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利工程管理条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水利局
(2012年4月)
各位领导:
我受区政府的委托,现就我区贯彻实施《***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的有关情况向大会汇报,请予审议:
一、全区水利工程的基本概况及完成的工作
(一)全区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我区位于淮河下游,苏北灌溉总渠、大运河、淮河入海水道、废黄河等5条流域性河道流经我区境内,堤防长度246公里。 (二)近年来完成的工作
近年来,水利局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等机遇,积极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着力于河道疏浚、沟塘整治、大型灌区改造,取得了显著的业绩。 完成了**************等建设任务。
同时我们充分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机遇,积极争取项目立项。经过不懈努力,已获国家和省、市批准的工程投资项目有***********可以投入使用。
自2008年开始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两年时间完成了23个乡镇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工程实施后,在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指标上均达到基本安全的标准,改善了67.45万人的饮水条件。
******
******
上述工程的建设与投入使用,将有效提高我区农业生产条件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农业丰产、农民增收进一步提供水利支撑。
二、《条例》贯彻实施情况
《条例》下发后,水利局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工作,力求扩大《条例》的宣传度,力争加大《条例》执行力度,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以水法规宣传为抓手,造浓全社会保护水利工程的氛围
为切实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我们始终坚持把学习、宣传《条例》作为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条例》等水法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宣传计划,做到阶段性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集中宣传与案例宣传相结合,把《条例》宣传贯彻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一是阶段性宣传突出重点,以每年3月22日“世界水日”和3月22日至28日“中国水周”为契机,采取设置街头咨询台、散发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制作宣传牌、出动宣传车以及电视讲话、字幕宣传等形式集中宣传,着力营造贯彻执行《条例》的氛围,推进《条例》宣传的广度,有效增强全社会的守法意识;
二是经常性宣传常抓不懈,把《条例》宣传贯穿于水利工作的始终,通过各类工作会议等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地宣传《条例》,同时结合日常巡查管理和集中整治等工作面对面向当事人做好宣传,突出宣传已成功查处的*****等实际案例,进一步增强《条例》宣传的深度,扩大《条例》宣传的效果。
通过广泛宣传,全社会的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意识明显增强,为《条例》的贯彻实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综合效益,促进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以工程管理与保护为核心,确保工程发挥应有效益
我区流域性堤防较长,内部河渠、建筑物等水利工程众多,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面广量大,围绕《条例》规定,我们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从而使全区水利工程管理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1、管理组织到位,水利工程巡查工作扎实开展
巡查工作是水利工程管理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为切实开展好此项工作,及时掌握工程动态信息,我们进一步强化了各级管理组织体系,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巡查计划,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同时积级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建立了工程管理责任保证金制度,为及时发现和制止水利违章现象提供了制度保障。
2、管理考核到位,达标创建工作彰显亮点
管理考核工作作为推进工程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手段,目的是以考促管,全面提升我区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安全、有效运行。
2009年3月份,区******大力开展创建工作,顺利通过了省水利厅组织的验收,荣获省水利工程二级管理单位称号,这在淮安市仅二家。通过创建活动,既实现了单位工程管理水平的上台阶,又获得了荣誉,提升了行业形象。为把此项工作推向深入,我们参照省、市级创建标准制定出台了《***区水利工程管理区级达标千分制考核细则(试行)》,积极全面开展内部水管单位区
级达标创建活动,为继续争创省、市级管理单位夯实基础。
3、涉河建设管理到位,严格项目审查审批程序
根据区政府出台的《关于对乡镇河渠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规定》,严控涉河建设,在确保河道防洪排涝安全的基础上,对受理的占用申请(流域性河道由省厅审批),在材料要件齐全的情况下,经组织相关人员现场察勘后,严格依法审批,做到公开、透明。
4、案件查处到位,持续加大水事违法行为查处力度
为确保防汛安全,2009年5月份区防指会同区水利局水政大队依法查处了******案件,并责成流均镇政府组织人力、机械对****进行***,期间又多次到现场督办,至6月底该处圩堤已全面恢复到位,该案件的查
处工作得到了省防指、省水利厅的肯定。 5、依法管理到位,不断加强水利法制化建设
《条例》自2004年修正实施以来,区政府多次就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先后出台了《***区水利工程管理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规范乡镇河渠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关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规范了我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理顺了管理单位体制。
6、保护范围勘界到位,顺利完成****勘界设桩工作
勘界设桩是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同时也是今后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根据省水利厅下达的任务,区水利局牵头专题召开了有涉湖乡镇领导和水利站长参加的*****圆满的完成了此项工作。
(三)以服务招商企业为已任,全力为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为企业做好帮办服务工作,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具体体现之一。在为我区重点招商企业:*****项目审批服务过程中,我们提前介入,积极协助申请单位做好各项申报材料准备,并安排专人陪同建设单位到市局、省厅沟通、协调项目方案,避免建设单位走弯路,确保项目审批过程顺利开展。项目获省厅批准后,我们继续跟踪服务,全力帮办专项施工方案上报审查及开工许可手续等事宜。
在做好省级河道行政许可帮办服务的同时,我们极力配合城区开发项目涉及区管河道的审批工作,立足防汛安全,结合项目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做好服务工作。对****调整方案,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通过我们的努力,《条例》贯彻实施各项工作彰显出特色和亮点,两年来全市多项水利工作现场会及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三、《条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管单位人员经费未落实到位。例如就2009年公益人员基本支出经费而言,至目前实际财政拨款****万元,而核定应落实经费为*****万元,连同水费收入抵项等经费**万元,也仅落实了****。
2、水利工程维修及除险加固经费不足。我区水利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程建设标准低,由于维护不及时,旧病未治又添新险,不少处于带病运行状态,每年只能靠省市补助有限的养护经费对流域性穿堤建筑物进行最基本的保养。
3、执法队伍建设不能适应形势需要。我区水利工程面广量大,执法人员编制过少的矛盾尤为突出,加之行政执法成本高,执法难度大,执法经费得不到保障,执法装备差,影响执法效果。
4、涉河违章建设现象时有发生。少数乡(镇)、村受经济利益驱使,未经水利部门审查同意,擅自将灌排河道工程用地出售给个人或开发商建房,影响灌溉和排涝,给水利工程管理和执法带来很大难度。
5、多头管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无序。目前,我区农村农田水利工程配套建设有水利、开发、国土、发改委等多部门参与,缺少统一规划,项目规划前期不经水利部门审查,工程不能满足灌溉用水需要。例如****
四、改进的措施及建议
一是建议进一步明确“两费“渠道,将水管单位人员经费及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列入地方财政年度预算,从根本上保证水管单位队伍的稳定及工程维修养护的到位。
二是切实加强水政执法和管理队伍依法行政、依法管水的力度,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执法水平,保障执法经费的落实,充分发挥行政许可与审批在水行政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为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更好的水法治环境。
三是针对部分乡镇涉河违建现象,建议将防违治违工作列入区综合目标考评,狠抓典型案件,对未经水利部门批准擅自将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土地批(售)给单位或个人开发建房的事件严肃查处。
四是建议整合农田水利配套工程建设,制定定期会办制度,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加强沟通,确保工程合理、有序实施。
1.模型建立方法
首先分别对经济性与可靠性进行参数选取,根据95%保证率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相关性指数高于80%的“绝对影响因子”进行参数附权,根据不同参数在工程中占的比重及重要性进行不等比付权,将权值转化成小于1的系数配给各参数,然后将两组参数进行双相关分析,若相关性较小,则需重新选参,若相关性较大,则满足回归要求,建立回归关系,求解经济与安全的相关性函数,依据最小二乘法原理选取最优曲线。
2.实例论证
本例以我国某地区小型水利工程平均费用投入与相应安全评估报告平均标准为例,拟合结果如下。
2.1相关性分析
先在spss偏相关相关性分析设置界面下选取保证率95%,分别输入材料总投入、人员总费用、技术及设备投资、其他费用相关数据,初步做方差处理,删除对方差影响较大的数据,然后将剩余数据整体设置为控制变量,之后分别输入安全性分析数据、实用性分析数据、耐久性分析数据和应急预案相关数据,仍然做方差处理,删除对方差影响较大的数据,然后将剩余数据整体设置为相关性分析变量,最后通过spss数据处理对不同变量间进行相关性分析。输出结果如表1。
2.2参数付权
有分析结果可知,除其他费用与函数相关性略低外,其他均高于80%,其情况可将其他费用付权0.7,其他变量付权0.8~0.9。(对于要求较高的工程可将其他项细分后再分析)。这里我们用matlab矩阵法中syms指令进行操作:可在matlab中建立如下代码:>>symsabc;>>M1=sym('Classical)';>>M2=sym('Jazz)';>>M3=sym('Blues)'>>syms_matrix=[abc;M1,M2,M3;int2str([000])]syms_matrix=[abc];将对应项目数据替换掉int2str([000])中的0;将权重比例替换掉syms_matrix=[abc]中的a、b、c即可实现矩阵复权。
2.3函数曲线拟合与分析
此例我们将相关性最高,显著性也很高的材料投入所对应的函数称为材料承载能力(安全性、耐久性),将人员总费用与设备技术投资所对应的函数称为施工质量(适用性、耐久性)。随后进行线性回归,有线性回归知,原有曲线与结果偏差甚大,可知函数关系呈非线性,所以我们运用spsss曲线回归工具或matlab中的cftool工具进行非线性回归,最终两种方法皆可得到相同回归结果,其中材料承载能力曲线为三次曲线,施工质量曲线仍未线性曲线,同时对于所有变量与总投入进行整体拟合,得综合效果函数曲线为二次曲线,回归曲线如图2。
对于材料而言,当安全指数超过一定范围是,即使经济投入增加很多,安全效果提高的也不是很大,对于施工质量而言,其主要经济投入在于设备与技术,也就是一次投入,本例以施工质量满足要求为条件,可知只要施工质量满足一定标准,其后期投入不大,但设备越先进,施工月细致,可靠度越高。两者附权后叠加效果如为综合效果曲线,可见,其在一定范围内,随经济投入的加大,安全性有较大提高,但后期增长不明显,所以,我们可以就此确定投入限值,并查的相应可靠程度,对照工程要求,看是否满足,若满足要求可靠度,即可得出可靠性与经济性联合调控的施工方法。对此模型结果具体优化如图3。
依据matlab结果分析,可讲可行区域划出(如上着色填充部分),以个参数交点为公共择优点,以此点细化分区的中部深色填充区,在此区域内为可靠性与安全性关系最优区域,但是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工程设施长期处于水下,耐久性要求较高,建议选取可行区右边缘为宜。
二、结语
【关键词】高概率;多级管理;管理调节
0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离不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规模大,工期紧,施工环境恶劣,属于大型露天施工,施工区内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拥有大量的工作人员、机械设备、临时设施和不断变化的作业面,人、机、物等都在流动。[1]其安全生产状况不容乐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事故频繁、反复发生。因此,研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伤亡原因,制定针对性强的预防措施显得十分必要。
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伤亡事故原因探索
引起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本文无法一一进行分析,但是抓住主要矛盾有助于问题的解决。高概率事故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伤亡事故中具有代表性,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伤亡事故的主要矛盾,对高概率事故原因的研究与分析有助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伤亡事故致因特征的总结。
20世纪80年代,高概率事故根据统计案例数的多少,按事故类别排序主要集中在:高处坠落、提升及车辆伤害、触电、物体打击、坍塌、机械伤害和起重伤害等七大类。[2]
20世纪90年代,高概率事故的前七类是:车辆伤害、高处坠落、起重伤害、坍塌、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
尽管两个年代统计数据资料相比,高概率事故原因的前后次序有变化,但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概率事故主要集中在车辆伤害、高处坠落、起重伤害、坍塌、触电、物体打击以及机械伤害等七大类的主体格局每变化,即使到现在,也没有发生变化。
由此可见高概率事故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行业中安全预防的重中之重,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典型代表,是解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的主要矛盾。
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伤亡事故的预防对策
事故致因理论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探索事故发生的机理,从理论上为改进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从理论上指导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伤亡事故的原因,本文从预防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管理调节。
2.1 宏观管理调节
宏观的管理调节主要是指国家从宏观政策上进行把握,主要包括完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以及完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等。
2.1.1 完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按照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新格局要求,探索和推动水利水电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使水利水电安全生产工作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向依法监管过渡,实现由经验型被动管理向预防型全过程管理转变。
2.1.2 完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依靠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法制建设,构建一套完备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管理,有章可循,规范执法,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监管与水利水电安全监察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依法建立稳定持久的长效工作机制,实现水利水电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使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有可靠的法律保障。
2.2 微观管理调节
微观管理调节主要是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对安全系统的构成要素人、物的具体的管理调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伤亡事故致因模型中管理调节主要是指微观管理调节。管理调节可分为一级管理调节和二级管理调节,其中,一级管理调节的目的在于形成和谐的安全保障体系;二级管理调节的目的在于调节失效的安全保障体系,防止处于危险状态的系统进入事故状态。
3 微观管理调节的分级
3.1 一级管理调节
一级管理调节主要包括对人的管理调节和对物的管理调节。
3.1.1 对人的一级管理调节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伤亡事故致因模型中,对人的一级管理调节一是要提升作业者的自律行为,二是要通过建章立制和现场监管等他律手段来规范作业者的行为。包括对职工的合理引进以及引进之后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旨在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
3.1.2 对物的一级管理调节
对物的一级管理调节主要是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防护设施设备以及对它们的维修保养,防止物出现不安全状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由于施工环境复杂,选用的机械设备一方面要适应工地的气候、地形、土质、运输距离、施工断面形状尺寸等要求;另一方面,机械的容量要与工程进度和工程量相符合,尽量避免因机械工作能力不足而造成延缓工期的现象。必要时还要改进设备的设计、性能,使之易于操作并符合人的生理特性,同时,还要完善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3]
3.2 二级管理调节
3.2.1 对人的二级管理调节
对人的二级管理调节主要是指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现场安全监管,及时制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安全监管人员要加强现场监管力度,做到监管工作与施工工作同步。做好应急预案工作,一旦事故出现,启动预案,努力中断事故发展的进程,减少事故发生的损失。对人的二级管理调节可参照日本的日常安全管理,如在工地发生事故不处罚,认真追查真正的原因,严格实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对于责任,善于从他人责任转为自己的责任;在所有的工程中,自己负责的作业的下一个作业是“客人”等。
3.2.2 对物的二级管理调节
物的风险评价工作综合考虑了可能影响机械安全性能的诸多因素,二级管理调节主要是针对这些因素对运行中的机械设备进行针对性的安全监测,物的不安全状态一旦出现,而机械本身没有及时制动的情况下要强制制动,防止事故的发生。
3.3 对环境的调控
环境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伤亡事故的重大致因之一,对事故的发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作为安全管理人员,在对施工环境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还要积极为施工人员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不同的工程性质,由于工程目的、作用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不同,环境对工程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要对环境的现状作全面的调查,选择主要的评价参数,一般可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就环境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影响作一个综合评估。[4]
4 结语
(1)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得出车辆伤害、高处坠落、起重伤害、坍塌、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高概率事故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行业中安全预防的重中之重,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典型代表,是解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的主要矛盾。
(2)管理调节通过探索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伤亡事故的发生机理,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伤亡事故发生的连锁原因,从宏观、微观两方面入手,又对微观管理调节提出多级管理模式,对水利水电施工伤亡事故的预防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郑根保.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M].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
[2]杨则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伤亡事故案例与分析:第一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6.
水电机电工程项目技术先进、工艺复杂、牵涉专业较多、专业性强,项目参建方包括设计、制造、监理、施工单位(尤指制造单位)等,少则几十,多则上百家,分布在全国各省市,甚至国外。面对如此众多的承包商和分布广的地域,仅靠传统的联络会、电传、电话等方式去进行组织协调管理,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探求新型的项目管理组织形式势在必行。本文针对水电机电工程项目特点,基于并行工程组织重构思想,并参照虚拟组织特点,提出一种虚拟项目组织形式;并针对该项目组织形式,运用组织决策理论,提出项目组织管理支持系统集成框架,对工程项目组织信息沟通和决策协调提供支持。
一、基于并行工程思想的水电机电项目组织重构
并行工程要求打破部门间的界限,组成跨部门多专业的集成产品开发团队(Integrated Product Team,IPT)。一般来说,IPT由企业的管理决策者、团队领导和团队成员组成。企业管理决策者任命团队领导。团队领导具体负责整个工程项目工作。水电机电工程项目中的团队应包括来自业主、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监理、监造、安装等各单位或部门的人员,有时还包括供应商和协作厂的代表。总之,只要与机电工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有关的,而且对本次机电工程项目开发有影响的人员都需要参加。团队成员的技能互补,致力于共同的绩效目标,并且共同承担责任。采用这种团队工作方式能直接面向目标,便于控制和激励,大大提高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在项目设计阶段及早考虑机电工程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可维修性等。
并行工程实施的组织方式,按文献[2]的提法,有基于团队(team-based)的组织方式和基于计算机(computer-based)的组织方式。团队是在将产品开发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的项目后,针对各个项目进行组建的。团队的成员是在系统地考虑项目的相关部门的前提下,由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团队一般有一个领导或代表。
团队根据其存在的目的可划分为问题解决型、自我管理型和多功能型团队。其中多功能型团队是目前最常用的团队形式,这种类型的团队由来自同一等级、不同工作领域的员工组成,他们来到一起的目的是完成一项任务。多功能团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它使组织内(甚至组织间)不同领域员工之间交换信息,激发出新的观点,解决面临的问题,协调复杂的项目。
IPT的组成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团队的规模要适中(12人以内为宜)。而项目进展的各个阶段一般要涉及多个参建方,人数众多。集成项目团队一般按照项目阶段组成相应的工作团队,并且需要一个在项目生命周期内负责统一指挥与协调的团队。这样,IPT通常具有两级结构;二是团队成员的技能应能互相补充;三是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应明确。
二、水电机电工程虚拟项目组织
(一)现行水电机电工程项目组织结构
项目管理组织是由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咨询单位和供应商等项目参与者组成的项目行为主体系统。项目管理组织形式及其信息沟通、组织协调效率对项目管理控制的成功具有重要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业主负责制,以调整项目各方的责、权、利关系。但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大多数工程项目组织形式仍属于传统的纵向层次结构。
(二)虚拟项目组织形式
虚拟组织是在知识经济、市场全球化和信息通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组织模式,最初是由美国里海大学于1991年在《21世纪制造企业的战略》报告中提出的。关于虚拟组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越来越受到科研机关和企业的重视,由于在不同背景下,人们理解和阐述的角度难免有些差别,对其内涵与外延还没有完全一致的认识。但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地理分布广、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跨越组织边界、互补核心竞争力、参与方不断变动、参与者地位平等与资源共享。以下将参照虚拟组织的六大特征对工程虚拟项目组织进行阐述。
三、虚拟项目组织的协调管理
(一)虚拟项目组织的协调管理概述
上面提出的虚拟项目组织是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各个独立的项目参与方联系在一起的组织体系,组织结构相对来说比较松散。虚拟项目组织的参建各方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合作关系,但是由于虚拟项目组织的参建方的多元性、地理位置上相对的分散性和组织上的非永久性,使得项目组织内参建各方之间冲突在所难免,协调管理较为困难。虚拟项目组织存在着多种冲突,参建各方之间的冲突是一种合作中的冲突。
所谓冲突,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的个体,彼此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不相容的行为或目标”。而一般来说,合作是有关双方为了实现各自目标,在充分认识到目标之间的差异的基础上,“异中求同”进行广泛的、全面的协作。通过协调管理手段,达到一种由冲突向合作转化的过程,理顺项目参建各方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关系到项目目标能够实现的关键性问题。
(二)项目协调
工程项目实施周期长,只有处理好项目内外的大量复杂关系,才能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因此,工程项目协调管理对项目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项目组织的运转效率;打开项目实施道路上的绿灯。
项目协调的内容包括人际关系的协调;组织关系的协调;供求关系的协调;配合关系的协调等。
用于协调的方法、手段是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巨大变革使协调手段产生了飞速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异地的实时协商成为可能。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发展又为协调人员获得满意的协调结果提供了方法上的支持。项目的协调技术主要包括:激励、交际、批评、会议与会谈、面对面交谈、书面交谈、报表计划与报告技术等。
(三)虚拟项目组织的协调管理机制
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虚拟项目组织的协调管理机制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可以使虚拟项目组织的协调活动更加规范化、制度化,而且还提高了整个项目的工作效率和敏捷度,降低了多功能小组的工作量。虚拟项目组织的协调管理机制主要包括目标机制、信任机制、群体协商机制等。
1.目标机制。目标不仅是一个组织的基本特征,还表明一个组织存在的意义。虚拟项目组织的目标体系与项目的目标体系是一致的。
2.信任机制。对于一个成功的项目组织,其参建各方的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离不开彼此之间的信任。通过强化虚拟项目组织各建方的相互信任,使各方协调一致。
3.群体协商机制。群体协商是指群体中的各个成员通过协商的方法来解决群体中的冲突,达到决策的目的。虚拟组织中的多功能协调小组就是一种任务型群体,这与并行工程中的多学科、多功能团队是高度一致的。
四、结 语
本文在分析了传统水电机电工程项目组织模式和信息沟通方式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知识共享和决策协调的机电工程项目组织重构,组织重构能有效解决目前水电建设行业实行招投标体制后,形成的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因各自利益主体与行政关系隶属不同的矛盾,组成以项目为主线的,多功能,跨单位、跨部门的IPT,通过IPT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项目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避免相互推诿和扯皮,造成不必要的工期延误。
参考文献:
[1]熊光楞.并行工程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5.
[2]谭跃进、戴绍利、韩亚欣.并行工程:一种新的系统工程的组织管理模式.系统工程.15(1):4~8.1997-1.
[3]颜福林、王晓东.二滩工程工程师进度控制和协调的典型案例分析.水力发电.24(7):18~21.1998-7.
[4]卢勇.大型工程建设的信息沟通与虚拟组织环境.基建优化.2000.21(4).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大中型水库、水闸,七大江河干流、流域管理机构所属和省级管理的河道堤防、湖泊、海岸以及其它河道三级以上堤防工程,其它水库、水闸、河道堤防工程参照执行。
第三条水利工程管理考核的对象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指直接管理水利工程,在财务上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重点考核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和经济管理。
第四条水库、水闸工程按照《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办法》、《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和《水闸安全鉴定规定》的要求进行注册登记、安全鉴定,达到二类以上标准或经过除险加固达到二类以上标准的,根据本办法考核确定等级。
未进行注册登记、安全鉴定或三类以下标准的水库、水闸工程,仅对管理单位的管理状况进行考核,提出考核意见,不确定等级。
第五条河道堤防工程(包括湖堤、海堤)达到设计标准的,或虽未达到设计标准,但遇标准内洪水连续5年未发生重大险情的,根据本办法考核确定等级。
对于不具备前款条件的河道堤防工程,只对其管理单位的管理状况进行考核,提出考核意见,不确定等级。
第六条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实行1000分制。考核结果为920~1000分的(含920分)(其中各类考核得分均不低于该类总分的85%),确定为国家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为850~920分的(其中各类考核得分均不低于该类总分的80%),确定为国家二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
根据本办法,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划定国家二级以下的省级分级标准;各流域管理机构可划定国家二级以下所属工程的分级标准。
第七条水利工程管理考核,按工程类别分别执行《河道工程管理考核标准》、《水库工程管理考核标准》和《水闸工程管理考核标准》。
第八条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水利部负责全国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管辖的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流域管理机构所属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由流域管理机构及所属单位分级负责;部直管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由水利部负责。
第九条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根据考核标准每年进行自检,并将自检结果报上一级主管部门。上一级主管部门及时组织考核,将结果逐级报至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所属工程管理单位自检后,经上一级主管部门考核后,将结果逐级报至流域管理机构;部直管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检后,将结果报水利部。
大型水库、水闸,七大江河干流、省级管理的河道堤防工程(包括湖堤、海堤工程)的考核结果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汇总后报流域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条国家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由水利部组织验收,也可委托有关单位组织验收;国家二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由部委托流域管理机构组织验收。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家一、二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初验、申报工作。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自检、考核结果符合国家一、二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标准的组织初验,初验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向水利部申报验收批准,并抄流域管理机构;初验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的,向流域管理机构申报验收,验收合格的报水利部批准。水利部和流域管理机构接到申报后要及时组织验收。
流域管理机构负责所属工程国家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初验、申报工作和国家二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验收、申报工作。流域管理机构对自检、考核结果符合国家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标准的组织初验,初验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向水利部申报验收批准;对自检、考核结果符合国家二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标准的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报水利部批准。
水利部负责部直管工程国家一、二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验收工作。部对自检结果符合国家一、二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标准的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予以批准。
第十一条水利部建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考核验收专家库,国家一、二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验收专家组从专家库抽取验收专家的数额不得少于验收专家组成员的三分之二;被验收单位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流域管理机构的验收专家不得超过验收专家组成员的三分之一。
第十二条经考核验收确定为国家一、二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由水利部颁发标牌和证书。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流域管理机构可对获国家一、二级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办法自行制定。
第十三条已确定为国家一、二级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由流域管理机构每三年组织一次复核,水利部进行不定期抽查;部直管工程由水利部组织复核。对复核或抽查结果达不到原确定等级标准的,取消其原定等级,收回标牌和证书。
第十四条已确定为国家一、二级的水库、水闸工程管理单位,其工程经新一轮安全鉴定达不到二类以上标准的,取消其原定等级,收回标牌和证书。
已确定为国家一、二级的河道堤防工程管理单位,遇标准内洪水工程发生重大险情的,取消其原定等级,收回标牌和证书。
第十五条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流域管理机构可以根据本办法制订实施细则。
关键词:灌区水利工程;问题;管理对策
灌区水利工程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综合性工作,其管理方式和采取途径多种多样。应取得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支持,发挥群众管水的优势,建立一个结构合理、运转灵活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灌区的水利工程是个系统性人机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小至末级渠系改造工程,大至大江大河治理及水电站枢纽工程的施工建设,无不存在施工安全事故,甚至有过沉痛的历史教训。由此可见,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管理举足轻重,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团结、全面进步。
1 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1农村税费改革及取消义务工带来的影响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人,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取消了农民义务工制度,农民投资投劳兴修水利的力度减小,有少数群众不能正确理解税费改革政策,对其应当承担的义务不愿履行。群众出工投劳没有了强制性约束,再加上农业比较效益逐步下降,农村劳力外出经商务工的较为普遍。各级财政紧张,安排的资金远不能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需求,水利工程更新改造的速度大大低于工程自然老化的速度。
1.2“一事一议”程序复杂,实际操作困难重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可以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筹集资金,在村内的小沟小渠好一些,跨村大中沟等议起来十分困难。同时,跨乡镇的“一事一议”制度还不够健全,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综合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农村现在实行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产责任制,农民分散经营,农民团体意识淡化,投劳积极性较低;二是部分水利工程占用少数农民耕地,个别农民强行阻挠工程实施;三是有的小型水利工程只有少部分农民受益,或受益程度不同,不受益或少受益的农民便难以组织,甚至妨碍工程实施。
2 灌区水利工程管理的设想与对策
2.1坚持建设、管理、受益相结合的原则 建设、管理和受益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建设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适当发展,围绕管理做文章。管理要坚持尽力而为,谁受益,谁管理,谁维护,挖掘内部潜力。因此,既要重视工程建设,又要重视管理,最终使工程达到最佳效益。
2.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灌区管理人员素质 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管理水平高低,因此必须抓好工程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一是制订激励政策,鼓励基层管理站的职工采取自学,函授等形式学习相应的学科。二是聘请有水利工程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力求通俗易懂、便于操作,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三是基层管理站组织培训乡、村各级管理人员,使所有的工程管理人员基本达到了解水利法规、隐患处理、防洪抢险方法、水费计收规定、水工程管理条例的要求。
2.3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机制
2.3.1基层管理站目标责任制 基层管理站是灌区管理单位在基层设立的水工程管理单位,全面负责指定区域内的水量调配,工程管理,水费计收工作,负责管理辖区内的于渠及跨乡支渠。管好用好水利工程是基层管理站的基本职能。基层管理站应采取目标管理办法,规定管理站一年内必须完成的管理任务和其它日常事务,并将管理站人员工资、奖金与工程完好率、水费任务及其它工作挂钩,综合考评,奖优罚劣,调动基层管理站工作人员积极性。
2.3.2村、组水利工程责任制 对支、斗渠、堰塘、机井这类工程采取以近就近,田渠、田塘、田井挂钩的管理办法。由基层管理站组织受益村组公开选聘懂技术、会管理,热心水利事业的人,分别承包,签订承包合同,并确定灌溉面积、工程安全管理标准、违约责任奖惩。
2.4加大水政执法力度,确保水工程的正常运行 《水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水利工程管理进入法制建设轨道。目前,依法治水管水,保护水利工程急待加强。一是要大力宣传,贯彻执行《水法》、《防洪法》、《陕西省水工程管理条例》。二是加强水利执法队伍建设,充实基层水政执法人员;加强各级水政监察人员教育、培训、管理,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办案水平。三是坚持防查结合,重点打击,严厉查处各类破坏水利工程设施案件
在这美好的金秋季节,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在无锡市隆重召开。在此,我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水利事业的水利部领导和兄弟省(市、自治区)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5年gdp超过1.8万亿元,今年将达到2万亿元。*以占全国1%的国土面积、3.8%的耕地面积、5.7%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0%的gdp,经济社会呈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态势。
“为政之要,其枢在水”。我省滨江临海,位于江淮沂沭泗流域下游,1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承泄上中游*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客水。境内河湖密布,水面率达17%。水利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十五”以来,我省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在大力推进“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中,始终把水利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大水利建设力度,加强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按照人水和谐的要求,积极调整治水思路,努力做到“三个坚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资源水利的治水理念,结合*水利发展的实际,积极调整新时期治水思路。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治水的同时,注重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人对水的侵害。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水问题。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为水利工作切入点,切实解决好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保证和水环境保护问题。三是坚持遵循两个规律,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遵循水的自然规律,进行统筹综合治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水利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增强水利事业发展活力。
按照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快现代水利工程体系建设,努力实现“三个统筹”。“十五”以来,我省进一步强化水利规划工作,加大水利建设力度,着重建设完善四大体系,即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水环境保护体系和水利发展服务体系。一是统筹安排防洪工程和水资源、水环境工程建设,在加快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大水资源、水环境工程建设力度,提高水利工程防洪排涝、抗旱供水以及水环境保护能力。二是统筹安排流域治理和区域治理,在加大流域性工程治理的同时,加大区域性工程治理力度,使区域性与流域性工程建设同步推进。三是统筹安排城市水利建设和农村水利建设,在加大城市水利建设的同时,加大以农村河道疏浚为重点的农村水利建设力度,提高城乡水利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十五”期间,我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总投入达到*亿元,有力地促进和保障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按照建设优质工程的要求,加强水利建设管理,努力突出“三个强化”。我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建设管理行为,提高水利投资效益。一是强化建设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全面推行“五项制度”,加强项目法人组建和管理,严格实行公开招标投标制,积极推行招标制,建立健全工程监理制,切实履行合同管理制,认真执行工程竣工验收制,确保水利工程顺利实施。二是强化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水利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不断完善“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三是强化建设监管体系建设。严格财经制度,建立健全水利基建财务管理责任追究制度、监督查处制度等规章制度,加大审计力度,推行水利工程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双合同”制度,实行纪检监察全过程监督,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
按照“建管并重”的要求,强化水利工程管理,努力抓好“三个重点”。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我们在加强水利建设的同时,牢固树立建管并重的思想,切实加强工程管理工作。一是以改革体制机制为重点,增强水管单位发展活力。深入开展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我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开展分类定性、定岗定编、落实资金、竞争上岗、管养分离等各项改革工作,年底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同时,积极培育维修养护市场,推行水利工程招标委托管理,在落实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的基础上,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选择管理单位实行委托管理,提高管理效益。二是以制度建设为重点,规范工程管理行为。按照工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法制化的要求,出台了《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湖泊管理条例》、《河道管理实施办法》和《水利工程技术管理办法》等法规和规定,在加强水利枢纽工程管理的同时,切实加强河道湖泊、水域、岸线及管理范围内的资源管理,提高水利管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规范水利工程管理行为。三是以创建国家级、省级管理单位为重点,全面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积极开展国家级、省级管理单位创建活动,有计划地开展水利工程的管理考核工作,不断提高工程运行管理水平。目前,全省共有3家水管单位获得了国家一级管理单位称号,2家水管单位获得国家二级管理单位称号。到今年年底,全省将有20个水管单位达到省三级以上标准,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这次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会议在*召开,是对我省水利工作的鞭策和鼓舞。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特别是矫部长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好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调整治水思路,坚持建管并重,全面提高水利建设与管理水平,为实现“两个率先”、建设和谐*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存在问题
(一)工程设施方面
小型水库工程是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和多种经营的水利工程,包括大坝、溢洪道、输水洞和灌溉渠道及渠系配套建筑物。
1、小型水库大坝;大部分是均质土坝,标准较低,一些水库没有设计就进行施工,工程设施建筑物没有达到相应的级别标准。如大坝高度或坝顶宽度不够,坝的坡度较陡,坝坡稳定安全系数低。且坝迎水坡面无块石或混凝土块护坡,易受水库风浪冲刷,背水坝坡也无草皮护坡。
2.目前,有些小型水库虽然建了永久开敞式宽顶堰溢洪道,但经长期的运行使用,有些两侧翼墙已破损、底板被掏空。还有的溢洪道堰顶高程过高,遇到大暴雨时,水库最高水位几乎接近坝顶方才泄洪,严重影响大坝安全运行。
3.输水洞多为涵管式,经过多年运行,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渗漏现象,易造成坝体空洞甚至塌陷。
4.灌溉渠道大部分是沿地形开挖而成,普遍没有进行防渗处理,淤塞严重,渠系建筑物年久失修又不配套,加之多为漫灌、串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低。
(二)工程管理方面
大部分水库的所有权已划归所在乡镇或村屯,这使得一部分水库处于无人管理或暂时由水利站兼管状态,其水面的使用权已承包给个人,由于运行不善,致使工程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
(三)水库工程的对外交通和通讯方面
小型水库多建于山区、丘陵区,远离交通干线,道路多不上等级。一到雨季,路面泥泞,车辆通行困难,影响防汛抢险。目前绝大部分的小型水库缺少固定通讯设施。如果出现险情,将产生严重后果。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也加强了对病险水库工程的除险加固。作为水利工程的管理单位,要主动争取县、乡(镇)人民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多方筹集资金,对病险水库进行消除;进一步做好农民思想工作,充分利用“一事一议”的政策,积极发动向水利投劳或鼓励自发筹资兴办民营水利工程。同时,要促使全社会关注水利工作,依据自身优势,发展多种经济;逐步加快小型水库工程管理制度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一)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
1.对坝高、坝顶宽不达标的,要重新进行水文计算,复核设计洪水,确定坝顶高程和坝顶宽。要按规范规定和坝坡稳定计算,确定坝的坡度及护坡结构。
2.关于溢洪道维修的问题,要根据调洪演算,兴修永久性溢洪道;维修翼墙及底板,保证溢洪道安全泄洪,以确保大坝的安全;输水洞漏水的,依照水库工程的特点,进行防漏防渗加固,漏水严重的要重建。
3.土坝的防渗加固,土坝要进行坝体抗滑稳定分析复核,注意检查不均匀沉陷和裂缝出现;对于坝基渗漏大、坝体填土质量差的,要进行坝基防渗灌浆和坝体固结灌浆处理。
4.灌溉渠道防渗,对于干、支灌溉渠一般应进行渠道防渗处理。同啪n快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进度,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二)加强小型水库的工程管理
1.乡镇的水库工程管理单位,是水利部门最基层的水管单位,由水利站负责管理。对于各乡(镇)或村屯管理的水利工程,应成立相应的水利工程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负责水费收取和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运行、管理。
2.大各项宣传力度,各级政府和水管单位,要加强宣传《水法》、冰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合理开发水资源,自觉保护水利工程。充分做好水费征收工作。
3.建立小水库档案
鉴于小水库运用年限久远,每座小水库都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技术档案,以便随时对照、分析和考查。为今后长期维修、加固、更新改造提供依据。
(三)水管单位要发展多种经济
1.开展多种经营服务,根据小型水库工程的条件和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产业。水库不能单一依赖农业灌溉水费来维持,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旅游观光等新兴产业项目。
2.发展立体开发,种植、养殖业齐趋并进。在库区上游种植经济果树、速生丰产林木等,可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利用水库水体养鱼、养鸭、养鹅,库区周边还可养鸡、养猪。蓄水在下游还可以发展水田灌溉,进而实现“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机制。
关键词:小型水库;工程管理;水利工程;工农业用水;旱涝灾害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V6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7-011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7.059
在我国小型水库的数量占据各地水库总量的80%以上,这些小型水库日常运行的安全直接关乎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可以说,有序、高质的水库工程管理在抵御洪涝灾害、遏制旱情、保障工农业用水等诸多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现阶段我国各地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机制仍延续着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各项管理措施中均有着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而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改革的日渐深入,传统的小型水库管理体系难以再适应时代需求,工程管理上存在的管理粗放、经费短缺、机制不活等问题日益凸显,使得大量水库老化失修现象严重,不仅严重影响其自身的安全运转,更对各地社会经济的安全稳定增长造成严重隐患。
1 现阶段小型水库工程管理问题分析
1.1 水库安全监管不到位
目前我国水库的管理施行由中央到地方的分级管理制度,这使得数量众多的小型水库在管理上存在产权模糊、职责不明、水库安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实施以来,许多小型水库虽然名义上由乡镇水利站监管,但由于小型水库多分布广泛且交通不便,在日常管理多依靠所在地村集体看管,然而村支书不属于正式行政人员,不能担当水库的行政责任人,这就导致众多小型水库事实上处于长期无人看管负责的情况,水库工程安全管理的职责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1.2 对公共安全的关注度不足
现阶段,我国针对水库工程的安全管理仍主要集中于水库自身的安全管理上,无论是水库的日常调度方案的制定与执行还是水库应急抢险措施的制定均是围绕水库大坝为核心来进行,对于泄洪等应急措施是否会对水库下游地区的公共安全造成影响鲜有考虑,水库安全同下游地区的公共安全未能构成相联系的综合性体系。而在部分应急防治预案中应急措施的设置上虽也会对下游公共安全有所提及,但往往内容过于笼统,仅仅规定要及时通知下游地区居民依据情况适时进行转移,但对于具体如何实施、何时转移、转以后如何安置等问题未进行明确规定,不具备具体的可操作性。
1.3 水库日常运行盲目无序
对于小型水库而言,鉴于通常其调洪库容偏低,对洪水灾情的抵抗性较差,所以在其日常的调度管理中应当更加科学、严谨、周密,特别是在汛期应当依据雨情变化及水库中水情变化,对库内水量进行调节,提前适度防水预留库容以满足蓄洪需求。但受到小型水库因建设及管理因素影响,大多数小型水库虽已经布设水尺、雨量站等水情、雨情观测设施,但由于布设位置不当或日常管理不当等,其应有功能的发挥大受影响,加之水库看管人员多不具备专业知识,使得水库遭遇洪水、暴雨等灾害情况时无法及时辨析库中水量,使得防洪调度无所依据、混乱不堪,管理运行盲目无序,难以实现对灾害的有效抵御,极易发生安全事故。除此之外,小型水库多地处偏僻,人员待遇偏低,管理者多雇佣当地百姓,这些人不仅缺少相关专业技术且对于水库的运行管理知之甚少,加之多数水库未制定相应的管理手册和配备远程通讯设备,这使得其在管理上只能凭借个人经验,水库安全保障程度偏低,甚至一旦出现管理不当的情况还会酿成灾祸。
1.4 行业调度难度大
我国各地的小型水库分属于水利、农垦、电力等多个体系部门,其各有统属,在管理上往往自成一体,互相缺少联系,各水库彼此间难以实现统一调度。虽然我国《防洪法》及各地方性法规均对汛期等特殊时期的水库调度权限做出说明,但因为缺少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违反调度命令也无相应追责行为,这使得水库各监管部门在行业利益的驱使下,在日常管理中,擅自违反有关调度指令,从而对水库的整体统一调度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威胁水库安全。
1.5 应急处置不当
在水库的管理运行中,针对灾害险情及时有效的应对,对于降低灾害影响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在实际工程管理中,小型水库在险情的应急处置上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险情应对方案的实施性不佳。对于小型水库而言,由于防灾基础相对薄弱、专业技术力量不足以及防灾资金短缺等问题,水库应急方案中缺少具体详实的针对性措施,对于灾情的及时预警和防治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应急方案制定后,对其宣传培训不到位,水库管理人员不熟悉相关内容,使得其实施效果不佳;二是应急物资储备不足,全国各地针对水利工程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多在市一级,对于广泛分布于乡镇区域内的小型水库仅有极少部分储备有应急物资;三是应急资金短缺。在国内各地只有少数地区将小型水库的防汛救灾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中且预算经费十分有限,这使得水库灾情应急资金短缺现象极为严重;四是交通、通讯不畅。绝大部分小型水库分布于乡镇等道路交通环境较差的地区,水库灾情出现后难以及时赶赴救援,加之八成左右的小型水库未配备通讯报警设施,水库发生险情后难以及时同外界取得联系,只能依靠管理者的口头传讯,造成险情防治时机贻误,灾情加剧。
2 提升小型水库工程管理质量的应对措施
2.1 加强隐患排查力度
相关管理部门应当聘请专业人员必须对年久失修的小型水库开展全面安全鉴定,彻底清查水库中潜存的安全隐患并采取针对性手段,限期清除所有隐患,保障水库运行安全。对于满足降等条件或废弃条件的小型水库应当及时进行降等或予以报废。在除限加固上应当具体做到下述四点:一是对水库大坝高宽不足的小型水库,应依据相关规定重新核算水文参数,确定所需的大坝高宽;二是水库溢洪道宽度不足的应重新核对最大泄洪量,计算溢洪道所需宽带及过水深度,同时确保溢洪道衬砌完全并具备尾水段;三是对于放水闸与平涵管存在漏水现象的,应结合水库实际工程地质环境,开展针对性防渗处理,若漏水严重则可废弃重建,以保障放水通道的顺畅;四是完善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对水库水文变化及大坝状态实施实时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隐患。
2.2 完善法规体系
一是以我国颁布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为基础,全面整合《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办法》《水库降等报废管理办法》等法规条例,制定针对小型水库管理的《水库工程安全管理条例》,从而构建涵盖水库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应灾等所有方面的综合性法律体系,并对水库的责任主体、管理主体、监管主体及其相关权责予以明确;二是将管理条例投入运行一段时间后,结合实际落实情况进一步完善并将其升至立法层次,制定《水库法》,从而真正确保水库的日常管理有法可依。除此之外,各地水政部门还应组建相应的执法部门,针对辖区内各级单位所属水库的管理情况展开监管,督促其完善各自的工程管理体系,真正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
2.3 构建完善的投入保障体系
一是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对现代农业发展及社会供水、防洪安全的重要性,加大针对水利工程,特别是分布广泛的小型水库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正式将其管理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中并依据实际情况适度提升其所占比例。同时彻底贯彻“将地出让收益的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这一政策,将政府土地出让收益的一成投入水利发展专项资金中,增强其发展后劲;二是调整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对水资源利用征收合理的费用并扩大征收范围,同时进一步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基金体系,构建融资平台,通过吸收民间资本,增加资金渠道并适度延长项目建设资金征收年限,以扩大收入规模。
2.4 理清小型水库管理体制
2.4.1 明确水库管理主体。针对大量小型水库产权归属村集体的情况,应将其管理权收归至乡镇进行统一管理;落实水库安全责任制度,由乡镇领导亲自担任水库工程管理的行政责任人,确保水库管理行政职责的落实到位;由政府聘请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人员对水库进行专职管理,确保水库得到有效看护。
2.4.2 加强统一管理。针对小型水库分散广的特点,由市一级政府筹措人员组建水库工程管理办公室,对辖区内的所有小型水库开展综合化统一管理;办公室应组建水库信息档案,聘请专人对辖区内小型水库运行现状进行勘测,所得数据全部归类存档并定期对档案信息进行革新,以便为水库的工程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2.5 完善水库应急体系
2.5.1 完善防灾预案。全面贯彻“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的指导方针,将水文气象检测预警、防洪调度管理、人员转移预警、防灾物资调度、预警信息等工作纳入应急预案中,制定相应的具体实施细则,细则内容必须简单明了且易于落实。同时预案的制定上既要考虑水库自身安全,还要兼顾下游地区安全,立足公共安全视角,形成完善的系统性安全体系。
2.5.2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与物资储备。针对小型水库分散广、通行不便的特点,在水库所在地召集当地居民组建水灾应急民兵队,利用农闲时间对其开展较为系统的安全预警技能培训及演练,确保灾情出现后可得及时处置。同时在乡镇政府中储备一定数量的防汛必须物资并配备一批专业设施,以便对辖区内的灾情予以及时救援。
3 结语
小型水库作为广泛分布于各地的水利设施对于全国农业发展与汛情防治意义重大,但鉴于小型水库多修建时间较长,且管理制度延续过去,其在工程管理上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一旦诱发安全事故必将对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装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针对水库工程管理展开探究是十分必要的。作为一名合格的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我们必须立足实际,在充分分析水库工程管理工作不足的前提下,总结以往经验教训,提出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措施,实现对小型水库工程管理问题的有效消除,加强水库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使其真正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陈杨平.论小型水库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家顾问,2015,(6).
[2] 莫成龙,姜云天.关于小型水库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5).
[3] 刘国华.创建小型水库规范化管理的探索[J].江苏水利,2014,(10).
[4] 水利部印发《小型水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J].海河水利,2014,(5).
[5] 郎咸全.华坪县小型水库统筹管理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5.
[6] 孙绍彬.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发挥小型水库调节性能[J].吉林农业,2015,(9).
[7] 牛云霞.小型水库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3,(4).
[8] 陈建丽.小型水库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3,(3).
[9] 张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分析[J].水利天地,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