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课程与教材分析范文

体育课程与教材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课程与教材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课程与教材分析

第1篇:体育课程与教材分析范文

我国金融体系主要以银行为基础,但是管理层已经意识到证券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的建设也有必要与时俱进,适应金融体系发展的方向。事实上,内地教育体系引入的投资学课程,基本上是西方证券市场和公司金融的内容。正如张新(2003)所说的那样,西方对金融学的理解集中在以公司财务、公司融资、公司治理为核心内容的公司金融和以资产定价为核心内容的投资学;而内地对金融学的理解则主要集中在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两大类代表性科目。在资本市场发达程度不高而银行体系又独占优势地位的情况下,这一背离影响并不明显。但在A股资本市场发展程度越来越高,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已经达到相当大的比重,四大国有银行和相当部分央企都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的情况下,原有的以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为体系的金融类专业课程势必会转型为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而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本的本土化和专业化也逐渐提到日程上来。但是,在本土化和专业化的问题成为大家关注重点的同时,课程体系的其他问题往往被人忽视。既然是课程体系,势必有一个层次化或分层化教学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笔者在此所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一、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对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

这些理论从简单到复杂,从开创性到发展型,从公司金融类到投资类,再到金融工程类,有纯理论的推导,也有应用于实践的方法。把这些理论全盘照搬,直接应用于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之中,显然并不一定适用。因为金融证券类专业各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不相同,全盘的填鸭式教学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很难奏效。显然,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历程要求对各专业层次、年级层次和学术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化的教学体系的设计

金融证券类专业各层次的知识水平、教学要求有比较大的差异。一二年级的本科生、三四年级的本科生以及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各个层次的学生其知识水平肯定不同,而且理论教学的深度对各层次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在知识层次方面,一二年级本科生专业还没有接触,部分基础课也只是刚刚入门;而三四年级的本科生才刚刚接触相关的专业课;硕士研究生虽然对专业课的要求有所提高,但是现在硕士研究生中不少学生来自本科其他专业,短短的二到三年时间需要补充不少的专业知识。而在教学要求方面,本科生目前主要是通才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本科生学习本专业知识内容,也要求本科生学习各专业模块的内容。相比之下,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学习时间也并不算多,其理论教学侧重于面而并不精深;硕士研究生理论教学的要求较高,同时也有升学进一步深造的可能。不过,目前硕士研究生教学也在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上部分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稍差,因此,在本科生教学基础的要求之上加以深化,由面及里侧重于线,理论与应用两方面相结合;而博士研究生的理论教学深度较高,而且研究视角一般较集中于某一点,不再像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那样发散于面或者线。因此,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体系的理论程度最深,显然对教学的要求也与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并不一样

不仅如此,即使同样是本科生,因专业的不同对课程体系的教学要求也并不一致。比如,金融学专业学生、公司金融专业学生与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课教学要求势必不同,而金融学专业中银行管理专业方向、国际金融专业方向或者证券投资专业方向等,对课程的配置和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深度的配置可能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数理知识的教学,金融证券类专业的教学往往与数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相互交叉。但仅就本科专业而言,金融工程等专业尤其需要相对层次较高的数理知识用于金融工具的设计和开发。对于一般的金融学等专业,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要求可能会低一些。因此,一般的金融学专业和专业性要求更高的金融工程专业,在证券类专业课的教学上也相对应存在着不同的层次。

二、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分层化分析

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如何针对各层次学生的要求加以分层化教学呢?笔者所在的金融学院,既在金融学专业下设置了公司金融专业方向,又主导了金融工程新专业的建设,现在又在金融工程新专业下并设证券投资的专业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整个金融学院既有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学专业,同时还有以投资学为主导的金融工程专业和证券投资专业方向,另外还有保险学专业,真正实现了大金融证券类专业的专业设置。同时,金融学院既有大金融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下设银行管理、资本市场运营和金融工程等方向),还新批了金融专业硕士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对于这些不同的专业和专业方向,相应的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当然也会有相应的调整和变化。比如,金融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金融经济学,财务管理专业将其作为选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以投资学方向为主体,而金融工程专业将其作为必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会更多地以数理经济学方向为主体;对于普通的本科学生金融经济学的教学以说明、分析为主,而对于硕士研究生金融经济学的教学则以量化推导为主;对于一般的本科生可以以应用为主进行讲解,而对于高年级和硕士研究生可以适当地以数理分析的方法进行讲解;而在教材的选择上,本科生可以用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布莱恩·克特尔所著的《金融经济学》,该书主要以论述和图示为主,相对较为浅显,而对于不同专业层次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则可以用杨云红老师所著的《金融经济学》和王江老师所著的《金融经济学》

另一门金融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金融市场学,由于课程主要的目的在于介绍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产品的基础知识,因此,其教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应该有不同的内容设置。比如,对于本科生,它是金融学入门课程,可以以介绍各金融市场的划分、功能实现和相关金融产品的运作实现机制为主进行教学,以便本科生对金融市场有初步的认识;而对于已经了解了金融市场和各类金融产品运作模式的高年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可以进一步讲授金融合约理论、信息经济学、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的模型的结论,以使其了解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制度等运作,并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金融制度和金融机构的运作模式,进一步了解金融市场运作机制的本因;而对于更高层次的学生,如博士研究生和个别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可以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合约理论、法与金融学等各方面理论,构建制度内生观点的金融制度分析理论框架,讲授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金融制度演化的内在规律,也可以涉及金融体系的选择和设计,充分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产生和发展的制度变迁因素

作为一门内容相当全面的资本市场专业课的投资学,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投资学Ⅰ、投资学Ⅱ和投资学Ⅲ进阶课程。对于本科学生,可以重点讲授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市场均衡理论,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现代金融学理论;对于高年级的本科学生或硕士研究生,可以专门设置相关基本面的证券分析内容和资产组合管理内容进行讲解;而对于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或者已经经历过前两个知识阶段投资学学习的学生,可以进一步讲授普通的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证券的基本定价知识

金融工程作为专业课程,也应该分层次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比如,对于普通的金融类专业本科学生,可以以介绍金融工程工具、手段和策略为主,同时恰当介绍部分较为浅显的衍生工具以利于讲授金融工程的手段和政策;而对于金融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以及其他硕士研究生,则可以进一步相对深入地介绍部分金融工具创新和产品开发,同时讲授更高层次的金融工程手段和策略。相应的期货、期权与衍生证券这一课程也可以进行分层教学。普通本科学生以介绍简单的衍生证券为主,以利于入门;对于相对专业的本科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则可以作为金融工程这类专业课程的进阶课程,进一步介绍较为复杂的期权定价和衍生证券定价的方法,以及介绍新型期权、指数期权、期货期权等衍生品种。

事实上,对于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还有一类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那就是实训课程。证券类专业课程有必要加强具有时效性的内地金融市场的实际案例,联系相应的理论加以体会。其一,对于本科学生要加强证券分析类实训课程的培养,辅助以大量的A股证券分析方法应用的实例;其二,对于金融证券类专业学生,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选题方面,尽量以实证为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三,对于更高级的学生,金融工程等证券类专业的学生,由于其未来的就业很可能就是证券公司、投资管理公司等纯粹的投资行业或投资岗位,因此,有必要在专业课内加强金融证券专业应用文写作教学,尤其是诸如研究报告这样的应用文的写作

至此,应该说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分层化教学的模式已经初步形成,既是系统化的,又有针对性,有助于这些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实行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分层化教学的对策

1 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历程要求对各专业层次、年级层次和学术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化的教学体系的设计。现代金融理论从简单到复杂,从开创性到发展型,从公司金融类到投资类,再到金融工程类,有纯理论的推导也有应用于实践的方法。而金融证券类专业各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不相同,全盘的填鸭式教学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很难奏效

2 各层次学生知识体系和知识水平的不同要求进行分层化教学体系的实践。金融证券类专业各层次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要求有着比较大的差异。一二年级的本科生、三四年级的本科生还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各个层次的学生其知识水平肯定不同,而且理论教学的深度对各层次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

第2篇:体育课程与教材分析范文

关键词:课程资源;普通高校;开发利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1―0084―03

投稿日期:2005-07-11

基金项目: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曹莉教授,解毅飞教授。

作者简介:赵吉峰(1977-),男,山东平邑人,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

在体育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调查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开展对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不仅能够了解新课程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支持,而且对于丰富体育课程理论,促进素质教育进程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以山东省18所普通本科院校的216名体育教师和204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思想资源现状分析 体育课程思想资源是指存在于体育教师和学生等人员的头脑中,支配和指导他们进行体育活动的各种观念。

2.1.1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因素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70.7%的体育教师认为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力度不大,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见表1。

2.1.2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分析 目前体育课程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指导思想(表2)。这表明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呈多元化趋势。

2.1.3高校体育教师职业价值取向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高校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职业应该提供的工作条件前三位是工作环境舒适、薪水高、地位高。众所周知,教育职业是一种基础性的公共服务行业,目前体育教师职业的地位和薪水处于一般的水平,现实中的实际情况与体育教师所要求的“三重光环”还有不少差距。可见,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职业的价值取向偏高。高校体育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积极调整对体育职业的价值取向,摒弃过于功利化的观念。

2.1.4大学生体育课程思想观念的分析 1)大学生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态度的分析。大学生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见表3。结果发现,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课程实施的主要渠道。另外,大学生喜欢课外体育活动的比例高于喜欢体育课的比例,说明体育课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改进,诸如体育课的内容、形式、方法、评价等方面。

2)大学生对高校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师地位期望的反馈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学校体育工作地位的重要性赋值为7,对体育教师的地位赋值为8,而专家认为这两项的数字实际为5和6(假定分值为10)。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体育教师和学校体育工作地位的需求与实际状况存在着较大差异,反映了大学生对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有较高的期待。这一数据也反映了一些高校办学理念存在偏差,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应当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热情,重视教师和学生思想资源的开发利用,使之形成正确、积极的工作和学习态度,树立对学校体育良好的价值取向。

2.2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知识资源现状 体育课程的知识资源以各种形式存在,既有纸质载体如体育教材、体育报刊杂志等,还有感光、磁性材料的幻灯片、光盘、录音带等载体。

2.2.1对高校体育教材的开发利用 调查表明,只有33.8%的高校教师对教材进行了深加工,大部分教师对教材直接应用,表4表明,山东省校本体育课程的开发效果较好。

2.2.2对体育教材以外的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48%的教师经常涉及教材以外的内容,不大涉及教材以外内容的为12%。他们利用体育教材以外的知识资源的渠道(表5)。

2.3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经验资源现状分析 体育课程经验资源是指体育教师、学生等人员所具有的个人或群体经历的总和。其中体育教师的经验是起主导作用的经验资源,他们的经验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体育教学活动中,支配着课程活动的过程。

调查发现,40%的体育教师经常与同事交流教学经验,97.3%的体育教师认为与同事关系比较融洽。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征求过学生意见的体育教师占75.7%。在体育课外,经常与学生交流的占33.3%,有时与学生交流的占46.7%。这说明体育教师已经认识到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性,比较重视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

2.4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人力资源现状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山东省高校40岁以下的体育教师占81.0%,以中青年为主,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占83.2%,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比为1:2.4:3.9:2.5,而较合理的比例为1:3:4:2,山东省普通高校教师职称结构不尽合理。

调查显示,88.6%的高校体育教师认为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较少,只有11.4%的教师认为继续教育的机会较多,调查结果表明,职称晋升、继续教育、住房、孩子教育问题是困扰高校体育教师的主要问题(表7)。因此,要想有效开发体育教师这一核心课程人力资源,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应当重点解决这些问题。

2.5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物力资源现状分析体育课程物力资源是指保证体育课程实施的各种具体形态的体育器材、场地等资源。调查发现,67.2%的体育场地和72.5%的体育器材不能满足体育教学活动的需要。75%的高校很少组织大学生到大自然中进行校外的体育活动,如爬山、踏青、野营拉练以及野外生存等活动,而喜欢到大自然中进行体育活动的大学生比例高达87.4%。这说明,高校由于人力、物力、财力、安全等因素的考虑,对自然地理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较低。

从以上调查与分析中可以看出,物力资源建设相对落后,这反映了在当前高校普遍扩招的形势下,体育课程物力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同时对自然地理资源较低的利用率,表明了部分高校对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尚未完全起步,还没有利用身边的一些资源来缓解课程资源的短缺。

2.6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时间资源现状体育课是实施体育课程的主渠道,正规体育课时间的保证是体育课程顺利实施,完成课程目标的前提条件。山东省内98%的高校能保证教学计划每周两课时术科教学的需要,90%的高校能保证每学期2学时的理论教学的需要,73%的高校能保证每学期4学时的理论教学需要。而《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每学期约4学时的理论教学内容。可见,高校

术科教学的时间能得到很好的保证,理论课的教学时间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一方面反映了高校偏重于术科的教学,忽视了理论课的教学,同时又反映了高校体育教师理论水平修养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山东省高校较多注重了正规体育课时间的开发利用,对于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节假日等体育活动的时间开发相对欠缺。这不利于建立新课程倡导建立课堂体育、校园体育、生态体育、社区体育的大体育课程观。因此在保证法定体育课上课时间的基础上,应延伸课内、校内体育学习、活动的时间,引导大学生积极进行校外的体育活动,培养终身体育习惯。

2.7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2.7.1建立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在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1)目标导向性原则。首先要明确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认真分析实现课程目标的课程资源的特点,从中筛选择优,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保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有效性。

2)安全性原则。众所周知,体育课程的实施是在相对比较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各种显性以及潜在的因素错综复杂,一旦掉以轻心,意外事件就可能发生。对于像攀岩、游泳、滑冰、武术等隐含不安全因素的项目必须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强化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安全意识,做好组织工作,为学生的安全负责。

3)经济性原则。应尽可能利用当地条件和优势,就地取材,尽可能地开发利用对当前课程教学有意义的、投入少的课程资源。

4)乡土性原则。引导学生认识、体验和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差异所形成的独特项目,如少数民族的骑射、摔跤、各种民族舞蹈,东北地区的溜冰、滑雪,丰富水资源地区进行的游泳、划船,以及其他地方多种多样的体育课程资源等。

5)主体性原则。要充分发挥开发主体自身的资源优势,比如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自己所内化的经验,自己在课程开发和实施中所体现的价值观、人生观等。

2.7.2建立普通高校网上体育课程资源库 1)普通高校网上体育课程资源库的系统设计构想。建库目标,体育课程资源库的目标是建成一个质量标准化、服务现代化、科学化的资源库,以为体育课程改革服务为宗旨,形成网络化、多功能的体育课程信息服务系统,成为体育工作者、大学生学习、交流的舞台。

2)体育课程资源库的建库原则应遵循:①便利性原则。便利性原则是使用户登录后能够方便地使用所有可以使用的功能,而不需重复登录。②权限等级原则。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库面对大学生、体育教师、资源评价人员、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等不同的用户要提供最好最方便的支持和服务,并对不同的用户赋予不同的权限。③开放性原则。资源库是动态开放的信息汇集中心,任何有助于体育课程目标实现的资源都应能方便及时地放入到资源库中,任何用户在库中对所需要的资源都能进行加工,亦能资源需求信息。④动态性原则。体育课程资源库地建设是一个“缺失一供给一平衡一缺失一供给……”不断循环的动态过程,它和体育课程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3)体育课程资源库的系统结构设计构想。①体育课程资源库的管理系统模块。主要包括资源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三部分。其中资源管理模块主要具有资源上传、资源预览、资源下载、资源审核、资源查询、资源删除等功能;系统管理模块具备资源库系统的初始化、安全控制、功能扩展接口等功能。用户管理模块主要为不同用户赋予各自的权限,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资源的质量。②体育课程资源库的主体模块内容设计。体育课程资源库主体内容模块应包括:体育快讯、教育理论、课程改革、体育教学、体育科研、师资力量、法规文件、统计数据、教师论坛、大学生天地、体育游戏、在线阅读、校际通讯等。

3 结论

1)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中出现了多种指导思想,按比例大小依次为“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体育素质教育”、“掌握三基”、“增强体质”等,表明当前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呈多元化趋势。

2)网络信息资源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师开发利用教材以外体育知识的主要渠道,体育课仍然是大学生获取体育知识的主要渠道,反映了高校师生获取体育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存在较大差异。

3)目前,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对大学生培养目标的着力点依次为体育学习能力(28%)、增强体质(22%)、良好体育习惯的培养(21%)、掌握三基(16%)和思想品质(5%)等,反映了高校体育教师在接受终身体育观的同时又忽视了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

4)山东省大学生一周中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课外体育锻炼的占7.9%,经常参加(3―4次,周)为19.3%;喜欢参加校内外体育比赛的为38.6%;在节假日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为19.2%。表明目前我省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仍较薄弱,高校体育校内外一体化的程度还较低。

5)目前山东省高校有67.2%体育场地和72.5%的体育器材不能满足体育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有75%的高校很少组织大学生到大自然中进行校外体育活动,而喜欢这一活动的比例却高达87.4%,表明山东省高校的物力资源相对紧缺,且一些高校对自然地理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尚未完全起步。

第3篇:体育课程与教材分析范文

1.1研究对象

该研究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重点对建国以来教育部颁布的3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大纲》(1957年、1961年、1979年)和2部《教学指导纲要》(1992年、2002年)进行研究;对各时期的普通高校体育教材和与体育课程相关的政策法规文件进行研究,此外还查阅了有关高校体育课程的期刊论文50余篇。

1.2.2比较法

对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指导纲要》)和重要政策法规文件进行比较,寻找各时期体育课程的差异和特征,从中发现发展脉络和趋势。

1.2.3专家访谈法

走访高校体育课程方面的研究专家,就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阶段及教学理念的发展变化等问题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同时与高校体育教学第一线的老教师进行座谈,获得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2结果与分析

2.1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阶段

为了更好地把握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该研究首先对其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通过查阅教育部颁布的3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和2部《教学指导纲要》及下发的重要相关文件材料(如《体育教材纲要》、《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此基础上访谈相关专家,按照时间发展脉络,选取主要标志性事件,将建国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划分为以下7个阶段,即:学习苏联阶段、自主探索阶段、破坏停滞阶段、恢复阶段、课程改革初步发展阶段、课程改革快速发展阶段、自主发展阶段。

2.2体育课程中教学理念由为“体”向为“人”发展

建国以来60多年中,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许多新的教育观念、体育观念不断涌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理念也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理念首先是由建国之初的增强体质、发展“三基”转向军事体育,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当时我国国际地位较低,贫穷落后,体育在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地位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段时期所采用的主要手段是运动训练和军事训练,目的是提高体能和技能,最终落脚点是人的生物属性——身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教学理念向终身体育、快乐体育、健康第一、休闲体育方向发展。这一时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教学理念,不仅仅注重提高运动能力,增进人体健康的生物功能,更注重人在参与体育中自由、和谐发展以及人格的完善,强调体育教学过程的快乐体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的人文属性——人。可见体育课程教学理念的发展趋势是由单纯追求生物“体”的效果向为学生的健康快乐“人”的方向转变。

2.3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由为“国”向为“人”发展

建国60多年来,从我国教育部或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指导纲要》)培养目标中可以看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发展变化。建国之初《教学大纲》(《指导纲要》)中培养目标是发展学生体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突出高校体育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把高校体育看作是服务于国家利益,提高民族地位的手段,过于强调国家的利益和意志,而忽略人的完善发展。经过40年的发展,培养目标逐渐过渡到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能力及终身体育,但目的仍然是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最终落脚点还是国家和社会。到新世纪,课程目标发展到将学生培养成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多维”健康、全面发展的人,虽然目标呈现出多元性,但最终的落脚点不再是“国”,而是“人”。可以看出,建国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培养目标由为“国”向为“人”发展。

2.4体育课程内容由固定、单一向灵活、多样化发展

体育课程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是体育课内容选择、教材编写、师资配备等体育教学主要事项参考标准;同时,在一定程度也反映出国家和社会对体育教学的理念、培养目标、要求等重要信息。通过对各时期教学大纲中体育课的内容进行汇总,可以看出建国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发展趋势(表4)。由表4可知,建国初期,教育部照搬前苏联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仅有体育理论、体操、田径、滑雪运动、游戏、游泳等固定的几个内容。1957年我国出版了《一般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和关于实施大纲的说明》,开始自主探索我国的高校体育,虽然教材体系主要是以苏联“劳卫制”竞技运动项目为主体,但增加项目选择自由度。1961年的《纲要》明确增加了选用教材,体育课程内容增加,灵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期间,由于特殊的历史时期,体育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军事展开。结束后出版的《纲要》中,选用教材不再固定项目,只是给出一定指导意见:根据地区特点、专业需要、体育传统等具体情况自行安排,这样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和灵活。1992年《指导纲要》对体育课程的内容没有明确规定,突破以往的基本教材和选用教材的限制,体育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又进一步增加。2002年的《指导纲要》明确规定高校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开始进入“三自主”阶段,体育课程内容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总体来看,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从最初照搬苏联教学内容发展到较为死板的固定体育项目的教学内容,再到由基本教材和根据地区特点、专业需要、体育传统等具体情况自行安排选用教材的、较为灵活的形式,最后发展到在指导纲要精神指导下的、各高校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形成了教学内容由单一、固定向灵活、多样化发展。

2.5教学组织形式由“整”向“散”发展变化

从建国初期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由于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其教学组织形式一直采用班级授课的方式,在原有院系班级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组合即可,但是随着教学内容的逐渐扩展,学生可选择项目逐渐增多,以往以院系班级为单位的“整”的授课方式已不能满足需要。所以,在2002年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打破原有院系,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在这种形势下,机动、灵活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体育老师、自主选择体育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迅速发展起来。

2.6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2.6.1课程目标和教学理念由“物”向“人”的转化

首先是课程目标定位的变化,从上文中体育课程目标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一直强调体育课程社会教育功能和政治功利性,把体育课程作为为国家、社会建设服务的“工具”,后来逐渐转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轨道上来,所以课程目标定位从国家和社会转向“人”。其次是教学理念的变化,从最初的增强体质这一追求生物效果的教学理念转向获取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即从单一的生物效果向全面的“人”转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普通体育课程发展的共同方向是“人”,以人为本,从人的需要、兴趣和爱好出发,不但要获得健康和运动机能,更注重参与运动过程的快乐和自我满足,娱乐身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6.2教学内容和形式由“死”向“活”的发展

由以上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建国初期,主管部门对体育课程内容限定的较“死”,内容固定而单一,课程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班级授课制,形式呆板。新的教学指导纲要解除了以往教学大纲对各高校的束缚,高校自增加,新的体育项目进入课堂;同时由于课程内容的增加,学生分散,原有的班级授课制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出现了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度和自的“三自主”教学模式,这样高校体育课程变得灵活,富有生气,这表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由“死”向“活”的发展趋势。

3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未来发展

3.1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是今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面临的重要任务

纵观建国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从中我们可用看出,由于国外新的教学理念、新的运动项目迅速涌入,再加上我们民族体育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和保护。西方体育占据了高校体育的每个角落,而民族体育则被挤到几乎无人问津的角落。西方体育文化也成为高校体育的绝对主流,并且主宰着高校体育的发展,这折射出民族体育文化的缺失。所以,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是今后高校体育课程面临的重要任务。

3.2体育课程的民族化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养生、修身的健康观对现行的“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具有重大借鉴意义。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包容、内敛、追求和谐的人文精神,对现在的以西方思想为主的“以人为本”人文体育观念是必要的补充。因此,我们在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的同时,必须充分挖掘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体育观念、教学思想,探寻适合我们民族需要的体育课程发展之路,完善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同时,这对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况且高校也应理所当然地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所以,体育课程的民族化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

4结语

第4篇:体育课程与教材分析范文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高等教育界就掀起了一股教材设计理论方面的研究浪潮。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范印哲的《大学教学与教材概论》,书中首次提出了高等教育理论要与教材建设相同步发展的观点,讨论内容涉及高校教材编写理论、编写原则、编写方法等。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著名的教育设计学专家乌美娜教授的《教学设计》一书,客观阐述了教学设计的概念及其应用,并构建了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对推动我国教材设计理论体系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综合目前国内教材设计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教材设计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教育理论体系为理论基础,针对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进行系统化构建的过程。而高校公共体育教材设计则可定义为在高等体育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高等体育教育理论体系为理论基础,最优化体育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体育课程结构,最大化发挥体育教材功能的过程。

二、高校公共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

1、体育教材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从一般教育学的角度出发,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受社会知识背景、教师知识体系、学生知识体系三方面因素的制约。《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材,教学内容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应考虑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要与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具体来说,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即以教育目标为中心选择教材内容、以知识的接受者为中心选择教材内容、以教学大环境为中心选择教材内容、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为中心选择教材内容。

2、体育教材内容选择的目标分析

从本质上讲,体育教育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目标体系,那么这就要求体育教材的设计者在进行体育教材内容选择的目标分析时,要根据具体的课程目标设计出每个体育教材单元的目标,即单元目标,从而构成一个多层次的目标体系。此外,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遴选出丰富的体育素材,用于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说,在进行目标分析时,一定要将任务分析看作是一个挖掘存在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并对解决办法进行试行、评估、修订的过程。具体来说,体育教材内容选择的目标要体现出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实现体育教学的总目标、有利于体育教师体育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习者的体育学习、有利于体育教学评价。

三、高校公共体育教材内容的组织

教材内容的组织是指教材的设计者根据教材内容的属性与特点,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规律,将学科内容的各个要素及其结构元素进行最优化的组合与编排,最后构成教材的编选体系。可以说,教材内容的组织是课程教材领域的核心课题。

1、体育教材内容组织的基本类型

体育教材内容的组织类型是指体育教材内容的结构构建与编排的一般形式。每一种类型都决定于教材内容要素集合的特点。目前,我国体育教材的组织类型可从结构排列、课程要素和组合类型三个角度来看。首先,从教材结构序列的角度来看,体育教材的编排主要采用直线式与螺旋式的编排结构。其次,从教材课程要素的角度来看,体育教材的编排主要围绕运动技术项目、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等几种分类办法来进行。再次,从教材组合类型的角度来看,体育教材的编排可分为综合型和分编型两种。上述编排方法主要根据教材内容本身进行组织构建,对学习者的心理特点与教材内容的特点之间的联系缺乏研究。而随着体育教材多元化体系进程的发展,当前国内外的体育教材在组织编排上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综合化、体系化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体育教材的组织编排由传统的单一结构逐渐转向多种结构并行,螺旋式编排结构和范例式编排结构相结合。

2、体育教材内容组织的结构模式

对于体育课程来说,首先要认识到体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因此,体育课程内容所具备的包容性比其他课程更为突出。由于体育学科知识的逻辑性与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知识的逻辑性相比显得松散凌乱,根基不稳。正因为如此,在进行体育教材设计的过程中更需要全面地考虑体育课程教材内容的组织结构问题。

(1)体育教材内容组织要素

体育教材内容可谓是丰富多样,千差万别,但从本质上来讲,体育教材内容则主要是依据原始概念、基本原理(或规律)、体育技能结构和体育价值观四种要素来进行组织编排的。原始概念即是指体育教材应围绕着几个体育课程的中心概念或重要概念来加以组织,并强调概念之间的相互交融与联系。基本原理(或规律)即是指体育教材内容的组织一定要遵循一些经典的规律,如人体生长发育规律、体育锻炼规律、运动技能的掌握与形成规律等。体育技能结构即是指一些体育教材内容是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技能结构进行组织编排的,并以其作为体育教材内容的组织要素之一。价值观即是指教师或学生的个人行为中既已形成的理念体系,价值观因人而异,所以说,体育教材内容也应涵盖不同价值观体系的学习因子。那么,根据不同的组织要素所编制出来的体育教材会形成不同类型和功能的体育教材,如认知型教材(即理论教材),运动技术型教材(即技能教材),应用型教材(即实践能力型教材)等等。

(2)体育教材内容组织的结构模式

根据体育学科的属性特点,体育教材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必然的逻辑关系,在设计与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只有正确的把握和揭示这种关系,才能更为科学和准确的设计出体育教材。根据不同的组织要素所编排出的体育教材可呈现出分离、线性及网状等多种不同的内容结构,体现出体育教材内容组织的多元性。分离结构即是指体育教材的各单元内容在逻辑上属于并列关系,教材的前后次序并不严格,各单元内容相对独立,顺序上以及空间上可以进行相互调换,这种结构适于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编排模式。线性结构即是指体育教材内容前后关联紧密,前面的知识获得与经验积累是后面学习的前提条件,内容呈现线性的结构模式。网状结构即是指按照《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所规定的内容与要求,把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体育基本技术能力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联系起来,使各类教材内容能够综合地、系统地落实体育教学目标。

四、体育教材内容组织的策略

在体育教材内容的组织上,编排教材内容的关键在于合理设计每个教材子单元的构成框架,即教材的深度与广度。如美国学者对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篮球教学实证研究后发现,要达到所掌握的排球技术能够使学生体验到篮球运动乐趣的程度,至少需要20个教学时数的时间,因此,有效的组织策略对于设计体育教材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1、体育教材结构的层次化

体育教材结构层次化主要是从概念分析的角度去考虑教材的结构。从教育系统学角度出发,任何一种教学形式或教学类型,其目的都是在诠释或证明一个概念,并在概念之间的联系中运用概念。对体育教材内容的具体组织方法如下:以一个体育的基本概念或综合概念为核心,部分相关概念的系统组合构成体育教材中知识体系的子结构或子系统,即是一个单元或一节的内容,子结构又可看成体育教材内容组织的第二个层次。对体育学科来讲,体育学习的重心是与体育活动有关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训练以及培养,因此,体育教材在采用层次结构来编排时,它的基本构成要素一般由“概念”转为“技能”,即以体育技能为核心,把体育技能按层次进行拆解进而进行编排,并最终完成对整体体育技能的学习。

2、体育教材组织心理化

体育课程教材内容不仅要考虑体育学科知识发展的内在关联性,更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体育教材是供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理论以及技能学习的基本材料,体育教材的设计就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而考虑各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因此,在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设计体育教材展开顺序时,对体育学科内容的逻辑体系的参考,就必须考虑到体育学科内容哪些部分的逻辑体系是可用的,在哪个层面上可用,可用的程度有多大,进而必须对其做出适当的必要的改变。否则,就会极大地阻碍体育教材的论证以及推理体系的构建,使体育课程个别章节的排列出现混乱,进而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3、体育教材组织渐进式策略

奥苏伯尔指出,教学一定要注意学习内容的渐进性,也就是应当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最为有效,符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及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对于体育课程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来说,就是要从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开始学习,逐步增加学习内容的难度和深度。一般而言,体育教材内容的顺序基本上决定了体育教学顺序,因此,体育教材内容的顺序要符合体育认知规律,也就是体育教材编排顺序要和学生的体育认知结构有密切联系,科学的教材内容的序列安排可增强认知结构的稳定性,有助于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长期保持与迁移。这样,学生就可把新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建立在自己先前已有的体育认知基础上,形成稳定的体育认知结构。

五、结论

第5篇:体育课程与教材分析范文

关键词:体育理论;学校体育学;教学理论;课程理论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2)10-0086-06

Study on the Beginning, 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hina’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WEI Shu-guang, TIAN Guo-xiang, CHANG Rui-hong

(Gansu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Hezuo 747000, Gansu 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 analysis, the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ince 1949. Its development has gone through two teaching systems, which transforms from teaching theory oriented to curriculum theory oriented. It show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o the independence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heory basis develops from singular to multiple. And there exist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discipline and curriculum, theory and practice, curriculum theory and teaching theory. The paper proposes to abide by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rule, eliminate main contradictions and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from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o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Outline.

Key words:theory of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heory; curriculum theory

作为学科,学校体育需要相对完整、成熟的学科理论体系和学科边界,作为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教育活动之一,学校体育实践也需要其自身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然而,我国的学校体育游离于世界学校体育发展之外,差距不得不让我国教育界做出跨越式发展学校体育的时代抉择。因此,对代表着体育学科中3级学科《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滥觞、嬗变这一历史过程的解读,来明确我国当前学校体育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并试图建构一个比较科学的学校体育学知识体系。

1《体育理论》课程的终结与《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滥觞

《体育理论》课程作为《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前身,在我国存在了60年左右的时间,从《体育理论》向《学校体育学》课程的转变,预示着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的发展。20世纪20~40年代,主要把吴蕴瑞、袁敦礼的《体育原理》作为教材,解放后又把《苏联体育教育理论》作为体育理论教材,到50年代末,开始建设自己的体育理论体系,于1961年出版了我国第1部体育理论著作《体育理论》,并作为体育院系的正式教材。1978年召开了体育理论教材座谈会,历经3年,于1981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全新的《体育理论》教材。改革开放以后,面对世界性体育学科高度分化,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等学科的发展,现代管理学、行为科学、文化学、经济学及生物学、人文科学、人类学及生命科学等学科理论研究方法的引进,促进了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体育科学理论的繁荣,为体育科学理论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领域。在此基础上,80年代初,提出把《体育理论》课程分化为《体育概论(体育原理)》、《学校体育学(理论)》、《运动训练学》、《群众体育学》等课程,因此引发了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开发。教育部于1991年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将《学校体育学》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主要的必修课程。为了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国家教委于1993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11门课程基本要求》。《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确立了《学校体育学》课程在体育教育专业中的地位,体育理论的第1次分化,使课程称谓的《体育理论》走向终结,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滥觞。

2《学校体育学》的嬗变

从学理上说,一门相对成熟的学科,其基础知识和理论架构是相对稳定的,学校体育学教材的内容反映出学校体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架构,学校体育学教材的出版标志着学校体育学科在走向成熟,其变化展现出学校体育学科发展思想的历史脉络和轨迹。

2.1《学校体育学》教材构建形成了两种系统从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教材的演变来看,清晰地呈现出以体育系统为主线的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与以教育系统为主线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材两种系统(表1)[1]。

对比两个系统的两种教材,体育系统教材的出版早于教育系统4年,20世纪90年代体育系统教材知识的更新频率高,表明体育系统是我国学校体育学研究的主导。进入21世纪后,教育系统对学校体育学进行了多次的更新,并成了学校体育学课程研究的主导。出现两个系统、两套人马、两个出版社、两种教材的根本原因是体制所致,同时,两种教材由于教育哲学观、教学观、学习观、课程观、价值观不同,致使课程内容发生显著变化,这给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的发展以深刻启示。

2.2《学校体育学》“课程任务”描述向《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转变我国对“目的”、“任务”与“目标”这3术语概念不清,一直采用“目的”、“任务”来描述课程学习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目的”、“任务”这两个词具有模糊性。如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的《学校体育学》(1991)、金钦昌的《学校体育学》(1994)、李祥的《学校体育学》(2001)都用“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具体任务”这术语。

依据卢布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课程学习要达到具体的、清晰的学习结果,应采用“目标”来描述。如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11门课程基本要求》(199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专业9门主干课程指导纲要》(1998)和陈雪红的《学校体育学》(2008)都采用“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这术语。也有未提“学校体育学课程任务”或“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的,如周登嵩的《学校体育学》(2004)和潘绍伟的《学校体育学》(2005)。随着教学理论、课程理论、学习理论与设计理论的引进和课程标准的实施,“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这术语将得到广泛使用,并具有层次性。

2.3《学校体育学》教材完成了由教学论主导向课程论、学习理论主导的转变20世纪以前,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出版的两种教材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表2)。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两个系统《学校体育学》教材发生嬗变的分水岭。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学校体育与世界的接轨,学校体育受到世界各种体育思想、课程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影响,加之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从20世纪末开始,第8次课程改革在我国实施。由于陆续颁布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校体育学的核心领域是体育课程,2004年周登嵩的《学校体育学》增加了少部分体育课程的内容,但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是并列关系,该教材仍延用了以教学论为中心的课程内容体系。2005年潘绍伟的《学校体育学》教材,形成了以课程论、学习理论、设计理论为中心的教材理论体系,完成了《学校体育学》教材由教学论主导向课程论、学习理论主导的转变,至此,我国学校体育学出现了以教学为中心和以课程为中心的两种《学校体育学》教材(表3)。

2.4《学校体育学》课程知识结构体系由“前言+章节”向“模块+章节”转变从表2和表3的章节目录显示,1994年以前的教材采用的是“前言+章节”结构,即前言开始,第一章到最后一章结束;1994年以后的《学校体育学》教材都采用的是“模块+章节”结构,即第几篇+各章节。自2001年起:学校体育概述(基本问题)、体育课程与体育实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课外体育)、学校体育环境、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体育教师等为其结构模块。

2.5《学校体育学》教材的理论基础呈现了由一元向多元发展的趋势2004年以前《学校体育学》教材编写的基本特点是以体育教学理论为基础,在整个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中体育教学原理这一思想占了很高比例,涉及诸多章节,但从2004年以后,课程理论、学习理论、设计理论、环境论等理论相继引入《学校体育学》教材。2004年由周登嵩的《学校体育学》新添了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概况、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变迁、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体育教学评价、学校体育环境等内容;[2]2005年潘绍伟的《学校体育学》教材,以体育课程理论、学习理论取代了体育教学原理,丰富并充实了学校体育产生、发展、学校体育思想等内容,新增了体育课程学习与指导,删除了学校体育科研、学校体育管理等章节;[3]2006年由陈文卿的《学校体育学》增加了学校体育课程与体育课程教学、体育课程学习策略与指导、体育与健康标准及教学设计、体育课程评价、学校体育管理与法规,[4]2010年沈建华、陈融的《学校体育学》除了以上内容之外,还增加了体育课的备课与说课这1章节,至此体育课程理论成为教材的核心。

2.6《学校体育学》出现了由“理论性+实践性”向“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独立的转变从表2、表3看出,在我国《学校体育学》教材中,如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原体育课、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与考核)占有相当的比重,但纵观教材,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比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表4),表明了《学校体育学》由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向理论性转变的趋势,而这些实践性极强的内容独立成为课程,如《体育教学设计》。

同时,各种版本的《学校体育学》在描述其教材性质时,理论性阐述为其特色。如1991版,“学校体育学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5]1994年版,“本书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教材”;[6]2001年版,学校体育学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7]2004年版,“本书所构建的新体系,改变了过去多种版本《学校体育学》低重心、重应用、重操作方法的特点,适当提高重心、精选教材内容,加强了概括性,在理论与应用方法的结合上偏重理论。”[8]2005年版,“本教材的构建坚持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思考、解释、解决学校体育实践中的问题为全书的最重要的追求。”[9]

2010年版则强调“学校体育学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直接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日后从教奠定基础。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为依据,以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师范性为编写基本原则,视角独特,力图突破以往教材多从学科内容体系来构建学校体育学框架的局限,凸显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校体育学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在章节构成、作业题、示例等方面均体现了应用性的特点。”[10]

3《学校体育学》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3.1学校体育学学科与课程的矛盾在《辞海》中,学科被看作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著名学者丁雅娴认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而课程是以学科为基础,根据学校体育培养人的需要对学科知识的重新选择。在学校体育学科与体育课程的关系中,学科是理论层次的,课程是应用层次的,课程是对学科的应用,学科是课程的基础,学科的发展程度决定了课程内容及质量优劣。然而,在现实的学校体育实践中,理解学校体育学存在着两难困境。即把学校体育学界定为“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11]从这一定义中看到把学校体育学既界定为一个学科,又界定为一门课程。事实上,现行的《学校体育学》课程是对学校体育学科的概述,出现了同一概念两种含义的状况。在学科与课程二者的关系上,我国则反方向发展,先开设课程,后建设学科,由课程的发展促进学科的建构,这种现实塑造的直接事实是学校体育学易被解读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科目,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程,而不是一门按学术性质划分的学科知识领域。

3.2《学校体育学》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矛盾在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中有着较大的分歧,观点1认为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课程,它的主要目标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教育观,以及运用学校体育教育理论观察、综合、分析和评价体育教育现象、解决体育教育问题的能力;观点2则认为学校体育学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发展学生实际应用理论的能力是其己任,它应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学校体育学教科书服务于将为人师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生们要成为合格的现代体育教师,应当具有现代体育知识,善于捕捉教学信息,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选择最优化的教学策略,合理组织教材,具备生动的语言表达、敏捷的思维、丰富的创造想象、缜密的观察、良好的记忆、有效的自控及轻松的社会交往等多方面能力。因此,出现了《学校体育学》课程既想解决各种体育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又想解决各种体育教育实际中实践性问题的两难困境,即《学校体育学》课程是否为桥梁性课程的矛盾。

3.3《学校体育学》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矛盾自18、19世纪欧洲教育家最早系统论述教育学原理以来,课程始终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在实际情境中明确区分课程与教学确实是困难的,因而他们关注的重点不是课程,而是教学,是把内容与教学方法合在一起探讨的。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课程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形成了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两种体系。在我国,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主要有3种观点:[12]1)是将课程作为教学内容,课程理论作为教学理论的一部分,即大教学论小课程范式;2)是将教学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对教学的研究是课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大课程论小教学范式;3)是将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看作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我国学校体育长期受到第1种观点的影响,并且至今余绪未绝,2004年以前的《学校体育学》教材主要是这种观点来组织课程内容的。我国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课程理论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2005年潘绍伟主编的《学校体育学》是以第2种观点来组织课程内容的。2004年周登嵩主编的《学校体育学》,把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并列设计,显然是受到第3种观点的影响,但体育课程的内容很少。问题的关键不是在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上有多少观点,而是他们之间的矛盾影响着学校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4《学校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其理论是对关于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的宏观概述,其知识体系是以当前比较成熟的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理论体系和研究成果为基础。同时,知识体系的建构要遵循学校体育学科发展的基本趋势,即向基础性、理论性、多元性、模块化方向转变。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学校体育基础理论研究的积淀不够、学科体系不清、学科与课程不明、课程与教学不分,特别是“在当代,课程改革面临着众多的理论话语,而体育课程改革缺乏充分的理论探讨与准备。”[13]基于此,目前《学校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建构,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将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改为《学校体育学概论》《学校体育学》课程是对学校体育理论的宏观陈述,是课程而不是学科,是理论性课程而不是实践性课程。学校体育学科中的方法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将由其它具体课程来承担,而不是《学校体育学》课程的重点内容。同时,根据《学校体育学》出现的由“理论性+实践性”向“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独立的转变趋势,把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改为《学校体育学概论》是比较合理的。同时也为学校体育学的学科发展提供空间,即为“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体育课程设计”、“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体育教学策略”、“运动技能学”、“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学”等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提供领域,将学校体育学发展成为一个学科知识领域。

4.2建构适合《学校体育学概论》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系在当前的《学校体育学》课程中,最难把握和有争议的是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问题,根据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的现实,把体育课程理论与体育教学理论看作是两个并列的理论,并以此来组织《学校体育学概论》课程内容体系,比较符合课程的发展。同时,要摒弃原先《学校体育学》课程中的方法性和实践性内容。因此,综合两个系统出版的《学校体育学》课程教材,在内容体系上至少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学校体育学概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史、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学校体育管理、学校体育环境、体育教师教育、学校体育评价等。

5结论

回顾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滥觞和嬗变的历史发现,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需要终结了《体育理论》,并催化了《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发展,而《学校体育学》课程发展又加速了学校体育学学科的成长,走出了一条课程促进学科发展的道路。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学校体育学》经历了在以教学理论为中心的两种教材系统,向以教学理论为中心和以课程理论为中心的两种课程内容体系的转变;在各种教育思想与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学校体育学》呈现出由理论+实践向理论转变、理论基础由一元向多元发展、学校体育学课程任务向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转变、知识结构体系由“前言+章节”向“模块+章节”的转变;存在着学科与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矛盾。遵循课程发展规律,消解主要矛盾,结束《学校体育学》为“主干课程”称谓,促成课程《学校体育学》向《学校体育学概论》发展,为其它课程的开发提供空间。

参考文献:

[1] 参阅彭代斌,王健.对我国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及内容的分析与思考—兼谈我国学校体育学学科群的构建[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1):66的表1与齐辉. 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校体育学》内容知识体系建构的研究[D] .首都体育学院,2011:7表1绘制而成.

[2]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目录:1-9.

[3]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目录:Ⅰ-Ⅲ.

[4] 陈文卿.学校体育学[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目录:1-3.

[5]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学校体育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绪言:3.

[6] 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封面页.

[7] 李祥.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绪言:2.

[8]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前言:2.

[9]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前言:Ⅱ.

[10] 沈建华,陈融.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前言.

[11] 李祥.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绪言:2.

[12]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58-263.

[13] 田国祥.对我国体育课程价值选择与冲突的研究[D] .北京体育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2006.31.

[14] 《体育理论》编写组.体育理论[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

[15] 学校体育学编写组.学校体育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

[16] 曲宗湖,杨文轩.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丛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17] 王华倬.中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史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8] 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论[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9]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0]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1] 姚蕾.体育教学论[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2]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3] 陈文卿.学校体育学[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4] 陈雪红.学校体育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5] 曲宗湖,顾渊彦.“学校体育学”课程建设回顾与展望[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 .

第6篇:体育课程与教材分析范文

一、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一般说来,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其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就体育课程来讲,是指基于学校实际的、有利于体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目前对课程资源类型划分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综合几种分类方式,将体育课程资源划分为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课程内容资源、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自然地理课程资源、体育信息资源。明确课程资源的分类,有利于学校和教师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课程资源观念,有助于课程资源得到有效的拓展和整合,从而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产生实效。

二、中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三个步骤

1、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状况的调查。对学校已有的或有待开发与利用的体育课程资源进行综合的调查,可以按照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情况,从人力、物力、财力、民族体育文化、体育信息等多方面进行,如人力资源可以对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体育锻炼需求以及学习、锻炼的方式等方面进行。通过调查,使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比较明确的方向,提高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效益。进行中学体育课程资源调查的方法有多种,可以用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调研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

2、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状况的分析研究。在对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状况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地将学校内外环境中各种类型的体育资源,(1)是否反映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2)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对学生成长的需要;(3)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体育学习与发展的需求;(4)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学习的主动性;(5)是否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和健康意识的养成;(6)是否与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相适应;(7)是否符合学校财力、物力等承受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综合评估。

3、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的管理与规划。在调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学校和体育教师要对校内外各种体育课程资源进行有选择地纳入日常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课程管理的范围内,以促进资源的整合与共享。(1)制度建设。为了更好地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要对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的组织结构、职能进行必要的重组和确定,制订出相应的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管理制度,从制度上给以保障。(2)校内外体育课程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只有对标准划分的各类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才能使中学体育课程资源得以便捷利用。对体育课程实施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自然、信息等资源,要分析哪些是我们应该优先开发的,哪些对学生终身健康发展和校本体育程建设更具有适应性。按照优先原则和适应的原则来进行整合。(3)逐步建立以校为本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机制。只有结合本校体育工作的实际,充分发挥体育教研组、其他学科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社区等各方面力量,将国家、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融合,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4)善于利用学校外部体育资源,形成对体育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支持。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要不断完善以校为本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机制,并辐射到周边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实现学校自身体育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中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怎样开发与利用体育教材? 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征来组织和开发教学资源,才是符合科学规律的。教师要研究教材,整合教材,把教材与学生的体育健身实际结合起来,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起来,与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学练结合起来,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结合起来。通过教材钻研,彻底改变教与学的行为,以教材为核心,以本校实际为重点,开发和利用更丰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

2、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要树立的五个意识

(1)主体意识。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树立全新的课程资源观,学生应成为利用课程资源的主人,教师应成为学生运用课程资源的主体。中学体育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利用、去开发,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体育教学服务。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2)成本意识。在中学体育课程资源建设中,作为学校,需要在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必要的开支和一定的成本是需要的。但是,还要具有“低成本高效益”意识。用有限的学校体育经费,最大可能地支持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要从经费的投入、时间和空间的利用、学生学习的效率出发,来考虑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安全意识。“健康第一”是此次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在利用和开发中学体育课程资源时,应以人为本,遵循青少年学生身心发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合理地加以筛选,确保学生在运用课程资源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时的安全性。(4)交流合作意识。课程资源的多质性使同样的课程资源可以为实现不同的课程目标服务,在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教师之间应注意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如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和教学资料等的共享,无形的资源,如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更要和他人加强交流。(5)特色意识。由于地域特点、学校体育实际、学生身体素质、教师专业能力等的不同,可以利用与开发的体育课程资源会具有极大的差异。因此,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发挥地域优势、民族特性、学校特点和教师特点,强化学校的体育特色,展示体育教师的能力和风格,发展学生个性,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与利用中学体育课程资源。

总之,中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是一个复杂综合的工作,由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给我们留有很大的开发和创造空间,只有广大体育教师都真正参与到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之中,我国的体育课程建设和发展,学校体育教学水平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思奇.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拓展创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2]储龙霞.论高等学校体育教师资源的利用[J].安徽体育科技,2005(3).

[3]赵家祥.知识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4]李艳翎.社会转型与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6).

[5]陈作松,季浏.新体育课程的实施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3).

[6]彭立群.对新疆高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

[7]向渝.体育隐蔽课程资源的本质、结构和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

[8]李龙正.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3).

第7篇:体育课程与教材分析范文

【摘要】人类跨入21世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新世纪对高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高校普遍在积极尝试创建以增强体质,提高体育能力,形成终身体育思想为主线的新课程体系,我省高校在这一领域的改革却相对滞缓,基本仍在沿用重复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的旧课程体系。本文对我省普通高校现行下的体育课程体系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我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及早进行全方位改革尝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高校;体育课程;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体育评价与标准。

On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PE in QingHai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Hailin

(PE department of 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Xining Qinghai 810007,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21st century, new higher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to P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o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rying a new course system which aims a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itution, improving the PE ability and forming a lifelong PE idea actively, bu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QingHai province fall behind in this field and basically are still using the old course system which focus on the repetition movement technology teaching. Through analyzing and researching the PE system existing currently in Qinghai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article trie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omnibearing reform try of the PE teach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Qinghai province earlier.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E, curriculu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teaching method, PE evaluation and standards

学校素质教育特别提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后,给学校体育工作尤其是体育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给高校体育界真正实现观念上的彻底转变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给真正扭转重复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的旧课程体系,建立以增强体质,提高体育能力,形成终身体育思想为主线的新课程体系注入了一剂强劲的催化剂,但与内地、沿海发达地区高校相比,我省高校在完善体育课程建设方面却相对滞后,这与模式的发展要求极不协调。本文将用发展的眼光对我省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条分缕析,从而对体育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时数分配、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与方法、学习评价等几大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

1 我省高校体育课程现状缕析

1.1体育课程设置。目前我省各大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基本相同,即:在一年级开设田径基础课,二年级开设选项课,或直接从一年级就开设为选项课,对病残学生允许免修;而在三、四年级开设选修课,目前仅仅成为理论上的可能。要想在高年级真正开设选修课,限于我省高校现有的体育师资、场地器材和体育教育机制,也只是处在酝酿的初级阶段。如此,形成的局面是一、二年级学生能保证正常的体育学习,也能遵循较严格的早操制度,但三四年级学生不仅无体育课可上,而且连基本的晨练活动--早操都在随后的两年中终止,直至毕业。这种局面长期形成的后果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形态、机能等综合指数在一、二年级明显较快增长,三年级基本维持现状,四年级已开始逐渐下降,毕业生最后一年的体育达标状况便是有力的证明。为此,可以认为,现行下我省普通高校仅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而三、四年级体育选修课无力开展的现状已不符合高校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建立真正体现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能力和体育指导能力的提高、体育习惯的养成的新的课程体系已势在必行。

1.2体育课程教学时数的分配。国家教委1992年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文规定,体育课程的教学时数为每学期18周,每周2学时,理论部分学时不得少于总学时的12%。目前,我省各高校也完全遵循这一规定。但目前高校体育课共有两年144学时,而教材中运动项目一般再0项左右,在这样有限的学时里,在近200个技术动作的包围下,教学几乎变成了走过场,学生学习似蜻蜓点水,什么都学但什么都没学会,也难以形成对某一项目的特殊兴趣,两年内靠体育课上的这点有限运动时间,根本无法实现体育教学新目标。着眼未来 ,要想真正使学生提高体育能力,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就必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那就是“授之以渔 ”,即通过理论课学习使学生更加懂得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对其一生的重要性,从而掌握更多的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以求在未来更好的服务于家庭和社会。

1.3体育课程的教学。高校体育教学应该是最能体现教育、教学的先进思想的阵地。然而事实上目前我省高校体育教学是最为保守和安于现状的。通过笔者对我省各级学校的体育课教学状况的调研发现,目前小学、中学、大学各级学校中,大学体育课的组织形式是最简单、最机械也是最原始的,通常采用的是男女分班授课的“一管到底”加“一刀切”,而在中学体育课堂中非常 流行的分组轮换、先分后合或先合后分等组织形式在我省高校几乎不被采用。在教学方法上,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却似乎还没有被高校体育课堂所接受,许多高校体育教师仅仅满足于“讲解与示范”、“完整与分解法”等传统方法,而最古老最受学生欢迎也是最具生命力的“游戏与竞赛法”在教学过程中很少被采用,更不要说什么“多媒体教学法”的引进了。

1.4体育教材建设。目前,我省普通高校中体育课程的教材建设可能是整个课程建设中最不被重视的薄弱环节:①当前各种版本的体育教材非常之多,但也鱼目混杂。②由于《指导纲要》中只对理论教材和实践教材中的身体素质部分作了教学时数的规定,至于安排什么教学内容却只字未提。加上各院校对教材使用无硬性规定、无统一选用,教师自选教材随意、盲目,且对教材缺乏钻研,比如:所选教材是否有利于双主体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完成体育教学新目标,缺乏足够深度的慎思。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许多教师多年来几乎没有更新过自己选用的体育教程,相当一部分教师仍在沿用1979年扬州会议后《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大纲》等旧教材。③大多数教材10多年来没有突出变化,基本上并无真正突破专业体育教育教材体系的框架,教材形式单一,内容陈旧、重复,重点不突出,教材更新缺乏开放意识、民族意识和现代意识,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1.5体育教程考核和评价。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省各高校在体育课中要求学生完成的饿各项测试有:人体形态机能的测量、体育锻炼标准3项素质的测试和体育课的考勤与考试(包括理论考核),考试成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主要手段甚至是唯一手段。因此体育课程最后成绩的评定可谓是千头万绪:有实践有理论,有技评有达标,加上还有课堂表现、出勤率、早操等各方面的评定。但是,实际上对学生的体育课学习的评价中,每个教师的操作远非如此精细、客观,体育理论课及其考核有名无实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评价标准不统一不明确,即使在同一所院校中,各个体育教师对同一运动项目的评价甚至是不同的;评价中客观依据少,主观性强。我省各大院校现行的这种单一化、片面追求技能的量化指标的体育课学习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是:①体育教学目标无法通过这些定量指标来体现,相反会因考试强化了对这些定量指标的贯彻,而忽视了真正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任务的贯彻;②这种定量化的指标定出的是千人一律的标准,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2 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构想

2.1.结合省情,大胆创新。青海地处大西北,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全面实施,我省高校教育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与内地、沿海发达省市相比较,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在地域、经济、文化等大气候的影响下,我省高校体育教育基本仍在沿用五、六十年代的旧体育教程体系,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中教育现代化的信息相对闭塞,新型体育项目机器师资的引进匮乏,运动场馆建设落后,体育观念陈旧,缺乏创新。

人类已跨入21世纪,高校体育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突破僵局,深化改革。为此,我省高校体育教育要努力打破现行的旧的课程体系,立足地方,结合青海省情和青海高校体育教育现有条件,大胆创新,一终身体育。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积极构建新型、科学、具地方特色的新教程体系。比如:①在教材建设中,针对目前体育教材版本繁多、良莠不齐,高校体育教师选用盲目、随意的不利现状下,自编符合青海省情、彰显西北地区民族特色的适合青海高校试用的地方体育教程;②打破中体育课内、轻体育课外的落后格局,以体育课教学为基础,丰富开展体育课外活动,促进体育课内外一体化;③注重高校体育改革与闲暇体育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适度开展远足、登山等体育活动,让外来学子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又能了解青海的风土人情;④注重高校体育改革与地方品牌体育赛事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开展自行车郊游、游泳理论课等科目,从而 推动环湖赛、黄河国际挑战赛等我省品牌大赛的蓬勃发展。

2.2.顺应新形势,更新旧教材。

2.2.1体育既要有近期效益,又要着眼未来、预见终身,体育理论课是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增强体育意识、培养体育能力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我省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明显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家大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力度势在必行。①顺应新形势加大理论课教学时数,提高到体育课时30%--40%(理论依据见参考文献大[3]),也就相当于提高到整个体育课程教学时数的15%--20%;②彻底改变体育理论课“只设不开”或体育教师“照本宣读”的被动局面,督促教师努力提高体育理论水平,更新旧教材,扩充新知识,改变教学方法,引进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通过理论课教学给学生“授之以渔”,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光靠实践课无法实现体育教学新目标的硬伤。

2.2.2高校体育教育要为学生从事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使每个学生掌握各时期锻炼身体的内容和方法,故实行必修制。必修内容的选择,要顺应个体的兴趣、爱好;要适宜个体终身体育锻炼,以便于学生毕业步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任何条件下都能独立自主的进行体育锻炼,并服务于社会。由于地域、经济、文化、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省各大院校体育课内容基本上还是以田径、健美操三大球为主,其中的许多内容与中学体育教材内容重复,并没有反映当今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没有紧跟学校体育发展的潮流。传统的运动技能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已经非常熟悉,而新兴的运动项目又不能在教学中体现,以致学生对体育课既爱又恨,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在体育课程上运动项目开设非常有限、单一的现状下,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引进一些新型、时尚运动项目或具有地方特色的运动项目或学生非常喜爱但一直没有开设的项目是非常可行的,比如时下在青少年中非常流行的街舞、国标等现代体育舞蹈和武术、摔跤、枪花炮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及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项目。

2.2.3选修课是在完成普通体育课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选择某一运动项目进行专门训练,不断提高专项技术水平和能力。为了在学校更好的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寻求终身体育、成功体育、娱乐体育与全民健身的结合点,并把体育意识、体育能力的培养以及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作为追求目标,已成为体育选修课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继续开展好必修课的基础上,重新核定体育教师的工作范围、岗位、职责,并积极创造一切条件,在我省各大院校近早开设体育选修课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2.3打破旧模式,引进新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优劣。一些老的教学方法已自成一体,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又自治州在不断涌现。展望体育课程改革的未来,按兴趣、爱好分组的俱乐部制组织形式、教师挂牌定点或流动分类指导、分层次的授课方法不失为今后的发展主流,我省各大院校应更新观念,拓展思路,打破“以教师为中心、以技术为中心、一考核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块尖冰,大胆尝试“俱乐部型”、分层次型“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方便灵活、深受学生喜爱的新的教学模式,逐步实行主体教学的新方法,如学导式教学法、处方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等,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从而加强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和能力,突出教学的民主化与个性化,使我省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在求变”、“求创新”中真正达到质的改变和提高。

2.4构建新方案,采取多样化。改革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方案,更为注重的不是评价的结果,而是评价的功能。试图通过学习评价,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控制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在重新制定课程学习评价方案时应采用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法,另外学习评价应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2.4.1构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方案,在选择评价内容与方法时要考虑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学习评价应有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体育课程的目标是多元化的,但体育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我们在确定评价内容时,对体现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内容作重点考虑。让学生掌握一至两个运动项目,掌握自我锻炼的方法是学生终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基础,也是体育课程的目标之一,因此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样是学生评价的重要内容。

2.4.2本着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有利于终生体育观念的树立等基本思想,推行符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考核方法,①平时课外体育锻炼的出勤情况则反映了学生锻炼习惯的培养程度,故制定并运用“大学生体育手册”,既便于学生自学自查,又利于教师考勤考核;②体育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开卷、讨论、总结的方式进行,侧重知识的灵活应用;③实践课中运动技能考核采用分层次按初、中、高不同的技能水平分档考核,以期考评与"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相一致,真正做到个体差异下的区别对待。

参考文献:

[1]刘建军.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进展与思考.体育与科学.2001

[2]孙天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新思路的构建.体育与科学.2001

第8篇:体育课程与教材分析范文

一、备学问

好多体育教师都不喜欢读书,认为读了也没有用途,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这种思想毒害了不只一代体育教师。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有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用新课程的理念来诠释这句话的现代内涵是:体育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不只是一桶水,而是一池水,一河水、一江水。备学问备出的是真金不怕火炼,多读书读出的是游刃而有余。

二、备课标

传统的体育教学大纲是体育教师教学的至上法宝,体育教学大纳是对体育教学的纲领性要求,体育教师只能充当严格执行者。而《体育课程标准》作出的是课程的最低要求,这给了体育教师很大的教学空间,因而体育教师既是课程的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备课时体育教师应仔细研读体育课程标准,确定好该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育教学目标应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分层阐述,如知识水平分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和应用水平三个层次;能力目标分模仿水平和独立操作水平两个层次;情感目标分经历水平、反应水平和领悟水平三个层次,体育教师在三维目标的制定中,应充分领悟,确定好多维度的学习目标。

三、备教材

备教材应追求三个层次:首先是吃透体育教材―体育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任务、内容,弄清楚重点和难点,对体育知识的结构体系做到心中有数;既弄清楚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又注意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培养。其次是积累素材――体育教学要求既有体育知识的纵向联系,也有体育技能的横向联系,要想轻车熟路地备课,必须要有丰富的体育专业知识面。体育知识贫乏的人备课左右为难,体育专业知识丰富的人备课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再次是消化体育教材――消化体育教材就是对体育教材的精巧

加工。

四、备教法

有效的体育教学需要体育教师采用多种“教法”和“学法”,并达到最佳的组合状态。“教法”和“学法”的选择一定是为学生构建有意义的学习服务,因此,体育教师在备“教法”和“学法”时应做好三件事;一是要知晓本学科先进的“教法”和“学法”,并知道其基本的操作要领;二是学习在具体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组织好选择的“教法”和“学法”;三是渐进地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学习方法。

五、备学生

体育教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分析学生先前的经验和认知过程,确定最近发展区。离开了真实发展变化的活动对象,体育教学是毫无意义的。体育教师备学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一是通过体育课堂的练习反馈来了解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掌握和储备情况;二是与学生课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三是通过体育课堂提问、示范和交流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

六、备课件

体育课件的制作要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其体系和内容能够让体育教师方便地调换和更换;能通过链接等多种方式引入丰富的动态的体育学习资源;体育课件的制作要具有交互性和协作性,能够通过网络实现体育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交互,能够让体育教师、学生通过讨论、合作、竞争等完成学习任务;课件设计的场面、环境、动画、色彩、音响要逼真,字幕要工整、清晰、合乎规范,解说要简明生动。

七、备练习

体育课堂练习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体育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体育课堂练习,做到有的放矢,要注意方法灵活多样。在实施体育课堂练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学生在做练习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获取练习的反馈信息,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讲解,对出现的错误必须纠正。在练习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同时也应该对学习有余力的学生提高

要求。

八、备板书

第9篇:体育课程与教材分析范文

摘 要 结合医学院校学生的职业特点,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研及访谈法,对医学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重点提出医学院校体育校本教材在开发、建设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模式的同时,医学院校的体育课程,理应挖掘、继承和弘扬医疗体育中的精髓,构建与以往课程不同的校本课程体系,建立独立开放的体育校本课程。

关键词 医学院校 体育 校本教材

体育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自身的客观条件,编制出的具有多元化特质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体育课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深化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以“健康第一”、“和谐发展”的教育指导思想,着力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对于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医学院校是以医学为专业特色的学校,一切课程的配置都应围绕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医务人员进行设计,不能只站在体育的角度开展教学,而应根据医学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去挖掘医疗体育的课程资源,根据当前医学院校体育学科建设的现状以及经过笔者医疗体育教学的实践认为,医学院校体育校本教材建设应从以下着手:

一、树立“医体结合”的理念

目前,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对疾病的前期预防和后期康复需求日趋迫切。如何指导人们科学、合理地运动和饮食,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将成为社区医疗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医学院校肩负着为基层、农村、社区医药卫生行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医疗卫生人才的特殊使命。因此,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要补充必要的医疗体育内容,积极注重“医体结合”,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健康保健知识和医疗体育康复技。

二、体现医学专业的特殊性

医学院校体育教育是高层次的职业体育教育,其指导思想是使学生体质得到充分发展,在全面锻炼的基础上根据医学专业的特点、职业对身体的需要和适应社会需求,加强医疗体育的技能。发挥医学资源优势,开发校本课程。这是今后医疗体育的发展方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体现优势特色医学院校体育校本教材建设应充分利用医学资源,发挥其它院校所没有的教育优势,突出了实效性,这是医学院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方向。

三、构建医疗体育的内容体系

应对原来教材内容体系进行精简、重组、整合,体现出医疗体育的职业性。结合医学生职业的需要和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针对性地开发、增设新课程内容,体现优势。如临床专业开设健身处方教学, 让学生学会既能开诊断处方,又能健身处方,适应社会对医疗服务、 康复治疗、保健预防和健康育的需要;护理等专业开设形体、健美操和体育舞蹈等内容,现塑造优美的形体,培养优雅的气质,养成良好的礼仪,为未来职业奠定基础;中医等专业增设医疗保健体育的专业特点,既满足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终身锻炼的目的,又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提升就业能力。因此,医院院校体育校本教材内容编排上除了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和体育方法学的介绍外,重点要放在医疗体育上。医疗体育包括医疗体操、医疗运动(举例介绍通过医疗体育治疗各种典型病例的方法)、传统医疗体育手段(包括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健身方法),指导学生掌握至少两项医疗体育的技能。

四、改革医疗体育的教学模式

对以培养高等医学人才为目标的医学院校来说,既是健身教育的需要,也是符合医学教育培养的需要,从而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和教学模式的转变。因此医学院校构建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适应社会对医疗服务、康复治疗和保健预防和健康教育的需要,满足了学生未来职业需要,使医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掌握健身运动中预防疾病、康复保健知识和方法,提高自身健身文化素质,达到既能指导自我健身,又能在将来的医疗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配合医疗手段对一些疾病进行治疗和对在恢复期的病员进行康复、保健指导,使学生全面掌握健身运动处方的理论知识和手段方法,符合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的目标需求。

五、结语

校本教材建设是学校教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对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体育课程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医学院校如何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下,本着“医体结合”的指导思想,结合自身的实际开发出具有本校学科特点的校本体育教材,将传统的医疗保健体育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关系到高校体育课程创新,更关系到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升,其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孙冬青.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2] 湛育明.医学院校体育教育中应突出医疗体育的功能[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5):122.

[3] 谢冬兴.民办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建设若干问题分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