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5]罗艳菊: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6(4).
[6]唐文跃: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7]隆学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8]李东和、赵玉宗: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9]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10]ChrisRyan、谷慧敏:旅游业对北京互通的社会影响—以环境变化为例[J].中国旅游研究,2007(6).
[11]崔晓明、ChrisRyan:安康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策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6).
[12]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旅游资源与开发[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3]王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4]雷国雄: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
[15]MommaasHans.CulturalClustersandthePost-industrialCity:TowardstheRemappingofUrbanCulturalPolicy,UrbanStudies[J].2004,41(3).
[16]孙根年:安康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J].商业研究,2005(18).
[17]
[18]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9]沙莲香:北京人文环境与城市文化氛围[J].北京社会科学,2004(1).
[20]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崔晓明、张红:安康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1).
[22]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4).
一、海南南湾猴岛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旅游业是一项新兴产业,其本身的发展极为迅速,而为旅游业提供理论指导的旅游科学目前还不成熟,对旅游资源的概念尚未形成全面统一的认识。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定义,例如郭来喜教授在《人文地理概论》中认为:“凡是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 、知识乐趣、度假休闲、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人民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都可称为旅游资源。”而《中国旅游七大普查规范》中指出,“自然界一切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二)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尽管旅游资源的定义不同,但就基本属性而言,大体是一致的。首先,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其次,旅游资源具有激发旅游者动机的吸引性;再次,旅游资源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
(三)海南南湾猴岛的旅游资源。根据资源属性的分类,海南南湾猴岛属于生物景观的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根据管理级别的分类,则属于国家级旅游资源。南湾猴岛生物资源丰富,岛上除了有热带植物400多种,100多种动物外,现居住着25群2500多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是我国唯一的岛屿型猕猴自然保护景区。全岛到处是茂密的阔叶林和灌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椰树、荔枝、菠萝蜜、杨桃等果树满岛皆是,草木四季常青,花果代谢不衰,是典型的热带风光。
南湾猴岛不仅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而且具有悠久的民族文化。新村镇与南湾半岛隔海相望。两岸均设渡海码头,是南湾半岛对外交通的重要枢纽。我国唯一的一条跨海空中索道便建在此处。新村镇有渔排500多户,与大海、青山融为一体。景色极为壮观,是早已失落的“家文化”的发源地。南湾猴岛融山纳海的自然景观、猕猴、“家”文化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赋予了该地域独特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四)海南南湾猴岛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海南南湾猴岛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为生物的多样性,在南湾猴岛生活的植物和动物群落,在景观上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因而形成了独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1995年的资源调查显示:保护区共有植物39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95%,哺乳动物15种,鸟类57种,两栖爬行类17种,珍贵动物猕猴也已从1965年的5群100多只发展到现在的20多群2500只左右,此外还有水鹿、小类猫、豹猫、水獭、穿山甲等近20种兽类;鸟类有海南鹧鸪等近30种;爬行类有蟒蛇、蜥蜴等。
二、海南南湾猴岛旅游的基本特征
(一)对旅游者的吸引性。南湾猴岛上的猕猴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种类独特,种群众多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游客可以欣赏到令人捧腹的猴艺小品、充满灵性的马戏表演,还可以与猴子合影留念,亲密接触,别有一番情趣,高空缆车既便利了游客进岛出岛,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领略海南椰风海韵的全新视角。
(二)区域性。南湾猴岛为滨海台地,呈东西走向,最高海拔255米。属热带海洋性岛屿季风气候,最冷月(1月)气温22.2℃,极端低温4℃;最热月(7月)28.1℃,极端高温39℃,无明显冬季。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831毫米,雨季(5―10月)降雨量占86%以上。土壤以砖红壤性红壤为主。岛上12个山头连绵起伏,山上大小岩洞无数,奇岩怪石嶙峋;植被茂密,四季常绿,风景秀丽,山涧大部分时间都有涓涓溪流,是猕猴生息繁衍的理想乐园。它是我国第一个以保护猕猴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的热带海岛猕猴保护区。
(三)多样性和综合性。南湾猴岛上不仅有猕猴、水鹿、小类猫、豹猫、水獭、穿山甲、海南鹧鸪、戴胜、蟒蛇、蜥蜴等多种多样的动物资源,还有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天然植物以灌木林和小乔木为主,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半岛被子植物经鉴定的有78科274种,其中红树树种9种,还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海南龙血树、曼加青梅、海南大风子、长柄银叶树、红榄李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资源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综合性地发挥其旅游吸引力,实现南湾猴岛的旅游价值。
(四)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永续性,是指旅游资源具有可以重复使用的特点。南湾猴岛的旅游产品是一种无形产品,旅游者付出金钱所购买到的只是一种经历和感受,而不是旅游资源本身。因此,南湾猴岛的旅游资源可以长期甚至永远地重复使用下去。但是,正如自然生态平衡和文化遗产容易受到破坏一样,南湾猴岛旅游资源使用不当也会遭到破坏,尽管它种类丰富,但对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来说,也是不可再生的。
三、对海南南湾猴岛旅游资源开发应注意问题的认识
(一)维持人猴载量。目前,南湾猴岛正呈现蒸蒸日上的景象,五年之间南湾猴岛的客流量上升了16倍之多,仅凭景区的有限天地已经难以承载游客的数量。作为一个生态景区,游客的快速增长必然影响猕猴的生存环境。此外,由于近几年的保护性开发,南湾猴岛猕猴的数量已由1995年的1800只左右,增长到目前的2000多只。其种群数量已远远超过“猴山”―峨嵋山。根据专家意见,猕猴最佳的生活环境应是150-200只/平方公里,并非越多越好。因此,南湾猴岛的人猴数量必须维持在一定水平,生态系统能维持平衡。
(二)保持人猴和谐相处。猕猴是南湾猴岛最重要的资源和特色,可以认为是猴岛真正的主人,猴岛所有的开发活动都要在尊重和保护它们的前提下进行。应向游客倡导尊猴而非戏猴的理念,在尊重猕猴的前提下与猕猴和谐相处。猕猴虽然可以驯化,但必须尊重而非限制其本性,使猕猴的本性释放出来,让人能够感受到原生态、纯自然的东西,深切体会“天人合一”的情结。
旅游资源;资源安全;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开展各项旅游活动的载体.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由于各项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措施不到位、经验缺乏、加上旅游者自身安全意识淡漠以及对旅游安拿问题研究相对滞后等诸多原因,旅游资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如稀之宝的敦煌壁画和雕,面临风化剥落的威胁;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的汉白玉浮雕、铜制品,遭受酸雨的侵蚀;一些曾扬名灭下的苏州园林和庭院,正从地图上消失;举世闻名的云南石林,也越来越受到人为的破坏与此同时,旅游地传统的民风民情文化逐渐被异化、冲淡或消失等等.自然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即使在一定程度上能更新但也不能恢复原生态,人文旅游资源一旦被毁将就水远失去,旅游资源安全问题应该引起足够关注.因此,深入旅游资源安令研究,加强旅游资源安全管理,对旅游资源进行安全评价,查找、分析和预测旅游资源安全系统存在的危险、隐患,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以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
1.1旅游资源的定义国外把旅游资源称作旅游吸引物(TouristAttractions),它不仅包括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而且还包括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因素,甚至还包括舒适快捷的交通条件.而在我国,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视角,对旅游资源概念的具体界定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认识,提出了许多关于旅游资源概念的表述.但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比较确切和规范的是: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等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涵盖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类型.
1.2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生产资料,是旅游活动最基本的载体.换句话说,旅游资源安全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稳定,旅游资源安全的内涵和意义深远.谷树忠,等人(2006)在综合各种解释和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资源安全的基本定义,所谓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这个概念揭示了资源安全的本质,在我国使用较为广泛.鉴于此,我们可以得出,旅游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可以获得稳定的旅游资源供给,同时旅游资源基础难以依存的生态系统处于良好或免遭不可恢复破坏的状态.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旅游资源需在数量、质量、结构和功能上保证持续、稳定的供给.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需考虑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各地区在旅游开发利用时,做到有一定的旅游资源赋存量或储备量,以备及时、持续的利用.二是人们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保证旅游资源基础的生态系统不被破坏.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对外进行着物质、能量的交换,以维持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平衡.此外,我国也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去分析和探究旅游资源安全的本质内涵.如:从经济学观点来看,是指其对一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具体来说是指旅游资源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状态.在旅游生产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资源的占有和使用过程,以及原始提取、加工改造中,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改变、可利用范畴的延展或局限;在旅游资源分配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所获利益的再分配问题;在旅游产品交换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产品在市场流通渠道中的畅顺;在旅游资源消费中的资源安全,是旅游者对作为旅游产品载体的旅游资源的占用与消耗.消费结构越合理,旅游资源利用效率越高,对资源的破坏越低.从可持续发展观点看,旅游资源安全是指是在生态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基础之上,旅游业的发展要以不破坏其难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其他资源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观念,运用科技创新方法,维持生态系统与人文环境的动态协调,实现可持续利用资源并且有助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利用.由此可见,旅游资源安全的内容丰富,需要深入探讨.2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的天一人一机系统旅游资源安全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通过对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和内涵的研究,我们将影响旅游资源安全的因素分为三个子系统,即旅游资源安全状态应由生态子系统(天)、行为子系统(人)和保障机制子系统(机)三大子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2.1生态(天)子系统生态子系统是天然禀赋状况,是旅游资源安全的基础,为旅游资源安全提供基本保证.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主要由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结构、质量和资源的承载能力等组成.一地区旅游资源禀赋种类、结构的多样性增加了旅游资源供应的安全性,也满足多样性的旅游需求,促进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资源的质量越高,开发利用的成本越低,利用效率越高,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度开发,所以旅游资源的安全程度也就越高;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数量做保证,某种程度上说,数量越多越安全;另外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抵御自然等灾害能力越高,则安全的保证程度越大,反之资源短缺、脆弱,安全的可靠程度就低.保证旅游资源的生态子系统的安全,就是要维持生态系统在数量、种类、结构等方面平衡,实现旅游资源的自我更新和恢复.
2.2行为(人)子系统行为子系统是人类的行为对旅游资源安全影响的直接作用力,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行为、旅游企业经营行为、以及旅游者行为等构成.旅游资源安全问题的很大方面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例如:开发商在景区的大量建设、过度开发;旅游企业过分商业化、舞台化,扭曲民俗旅游资源的原始性;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旅游者外来文化对旅游地的传统文化的冲击等.旅游资源的行为子系统的安全,就是树立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观念,防止n-目开发、重复建设、模仿跟风;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防范经营过程中造成生态破坏;严厉禁止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减少旅游者的碳足迹.
2.3保障机制(机)于系统旅游资源安全的保障机制子系统主要为生态、行为子系统的安全提供组织制度和物质技术保障,它由安全管理组织、安全政策制度、安全资金技术、周边礼区保障、事故保险等方面内容组成.安全管理组织是整个旅游资源管理的组织保证;安全政策制度关系到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的有力执行;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离不开资金、技术的支撑;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离不开剧边礼区的支持;旅游资源安全保险是规避、化解旅游资源利用过程中遇到风险的有力手段.保障子系统的内容共同为旅游资源安全的提供安伞保障.在旅游资源安全系统中,生态子(天)系统安全为旅游资源安全提供皋本保证;行为(人)子系统安全决定于行为作用力的正负,正向作用力可以减少旅游资源发利用中的损失,是旅游资源安全系统的重要推动.保障机制(机)子系统是为旅游资源安全的生态、行为子系统提供管理支持、资金和技术等保障,是生态子系统和行为子系统安全的重要调控.3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3.1旅游资源安全的研究现状关于资源安全的评价研究成果较多,如王礼茂(2002)分析了影响资源安全5个主要因素(资源本身的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运输因素、军事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14项指标,初步组成了资源安全的评估指标体系;姚予龙、谷树忠(2002)研究了资源安全的机理,阐释了资源安全的经济学含义;梁亚红(2008)。在明确影响自然资源安全的主要因素(资源因素、政治因素、运输因素、经济因素、军事因素、技术进步和资源替代因素)基础上,构建了含有资源禀赋状况、资源开发状况、资源进口安全、政治安全因素、经济安全因素、运输安全因素、军事安全因素7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的自然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内容较为全面.然而,国内外关于旅游资源安全层面的研究不多,学者大多是探讨旅游资源的评价。和旅游资源安全『口J题产生的原凶12-14~,认为主要南自然破坏和人为破坏造成;另外,我国还有些学者针对旅游地生态安全进行_r评价,如曹新向(2006)根据生态足迹模型,并以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和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的比值米确定旅游地生态安全的状况,构建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周国海(2009)以生态安全理论为基础,应用压力一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压力指标反映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负荷,状态指标表征环境质量、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的状态,响应指标表征人类面临环境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它较好地反映了自然,经济,环境,资源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些研究都是旅游资源安全的重要内容,对于构建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不乏有启示意义.3.2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和系统分析,以及参考已有的相关文献,同时按照层次分析法的结构,提出旅游资源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共分三层次(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共23个指标,其中生态(天)子系统包含8个指标,行为(人)子系统包含9个指标,保障机制(机)子系统包含6个指标,具体见表1.
3.2.1生态(天)子系统指标构成生态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于判断其对日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的影响程度,包括:①旅游资源的总量,反映了目的地旅游资源的禀赋状况.总量越多,可利用的空间越大;②旅游资源品质,反映了资源的价值和抵御灾害的能力.资源价值高,往往旅游资源的品质、等级也高;同时品质好的旅游资源,保护的压力越大,对整个资源的生态系统安全影响较大;③旅游资源结构,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结构多样,利用空间越大,越利于生态的平衡;④自然灾害发生概率,概率高,对整个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和资源安全的破坏程度越大;⑤植被覆盖率,影响了生态的自我恢复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性;⑥旅游资源承载力,反映资源容量的大小,容量越大,破坏程度越小;⑦旅游资源的退化速度,资源生态系统有进化过程,但是退化速度过快,直接影响生态的自我更新和生态平衡;⑧工业三废排放量,目的地工业企业排放的三废,造成的酸雨等物质对自然资源破坏严重.
3.2.2行为(人)子系统指标构成行为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来衡量旅游者、开发商、旅游经营者的行为和资源保护意识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程度,包括:①旅游资源的储备率,合理的预留储备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②旅游资源综合利用率,利用率越高,使用价值和程度越高,有利于保护旅游资源;③景区新增建设面积,影响了植被覆盖率和生态系统平衡;④本地居民人口增长率,人口增加,资源需求量增加;开发利用和破坏的机会加大;⑤旅游接待人次增长率,接待人次增加,对旅游资源的需求量越大,影响到旅游资源的承载力;⑥本地文化异化现象,文化异化对本地文化是一种破坏,不利于文脉的传承;⑦游客行为,文明的出游行为,对资源安全有利;反之,给景区景点造成破坏和环境污染;⑧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反映了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也影响到旅游资源安全;⑨本地居民资源保护意识,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影响到旅游资源安全.
3.2.3保障机制(机)子系统指标构成保障机制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于衡量保障措施和手段对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的作用大小,包括:①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制度,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旅游资源开发使用和保护越合理,旅游资源越安全;②管理人员的结构,管理组织结构合理,职责落实到位,责任到人,资源越安全;③资源安全教育和宣传情况,宣传教育以提高旅游资源保护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较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④资源保护的资金技术投入,资金技术的投入并不是越大越好,不投入也不利于保护,关键是科学的支配资金和利用技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开发利用的限制条件越多,门槛越高,开发的难度加大,直接减少了对旅游资源的破坏;⑥旅游资源保险状况,保险是化解和规避自然灾害对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灾害防范有利.
3.3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旅游景区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权重的赋值.通过旅游景区管理者、旅游者、院校专家们组成德尔菲小组,对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两两互判,构造判断矩阵,然后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步骤,使用yaahp0.5.2软件进行计算,分别计算出准则层、因素层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使用软件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评价因子权重的计算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系统中,行为子系统和保障子系统的权重值分别为:0.3528和0.3771,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程度较大,生态子系统的权重值为0.2702,说明先天的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禀赋,是旅游资源的一种生态进化和演化过程,而后天的人为因素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和破坏显著.三个子系统的各自指标权重情况:生态子系统各指标中,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影响相对较大,权重值为0.1592;工业污染物排放对旅游资源直接造成破坏,权重值为0.1179;退化速度是衡量资源安全的破坏速度,权重为0.1179;旅游自然的禀赋状况,如总量、品质、结构等影响也不小;植被覆盖率和资源的承载率也不容忽视,其权重值分别为0.1015,0.1122.在行为子系统中,根据权重值可以分成三层面,其一是本地居民的资源保护意识和行为,分别为0.1433,0.1199和0.1226,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较大;其二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旅游资源的储备率和综合利用率权重值分别为:0.】199和0.1147;其三是新增因素的影响,有新增建设面积、新增加的本地人口和旅游人次以及本地文化异化,这些方面也是旅游资源安全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保障子系统中,资金技术的投入和教育是重要的保障措施,其权重值为0.1948和0.1884;制度规范、管理队伍和利用的条件相对也比较重要,分别为0.1649,0.1704和0.1595;从目前看来旅游资源安全保险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权重值为0.1221,但是未来旅游资源安全保障的一项有力措施.4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管理的策略通过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系统的内容分析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值确定,可以了解影响旅游资源安全的因素及其程度.为更加全面加强旅游资源的安全管理,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本文提出如下相应的策略:4.1加强生态(天)子系统的安全管理对于目的地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安全,要求在旅游资源数量、质量、结构、承载率、抵御自然灾害和文化旅游资源文脉的传承等方面加强安全管理,保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旅游资源结构的合理性和文脉的永续传承,维护旅游资源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可持续性的旅游资源需求.具体措施有:①在旅游资源数量上,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总量进行摸底,统计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各自的数量,建立旅游资源档案,并调查分析旅游资源的状况,正在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需加强管理;对于尚未利用且濒临灭绝的旅游资源,加强保护、做好档案记录,使其自然进化;对于新发现的旅游资源,既要保护也要科学转化利用,维护旅游资源数量的多样性.②在旅游资源质量上,按照《中国旅游资源等级评价办法》,对目的地旅游资源等级进行评定,并依据等级采取保护措施.③在旅游资源结构上,既要保护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更需重视,以维持旅游资源的协调.自然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能力,能够稍微复原;而人文旅游资源破坏,将永远消失.通过建立生态博物馆、合理的舞台化等方式,让人文旅游资源得以永续传承.④对于旅游资源的承载率,在对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时,需要依据国家标准计算出旅游环境容量,为防止旅游高峰期因旅游容量超载导致事故发生和资源受损.⑤自然灾害是造成旅游资源危害的最重要的因素,为此,需针对在自然灾害中经常受损的旅游资源,通过安全技术构筑安全防护拦,强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⑥文化旅游资源是易损资源,虽然文化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一旦不注意保护,亦易失传.根据文化资源的等级申报相应级别的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确定好相关传承人,使人文旅游资源的文脉得以传承.
1.旅游资源的分类为了适应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满足我国旅游资源深入开发的需要,避免由于分类体系不统一对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开发的影响,国家相关部门针对我国国情制定出了统一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这些分类体系从满足实践需要的角度出发,不同于一般学术性或其他目的的旅游资源分类,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于2003年颁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旅游资源调查和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是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根据定义,旅游资源既包括现实性的也包括潜在性的,既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类。度量旅游资源的效能,应是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效能兼顾。资源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应视为辩证的统一体。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将有助于旅游资源分类的修订和逐步完善。
2.攀西地区旅游资源类型攀西旅游区包括攀枝花市(仁和区、东区、西区、盐边县、米易县)和凉山州(西昌市、冕宁县、盐源县、普格县)。该地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匹配天成,涵盖了国家标准的主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中规定的评分标准,对攀西地区的单体资源进行评价,将其分为五级。
二、攀西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
攀西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人文景观,优越的气候条件和浓郁的民族风情。(1)“阳光”风情攀枝花被称为“太阳城”、“四川的三亚”。攀西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的“岛状”立体气候,使之成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阳光明媚的旅游度假胜地。光热条件组合良好,年日照时数达到2700小时,年均气温20摄氏度左右,特别是冬季北国冰封大地之时,攀西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温暖如春,是休闲、度假、避暑、保健胜地。这种独特的气候和自然、人文景观与我国北部形成强烈对比,旅游市场具有双重互补性。丰富的光热与悬殊的温差适宜各种植物生长,使攀西地区成为著名的“生物大观园”。粮食作物一年三熟,甘蔗平均亩产可达7吨,一年可以养5季蚕,烟叶质量优良,芒果、石榴、荔枝、桂圆、菠萝蜜、莲雾、葡萄、香蕉、反季琵琶、台湾青枣、澳洲坚果等品系繁多、质地优良的水果四季飘香。游人冬季进入攀西地区,如瑞典、英国、德国人冬季在西班牙南部的阳光海岸度假。“攀西名泉”——红格温泉含有氡、镭、氟、氢、硫等多种矿物质,属国内罕见的氡矿泉,对人体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皮肤病、风湿性关节炎等都有显著疗效。温泉周围芭蕉树成林、紫荆花盛开,是冬季旅游胜地。(2)“度假”风尚度假旅游是指人们利用假期进行修养和消遣的旅游活动方式。度假旅游大多是人们为了身心健康的原因,或为了改变日常生活而到海滨、山林、温泉等空气新鲜、风景优美的地方所进行的消遣休闲活动。攀西地区具备众多兼具旅游观光、度假、避暑、疗养功能于一体的旅游资源,如红格温泉、欧方营地、普格温泉、金沙滩长江漂流培训基地、大黑山、螺髻山、格萨拉生态旅游区等。依托独特的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该地区将致力于国家球类主题公园、国家射击射箭训练中心、温泉天堂等项目的开发,力争将其打造成国际知名的旅游度假地。(3)“攀西风貌”攀枝花是中国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在高度封闭的环境中,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建成的一座钢铁钒钛能源之城,一座工业重镇。雅砻江上全国第一,世界第三的二滩水电站举世瞩目、令人震撼。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卫星发射场之一,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已经先后发射了33颗国内外不同型号的卫星。中国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蕴藏的巨大能量在攀西地区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中国人创造的奇迹,就在这崇山峻岭之间。攀枝花是一座由移民构成的嵌入式工业城市,其移民来自于五湖四海,加上攀枝花的世居民族,有43个之多,无疑是全国民族最多的城市之一。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纳西族、藏族、傈僳族、苗族、布衣、回族等少数民族也世居在这片土地上,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攀枝花迤沙拉俚濮彝族文化、大凉山彝族文化和泸沽湖摩梭人母系氏族文化遗址最具特色,品位极高,属世界精品。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绚丽的民族文化交织在一起,形成攀西地区特有的文化风情。由于受人为破坏较少,目前这些资源大都保留了未经雕饰的原始风貌,给人以强烈的新奇感,符合世界旅游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需求和趋势,具有强烈的吸引力。(4)“游憩”风光攀枝花称得上是旅游资源的“聚宝盆”,凉山州是四川省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攀西地区拥有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其主要旅游资源品位高、特色明显、组合性好,适宜开展生态旅游、文化观光、猎奇探险、民俗体验等多形式旅游活动。
三、攀西旅游资源比较优势
1.省内比较优势攀枝花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全年阳光明媚、气候宜人、四季可游,是四川省年平均气温和总热量最高的地区,被誉为“阳光城”。四川地区日照少,降雨多,尤其冬季气候阴冷,而攀西地区独特的气候资源不仅成为了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的有效载体,也为全省开辟特色旅游、精品旅游、提供了良好补充,填补冬季旅游空缺。
2.省际比较优势攀枝花、西昌北临成都,南毗昆明,是川西南、滇西北交通枢纽城市。较之于云南昆明,攀西地区昼夜温差小,全年阳光充足,四季宜人,更因攀钢、二滩、米易“红色年代主题园”和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现代工程凸显其自身的魅力;较之于,攀西地区海拔适中,物华天宝,可进入条件较好更加适合于旅游者常年旅游。攀西地区邻近周边有乐山——峨眉、丽江、大理、泸沽湖、香格里拉和“三江并流区”等世界级景区,易于充分发挥该地区东来西往、南连北接的区域性旅游优势和枢纽作用,积极融入大西南区域旅游经济协作和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构建川西南、滇西北区域旅游经济圈。
3.国内比较优势从全国范围来看,攀西地区有条件成为冬季旅游的理想目的地。攀西地区地处中国西部阳光地带,全年阳光明媚,气候宜人,四季可游,特别适宜冬季避寒。该地区冬季晴空万里,温暖舒适,当北国滴水成冰,南国也在寒风中度过时,攀西地区犹如“天然温室”一般,一派春光明媚的景象,这些独特的气候和自然、人文景观与我国北部形成强烈反差,旅游市场开发具有双重互补性。另外,区别与台湾和海南岛,这里既无台风危害,又不易受寒潮侵袭,而且比起海南冬季的骄阳来讲,攀西地区的温暖气候似乎更加具有“亲和力”,加之攀西地区融入了大量的移民文化,外地游客不必担心生活方式与旅游地格格不入,大大提高了旅游者在旅游地的适应性。
关键词:新疆;可续续旅游;战略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态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可持续发观念已经迅速普及到全球领域及各行各业。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许多种,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产生不同的认识,给予不同的定义。但是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而可持续旅游是可持续发展观在旅游业的应用,它注重社会、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到目前为止人们所认可的、唯一的可持续旅游的实现方法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偏重于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可持续旅游也引起许多学者与旅游者的关注,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在为保护本地旅游资源并提高收益而大力支持可持续旅游业替代传统旅游发展模式。
一、新疆发展可持续旅游的优势
(一)新疆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环境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八个国家接壤,接壤边界约5600公里。新疆位于中国的西北边陲,地域幅员辽阔。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远离海洋的干旱环境塑造了许多世界罕见的奇特景观。新疆有沙漠、高山、冰川、草原、河流,还有生长在不同环境的植物与生存在不同地域的野生动物。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所列的六大类型旅游资源新疆都齐备,并在68种基本类型中拥有56种,占全国实体旅游资源数量的83%。其中,国家特批的动植物保护区有29个。因此新疆被国内外旅客誉为“天然博物馆”。这些特有的自然景观构成了新疆的旅游资源体系。
新疆还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新疆是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居住着包括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俄罗斯族、锡伯族、满族等13个主体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不同的、生活习惯、民族习俗造就了得天独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在天山的南北分布着许多岩画、草原石人、历史文化名人的墓穴、烽火台等历史文化景点。
除此之外,新疆现有的22个城市中有13个城市在1998—2007年间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称。它们各具特色,例如:库尔勒市—梨城、吐鲁番市—葡萄之园、乌鲁木齐—亚心之都、喀什市—维吾尔故乡、哈密市—哈密瓜之乡、克拉玛依—两游之城(石油与旅游)、阿勒泰市—黄金宝石之都、伊宁市—花城、阿克苏市—20世纪60年代的小上海、博乐市—草原春城、昌吉市—乌鲁木齐的卫星城、阜康市—新疆的形象与旅游的代表作。这13座城市如同13个辉眼明珠闪烁着魔力,得到中外旅客的认可、引领者新疆旅游业的腾飞发展。
(二)政府对新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新疆是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为新疆带来了许多发展旅游的优惠措施。西部大开发的核心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新疆旅游业已经准备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逐渐形成,产业实力明显增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旅游宾馆、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配套设施等全面发展,初步形成了六大要素齐备的综合产业体系,能够为今后发展可持续旅游提供条件。近几年来,当地旅游局为了提高旅游业的地位,牢固树立“以保护家园为最终目的,发展可持续旅游”的理念,进行了“一卡通”、“旅游绿色通道”、“新疆人游新疆”等好政策来帮助新疆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三)社会的关注与客源市场的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有了变化。“出去旅游”变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大大促进了旅客的数量。对于新疆来说国际市场上是客源市场的主体。2009年全疆共接待入境旅游者35.5万人次,同比下降2.8%,创汇1.37亿美元、同比增长0.63%;接待国内旅游者209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6.7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了4.4%和10.7%。在充分考虑新疆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自治区旅游局制定了2010年旅游发展目标,接待入境旅游者50万人次,同比增长40%,旅游创汇1.93亿美元,同比增长40%;接待国内旅游者2500万人次,同比增长19%,国内旅游收入220亿元,同比增长24.5%。新疆旅游客源的扩大为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新疆发展可持续旅游业的意义
可持续旅游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满足现代人的旅游需求,也不危害后代人的利益。这对像新疆这样的地处内陆又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地区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新疆的旅游最初是以自然资源为源头,以水域风光和民族风情为吸引力。人文资源与自然环境脱节,自然环境与古代人工建筑只是某些主要生态因素简单组成的产物,所处环境没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保留不完整。新疆旅游资源的这种“天性”和“不完整”特征,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所在。
(一)发展可持续旅游有助于新疆实施扶贫战略
《中国问题探究》中显示,新疆的贫困县有25个,多数位于少数民族居住地区。而消除贫困是中国迈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步骤。对于广大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应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但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即使是生态旅游也会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传统旅游业的发展多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对旅游资源采用的是“掠夺式”的开发,使得旅游活动范围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只有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确保新疆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促进新疆经济的蓬勃发展。
(二)保留民族历史文化
新疆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地区,在这片沃土上生活着47个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及文化艺术,如享誉中外的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麦西来甫”、哈萨克族的“姑娘追”、“黑骏马舞”、克尔克孜族的名诗“玛纳斯”等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旅游景观。但由于被忽视,出现了“民族文化的淡化”、“失去本质”等现象。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保留好这些宝贵的民族遗产。
(三)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新疆的旅游资源大多数属于不可再生性资源,对旅游资源的低水平的开发及来自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各方面的影响给新疆旅游资源造成了相当大的损耗。因此新疆旅游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资源的破坏和旅游环境的污染。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通过开发达到保护的目的。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使人们提高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自觉性,推动保护的发展,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三、新疆发展可持续旅游的战略
(一)建设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完善法律体系,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得以生存的基础,而制度在生态资源利用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所不可或缺的。因此应建立以旅游资源区域管理为主,行政区域管理为辅的管理体制,利用制度和法律体系,完善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法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以“制度”来提高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保护旅游资源的责任。
(二)增强可持续旅游支撑体系建设,增强生态旅游的科技含量
推进可持续旅游健康、有序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可持续旅游的支撑体系。(1)要进一步加强旅游景区的环境整治工作,做好宣传,提高游客的保护意识。(2)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规划的要求,在环境容量和生态承受能力的范围内,完善交通、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可持续旅游的发展打好基础。(3)要加强可持续旅游的研究,提高其科技含量。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挖掘科学内涵,增加科普场所建设,不断提高可持续旅游的科技含量。
(三)要实施可持续旅游的品牌战略
新疆的旅游业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吸引游客的品牌。新疆有许多极具旅游价值的旅游资源并不被人所熟知。新疆的旅游往往给旅客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建议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把可持续旅游的科学理念贯穿到现实中去,在市场上树立起新疆可持续旅游的典型,从而推进可持续旅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白光润.生态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关键词:旅游资源;资源安全;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开展各项旅游活动的载体.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由于各项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措施不到位、经验缺乏、加上旅游者自身安全意识淡漠以及对旅游安拿问题研究相对滞后等诸多原因,旅游资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如稀之宝的敦煌壁画和雕,面临风化剥落的威胁;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的汉白玉浮雕、铜制品,遭受酸雨的侵蚀;一些曾扬名灭下的苏州园林和庭院,正从地图上消失;举世闻名的云南石林,也越来越受到人为的破坏……与此同时,旅游地传统的民风民情文化逐渐被异化、冲淡或消失等等.自然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即使在一定程度上能更新但也不能恢复原生态,人文旅游资源一旦被毁将就水远失去,旅游资源安全问题应该引起足够关注.因此,深入旅游资源安令研究,加强旅游资源安全管理,对旅游资源进行安全评价,查找、分析和预测旅游资源安全系统存在的危险、隐患,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以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
1.1旅游资源的定义国外把旅游资源称作旅游吸引物(touristat—tractions),它不仅包括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而且还包括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因素,甚至还包括舒适快捷的交通条件.而在我国,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视角,对“旅游资源”概念的具体界定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认识,提出了许多关于“旅游资源”概念的表述.但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比较确切和规范的是:“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等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涵盖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类型.
1.2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生产资料,是旅游活动最基本的载体.换句话说,旅游资源安全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稳定,旅游资源安全的内涵和意义深远.谷树忠,等人(2006)在综合各种解释和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资源安全”的基本定义,所谓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这个概念揭示了资源安全的本质,在我国使用较为广泛.鉴于此,我们可以得出,旅游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可以获得稳定的旅游资源供给,同时旅游资源基础难以依存的生态系统处于良好或免遭不可恢复破坏的状态.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旅游资源需在数量、质量、结构和功能上保证持续、稳定的供给.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需考虑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各地区在旅游开发利用时,做到有一定的旅游资源赋存量或储备量,以备及时、持续的利用.二是人们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保证旅游资源基础的生态系统不被破坏.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对外进行着物质、能量的交换,以维持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平衡.此外,我国也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去分析和探究旅游资源安全的本质内涵.如:从经济学观点来看,是指其对一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具体来说是指旅游资源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状态.在旅游生产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资源的占有和使用过程,以及原始提取、加工改造中,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改变、可利用范畴的延展或局限;在旅游资源分配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所获利益的再分配问题;在旅游产品交换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产品在市场流通渠道中的畅顺;在旅游资源消费中的资源安全,是旅游者对作为旅游产品载体的旅游资源的占用与消耗.消费结构越合理,旅游资源利用效率越高,对资源的破坏越低.从可持续发展观点看,旅游资源安全是指是在生态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基础之上,旅游业的发展要以不破坏其难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其他资源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观念,运用科技创新方法,维持生态系统与人文环境的动态协调,实现可持续利用资源并且有助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利用.由此可见,旅游资源安全的内容丰富,需要深入探讨.2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的“天一人一机\"系统旅游资源安全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通过对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和内涵的研究,我们将影响旅游资源安全的因素分为三个子系统,即旅游资源安全状态应由生态子系统(天)、行为子系统(人)和保障机制子系统(机)三大子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2.1生态(天)子系统生态子系统是天然禀赋状况,是旅游资源安全的基础,为旅游资源安全提供基本保证.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主要由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结构、质量和资源的承载能力等组成.一地区旅游资源禀赋种类、结构的多样性增加了旅游资源供应的安全性,也满足多样性的旅游需求,促进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资源的质量越高,开发利用的成本越低,利用效率越高,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度开发,所以旅游资源的安全程度也就越高;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数量做保证,某种程度上说,数量越多越安全;另外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抵御自然等灾害能力越高,则安全的保证程度越大,反之资源短缺、脆弱,安全的可靠程度就低.保证旅游资源的生态子系统的安全,就是要维持生态系统在数量、种类、结构等方面平衡,实现旅游资源的自我更新和恢复.
2.2行为(人)子系统行为子系统是人类的行为对旅游资源安全影响的直接作用力,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行为、旅游企业经营行为、以及旅游者行为等构成.旅游资源安全问题的很大方面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例如:开发商在景区的大量建设、过度开发;旅游企业过分商业化、舞台化,扭曲民俗旅游资源的原始性;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旅游者外来文化对旅游地的传统文化的冲击等.旅游资源的行为子系统的安全,就是树立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观念,防止n-目开发、重复建设、模仿跟风;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防范经营过程中造成生态破坏;严厉禁止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减少旅游者的“碳足迹”.
2.3保障机制(机)于系统旅游资源安全的保障机制子系统主要为生态、行为子系统的安全提供组织制度和物质技术保障,它由安全管理组织、安全政策制度、安全资金技术、周边礼区保障、事故保险等方面内容组成.安全管理组织是整个旅游资源管理的组织保证;安全政策制度关系到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的有力执行;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离不开资金、技术的支撑;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离不开剧边礼区的支持;旅游资源安全保险是规避、化解旅游资源利用过程中遇到风险的有力手段.保障子系统的内容共同为旅游资源安全的提供安伞保障.在旅游资源安全系统中,生态子(天)系统安全为旅游资源安全提供皋本保证;行为(人)子系统安全决定于行为作用力的正负,正向作用力可以减少旅游资源发利用中的损失,是旅游资源安全系统的重要推动.保障机制(机)子系统是为旅游资源安全的生态、行为子系统提供管理支持、资金和技术等保障,是生态子系统和行为子系统安全的重要调控.3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3.1旅游资源安全的研究现状关于资源安全的评价研究成果较多,如王礼茂(2002)分析了影响资源安全5个主要因素(资源本身的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运输因素、军事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14项指标,初步组成了资源安全的评估指标体系;姚予龙、谷树忠(2002)研究了资源安全的机理,阐释了资源安全的经济学含义;梁亚红(2008)。在明确影响自然资源安全的主要因素(资源因素、政治因素、运输因素、经济因素、军事因素、技术进步和资源替代因素)基础上,构建了含有资源禀赋状况、资源开发状况、资源进口安全、政治安全因素、经济安全因素、运输安全因素、军事安全因素7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的自然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内容较为全面.然而,国内外关于旅游资源安全层面的研究不多,学者大多是探讨旅游资源的评价。和旅游资源安全『口j题产生的原凶12-14~,认为主要南自然破坏和人为破坏造成;另外,我国还有些学者针对旅游地生态安全进行_r评价,如曹新向(2006)¨根据生态足迹模型,并以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和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的比值米确定旅游地生态安全的状况,构建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周国海(2009)¨以生态安全理论为基础,应用压力一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压力指标反映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负荷,状态指标表征环境质量、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的状态,响应指标表征人类面临环境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它较好地反映了自然,经济,环境,资源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些研究都是旅游资源安全的重要内容,对于构建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不乏有启示意义.3.2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和系统分析,以及参考已有的相关文献,同时按照层次分析法的结构,提出旅游资源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共分三层次(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共23个指标,其中生态(天)子系统包含8个指标,行为(人)子系统包含9个指标,保障机制(机)子系统包含6个指标,具体见表1.
3.2.1生态(天)子系统指标构成生态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于判断其对日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的影响程度,包括:①旅游资源的总量,反映了目的地旅游资源的禀赋状况.总量越多,可利用的空间越大;②旅游资源品质,反映了资源的价值和抵御灾害的能力.资源价值高,往往旅游资源的品质、等级也高;同时品质好的旅游资源,保护的压力越大,对整个资源的生态系统安全影响较大;③旅游资源结构,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结构多样,利用空间越大,越利于生态的平衡;④自然灾害发生概率,概率高,对整个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和资源安全的破坏程度越大;⑤植被覆盖率,影响了生态的自我恢复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性;⑥旅游资源承载力,反映资源容量的大小,容量越大,破坏程度越小;⑦旅游资源的退化速度,资源生态系统有进化过程,但是退化速度过快,直接影响生态的自我更新和生态平衡;⑧工业“三废”排放量,目的地工业企业排放的“三废”,造成的酸雨等物质对自然资源破坏严重.
3.2.2行为(人)子系统指标构成行为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来衡量旅游者、开发商、旅游经营者的行为和资源保护意识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程度,包括:①旅游资源的储备率,合理的预留储备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②旅游资源综合利用率,利用率越高,使用价值和程度越高,有利于保护旅游资源;③景区新增建设面积,影响了植被覆盖率和生态系统平衡;④本地居民人口增长率,人口增加,资源需求量增加;开发利用和破坏的机会加大;⑤旅游接待人次增长率,接待人次增加,对旅游资源的需求量越大,影响到旅游资源的承载力;⑥本地文化异化现象,文化异化对本地文化是一种破坏,不利于文脉的传承;⑦游客行为,文明的出游行为,对资源安全有利;反之,给景区景点造成破坏和环境污染;⑧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反映了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也影响到旅游资源安全;⑨本地居民资源保护意识,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影响到旅游资源安全.
3.2.3保障机制(机)子系统指标构成保障机制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于衡量保障措施和手段对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的作用大小,包括:①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制度,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旅游资源开发使用和保护越合理,旅游资源越安全;②管理人员的结构,管理组织结构合理,职责落实到位,责任到人,资源越安全;③资源安全教育和宣传情况,宣传教育以提高旅游资源保护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较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④资源保护的资金技术投入,资金技术的投入并不是越大越好,不投入也不利于保护,关键是科学的支配资金和利用技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开发利用的限制条件越多,门槛越高,开发的难度加大,直接减少了对旅游资源的破坏;⑥旅游资源保险状况,保险是化解和规避自然灾害对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灾害防范有利.
3.3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旅游景区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权重的赋值.通过旅游景区管理者、旅游者、院校专家们组成德尔菲小组,对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两两互判,构造判断矩阵,然后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步骤,使用yaahp0.5.2软件进行计算,分别计算出准则层、因素层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使用软件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评价因子权重的计算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系统中,行为子系统和保障子系统的权重值分别为:0.3528和0.3771,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程度较大,生态子系统的权重值为0.2702,说明先天的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禀赋,是旅游资源的一种生态进化和演化过程,而后天的人为因素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和破坏显著.三个子系统的各自指标权重情况:生态子系统各指标中,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影响相对较大,权重值为0.1592;工业污染物排放对旅游资源直接造成破坏,权重值为0.1179;退化速度是衡量资源安全的破坏速度,权重为0.1179;旅游自然的禀赋状况,如总量、品质、结构等影响也不小;植被覆盖率和资源的承载率也不容忽视,其权重值分别为0.1015,0.1122.在行为子系统中,根据权重值可以分成三层面,其一是本地居民的资源保护意识和行为,分别为0.1433,0.1199和0.1226,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较大;其二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旅游资源的储备率和综合利用率权重值分别为:0.】199和0.1147;其三是新增因素的影响,有新增建设面积、新增加的本地人口和旅游人次以及本地文化异化,这些方面也是旅游资源安全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保障子系统中,资金技术的投入和教育是重要的保障措施,其权重值为0.1948和0.1884;制度规范、管理队伍和利用的条件相对也比较重要,分别为0.1649,0.1704和0.1595;从目前看来旅游资源安全保险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权重值为0.1221,但是未来旅游资源安全保障的一项有力措施.4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管理的策略通过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系统的内容分析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值确定,可以了解影响旅游资源安全的因素及其程度.为更加全面加强旅游资源的安全管理,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本文提出如下相应的策略:4.1加强生态(天)子系统的安全管理对于目的地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安全,要求在旅游资源数量、质量、结构、承载率、抵御自然灾害和文化旅游资源“文脉”的传承等方面加强安全管理,保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旅游资源结构的合理性和“文脉”的永续传承,维护旅游资源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可持续性的旅游资源需求.具体措施有:①在旅游资源数量上,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总量进行摸底,统计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各自的数量,建立旅游资源档案,并调查分析旅游资源的状况,正在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需加强管理;对于尚未利用且濒临灭绝的旅游资源,加强保护、做好档案记录,使其自然进化;对于新发现的旅游资源,既要保护也要科学转化利用,维护旅游资源数量的多样性.②在旅游资源质量上,按照《中国旅游资源等级评价办法》,对目的地旅游资源等级进行评定,并依据等级采取保护措施.③在旅游资源结构上,既要保护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更需重视,以维持旅游资源的协调.自然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能力,能够稍微复原;而人文旅游资源破坏,将永远消失.通过建立生态博物馆、合理的“舞台化”等方式,让人文旅游资源得以永续传承.④对于旅游资源的承载率,在对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时,需要依据国家标准计算出旅游环境容量,为防止旅游高峰期因旅游容量超载导致事故发生和资源受损.⑤自然灾害是造成旅游资源危害的最重要的因素,为此,需针对在自然灾害中经常受损的旅游资源,通过安全技术构筑安全防护拦,强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⑥文化旅游资源是易损资源,虽然文化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一旦不注意保护,亦易失传.根据文化资源的等级申报相应级别的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确定好相关传承人,使人文旅游资源的“文脉”得以传承.
4。2加强行为(人)子系统的安全管理加强行为子系统的安全管理,形成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序,促进游客养成文明的出游行为,促使目的地旅游企业规范经营,增强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的文化认同.行为子系统管理的具体措施:①要贯彻执行土地、城建、林业、园林、水利等部门对资源开发利用行政许可,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准人门槛,健全科学的旅游资源使用审批.对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方案需连同有关部门认证,建立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序.②规范目的地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旅游管理部门树立科学的经营观,注重长远利益,引导旅游企业守法经营,严格禁止盲目跟风、模仿,重复建设给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同时在限制旅游景区内企业的数量,在经营期间强化环保观念.③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也一再影响了资源的安全,景景点垃圾成堆、废气物难以处理,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致使物种灭绝,毕态失去平衡.为此,倡导文明出游,“低碳”出行,减少“碳足迹”,景区适当给文明出游的旅游者予奖励.④旅游者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生活方式、着装礼仪等,目的地居民日常生活受到影响,有的产生了“异化”和“崇拜”现象,甚至“文化冲突”等行为.为此,目的地需设立文化体验区,让游客参与当地的文化活动,使其了解文化渊源,不断增强主客双方的文化认同.
宗教旅游与宗教文化体验活动、密切相关,同时宗教旅游对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当宗教圣地被赋予旅游功能时,它不仅是宗教、文化的殿堂,而且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经济单位’。
一、宗教旅游的内涵
费尔巴哈在其《宗教之本质》一书中,开篇名义地指出:“依赖感乃是宗教的根源。”宗教给予人们希望,并丰富其精神生活。按照更为强调宗教活动还是更为强调旅游活动标准,将现有宗教旅游的定义划分为宗教性、旅游性、综合性三大类型。
(一)宗教性定义
宗教性定义认为宗教旅游主要是以宗教信徒为主,因其宗教目的或动机而从事的具有强烈宗教色彩的旅游活动。
(二)旅游性定义
旅游性定义强调以非宗教信徒为主体,注重经济效益,同时认为宗教旅游主要表现为由非宗教信徒围绕宗教旅游资源开展的修学、观等活动,虽然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但以文化性、娱乐性为主导。
(三)综合性定义
综合性定义则兼顾宗教信徒和非信徒为主体,无论是出于宗教目的或是个人兴趣,以观赏宗教艺术、圣迹或体验宗教及其文化内涵等的旅游活动都属于宗教旅游范畴。综合性定义是对宗教性定义和旅游性定义的调和与融适,笔者文中的“宗教旅游”则以综合性定义解释。
二、发展澳门宗教旅游的缘由
(一)澳门汇聚中西宗教文化
澳门是最早的天主教东亚传教中心, 被誉为“上帝圣名之城”。如今,圣堡罗教堂遗迹仍被誉为澳门的象征。西方传教士来到澳门, 影响着整个澳门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多的内地居民不断到澳门做礼拜或洗礼。中西方文化汇聚有其深厚的宗教渊源。
(二)宗教是澳门风俗文化的主要部分
宗教与人文发展紧密相关, 澳门的宗教已然成为孕育传统、保存文化的依托, 同时也成为其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澳门汇集中西宗教文化,其宗教名胜是澳门旅游资源的主要部分,寺观园林建筑、绘画书法、神像雕塑等文化景观成为澳门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支撑。
(三)澳门具有丰富的宗教人文景观
澳门的宗教人文景观, 见证了当地历史沧桑,成为澳门文化旅游的主要资源。作为观光旅游和文化旅游产品的宗教旅游, 澳门的寺观庙堂,具有丰富的观赏性,成为当时建筑的典范,同时也为现代澳门旅游市场带来经济效应及社会效应。
三、澳门宗教旅游的发展路径
(一)出家+宗教旅游
近年来,有偿体验寺庙生活成为一种潮流。旅游者为寻求心灵宁静、剔除内心杂念、缓解生活压力而选择寺院出家度假。宗教旅游是一种源于心理深处的推动力而促成的,旅游者可以通过宗教旅游获得心灵上的释放和满足,整个过程中的体验色彩非常鲜明。澳门可以借鉴宗教出家旅行的做法,在坐落路环岛的迭石塘山上,占地近7000平方米,澳门迄今规模最大的庙宇天后宫来运作这个“出家项目”,缘于澳门丰富的宗教资源和出境游的异常体验,相信会有许多人纷至沓来的报名。
(二)义工+宗教旅游
借鉴“常青义教”项目,以调动退休教师资源下乡的社会创新方法使贫困地区的学校与城市共享优秀教育资源,实现提高农村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等为根本目标。澳门可以借鉴这个项目运作的模式,以宗教或者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等非盈利组织的名义开发一些项目,这些项目是澳门急需人才的,通过招聘一些澳门急需岗位上的义工来帮助澳门弥补人力资源紧张的问题,当然其中也要给这些义工或志愿者适当的生活补助。
(三)婚庆+宗教旅游
在教堂举行与众不同的婚礼是年轻人所期盼的,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结婚只有一次,都想办得隆重、高端和令人难以忘怀,澳门有那么多相对来说比较有名的教堂,比如主教座堂、圣老楞佐教堂、圣母玫瑰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圣安多尼教堂,还有一些其它教堂也可以做适合那些婚礼举办规模不大的基督教宣讲教堂等。在教堂举办婚礼也可以成为游客来澳门旅游时的观赏点,让游客带着一种学习的心态去感知到澳门人是怎么样在教堂举行婚礼的,成为一个不错的吸引物。
(四)心理+宗教旅游
心理旅游指的是暂时离开快节奏的生活,和一个亦师亦友的心理医生一同出发,在大自然中敞开心扉,面对山水说心事,并在旅途中接受心理医生的疏导。其心理学内核其实就是展开社交训练,其最大的作用就是教人学会休息,学会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寻找自由呼吸的天地,从而更好地解决生活中脑力疲惫和心理烦累的问题。澳门可以借助其独特的宗教优势,把宗教和心理旅游结合起来,可以设计“禅宗心理旅游”,让一些心理亚健康的人通过宗教旅游给予其心理按摩从而矫正自己的心理,回归到正常。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文化旅游;成都旅游.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今后全球发展的永恒主题和战略目标。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诸多领域的发展都有指导意义。近年来人们开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注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旅游可持续发展》指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与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许多旅游地各具特色,旅游发展不能破坏这种关系。
过去人们对旅游的研究一直侧重于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然而最近,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强调“旅游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强调要提高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文化素质,强调对于文化涵义的理解和文化旅游的开发,以利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同步进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旅游需求的发展,其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其核心是使旅游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融为一体。很显然旅游可持续发展包含了旅游与自然、文化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强调较多的是自然生态的持续性,而对文化的持续性是否该明确纳入生态旅游,以及如何实施,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还很模糊。
(二)文化旅游的涵义.
旅游是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的新兴产业。人们从事旅游活动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或休闲度假,或游历观光,或发古思幽,或审美求知,或探索人类文明的奥秘,或寻求人生的新鲜体验,凡此种种,无不与文化相连。自然风光有文化,民风民俗是文化,古史幽情深蕴文化特质,时代风采更是充满人文精神。旅游的本质就是文化探寻、文化消费和文化享受。现代社会,没有文化追求的旅游是不存在的,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也是难以发展的。
文化旅游可定义为: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文化旅游是相对于自然观光、度假疗养等而言的一种特殊旅游类型。中国文化旅游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1]。
(三)文化旅游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可以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1)增强旅游吸引力,宏扬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旅游业,开展文化旅游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强景点吸引力,提高经济效益,还可大力弘扬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也可改变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懂中国文化这一状况。站在旅游经营者的角度而言,文化旅游是一种产品设计的战略思路,只要旅游经营者在策划旅游产品时考虑到为该产品增添文化色彩,例如,在设计观光旅游产品时,注重对景点历史文化背景的解释。“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突出旅游吸引物———文化气息的创意可以融入到各种形式的旅游产品中去,并且可以增加旅游景点的内在魅力。2)节约成本,实现对有限资源的无限开发。旅游资源主要为不可再生资源,保护好完好的古迹、完美无损的自然环境,并充分挖掘充满生机的传统文化,不对旅游资源进行任何的破坏,能保持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上世纪80年代,成都市曾经在宽、窄巷子拆除了一批破旧的建筑,然后在其原址上修建仿古建筑,但是这种制造假古董的方式后来被证明是大大的失败。经过这么多年摸索,后来得出的观点就是通过政府配置资源,然后将这些资源整合,以提升周边土地资源的价值,最终达到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采取“只迁不拆,旧瓶装新酒”的方法。即将居民迁出之后,对原有建筑进行修缮,保护原汁原味古旧的特色,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客栈等方式,开发其旅游功能。目前宽、窄巷子的改造即将启动。开展文化旅游有利于各地区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有利于各地文物古迹、风景园林、民间技艺等的保护和发展。3)实现绿色开发、绿色经营、绿色管理促进旅游发展的良性循环。文化旅游的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之上。它可以保证文化资源的持续利用,强调文化开发与保护的同步,文化发展与研究的协调,同时也可以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文化遗产,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文化完整以满足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也有利于保持旅游景点的“原滋原味”,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观赏杜甫草堂,游客不会对眼前这座“饱经沧桑,其貌不扬”的庙宇大失所望,不会认为“一个破庙有什么好看的”的想法。正是由于景点中所蕴涵的文化,它记载着这位大诗人的许多往事。而这种对历史的回忆就会使游人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也使旅游活动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因此,对游客来说具有更大的魅力。
二、成都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与优势文化和旅游相融合,构成了成都旅游的一大形象和特色,为成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把文化资源和旅游有机融合起来,依托成都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充分发挥文化的旅游功能,是不断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成都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一)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成都是城市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兴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农业兴旺,手工业发达,天下谓之“天府之国”。特别是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之后,成都成为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成都从未断过的文化链,在历朝历代都闪烁出亮点。早在汉代成都就创办有中国第一所官办学校———文翁石室,即现在的成都石室中学。这里文人荟萃,汉有司马相如、杨雄和才女卓文君,唐有女诗人薛涛,五代有绘画大师黄荃,宋有史学家范祖禹,明有大学者杨慎。大诗人李白、杜甫、陆游等曾寓居成都,古代文明为成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
(二)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和多元性优势成都是1982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地下历史文化遗产和地面文物古迹大多分布在城市西北面,即西至都江堰、杜鹃城遗址及鱼凫城遗址,北至有大量文物出土的广汉三星堆及最近发现的三道堰古城遗址。目前,成都正在整合现有旅游资源,打造三国文化、道教文化、古蜀文化三大历史文化“名片”,加之“地方特产”的川剧和正在建设的成都戏曲艺术表演中心,去年开始兴建的沙河工程及府南河后期整治,又将为成都推出全国独具特色的水上娱乐和沿河观光旅游带。成都及周边地区形成了“三环旅游圈”,即以武侯祠、杜甫草堂、永陵、府南河等28处人文名胜为主的城区旅游圈;以都江堰-青城山、大邑西岭雪山等10片风景名胜区为主的市郊旅游圈;以“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佛教圣地”峨眉山-乐山大佛、长江三峡、稻城香格里拉为主的辐射旅游圈。“三环旅游圈”互为依托,成都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一个休闲旅游的中心枢纽和中转站。这对推动成都文化旅游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
三、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实现成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有其丰富的内涵和自身的发展规律。一个地方的旅游能够兴旺发达,最终还要依靠旅游资源的内在品格。因为一个城市的自然旅游资源是极其有限,并且是不可再生的。成都要实现“旅游经济强市”的目标就必须更新观念,树立文化旅游发展观,走文化旅游之路。大部分外国人来中国旅游的兴趣大体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古迹的占49%,体察民俗风情的占22%,观赏文艺美术的占7%,品尝风味佳肴的占17.5%,其他占4.5%。可见,吸引国际游客的主要不是游览或玩乐,而是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从国内看,凡是旅游业发展好的城市和地区都是因为文化的吸引力,如北京、西安、上海、杭州、丽江等。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只有文化才会是永久的,才会富有永远的魅力,永驻旅游者心田,只有发展文化旅游,才能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增加游客消费,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有效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实现成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
(一)结合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准确定位成都旅游形象
城市旅游形象是城市的名片,对认识城市起着导向性甚至是标志性作用。准确的旅游形象定位有利于游客的有效识别。我认为,从成都的资源尤其是文化旅游的特点出发。成都旅游形象定位为“休闲之都”比较恰当。
休闲其实就是一种很个性化的休息娱乐方式,曾有专家下定义说:“休闲是指从外界环境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使个体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去休息、消遣、培养与谋生无关的智能,自发地参加社会活动和自由发挥创造力活动的总称。其本质就是8小时以外的恢复身心、发展自我的活动。”其实说简单点就是使人放松的方式[2]。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活”和“消费”对经济发展同样重要,休闲的观念也日益加强,休闲将成为一种生活的剂,具有极大的牵引力。国内著名的杂志《新周刊》曾把成都评为中国第四城,其中一项重要的指标是成都人在现代文明下享受了令其他城市的人们羡慕的悠闲。成都在秦汉之际便形成了一种安于闲适享乐的生活方式,如《汉书》云:“巴蜀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食之饶,民食稻鱼,亡凶年忧,俗不愁苦,而轻易佚。”从古至今,成都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丰富、物产富饶,形成了蜀人享受自然、享受人生的生活内容。成都的茶馆林立,全城各种档次的茶馆共有四千多家。有地处老街古巷青砖瓦屋的,有倚在河畔桥头百姓人家的,有藏在林间空地树荫中的,有热闹的,有安静的。从一元一碗的盖碗茶,到上百元一杯的精品茶。如成都的“顺兴老茶馆”,人们在那里可以古巷探幽、古镇采风,其茶馆更是文化品位十足。下午和晚上亭台楼阁里身着古装的演员表演的川剧、说唱、古筝、杂技等民间地方戏以及“变脸”、“吐火”、“滚灯”等绝技大受中外游客欢迎。在这里真正尝到了四川文化,感受到了成都迷人的魅力。边喝茶,边聊天,老朋友叙叙旧情,商场伙伴谈谈生意,亲朋好友围在一起搓几圈麻将。成都人的休闲生活丰富多彩,除了川茶外,还有川酒、川菜、川戏、“两蜀”(蜀锦、蜀绣)、摆龙门阵、打麻将……五花八门,令人应接不暇。成都还有许多历史纪念碑、寺庙、公园、购物中心、文艺演出中心以及咖啡屋、酒吧、迪厅及各类卡拉OK歌城等众多富有现代气息的休闲场所[3]。
(二)加强文化旅游的规划与研究,制定旅游业总体规划.
成都应把发展文化旅游纳入旅游规划,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加强与文化部门的横向联系,开拓文化对繁荣旅游事业的各种新途径。强化文化交流,尽可能地向游客展示蜀文化的概貌和特征,丰富文化旅游的内涵,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实现传承、保护、挖掘、开发的有机统一;培育古蜀文化、川西民俗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体系,不断提高城市品位。文化旅游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成都的府南河前期综合整治工程中我们能体会其文化功能,从河堤的栏杆到各个景区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充实了很多历史文化的内容。府南河延线的8大景点中大多都包含着成都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保留了万福桥附近的一片原有民居以及水井坊片区,使她成为成都真正意义上的“母亲河”。这种突出文化资源的景点改造不但增添了城市活力,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品位。
(三)努力提高导游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要发展文化旅游,开发者、经营者就必须具备相应的中国传统文化、蜀文化的素养。从一定意义上讲,旅游的组织者、旅游过程中的服务者实际上就是文化的传播者。文化旅游能否发展与深化,导游是关键。由于旅游吸引物的外部形态和内在意蕴是不一样的,只有旅游者在旅游过程当中是从深层次去观赏吸引物的内在美,领略它悠久的历史及灿烂的文化,而不是简单地走马观花,游山玩水,仅仅惊叹于其外表的壮观,只有旅游者是以这种旅游方法去从事旅游活动的,我们才可以说旅游者在从事文化旅游活动。优秀的导游在文化旅游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必须大力提高导游队伍的文化素养并增强其对旅游文化的宣传意识和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在新线路推出之前还要对导游进行针对性培训。避免出现导游“游而不导”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