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范文

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

第1篇: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范文

1.课程设置

旅游心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要学习好这门课程,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出发。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这门课作为考试课只注重理论讲授,而没有实训课的安排。理论授课学时的安排最多56个,另刨除假期,实际的理论授课学时只有50个。在这么短时间内要在课堂上把涉及心理学和旅游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好,并与一定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这对学生来说并非是件易事。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设置一定时间的实训课安排来保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2.授课教师

从教学内容上来看,旅游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均来自心理学这门基础学科,枯燥而抽象。教师要讲好这门课难度大,学生要熟练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也非常困难。目前,各高校讲授旅游心理学这门课的老师基本上来自两个专业背景,一是旅游管理专业;二是心理学专业。这两类专业背景的老师有各自的优缺点。作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类的教师,对旅游管理的基础理论及旅游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但对心理学只有部分涉及,未深入研究;而作为心理学专业类的教师,对于心理学理论掌握得比较透彻,但对于旅游业可能就知之甚少,这将对授课的效果则无法保证。

3.教学方法

在旅游心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方法还是在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上,旅游心理学的教学也不例外。旅游心理学这门课的理论比较抽象,再加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感觉到乏味,出现疲劳、思维不活跃、注意力分散等现象。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形成对教师的依赖,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心理需求,一味地以自我授课为中心,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4.评价考核体系

许多高校该课程的考核仍采用期末闭卷方式进行。考试的分值采用百分制,在考核内容的比例上,基础理论明显高于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核,这样一卷定成绩、定掌握程度、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然是偏颇的。这种考核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平时不学习,快考试的时候把所谓的考试范围,死记硬背就可以考一个不错的成绩。这样的评价体系,是导致学生上课热情度低、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低的直接原因。这与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是不符的。

二.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1.教师方面

对于旅游心理学这门应用型学科而言,高职教师除了要系统地掌握好心理学和旅游学这两门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外,还需要深入旅游一线进行实地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提高专业素养、充实课堂内容。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安排专业老师到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等顶岗实践,专业教师与旅游者和旅游服务人员直接接触,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将自己获得的实践经验与案例生动地与课堂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2.教学内容

根据旅游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旅游消费心理、旅游服务心理、旅游企业员工职业心理、旅游企业管理心理这四个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将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构建成四大项目,编成独立且相互联系的八个教学任务,以此来更好的教学和引导学生。项目一:心理分析的认知(任务1:心理学认知;任务2:旅游心理学的认知);项目二:旅游者心理分析(任务3:影响旅游活动的心理因素;任务4:影响旅游活动的环境因素);项目三:旅游服务心理分析(任务5:旅游交通服务心理、食宿服务心理、游览服务心理、购物服务心理、娱乐服务心理、投诉服务心理分析);任务四:旅游从业者心理分析(任务6:旅游从业者心理素养的培养;任务7:旅游从业者人际关系的维护;任务8:旅游从业者心理问题的保健)。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旅游心理学的讲授过程中要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例如:讲授法,介绍新知识、讲解概念、原理、定义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等,通过课堂的讲授,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同时在讲授时教师可以使用辅助教学工具,适时调整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分析法,通过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引入一些典型案例,先让学生自己分析,然后教师来点评,找出问题的根源,总结出答案。这样的教学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境模拟法,这种方法化复杂为简单,让学生自己来体验、理解知识点。围绕某个探究的问题,模拟不同的旅游活动场景,引导学生去探求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问题解决策略;启发引导法,是指在讲解知识点时,提出问题、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或概念。使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这个教学方法真正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成为知识与能力的主动构建者;实地调研法,例如,在讲授消费者动机这一节时,可以组织学生把课堂的问题先总结出来,设计合适的访问问卷,然后针对旅游消费者动机的街头拦问,来掌握消费者的心理。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来,让他们自己主动学习,能够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项目式教学法,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此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基本做法是:针对课程内容设计出一个个的学习项目,每一个项目围绕着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而展开,学习者以合作的方式来分析问题、搜集资料、确定方案步骤,直至解决问题。作为这种学习活动的结果,学生通常要形成能表达自己理解的结果,比如报告、网站等。项目式学习可以让学生间通过情景模拟并将交流转化成为一个有效的实验机会。

4.完善评价考核制度

旅游心理学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去解决旅游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考核制度的建立上,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偏向任何一方,都可能偏离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要达到的标准。具体做法是:一要重视日常教学环节中的考核评价,平时考核可占总成绩的50%。其中考勤占10%,平时作业占10%,课堂回答问题、案例讨论分析占15%,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完成情况占15%。二要将期末考试成绩设定为占总评成绩的50%,这样可以有效扼杀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这类同学们的心理。试卷采用闭卷的形式,将基础理论和实际运用(案例分析)考核有效的结合起来,这样既考核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检测了学生是否具备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去解决旅游实践问题的能力。

第2篇: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范文

【关键词】精神科实习;症状学;临床心理学培训;调查

中图分类号:R192.3,R749.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3)005-0350-07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应的,对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员的培训也逐渐进入系统化的阶段。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心理学家常常会遇到来访者表现出精神病症状,需进行转介的情况,如何对来访者进行观察以评估是否需要精神科医生的介入是非常重要的。若没有及时建议来访者接受精神科治疗,延误了病情,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临床心理学家不仅需要掌握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论和技术还要掌握基本的精神科常识,以及积累与各类精神障碍病人接触的经验。

欧美各国在对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员的培训上,均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学生不仅需要完成相应科目的学习,还要在医院、咨询中心等机构积累一定时长的临床实习经验。如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则规定,学生必须在督导下积累1500 h以上的临床经验方可取得职业资格。学生通常是在大学的临床心理培训门诊,大学的心理咨询中心,APA指定的精神病医院,综合医院的心理科、精神科等机构完成这一要求的实践。澳大利亚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在对研究生的项目认证中,要求必须在课程作业期间对学生进行实习培训。硕士生要求1000 h的实习,而博士生要求1500 h。德国对于心理学的心理治疗师的培训分为理论部分、实践培训部分、临床实践部分、自我体验部分、其他理论学习及论文报告共5个部分。其中临床实践部分明确规定应包括精神病院工作600 h,占总培训时长的14.3%。

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关于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员接受精神科实习的培训规定。然而,我国精神科疾病的患病人数又是一个不能忽略的数量。一项针对我国四省63004人的抽样调查显示,1个月内任一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17.5%(95%的置信区间为16.6—18.5),心境障碍的患病率为6.1%(5.7~6.6),焦虑障碍为5.6%(5.0~6.3)。如果临床心理专业人员对临床实践学习,尤其是对精神科疾病的实践经验缺乏,可能会导致在实践中存在不能及时甄别精神病症状或未能及时转介而延误治疗的情况。

在国外,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与精神科医生一样,是一个国家心理健康领域的主力军。例如在德国,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心理学背景的心理治疗师占3/4之多,他们与精神科医生共同从事对各类精神障碍、心身疾病病人的治疗工作。而我国经过良好培训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人员严重不足,迫切需要加强对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人才的培养。

从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培养情况看,我国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重点应放在对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生的培养上。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的注册标准(2007)规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应该包括心理针对临床或咨询心理学领域的实习(见注册标准2.08)等。对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实习及接受督导的情况提出了具体规定。此外,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对注册实习机构(见注册标准4)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陈红等对22所高校本科生、研究生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培养课程及计划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在此方面与国际发达国家对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生的培养存在明显差距。研究发现仅有21.4%的学校既包括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习,也包括精神病学的实习;在实习时间方面的要求也很不一致,时间比较短或没有具体的时间要求等现象突出。在陈红等研究的学校中,许多是211重点大学,而全国众多的非重点大学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和方案,可能情况更为参差不齐。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教研室参考国际发达国家的重要大学的情况,自2003年就开始制定对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博士的培养方案,至2009年共进行了4次修订。事实上,从1990年代开始,进入临床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都必须经历在北京大学或其他高校、中学等心理咨询或治疗中心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实习过程,并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教研室的教师提供个体或集体督导。鉴于临床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尚缺乏精神病学的临床经验,这一手册规定临床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需具备至少240~320 h的精神科临床实践和学习经验。自2002年起,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系教研室每年利用假期安排临床心理学低年级研究生赴精神科实习,此后逐渐固定到北京市安定医院进行为期6—8周的精神科临床实践和学习。

由于目前国内尚没有针对临床心理学研究生进行精神科临床实习的相关研究,本文希望通过对近四年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系研究生进行赴精神科临床实习的情况进行总结,以探讨临床心理学研究生接受精神科实践学习的效果和影响,并为以后培训的改进提供依据,为国内相关培训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进入精神科实习的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均学习过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引论、心理测量等与临床心理学相关的课程。

样本1:为客观评估精神科实习效果,本研究选取2009~2012年间接受安定医院精神科实习培训的研究生共37人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培训时的年龄21—28岁,平均年龄(23±1)岁,其中男生5人,女生32人。29人本科所学专业为心理学,2人为临床医学,另有6人所学专业分别为护理、新闻传播、社会工作、动物科学、公共事业管理和植物保护。除1人本科毕业后因考研耽搁1年外,其余均本科毕业后直接升入研究生阶段。在完成6~8周的临床实习后,所有受训者均参加精神病学理论知识考试。考试题目由安定医院精神科第1年住院医师考试题库抽取,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同时选取2008年和2010年安定医院第1年住院医师共40人为对照组,均为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年龄24—28岁,平均年龄(26±1)岁,其中男生10人,女生30人。收集其在完成1年的临床实习后参加该考试的成绩作为对照组成绩。

样本203:为考察受训研究生对精神科实习培训的主观看法和感受,在2005—2012年间接受过安定医院精神科实习培训的人员中,选取36名受训者发放自编调查问卷,其中男生8人,女生28人,28人本科所学专业为心理学,2人为临床医学,另有6人所学专业分别为护理、新闻传播、社会工作、动物科学、公共事业管理和植物保护。受训者填写问卷时的年龄21—29岁,平均年龄(24±2)岁,参加培训时的年龄21—28岁,平均年龄(23±1)岁,至今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年限0—7年,平均工作年限为(1±2)年。

1.2实习培训内容

临床心理学研究生进行精神科实习的主要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两个部分,具体方案由本文第一作者根据北京安定医院临床精神病学的教学大纲结合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研究生的实习要求而总结制定。

理论培训部分主要涉及精神科症状学诊断、常见精神科疾病的介绍等;临床实践部分包括实习研究生在医生的指导下与病人直接接触,积累对精神疾病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症状学的了解等。研究生要先在具备精神科背景和心理治疗经验的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理论学习,随后被分入不同的病区,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临床访谈和学习,参与查房和案例讨论。理论培训部分的培训内容及要求见表1。

1.3工具

1.3.1精神病学考试题目

考试题目共包含100道选择题,所有题目均抽取自安定医院第1年住院医师期末考试题库,内容包括症状学、精神疾病的分类、表现、特点以及常见精神科药物的疗效和使用等。每题计1分,满分100分。

1.3.2自编精神科实习情况调查表

共包含19个条目,其中2个为开放性条目。条目1~13均为实习培训的大纲中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精神病学理论知识、诊断标准和方法、对精神病人的访谈;条目14~17为心理评估、测量与心理治疗的应用等。调查问卷的条目的编制主要考虑临床心理学研究生在精神病医院实习涉及3大部分内容:精神病学基础知识,精神疾病的鉴别、诊断与精神科治疗,精神疾病的心理评估、测量与心理治疗。受训者根据自己对实习的看法和感受,对每条目进行1(完全没有收获或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作完全没有帮助)~7(收获非常大或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作帮助非常大)点计分。条目18和条目19为开放性条目,要求受训者补充其他收获和提出改进建议。

1.4统计方法

本研究为单因素组间设计,描述性统计指标包括平均值和标准差计算,采用独立样本£检验比较两组被试在精神科症状学基础知识考试上的得分差别。采用软件SPSS13.0完成。

2 结果

2.1精神病学理论考试成绩

精神病学理论考试临床心理学研究生(样本1)所得分数的范围为65~90分,平均得分(81±5),40名第1年住院医师得分范围为62—96分,平均得分(7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2.38,P

2.2自编精神科实习情况调查表得分情况

对样本2在自编精神科实习情况调查表各条目得分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得分最高的3个条目是:“症状学相关知识”“精神疾病的精神科治疗原则”以及“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特征”。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是“心理测量工具在精神科病人中的应用”“精神药物治疗后病程发展特点”以及“精神疾病的心理治疗方法”(表2)。’

对样本2在开放性条目上所填写内容进行整理,其中关于“其他收获”部分报告人次在3次以上的内容有“与病人直接接触,改变对精神科病人的偏见”以及“参与专家查房、案例讨论”。而关于“改进建议”部分,报告人次在3次以上的内容有“希望增加实习时间,接触更多科室”和“希望得到更多专家、医生的指导并参与案例讨论”等(表2)。

3 讨论

3.1培训的现况和改进

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心理学研究生参加精神病学理论考试的成绩略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在接受了为期6—8周的精神科理论知识培训之后,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生能够基本掌握精神病学基础知识,包括症状学、各主要精神障碍的症状和诊断标准等。而从主观问卷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感到“收获最大”或“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作帮助最大”的3个条目也正是“症状学相关知识”、“了解精神疾病的症状特点”以及“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特征”,说明虽然培训内容偏重精神科基础知识而不是心理咨询的技巧,但是心理学系的研究生仍然感到有很大收获,其所掌握的精神科基础知识对他们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以下分别从培训的日程安排、培训方式和教师选择3个方面详细讨论培训的现况和未来应考虑的改进。

首先,从培训的日程和内容设置来看,目前为期6~8周的培训基本能够实现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两部分。从精神病学理论考试的结果来看,理论学习部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主观问卷的结果显示研究生在精神病学理论知识、诊断标准和方法两个方面均感到收获很大。不过,主观问卷的结果也提示培训的安排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报告对于“访谈与心理治疗的应用”这一内容感到收获较小。一项对大学、精神科(精神病医院)以及综合医院的心理门诊负责人的研究发现,各机构负责人认为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具有扎实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职业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今后的培训中可以考虑加入精神科中的心理治疗应用这一方面的相关内容,具体应包括对精神科病人进行心理评估、心理测量、精神疾病的心理治疗原则和心理治疗方法等。

另外,在开放性条目上,许多学生报告希望能够增加实习时间,接触更多的科室和病人。故在今后的培训安排中,也可以考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延长实习时间。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的注册标准并未明确规定具体的实习时间的要求,是考虑到目前的国情。国外发达国家临床心理学学生的实习时间通常为1年,根据我国的情况,可考虑将精神科实习时间定为1~3个月;进行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的临床实习时间可以在3—6个月或更长时间。

其次,从培训的方式上来看,目前的培训采取理论与见习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而受训学生在精神科症状学测验中得到良好成绩和主观问卷的作答情况可以基本反映这一培训方式的适用性。通过理论的讲授可使学生形成精神疾病症状学的基本概念和思考问题的基本框架,而通过在病房中与患者的直接接触,则可以增加学生对精神疾病的感性认识。

最后,从教师的选择上来看,目前的培训选择既有精神科背景又有丰富的心理治疗经验的老师来带教,本文作者认为这一点对于保障培训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与患者的接触中,同时拥有精神科背景和心理治疗经验的老师也能够更好地解答同学们的困惑,分享针对精神科疾病的心理治疗经验,指导学生将心理学知识与精神科的诊断评估结合在一起,综合的理解问题。这也是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为什么规定注册实习机构中必须拥有已经注册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督导师和心理师的原因。因此,在实习机构带教老师的选择上,应选择同时具有精神科背景和心理治疗经验的老师以保障培训的效果。

3.2培训的意义

目前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人员的数量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相比,所占比例太少。而且这些心理治疗与咨询从业人员受训背景也存在较大差异,存在只学习过临床心理学相关知识而缺乏其他必要实践培训就直接从事临床或服务工作,或直接将所从事的精神健康或心理健康工作冠以临床心理的名义从事临床治疗的情况。如果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比例来推算,我国需要约86万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人员。而这个理想状态目前还难以实现,心理咨询治疗领域专业人员的缺口仍然很大。

我国特有的羞耻感文化往往衍生出病耻感,许多病人及其家人在羞耻的情绪影响下迟迟不肯到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其中一部分人则有可能转而到心理咨询门诊来寻求帮助。这就需要临床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具备一定的精神科症状学常识。因此,规范而系统的精神科临床实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助于提高临床心理学研究生对精神科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其与病人直接接触的经验,提高临床实践的胜任力。

4 未来研究方向

第3篇: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引导;团体心理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280-02

旅游心理学是旅游类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它是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应用于旅游服务行业的应用性学科。学习旅游心理学,对于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能力锻炼有突出作用,因而在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目前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目的不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关键在于加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增强其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主要是为景区、旅行社、旅游宾馆、酒店的各岗位培养一线的服务人员和初级管理人员[1]。根据这一职业岗位群的任职和专业技术发展水平要求。

2.教学模式单调,以教为主,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旅游心理学课程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由于该门课程本身涉及到较多心理学原理和理论,如果一味采取教师单向传授的方式进行授课,势必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习动机弱,惰性增强,不愿思考。

3.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从目前旅游心理学的教学内容来看,普遍注重原理和理论的讲授,与实际旅游工作的结合不够紧密。

4.评价机制不完善。目前的课程评价机制主要还是以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作为主要衡量标准,若将评价标准贯穿到整个课程学习的全过程,这将对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专注力起到一定作用。

二、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思路

《旅游心理学》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从职业岗位群特点分析入手,明确职业能力,构建课程内容,组织实施课程教学,建立与能力培养相衔接的课程考核方式,加强心理训练,将政策支持、师资建设和教学条件作为课程建设的运行和保障机制,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心理学认为,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2],因而,我们引入团体心理训练和项目引导教学,将过去以“学科体系为系统”的课程改革为“行动体系课程”。具体做法如下:

1.分析和旅游专业相适应的职业岗位群(导游、旅游相关企业的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旅游专业市场营销人员等)特点,明确职业能力的构成。

2.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内容体系,将理论与技能、基础知识与操作能力、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有机结合,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3.突破传统的注重教而非注重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式学习,以职业能力和职业心理素养培养为核心,以模块为载体,项目和团体心理训练为导向,将教学内容序化为三大模块九个任务,通过旅游项目活动的开展、团体心理训练、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做中学,利用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把旅游心理学教学与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结合起来。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并将逐步实现课程资源网络化,为教学创设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5.改革传统的以期末理论考试为主的课程考核方式,注重平时学习和实践能力的考核,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实践完成情况和理论考试综合评定课程成绩。

6.将课程教学与心理素质的训练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整体职业心理素养,希望达到这样一个目的:不仅要让我们的学生在毕业时有职业,更要让学生将来有事业,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在内容的选取上我们打破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体系为导向的课程结构[3],构建了“3+3”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内容体系。理论教学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设计了由旅游者心理、旅游服务心理和旅游企业员工心理三大模块构成的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设计了项目引导教学、团体心理辅导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三个层次。

三、课程设计创新的主要体现

1.按照旅游过程及服务岗位特点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实现能力、知识和素质三结合。本课程的知识目标是:了解为游客提供心理服务的内涵及发展趋势;重点掌握旅游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能力目标是:具备旅游服务人员必备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沟通能力、情绪调控能力以及自我个性完善的能力。

2.依据旅游专业职业能力发展要求,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旅游者是如何做出旅游决策开始,一直到送走游客做好后续工作为止,教学内容主要由三大模块构成:旅游者心理、旅游服务心理、旅游企业员工心理。“旅游者心理”篇重点突出游客作为旅游决策者的中心地位,从心理学的角度全面分析影响游客决策的心理因素和它们在游客进行旅游决策时发挥影响的过程。安排了游客的知觉、游客的态度、游客的个性和游客的情绪四章内容。“旅游服务心理”篇以“优质服务”为中心,让学生从心理学角度掌握怎样做到尊重服务,怎样实现优质服务,并结合有关原理对旅游实际工作中的种种现象进行心理学的分析。安排了饭店服务心理、导游服务心理和旅游其他服务心理(旅游交通服务心理、旅游购物服务心理和旅游投诉心理)三章内容。“旅游企业员工心理”篇以人为中心,注重培养一般旅游从业人员与管理者的人际技能和抗压、抗挫折的心理能力。安排了人际交往和心理保健两章内容[4]。

3.将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融入课程内容。为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课程内容的设置把团体心理训练等内容纳入本课程教学中,与针对专业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形成互补,使职业心理素质的养成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修养素质。

4.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对传统的理论过多的教学现状进行改革,构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互配合的互动教学模式,在实践课程下设计相对独立的项目引导教学体系和团体心理训练,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素质能力培养的结合,把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贯穿于项目实践教学全过程。根据所学的理论和方法[5],具体来讲项目引导教学将通过六个步骤展开教学:(1)创设学生当前所学习的内容与旅游活动中的现实情况基本相接近的情境环境;(2)操作示范。围绕当前学习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知识迁移”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小项目,并示范解决项目的过程;(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消化示范项目的解决要点,为解决练习项目打下基础;(4)确定项目;(5)协作学习;(6)学习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自评三部分。实践课程中团体心理训练开展的步骤如下:(1)导入课题;(2)布置训练任务;(3)分组进行拓展训练;(4)交流感受,分享体验;(5)学习心理知识;(6)小结。布置课后练习。

5.多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以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互配合的模式建立多渠道、获取式的教学方法体系。(1)任务驱动教学:整个教学内容由三大模块九个任务构成,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2)项目引导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从身临其境的感受中体会和掌握完成部分工作的心态、要求、过程和步骤[6],同时掌握一些处理不同情境的应对方法和技巧[7]。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将学生进行不同的角色定位,让其在特定仿真环境中完成一定的任务。(3)团体心理训练: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情景中通过团体合作共同完成训练,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分享交流总结,对于学生的人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的培养均有积极作用。(4)案例分析法:将各种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展示给学生,让其从中体会不同的服务方式带来的不同的效果。最好能将同一事例的不同处理效果对比着讲,能起到较好的效果。(5)参观与学习:带领学生到景区景点、酒店参观,体会游客心理,让学生对于如何为游客提供心理服务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6.构建全程考核的课程评价机制。以作业课堂汇报演示、实训报告、策划方案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能力与动手能力的为主。课程考核强调理论实践并重,以综合技能考核为主线,拟建立开放式、全程化考核体系。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各占50%的比例。

四、总结

旅游心理学课程改革从2008年就已经启动,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以课程改革为基础,从2010年初到现在已经进行了近两年的时间,已成功将课程建设的思路贯穿到日常教学,事实证明:从课堂效果、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及学生各项能力所得到的培养来看,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

参考文献:

[1] 崔英.推进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与举措[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65.

[2] 薛群慧.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创新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0,(12):76.

[3] 汪科达.创境激趣探疑导学[J].时代教育,2010,(1):238.

[4] 余永霞.基于素质教育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J].全国商情,2010,(7):88.

[5] 罗君.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以饭店管理原理为例[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6):56.

第4篇: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范文

【论文关键词】知识迁移 情景 思维 方法 认知结构

【论文摘 要】本文运用心理学中的迁移理论,对数学教学中知识的迁移、思维的迁移、情境的迁移、方法的迁移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分析了迁移产生的条件,阐述了迁移的作用,总结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迁移的规律,促进迁移的产生。

心理学上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叫迁移,若此影响是起积极作用的叫正迁移或简称迁移,若此影响是起消极作用的叫负迁移或称干扰。有效地运用迁移的规律,是强化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丰富数学思想,培养创新精神,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知识迁移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迁移表现为一种已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起促进作用,有利于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紧密结合是数学教学的突出特点,因而数学课堂理所当然地成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既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又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所以,研究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件——知识迁移,就显得尤为必要。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着迁移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创设适宜的迁移情境,运用好迁移规律,充分注意正迁移及其产生的条件,就能促使学生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自觉地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地去同化新知识,从而达到调整、扩充和优化原有认知结构,建设新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用。

二、促进知识迁移的几种方法

1、树立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提高心理素质,促进情境的迁移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心理准备状态,如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情境、信心、紧张程度都会对知识的迁移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学生平时成绩往往要比考试成绩好,随堂测验要比定时测验成绩好,这说明不同的学习情境对迁移的影响比较明显。学生应用知识的心理准备状态,可以促使迁移的产生,也可以造成迁移障碍,也就是说它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也可以阻碍问题的解决。

2、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促进知识迁移

各种知识之间或多或少有一些共同要素和一般原理,而迁移总是以先前的知识学习为前提,所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越扎实、越熟练,就越容易顺利地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越能促使更多的正迁移产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熟练掌握,运用自如,才会产生良好的迁移效果,加深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运用,形成学科知识的网络交汇点,提高解题技巧。

3、以教材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实行教学多样化,促进方法的迁移

教材、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影响迁移的三个重要方面,教材的内容必须体现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结构要合理,要有科学性、思想性、连续性,这样不仅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而且也利于知识的迁移。好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贾德说过: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师,常常由于呈现教材方法不同而有迥然相异的结果。同样的教材用这种呈现法可以产生积极的迁移,用另一种呈现法,则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转贴于 由此可见,迁移的出现,教法是主要的,教材是次要的。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的自我学习为主,鼓励学生自学、参与、发现,提倡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教师在设计、编造例题、习题时,力求每道题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做到结构巧、解法活、内容新,使每道题具有深刻的内涵,广阔的外延和较大的迁移空间,所以教学得法,就会使学生会动脑筋,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形成好的学习方法,促进正迁移更多地产生。只有通过基本方法的训练,才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产生联想,打破常规灵活多变,就会使学生对知识理解越深刻,掌握越牢固,运用越熟练。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4、防止负迁移,提高正迁移

在迁移过程中如果迁移不当就会起到副作用,产生负面影响不管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习都要产生阻碍。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时,很多同学由于受整数的大小比较的影响,认为位数越多的小数越大。这就是知识迁移过程中产生的负迁移。所以我在教学中反复强调小数大小比较和整数大小比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举例加以说明。如果我们能防止这种负迁移的影响,来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还是比较简单的。

以上几种途径和方法是促进迁移的一些主要因素,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只要教师在教学时正确运用迁移规律,创设迁移情境,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明显提高。

三、创设迁移氛围,提高迁移能力

一个学生,通过教师平时的课堂教学或辅导,能够了解和掌握许多学习方法的问题。但学习方法的掌握并不等于学习迁移的形成。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但不能将其应用到具体学习过程中的例子是很多的。例如,简便运算学习中,学生熟知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等一些运算定律,但在具体解题时,有一些学生就是不会根据问题的特点,合理地运用一些运算定律来进行简便运算。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也应是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主渠道。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创设活动情景,以讨论式、对话式、师生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模式为手段、以活动为载体促使主体参与,协作提高。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各种表现进行灵活处理,给予鼓励,提出激励,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尤其多给后进生学习和思考的机会。

总之,教师只有确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的学生观,树立教师主导学生学习的教师观,形成知、情、意、能和谐发展的学生发展观,才能够创设民主、融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灵活使用学习方法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地学习,学习迁移能力也才能自然而然地提高。在教学中,教师重视迁移教学,就能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促进知识的迁移可引导学生上课时主动求知,课后主动练习,使学生逐步做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第5篇: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范文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心理学教学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应顺应时展潮流,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始终做到人本主义思想。本文首先论述了当前学校心理学教学现状,指出了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论述了针对性解决策略。

【关键词】心理学;人本主义;教学

一、学校心理学教学现状

学生都认为心理学的学习会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利,因此对心理学学习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能够学到较为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为了适应时展与社会进步,心理学教师一直对此进行着细致的研究,但取得的效果却并不理想,一学校不能对心理学课准确定位;因为存在着财力紧张、人员缺少,以及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很大等问题,所以学校时时刻刻都想引进专业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讲求职业道德的心理学课教师。但当前设置的心理学教学目标,却着重于对学生讲解一些基本性知识。二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与实用性,在当前的心理学教材中,只有简单描述了人的一些心理与行为,而关于人的心理与行为有影响的内容却非常稀少;三教学手段过于简单,与前面的论述相同,很多教师在讲解心理学知识时还是以课堂讲解为主,而没有重视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心理学教学中人本主义思想应用方法

1.调整和完善课程结构体系

教育心理学重点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与学习条件。在当前的教育心理学学习中,主要内容是在“心理发展与教育”一章中讲解维果斯基、皮亚杰和柯尔伯斯等人的心理学研究;在“一般学习心理”一章中主要讲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迁移和学生的生理机制等;在“分类学习心理”一章中讲解如何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学习方法、以及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等;在“学习理论与教学”一章重点讲解了最近出现的基础理论知识,而删除了一定内容的旧理论;在“教学心理与教师”一章重点讲解了如何设计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学生的学习与教学心理结合在一起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形成了较为严谨的教学结构。

2.加强实践操作

设置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学生今后的教学解决遇到的各种实践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因此,教育心理学的重点内容应该是如何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态度、掌握知识、学习动机与道德教育等。如在学习“知识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创造合适的活动内容,教会学生如何整合知识,如何形成自己的概念等,要重视理解高层次的知识和进行高层次的学习。再有,教师在讲解上述有关内容时可以应用一定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设计一定数量的思考题、案例分析题和讨论题,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在掌握一定内容理论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创新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心理学重点研究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重视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重视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应用教材的同时发挥教材中重点内容的作用。同时重点学习“学习心理”、“品德心理”、“心理发展与教育”等三个方面。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做到以学生为主,将学生心理的发展做为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真学习皮亚杰等心理发展理论和教育的深层次内容。再有,还需认真研究学习的本质、过程和学习条件,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教育心理方面,要重点讲解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需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学习个别差异一章时,要重点讲解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如何应用等,再有,也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等。

4.不断改善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

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师生共同讨论的教学方法。讲解教育心理的基础知识时,通常情况下都是教师在前面讲,这时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利用师生间的对话帮助学生找到知识中的疑点和难点,从而展开讨论和研究,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教师要以精细为主,而且需要重点讲解有关主题方面的内涵与逻辑之间的联系,学生才能系统的理解。

5.积极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教师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如在研究学习知识、形成技术与遵守法规等内容时。教师还需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要针对某一问题展开思考,拥有自己的观点和结论,然后在小组当中进行讨论,每个人都要表达自己的见解,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合作意识。教师最后做出总结,纠正学生认识中的失误之处,进一步将理论知识加以深入,提高教学效率。

结语

总之,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为今后其他课程的改革积累经验。教师要认识到自身在课程改革中具有主体作用,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讲求师生间的协调配合,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得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丽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与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03).

[2]沈承春.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0).

第6篇: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范文

教师要把握中考命题方向就必须研究新课程标准。领会中考说明的指导思想和命题原则,掌握中考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从而确定准确的复习方向。

中考备考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考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因此掌握并扎实地实施科学的复习策略是中考成功的关键。笔者结合多年的中考备考复习经验,总结出一些初中数学中考复习的规律,与大家分享。

一、心理因素对中考复习的影响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研究,绘成了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曲线表明,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即“先快后慢”。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反映的是普遍性,而不同的人遗忘曲线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的生理特点、生活经历不同,导致每个人具有不同的记忆特点。另外,还与当初学习知识时的理解程度有关,理解得越深刻,就越难以遗忘。这一规律告诉我们,教师在设计复习计划之前,先要调查了解学生遗忘知识的情况,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设计好合适的复习起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行为的内在动力,决定行为的发生和方向。如果机体的行为没有动机的驱动,这种机体就是被动的,不会去主动习得,外界的强化也就不会对机体产生良好的刺激效果。中考复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强化刺激的过程,目的是要让学生强化已习得的知识和技能。那么,要让这一刺激取得成效,就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复习动机。而这种动机就是让学生在复习中获得成就感,使其在满足中得到快乐,学生才就会继续努力使这种动机持续。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基础和能力存在差别,要想使每一个人都享受到成就感的满足,就必须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来制定预期目标。制定目标时,要遵循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原理,也就是说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这样的预期目标才有最佳的激励作用。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多鼓励、多表扬学生,哪怕是很小的进步,也应肯定他们,让学生有成就感。

二、中考复习中要把握的几个要点

1.知识系统

中考复习是将学生初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再认识,并形成知识之间的联系,而非简单地再现。因此复习时要把平时所学的局部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纵横联系,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教材各部分内容的地位与作用,揭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可把知识概括成表格式、纲要式、图示式、口诀式,便于记忆与理解。

2.重视基础

复习要抓住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经验。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弄清这些知识的内容、来由、应用和联系等;而基本技能训练在复习中就是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多练习一些能直接运用基础知识来解答的题目;基本方法和经验的复习则是在综合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间接解决问题,以此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律。

3.精选问题

复习课中必须精心考虑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题目必须有一定的基础性、综合性、启发性、代表性与典型性,要选择一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题目进行讲解或让学生练习,帮助学生从中找出解题的规律与方法。

4.学生为主

复习课应同样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复习过程,凡是学生看得懂、讲得来、做得出的内容与题目,都要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不要都包办代替,不要“满堂灌”。

三、中考复习的几个阶段和具体措施

1.第一阶段,基础复习

这个阶段主要是按教材内容的顺序复习。可将初中数学知识分,为部分,即: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统计概率。从结构上来说,包含知识的重现、例题分析、习题巩固和小测试。

关于知识的重现有以下几种方法: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将知识一点一点地重现,让学生同步跟进。其次,教师按知识的特点分类归纳,然后再发给学生填写。最后,课前让学生自己查书、归纳知识点,将课本上重要的知识列出来,然后在课堂上再结合教师的归纳一同重现知识内容。这几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例题分析的时候,所选例题一定要符合新颖、典型的特点。在讲完知识点和对应的例题后,一般要以相应的练习题作巩固,以加深学生的领悟。当学生做练习时,教师巡查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可让已经学会的学生以教师的角色去评讲,会提升学生的兴奋度;或让学生以小组等形式回答,活跃课堂气氛。

2.第二阶段,专题复习

根据中考试卷的题型特点,分为选择、填空、初级解答、中级解答和高级解答五个方面。这个阶段的复习不能面面俱到,而要将每个题型中的同一种知识点,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设题,重点放在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总结上,如函数的问题有几种题型,问什么,怎么答等。复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出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变式出题”,这样就能使学生探究规律,掌握方法,形成经验。

第7篇: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范文

关键词 消费心理学 艺术院校 课程内容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艺术院校消费心理学课程特点

1.1 消费心理学的定义

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立的边缘性学科,它把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市场营销理论有机结合,把心理学的一般原理运用到市场营销活动中。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消费者的一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影响消费者心理的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产品因素和营销因素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等。此门课程是普通大学市场营销学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国内目前的学术成果大部分是针对这些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生情况进行研究与探讨,虽然对艺术类院校该课程的开设有一定借鉴意义,但缺少了针对性和实践意义。

1.2 艺术院校消费心理学课程的特点

艺术类院校开展消费心理学课程与普通高校最大的差异是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不同。我校开设该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消费者在商品购买和消费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进而使学生们在进行专业设计和创作时能够设计出更贴近社会需求的作品;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了解和掌握一些基础心理学知识、解决心理问题和提高心理素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处理人际关系和自信地走向社会。因此,总的来说学习这门课程,对于提升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艺术院校消费心理学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2.1 教材和教学内容不适宜

艺术院校的消费心理学教材和教学内容存在着不适用的状况,首先,没有专门针对艺术院校学生编写的教材,而现有的教材知识陈旧过时,内容没有与艺术院校的相关专业结合;其次,教材编专业知识和理论过多,若简单地照本宣科很难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再次,教材缺乏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能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最后,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设计和艺术创作,学生需要了解更多社会潮流、流行资讯和知识,但是教材内容没有反映消费心理学和社会需求的最新趋势。

2.2 授课方法传统

我校开设消费心理学课程之初,教师按照普通高校理论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授课,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的重要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不足,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虽然在教学中尽量引入相关案例教学,但由于是根据现有老教材进行案例选择,就存在了案例过时、案例分析流于表面以及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诸多问题。

2.3 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普通高校对消费心理学的考核是通过试卷进行考试的单一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虽能考查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记忆情况,却无法检验艺术院校学生能否在专业设计和创作过程中应用所学知识,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满足未来社会的需要。这种单一考核方式,不仅不利于艺术类院校学生观察判断能力、设计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把有利于毕业设计和今后走向社会的应用性知识当作“死板”知识,避而不学。

3 艺术院校消费心理学教学改革措施

3.1 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

(1)合理选择知识点。艺术院校学生在文化素养方面比普通高校学生略逊一筹,因此,在选择授课内容选择时,要特别注意知识点和理论的难度、深度、广度上掌控,做到讲实用的知识和传授可操作的研究方法。在进行课程内容选择时,若知识或理论与学生了解设计作品的目标受众高度相关的要精讲,相关度不高的适当讲解,相关度极低的略去不讲。(2)选好实证材料,丰富教学内容。实证材料选择要有针对性,要充分考虑艺术院校学生特点。为了提高学生们对身边事物观察力和艺术设计敏感度,教师从90后会观看的偶像剧、时尚大片和网络热点等截取出与消费心理学相关的视频或音频内容,学生们对案例有亲切感、喜欢看且容易理解,“爱屋及乌”也会对相关知识和概念有更好的理解和记忆。(3)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着重选择贴近学生的专业知识,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消费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这对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素养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对其专业课程设计作品、甚至未来的毕业设计作品都有诸多实际益处。

3.2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1)针对学生个性特征鲜明、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的特点,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课堂分为理论讲述、实例展示、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三个模块,各模块占整堂课程的时间比例为3:3:4,如此安排目的在于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2)针对学生价值取向务实、专业意识和职业意识不断强化的特点,在课堂上展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与学生实际消费情景和专业贴近的案例,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在案例分析中体现消费心理学知识与本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3)针对学生身心需求多元化的特点,加入更多课后拓展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增加实践活动,布置市场调研的课外作业。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要整理调研资料并汇报结果,学生通过进行实地的调查与考察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3.3 改进和创新教学考核方式

科学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衡量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确立自己的学习方向,还可以培养学生们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综合素质拓展类课程的学习方法。改进和创新消费心理学课程考核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注重过程评价和团队合作评价。作为应用性学科,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要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的结合和个人能力考核与团队合作考核的结合。具体来说,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的60%(以下均为占总成绩的百分比),包括:课堂考勤、课堂表现和课外市场调研及调研成果演示(各占20%)。结果性评价占总成绩的40%,包括:学生的设计作品运用消费心理学知识的情况(10%)、作品效果展示能力(10%)和作品满足消费者和市场需求的程度(20%)。

(2)期末设计作品题目自拟,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学生可以根据课程中学到的知识,针对市场中现有产品、其他专业课程上已有的设计作品进行改造和再设计,或通过课程中的市场调研发现市场空缺设计全新的产品或理念。

(3)多元化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课堂考勤、提问回答等方面,采用教师评价的考核方式。案例讨论、现场演示部分,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考核方式,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判断力。课外调研作业和期末设计作品,由教师、全班学生和社会三方评价,教师和学生作为消费者对设计作品是否满足消费者需求进行评价,邀请业内专业人士,根据设计作品能否在市场中适销进行评价。

4 总结

消费心理学作为艺术院校的综合素质拓展类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总结教学活动中的经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的比例安排、考核模式的改进和创新学习理念的推广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更适用于学生的方法和建议。期望通过以上改革可以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和原理,并促使他们能把相关知识运用在艺术设计的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黄琴.把握艺术院校大学生特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当代教育论坛,2010.9.

[2] 高博.浅谈《消费心理学》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中州大学学报,2010.27(2).

第8篇: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校教育 心理学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1-0067-02

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展开了心理学教学的改革,其中比较核心的一个环节就是心理学教育的多元化改革。在这项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好的工作就是对学生的智力分析,即所谓的多元化智力分析。这个过程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尊重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 当前多元化心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1.心理学学科教学之居“危”思“安”

我国的心理学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相对来说已经不再稚嫩,相关配套的教学硬件和教学软件都已经比较发达,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十分严重。相关的教学部门要对这些问题有充分的准备和认识,部分细节问题还要格外的重视。我个人认为学校要落实好心理学教学时间的分配,并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心理学的教学体系。最终能够很好地扮演领路人的这个重要角色。而由于心理学其本身的特殊性,直接导致了心理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不能够操之过急。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相应的教学模式,使心理学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适应心理学发展的最新潮流,最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2.心理学实验教学法的“浅尝辄止”

调查显示,现阶段许多高校的心理学实验教学模式都是非常陈旧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很难产生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实验心理课程方面,包含了许多准确性极强的原理,这些原理通常都是难以理解的,如果教学的方法不得当,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

将目前各大高校的心理实验教学模式综合起来分析,有诸多因素会对实验心理学的教学造成影响。其中一些因素对于教学质量十分不利,比较普遍的就是现行的教学模式不够新颖,并且许多的心理学实验教材不能跟上时展的脚步。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共同影响着实验效果和教学质量。

目前我国的高校在实验性心理学的教学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短板,常见的有实验模式呆板、教学设备落后、上课的时间地点过于局限,无法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性场景,而这些不利的因素最终会导致学生的发展受限。除此之外,实验心理学的教学存在着评价机制不完整与规范性差的问题,在最终的评测过程中,教师会更加趋向于对心理学的理论考核,而忽略了同样重要的实验考核,使最终的结果不具备很强的科学性。

二 做好高校心理学教育多元化的基础

如果要使高校心理学课程变得更加的多元化,需要在基础教育方面打好坚实的基础。现阶段,在各个高校中的基础课程主要是普通心理学课程。而教师要想使学生的专业基础变得更加坚实,就必须通过相应的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比如要求学生在课前一定要做好预习,在课堂上一定要做好与老师的互动,在课后一定要做好复习等。

具体来说,在心理学专业基础课的开展过程中,老师除了在督促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课后预习时要有所改变,还要对比较落后的教学观念进行充分的改变。不能用传统教学中老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模式,而是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老师的引导和督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获得知识。老师要把自己的课堂分为几个模块,一般要包括理论部分、实验部分和实践部分等,并且在相应的环节上加以重视,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大家从原来被动学习的过程转变为主动进行学习。

三 完善高校心理学教育模式的措施

为了使高校心理学教学体系更加完整,老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根据系统化教学的具体要求设计合理可行的教学方案。最终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思维,并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稳步提升。

为了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并且熟练地利用所学知识,教师在课堂中要转变教学的方式,使用较科学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用以下的几点原则概括,分别为更适合、更全面、更实用。具体的来说,更适合指的是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的教学要求确定日常的教学方案,能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热爱心理学知识,很好地与老师交流与互动;更全面指的是教学内容与考核变得更加全面,与传统的心理学教学相较而言,规范之后的心理学内容会考虑到各个方面,不会偏废其中任意一个因素;更实用指的是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用。

为了使以上措施得到落实,老师一定要对心理学教学体系有充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抓住课程的核心。就心理学课程来讲,虽然其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但是其也有靠近文科方面的内容,需要学生对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有足够的储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最好能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能够很好地综合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之中要起到监督和促进的作用,在课堂上最好能烘托出一个和谐融洽、积极性向上的氛围。

就目前的心理学课堂教学结构而言,教师可以不拘泥于形式的要求,将自己的经验融入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可以将几门心理学基础课程串联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最终能够把各类知识融合在一起促进自己的综合素质发展。另外,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引入更多的音频、视频材料来介绍具体的案例,使课堂的讲述不再是干巴巴的理论,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心理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有所用,学生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老师可以给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并将这部分内容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到最终的成绩考核之中,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具体的社会实践可以是给社区的孤寡老人建立比较全面的心理档案,并定期对老人的心理情况做出评估;或者关爱留守儿童,并对他们出现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防患于未然。

四 结束语

在高校心理学教育多元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多元智能理论的分析。多元智能理论就是要根据人的自身智能结构,尊重其个性,促进其素质全面发展。对于高校心理学教育来说,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就是针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原则化、个性化、人情化教学。随着素质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高校的心理学教学体系也在不断地健全。但是就目前的心理学教学模式来说,一些细节问题依然普遍存在,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我国高校的心理学教育还处在一个艰难的发展阶段,教学还存在一些漏洞与欠缺。要改变目前这种形势,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就要不断地通过学习来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使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能够满足时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婧.心理学视角下高校群体性暴力事件的成因及预防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6):74~77

[2]蔺艳娥.后现代主义时期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新思路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3):114~116

[3]刘灿彬、吴钊.浅析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新西部(下旬),2011(12):190、194

[4]李必发.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多元化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2013(12):180~181

第9篇: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范文

若干年来,由于不承认数学教学是一门科学,或者说对它重视不够,以致数学教学研究工作迟迟不能进入科研领域,在前进的道路上走了许多弯路,教训是多方面的。的道路上走了许多弯路,教训是多方面的.

比如说,数学教学要不要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答案不一。有的同志说,学数学最忌讳死记硬背。这句话当然对,学数学重理解,死记硬背就糟了。但是数学教学中要不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呢?有的同志认为,数学教师的责任是把定义。定理,公式法则讲解清楚,而记忆则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我认为这种看法有一定的片面性。假如学的知识都记不得,那还得了。学过勾股定理,忘掉了,学过什么公式,忘掉了,到用的时候再来翻书,查手册,那还得了。可以这样讲,任何一个新知识都是旧知识的逻辑发展。学生要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就要把已学的数学知识储存在头脑中,学生要顺利地进行知识迁移,也要熟悉头脑中储存的知识。因此,心理学认为,在学习过程中记忆是一种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认识过程。没有记忆就没有思维,记忆是智慧的仓库。一段时期,为了反对机械记忆(其实,机械记忆也不能全盘否定),乃至反对一切记忆,这是不了解记忆的实质的结果。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记忆不仅是一科,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认识过程,而且更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与回忆几个过程。

此外,记忆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还应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例如,人在记忆时,大脑神经细胞之问究竟发生了那些电的和化学的变化?由于控制论和信息的方法已逐渐应用别教育心理学的领域中去,记忆规律的研究挑有可能采用记忆的信息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等过程。这样,就有可能把记忆力的培养放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之上。

又比如兴趣问题,为了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并发展学生对数学现象的观察和注意力,数学教师要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原来认为是枯燥无味的数学课上成生动活泼耐人寻味的数学课。可是,在一段时期内只谈学习目的不谈学习兴趣,把对学生习兴趣的培养与学习目的的教育对立起来,这是对“学习兴趣”的严重误解。兴趣是一个很重要的心理现象,只讲学习目的,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不想学,不热爱,那就变成了单纯地说教了,达不到目的。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我认为要强调兴趣,就是到高年级,抽象的东西也要强调兴趣,因为学生一有兴趣,他的注意力马上就集中了,思维就非常积极地开动起来了。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决不会无动于衷,总要对事物表现出一种情绪——喜、怒、哀、乐,这是不可避免的心理活动,而且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不可少的学习因索。因此,不研究学习兴趣是不客观的,不研究学习兴趣与学习目的的相互转化条件,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也是很不利的。

我们再说直观性原则,学生领会新知识往往要通过“直观——概括”的过程,因此直观原则是学习抽象的数学内容所不可缺少的原则。但是,如果对直观材料不加工、不概括,也不能达到深刻认识的目的。特别是直观教具(如模型,图表,幻灯,电影等模象直观)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往往难以突出事物的本质因素。因为,在直观教具中,由于高级神经活动的负诱导规律,强刺激要素往往对弱刺激要索起着掩蔽的作用(如实物铅垂掩蔽几何垂线的本质),因此教育心理学则要求教师除选择标准材料外,还要有变式材料,用以变异非本质要素。

与正确理解直观原则有关的是“易懂、难忘、会用”的经验总结,这项经验总结是符合课堂学习过程(理解——巩固——运用)的,但如果一味追求“易懂”而尽量直观并降低抽象水平, 其结果不仅要降低理论水平,给广泛迁移造成困难,而且也对学 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极为不利。

此外,“当堂理解”、“当堂巩固”与“讲深讲透”等提法。尽管有其正确的一面,但是如果对它不采取科学态度,一味追求,教训也会是沉痛的。“精讲多练”是多年束行之有效的经验,但是目前它已成为加快进度搞题海战术的依据,出现“轻讲重练”的做法,传授知识与介绍思想方法相比,重知识传授而轻思想方法介绍,形成赶进度,让学生“吞咽”知识的弊病;解题与传授知识相比,重解题而轻知识讲解,形成大量作业,让学生在题海中探索数学概念和数学原理的弊病;解综合题与解基本题相比,重综合题而轻基本题,形成成绩分化,本末倒置,违背了数学教学的基本规律。学数学不练一定数量的题目,不练一定难度的题目,那是无法理解,无法巩固,无法应用的,这是对的。但丢掉课内精讲多练,这样理解多练,我认为不是科学态度。科学的态度是要确信数学知识中也有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而这个一般的知识就是数学的基础知识,把它们学活了就能以简驳繁,举一反三(广泛迁移)。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解决若干分类的习题,就能把整个数学知识学活,因此,与其化火量时间去搞机械练习,还不如在基础知识和接本技能上多下些功夫,让学生的智力得到正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