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神经内科的表现症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神经内科;临床药学实践;临床药师
神经内科是以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为主要内容的一门临床二级学科。
神经内科疾病具有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复杂、对诊断仪器的依赖性较高、部分病患预后不佳等特点,对其的认识和介入治疗也因而受到限制。目前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依靠药物,较其他临床学科单一,且患者大多数年龄偏大,常常合并各种基础疾病或感染,合并用药种类多(抗生素、降压药、调脂药、降糖药等),用药时须考虑老年人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的特殊情况和老年人的药动学特点,同时还必须警惕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在我国,不少医院都已经开展在神经内科的专科临床药学实践工作。2006年卫生部首批19所医院的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包含的12个专科方向就包括了神经内科。
目前的神经内科临床药学实践,主要形式是临床药师进入到病房,深入临床一线开展临床药学实践和服务。内容主要包括:
1 参与临床查房和病例讨论
临床药师每天参加临床例行的交接班,听取值班医生和护士的汇报和病房主任的指导,了解病房患者的情况。跟随医生一起查房,了解患者目前的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参与医生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方案制定,对不理解或认为可能存在问题的用药,与医生进行积极沟通,预防可能存在的用药隐患。尤其在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方面,临床药师更应重点关注。如在查房中经常遇到心源性栓塞的脑卒中患者,入院后常需要华法林抗凝治疗,而华法林的药物相互作用较多,应多加注意,并总结其相互作用供医生参考,
2 书写药历,实施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应选择病房住院患者中病情典型、用药复杂的患者,建立药历,详细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药学监护。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药物使用记录、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患者每日病程摘要及用药分析(药物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药物使用是否合理);制定相应的药学监护计划;患者教育;药物治疗小结。
3 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在临床参与查房时,临床药师可以切身了解到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根据每天观察到的患者的症状和叙述,分析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是否为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对出现不良反应可能性较大的药物,如激素,抗血小板药等,重点关注。对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如肝功异常,血糖异常,皮疹等,查阅患者用药记录,查明可疑药物,与医生讨论处理措施,提出处理意见,填写报告表,对严重的、新的、罕见的不良反应及时上报,进一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同时临床药师还应向临床医生宣传上报不良反应的重要性和具体报告方法,发放不良反应报表,提高医生报告不良反应的积极性。
4 药物信息支持
临床药师应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临床用药讲座,提供药学咨询服务。在查房、病例讨论过程中,医生和护士经会提出一些有关药物的选择、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等问题,药师应积极进行药物信息支持。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如一类药物的作用特点和使用方法等,可通过自己的总结,为临床提供参考;主动地为临床提供可能需要的药物资料(如治疗药物相关的文献资料和最新的药物治疗指南等)。
5 监测临床抗生素的使用
临床药师应综合患者的疾病情况、临床常见致病菌和本医疗机构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以及患者的经济状况协助医生选择适合的抗生素品种;药敏报告出来后依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抗生素疗程一般为感染控制后3 d,临床药师应协助医生注意用药时间。
6 患者的教育和指导
临床药师应向患者介绍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以及用药依从性的重要;在非药物治疗方面,应针对患者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积极进行二级预防,如改变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养成科学饮食、适当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
7 血药浓度监测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积极开展血药浓度监测,对特殊患者的临床用药进行个体化指导。
8 积极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价等
作为一名神经内科的临床药师,必须要熟练掌握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知识并要不断更新知识;具备并不断地培养和提高相应的素质和能力。
专业方面,要具有良好的药学基本技能,熟悉药品的剂型、规格、适应证等药物基础知识和本医疗机构各药学部门的分工和基本职能。尤其应掌握神经系统常用药品(包括抗血小板药、抗凝药、血管扩张剂、脱水药、止血药、降血压药、防止血管痉挛药、抗癫痫药、抗帕金森药物)和临床常用抗生素等药物的作用机理、药效学、药代动力学、适应证、常用剂量和给药方法、不良反应、禁忌证、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等。了解神经内科疾病的病因、解剖、病理生理等内容。掌握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及已的相关治疗指南。熟悉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相关临床检验具有分析和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参与神经内科内科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讨论与评价并能够根据患者疾病情况进行药物的选择使用的能力,以及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和解决或者防止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的能力。
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在临床上的瞳孔变化比较复杂多变,预示着患者病情的发展与变化。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瞳孔变化情况【1】,以便做好疾病的临床诊断和预后。
在本次研究中,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50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瞳孔改变监测和临床护理,探讨瞳孔变化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意x。具体的研究情况,现作出以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神经内科疾病治疗的50例患者为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32例,女性患者有18例,年龄35―68(40.5±3.8)岁,病程0.5―4(2.3±0.5)年.脑血管疾病患者26例,脑炎10例,脑膜炎6例,癫痫5例,神经分裂症3例。
1.2 瞳孔监测方法
临床上采用聚光手电筒,对准患者双眼中间部位进行照射,观察比较患者双侧瞳孔的大小和形状。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做好详细的观察记录,以便主治医生进行临床资料参考。如果患者对光的反射比较迟钝或消失,还要及时告知医生。
在观察患者瞳孔大小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正常人的瞳孔直径一般为3mm,形状为圆形,瞳孔边缘整齐,位于眼球中央,双侧对称。如果直径大于5mm,表示瞳孔扩大,大于6mm,为散大,小于2mm为缩小。(2)观察患者瞳孔大小与形状时,还要注意患者个体的机体状况和外界的影响因素。一般而言,青年人的瞳孔要比儿童和老年人大,女性的瞳孔要比男性大,眼睛近视的患者比正常人的瞳孔大。另外,人在情绪激动、吸气的时候瞳孔也比较大,而在嗜睡状态和呼吸时瞳孔较小。而且,白天光线较亮时也比光线暗的时候大。
在本次研究中,如果监测患者的瞳孔变化发现患者有双侧瞳孔散大,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消失,伴有视力完全丧失,而神志清醒,表示患者的双侧视神经受损,表明患者患有双侧视神经炎,或多发性硬化症等。如果患者的瞳孔有上述的表现,且伴有昏迷,则表明患者患有脑血管病、各种脑炎、脑膜炎等疾病。护理人员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瞳孔变化,并将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告知医生,同时还要加强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以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1.3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格拉斯哥预后(GOS)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将其分为三个等级。(1)死亡:GOS评分为1分;(2)重度残疾(植物状态生存):GOS评分为2―3分;(3)良好(中度残疾):GOS评分为3―5分。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用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进行检验,检验标准为P
2.结果
2.1 此次研究患者的GOS评分情况
本次研究中的50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在经过密切的瞳孔监测和积极的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大多数患者的GOS评分为4―5分
2.2 本次研究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此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患者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都普遍较低
3.讨论
神经内科疾病作为一种对患者神经系统损伤较大的疾病类型,在临床上不仅会引起各种并发症,还会因为疾病的原因而导致患者死亡,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神经压力和经济负担【2】,因此,患有神经内科疾病的患者在发病后,还需及时到原因接受正规的治疗,从而降低发生并发症,出现死亡的几率。
一般的神经内科疾病在病发后,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在临床上观察患者的瞳孔变化,会发现患者的瞳孔形状与大小会出现不同的改变。而与不同的瞳孔变化相对应的是不同的病症,因此,临床上需要通过观察患者的瞳孔改变情况,来进行疾病诊治和临床护理。另外,对于神经内科的疾病患者,护理人员还要密切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瞳孔的变化状态,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对于出现不同程度昏迷的病人可以进行早期预见性的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的病情,以便给予患者积极的救治【3】。
在此次研究中,对所有患者进行瞳孔变化监测,通过患者在临床上的瞳孔变化情况来给予患者一定的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患者的GOS评分情况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比较低。由此可知,对神经内科疾病患者采取严密的瞳孔变化监测和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有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对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实施瞳孔变化监测和临床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还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灿章. 观察瞳孔改变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意义[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02):140-141.
关键词 神经内科;护理;伤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医患纠纷呈上升趋势,成为困扰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难题之一。神经内科患者多为脑血管疾病,且年龄较大,常伴有意识或精神障碍,病情危重,进展迅速,较易变化,病程较长且预后较差,临床致死致残率高,任何疏忽均可导致严重后果,给患者及医院带来损失。
1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
1.1意外伤害方面
(1)跌倒。老年患者,自理能力不强,行动比较迟缓,常出现抽搐等现象,多在晨起及午夜如厕下床时出现跌倒的现象。(2)走失。神经内科患者多伴有认知、记忆力障碍或老年痴呆等症状,如看护措施不到位,容易导致走失。(3)坠床,高龄老年人对病床高度不适应,或夏天使用凉席,在凉席外移的情况下翻身而致坠床。(4)烫伤,感觉障碍患者使用热水袋,未掌握热水袋局部热敷的温度及使用方法。
1.2技术方面
护理工作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护理技术风险增加,易造成护理安全隐患。特别是部分刚进入医疗系统的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不足,对患者的病情不能做出正确的评估,未能及时向值班医师汇报,错失最佳救治时间。部分护理人员专业技术不过硬经验不足或协作能力不强等原因对患者安全构成的威胁。
1.3管理方面
医院护理人员分配不合理,人员少,常出现一位护理人员同时照顾几位患者,不能保证患者的基本需要,特别是护理人员单独值班时,易出现因照顾不周全而来不及抢救的状况,造成安全隐患。部分护理人员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如有的患者入院后6h、12h甚至24h后才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的改变,这都需要护士定时观察病情变化,若此时护士疏忽大意,违反护理常规,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在护理工作中造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文书记录不规范、不详细、不全面,与医疗记录不一致,都将成为在今后的医疗纠纷甚至法律诉讼中的潜在隐患。
1.4环境方面
神经内科患者普遍存在住院时间长,病情复杂等特点,患者常会对病房产生依赖感,若病房环境不舒适,如床位过多、活动空间狭小、地面湿滑、厕所无扶手、墙壁颜色单调、灯光亮度不合适、室外噪音大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情绪,从而加重病情,造成安全隐患。
1.5患者及家属因素
患者与家属对于疾病特点,康复护理重点及可能诱发疾病复发因素等缺乏必要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有效配合临床护理治疗工作,增加护理安全隐患发生风险;同时经济原因也易导致治疗护理中断,威胁患者安全。
2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2.1提高护理安全意识
护理人员对安全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和具备较强的法律观念是做好安全护理的前提。因此对护理人员要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和依法施护的观念。同时要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减轻超负荷工作,使护士身心健康得到保障,确保各项治疗及护理工作正确到位、规范安全。
2.2加强技能学习、提高护理质量
加强对护理人员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定期进行技术考核;对典型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讨论、交流、总结经验,拓展知识面;护理人员需熟悉了解神经内科患者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应急的处理能力,当神经内科患者出现突发性事件时才能镇定自若,沉着应对,提供有效的安全护理。
2.3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护理
对病情复杂、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提前做好应对方案,如易出现眩晕或者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患者,醒来以后要等一会儿才能起床,起床后站立一会儿再行走,防止晕厥发生;对于意识障碍、精神异常、高龄老年人、痴呆等患者,要警惕出现跌倒、烫伤、走失等意外;对于轻度吞咽困难的患者,应半卧进食或者以半流食为主,少吃多餐;对于鼻饲的患者,进食前要吸净痰液,身体半卧,确认胃管在胃内后方可以进行鼻饲。定期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安全评估,重新筛选高危险患者,做好针对性护理工作。
2.4创造优质环境
给神经内科患者创造舒适而且安全的病房环境。如病房内尽可能地留出足够患者活动的空间;地板要防滑,同时需保持地面的干燥;洗漱间增设防滑垫;墙壁应尽可能避免单调的白色,换用柔和的壁纸;病房要远离喧闹的地方,给患者安静祥和的环境;通风设施完备;在病房、走廊等活动场所安装扶手;在病区设置警示牌和指示牌,避免意外的发生,降低安全隐患。
2.5加强沟通交流
护士要积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以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向其说明诊疗计划及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意外。神经内科患者病情重、病程长,患者或家属可能出现一些过激的语言和行为,护士与其沟通时要注意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心平气和地解释、安慰、体谅,以实际行动来感动患者,以提高其对护士的理解与信任,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
在整个实践期间,我所感受最深的就是自己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和牢固,无论是西医基础还是中医基础。比如说在西医临床方面,没有实践之前,我特别想看一些真正的医学影像学的资料,x线,ct,核磁图像,但是真正看到那些资料时,一下子就懵了,满视野的什么也看不明白,人体头部ct影像的各个结构都分不清,中医说知常达变,只有知道了正常的组织结构,才能看出异常表现,所以我在实践时只能用对比的方法看出异常表现。附属医院实践报告由课堂作文网提供!
中医方面,在跟着闫洪臣老师出诊时,我进行一些过简单的病史采集,记录主诉和症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面对纷乱复杂的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没有办法很快的进行分类整理,接下来的分析也就受到了影响,老师说,临床辨证论治就应该把复杂的症状尽可能少的病因病机解释,这就是抓病机是论治的关键。而这一切都说明自己的基础知识应该进一步加强巩固。明白了自己缺什么,才知道自己在以后的时间里应该作什么,应该补什么。努力也有了明确的方向,奋斗也有了目标。
在疗区实践期间,我所在的科室是内一科,也就是神经内科。在神经内科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熟悉了神经内科的工作环境,知道了神经内科的工作学习中心。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在学习上自己要积极主动,不明白就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向同在科室里的学长请教。老师知道很多,临床经验很丰富,这些对于我们来说几乎是个空白,需要我们用心学的内容很多,但是老师并不知道我们究竟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想教我们,却并不知道我们究竟想要知道什么。
这时就需要我们自己积极主动的去问,老师就会尽其所知的给我们解释,还会尽可能的扩展讲一些相关的外源性的知识,让我们提高。甚至老师自己不是特别熟悉了解的内容,他都会通过向其他更高水平的老师请教,然后给我们自己满意的答复。在实践结束之后,我们同学间相互交流就发现,那些问的多的同学知道的就多一些,学的就多一些。总之,用一句很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其次是,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巴氏征、戈登征这些在神经内科常见的阳性体征,我们在书上看了一遍又一遍,印象总不是特别深刻,容易遗忘,但是在临床上只要见过一次,第二次再见就能很快的进行认定。还有基本的体格检查,临床上表现就是跟教材上不完全一样,有一些简单容易操作的检查方法是看多少书都无法学会的,因为书上不会那样写。
比如说视野偏盲的检查,书上讲的视野偏盲检查应该用眼科的专用设备,但是在神经内科,由于一些脑血管意外,视神经会受到损伤,就会出现视野偏盲,如果用眼科专业设备检查的话有些不实际,通常会用一根线或者是听诊器也可以,拉出一段,让患者指出线的中点,凡是不能正确指出中点而偏向一侧的就是视野偏盲,最简单的是,把两只手分开,让患者指出中点。书上的理论操作无论在心里多么熟练,如果不经过临床实际操作的磨练,也不能很快很好的应用于临床,即使是简单的血压测量,如果不进行实际操作的话,也是很容易测量错误的。游泳教练不会游泳,就是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作为未来医疗活动的实践者,我们应该学好理论知识,同时也应该亲自进行临床实践。
在附属医院实践期间,我有幸能够参加教务科安排的跟名师出诊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仅仅在疗区实践,而不能接触门诊临床的缺憾。我所跟随的老名医是闫洪臣教授。在跟随闫老出诊期间,我不止一次见证了中医药的神奇疗效,以往在觉得中医药的疗效神奇或者说是听别人说,或是在历代医家的医案中看到所述中医效果立竿见影、效如桴鼓,却是并未亲眼见过。有一个双手颤抖的患者,这是一个很难治疗的病,但是用了闫老给开出的药,两付后手就不抖了,效果特别明显。百闻不如一见,这个病例我印象十分深刻,也是这个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习中医和学好中医的信心和决心。
闫老在出诊期间经常会给我们讲一些经典内容,有时候会在诊病期间用经典语句解释患者的病症。闫老每次出诊七点就开始看病,虽然正式上班时间是八点;闫老每次出诊只有上午半天,但每次看病都会看到下午,中午从来不休息,直到把所有患者看完;端午节那天是周一,是闫老出诊的时间,闫老照常出诊。有人问为什么,闫老说,很多患者是从外地过来的,如果不出诊他们就要再等两天才能看上病,多在这一天就会多花一些钱;闫老开药都是一些普通的药,很便宜的药,都是为了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闫老的博学和严谨,时时处处为患者考虑的做法深深地影响了我。很值得我们这些中医的继承者、未来医学的从业者好好学习,好好继承,继承医术,继承医德。
跟闫老出诊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更加清楚了自己的未来中医路该怎么走,怎样会走得更好,虽然学医没有什么捷径可寻,但是经过前人指点我们就可以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那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高人散步。读万卷书就是阅读大量的医学书籍,虽然我们不可能经历一切,但是书给了我们去了解一切的机会和途径,中国医学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来的医学书籍如汗牛充栋,应该好好利用。
医学的路就是临床实践,走医学的路就是进行临床实践,走万里路就是进行大量的临床实践,在真正的实践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与高人散步就是与大家、名医请教交流探讨,关于医学的理论、临床实践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方方面面,有时候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高人一句话就可以让我们恍然大悟,如醍醐灌顶一般。高人的言传身教更是能够让我们受益匪浅,灵光无限。这就是与高人散步的重要性。
1.哪些因素会使人患帕金森病?
目前,国内外的学者通过大量的研究初步证明,帕金森病的发生与人年龄的增长、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研究证实,帕金森病的发病与人的年龄呈正比,年龄越大的人患此病的几率就越高。另外,通过研究发现,帕金森病的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在污染严重的工业城市,此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环境较好的旅游城市或港口城市。同样,长期接触化学物品(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等)的人,患帕金森病的几率也较高。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可能是环境中存在的一些有毒物质损伤了人们大脑的神经元而使人们患上了此病。此外,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发现,帕金森病似乎有家族遗传倾向,因为帕金森病患者的家族成员患有此病的比率要比一般人群略高。虽然帕金森病有家族遗传倾向,但研究人员至今也未在此病患者的机体中找到明确的致病基因。因此,大部分学者认为,帕金森病是由上述致病因素共同作用而引发的。
2.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往往不能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一般来说,帕金森病患者常以少动为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进行书写、系鞋带、系纽扣、剃须、穿脱鞋袜、洗脸等精细动作时比较笨拙和困难,走路动作缓慢、下肢拖曳。还有一些患者在发病的早期可出现轻微震颤的症状,这种震颤可在肢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出现,进行运动时减轻或消失。另外,多数患者在发病的早期会先出现一侧肢体的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缓慢和姿势平衡功能障碍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加剧,这类患者的上述症状会扩展至对侧肢体或全身,而且会逐渐加重。有研究认为,绝大多数这类患者的早期症状会首先发生于右上肢,这或许是由于人的右手进行的精细动作较多,容易受到影响的缘故。此外,帕金森病患者往往都具有一些典型的体征,如面具脸(面部表情减少、呆板)、慌张步态(走路时迈小碎步且越走越快)、小写症(写字越来越小)、行走时上肢前后摆动等。人们一旦出现了上述症状应提高警惕,应尽早到设备完善和医疗水平较高的医院就诊,通过查体和肌电图、同位素、MRI(核磁共振)等项目的检查,便可得到早期确诊。
3.如何治疗帕金森病?
连线医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 刘靖 扁平疣和汗管瘤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病,无论从疾病性质、发生部位和皮损形态各方面都有区别:从疾病性质来讲,扁平疣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病,由于人类瘤病毒感染所引起;而汗管瘤是良性皮肤肿瘤,为表皮内小汗腺导管的一种腺瘤;从发生部位来讲,扁平疣可见于颜面部、手臂等部位,汗管瘤好发于眼睑周围;从皮损形态来讲,扁平疣为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疹,搔抓后可呈串珠状排列。汗管瘤为肤色、淡黄色半球形或扁平丘疹。
这两种病一般根据病史、典型皮损即可做出诊断。但是,如果发生在眼部的丘疹,皮损又不典型,就诊时,建议找经验丰富的皮肤科专家更妥当。如果诊断明确的话,汗管瘤一般可不治疗,或采用电解法或激光法逐个处理即可。对于本身就是疤痕体质的患者,最好不要做任何治疗。
搭完桥腿肿咋办
北京读者李先生问:我今年65岁,1个月前因为冠心病做了心脏搭桥手术,现在恢复得不错,只是取血管的左腿肿胀得厉害。想问是手术后的正常现象吗?怎么能缓解?
连线医生――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教授 高长青 冠状动脉搭桥术时用的“桥”会用病人自己的血管,当从腿部取血管后,血液回流会受到一定影响,不畅时可出现水肿,属于术后的正常现象。建议患者卧床休息时抬高下肢,可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下地活动时最好穿弹力袜。随着血液循环的建立,水肿会逐步消失。
骨关节腔积液能多次抽吗
长治的杨先生:我患有关节腔积液,已经抽过三次水了,但现在又有水了。每次抽完都打针,吃药。还可以再抽吗?
连线医生――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主任 李晓东 骨关节腔积液在医学上叫做“滑膜炎”,有很多病因可以引起滑膜炎,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骨性关节炎导致的骨关节炎。“骨关节炎”和“骨质增生”都是骨关节退变的表现,是由于长期的使用关节磨损后的自主修复现象。口服氨基葡萄糖和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都是关节软骨的保护剂,对早期的骨关节炎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晚期的没有作用。
目前您的情况应该做关节液细菌培养,看看是不是感染造成的,便于使用有效的药物治疗。所以明确积液的病因至关重要,不然反复抽液也容易造成医源性感染。
头痛眩晕先看什么科
河南读者陈女士问:近一个月,我经常在下午会感到头晕,偶尔还有天旋地转的感觉,请问我该去哪个科检查?
连线医生――天津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王宏艳一般来说,眩晕与耳鼻咽喉科和神经内科的关系最为密切。就眩晕病而言,由于与平衡密切相关的前庭神经终器和其发端隐藏于内耳,内耳与中耳又很贴近,故耳朵疾病常常并发眩晕。因此,如果没有明显的头痛,可先挂耳鼻咽喉科的号。
目的 了解痴呆在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9年1月至7月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精神科联络会诊明确诊断为痴呆的6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与242例会诊后明确为非痴呆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痴呆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非痴呆患者〔(81±7)岁 vs (59±18)岁,P
【关键词】 痴呆;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
认知功能减退、神经精神症状和日常社会生活功能减退是痴呆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中,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是患者和照料者心身压力的主要来源,并且是导致患者住院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1〕。行为症状主要包括躯体和言语性攻击及无目的漫游、激越,脱抑制、叫喊等。BPSD主要包括抑郁、焦虑、幻觉和妄想。本研究旨在对精神科会诊的住院痴呆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希望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1月至7月我院精神科会诊的住院患者307例,年龄≥18岁。其中符合国际疾病诊断和分类标准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痴呆患者65例(21.17%,痴呆组),同期精神科会诊的非痴呆患者242例(78.83%,非痴呆组)为对照。
1.2 资料收集
精神科会诊医生在收到会诊单的48 h内进行会诊,通过向患者家属、主管医生、陪护人员了解病情,采集病史,对患者进行精神检查,根据ICD10做出诊断,给予处理意见。会诊医生系统收集患者资料并记录一般人口学资料、请求会诊的科室、精神障碍的既往史、会诊原因和住院的主要躯体疾病、精神科诊断和处理意见。
1.3 会诊原因
分为11个类别:认知障碍、物质相关的障碍、精神病发作、抑郁障碍、焦虑障碍、有精神障碍病史、行为紊乱、睡眠障碍、不能解释的躯体症状、自杀评估、其他。根据ICD10,将会诊前诊断或拟诊的各种躯体疾病进行分类,包括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新生物(肿瘤或癌症)、营养代谢和内分泌、手术或创伤、药物中毒或过量、多系统疾病、待诊或其他,共12个类别。
1.4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χ2检验、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
痴呆组共65例,平均年龄(81±7)(20~96)岁,非痴呆组242例,平均年龄(59±18)(18~90)岁,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6,P=0.000)。痴呆组男性23例(35.38%),女性42例(64.62%);非痴呆组男性64例(26.45%),女性178例(73.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1,P=0.15)。
2.2 请求会诊的科室和主要原因
痴呆组主要来自呼吸内科、老年科和骨外科,比例高于非痴呆组,而来自神经内科和其他外科者较少,与非痴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于请求会诊的原因,痴呆组与非痴呆组比较有明显差异(χ2=67.89,P=0.000)。痴呆组以行为紊乱、精神病性发作、认知障碍作为会诊原因的比例高于非痴呆组,而焦虑、不能解释的躯体症状、有精神障碍病史低于非痴呆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表2 两组患者会诊的主要原因比较(略)
2.3 导致住院的主要躯体疾病比较
躯体疾病类别中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3,P=0.022)。痴呆组呼吸系统疾病、创伤或手术比例(29.2%,20%)高于非痴呆组患者(14%,11.2%),而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疾病的比例(15.4%,15.4%)低于非痴呆组(21.5%,27.7%),但仅呼吸系统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2,P=0.020)。其他疾病类别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患者同时罹患多种疾病,以会诊当日已经明确的诊断计数,痴呆组患(4.6±2.1),非痴呆组(3.2±2.3),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4.29,P=0.000)。
2.4 痴呆的诊断和处理
各科医生对65例痴呆患者的初步诊断为精神病性发作19例(29.2%),抑郁障碍14例(21.5%),认知障碍11例(16.9%),谵妄及焦虑障碍各7例(10.8%),睡眠障碍4例(6.2%),其他3例(4.6%)。30例(46.2%)痴呆患者在精神科会诊前已经给予药物治疗,其中抗精神病药物13例(20%),镇静催眠药物17例(26.2%)。
65例痴呆患者经精神科会诊明确诊断后,63例(96.9%)应用药物治疗,其中25例(39.7%)应用奥氮平(1.25~15 mg/d),12例(19.1%)应用利培酮治疗(0.5~2 mg/d),5例(7.9%)应用喹硫平(12.5~150 g/d),2例(3.17%)应用氟哌啶醇(1~4 mg/d),6例(9.2%)应用抗抑郁药,12例(19.1%)应用镇静催眠药物,11例(17.5%)给予胆碱酯酶抑制剂;2例(3.1%)安排了随诊。
3 讨 论
国外研究发现,有研究认为,50%~80%的痴呆患者病程中出现过BPSD的表现〔2〕,国内痴呆患者中49.33%在近一个月内出现过至少一种神经精神症状,35.66%为临床显著性症状〔3〕。BPSD不但造成痴呆患者本人的痛苦和功能丧失,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给照料者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还是该类患者入院及住院陪护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要特别关注老年人的精神行为异常。
由于痴呆患者会表现出片段的幻觉、妄想,言语和行为的紊乱,综合医院医生可能将其误认为是精神病性障碍、抑郁或其他障碍〔4〕。本组痴呆患者一半以上的会诊原因为精神病性发作或行为紊乱,导致治疗和护理的困难,提示目前的精神科会诊依旧是传统的反应式的方法,即具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行为紊乱,对躯体治疗的影响较大的患者更容易得到早期会诊〔5〕。而且由于痴呆是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花费增加的明确的预测因素〔6〕,因此,正确识别和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痴呆发展到晚期,运动系统障碍明显,易于出现外伤性损害;并发各种感染、心脑血管病、拒食及重度营养不良等。首位死因为肺部感染〔7〕。本组资料显示痴呆患者多因呼吸系统疾病、创伤或手术住院。本组资料中来自神经内科的痴呆患者明显少于其他科室,可能系神经内科医师对痴呆本身认识比较充分而且有一定的处理能力,只有当处理困难时才请精神专科会诊。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治疗目的是希望减轻症状,增加患者、家属或照料者的舒适和安全。临床主要应用药物治疗BPSD。治疗时应明确症状类型,以便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BPSD的药物主要有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8〕。本研究结果与上述观点一致。使用抗精神病药者一半以上使用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等。这与现有的研究结果所支持的用药选择一致〔9〕。
综上,对综合医院因呼吸系统疾患、创伤或者手术住院的高龄患者表现有行为紊乱、精神病性发作应注意合并痴呆的可能。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精神科医生采用的主要处理措施。早期发现、干预BPSD,恰当的治疗,虽不能逆转认知功能,但能维持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参考文献
1 Steinberg M,Sheppard JM,Tschanz JT,et al.The incidence of mental and behavioral disturbances in dementia.The Cache County Study〔J〕.J Neuropsychiatry Clin Neurosci,2003;15():3405.
2 Lyketsos CG,Lopez O,Jones B,et al.Prevalence of 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 in dementias result from the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J〕. JAMA,2002;288(12):147583.
3 解恒革,王鲁宁,于 欣,等.北京部分城乡社区老年人和痴呆患者神经精神症状的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10):82932.
4 Haneen MS,Fink P,Frydenberg M,et al.Mental disorders among internal medicine inpatients:prevalence,detection,treatment status〔J〕.J Psychosomatic Res,2001;50(4):199204.
5 Kishi V,Meller WH,Kathol RG,et al.Factors affec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iming of psychiatric consultation and general hospital length of stay〔J〕.Psychosomatics,2004;45(6):4706.
6 Waneata J,Benda N,Windhaber J,et al.Does psychiatric comorbidity increase the length of stay in general hospitals〔J〕?Gen Hosp Psychiatry,2001;23(1):814.
7 徐英,夏峰,孙宜萍.152例痴呆晚期患者并发症及死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9(11):774.
【关键词】 川芎;清脑颗粒;偏头痛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头痛、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是神经内科的多发病,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现将我院应用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偏头痛68例,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1]。发作频率>3次/月。排除标准:经神经系统检查及血液生化、CT、MRI等检查排除高血压病、颈椎病、急性脑血管病、脑外伤后遗症、脑肿瘤、感染性疾病、五官疾病所致头痛。其中男28例,女40例,年龄14岁-58岁,平均年龄(32.4±4.1)岁,头痛部位多为一侧颞部或额部,少数在枕部及全头痛,头痛的性质为搏动性、刺痛、钝痛,伴有或不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如恶心、呕吐等,头痛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将6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头痛程度、发作频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应用川芎清脑颗粒口服,10g/次,3次/日,对照组应用西比灵口服10mg/次,1次/晚,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随访半年。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在服药4周后头痛缓解,伴随症状消失,半年以上未复发。显效:头痛明显好转,伴随症状亦明显好转,发作次数减少。有效:头痛及其伴随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无效:头痛及其伴随症状、发作次数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总有效率比较用t检验,P
2 结 果
经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在临床上,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患,有资料表明,其发病率为5%-10%[2]。其发作频繁、头痛症状较重,使患者的工作及学习能力下降,生活质量降低。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一直存在着争论,部分学者认为与大脑皮质的高度兴奋有关。在交感神经兴奋时,释放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进一步导致局部血管痉挛,当血流经过痉挛的血管时,局部层流消失产生湍流,导致远侧端出现缺血状态,进一步产生前列腺素、乳酸,从而引起血管性头痛[3]。部分学者认为偏头痛患者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强,当其受到内外刺激后,可释放大量的5-羟色胺、花生四烯酸等物质,引起颅内血管收缩、痉挛,在痉挛期后,血肿5-羟色胺含量下降,缓激肽含量升高并渗出,聚集在血管周围,进一步导致颅内血管扩张,引起搏动性头痛[4-5]。
传统医学认为,头为“精明之腑”、“诸阳之会”,所以,头痛的发生于脏腑、气血、痰浊、瘀血等密切相关,导致偏头痛的主要因素为风、火、痰、瘀阻络。川芎清脑颗粒的成分主要为川芎 当归 防风 白芷 麦冬 细辛 姜活 独活 苍术 蔓荆子 黄芩 甘草
在该方剂中,川芎为君药,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的作用;当归 防风 白芷三味为臣药,具有祛风解痉、活血止痛的作用,配合川芎以增强其疗效;细辛具有辛香走窜的作用;姜活擅治太阳经头痛;独活具有祛风湿、解表通络止痛的作用,苍术具有散风祛湿止痛的作用;麦冬、当归养阴血、养胃生津,防温湿燥之品伤阴太过; 蔓荆子 黄芩加强祛风湿、散湿热之功效,具有返佐之妙;甘草为使药,具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的作用。全方寒热并用,具有祛风止痛、活血养血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方剂的主要化学成分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抗凝、降低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的作用[6]。
综上所述,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ManzoniGC,TorelliP.Headache classification:criticism and suggestions[J].Neurol Sci,2004,25(3):67-69.
[2] 吴国荣,梁接顺.川芎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2011,31(4):120-121.
[3] 卢峥俏.儿童偏头痛的临床研究现状[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2):3081-3083.
[4] 胡艳萍,陈红莲.川芎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血管痉挛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7):718-719.
吉林 王先生
A王红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疼痛科主任):背部疼痛的原因很多,如骨科问题、心血管病、神经系统问题等。患者既然已经做了骨科、心内科的相关检查而没有发现问题,建议考虑其他原因导致的慢性疼痛。比如临床上可见一种原因不明的“肌肉纤维疼痛症”,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异常以及环境因素都可以导致该病,症状为全身疼痛,尤以中轴骨骼及肩胛带、骨盆带等处常见,疼痛性质多样,酸痛、刺痛、灼痛甚或撕裂样痛,程度时轻时重,休息不能缓解,可以先到神经内科就诊。如果确诊为该病,可以考虑口服松弛肌肉、促进睡眠的药物和止痛药等,情绪上也要学会放松,另外适当参加运动,如打羽毛球、慢走或游泳等。
可能造成后背痛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颈椎病造成的后背酸痛,会伴有手麻、头晕等症状;有腰肌劳损病史的人,后背痛往往出现在劳累以后,这两种情况都该看骨科。如果两个肩胛骨之间出现钝痛或灼痛,感觉火辣辣地疼,多为胸椎根性神经痛,需要到胸科就诊。如果疼痛自背部胸椎开始,沿着肋间神经行走到前胸部,疼痛剧烈,多为肋间神经痛,也可到胸科治疗。
Q:我今年59岁,脸和脖子很黑,但身体其他部位很白,肤色反差极大。我脸出汗用餐巾纸一擦,纸上就有黑蓝色,用手一撮还有“油泥”出现。我坚持用洗面乳洗脸,也没什么用。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湖北 张先生
A郭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皮肤科博士):根据您所描述的症状,考虑可能为皮脂溢出和色汗症,建议您尽快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皮脂溢出分为油性脂溢和干性脂溢。油性脂溢表现为皮脂分泌旺盛,皮肤表面异常油腻,尤其是面部、胸部。由于皮脂溢出多,使皮肤黏腻而发油光,又有尘埃附着,就会有脂垢堆积,所以用手撮时会有“油泥”。而过于频繁的使用碱性强的洗面乳清洁会刺激皮脂腺增生、功能紊乱,从而皮脂分泌得更旺盛。
色汗症比较少见,可有黄色、蓝色等,颜色多由产生色素的细菌引起。部位常局限于面部及腋窝。
中医认为皮脂溢出和色汗均是湿热内蕴外发皮肤所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用清热祛湿或健脾祛湿的方法治疗。可以用生薏米、绿豆、荷叶、等代茶饮。
Q:前不久,我的一个朋友不小心怀孕了,她自己找了人流的药口服,结果20天过去了,肚子还是疼。她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是“宫颈妊娠”,还很危险。请问这是怎么回事?药流不是挺安全的吗?
江苏 柳女士
A赵薇(南京市中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宫颈妊娠属异位妊娠的一种,较为少见,临床上易漏诊,有发生大出血的危险。患者如果孕周短,出血量不大,可以行宫腔镜治疗。如果情况严重,可能需要切除子宫。这位患者的宫颈妊娠是药流不彻底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