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范文

初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

第1篇:初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范文

 

高职初等教育文科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符合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并响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号召,以培养具备一定知识和能力去从事企业文秘和基础教育的实用人才为目标。针对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初等教育文科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根据我教学多年的经验,提出了几点个人见解。

 

一、明确教学定位,建立课程结构

 

培养初等教育文科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首先我们要知道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与我国高职初等教育的不同,只有知道了两者的区别,才能更好地明确教学方向,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普通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术型人才,高职初等教育则更侧重实际应用。那么,高职初等教育的教学定位就应该是培养动手能力强、实践操作能力突出、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技术型人才。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应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了满足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必须要求改变只要数量不要质量的思维模式,从学生专业素养抓起,人文教育抓起,这样才能在就业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明确完教学定位,我们就开始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结构。因为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经济社会传输高级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务必要在课程结构上合理安排,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开设多元化的课程。必修课、选修课,以及专家讲座都要根据专业需求进行科学性规划,要培养专业知识过硬的初等教育文科专业学生。

 

二、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

 

正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对教学方向的设定,也是教师对学生教学成果的预期。教学目标分为两项内容:(1)教师的教;(2)学生的学,只要二者相互配合,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才算得上是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但事实上,有一些教师只重视学习的结果,不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从而无法落实目标培养。为了培养初等教育文科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我们必须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并且要认真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无论做任何事,热情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值得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尝试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只有当学习气氛达到最佳的时候,才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学习专业素质的热情,并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来达到提升教学水平的目的。

 

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实战中获得真理

 

教师在课上讲得再多,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再过硬,不去实战中锻炼,那一切便是纸上谈兵。所以说,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现真理。理论是抽象的,必须把抽象的东西实体化,将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之,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总之,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供过于求将会是未来社会人才供求的发展趋势。那么作为初等教育文科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素养就必须严格要求,只有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合格的技术型人才,才能在未来翻滚的浪潮中屹立不倒。

第2篇:初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范文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主要投资形式,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依结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别。本文将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分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种类型,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在教育人力资本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别。研究证实,地区产业结构不同引起教育人力资本在产出增长中的贡献也不同,经济发展越快地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在产出增长中的贡献越大。基于此,为发挥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政府应提高公共教育支出预算,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关键词:

教育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教育投入

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主要方式,教育在带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引起经济学家关注,在人力资本框架内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仅有利于理解政府财政支出分配,测量不同层级教育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区别地区教育不均等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

一、国内外研究述评

舒尔茨最早在增长理论将教育和经济增长联系起来(Schultz,1961),[1]此后,大量经验研究已经证实教育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关系(Barro,1991;Mankiwetal.,1992)。[2-3]近年来,研究开始关注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常在增长核算中研究不同类型教育人力资本对产出的贡献,[4-5]国内学者也不断丰富增长理论,多数侧重于总量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6],仅有少数学者针对教育水平差异性对经济增长贡献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7-9]很少有研究考虑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联系,未说明不同地区之间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差别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文章研究不同地区不同部门教育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间接考察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章使用我国大陆31个省市2003年至2012年各级各类教育和产出的面板数据,检验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使用Solow提出、经由Lucas发展和完善的增长理论中教育存量的一些测量方法。也考虑政府对人力资本的介入,将其定义为公共教育支出,作为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模型的设定

文章采用两部门方法[10],增长计算方法被用于区分生产要素贡献、要素效率和集中度改善,生产函数规定如下。文章考虑两部门经济(Y部门和E部门),Y部门以不变收益使用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入生产产品和服务。E部门经由教育系统致力于人力资本生产。这一部门活动导致可用于两部门的人力资本数量增长。如果假定总人力资本H按照这一部门使用的人力资本数量一定比例(1-γ)H增长,那么人力资本增长率为。在这一模型中,为了研究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将教育系统设定为两层教育体制:基础教育(含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随着教育层次由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提升,受教育者人数不断变化,呈减少趋势。此外,由于教育的层级特征,退学更可能发生在中间阶段。结果,学生入学率随个人向更高层次教育移动而递减。初等和中等教育水平上人力资本生产由通常投入,如个人学前准备(也被称为初级资格)、教育时间和相关教育质量决定。可是,高等教育水平上人力资本生产要使用基础教育水平生产的人力资本作为投入,即人力资本具有累积性。这一因素决定了个人能从更高层次教育受益,但是即使接受了更高层次教育,仅有个人准备充分时,他们才能受益于更高层次教育,每一层次教育可规定相应人力资本生产模型。首先,个人开始于基础教育人力资本生产相应技术规定如下。

三、实证检验

计量经济估计决定了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对产出的影响,基于教育制度相似性和经济结构调整政策相似性分地区研究,将样本省市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计量结果见表1。表1估计结果显示三类地区实物资本(K)与产出正相关且统计上显著。可是,基础教育(bh)和高等教育(ah)人力资本对产出影响不同。中部和西部地区教育人力资本对产出有正向影响。中部地区基础教育系数估计值为0.02,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系数估计值为0.15,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系数估计值大于中部地区基础教育系数估计值,系数估计值统计上显著(无论中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系数估计值通过了t检验),这可能是由于中西部地区由于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加之经济发展落后很难留住高素质人才,带动经济发展还主要依靠基础教育,而且越是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基础教育在带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这一点可由中部地区高等教育系数估计值为-0.21和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系数估计值为-0.46反映出来,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对产出有负向影响意味着这两个地区受经济发展滞后和人才流失制约,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对于企业而言不足以组合实物资本产出高水平产出。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基础教育人力资本与产出负相关,这意味着这一水平教育充足,欠缺的是高素质人才,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系数为正(0.60),也说明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在产出中贡献很大。

由表1回归结果可知,60%-80%的产出变化归于上述地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变化,统计上显著的变量,模型拟合结果也较好。下面列出31各省市样本合并分析结果,文章将所有省市样本分为两组(服务业和制造业),按照人类发展指数,代表发展阶段的测量,通过使用人类发展指数,就发展水平而言,东部地区排列相对较高,中部地区排列居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合并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统计结果可知,基础教育人力资本对服务行业产出(系数为-0.46)和总产出(系数为-0.46)有负向影响,负相关关系意味着在这一水平上的人力资本无助于带动服务业和总量经济增长。基础教育人力资本对制造行业产出有正向影响(系数为0.65),这表明基础教育人力资本有利于带动制造业发展。可是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十分有利于制造业和服务行业和总产出。无论是制造业部门(系数为0.42),还是服务业部门(系数为0.55),亦或是总量上(系数为0.40),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均有利于增加产出。

就不同地区而言,东部地区处于高发展阶段,基本教育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均十分有利于所有部门和总量增长。表3列出东部地区系数估计值。由表3统计分析结果可知,东部地区基础教育人力资本与制造业产出之间正相关关系表明这一部门能有效组合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提高经济产出,此外,就东部地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与制造业(系数为0.12)、服务业(系数为0.20)和总产出(系数为0.99)之间较强的正向关关系也表明东部地区教育水平越高对经济增长贡献越大。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文章将中西部地区省市样本合并,研究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服务业和总产出的影响,结果如下(见表4)。表4列出中西部地区系数估计值,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人力资本对制造业产出(系数为0.10)和总产出(系数为0.15)有正向影响,这说明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在经济发展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对制造业产出(系数为-0.24)和总产出(系数为-0.46)有负向影响,这表明中西部地区在缺少教育资源同时,高等教育资源并不能得到合理配置,影响了高等教育对地区产值的贡献。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教育人力资本对服务业产出贡献随着教育水平提高而增强,基础教育人力资本对服务业产出(系数为-0.61)有负向影响,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对服务业产出(系数为0.60)有正向影响,在这也表明在中西部地区尽管整体上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但服务行业还是比较认可高等教育。

四、结语

通过实证检验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对制造业、服务业部门产出和总产出影响。首先,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由低到高呈阶梯式增加。换句话说,经济越发达省市从高等教育受益越多,而欠发达省市更依赖于初等和中等教育。概由这些地区缺少可用于高等教育部门的资源,且已有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当,这导致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对于欠发达地区产出有负面影响。其次,我国整体上教育人力资本结构仍旧处于加速经济增长阶段,在经济增长方面高等教育比初等和中等教育起着更重要作用,这一点可以从地区经济发展中各级教育的贡献得出。较高人类发展指数地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有利于增加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出和总产出。因此,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建议如下。教育发展必须超出常规模式,更强调平等和效率。当前,教育人力资本形成仍在不断增长,如果这一增长趋势经随教育资源有效配置而不断增加,不仅可确保人力资本增长率不断增加,而且政府将有效确保人力资源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这将进一步加速经济增长。就政策意义而言,本研究表明,中国应该增加具有大学学历工人百分比以加速经济增长。此外,为了减少地区差距,最好增加落后省市各类教育投资,特别是提高西部省市初等和中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

参考文献

[1]Schultz,T.Investmentinhumancapita[l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61,51(3):1-17.

[2]Barro,R.Economicgrowthinacrosssectionofcountries[J].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1,54(3):407-443.

[3]Mankiw,N.,Romer,D.,&Weil,D.Acontributiontotheempiricsofeconomicgrowth[J].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2,107(2):407-437.

[4]McMahon,W.EducationandgrowthinEastAsia[J].EconomicsofEducationReview,1998,17(2):159-172.

[5]Petrakis,P.E.,&Stamatakis,D.Growthandeducationallevels:acomparativeanalysis[J].EconomicsofEducationReview,2002,21(1):513-521.

[6]陆铭,陈钊,万广华.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影响[J].经济研究,2005(12):4-14.

[7]王云多.人力资本、内生生育行为与经济增长[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4):77-82.

[8]谢波,陈仲常.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异质性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1(4):35-44.

[9]刘幼昕.中国财政性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11):153-155.

第3篇:初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普通教育;沟通;改革

现在最倡导的教育方式是终身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给当代教育模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我们需要改革教育方式,让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加大沟通力度,互相借鉴,互相融合,才能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

普通教育是指由普通教育学校承担,实行全日制教学,主要培养理论型人才,它包括普通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是在职业发展的前提下开展的,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对学生技术的掌握和职业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对学生进行普通教育的时候,渗透一些职业教育的思想,让他们对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有一些了解,为将来早做规划。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也需要巩固普通教育时期所学的知识,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好地做好自己的职业评估和定位。所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互相渗透、补充的,学生可以从普通教育中转向高等的职业教育,也可以从职业教育中转向高等的普通教育,这种互相转化形成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

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衔接的必要性

1.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时代,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特别是优秀的技术人才和一线的工作人员,是国内外都在争抢的人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国的教育体制实现转型,单一的普通教育或者职业教育都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让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联合起来,相互沟通、渗透,使得学生既能在知识上获得更多,又能培养动手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质量更高的人才。

2.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密不可分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先生曾经说过,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虽然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又不能完全区分开来。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地位不应该是主导和从属的地位,而应该是平等的。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多地转向了综合能力的运用,社会更需要可以随机应变,同时拥有理论和技术的高端人才。我们需要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连接起来,取长补短,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人才,造福社会。

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的策略

1.专业课程设置淡化

目前我国教育上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普通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太过理论化,而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又太过专业化,让两类教育模式之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如果学生想从一种模式转向另一种模式,很难迅速适应这一转变。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但是它们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都是通过课堂教学,学科设置就成了现在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为了满足“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的趋势,职业院校需要增加一些基础性的课程,而普通教育学校也应该增加一些职业性的课程,通过专业课的设置来将两种教育类型的区别淡化掉。

2.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实行标准化模式

教学的内容如何衔接,是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沟通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一些从普通初等教育或者中等教育转入到职业教育的学生,其道路是通畅的,还有一些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也可以顺利拿到一些职业教育的资格证书。而一些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如果想转入到高一级的普通教育,就会有不小的困难,初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很难接受高一级的普通教育。所以,我们在办学的同时,要注意两种教育模式的有效衔接,特别是在教学内容上的衔接,不能使两种教育脱节,形成断裂,要形成标准化的模式,有了这种模式,两种教学内容的衔接才能变得流畅,才能建立起真正的“立交桥”式的办学模式,使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能够并驾齐驱,共同健康发展。

3.资源重组,实施一校两制

学校之间的资源重组,是一种很好的办学思路。我们可以把教学条件和质量比较差的普通高校归入到职业高校中去,教学和管理相对独立,共享教学资源。实施一校两制之后,普通高校的学生可以将优秀的学习风气带入职业高校中,而职业高校的学生可以把一些专业知识更好地反馈给普通学校的学生。职业院校的学生可以弥补其文化底蕴过浅的问题,而普通学校的学生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4.跨校选修,互认学分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不但要满足学生的知识要求,还需要促进他们的身心协调发展,不断突出每个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学会如何独自面对将来来自社会的挑战。我们不妨为职业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学生打开一扇大门,让他们可以扩大选课范围,互认学分。同一地区离得近的普通高校和职业高校还可以建立伙伴关系,进一步地联合起来,在保持原来的学校管理体系的情况下,互相合作,办出有特色的普职联合教育,这样既能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又能弥补学生之间的一些差距。

第4篇:初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音乐教育;衔接

素质教育是国民教育事业追求的终极目标。所谓素质教育简言之是以培养和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核心,重点在于人格的培育与引导,手段是展开普遍的美学教育,提高国民的美学素养,弘扬“真善美”的文化精髓。音乐作为美学教育的重要领域,在素质教育中举足轻重,所以,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学院音乐教育最早可源于20世纪初期的“学堂乐歌”,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力的逐步增长促使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育普及率得到明显的提升,步入大学不再是很多孩子遥不可及的“梦想”。并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氛围营造了自由的学术风气,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手段得到了充分的反思与讨论,思想的充分解放,造就了多元化的教学理论和多元化的办学方式,教育改革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在教育的对象和教育的目的上有着本质的不同。“职业教育”是当前诸多高等学府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所以,高等教育由以往高高在上的“精英教育”逐渐转化为平易近人的“国民教育”。从国民素质的角度而言,因为高等教育的对象的年龄特质,才阶段的教育对人格的塑型,人格的提升取足轻重,简言之,对国民素质的提升,高等教育的工作者责任重大。随着近年来对素质教育的强调,不少大学开设了很多各具特色课程以期实现素质教育的初衷,其要旨无外乎追求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艺术教育的平衡。本着“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在本质上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大潮中,竞争日益激烈,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德育建设凸显其重要性。所以,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应该从各方面全面的提升自己,而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其中一个要义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当代大学教育中强调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而艺术教育的关注正是人类感情的关注,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于是,我国各大学正逐步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同时,尤其注意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在大学课程里,艺术不再只是艺术系学生的学习内容,也纳入了普通专业教学范畴,艺术成为公共必修课程,而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实施则是最主要、最直接的方式。

但由于传统的“惯性”,高等院校对音乐教育存在重视不足、展开不充分的现实,造成了音乐教育在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中的断层。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我国的教育体系大致上可以划分为初等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层次,其中高中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在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作用。首先,从教学的内容而言,高中各个科目的教学内容与初、中等教育相比,具有更强的理论色彩,强调各学科专业化、理论化的基础知识与研究方法。其次,从教学的目标而言,高中阶段的学习不再限于初等教育中的经验倾向与主观感受,而强调学生在掌握了各科的基础理论后,具备运用这些系统的工具分析与解决相应领域稍具抽象性问题的能力。最后,从教育的后果而言,普通高中教育结束后,学生可以直接投入社会工作。同时,由于高中教育提供了许多适合深造的理论工具,便于学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所以高中教育成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路径。但是由于地缘因素、历史因素所造成的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及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高中教育的普及率差强人意,尤其在农村地区,高中教育成为少数农家子弟“跳出农门,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并且,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逐年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高中教育的功能被逐渐单一化,高中教育被认为是普通高等教育前奏,被想当然地称做“应试教育”。笔者认为教育本质应在于提升国民素质,就这一点而言,基础教育既是起点也是关键,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更应当将素质培育作为教育的目标和方向,所以,高中教育应当是素质教育而非应试教育。

其次,高等院校对非音乐专业的学科在教学大纲的勘定、教学计划的执行和教学的实施诸方面对音乐教育重视不足,音乐教育的素质提升作用被淡化,沦为“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对学生人格塑造和健全有着重要意义,尤其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高校也不再是独善其身的“象牙塔”,大学生的心理疾患不再是讳莫如深的罔谈,大量的案例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并没有随着职业技能的提升而提升,素质教育在大学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加强。笔者认为在高等教育阶段,传授各学科专业化、理论化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方法论意识,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固然重要,无可厚非,但更重要的是应当如何去引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追求美,通过增强学生的美学感受,分清善与恶、美与丑的界限,为学生的人格塑造奠定扎实的基础,在这个环节中,音乐的作用至关重要,音乐教育不能忽视。

音乐教育作为美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乐记》云:“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旋象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度得数而有常。大小相成,终始相生,倡和清浊,迭相为径。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乐”作为“君子六艺”中重要的一环,可见历代教育都强调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并且,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具有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基本目标是努力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改善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综上,笔者认为素质教育并非独立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通行于不同教育样态下的教育理念。中等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已逐渐摒弃了“应试教育”的怪圈,作为素质教育重要载体的音乐教育得到了有效的展开,而高等教育对音乐教育的淡化并非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所以,应当重视高等教育中的音乐教育,做到两种教育样态间的合理过渡和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金亚文.理解与实践高中音乐新课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曹理,缪裴言,廖家骅.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3]汪毓和.中国近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4.

第5篇:初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思考与建议

“教育”一词,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探讨的话题。从先秦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到近代顾炎武的“经世致用”的时代性呼唤,教育理念这条千年的洪流正向我们滚滚奔来。古人尚“德”,习六艺,汉朝选官制中的“举孝廉”都是教育理念的表现。近代贵“用”,在清末科举制改革里,自然科学取代了四书五经。教育越来越向着大众化、实用化方向发展。一方面是教育自身有着不断发展的性质,另一方面是时代推动影响的结果。纵观历史,当今社会可谓是教育的大繁荣阶段,义务教育的普及,中等教育的多样化,高等教育的全面系统化,旨在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接受公共教育的机会。教育改革此起彼伏,新理念、新思想不断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然而,人们对教育的担忧也随之而来。现代教育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生产有用的机器,还是培养和谐的人?这些都是人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基础教育,金字塔的基底

当人们感叹的金字塔的高度时不应当忽略它底部宽阔厚实的基底。基础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要为个人的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个人一生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是在基础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阶段形成的。

我认为学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现在尚未有十分科学的理论对学前教育进行指导。因此在这个阶段,学生通常会遗憾地失去重要的奠基过程。对于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我们还不能做出完全的定论。李白三岁识千字,五岁诵诗书。苏轼幼时由母亲程氏教经史,十岁时便能吟出奇诗。同样也有不少人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彻底失败。现在学生进入正式的学校学习一般是在六岁,如果在这之前就安排大量的知识,强行让其吸收是不科学的,可能会使其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以后的学习发展,严重的可能会损害儿童生理与心理健康。那么,此时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呢?蒙学经典《三字经》有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儿童在这时需要养成的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初步培养一些美好的品德。因为养成教育中所形成的东西会在他以后的生活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孩子上学之后会出现做事磨蹭、丢三落四、上课不专心、甚至说谎打架等恶习。究其根本是学前教育的缺失。家长在孩子幼时可能会比较溺爱,一般不会强加一些原则给他,认为孩子不懂事,长大了自然就不会了。但是此时必要的严厉是绝对必需的,甚至要非常严格,严格不代表不科学,这就需要家长把握适度原则。在这种影响下成长的孩子会对学习生活形成一种严肃的态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前教育阶段形成的一切就是一个人今后学习发展的一切。

当基础教育正式开始以后,我们就应当格外注意知识的积累,它应当是紧密的、大量的,但不是晦涩的、高深的。可以说,这样的教育是带有一定强度的。也许在当今社会,人人提倡减轻课业负担的情况下,这样的理念似乎是不合时宜的,但是如果你了解过小学生的学习状况就会发现,他们一般具有超常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虽然这时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不可能对一些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小学生的记忆能力还需要系统科学的培养才能够真正使其收益。有人反驳,在现在传播媒体如此发达的状况下,“记忆力”不再有用了。人类把社会的发展权完全让位于机器是可怕的。因此,记忆力的训练应该从幼年开始,取消学校中一些被看做使人厌倦的传统训练是不恰当的。家长要与老师通力合作,监督孩子掌握每天学习的内容,注重练习,并且要适当增加课外知识的积累,贵在坚持。在校要开展趣味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培养创新精神合作能力,等等;老师要严格规范学生的不当行为,同时注意记忆力的训练。应当说明的是,这时的记忆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死记硬背,但这不是坏现象,只有有了幼年的死记才有成年的活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东西自然会被理解。需要强调的是记忆的内容,中国的传统文化自近代以来就备受冷落,似乎它和封建传统一起被打倒了。但是翻开原典阅读,我们就会发现传统的其实才是精华。无论是内容上还是情感上都是非常有益的。记忆这些东西不仅是为往圣继绝学,更是为自身的修养,社会的和谐。所以国学的学习要从幼年开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造就经天纬地的人才,就不能不从基础做起。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因此基础教育是走向更高层次学习的通行证。

二、高等教育,金字塔的顶尖

一个社会的发展前景,最需要关注的就是高等教育的水平。高等教育不同于中等教育,它的主要目的不应当是培养出一般性的实用人才,而是要进入研究的高度,把握社会的命脉。有人说中等教育是人生的十字路口,言下之意,接受完中等教育之后是步入社会还是继续接受教育要看个人的学习程度。

首先,在进入高等教育之后,学生就要掌握一种全新的不同于以往的学习方式了。如果说以前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循环往复的学习状态。那么在大学这一比较自由的空间里,学生主要学习与把握的是一种思考方式,而这种思考方式的获得很大程度上需要老师的引导。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应该说大学里的老师依旧是被固定在三尺讲台之上,教学形式与基础和中等教育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更加呆板。各种各样的讲座虽然精彩,但是通常学生在听过之后,讲座的内容也就抛到脑后了。这样单一的教学形式需要改革,要让学生真正地进入学术研究的领域,真正地达到大学学习的高度,并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老师应当来到学生中间,面对面、点对点交流。教学地点不仅限于教室,还包括任何可以安静舒适地探讨问题的地方。孔子当年在杏坛讲学,和学生们一问一答,学习氛围的浓厚可以想象。教室里,不再是老师讲个不停,同学昏昏欲睡。相反的,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在中间穿插指导,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大量的课题准备,准备的过程中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准备不是形式化的报告,而是要内化成自己的观点,在交流探讨中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其次,大学不仅具有知识的传播与发展相结合的传统职能,它作为科研和知识创造的自治中心,还可以帮助解决社会面临的某些发展问题。审视当代高等教育,过于行政化使得大学失去了自治的权利,规定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也让学校失去了个性。既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应该是知识界、政界和商界的精英,那么在大学里给学生搭建一个发表意见的平台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这些观点也要受到社会的关注,一些科学合理的意见应当被政府采纳,这样就有可能使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真正结合起来。大学不只是一所学校,它应当更多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

同时,大学应当具有开放性,这里所说的开放性不只局限于国内,国际合作也很重要。有一种说法:世界上的一切纷争都源于不同地域的人们彼此不了解对方的文化。那么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有助于消除一些误解,同时可以借鉴优秀民族的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开阔国内的学术视野。大学要为学生开辟更多的触摸世界前沿的渠道。那么,怎样才能既降低成本,又可以达到不错的交流效果,这就需要相关教育者和政府人员进行探索。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金字塔的塔底与塔尖。这两个部分决定了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厚度与高度。我们在认识教育时,尤其要重视这两个阶段。要解决学生接受教育方面的问题必须从基础教育着手,从根本上建构起科学合理的学习框架;要实现社会向着更高层次的发展,必须重视高等教育的力量,为大学打开通向社会的大门,建立学术科研阵地。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适应社会的需求不仅是学校教育要贯彻的理念,更要成为学生发展的方向。荀子说过:学不可以已。古人早已向人们提出终身学习的要求,不论我们的学问停留在何种高度,都要牢记这一信条,这样教育的意义才能得到充分彰显。

参考文献:

[1][南宋]王应麟.三字经.

[2][春秋]老子.老子.

[3][西汉]荀子.劝学.

第6篇:初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教育投资;三级教育投资;教育公平;投资效益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182-04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以世人瞩目的“中国速度”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在这一巨大的成就中,教育作为经济持续和强劲发展的基础,其推动作用功不可没。21世纪是知识经济、教育经济和人才经济的世纪,经济基础知识化、国力对比科技化愈发加重。研究国外教育投资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的关系,得出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对优化我国教育投资结构,推动经济增长具有现实启示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国外教育投资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曾指出,人力资源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体,也是最重要的投入要素。自然资源和人才资源实现最完美的结合,将会最大限度创造出物质财富。要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就必须注意到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的因素――教育。若把国家假设为“理性的经济人”,则其每一项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那么,国外是如何寻找并实现财政支出的最优化,以最小的教育投入去获得最大的教育产出呢?

(一)政府财政教育支出

财政支出结构调节着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各项比例,直接影响国民经济中的投资结构,进而制约着经济发展。国家会对各类支出的选择做出权衡博弈,以一种动态的投资组合实现自身的最大收益。其中,教育支出在各个国家的财政支出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着各国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的战略目标。

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国家的公共教育支出比重超过4%,其中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这说明,目前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已经深刻认识到教育投资的重要性,并落实了大力扶持教育的国策。而我国这一比重在2008年才达到3.48,财政教育支出水平上升空间巨大。

(二)教育支出效益

教育支出作为投资的一种形式,要像物质投资一样进行收益分析。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一国教育支出的结构即初、中、高三级教育的比例组合是影响教育投资效益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体现在教育经费的效率方面。

1.三级教育的分配比例

合理的教育投资结构有利于提高各级教育边际效益,从而提升经济社会的总体规模效益。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腾飞的新兴国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和教育的发展需要,来确定教育投资的重点。在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初级阶段,三级教育投资分配结构呈“金字塔”形分布,高等教育投资比例最低,其次是中等教育,初等教育投资比例最高。各国在初等教育基本普及的情况下,教育投资分配结构转呈“纺锤”型,重点自然而然地倾向中等教育。在基本完成中等教育的普及之后,就开始进入普及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投资的重点也就随之倾斜高等教育。

2.经费产出的效率对比

据有关研究表明,美国教育投资的效益无论在总投资还是外溢效应都十分显著。首先,美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总体贡献较高,教育投资增加1%,能拉动经济增长10.67%,远远高于1980―1990年间世界平均水平的4.48%,也高于我国1997―2006年间5.94%的水平。这为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将7 870亿美元刺激经济法案中的将近12%投资于教育事业提供了理论支持。其次,美国教育投资对非教育部门的外溢效应显著,教育投资增长1%,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变化,非教育部门将增长0.67%。这一数据同样远远高于1980―1990年间世界平均水平0.38%,也高于我国1997―2006年间的0.35% [1]。

(三)国外教育投资对教育公平的保障

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工具,因此,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推进教育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西方从一战前的起点均衡论、20世纪中期的过程均等论,到当下的结果平等论,无不体现“全民教育”的公平理念。发达国家通过市场供求机制对教育资金精细化管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早在1965年,英国就针对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和社会群体之间在教育机会和质量方面的不均衡问题制定了“积极的区别对待”政策,在资源配置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倾斜政策 [2]。德国政府不仅关注教育发展的各州地院校平衡,而且还关注教育具体实际入学能力的均衡,通过提供低息教育贷款和扩大奖助学金覆盖面,重视对学生的资助。俄罗斯则实行教育非垄断化,按人头发行教育支票拨款以保证全程的基础教育。此外,风行西方的还有教育充足理念、“全纳教育思想”、广泛公共教育制度和“积极的福利社会” 等教育公平理念。

二、我国教育财政投资的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的教育投资总量偏低

从建国一直到改革开放,我国教育经费的投资水平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和同等发达程度国家的水平。近年来,我国财政教育投资总量基本上处于不断上涨趋势。人们一般用公共教育投资占 GDP 的比重来比较各个国家教育投资的相对规模,衡量各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程度。公共教育投资是指政府对教育负担的支出或与政府有关的支出,包括直接支出和中间支出。我国这一指标主要用财政性教育经费代替。

从表2可以看出,虽然我国财政教育投资绝对量增长较快,但相对于 GDP 增长的速度却显得极为缓慢。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比较来看,我国财政教育投资占 GDP 的比重,与经济发达国家不可相提并论,与世界平均水平相距甚远,甚至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二)三级教育的投资结构不合理

我国目前不仅教育规模仍然偏低,而且教育经费在初、中、高三级教育之间的分布结构也不尽合理。这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普遍发展轨迹差异较大,不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导致了教育资金的低效运转。

从表3中生均教育经费国内国际纵横比来看,1999年高等教育大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经费迅速降低,而初、中等教育经费逐步增加,各级教育生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比值呈稳步缩小的趋势。尤其2006年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免除基础教育学费后,相对国际经验值日渐优化、更趋合理。但是,我国“重高轻基、急于求成”的传统三级教育投资结构长期处于落后的困境,纠正严重的分配错位仍需更多的基础教育投入。

(三)教育机会不公平

1.区域差异

由表4可知,东中西部的中小学入学人数大致与本地区的人口数相当,但是在高等学校的入学人数上却差异悬殊,东部比率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同等的中小学入学率,不同等的大学入学率,说明了我国区域教育的显著性差异。这与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要求相差甚远,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这种情况需要尽快加以转变。

2.城乡差异

教育不仅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也是社会阶层尤其是社会底层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教育的不平等必然导致这一渠道越来越窄,加剧中国社会阶层两极分化的不合理结构。我国当前的教育投资以政府财政为主,在教育体制上一般以城市为主,重点学校为主,中心城市的重点学校拨付的教育经费最高,其次是普通市县的学校,广大农村的学校最低,城市生均教育经费大多在普通农村的3倍以上,这造成基础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严重不公。高水平、高智商的优秀人才在不同性别、区域、群体与民族之间是均匀分布的,社会资本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教育机会不平等和不公平不断恶化,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三、国外教育投资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一)投资规模上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总量

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将教育全面推向市场。我国财政教育投资占 GDP 比重与国际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回顾英美等教育大国的成功之路,最大特点就是:财政拨款优先教育,建立经济发展与教育投资的积极互动和良性循环机制,解决教育发展的投融资瓶颈,实现经济与教育的互利双赢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充分认识教育投资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国家财政对教育投入的比例。

1.经费融资来源:政府为主,负担主体多元化

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性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保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努力实现国家既定的4%的战略目标。就世界各国的实践看,应区分不同的教育类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基础教育以公立学校为主,由财政提供资金;高等教育以民办公助为主,由受益者个人承担资金,国家财政予以适当支持;职业教育以市场提供为主,由企业或受益人承担资金。另外,大幅提高教育经费投入量,不能单纯依靠国家财政,必须使教育投资的主体多元化。政府可以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借鉴国外支持非政府组织建设的经验,通过政策杠杆积极鼓励、吸引民间闲散资本、国外金融资源在经费筹措和资源分配中的开发作用。

2.挖掘新途径,开征新税源

首先,要适时开征教育税。我国目前开征的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费附加虽带有一定强制性,但毕竟不是税,实际征收中,征收部门往往先保税,后收费,使这些费难以征收,漏征面很宽。鉴于此,政府可以考虑开征教育税以取代教育费附加。

其次,发行教育公债,专款专用于教育事业。教育公债的发行规模可由中央政府根据需要和可能动态平衡的原则并结合当年国债发行计划综合考虑。教育公债期限结构应以中长期为主,适当辅以短期券种。国家发行教育公债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专业性的,如义务教育公债、高等教育公债、职业教育公债等。鼓励大学发行教育公债,大学可以发行普通公债,可以按市值支付学费,以激发家长购买教育公债的积极性。

(二)投资支出上进一步优化层级:协调初、中、高三级教育比例

就教育发展来看,三级教育是一个相互衔接的整体,哪一级教育短缺或过量都会影响另外两级教育的发展;从个人投资教育来看,个人接受教育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循序发展的过程。三级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不在于初、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谁比谁更重要,而是要在这三个层次之间找到一种恰当的平衡,教育投资要根据三级教育的发展合理分配。教育的发展要根据社会需要适当调整教育的结构,这是办学内在规律的必然要求 [3]。因此,我国亟须缓解教育投资的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使教育和经济获得大幅突破。当前教育投资要解决教育支出层级过度偏斜带来的内部与外部的不经济现象,重点应向初、中等教育转移。政府有必要将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联动结合,从税收、财政、金融、物价等政策的角度继续加大对初、中等教育的倾斜力度,以后再随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确保教育投资的重点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投资结构上实现区域公平和城乡公平

财政预算不应只着眼于“烫平”经济周期,而是致力于经济循环中取得动态平衡。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内在延伸,要在多年的动态调整中努力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1.东中西部协调发展

借鉴美国州政府水平、基数、学区财力均等化等国外弥补区域间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发展经验,我国应加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合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丰富教育资助模式,补助方式如:学费补助――对学校补助以降低学费;收入补助――对受教育方的收入提供补助;定向补助――对特殊人群提供免费高等教育。另外,要关注地区间的资源配置公平,结合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建立贫困地区教育投资研究机构,跟踪调查即时反馈,尽快推动中西部教育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2.城乡均衡发展

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及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支出力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近些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不断增加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拨款,我国已实现了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但还必须承认,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所需资金问题并没有解决好。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推行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省际之间、县际之间的横向教育转移支付框架,促进各地方政府基础教育提供能力的均等化,鼓励富裕省份向贫困省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农村及贫困地区发展教育。这种省份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采取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等各种形式,往往比中央的纵向转移支付的力度更大、更有效。县际之间的教育转移支付由省级财政根据自身的情况,参照省际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制定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

(四)投资效益上建立效益评估体系和教育经费监督体系,提高效率

开源与节流并重,使教育的运作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可借鉴美国高校的投融资体制及与企业合作的模式:科学分配社会投资和捐赠;推动高校科技商业化;重视高校与企业合作[4]。要推动教育产业化,走出教育投资总量不足和教育资源浪费的“怪圈”。政府拨款要绩效为先,建立教育投资效益评估体系,对教育经费的使用及效果实时评估,为以后的相关决策奠定基础。加大财政的教育支持力度,创建多元化的教育投资体制,建立合理的教育投资结构,强化教育经费监督监管机制,切实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参考文献:

[1] 肖璐,范明.美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基于菲德模型的实证考察[J].中国科技论坛,2011,(12).

[2] 王璐,孙明.英国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理念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9,(3).

第7篇:初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范文

一、高中数学教育的目的

1.1为工业化社会生产提供知识支撑

工业化以来的社会生产的显著特点就是向着专业化,精细化、机械化的方向发展,而任何岗位的承担者必须对数目量化有着基本的了解,即具备基本的数学知识,而这些数学知识正是高中数学中的内容,在操作任何机械上,必须具有很好的数学基础,因为这些机械在设计之初,每一个设计的动作都是严密的数学理论作为支持,因此高中数学教育为工业化社会生产提供知识支撑。

1.2为大学学习奠定数学基础

高中是我国培养专业人才的输送基地,在高中阶段,如果不能重视学生的数学教育,而忽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缜密计算能力的培养,那么学生在进入崭新的大学学习生活时,他们的思维能力相比其他学生将变得迟缓。因此在高中阶段,就应该重视高中数学教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为以后进入大学进行专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对于这些学生将来踏入社会后,进入具体的工作岗位,适应工作的复杂性,都有巨大意义。

1.3锻炼学生应用计算的能力

数学是一种语言,几乎可以用它来解释我们身边的任何事物,在进入高中以后,学生包括数学在内的各个学科涉及的计算量都在变大变复杂,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对于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都存在数学,存在计算,最简单的去菜场买菜也同样需要计算,在学生踏入社会以后,严密的数学逻辑对于学生在遇到一件事情时,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以及应对措施都有极大的帮助。

1.4为学生认识世界提供理论支持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认知就是关于文、理之间的联系,简单的认为是感性与理性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方式,事实上数学属于理科的代表,但在高中数学上,对于学生在点、线、面、体的逐渐深化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涉及到的空间数量的计算,学生必须在脑海中抽象的建立一个立体模型,这样才能继续学习下去,所以数学在促进学生科学地感性认知的同时,一样的促进学生在三维立体空间维度上的拓展。三维空间的几乎所有物体的运动以及物质的变化都可以数学来解释,这对于学生科学地、理性的认知世界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

二、高中数学教育方法

在了解高中数学教育的目的以及意义后,就是探讨具体的高中数学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 更新教学观念,注重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变更改进教育方法和观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旨,充分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求知欲,形成健全的,完善的发展。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有助于一定程度的遏制我国目前僵化的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应试教育”以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这样才能把基础教育落实到实处,把教育的目的转变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层面,为我国培养全面的综合性的人才打好基础。

2.2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

将原本的枯燥的计算公式和数学理论与日常的生活结合起来,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化的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而且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与理解。例学生喜欢篮球,在学习到球体的知识时,就可以将一个篮球带到课堂上,结合具体的篮球讲解有关的知识,同时可以问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或者圆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对课堂讲解知识的记忆,而且把枯燥的理论与实体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比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更加有效。

2.3 利用先进技术,发展辅助教学

今天多媒体教学已经不是新鲜事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课堂要教授的知识营造一个情景化的模式,利用图片和三维动画把知识有效的切入到这些图片和动画里,为学生建立一个知识化的场景,生动的图景结合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引入到一个数学世界中,有效的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发散能力,唤醒学生对一些身边的事物表面的认知,辅以严谨的数学解释,使得学生领略数学的神奇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举一反三,提高学生对遇到的问题及时做出对策的能力。

2.4 重视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高中教育与以往的初等教育的区别就是更加具有目的性,利用短短的45分钟的课堂时间是学生能够掌握要教授的知识,对于每一个老师来说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所以这就要求每一个老师必须根据教材设计针对性强的教学方式,使之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同时由于每一个学生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不一样,所以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而不能“拔苗助长”,这样只会适得其反,那些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可能会因为连篇累牍的讲解,对数学失去兴趣,那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则会因为跟不上进度,一样的会对数学失去兴趣,所以要针对性地适当的,动态的改进教学方法,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基础知识。

第8篇:初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范文

一、中小学校利用校园电视台开展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基础教育肩负的重任,就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校园电视台在中小学校的教学、思想教育、宣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校园宽带网的普及,很多中小学校出现了以校园网代替校园电视台的现象,使得校园电视台设备闲置,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在国内,虽有部分中小学校关注校园电视台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但大多拘泥于形式,偏“教”轻“德”。总的来讲,多数校园电视台还停留在作为学校舆论宣传工具的阶段上,扮演着学校的“喉舌”,或作为师生联系的“桥梁”。制作节目还是以教师为主,或者仅有少数学生参与,学生参与面窄,校园电视台未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电视台。而利用校园电视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更是停留在陶冶情操、营造氛围的层面上,学生还是以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少数校园电视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只是对少数学生进行了参与式教育。

二、中小学校利用校园电视台开展德育生活化概念的提出

自2002年秋小学品德新教材在全国33个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试行以来,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学校德育的有关概念、实施原则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德育生活化的概念。东北师范大学刘洋教授指出:所谓德育生活化,是指以生活为根基,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途径,旨在构建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生活质量的德育理念。构建生活化的德育内容要把握生活性、现实性、实践性的原则,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进心理教育内容,关注并指导学生的学习和交往活动。学校德育应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新问题,引导他们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仅靠传统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是不能满足现代德育发展需要的,而校园电视台以视为主,视听结合,图文并茂,可以体现现代化教育的思想、内容、形式和方法,可以控制教育过程的各种信息并加以正确运用,具有传统教育手段无法企及的优势。所以,学校电视台不能仅仅局限于播放一些励志片,或进行简单的电视节目制作播放,而要扩大德育概念。在方向和策略上,要求德育要以生活为起点,要利用手中的相机和DV在生活中进行录制,最终画面要回到生活,回到校园,其目的是引领生活、培育理性的道德思维,以关爱生命、提升人的生存价值为主要任务,以陶情养德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作为对学生的终极关怀,深化电视德育的内涵概念。

利用校园电视开展德育生活化工作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管教式(视)”德育。管教式德育,又称为管教“视”德育,最初以教师播放学校校规校纪视频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式接收状态,看着单一的画面,几乎没有参与的积极性,效率低下。而学校电视台工作者也基本以完成领导任务为目标,主动参与性不强。目前,这种电视德育方式在一些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已经被逐步取代。

(2)“引(音)导式”德育。随着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评比,部分学校电视台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校园电视台教师开始带领一些学生制作校园节目。与“管教式”德育相比,教师参与性有所提高,但德育仍然拘泥于形式,学生在参与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基本以选拔个别学生配音为主,从前台转到后台,学生思想的改变以校园教师节目导向为主,我们可称为“引导式”德育。而在这类德育过程中,学生的配音解说占据了一定的分量,所以又戏称为“音导式”德育。

(3)“参(唱)与式”德育。社会和学校的变迁,必然带动学校电视台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小学生文艺活动增多,各类歌咏比赛、红歌比赛、朗诵比赛、诗歌话剧等活动,也催生了校园电视的多彩性,校园电视台开始拍摄制作学生类节目,学生成为画面的主人,从后台又进一步转为前台。因为该类节目以学生说唱为主,所以我们一般称其为“参(唱)与式”德育,在该类德育方式中,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提高。

(4)“生活(火)式”德育。在中小学实现德育,最高层面是生活化的德育,而校园电视台为其提供了一个广阔平台。当代中小学生基本是20世纪90年代后出生,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较上代人都有所提高,各类活动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校园电视台中开始出现学生小记者的身影,学生由被采访对象变成了采访者,由银屏走向生活,他们开始用相机和DV记录自己身边的点点滴滴,制作属于自己的德育类节目,互动式参与。校园电视台传播中的平等性、互动性、无约束性和彰显个性等特点,给青少年带来了某种满足感,使青少年学生无论从认知上还是行为上,都愿意接受并自觉内化。因而,校园电视成为青少年学生的另一个课堂、另一种生活。经过以上几个阶段的发展,校园电视台逐渐成为众多学校采用的德育方式。

三、中小学校利用校园电视台开展德育工作新途径的探索

学校是教书的地方,更是培养人的地方,但在一些学校里,仍然存在“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现象。也有很多学校,在学生德育上花了很大力气,但收效甚微。

主要原因是现有的德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要求。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存在空洞说教、集中灌输多,启发引导少,理论讲授多,学生实践少的问题,难以把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化,或是单纯思想政治教育化。学校电视台作为传播思想文化的阵地,应充分探索新的德育途径。

(1)校园电视台教师开设影视媒体等校本课程。德育生活化概念的提出,进一步拓宽了德育的范围,校园电视台教师以往局限于指导学生具体拍摄,很少走进课堂,一方面自身的地位无法提高,另一方面学生毫无收获。在很多学校执行绩效考核制的今天,如何提高校园电视台专职教师的积极性,是我们很多电教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以我校为例,校园电视台的教师先后开设经典影视赏析、摄影技术、影视动画制作、电视编导等校本研究性课程,将德育、教育融为一体,从最初的赏析课开始,以学生感兴趣的励志片讲解为主,到学生主动获取如何制作电视的技术,教师将德育思想贯穿在影片讲解中,避免了以往统一播放时效率的低下。待学生有了一定基础和求知欲望后,相继开设上面的校本课

程,从课堂上观看各类励志片,到自己学会编导策划各类教育短片,寓教于行动,寓德于生活。

(2)校园电视台校企合作公司化运行机制探索。从历史传统上看,中小学校园电视台因为传统定位问题,一直围绕学校进行宣传报道,德育主题也以学校发生的感人事迹为主,与社会接触较少,而学生最终都是要走入社会,对社会的新鲜事、感人事更为关注。如何将德育从学校生活走向社会生活,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中小学校园电视台可以尝试与当地县市电视台教育频道整合,选派学生在暑假期间去电视台进行专业知识的拓展。学生在电视台学习,专业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时也锻炼了人际交往的能力,将学到的技能带回学校,制作更贴近学生的育人节目,又可为电视台提供一定的视频素材,寓德育于学习生活。通过这种形式,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求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又间接地通过行为示范、以身示教,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的渗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中小学校利用校园电视台开展德育工作的未来趋势和思考

校园电视台的基本功能是濡化(encul-turation)育人功能,是间接育人功能。濡化的核心是基本信仰和价值,是辈际之间信仰传承的过程,它有着网络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上一辈人通过指示、引导甚至强迫等方法,使青少年接受传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中小学校德育工作遇到了许多冲击和挑战,特别是在如何改变人们的德育观念、如何改进德育方法以及如何使德育过程变得更加科学化、民主化、个性化、多元化、系统化等方面表现得更加明显。学校电视台从“管教式”德育发展到“生活化”德育阶段后,将处于一个停留融合期。针对目前“z世代”人的心理特征、学习方式和日常行为与以往有很大区别的特点,中小学校利用校园电视台开展德育工作将趋向于以下两点:

第9篇:初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比较研究

收稿日期:2007―10―15

作者简介:李壮成(1970― ),男,汉族,四川省南江县人,四川文理学院初等教育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教学原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一些医学院为了解决教学中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状,提出了围绕解决一些结构不良的、真实的问题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并逐步在各层次各类型学校中推广。PBL在西方医学教学领域产生以后,因其直指知识的应用和未来职业技能的培养,并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内,该教学模式便风靡全球,对各种办学层次、各学科的教学与培训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领域对这一教学模式也进行了广泛的翻译、介绍和研究。

一、PBL概念界说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将学习“抛锚”(anchor)于具体的问题之中的一种情境化了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用“信息加工建构主义”者的观点讲,PBL是建构主义学习的一种形式,它引导学生建构现实世界的理论。学生在由相同问题形成的有意义背景中合作行动,并利用不同的信息资源建构有关现实世界的新知识。可见,由于这种方法建立在建构主义思想的基础之上,并形成了一套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的程序,因此,它既是一种全新的教学观念,也是一种仍在不断完善的教学模式。

二、PBL的理论基础

PBL最重要的心理学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基本理念完全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通过吸收信息而是通过解释信息而发生的,有效的学习取决于学习者的内部过程。意义是学习者在特定文本中通过自身经验而建构的,学习者对事物的理解受学习的背景以及活动的影响。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开始于杜威和皮亚杰。他们都认为,是实际生活中的一些认知冲突和疑惑在促使人们去学习,并在学习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杜威还认为,个人的学习是为他以后的整个生活做准备,而不仅仅是为工作做准备,学习是学习者围绕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组织、建构自己的知识。在此基础上,乔纳森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模式,强调学习者在知识建构中的角色、作用及相关的教学支持。

萨弗里和达菲对建构主义理论进行了分析,并归纳出指导教学实践和学习环境设计的八个教学原则,然后对PBL模式也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PBL模式完全符合这些教学原则:一是将所有学习锚定在一个较大的任务或问题上;二是支持学习者发展对于整个问题或任务的所有权;三是设计真实任务;四是设计的任务和学习环境能反映出环境的复杂性;五是给学习者问题解决程序的所有权;六是设计一种既支持又挑战学习者思维的学习环境;七是鼓励学生对其他伙伴的意见进行质疑;八是提供对学习和学习行为进行反馈的机会。因此,PBL模式也就是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模式。

三、PBL的基本内涵

基于问题的学习虽然也强调以问题为中心,但与其他问题教学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区别,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把学生置于混乱的、结构不良的情景中,并让学生成为该情景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要的知识。老师们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作为教学材料,采用提问的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最终解决问题。” 通过对基于问题的学习、问题解决教学、传统教学三种教学模式的比较,可以看出基于问题的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表略)。

(一)关注学生自主地个性化学习

在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中,更多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体现为:一是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知识。学习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学生要自己选择和决定有关知识与信息,即学习内容是学生自我确定的。二是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查询资料、动手做事、相互讨论以及自我反思来理解知识和获得知识,而不是直接从教师和课本中获得知识。三是学生是学习任务的责任人。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学生获得知识主要靠自己,这自然而然地会使他们感到学习知识是自己的事,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因此,必须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独创性,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不断反思以及批判性地思考知识。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完全成为自己学习的责任者。与传统教育相比,接受PBL教育的学生自我选择和使用的学习资源更多,学到的知识也更多。

(二)强调对不良性结构问题的解决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把学生置于结构不良的问题情景中,它的意义在于,学生在解决不良性结构问题的过程中,面对的是片面的、零碎的、不完善的学习材料,学生就会想办法去研究、去解决,其策略性思维可以得到积极发展。习惯于传统学习模式的学习者总是重复既定的行动计划,直至成为无意识的行为,这种静态的学习方式只能让学习者获得复制性的知识,因此,这个过程需要的是复制性思维;当问题明确而行动计划不明确时,学习者就不能只依赖既有的学习知识解决问题,而必须运用推理和分析方法制定行动计划并得出结论,这时需要的是生产性思维;在问题本身也不明确,甚至连是否存在问题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学习者必须首先发现问题,然后分析所希望达到的最终目标,并制定某种行动计划,以促使目前所呈现的问题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这种情况需要的思维方式是策略性思维。关于良性结构问题和不良结构问题的差异,加拉格尔(Gallagher)曾作了比较(表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不良结构问题的一些基本特性。

(三)重视学生多样化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要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在PBL模式中,成功地解决问题往往与多种角色之间的共同努力有着密切关系。也就是说,学习任务的角色分工与思维类型是相关的。在实践中学生一次扮演一个角色,然后交换角色。当观看其他人扮演的角色时,学生可以通过同伴的行为拓展自己对于问题解决的理解,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这种学习模式,也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协作与合作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

(四)审视教师在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发生了重大转变,教师作为促进者,不是将知识的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遇到的各种真实性的问题,适时适当地质疑,将专家的思维过程和策略(尤其是元认知技能)凸现出来。在这种关系中,教师的角色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是教师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同伴,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二是教师作为专家型的学习者。教师不仅作为一名教学内容的专家,同时要能示范好的学习策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策略,通过促进者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如何向自己提出疑问。三是教师作为认知教练。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促进者没有直接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主要是以监控、示范、质疑以及鼓励等活动来促进学生学习。这样,促进者确实发挥出了指导和帮助的作用。

四、PBL与我国的教育现实

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与PBL的学习目标对比可以看出,PBL的理念与我国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育思想具有基本的一致性,所以,在我国新课程的具体实施中,完全可以引进PBL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但由于受文化背景、教育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到下述一些因素。

(一)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PBL知识的随机性

我国的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逻辑性,关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忽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基于问题的学习强调从实际问题出发组织学习和教学,强调知识的现实性和随机性。在设计和实施PBL时,需要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解决实际问题中所获知识的随机性之间保持平衡,基于整体课程与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来设计问题,要使各问题之间所包含的学习议题(如专业概念、原理等)多次地相互邻接和交叉重叠。如此,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彼此相互联系的问题中,从多种角度反复感知概念并应用思维技能,从而促进自己深入学习。只有综合考虑到这些问题,才能确保学生所学知识既具有系统性又不封闭,既具有现实性又不零散。

(二)教学资源的局限性与PBL教学内容的灵活性

在目前我们的教育现实中,教学资源的缺乏是制约PBL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学班额太大。小学一个教学班一般都是五六十人,多者八九十人,学生在教室内活动的范围非常有限,小组交流的难度比较大,不利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二是可供利用的图书资料和教学设施缺乏。三是学校与社区的交流合作不多,社区可利用的资源有限。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既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内容,又充分展开学生的思维与交流活动并提高其深度,是在PBL实施过程中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一方面,要从整体入手考虑整个课程、课程各单元及各课的关系等,进行知识整合分析,突出知识重点,删除不必要的重复,大胆促进迁移,在不同层次(如基于整个课程、课程某单元或者某一课)上考虑PBL的应用;另一方面,将课前、课中以及课后活动融为一体,使课前与课后成为课堂时空的延伸,并将各课尽量联系在一起加以考虑。

(三)传统课程问题的良性结构与PBL问题的劣构性

在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也比较注重采用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但传统教学中的问题更多地是立足于课堂教学内容,而且结构良好,与现实生活缺乏联系。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问题是教学的核心,而且这里所指的问题并非普遍意义上的问题,而是要求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与时代气息和社会需求联系起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一是问题是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二是确保问题既能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又能发展能力;三是问题要难易适中;四是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原有认知经验。问题的设计要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在教学方面面临三大改革:教学内容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这三项改革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学内容和考试评价的改革不断推进,受教学内容和考试评价制度制约的教学模式应如何变革?这是教育界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要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必须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PBL在我国教育改革领域的成功实施不仅有赖于教师观念的不断转变和技能的不断提高,也有赖于学生对此模式的不断认同和熟练。

参考文献:

〔1〕 Antonietti, A (2001)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search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interaction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1(2), 344-345

〔2〕 李宝峰.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野下的创新教育〔J〕.教育探索,2005(8).

〔3〕〔8〕 赵海涛.论美国“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4(12).

〔4〕 丁念金.问题教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5〕 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6〕 Linda Torp、Sara Sage著,刘孝群,李小平译.基于问题的学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7〕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Z〕.国务院文件(国发〔2001〕21号).

〔9〕 汤丰林,申继亮.基于问题的学习与我国的教育现实〔J〕.比较教育研究,2005(1).

〔10〕 刘德儒.基于问题的学习在中小学的应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