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入门教学范文

心理学入门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入门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学入门教学

第1篇:心理学入门教学范文

【关键词】中职 体育教学 心理障碍 克服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19-01

在我个人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过程观察中,我们不难看出现在中职学校对与体育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这是能够影响学生们课堂上可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教师普遍是不为学生着想,只是本着自己怎样方便怎样上课的思想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没有真正的考虑到学生是否需要老师根据自身专业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进而能促使自己的专业水平有所提高。本文就针对中职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心理障碍进行一下初步的剖析,在此过程当中给与适当的解决办法,希望各位老师能够积极地给与评价。

一、当今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学生心理现状

当今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我们教师对教学的质量要求已经是逐渐的在下降,这样对于教学就只是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态度,这对于我们体育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所在。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有教师能够针对学生自身的专业来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优化,给学生们上课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有很多学生觉得上体育课就是时间上的一种浪费,还有不少学生认为在体育课上学不到真正的东西,老师教学内容也是比较单一没有什么趣味性,这样就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学生心理障碍主要是存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不能够跟他们今后的发展产生联系,对课堂教学过程不是很感兴趣两方面,所以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在中职学校学生们对体育教学存在哪些心理障碍

1.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授课过程与自身对体育课的看法不一致

在教学过程当中,有很多学生自身的想法就是老师能够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让自身的能力能够在体育课上得到一定的提高,这对于我们体育教师来说确实很少能认识到的,所以学生与教师对于体育课堂的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点,与此同时也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所在。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这样的问题加以足够的重视,让学生能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体育课的看法有所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认清学生们究竟想要在课堂上得到什么,应该让学生能够得到哪些方面的培养。

2.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上课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很多教师对于中职体育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做到认真的规划和整理,这样就使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能够进行系统性的教学,教学内容凌乱复杂,这对于我们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是很不利的,在此过程当中学生们的内心也会对教学过程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有很多时候学生会认为我们进行课堂教学很没有意义,这样就使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产生,促使学生产生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心理障碍。在此过程中希望能够引起我们教师朋友对于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让学生们对于体育课堂教学重拾信心。

3.没有认识到体育教学过程对自身专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从各科进行对学生职业素质及技能的培养,这样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的学生才会学到更多的知识,来面对今后的职场竞争。可是还是有很多教师没有真正的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教学过程还是一成不变的老传统,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代职业类学校体育教学的新形势。所以会导致学生在上课过程当中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非常大的心理障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手段进行弥补,下面我就会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对这一点进行相关的阐述。

三、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克服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有哪些

1.将教学过程逐渐从引导过程转为带动过程

在中职学校进行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我们普遍认为引导式教学方法是最实用不过的了,可以让学生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但是由于中职学生们自身心理压力过大,引导式教学方法应该进行进一步的深化,那就是将引导逐步向带动教学进行深入,这样学生才能在短时间内将自身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让自己更加适应当今技术型人才发展的趋势。

2.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状态逐渐进行摸索

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我们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积极的观察学生在上课时的心态究竟是怎样的,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根据学生的不同观点进行课堂的教学实施过程,这对于我们体育教师来说是有着巨大压力的,在课上和课下多对学生内心进行了解,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学到自己想要学到的知识和巩固自身专业技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对所有学生进行细致观察,这才是解决学生心理障碍的重要的手段之一。

3.结合学生们的专业特点开展适应性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针对学生自身的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施,比如针对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我们可以将健美操教学以及体育舞蹈教学进行融合,这样学生在面对今后的工作岗位就可以将这一教学方法与工作很好地融合。对于烹饪专业的学生来说,我们可以通过篮球的单手肩上投篮以及上手胸前传接球或者原地各种运球的教学,让学生的上肢力量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让学生在进入自己的职业生涯之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不同专业我们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设计与实施,让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地培养。

结论:以上就是我个人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进行了一些举例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其目的就是能够让我们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在此期间我个人的观点还有很多的缺陷与不足,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多提宝贵意见,使我们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能够更加辉煌的发展做出我们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福斌.体育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年01期

第2篇:心理学入门教学范文

【关键词】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教学模式;教学原则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该学科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学好这门课有助于学习心理学的后续课程,有助于学习其他的教育理论和提高教师职业技能。

《普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知识、抽象内容比较多,对于“教”和“学”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学”,相对说来难度更大。因此恰当的通过教学模式、方法、优化课程资源等,能促进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掌握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一、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坚持的原则

1、明确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目标

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目标是要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和“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知识、掌握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该学科的学习,应达到三方面目标:

(1)认知性方面。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课程,使学生能了解每一章的心理学知识脉络,认识掌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等;识记理解普通心理学重点、难点内容;学会运用普通心理学的理论、方法解释现象;

(2)技能性学习方面。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运用普通心理学的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将普通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实际,提高学习管理心理学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生活态度、求实科学态度、宽容人生态度。价值观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

2、坚持理论与实际的原则

对教学内容的教学,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以促进理解与应用。运用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中案例与理论知识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也包含讲练结合思想。理论与实际包括学生整理笔记、做习题、做小论文等。做好学生的体验活动。

3、教学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理论的传授的原则

普通心理学处在“入门”的地位。所以注重基本理论、基本实验、基本原理的传授的原则,有利于学习心理学其他分支课程,有利于学习的正迁移。

4、坚持教学过程的教学互动,发挥双主体的作用

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作用,既不单纯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也不过分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为此教师要系统、准确、有深度地掌握好教学内容,学生要在学习中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才能做好学习过程的主体。

5、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运用心理规律进行教学的原则

知识是无限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运用思维、记忆、强化规律、学习理论等促进教学。

6、重视学科发展前沿的介绍

心理学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各个学科都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成果,如情绪对认知与行为的影响、智力理论的新发展和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技术的进展等。

二、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为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教学质量,普通心理学课程,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讲授内容的不同进行教学。

1、在讲授中“分析、案例、互动”相结合教学模式与方法

普通心理学课程的重点是每一章的基本概念及规律等。所以要细致讲解分析概念与规律、分析概念与规律的每一部分内容;使学生对心理学概念、规律、原理、理论有所理解。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直观性,所以运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解释一定形象化、要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互动了解学生的理解。

2、体验、讨论、教师导向结合的教学模式

创设问题情境叫学生进行讨论,对某种理论或某些有普遍性的问题组织专题研讨、写课程小论文,既可以发挥学生主动性,也可以使学生加深了对心理学概念、原理、理论地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的职能是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导向。

3、课堂学习与课后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扩大学生的视野,既补充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也为学生学习知识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加深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的机会。另外,每章讲授结束之后,适当安排作业与练习,巩固学习效果。布置各种不同的作业,如案例分析报告,评价报告等。

三、课程资源的建设

1、精选教学基本内容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叶奕乾等主编《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春兴主编《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张述祖著《基础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美)格里格·津巴多著,王甦等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这几本书比较经典。 教师在仔细阅读基础上,形成一个有层次、有系统、有深度、有逻辑性的,既有实用性又有学术性教学内容。

2、增加大量的研究资料与图画资料

为学生的学习增加有趣的与形象性材料。

3、关注新成果

增加反映学科新成果的内容。

四、课程考核体系构建

科学的考核方法既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又能使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考试内容应注重考评学生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既要能够考评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考评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综合性、创造性应用知识能力的考评。

第3篇:心理学入门教学范文

[关键词]中学外语教学 师生关系建立 建立途径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够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精力充沛、意志坚强、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记忆增强,学生的心理潜能会得到高效发挥。反之,消极不健康的情感,则会使智力活动受到抑制,降低学习效果。认为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学习者的个别因素,包括焦虑、态度、动机、个性、自尊与自信等。第二类是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包括移情、课堂交流、跨文化意识等)。外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是师生有目的、积极主动参加的双边活动。师生情感的交流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可见,外语教学中,师生关系对教与学的影响也是值得探索的课题之一。

一、“师生关系”的定义

“关系”是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皮连生,2002:326)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几乎天天上课与学生接触往来,因此,“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是教育和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媒介。

二、良好师生关系在中学外语教学中的地位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认识速度和质量与其认识密度、情绪、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上,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与老师的关系。当今的外语教学是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的,它不象历史、地理知识那样靠背诵语言知识就能掌握,也不象数、理、化那样靠透彻的理解、周密的分析。外语课堂教学比起其它学科来,在教学方法上、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在教学设备的运用上都应更加先进。

外语教学过程中师生、学生之间相互交往是学生获得有效输入和内化课内外输入并逐步转化成输出的最理想的途径,外语教学只有通过相互交往活动,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实际运用能力)。因此,为了保证交往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更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要途径

1.提高自身的素质,形成个性风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个文件中对外语教学质量提出了,“5个因素和1个公式”。这5个因素是:(1)国家对外语教学的政策;(2)学生的来源与素质;(3)教材的质量;(4)教学环境与条件;(5)教师的素质。这5个因素中,前4个是可变因素,而教师的素质是决定因素。1个公式是:教学质量=[学生(1分)十教材(2分)+环境(4分)+教法(3分)]X教师。这个公式中括号内4者相加是10分,而教师的素质分值越大,乘积越大,即教学质量越高。由此可见,外语教师的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对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的问题就是教师的问题。建立一直合格的、新型的中学外语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是提高中学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2.真诚地理解、接纳全体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与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力量,是其它教育因素所不能代替的。教师可通过了解、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学习的爱好、困难,实现应有的“移情”,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用外语的交往活动,时刻注意学生那段时间中的使用外语能力的进步。师生之间只有在相互理解、接受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学生才能对教师所教学科采取合作的态度,乐于为他们所喜爱的教师而努力学习。

3.给予学生期望与成功

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给予肯定、赞扬和鼓励。而学生在得到愉快的鼓励后,会激起对教师的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信心与决心。如此良性循环,会产生教师所期望的效果。让学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也是融洽师生关系、改善英语学习环境的途径。

4.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

随着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外语教学也就更显得日趋重要。作为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意识地汲取某一方法的优点,筛除其不足之处以创造有效的方法来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学习对象。正如Robinet说的:“优秀的教师总是充分利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最好的教学材料。”①方法一:创设适当的情景,在活动中学习。创造和利用情景组织课堂教学,可以给学生营造交际氛围,引发学生参与交际的兴趣,培养他们使用英语的能力。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相联系,模拟真实生活情景,将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力求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活泼。

②方法二:采用开放式或讨论式教学。复述、表演、辩论、演讲、口头作文等训练方法,均使学生通过实践来锻炼实践英语的胆量和英语口语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表现自我。

③方法三: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随着多媒体、影碟机、网络的广泛运用,英语教师应充分运用这些媒体,根据课文具体内容,制作直观易懂的课件,使课文中角色鲜活起来,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先进的媒体还可以增加课文知识的信息量,加大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提高单位课时的效率,使英语教学实现“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的先进教学模式。

④方法四: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最好辅助形式,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活动有利于增长知识,开阔事业,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课外活动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组建课外兴趣小组,办英语小报,出英语墙报,组织课外阅读,开展英语歌曲、话剧表演等竞赛,办英语广播、英语讲座等活动。

另外,教育部新颁发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选修可作了初步的设想,也利于英语教师的借鉴,如语言知识与技能类(初级英语语法与修辞、英汉初级笔译、英语应用文写作、英语报刊阅读、英语演讲与辩论);语言应用类(文秘英语、科技英语、信息技术英语、初级旅游英语、初级经贸英语);欣赏类(英语文学欣赏入门、英语影视欣赏入门、英语戏剧与表演入门、英语歌曲欣赏)等。这些活动均能开阔学生视野,清除心理疲劳,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融洽师生情感,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鑫英语教学中师生情感协调与缩小两极分化[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3(3).

[2]丛光.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心理的因素及对策[J].山东外语教学,1993(l).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4篇:心理学入门教学范文

[关键词] 人本主义 课程设计 应用

人本主义教学观简析

人本主义教学观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崛起于本世纪50年代,它的主要理论思想起源于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1970)与卡尔・罗杰斯(1902―1987)等人的心理学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由于提出了与被称为心理学第一思潮(把人描述为本能与冲突的产物的精神分析学派)及心理学第二思潮(强调人与动物的基本相似性、强调学习是解释人类行为的主要根据的行为主义学派)截然不同的观点,而被称为是心理学的第三思潮。其基本理论用之于教学理论领域而提出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视,成为当前西方教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派别。该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生的意愿、情感与需要;相信学生能够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达到自我实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师生关系应该是真诚、接纳、相互理解的;教学过程并无固定的结构或模式;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应该因材施教;教学评价方法应该多样化。罗杰斯认为,“教学方法就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要教好学生,必须有适当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重视教人胜过教书,极大地突出教学中的情感、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是一种以知情协调活动为主线,将情感作为教学活动基本动力的教学理论。

以罗杰斯的这种人本主义教学思想为主要的理论依据,本人在高职《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中进行了尝试,和传统教学模式时的教学效果相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大为提高。

人本主义教学观在高职《VB程序设计》课程

各环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1.入门课的设计富有强烈的吸引力及正确的引导力

根据高职《VB程序设计》课程五年多的实践教学,认为高职第一节《VB程序设计》课程意义重大,上得成功与否,不仅影响到学生今后学习程序设计的热情和进行简单程序设计的欲望,而且直接关系到本课程今后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开课前应倾注心血,精心“策划”,要有“磁性效应”,强烈地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对《VB程序设计》课程产生一种“企盼心理”。另外,高职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并不陌生,但是,为什么要学习《VB程序设计》课程,学生并不很清楚。对学完这门课程后,自身能有什么变化,能获得什么技能,学生则更为茫然。为了不使学生盲目地、被动地学习《VB程序设计》课程,第一节课就要有一种正确的引导力,让学生了解学习《VB程序设计》课程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为此,笔者在入门课的教学中,注重讲授、演示、学生练习的混合应用。并借助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对VB集成开发环境中的代码进行解读,展示VB程序设计的简易型和可操作性。接着选用生活中常见的“红绿灯”现象,进行编程,实现界面效果,然后再对第一次形成的界面效果进行修改,获得变化后的“红绿灯”效果,反复进行,让学生了解《VB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不是一种死记硬背、枯躁、乏味、令人厌倦的活动,而是一种生动活泼、容易理解、能体会到程序设计奥妙的活动,更让学生了解《VB程序设计》课程的这种教学方法有别于其他的传统教法,是一种形象直观、引人入胜、有丰富审美情趣的活动。然后在课程将要结束时,布置一些例程序还可能发生的变化,留下悬念,让学生在课后主动地去了解本门课程的体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VB程序设计》课程的持久兴趣。

2.语言基础课的设计富有可比性及实证性

对于高职《VB程序设计》课程的语言基础课的教学,可以运用类比的方法,提出程序设计课程实际上是研究人与计算机进行交流的语言工具,也可称为计算机语言。它与汉语、藏语、英语等自然语言(或称母语)有共同的地方:各有自己的一套标识体系和语法规则。对自己母语的学习,先从“模仿”中获取最基本的语法概念,然后再按“字、词、句、段、篇”的次序逐层掌握,最终达到灵活运用的境界。那么,比起其他的自然语言,计算机语言的标识体系和语法规则,则更为简化。对基本语法的学习,完全可以借助学生所熟知的“字、词、句、段、篇”去对应,如“字”对应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字符集”; “词”对应程序设计语言的“变量和关键字”; “句”对应程序设计语言的“语句”; “段”对应程序设计语言的“过程”; “篇”对应程序设计语言的“工程或工程组”等等,即容易理解,又可以形象地反映出程序设计语言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区别只是:母语或其他自然语言的学习时间更长,交流环境更丰富而已。因此,引导学生可以按照自然语言的学习方法,以“模仿”作为最基本的学习方式,通过对已知例程序的局部进行调整、变化,实现新的功能;另外,对一些功能模块的程序语句,如“加法器”、“选取最大/小数”、“排序”、“格式换行”等,可以采取“背诵”来掌握。

基本语句的设计富有新鲜感及探索性

程序设计课程,在刚接触时觉得高深莫测,但当进入状态之后,也是其乐无穷。入门课至少让一部分的学生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基本语句的教学,则采用讲授、分组学习结合课堂练习的方式,力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任务,让他们对程序设计的新鲜感和探索性得以强化。例如:对for-next循环结构嵌套的教学,就先细讲语句的结构和各个变量参数对循环的影响,让学生充分理解其中的原理,再通过举一反三的例程序,让学生熟悉循环结构的同时思考其中参数对结果的影响。在课堂讲授部分,以教材上的例1(如下图4-1和图4-4)为例,进行详细分析。

通过表格形式的分析,让学生很容易明白“内层循环控制行内列的变化,外层循环控制行与行之间的变化。”然后给学生又演示了与此相关的两种变化(见图4-2和图4-5、图4-3和图4-6),

图4-7 for-next循环结构嵌套学生完成效果图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for-next循环结构嵌套的逻辑关系。然后把全班学生分成3-6组,小组合作完成对例程序的修改,尝试产生其他的图形效果。对完成较快的学生和小组当场给予表扬。学生完成的各种图形效果如图4-7。

最后在作业的布置上,设置等级式的题目让学生选择,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任务,将作业标准答案(源代码)和学生的优秀作业放入群内供学生交流和参考。

《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性非常强,在源程序代码的编写实践中,要从多方面变化写法,比如循环变量的终值为5和为6的效果会有什么不同,为常数和为含有变量的表达式对最后的结果会有什么影响等等,这样便于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程序内在的逻辑性。通过这种混合式的组织课堂教学,使活动的安排更细致,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促进也更充分。教师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引导和指导作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自主性和差异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尊重。

数组和过程的设计富有综合性、比较性及全局性

《VB程序设计》课程数组和过程部分的内容信息量大,综合性高,与选择、循环结构的结合紧密,逻辑性强。在采用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时,本人从实例入手,先实际后理论,积极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在丰富的实例中通过比较,归纳总结数组和过程应用中的逻辑性、作用域和生存期,然后结合上机操作,理论联系实例,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

复习课的设计要富有综合性、针对性及新颖性

各个阶段的复习课都非常重要,它是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复习课的这种巩固双基、培养能力的作用又容易被忽视,把复习课只看作是普通的习题处理课。这样,不仅不能发挥良好的复习效果,而且常常使复习课变成一种枯燥乏味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改革这种复习方法,精心设计、避免雷同,使每节复习课不仅具有综合性、针对性,而且富有新颖性,从而不断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另外,在高职《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整个教学中,对学生好的言行,要及时给予肯定的回应;对不好的言行,也要及时否定。但要掌握“肯定回应”要远远大于“否定回应”的原则。

参考文献:

[1]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李太君等.Visual Basic程序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第5篇:心理学入门教学范文

华南师范大学的师范类的英语语言教育专业好,属于省级特色专业。

英语教育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较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英语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主干课程: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语音、英语听力、英语语法、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视听说、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现代汉语、英汉/汉英翻译基础理论、英美文学欣赏、报刊英语文章选读、心理学、教育学、小学英语教材教法、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教育实习等。

华南师范大学,简称“华师”,坐落于广州市,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入选首批“211工程”、国家“111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广东省重点大学,是中国100所首批联入CERNET和INTERNET网的高等院校之一。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心理学入门教学范文

一、更新教育理念,发展教师情感

情感的感染功能,指当一个人产生某种情绪时,通过表情外显,为他人所觉察,并进而引起他人的情绪反应。由此可见,物理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的情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效率。我们知道一定的理念影响一定的行为,做为一名物理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用新理念指导教学,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情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每位学生都热爱物理、热爱科学。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所以物理教师应以敬业为先,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不断自我完善,以饱满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的奥秘,这样就会对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产生巨大的积极的影响,达到“以情优教”的目的。

二、营造师生平等和谐的情感氛围

“乐其师方能信其道”,唯有和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而不是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须改变“训斥”“强制”等做法,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平等交流活动,只有师生情感交融、心心相印,从心里发出的情感,才能构筑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是促进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把学好物理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促使物理的学习活动积极地开展起来。让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滋养学生健康成长的一块绿洲。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心理学研究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和人格》一书中将其列为人的五种基本需要之一。在教学中我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层施教。我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提问时学习成绩好些的问题可设置的较深些,学习存在困难的问题基本以书本为主。我觉得对学生来说“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成功引发的满足感是前进的催化剂,只有他获得成功后的满足,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才会激发他对进一步成功的渴望,逐步培养起他的学习兴趣。

第7篇:心理学入门教学范文

关键词: 数学学习兴趣 入门课 新题型 及时激励 一题多变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近年来,我发现,绝大多数同学想要学好数学,仅仅是为了高考取得好的分数。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这也导致有些学生对学习了很多遍的知识,仍然掌握不牢固;或是仅仅掌握了皮毛,没有真正理解,稍微有所改变,就无所适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才是保证学生学好数学的根本。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我就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上好新知识的入门课

从高中数学教学实际来说,每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初中多了很多,课容量大,有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因此,如何在保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成为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从我的教学经历中发现,在学习每一种新内容的开始时,学生都是饱含着期待和希冀的。无论是之前的内容掌握得比较好的优等生,还是掌握得不够好的后进生,每一个人实际上都期待着一个新的起点。在遇到一个新内容时,都有一种新鲜感,想学好这个新内容的愿望相当强烈。这种时候,教师要抓准时机,让学生对这个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对这部分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下面的学习就会轻松得多。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多下工夫,认真准备资料,上好每一块新内容的入门课。

比如,在高一数学《必修4》学习向量一章时,在学习向量的定义时,需要让学生清楚,向量是一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如果只是如此地平铺直叙,学生可能短时间内可以记住,但是时间久了之后,就会难以想起向量的另一个重要的要素――方向。在备课之前,我在网上多下载了几份资料,用来了解这堂入门课的重难点及最佳引入方式,发现了一个极好并有趣的例子,用来说明向量的两要素。

我是这样讲的:现在有一只老鼠,从A点处向南跑,老鼠起跑以后,一只猫也从A点出发开始追老鼠。猫的速度是老鼠的两倍,为什么猫到底也没抓到老鼠?(边讲边画图)

学生开始很疑惑,然后我说,因为猫是朝东跑的。学生哄堂大笑。然后在讲解向量的定义的时候,提到:为什么猫没有抓到老鼠?学生齐声回答:方向不对。所以自然引出了向量是一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既自然又令人印象深刻。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每块新内容的教学开始之前,老师们都要认真备课,多花时间所成就的一堂好的入门课,会让整个学习过程都轻松起来。

二、新题型,让学生尝试“重命名”

数学中难以产生兴趣的原因之一,是绝大部分时间,教师是表演者,学生只能在下面看“表演”,却很难真正地参与“演出”,所以很容易疲倦或是走神。最近的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一种新题型,比如题目中给你一个新的函数,是从未学习过的,题目中给出这个新函数的定义,让学生根据题目给出的定义,研究这类函数的性质。在教学中发现,这种函数的教学,如果加以灵活运用,就会让学生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这里只用到本题的第一小问,题目给出了“平底型”函数的定义,学生需要理解定义才能解决问题。结合定义可以大致画出“平底型”函数的图像。在一小问给出的两个函数中,定义域均为R,那么画出的平底型函数图像应该大致如下:

然后通过去掉绝对值,画出问题中的两个函数图像,发现第一个是,第二个不是。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这个问题解决了,这个题目也就过了,这实际上浪费了一个加深学生理解和拓展数学思维、提高兴趣的绝佳机会。在讲完这道题以后,我问学生:为什么这个函数叫做“平底型”函数?大家都很踊跃,说因为它的底是平的。然后我继续问:那你能不能根据这个定义,再写出一个与它非常类似的函数的定义?(想不出就再启发)

然后有学生画出这样的函数图像:

然后,我问学生:你能给我们新定义的函数取个名字吗?很多同学自然地说出:“平顶型”函数,甚至有调皮的学生戏称之为“秃顶型”函数。这样一来,绝大多数同学对此定义就已经完全理解了,下次即使不是遇到这个函数,而是遇到这一类没见过的新函数,也不会再有恐惧的感觉,反而会充满兴趣地研究它。

三、及时激励

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表明,因为行为受到奖赏的动物,其学习速度快、持续力久;而因坏行为而受处罚的动物,则无论速度或持续力都比较差。有些学生,即使长时间在数学上成绩平平,甚或是成绩太差,也是有自己的优点的,只要老师能耐心地发现。

我任教的普通班里有两个女孩子,平时课堂上的反应相对其他同学一直比较慢,也总是要到办公室订正作业,相同的知识总得比别人消化更多的时间才能理解。

一次上课的时候,要画一个带有绝对值的函数的图像,画图的方法很久以前讲过,结果走一圈下来看见很多同学都已经忘记了,画错了。在给大家重新讲解了一遍以后,问:有哪些同学画对了举下手?结果只有那两个女孩子做对了。借此机会,我非常认真地表扬了她们两个,也发自内心地为她们的认真和执著感动。两个女孩子也比之前更认真、更努力了。

布鲁姆说:“如果孩子感到他有能力进行学习,那他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兴趣就会增加。”不管成绩如何、平时表现如何的学生,都会有他的闪光点。及时地发现并表扬他的闪光点,会让他看到自己优秀的地方,自然而然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而这种心态,会让他斗志昂扬,积极进取,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这也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正强化。比如提问时,简单问题留给基础差的同学,难题留给比较突出的学生;批改作业时,对于“差生”,只要稍有进步就写上表扬的话,即使只是一个字“好”,也会让学生感到温暖,也会给他们继续努力的动力和热情,点燃他们希望的火花。

四、善用一题多变

稍加改动后,既可以对反证法进行复习,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不断地变换中,能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的逻辑严谨及思维的美妙之处,拓展思维,提高兴趣。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对于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的想法和思考,更多更有效的方法,有待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尝试和实践。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教师用起来体会也不尽相同,如何切实有效地激发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更多地思考和实践,这样我们才能在精益求精的教学路上,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孔凡哲.上好课有效技能.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9.

第8篇:心理学入门教学范文

关键词:衔接教学;兴趣;信心;自觉性

初中英语教学在学生的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将会比较全面地、系统地学到所有的基本语法,词汇量也在原有小学阶段的基础上有一个较大的扩展。因此,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帮助初中一年级学生尽快步入初中英语学习的轨道,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在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一直在潜心实践,并在初中一年级英语入门教学中进行了一番探索和思考,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重视中小学衔接教学

中小学英语无论在知识程度、能力要求以及教材的内容编排上,还是在教学模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小学与中学英语教学内容的衔接严重脱节,跳跃性大,相当一大部分学生进入初一后,会感到中学英语难学,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受到伤害。久而久之,成绩也会大不如小学。到头来,中学英语教师难免会埋怨小学英语教师没有为学生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小学英语教师又会责怪中学英语教师没有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味强调英语知识的传授而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中小学英语教学各自为阵,相互脱节,给中小学师生造成了不良的心理负担。好在上级教育部门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及时组织编写出版了《初中英语预备课程》(Starter),供中小学衔接教学之用。这本书让初中英语老师教学时对小学英语内容心中有底,也让初一学生对小学英语进行了很好的复习巩固。

为保证初一上学期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我通常对初一新生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教授《初中英语预备课程》(Starter)。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掌握得较好的前面几个单元适当用时少一点,对于后几个难度较大的单元则要多花点时间加以适当的训练。同时,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必要的单词听写、句式背诵和课堂练习等,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心理学家林格伦对兴趣的调查结果表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占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35%。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有多么重要,尤其对于那些刚升入中学后对初中英语学习有畏惧心理的初一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总是想尽办法,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唤起学生情感共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我在教单词“museum”时,我边写边说:你先从这扇门进去(前面写上mu),再从那扇门出来(后面写上um),里面的东西多得看不够(中间添上se),就成了“museum”,并且告知学生:藏品多得游人看不够的地方就是“博物馆”。用这样的方法,学生能很容易地掌握这些单词的拼写和词义,而且很久都不会遗忘。

三、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随着学习的深入,初一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难度也逐步加深,如果缺乏适当的方法加以调整,他们的学习信心可能会随之减弱。为了让这些学生树立信心,找回自信,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适度降低要求,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帮助自卑者找回自信,让自信者更自信,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如,我在要求大部分学生一次背完课文的同时,却让一小部分学生分两次或三次来背诵课文;我在要求大部分学生一次听写20个单词的同时,却让一小部分学生一次听写10个单词;我还适时地在这些“后进生”的作业中写上“Good”“Wonderful”“Excellent”“work harder”之类的词,以示鼓励。

2.适当牵线搭桥,帮助学生创造条件。“后进生”之所以成绩差,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懂不敢问,尤其不敢问老师,他们担心一旦问老师这么简单的问题怕被老师“笑话”。为此,我在班中指定了几位英语成绩比较过硬的学生担任“小老师”,让其他同学有不懂的多向“小老师”请问,并且比一比看哪一位“小老师”帮教的同学多、帮教的效果好,以此作为评选班级学习标兵的一个重要依据。这样,“后进生”敢问了,“小老师”辅导也更细致、更有耐心了。

3.适时扩展引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如,在学生学习了《牛津初中英语7B》Unit 3中的Reading部分A lucky escape关于找路径的说法后,我就结合我们的居住地――同里镇的地理情况出了这样一个题目:How do you go to Tuisi Garden from Tongli Middle School?先让学生口述,再把它写到作业本上,以此来巩固本课中学到的几个关于走路的词语:go along,walk across,go over,turn right,take the second turning on the left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简言之,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并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也由教师为主转向学生为主,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的程度。

大多数初一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是很强,教师应多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促其完成。让他们逐渐“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叶圣陶语)。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身边的事例告诉学生,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和激烈竞争的社会,我们必须努力学好英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才能立足于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

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才会有学习的自觉性。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灌输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借助英语可以让外国人了解中国,让中国人了解世界。如,《牛津教材7B》Unit1中的Reading部分Homes around the world讲述的是几个国家的房屋特点,我在讲授时鼓励学生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复述,看谁说得准确、说得全面。久而久之,他们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增强了,逐渐由“要我学英语”变为了“我要学英语”。

几年来,我在初中一年级英语入门教学方法的探索中,做了一点尝试,目的在于让初中一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初中阶段英语的学习,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今后学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院孝.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8(4).

[2]新课标初中英语预备课程(Starter)前言[M],2004.

[3]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

第9篇:心理学入门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初中地理;衔接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感觉初高中地理的过度不是很顺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普遍感觉难度大,直接影响了其对地理的学习态度,对提高我国公民的现代地理素质带来极大不利影响。因此,做好初高中地理衔接工作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件大事。下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思考。

一、初高中地理衔接困难原因

1、学生原因

大部分高一学生初中地理基础差。这是造成高一新生地理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在农村的初中毕业生中表现尤其突出。长久以来,由于中考不考地理,导致各校初中地理课所排课时严重不足,有的甚至不开,即使开了也是其他科目老师兼任。其次,学生思想上轻视、不想学地理。大部分学生不了解地理的学科性质,不清楚地理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2、社会原因

近代中国社会一直有着对地理轻视的传统。在许多西方国家,地理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课,不仅课时足而且要求高。当然这与西方的文化传统有关,西方人鼓励胃险,而冒险也促进了近代地理学的形成。正是丰富而先进的地理知识.促成了“地理大发现”进而极大地刺激了早期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殖民扩张的欲望。而中国的近代史则是一部充满屈辱的历史。从地理角度来看,与当时中国社会地理知识的贫乏不无关系。中国的文化传统历来求“稳”,期望那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般的生活。正因如此才导致了清政府闭关锁国、妄自尊大,从而离现代文明越来越远。

3、教材原因

高中地理知识体系安排不合理。从心理学角度看,一门科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高中地理知识体系的安排恰恰相反。高一地理上册初始阶段内容规律性很强,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对其理解需要有一定的空问想象力,对思维的要求较高。而这些对原本初中基础就很薄弱的学生来说,是个很大挑战,

4、教师原因

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入门教学效果的关键。高一地理教师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儿方面:①思想上不重视.没有精心没计入门教学计划;②对学生学习状况缺少必要的了解,教授内容缺乏针对性,难点不易突破;③教学方法简单、内容枯燥、教学手段单一,对学生毫无吸引力;④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对地理学科的最新发展知之甚少;

二、做好初高中地理衔接的几点对策

1、上好高一地理第一节课

第一节最好不上新课,不妨以“漫谈地理”为题,以讲座的形式与学生谈谈地理,让学生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了解地理学的一些基本研究对象和特点等等。通过一节课基本上能让学生了解所学的是什么,有什么用,如何学等等这些基本问题。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2、做好初中基础知识复习工作,树立能学好地理的信心

我们老师不能急,不能躁,要俯下身来,静下心来从他们已有的知识出发,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帮他们找到学习地理的感觉,树立学习地理的信心,让他们脚踏实地地感到:我能学好地理。

利用好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地图册是信息库,它不但包含有各种类型的地图,还储存了大量的图片、数字和文字等。现在的新版地图册从学生的年龄出发,尊重学生的语言习惯和审美情趣,无论是简短的文字电明,还是问题的表述,语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图像精美色彩亮丽,说明性强。便于学生读图,用图提高学习效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他们想学地理。比如运用精神灌输法和激励法鼓励学生。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激励状态下发挥的潜力是平时的三至四倍。教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肯定的眼神,胜过无数次枯燥的说教。

当然,在课堂上,教学的方法教学的手段一定要多样化。如果学校的地理教具配套齐全,多媒体设备能有效地进入课堂,那我们的学生会更爱学习我们地理这门学科。

4、授之于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内,一定要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看书,当然要指定阅读范围,指出阅读重点提问。还要教学生怎样读书,针对地理课本附有很多插图或附图的特点,要教学生在阅读时对大量的直观概念及分布通过读图自己打出结论;在阅读地图时要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精确地全面进行观察,并善于在事物和现象中注意到隐藏在图幅后面的深刻内涵及重要属性和特征,从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利用生动图像帮助识记的“图示法”,把课本上的文字内容尽可能落实在图像上。还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地理应用能力,达到学生“会学”的标志。要培养学生能够依据地理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的相通性,独立地探索和学习课程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推理能力。

5、多多与学生交流探讨,及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