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证券市场投资风险研究范文

证券市场投资风险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证券市场投资风险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证券市场投资风险研究

第1篇:证券市场投资风险研究范文

关键词:证券投资;市场风险;类型;控制;对策 

引言 

证券投资作为风险投资,风险主要的指向就是投资者的投资与预期相分离,证券投资的收益不具备确定性。证券投资的风险类型很多,其中市场风险是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结合体。市场风险主要是指证券市场本身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引起的证券价格变动风险。证券市场的变化很快,所有的变化都会影响供求关系。在证券市场的现实发展中,证券市场的冷热与政策和现实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风险也是体现证券市场价值的重要要素,没有风险,就没有利润,风险和利益并存是证券市场最为基础的特征。 

一、证券投资风险的认定 

风险主要是指事件发生后,其损失机会或损害的可能性、不确定性。证券投资中,风险和收益是一对矛盾结合体,有收益就有风险,二者存在内部的必然性。证券投资的风险可以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分析,通过对对主客观风险、市场及经营风险等要素进行控制。证券投资在运行过程中处于动态的、复杂的交互性的选择过程,对市场的了解,对投资时机选择,对投资品种的确定,都是影响风险和收益程度的要素。一个证券在一定时期内收益率、收盘价、上期收盘价、单位红利及股息收入等指标产生的,都是需要在现实操作中进行评估和预测的,收益率的方差和标准测度是证券投资的重点。证券投资风险的分类标准是从多个方面界定的,根据风险构成可以分为系统风险,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政治风险等,业包括相对应的非系统风险,例如企业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操作风险等。根据操作角度一般划分为,选择风险和投资者风险。证券投资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股票、债券、衍生证券。 

二、提高证券投资市场风险控制的对策 

1、正确运用证券投资风险测的重点理论方法。从风险的定义来看,证券投资的风险是在证券投资过程中,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科学的测度理论是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只有科学的理论,才能达到其控制目的。证券投资风险的理论主要是效用函数的概念,风险金测度模型,标准风险测度模型,随机优势选择模型理论,均值——方差测度理论。值理论,下偏矩测度理论,VaR测度理论,信息嫡测度理论等。在实际操作中,新的风险测度指标主要从定量、定性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三个方面提出,在定量测度方面,主要基于损失序列、紧迫程度、分布和频度进行风险测度;在定性测度方面,是投资者对某证券投资风险的定性判断,在投资市场上主要是指主观风险的评估问题;在系统测度方面,兼顾指标的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平衡单方测度可能产生的矛盾。 

2、强化对风险的预测与控制。证券投资风险主要分为非系统风险的控制和系统风险控制。风险预测是为了更好地控制风险,证券投资风险的预测主要是计算出各标准时段内投资风险,形成风险时间序列,然后对其进行预测。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里使用组合预测的方法,使预测模型更具有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非系统风险,主要控制方式是确定各类投资的权重,实现投资的多样化,对风险本质的认识及测度指标的定义是风险预测和控制的基础。系统风险的控制主要方法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如股票指数、期货进行系统风险的控制研究,在确定多个证券的情况下,设定满足预期的约束条件,进而确定各类投资的权重,通过目标收益率与期望收益率进行比较,作为风险控制的分界线。设定股票投资组合即现货、股票指数期货、观测时期数,组合现货持有量,保证在一定预期收益的前提下,投资风险最小。现货与期货组合后的收益率可通过目标收益率、期望收益率及调整后的现货收益率计算得出,进而实现对风险投资的优化。 

3、降低政府对证券市场的干预作用。市场存在一定的缺陷,市场的自由调控作用难以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和优化,政府需要选择多种方式对证券市场进行调控,对证券投资实施法制建设和监管,并且把握调控的力度。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参与下,杜绝证券市场中出现无序竞争的现象,证券市场具有复杂的经济体系它的运行和发展需要有一定的法律依据,实现对市场主体的调节和规范作用。有关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则发生变化,可能引起证券市场价格波动,使投资者存在亏损的可能,投资者将不得不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机构投资者具有信息、资金上的优势,个人投资者盲目跟从就容易导致投机风气的盛行,对机构投资者进行有效的培养,并有效发展证券投资基金,是证券市场健全的方式。如果能深入分析有关企业或公司的经营材料,并不为表面现象所动,看出它的破绽和隐患,并作出冷静的判断,则可有效回避经营风险。 

4、规避市场风险的存在方式。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政府会改变发展证券市场的战略部署,出台一些扶持或抑制市场发展的初期,在社会经济比较繁荣时,市场风险来自各种因素,每种股票价位变动,其公司利润有保证,历史数据详细的分析,是要掌握趋势,了解收益的持续增长能力,了解其循环变动的规律。有的企业受其自身的经营限制,其股价出现不稳定状态,就要选择买卖时机,当股价低于标准误差下限时,可以购进股票,当股价高于标准误差上限时,最好把手头的股票卖掉。注意投资期,经济气候好时,股市交易活跃,经济气候不好时,股市交易必然凋零,不要把股市淡季作为大宗股票投资期,根据历史资料分析,正确地判定当时经济状况在兴衰循环中所处的地位。股市得变化对经济气候的反映更敏感,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风险,上市公司所处行业整体经营形势的变化,或者经营决策重大失误等,使投资者的交易委托无法成交或者无法全部成交,投资者将不得不承担由此导致的损失。证券产生影响的风险,它通常是由某一特殊的因素引起,与整个证券市场的价格不存在系统、全面的联系,而只对个别或少数证券的收益产生影响。

5、综合性风险的防范。综合性风险主要包括经营风险、购买力风险、利率风险。在现实生活中,所有企业都受全局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在购买股票前,要认真分析有关投资对象,与那些经营状况不良的企业或公司保持一定的投资距离,在购买股票前,要认真分析有关投资对象,研究它现在的经营情况以及在竞争中的地位和以往的盈利情况趋势,如果能保持收益持续增长、发展计划切实可行的企业当作股票投资对象,较好地防范经营风险。在规划和政策既定的前提条件下,政府应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管理手电引导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在通货膨胀期内,应留意市场上价格上涨幅度高的商品,从生产该类商品的企业中挑选出获利水平和能力高的企业来。周期波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现象,我国经济在年度间的频繁波动是一种随机波动,尽量了解企业营运资金中自有成份的比例,利率升高时,会给借款较多的企业或公司造成较大困难,从而殃及股票价格,而利率的升降对那些借款较少、自有资金较多的企业获公司影响不大。由于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给投资者带来实际收益水平下降的风险,它是与整个股票市场或者整个期货市场或外汇市场等相关金融投机市场波动无关的风险,由特殊因素引起的,股民可通过投资的多样化来化解风险,对证?投资中的风险需要有宏观与微观上的认识,防止易变的收入将导致收益和现金流量的不确定。 

结语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无论是体制还是机制上,都逐渐接近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成熟需要在现实操作中不断进步,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指导,更需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证券投资中控制市场风险过程中,一定要从证券市场的基础情况做起,运用专业化、科学化的方法,对市场有足够的了解,对证券发展有足够的认知,在投资中恰当选择,在发展中有效控制,是证券投资能够在有计划、有准备、有步骤的过程中运行,促进证券投资的新发展,使证券投资,能够更加符合操作者的意愿,创造出更加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经济运行模式。(作者单位:深圳富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朱铭,散户投资者长期证券投资的风险控制分析[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0年09期。

[2]殷晓时,证券投资风险控制微观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2年01期。 

[3]宋志伟,证券营业部操作风险分析及防范[J],山东大学,2011年。 

第2篇:证券市场投资风险研究范文

[关键词]中国股票投资者;投资风险管理;股票投资理念;投资制度环境

[DOI]10.13939/ki.zgsc.2015.46.071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逐渐推进,并且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世界金融体系,全球化的资本市场也逐渐成立,投资者所面临的金融风险随之日渐加剧,相应地,对投资者的投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股票投资中国,风险与收益是共存的,在获得收益的同时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在股票投资过程中,风险因素逐渐演变成风险事实,也给投资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投资者应正确认识股票投资中的风险,并且做好投资风险管理工作。

1 中国股票投资的风险因素

在股票投资活动中,应根据经济、政治、市场以及投资者的心理状况等对股票投资的相关风险进行分析[1]。

1.1 内生风险

内生风险主要是股票投资者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由于自身知识、技能不足、受到心理因素等影响,使得投资者预期的收益受到损失,这主要是投资者内部因素造成的。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对信息的收集不够完整,对风险因素了解不够透彻,认识不足,在股票投资中选择的风险评估方法并不合理,并且出现风险时采取的应对策略也不及时、不科学。投资者的投资心理会影响到股票的投资风险。

市场为导向的心理。就是在证券市场中,一段时间大部分投资者对股票行情的看法和观点,这些看法有时是乐观的,有时是悲观的[2],这些观点一旦形成规模,一些单个的投资者往往会受到影响,但是这种大多数的观点也可能是谣言或虚假现象,如果个人投资者的素质能力不高,跟风而动,可能会获得良好收益,也可能惨败而归。

个人心理的素质。在这种心理因素中,从众、贪婪、侥幸等心理因素会影响到个人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1.2 外生风险

外生风险是由于国家政策、经济体制以及宏观经济形势、金融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给投资者带来的投资风险。

政策制度的风险,是由于经济制度本身给投资者造成的风险,也可能是由于国家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等变化使得证券市场的价格出现剧烈的波动,导致投资者面临严峻的风险,这种风险投资者个人是无法避免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利率、汇率等风险因素对股票投资者造成风险[3]。风险心理的预期是股票投资者对股市的反应比较过度,在股票增长时普遍比较乐观,而股票市场低迷时预期比较悲观,对股市的预期过高或过低。

1.3 投资目标的风险

投资目标的风险就是投资者的上市公司,或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的风险,主要有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二级市场风险。

2 中国股票投资者投资风险管理的对策

2.1 树立正确的股票投资理念

当前,我国股市还存在着很大的投机性,很多人盲目跟风,道听小道消息,只关注股票的行情,却并不了解股票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这种投机行为会使人们的经济利益受到严重的影响和损失。而要避免这种状况,股票投资者就要以企业家的眼光去看待企业为发展以及财务经营情况,作出选择和买卖股票的决定,在企业的发展中分享成果收益[4]。股票投资者应树立正确的股票投资理念,将自己从股民变成股东。

2.2 提高投资者的素质能力

股票投资者应具备一定的证券知识,并掌握股票投资的方法,了解企业管理的方式,强化自身的风险意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股票投资者要多阅读相关的文学、哲学书籍,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多与志趣高尚的人接触,明确理想与现实是存在差距的,应从现实出发,从小事做起,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不断为之努力奋斗。要认识到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要正确对待人生的成功与失败,保持良好的积极的情绪,避免出现极端化的想法。

要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角色,股票投资中存在着很多的假象与诱惑,很容易迷失自己,而成熟的股票投资者会包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找到合适的投资方式。同时,股票投资者应提高自己的风险意识,加强自身教育,了解风险评估以及控制管理的方法,使投资行为更加合理。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风险知识、投资的数量、自己的习惯等因素选择比较灵活的风险评估方法,并能够采取有效地措施加强投资的风险防范与管理。

2.3 打造良好的投资制度环境

要对股票市场进行规范,不仅需要投资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还需要从政策制度的角度进行管理,打造良好的投资制度环境,建立公开、透明的审批公示制度。在股票发行以及审核时,需要通过媒体将审核的项目、审核人员以及审核的结果进行公布,在审核过程中,建立约束机制对工程人员的行为进行限制和管理。审批人员要采用竞争上岗、定期轮换的形式,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5]。同时,对政府的行为进行规范,使政府的信息披露程序更加规范合理,能够对股票市场中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披露,保证投资者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政府的信息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政府的决策主张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股市的走向,因此政府的政策信息披露应是一致的,能够使投资者产生良好的预期,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2.4 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

要对股票市场进行规范,还应积极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作用,打击内部交易以及操纵价格的行为,促进我国的证券市场实现良好的发展。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中,政府依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保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避免出现股市泡沫的重要角色。我国政府应明确对自己的定位,加强监督管理责任,分工协作。同时,进一步对股票市场秩序进行规范,完善法律法规,对证券交易中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加强信息公开,保证投资者的利益。积极发挥证券协会的作用,加强政府与证券协会之间的配合,实现信息的共享,保证监管的稳定。

2.5 做好证券市场的文化建设

大多数股票投资者都能够认识到股票市场的高风险,并且了解自身风险的承受能力比较差。我国人民存在着很强的暴富心理,而风险教育等严重缺失,导致我国证券市场的投机行为比较多。文化差异也是造成我国投资者投资风险意识薄弱的原因之一。应规范上市公司的标准,培养一些有助于证券市场发展的公司企业,保护中小型企业,将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企业清除,使股票投资者风险得以降低。

3 结束语

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股票投资风险的管理不仅需要投资者自身做出调整,加强自身的能力素质,树立正确的股票投资理念,强化风险意识,也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度作为保障,营造良好的证券市场投资环境,做好证券市场的文化建设,通过政府的监督管理使股票投资者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投资,使投资风险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朱原野.浅析股票投资风险管理与控制探讨[J].商业故事,2015(2):48.

[2]姚玲.论股票投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J].科技信息,2012(8):11-13.

[3]宋元明.股票投资风险分析方法[J].财务与会计,2014(12):34-35.

第3篇:证券市场投资风险研究范文

一、证券投资风险的概念

证券投资的未来收益可能偏离其预期,这种偏离将导致投资者可能面临得不到预期的收益甚至亏损的危险,这种危险就是证券投资风险。证券投资风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的可能性损失,另一种是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的购买力的可能性损失。第一种风险,在多种情况下都有可能产生。第二种风险主要来自于通货膨胀。

二、证券公司风险的类型

证券投资风险按其性质不同以及能否分散,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在数量上,总的风险等于这两部分之和。系统风险是指由于整个市场出现问题导致的投资者缺乏信心、市场运行困难等情况而引起的损失。非系统性风险是一种仅与特定公司或行业相关的风险,它来源于企业的微观因素,一般只同某个具体的股票、债券相关联。

三、单个证券投资风险的度量

证券投资的收益是投资者预期可获得的全部收益,它有两个来源,一是经常收益,它来自发行企业的经营收益,如股利收入或利息收入;二是资本增益,来自于所持证券价格变动的资本利得或资本损失。其中:R为预期收益率,Ri是第i种可能的收益率,Pi是Ri收益率发生的概率,n是可能的数目。对单个证券风险的度量,我们常用以下方法来计算:

1.标准差和方差。预期收益率描述了以概率为权数的平均收益率。实际发生的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的平均绝对偏差越大,投资于该证券的风险也就越大,因此对单个证券的风险,通常可用统计学中的方差或标准差来表示。

2.变差系数。变差系数是相对偏离程度的衡量标准—每单位预期收益所含风险的衡量标准。变差系数越大,投资的相对风险也越大。

3.风险系数β。β系数是表明某一证券相对于整个证券市场的风险程度的比较指标,所以有时又被称为风险度或反应度。如果一种证券的β系数值大于l,说明该证券风险大于证券市场的风险;如果β系数小于1,说明其风险小于市场风险;特别地,当β系数等于1时,则表明该证券风险与市场风险一致。根据日系数的取值,投资者就能判断该证券相对于整个证券市场的风险程度。

四、证券投资风险统计指标体系

1.非系统风险指标。目前评估上市公司基本状况最为核心的财务能力指标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和偿债能力。本文在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中选取如下反映这些能力的七项重要指标每股收益(X1)、净资产收益率(X2)、资产负债率(X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X4)、总资产周转率(X5)、总资产增长率(X6)、主营业务增长率(X7)。本文选取了41家金融行业上市公司2013年前三个季度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其中43家金融业上市公司包括:16家银行,4家保险,17家证券期货,3家金融信托和1家其他金融业。在研究中,先对41家公司的指标值进行相关性检验。KMO测度是提供判断原始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的统计检验方法之一,一般而言,KMO测度值>0.5意味着可以进行因子分析。测度结果表明,KMO测度值为0.653,显著性概率为0.000<0.01%,意味着原始数据具有相关性,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公共因子是根据原始指标信息提取的反映指标间公共信息的因素。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计算公共因子特征值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根据公共因子的贡献率提取4个公共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5.993%,即4个公共因子反映了85.993%的原指标信息。从特征值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等于3.064,大约占去方差43.588%,Factor过程提取前4个因子,4个因子的特征值共占去方差的85.993%,说明这4个因子提供了原始数据足够的信息。本文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进行旋转,旋转后的因子系数已经明显向两极分化,有了更鲜明的实际意义。

从旋转后因子负载值可知,第一个公共因子对应的每股收益(X1)的负载值较大,主要反映盈利能力,可称为盈利因子;第二个公共因子对应的总资产周转率(X5)的负载值较大,主要反映偿债能力,可称为偿债因子;第三个公共因子对应的总资产增长率(X6)的负载值较大,主要反映成长能力,可称为成长因子;第四个公共因子对应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7)的负载值较大,主要反映金融上市公司的营运能力,可称为营运因子。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指标:(1)盈利能力指标:每股收益=(本期毛利润—优先股股利)/期末总股本;(2)偿债能力指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3)成长能力指标: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4)营运能力指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五、结语

1.在以上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中,采用了因子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能较好地达到降低和减少评价指标之间信息的叠加和冗余,是一种可行有效的综合评价方法。因此,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该在借鉴统计分析结果的同时,充分考虑各种具体的情况,并结合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加以比较和综合。只有这样,才可能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规律,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尽可能减少风险和失误。

第4篇:证券市场投资风险研究范文

【关键词】 投资风险;投资收益;规避办法

由于证券投资具有投资灵活,收益高的特点,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资金投资于证券市场,但高收益总是伴随着高风险,如何在保持预期收益率的情况下规避投资风险是投资者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之一。

一、证券投资面临的风险

现资理论认为,证券投资的风险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与整个证券市场有关的系统风险,二是仅与各种证券有非系统风险也称为企业特有风险。系统风险指那些影响所有资产的因素引起的风险,比如利率、通货膨胀、经济衰退、战争、国家等,它是整个经济系统或整个市场所面临的风险。

系统风险也称为市场风险,是投资者在分散资产组合非系统风险后仍需承担的风险,系统风险也称为市场风险或不可分散风险。非系统风险是指发生于个别企业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它是特定企业或特定行业所特有

的,与政治、经济和其他影响所有资产的市场因素无关。

二、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收益是指资产的价值在一定时期的增值,既可以用绝对数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表示。风险是指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其大小可用资产收益率的离散程度来衡量。收益强调的是增值,风险强调的是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在投资者投资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投资的收益;另一方面要考虑投资的风险。

(一)单项资产的收益与风险

1.预期收益的衡量。预期收益是各种可能情况下的收益率加权平均数,权数为各种随机事件(收益)可能出现的概率。它反映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化。设某个随机变量有n 个取值,其值分别为X1,X2,…,Xn,其相应的概率分别为P1,P2,…,Pn,则该随机变量期望收益率(E)为:

2.风险的衡量。风险的衡量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计量某一项目的风险程度,一般用标准差(?滓)和标准差率(V)来反映随机变量的风险。

(1)收益率的标准差(?滓)。标准差也是反映资产收益率的各种可能值与其期望值之间的偏离程度的指标,它等于方差的开方。其计算公式为:

标准差?滓反映出与概率分布相对应期望值的离散程度。标准差较大,风险程度较高;标准差较小,风险程度较低。

(2)收益率的标准差率(V)。标准差率是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与期望值之比,也可称为变异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方差与标准差均是绝对数,标准离差是相对数。

3.风险和收益的一般关系。风险和收益的基本关系是:风险和收益是同方向变动的,风险越大,要求的预期收益率越高,投资收益和风险要相对应,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1)期望投资收益率与风险价值系数和风险收益率。风险和期望收益率的关系可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期望投资收益率=无风险投资收益率+风险投资收益率

无风险投资收益率是指确定可知的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也是最低的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是由纯利率(资金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补贴两部分构成的,相当于购买国库券的利率。另一部分是风险投资收益率,风险投资收益率是指投资者因投入资金承担的风险而要求的超过无风险利率的额外收益,与所承担风险大小成正比。从理论上讲,风险收益率大小和风险程度可以用风险价值系数(b)与标准差率(V)的乘积表示,期望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关系为:

期望投资收益率(必要收益率)= 无风险投资收益率+b×V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描述风险与收益之间关系的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表达式为:

R=Rf+?茁(Rm-Rf)

式中:R―某资产的必要收益率;?茁―资产的系统风险系数;Rf―无风险收益率;Rm―市场组合收益率,通常以股票价格指数收益率的平均值或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来表示。公式中(Rm- Rf)描述的是市场平均的风险补偿,表明个别股票的风险补偿是市场平均风险补偿的?茁倍,?茁值借助市场年均风险收益度量出个别股票的风险。

(二)资产组合的收益与风险

1.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率。证券组合的收益率是每个证券在该证券组合中所占比例为权重的平均值。用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Rp―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率;Ri―第i种证券的预期收益率;Wi―第i 种证券在该证券组合中所占比例;n―该证券组合所包括证券的个数。

2.两项资产组合风险的衡量。投资组合收益的风险仍用标准差表示,与单项资产不同的是,资产组合的方差与标准差,并不是单项资产方差与标准差的算术平均值或简单的加权平均值,投资组合的风险不仅取决于组合内各项单个资产的风险,还取决于各资产之间的相关关系。如果是两项资产的投资组合,则其组合的方差为:

式中相关系数?籽反映两项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程度,相关系数?籽的变化范围是-1到1,当证券组合所含证券的收益是完全正相关的,即?籽(1,2)=+1时,两项资产的收益率具有完全正相关的关系。此时,?滓p达到最大值,组合风险等于各项资产的加权平均值,这时证券组合并未达到组合分散风险效应的目的;当证券组合所含证券的收益是完全负相关的,即?籽(1,2)=-1,?滓p达到最小值,两项资产的风险可以充分抵销,甚至完全消除,这时证券组合通过其合理的结构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风险。

3.投资组合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资产组合的收益计算是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进行的,基本公式与单项资产收益计算的形式是一样的。公式为:必要收益率= 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即:

R=Rf+?茁p(Rm- Rf)

注意此时的?茁系数是组合的?茁系数,资产组合的?茁系数等于各个证券的?茁值的加权平均数,用?茁p表示,其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茁p―证券组合的?茁值;Wi―股票i 在组合中的权重; ?茁i―第i 股票的?茁值。

三、企业证券投资风险的规避方法

(一)考察发行证券企业的信用评级并进行财务分析

投资者要进行证券投资,首先要了解清楚发行证券的企业的具体情况,切不可盲目跟庄投资。证券信用评级就是对证券发行者的信誉及所发行的特定证券的质量进行评估的综合表述。投资者可以参考专门的证券信用评级机构对市场上证券的评定情况,选择等级较高的证券进行投资,这种信用评级也不是绝对的。换言之,就是评级排在前面的证券不一定绝对就比排在后面的证券值得购买和投资。还要注意分析发行企业的财务状况等综合情况,尽量避免投资于风险大的证券。

(二)进行证券组合投资

证券的系统风险是无法通过证券投资组合分散的,但非系统风险却可以通过组合进行分散,马科维茨早在他1952 年的《证券组合选择》一文中就建立了证券组合理论。他认为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对存在风险的证券采用一定方式的组合,可以使包括若干种证券的组合的风险低于单独投资其中任何一种证券的风险。投资者可以同时投资相关系数为负的多个证券以抵消部分非系统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期望获得一个较高的收益。

(三)密切关注国家政策

在系统风险中,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因素占有很大的部分。证券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变化,并以此为依据适时调整自身的证券投资方向和策略,有针对性地降低系统风险。

(四)尽量减少市场投机行为,真正降低投资风险

过渡的投机行为给现在的证券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作为市场中的一分子,证券投资者应该尽可能减少市场投机行为,加强自身的知识学习,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和正确的投资时机,改变盲目跟庄的投资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获取最大的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1]张伟.证券投资风险分析.《投资纵论(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3)

[2]姜修峰.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风险分析.《现代商业》.2008

[3]傅仙发.组合证券的投资风险分析.《经济研究》.2008(8)

[4]叶陈刚,肖国印.证券投资风险的度量与规避.《国际商务财会》.2008(5)

第5篇:证券市场投资风险研究范文

关键词: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证券市场风险;独立客观相似机制;模仿从众传染机制。

1.引言

证券投资决策的核心问题是证券本来的收益和风险。证券未来的收益充满不确定性。投资证券的风险可以界定为,在给定情况和特定时间内,证券本来可能的收益间的差异。如果证券未来收益仅有一种结果是可能的,则其收益的差异为0,从而风险为0.如果证券本来收益有多种结果是可能的,则风险不为0,这种差异越大,证券的风险也越大。

产生和影响证券投资风险有经济、政治、道德与法律诸因素。就经济方面而言又可以分成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以及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对证券市场来说,上述风险大致可分成内生风险和外生风险两类。市场风险就是内生风险,它仅仅由证券市场内在机制引起证券本来可能的收益间的差异。其余风险可归入外生风险类,它由市场以外的因素引起证券本来可能的收益间的差异。

本文试图从证券投资主体处理信息的角度研究证券投资市场风险形成的市场内在机制。

2.预期和决策

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证券市场价格的调节对所有新的、公开的信息能作出迅速反应,其信息集合除包括市场本身的客观信息外,还包括公开的证券市场相关的场外客观信息。简而言之,有效的证券市场中,所有场内外相关客观信息都能在上市证券的价格中得到充分迅速的反映。因此,通过证券市场价格计算的证券收益同样能够充分迅速地反映所有证券市场场内外相关的客观信息。

投资主体处理信息的过程通常总是通过证券收益客观信息的识别,获得证券未来收益的预期信息,提取证券投资的决策信息,然后选择证券投资行为。

根据证券投资主体预期形成模式的差异,可以将预期分成理性预期和有限理性预期两大类型。

理性预期是利用最好的经济模型和现已掌握的信息所得出有关证券未来收益水平明确的预测。其中包括不直接研究证券市场价格涨落,而直接研究证券市场所有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通过博弈模型进行证券本来收益的预期。

有限理性预期指证券投资主体不采用经济模型,凭借各自证券投资的经验或者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决策信息和投资行为对证券未来收益的经济预测。

类似的,根据证券投资主体决策形成途径的差异,将决策也分成理性决策和有限理性决策两类。

理性决策是证券投资主体通过合适的证券投资决策模型或者通过证券的技术分析,然后选择投资行为的证券投资决策。

有限理性决策是证券投资主体不采用证券投资决策模型,也不采用技术分析,仅凭借各自证券投资经验或者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决策信息和投资行为所进行的证券投资决策。

证券市场中,完全不考虑证券未来收益水平和变动趋势的完全非理性证券投资主体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本文研究的证券投资主体在信息处理的预期和决策两个环节中都具有理性或者有限理性。

3.两类证券投资主体

具有理性的证券投资主体在信息处理两个主要环节上是通过经济模型或者技术分析独立获得理性预期信息和理性决策信息,然后独立选择证券投资行为。故称他们是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

具有有限理性的证券投资主体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如果在两个主要环节上都是凭借自身证券投资经验获得有限理性预期信息和有限理性决策信息,然后,独立选择证券投资行为,他们也是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如果,至少在一个环节上,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获得有限理性预期信息或者有限理性决策信息,模仿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选择自身投资行为,称他们是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

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可能采用相同的经济模型或者相同的技术分析,也可能凭借各自相似的证券投资经验,导致其证券投资行为产生客观相似的效应。

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基于自身认知的内涵、认知的结构和认知的层次以及投资的经验。投资的偏好和投资的心理的局限,不足以从客观信息中独立获取证券未来足够的预期信息和独立提取选择投资行为足够的决策信息,或者对各自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的置信程度不足以独立选择投资行为。他们不得不通过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决策信息和投资行为,以便获取各自足够的预期信息,提取各自足够的决策信息,或者达到选择投资行为足够的置信程度,客观上模仿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进行证券投资。因此,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产生模仿的效应。

模仿型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比独立型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客观上非理性含量更高一些。通过社会心理和认知心理分析,特别是证券投资博奕分析可以得到,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模仿选择的投资策略是随大流的从众策略。

综上所述,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可能存在客观相似性,而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必定存在模仿从众性。

4.形成风险的市场内在机制

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上市证券的价格能充分迅速地反映证券市场所有场内外相关信息。所有证券投资主体都能任意地、不断地获取有关上市证券价格、涨跌幅度和交易量的客观信息。因此,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所有证券投资主体的客观信息是对称的,证券市场的竞争对所有证券投资主体是公平的。

面对客观对称的信息,两类证券投资主体预期形成的模式和决策形成的途径具有较大差异,导致其证券投资行为对未来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产生不同的作用,从而对投资证券未来收益的波动也产生不同的作用。因此,两类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对证券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产生不同的作用。如引言所述,证券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就是投资证券的风险,两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对证券市场风险产生不同的作用,他们就是形成风险的市场内在机制。

若两个具有限理性的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通过相同的经济模型或者相同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独立获得各自的理性预期信息和理性决策信息通常是大致相同的。

若两个具有限理性的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凭借各自的投资经验大体相同,他们独立获得的有限理性预期信息和有限理性决策信息也大体相同。

上述情况下,两个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间便具有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的对称性,通常其证券投资行为对投资证券的市场风险形成产生客观相似的作用。否则,两个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是非对称的,其证券投资行为也不尽相同,对投资证券的市场风险形成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桑塔弗研究所(SFI,SantaFeInstitute)通过计算机模拟完全由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组成的股票市场发现,股票市场价格波动,股票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即证券投资风险和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的客观相似程度及其变化速度有关。

综上所述,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的客观相似性是证券市场风险形成的一种内在机制。不妨称为独立客观相似机制。其客观相似程度以及所持资本资产结构的变化速度达到一定水平时,投资证券的市场风险会被成倍地放大,导致证券市场出现复杂现象,价格大幅波动,交易量增加,泡沫形成,甚至累积成危机。正如桑塔弗研究所模拟的股市一样。说明形成市场风险的独立客观相似机制是证券市场内在的非线性机制。

面对客观对称的信息,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各自独立获取的预期信息和独立提取的决策信息,通常是非对称的。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需要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以便选择各自的证券投资行为,他们的投资行为就会或多或少地模仿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也就是从众选择各自证券投资行为。这种模仿从众行为会在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间传染蔓延,他们个体的有限理性投资行为演化成证券市场整体的非理性投资行为,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被成倍地放大,导致证券市场价格极度剧烈地波动,证券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大幅度增加,证券市场风险增大,甚至风险累积成为危机。

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的模仿从众性是证券市场风险形成的另一种内在非线性机制。不妨称为模仿从众传染机制。

5.结束语

第6篇:证券市场投资风险研究范文

关键词:证券市场投资收益投资风险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已经解决了不同股权的流通问题,实现了所有股权全流通。所有股权全流通标志着长期困扰上市公司经营发展的制度问题得到了比较彻底地解决,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得到了完善,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更能体现全体股东的意志。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交易价格基本上能够反映出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能力,而且也反映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能力的评价。

反映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能力的因素和指标有很多,这就要求投资者在选择上市公司进行证券投资的时候,需要了解并掌握这些因素和指标,并且知道这些因素和指标对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能力的影响程度。本文根据上海证券市场的实际数据,参照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影响上市公司交易价格的各种因素做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实证研究,主要是从行业的选择、会计指标和市场表现指标的角度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找到影响上市公司交易价格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行业的划分和影响因素的设定

(一)行业的划分

本文采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分类方法对所有上市公司进行行业分类。据此,所有上市公司可以分成13个大类,其中制造业又分成10个小类。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票有886只,它们分布在上述13个行业里,分别为:农林牧渔业24只,采掘业17只,制造业496只,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2只,建筑业22只,交通运输仓储业47只,信息技术业55只,批发和零售贸易业65只,金融保险业9只,房地产业33只,社会服务业24只,传播与文化产业8只,综合类44只。

(二)基本假设和主要研究指标

基本假设:能够引起股票价格上涨的研究指标与其股票的平均投资收益正相关,相反则负相关;能够引起股票价格波动的研究指标与其股票的投资风险正相关,相反则负相关。

公司规模。为了能够反映股票的实际市场状况,用可以流通的股数来反映公司规模,通常用流通股数的自然对数来表示公司规模。从理论上讲,规模大的公司生产经营比较稳定,市场竞争能力较强,公司抗拒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强,公司的经营风险较规模小的公司来说要低;在市场表现上,公司的市盈率普遍较低,股票价格的波动较小,但公司规模的大小并不影响其股票的上涨或下跌。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一项指标,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越高,公司所面临的财务困境成本和破产成本越高。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越高,经营风险越大,公司股票价格的波动则越大,但对公司收益的影响关系比较复杂,不能仅凭借指标的高低进行判断,通常该指标不影响股票的上涨或下跌。

流动比率。公司流动比率越高,反映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企业的财务风险越低,也就表明企业的经营风险越低,但该指标并不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对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较小。

总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可以用来反映公司的经营能力和成长性。总资产增长率指标越高,反映公司获利能力越强,公司的经营发展状况比较良好,公司经营状况的改善能很好地抵御市场风险,通常能够引起股票价格的上涨,但由于公司的高速增长也使其所面临的经营风险较增长率低的公司要高,使其股价的波动程度也较高。

主营收入增长率。该指标是反映公司主要业务收入的变动情况,该指标越高,说明该公司主营业务发展良好,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非常高。同时,也反映出公司产品的市场定价能力比较强,公司在该产品市场的地位和竞争力比较高,因此公司主营收入的高速增长也会使其股票价格上涨,但其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大,引起股票价格波动程度增大。

净利润增长率。该指标反映公司净利润的增长情况,该指标越高,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越好,公司的获利能力越强,公司的股票价格会随着净利润的增长而上涨,但相伴而生的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大,导致股票价格的波动程度提高。

换手率。该指标是反映公司股票交易活跃程度的主要指标,该指标越高,反映公司股票的交易越活跃,市场关注的程度越高,从而导致公司的股票价格波动程度比较高,股票的市场风险比较高,但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较小。

振幅。该指标是反映公司价格变动程度的主要指标。该指标越高,反映对公司股票价格的市场分歧越大,股票价格不确定性程度越高,股票的上下振荡导致其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比较大,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在不同的市场状况下会有所不同,在牛市中则会提高平均收益,在熊市中则会降低平均收益。

(三)研究样本和数据

本文选取2006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为研究时段,并根据上述的行业划分标准对所有股票进行划分,数据来源于上海爱建证券有限公司网上行情系统。所选股票为2006年12月31日前已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全部886只股票,因为研究的是全流通情况下证券投资收益、风险和影响因素的关系,因此需要剔除在2006年1月1日前尚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

另外,为了便于不同行业和主要指标的比较,采用周收益率和总风险作为因变量,可以减少因不同股票未能连续交易导致数据缺失而影响数据之间的比较,最终确定的股票样本数为124家上市公司,分布在11个大行业里。由于许多公司在2006年进行过分红派息等事项,因此对股票价格进行了复权处理。

(四)研究的程序和方法

以所选的上海证券市场124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数据为124只股票和上证指数在样本期间内的周收益率。对所选股票按行业进行划分,计算各个行业下股票的平均周收益率、总风险、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通过对各个行业下的平均周收益率和总风险、系统性风险的计算和比较,来研究行业对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影响。

对样本个股在样本期间内的周收益率时间序列数据和上证指数周收益率时间序列数据,根据单一指数模型作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估计出这124只股票在样本期间的系统风险系数。根据样本股票的系统风险系数估计值,就所设定的研究指标作相关系数分析,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一)行业因素对收益和风险的影响分析

从表2中的不同行业收益和风险情况可以看出:

不同的行业表现出不同的收益水平。在所有行业中,收益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保险业,平均周收益达到2.979%,收益最低的行业是食品饮料业,平均周收益为0.431%,两者相差2.545%,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平均周收益超过同期上证指数周收益的行业有4个,分别是金融保险业、木材家具业、机械设备仪表业和金属非金属业,其余行业的收益水平都低于上证指数的收益水平。不同行业平均周收益的巨大差距也反映出2006年的证券市场行情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大多数行业的市场表现不如同期的上证指数收益。

不同行业的风险与其收益水平存在不一致的现象。通常情况,收益越高而表现出来的风险也应该越大,但实际情况却差异很大。金融保险业的风险为4.578%,食品饮料业的风险为5.001%,收益最高的行业风险比收益最低的行业风险还要低。

反映行业系统风险的β存在很大的差异。β大于1的行业有四个,分别是农林牧渔业、金属非金属业、建筑业和金融保险业,其他行业的β都小于1,β在1左右5%以内的行业没有一个,表明所有行业的市场表现都与上证指数不同步,只有4个行业的市场波动程度高于上证指数,大部分行业的市场波动程度都低于上证指数。

系统风险占总风险的比例差异也很大。大部分行业的系统风险比例占总风险的比例都超过50%,最高的是金融保险业,达到87.04%。只有三个行业的系统风险比例低于50%,其中最低的是木材家具业为34.55%。

(二)主要研究指标对收益和风险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

在5%的显著水平下,平均周收益与总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于2006年上证指数上涨了,具有很明显的牛市特征,因此振幅与平均周收益显著正相关。这四个研究指标的实证结果与最初的假设是一致的,这也说明这些指标是影响股票收益的相关因素,投资者在选择股票进行投资前,需要对上述指标进行研究和分析,才能更好地进行股票投资,提高投资收益。

在5%的显著水平下,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换手率与股票的平均周收益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也与最初的假设是一致的,这也反映出这四个指标对股票收益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在5%的显著水平下,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增长率、换手率和振幅都与股票的风险存在相关关系,其中公司规模与股票的风险存在负相关,而其他指标与股票的风险存在正相关。这些指标的实证结果与最初的假设是一致的,也反映出这些指标是影响股票风险的相关因素。

在5%的显著水平下,流动比率、主营业务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与股票的风险不存在相关关系,这与最初的假设是不一致的,这也说明在上述研究期内,这三个指标对股票价格的波动不产生影响或影响不大。

股票收益和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与理论假设大多数是一致的,这也表明证券市场的市场表现与理性预期是一致的。这些说明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进行,证券市场越来越成熟和规范,市场行为也越来越理性。价值投资的理念也慢慢被投资者所接受和认同,更加注重股票的业绩和成长性,更多地考虑公司经营的实际情况。同时,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不仅需要了解和掌握影响投资收益的有关因素,还要熟悉影响投资风险的相关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提高股票的投资收益。

股票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影响因素

本文通过对股票投资收益、风险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条结论:

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投资收益水平,证券市场行情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市场表现良好的行业大部分是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宏观经济环境良好,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不同行业所面临的总风险与其投资收益存在不一致的现象。总风险高的行业并没有表现出较高的投资收益,行业的总风险对其投资收益的解释能力不高。

总资产增长率、主营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振幅和股票投资收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是影响股票投资收益的相关因素。

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增长率、换手率和振幅与股票投资风险存在正相关关系,公司规模与股票投资风险存在负相关,这些都是影响股票投资风险的相关因素。

在股票实现全流通后,价值投资的理念也慢慢被投资者所接受和认同,投资者在进行股票投资时,更加注重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抓住影响股票投资收益和风险的相关因素进行投资,在控制投资风险的同时提高了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1.戴志辉,赵守国.投资组合规模、风险和收益的关系研究[J].商业时代,2006(27)

第7篇:证券市场投资风险研究范文

一、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简介

(一)理论渊源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是在马克维茨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市场理论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证券投资理论,主要研究证券市场中资产的预期报酬率与风险资产之间的关系,以及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1952年,马柯维茨在《金融杂志》上发表其题为《投资组合的选择》的博士论文是现代金融学的第一个突破,他在该文中确定了最小方差资产组合集合的思想和方法,开创了对投资进行整体管理的先河,奠定了投资理论发展的基石。

1964年,威廉・夏普在马柯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是第一个在不确定条件下,使投资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资产定价模型,导致了西方金融理论的一场革命。其中心特点是只有系统风险才在股票定价中起作用,股票的报酬与股票系统风险的量度β成正比。

之后,林特(1965)和莫森(1966)对资本市场总体定价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各自提出了风险资产定价均衡模型。他们的研究方法有所不同,但是思想和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1990年,威廉・夏普因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创建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CAPM的假设条件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建立在以下基本假设之上:所有投资者都追求当期报酬最大化,并以各组合的期望报酬和标准差为基础进行投资组合选择;市场是完全有效的,所有投资者拥有同样的预期,即投资者对所有资产的预期报酬、方差和协方差等均有完全相同的估计;所有投资者都可以无风险利率无限制的借入或贷出资金;没有税金和交易成本;所有投资者都是价格接受者,任何一个投资的买卖行为都不会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所有资产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所有的资产都可以被完全细分,拥有充分的流动性。

(三)模型描述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表示为:

Rp=Rf+β× (RM-Rf)

其中:Rp是资产或资产组合的报酬率;Rf为无风险报酬率;β为给定资产或资产组合的系统风险,RM是市场组合的报酬率。

从模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资产或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取决于三个因素:无风险报酬率率Rf,通常将国库券的报酬率作为无风险报酬率;风险系数β,β系数是某一投资组合的风险程度与市场证券组合的风险程度之比。β越大,系统性风险越高,要求的报酬率越高,反之,β越小,要求的报酬率越低;风险补偿,即RM-Rf,是投资者为补偿承担超过无风险报酬的额外风险而要求的报酬,即市场组合报酬率与无风险报酬率之差。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推导

(一)资本市场线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预期报酬代表所有投资者可能得到的最好的风险回报,预期报酬与标准差之间表示风险――报酬权衡的线称为资本市场线。

如图1所示,A表示所有投资组合的机会集;曲线XMN代表有效集或有效边界,同机会集A相比较,有效集上的组合更有优势,即相同的风险下,有效集上的组合报酬高,相同的报酬下,有效集上的组合风险小;Rf表示无风险报酬率,从Rf开始,做有效集的切线,切点为M,这条直线就是资本市场线(CML),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

RP=Rf+re* p

其中Rp为任意有效组合P的报酬率,Rf为无风险报酬率(纯利率),re为资本市场线的斜率, p为有效组合P的标准差(风险)。

虽然理智的投资者可能选择XMN线上的任何有效组合,但是由于无风险资产的存在,使得投资者可以同时持有无风险资产和证券组合,这种组合位于资本市场线MRf上。MRf上的组合与XMN上的组合相比,它的报酬高而风险与之相同,甚至风险更小,或者风险小而报酬相同或更高。

风险厌恶者可以选择贷出资金,比如购买政府债券,降低风险,当然这样同时也降低了预期报酬率;风险喜好者可以选择借入资金,增加投资风险资产的资金,来提高预期报酬率。

总期望报酬率=Q风险组合预期报酬率+(1-Q)*无风险利率

其中,Q代表投资于风险组合的资金比例,1-Q代表投资于无风险资产的资金比例,如果贷出资金,Q将小于1,如果借入资金,Q将大于1。

(二)证券市场线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单一证券的系统风险可由β系数来度量,而且其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可由证券市场线来描述。证券市场线(SML)揭示了市场上所有风险性资产的均衡期望报酬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Ri = Rf + β (Rm - Rf )

其中,Ri 是第i个股票的必要报酬率,Rf 是无风险报酬率,Rm 是平均股票的要求报酬率,即β=1时的股票报酬率,Rm - Rf是投资者为补偿承担超过无风险报酬的额外风险所要求的报酬率,即风险补偿。

如图2所示,证券市场线的斜率表示市场中风险厌恶的程度,投资者对风险的厌恶感越强,斜率越大,要求的风险补偿越多,对风险的厌恶感越小,斜率越小,要求的风险补偿也就越少;无风险报酬率Rf是证券市场线的截距。

证券市场线很清晰地反映了风险资产的预期报酬率与其所承担的系统风险β系数之间呈线性关系,充分体现了高风险高报酬的原则。同时投资者要求的预期报酬率不仅取决于市场风险,还取决于无风险报酬率和市场风险补偿程度。它适用于单个证券和证券组合,既适用于有效组合,也适用于无效组合。

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我国应用的局限性

(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本身假设的局限性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就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前提之上的,这些假设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1)有效市场假设不成立。有效市场是指这样一种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所有信息都会很快被市场参与者领悟并立刻反映到市场价格之中,整个市场没有摩擦,没有交易成本和税收,整个市场充分竞争,这在现实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在此基础上,所有投资者拥有同样的预期这一假设也不成立。

(2)所有投资者都可以无风险利率无限制的借入或贷出资金的假设不成立。出于对风险控制的考虑,投资者不可能从市场上无限制的借入资金,也不可能将自己的资金无限制的贷出,更不可能以无风险利率借贷资金,所以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

(3)没有税金和交易成本这一假设也是不成立的,证券的买卖都需要花费一定的交易费用,上缴一定的交易税金。

(4)资产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假设不成立。在证券市场上,资产的数量是随时变化的,不可能固定不变。

(二)我国证券市场的局限性 我国证券市场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末,相对于西方国家相对成熟的市场,我国证券市场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信息透明度低,信息披露不完善。有效市场要求信息完全公开,所有投资者都可以同时免费的获得所有信息,并且市场信息可以立即反映到证券价格上来。但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信息透明度低,投资者获得信息不同步。另外,由于我国法规还不健全,还有市场主体利益问题,导致市场信息披露不完善,漏报、隐瞒、谎报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很多研究者都指出,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弱有效和非有效状态。

(2)股权结构不合理,流动性差。据统计,我国证券市场上发行的股票,60%属于国有股和法人股。我国法律法规对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流通有很多限制规定,例如,发起人持有的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等。由于国有股、法人股占的比重大,同时又不能随意转让,就导致了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差。

(3)交易费用高。目前,我国证券交易费用主要包括委托费、佣金、印花税、过户费等,费用是欧美等成熟市场的3―4倍。

四、提高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我国适用性的建议

(一)加强监管,推动信息透明化信息透明度低、披露不完善,使我国证券市场处于弱有效和非有效状态,严重限制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应用,同时导致了市场混乱、股价不合理等现象的存在。为此,各部门应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对应披露的信息、披露时间等问题要明确规定,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解决股权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由于我国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法人股所占比重过大,又不能随意上市流通,导致了市场供求出现矛盾,投机现象盛行。解决好这一问题,能够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适用性。

(三)发展证券投资中介机构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大多是直接投资上市公司股票,而不是通过证券投资机构来实现投资,而且作为投资者个人来说,很难获得风险分散利益,同时,投资者个人又在证券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发展有效率的证券投资中介机构,通过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可以推动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使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更加透明,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五、结论

虽然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前提假设有很多不成立,我国市场的有效性也比较弱,但是运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进行证券投资决策分析,可以为投资者解决很多问题,比如计算预期报酬率、为资产定价、评估资产组合的业绩等,所以我们必须改善市场环境,加强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建设,以此来提高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马崇明:《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及其研究进展》,《财会通讯》2007年第3期。

[2]黄萍,韦增欣:《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及应用》,《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第10期。

第8篇:证券市场投资风险研究范文

关键词:融资融券;外部环境;信用评级;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F83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融资融券交易是欧美证券市场普遍实施的一项成熟交易制度,是证券市场基本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我国股票市场的融资融券业务经历了从禁止到准备,再试点,最终于2010年3月30日,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布开始接受券商的融资融券交易申报。至此,准备多年的融资融券制度正式推出,我国的证券市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目前,各个国家开展融资融券的资本市场都根据自身金融体系和信用环境的完善程度,采用了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融资融券业务模式,从国际范围来看,可以概括地归结为三大类: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集中授信模式和以中国台湾为代表的双轨制模式。美国凭借其完备的信用体系和高效的金融市场,直接通过证券交易公司,投资者进行信用交易,其市场化模式效率高,成本低。日本不是通过证券公司,而是通过由银行控股的金融证券公司,间接的向投资者集中授信。台湾地区则实行双轨制,持有许可证的券商可以向证券金融公司进行交易,没有许可证的证券公司进行的是业务。中国香港地区香港的股票融资交易沿袭了欧美的市场化模式,具有特定资格的证券经纪公司作为金融中介机构,可直接为投资者提供证券保证金融资交易。

截止到2014年7月,我国共有申银万国等76家券商具有融资融券资格,涉及沪深两市标的证券710家①。我国目前采取允许证券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融资融券业务的模式。从本质上看,我国融资融券业务模式偏向于分散市场信用模式。我国金融创新以政府主导的模式,其动因偏重于社会稳定,对创新需求的感知能力也不如身处其中的微观金融机构,金融创新滞后于金融和经济的发展,金融创新的市场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随着融资融券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范围的扩张,也表现出一些问题。从根本上讲,只有构建好良好的外部市场氛围,才能更好的发挥融资融券业的积极作用。

首先,要规范信用评级市场,健全证券信用交易相关的法律和监管监管制度

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在评级工作中采用的标准与国际上仍有差别,加上不同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导致了不一致的评级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投资者理解和判断所投资金融产品的风险级别,也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和国际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当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以提高自身能力和竞争力。同时,应当走出去,参与到国际评级市场的竞争之中,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我国金融市场并不太发达,市场化水平不高,信用制度相对不健全。融资融券业务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有消积的影响。因而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与监督监管机制则尤为重要。

其次,改善市场投资者结构,加强投资主体的风险控制能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则应加强风险控制能力。随着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参与其中的投资机构越来越多,相应地,投资风险也会进一步加大,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现至关重要。投资机构应当建立起一套内部授权控制体现,完善对风险的定性判断模型,制定科学的授信流程,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核定信用额度和风险限额;建立对投资池的组合管理,定期制定企业投资风险指引,前瞻性地管理投资信用风险,持续性地跟踪评价投资风险,对主题风险进行检查,及时采取相关行动,以降低损失;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对人才队伍的职业素质培养。

再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的问题仍较为突出。针对上述问题,监管部门应综合考虑我国特定的价格形成机制、信息系统成本、交易规模特征等因素,顺应证券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的国际发展趋势,对我国信息披露制度进行设计。国务院2014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的《企业信息公示条例》。应该根据资本市场融资融券的实际,进一步规范和企业信息披露制度。

1.制定信息披露制度,专人负责

为规范信息披露渠道,最大限度保证投资者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相关信息,上市公司应当制定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制定专门的高级管理人员承担定期的对外信息披露工作,同时可以在行业网站等媒体相关信息,使得投资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企业动态,制定相应的投资决策,从而有利于增强市场透明度,推动购票市场的规范和完善。

2.实行发行信息披露和持续信息披露并重

诸多财务报告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投资者所需要的相关财务信息,因此,应当要求股票发行人在IPO和增发的说明书中,管理层强制披露可能面临的财务困难、偿债风险、经营风险及已经采取了哪些防范措施,并出具对公司财务状况的简明性结论意见。同时,披露管理层就已发行和将要发行的短期债务和或有债务问题做专项说明。

3.增加对影响企业经流动性和重大事项的信息披露

影响企业经营的流动性,由于偶然性和突发性,其存续时间短,但长期累积会对企业的信用风险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于影响发行企业短期流动性的重大事项,企业均应予以披露。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和讯网

参考文献:

[1]王克鸽.我国融资融券担保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8.

[2]蔡笑.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10.

[3]顾海峰,孙赞赞.融资融券对中国证券市场运行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

[4]杨德勇,吴琼.融资融券对上海证券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流动性和波动性的视角[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

第9篇:证券市场投资风险研究范文

【关键词】金砖国家 证券市场 稳定性 分位数回归

一、引言

证券市场的稳定性,指证券市场在正常条件和极端条件下对系统性冲击的反应是相同的。如果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对系统性冲击的反应不同,则证券市场是不稳定的。证券市场在极端条件下受到系统性冲击的影响比在正常条件下受到系统性冲击的影响更大时,说明系统性冲击在极端条件下被证券市场放大了,市场在极端条件下对外部冲击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处于不稳定状态(史金凤等,2011)。如果证券市场股价波动过大、投机气氛过浓,无法抵御破坏性影响带来的负面冲击,则这种市场的稳定性较差(Allen&Wood,2006)。在稳定性较差的证券市场,冲击在各个市场和机构间不断放大和传播,金融系统中的储蓄分配、投资机会等都会受到影响(Baur&Schulze,2009)。对国际投资者而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较快,具有较好的增长潜力,但其证券市场较发达市场更具有“高风险”以及市场不完善的特征。例如,其资本制度不够完善,资本市场有投资限制,自由化程度不高,各国政治模式多样化等等,导致其证券市场的投资风险也很高。因此,探讨新兴市场的稳定性,对投资风险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金砖国家的证券市场为研究对象,探讨新兴市场的稳定性,深入剖析新兴市场的投资环境,可以指导多元化投资实践,为投资者提供合理有效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建议。

稳定性是检验证券等金融市场运行是否良好的重要内容之一。IMF(2003),段小茜等(2007)都从不同角度界定过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但没有建立起统一的金融市场稳定性衡量标准。衡量市场稳定性,不同学者采用过不同方法。Goodhart(2004),Tsaronis(2007)等用宏观压力测试方法,通过评估银行系统稳定性来度量金融稳定。Vanden(2006)和Adam(2008)等综合考虑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及宏观经济等因素构建了金融稳定指数,但不能很好地刻画证券市场等金融市场的运行状况。Baur(2009)运用分位数回归分析不同市场条件下系统性冲击对收益的影响,建立了研究股票市场稳定性的计量模型。焦元(2010)和史金凤(2011)也运用分位数回归分析了不同市场条件下系统性冲击对收益的影响。

二、理论及模型构建

为了分析某市场稳定性,以分位数水平代表不同市场条件,来描述系统冲击对不同分位点收益率的影。本文构造分位数回归模型为:

其中,rit是t时刻i国证券市场收益率。ft是t时刻该国市场受到的系统性冲击,即外部环境的冲击。vt为市场受到自身的异质性冲击,即市场内部产生的与其它外部市场无关的冲击。Qτ(rit|ft)为rt的τ条件分位数。误差项vt的分布满足Qτ(vt|ft)=0,α(τ),β(τ),为待定参数。

这里β(τ)表示不同市场分位数水平τ下的稳定性影响系数。根据上述证券市场稳定性概念,可以认为某证券市场稳定的检验条件是,β(τ)在所有分位数水平上应该是相等的。若β(τ)绝对值在极端分位点和正常分位点相同,表明证券市场稳定。若β(τ)绝对值在极端分位点处表现出增长(或减弱)趋势,则认为证券市场在极端市场条件下比在正常条件下受系统性冲击ft的影响更大(或更小)。不同证券市场条件如果放大(或减缓)了系统性冲击的影响,表明证券市场不稳定。

三、数据选取及分位数回归检验结果

本文选取MSCI世界指数作为系统性风险因子,对其收益做自回归分析得到的残差序列作为系统性冲击ft。以金砖国家证券市场收益rit作为被解释变量,分别分析ft对不同分位点金砖国家各市场收益的影响β(τ)。样本区间为2008年3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剔除各市场交易日不重合数据后得到6组观测值,每组共1201个数据。

表1给出了以系统性冲击ft为解释变量,金砖国家市场收益为被解释变量,在5%至95%分位数水平下回归系数β(τ)的估计结果。

从表1可知,除中国市场部分分位点外,印度、俄罗斯、南非和巴西市场稳定性影响系数在1%的置信水平下均显著。同时所有影响系数均为正,但在不同的分位点处β(τ)均不相同。这表明金砖国家证券市场在考察的样本区间内的稳定性呈现出不同特征。

具体来看,在低分位点区间(10%至5%),系统性冲击对中国、印度和巴西市场的影响系数出现增长趋势,对俄罗斯和南非市场影响系数出现下降趋势。在高分位点区间(90%至95%),系统性冲击对中国和巴西市场的影响系数出现增长趋势,对印度、俄罗斯和南非市场影响系数出现下降趋势。因此,金砖国家证券市场在极端条件下和在正常条件下受系统性冲击的影响都不同。其中,中国和巴西市场表现较差或较好时,受系统性冲击的影响更大。这表明,这两个市场对系统性冲击在极端情况下比在正常情况下有放大效应。俄罗斯和南非市场表现较差和较好时,受系统性冲击的影响更小。这表明,这两个市场对系统性冲击在极端情况下比在正常情况下有减弱效应。

根据前面稳定性定义及检验条件,由于证券市场的不稳定会导致金融产品价格大起大落,进而引发泡沫或暴跌,并危及整个金融系统乃至实体经济。当金融系统受到冲击被放大传播于市场间或金融机构间时,金融不稳定。这种冲击是一种系统性冲击。系统冲击因子代表收益风险,冲击越大风险越高。由此,我国在金砖国家投资时应根据不同的市场表现选择不同的投资策略。系统外部冲击对俄罗斯和巴西市场产生的影响较高,且稳定性较差,这时需要谨慎控制风险。系统外部冲击对印度和南非市场产生的影响相对较低,且稳定性较好,风险相对容易控制,有助于分散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史金凤,刘维奇,杨威.基于分位数回归的金融市场稳定性检验[J].中国管理科学,2011(19),2:24-28.

[2]William A.Allen,Geoffrey Wood.Defining and achieving financial stability[J].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2006,2:152-172.

[3]Dirk G.Baur,Niels Schulze.Financial Market Stability-A Test[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Institutions & Money,2009,19:506-518.

[4]IMF.Market developments and issues.world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urveys[R].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2003.

[5]段小茜.金融稳定解说:定义,内涵及制度演进[J].财经科学,2007(1B):1-9.

[6]Goodhart,C.,Sunirand,P.,Tsomocos,D.P..A model to analyse financial fragility:Applications[J].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2004(1):1-30.

[7]Tsaronis,K..Accounting for risk transfer in macrostress testing exercises:challenges some thoughts[R]Conference Report on Stress-Testing and Financial Crisis Simulation Exercises,2007.

[8]Vanden End.J.W..Indicator and Boundaries of Financial Stability[W].DNB Working Paper,2006(97):1-24.

[9]Adam,G.,Jaroslav,H..Indicators of financial system stability:towords an aggregate financial stability indicator[Z].Prague Economic Papers,University of Economics,2008(2):127-142.

[10]Baur,D.,Schulze,N..Financial market stability,a test[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Institutions and Money,2009(19):506-519.

[11]焦元.上海C券市场稳定性检验―分位数回归方法的一个应用[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12:34-36.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