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校合作步骤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Photoshop教学课堂 任务驱动 小组协作 教师点评
Photoshop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一门专业课程,主要用于图像的处理、修饰。学生学习本课程容易入门,但渐渐地又会茫然,因为它的功能异常强大,编辑手段和技巧层出不穷,因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教师讲一题,学生才学会一题。在教学中,我们试行项目化教学,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协作,教师点评”三步法(简称:驱、练、评),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巧设引入,任务驱动
一堂课如果教师在开讲引入部分很吸引人,学生就能很容易地被引入最佳学习状态。在精巧的引入后,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以此来驱动学生接下来的行为。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就是一把用来点燃学生的火把。
在学习第一章《初步认识 Photoshop》 时,我们借用一张“假照片”引入本节课题。照片是笔者和明星孙俪的合影。笔者对大家说:“请大家看这两个明星美女,哪个更漂亮?” 学生定睛一看,哈哈大笑:“老师,那个不是你吗?你啥时当明星了?”于是笔者便水到渠成地引入本节课的任务:熟悉Photoshop在生活和社会上的应用领域,并具体说明它在某一方面的应用,如广告设计,婚纱摄影等。
比如在讲到“图层”那一节时,笔者采用实物导入法,先拿一个学校的宣传纸袋,对学生说:这是我们学校的宣传袋,大家看是不是很漂亮?并告诉大家,这是去年网络班张巧同学自己设计制作的。大家不要惊讶,上完这节课,你们也能做出来。所以,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每人给学校设计一个宣传袋。这样学生智慧的火花就被点燃了。
二、小组讨论,协作练习
新课改的教学观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讨论,合作学习。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笔者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明确任务后,小组讨论,协作练习。根据任务的阶段性和难易度,教师可选择以课件的形式给出操作步骤提示,或是全部演示操作过程。
在知识点和基本工具的讲练阶段,如“选区工具”,学生起初对它是完全陌生的,所以笔者先以一个实例演示讲解具体步骤,然后让学生分组练习,做出这个实例。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碰到不会的问题时必须先在组内提问,当本组所有同学都无法解决时才可以向老师请教。
在设计学校的宣传袋时,教师不需全部演示,而只是直接给出作品参照图和步骤提示即可,接下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设计、创新发挥,最后每组学生把作品上交,评出“最佳创意组”。
合作学习探究的方法,不仅活跃了课堂,而且还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自学能力,同时也节省了老师的很多时间和精力。每个学生都成了“演员”,他们不只是“听众”“观众”,他们还会自学、讨论,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的认知、能力、品格、方法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三、上传作品,积极评价
新课改的要求是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尤其是发展性的评价。如果说“任务驱动”环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那么“教师评价”环节则可以让这个火把燃烧得更彻底。
课堂上,在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结束后,我们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上传作品到教师的微机上,然后教师进行视频展示,逐个评价。每次在展示作品时,学生的注意力都会高度集中,尤其是自己的作品出现时,学生更加关注。在评价的方式上,我们可选择学生评价:如组组互评,生生互评;也可选择教师评价,参照标准,给出等次。但最后,教师都必须给出积极的、合理的意见或建议。
对于中职学生,评价语言要慎重,要以“欣赏”“激励”为主,对于确实不好的作品,我们不妨可以进行幽默评价。如:在一次课上,有个学生的作品很不理想。当时的任务是要求学生利用钢笔工具绘制某个动物,但不知是何种原因,这位学生的作品不堪入目。在评价时,笔者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这样说:“这幅作品个性十足,如果寄往《奥特曼》的创作组一定能获奖。为什么呢,因为它很像里面的某个怪兽。”课堂上顿时笑声一片。而这个学生的脸也瞬间红了,此时他已经明白了老师的意思。
关键词:中小学 家校合作 问题 对策
20世纪80年代起,中小学家校合作在我国产生并逐步得到发展,无论是简单的老师和家长一对一交流,或是家长会的一对多交流,又或是学校与家长委员会的多对多交流,均带有家校合作的影子。实践证明,中小学家校合作运用得当,能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对中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对策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家校合作的含义及重要性
所谓家校合作,就是作为教育体系中两大承担重要任务的不同主体――家庭和学校之间开展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以沟通交流为主要渠道,以相互配合为主要载体,共同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力,以促进学生在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身心健康发展。
1.良好的家校合作能够加强教学效果
良好的家校合作的标志之一,就是家校双方拥有畅通交流的渠道。学校可以将学生在校的日常表现、学习成绩、交流能力、优点缺点等反映给家长,家长也可以将学生在家庭中的相关表现内容反馈给学校,双方能够根据各自的情况进行交流沟通,共同合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环境,同时,家长还可以在学校教师的指点下有步骤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并将这一情况反馈给学校,家长还可以根据获知的学校教育实际情况,对学校的教育管理提出有益的意见建议,这样更有助于加强教学效果。
2.良好的家校合作能够创优成长环境
在学校中,只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来拟定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教学和德育教学计划,这样就难免产生有的学生认识不全的问题。而在家庭中,对学生最为了解的当属学生家长,而且每个家庭对于学生的发展规划、成才目标等均不同,这样家庭和学校之间就存在一定的差异。良好的家校合作,能使这种差异逐渐缩小,达成学校教学和家庭培养之间的最优化方案效果。
二、当前我国中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
1.家校合作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调
在当前的家校合作中,内容和形式仍然较为单调。在家庭和学校的沟通过程中,占绝大多数的内容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情况,其次是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表现情况,对于学生的德育发展、业余爱好、心理健康等则较少提及。尤其是在中考、高考等升学压力下,家庭更为关心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是否达到正常水平,学校的师资力量是否能够给予学生较高质量的教学。而学校对于家庭的了解,也主要集中在学生是否在家庭中完成课下学习。这种以学习为核心的交流内容,至今仍然占据主要地位。此外,家校合作的方式,目前看来仍然是以家长会为主,或者学生家长主动寻找教师进行询问,或者在有需要时教师在电话中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须知,在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目标的大环境下,家校合作对于学生、家长和教师均有着较高的要求。仅仅是家长与学校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场合的面对面或者电话交流,并不足以让其中任何一方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家长会这样的方式也仅是对学生中间出现的个性问题进行沟通,对于学生本身则难以深入分析。这样单一的方式也影响家校合作的效果。
2.学校和家长的自身定位不明晰
在目前的家校合作中,学校和家长均对自身的定位有着一定的误差。诚然,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对于学生的教育,无论是从实践性还是专业性上来讲,学校都应处于主导地位。但是这并不代表学校在家校合作中处于支配地位。有的学校俨然成了发号施令者,要求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各种各样的教育实践,有的小学为学生所布置的课后作业超出学生现有水平,最终只能由家长代劳。而家长对于自身定位也有偏差,有的家长认为,学习主要是学校的事情,自己只需要做好后勤保障就可以了,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就认为是学校的责任。又或者学生在学校遇到了一些问题,家长也将全部责任推卸到学校身上,而不是积极与学校进行沟通,相互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对这些问题所提出的对策
1.建立完善家校合作组织机构
家校合作组织机构,在一些城市已经出现,如家长委员会就是一种较为完备的组织机构。但是如何让已经建立起的家长委员会更好的发挥作用,这也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对于学校而言,要真正将家长委员会纳入学生的整体教育体系中,让家长委员会参与学生教育的规划和管理,赋予家长委员会对于教学管理和师资力量管理评价的权限。对于家长委员会而言,要在内部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充分吸收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家长进入委员会,并且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参与进学校的日常管理,并且加强对于学校教学方面的监督。同时,家长委员会还要多加配合学校对于学生成长的主导任务方向,在学校的指导下完成家庭教育。
2.畅通家校合作的沟通交流平台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通讯工具的智能化,许多学校和家长开始探索利用QQ、微信、网站等及时进行沟通互动,这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家长之间建立QQ群、微信群等,既便于众多家长之间的有效交流,也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校也要加强网站建设,将学校的教学计划等诸多内容又好又快地进行公示,便于学生及家长了解。除此之外,学校和家长都应该建立定期交流反馈机制,如学校组织家长每月或者每季度进行一次家长见面会,以及组织教师与家长的定期一对一交流。交流见面的内容不应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应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多重角度进行探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家校合作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家庭和学校都应该行动起来,统一思想,明确定位,共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班级家书家校合作三位一体回音壁沟通
一、引言
随着社会急速发展,无论是教师或家长都面临着极大的生活和工作的压力,生活节奏在高速运转中,双方能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给家校有效沟通带来严峻考验。一方面,学校普遍采用的家访、家长会、电话、校讯通平台等沟通手段,明显受空间、时间和对象制约,缺乏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深入性;另一方面,家长教育孩子、陪伴孩子的时间逐渐减少,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往往是通过几个电话和考试成绩,由此导致家庭教育缺失严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要想做到“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了解每个孩子是关键,这就需要通过家校合作来解决这一问题。班级家书的出现,契合时展,弥补了家校双方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沟通缺口,并能与传统家校合作方式形成互补,建立起现代家校沟通新路径。
二、传统家校沟通方式难适应新时期需要
家访、家长会、电话、校讯通平台等交流方式的出现,使家校合作教育度过了一段“蜜月期”,但也仅此而已,这些方式是拉近了家校合作关系,却始终不淡不咸,难有深入突破。可以断定,随着现代社会结构快速转变,家校沟通交流与合作进入了“瓶颈期”,那么,到底受什么因素制约呢?
第一,教师时间不允许。白天在学校事情繁多,晚上在家备课和学习,实际可与家长进行深入沟通交流时间少。
第二,现在大部分家长都是上班族,能归他们自由支配时间少,关注孩子精力不足,主动联系老师的更少。
第三,作为家校沟通重要手段——家长会,是家长了解学校、孩子的重要途径。不过,家长会最大功用更多是阶段性学结,况且基本是一学期开一两次,时间短内容多,远达不到家校沟通真正目的。
第四,很多家长喜欢使用电话询问孩子情况,有利亦有弊,好处是方便、快捷;不妥的是,在电话里往往只能长话短说、客气话多、分量话少,沟通效率欠缺。
笔者在家访、家长会、电话、校讯通平台等交流方式基础上,深入探索了书信——班级家书这一家校交流新方式,其间所取得的成效使笔者坚信,这是打开家校合作瓶颈大门的金钥匙。
三、班级家书构建“三位一体”新型沟通合作模式
传统家校沟通模式主要是“教师+家长”,教育的主体学生往往被排除在外,其弊端显而易见。班级家书目的就是通过书信工具,把这三方联结在一起,重新构建三方沟通合作途径,不是简单的“教师+家长”双簧戏,而是“教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新型沟通合作模式,如下图:
(一)班级家书的概念
班级家书即教师写给学生、家长的信,摒弃古老书信格式,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既有教师去信,又有家长或孩子回复的初级层次;二是教师、家长、孩子全面沟通后,达成教师、家长满意和学生接受的个性教育方式为高级层次。
班级家书每月一期,应首先确定每期主题,如“交流、分享、合作”、“关注心理成长,走进心灵世界”、“学会放手,让孩子独立”;其次,遵守环节设置为主题服务的原则,在保留重点、核心环节基础上,其他环节根据实际情况可灵活安排,加以创新。以下六大基本环节仅供参考:
1 卷首寄语:用温馨言语,拉近与家长距离,打下交心基础。多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总结性和前瞻性。
2 校园动态:总结一个月来的校级较重要的各项活动,写明活动时间、内容,突出本班参加情况。让每一位家长能更进一步了解学校,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孩子的方式,真正达到家校携手共同培养孩子的目标。(家长了解学校)
3 班级动态:班集体作为学生每天共同生活、学习的基层组织,家长通过了解孩子所在班级集体开展的各项活动、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等,能够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心理、生理各方面发展有全面认识。(家长了解班级)
4 亮点表扬:将班上好人好事、孩子所获得的荣誉、奖励列举表扬,让先进典范起到引导、激励作用,在潜移默化中营造集体荣誉感。每月可根据班级实际采用形式多样的小标题,如“国学传唱之星”、“创作之星”、“书法之星”、“荣誉盘点”、“最美心灵”等,挖掘每个孩子闪光点,让表扬代替批评。(家长了解孩子的点滴进步)
5 家校携手:反映学生共性问题,如迟到、作业漏写等,不出现真实姓名,教师提出建议并与家长单独沟通;提示家长和孩子在生活方面需要注重的问题,如防寒防暑防火等,重在提出需要家长加强或配合的地方;还可以和家长分享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心得、经验,或总结回复上个月家长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家校初步合作)
6 回音壁:回音壁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单独设计一页,家长读完信后写给班主任的反馈信称为“家长回音壁”;一种是学生把读完信的感想或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想对老师说的话写给老师。这部分为班级家书核心环节。(情况反馈及时,实现有效家校沟通)
班级家书的基本实施步骤:
(1)教师向科任老师、班干部了解和总结班级情况,并根据上期班级家书实施情况重点制作“家校携手”、“家教智囊”、“回音壁”环节,完成写作任务。
(2)统一印刷,由学生带给家长。学生、家长回信。
(3)教师整理书信,及时处理学生、家长难题;向学生、家长回信,适当转达双方心声;探讨学习、教育方法及班级管理等。(针对个体)
(4)学生、家长的共性问题,有借鉴意义的沟通案例等放在下期班级家书中。(针对集体)
关键词:课题转型 小组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230-01
1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
1.1确立学习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功能”联合体。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同时考虑性别的平衡、个性的差异、常规习惯等情况,我们进行了小组人员的分配,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小组,并确立了较稳定的“学习同伴”。
1.2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
1.2.1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新常规
其一,组内互动交流的有效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是否高效的前提。小组讨论的原则是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只有成员个体充分思考才能有多种学习资源的生成,才能促进各成员之间的共同进步,才是真正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采用自由发言式、轮流发言式、一帮一讨论式。我们着力建立“组内互动机制”,采用“明确方式,组长引领”的办法。
其二,组际互动交流的有效则是决定小组合作学习是否高效的关键。通常小组可采用以下方式展示本组的合作学习成果:一是当组内交流后意见达成一致,由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二是当组内意见不一致或有多种想法,可以由小组成员共同发言;三是当问题比较复杂或代表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进步时,可以有先代表发言后集体答疑。
1.2.2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小组长
作为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组长,要承担组织、协调、引领的职能。确定人选应该着重考虑其人格魅力(理性、民主、大度)和能力。
在讨论开始时,小组长应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决定发言顺序;讨论过程中小组长要引导本组成员对大家的众多想法进行归纳、甄选,确定小组的基本观点;讨论快要结束时,小组长要根据内容的层次安排交流发言的人选。
1.3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
1.3.1确立清晰的目标
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①为什么这个环节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②如果要用小组合作学习,那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③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合作、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做到优势互补?
1.3.2勾勒明确的步骤
在我们小组合作学习时,清晰的活动步骤显得尤为重要。利用明确的动词描述活动步骤,进行“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模式已形成,而细化每一个步骤,进行再分解则需要因内容而异,因人而异。
1.3.3预设交流的难点
对于那些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可能也无法理解透彻的重点、难点,教师要尽可能多地预设好干预和提升的路径。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通常要充当“管理者”、“顾问”和“参与者”,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观察合作探究小组的探究情况。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在干什么?分工是否明确、合理?他们合作活动中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得到哪些指导和点拨?并及时介入,进行小组合作指导示范,点拨学生倾听、补充、质疑、总结,充分考虑大组交流时如何组织、指导等。
1.4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实施中,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是“引领者”。重在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期待,同时给予学生明确的学习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是“同行者”。不但要巡视,关注每一个小组学习的进度、状态和成果,而且要适时地“介入”,做两个维度上的事。
“小组合作”学习后大组交流时,教师又回归“引领者”。在组织全班展示交流的同时,在探究点上引导组际间进行成果的分享,思维的碰撞,促使学生的思维形成“螺旋上升”的态势。同时,教师要提炼总结或引导学生提炼总结要点和注意点,不能为了展示而展示。
1.5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1.5.1适时利用即时性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适时地介入小组,用语言做即时性评价。目的在于第一时间的就单个组员或整个小组的学习状态、交流方式、情感态度、思维亮点等点滴方面进行评价。
1.5.2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阶段性评价
一方面,组织学生开展自评、互评、组长评,推选出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另一方面,小组间也开展自评、互评、师评,对小组团队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表彰。
2 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2.1如何处理好目标与形式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光注重形式,还要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让好学生一个人代替小组汇报交流,或者让组长做小老师,而要培养小组成员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互助的关系,使之对小组的学习任务建立一种责任感,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2.2如何处理好小组合作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由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指导――参与”的关系。学生作为小组的一员在尽力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关注同伴的表现,给同伴提建议,相互鼓励,培养其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合作习惯。
2.3如何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2011之夏,9000多名深职师生用志愿服务和承办赛事的方式,擦亮了深圳的名片,让世界感受到这座年轻城市的活力与爱心。 “让我们以青春的名义相约未来,向志愿者之校的方向重新起航!”志愿者所体现和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学校隆重表彰在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卓有贡献的志愿者,并举行志愿者之校的启动仪式。(校园运动会策划书:青春活力无限)
二、项目目的
校党委书记、校长刘洪一表示,3年内学校将有40%的师生成为注册志愿者,5年内60%的师生将成为注册志愿者,让更多的学生可以为建设青春活力的深圳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更好地将我们深职院建设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自愿者之校。
三、相关人员
主办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策划协办方:深圳壹基金协会、媒体与传播学院
参与群众: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师生
活动宣传:学生都市网
四、活动地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内、西丽366大街、深圳市儿童福利院
六、活动内容和步骤
展开为期一周的自愿者活动,与壹基金联手帮助残疾儿童,将此次活动的精神和意义详实地传达给每一位志愿者,让更多的学生可以为建设青春活力的深圳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参与到自愿者服务活动当中。
活动步骤
1、2012年6月4日—召开动员大会
14:00~15:00 通知相关负责人务必在学院内作好宣传工作,通知同学晚上的大会
18:00~20:00 分学院召开动员大会,并说明活动的目的。
2、2012年6月5日—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大型的校园环境清理活动
8:00-10:00 制作活动明细表供负责人登记志愿者个人参加活动的详细信息,并打印出来。
10:30-12:00 统计好志愿者的人数并分好组,安排确定好各部的打扫区域的人数。
14:00-18:00 分别有小组负责人组织大家开始实施活动。
18:10-18:30 组织大家拍照留念
3、2012年6月6日—与深圳壹基金协会合作进行校外自愿者服务(50人)
8:00-8:40 在校吃完早餐
9:00-10:00 坐车前往服务地区
10:30-12:00 帮助残疾小朋友学习,送学习礼品,与小朋友玩游戏并拍照。
12:00-13:00 午饭时间
14:00-18:00 媒体学院的自愿者对部分小朋友进行采访,做好记录和拍摄。
18:30-19:30 返校
4、2012年6月7日 —某小区义务服务(50人)
8:00-8:40在校吃完早餐
9:00-9:30 前往小区
10:00-12:00义务服务,如修理简单的家电用具等
12:00-13:00 午饭
14:00-16:00宣传自愿者服务的活动,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活动
16:00-16:30 返校
5、2012年6月8日—召开总结大会
9:00-10:30分享一周自愿服务所取得的成果,
10:30-12:00师生进行交流,提出希望,宣布活动圆满结束
七、注意事项
1、宣传的横幅尽可能持久的保留,避免被覆盖;
2、在进行活动时要有秩序,并注意安全;
3、各学院与各学院的注意相互协调,安排好各项工作;
4、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并要妥善管理和保存。
八、活动预算
l 宣传海报5张 5元/张 共计25
l 宣传横幅6条 10元/条 共计60元
l 宣传板10块 4元/块 共计40元
l 外出伙食费10元/人(共100人) 共计1000元
l 礼品费用15元/份(共100份) 共计1500元
l 共计2645
九、项目评估
让拔尖创新人才“冒”出来的发现与选拔机制。学校坚持“培养从选拔开始”,经过5年的探索,我们发现在“翱翔计划”中表现出众的学生一般都具备以下特征:品德端正、热爱科学、有科学禀赋(包括有敏锐的科学知觉、较强的信息能力、良好的思维策略、懂得反思)、学有余力和良好的个性素质。为此,京源学校设计了新学员发现、选拔的五个环节:一是老学员的示范引领、激发兴趣;二是开展小课题研究;三是陈述小课题研究构想;四是带学生到野外去开展预研究;五是组织面试选拔学员,通过这些环节让优秀学生“冒”出来。
发挥基地学校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每年为了让新学员尽快“到科学家身边自主成长”,京源学校作为基地学校做好三项基本工作:一是“落实三导师制”,即有效地将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指导专家、生源校指导教师和基地校指导教师组织起来形成一支动态的培养团队。二是“开发五类课程”,即基础性课程、过渡性课程、科研体验性课程、实践考察课程和小课题研究课程,三是“培养四步骤”,即学员“到科学家身边自主成长”的基本步骤:(1)“逛”实验室——选择、确定实验室;(2)“近”实验室——到基地校参加选修课程学习;(3)“泡”实验室——开展小课题研究;(4)“出”实验室——写规范研究论文、上翱翔科学论坛。
借助“翱翔计划”,助推教师发展。京源学校借助“翱翔计划”提供的高端平台,大力推进学校课程建设,提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与指导能力,把一批青年教师推上校本课程开发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沿,使他们在参与翱翔计划,指导学生课题研究活动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学校引进了一批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如天文教师、化学博士、文学博士等。学校积极参与“翱翔计划”的多项开拓工作,如与高校实验室对接;进行基地课程开发;翱翔学员课题论文辅导等,提升了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与水平,扩展了学校教育资源,搭建了普通中学与高校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桥梁。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支持体系
拓展训练英文为Outward Development,又称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迎接一次次挑战,战胜一个个困难。它有时也称为户外拓展训练、野外拓展训练、拓展训练营、外展训练、冒险性学习法、户外体验培训,目前已经成为提高沟通技巧、凝聚力、领导力、决策力、竞争力、人际信任和个人心理素质培训中广泛采用的技术。它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将一群平时在一起工作的人集合起来,并将他们带入一个户外的环境或设施中进行体验式、参与式训练。这些户外环境和设施提供了一个与日常工作完全不同的场景,并且运用多样化的手段满足不同的参训者,通过活动达到“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
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开设现状
作为一名普通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我发现大多数学校开设的体育项目如下:田径(跑跳类、投掷类)、球类(以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为主,有些学校有网球课)、健美操与舞蹈类(以健美操、拉拉操、拉丁舞为主,有些学校的选修课开设瑜伽课与肚皮舞,街舞等)。其中田径类有50M、100M、400M、800M、1000M、投掷铅球等项目。可是,田径项目具有一定局限性。譬如,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抱怨说跑步类项目很枯燥,自己力不从心,甚至有学生借身体不适逃避练习。另外,还有学生在学习铅球技术的时候问教师:“老师,我们投掷铅球有什么用呢?”往往把教师问得哑口无言。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时候认识到学生对于体育课的认识不外乎它是一种体力活动,上体育课又苦又累。先不说这些学生娇气,懒惰,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是体育教师要想一些可行的办法使学生在运动中感到乐趣。
如何把枯燥的身体素质练习变得更为有趣,如何把原先体育课上竞技性很强的走、跑、跳、投等基本内容扩展到社会和大自然,这是体育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拓展训练在基层企业单位的广泛开展,必然有着一定的优势。将拓展训练游戏引入课堂,不仅符合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而且可以丰富体育课程,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拓展训练特点
1.综合活动性
拓展训练的所有项目都以体能活动为引导,引发出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有明确的操作过程,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
2.集体中的个性
拓展训练实行分组活动,强调集体合作。力图使每一名学生都竭尽全力为集体争取荣誉,同时从集体中吸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集体中显示个性。
3.自我教育
只是在课前把课程的内容、目的、要求和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向学生讲清楚,活动中一般不进行讲述,也不参与讨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即使在课后的总结中,教师只是点到为止,主要让学生自己讲,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4.挑战极限
拓展训练的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表现在心理考验上,需要学生向自己的能力极限挑战,跨越“极限”。
四、高职院校体育课开展拓展训练游戏的具体方法
上文中拓展训练有四个特点,在高职院校开展拓展训练具有可行性,因此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校资源选出合适的拓展训练游戏。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应用现有的体育资源和体育器材,简化拓展训练的方法。
1.信任背摔
目标:信任背摔是一项心理素质拓展的活动,目的是通过这个活动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关系。同时,这个活动还可以锻炼心理素质,克服恐惧,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有很大帮助。
步骤:分组练习,每个人轮流上到背摔台上背向同组学生,双脚后跟1/3出台面;(教师做出示范动作)身体重心上移尽量垂直水平倒下去;下面的学生安全把他接住即为完成。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撒手或撤退;当听到背摔学生的询问“准备好了吗”时,头向后仰的同时侧向同组学生的背部。
我曾在某个班试行信任背摔这个项目,学生由一开始的不信任、害怕到慢慢适应,有两个小组的学生相当有默契,说明这个游戏的可行性。
2.连环手游戏
步骤:让每组学生站成一个面向圆心的圆圈;让某学生先举起右手,握住对面学生的手,再举起左手,握住另外一个学生的手,现在团体面对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在不松开手的情况下,想办法把这张乱网解开,最后大家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
规则:乱网肯定可以解开,但答案有两种:一种是一个大圈,另外一种是两个套着的环。在尝试过程中,不能松开手。如果实在解不开,就可允许学生决定相邻两只手断开一次,但再次进行时必须马上封闭。
3.袋鼠赛跑
目标:促进团队合作;培养团结一致的团队精神。
步骤:将两根绳子沿着运动场某一边缘,平行放置,相距10米远;让学生互相结对;给每对搭档发一个气球;让其中拿着气球的学生站在一条线上,他们的搭档站在运动场边缘的另一条线上;让带球的学生把气球放在膝盖之间,并且放好之后,手不能再碰气球;告诉带球的学生,听到信号后,像袋鼠一样跳跃通过运动场(保证气球夹在膝盖之间),到达运动场对面的终点线时,将气球传递给搭档——仍旧要求不能用手碰气球。交换气球后,搭档夹着气球跳回起始线;最先跳回起跑线的那对搭档获胜,在此过程中要求气球始终夹在膝盖之间。
4.呼啦圈
目标:通过该游戏说明如果不改变方法而仅仅是提高熟练程度及技巧则对结果的改善是缓慢的,但如果有创意,有创新的方法,就会对结果的改善有突飞猛进的效果。
步骤:教师交给每个小组1个呼啦圈及2个足球并要求全组人都要手拿着球穿过呼啦圈;最好有2个小组进行比赛,以最快完成的一组为优胜组;每个小组有5分钟的练习时间,而后开始比赛;在2个小组开始比赛前,让他们报出自己对完成这个任务所需要的预定时间;由教师掌握是做3次还是只做2次。
5.梅花桩
这个游戏可以在选修课上采用。教师可让学生去公园完成这个游戏。
目标:对现实环境,作行动计划、共同目标的协作;培养团结一致,密切合作克服困难的团队精神;突破自己的盲点,促使团队共同实现目标。
步骤:团队的所有学生在手拉手的条件下,从高低不一、距离不等的梅花桩上通过,并且所有学生都必须过起点、中点和终点的三个桩点后才视为成功完成。
6.王者风范
目标:使每名学生都融入到集体中,行动要有自制力。
步骤:将学生分成三组,每组选一个组长;3组进行从1到30报数,最慢的一组算输,组长接受惩罚,惩罚是做俯卧撑;报数比赛进行三个回合。第一回合30个,第二回合40个,第三回合50个。
拓展游戏有很多,有室外还有野外拓展游戏。上文列举的拓展游戏受场地限制比较少,易于教师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宗鸣.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引入体育课之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4):127.
[2]baike.省略/view/196.htm
关键词:小学;成功训练;教学
针对小学六年级的成功训练课程的设计理念,结合我校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本课程的目标“强化合作意识与意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竞争的含义,并学会竞争”着手,完成定向组合的训练内容。
一、游戏打头,做组合“团队合作”的句子
游戏是所有小学生都喜欢的项目,在本课的开始先以游戏打头,引导学生做组合“团队合作”的句子。
1.明确要求及步骤
(1)全体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装有许多词卡的信封。(2)各小组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把信封做的词排列组合,组成一个句子。(3)要求:组成的句子要符合“团队合作”的主题。
2.游戏环节
(1)学生小组进行游戏。(2)时间到后,教师检查各小组完成任务情况。(3)各小组汇报交流。
3.注意事项
(1)学生小组的数量与“词汇卡”信封的数量相等,有几个小组就要准备几句话的词汇。(2)由于组句以“团队合作”为主题,学生很容易就会意识到各小组要顺利完成任务,必须互通有无、开展合作。于游戏开始前要特别强调小组间的竞赛,强化学生小组间的竞争意识。(3)组句有不确定性,只要是能说明“团队合作”这个主题就可以。
二、成功加油站,让学生成功加油
引导学生学习“成功加油站”中《落网之鸟》。
1.自读《落网之鸟》,了解文章给予我们的内容
一个猎人在湖沼旁张网捕鸟,很多大鸟落网,猎人想收网,结果鸟却带着网飞走了。但是猎人坚定一个信念,鸟都想回自己的家,我会追上它们的。就因为它们的不合作,被猎人活捉了。
2.感悟《落网之鸟》深刻的内涵
学生进行互相交流,为什么猎人能追上,能捉到这些鸟?是猎人有丰富打猎经验,是鸟没有团结合作的意识与精神。正因为这些原因才让猎人得手。
3.树立“团队合作”的意识,接受“团队合作”主题的教育
一、以合作小组的形式组织活动
语文活动因其综合性、探索性致使研究内容深且广,研究时间长且散,组织起来有较大困难。为了让活动在课内课外都能得到发展,并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并有所收获,惟有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语文活动的精彩与美妙。
(1)各类专题活动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配套的专题活动,切实有效地展开各类语文专题活动能进一步推动语文学习。在课堂上采取活泼多样的交流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研究成果,并说说自己在此次活动中的感悟。“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语文活动中我们要多给学生一点合作研究的时间,让学生在探索中思考,在合作中培养情感,在自由讨论中放飞思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活动的快乐。
(2)“感受大自然”活动
首先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自结小组,分组活动。小组内设有观察员、搜集员、画师、诗人、编辑。当该组确定研究内容,如研究“我心目中的春”后就要开始分工合作了。观察员负责在校园或社区选择春天的植物或动物,观察记录,辑成“自然日志”;搜集员则在网络、书籍或有关人员中搜集与春天有关的俗语、谚语、歌曲等;画师除了搜集与“春”有关的绘画、图片等。还要选择一些写“春”的诗,为其配画;诗人搜集有关“春”的诗文,并写一些诗歌。编辑则负责把这些内容编辑成册,以出墙报或手抄报的形式展示活动成果。
活动不是目的,在实践中生成能力与素养是关键。
(3)“我阅读,我快乐”活动
基于当今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组织开展了“我阅读,我快乐”的语文活动,希望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文学品位,促进人格发展。活动步骤如下:①由学生自愿结对,组成4-8人的“课外阅读学习小组”,共同商定所选作家,并制定本组阅读该作家作品的研究计划。②每位小组成员利用假期自读选定的课外书,并完成读书笔记。③开学后两周。小组成员交流读书心得,集思广益。归纳完成研究成果。④在研究成果展示时同样让各位组员各司其职,各显其才,围绕该作家作品的手抄报、网页设计、文学评论集、读书报告、影视改编等一应俱全,力求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学生感受到各个作家、各种风格文章的魅力,给更多的学生展示的机会。从选题的确定、研究步骤的安排、资料的搜集整理到结论的形成和成果的展示、都是由学生自主选择,合作完成。在学习与研究过程中,许多小组产生了许多新的想法,这就是探究意识的一种提高,而这,正是创新的前提。
二、从生活中挖掘学习资源
1.结合学校生活开展语文活动
学校生活是学生最熟悉也是最能表达自己情感的,因此,以学校生活为话题的语文活动,更接近学生的心灵、情感生活,更具亲和力,因而易于操作实施。如《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语文活动,说“如花岁月”。回忆在初中的美好生活,话题可以有:①我第一次与____的相识②我最快乐的一回③我最痛苦的一回④我最感动的一回⑤我最想对____老师说⑥我最想对同学说⑦说说我这三年。活动既生动有趣,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得课堂内外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在真实的氛围中,在活动的过程中,在师生的互动中,在信息的整合中收到了极好的语文学习效果。
2.结合家乡特点开展语文活动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认为可以从学生身上能感触到的人和事出发,本着让学生认识家乡,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情感的目的展开语文活动。我们常州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人才辈出。让学生借助图书馆或网络对自己家乡的风景、风俗、特产、民情等做一细致的调查,从而掌握丰富的相关资料。有条件的还可以对感兴趣的某方面进行有目的的访问,占有第一手资料。事实证明,在研究过程中各小组展示了各自的特色。其中一组研究“常州名桥”博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他们以报纸、刊物、小论文、课件等形式向全班展示成果。诸如:美妙动人的桥装饰、清新宜人的桥诗、浪漫神秘的桥传说、丰富多彩的桥名、蕴涵丰富的桥意等。
3.结合新闻媒体开展语文活动
这个活动的构想源于一次“街头错别字调查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承包”一段街道,寻找错别字。诸如商店的店名、服务公约、商品名称等。各人将查得的错别字汇总,写一份调查报告,把这些调查报告分别送到了各个有错别字的商店。学生没有满足于此,渐渐形成的对社会语言使用的敏锐感使他们发现,身边的新闻媒体也常常出现类似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后。选定一份报纸连续一月跟踪阅读。选定电台、电视台某项节目连续收听或收看,对其中的语言错误进行记载,写成文章后直接寄给有关媒体,并完成调查报告《一月来我的错别字统计》,以照片、文字、课件等形式向大家展示成果。
4.结合生活经历开展语文活动
(1)展示照片,重睹祖国大好河山。把你过去旅游时拍下的照片精选出来,举办一个图片展,让大家共享你的美好瞬间。每张照片要为它取一个独特的名字或为它写一段精彩的话,可以是描述照片画面,也可以是拍此照的经历。最后大家评出“最佳摄影奖”和“最佳文字奖”。
(2)网上旅游,浓缩神州的人文精华。组织一次独特的网上,旅游活动。搜集当地的人文资料,如历史沿革、文化精品、地方风情等。将搜集到的材料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编辑后命名,并加上前言和后记,最好制作成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