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意义范文

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意义

第1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意义范文

论文摘要:21世纪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世纪,同时也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表现为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的竞争,国家迫切需要各种创新人才。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人的个体差异,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让学生“百花齐放”,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之一,其基本内涵是:“人类社会的任何活动都要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它强调人是自然、社会、自身的主体”。现代教育对“以人为本”赋予了新的内容,就是面对学生这一特定的群体,教师如何把社会发展过程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有能力继承传统的科学,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现代科学和未来科学,在不断延续人类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自身健康成长,这也是教育的根本所在。要实现这一历史使命,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认识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它以充分开发个体潜能为己任,以丰富的知识、完整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在教学中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研究差异,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学习。既关注那些可能成为“家”的少数学生,更要关心那些成为“匠”的多数学生。实现教育面前无差生,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育人之本

教育的真谛绝不是捧上一张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而应是捧出一个个鲜明而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的使命就是让每个生命成为他自己。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对学生采取同一评价标准和整体划一的评价方式,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促进学生发展的新观点,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的“学生观”,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基本看法。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如果我们仍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教鞭下,教师是教书的机器,学生是学习的机器,教师看重的是学生的分数,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那就是应该视为教育上的失误。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于20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向传统的评价学生能力的观念提出了挑战,对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教育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1983年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指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打破传统的将智力看做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能力的认识,而认为人的智力是由九个方面组成: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存在智力。

多元智力理论拓宽了智力的范围,学生智力的不同主要是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所致,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学校里不存在所谓的“差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独特性意味着差异性,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该把它视为一种财富来珍惜和开发。

这样的“学生观”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如果我们都用这样的“学生观”去看待学生,就会对每一个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三、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1.从学生实际出发是备课之本。备课是教师教学的前期工作,这项准备工作关系到教师施教过程的质量。课备得好,讲课有条理,重点突出,难点容易突破,对问题解释清晰,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备课不仅要关注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还要充分了解学生、考虑学生需求。具体地说,就是以课堂作为教育背景,设计一个从人到物和谐发展、变化的可行性方案,重点关注的是人而不是物,物只是人在此背景下完成思维变化、发展的附属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学习是其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习取决于他本人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为他们呈现了什么内容。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要从学生倾向于“直接的形象思维和整体观察”的认知心理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认识事物、了解事物,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意识,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是认识世界、增长才干的过程。例如,生物课中的“细胞的分裂”就以橡皮泥做实验的形式进行,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理解了“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进而发展到从抽象思维模式中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这种能力的培养与“讲究知识结构的完整性、系统性”的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于学生的思维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中也要给予关注,什么时候强调形象思维、什么时候开发或强化抽象思维,在备课中都要有全面的安排。传统的教学模式较少关注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过程,备课中教师并没有太多的考虑,只是理清如何把完整的理论知识讲给学生听,求的是自身清晰的思路,而学生感觉怎样、如何思维,是通过形象思维模式还是抽象思维模式获得知识,或通过学习学生思维能力要提高到何种程度则不尽然。因此,教师所讲并非学生能听、会想、能展。新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即备课时设计的教案、学案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技能,通过教和学的过程,实现学生素养的形成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全面贯彻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

2.学生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提高是授课之本。新的教学理念强调,课堂上要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激活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因子,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牵着学生走路的状况,尽量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独立思考,从多角度、多方向去分析问题,质疑问难,主动探索知识规律,从而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来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给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讨论、有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不强求一致的标准答案,而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通过穿针引线、启发、点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自己来推导结论过程,领悟发现、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例如,“种子的结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描述出花生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学可采用实验的方式进行。课堂开始,通过学生介绍自带的种子,引出问题:这些种子外形不同,内部结构是否一样?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由教师演示玉米的胚乳被碘液染成蓝色的实验(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再经过学生动手实验、相互讨论、教师引导,结合教师展示出的种子结构图,找出胚轴、胚根、胚芽、子叶、种皮等各部分的位置,引导学生了解掌握各部分的功能,逐步发现花生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如小组实验应强弱搭配,实现合作学习,教师的重心应向能力弱的学生倾斜,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容易的题由他们展示;点评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见解;对他们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通过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使全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获得知识、构建知识,增长能力,这就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结果。

3.关注学生发展是评价之本。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基本技能及综合能力的提高程度,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是一个既古老又崭新的课题,按现代教学改革的理念,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则是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教学评价形式多种多样,这里就笔试形式谈点看法。笔者认为: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评价结果;有什么样的评价结果,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如要想评价学生的认知水平,命题就要侧重知识的再现(如概念、结构名称等),这类题目只能评价学生的记忆力,而评价其他能力的因素甚少;要想评价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命题时需侧重学生对事物的观察与判断、实验的操作与实践、对文字的描述与表达、对图文的理解与转换等(如综合性和开放性题目),并且对这类试题的评分没有刻板的标准,答案不再是唯一的,而是开放的,只要符合要求,具有一定的综合水平且言之有理即可。考生做这种试题不仅没有恐惧感、压抑感,而且充满着创造的激情和情趣,这不仅能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较好地评价学生的知识迁移、知识拓展等应用能力,对学生个人成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示例1:酒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古人借“酒”表达情怀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一句带“酒”字的古诗句(前后要连贯) , 。

示例2:生物实验探究一般可分为五个步骤:①提出问题;②建立假设;③设计实验方案;④实验检验;⑤作出解释、交流和评价。有人以“绿豆种子的萌芽与哪些因素有关”为题进行了实验探究,以下是实验探究中的两步:

提出问题:干燥的绿豆种子不能发芽,浸没在水中的绿豆种子不能发芽,而潮湿的绿豆种子在合适的温度下却能发芽。那么,绿豆种子萌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建立假设:请围绕“绿豆种子萌芽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你的两个假设。

假设一:绿豆种子萌芽与温度高低有关;

假设二:

假设三:

基于这一认识,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充分认识“能力”的多样性和具体表现形式,把握好学生通过相关的学习应提高的能力标准。只有这样,才利于把握现代教育的本质和评价的意义,落实“以学生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生“终生发展”的能力。

总而言之,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备课、上课、评价都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在教案的设计、内容的导入、质疑的激发、知识的传授、疑难的化解、能力的评价等各方面都要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把握好实施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教师的努力,挖掘出每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在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漆权.创新与创新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余伟.创新能力培养与应用[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8.

[3]张向葵.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第2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意义范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认为新的课堂教学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激发学生潜能。鼓励探索创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二、转变教育观念。发扬教学民主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师不能代劳,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某些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学习,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枯燥无味,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则和解题规律记熟,然后反反复复地做题。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学习上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为学习而勤奋,不会有一点苦的感觉。

四、关注个体差异,促使人人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既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矧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第3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创新

0 引言

纵观国内外物理实验教学,都是通过物理实验训练,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更主要的是提高大学生的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物理是理工科生的一门必修课,实验室应该是大学生学学物理最有效的和收获最丰厚的场所。通过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实验课不仅能使大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他们掌握实验操作的技能,而且能培养大学生的观察,分析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培养大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实验课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对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加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模式。

1 研究教学对象,完善教学大纲

理工科学生的培养是为社会提供合格的理工科人才。所以,基础学科的教学应该考虑理工科学生的需要。教学大纲是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的基本根据,应该体现改革精神,服从课程结构和教学安排的整体要求。大学物理教学大纲的制定既要反映本学科的特点,又要培养大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科学的判断力,高度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的创新能力。

1.1 开设综合型实验,坚持基本技能训练

把基本技能训练安排成综合型实验,既能突出学生对实验的主动性和对实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学物理理论知识的连贯性也有条件开展综合型实验,使得实验内容紧凑,丰富,知识点连续性强,为开展更多的实验内容提供基础。例如,声速测量,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研究等实验,除了可以训练学生各种技能外,还可以利用学生重视实验结果的心理,使学生充分参与实验,满足大学生了解实验的全过程和方法的愿望,实现教学科研相结合。

1.2 开设设计型实验,与理工科结合

淘汰验证性实验,添加与理工科紧密结合的实验,展现理工科物理实验的特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如开设“传感器特性研究及应用设计”实验,转变了过去的专门化,单一化实验在认知上的脱节,增加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

2 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1 教学理念需改变

我们至今大部分教学仍然是填鸭式,验证性实验教学。有些实验几十年没有任何变化,更糟的是,有些实验仪器更加集成化,整套设备就一个箱子,学生无需理解实验原理只要打开电源开关等少数几个步骤即可测得合理的数据。在日益庞大的学生数量面前,实验室的人次数翻了几倍,但是实验老师人数并没有大幅增加,老师的工作量和压力就可想而知了。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个人认为,在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式下,学生层次扩大,人人都应有被教育的权利,这样迫切要求我们的实验课内容应该拉开档次,增加更多的实验项目让学生完成必修的课程,还应该更广阔地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开设演示实验,这样同时能解决实验老师缺乏的问题。

2.2 集体备课,确保实验课的质量

在上实验课之前,我们要进行由实验课老师和实验管理人员参加的课前讨论,发挥集体优势,深入理解实验内容和准备工作的要求,明确实验的重难点,确保学生的基本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2.3 把好实验预习关,保证实验课的顺利进行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验前,要求学生充分预习,写出预习报告,熟悉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等。如果准备不充分,对所涉及实验内容理解不透彻,实际操作时就会无所适从。这样做就能有效地把握实验的每一个环节,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提高实验效果。

2.4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表现形式直观生动,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在有限的课时内扩大教学量,对于实验室没有条件开设的实验,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模拟实验使学生有所了解,使学生了解新方法,新技术在物理领域中的应用。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介绍与实验室有关的知识和背景,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介绍与实验室有关的知识和背景,有助于知识的拓展。既节约了时间,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

3 实验器材的完善是实验教学的根本

随着高校招生的扩大规模,学生的人数剧增,与之呼应的实验器材的扩充,实验课老师的不足和其流动性频繁等诸多问题,对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何保证实验室能够满足正常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已经是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了。最基本的原则是保证器材的完好,除了相应配套的实验守则和规章制度约束外,还需要管理实验室的老师与上实验课的老师及学生相互配合好。这就要求上实验课的老师应有强烈的责任心,要求他们非常了解实验仪器的性能,能够及时处理实验中仪器的故障,并详细地写出要上的每个实验的实验报告,填写好实验室工作记录,这样可以对仪器的管理责任分明,避免相互的推诿现象,保证良性循环。如果的确无法自行修理好损坏的仪器,可以联系生产厂家,平时应该做好仪器的防尘,防潮,防腐,防热,防漏电,防震等保护措施。

4 勤工助学的优势

勤工助学的学生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对于学生本身而言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其次,可以通过实验室管理和维护自身得到了锻炼,部分减轻实验老师繁杂重复性的工作。实验课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性比理论课更为突出,那么要求一位老师同二十几位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很好的互动效果,难度很大。如果此时有对实验项目熟悉的勤工助学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上实验课的学生进行辅导,他们能更加有亲和力,能更好地与学生交流,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从而达到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5 结束语

新的理念,激发新的思维,新的挑战,呼唤新的方法。通过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改革,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对学生实验操作的对比分析,清楚地显示出教学内容及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所取得的成效,表现在学生对新的实验内容的兴趣和实验的主动性增强,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任文辉.开设物理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2005,18(2):81-82.

第4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意义范文

1、符合教学的目的性和必要性。课堂教学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要硬加上去,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教学伊始的导语,一定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必要而有机的部分。

2、符合教学内容本身的科学性。导语的设计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有的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是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还有的虽然从内容上看关系不大,但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教学内容的讲授和学习也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一切,都应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出发,违背科学性的导入,尽管非常生动、非常精彩,也不足以取。

3、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内容的好坏,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体现。因而导语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照顾到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不能拿大学的教学内容作为小学课堂教学的导语,否则学生无法接受。

4、从课型的需要入手。导语的设计要因课型的不同而不同。新授课要注意温故知新、架桥铺路;讲授课要注意前后照应,承上启下;复习课要注意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不能用新授课的导语去讲复习课,也不能用复习课的导语去应付新授课,否则就起不到导语应起的作用。

5、导语要短小精悍。导语设计要短小精悍,一般两三分钟就要转入正题,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

6、形式要多种多样。导入的方式很多,设计导语时要注意配合,交叉运用。不能每一堂课都用一种模式的导语,否则就起不到激发学生兴趣、引人入胜的作用。

二、导课的方法

1、复习法。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这是最常用的方法。比如:A、从总结旧课入手,导入新课,B、从检查提问旧课入手,导入新课,C、通过学生听、写、练等活动,导入新课,D、向学生提示问题,引导回忆旧课,导入新课。复习法作为导言,有利于知识衔接和使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因果关系。但它往往缺少趣味性,尚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设问法。由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提出问题,探究它的由来。要求结合教材重点,把新课中最能引起同学兴趣的内容,用设问句形式,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也可以使用拓展材料,提出问题。如《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的导语可这样设计:“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叫什么?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要自称是皇帝呢? ”这一连串的问句,造成强悬念,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导入新课的学习。

3、谈话法。谈话引导,娓娓动听。这种方法比较自由,一般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电影、小说、生活经验等谈起,唤起他们的回忆,增强感性知识,然后导入新课学习。如讲授《大众传媒的变迁》时,可与学生进行如下对话:

师:你所熟知的报刊有哪些?

生:《扬子晚报》、《成才导报》、《中国青年报》……师:那你熟知的影视剧又有哪些呢?

生:《亮剑》、《还珠格格》、《无极》、《天下无贼》……师:你对网络又了解多少呢?

生:可以聊天、玩游戏、看电影、下载学习资料……师:很好,同学们知道的都很多。然而,你知道报刊、影视以及网络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吗?(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大家一起来探讨的。)

4、倒叙法。教师形象化地描绘一个历史片断,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场景,造成悬念,从而产生对新知的渴求。如《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课,可通过描述1958年农村大办公共食堂和吃饭不要钱的的场景入手,使同学们产生强烈的悬念,导入新课的学习。

5、故事法。讲故事只是为了使学生迅速肃静下来,使他们从无意注意(专心致志听故事)及时地转换到有意注意上来,从而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 如讲述朱元璋称帝后,兴大案、杀功臣的故事来导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课。故事法引入新课,要注意故事本身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并且不能花时太多,同时要切合课文。

6、乡土法。由于乡土材料具有“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特点,使得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一下子近了,从而会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导入《运动》一课可使用图片:《太平军锣鼓》。太平军锣鼓是本地区民间文艺的一大特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每逢喜庆节日,演奏起来,可谓“锣鼓一响,万人空巷”。你知道这一民间文艺节目是因何而来的吗?

7、释题法。有些课题中会出现一些生疏的、又是重点的历史概念,这样,就有必要首先使学生搞清题目的含意,可从释题引入新课。如《两极世界的形成》,对“两极世界”这个修饰语,教师要作解释,然后转入新课。用释题法引入新课,同时还可以告诉学生本堂课的教学目的。要注意的是,释题法要起到化难提要的作用,不能为释题而释题。

8、图示法。一般是利用插图引入新课。如讲述《中国的发展》(必修2第二单元第2课)时就可以利用教材引言部分的插图,通过分析火柴火花(商标)所包含的信息,引出中国发展的原因之一——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从而转入新课。图示法形象、直观,符合青少年形象思维丰富的心理特点,并能由浅入深,向抽象思维发展。

9、典故法。用典故法引入新课,较多的运用在中国文化史的教学中。如讲《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时,可由学生讲“仓颉造字”或者“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的典故引入。典故法引入新课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的知识迁移,较快地转移注意力,激发兴趣。 转贴于

10、歌曲法。即由歌曲引入新课。一般由教师预先在课件中插入相关音乐选段。如讲《》一课时,先放一段《义勇军进行曲》引入新课。歌曲法最大的优点是能渲染气氛、复现情景、调动学生情感,有利于思想教育。但它的应用范围不广。

11、诗歌法。由学生已学过的或教材内引用的诗歌导入新课。如讲《祖国统一大业》时,先让学生深情朗诵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歌《乡愁》(教材P77),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而导入祖国统一的话题。

12、现实切入法。又称时事导入法。历史由于过去时性特征,缺乏直观感,多的是学生心理上的隔膜。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主要是在生活过程中建立,与现实关系密切,运用时事导入可以利用学生这些认知基础和认知习惯,更便捷地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如从中国长达15年的马拉松式的入世谈判的成功,来谈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13、探究式导语。设计这类导语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某一事物作进一步的思考,以了解其中真谛。

如复习《古代商业的发展》时,可设计这么一个问题:河南开封近几年大力进行城建改造,决定规划一条宋代商业特色街,他们该复古哪些东西?这个实践性问题,把学生导入千年前的北宋。 探究式导语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执果追因”、“循因索果”的初步探究能力。

当然历史课的“导言”不限于这几种方法,教师设计导言,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充分引用心理学上迁移原理,使学生原有的知识对所学的新课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转移注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这样的导言才有效。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方法可以混合、穿插使用。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来进行,不可流于形式。

三、提高导课艺术的技巧

1、思想上重视。要搞好新课引入,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如果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新课引入可有可无,不如把时间放到正课上去好。当然对新课引入缺乏兴趣,也就不可能千方百计地去想办法、找资料设计新课引入;如果在思想上认识到新课引入的重要作用,把它看作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必要手段,那么就一定会在如何搞好引入新课的资料、技术、经验等问题上下功夫。

2、准备充分。要想搞好新课引入,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即在备课时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然后根据本节课的知识内容确定相应的引入材料,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确定引入的形式。比如对初中生,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心强,好动性强,所以在引入的形式上应多用实验、游戏、故事等;而对高中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强,要求教师讲解的知识性、逻辑性强,所以应多用资料、习题、典故等形式引入。同时在备课时还应注意所用资料的可靠性、科学性。

3、注意日常积累。要想得心应手地进行每节课的引入,必须靠丰富的资料和生动形象的讲演才能达到。丰富的素材要靠平时的积累,要多看些科普杂志、书籍,广泛涉猎知识,并做好记录及摘抄。到时就可信手拈来,组织成多种引入材料。成功的新课引入,是和教师的表达能力分不开的,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包括讲演、板书、板画以及实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把引入材料表现得更充分、更形象,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参考文献

第5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程;过程与方法;教学评价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双基教学在新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高中地理教学也应该符合双基教学的基本思想,不断提升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作为最新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就体现了以上的教学思路,高中地理教学应该明确其教学评价,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一、新课程高中地理“过程与方法”目标概述

新课程高中地理,关于“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其包涵的层次为收集、分析以及运用地理信息;发现、探究进而解决相关地理问题;表达、交流及运用地理成果三个方面。而其中在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过程中,涉及到地理基础知识、相关地理规律和实践技能等内容,主要通过图表分析法、地域对比法、地理观察法和实验调查法等方法,最终完成高中地理的学习,提升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培养高素质全方位人才。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两者紧密相连,相互牵连,不可分割,过程即方法,方法中含有过程,过程中含有方法,“过程”与“方法”如影随形,贯穿整个高中地理的教学实践中。

二、新课程高中地理“过程与方法”的意义和价值

在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中,“过程与方法”作为一个单独的教学目标,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主要包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交流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学会学习

新课程高中地理,具有较广的覆盖范围、零散的知识点、庞大的知识体系等特点,对于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中就明确了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如要求学生能够及时有效的整理和搜集地理知识,并且自身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进行相关分析,从而提高自身知识和技能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意义,需要教师通过教材、课件、网络媒介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二)学会思考

在学习中,不但要会学习,还要会思考,摆脱传统的应试教育,新课程高中地理对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要求,结合当下的热点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如人口、能源、环境等问题,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教学。

(三)学会交流

交流能力也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当代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高中地理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交流反思能力,鼓励学生勇敢的表达与交流。

三、新课程高中地理“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实践

新课程高中地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评价分析,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地理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表达和交流三大方面的能力评价;以及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评价这四大要点。

(一)地理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能力评价

除了课本教材,学生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网络、电视等途径获取地理信息,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从中提取并且整理有效地理信息,是评价学生能力的内容之一。采集到有效的地理信息之后,就需要学生通过自身所学知识和正确的方法进行理性分析,进而揭示地理信息的内在联系以及基本规律。

(二)地理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评价

随着世界范围内地理问题不断出现,如全球变暖等,高中地理评价学生发现地理问题的能力,要从学生的人地关系角度出发,运用正确的科学观,进一步阐述地理问题的相关知识。在发现地理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将是评价学生的更好层次的内容,主要从学生解决的方案是否科学可行标准判断。

(三)学生表达和交流能力评价

有效积极的表达和交流,有利于建立学生的自信和信心,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而高中地理中关于学生表达和交流能力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表达质量、情感交流、运用的方法、说服力等方面考察,从而进行准确的教学评价,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指明方向。

(四)地理基本学习方法评价

在新课程高中地理的学习中,需要运用到许多科学合理的方法,如图表分析法、区域比较法、地理实验法、空间思维方法等,只要灵活掌握相关方法,才能更好的学习地理知识。评价学生是否掌握这些方法,主要从学生的实行步骤、调查记录、观测工具运用等方面考察分析。

以上评价方法,是符合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将学习过程与结果两方面评价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进程。

结束语:

通过分析内涵、意义价值以及教学评价,将会进一步明确新课程高中地理“过程与方法”目标,为新课程改革奠定理论基础,提高学生学习交流和反思的能力,培养出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全面发展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金财.高中地理“过程与方法”目标及其设计、实施与评价[J].地理教学.2011(11)

[2] 黄琛.地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论研究与实现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2(5)

第6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 学习习惯 知识和技能 衔接

高中英语的课程标准指出,新一轮英语课改的重点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全新的理念、模式、教材,全新的学生面孔,这一切都敦促这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立足于新课改所强调的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学习语言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地情感体验、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然而,在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却在高一上期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过程中遇到了如下一系列问题:

一、不习惯或根本听不懂教师用英语授课;不善于用英语表达思想与人交流;

二、惧怕听力训练,感到难度大;

三、单项训练尚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较弱;

四、不擅于使用阅读策略,没有形成英语阅读的思维和习惯;

五、不擅于与人合作,小组活动难以开展等等。

学生进入高中后,自我意识增强,对高中学习既有一种新鲜感又有一种焦虑感,种种因素造成了一些学生不能妥善处理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初中阶段原本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带来不利影响。那么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出自哪里呢?

一、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由于初中时英语基础不十分牢固,对高中英语学习有畏惧心理。

二、教材跨度大

初中英语教材内容形象直观,知识单一,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而高中英语教材内容多,知识综合性强,课堂容量大,进度加快,这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英语学习而影响英语成绩的提高。

三、评价标准发生变化

初中试题立足于课本和有限的教学资料,而且题型简单,只要熟悉课本并通过一定的练习,考试成绩一般比较理想。而高中试题范围广泛,课本只是基础,学生必须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具备逻辑思维,分析、判定和归纳的能力并辅以大量的课外拓展训练才能达到相应要求。

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如下是我从教与学两方面就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的一点思考;

一、从教的方面看,教师要深入学习高中大纲与教材,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切实抓好课堂教学

1、正确把握教学起点和课堂容量。

教学起点应是大部分学生能达到的,不能盲目拔高。例如大纲在词汇要求上分为四会、三会和二会,在语法要求上分为理解、掌握和运用,这些就是教师把握教学起点的依据。有的学生认为高、初中英语课堂最大的区别是高中内容多,笔记多,难度大,听课吃力。可见难度和课堂容量是造成学生不适应的重要因素。

2、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

听过初中英语课的老师就会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而高中则是另一种情况,课堂上能主动发言的不多,课堂气氛沉闷。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84%的学生认为“在英语课上,老师叫到才发言”。这里面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但教师的因素更为重要。初中教师往往更重视引入、呈现环节的设计,操练形式变化多样,更善于通过各种手段如实物、游戏、竞赛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传统的高中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课堂密度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选择课堂教学模式上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应以学生活动为主,加强情景创设,活化教材,活化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对话、角色扮演、复述等。尽可能地多表扬学生,多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二、在做好传统的学法指导的同时,要加强学习策略、学习心理的研究

首先,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教师除了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策略外,还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听什么、怎样听、思考什么。要求学生不要局限于听懂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应以听审题方法以及探索思路的过程为主,去体会教师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做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

笔记是听课的辅助手段。教师应及时对学生提出笔记的要求并进行指导,指导学生将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提纲挈领地记,更好地领会教师的方法和策略,要求学生课后全面系统地整理笔记,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感受作笔录、圈注,以提高悟性;要求学生将作业中的疑问、反思、心得进行记录,以便于总结与提高。

三、尽量规避几种错误做法

1.太早瞄准高考。有些教师认为应该让学生早点接触高考题,才会引起重视,在高一或高二就用高考模拟题做平时的测试题。英语能力的形成是一种“慢效应”的过程,应遵循 “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注意过程的重要性。“一步到位”的思想是不可取的。

2.过分夸大课程难度。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对英语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就跟学生讲高中英语如何如何难,语法深,词汇多,阅读要求高。这无形中给学生背上了包袱。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畏难心理,学习信心不足。

第7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意义范文

论文摘要:在新的时代形势下,我们语文教师应走出以往“应试”的局限,从“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角度重新思考,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一、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制定整体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语文教学既要重视有关知识的传授、技能、技术的培养,又要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所以,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时,不仅要有明确的知识技能目标,而且要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发展性领域的目标。它既是各种教学活动的起点,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归宿。新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既是基础,又是核心,还是方向。教学目标设计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整个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精选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教材是落实新大纲、实现新课程标准,完成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内容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仅仅依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借助媒体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而且使用的本身就是教师教学中的创新体现,对学生自是一种言传身教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在语文课堂教学尽可能多地运用视听、音像、电脑等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各种知识积累、释放、组合、撞击的舞台。

选择教学内容,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参与学习。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学生会感受到语文同日常生活的联系密切,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有鲜活的体验。

三、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个体差异

教学活动应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活动。在以班级授课为组织形式的教学中,同一班级中的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学过程及其结果。个体差异不可避免地成为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同步教学的同时,应当更多地考虑差异教学。即“因学生之才而施教”“教学要照顾个别差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其基本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要了解和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二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组织教学;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之得到全面发展,学有所长。

四、合作互动的组织形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转贴于

在班级授课制这个框架内,要有机地融会全班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在教学中,强调学生间的交往,教师与学生个体交往;在教学中,让学生个体与学习小组交往,教师与学习小组交往,学习小组与学习小组交往。课堂中师生交往与生生交往相结合,有利于创设学生的合作与交往的氛围,增强学生合作与交往的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能促进学生真正地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不仅可改善认识策略和水平,并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

五、培养问题意识,引导自主探索

阅读感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阅读。对任何课文,学生至少读三遍以上,教师才能跟学生交流想法。教师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教师要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然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和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更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没有问题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合作,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阅读、思维、论辩、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知识分析和能力形成的过程。学生具备了这种深有感触的知识和学习体验,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才会落到实处。

六、评价方式的全面、多样化

语文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1)三个维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2)五个领域:识学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测评,更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虑,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情感、兴趣、意志、习惯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评价。

同时,评价主体要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要改变教师包办评价的状况,增加学生自评、他评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

大出版社,2001.

第8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意义范文

论文摘 要: 创新大学课堂教学,实施综合化教学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命题。“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为此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本文结合pbl的理论基础与特征,对《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实践探索进行阐述。 

 

一、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心理学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从历届学生毕业设计的情况看,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综合设计能力欠缺,问题意识欠缺,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比如,将随机抽样等同于随便找被试,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等同于问卷法,不知道如何阅读心理学文献等现象并不少见,能自主发现研究课题进行毕业设计的更是凤毛麟角。目前,已有教材主要以心理学的科学研究过程或心理学研究方法学为主线,理论阐述过多过细,内容晦涩难懂,实践环节不够深入,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反而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心理阻力。因此,实施综合化课程教学改革,培养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综合性知识理解和应用等已势在必行。 

二、基于pbl教学的基本特征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是西方大学教育中广泛运用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思路,最早源于西方医学教育实践中,并以解决学校教育与未来工作实践之间的分离现象为原动力。随着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pbl越来越成为“提升学生为中心的、多学科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专业实践,构建整合的专业发展课程的核心”[1]。从教学角度看,pbl提供了这样一种思路: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心理——社会历程,使学生掌握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高层次的问题解决技能、合作技能和自主学习品质。其显著特征可以概括为“以问题为导向的经验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和“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等三个方面[2]。有证据表明,pbl教学在促进综合性专业知识、合作学习、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三、基于pbl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理论性和操作性均较强的课程之一。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pbl的认识逐渐增多,绝大多数文章以pbl在具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主,侧重介绍pbl实施的具体步骤和相关经验;少数理论性文章则围绕pbl的流程、步骤或个别要素进行论述,好像pbl是一种可以按照既定流程或工序加以实施的教学工具,这其实是有悖于pbl的初衷的。在实施pbl教学改革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只有与特定文化背景和特定课程内容相结合,pbl教学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从目前学生反馈情况看,比较有效和值得倡导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一)更新教学内容体系,强化实践环节。 

在全面分析国内权威教材的基础上,除“pbl课程导论”与“课程总结与测评”外,我将《心理学研究方法》内容体系重新调整为理论和实务两大大模块,前者包括“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历史与体系”、“心理学研究的性质与伦理”、“心理学文献的批判性阅读与评析”、“从研究思想到研究假设”等四个主题,后者包括“访谈研究设计的理论与技术”、“观察研究设计的理论与技术”、“问卷研究设计的理论与技术”、“实验研究设计的理论与技术”和“质性研究设计与方法”等五个主题。其中,除了“心理学研究的性质与伦理”部分外,各个主题均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环节的训练,如撰写文献评析报告、拟定研究主题、编写观察记录表、访谈提纲、调查问卷和实验设计等。 

(二)将学习回归课堂,将课堂回归学生。 

大学课堂教学中究竟应该发生什么?这是pbl教学过程中贯穿始终的问题。在pbl教学中,将学习回归课堂,将课堂回归学生,意味着大学课堂既不是大学教师自我展示或自我陶醉的场所,又不是教师寻求“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3]的过程,而是学生学习活动得以逐渐展开的具体情境;教师不再是课堂活动的主导,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这是师生角色观念的一个重大转变。一旦教师的课堂话语霸权和权威被消解,平等、自主、合作、分享的心理场域就会形成,学生和学习活动就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旋律。 

(三)引导积极思考,鼓励合作分享。 

心理学科学研究中不乏重大的哲学或理论问题,也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此,引导学生在思考、质疑和分享智慧中理解基本理论问题显得十分重要。比如,在教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历史沿革”主题时,我引导学生对西方心理学史中各个流派的历史沿革及其代表性人物的经典实验进行回顾,通过“小组讨论—质疑—辩论—总结”等环节,梳理出心理学研究内容、方法与理论之间的基本关系:特定的研究方法总是以特定的心理学理论为依据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沿革反映了研究内容的改变,并始终为心理学理论服务。 

(四)从“知识”或“信息”的传递,转变为“案例”或“问题”的探究。 

pbl的本质在于为学生呈现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4]。真正的学习活动并不是发生在知识或信息的传递中,而是存在于真实问题的或案例的探究之中。设计问题或案例,一般要考虑以下方面:(1)问题是真实的;(2)问题是有意义的;(3)问题是结构不良的;(4)问题范围是适宜的;(5)问题应该使学生能够从团体中获益而不是受阻。比如,在讨论关于“实验研究设计的理论与技术”主题时,我首先介绍“权力会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吗?”的实验报告,通过小组内部的协商讨论达成共识,而小组之间则相互辩论而推动讨论的不断深入。通过研究案例的讨论,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研究设计中诸如“变量的操作性定义”、“无关变量的控制”、“随机化原则”等核心问题,而且培养了问题意识和批判能力。 

(五)从“教考分离”到“学考统一”。 

从目前看,在课程考试和评价环节中教师和学生更多呈现出一种彼此对立而非合作的关系。在pbl教学的课程总结环节,我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回顾和总结,提出考核的重点内容、最佳考核方式及其合理权重,教师的任务则转变为实现考核目标而进行科学、合理的考题内容的设计。实践表明,这不仅减轻了大学生的考前焦虑,而且提高了学习的掌控感和自主性。 

当然,pbl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和思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需要改进之处。比如,如何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以避免懒汉行为和两极分化,建立与pbl适应的考核方式,网络资源的建设与利用等都是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重要的方面。 

 

参考文献: 

[1]john r.savery.overview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j].the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2006,1,(1):9-20. 

[2]余益兵.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的若干理论问题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1(出版中). 

第9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 提问 新课程理念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提问的手段,必能促进师生交流思想,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从而较好的学习、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有效的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因为好的课堂提问一定是教学信息反馈的桥梁,学生探索知识的路标,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那么,到底要怎么样设计课堂提问,才能起到以上作用呢?根据我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总体设计,形成系列

课堂提问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游离于教学的目的而支离破碎的随问随答。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和教材特点,构思出提问的总体设计。

所谓总体设计,就是课堂提问一定要紧扣教材和教学目的,从整篇课文着眼,设计提问的内容和形式,每个提问往往是个别的、局部的,又是互相联系的,这些提问必然是有助于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课文中心,从思想内容到语言表达有较深层次的理解。所以,提问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它的整体性,以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其次是它的系列性,层层设计,环环相扣,以便于学生随着问题读书、思考、解疑,在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了能力,发展了思维,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当然,课堂提问的总体设计一定要立足于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落实。

二、精简数量,突出重点

既然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那么,课堂提问应该讲究质量,而不是追求数量。无休止的串问,看似热热闹闹,其实往往是师生两败俱伤的疲劳战,所以,课堂提问要提倡“精问”,克服“串问”。所谓精问,是指紧扣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及其知识训练的项目而精心设计的提问。精问,从根本上来说,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理解的精,对教材驾驭分析的精。精问的设计是不能离开教材的,一般来说,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抓课题。②抓关键词语。③抓重点句、难句。④抓重点段落。⑤抓篇章结构。

三、铺路搭桥,化难为易

对教学难点的提问设计,教师的提问要起到“桥”和“路”的作用,通过提问的启发诱导,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化难为易,理解难点。

四、提在“点子”上,问在关键处

学生的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当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新接受的信息不相适应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力求统一矛盾的内在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应该力求适应学生的这一心理要求。所以,所提的问题既要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又要适合学生的特点和知识水平,减少盲目性,提在点子上,问在关键处,密切注意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掌握提问的技巧。

五、随机应变,因势利导

教师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按他们的思路解答,甚至提出质问、质疑,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备课时,未必能预计到。因此,课堂提问的总体设计固然是教学有序性的要求,但绝不能成为束缚学生的羁绊,使学生不能越雷池一步,而按自己心目中的标准答案答问,逼其就范。这样做,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课堂提问变成了学习的“指挥棒”。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密切注意信息的反馈,随时调节和修正提问,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答问的正确引导,要合理的肯定或否定学生的回答,这就是提问时的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是教师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就教师的提问而言,一般来说在下述几种情况下随着信息的反馈,要注意调控应变。①教师提问本身不够严密。②提问超越了学生理解的范围或程度。③提问不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思维。除了教师随信息反馈注意修正自己的提问外,还要注意对学生的解答、质疑、随机应变,给以引导,不同情况不同处理。与课文内容、中心紧密相关的问题,可引导深入探讨;属于扩大知识面,提高认识的问题,可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来逐步解决;属于发散性的解答、质疑,也要正确引导,热情鼓励,不能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六、变换角度,启发质疑

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这是不够的。教师的刺激,激起学生的反应,这固然是启发思维、发展智力的手段,但,一般的说,这样的刺激反应,学生是处在被动的地位,还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探索的能力,还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求知的主动性。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注意使教师的“问”过渡到学生自己的“问”,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解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教学过程,为学生创造研究探索的自由天地,更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要使学生善于提问,首先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即“生疑”能力。启发学生自己生疑,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疑点,这还只是第一步,而且这些疑点很零乱、破碎,甚至抓不住重点,这时教师要诱导学生梳理、归纳、分清主次、紧扣教材,把这些疑点组成比较明确的问题提出来,这就是导疑,让学生学会提问。“生疑”、“导疑”培养了学生寻找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七、揭示矛盾,引导解疑

教师要敢于让学生自己质疑,更要诱导学生自己解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样做也符合学生感知事物、认识事物的规律,使学生从小养成独立思考、认真阅读的好习惯,真正做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总之,凡是学生能发现的问题,要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凡是学生有可能发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凡是通过努力能自己探索解疑的问题,要启发学生自己去解决。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逐步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指点探索解疑的途径,日积月累,养成学生这一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