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范文

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

第1篇: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因;对策

一、引言

当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全国各个高校非常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以往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为明显的差异。随着国内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这几年高校的招生数量呈现出直线上升趋势,而贫困大学生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对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对策开展科学有效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根据相关文献调查的数据显示,因为自身经济条件窘迫而感到有压力的学生比重超过了85%。如果再进行细分,由于学费、书本费的提高而倍感压力的学生比例在60%以上;接近48%的学生会因为整体物价的上涨而产生压力;因学业而感到压力的学生比重为42%;同时有一小部分学生会因为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感到有压力。下面从自卑意识和失落感、敏感多疑心理、人际交往消极退缩三个方面探讨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问题。

1.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

贫困学生因为经济相对拮据,常常会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否定自己,并会产生自卑心理。在学校的实际生活当中,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和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上有着显著差异。贫困生往往在学习上较为投入,在生活方面他们大多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可是由于在成长过程中教育投入能力相对有限,他们通常会遇到不少挫折,并且由于相当多的贫困生性格较为内向,一旦受到打击,便十分容易产生强烈的失落感,进而形成自卑意识。而家庭情况较好的学生面对挫折,往往愿意向家人或是朋友倾诉,在得到来自他人的情感支持后,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面对挫折时家庭情况好的学生会更加乐观,能够在暂时的失落中较快找到调整的方向。

2.敏感多疑心理

贫困大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相对来说较大。经济上的困难往往会导致他们在衣食住行方面陷入窘境,常常会处在相当不安的情绪当中。一些贫困大学生普遍设置了很多道心理防线,他们十分不习惯其他人对自己的一切评头论足,他们害怕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一个小气、庸俗的形象,因此贫困大学生往往不喜欢主动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沟通,而是将自己封闭起来。而这也恰恰造成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友情逐渐淡化和疏远,更有甚者,会对那些经济状况较好的同学在各方面都有所嫉妒,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别人总是看不起他们,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们又增加了心理压力。

3.人际交往消极退缩

尽管如今的校园生活相当丰富,每个学生都可以加入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但是有很大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对这些洋溢着青春氛围的活动无动于衷。一方面,集体性活动经常会耗费额外的资金,然而绝大部分贫困大W生自身经济状况不好,生活费基本只能满足正常的衣食住行花销,额外活动支出费用对他们来说经济压力比较大,易造成负担。另一方面,贫困大学生通常都不太看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培养,他们认为父母千辛万苦送自己上大学就是为了让其好好读书,所以一般都会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学习中。这样一来,和其他学生相比较而言,贫困大学生自身的情操陶冶以及体育活动能力就较为匮乏,加之不注重提升交往能力,这样就使得他们渐渐与整个班级同学产生隔阂,易给人留下不合群的印象。

三、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

1.贫困观教育与人格教育相结合

造成贫困大学生形成不良心理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贫困观。相当多贫困大学生只会把经济上的拮据全部怪罪到自己父母身上,整天觉得上天对自己不公平。尽管事实上所有大学生的贫困既离不开社会因素,同样也和自己家庭的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可是很多家庭条件并不差的大学生都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兼职赚取学费和生活费,这种情况和自身家庭的经济条件没有必然联系。大学生通过做兼职打工攒钱交学费的情况将是今后社会的普遍现象。正确的贫困观是能够正视家境的不足,有着积极的生活态度,相信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善家庭的现状,暂时的挫折不会影响自己前进的动力。具体措施包括学校开展家校合作模式,通过与家长电话沟通、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庭的联络,让学生有一种集体归属感。对于家庭而言,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重要,只有家庭与学校协同合作,贫困观教育才能发挥实效。

2.物质资助与心理关怀相结合

要想切实让贫困大学生真正克服心里的魔障,那么对其给予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助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这也是使贫困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得以有效改善的重要物质基础。

现今很多学校在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时采取的模式都是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开通助学贷款绿色通道以及一定程度减免缓交学费等,尽管采取这些措施能够切实保障贫困大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业,可是这些措施仅仅只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窘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加剧贫困大学生养成较强的依赖性心理。

物质性的帮助是不可持续的,学校需要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心理辅导。学院辅导员可以通过家访的形式给予学生家庭更深层次的关怀,如建立互助小组可以定期开会交流内心的看法,能够开设一个疏解困难、相互交流的通道。学校可以请社会上以及其他高校从事心理辅导的专家举行研讨会,营造良好的氛围,而不是只注重物质上的资助,忽视心理关怀的重要性。

3.社会支持与心理关怀相结合

校方一定要对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有效充分的利用,尽可能地从各个方面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定期的健康心理教育。同时,学校相关的心理咨询负责人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及时给予正向的引导和安慰。学校应该组织专业教师形成团队,为所有贫困大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包括分类整理和结果分析数据都应该形成一个科学的系统,进而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辅导,以此进一步提高贫困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素质,使他们未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真正让所有的贫困大学生都能够切实从心理上克服自卑的情绪,不断地增强自信心,全面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态度,拥有坚强的意志。目前贫困大学生群体已经受到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其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整体的进一步发展变革,因而从社会角度看,应当建立和完善贫困大学生社会扶持体系,从而科学有效地帮助贫困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社会扶持体系下的举措包括不断对勤工俭学的整体内外部环境进行更新和优化,比如完善贫困生激励等级制度、听取贫困生的意见、构建互帮互助的氛围,让贫困大学生可以切实获得来自经济以及精神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四、结语

总体而言,扶贫攻坚项目不仅要求从物质上给予贫困生帮助,同时还要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想真正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需要长期坚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扶持活动。只有对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长期有效的关注,才能使他们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进而为今后投身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子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7(1).

[2]肖海鸥.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沧桑,2007(2).

[3]隋丽娟.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30).

[4]杜松涛,姚本先.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3).

[5]Idit Weiss.Social work students and social change: on the link between views on poverty, social work goals and policy practi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2003,12(2):132-141.

[6]Gregory R.Pierce, Barbara R. Sarason, Irwin G. Sarason. Handbook of SocialSupport and the Family[M].New York:springer US,1996.

[7]Roni Strier,Sharon Binyamin. Developing Anti-Oppressive Services for the Poor: A Theoretical and Organizational Rationale[J].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2010,40(6).

[8]晓东.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3(5).

[9]周炎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6):530-531.

[10]吴艳东,王体正.和谐校园构建下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5):665-667.

[11]汤志斌,李 菁.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1):113-114.

[12]周炎根.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学对策――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思考[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7).

[13]邵俊英.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2010(7):90-93.

[14]杨 琴.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0):113-115.

[15]胡黎明,刘 韧.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

第2篇: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心理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003-03

高校为祖国发展培养着各式各样的储备型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输出量日益增加,导致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下,一些贫困大学生常常会表现出焦躁不安,易陷入对“自己否定”的困境,产生对社会的失望、对寻找工作的抗拒等负能量。认真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使贫困大学生顺利找到工作已成为当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

从1999年各大高校扩招开始,大学生的数量急速增长。图1显示,2013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在700万左右,比2012年的680万增加了20万左右,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纵观全表,2004年全国才280万大学毕业生,可见其人数增长幅度之快。

此外,从我国历年高校就业率统计的结果发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呈下滑趋势,60%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完全没有就业意向。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已成为近年来需要解决就业岗位的首要考虑因素。

2005年,陈至立指出,在数量庞大的大学毕业生中,贫困大学生大约占20%,2009年占23.06%,其别困难的大学毕业生占总数的7.27%。在这个就业率不乐观的状况下,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将逐年趋于严峻。

众所周知,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大学生,认真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刻不容缓,且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与稳定,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每个大学生自身的经济大问题,若不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必将会导致各种不必要的矛盾,最终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贫困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研究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调查

为了研究贫困大学生无法就业的问题作了相关问卷调查,问卷共发出500份,回收472份,最终的有效问卷有460份。经调查数据显示:有18.2%的贫困大学生因为过高的期望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水而未能就业;有24.8%的贫困大学生不能较理性的看待第一份工作,在选择应聘岗位时,过多注重薪酬、就业环境、舒适度以及工作地点是否方便等,并没有衡量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未来的发展;有21.7%的贫困大学生没能清楚认识到自己错过了就业良机,这类大学生不能清楚认识自己的能力,不能清楚认为自己适合什么职业或者自己喜欢什么工作再或者自己能够胜任何种性质的岗位,而是一味地观望,期待工作“自动”到来;有35.3%的贫困大学生不能承受压力,过于自卑,不敢出门为自己的目标迈出第一步。

(二)自我否定的心理问题

当前社会难免存在一些“拜金”现象,时常“拼爹”、“靠山走后门”等行为正慢慢“侵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犹如倾盆大雨,极易浇灭贫困大学生找工作的积极性,造成他们盲从看待自己,认为自己输了背景,意味着输掉前程,以至于在求职过程中,经常产生较多的负面想法,也不能自信坚强的去面对、克服一些问题。例如,有的贫困大学生接到面试通知时会产生顾虑,认为自己怎么能如此简单的就获得了面试机会,是不是有陷阱,于是就放弃面试机会;有的在即将与公司签约时,临阵弃枪,放弃就业机会;还有的在处于岗前培训期时,滋生很多不正确的想法,无法踏实开展工作。上述均是贫困大学生内心不自信的表现,即自我否定的心理问题。

(三)焦躁不安的心理问题

从幼儿班到大学差不多十六七年,这么多年的努力拼搏就是为了在大学毕业时找份有前途的工作,因为这里面不仅有自己寒窗苦读的心血,更有亲朋好友所寄托的希望。贫困大学生通过奋斗坚持到现在,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大部分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付出的回报,想要快点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常言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实迫于现实所需,穷人家的孩子是不得不早当家。富人子弟有父母可以依靠,而穷人家的孩子所能得到的资源却少之又少。在处于人生择业的十字口时,贫困大学生往往认定要靠自己撑起整个家族的未来,容易想得太多,急于获得成功,最终产生焦躁不安的心理问题,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

(四)不正确的求职思想

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适合一个人,找工作其实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很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陷入了一些羡慕他人、盲目跟从等误区,这在贫困大学生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他们寒窗苦读到城市,总觉得要在城市闯出一番天地而不想回到家乡,然而城市生活水平是很高的,没有一定的工资保障是无法生存的。因此,对薪水表现出较高的期望,却无法正确考虑自身的能力。

三、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措施

第3篇: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贫困女大学生 就业期望 错位

一、高校贫困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特点

1、就业心理负担沉重

高校贫困女大学生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容易受到歧视,存在自卑心理,尤其是女生心理负担更重。目前高校学费的不断上涨和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更加重了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导致厌学、厌世情绪严重,对社会看法极端、偏激。

2、素质缺陷影响就业

由于贫困生女大学地域来源的特殊性,在成长过程中,环境教育与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同时由于经济问题,大部分的高校贫困生很少参加活动,因此锻炼的机会非常少,造成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能力差,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3、用人单位对性别的歧视

当今用人单位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考虑到女性的生理特点,认为雇佣女大学生会增加其社会成本,而女大学生的工作意识、工作能力、社会接触面等方面都与男生有一定的差距,不利于其提高效益。女大学生工作几年后,又要面临结婚、生育、抚养子女期间必须给予的产假等现实问题,在该岗位上带来了断层的可能性。这种认识的偏差,就严重的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尤其是对存在经济困难的女大学生更是容易受其影响。

二、原因分析

1、自身就业期望值与社会就业期望值错位

大学教育投入成本高。通常一个困难家庭为完成孩子的学业,会陷入负债的状态,而他们的希望就寄存在孩子毕业后就业来解决家庭所存在一切问题。以至贫困毕业生在面临就业时不得不把薪水高、工作环境稳定等作为就业期望值的首要因素。但在现实的岗位竞争中,用人单位在考虑到自身的生产成本与产出效益的时候,必然将目光投向同一阶层但要求没有那么苛刻的毕业生。这也造成了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果。

2、工作经验不足

来自贫困地区的同学由于接触外界的事物不多,因此存在着进入大学之后要重新认识别的同学早已经熟悉的事物,导致他们产生一些自卑的心理。

为了能在同学们之间保持一定的优势,有些同学会把大量的课外时间投入到普通的课本知识的学习当中,放弃参加其他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或者学生活动,以期能在学习这一方面取得奖学金,并保持一定的心理优势,由此导致在就业期间缺少社会实践经验,给用人单位一种高分低能的印象,最终造成就业失败。

3、不能按时偿还助学贷款导致对贫困大学生的诚信产生怀疑

大学生拖欠国家助学贷款事件的频繁发生,凸显的大学生诚信问题是让社会对大学生产生不信任感。大学生的诚信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问题,而是随着社会环境的沉浸而潜移默化。由于中国的社会中不讲诚信的行为比较普遍,法律约束也不能发挥更多的作用。这就使大学生的诚信被持以怀疑的态度。而且也有其中的一部分同学恶意逃避,不偿还贷款,导致学校与银行必须把扣押有效证件作为催还贷款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

三、拓宽贫困女大学生就业渠道的对策

1、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通过诚信记录来规范还贷

应该从提升社会整体的信用水准、完善道德与法律规范、提高社会工作水平等方面入手,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逃避还贷的现象。可以通过我国金融系统的联网性进行跟踪。可以通过金融系统建立学生信用记录数据库,加强银行之间信用记录的交流、共享,实现学生个人身份记录和信用记录挂钩,从而有效规范和约束学生贷款和还贷。

2、用人单位的观念要转变,提倡男女平等

摈弃“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以确保性别平等、就业公平。

3、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应给予充分的重视,要尽快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规章制度,来切实保障女大学生的利益和用人单位的利益。

4、学校对贫困女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贫困的女学生出现就业困难时,学校老师要及时介入,帮助其缩短就业过程。

5、合理调整贫困女大学生就业期望值

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的正确引导,使其能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就业指导从而树立较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就业期望值。

【参考文献】

第4篇: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心理贫困;心理健康教育;解困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81-02

艺术院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是指很多家庭经济状况欠佳的学生进入艺术大学后,由于经济贫困压力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负性变化,如自卑、多疑、焦虑、孤僻,有的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情绪极端,出现了现实中的心理贫困现象。为了更好地关注贫困大学生,尤其是学者关注较少的艺术院校的贫困生,有必要对“心理贫困”理论进行梳理,本文即从“心理贫困”研究兴起的背景、定义、研究对象、特点等方面对该理论加以述评。

一、艺术院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研究内容

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已开始对此问题进行研究,但对该问题的研究达到则是在最近的十几年。进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用模糊匹配的方法,输入“心理贫困”的主题,即会很快得到3 599篇文章。换成精确匹配的方法也会搜索到336篇相关文章。但如果把搜索范围扩大,搜索主题延伸为“艺术院校贫困生”,用模糊匹配的方法则只有寥寥7篇。将其进行初步整理与分析,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针对艺术院校贫困生心理行为特点进行分析。学者居学明所写《艺术院校贫困生“心理贫困”探析及解决途径》,张甜撰写《艺术院校贫困生心理特点分析》,杨倩撰写《艺术院校贫困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及教育对策》。二是从分析成因的角度出发,如学者张甜就从《艺术类院校贫困生压力分析与教育对策》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三是从提出教育对策的角度进行论述。高玮玮撰写《艺术类院校贫困生管理与教育工作的探析》,史华凤所写的《工艺美院贫困生解困之思考》,陈雷撰写《浅析艺术院校辅导员对贫困生的工作》的文章则从发挥辅导员育人作用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综上所述,多数研究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消极方面的论述,对艺术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研究的文章不多。

二、艺术院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研究的争论

1.“心理贫困”称谓的争论

关于“什么是心理贫困”,理论界的看法各不相同。学者指出,很多家庭经济状况欠佳的学生进入艺术大学后,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负性变化,如自卑、多疑、焦虑、孤僻,有的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出现了“心理贫困”现象[1]127。学者牛东旗,王玉翠也认为,当今,在贫困大学生中,除了表面的物质贫困外,出现了另一种隐性贫困,即“心理贫困”。如果不能帮助他们解除,轻则影响心理健康, 重则导致人性的扭曲,必将严重阻碍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才[2]30。但有学者并不赞同这种观点。学者贾文华指出,用“心理贫困”或“精神贫困”甚至“双困生”等词语来形容贫困大学生的消极心理特征有待商榷,这些称谓会无形中诱发贫困大学生的负面情绪,使之产生心理障碍,强化其消极心理特征或心理问题[3]115-116。

2.“心理贫困”研究对象的争论

在“心理贫困”的研究中,很多学者以“普通大学生”作为“贫困大学生”的对照词,将贫困大学生排除在普通大学生的行列,将两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对此,有学者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包水梅认为,虽然研究者所指的“普通大学生”是指非贫困大学生,但她建议以后的研究中应该使用“非贫困大学生”作为“贫困大学生”的对照词,这对维护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无疑是有益的[4]43-44。

三、艺术院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理论研究的方法

调查发现,在对艺术院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研究中,我国专家学者侧重于从理论层面进行论证,大都是以叙述性的说明为主、通过文字来描述现象的定性研究,前面在研究内容部分已经提及有关的理论文章,这里就不再复述。通过数据的展现来得出结论的定量研究也可称为实证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在实证研究中,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的研究方法,很少使用除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以外的形式。调查者将目光对准其所在高校的大学生;抽样方法基本都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及问卷法和量表法等资料收集方法。例如,杜鹏所写的《艺术院校学生思想状况的调研报告—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为例》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四、艺术院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理论研究的特点

“心理贫困”问题的研究,对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中国而言,非常重要。学者也纷纷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或加大对“心理贫困”理论的研究工作。总体上说,“心理贫困”理论研究亟须加强。

1.“心理贫困”理论研究的片面性

目前,学者对“心理贫困”理论研究持续升温,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总体上研究者总还是从自己最擅长的研究领域着手,这就使得研究本身不可避免地带有片面性。以“心理贫困”成果来说,中国学者在研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时,只有26.7%的研究者谈到了贫困大学生积极的心理特征,而几乎所有的文献都聚焦于对贫困大学生消极的心理特征的分析和描述,忽视了对贫困大学生积极的心理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无疑违背了研究的公平性原则, 难免会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5]40-44。

2.“心理贫困”理论研究的矛盾性

由于观察分析问题的出发点、角度和目的不同,当前,对“心理贫困”的研究体现出矛盾性。如上所述,争论的焦点是“心理贫困”称谓、“心理贫困”研究对象是否科学。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导致截然不同的两派。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心理贫困”研究还有待于深入。

3.“心理贫困”理论研究缺乏科学性

在科学研究中,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不可能截然分开。定性研究基于对“既有事实”的特征描述、原因分析、对策研究,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研究者的个人因素的影响。而定量研究基于对客观数据的收集和验证,排除了研究者本人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所以成文的过程比较概括、客观。但“心理贫困”理论研究文献中,以叙述性的说明为主、通过文字来描述现象的定性研究占72. 7% ,通过数据的展现来得出结论的定量研究只占27. 3%[4]40-44。同样,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也是紧密结合的。实证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5]。现在研究表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没有很好结合,理论和实践方面脱节。表明,心理研究还需向纵深拓展。

4.“心理贫困”理论研究缺乏连贯性

包水梅等人在对有关贫困大学生心理调查后指出,已有的研究成果都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了论述,但无论是在偏向定性的研究中还是在偏向定量的研究中,恰恰忽略了研究结果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代表性、是否符合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这也是今后该领域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艺术院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理论研究的对策

学者在进行“心理贫困”理论研究时,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其成因给予论述,大都给出了解决的方法。

1.完善资助体系, 建立健全贫困生档案,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

几乎所有的文献都认为,释放贫困生的压力是解决艺术院校贫困生工作的根本。有的研究成果颇有新意,提出“建立贫困生档案”。杨倩认为,建立健全帮贫助学体系,建立贫困生档案,以便对贫困生进行及时的心理跟踪[6]307。而高玮玮认为,从掌握贫困生群体的动态变化的角度出发,学校应建立健全贫困生档案,因为学生的贫困状况是动态变化的,只有通过经常性的调查走访,才能掌握贫困生群体的动态变化情况。高玮玮还以自己所在的学校为例,作者所在的学校就建立了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分为贫困生和特困生两个档次,并以学年为单位,于每学年9月份对经济困难学生档案进行调整[7]223。

2.打造舒适、轻松的贫困生育人空间

良好的育人空间,不仅有利于减轻贫困生的心理压力,而且对其成长至关重要。杜鹏认为,作为在校学生,尚未踏入社会,社会经验不足而对目标报以过高要求,一旦愿望失败极易悲观厌世,作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从这一点来说,打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刻不容缓。对大学生恋爱问题引导教育的好坏,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重要方面[8]177。

3.对贫困生进行真正的人文关怀,以情动人

对于艺术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要双管齐下,一方面解决其物质问题,保障其生存,另一方面关心其精神世界,帮助他们树立起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张甜认为,在对贫困生进行帮助时,要讲究一些技巧,多从受助学生的角度着眼,淡化资助工作的公开性,进行一些隐性的帮助,改变资助的形式。另外,充分发掘艺术院校专业教师的独特育人作用。由于艺术专业的特殊性,多采用一对一的授课方式,师生间的关系有时胜似父母。加强师生的合作与交流,真正使贫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消除封闭、自卑等不良心理[9]161。

4.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调查表明,健康的心理教育活动对消除贫困生的心理障碍,恢复健康心态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杨倩提出,要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和测评,提早预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张甜认为,可采用电话咨询、网络咨询、团体咨询、心理游戏等咨询方式进行单独或统一辅导,不仅能保护艺术院校贫困生的自尊,还能消除其对自己经济贫困现状的孤独感。

参考文献:

[1]居学明:艺术院校贫困生“心理贫困” 探析及解决途径 [J]. 高教论坛,2010,(12).

[2]牛东旗,王玉翠.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 ”现象探析及对策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4).

[3]贾文华: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称谓的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

[4]包水梅,王晓霞.21世纪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高校发展与评估,2005, 21(4).

[5]徐喜春: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贫困研究述评[EB/OL] 中国广州网.

[6]杨倩.艺术院校贫困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及教育对策[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7]高玮玮.艺术类院校贫困生管理与教育工作的探析[J]. 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S1).

第5篇: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范文

>> 大学生就业心理原因及对策研究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及对策研究 农村药学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河南省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及对策研究 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分析及问题对策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研究 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形成原因综述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形成因素分析及缓解对策研究 试探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浅析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索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控制对策研究 社会资本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影响的探讨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建议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张艳.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分析[J].民营科技,2010,9:69.

[3]苏伟,杨红艳.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初探[J].理论探索,2012(02)

[4]徐惠红,沈枞枞.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05)

[5]徐静英.河北省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6)

作者简介:

郝红霞(1970.7- ),女,汉族,河北深泽人,硕士,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车玉芬(1970.9- ),女,汉族,河北威县人,硕士,邢台现代职业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徐建平(1982.12- ),男,汉族,河北任县人,硕士,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项目:

第6篇: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思想问题 综述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高校大众化、产业化进程的提速以及高校扩招热的持续升温,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困扰高校发展的棘手问题,同时也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近年来高校贫困生问题已得到国家、各级地方政府、各级高等院校普遍重视,但多是以“经济解困”为主,对更本质的“思想解困”做得还很不够。因此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解困”的同时,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帮助其“思想解困”就成为高校学生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观点,我的综述就是以这5篇论文(1. 李莉.浅析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教育[J].昌吉学院学报.2005年03期;2. 涂海英.浅谈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教育――从“高校设贫困生楼”现象说起[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3.徐学林. 构建和谐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环境[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第04期 ;4. 孟蕴华.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解困[J].教育探索.2009年第09期 ; 5.张桂生.张艳.吉红玲.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3期)为依据的。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贫困的主要表现

高校贫困生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贫困生因经济窘迫而产生的思想、心理上的问题更需要我们加以高度重视。

1. 思想方面

涂海英指出,在一部分贫困生身上,表现出明显的自尊、自卑和虚荣心理。他们特别小心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在与人交往时总是抱着一种防御心理,唯恐别人看不起自己。心理很脆弱与敏感,一点点刺激就会使他们烦躁不安,甚至走向极端。有些贫困生为了所谓的“面子”,做出与自己不相符的事物。

李莉指出,贫困生进校后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他们面对经济压力的威胁,应对无策,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广大贫困生抑郁、消沉、沮丧。由于自卑从而导致自轻、自贱、自我鄙视,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抑郁孤僻,自我封闭,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思想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

2. 心理方面

徐学林、李莉指出,贫困大学生性格内向,自卑心理较重,不善于表达,“不合群”。很多贫困大学生有不平衡心理,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长期的自卑和压抑会使部分贫困生们内心非常脆弱、敏感,这样既为他们自己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又使他们容易受到更多挫折。

孟蕴华指出一些贫困大学生形成了过分自尊和封闭的心理,精神经常高度紧张,对人的防范意识极强,心胸狭窄,对他人的言行举止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勇气和信心,自卑心理严重。其中,部分人只能接受成功和荣誉,而不能经受失败的压力,稍遇挫折,就会心灰意冷,悲观绝望。

3.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它们在一个人的思想认识中占有重要地位。

李莉指出一部分贫困大学生思想不求上进,对生活和学习缺乏积极性,随波逐流,成就动机水平较低,缺乏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消极地对待人生。

孟蕴华指出贫困大学生的悲观情绪和消极思想严重。一方面表现在缺乏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能正视自己的贫困,把自己的贫困归因于社会的不公平。有的人因此在思想上走向了极端,对什么都看不惯。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依赖思想严重,不积极靠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

4. 道德意识方面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修养面临着挑战。大学生中存在着思想政治意识缺失及道德价值观念困惑。

孟蕴华指出贫困大学生道德意识之困表现为:1)缺乏诚信。有些享受助学贷款的贫困生,诚信缺失,贷款期后不愿意还款恶意拖欠;2)缺乏感恩意识和责任心。有的贫困大学生在得到社会的资助后竟没有一句感激的话,更没想到如何回报;有的贫困生在拿到银行贷款的同时,请客送礼,花钱大手大脚;有的贫困大学生,父母举债供其读书,自己却贪图享乐。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原因

1. 学校原因

孟蕴华、徐学林指出,一方面,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大多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以智育为中心,忽视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追求优秀的学习成绩,使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问题难以得到关注。另一方面,校园中学生的贫富差距,对贫困大学生心理上、精神上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强烈的对比给贫困大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和巨大的精神压力。

李莉指出,1)学校缺乏教育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贫困生的比例一般在15%--20%左右,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然而,针对这样一个有着一定的共性、人数不少的群体,我们却很少有相应的系统教育措施。2)育人与助困相脱节。高等院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采取了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杂费、困难补助等措施,力求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然而,在帮助他们解困的同时,没有着重培养他们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2. 社会原因

孟蕴华、徐学林指出,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急剧的发展与变革,使得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城乡间的差距、城市中级阶层的人们间的收入的差距都在拉大。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不能正确地看待和分析改革过程中存在的这种差距,就容易形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自卑情结,同时也容易产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和行为。

3. 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孟蕴华指出部分贫困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的正确认识,片面地认为,自己之所以贫困,主要是社会不公造成的,是由于体制改革和经济政策的欠缺等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拉大。因此,认为接受社会帮助也是天经地义的,从而产生等、靠、要的思想。有的贫困大学生面临贫困,自我调适能力偏低,不愿意将自己的苦恼和困难暴露给别人,所以就使他们的心理更加脆弱,进而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徐学林指出,贫困大学生心理发展面临着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挑战。但我国当前社会文化环境的重大震荡所带来的多种价值观的冲突及就业压力等,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和所诱发的问题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突出。

三、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解困的对策

笔者认为对于贫困生,不仅要给他们经济上的资助,保证每个贫困生不因贫困而挨饿,不因贫困而辍学,而且还要给予精神上的解困,使其能以健康的心态度过五彩缤纷的大学生活,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1. 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孟蕴华指出,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教育工作者应针对贫困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的错误认识,通过课堂教育、党团组织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途径,采取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方法,教育贫困大学生如何做人,把正确的人生观的教育渗透到他们的成才观、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等具体的教育之中,使他们认清人生的意义,树立远大的理想。

张桂生、张艳、吉红玲指出价值观教育,这是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的核心所在。价值观的核心是人生价值观及其相关的政治价值取向和道德价值取向。只有加强高校贫困生的价值观教育,才能引导其树立科学的人生态度。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态度,只有通过强化价值观教育,才能教会学生在多样化的价值取向面前做出正确选择。

涂海英指出对贫困生进行思想教育,要特别进行自立自强精神教育,树立通过自己勤奋努力来完成学业的自立意识,自立自强精神是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保证。

李莉指出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出发点,从思想上、情感上关爱和帮助他们,使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认清现实,志存高远。

2. 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张桂生、张艳、吉红玲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做好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在给予贫困生更多的理解和尊重的同时,扶持建立高校贫困生社团,并积极引导和鼓励这些社团的活动,使贫困生在自己的活动团体中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从而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涂海英指出可通过心理咨询,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认识到贫困生在人格上与任何同学、任何老师乃至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贫困生应以平常的心态融入到同学们之中。同时,要帮助他们了解心理常识,学会自我调透,把握自我,做生活的强者,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时代的优秀人才。

李莉指出,针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点面结合,组织心理咨询专家有针对性地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发展给予具体指导。例如,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人生理想教育、心理知识教育、典型案例教育,指导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完善个性,战胜自我。

3. 诚实守信教育

现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违约率高达28.4%,可见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因此,必须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孟蕴华指出应注重培养他们对诚信的道德要求的认识能力和感受能力,使其自觉地践履自己的诺言。可建立和健全诚信评价体系,以积极的教育方式对诚信行为予以鼓励。如通过对他们在学习方面、生活方面、就业方面是否能做到诚实守信给予全面的考察,将其作为参评优秀者的资格。特别是勤工俭学方面,它对于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责任心有着独特的作用,所以在安排勤工俭学或发放困难补助时,必须加强责任心的教育,以让学生能真切地体会到国家和学校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坚定他们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的信念。

李莉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专家优势,在广大贫困生中实施以教育、引导为主,以管理、规范为辅的诚信教育培养模式,培养学生明礼诚信的道德规范,培养学生的信用意识,强化学生的信用观念,进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的校园信用氛围。

徐学林指出“诚信友爱”,为贫困生营造排忧解难的温馨环境。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重在认识,贵在务实。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把为贫困生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作为首要的职责。

张桂生、张艳、吉红玲指出加强贫困生的诚信教育,教育者要做出榜样。要杜绝教育中的不诚信,如“乱收费”“盗印教材”等。同时要建立诚信档案和诚信评价体系。要引导贫困生坚持自我修养,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时时诚信、事事诚信、处处诚信。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加强和谐校园建设

学者们认为高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孟蕴华指出高校应开展高雅健康、平等和谐的校园文化活动,要建设“节约型”校园,营造勤俭节约、积极向上的良好的校园氛围;要引导家庭经济状况宽裕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以消除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和学生之间的攀比之风。

李莉指出要强化育人环境,提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高校还要大力宣传贫困生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和积极进取的优秀典型,营造一种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良好氛围。

徐学林指出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以“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理念来为高校贫困生营造一种和谐的思想教育环境,对于促进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研究我国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成果有很多,而且在许多问题上研究得非常深入,视野非常宽。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学者们取得许多共识,如,做好贫困生工作,经济脱贫是基础,思想解困才是关键。并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教育,构建和谐校园,自立自强创业等措施。但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及学校勤工助学成才教育政策方面,学者们谈得较少,具体的方案探讨得也少。

2. 建议

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不仅关乎大学生个体的成长,而且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我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根据国情和社会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紧紧围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把人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解决了贫困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从而推动了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孟微微.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

[2]何芬林. 苏湘黔.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理论导刊,2007.

[3]姚爱华.心理解困是对高校贫困生扶困助学工作的新的生长点. 2007(2).

[4]董杰,康胜.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 2006.

第7篇: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子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其中包括大量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因为“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贫困”,有些学生可能在中学时代就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进入大学校园后,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后果。正确分析和对待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效做好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工作,对帮助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在我国,学生价值观念形成、心理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在大学时期,但是由于各种复杂原因,特别是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剧烈变化对贫困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导致剧烈的心理冲突,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自卑

贫困大学生在生活上存在困难,不能拥有和同龄人一样的物质生活,面对这些,他们因为无能为力而逃避、退缩,逐渐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他们因为经济上不如他人而觉得事事、处处都不如他人,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都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积极争取机会、展示自我,久而久之出现自卑、自轻、自贱和自我鄙视情绪。

1.2人际交往障碍

贫困大学生有着与同龄人一样强烈的自尊心,想融入周围群体和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却因为对身边的人和事物过度敏感,总是认为别人带着特殊的眼光在看自己,别人无心的言语和行为都会导致他们剧烈的情绪波动,以至于对周围环境产生距离感和防备心理,如果再得不到周围同学理解的话,他们就不能很好地与人沟通和交流,甚至产生矛盾和冲突,导致人际交往障碍。

1.3情绪、情感困惑

贫困大学生同样有情绪和情感的需求,他们需要周围人的理解、尊重和关心,需要与异性朋友交往甚至恋爱,但因为自卑和人际交往障碍,他们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周围人群的关系,不能很好地向异性表达自己的情感,不能从周围环境中得到支持和情绪、情感上的满足,逐渐产生情绪、情感障碍。

1.4网络成瘾

现代社会网络高度发达,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社会,在那里谁也不认识对方,可以扮演任何你想扮演的角色、说任何你想说的话。因为人际交往障碍和情绪、情感困惑,虚拟的网络社会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是一个很好的宣泄情绪、满足自我的地方,为了得到心理上的满足,部分贫困大学生往往沉溺于网络社会、脱离现实社会,如果在这时得不到学校老师和亲友的及时引导,就很容易导致网络成瘾。

1.5自杀

大学生自杀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不乏贫困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自杀的案例。贫困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早发现,不能及时得到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最终就有可能选择自杀这一解决问题的方式,给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影响。

2.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程度不够

虽然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受到了高校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但是这种关注和重视更多的仅仅是通过各种形式给予经济上的帮助,而忽视了心理上的安慰。很多人往往没有认识到心理上的贫困比经济上的贫困更为可怕,经济上的贫困只是暂时的,而心理上的贫困可能是终身的,带来的后果也更为严重。因为缺乏对心理健康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程度不够深入。

2.2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不高

针对贫困大学生这样一个共性和特性并存的庞大特殊群体,不同高校、不同老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采取的方法和方式五花八门,但由于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没有形成成熟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导致缺乏行之有效的心理问题干预和健康教育方法,老师们很难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也没有明确所要达到的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教育的水平不高。

2.3助困与素质培养相脱节

贫困大学生因为诸多心理问题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能在各种活动中展示自我、得到自我满足和实现自我价值,也不能从活动中学会人际交往、结交新朋友和扩大人际圈,更不能提高素质。高校虽然在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等助困措施上给予了贫困大学生大量的照顾政策,但在活动的参与度上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上缺少对他们的关照,不能将助困融于综合素质培养中,没有提供给贫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

3.对策

3.1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对贫困大学生的帮助绝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补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鼓励和心理上的疏导,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和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状况,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贫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重要性,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贫困大学生工作的首要位置。

3.2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3.2.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高校和社会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整合各种力量,建立、健全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现、咨询、干预、引导、教育的理论体系,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化的理论支持。

3.2.2高校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

高校要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证必要的教育经费,改善办公条件;通过培训和人才引进的方式,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采用个体咨询、团体咨询的方式进行干预。

3.2.3建立健全助困体系,构建和谐校园。

为帮助贫困大学生消除心理健康问题,有利于身心发展,除了建立健全助困体系外,还要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如培养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平等、友爱、互助的校园氛围等,使贫困大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来自同学、老师和学校的关爱和温暖,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减少因经济贫困而带来的影响。

3.3将助困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

现代教育提倡素质教育,对贫困大学生更要提倡素质教育,将助困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一是鼓励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多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立志成才的精神风貌,消除经济贫困的不良影响;二是将勤工助学与素质教育有效结合,创造更多的参与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勤工助学机会,减少劳务输出型勤工助学的方式,既能让贫困大学生获得一定的报酬,又能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更能让他们工作得更有尊严。

3.4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集合点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防大学生心理障碍、防治心理问题,应该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而且会影响到整体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和矫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值得我们探索。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只有不断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成效,使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李从松.大学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2).

[2]王华.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8):4.

[3]刘刚,李卫东.浅谈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J].青少年心理研究,2007,(3).

第8篇: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祖国的西部,经济发展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较为缓慢,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所面临的问题突出,这不仅影响到贫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及时研究新形势下新疆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成长中的问题,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更关系到新疆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到目前为止,在自治区高校范围内,管理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对新疆贫困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开展过有权威性的、专业性的调查研究,对他们面临的困难、压力及真实思想状况等问题并不十分清楚。通过对南北疆五所高校的调研发现目前新疆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诸多,不容忽视。

一、在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出现的问题

(一)新疆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欠完善。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观点的介入。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会增大。目前, 各高校对贫困生心理问题认识不足、关心不够, 没有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或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同时在相关知识拓展和结合方面,还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做到紧密的结合。

其次,思政工作者更多关注思政理论课堂教学或贫困生的物质资助,未能深入了解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不能把贫困大学生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尽管我国基本形成针对贫困生的“ 奖、贷、助、补、减” 等多元化的资助体系, 帮助他们应对各种困难,但忽视了对他们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贫困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责任感弱化, 集体荣誉感弱,自立意识淡薄、就业竞争力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贫困生将来毕业后能否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

再次思政工作管理者未能通过建构自助体系帮助、引导贫困大学生摆脱弱势状况。我们应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二)新疆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途径单一。主要教育形式有:入学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日常活动与班级管理等,往往几场报告、几门课程、几本教材、一些课外活动就完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也就是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其谈谈心、聊聊天、发补助。这些教育的形式和途径只重形式,没有考虑贫困生的内心寻求,缺乏渗透性和灵活性,缺乏层次性和多样性。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与汉族学生一样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导致教育功能低效。

(三)新疆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方法陈旧。针对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但是仍采用说教、灌输等传统的方法和手段。以媒体、网络、社会组织为代表的新的教育载体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总体上还不够。

二、在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和教育资源中出现的问题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加强民族团结的客观要求。要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干部队伍,在新疆高校这个方面尤为重要。

目前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来源单一,结构复杂,师生配比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发展不平衡。

(一)改革开放以来,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队伍来源单一,不稳定。这支队伍中缺乏优秀人才、高层次人才的现象突出。目前这支队伍中的中青年教师多半是本地区自己培养的,整体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有所提高。虽然本地培养教师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受到新疆境内各种因素的影响,自身的局限性也很明显。

(二)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结构复杂,师生配比不合理。思政队伍由专兼职教师构成。其中兼职教师队伍由学校各级政工干部、行政干部组成,他们更多的精力是放在处理繁忙的行政事物。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很难把工作做得细致入微。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增大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师生配比不到位,远未达到国家要求。思政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这种现状不能改变,加之贫困大学生思政工作的特殊性,就会给新疆高校的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信息资源稀少。由于新疆地处边远,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费有限。疆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出疆学习、交流的机会非常有限。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面的资料信息渠道狭窄,围绕高校思想政治育方面的科研课题数量很少,关于我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研成果少之又少。因此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掌握教育信息资源的能力与内地高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四)特殊的人文环境决定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有多个民族成员组成,同时分别使用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民汉学生、教师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这增加了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贫困大学生接受障碍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们有目的地施加影响,是引起人们思想行为转变的外部因素,但是它最终还是要通过人们内在的思想斗争,自觉地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才能形成正确的观点和立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具体的人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等。因而,只有科学地分析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恰如其分地估计教育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才能使教育对象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然而贫困生在接受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着潜在或显现的接受障碍,接受教育活动就会出现缓慢,产生负效应。其一我区的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高中课改也已进行了两年多的实践。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还在不断地更新、完善。但是贫困大学生在原有的基础教育模式中形成了对思想政治教育错误的认知,无法或很难接受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二来自偏远农牧区的贫困大学生初到繁华的城市,面对一些社会不良现象不能调整好心态正确面对,往往受到挫折就委糜不振,彻底绝望。这时他们对教育者呈现封闭状态,拒绝接受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其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错误的做法导致贫困生接受障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缺少贫困大学生实际关心的内容, 工作者教育手段简单粗暴,缺乏亲和力就必然会产生接受障碍。因此,一旦教育接受者发生接受障碍,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无法继续开展。少数民族贫困生大多数来自农牧区,各地州基础教育的发展参差不齐,少数民族学生使用汉语的程度低,整体认知水平差异大,造成少数民族学生精神压力大和心理负担重。在开展各民族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注意这种特殊性和复杂性,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否则就会造成误解,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黄蓉生.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4] 刘文伟,张锡钦.李恬婷的新时期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引导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

[5] 夏水龙,晏红洁,李洁珍.对贫困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6] 冯静,严贵华,郑引.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现状调查——以福州市高校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

[7] 孙英梅.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及对策探讨[J].健康研究,2009(2).

第9篇: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范文

摘要:本文从心理弹性及心理弹性的重要保护因素--社会支持方面入手,调查贵州省主要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现状。通过调查,发现贵州省高校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以及两者的大部分分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其得分的均值大部分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说明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心理弹性较非贫困大学生弱、社会支持现状较非贫困大学生生少。在贵州省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相关研究中,中国大学生复原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可以作为测量工具使用。调查结果为贵州省主要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调查提供了数据支持。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弹性 社会支持

1、引言

个体在面临相同的或类似的压力情境时,常常可以看到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反应。在遭遇重大的创伤性事件时,有的个体会长期低迷、消沉、甚至自杀,而有的个体则很快从创伤中恢复,甚至以前发展更好,无论当时的处境有多困难,都能对未来进行积极的规划。

我国高等教育实行了收费改革,学费使得贫困大学生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心理问题。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干预工作,不仅关系到高校的稳定与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教育改革的顺利发展、社会的稳定,牵动着社会关注的神经。

心理弹性是目前心理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在弹力学的基础上提出的心理学命题。Masten,Best&Garmezy对心理弹性概念的定义为:第一类,心理弹性是指高危群体通过克服逆境获得良好的发展,是个体内部的一种具体的个人力量;第二类,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持续生活压力(如父母离异,家庭经济困难)而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压力;第三类,心理弹性指经历了创伤后个体得到很好的恢复。是个体健康发展的一个正常组成部分,并能在生活中得到不断发展[1]研究证明,心理弹性是一种潜能,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区等的社会支持与其心理弹性有着密切关系[2]。本文从心理弹性及心理弹性的重要保护因素――社会支持方面入手,研究贵阳市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现状,提供贵阳市主要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数据档案。为解决经济困难对贫困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及社会问题提供方法。使心理弹性弱的学生能从社会支持中消除障碍。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班为单位,对贵阳市五所高校(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阳医学院、贵阳学院),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随机取样,选择班级贫困生库的贫困生共300名,非贫困生共300名进行问卷调查。

2.2研究工具

2.2.1一般情况调查问卷 为了解被试一般情况,自行编制。包括被调查者性别、是否贫困生、出生地、年级。

2.2.2心理弹性量表 使用阳毅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复原力量表。量表包括31个项目,6个维度:自我效能、自我接纳、稳定性、问题解决、朋友的支持和家人的支持。总得分和各分量表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弹性水平越好。

2.2.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社会支持调查使用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3个分量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总共10条题目。总得分和各分量表得分越高,说明社会支持程度越好[3]。

2.3研究程序

2.3.1施测方法 2012年5月18日至6月24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大学生,使用定式问卷,在贵阳医学院、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贵阳学院、贵州省财经大学高校联络老师的带领下到取样班级调查,调查完毕问卷当场回收。

2.3.2数据处理 回收问卷后,剔除无效答卷后,统一对有效问卷进行编码处理。采用SPSS17.0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有效被试统计学特征 一般情况,发放问卷600份,每个高校120份。回收有效问卷587份。其中男性264(45%),女性323(55%);贫困生348(59.3%),非贫困生239(40.7%);农村392(66.8%),城市195(33.2%)。

3.2贵州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现状

3.2.1非贫困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比较 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贫困与非贫困生进行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弹性总分、社会支持总分上与非贫困大学生有显著差异。非贫困大学生在自我接纳、自我效能、问题、家人支持解决分项目以及心理弹性总分上较贫困大学生分数较高。在稳定性上贫困大学生比非贫困大学生分数高。在朋友支持项目上非贫困生虽然比贫困生分数较高,但是差异并不显著。在社会支持调查中,非贫困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以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两个分量表的比较中,得分较贫困学生高,差异显著。而在支持利用度分量表得分上,两者差异并不明显。

社会支持得分分数越高,表明社会支持度越高,一般认为总分小于20,为获得社会支持较少,20-30为具有一般社会支持度,30-40为具有满意的社会支持度。心理弹性量表得分分数越高,心理弹性越好。研究者将120分以上划分为强型,60-120分划分为中间型,小于60分划分为弱型。结果见表3、3。

在心理弹性调查中,非贫困生、贫困生的心理弹性总分呈钟形分布,弱型、强型的人数少,中间型多。非贫困生在强型、中间型的比例均高于贫困生,而弱型的比例则低于贫困生。非贫困生在最大值、最小值、众数上均高于贫困生。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总体低于非贫困大学生。

在社会支持调查中,非贫困生、贫困生的总分也呈钟形分布,低社会支持、高社会支持人数少,一般社会支持者居多。非贫困生在高社会支持、一般社会支持两组的比例高于贫困生,而低社会支持组低于贫困生。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总体低于非贫困大学生。

4、结论

4.1中国大学生复原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适合用作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的测量工具。中国大学生复原力量表包括6个维度:自我效能、自我接纳、稳定性、问题解决、朋友的支持和家人的支持;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包括3个分量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社会支持利用度。两个量表的分量表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以作为评估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的工具。

4.2通过对贫困与非贫困生进行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的比较,发现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以及两者的大部分分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其得分的均值大部分低于非贫困生。说明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心理弹性较非贫困生弱、社会支持现状较非贫困生少,如何干预提高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王滨.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进展及评述[J]河南大学学报,2007,9(5).

[2]李志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

[3]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27:129.

[4]李艳红.高校贫困生的情绪问题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4, 25(6):张兰君.贫困大学生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3).

[5]李艳红.高校贫困生的情绪问题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