到另一项的状态。拥有“钻石”模型的每一项因素并等于不必然拥有竞争优势,只有将这些因素形成自我强化、自我发展的系统,才是真正的竞争优势。

(二)我国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四大影响因素发展状况

波特模型中的要素条件不仅包括传统的资源因素,还包括人才、资本、科学技术、基础设施等依赖于个人、企业和政府行为的高级要素。其竞争优势表现在将自然资源、教育、基础设施等基本条件转换成特殊优势的能力。当今服务业的竞争受自然资源等初级要素的影响越来越小,相反,对知识、人才、通讯手段等高级要素的依赖性却越来越大。在人才、知识技术方面,我国服务业人力资源等初级要素较充裕,但整体来看,我国各服务行业普遍缺乏高素质资本、管理、技术等高级资源要素。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具备相对成熟的教育体系、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机制,构建起现代化的人才高地。目前,我国多数地区,无论从人才总量上还是结构上与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先进国家比都有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缺乏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优秀团队和领军人物。在基础设施方面,要想发展现代服务业,就需要有先进、发达的金融和物流业作基础,这样才能形成现代服务业必不可少的集群联动发展态势。就我国的运输、物流业的发展来看,其服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费用仍存在进一步降低的空间,在很好满足整个国家发展的需要方面存在欠缺。

波特模型强调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获取所起的推动作用。对于服务业来说,需求不足就会抑制企业竞争,从而影响其规模经济的实现。目前,我国现代服务业绝大部分仍处于幼稚期,其面临的国内市场是不成熟的,许多服务行业的发展还远远没有达到规模经济的水平。由于生产成本较高,服务提供价格也较高,影响了这些服务行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大大提高了其他行业获得信息的成本。同时城市是消费的主要载体和流动中枢,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也使得需求不足。

服务业是一个大的关联行业群。服务业对其他行业以及各服务业间具有极强的相关作用,某一行业的发展或滞后会促进或制约其他行业的发展。各服务业之间也具有较强的相关作用。波特理论认为,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发展水平对区域竞争优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相关产业间合作的紧密程度、相关产业企业密集度、产业集群环境和产业服务环境。目前,我国服务业在这几个方面都存在不足。因此,要协调好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关系。一方面,制造业的发展会拉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注意到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越来越紧密的相互融合的国际趋势,使得产业经济活动中服务业比重逐步上升,附加价值提高,加工制造环节附加值比重下降。因此,我国在着力打造国际制造业中心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的产业组织和生产经营方式,加速产业升级步伐。同时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合作,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

波特认为,决定每个行业的竞争力的因素之一就是如何组织、创立和管理公司以及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整体而言,我国服务业组织化程度较低、规模效益不高,服务企业在组织规模尤其是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际化的公司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从市场竞争程度来看,众多服务业领域市场化程度都比较低,市场配置的基础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且市场规范化程度低,竞争秩序混乱,企业信用度差。市场的无序竞争和企业信用的缺失抑制了相当一部分消费需求,也制约了现代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加之现代服务业中的一些行业中存在政策性进入壁垒和垄断现象,这种垄断性质的市场结构导致了服务供给质量差、价格高、抑制了需求,同时严格的进入限制使得不少现代服务业的经营主体投资渠道单一,竞争能力差,经营效益不佳。

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路

波特认为,在钻石体系中,每个因素最终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他因素的表现,任何一个方面出问题,都会限制整个产业进步与升级的潜力。从波特的“钻石”模型来看,想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就要做好如下两点:一是在详尽分析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特点的基础上,识别出最具有发展比较优势的现代服务业。二是创造条件弥补上述四方面因素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使四因素能协调地发挥功能。

要想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应以政府为引导、需求为导向、产业为主体,通过模式创新带动服务业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服务模式的升级;深入展开现代服务业理论体系与工程实验研究,支持自主的技术和产业创新,构建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技术标准和规范;坚持自主创新,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现代服务业帮助第一、二产业的提升和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就业人口的重大转移和社会物质能源的显著节约做出重大贡献。通过政、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技术与服务龙头企业,促进国家创新服务体系的形成,推动现代服务业商务链的建立和传统服务业的提升。

服务业的全面发展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全面改造将为我国农业、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等传统产业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机遇。我国应切实利用世界经济全面服务业化的趋势与机遇,促进现代服务业对传统要素的改造与更新,提供有利的制度环境与政策措施,利用我国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以及在新经济中的“后发优势”等有利条件,加快形成和发展生产业、研究业与消费业,利用服务经济改造传统经济,促进我国早日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形成并保持我国在21世纪的“国家竞争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青,林萍.北京现代服务业的界定与发展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4).

2、庞毅,宋冬英.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0).

3、刘志彪.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决定因素与政策[J].江苏社会科学,2005(6).

4、顾乃华.对现代服务业基本内涵与发展政策的几点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