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范文

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

第1篇: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家校共育家校合作教育合力

中图分类号:G6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3-0201-02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育也随之不断变革。当今时代要求培养的新时代人才不仅仅是掌握一定知识的人才,更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小学阶段作为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期,是学生的心理、人格、品德等方面的重要奠基阶段。教育是一个复杂且持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多方教育力量共同发挥作用,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主导教育力量,应该就学生的教育实际达成教育共识,采取多种教育手段,以促进学生自由、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家校双方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是十分重要的。

一、家校共育的概念界定

(一)家校共育的基本内容

家庭和学校在教育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定位是不一样的,因此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内容也各有不同。家庭教育的内容复杂,广泛且细致,家庭教育的关注点是“育人”。而学校教育的教育内容是由国家制定的、系统的、连贯的、有内在科学依据的学科知识体系,主要指文化课方面的学习,其次是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我们对学校教育的关注点主要是“教书”。强调家校共育的原因在于单方面的家庭教育或者学校教育都具有自身的片面性,家校共育的基本内容可以认为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补充,即要求家校双方相互合作,既实现孩子学科知识学习的需要,又满足思想品德提升的需要。

(二)家校共育的优势

1.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虽然家校双方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不尽相同,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孩子培养成才。基于这一点,学校和家庭双方都应该努力把双方对孩子的教育期盼汇成一股力量,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2.教育内容的互补性,构成家校共育整体

21世纪要求的教育,是能够促进人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的教育,以培养造就社会所需要的健全的人。然而家庭及学校教育的教育内容各有侧重,也都涵盖涉及不到的教育层面,单靠某一方面的教育力量并不能满足这一教育要求,这就要求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必须坚持相互补充原则,在充分联系和交流的基础上,利用一切教育机会,塑造一个教育共同体。

3.教育教学的及时性,达成家校共育协作

家庭教育不是系统、整块进行的,它是渗透在家庭生活的细枝末节之中的。教育教学的及时性可以认为是家长在家庭生活过程中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而不是想当然的说教。及时性教育是建立在家长对孩子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及时性表现在不同方面,因此,要坚持及时施教原则,实现家校协作。

二、家校共育的现有问题及原因

(一)家校共育观念难成共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空前提高。学校在充分发挥教育作用的同时,也力求取得家庭的配合,双方形成教育合力。家长的教育意愿是认真且强烈的,对于学校的相关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大多是支持且配合的。但有时家校双方由于各自立场不同,对教育的认识就会产生分歧。

1.从学校层面讲

教師对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持消极态度。一方面,教师认为大多数学校教学工作并不需要家长参与,家长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并不了解,给家长普及相关信息既费时又耗力,无疑是给自己的工作增加负担。另一方面,教师认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纯属是添乱,他们只会指责教师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而不能促成相关问题的解决。

2.从家长层面讲

基于客观原因,绝大多数家长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学校教育达成实际配合,对待教育的态度也不十分端正。部分家长在潜意识里对家校教育进行了明确分工,他们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是教师的事,作为家长,所要承担的责任就是保障好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提供好的条件让孩子去接受学校的教育,让教师把孩子培养成才。这种观点既狭隘又不负责任,严重忽视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1]。缺了哪一方面的支持,教育都难以完整。

(二)家庭学校间缺乏有效沟通

家庭学校间缺乏有效沟通,一方面是因为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与学校的沟通缺乏主动性,绝大多数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很少与学校教师就孩子的生活与学习问题进行及时沟通。这种被动态度导致教师对学生在家的生活表现及学生的性格、兴趣、心理发展状况了解不足。而家长除了成绩单上反馈的单一信息,对孩子在学校的其他表现一无所知。很容易出现学生的品德教育与学科教育不能同步发展的情况,出现“真空教育”。

另一个方面是因为家校双方沟通方式单一化。传统家校沟通方式可以做到将全班家长集中起来,统一通知,传达信息,高效地实现教师对家长沟通联系的单向需要,但是却很少能接收到家长的反馈。此外,这些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对于家长来说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能使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上有所革新,不能实现家校教育的信息互补。

(三)家校共育内容不够全面

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及家长的教育内容普遍偏重于学生的文化课教育,而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足。这导致家长与教师的交流内容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对学生身心健康及其他方面的关心相对较少[2]。可是学习成绩并不能作为评判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文化的缺失或许不是真正的缺失,性格和心理上的缺失才是真正的缺失。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能把学习成绩当作唯一的教育指标,而是要着重关注学生的心理倾向、行为表现、品德发展、实践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发展。“教育”,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育”,即教给他们生活的技能,让他们学会做人。这样,学生长大成人,走向社会,才能够有生活的目标,能为了理想而奋斗,能坚持做人的本分。

三、家校共育的基本对策与建议

(一)树立平等的家校共育合作观念

家校合作,除了共同的目标、正确的角色定位,还要有积极的合作态度和意愿,合作关系才能顺利建立。首先,学校要充分重视家校共育的积极意义,将家校合作看作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职业技能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3]。教师与家长身份虽有不同,但二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应该自居高位,当出现教育问题时,对家长颐指气使。本质上,教师与家庭是一个权责共担体,好与坏都不能归为某一方。教师与家长双方都应该尝试着将心比心地去思考问题,理解对方的处境,配合对方的教育活动。

其次,家长也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理性地分析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长处与不足,充分尊重教师,理解信任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相关教育活动,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在双方的教育理念出现分歧时,家校双方都应该保持一个理性的态度,平等地协商。

(二)建立有效的家校共育沟通方式

1.在真诚、尊重基础上形成良好沟通态度

首先,从人际交往的角度出发,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要抱着真诚的态度,坦诚地与对方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不论对于更好了解学生还是有效解决问题都十分有帮助。

其次,沟通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教师及家长双方应该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立场、思维方式,善于从对方的观点中汲取营养,也要接纳对方的不足,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2.建立多样化的家校沟通形式

一方面要创新家校沟通形式,如改革传统家长会的内容及合作形式。以往的家长会过于形式化,教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说,家长在台下默默地听。教师会指出学生的问题及不足,却很少真正和家长沟通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座谈会的形式组织召开家长会,家长、教师和学生围坐在一起,共同交流沟通,更利于激发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且交流氛围轻松,交谈内容宽泛,有利于实现家校和谐互动。

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动家校沟通形式的多样化。丰富的家校合作形式有利于即时共享共育内容,促进高效的共育沟通。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新媒体资源,构建多样化的家校共育网络平台。如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微信与以往的社会交往媒介不同,具有信息传递的实时性、信息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信息多维传递的灵活性、信息传播社区化的优势[4]。如果充分利用微信,那么对于家校双方教育信息的互通、教育合力的形成是大有裨益的。

(三)促进家校共育内容的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教育对象都是学生主体,教育目标都是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由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两种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教育,因此在学生的教育工作、教育内容上,双方都应该有所分工。改变以一方为主、一方为辅的状况,形成双向互动、共同负责的局面[5]。

一个健康、合格、优秀的人势必是全面发展的人。教师和家长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注意激发学生在不同知识领域的兴趣与求知欲,促进学生在除文化课学习之外的其他方面的发展与进步。家长应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同时也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从细枝末节处抓起,从日常小事抓起,从自己的行为习惯抓起,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示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结语

家校共育问题将是一段时间内我们需要认真关注的问题。实现家校共育要从学生出发、从学校出发、从家庭出发,将三股教育力量凝聚到一起,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网,使学生不论在小环境还是大社会里都是一个大写的人。

参考文献: 

[1]岳瑛.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6(3):50-53.

[2]徐玲娇.小学家校合作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以扬州市XX小学为例[D].扬州:扬州大学,2018. 

[3]姚兰.舟水共促舵手强,砥砺任翱翔:浅谈促进家校合作的方法与具体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3. 

[4]段兰兰.基于微信的小学家校共育实践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8. 

第2篇: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新手教师;家园合作;共育;访谈;沟通

一、问题的提出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共育成了幼儿教育的主流,要求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形成对幼儿教育的统一整体。幼教工作者,特别是新手教师应以何种行为来适应“家园共育”,应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来显现“家园共育”的幼教理念,成了幼儿教育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概念的界定

(一)什么叫“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进行的教育工作。

(二)家园共育的意义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家庭从来都是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而这种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幼儿园则是孩童时期学习知识,认知是非,理解规则及道德的重要场所。这两个环境对幼儿的影响需要做到同方向、同步调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家园共育”理念突显出其重要性来。

三、本论文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个案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个案法就是对某一个体或群体组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从而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的方法。

访谈法,就是研究谈,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研究比较复杂的问题时需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

四、在职教师个案分析

(一)个案学校及教师的基本情况分析

浙江大学幼儿园华家池分园创建于1959年8月,是浙江省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现有15个教学班,400余名幼儿。幼儿教师30余名,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本科学历占一定的比例。教师教龄有6人在10年以上,13人在5年以上,13人在5年以下,其中7人教龄在2年以下。笔者将2年以下教龄的老师归为新手教师,因此选择张老师为访谈对象。

某老师:大专学历,从事教育工作1年,对幼教工作有着独到的见解。

(二)教师访谈实录

1.你是何时接触家园合作观念的?

我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最初是在课本中了解到家园合作共育。在我的老师授课中,也提到过家园合作理念。

2.那时对于家园合作是如何理解的?

在学校时对家园合作没有很多的关注,首先是学校学习以理论知识为主,在联系实习方面有一些欠缺,虽然也常去幼儿园见习,但是很少能与家长见面沟通;另外,自己也没有非常重视,认为幼儿园的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为主的,常常忽视与家长的沟通。

3.在工作一年之后,对家园合作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随着最近的教育改革,幼儿园―家庭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也逐渐改变了自己对家园合作的看法,因为家庭教育在幼儿的启蒙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不少父母都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常常把孩子交给我们就去忙工作了,这对孩子的性格发展是很不利的。家长是一个有着不同职业和不同技能的群体,家园合作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更好地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提供一个便利条件。所以,在幼儿园的教育中积极开展家园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4.你觉得现在影响家园合作实现的困难主要有哪些?

(1)幼儿园教师对家园合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现在的幼儿教师,比如说我,虽然是师范类院校毕业,但学习内容主要以音体美等艺术活动课以及怎样传授给孩子知识为主,对教育方法和教育理论关注相对较少。

(2)幼儿园在组织家园合作的各项活动时,也是处于一个探索阶段,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只能在尝试各项活动的同时寻找适合本园的方法。

(3)家长虽然对家园合作有一定重视,但因为工作的关系,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参与活动,影响了家园合作的进行。

5.针对这些困难,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针对教师教育方面,要注重新进教师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培训。特别是在家园合作方面,每个教师都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念方法等,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教学活动。

在家长方面,要加强家长对家园合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专题讲座等宣传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使家长主动地、有意识地参与到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来。

在幼儿园设计活动方面,可以借鉴国内外的家园合作方式,结合本园的特点,在开展活动的同时不断完善活动目标和内容,努力设计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家园合作方案。

6.家长对于家园合作是什么样的态度?

通过我们的家长会和幼儿园教育知识讲座,部分家长逐渐重视家园合作这一观点,并且开始抽出时间来参与我们幼儿园组织的活动,但是大部分的家长虽然有意识想参与进来,但却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参加。也就是说,现在的家长虽然认同家园合作这一观点,但是还没有达到足够的重视程度。所以这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7.在你所带的班级,是如何组织家园合作的?

在我的班级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做的:

(1)召开家长会。这个是我们老师与家长交流的最好方式,更直接有效。一般是一个月一次。在家长会上,双方可以很坦率的来交流一些问题,互通教育信息。最初的家长会上,我都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办园宗旨,另外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向家长报告幼儿的发展情况。会后把家长对我们提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有问题的地方立马改进。这样,通过家长会就提高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认识,家长对于参加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活动也可以更好的展开。

(2)开展亲子活动。我们会举办一些有家长参加的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实际的教育活动中,使家长真正感知教育效果。例如在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组织了手工艺作品比赛,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一件小制作,家长对这个比赛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和孩子一起收集资料,查找小制作的制作方法,做出很多让人大开眼界的工艺品。幼儿园通过这些亲子活动,使家长既了解了孩子学习、生活的整体情况,又了解了教师教育活动的目标,更体验了教育效果,增进了家长、孩子、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

(3)利用网站实现家园多维互动。我们幼儿园建立了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络与家长沟通,探讨孩子现阶段情况,引导家长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在网站上会及时更新一些幼儿园近期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信息,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最新动态,能更好地配合我们的工作,实现家园合作。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网站直接和园长、老师交流自己的看法,请老师对自己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通过这些措施,使家庭和幼儿园的关系更加融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8.你认为家园合作理念与以往的教育观念有什么不同?

我们之前的教育更重视早期智力的开发,将幼儿教育小学化,如认字、加减运算、认读汉语拼音、背诵古诗等,忽略了非智力方面的教育。现在以家园合作理念指导幼儿教育后,我们老师和家长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特别注重对孩子的做人、生存、合作、交往的教育,重点培养孩子的情商。

9.有的家庭主要是爷爷奶奶来带孩子,很溺爱孩子,你怎么解决?

确实是这样的,老人们会觉得这个不对,那个不应该,对我们的工作支持不够,对于这种情况,我都是尽可能多的联系孩子的父母,希望他们能够来参加我们的教育讲座,增强家长对家园合作观念的认识。另外,现在幼儿园孩子的爷爷奶奶大都在五十岁左右,他们中很大部分人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在接受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但是也需要我们耐心的讲解。最重要的一点是自己不能急躁,要心平气和的谈,或者通过孩子的父母,这样可能会更好一些。

五、对个案教师访谈实录的总结

通过对张老师的访谈,笔者感受到,“家园合作”这一理念已经深入到新手教师这一群体中,他们真切的了解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但是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新手教师的理论知识是够了,但实践起来却容易出现以自己为主导的偏差。

2.开展教育活动时,多有模仿的痕迹,没能形成自己的特色。

3.对“家园合作”理念的理解不够全面。

六、对新手教师的建议

1.在实际工作中,新手教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更加专注于家园合作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另外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改变以幼儿园为主导的观念,将自己摆在与家长平等的地位,要积极引导家长转变育儿观念,并向家长传递先进的理念,提供个性的服务,实现家和园幼儿教育的双丰收。

2.在家园合作中,新手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的开展各项活动。在开展家园活动的过程中要形成自己的风格与特点,不能盲目的效仿其他幼儿园的方案。

3.家长是一个有着不同职业,不同专业技能的群体,我们要充分利用家长这个教育资源来丰富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使教育活动更加生动、活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2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09.

[2]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M].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第3篇: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形成合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学前教育阶段,家园共育就是将幼儿园和家庭相互连接在一起,让教师和家长之间形成一股合力。在诸多的教育合力因素当中,家庭、幼儿园是最主要的。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形成家园共育的大环境,共同促进幼儿发展。那么,作为农村幼儿园的一名幼儿老师,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形成合力呢?

一、农村幼儿园家长现状分析

对于处在农村的家长来说,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且农村幼儿园的孩子大多是由祖辈照顾,教育常常会受到旧观念、旧思想的束缚和影响,很多家长对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并不理解,家园共育的意识比较淡薄,积极性不高。因此,农村幼儿园的家长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探索符合本园幼儿和家长互动的途径。

二、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

1.家长认知上存在的差异

由于农村幼儿父母工作或外出务工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照料,使他们成为留守一族。而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与现代教育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孩子的身心特点了解不全面,育儿方法认识不到位,加上受生活环境、传统思想等因素的影响,观念比较陈旧,宠多于教,爱多于严。特别是许多家长仍用旧观念要求孩子,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2.家长和教师不能很好地沟通

在农村,家长认为,交了学费,孩子就该归教师管,教育应该是教师的事情,而家长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有些家长将孩子送进幼儿园是怕孩子吵闹,图自己省事省心。对于家长来说,自己的任务就是赚钱养家,为物质生活做准备。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只要孩子学到知识就行了,至于和教师沟通是不需要的。出现这种状况,不仅与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较低、育儿观念落后等有关,也与幼儿园对家长工作的忽视有很大关系。

3.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流于形式,缺乏实效

家园合作应该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工作。系统、周密、科学和具体的活动计划不仅是活动开展的指南,还能促进活动的顺利进行。然而,许多幼儿园缺乏家园合作的整体计划,幼儿园、年级、班级等几个层面的家园合作活动难以相互配合,无法持续、有效地进行。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流于形式。

三、实施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1.加强幼儿园与家长对家园合作内涵的理解

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多开展一些幼儿园家@合作教育的课程与活动,加强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园家园合作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使教师与家长彼此有更多的了解,促进相互尊重,并找到一些解决具体教育问题的办法,有助于家园教育达成共识。

2.利用家长会,转变家长教育观念

通过家长会解读纲要和指南精神,让家长明白各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学习什么内容和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告诉他们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让家长明白孩子的教育绝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而是幼儿园、家庭、社会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而且是贯穿孩子一生的教育;幼儿园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用写字和计算题作为标准来评判幼儿园和教师。

3.利用换位思考,增进与家园沟通

如今幼儿园的老师都比较年轻,好多老师尚没有为人父母的角色体验,这就要求教师了解父母的角色,并从父母的角色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当孩子出现“挂彩”时,家长表现出的惊讶和心痛是可以理解的,而有的教师表现得若无其事,会使家长觉得老师对自己孩子不够关心,对工作不够负责,进而影响家长与老师的关系,给家园沟通设置了障碍。如果老师从孩子父母的角度出发,假如受伤的孩子是自己的,那就会很自然地理解家长的心情,处事态度也会大不相同,那么家园沟通就不会受阻。

4.做好通式关注,注重个体差异

第4篇: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范文

一、家园共育问题的提出

我园幼儿的家庭情况、家庭成员素质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家长送幼儿入园的目的也就各有不同。这些都导致家长与幼儿园在教育要求上的许多分歧,给家园共育设置了障碍,增加了幼儿园工作的难度。

二、问题的归因

我园在深入了解情况后,找到了形成分歧的原因所在,主要是:家长、幼儿园与孩子的关系不同;双方对孩子观察的时空条件不同;家园之间缺乏及时全面的沟通等。然而最重要的原因是幼儿园的主导、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家园共育形式大于内容。

三、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幼儿教育如今迅猛发展,理论研究愈加成熟,教师队伍日趋专业化。因此,解决家园合作的问题是有章可循的。

1.幼儿园发挥主导、引领作用是家园共育的前提。从我做起,强化专业能力,发挥主导作用,在理念和管理上进行改革,把满足幼儿需要、社会需要、家长需要确定为幼儿园的工作目标,主动寻求家长的合作与支持,这是家园和谐共育的前提。

2.利用多种形式的教育资源是家园共育的保证。家园共育的长期发展是通过幼儿园创设的主体环境和多种活动实现的,如开办宣教园地、幼教杂志、家长学校等多种方式方法,以期共同提高。

3.教育目标一致是家园共育的必然结果。随着价值观的转变,家长越来越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这与幼儿园达成了共识,是教育的必然结果。

四、家园共育的策略与技巧

在工作实践中概括幼儿园家教工作的策略和技巧如下:

1.参与性策略。家庭教育资源潜力巨大,幼儿园要积极调动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加大合作力度。如开展家长志愿者课堂,让家长给幼儿进行课外知识介绍,并协助教师进行游戏等。在活动中,家长的理念和实践水平都会不断提升。在幼儿园各项管理中,也可以给家长留有位置,如建立园级和班级家委会、安全巡逻小组、营养观察小组、游戏学习小组等,采用多种方式争取家教工作的主动权,调动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另外,幼儿园在引领家长时,要善于把握不同个性的家长,而后区别对待,巧妙地处理问题。

2.情感化策略。人是具有社会性的,情感沟通融洽,是事情顺利进行的前提。我园首推入园选班制,让家长通过老师带班的公开展示活动进行评教,然后确定孩子选哪个班。这赢得了家长的赞誉,缩短了幼儿入园的不适应期。对于新入园的幼儿,我园开展了“孩子进园你放心”的活动,全程实地录制每个小班幼儿的一日生活,每晚接孩子时向家长播放,让家长看教师是如何照顾与帮助孩子的。这样满足了家长的心理需要,取得了家长的信任,为家园共育开通了良好通道。

五、家园共育的方法和途径

1.通过家园亲子游戏,活用一个“趣”字。如小型运动会、家长与幼儿共班上课、一同游戏等,提供亲子、家园相互交融、感情交流的机会。

2.通过家园联谊活动,展现一个“美”字。活动可以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各方面要求和幼儿园的学习环境。在每年的“六一”“元旦”“国庆”时,幼儿园都要向家长展示幼儿的才艺,让家长们乐在其中。

3.通过家长学校,突出一个“爱”字。爱孩子是幼儿教育的核心。我园通过问卷调查、开门评园、家长座谈会等活动,消除家长的认识误区,与家长达成共识;利用多种形式的宣教方法,与家长交流经验,并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使家长了解幼教工作的不易,增强家园双方的理解与信任,增强办园透明度。

第5篇: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范文

1.学生自身对于发展的要求

对于学生而言,提升个人素质是对其今后整个人生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对于其在今后的就业中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企业选择员工是择优录取,面对当下巨大的就业压力,中职院校的每个学校都应该秉持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来加强自身的发展。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会使得自己更加容易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脱颖而出。中职院校已经俄日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它们对于学生的培养定位更加清晰,因此便需要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2.企业自身对于竞争的需求

在当今企业管理中,越来越多的管理学告诉我们,人才的培养,关键还是在于合作。“木桶效应”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有人认为是短板效应,盛水量的多少是有最短的那块木头决定的。其实大家忽略了一个重点,那就是团队意识和合作在其中的重要性。整个木桶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关键还是每块模板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试想其中一块模板不合作,那么整桶水要打出来,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它的盛水量将不是多和少的差别,而是有和无的差别。因此,团队精神的培养,不仅对于每一个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极其重要,对于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也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市场的竞争要求企业在选聘人才的时候要注重其综合素质的养成。

二、体育教学中对于团队意识的培养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可谓是老生常谈,但我们不得不相信体育是各个学科的基础,只有拥有了强健的体魄,我们才会有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学习当中。同时,通过体育教学,也可以加强对于学生意志力的锻炼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因此体育教学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也是对于其身体和人格训练的课堂。那么,如何在体育课堂中加强对于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就成了我们思考和关注的重点。

1.加强课堂建设,通过纪律来约束学生

“无规不成方圆”,团队意识的养成需要的是每个同学的参与,但是每个同学都拥有自己的个性,因此将个性融入到共体之中,就需要通过纪律来约束。起初学生的思想意识比较薄弱,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而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活动范围广,内容变化多,受外界干扰大,每有一个良好的组织规范,纪律约束就无法进行教育。学生能够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建立健全制度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导向性原则是管理团队的整体目标和方向,整体性原则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可控性原则要求团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控制,保证整个课堂的有序进行,有效性原则要求合理有效利用场地器材、人力、时间等资源,保证体育课堂获得最大的利益。

2.通过丰富的体育活动来实现学生的多样化教学,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体育交流会或者运动会,在团体赛中利用学生永争第一的思想,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这也要求学校要应充分考虑既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能体现班集体建设的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连脚板、田径比赛中的接力项目、体育游戏等。从而保证各个阶段各种性格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需找到兴趣爱好点,方能不断地适应和参与。加深彼此对团队的理解和对于集体相处的思想,从而为今后的生产生活中,拥有良好的合作素质打下基础。是的其明白集体意识对于他们的重要性,不断加强自己对于团队的认知和感情。

3.通过实践将团队合作精神升华,充分融入学生生活

第6篇: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家校合作;农村小学;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56-02

家校合作,是一个农村小学教育的重大问题。如何更好地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已被教育界所重视,并成为农村学校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教育学界对家校合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已经普遍提高,但在具体的家校合作实践过程以及策略中却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家校合作的“内涵”思考

家校合作就是在家庭与学校平等积极沟通的基础上,相互协作共同参与教育的行为。研究家校合作的专家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这强调家校合作是一个平等的过程,家长、家庭也是教育的重要资源。

二、农村小学家校信息交流实地调查,分析家校合作现状

(一)调查对象内容分析

家校合作在农村小学中一直不太受关注,但是这是提升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重大问题,也是当今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我们认识到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重大意义,并通过家校合作来提升家长教育素质,因而我们对陕西省洛南县A小学家长进行了实地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共发放调查问卷130份,回收124份,剔除无效问卷4份,剩余有效问卷120份,回收率为92.31%。A小学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其小学家长与教师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A小学生家长多是农民,家长们的学历水平基本偏低。他们的职业身份属于较低社会阶层的农民或个体经营者,家庭经济收入不高,不能为家校合作提供物质基础和时间保障。超过60%的家庭是非独生子女家庭,这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带来不良影响。

(二)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分析

1.A小学家校信息交流中积极方面

教师是家校合作的组织者、策划者。在调查中,A小学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态度逐渐向好转变,并在合作内容和合作方式上比较多样化。教师对家长态度上真诚相待,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学生学校教育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利用现代化通信手段,如电话、短信、网络等与家长保持联系。问卷分析显示,家长则把学校看作是教育合作的帮手,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主动地参与其中。

2.A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弊端

一是家校合作缺乏系统性,呈现低层次水平状态

从教育政策制度来看,我国还没有相应的规范措施,由于A小学教学任务繁重,应试教育对学校和学生的影响,学校难以把家校合作活动纳入到学校教学工作之中,学期初制定的家校合作计划,容易受到可变因素影响,致使家校活动在时间上不连续,在内容上没有衔接。A小学教师与家长信息交流活动整体存在一种自发、松散状态,也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指导和规划。家校合作中缺乏一套明确目标和工作规范,呈现低层次水平状态。

二是家校信息交流片面性,缺乏双向互动

交流的双向畅通是家校合作的基础。在传统的家校关系中,学校一直处于指导地位,家长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A小学在教师与家长信息交流过程中,家长认为自己的观点得不到切实的表达。此外由于家长的身份特征自认为是落后的,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对老师一味地赞同。在调查中一部分家长反映,家校合作的形式比较单调,缺乏创新。笔者就家长会这一最常见的合作方式,对家长进行了采访,先由班主任讲话汇报近期学校的工作,内容主要为学生在校的表现、考试的成绩排名等。家长意见基本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也不想发表自己的教育观点。

三、A小学开展家校合作存在的阻滞因素

(一)家校合作制度范章程的缺失

现时期,我国现行的教育法规未规定家长必须参与学校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积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这说明家校合作在我国历来受到重视,但由于制度的缺位,导致目前家校合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家校合作水平层次低。在农村小学中成立家长委员会的学校甚少,并且积极开展家校合作的学校更为稀少。家校合作需要制度的保障与维护,加快和完善我国家校合作的相关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家校合作法律颁布实施,是推进家校合作良性开展的当务之急。

(二)家长参与家校合作受经济条件限制及观念意识单薄

在受调查的A小学中,由于所处地域关系,小学生基本是农民子女并且部分为留守儿童,学生常年寄宿在学校里。家长以外出务工为经济来源,许多家庭都供养2个以上的孩子,家庭经济紧张,家长们疲于奔波,在问卷调查中,75.6%的家长表示学校的家校合作活动,与自己的工作时间相冲突,身处外地的他们根本没法参加。

在调查中,家长对参与家校合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家校合作的意识也不断增强,但仍有一半以上的家长对家校合作态度消极,在观念中固守教育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不愿参与家校合作活动,访谈中笔者发现,一部分的家长只关心学生的考试分数和成绩排名,认为开展家校合作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与老师的谈话中,家长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考试成绩,对孩子在校的其他方面表现漠不关心。

(三)学校对家校合作认识误区与教师家校合作能力的不足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学校教师认为,小学生家长不懂教育工作,缺乏专业技能和素养,他们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值得肯定,但如果家长真的进入学校教育,干预学校日常教学活动,则又有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学校对待家校合作的态度上模棱两可的。另外教学质量的考核和升学压力也让教师丧失部分自,忽视了与家长的合作。此外,A小学教师中年轻教师的比例不断增长,但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中很少有家校合作方面的知识,教师缺少专业的家校合作教育的理论指导。青年教师经验不足,缺乏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对家长提出的一些教育问题无力回答,往往以自身学校教育经验作为参照,使得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方法几乎成为学校教育延续。

四、农村小学家校合作走出困境的实践策略

(一)建立健全家校合作制度,构建家校合作新模式

从法理层面促进家校合作的良性开展,制定相关的法律规章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应在法律上明确学校、家长在教育中的权力与义务。建立健全家校合作机制,切实完善家委会工作机制,发挥其作用。汲取国外家长教师协会(PTA)先进经验,构建“学校教育引导为主,家庭联动参与学校教育”的家校合作新模式。

(二)完善教师能力培育方案,搭建家校信息交流平台

教师是家校合作活动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有学者研究,我国的师范院校并没有开设这方面的课程,家校合作在师范生培养方面是严重缺失的。因此教师的职后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家校合作能力的培养要结合校本特色,培养课程设置中要对家校合作的理论思想加以探讨,而且应具有相关技能培训的内容,如有关家校联系的途径知识,家访的技巧,如何召开家长会等,以更好地促进教师家校合作能力的提高。

网络的不断普及,使搭建家校信息交流平台成为可能。建立家校合作QQ群、飞信群、已成为教师和家长进行联系的新渠道。网络为家校合作带来了便捷。学校可以在校园网上开辟“家校合作论坛”,开设“家教理论”栏目与家长进行双向互动。家长可以掌握一些家教的方法,真正体现家校合作的实际意义。

(三)家长展现参与学校教育意识,积极融入自我资源

在家校合作中家长的参与程度关系到其效果,家长应该抛掉思想包袱,客观认识自己的教育资源,积极参与家校合作活动来,保持家校教育一致性增进家校共育的合力效应。家长通过学习家庭教育基本策略提升自身家庭教育素质,才可以共同构建“学校教育引导为主,家庭联动参与学校教育”的家校合作新模式。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构建一个目标明确、优势互补的家校合作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保持家校教育一致,也有利于新课改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第7篇: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 利弊 分析与对策

“校企合作”是近十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产物,并且得到广大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职教人的恭维。为什么大家都认可“校企合作”这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在这里我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供大家参考,旨在探讨如何扭转目前中职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办学实践中的种种不良做法,以确保农村职业教育在国家实施新一轮改革的浪潮中健康持续发展。

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为满足中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对初、中级实用技术人才的需要,国家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县级职业学校应运而生,几乎每个县至少有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形势十分喜人。但由于国家底子薄,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少,办学条件差,办学水平不高,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再加上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学而优则仕”的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更是艰难。一直到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以后,职业教育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性逐步得到国人的认可,办学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作为职教人大家感到无比的高兴,尤其是我们这些长期被人们鄙视的农村老职教人更是感到十分的激动。但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与实际办学需求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校企合作办学的本意是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根本目的。但由于目前很多机制尚未健全,在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实践中偏离这个根本目的的现象不占少数。很多农村职业学校为缓解办学条件与实际办学需求的突出矛盾,学生进校后就借“校企合作”之名,以工学结合、勤工俭学、顶岗实习为借口设法把学生送到企业去“打工”。三年制专业的学生有些同学(进校时年满16周岁且愿意到企业去“打工”的同学)在校学习时间:第一学期是9~11月,共3个月;第二学期4~5月,共2个月;第一学年在校学习时间就是5个月。再加上第二学年5个月,共10个月,除去第三学年到企业去顶岗实习(国家规定),三年下来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也就是10个月。三年的学制实际在校学习时间才10个月,按一个月4周计,三年下来学生在校学习的总周数也就是40周,这与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要求,每学年教学时间为40周, 两个学年为80周整整少了一半。这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从时间方面看,怎么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合格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要扭转目前有些农村中职学校这种不良的校企合作办学格局,笔者觉得必须科学定位农村中职学校办学的培养目标,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按照“立德树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总要求,落实“宽进严出”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有效机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与办法。

一、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有效机制,明确校企双方具体责任。由国务院站在国家层面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情况出台相关指导性政策,省级人民政府结合本省实际提出实施意见和办法,作为校企合作的政策依据。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学校和企业可以协商灵活采用学年制或学分制办学形式。

二、根据合作企业的岗位特点,校企协商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制定专业课程设置计划,明确教育教学责任,确保培养质量。

三、推行“择优录用,竞争上岗”的选人用人制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学年新学期,学校要告知新生毕业去向、就业途径;企业要向学生介绍企业基本情况,报告企业岗位信息,通报企业“择优录用,竞争上岗”的选人用人制度。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第8篇: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范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它赋予了家长工作全新的内涵――家园共育。家园共育则强调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幼儿园既要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同时也要求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与管理,成为幼儿园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资源。一直以来,我园十分注重探索家园合作共育的新途径与方法,但目前,从总体上看,家园合作流于形式,实质性的教育效果有限,具体表现在:1.幼儿园工作与家长工作的内涵理解不够;2.实际开展的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3.幼儿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4.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尽人意等问题。因此我们尝试探索幼儿园家园配合的有效策略,以更好地完善家园共育机制,转变家长家庭教育理念,提升家庭教育素养,在引导帮助家长成长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家庭教育素养的提升,并提高开展家长工作的能力,使家长从幼儿园工作的挑剔者、监督者,真正变为合作者、参与者,实现家园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二、开展家庭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多渠道的宣传家教新理念

通过召开“推行家庭教育现代化”试点班家长会,开展《做最好的父母》等专题讲座,并通过园刊《七色花》、班级家园联系栏、班级QQ群、家长会、家长学校授课等渠道宣传家教新理念,让家长与幼儿园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产生互动,积极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新理念,让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二)充分发挥班级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作用

班级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各成员各司其职,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以点带面地推进班级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充分发挥着引领作用,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更紧密、实效更强。

1.发放调查问卷,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班级家委会分发调查问卷,征集家长在家教中存在困惑的热点问题,如“如何让孩子有较强的时间观念”等,选出家长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根据问题,家委成员们先进行相关家教知识的学习,找到解决的对策与方法,再组织召开班级交流会,针对问题进行解答,并组织部分家长进行相关的家教经验交流分享,使家长的实际家教疑难问题得以解决,从而带动班上更多家长学习和掌握更科学实用的家教方法。

2.开展读书交流会

班级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家长阅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书籍,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读书交流会前,由班级家委主任以微信的方式将读书交流的主题发给所有家长,请家长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做好准备,在读书交流会时进行交流讨论,促进家长在家庭教育当中不断反思,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育人素养的目的。

3.开辟“爱心漂流书吧”,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

班级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积极向家长发出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倡议,组织家长参加“好书推荐”“亲子阅读助成长”“学习型家庭互助苑”等活动,鼓励家长收集优秀的家教书籍,投放到班级的“爱心漂流书吧”中,让家长自主借阅、分享,提高家庭的文化品位和家长家庭教育的能力,积极构建学习型家庭,同时,在协助互学的氛围中,促进幼儿间的交往、家庭间的交流,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4.发放家庭教育指导式菜单

班级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根据班级实际制定家庭教育指导式菜单,全面指导和调动家长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比如发放“亲子关系测验”等指导式菜单,并开展了“我的亲子教育”征文活动,引导更多的家长关注家庭教育。

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交流讨论

家委会充分利用班级QQ群和微信,由专人负责,每日上传一则优秀家教经验进行分享,转发提供家教的网址、资料、交流讨论热点话题、探讨群里家长提出的问题等等,一起带领更多的家长共同参与,学习!

(三)开展各种形式的家园同步教育活动

1.召开体验式家长会

教师面对面地以座谈,体验的方式和家长沟通教育幼儿的各项工作,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及自己孩子的发展状况,也了解幼儿在家的各方面情况,有利于教师调整好教育计划和对每个幼儿的个案计划,使教育更有针对性。

2.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助教

为了让家长全方位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学水平及幼儿在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促进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幼儿园定期组织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并积极改进家长开放日的形式,除开展全班性的开放外,试点班还有针对性地、适时地向家长开放,活动结束后,及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家长关注点是什么,教育观念和方法上存在哪些误区,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让家长各抒已见,教师发表看法,以促家园达成共识。

3.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

建立班级“亲子共读角”,让家长利用接园时间,自主选择读本进行亲子共读,并及时将读后的感想写在便签纸上粘贴在亲子共读角中分享。开展丰富多彩的“迎新年、庆元旦”亲子同乐活动,如:亲子时装秀、制作美食等等,各种亲子活动的开展,不仅拉近了家长、幼儿和老师的距离,更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

4.开展分层、分类指导活动

入园前夕,针对小班新生易产生分离焦虑的情况,园家庭教育指导师特设计“孩子入园,家长准备好了吗?”宣传单,帮助准备入园的新生家长了解幼儿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的方法与对策,使孩子入园后更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5.建立形式多样的家园联系方法

创建多样沟通方式,畅通家园联系渠道,在班级门口设置家教宣传栏,定期为家长推荐育儿文章,此外还加强了向家长宣传幼儿园近期重大活动和教育活动,引导家长关注幼儿园的教育动态。同时对每个幼儿进行家访,建立家访联系记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为每个幼儿建立发展评估手册,定期以书面交流的形式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在家园间的相互交流合作中,促进教师与家长建立起真诚的合作伙伴关系,使教育形成合力。

第9篇: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校;家长;家校联系;SWOT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128-02

一、研究意义

1.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宗旨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缺一不可,一起努力做好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使学生在健康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少走弯路,高校必须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深入、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校遇到的一些问题,从而增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理解与支持。最终形成教育合力,达到提高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推动高校就与管理水平的目的。

2.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家庭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首要因素,家庭的组成情况、经济状况,社会背景、教育程度等,间接或直接地对子女的个人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有所影响。为了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工作无效和失误,甚至教育不当的情况,学校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需要与家长进行紧密的联系和配合,特别是独生子女的情况。

二、 研究背景

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学业生涯规划等情况,掌握学生的在校情况。我们特意向二年级学生做了一次调研报告,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031份,回收996份,回收率为96%。问卷中关系到学生家庭情况问题15项,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大学生家庭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性。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进一步说明制定家长联系制度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从研究结果来看,首先,独生子女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体,学生对家庭的依赖性更大。当学生在学习生活甚至感情遇到问题时,部分学生会向父母寻求帮助。这些是学校所不能够替代的。其次,随着信息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学生更愿意通过新媒体方式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包括父母。大学生们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也比较高,几乎达到无法割离的地步。最后,有些家长也认为学生已经长大成人,他们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平时与学生交流沟通除了一些生活琐事身体健康等话题,也没有多少实质性内容。

三、 研究方法

高校家长联系SWOT分析法:

高校家长联系SWOT分析法是基于家校联系目前面临的内部竞争和外部竞争环境以及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也就是通过分析和研究家校联系相关的一切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面临的机会、威胁等,依次罗列出来,再根据矩阵排列的形式,利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各种因素交叉匹配,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四、 主要内容

首先,在学校与家庭联系合作过程当中,学校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和挑战:

S:(1)家长对学校的信任;(2)家长主动联系学校的情况较多,联系合作的期望比较大;(3)学校的联系工作基础扎实;(4)学校资源丰富,后背保障比较充实;(5)目前可用的联系合作途径比较丰富例如:书信、网络、电话。

W:(1)制度不完善,顶层设计欠考虑;(2)一个家长、学校、社会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平台;(3)与家长沟通渠道单一;(4)交流信息不准确,不全面。

O:(1)学校主动出击,加强联系合作;(2)加深家长对学校政策措施的了解;(3)了解学生背景,减少学生管理工作难度;(4)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增进学生管理工作实效。

T:(1)家长职业背景层次悬殊,文化程度差异较大;(2)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太高,进入大学后,对学生的后期教育管理工作关心较少;(3)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欠缺;(4)现行教育政策、法律或经验等方面的滞后,造成家长对参与管理的权利、义务与途径的欠缺,不知道如何参与,表现为一种无序状态;(5)学生人数太多,个性化教育工作难度较大。

SO战略、WO战略:

(1)以整个学年为周期,按照时间节点顺序,定时开展相关活动(具体见《家长联系合作工作时间一览表》)。

(2)以通院家长QQ交流群和通院微信平台(西电通院)为依托,在继续完善平台运行机制,丰富平台内容上,加深学校政策宣传,深化家长交流合作,提出切实可行的精品活动。在网络层面上拉近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距离。

(3)注意收集家长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家长反映的学生特殊背景信息,收集成册,作为后期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和学生个性化指导工作的参考。

(4)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8月份)召开家长见面会,形式上更偏向于新闻会,提高互动性。

(5)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8月份)举办面向家长和学生的校园开放日,参观学校校园、校史馆、图书馆、校友之家、学生宿舍等等。

(6)建立并完善辅导员与家长的联系制度。

(7)建立学院工作博客,设专人维护,及时更新和推送学校相关政策信息,以及各类学习生活安排,并在各类家长交流活动中广泛宣传。

ST战略、WT战略:

(1)借助通院家长QQ交流群,成立家长委员会。

(2)(9月份)组织学生填写个人基本情况登记表,并建立学生家长联系薄。

(3)邀请教育专家和社会名企人员来校座谈与家长对话(情况不允许,可以录制电子档案,供家长网上交流)。

(4)创建家校合作宣传手册。

(5)制作家校合作纪念品。

(6)坚持每年以书面形式给家长写一封信,其中包括致家长一封信、学生成绩单、工作反馈单(调查问卷)、特殊学生的在校情况说明。

(7)辅导员家访计划――辅导员利用寒暑期开展“辅导员家访计划”,其中主要家访对象是家庭贫困和学习困难的学生。与此同时,学校通过电话、短信、QQ、微信等渠道家访大部分学生。

五、 家长联系制度面临的挑战

随着独生子女逐渐成为高校在校生的主体,部分学生的个人行为和思想由于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在进入高校之后就暴露出了问题。因此,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担子就落在了专门从事学生工作队伍身上,面对两三百名同学,利用传统的书信、电话等方式根本无法与家长全部联系,往往只有在学生发生异常情况后高校才会主动与家长联系。

传统沟通方式也存在不足,电话交流是最为方便和快捷的交流手段,为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提供了方便,但是由于语言沟通问题、电话沟通的局限性等,学生工作人员并不能随时拨打长途电话。家长到学校进行探望是最为直接了解学校信息的途径,但是由于受到客观条件和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这一方式实现基本不太可能。

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得知在大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上,学校有必要、有义务采取多样话的方式,将传统的交流形式和现代化的信息媒介手段相融合入,让学生家长能够快捷、准确、全面地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状况,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保障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全面成才。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