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气自动化学科评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传感器技术;教学模式;课程改革;专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200-01
一、引言
《传感器技术》课程涉及机械、物理、化学,光学、材料、电子、生物、半导体、信息处理等众多学科领域,属于交叉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它在本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各种繁多的被测量和测量仪器中归纳出检测技术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特性,以便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目前传感器技术课程的教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为传统的按测量原理分类介绍传感器知识并基于理论假设项目教学,这种分类方法侧重于传感器的原理性知识掌握和传感器改革,这跟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对传感器技术的应用需求不一致,且跟当前传感器的集成化、智能化等发展趋势相矛盾;二为以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学,但是传感器本身种类繁多,单纯的以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学涉及到的传感器太少,不足以涵盖传感器的整体状况,缺乏知识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传感器技术知识。因此,结合职业院校以行业为先导、以能力为本位以及工学结合等特点,本课程改革结合以上两种方式的优点和当前传感器技术发展趋势来调整课程体系架构和教学方式。
二、课程改革理念
以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为基准,根据我院自动化系电气自动化专业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来改革课程,突出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传感器选型与应用的职业能力培养。本课程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传感器选型能力、典型测量转换电路设计制作能力、常见传感器安装、检测和维护能力;根据传感器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调整课程知识体系架构;根据该专业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改革课程内容和能力达成项目;根据该专业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项目来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课程改革思路
根据我院自动化系《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职业岗位群,面向西部电气电子电器产业,本课程改革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素质培养,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与改变:
(一)课程目标的改变。从传统的着重讲解传感器结构、原理与应用向培养选型、改革和制作具体传感检测电路的能力上转变。
(二)课程体系的改变。从传统的通过按测量原理分类介绍传感器以及前些年的纯粹以项目为导向学习传感器转变为按被测量(即功能)来实施传感器的教学,以使学生在了解传感器工作原理、特性的基础上,容易根据测量对象来选择传感器;引入典型的实际工程应用项目,指导学生应用选择的传感器进行信号处理电路改革和应用。
四、教学模式的设计
采用系统性知识教学与模块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真实产品作引导、任务驱动组织教学工作,以学生为中心,小组合作为基础,在真实的环境下完成传感器技术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工作能力,实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
五、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典型传感器工程应用学习项目中,每个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都会经历“资讯(信息收集)决策(拟定方案)计划(制定实施细则)实施检查评估总结分析提高)”六个阶段,老师带着学生完成六个阶段的工作任务,手把手教学生怎样做,让学生体会每一阶段具体工作任务,为走向工作岗位、参加工作积累经验。
在具体的理论、实训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讨论法、演讲法和反思法等微观教学法的交替使用,使教学过程丰富多彩,并且充分运用引导文等行动导向教学法,使得学生学习主动性、进取心大大增强。
六、结论
本课程改革秉承“以行业为先导、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实际工作所需确定教学内容”的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开发。整个课程以传感器的典型技术、典型应用为主线,建立了按被测量(即功能)介绍传感器技术知识和以具体工程应用项目为单元、以典型控制项目为载体的课程内容相结合的结构。理论教学方法与实训锻炼相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了传感器技术的基本理论同时,学习锻炼了根据要求实施传感器选型、典型测量转换电路设计制作、常见传感器安装、检测和维护等能力。
参考文献:
[1]苑惠娟,秦勇,王洋,吴海滨,周真.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C].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2010(4):91-92
[2]冯成龙.试论高职院校《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
【关键词】三螺旋;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面临的问题也愈来愈多,其中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问题日趋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已明确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思想,这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也是繁荣创业型经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现实需求。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对高校科技成果的更多关注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要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思想,就要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三螺旋创新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是将理论研究、教育和商业训练结合起来,通过研究、模拟演练,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心理品质和能力,为从事商业、企业活动和就业做准备的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创业创新教育的目标,是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内涵要求为依据,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精神,强化创新创业意识,开发、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能力和精神品质,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择业理念,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形成一定的创业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大学生的成才。[1]可以说,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机统一,是知识教育与创业训练的有机统一,其中创新教育是前提,创业教育是根本。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高等院校或教育系统的任务,它应该需要社会多个系统的合力。
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威兹创立的大学一政府一产业三螺旋创新模式对创新创业教育有一些重要启示。该理论认为,由于现代社会中知识日益以科学与合作为基础,创新日益以组织或机构范围间的协作与合作为特征,创新活动需要大学、产业和政府三方参与、协同作战。在三螺旋结构中,大学、产业和政府在创新过程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一根螺旋线可以代替另一根成为主驱动力,而此时原来起核心螺旋线作用的那个机构就成了支撑机构,大学、产业、政府都可以成为创新的领导性机构,三者相互作用,实现动态平衡。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其本身又一种重要的创新活动,在这个创新活动中,高等院校将作为核心螺旋线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而产业和政府则是不可或缺的支撑机构。
二、高校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螺旋线
作为教育训练的主要场所,知识生产的主要园地,大学无疑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当然,在此过程中大学并不是孤立无援的,政府和产业应作为支撑机构积极参与,最终形成“大学―产业―政府”的动态三螺旋。“如果某一功能已经由核心机构实现,那么作为次要机构的用处就是为实现这一功能做贡献。” [2]
1.重视综合知识积累,夯实创新创业基础。
一方面,创新不是凭空设想,离不开一定的知识积累,没有积累就没有创新。一项创新活动不仅需要广泛的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还需要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另外,加强概括能力的培养,掌握创新方法,增强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培养敏锐洞察力等思维知识也是创新中不可缺少的。而创业活动也是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和依托的,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创业活动就不可能成功,创业教育只能建立在专业知识积累的基础上。
另一方面,创业又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过程,涉及许多领域的知识,如经济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税收、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高校应开设完备的相关的创业知识课程,将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完善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
2.培育创新创业意识,改革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并不在于培养个别精英,而在于培养全体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其长远发展提供一种开拓性价值取向和素质,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文化氛围。[3]创业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应该构建以创业教育为龙头,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内容体系和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社会实践课程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课程形式结构体系。[4]美国的以创业过程为主线的成功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可以邀请产业、社会及政府部门的善于处理各种创业问题,如法律、税收、知识产权、企业评估以及合同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加入课堂教学。
3.积极探索多种途径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实践。问题意识是创新意识的基础。认识问题,提高问题意识,确定有价值的真正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基于问题创新的核心。[5]以“研究课题”为形式组织开展的课外活动就属于基于问题创新的实践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课题组,查阅资料、动手实验、搞社会调研、进行市场分析都由学生自己完成,老师仅做适当的指导。基于问题创新的实践有利于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理念,鼓励学生发展求异创新思维,擅于向老师、课本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其次,以大学科技园等孵化器为平台开展社会实践和创业实践。孵化器是为了实现大学的教育使命和促进经济发展使命等应运而生的。大学科技园是以大学或大学群落为依托,通过集成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采用政府资金、企业资金、金融资本与风险资本等多元化的资本运作方式,以实现大学科技成果向企业和社会有效转化为核心功能的科技园区。[6]大学科技园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创业课程。纵观国外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进程,科技园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如,斯坦福大学是“网络亿万富翁农场”,是硅谷创业天才的制造中心。鉴于大学科技园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作为大学应该可以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功能,输送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二是可以鼓励有创新成果的学生进行创业实践。
三、产业是推行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基地
在创新创业教育的三螺旋中,产业是重要的支撑机构,它通过以下途径发挥着积极作用:
1.与大学合作共建规范的实践基地。这是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一种途径,我国可以学习借鉴美国“ERC模式”。美国的工程研究中心(ERC)是高等工程教育与企业界成功合作的范例。在ERC的教育过程中,学生与企业是密切联系的。体现在:①学生可以针对实践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去请教企业工程师,企业工程师也可以参与学校的理论实践研究和教育计划的制定,辅导学生学习解决有关工程实践中的问题与方法;②大学与企业界共同完成研究项目,而且一起努力将工程科学基础性的成果积极投入到与企业界直接利润相关的技术产出上,以实现科技成果转移;③将大学与企业界合作研究中提炼出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作为课程教材,让更多学生掌握先进的、成功的技术创新思想和方法。笔者认为,这种模式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因此,我国可以提倡企业与大学共建开放型的实验室作为学校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也可作为校企合作的平台。在这个实验室里,大学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和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参加某一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学生就有机会对企业生产管理实践亲身感受,从而提高创新素质,学习创业知识。
2.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一方面,企业应当应大学邀请或定期选派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高校作报告、开设学术讲座,或开展专题研究,或兼任教师,参与并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创业实践、就业指导等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在校企合作的前提下,企业提供学生到企业实践的机会,并安排专门人员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生产、管理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企业经营管理流程。
3.提供资金扶持大学生创业。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利用自己的科技知识或已有的科技成果创办公司是一条重要的创业途径。但大学生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管理经验不足的问题,企业可以利用自身在这两方面的优势扶持大学生。大学生和企业可以寻找对双方有利的途径,如学生以高技术成果入股,企业以资金入股等。
四、政府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保障
在亨利・埃茨科威兹的三螺旋创新模式中,政府的独特身份是作为契约关系的来源,确保稳定的相互作用与交换。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来说,它作为支撑机构发挥着关键性的宏观引导作用,这种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制订优惠扶持政策
创新创业有风险,需要鼓励和扶持,尤其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如,政府有必要在投入、信贷、税收、奖励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向创新创业者倾斜。国家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就已经反映出这方面的政策精神:进一步形成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中央有关部门通力合作、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协调、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目标责任明确的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政策框架体系,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推进毕业生就业市场与各类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联网贯通,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毕业生人才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切实的政策扶持,使得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能够有效开展并取得成功。
2.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一个企业的创办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鉴于政府是契约关系的来源这一独特的身份,因此,良好的社会环境尤其需要靠政府来营造。政府应该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对学生的创新行为进行鼓励和保护,制定鼓励冒险、分散风险的风险投资制度,为自主创新提供金融支持体系等方式来降低创新创业者的风险。同时,要鼓励创新、推动创业,政府还应该规范市场行为,建立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则健全、运转有序的市场体系,确保经济环境中每一个市场主体都能够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运作。
参考文献
[1]南昌教育学院课题组.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03):47-49.
[2][美]亨利・埃茨科威兹. 周春彦.三螺旋[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9.
[3]王锋.我国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04):101-105.
[4]梁士朋.美国创业教育的研究及启示[J].医学教育探索,2006(6):493-497.
[5]尹成湖,等.创新的理性认识及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