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工实践课心得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当前员工思想动态中影响和谐企业构建的因素
目前员工总的思想状况是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员工普遍高度关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心企业的收入与效益。绝大多数的员工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但也存在一些思想上的顾虑和偏差:
(一)改革过程中的利益调整,造成部分员工心理失衡,工作积极性不高。对于改革员工常常抱有良好愿望和乐观情绪去满怀信心的期待,而任何改革都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为代价的,这种期待的心理导致员工对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尤其是所需付出的代价缺乏事前的认识和事后的心理准备,一旦改革的结果与期待的结果不相符时,就会产生思想上的波动与情绪上的失望。企业战略转移特别是全业务经营给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员工的利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薪酬制度的调整、竞争上岗、按岗定薪,冲击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如中老年职工,认为自己为企业贡献一辈子,现在和年轻人一样要去竞争岗位,拿和年轻人一样的岗位工资,而且还面临知识老化、技能考核、竞争上岗等现实压力,忿忿不平、患得患失,认为企业不考虑他们的贡献,对他们不公平。有技术、有学历的年轻人认为企业到处是中老年同志占据了岗位,自己虽是企业的技术骨干,做的事情多,拿的工资少,福利方面与老同志相比更是吃了亏,与其他it企业同等年龄,同等学历,同等技术的人远不能相比。部分劳务派遣员工因同工未同酬原因,企业归属感不强。目前劳务派遣工在企业所占比例较高,大都是从事一线工作或体力劳动,工资较低,工作辛苦,生活艰辛,在心理意义上和正式职工相比存在等级差别,属于“边缘人员”,他们的要求往往是增加工资,再就是要求企业一视同仁,能与正式工一样享受同工同酬待遇。这些员工大部分有吃苦耐劳的优点,但一旦不如意或是发现待遇高的单位,便会立马跳槽走人,有的在电信进行培训,掌握了一定技能后,就跳到其它运营企业去了,不仅浪费了培训成本,而且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带来了很大被动。上述利益调整造成部分员工心理失衡,影响到员工对改革的认同与支持,而且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与态度。
(二)无法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近几年,随着中国电信战略转型加快推进,企业对员工在素质、知识、技能等方面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相当一部分员工感到了工作中的巨大压力,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员工在快速的变化和全方位的变革中无法跟上节奏,这些员工已经习惯了过去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模式,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技能,一旦发生调整,就觉得这些变化太大了,太快了,感觉危机四伏,变得无可适从。另外占员工总数60%的一线员工中的大部分人由于学历层次相对较低,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感觉到自身竞争力不足、工作自信心不强,前途渺茫、整天为生存担忧,导致这一部分人没有目标,自暴自弃,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上述悲观失望情绪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整体战斗力的发挥。
(三)职业发展空间不足。对员工来说,衣食住行这样基本的需求已经不再成为问题,他们更关注自己事业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尽管随着电信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内部加快了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了管理、技术、营销等职业发展通道,但僧多粥少,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是普通员工,因此一部分人惰性滋生产生了“混”的思想,工作进取心不足。另一方面,在用工体制上也存在不尽合理的因素,比如一个大学生在某一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二十年,岗位的单一性和重复性使他们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特长和才华,他们觉得自己是在一个凝固的空间里工作,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希望,天长日久,就失去了工作的激情和学习的热情。
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构建和谐企业,迫切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内部改革与和谐发展的关系,构造员工与企业共同的发展愿景和核心价值观。理解、尊重和关爱员工,尽最大可能有效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倡导积极进取、诚信友爱、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协调发展的企业文化。
(一)健全权益保障体系,满足员工物质利益需求,奠定和谐企业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的经济观念增强,注重实惠,讲求个人利益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要构建和谐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承认、尊重、关心员工的权益保障需求,加强利益关系的教育引导。一方面,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
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员工的利益落到实处,把员工的福利待遇作为企业和谐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建设好“职工之家”,解决困难员工的燃眉之急,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员工消除工作的后顾之忧。对劳务派遣工,要保障他们的权益,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各种利益关系,自觉摆正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防止过分重视物质利益、追求享受、不求贡献的的不良倾向。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量,满足员工精神理想需求,构筑和谐企业的文化基础。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没有科技和人才,一打就倒;而如果没有精神和文化,则不打自倒。共同的价值观,能够使不同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企业文化在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力保障的同时,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核心影响因素。对一个和谐的企业而言,必须树立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明确在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目标、企业精神、职业道德,让员工看到努力的方向,才能使员工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向心力,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上进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得以发挥。
>(二)建立有效沟通、激励、教育培训机制,满足员工民主管理、价值体现、竞争能力需求,夯实和谐企业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广大员工的思想空前活跃,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普遍增强,所以要构建企业和谐,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高度信任与各个层面的有效沟通、互动交流。要建立管理层与员工的日常沟通机制,员工畅所欲言,管理层释疑解惑,对员工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及时研究解决,从而使员工真正感受到来自管理层对他们的尊重,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奉献热情,形成团队的凝聚力。建立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机制。通过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沟通,提高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质量的整体能力。通过目标激励、荣誉激励、提升激励、绩效评价等手段建立完善的激效评价体系,倡导“岗位靠竞争、薪酬看绩效”的绩效考评机制,不断启发员工追求高目标,调动其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充分体现员工的价值。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开展素质提升工程,提高员工竞争能力。加大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力度,建立以岗位培训为基础、目标培训为重点、自我学习为补充的培训制度,满足员工的教育培训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实施“人才工程”,将员工和企业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持续发展。
关键词:实验;教学;动手能力;
【中国分类号】G642.423
为了培养学生学知识用知识,教师应该给出一个宽松的思维环境。要体现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实验的探索者。因此,教师应根据学校的情况,自编实验教材,可将一些传统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式实验、创新式实验、设计性实验等,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这才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教学环节中的作用
1、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电工课教学中虽然存在较多的抽象概念,复杂的电路和设备,但只要教师给学生做好正确的示范,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来检验所学理论,会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在《电机与变压器》课程教学中,讲到交流电动机的旋转磁场时,可用一台三相手摇发电机和电动机、负载模型作演示,当接上三相负载(小灯泡),用手摇发电机,灯泡则会亮,此时同学们跃跃欲试。如果改换电动机三相对称绕组,并把小磁针放入其中,手摇发电机后,小磁针就会转动。你倒转,它也倒转,你加速,它也加速。当发电机转动方向不变,将两根电源线调换后,则发现小磁针转动方向也会改变。当断开一根电源线时,则小磁针不再转动。同学们则会产生一系列的问号,如果这时从理论角度逐一进行剖析,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目前的教科书存在的问题是:对每个实验的实验目的、使用仪器、内容、方法、步骤乃至记录表格一应俱全,学生只需“照方抓药”,不用独立思考,缺乏让学生去设计实验的环节,给学生思考的实验设计少了,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的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比如《电机与变压器》中的“三相鼠笼式异步电机的启动”的实验,可作为探究式实验开设,实验前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预习和思考。如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启动电流是多少?采用什么方法来降低它的启动电流?实验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启动方法,自行设计电路来完成该实验内容。这样改变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创新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积极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心得体会《电工实验心得体会》
学习不仅需要智力、能力,更需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仪表误差、读数误差、电源电压不稳、线路接触不良、接线错误等故障都会影响实验结果,造成实践与理论的脱节。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如实地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不允许人为改动,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分析错误和产生误差的原因。然后,尽可能安排学生重做实验,直至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多媒体因其形象性和交互性,使学生更能集中注意力和提高学习效率。用交互电视教学比普通教学的成功率会大大提高,而培训时间却大大地减少。其优越性和实用性充分体现在实验课、操作技能训练、教学实习等许多方面,在电工实践教学中可利用可视化的技术使原本抽象、微观、实验难度大、成本高、例子罕见或无法演示的内容,如在《电机与变压器》课程中对“运行中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监视及常见故障分析”讲解时,因实验成本高、难度大及无法演示一些故障现象,在讲授时只能举例来说明,教学效果较差。
为此教师自制课件,用多媒体三维图形或CAD电子仿真技术模拟电动机运行和电动机的常见故障现象,来进行全新的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再结合实验设备进行分析讲解,使复杂、枯燥的内容变得直观、有趣、容易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实验效果,适时进行简练清晰地解说,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习变得轻松而愉快,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在每次实验前播放此次的实验要领,以缓解重复多次实验课给实验教师带来的工作负担。
【关键词】电工实验;教学效果;实验兴趣
《电工基础》是机械类、电类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重要基础课程,涉及教学的班次多、专业广的特点。电工实验课程是对理论知识的延续,学生通过实验课程巩固理论所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以实践教学为特色,学生在电工实验课程中要有清晰的知识架构和理论支持,思考电路该怎样接更科学,动起手实验的时候才能胸有成竹。近年来我院《电工基础》实验课的教学模式都是刚上课学生动手实验前由实验指导老师讲解实验的目的、所用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学生在听完老师讲解后顺着老师的思路按着实验指导书的步骤基本都能完成实验。这种教学模式沿用多年,整个实验过程按部就班,教学环节严谨务实,学生实验比较容易成功,但是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发挥,学生始终是按既定的步骤完成实验,始终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又容易让学生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有必要对教学方法进行精心设计和合理创新,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 培养学生浓厚的实验兴趣
什么是兴趣?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心理学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电工实验过程比较乏味,只有把学生的实验兴趣激发出来,才会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达到真正实验目的。对于学生来说,巩固课堂知识并在实验中把它验证出来,能带给他们自我成功的喜悦情绪,有成就感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在实验中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正确对待学生实验中的一些提问。保持兴趣的最容的方法就是不断的提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学生带着兴趣做实验,带着兴趣去解决实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时该问题的学习就有了目的性,也即有了兴趣。在教学中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有助于学生产生自我成就感,不知不觉就会建立起对实验的兴趣。还应当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电工比赛,本班实验小组间的比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设计
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学生听完老师讲解后自己动手再做,那么,能否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基础之后,在一部分实验中让学生自拟实验问题、方案,确定各环节步骤和实验方法。按自拟的方案独立完成实验,既动脑,又动手,使学生充分发挥了主动性和创造性,变学习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当然,自拟实验方案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学生的电工基础知识要扎实,这样才能有效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实验问题和实验方案;其次,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实验操作技能来进行方案的实施;最后,学生要对实验中的各种仪器仪表充分掌握了解,并能熟练的进行操作。
老师至少提前一周以上通知学生实验题目让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老师对各方案进行查阅指出不当之处,并对方案进行及时更正。对具有代表性的方案进行分析和点评。等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后,再对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对各方案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比较找出最优化的方案进行表扬。最后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按常规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所使用仪器仪表和元器件、实验原理及原理图、实验内容(包括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实验小结及注意事项等五个部分。
因为自拟实验方案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所以自拟实验方案应安排在学生对电工基础实验有较熟练掌握情况下进行,实验题目太难学生做不出来,太简单又达不到预期效果,选题难度要适中。另外,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要完成整个实验过程考虑问题较多,在实际中应留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和实验时间,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能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和创造能力的机会。
3 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
实验课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教师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是否公正,将直接影响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而且对实验的教学质量也会产生影响。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实验成绩考核体系,对学生实验成绩进行合理评定,学生实验成绩应由平时成绩(40%)、实验操作成绩(30%)、实验报告成绩(30%)三个部分组成,对学生成绩进行加权计算后按总成绩进行评定。平时成绩体现学生对电路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掌握程度,实验态度是否端正,纪律考勤是否遵守,实验数据的记录是否正确、和实验小组成员的配合程度、实验课听课表现及实验内容的前期预习情况,实验预习准备充分,对实验的目的、原理、使用的仪器及实验步骤有基本的了解,学生在实验中就能带着思考做实验,主动性大大增强,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减少了仪器仪表的损坏率。实验操作是实验课的核心内容,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正确使用各种仪器,爱护仪器设备,线路连接正确,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再通电进行测量。是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考查。在实验中对操作不正确、不规范的学生及时指正,对每一个学生的操作成绩做出准确评定。实验报告的内容要求有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与原理图,实验数据和心得体会及其他。实验目的清晰,仪器使用规范,原理图清楚,实验测量数据要准确、书写要规范、具有科学性,心得体会指对实验课程结束后的思考,可以包括内容的总结,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对实验者本人的启发等。实验报告必须独立完成,通组成员间数据可以相同,严禁相互抄袭,对抄袭者双方一律不得分。
通过对实验成绩评定的严格量化,客观反映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水平,加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考查学生是否达到实验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这样使一些在实验中不爱动手实验的学生、不会也不认真学的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大大的改善。
4 实验教学中的体会
通过对电工实验课程的教学体会,笔者深切体会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浓厚的兴趣又反过来作用于学生的实验学习。它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从第一次实验课就要力求每个学生能听懂,能动手做实验,对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这样后面的实验教学也才会进行顺利,旁观式和参观式的也学生也才不会出现。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创新设计,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造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科学合理的实验成绩评定方式能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随着逐步完善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电工实验的教学效果必将不断提高,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电气控制与PLC;实践教学
《电气控制与PLC 》是电气专业、机电专业必修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电气控制与PLC》教学更加突出实用性,突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与生产技术岗位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转化为能力,毕业后成为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电气控制与PLC》教学在许多方面仍存在问题,如在教学体系上,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实验的倾向。在教学方法上,大多仍是满堂灌,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创造和开拓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创新、探索的精神。
(2)“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注重实践”,它很适合实践性较强的工科类课程,譬如《电气控制与PLC》的实践教学。在《电气控制与PLC》教学中,如果总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情绪容易疲劳,也容易养成上课就等着老师教的依赖心理。而且对一些抽象的指令及功能模块,学生在听讲时也难以理解。如果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每节课教师都要求学生利用学过的指令及功能块去完成一个具体任务,学生在思想上就有紧迫感,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在学习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有的可以通过阅读教材解决,有的可以同学间相互交流、讨论,有的则需要教师加以点拨指导。这样的教学,完全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同时由于教师主要是方法上的指导,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具体操作,很多指令、程序及功能模块不再是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容易体会到自己探索的成功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1)合理选择教材。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淡化理论,够用为度,培养技能,重在应用”的原则,而且在充分考虑到电气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按照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突出应用型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力求使基础理论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在选择教材时我们以实际应用和便于教学为目标,与当前流行的先进技术产品相结合,选用了机械工业出版社许主编的《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2)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恰当任务。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教学任务的设计是整个教学的关键,任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紧扣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联系实际应用,制定可行的具有实际意义的综合性任务。教学任务既要涵盖基本的教学知识点,能服务于教学,体现教学目标,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教学,在课程的开始,即将学生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并为每个小组确定一个负责人。教师以这个教学任务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过程中,每次讲授时间不超过10分钟,学生则带着自己任务中的问题去理解、思考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学生的作业主要体现为任务的阶段性的分析,小组成员在讨论、协作的基础上,每次均以小组的形式提交作业。尤其是在交叉设障、排障两个活动中,学生的意见分歧比较大,有的故障比较简单,容易被发现和排除;有的隐藏比较深,要经过仔细查找甚至是几遍查找才能被发现和排除,学生争论激烈,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
(3)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地完成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角色转换有两重含义:一是从讲授、灌输,转变为引导、互动;二是从离不开三尺讲台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在实践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要结合当前该课程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市场需求开展相应任务实训,通过模拟职场情境,提出一个来自机电行业的实际问题,在教师的激发和引导下,学生按照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在和同学的合作交流、讨论中,明确任务、确定目标、分析问题,并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充实、丰富、提升和重构,从而达到巩固和创新的目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信息素养,又培养了主动探索的创造精神。
三、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1)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完美”结合。因为该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先演示已经设计好的线路,进行必要的提示和讲解,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然后把全班分成5人一个小组分别对任务进行讨论、查找资料,完成相应的问题。在学生进行设计制作过程中,加强巡查与指导,解决学生的提问,记录学生在设计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收集学生的作业,挑选设计比较好的线路演示给全体学生观看,要求学生进行点评,并提出好的建议。在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即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又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创新能力。
(2)“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高职高专“双证书制”的结合。我在《电气控制与PLC》实践教学过程中针对中级维修电工实操考试内容确定了“X62W型万能铣床线路设障和排障”的任务,而在整个任务的实施过程中,以中级维修电工的评分标准为依据,制定具体的任务内容,使学生完成这个任务后,可以具备扎实的实操技能和一定的理论基础,为他们顺利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供了条件。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最显著的特征与标志,它以工作任务为目标,以工作过程指导学习,既能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又能将教学内容与企业要求实现零距离对接。 “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发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全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最关键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过程中,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体会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代勤.任务驱动法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7,(8)
[2]吴献文,陈承欢.“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的探索与应用.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 1.
[3] 张兆国.《项目教学法在电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维修、维护和保养是实验室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同样不容忽视,这些都为实验安全进行提供基本保障。如我校电工技术实验室承担了全校电路、电工技术和电工电子技术的实验课程,每年接待2000多名学生,而实验仪器不足60台。这导致仪器的使用率高、故障率高和实验环境的危险率高。因此,实验室管理必须任务分配到人、责任落实到人。
2电工实验教学安全问题的防范与建议
安全无小事,尤其在电工实验教学中,首先考虑是人的安全,特别是学生的安全,其次是实验仪器的安全。因此,必须采取全方位的措施,确保人和仪器的安全,杜绝安全隐患。
2.1提高学生的实验安全防范意识
学生的不当行为是造成大多数事故的直接原因,究其根源是缺少安全防范意识。安全防范意识是决定能否顺利完成实验的前提,因此加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并让他们牢固地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2]。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在学生初次实验时,就强调安全用电知识和正确使用实验台的方法,并播放可操作范围内的违规操作带来的后果,引起学生对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另外实验操作细节的安全问题就随着课程的进行再渗透给学生。这种实验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安全防范意识,还加深了学生正确操作的记忆,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也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实验仪器的损坏率有明显的降低。
2.2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
如果说安全防范意识是软约束,那么安全操作规程就是硬约束,并且也是顺利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关键[3]。安全事故大都是由违规操作造成的,要杜绝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百分之百地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简述为以下三部分。
(1)实验前,必须遵守先预习后实验的基本要求。预习包括:实验目的、仪器设备、原理、内容、步骤、注意事项等,其中注意事项一定要牢记。
(2)实验过程中,必须遵守“先连线、后通电,先断电、后拆线”的操作原则。连接电路时,要按照一定的次序接线,先接主回路、后接控制回路。当电路中有串联和并联时,先接串联电路、后接并联电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如遇电路器件过热、异味、异声、冒烟、火花等情况,要立即断电,并请教师检查。另需注意,禁止湿手接触实验电路器件、禁止选择裸头导线连接交流电路、禁止将非额定规格型号的器件接入电路。
(3)实验完毕,必须切断电源,整理实验台,有秩序的离开实验室,禁止串岗影响他人实验进度和实验环境安全。
2.3对实验教师的建议
(1)提高自身素质,特别是实验技术专业知识及基本的维修技术和应对突发事故的措施。实验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讲课,还要面对实验过程中诸多不确定的问题和突发状况,这都要求实验教师要有过硬的素质,才能保证安全、高质量地完成电工实验教学任务。
(2)加强巡视指导,对于学生的错误操作要有针对性的指导。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在巡视指导学生的同时也获得了许多实验的灵感,例如有些学生的实验方法或者电路的连接,设计的十分巧妙,让人眼前一亮。所以,加强巡视指导不仅仅是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还是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程度和了解学生操作逻辑思维的一种重要途径,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授课方法和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既保证了高品质地完成实验课,还降低了实验的错误率、仪器的损坏率、事故的发生率。
2.4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建议
实验室工作人员不仅要加大仪器设备的维修、检查力度,还要注意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如灭火器、应急照明灯和安全通道指示灯是否正常,还有消防通道是否畅通,及时地排除各种安全隐患,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
2.5对实验内容的建议
实践表明,电工实验操作的安全性与实验内容的难易程度存在正比关系。当教学任务与安全相矛盾时,应首先考虑实验安全,并调整实验内容难度或增加学时。如我校在设置电工实验教学任务时,以安全为第一前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普遍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内容。
2.6对电工实验教学的建议
运用现代化科技教学手段,降低实验操作的危险性。
(1)通过网络化的手段,将实验安全用电、操作规程、应急措施等内容以文字或教育短片的形式共享到校园网,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还可以建立师生互动网络平台,交流实验的心得体会、探讨实验学习的方法、疑点和难点。
(2)通过仿真软件虚拟电工实验,避免了动手操作的危险,也是对由于操作不可靠和设备缺陷而无法完成的实验内容的补充。这些软件都可以帮助实验教学向着更加方便、灵活、直观、安全的方向发展,并能取得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或者使用习惯选择合适的仿真软件。
3结语
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在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中都会较多的接触电气设备,如果工作岗位是在工厂企业的生产一线,那么就会接触到较大容量的用电设备,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操作,确保生产安全顺利进行是非常重要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工伤事故中,电气事故占得比例相当大,这说明了人们对于电气安全重要性的忽视。因此,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利用学校中的实验设备,学习和掌握正确用电以及安全常识,对于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2改革电工学课程,使学生掌握电气安全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一方面在学生中进行了大量的走访和调查,对电工学理论课和实验课中征求学生的意见。另一方面对一些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员工实施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在新的认识基础上,对电工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增加了电气安全教育环节,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学生安全用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电工学》课程理论课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在教学计划中减少一些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的讲解,比如说复杂电路的计算和分析,增加供电与用电实用知识的讲解。在讲到交流电源这一部分时,采用启发式教学,以日常生活中的最简单的单相交流电路———照明灯接线为例,让学生明白单相电路的组成。三相电路以大家最熟悉的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为例,使学生感觉没有理论讲解那么复杂。学生充分的理解和掌握了电源组成后,再慢慢地增加日常用电常识的学习,这部分一定要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理解透彻、记忆深刻。实验课方面,传统的实验都为验证性实验,针对的是理论和定理的验证,大多数学生不感兴趣,只是应付了事。因此我们把实验改为独立的实践模块,不完全都在实验室中进行,而是与理论课程紧密结合,完全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课程,把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改为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新模式[4]。在教学过程中,初步分为四大实训模块:第一模块:“日常用电常识”。相关理论就是课堂中讲过的单相交流电路的组成,学生也已经观看过多媒体,形成了初步的印象。这次实践课程可以直接在教室里面进行,让学生分组在教室中寻找用电设备、插座、照明灯等,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教室的用电设备的实物接线图画出来,分组讨论结束后选择一个最优电路,将实物连接图建模,画出电气元件连接原理图。接下来教学生正确使用试电笔区分火线零线,分析三头插座和两头插座的区别,开关的接法,最后进行总结讨论。这种上课方式受到学生的欢迎,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所学知识也能有深刻的记忆。通过这一模块,学生已经明白了生活用电电路的组成和接线方式,也知道了电气安全的重要性。第二模块:“实验室用电安全”。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先全面了解实验室的基本用电情况,分为照明用电和实验仪器用电两大部分,照明用电不再重复,对学生分组,通过老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画出用电设备实际接线示意图和元件连接原理图,观察实验室中用电设备和仪器的铭牌,记录各项参数,然后针对不同实验仪器,分析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用电故障及这些故障所导致的后果,针对每一种故障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在实验室中已经有相应的保护装置,让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保护措施,对比已有的保护装置,找出差异进行讨论。这一模块结束后,学生已经明白了用电设备可能存在哪些故障,对应用什么装置进行保护。第三模块:“工厂安全用电常识”。这一模块由于条件限制,因此主要由教师在工厂企业中进行调研,了解三方面内容:在工厂低压用电中可能潜在的安全问题;工厂低压用电中的安全防护设备和措施;企业对员工实施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5]。在课堂上先对调研的三方面内容进行讲解,可附上实物图片,加深印象。然后主要采取案例教学法,选取工厂用电安全方面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发言,在具体问题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6]。第四模块:“触电类型及急救常识演练”。这部分主要为实训模拟演练,先是理论讲解,结合前面学过的单相交流电路和三相交流电路,讲解在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中最常见的触电方式,通过几个案例分析,掌握常见的触电类型及带来的后果。实训演练内容观看电厂电气安全培训视频和触电急救视频让学生了解急救过程和方法,然后针对不同的触电情况分别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急救水平[7]。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不但产生了兴趣,也掌握了基本的触电急救能力,有一定的预防意义。课程结束后,对传统的考核方式也可进行改革,目的是让学生既学会了电工电子相关理论,还掌握了实践动手的能力。除了了理论部分的考试以外,实践课程考查改为两部分:首先让学生写出该课程学习的心得体会,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分享,其次要求每位学生查找资料,找出一个与课程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写出分析报告,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从理论考试成绩以及学生交来的课程体会中可以发现,对电工学课程进行改革后,相对于教学传统方式有几点优势: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课堂上也更加愿意参与其中;学生掌握的不再是死知识,而是对于工作生活中的电气设备的用电方式、电路连接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实验过程中,改变了应付了事的态度,积极地参与到实践环节,敢于提出疑问,勇于进行分析讨论,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对于今后的职业素质培养也有深远的影响,学生将会对电子电气设备规范操作,明白用电安全的重要性,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结语
由于我们是在学校学到专业课时才进行这次实习的,因此这次实习是比以往任何一次实习都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在学完专业基础课后,才开始实习的,通过这次实习,使我更充分地理解了专业知识学习,进而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专业技能。
首先,通过这次毕业实习,使我更深刻地了解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知识。大学三年在学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后,逐步具有了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但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都是理论知识,除上课程认知识习和假期专业实习外,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已学理论知识还远不够。通过这次实习,我对以前学习和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了正确的认识。
以前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基础的内容,所运用的模型和原理也是最简单的类型。但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日趋规范和完整以及人民群众对建筑物安全、合理、经济的更高要求,工程上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和疑惑,如何快速正确地处理好这些问题?我想,那便是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和原理,根据问题具体找出“瓶颈”所在,找到突破口去解决好。其实,这些基本知识和原理很多我们都学过,但如何将他们联系起来,用于解决和、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
“学以致用”的另一方面是“以小见大”。许多知识、原理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我们在上次暑假实习时,我对工程采用基础静压桩法和锚杆固定的处理方案十分不解,因为静压桩比现浇混凝土桩经济费用高。因此,我推测是该工程地基土质软弱或砂化严重,我向项目负责人请教后得到了肯定。因为在学基础工程后,我一直记得授课老师这样告诉我们:如果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应尽量少使用静压桩,静压桩费时而且费用大,也就是这个小道理,才让我产生上面的问题和疑惑。有些问题看似复杂,其实换个角度或换种思维可能就简单的多了。所以,除了将所学的运用于工程中,还应注意灵活、熟练掌握和运用那些看似再简单不过的原理和方法,从小处、细微处着眼,兼顾全局,一定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其次,通过这次施工实习,使我更清醒地意识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无论是从事设计还是施工或监理工作,我们都应该注重提高施工管理效率。这次施工实习的工程局,他们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在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实习,在建三峡大坝时运用的都是世界一流水平的管理系统和管理模式,使我感受特别深刻。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要考虑的内容多,范围广,所要安排的工作任务量更大,但这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进度和效率。三峡水利工程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条不紊,工人们在工地上忙碌但有序,施工员、安全员、监理员也是在施工现场步步不离,认真将施工工作效率提高到最佳,而项目工程负责人则在工地现场指导。因此各项工作都在计划进行中。
通过这些引入先进管理模式和科学管理方法,施工效率有了很大提高,这样十分有助于施工的连续性和可续性。
最后,通过这次施工实习,使得我更全面地明白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其实,在这么短暂的施工实习中真的很难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在这几天的施工实习中我从更全面的角度认清了今后所从事水利工程工作所需努力的方向。正如在实习中老师和工程师所说:“毕业后从事土木工程工作,需要的是谦虚和学习”。
的确,从大学毕业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后,我们所面临的如同一张白纸,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在等待我们去努力。因此,面对那么多长期从事水利工程的同行前辈,他们工作经验比我们丰富,知识学的比我们扎实,学识比我们渊博,我们只有耐下心来,虚心向他们请教学习,我们才会有更大的进步,我们也才会在水利工程这一艰苦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领域取得更大的收获。
另外,在这次毕业实习环节中,我也发现自己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尽管在学校认真学习了专业知识,但是当前所掌握的知识面不够广,尚不能轻松胜任水利工程工作,因此,尽管在不久的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但我应该将所从事的工作看作是新的学习的开始,只是在实践中学习,才会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才开始实习的通过这次实习,由于我学校学到专业课时才进行这次实习的因此这次实习是比以往任何一次实习都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学完专业基础课后。使我更充分地理解了专业知识学习,进而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专业技能。
通过这次毕业实习,首先。使我更深刻地了解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知识。大学三年在学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后,逐步具有了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但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都是理论知识,除上课程认知识习和假期专业实习外,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已学理论知识还远不够。通过这次实习,对以前学习和实习中存在问题和不足有了正确的认识。
所运用的模型和原理也是最简单的类型。但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日趋规范和完整以及人民群众对建筑物安全、合理、经济的更高要求,以前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基础的内容。工程上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和疑惑,如何快速正确地处理好这些问题?想,那便是运用我所学的知识和原理,根据问题具体找出“瓶颈”所在找到突破口去解决好。其实,这些基本知识和原理很多我都学过,但如何将他联系起来,用于解决和、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则需要我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
对工程采用基础静压桩法和锚杆固定的处理方案十分不解,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是以小见大”许多知识、原理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上次暑假实习时。因为静压桩比现浇混凝土桩经济费用高。因此,推测是该工程地基土质软弱或砂化严重,向项目负责人请教后得到肯定。因为在学基础工程后,一直记得授课老师这样告诉我如果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应尽量少使用静压桩,静压桩费时而且费用大,也就是这个小道理,才让我产生上面的问题和疑惑。有些问题看似复杂,其实换个角度或换种思维可能就简单的多了所以,除了将所学的运用于工程中,还应注意灵活、熟练掌握和运用那些看似再简单不过的原理和方法,从小处、细微处着眼,兼顾全局,一定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通过这次施工实习,其次。使我更清醒地意识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无论是从事设计还是施工或监理工作,都应该注重提高施工管理效率。这次施工实习的工程局,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都值得我学习。尤其是水利枢纽工程实习,建大坝时运用的都是世界一流水平的管理系统和管理模式,使我感受特别深刻。
范围广,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要考虑的内容多。所要安排的工作任务量更大,但这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进度和效率。水利工程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条不紊,工人们工地上忙碌但有序,施工员、安全员、监理员也是施工现场步步不离,认真将施工工作效率提高到最佳,而项目工程负责人则在工地现场指导。因此各项工作都在计划进行中。
施工效率有了很大提高,通过这些引入先进管理模式和科学管理方法。这样十分有助于施工的连续性和可续性。
通过这次施工实习,最后。使得我更全面地明白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其实,这么短暂的施工实习中真的很难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这几天的施工实习中我从更全面的角度认清了今后所从事水利工程工作所需努力的方向。正如在实习中老师和工程师所说:毕业后从事土木工程工作,需要的谦虚和学习”
从大学毕业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后,确。所面临的如同一张白纸,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在等待我去努力。因此,面对那么多长期从事水利工程的同行前辈,工作经验比我丰富,知识学的比我扎实,学识比我渊博,只有耐下心来,虚心向他请教学习,才会有更大的进步,也才会在水利工程这一艰苦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领域取得更大的收获。
这次毕业实习环节中,另外。也发现自己存在一些不足和缺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但是当前所掌握的知识面不够广,一、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尽管在学校认真学习了专业知识。尚不能轻松胜任水利工程工作,因此,尽管在不久的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但我应该将所从事的工作看作是新的学习的开始,只是实践中学习,才会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电子技术;教学方法;一体化
近年来,国家对技术工人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一些地方城市的工业现代化建设也急需一大批技术工人。在这种背景下,政府的教育方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地方初中的考核不再是以考上重点高中为唯一标准,而是将一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送进了重点高中进行重点培养。考不上重点高中的这些学生,则大部分进入了地方职高或者技校进行学习。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就是进入职高或技校的学生,从整体上来讲,素质并不是很高,而这些学生恰恰是我们城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首先得面对学生基础差这样一个现实。用最适合这批学生的教法方法来培养。那么我们应如何来教他们并让他们喜欢上《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呢?
《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是电工电子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从知识面来讲,任何一个初学者对它的理解都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采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是很有必要的且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学电的人都知道,电流是一种看不到但确实是存在的一种物质。在对电路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要告诉学生电流在电路中的动作过程。如果单靠讲授,学生是无论如何也很难理解。如果通过动画演示,最好能做成动画游戏的方式,那学生就非常感兴趣了。
除了上课要借助多媒体优势外,我们还必须对教材进行分析,并精选。如有条件的话,最好是自己编写,因为每个学校的软硬件条件都不一样,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完全适应各个学校的学生的培养。有一体化的教材还不行,还得要有配套的硬件设施即一体化实训教室。
当然,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人的因素。再好的教材,再好的设备,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教师也是不行的。学校应给专业教师提供各种提升专业技能的平台。对于专业教师的培养,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模式,这里我们不进行过多探讨。
下面我们来探讨第二个问题,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
现在我们职业教育的普遍观念是,我们的学生只要知识够用就行。在这种背景下,枯燥的《电子技术基础》理论课就可以大大减少。可以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进行实践操作。具体可以这样:
(1)教师的准备工作。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做好课题的设计与器材的准备工作。明确一学期学生要做的实训课题,达到预期的目标。再根据实训课题,实训老师准备好相应的实训器材。
(2)学生的准备工作。学生主要从思想上进行教育,要让学生热爱实训教学。引入职业标准,将职业标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觉穿戴好劳保用品,自觉准备好实训工具。能配合老师,积极参加实训,同时要注意对实训安全的教育。
(3)教师巡视指导。在学生进行实训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一位实训的学生进行指导,指出实训过程中违反行业操作规程的。要严格按照行业标准来要求学生,并亲自示范,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的操作。
(4)学生调试,教师指导。学生电路板焊好以后,要让学生自己学会调试,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调试维修的能力。老师坚决不能因为仪器的贵重等原因,帮其调试。教师要做的更多的是鼓励,在容易出错的地方,多进行指导。
(5)学生写总结体会。每完成一个课题,一定要让学生写出心得体会,总结实训过程。让其找出焊接过程中或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6)教师打分。就是设定一个评分标准,教师按这个评分标准给学生的电路进行打分及评价。
以上是一个一体化教学过程的设计。这只是一个参考,每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制定相应的一体化教学过程。如何有效的组织课堂,利用课堂,是我们要讨论的一个重要课题。
重视课程设计的指导。《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要学好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必须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不断的给他们创造条件,创造机会。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学会查找资料,学会设计电路,学会调试。当然,这些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教学方法应该不是单一的,而应是多种形式并存的。何种教学方法更有效,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肯定会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但不管怎样,它最终都是为了得到一个更好的教学效果。相信有了教学理论方面的提高,我们一定可以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付植桐主编,尹常永副主编.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周筱龙,潘海燕主编.电子技术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