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感恩教育的概念范文

感恩教育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感恩教育的概念

第1篇:感恩教育的概念范文

本文在分析感恩的概念,感恩教育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意义的基础上,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及青少年自身等几个层面上提出了对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心理策略,以期对青少年感恩教育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

青少年;感恩;教育

感恩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新专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但国内外关于感恩的研究对象大多为成人,关于青少年感恩的研究还不多,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是感恩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极为重要且势在必行。

一、感恩的概念

感恩一词源出于拉丁文“gratia”, 意为慈悲、好心和感激(Emmons & Shelton, 2005)。其产生主要有四种途径:宗教、个体自我实现、积极的主观经历和对因他人帮助而使个体获得积极结果的知觉。大多心理学家都把感恩定义为:感恩是指个体用感激认知、感激情感和感激行为了解或回应因他人的恩惠或帮助从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的经验或结果的心理倾向。目前国内外对感恩的概念还没有定论,它经常被定义为一种正性情绪状态、态度、美德、情感特质或者人格特质等。在中国,感恩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中国文化中从来都不乏对感恩的推崇,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等名言佳句就是佐证。

二、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1、感恩作为一种人格品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许多心理学的研究中,有大量学者把感恩看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积极的人格特质。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个体的整体的精神面貌,它影响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动。人格既决定个体如何体验和对待外在的世界,也决定个体怎样体验和对待个体本身。感恩这种人格特质具有亲社会本质特性,具有感恩倾向的个体更容易表现出利他和社会性的行为。因此,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角度来看,感恩有利于增加青少年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和人际关系满意度、有利于加强社会和谐与团结、有利于青少年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积极的人格力量。

2、感恩作为一种积极情绪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青少年阶段正经历青春期的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的危机时期。是人生个性化和社会化的重要时期,这时他们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既成熟又不成熟的特点。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个体处于从儿童的幼稚期走向青年的成熟期的发展过渡时期,他们处于幼稚与成熟并存、面临诸多变化和转变的时期,这个阶段也是青少年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志及人格等方面发生急剧变化和转变的重要时期,感恩作为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能指引青少年个体正确地对待他人的支持与关心,有助于青少年个体形成对他人支持与帮助的积极情感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对健康积极的人格品质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心理学视角

1、社会心理层面

(1) 积极营造感恩的社会风气。感恩根植于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交互作用中。作为社会应该建立良好的感恩氛围。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感恩教育并举办各种感恩活动,以营造一个人人都感恩的良好社会氛围。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发展理论认为:发展就是个体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他人与环境和个体的发展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个体不仅是社会文化影响的接受者还是授予者。因此,营造人人感恩的社会氛围是促进青少年个体感恩心理水平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而大众媒介可对受众造成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这种暗示引导受众按照媒介传播者的意图去思考、去认知、去行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很多受众通过接收媒介的信息,改变个体自己的态度,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服从。而大量研究表明青少年群体更容易受大众传媒的影响,因此,积极营造感恩的社会氛围对促进青少年个体感恩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2)积极树立感恩的榜样。及时宣传感恩的事件和感恩个体,树立感恩的榜样,号召大家学习,从而形成人人知恩、报恩的良好生活习惯。根据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我们知道,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从而进行学习,被观察者称为榜样。班杜拉认为,行为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我们不需要亲自体察行为的结果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当个体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奖励,个体就可能模仿从而习得这种行为。亲社会行为(如帮助、分享、感恩等)通过呈现适当的模式(他人的亲社会的行为过程)能够施加影响。强制对亲社会行为是没有效果的,有时强制的命令可能会一时有用,但会有反复,只有模式的作用才会更有效,而且持续时间更长。故此,树立感恩榜样,尤其是身边的榜样,对青少年感恩教育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

(3)积极强化感恩行为。通过网络媒体宣传报道、表彰奖励等各种方法对青少年的感恩心理及行为进行积极的、及时的强化,进而让他们形成感恩的习惯。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学习的一种形式,它是指一种自发反应性活动是由于其正性或负性后果而得以加强或者削弱的过程。个体为了得到其期望的结果,就会学会有意地作用于他们所处的情境。个体是否会重复某种行为,取决于该行为是否被及时强化。斯金纳强调强化是塑造行动的基础,不强化就不会巩固和发展某种行为,不及时强化同样不利于个体的行为发展。 所以,要促进提高青少年个体的感恩水平的提升,必须积极及时强化他们的感恩意识及行为。

(4)丰富青少年个体感恩经验。如果个体曾经有过一些感恩的经验,那么,在他下次遇到相似的情境时,其感恩的可能性就比其他人要高。依据弗里德曼观点得出:个体通过以前的利他行为的表现,向外投射出一种“利他”的自我形象,而一般个体都具有追求自我形象前后一致的心理需求,因此,该个体以后就容易产生利他的行为。由此可见,青少年个体经历的感恩经验越多以后产生感恩的行为可能就会越多。

2、学校教育的积极干预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也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那学校应该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感恩意识,提高他们的感恩水平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作为学校,要对学生加强感恩观念的教育,积极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感恩意识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有效利用课堂教育的作用,不断激发学生们的感恩情感并强化学生课后的实践能力,进而让他们内化自身的感恩品质;(3)充分发挥教师榜样的力量,身正为范,积极开展各种有效的感恩教育活动,在学校营造一个人人知恩、感恩的校园和谐氛围。

3、不断重视家庭教育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作为父母,要时常教育自己的子女有感恩之心,并要以身作则,比如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之间要互敬、互爱、相互关心,对自己的父母要孝敬,也不吝感恩的表达;在与他人相处时,做到平等、谦恭、有礼和与人为善;在工作中,积极、认真负责,并时刻怀有感恩国家、社会、单位等给自己工作机会的心。父母的感恩榜样作用,是影响子女感恩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父母要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积极主动地给子女营造一个既温暖、轻松,又有理解和民主的家庭和谐氛围,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子女良好品质的养成和发展。还应该注重子女的良好生活态度、独立自我意识的培养,并积极强化子女的感恩行为。也就是说,要培养青少年的感恩意识提升他们的感恩水平,作为父母,应该有效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采取一些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教养方法,注重家庭和谐氛围的营造,不断加强子女的感恩意识、感恩行为,使子女的感恩得到良好地发展。

4、青少年个体自身感恩水平的修养与完善对策

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和对我们的养育;感恩大自然的恩赐;写感恩日记,计数感恩,写感恩日记能激发积极情绪创造幸福感,这已经被国内外众多研究所证明;及时表达感恩,对他人有感恩之意,及时积极表达,如,一句感谢的话语、一个小小的礼物、一条温暖的短信等都是我们表达感恩的方式。不吝表达我们的感恩会使我们更加愉快。

总之,作为青少年个体,我们不仅要善于学习各种感恩的理论、方式和事件,还要学以致用,积极培养和内化自身的感恩品质和意识,进而不断增强自己的感恩行为。

【参考文献】

[1]EmmonsRAMeCulloughME.Countingblessings versus burdens:An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gratitud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daily lif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84(2):377―389.

[2]Smith A.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6thed.)[M].Oxford,England:Clarendon Press.1976(OriginalworkPublishedl790)

[3]张利燕, 侯小花.感恩:概念、测量及其相关研究.心理科学, 2010.33.393395.

[4]石国兴,祝伟娜.初中生感戴和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J].心理研究,2008.1(3) 34―3.

第2篇:感恩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感恩意识;感恩教育;技校学生

一、引言

当前学校开展以引导学生学会感激为目的的感恩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感恩教育不但对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人格健全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对他们学习专业技能,提高他们就业质量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对于目前感恩教育的疏忽,及社会对感恩意识的期盼,技工学校更应加强感恩教育。

二、感恩,感恩意识,感恩教育

1、感恩;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实际上感恩就是人的处事、生活态度,对帮助你的人、爱你的人心怀感激,进而用积极的生活态度去回报人和社会,如人人能有感恩的心,让生活充满阳光,整个社会就会很和谐。人们常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记人之善,忘人之过。”“帮别人就是帮自己,爱是相互传递的。” 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感谢父母的生养之恩,感谢师长的培育教导之恩,感谢同事和朋友的帮助之恩,感谢对手给我们的竞争动力之恩,感谢苦难给我们的坚强意志之恩,同时还要感谢这美丽的世界万物。感恩是社会个体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基本修养。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2、感恩意识;

感恩意识则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人们有了这种心理需求,感恩行为就不难发生,人们会想法设法去实现感恩,所以感恩意识对于感恩教育非常重要。感恩意识是需要培养的,也是能够培养的。

3、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养成感恩意识,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于行的系统活动过程。教育者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自觉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并内化为个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成为做人的基本修养。

三、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感恩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学校是一个传播文化的特定学习场所,是指导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和形成价值观、塑造品德和养成行为的重要场所。特别是技校,95%的学生是寄宿生,校园文化对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必须注入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养成学生自觉参与感恩行动的行为习惯。这对于学生今后成为具有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的人有着重要意义。

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应该自觉做到明礼诚信,互相关心、爱护、帮助,情同手足,爱意融融。“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心存感恩。感恩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是道德价值的源泉,家庭、社会和谐的根基。

四、目前社会上感恩意识和感恩教育的现状

1、当前的社会环境缺乏产生感恩意识的土壤。

四川打工青年陈相远在厦门营救落水者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被救者至今没有露面。从这位被陈相远救起后却神秘“蒸发”的被救者身上,我们再一次体会到感恩意识缺失带来的冷漠与残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接触到的卡通、网络、新闻媒体等公共媒介中,只注重经济利益,忽略了对孩子的基本教育。人们普遍太关注自我,连最基本的亲情都非常淡薄。这些不良社会现象或多或少都对孩子们产生负面影响。

2、感恩意识缺失背后隐藏的是道德教育的弱化问题。

现在的学校教育缺乏感恩教育的学习内容,教育方式单一,学校把培养高分的学生当成了提高学校声誉、获得生源的手段,摒弃了把教会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公民的教育理念。大部分把德育教育停留在概念化、形式化的理论灌输层面。学生对身边的生活与小事缺乏感受,体验不到“感恩”的情绪。学生没有对真、善、美的真实体验,没有内省、自责、自律等深层次的精神搏击过程,因此也就没有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另外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的,所以孩子就以拿高分为目的,学习成了首要任务,家长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任劳任怨,忽视了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这样自私霸道的小皇帝就层出不穷了。

五、如何进行感恩教育

识恩、记恩、谢恩和报恩是一个完整的感恩过程,即使我们的能力有限,不能完全报恩甚至完全不能报恩,那前三个环节总是不能少的。

1、父母对孩子的感恩意识的形成具有首要作用,也负首要责任。

感恩是爱的基础,一个不懂感恩的孩子,决不会懂得什么是爱。所以父母要从爱入手培养孩子。下面我分析一下孩子缺乏感恩意识,父母一般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父母自身感恩意识差。这种父母要求别人多,回馈别人少,对别人的恩情无论大小,很少言谢。这些人的孩子耳濡目染,如何形成感恩意识呢?(2)父母对孩子太刻薄、严厉。父母或者由于生活艰辛,把孩子当成负担,或者生活还可以,但对孩子寄予了过高期望,把孩子作为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孩子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这两种情况都不可能形成孩子的感恩意识。感恩是发自内心的自由行为,一个生活在恐惧和无趣中的孩子会对谁感激呢?(3)父母教导不力。有些父母懂得恩情,也知道谢恩和报恩,家里气氛也很和谐,但是孩子感恩意识淡,这是因为父母教导不力。比如,别人为自己孩子做了好事或服务了,没有及时教导孩子谢谢别人;有人错误地认为买卖行为,无需感谢,等等。正确的是在自己和孩子受到服务时应该表示感谢,孩子做了好事也应该及时表扬和感谢。以上这几点希望家长引以为戒。感恩教育中家长要以身作则,从小就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爱孩子要让孩子懂得体验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家长应意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要转变育子观念,从细节中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理,在孩子的心里播下爱的种子。

2、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

社会正面的感恩教育必不可少。第一,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赋予感恩教育的内容,比如儿童喜欢的动画片。第二,在舆论方面造成正面的宣传,发扬传统思想中的精华的教育,对于社会中出现的过河拆桥,落井下石等与感恩之心背离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批判和打击。第三,在网络游戏、网站宣传中结合此方面的内容进行教育。

3、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

学校应该改变教育观念,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不要把他们当成某种工具。把学生当成主体,学生受到尊重,学生感受到学校的一切课程是为了自己全面发展而设立的,他们会由衷地感谢老师和学校,其感恩意识会自然形成。另外由于技工校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

4、重视提高教师的感恩素质。

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的地位最为重要,其人格魅力和渊博的学识使他们自然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毫无疑问,感恩素质已经成为新世纪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具备这一素质,教师才能有冷静而睿智的头脑,宽广博大的胸怀,仁慈宽厚的爱心,高瞻远瞩的目光;才能培养出胸襟开阔,目标远大,行动积极,关心祖国、世界和人类未来的学生。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自身要积极参与到感恩教育中去,更要身体力行,给学生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就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值得他们去感谢的人,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

六、结束语

全社会都应当关注感恩教育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家庭、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只有每个人都有了感恩意识,我们的社会才会形成互相感激、互相尊重、互相欣赏的良好风气,感恩教育才不会只流于形式。

让感恩之花开遍每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里吧!

参考文献:

[1]《德育》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3篇:感恩教育的概念范文

一、感恩教育对促进小学生人格完善的作用

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有效地开展感恩教育将会对其人格的完善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实现小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小学生的低层次的需求,例如生理、安全已经基本得以实现,而更高层次的需求正显得日益突出。小学生通过感恩教育可以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实现归属与爱的需要;反之,如果不具有感恩意识,那么其人际交往必然不会顺利。

2.有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感恩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超越。感恩思想将为他们提供新的价值目标,从满足自己的追求向回报他人与社会的价值转换,从而提升他们的价值和品味,开拓他们的人生境界,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

3.有助于小学生提高其自身素质。道德水平的提高是一个由他律向自律转变的过程。而感恩教育作为一种生活化、情感化的德育方式,极易被学生接受和感悟,所以,当学生的心被感化时,这种道德的标尺就会内化成学生心理的追求,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自身素质。

二、小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原因探讨

研究发现,目前小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主要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个层面,通过本节对小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小学生感恩教育对策,具体分析如下:

1.家庭方面的原因。目前城镇里面的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即使在农村地区,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小学生所受到的物质关爱远胜于前。小学生除了被自己的父母宠爱以外,还受到四位老人的溺爱,在这种有求必应的家庭环境下,小学生从来不会去考虑别人的感受是什么,这必然导致其感恩意识的淡薄。

2.学校方面的原因。学校方面的原因是导致小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又一重要原因,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就是分数,分数至上的理念导致学校过度关注对小学生的知识传授以及智力的教育,而忽视了德育的发展。与此同时小学仅有的德育课也是授课老师将自己置于道德的神坛侃侃而谈,丝毫没有将自己置于与小学生同一个族群的概念,其结果就是道德教育效果的大打折扣。

3.社会层面的原因。教育与社会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毕竟任何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而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其间夹杂着各种不健康的思想观念,在无法有效地将小学生与这种不良社会思想进行完全隔离的情况下,小学生的思想观念难免会受到类似观念的冲击。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导致其身在福中不知福,对于其所得到的一切没有感激意识。

三、小学生感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感恩教育作为近年来教育领域的一个新兴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感恩教育目标模糊。观察目前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目标却是仅仅停留在一个模糊的意识层面,很多小学教师都不能够准确地描述感恩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小学教师,因为目前各种有关的教育文件上面都没有明确的提及感恩教育,感恩教育被放在了思想品德教育这门课程中,而目前品德教育这门课程根本就不受重视。仅仅强调灌输,而忽视道德教育的做法违背了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对其全面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2.感恩教育形式化。我国教育体制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考试”,对于知识性的课程采用考试的方法来评价固然行得通,但是对于思想道德课程也不加变通地采用考试来评价则有失偏颇。学校对小学生感恩教育基本上停留在认知层面,即仅仅是给学生讲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但是对于小学生的行为层面却无法有效地进行把握。

四、提升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针对目前小学生感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感恩教育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小学生感恩教育目标。各级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小学生感恩教育,结合我国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尽快出台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具体标准,从而在制度层面规范小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开展。

第4篇:感恩教育的概念范文

孝道贯百代,上下五千年。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史料记载,孝道文化萌芽于父系氏族社会,于西周正式形成。《周易•序卦传》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在“三德三行”(至德、敏德、孝德、学孝行、学友行、学顺行)思想的指导下,“孝”成为西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伦理价值观念。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汉代的朱熹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将佛道思想有效的吸收融合,系统地提出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规范[7]。由此可见,孝道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孝道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养亲敬亲尊亲、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等思想在孝道文化中得到了集中体现,“爱敬忠顺”是孝道文化的鲜明特征。爱敬之于家庭,忠顺之于社会[8]。“爱敬”强调不仅要让父母老有所依,从物质条件上养活父母,使他们吃穿不愁,还要让他们老有所乐,心情舒畅地度过晚年生活。“忠顺”将孝道扩展到整个社会。从最初孝道的引申含义来讲,“忠顺”突出了弥足珍贵的民主管理思想,然而在封建社会中,“忠顺”逐渐为统治阶级利用,成为其驾驭统治人民的有利工具,精神内涵逐渐发生异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今“忠顺”倡导的是要善待他人、社会和大自然,促进人、社会和大自然的健康、和谐发展,这对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富有参考价值。

二、传统孝道文化对感恩教育的价值

孝道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人伦道德的基础,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力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具有重要意义。1.传统孝道文化体现了养亲敬亲尊亲的思想,使感恩教育更具有亲和力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国策,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家庭逐渐形成了“421”结构,家庭结构的小型化造成了一个孩子要负担起两对父母和四对祖父母的格局,年轻人养老负担逐渐加重。基于现实的压力,一些年轻人的孝道观念受到了严峻挑战,越发迫切需要我们重拾孝道。孝道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感恩的根本体现。曾参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由此可见,用孝道文化来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其肥沃的文化土壤,更具有亲和力[9]。行孝道除了应满足长辈们的物质需要外,还要更加注重其精神需求,只有这样,年老的长辈们才不会觉得因为衰老而没有生活保障,他们的心灵才不会孤独和空虚,我们的家庭才会和谐。2.传统孝道文化体现了博爱的思想,使感恩教育更富有感召力孝道除包含“养亲敬亲尊亲”外,还强调“推恩”。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意就是在人与人相处中,应当推恩及人,使孝道得以升华,以求达到博爱的境界[10]。博爱思想所憧憬的是一个高度和谐的理想社会。不同家庭、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生活习惯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不同阅历、不同角度、不同知识背景的师生在一起接触和交流,发生一些观念冲突或摩擦不可避免,但是只要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关心,以博爱求理解,以博爱求支持,哪怕陌生人的一个眼神,一次抬眉,一个点头,都会让我们心中漾满甜蜜;哪怕同事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声关怀,都会让我们梦里充满美好。3.传统孝道文化体现了生命教育的思想,使感恩教育更具有说服力在传统孝道文化中虽然没有生命教育的概念,但无论是“孝”字中的意蕴还是孝道教育,无不鼓励着我们要关注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生命[11]。然而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现象令人担忧。“富士康”集团的“十连跳”事件,中山大学博士论文未写好跳楼自杀事件,等等,无不震撼着我们的眼睛,触动着我们的心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孝子的第一件要事。传统孝道文化激励着大学生要培养自尊自爱精神,明白珍惜生命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这是对大学生最好的感恩教育。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到来导致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膨胀。传统文化所构建的意识世界受到了严峻挑战。大学生忽视周围家人、朋友、师长对自己的关爱,专注于自己的世界中,屡见不鲜[6]。1.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表现(1)家庭生活漠视亲情。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应当精心培养。但是长辈们爱幼的本能,使得一些孩子基本上没有接触艰苦环境的锻炼和熏陶,加之父母的娇宠和溺爱,导致部分大学生从小就不懂得生活的来之不易,许多人形成了把父母长辈的照顾视为理所当然,而不知回报的心理。山西长治上党老区一位“无奈的老农”在痛陈儿子不知感恩时感慨道:“不知在大学里除了学习文化,还能否学到良心?”从近年来媒体对此类新闻的报道来看,这种现象绝非个别。(2)人际交往漠视友情。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也都离不开人际交往。由于受自我中心思想、自我封闭、社会功利和猜疑妒忌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与别人沟通时很少在意别人的感受,也不懂得换位思考。在与别人相处时,缺乏理解、宽容和合作,遇事容易斤斤计较,容易发生冲突。从清华大学朱令被舍友投毒,到云南大学马加爵用铁锤敲死舍友,再到最近刚刚发生的复旦大学林某投毒杀死舍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名学生因口角捅死舍友等事件,那一颗颗漠视友情的心,震惊的不仅仅是社会和他们的家人,更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灵。(3)学校生活漠视恩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给他人提供帮助的人需要的仅仅是精神上的认可与理解,而不是回报。但是如果好心人的一片热心换来的是冷漠,那无疑会令人寒心,从此社会上可能会少一个热心人。在感恩意识缺失的今天,发生在我们身边漠视恩情的案例还少吗?有些学生把尊敬老师当成了达到目的的手段,在学校时对老师尊重有加,一旦毕业跟老师形同陌路;有些学生通过社会资助完成学业,然而当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时,再去资助别人的寥寥无几。2.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1)传统孝道文化在历史传承上的脱节[12]。传统孝道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对于这样一笔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历史上是高度重视甚至无限拔高的。如《孝经》把孝确立为“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的最高原则。但是从“五四”以来,特别是在十年“”中,片面否定传统文化思想,让沉淀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伦理道德规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践踏和摧残,家庭文化的政治化倾向造成了中国传统家庭由重视孝道向片面否定孝道转变,导致社会人情冷漠、家庭观念不强,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家庭文化中的仁爱美德被不断削弱、消失。历来广泛倡导的感恩思想在如此不利环境中无法得到有效继承和发扬,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来说更是如此。(2)社会功利化的驱使。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一方面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讲求知恩图报,修身立德。但现实生活中,由于利益的驱使,造成了部分大学生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和自我需求的满足,而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使人与人的交往更多带有庸俗的功利色彩。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难免受到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在个人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有些大学生对利益的过分追求,迫使自己丧失了心灵的激荡和升华,感恩更是无从谈起。(3)代际关系的转变和代沟问题的加剧。现代社会打破了传统家庭的稳定性,使得代际关系发生了转变。特别是年轻一代大规模涌向城市,与年老一代城乡分居的现实,加剧了代际之间的冲突,扩大了代沟。在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下,年轻夫妇既要背负事业和自身小家庭的负担,又要以笑脸展示于4位老人面前,如此种种令他们身心疲惫,往往使他们忽视尽孝。而父母养子防老的心态较重,对子女能否“行孝道”有着较高的要求。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要求子女不仅要在物质上瞻养父母,而且要在精神上尊敬父母。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很大一部分人已经能实现“经济上尽孝”,但也有一部分人出现了尽孝方式上的偏差,认为钱能解决一切,忽视了老人的内心需求。(4)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错位。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父母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逐渐养成了孩子养尊处优的习惯;怕孩子吃亏,慢慢培养了孩子自私的心理。学校教育中注重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加之学校缺乏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有效引导,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弱化和湮灭。因此,“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他们不知国家和社会的培育之恩,不知集体的扶助之恩,更不知父母的养育之恩。

四、以传统孝道文化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精神实质使得其在大学生感恩教育中更具活力,同时大学生感恩教育又是传播传统孝道文化的重要渠道。以传统孝道教育为工作切入点,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新途径,符合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和感恩意识的形成过程,也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1.在传承传统孝道文化精髓中加强感恩教育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为此,当我们以传统孝道为切入点,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必须对传统孝道文化进行一些重新解读和有效梳理,提取其中精华,并结合新形势下感恩教育的新要求进行重新诠释,进而在继承中加强感恩教育。一是要注重吸收孝道文化精华,主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从感恩认知、感恩情感、感恩行为和感恩习惯4个方面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提升道德修养;二是注重吸收习俗文化中“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光荣传统。例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被国内普遍认同的“母亲节、父亲节”等“洋节日”都是优秀习俗文化的体现,社会对这种节日的需求,正体现了我们对“养亲、敬亲、尊亲”“知恩、识恩、感恩”的渴望。2.在拓展传统孝道文化载体中加强感恩教育“五四”特别是十年“”中,“孝道文化”被主观地框定在“政治教育”范畴,在德育理论、德育实践中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3]。因此,在崇尚“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今天,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吸取古代德育教育的成功经验,以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和传统孝道文化为平台,重构学校德育教育新体系,探索校本德育新途径。一是实施“孝道与感恩教育进课堂”计划。在《思想道德理论与法律基础》等必修课和其它选修课课程中开展孝道与感恩教育,实现学校德育教育与孝道教育的对接。二是实施“孝道文化特色校园创建”计划。在学校适当之处建立一些亭台楼阁、雕刻等具有孝道文化特色的“艺术景点”,在图书馆、教学楼楼廊墙壁两侧等地尽可能镶嵌上孝道文化有关的名言警句或绘画等作品,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孝道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三是实施“五个感恩”计划,即定期围绕孝道和感恩教育主题开展感恩党、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同学系列活动,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传统的真谛。3.在构建传统孝道文化教育长效机制中加强感恩教育德育教育既是一个复合工程,也是一次全民总动员的过程,感恩教育只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一部分,而传统孝道文化教育也仅仅是感恩教育的一个视角。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大学生识恩、知恩、报恩,需要不断丰富传统孝道文化载体,着力构建“四位一体”的感恩文化长效机制。一是构建“明德育人”长效机制。要使学生“明德”,家庭、学校、社会各自承担着自身的作用和功能。家庭要以亲情为纽带,注重学生习惯养成和道德的启蒙教育;学校要以改革评价体系为切入点,注重知与行的有机结合;社会则要以给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为突破口,注重环境育人、氛围育人。二是构建“教书育人”长效机制。要把感恩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着力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学生亲临其境,感同身受。三是构建“管理育人”长效机制。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各级管理工作者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对学生言传身教,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以模范的行动带动学生,以出色的工作影响学生,齐心协力推进感恩文化建设。四是构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要把握好每一个服务环节,做好每一个服务细节,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营造出浓厚的“怀、大承担、大责任”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享受学校各项服务的过程中感受感恩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弘扬优良传统孝道文化的过程中让崇尚感恩之风盛行。

第5篇:感恩教育的概念范文

一天,我接待了一位家长,闲聊中她跟我分享了一件事:女儿过生日那天,我忙里忙外。晚上女儿毫不领情,数落着一二三,直埋怨我这里做得不好,那里做得不对。我觉得很伤心,问她:“我花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办这个生日,你就没有一点要感激的吗?”她说:“你办得好,当然我会感激,但是你没有为我办好,我怎么感激。”“就算你不满意,但是我辛苦为你做了这么多年饭,你就没有一点感恩之情吗?”“我没有感觉到你很辛苦啊,你应该做的事,我为什么要感恩”……现在成长起来的“90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关爱之中,大多冷漠自私,片面强调自我价值,没有“他人”的概念,缺乏责任心,缺乏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遇到事情不知道感动,受到帮助不知道感谢,甚至对自己父母也缺乏理解与尊重。更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的是他们对父母、老师等应该被尊敬和亲近的人都很冷淡和忽视。对于那些为了他们的成长付出很多心血的人,置之度外。尤其一些贫困家庭学生,面对父母的含辛茹苦,他们却挥金如土;部分受到社会爱心人士捐助的学生毫无感激之意,漠视爱心;每次回家除了伸手要钱,跟父母聊不到几句话。他们把接受他人的爱心和捐助视为理所当然,“感恩意识”已经淡化到让人寒心的程度。

我们不禁要问,一个连给予自己恩情的人都忘记的人,怎么可能爱陌生人、爱社会和国家呢?因此,进行感恩教育,使感恩成为职业中学学生做人的基本准则,让每一个人都能自觉自愿爱护美好事物,并以感恩的心态感激社会、他人对自己的呵护。

一、言传身教,让爱满家园

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不能一味溺爱、纵容子女。用自己的言行让他们学会爱;唤醒爱的意识,懂得感谢;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使其成为有“感恩”情怀的现代人。父母的观念应该随着社会进步和子女成长不断变化,要引导子女多实践“爱心”行为,强化子女的感恩行为。

我曾经在班上做过调查,75%的学生认为父母为自己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不需要感到过意不去。2012年我布置了一项暑期作业,让学生到父母工作的单位进行社会实践,从而亲身感受父母工作的艰辛,挣钱的不易。秋季学期开学后,能明显感到大部分学生长大了,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双休日愿意帮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了,如扫地、叠被、洗碗、拖地板、烧饭、做菜。父母对子女所有的付出都是不求回报的,但是在子女成长过程中,让他们学会接受爱心,懂得感恩、知恩图报是不可缺少的一课。

二、传授感恩,寓教于学

“感恩”是双向的,不能只索取而不付出。谁都不可能只奉献不回报。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对别人的善举不可以熟视无睹,因为我们总在接受自然的恩惠、他人的帮助。教育中要启发学生挖掘那些或大或小的恩惠价值,引导学生用心捕捉、感受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恩惠。这样既能让他们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又能唤醒学生的爱的意识,对身边的人和物心存“感恩”。

课堂作为感恩教育的主渠道,寓教于学。每一位老师都是活生生的示范教材,教学过程中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选取“感动”、“爱心”的生动教材,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授课中渗透感恩,让感恩教育寓于身边事情中,润物细无声,以达到培养学生感恩情感的目的。

作为一名计算机老师,我在讲授软件应用中时时渗透感恩教育。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的德育工作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既掌握相应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又学会感恩、善于感恩,取得技术课程学习和德育教育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主题班会为载体,唤醒学生的爱心,重视父母、老师、朋友、大自然对自己的付出,学会知恩图报。学生在自行设计和组织的主题班会活动中形成情感和产生行为,更具有真实性和激励性。

三、践行“感恩”实践,激发自我成长

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个人的行为久而久之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习惯久而久之会成为一种性格,一种性格久而久之会成就一种命运。

我校开创“春蕾班”,开展帮扶活动、志愿者活动及勤工助学等活动,让享受“春蕾”关爱的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爱与被爱的温暖与甜蜜。

以节日活动开展感恩教育。如清明节进行祭扫,感恩先烈们的拳拳报国之情;教师节让学生感知蜡烛成灰的奉献精神;国庆节让学生感知祖国的强盛,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重阳节感恩于为我们的成长付出毕生心血的父母双亲;反思回味有恩于己的人和事,激发感恩意识。

学唱感恩歌曲,如《感恩的心》、《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爱的奉献》、《父亲》、《母亲》等歌曲,诗歌朗诵《父母爱》、《爱》等,组织全体学生观看电影《暖春》,排练课本剧《爱在我们身边》等,教育学生在得到爱的同时,还要学会回报爱、给予爱,并感受生命因为有爱而美好,生活因为有爱而幸福。

感谢他人的帮助之恩。告诉学生我们能进入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就是一种缘分,要感恩这种缘分,在生活和学习中互相激励、互相扶持、互相安慰,在交流中获得欢乐和充实。感恩同学给我们带来安静的学习环境、整洁明亮的校园环境、互帮互助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心存感激,用实际行动努力回报班集体。

四、杜绝感恩教育的错误倾向

“向老师、家长下跪谢恩、员工向企业老板报恩等”行为使“感恩”变了味,带有功利色彩,它与时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格格不入,总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1.谨防感恩教育庸俗化。感恩不是庸俗的私情义气,不是等价的交易,更不是不分好歹地全感谢。把社会低俗的如金钱关系引入感恩教育,必将让本应纯洁的情感罩上模糊的一层“雾霾”。为了感恩,而达到某种个人目的“投资”,让报恩成了“收益”,计较于回报的多寡。把没有“收益”的感恩当成受惠者的忘恩负义,这种结果将会给他人带来压抑,带来额外负担,让他感受不到爱心的真挚。有位学生发现另一位学生抽烟,就提出“意思意思”,否则汇报给老师,像这样的“恩惠”,还能美名曰“知恩图报”吗?

2.谨防感恩教育简单化。制作感恩卡片,讲感恩故事,唱感恩歌曲,进行诸如“帮妈妈洗一次脚”的感恩活动有一定的作用,但不会因一次活动就彻底解决学生的感恩认知问题。过于拘泥形式而缺乏实质性的教育感染力只能让学生感动一时而不能具有深沉的感恩情怀。对已经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职中生来说,以积极、友善的态度面对生活,形成以一技之长回报社会,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气是更深层次的教育目的。

3.谨防感恩教育盲目复古。感恩文化应有“中国梦”的时代特色,不能把赐予的某个机会别人来敬仰。在资助困难学生时,少搞“示众型援助”,只会让受助者付出“示众”的代价。学生向老师下跪,员工对老板效忠不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而是封建文化糟粕,违背新时期感恩教育的本意。

第6篇:感恩教育的概念范文

幼儿园感恩教育的内涵和价值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应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包括三个层次:第一,认知层面,就是要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可,第二,情感层面,就是要在认知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种幸福和愉快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产生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第三,实践层面,就是要把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具体行为,并形成回报恩情,甘于奉献的习惯。

培养幼儿感恩意识,激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引导幼儿对亲人、朋友、长辈、社会、自然表达感恩之心;启发孩子们学习思考,我可以为别人做点什么?和幼儿一同体验感恩的幸福。

幼儿园感恩教育现状

幼儿园对感恩教育的重视不够。感恩教育属于五大领域中的社会领域,但是在观察记录中发现,社会活动中对幼儿情感方面的教育仅占一半不到的比例,在具体的教育目标中几乎没有关于幼儿形成感恩意识的目标。受应试教育和家长传统观念的影响,幼儿园忽视了对幼儿的德育教育。

目前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对幼儿感恩教育就是要培养幼儿学会感恩父母、教师、同伴、社会表示赞同,但是对于具体年龄段和班级的幼儿应该学会感恩教育的内容认识是模糊的。而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感恩教育应该在不同阶段确定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目标,同时每一段的目标都是下一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感恩教育形式单一。强调单纯的感恩认知教育,教育的手段也缺乏变化,只是在个别音乐、语言活动中通过讲感恩故事、唱感恩歌曲和利用生活或片段进行说服教育等传统的和随即的教育方式进行,没有采用游戏等幼儿喜欢、容易接受的形式来进行教育。家长采取的感恩教育方法更是呈现出随机性和片面性,对感恩教育停留在表面上,只注意幼儿言语上的感恩,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也采用言语上的说教,忽略了幼儿主动与人交往的热情和合作的愿望。

幼儿园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和策略

以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活动为契机和主题,在日常生活及教育活动中开展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其中涉及了健康、语言、社会、艺术、科学五大领域,包含游戏活动、集教活动等各种形式,因此能调动幼儿的兴趣,并且从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五个过程,层层深入,强化幼儿的感恩意识,引导幼儿感恩他人。

1 帮助幼儿认识恩

国庆主题活动中,首先引导幼儿认识祖国,通过制作小红旗,认识中国地图,欣赏义勇军进行曲,欣赏王二小的故事,幼儿一步步了解,知道祖国是所有小朋友共同的家。把“祖国”这个大的概念分解成幼儿能感知的一个个小部分,以达到最终认识祖国这个整体的目的。

中秋主题活动中,幼儿在分月饼的过程中,会发现父母亲人总是在为自己着想,了解到父母每天辛苦的工作,在中秋节才能团团圆圆在一起,体会父母的辛劳。

重阳主题活动中,幼儿相互讲述自己的爷爷奶奶,收集爷爷奶奶为自己做的点点滴滴,在描述中幼儿发现人老了就像孩子一样,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帮助。

2 启发幼儿体会恩

幼儿讲述自己的国庆假日生活时,启发幼儿体会祖国的发展,以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每个人都应该热爱我们的祖国,祖国这个大家庭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工作,去维护她,建设她。

幼儿通过分月饼尝月饼,体会自己生活的甜蜜与幸福,体会父母和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对孩子们来说,活动是他们最好的老师,所以单靠讲与听是不够的,在节日感恩教育主题活动中,包含了五大领域,并且应用不同的形式的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活动中感悟感恩,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在分月饼过程中幼儿自己分工,共同合作,是每个幼儿对最后的结果都很满意,让幼儿体会到同伴的价值,让幼儿在活动中充满对同伴的感激。

3 指导幼儿用行动回报恩

教师是孩子眼中的偶像和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开展节日感恩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也应该时刻关心幼儿,在接受同事、领导、家长和幼儿帮助时应表达出自己的感谢之情,谢谢他人。幼儿天模仿,当我们对幼儿时时关爱,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时,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潜移默化中他们也会做出类似的行为。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幼儿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值得感谢的人,无形中就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使幼儿懂得了如何用行动回报他人施与自己的恩。

4 引导幼儿关爱他人

第7篇:感恩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思想品德 ; 创新 ; 激励 ; 素质 ; 感恩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046-02

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先做人,后做事,这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是21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围绕考试指挥棒转,失去了应有的德育功能,而德育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对未成年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因此,德育教育工作必须依据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以学生为本,遵循德育原则,体现新课改精神、创新精神,树立德育新概念,寻求德育新方法,探索德育新途径。

第一,思想品德教育要有激励性。激励可以采用:1.目标激励。通过激励内动力在人的心理方面发生变化,使人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发生变化,如在本校举办的第一届体育节活动中,我们采用了“目标激励”的做法,开始前,号召每人在体育节期间每天做一件有意义的好事加德育评分1-5分,结果就连最差的同学也得评分15分,同学们说:只有人人都献出爱,我们的体育节才会成功,才会充满光彩,才会让运动成为习惯。2.采用榜样激励。在实施榜样激励时,要以具有鲜明代表性的人或事,使主体人在心理上发生定向变化。近年来由于打工热、谋工作难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大脑,尤其在农村,部分家长、学生感到读书与不读书没有什么两样,对未来感到渺茫,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不下功夫,不思进取,甚至辍学打工。面对如此情况,我们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精心组织了“树远大理想,创事业辉煌”的学风动员座谈会、动员大会,特邀本校骄子张梅艳(南开大学就读)同学现身说法。张梅艳同学勤奋好学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在场的家长同学。会后各班又精心组织了“学习张梅艳同学,树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主题班会,取得了极大的榜样激励效果。3.情感激励。创设特定环境形成一种氛围,一种气氛,促使人的情感及内心世界发生变化。如在讲授“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节时,一名叫王振权的同学以《我爱你中国》为题,用自身的体会说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使同学们感动,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激励”能诱发无痕效应,能诱发综合效益,能诱发无差异效应,能诱发快乐效应。“激励”是通过动中寓教,乐中寓教,动乐教融为一体,让人洗个“温泉澡”,把教育变成“吹面不寒杨柳风”,因而不易引起反感,使思想教育工作易被学生接受。尽管激励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在实施时,一要综合年龄特征,不能把学生成人化。二要注意地理、人文、环境的差异。三要注意充分利用载体。四要注意精心设计,精心选材。总之,激励是一种集声、情、景于一体,产生立体效果的一种德育教育方法。

第二,德育教育要渗透感恩教育。近年来,由于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华传统美德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对自然、父母、祖国、社会的感恩、报恩意识和观念,在许多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小学生的心目中大打折扣,甚至很淡漠,其根本原因是感恩意识缺失。感恩意识的缺失其影响不能低估,其危害必然导致主体品质的自私自利,导致人情的冷漠,导致社会道德的滑坡。为此,学校德育工作中渗透感恩教育十分必要。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未成年人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品德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要渗透感恩教育:

一、要制定较完善的感恩教育目标体系,细化标准和系列活动计划,对感恩教育提出明确的要求目标,使感恩教育有计划性、长远性和可操作性。

二、要运用科研方法,开展感恩教育。如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方案研究法、活动熏陶法等多种方法,寻找一种更有效、有针对性的感恩教育手段,提高感恩教育成效。

三、利用身边环境进行宣传教育。利用环境进行宣传教育,让校园里洋溢浓浓的感恩之情。如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播放感恩诗歌、散文、歌曲,讲感恩故事,创办以感恩为主体的墙报、黑板报,举办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等,让学生身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时时刻刻受到感恩的熏陶,感受浓郁的感恩情感氛围,感悟校园环境所传递的感恩之情。

四、举行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感激身边的人和事,感激父母的养育、教诲,感激老师的导航、栽培,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进而学会感激他人,感激社会,感激一切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人,从而提高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品德。1.抓住有关节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如母亲节教师节等。2.给学生布置感恩作业,如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捶捶背、搓搓手等。3.要求写一句真心感激的话,表示对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学校、社会、先烈、英雄人物感激之情。

第8篇:感恩教育的概念范文

在当今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综合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全世界都在关注发展与创新。感恩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资助育人工作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课题。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更是对大学生追寻生活的意义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旨在分析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外在现象,分析其内在原因,寻找切实可行的策略,希望能对资助育人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感恩意识;感恩缺失;感恩策略

世界是个复杂的矛盾体,任何人生存在世上,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可以多重情况混杂,母爱感恩、友情感恩,甚至过路人也会有感恩,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应该心存感恩之情怀。由于这种情怀,生活在世上的每个人都不是只为自己而存在,这种恩情是人与人连接的纽带,从而支撑起整个社会。

近年来,高校中不断出现大学生自杀现象,根据不详记载,出现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原因有:恋爱、家庭、生活压力大、家庭经济变故等不同原因。而当今大学生尤其90后的小鲜肉,较之70、80后的大学生相比,生活条件优越了很多。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反而经不起乘风破浪的颠簸,这种现象已不足稀奇。而令我们反思的是: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否反映了在道德教育内容中是否缺乏感恩教育。感恩就是知恩、感激、报答,每个人成长的家庭环境中,是否能让生长中的孩子意识到父母的知恩图报、仁义孝敬,得到他人的帮助后应充满感恩的思想和情怀。在当代资助育人工作中,感恩教育则是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创造一定的感恩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实施以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的教育内容,完善人的精神生命,呼唤人性的生命教育,也是一种道德教育。这种感恩教育对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促进个体的人性发展,增强社会的进步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把对父母感恩延伸借鉴到对社会的感恩,感染社会中的人,获得社会的个人的帮助,同时也延长了个人对生活的发展。每个人都弘扬艰苦朴素、勤俭治国的精神,反对铺张浪费、反对急功近利,这样的思想意识也是一种感恩,也便构成了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社会庞大的服务站中的一部分,在接受他人对我们的恩惠和帮助的同时,也能意识到对别人的施加同样的恩惠来提高人的社会价值,一个人的道德价值越高,在社会上生存的意义也就越大,因此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正确的处理爱与意志的关系,可以帮助人们在遇到困难时,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促进感恩美德内化为个人的优良品德,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和意志。具备感恩心理的人,有宽容和善良的心,当受到他人的帮助时,享受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惠而感同身受,激发内心的感恩之情,而这也是塑造人性美的重要内容。如果没有优良的生活价值观和世界观,道德很快就会落入低俗的圈套,在生活中体验美好价值的感受也很难形成,促成当代大学生自杀事件也就频频出现。

此外,大学生虐待动物事件的频发也正说明了当代感恩教育的匮乏,从复旦大学研究生张亮同学用残忍的手段杀害30只小猫到清华大学高材生刘海洋用硫酸去伤害黑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他们对生命的漠然,对动物的残忍手段令人感到胆寒。因此,感恩教育需要持续下去,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片面的教育,需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去引导。让当代大学生从根本上意识到感恩的重要性,教学中需要不断的发现和探索感恩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让感恩教育发挥应有的效果,让大学生充分理解感恩,学会尊重、爱护自己和其他生命。大自然所给予的,他人所给予的,都需要发自内心去感恩,不只是表面上的礼仪和物质上的回馈。

根据大学生抽样调查显示:有9(2)7%的大学生认同目前大学生离不开对感恩的教育,但是怎么开展感恩教育是目前所面临的难题。关于这方面的讨论,诸多教育学者对感恩教育有着不同的定义,其侧重方面也有不同。有的教育学者认为感恩教育是运用一定的手法和手段按照一定步骤进行有目的性的一种人文教育,让大学生从认识感恩到报恩两个环节。有的学者认为感恩教育应该切合实际,从生活中出发,逐步形成感恩意识,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情感,进一步使这种感恩的情感发展成实际行动,形成一种具有亲和态度的人格教育。结合教育学者对感恩教育的探索与讨论,本文认为感恩教育应该从实践出发,因为感恩存在于社会内部,是多层面的,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同层面。教育者应该结合实际,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大学生实施知恩、感恩到报恩的三大环节。

为解决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的难题,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具有感恩意识的人,树立自己在他人、社会、自然生活中获得力量,继而成长和发展是在自我、物我、人我的关系中形成的。大学生自杀就是无视生命,更无法谈及感恩,感恩意识的缺失,使自己迷失了生命的价值。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不尊重自己的生命,缺乏人生阅历,出现主管和片面的看待问题,误使自己陷入忧虑和苦闷的压力之下,不能承受生命之重而选择自杀。因此,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感恩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开发生命的潜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努力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从生活中获得美好的感受,促成自己生存发发展的动力。人的生命都有不同的价值,维持生命是人不可逃避的人性本能,而有些人则选择放弃这种本能,放弃生命的尊严,更放弃了父母的养育之恩,无视父母的感恩之情。个人与社会、集体、国家的关系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大学生面临着全新的人生旅程缺乏感恩意识、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正确认识,我行我素。这些现象充分说明,学生本人与社会、国家,小至学校的恩情是断裂状态的,而恩情本是连接人与人直接感情的纽带,正是这种纽带支撑起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种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是离不开家庭的生活环境的,在从小的家庭生活环境中,最关心的也是自己的意图和利益,所以成长中的年轻人在社会上遇到坎坷,便忽视他人存在的意义而选择极端的办法做事。这本身不是错,而是缺少宽容之心。没有把在校学习作为生存的本质目标,也没有对社会给予我们进行一些回报的意识,没有让个人利益服从于整个社会的利益就是一种缺乏宽容之心的表现。大学生在成长期对这种个人主义意识的环境影响下,淡化自己对集体的恩情,强烈的追求个人利益,利用保护、竞争的方法,随着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自然的发展,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应当结合学校的客观实际,充分发挥出教育者的教育职责,不仅传授大学生基本的感恩知识,还应该帮助大学生提高对感恩的客观认知,培养大学生感恩的情怀和观念,训练一种感恩的意志,在不断地引导教育中,最终让大学生形成感恩的习惯。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应该具有广泛的融入性,可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果只是片面的,只专注于某个层面上的感恩要求,放弃其他层面的道德需求,在大学生的感恩行为就会出现失衡的现象。为了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理应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在感恩的教育内容上应该涉及到大学生的不同层面和阶段,把感恩的原则和要求都要涵盖进去。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起点也应该具有多端性,从整体来看,因为由于大学生活的复杂性,社会性,不同大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生活领域对感恩的认知水平也是不同的,这就不能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都必须从解释感恩的基本概念和规范原则开始。从个体来看,每个大学生受到的家庭教育不同,生活经验和环境的不同,不同大学生的感恩认知水平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在感恩的教育上应当切合实际,多个端面出发,找到适合不同类型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方式。

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关键在于学校教育,我们不可能消极的等待未成熟的学生去改变社会的风气,只能通过创造一种和谐的校园环境,让感恩精神在学生之间发酵。让学生在这种充满友爱、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培养自己乐观、积极、宽容的情感,热爱生活和学习,锻炼自己具备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能力,成为理解人、尊重父母、热爱社会、学校、国家的准社会人。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增强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时效性,使感恩教育跟符合生态环境、生命教育、优良传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在大学课堂中有必要开展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人际关系、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显性和隐形的灌输感恩教育的内容和意识,从而养成大学生对世界、对人生以及以怎样的方式去生活的正确理念,认识到祖国的博大情怀、父母的无私奉献,形成正确的感恩意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更新,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有针对性的捕捉恩惠的细节,帮助学生挖掘感恩意识,让学生在情感和态度上发生积极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追求更高尚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叶宝娟,杨强,胡竹菁.感恩对青少年学业成就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02).

第9篇:感恩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内容;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135-02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近代哲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感论》中涉及到了感恩这一概念,这便成为感恩世俗研究的开始,其把“感恩”定义为“立即和直接促使我们去报答的情感”。在我国,对于感恩的论述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蓼莪》,其表述为:“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在《现代汉语规范辞典》中解释为:“感谢别人对自己的恩德”,而《牛津英汉字典》则解释为:“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因此,我们可把感恩定义为“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人的感恩意识。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和心理趋向;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规范。人只有心怀感恩意识,才会主动去报恩乃至施恩。开展感恩教育,目的是让大学生能从他人的立场出发,急他人之所急,乐他人之所乐,积极学会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感人所感,知他人之情,能体谅他人、同情他人、帮助他人,从而形成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应有之义,也是培养大学生“道德意识能力”的重要手段。确切地说,就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针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遵循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发展规律,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大学生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其目的就是让大学生深入了解“恩”,深切体会“恩”,不忘所受之“恩”,并将“恩”施之于需要之人。在大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助于学校教育中人本生态的建立,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二、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

1 感恩父母

“百善孝为先”,感恩首先应该感恩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又费尽心血哺育我们,他们热爱自己的子女,为子女起早摸黑,为子女受苦受累,只要能把子女培养成才,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工作、金钱甚至健康和生命,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永远给予我们关爱、宽容,为我们奉献和付出的人。因此,我们首先要感恩父母,感恩父母把我们带到人间,感恩父母的含辛茹苦的教育,感恩父母的鼓励和默默的支持,感恩父母无私的爱。大学生应当听从父母的教诲,体贴父母的辛苦,肯定父母的付出,并努力地回报父母之恩。

2 感恩师长

感恩师长在我国有着优良的传统。孔子曾说过:“弟子人则孝,出则悌。”意思是,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在社会上要尊敬老师。老师传授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给予我们指导和教育,我们要报答老师的培育之恩。在当代社会,尊重老师更是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的一种体现。感恩教师需要实际行动:课堂上,一道坚定的目光,一个轻轻的点头,证明你在专心地听课,这便是感恩;下课后,在校园里看到了老师,一抹淡淡的微笑,一声礼貌的“老师好”,这也是感恩;在考场上,认真应试,仔细答题,诚信考试,这依然是对老师的感恩。这一切都是多年来老师对学生谆谆教诲的成果,我们只有心怀感恩之情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3 感恩社会

当今的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国家和社会提供给我们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让我们在和平年代快乐成长;感恩国家和社会提供给我们优越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使我们能全身心的学习;感谢社会对于大学生的众多优惠政策,如国家财政部、教育部颁布的高校大学生国家奖学金助学金评比办法、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甚至大学生在购买火车票时还可以享受半价优惠等。对于这些优惠和关爱,大学生应该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

4 感恩自然

学习生活单调乏味而紧张,而这时候美丽的大自然就成为我们解除包袱、放松心情的最好选择。我们要感恩自然,是它让我们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是大自然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阳光雨露,让我们感受到了无尽的美好和舒畅。作为当今的大学生,要珍爱自然,保护环境,自觉与一切破坏自然、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为保护地球母亲的“美丽”和“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路径

1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目前,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没有设置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教学中涉及到的感恩教育内容也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际联系较少,知行脱节,甚至出现“知其善而不为”、“知其恶而为之”的现象。因此,感恩教育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将感恩教育纳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之中,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渗透和突出感恩教育。首先,引导大学生树立感恩是人的职责和使命的理念。在现实社会中,接受他人和社会的馈赠、支持与帮助等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定要学会感恩,及时回馈,常怀感恩之情,常做感恩之事。其次,引导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应从幸福感人手。在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容易重交换,轻奉献,太看重回报而忽视感恩,一时的失衡会感到社会的不公,进而总感到社会和他人亏欠自己太多,背上了心理失衡的包袱。在高校德育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正视现实、摆脱阴影,使心灵产生一种平实感、慰藉感和幸福感。

2 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

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感恩氛围的校园环境是高校实施感恩教育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环境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教育、塑造、导向、熏陶、调适、激励以及控制等功能,是学校个性风格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灵魂之所在。学校可以把感恩教育寓于各种活动中去,达到“随风潜入夜,润无细无声”的效果。比如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公开评选“校园感恩模范”等活动,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校报校刊、网站、开学典礼等载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感恩文化,营造感恩教育氛围,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善、美”,能分辨是非曲直,唤醒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形成正确认知,养成感恩的良好品质。

3 充分利用主题教育,激发学生感恩情感

高校在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社会和时代特点开展主题性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在感恩教育中可以通过精选感恩故事、榜样,也可以利用利用特定的节日,在学生中开展感恩交流活动,比如每逢父亲节、母亲节,在学生中举办“写给爸爸、妈妈的一句话”送贺卡的活动,或要求学生打电话回家,给父母亲送上温馨的祝福,教育学生感恩要及时,不要总把机会留待将来;还可以针对目前社会反映的“大学高消费、大学致贫论”,引导大学生进行大学投资成本分析,计算出自己在校期间每分钟的花费,学生震惊的同时还引发了感想,切实明白读书机会的来之不易,明白国家、社会、学校、父母为培养自己所倾注的心血。通过上述主题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感恩的学习和思考氛围中激发出感恩的情感。

4 充分发掘自我教育潜力,提高感恩教育认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的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感恩意识是通过自我教育才不断内化、不断提高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如果没有把自我作为客体去塑造和发展,那就很难发掘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发展。实现自身能力发展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自我教育,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地去理解他人,体谅父母的辛苦和他人的善意,体会社会的恩惠,增强人情味和社会责任感,自觉地把感恩化作一种充满爱意的活动,实践于生活中,最终实现自身的升华。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