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术的知识与技能范文

美术的知识与技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术的知识与技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美术的知识与技能

第1篇:美术的知识与技能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非专职;非专业;专业提升

一、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现状

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广大农村小学教学点分散,条件差,同时受思想观念、地理位置、交通、地域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虽然美术专业毕业生数量较多,但农村小学美术师资依然存在严重的不足。

国家对农村小学改善教学设备,购置教具和资料,对小学美术重视起来,各级主管部门也想方设法部署安排,但还是拘于对小学美术的学科的偏见:认为美术课是“调剂课”,美术课在实际工作中被随便缩减,随时被其他课挤占,甚至停开。同时为符合国家教育部门“全国小学阶段要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的要求,很多农村小学出现了非专业和非专职的美术教师。把一些以前教语文数学的教师调为专职或兼职美术教师,或者把专业美术教师以教语文数学为主兼职教美术。让小学美术教师教好几处小学,尝试进行走教,殊不知这部分教师要克服很大的困难。把本没有接受美术知识技能培训的非专业的人员抽调到美术教师队伍中,让这些非专业的老师教美术,或让专业的兼职教美术,让美术只停留在课表上,上边来检查就应付一下,教学得不到保障。美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需要教师准备大量的材料,课时量大,流动性大,教师心态变化大,导致美术教学质量大打折扣。面对种种的困难和现状,提高非专职、非专业小学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提高非专职、非专业小学美术教师专业技能的方法与途径

1.重视和培养专业提升

对于非专职、非专业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升,各级领导要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利用市、区、镇组织的教研活动时间,进行美术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不要错误地认为每学期举行一两次专业技能考核,就能调动他们平时进行美术专业的学习,专业能力就会提高。要设身处地地想想他们平时课时多,任务重,没精力去练习,更没能力,简单的临摹都很吃力,更谈不上现场写生表现了!我认为在美术教研活动时,加强非专职、非专业教师的技能学习,持之以恒、由点到面,每次学一点,时间长了就会收获很大。于漪先生说得好:“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准备好一桶水。除了准备好这一桶水之外,还应该为自己找到知识的源头,提高兴趣每天去向源头汲取活水。”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所以不断提高非专职、非专业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使他们理论与实践并重、技能与专长并举,才能适应现在和将来的小学美术教育。

2. 提高非专职、非专业小学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非专职、非专业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教学,让美术课回归真正的本真呢?我认为,上级主管部门应该像以前为美术课配齐每课所需材料一样,为每一课配备教学课件、教学范例,供这一部分美术教师有选择地使用,同时同年级的美术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下载教学课件,修改整理,然后相互交流,达到资源共享。我是一名专职但不专业的小学美术教师,负责四个学校的美术教学工作,工作压力很大,于是我抽时间把课本的每一课从网上下载PPT,然后整理,让其适合我的教育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我也有精力提高专业学习。在其他老师使用过程中自己有好的想法可以进行修改,这样很好地解决教师们不专职、非专业和没有时间的问题。

3.为非专职、非专业小学美术教师减负

工作之余,教师们在讨论一个问题: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的工作量是不是太重了,以一名专职的美术教师为例:

每周20多节美术课,备课6本,计划6份,学生作业,听课、辅导、批改,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记录,还要迎接各种检查、检测,以及各种展演比赛活动,等等。这样下去,大部分时间只是用在了一些“记录”上。每天的超负荷安排,也没有多少时间去专门研究课堂教学,对于非专职、非专业教师只能“赶鸭子上架”,边学边教,心理压力大。

4.实现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

一方面,增加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的编制。小学美术教师每周20多节课。教师兼课数太多,何谈专职,更何谈专业?另一方面,农村学校要尝试“专职”。提高美术教师评优评先得公平性,改变主科副科的观念,要让学生接受全面的发展。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要放下教师包袱,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第2篇:美术的知识与技能范文

关键词: 网络多媒体技术模式 高职公共英语 听力能力 提高

1.前言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了现代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公共英语的听力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9年上半年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讨论稿》(以下简称《教学要求》)。教学要求对高职英语教学性质和目标提出:高职英语课程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能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为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教学的要求:高职英语课程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应重视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其中对听力提出的较好要求是:能基本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或陈述,语速为每分钟120词左右。

2.高职英语的现状与弊端

虽然教育部提出了对高职英语新的要求,但现实表明,具有高职特色的公共英语教学体系尚未形成,表现在:公共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难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是高中英语的重复或是本科英语的简化,未能与职业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有效衔接和融合,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宋梅梅,2009:12);对高职英语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师的相关培训投入不够。我国外语教学多年来没有摆脱以考试为指挥棒,搞应试教学的局面,忽视了语言的应用功能。教与学一直围绕着语法、练翻译进行,重视笔头,轻视听说,相当一部分的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听力基础较为薄弱,其中很多来自农村中学,他们在上大学前从未听过录音、上过听力课,有相当多的学生在英语考试中听力得分率非常低,完全依靠自己的词汇量和语法结构知识通过考试,很显然这并不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他们无法将语言的声音信息与其所代表的符号和其表达的意义联系起来,结果只能通过视觉来辨认和接收学得的语言知识,而无法通过听觉进行,因而造成“聋子英语”、“哑巴英语”,与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相违背。

3.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高职英语听力的理论支持

一般而言,网络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听力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为媒介及辅助工具,更好地完成听力教学的任务。CALL教学专家Levy(1997)认为,凡是在语言教学与学习过程中使用了计算机进行研究或学习的行为都可以成为CALL。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国际上语言教学与研究人员对此下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出现了M-CALL(Multimedia-CALL)和W-CALL(Web-CALL)的概念,但本质上与Levy提出的CALL大同小异。国内比较认可的CALL概念为:通过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科学,理性、灵活地运用,创造语言学习环境,教授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引导语言学习方法,提高表达水平,培养交流策略,从而使学习者有效获得与世界沟通的语言能力(贾国栋,2007)。因此,以CALL为理论依据的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得到外语教学者普遍认可,并被广泛地应用于语言教学中,尤其是外语的听说技能等方面。

4.现阶段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英语听力中的教学模式

4.1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条件与优势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下的高职英语听力有着传统教学没有的优势:互联网上开放的信息渠道提供了无限潜在的听力学习资源;电子教材的普及和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的开发已经相当成熟,提供了更多有针对性的、丰富多样的听力学习材料。高校校园调频台等其他学习资源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潜在环境。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教学模式转变为“学教”并重的教学模式,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情境创设、知识建构、协作学习和交互性,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曹超,2009)。由过去的单一“教师”或“学生”为中心转换为“双主”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更注重学习环境(几乎真实的语言环境)的创设,改变了以前单调枯燥的学习方式,使课堂多样化、个性化,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

4.2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下高职听力教学的过程

在该新模式下听力教学过程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自主学习和评估与反馈四个阶段。

4.2.1课前准备阶段

即听的准备阶段。听力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或者说有任务的交互式的活动。学习者的记忆储存能力并不是无限的,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习者尽量缩小他们对所听材料的预测范围,明确他们要完成的任务,以便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与任务有关的信息上,以减轻认知负担(项莉等,2007)。网络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教师可以利用游戏、音乐、新闻时事或电影片段等多种途径引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从而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其中。

4.2.2课堂教学阶段

教师可利用网络多媒体的优势,通过任务驱动式、网络协作模式等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2.2.1任务驱动式

任务驱动教学本质上应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和完成任务的真正动力系统。任务作为学习的桥梁,“驱动”学生完成任务的不是教师也不是“任务”,而是学生本身,更进一步说是学生的成就动机。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认清任务的轮廓、所蕴含的目标指向和目的意义。在任务学习的过程中及任务完成后,教师还要及时地加以引导和总结,使这种认识更加清晰化和深刻化。需要注意的是,在任务驱动式教学提高听力能力方面,教师所选择的“任务”应该是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经验的,应该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大致听懂的。可以选择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对话,从短小的对话慢慢过渡到较长的会话和短文。或者选择VOA或BBC中语速较慢的Special English中的一些专题性录音材料,有关大学生活的、社会生活的等。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完成任务,遇到不熟悉的单词等鼓励学生从对话或短文的上下文情景中体会该词或短语,或者俚语的意义。当学生答对时,教师应通过精神奖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教师不可越俎代庖、过多干涉,否则学生无法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勇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完成任务。

4.2.2.2网络协作模式

网络协作模式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它可以增强伙伴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学习成员的个性和群体性协同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听”与“说”的能力。而“听”与“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比如:

My friend Amy and I go way back.We’ve been friends since elementary school.

在这句话里“gowayback”是一句俚语,可以在小组同学之间展开英语讨论,尽量用英语表达出这个俚语的意思。经过讨论之后,我们得到“go way back”意思是:If two persons are go way back,that means they know each other for long time.

通过网络协作,学生对单词的印象加深,提高了听力的同时还提高了口语。

4.2.3课后自主学习阶段

课后自主学习阶段,即学生自主安排时间进行听力练习阶段。课后学生可自由到网络教室继续学习网络课程,或完成教师补充的各种听力材料及“大学英语课程学习网站”上提供的听力练习内容,包括新闻听力、学术讲座、英文影视等。

在学习环境的建设方面,除了要保证网络教学环境的正常运行外,还要保证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时间里(可规定每天若干时间段为自主学习时间)人手一台电脑,免费对学生开放。网络提供多种音频和视频教学资源包括VOA,BBC,CNN,CRI等新闻报道、《走遍美国》等听力教材、《美国备忘录》等文化短片、英文电影、歌曲、语音训练等,并有专人进行网站建设和维护,对网站资源进行定期更新和添加。学生可结合自身的听力水平选合适的听力材料来进行学习。

4.2.4评估和反馈阶段

这一阶段是记忆运用和交际巩固的阶段。教师可跟学生讨论与听力材料深层次的问题,进而检查听力预期目标是否实现。此外,教师可根据听力内容定期自编一些小测验来评估学生的听力情况。教师的评估反馈要以激励为主,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并给予鼓励,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指出学生的缺点和不足的同时,对学生的改进给出合理建议,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5.结语

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现代英语听力教学手段突破了以往以教材和教师为基础的单一、陈旧教学方式,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换为以学生和教师的“双主”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同时要求教师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拓展知识,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网络多媒体教学手段虽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企及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忽视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复杂性。如何充分利用和整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还需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Levy,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Context and Conceptualization Contributors[M].Oxford:Clarendon Press,1997.

[2]贾国栋.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第3篇:美术的知识与技能范文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师专业化专家型职业人

[作者简介]李婷花(1970-),女,河北邯郸人,邢台学院初等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河北邢台054001)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070-01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一生的从教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从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专业知识以及自身的专业技能,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专家型教师。教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需要通过特定课程的学习。因此,教师专业化不但要有从教前的学校教育,以获得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还要有从教后的知识补充。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是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中职美术教师也不例外,也必须要走专业化的路子。由于学科的特点,其专业化存在独特之处。其功能的专业化体现在:“美术教学要融会其专业特点”“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与其他学科及生活经验的联系”“教师应尽可能地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作为中职美术教师,应该从中看到中职美术教育发展的方向,并探索自身专业化的道路。

一、中职美术教育的特点

中职学生美术基础知识普遍较差,整体水平不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中职的美术教学要求。很多学生抱着美术学习对日后的就业、工作用处不大的想法,甚至有的学生因为基础差,放弃了对美术的学习,美术学科因而有被边缘化的趋势,这些都是我们中职美术教师专业化的不利条件。

社会对中职学生的就业要求从注重知识技能转向全面的素质提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从单一的专业技能转向综合职业能力。作为一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美术教师,要意识到中职教育背景下的美术教学不仅仅是简单地培养学生的绘画、手工技能,更应该切实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唤起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让学生意识到社会对美术知识的需求,教学过程注重对学生美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将美术作为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中职美术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基本知识素养

要使中职学生将来成为职业人,我们的美术教师必须首先成为“专家型职业人”,必须成为美育这一行业的行家里手。教师毕竟是教师,其本身是一类特殊的职业,美术教师承担着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修养魅力、知识魅力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的任务。因此,我们中职美术教师一方面要研究教育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要了解中职美术教育的独特性,具备正确的中职美术教育教学理念。

要成为兼备“行业岗位能力+中职美术教学能力+成熟的中职美术教育理念+过硬的美术专业素养”的专家型职业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素养有:一是具备厚实的教育专业知识、扎实的美术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中职美术教师既要是美术专业课的行家里手,又要是教育管理、组织有效教学的专家,使自己的专业技能、教育理念能高效地传播给学生。二是有能力指导学生遵照行业的标准从业,顺利融入有关的行业。三是自身要成为行业道德的遵守者、践行者,并且了解行业道德的内涵与精神,准确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都能成为遵守行业道德的职业人。四是有能力使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教育管理、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能及时调整和改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有职业背景的学习环境。五是要有一定组织协调的社会能力,要善于与人沟通,有联络校外社团、美术展览、技能培训机构的能力,以便顺利进行校外参观学习、工厂实践等活动的指导。六是要有教学管理、班级管理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在指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使其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职场人。七是积极了解来自行业内部以及社会的相关信息,善于学习不断更新的知识,捕捉不断变化的信息,关注本职工作最新动态。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能适应变化的岗位需求,做一个学习型的教育者。

三、中职美术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意识修养

1.自我完善的开拓意识。中职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要外部培训与内在自主两方面有机结合,培训和进修都是短暂的,而基于自我完善的内在自主发展则是伴随终身的。美术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能达到什么高度,专业上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主要靠从教后知识与能力的不断自我补充。社会在进步,知识在发展,先前接受的教育理念、学到的知识技能都不是一辈子受用的,只有发展的知识才是有活力的。

2.美术专业的创新意识。创新是美术教育的生命,在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美术教育知识体系发生了许多变化,获取知识的渠道空前拓宽,知识的思辨性大大提高,质疑的思维受到推崇。社会对中职美术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但要求美术教师要有过硬的美术专业技能,还要有过人的审美水平,说到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是我们的基本教育责任。现代教育背景下,知识是不断拓展的,课堂也是开放的,学生和教师享有同样的教育资源,这就要求我们中职美术教师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和改善自我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适应当下的职业教育环境。

创新需要能力,更需要持续的坚持,在创新与提高的过程中,可以有以下几个切入点:(1)深化与拓展美术教育基础知识。美术教育观念的更新、网络的普及,学生的视野都空前地开阔了,有些方面,是超过我们教师的。因此我们中职美术教师只有做得更“专”、更“精”,不但要精通教材以内的知识,对知识的拓展也不容忽视,要挖掘知识背后的知识。(2)钻研美术教育的规律,探究美术教育的精神。我们中职美术教师宏观上要精通中职美术课堂教学的精神指向,微观上要熟悉我们专业内部的知识结构,以及蕴含的文化、人文观点等。还要用思辨的眼光去看待美术知识、专业技能的发展变化。(3)对美术教学方法进行突破。中职美术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在“怎样教”上潜心研究,突破“讲授——练习——辅导”三部曲的模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4)培养美术知识技能的社会应用能力。知识技能的实用性一直是我们职业教育者孜孜不倦地研究的一个长期课题,中职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的人才,动手能力是学生的基本功,就业方向也是一线的岗位,其知识能力的实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3.要具有反复总结、逐步提升的能力。教学中的反思是必不可少的,要善于在总结中提高,在自我反观中定位。我们的职业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传授、知识的讲解,更是一种职业理念的释放,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教学中,各种应急情况都会出现,教学不会完全沿着教师的思路去展开,这就需要课后的反思总结,预想今后教学的多种可能性。不断进行的教学反思能使我们具备应对各种教学情况的能力,随机应变,随势引导教学方向,获得教学的主动地位。

中职美术教师专业化是其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也适应了教育发展的要求。探索中职美术教师的专业化走向,不可能有现成的路子,我们既然是一名中职美术教师,走专业化的道路是必然的,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和理念,做到未雨绸缪,才能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找准自己的定位,才不会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被淘汰。

[参考文献]

[1]徐建融,钱初熹,胡知凡.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4篇:美术的知识与技能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育;价值取向;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14-01

一、中小学美术教育价值取向

(一)审美价值取向

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万物构成的,万物以各自的方式和规则存在和变化着,这种千差万别和千变万化的存在使世界和谐发展。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因此,只要用心就会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美。春天,小草挤出了泥土,花苞绽放在枝头。它们冲破了束缚证明了生命的魅力,所体现出的那种生命的力量让人震撼,这是一种生命之美。当通过美术的方式将这一切表现出来时,就成为创造的艺术美。

美术作品就是美术家根据现实美创造出来的,体现的就是艺术美,它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对自然、社会和美术作品的欣赏是发现美、鉴赏美的过程,都可以提高人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情趣,而引导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创造带来的快乐,可以感受到创造带给社会的益处。

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审美价值取向包含了美国艺术教育中的较少干预取向和产品取向,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教育价值取向

美术教学是学校实施美的关键渠道。它帮助孩子正常成长,推动孩子身心良好进步,培养孩子的品质和能力等。所以,教学定位展示的是为美术教学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作用,于德育和美育还没分离的较早人类社会中,美术教学涵盖德育作用。

(三)创新价值取向

革新是进步的魂魄,美术自来应有不同的角度与观念。美的准则有多种形式,发明美的方法也有多种,想让艺术完全变为艺术,关键一点即为举世无双,这便需要美术教学抛弃固有教学里的规行矩步,一定要革新。这类价值定位和美国主张的“教育―研究定位”是一样的。大面上说,中小学美术教学同样是社会知识问题,了解它的价值定位一定得从美术的实质和它与教学的切点出发。所以,以上三类价值定位互相协调统一,只要完全理解此类价值定位,便可以完善美术教学的宗旨。

二、实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策略

(一)扎根于现实生活,取美术教育之材

实际生活是美术的来源,于中小学的美术教学里,务必使学生们深刻了解根本,美育是倾向于感性的教学,情感是进行美育的前提。能经由观看自然、社会,观察实际生活里的美,经由赏析美术画作,去体会画作里的感情。对比实际的美和艺术的美,学生的审美爱好被激起,情感产生了共鸣,其不但可以明白艺术美,还能明白怎样连接世界的美和艺术的美。美术教学的案例取自于现实生活,美术画作即为美术教学对生活的反馈。

(二)植根于民间美术,集民族美术之魂

社会进步的历程里造就的民间美术结合了人们的聪慧才智,显示着民族的风格,是我国民族美与民族知识的精髓与灵魂。有研究人员表明,我国的知识艺术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精华的知识艺术;第二类为浅显的知识艺术;第三类是非官方的知识艺术。非官方的知识艺术是我国知识艺术的基底,浅显的知识艺术和精华的知识艺术是成长于非官方知识艺术的前提之上,学生们了解非官方美术即是了解本土的固有知识,是知识继承中必不可少的本质。掌握非官方美术,不但能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的美术,也能够体会到和美术有联系的不同关键功能。

(三)融合于校园文化,显美术教育之髓

校园知识是知识的关键构成元素,,是学校教学的非显性课节,可以陶冶同学们的情操,对同学们的发展有耳濡目染的感染力。画画、手工创造、建筑等是校园知识里的可见艺术,全都展示美术的价值,其有的易使用,有的可做装饰,把美术的艺术性与易使用性连接到一起,一起给校园知识的创办效力。所以,能够借助不少机遇使同学们加入校园只是创办,不但实现美术教学的成效,还让美术教学的内涵切实可行。就像个别中学实施的“十二生肖书签”手工创造一样,“走遍中国,环游全球”摄影展、“我的校园我设计”绘画比赛等活动,不仅是学生本领的显现,也让校园环境更优美。

(四)放眼于信息科技,展美术创作之光

面对资源技能普遍使用的情况,美术和信息技能的融合冲破了固有美术教学的约束,让美术制造和技能共同进步。于此期间,艺术策划与使用早就要依靠计算机技能,其利用与成就有很大程度的增强。中小学美术教学和计算机技能的融合,能够让学生有崭新的观念与制作方式,能够让静转为动,“将静止的画变为动态的表演”,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美术水准与信息技能,并对其发展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第5篇:美术的知识与技能范文

高职院校是致力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等职业人才的教育阵地,使职业人才在能力素质上符合社会需要,是每一所高职院校在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都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以往的高职美术教育存在过于重视理论教学等问题,以致部分美术教育专业人才毕业后存在就业难、难以适应岗位工作的问题。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改革以往的美术教育方法,通过深入研究美术教育存在的不足,了解市场需要,及时改进和调整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以更好地培养出一流的美术教育专业人才。文章结合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就提高美术人才的专业水平提出相应策略。

一、现阶段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首先,过于重视美术理论教育,忽视美术技能和实践教学。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的美术课程内容脱离实践领域的美术应用,缺乏与美术技能培养的联系。学生即便通过努力学习掌握了教材上的所有知识,在就业时依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阻力。其次,教学内容陈旧,教材长期未更新,一直沿用以往的美术教学方法,缺乏将职业技能引入美术教学的创新。学生学到的一些美术知识已经落后于时代,美术教学内容亟待更新。再次,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对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教学器材的应用。部分美术教师难以操作多媒体教学设备,不了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主要依靠板书、口述的教学模式。这导致教学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最后,美术教学活动中缺乏实践环节和应用环节,在教学设置上缺乏让学生到美术工作岗位进行实训的教学环节[1],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在就业时遇到困难。

二、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1.把美术教育与职业领域的市场人才需要联系起来

目前市场上需要的美术人才一般分为美术设计人才、美术制作人才、商业美工和媒体领域的美工人才、服装和动漫以及游戏领域的美工人才。职业领域对美术人才的需要决定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因而高职院校要培养出具有较高专业能力和素质、可以更好地契合市场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应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合理确定美术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规划美术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契合市场需要的优秀人才[2]。这要求高职院校要及时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美术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以更好地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职业人才,让学生毕业后可以尽快融入社会,利用自己的职业能力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2.制订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方案

以往的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往往偏重于对美术理论的教学,而忽视对学生进行美术专业技能、职业技能的培训。为更好地提升美术教育的专业化水平,高职院校应调整教学方案,制订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开展好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合理引入美术方面的实用知识,如美术设计知识、美术制作知识、美工知识、美术动漫制作与游戏制作方面的知识。高职院校应通过加强美术专业技术、技能的教学,形成专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发展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奠定坚实学科理论基础的同时,掌握美术专业技能和实践技巧的具体应用方式,助力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3.重新设计美术教育课程体系

以往的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在教材上往往更新不及时,一些课程内容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实践需要。为更好地培养出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高职院校应积极调整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通过引入新的美术知识,补充和更新教材内容,从而构建新的美术课程教学体系。这要求高职院校在课程设计上首先要了解目前市场对美术技能的实际需求,依据社会生产领域美术技能的实践应用,适时引入新的美术教学课程内容。如,高职院校可以引入商业美术设计、多媒体设计、数码设计、动漫美术、游戏美术等方面的课程,让课程教学在内容上紧跟时代需要,从而增强课程教学的时效性,让学生始终接受职业领域的前沿知识。其次,要在美术理论知识的课程内容中增加后现代美术、波普艺术、商业美术、艺术装饰等内容的比重,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美术领域前沿知识内容,摆脱以往的单一知识结构。再次,应增设实践教学课程,通过与企业或商业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深入一线进行实践学习的机会。高职院校应在教学课程中增加实训环节,让学生通过亲自到企业中了解美术工作的岗位技能,了解美术知识在职业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高职院校应通过开设讲座课程,邀请从事美工或设计工作的专业人员前来院校讲学。这样可以使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更加完善,促进学生美术职业能力的发展。

4.改进与创新美术教学方法

要想提升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高职院校还应及时调整以往依靠板书、口述的美术教学方法,引入多元化的美术教学模式,如多媒体教学模式、虚拟实务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美术情境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并配置现代化的美术教学器材和设备,对教师进行必要的操作培训。通过改进和完善美术教学方法,教师可运用更加多元、科学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有更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样可以使学生真正喜欢美术,全身心地投入美术学习,从而改善高职院校美术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成长为一流的专业人才[3]。

5.调整考评措施,关注对学生美术能力的培养

以往高职院校采用的考评措施通常为定期考试,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考试成绩,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掌握情况。这样的方式尽管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生的美术学习效果,但是仅能反映出学生在美术理论知识和部分技能技巧方面的掌握、运用情况,而难以综合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审美能力、艺术创造力、美术技能的应用能力等综合能力。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该引入定期考评和积累性考评结合的考评方法,通过构建综合性的考评机制,更好地观察和了解学生的专业素质发展情况。(1)定期考评定期考评主要采用定期进行标准化考试的形式,以分析学生考试成绩的方式评价学生。此部分成绩可以在整体考评分数中占30%左右的比例,考试内容以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等为主,命题范围主要依据教学大纲划定。教师通过定期让学生进行标准化考试,可以掌握学生一段时期内的美术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习效果。(2)积累性考评积累性考评并不设置标准化考试,而主要通过对学生平时上课的考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创作的美术作品、参与美术实训活动的表现等进行量化考核得出各项分数,构建系统化的积累评分体系,然后累计所有分数,在期末得出总分后进行百分比转换,以此作为考评指标。作为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考评指标,此部分占整体考评分数的70%。积累性考评可以避免学生为应付考试而采取突击学习、考试作弊等不良的行为,将学生日常的表现与美术能力发展结合起来考察,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日常的学习上,端正美术学习态度,从而使学生通过不断积累提升美术综合能力,有效提升美术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

结语

文章针对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的问题探讨和研究是概括性的,还不够全面,但笔者希望能抛砖引玉,通过对其中一些典型问题的解析,为高职院校更好地发现美术教育在职业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职业美术人才的教育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胡晓春.高职美术教育教学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4):21.

[2]韩明辉.创新人才培养下高职美术基础教育改革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9,21(3):17-21.

第6篇:美术的知识与技能范文

一、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

1、美术理论素质

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它所涵盖的知识面比较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科技等知识,而美术教师并非精通所有学科知识。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在学的过程中教,在教的过程中学,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工作。丰富的美术史理论知识。高中美术欣赏课涉及到大量的中西美术史知识,教师必须做到所有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就如讲到文艺复兴美术,就必须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相关背景知识。 广泛阅读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美术这一门学科本身包含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等门类,而且涉及到政治、历史、人文地理等其他学科,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更要扩大知识面,大量阅读吸收各领域的知识点。关注时代的发展。我们要用“眼”来观察对象,发现美,从而来创造美。对于现代美术创作中的一些抽象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大地艺术等要能够作出比较正确的判断和分析,再适时的正确的引导学生。一切美的事物都是我们创作的源泉,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条件下,我们要善于发现,创造出大量符合时代讯息的美术作品。

2、美术技能素质

美术基本技能是美术教师业务水平的另一个基本内容,美术教师必须持之以恒地训练,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在学习活动建议中提出“选择学习中国画、素描、水粉画、水彩画、油画、版画及卡通等绘画类别中的某些技法、表现形式,并进行创作实践”。例如素描教学的基本技法、水粉教学的基本技法、速写的基本能力等,并能在课堂上快速、准确、生动地进行教学演示,使学生获得直观的体验。此外,美术教师还应掌握新课程所涉及的各种艺术形式的基本技能和表现方法,为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提供保证。

二、美术教师的传授能力

1、语言功底

美术教师同样要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所谓的传道授业正是用准确的详实的语言通过跌宕起伏的语音语句传达给学生正确知识和技能方法。使学生在享受授课过程语言美的同时接受知识,提高技能。

2、个人魅力

美术是塑造美的方法,美术课是欣赏美和创造美过程,美术老师的个人魅力是提高学生对美术兴趣、能力的增高起一定作用,因此美术老师应注重个人形象、仪表、穿着、师德、为人,用个人魅力去影响学生。

3、教学经验教学方法

优秀的美术老师善于在教学中总结经验,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总结提炼变成自己的教学能力,在教学中使学生受益。

4、美术能力

美术老师授课中仅凭一张嘴是不行的,教具的使用,做画演示,专业技能十分重要,丰富专业美术能力是美术老师必备能力。

5、德育教育

美术来源于生活,形象地反映生活,具有强烈的思想性。美术课应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操相结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与此同时,美育要针对教材本身美的因素,根据教学内容进行。

三、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

1、教育科研能力

伴随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从事美术教育的工作者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教书匠”,而应转变成为美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美术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阅读美术理论方面知识,在学习中发现问题,积累教学经验,善于总结自己或他人的教学经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找出成功之处,提高科研能力。

2、创造性思维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每位教师都应善于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创造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地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新的探索和改进,敢于不断创新。例如在讲《现代服饰艺术》时,根据教学目标,我们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扩展,把课程设置为《中国古代服饰及少数民族服饰》和《近现代服饰艺术》两课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对中国的服饰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扩充了学生的学习内容。

3、培养学生美术的能力

美术教师的教学模式提出新的要求,“教”应该向“学”转移,纠正那种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程序化行为,真正地从实际出发,使学生能够学有所获。美术新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便他们内在的发展需求和美术教学相吻合,提高美术能力。

4、创作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美术老师在绘画艺术、论文撰写和美术教育方面有所建树。

四、现代教学工具使用能力

1、多媒体的使用和网络教学

从教学技术手段看,网络环境、多媒体技术为美术学科教学带来了新的突破。现代媒体采用了声、光、电、图片等传递信息的形式,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渠道,使学生获得全面的信息,提高教学的效率。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生动、直观、形象的展现艺术作品,由教师自己亲手制做的课件,有较强的教学针对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

2、常规教学工具使用

第7篇:美术的知识与技能范文

关键词:大专院校;设计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4-0112-01

近年来,一些大专院校设计类专业的美术基础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丰厚的成果,打破了过去封闭、单一的绘画传统教学模式,尤其是在素描教学的探索中,吸收了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的“结构分析素描”,同时在素描教学中进行多项具有改革性的实验教学,试图进行结构抽象、创意联想性素描的教学内容尝试,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训练模式。然而我们的美术基础教学改革还不够,还是没能脱离重技能传授的模式。我们的设计专业教学是为培养未来的设计师服务的,设计师是靠他的设计能力来完成基本的设计工作,但还只能说他具备了一个初级设计师的能力。对于有一定层次的设计师来说,除了基本的设计能力外,还要靠他的人文素质、艺术修养取得成功。现在的设计专业学生入学前受应试教育影响,美术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在视觉修养、美术本体文化知识方面十分匮乏。笔者认为美术基础的概念应得到拓展,它不该仅指素描、色彩,美术基础教学应该从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提升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就教学现状来说,应加强学生视觉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视觉修养和丰富学生美术本体文化知识。在教学中应做到技能、视觉修养、文化并重。

一、技能训练

任何设计创作都是经过从虚无的构想到物质的实现这一过程,设计师在设计构思阶段,其设计意图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这些符号表达清楚的,那么用图示符号来表达则是最方便、准确的。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往往还需要不断地从各种角度的视觉效果来推测其设想的客观效果,并依此作出各种判断。这种准确、熟练的表达设计构思的能力是一定要经过绘画的技能训练才能达到的。作为绘画基础素描、色彩的训练,从外在结果上是绘画表现技法的成熟、技能的提高,而同时在内在结果上表现为视觉修养的提高。因此,这种技能的训练是带有双重目的,一是通过技能训练,掌握表现技巧,为设计专业构思的表达服务;二是通过技能训练,学生的视觉修养、审美素质得到相应提高。第一个目的是显性的,往往能得到师生的重视,而第二种目的是隐性的,往往是不自觉地、潜移默化达到目的,但同时也容易被教学忽略,而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重视学生视觉修养的提高,就要求把提高学生视觉修养从隐性目的提升为显性目的。这就要求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对技能的训练不仅把它看做技巧熟练的过程,同时,还应把它视作提高视觉修养的实践性尝试。

二、视觉修养的培养

视觉修养尽管在技能技巧的训练中可以得到相应提高,但仅仅依赖于技能课训练是不够的。视觉修养的提高也就是审美能力的提高。审美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学会观察,阅读欣赏不同风格的优秀的美术作品,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画家的眼光观察事物,从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中去感受、品味画家对形式美的表达。古今中外的画家总结出不少成功的视觉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学习的东西,尤其是近代视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这些经验的心理学依据,使我们明白人为什么会如此看世界,这些关于视知觉的理论知识,应引导我们的学生去关注和学习,并作实践性试验,使之养成从物体的形状、体积、色彩、轮廓、线条、结构等视觉要素组合关系出发来识别物体的审美特征,从造型艺术的视觉角度看待一切视觉现象。在课程的设置上,可以讲座或选修课的形式,传授一些视知觉理论及美术欣赏知识。美术教育要真正对素质教育起到促进作用,必须从视觉方面促进审美文化的传递。

三、文化的传承

要培养有素质的设计师,还必须改变现有的重技能而忽视文化教育的现状。文化传承是美术教育的根基,在我们的美术教育中,应多关注艺术本体文化为主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将美术教育看做是以艺术教育为主体的、涵盖丰富人文精神的综合性教学活动。特别是要注意把美术发展的历史及中外传统绘画的美学观以及现代美术观念,作为教学内容渗透到技能的教学中,也可以作专项内容向学生传授,以强化美术教育的文化性,使设计美术教学更全面、更丰富、更有内涵,更加人文化。

第8篇:美术的知识与技能范文

关键词:高职美术教育;发展现状;改革对策

高职美术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具有紧密联系。高职美术教育以培养具有扎实的美术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自主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旨在为社会输出应用型、实践型专业人才,既体现出普通高等院校美术教育的要求,又兼具职业教育的目标。

1当前高职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教育目标的定位模糊。高职美术教育在经历了扩招改革后,没有及时地补充美术教师数量,也没有真正提高在职教师的教学水平。相较于扩招后的普通高等教育,高职美术教育的师资力量建设工作较为滞后。同时,高职院校作为以培养专业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场所,其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方向都应突出较强的实用性、实践性[1]。而在实际工作中,高职美术教育目标的过于模糊。高职美术教育往往想向普通高等教育靠拢,力求以通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但在人才市场中,各大企业均只需要专业型、应用型、技能型的美术人才,从而使得越来越凸显出高职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与社会市场的需求之间的差异。其二,教学方法滞后。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普及,传统的高职美术教育所采用教学方法已经对其教学水平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阻力。在高职美术教育的改革中必须及时地优化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带入课堂中。同时,高职美术教育的教材内容也已经无法符合社会市场的要求,造成高职美术教育的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无法在短期内适应企业的要求,从而影响到了学生的职业发展。

2以就业为导向促进高职美术教育改革的对策

2.1明确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新时期企业对美术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符合职业型、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在高职美术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明确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调整教育教学目标,在提高学生基础专业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强化其应用现代美术工具的实际能力以及参与各种社会实践的能力[2]。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较高的综合素质水平,以达到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目的。高职美术教育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美术专业课程以及中职美术教育,具有更强的应用性与专业性,要求毕业生具有美术工作者的特质,同时又作为技能型劳动者能够为自己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最终成为高素质、综合性的美术专业人才。

2.2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了符合新形势下教育目标的教学要求,高职美术教育需要根据美术教育的特点制定符合实际教学需求的教学模式。同时,应尊重美术教育中关于创造力与个性化的需求,以高职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其专业性、实践性以及职业性要求,充实教学内容,以系统理论知识为基础,充分结合专业技法以及就业市场的专业性技能要求,同时围绕学生个性化发展塑造其差异性特质,构建内容丰富、联系实际、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职业性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在美术教育人才培养中应重视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就业能力,使其达到人才市场的验收要求,应将市场作为培养的出发点与归宿,在就业市场导向下不断结合新时期其对美术人才的要求与需求,优化教育模式,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及时效性的目的[3-4]。

2.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理论与实践相沟通:高职美术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具有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与技能,同时要求培养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及个性品质的专业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按照学生在毕业后步入工作岗位后的工作模式来开展美术教学工作。例如,教师在教学活动可采取“项目中心制”的教学方法,而非以往的“技能中心制”。教师应引导学生按照当地的传统文化以及美术企业的需求专门的设置一些,然后按照学生各自的知识基础与技能特点来指导其选择适合自身的项目。在项目的落实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会产生许多的困难与问题。此时,教师可适时地引入项目所涉及到的教学课程,帮助学生完善项目所需的专业知识基础。在落实项目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有效地加强教学氛围,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实现高职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

2.4加强美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高职美术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兼具着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以及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三重任务。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能够掌握美术专业的前沿研究成果,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美术教育的改革发展需要以强大的师资队伍为依托,学校应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建设实训基地等方法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及专业能力,打造一支实力雄厚的专职教师队伍。同时,还应制定灵活的教师聘用办法,通过聘请美术专业行业内优秀的广告人、设计师等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为学校的师资队伍注入新的血液,从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实现培养高质量、专业化美术人才的目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高职美术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高职院校应针对美术专业教育的特殊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结合当前市场对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转变教学理念,构建以就业为导向教育教学计划,从教学内容、方法、实践环节、技能培养等各方面进行加强,促使学生发展成为创新型、应用型的专业人才,从而为社会输出高质量的人才资源。

作者:鹿杰 单位:潍坊市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周辉丹.输变电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及优化研究[J].大科技,2014,11(9):101-102.

[2]李少华.浅析高职美术教育改革及专业人才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2,12(14):134-134.

第9篇:美术的知识与技能范文

 

我国的近代美术教育是从西方的美术教育借鉴,吸收而来的。20世纪初由于工业革命的要求导致了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广泛的需求,从而导致了视觉艺术教育在普通教育中取得了一席之地。近代,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的直接的动力来自科学与实业的发展,是一种实用的、强调对技艺的学习的美术教育。新式学堂的兴起急需大批教育师资,这导致了我国师范教育的萌芽。但在当时由于发展实业的需要无论是美术教育,还是师范美术教育都是重视技能传授的美术教育,而且这种“重技”的思想延续至今。

 

在师范美术教育领域对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师范美术教育的师范性决定了教育技能与教育理念的学习在整个教学内容中的重要地位。在许多先进国家和地区,有关教育技能的相关课程是放在专业必修课的重要位置上的而不是像我国教育技能相关课程大多处于边缘地位,在这里我们不是要贬低美术专业课的学习,抬高教育技能相关课程的学习,而是要探讨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教育技能相关课程与美术专业技能的学习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纵观我国当前的师范美术教育状况适当提升教育技能相关课程的比重增强对教育理论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对教育技能的学习是一种教育方法的学习,对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则是一种能力的学习,只有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又掌握向受教育者传授相关能力的方法,才能更好的实现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基础美术教育中的审美艺术教育。

 

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学好与教育相关的理论课程,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必须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实践加强对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认识先进国家和地区教育理念的发展了解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状况,尤其要增强对我国当前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的认识,取长补短,为我所甩唯有这样才能把师范美术教育的师范性落到实处

 

二、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上,加强专业技术学习的多样性强化完整的美术史学习,加强对现当代艺术发展的认识

 

前面强调了对于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教育相关理论课程的重要性这里要指出的是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等重要性。

 

1在专业技术学习上不仅强调“一专’,而且强调“多能”

 

当前我国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普遍实行前一至两年普修后两到三年分专业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保障了专业技能学习的效果,实现了学生对某一画种的较深入掌握同时较好的调节了中国画与西画的矛盾,使中国画和西画各自发展互不干涉。但是这种美术教育模式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模式客观上强化了学生掌握单一专业技能的狭隘性违背了师范美术教育的师范性,强化了学生分专业后的单一专业的纵向发展,违背了师范美术教育的面向普通美术教育的审美教育要求,更倾向于专业美术教育的要求。加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轻视中小学美术教师、推崇艺术家的思想倾向导致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自身就普遍存在轻视美术教育的心态。

 

基于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师范性针对上诉问题我们在专业学习模式设置上不仅要强调“一专’,而且要强调“多能”的专业技术学习要求,这是因为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多能”比“一专”更适用。虽然我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沿袭的“一三’或“二四”模式存在普遍性改革有一定的困难但如果事实能证明这样做的弊大于利我们就必须进行改革与调整。可以实行小范围的改革试点每种专业进行循环教学给学生一定的专业自由度,强调创意思维的培养强调各个专业之间的学科交叉,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动手能力。

 

在绘画专业技能的学习中,无论是西画,还是中国画,我们的教学主要提倡写实主义的创作风格这里有历史原因,也有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其它艺术风格重视程度不足,使高师的学生对艺术的多样性、创造性缺乏认识和感受这种状况势必影响中小学美术素质教育的实现。强化对美术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多种艺术风格的认识,鼓励学生在多种表现手段、多种表现风格中进行新的艺术形式的尝试,是当代师范美术教育的客观要求。

 

2、提高对美术史论学习的重视程度,完善美术史论学习,注重对现当代艺术发展的认识

 

对于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中,美术史论的学习和美术技能的学习同样重要。这主要还是因为对于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对美术发展史有较清晰的认识,才能具有更广阔的艺术视角和准确的审美判断,才能在未来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实现审美普及教育,更好的传播美术文化。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在普通美术教育过程中,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普遍的美学修养比教会学生一种绘画技术更有意义,何况在现在的中小学美术课时有限的情况下,要教会学生掌握一种美术技能也是不太容易的事情。

 

美术史论的学习对于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如此重要,我们的美术史论教学的现实情况如何呢?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在高师美术教育中,学生不重视美术史论知识的学习的现象广泛存在。美术史论课程虽然被归入专业必修课但学生在史论学习中往往压力不大应付考试的现象比比皆是没有养成自觉学习的阅读习惯只是为考试而背诵,考过即忘缺乏探宄精神。

 

而且我们对美术史的学习缺乏整体性,学生在学完美术史后,对美术发展缺乏宏观认识,大多只记得某些片段而对于未来的中小学美术教师来说,对艺术发展的脉络的宏观掌握更有利于美术教学实践,更有利于实现自我的再学习。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美术史论课程主要是对美术史的学习,很少涉及美术评论,一方面囿于学生美术知识有限,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又使他们缺少评论能力,而且事实上美术评论在我国美术界还很不成熟能很好的进行美术评论教学的教师极其缺乏。美术评论方面学习的缺乏使学生懒于思考,人云亦云,缺乏对艺术现象的独立的认知与思考能力。

 

提高对美术史论学习的重视程度,完善美术史论学习,强化对现当代艺术发展的认识唯有这样才能提高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

 

三、强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视觉习惯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改变了视觉艺术发展的方向与进程。远程通信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加速了视觉形象的传播,现在我们可以随时通过各种媒介,包括电视、网络、广告宣传等等,接收大量的形象信息不管你愿意与否,现代的都市人都生活在各种人造的视觉形象之中。艺术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现在,人们可以用传统的方法来表现和接受艺术作品也可以采用与以往不同的方式来创作、传播、体验多样的艺术信,息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访问世界各地的顶级美术馆,各种美术作品都以数字化文件的形式存在于网络之中。科技的发展切实的加速了人类世界的发展速度。

 

信息科技的发展同时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远程教育成为学校中心教育之外的教育形式。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提高学生获取、处理知识的能力的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网络的普及同样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通过网络,学生的主动探宄能力得到极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