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工总结实训报告范文

电工总结实训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工总结实训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工总结实训报告

第1篇:电工总结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电机实训电机课程实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182-02

一、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新世纪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职院校也必须在实践性教学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与提高。电气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担任的是:电子、电气产品生产现场的产品测试、设备操作和生产管理;电气控制设备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运行、调试与维护;工程项目的技术和维护服务、电子电气设备施工以及电子电气类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服务;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技术管理、操作、质检管理及维护检修等方面工作。电机专业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电机与控制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实践技能。而实训课的开设,增强了学生的基本技能,还能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下一阶段专业课程打下扎实基础,且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一般实训课程为一周或两周,传统做法是老师指导学生做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接一些简单的控制电路或到工厂参观一些有关电机与控制的设备,这样实际上是把实训变成补充课堂的过程,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不利于人才培养。

二、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实训教学模式

科学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实训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前提和保证。应针对不同专业如电子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和数控、楼宇自动化、检测等专业所开课程的需要,去选择各专业较适合的课题,如有偏重于电机与控制技术应用等技能训练的,有偏重于电机设备检测和维护使用的,也有偏重于控制电路的故障检查与安全检查的等。教材可要强化和突出电机与控制技术的技能训练,不必强求验证性的实验,也不必受电机与控制基础理论体系的制约,而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要根据不同的课题,确定不同的要求。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同学,我们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基本操作技能方面:要求掌握检测绝缘材料和仪表使用、安全用电与操作以及常用电工工具使用,掌握常用电机、变压器的性能、规格、种类、使用及其拆装程序,还应娴熟地运用常用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配线和调试。操作工艺技能方面:应掌握直、交流电机控制的基本电路工艺和应用,还能控制电路的安全检查与故障检查,能熟练运用直、交流电机控制的基本电路电气元件以及选配。综合操作技能方面:要能大体上掌握常用电机控制等电器设备、以及电机线路装置的生产工艺、调试、安装和维修,并要独自调试和维修常用的电机控制设备。在电机实训中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完成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具体电机实训教学中,可将一个班学生分成3-6个组,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手册和资料,挖掘他们内在潜力,让各组学生自行设计控制电路,也可以特意设置电机故障,老师把关,之后各小组互换进行故障检查和安装,如此才能更好地提高了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于学生成绩高低不均,在分小组时应有意搭配开,以高带低,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实训室全天开放,指导教师、班干部和实训组长各负其责,个别程度低的同学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补课,白天的实训内容还可在晚自习中进一步巩固和消化。

三、实训考核体系

电机实训考核是以实践操作为主要考核目标,是检查学生在电机实训中解决和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检测。它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理论考核:这一考核占30%,内容为:电机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学生应结合电机理论来分析解答。例如用实训中测量的一些数据来计算电机的一些参数,以控制电路故障排查去分析出故障点的具置,以给出的实训课题尽快地设计出合格的电气控制电路来,等等。

技能考核:这一考核占60%,技能考核可和理论考核同时进行。它的主要内容是:把实训的内容分成几个单元,学生用抽签的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内自主完成任务。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不同任务,制定不同的评分标准,着重从准确性、正确性、规范性和熟练程度等方面来即场评分,如此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心理素质、安全文明规程执行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实训报告及出勤情况:这个占10%,实训报告根据学生在实训中出现的具体实际问题去讨论、分析,最后得出体会和总结。出勤情况则由组长负责,做细致记录和汇总。

四、实训安全问题

实训安全问题是实训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应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在行动上应多加督促。只有不断地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才能尽力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实训过程中对用电设备进行正确的操作,是安全的重要保证。在进行电工电子的实验实训时,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决不允许学生自己动手进行通电试验。在教师也应戴好绝缘手套,两脚站在绝缘较好的材料上,尽量用一只手操作,避免两相触电。并且保证双人操作制度。当一个人操作时,一个人在电源开关侧,一旦发生问题,立即断开电源。在检修设备时,首先要断开电源,然后再检修。检修完毕后,确认设备无短路、断路等故障后,再给设备通电。通电时速度要快,防止产生电弧。对所使用的电气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外壳有电等故障要及时处理,同时要做好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但实训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可预见几个方面工作应做好紧急救治工作。应准备好必要的药品,如有损伤严重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发生触电事故的紧急救治,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时,不要慌张,应冷静,绝对不能用手去拉触电者。首先要想办法切断电源,如果有导线搭接在触电者身上时,附近又没有电源开关时,要用干燥的木棒或其它绝缘物体将导线从触电者身上移开,然后对触电者进行救治工作。当发现触电者呼吸停止时,要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并向医院求救,争取最佳抢救时间。当发生电气火灾事故时,首先要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灭火。对暂时无法切断电源的,要用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等不导电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决不允许用水浇注灭火。同时要及时通知消防部门。

五、可行性和效果

实训中,应早熟悉电机的各种技术数据、并据此计算出实训中所需要的数据、画出绕组的展开图,掌握电机的结构、电机的拆卸方法、线圈的绕制、电机的嵌线等电机制作工艺,但实训的质量是衡量学生获得技能高低的关键。若按传统的方法进行实训,不仅速度慢、故障点较多,而且若电机嵌线结束后再找故障点相当困难,如果故障点发生在嵌线问题上,还要拆掉重来,有不少学生就囚为这个问题,实训结束时任务还没有完成。这样,课堂上的难点问题在实训中也没有解决,实训收获不大。如何提高实训质量呢?在实训中,对难点、易发生故障的点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对学生着重强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实训实例分析

实训中采用的是6极、36槽、功率为1.5KW的小型异步电动机,采用单层、链式、短节矩绕组嵌线。嵌线时发生的故障,可以通过下而的嵌线方法、嵌线技巧加以避免。首先确定好每相绕组的组数,然后再进行绕线。根据一路反串规律,每相绕组的组数等于磁极个数。例如:我们学生实习的电动机2P=6,那么每相应有6个绕组。要求学生把绕好的三相绕组按“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的方式摆放几次,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加深学生对短节距绕组的端部连线力一式的印象,从而减少嵌线过程中出错的机率。

实训中总结出一种快速嵌线方法。嵌线方法不仅关系到线圈嵌放的位置是否正确,而且关系到嵌线的速度。根据实训的经验,对传统的嵌线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简单、易懂、既能确保嵌线正确又能提高嵌线速度的嵌线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先嵌U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封槽,其上层边暂不嵌;空一槽,再嵌w相最后一个线圈的下层边、封槽,其上层边暂不嵌;空一槽,再嵌V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接着嵌V相第一个线圈的上层边;V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空一槽,嵌U相第二个线圈的下层边,接着嵌U相第二个线圈的上层边;U相第二个线圈的下层边空一槽,嵌w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接着嵌W相第一个线圈的上层边;W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空一槽,嵌V相第二个线圈的下层边,接着嵌V相第二个线圈的上层边,后而依次推。最后嵌U相第一个线圈的上层边,W相最后一个线圈的上层边。

嵌线过程中,由于铜线被多次利用,短路、断路故障较多,若嵌线完毕后再查找故障不仅耗费的时间较长,而且故障点也难以查到。因而我们采取在极相组的连线上套上绝缘管,同时,每槽嵌线完毕后,都要用兆欧表测试各种绝缘情况及短路情况。当绕组的绝缘被破坏后,若绕组中的导线与定子铁心、机座相碰就会造成接地故障、在同一线圈内可能会造成匝与匝之间的短路、在极相组间可能会造成极相组间短路和相间短路。对各短路故障根据相应的测试力一法采用兆欧表进行测试,若测得的电阻为零或很小,说明发生了接地故障或短路故障,应立刻查找并排除;若测得的绝缘电阻大于0.5兆欧,说明绝缘符合要求。

(二)实训效果

实训改革后,既能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又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校期间,需要通过国家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电机维修中级或高级考核,这样才能在就业应聘时,优先被用人单位录用。我校电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具有较强的电子、电工、电气控制等基本操作技术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能很快地适应用人单位岗位要求,并能顺利在用人工作岗位上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在我院对用人单位企业的调查中,用人单位企业反映毕业生的突出长处就是动手实践能力强,毕业生普遍反映在我院学习期间,动手实践能力是他们最大的收获,这是我院非常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结果。同时,我们还应积极营造工业现场环境,创造工业现场气氛,建全贴近实际的电机实训室,我们将探索更多、更好的方法以适应用人单位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马香普等,电机维修实训,中国水利水电出版,2004.

[2]丁守成等,电机系统综合应用实验教学的研究,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2.10.

[3]朱运利,对高职院校实训实习基地功能的探讨,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5.

[4]彭显刚等,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方向教学改革与实践,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

第2篇:电工总结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 工厂供电课课程教学 理论与实验有机结合

一、明确课程的意义,提高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工厂供电课程是培养学生技能的一门专业课程, 结合学生自身的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结合理论的学习,实验的操作和总结讨论等方式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也为学生今后考取”电工安全上岗操作证”做好必要的准备。另外,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的输送和分配既要简单经济,又要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既要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更要有利于环境保护。搞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保证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工厂供配电系统的教学为例阐述相关内容。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1、从问题入手,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

工厂供电的教学内容是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小型工厂供电系统和电气照明运行维护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学生今后从事电工工作提供保障。要从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用电知识和熟悉的问题入手,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比如可以提出诸如“教室的电和家庭的电是如何实现从电厂到用户的传输?”、“在出现短路或其它故障时供电系统是如何实现保护的?”、“我们参观的工厂的电气照明的布置排列有什么依据?”、“电杆的高度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没有特别的规定,如何确定?”。在讲述相关内容时,学生就会带着问题,这样就会使理论知识更加容易理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对于本课程要有重点,突出实用性。避免纯理论的讲述,关键是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对出现的故障如何处理和排除。比如对于电力系统电源不同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有明显的影响,而且影响系统二次侧的继电保护及监测仪表的选择与运行,如果从复杂的电路分析出发,因为涉及到其它课程的知识,不但费时,学生也无法理解,因而也失去了兴趣,在教学中采用要求学生着重掌握对于不同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发生单相短路时立即切除故障电路,而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圈接地的电力系统发生单相短路时允许暂时运行2小时,但必须有报警和指示信号,以便于切除故障。

3、着重强调学习方法和思路

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方面有一定难度,在讲述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强调学习方法和清晰的思路,掌握重点和核心。对于每一部分的内容,都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人以渔”,将学生从单调枯燥中解放出来,既学习了知识又提高了技能。比如在讲述计算负荷的确定这一章内容时,首先要求学生明确计算负荷的确定和哪些因素有关,其次要求学生正确使用手册并查找相关数据,很好地借助工具来解决问题,最后利用给定的公式进行计算校核。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习方法的应用,不能死记公式,要把公式里的每一个参数的实际含义掌握好,这样才能有效地加以正确运用,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此,学生就掌握了一般方法,为今后课程设计学习做好准备,也为学习其它相关课程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加强实验环节的教学,提升学生的技能操作

工厂供电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强调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包括变配电所变压器、电力线路各种开关设备的安全,同时还包括电力系统的设计,包括变配电所、电力线路的主接线方案的选择与设计、导体与电器的正确和各种保护措施负荷选择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与检修等,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真正地动手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在实验环节中(使用的是模拟实验设备)要求学生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时时刻刻加强安全性的认识。理论实验技能于一体,在学习理论的同时,用实验来辅助,并用之于实践中,形成良性循环。

(1)重视学生的实验预习,提高实验效果。

实验教学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起到巩固作用,其学习的价值是学生的自信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做实验之前一次课,布置同学们两项任务:一是将要做的实验所涉及的理论内容认真复习;二是预习实验指导书中关于该实验的原理、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方法;三是明确实验要求记录的数据和要完成的数据分析或实验思考题。通过事前对本次实验的内容的了解,进入实验室后,学生们带着目的,知道要做哪些,哪些需要验证什么内容。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实验的结果很容易出来, 在实验过程中,如遇到疑问,老师及时引导帮助解决,这样的实验教学效果也很好。否则,学生到实验室后,毫无头绪,无所适从,况且实验时间有限,又受到班级人数的限制,如果是老师现场来讲解实验过程和实验注意事项,在时间上也不允许,相应地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大大减少,思考和分析实验结果的时间更无法保证,更不用说对实验出现的情况加以讨论,这样就达不到实验课的目的。

(2)改革实验内容,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

以前的实验都是以验证性为主,要使实验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在实验课的教学中就提倡讨论探索和解决问题。通过对实验操作中遇到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不但使学生思考探索,而且更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实验时,从理论上说,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继电器动作的时间与电路中的短路电流的大小成反比,即电路中短路电流越大,则保护继电器的动作时间越短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实验台上微机保护装置参数设置,首先将反时限过电流保护投入,其它保护退出;其次整定反时限电流值1A,反时限过电流延时时间系数设定为0.5S;再次,接通实验台上直流电源,将电流互感器T12与线路保护装置的保护CT相连,线圈分别与装置的线圈对应相连,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记录相关数据;最后通过公式t=计算出动作时间,给出动作时间与短路电流的关系曲线。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有:断路器不跳闸;保护继电器不动作;绘出的曲线不是反比例的关系等。通过讨论分析,找到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电流设定值不准确;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投入错误;记录数据有问题,计算时测定值代入错误等,从而解决了问题,巩固了所学知识,加深了印象。

(3)灵活运用实验方法,建立知识间的有机联系。

由于受到实验设备的限制,对于实验本身而言,一般采用的都是验证式的教学实验,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有目的的增加综合性探索性的问题,结合实验特点,提出相应的有关问题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摸索解决。比如在做模拟系统短路的实验中,接线检查无误后,按下模拟短路按钮,该线路的断路器立即跳闸,使线路在短路发生时受到保护。此时就可以提出问题:短路发生在同一线路的不同地点虽然断路器都跳闸,但此时的短路电流大小有何不同?如果在同一线路的同一点发生短路,系统的运行方式不同对短路电流大小的影响又是如何?原因是如何解释?这样通过一个实验让学生搞清楚很多问题,真正做到能力的提高。再比如做变压器倒闸母线倒闸操作和电力线路停送电的实验中,明确指出停送电的正确顺序,按照实验指导书认真操作,但由于实验设备都是模拟设备,不可能是高压电,就应该在每位同学操作之前,反复强调,实际工作中是上万伏以上的高压电,一旦操作不正确会引起重大电气事故,因此格外小心,在操作之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这样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就把安全意识输送到同学们的脑海中,培养学生操作正确,做事认真的态度。

(4)充分利用实验设备,拓展实验的功能

每个实验都是其目的,在完成相关的验证、思考、讨论后,我们可以利用实验设备,补充相关的与实验有关联的理论教学内容。使学生在验证结果的同时,将所学的相关知识有机联系起来。比如在认识电力系统的主接线方案的实验教学中,除了认识理解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形式外,可以在实验台上让学生们自己动脑筋思考:两路电源供电情况下,采用单母线分段制的供电系统如何实现电源的切换,并动手操作其实现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拓展,学生不仅对主接线方案有了感性认识,而且又非常清楚地实现了在实际中,如果一条线路检修,如何切换电源的问题,即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5)运用实验与考核成绩相结合,加强引导和督促。

将实验情况评分并记入学期期末成绩,建立激励机制。在实验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按操作规程实验,得出正确结论,同时在完成实验后随机提问与实验内容相关的知识,并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比如实验分数占平时成绩的30%,这对于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有一定帮助,督促学生学习并自己动手完成实验的教学过程。比如在变压器继电保护实验中,在正确完成实验后,可以提问:继电器的定义、功能、分类、文字符号、继电保护的要求等问题,根据回答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督促学生看书学习。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重实践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巩固理论,从而达到较好地掌握知识的目的。

(6)及时归纳总结实验结果,得出全面的认识。

完成实验后,及时实验报告,巩固相关的理论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合理解释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达到及时消化掌握的目的,真正实现将理论知识通过实验达到深化和理解的作用。

中职学校的学生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巩固理论知识,强化动手能力,在专业课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不断适应社会对中职教育的发展要求,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工厂供配电技术》周乐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2]《工厂供电》姚锡禄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