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思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两天来,我们组织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对全县12个乡镇的新型民居建设、产业开发、现代农业、生态建设等工作进行了观摩。刚才,湛鸿县长回顾总结了今年以来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全面安排部署了秋冬农业农村工作,我完全同意。一会儿,冯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一并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估价前八个月农业农村工作
今年以来,各乡镇、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体会和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实现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增收致富作为中心任务,突出重点,扎实工作,推动了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健康发展。通过平时检查和这次现场观摩,前八个月工作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转变观念思路新。年初,我们组织各乡镇、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到北京、山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后,确定了用大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用大载体推动跨越发展、用大创业实现安居乐业、用大和谐促进平安稳定的工作思路,进一步确立了跳出农业抓农业、城乡互动促农村、转移农民富农民的工作方法。通过召开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等几次大型会议,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明确了目标,落实了任务,安排到位,部署周密,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各乡镇、各部门抓有目标,干有方向。
(二)抓早动快效率高。经济工作会后,迅速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千名干部进万家,扶农惠民抓落实”活动,迅速掀起了春季工作热潮。紧接着召开了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综合现场会议,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进程。分管领导、包乡镇领导带队深入乡村调研落实工作。农工、农业、考评等部门开展重点工作专项督查。其他各部门单位也都认真履职,全力抓好各自工作落实。各乡镇迅速行动,抓早动快,工作措施得力,变化大、效率高。
(三)亮点纷呈创新多。一是现代农业发展走出了新路子。确定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完成了井坪现代农业示范园征地、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周湾、长城农业机械化、水利化试点工作效果很好。涌现出了庙沟楼房掌惠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周湾罗涧蔬菜合作社等15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力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二是生态建设走出了新路子。先省市一步调整生态建设思路,变单一林种栽植为混交栽植,变全县栽植为重点绿化,绿化公路沿线重点部位6.2万亩,栽植以松柏、小叶杨为主的各类树种2200万株,调整林分结构2.5万亩,种植花草7200亩,春季绿化工作效果明显。三是新型民居建设走出了新路子。以“一区一线一点”为重点,启动实施第三轮新型民居建设工程,鼓励农民搬出偏远地带,到“就镇、就路、就近”,“有田、有水、有路”的地方居住,实施转移农民富农民。在县城陈子沟实施集中搬迁安置工程。五谷城、长城、铁边城等乡镇驻地的集中搬迁改造力度大、进度快。
(四)全面发展效果好。在现代农业、生态建设、新型民居工作取得新突破的同时,引黄工程有了实质性进展,国家、省市已初步同意,正在积极和盐池、定边等邻县洽谈引水接口问题,解决水资源缺乏、安全用水问题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稳步发展以大棚蔬菜为主的棚栽业,采取“四抓”的办法促进了果业发展。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和村围经济,种植各类经济林果54万株。同武汉凯迪公司签订了20亿元的生物质能源林项目协议,文冠果种植开发前期调研规划基本完成。土地整理、能源建设、农民教育等工作也都有了新进展。
但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工作思路调整不到位。个别乡镇、部门工作部署和工作节奏跟不上县上的要求,对现代农业、村容整治、产业配套、民居建设、生态建设、人饮安全、小城镇建设和农民教育等重点工作把握不准,规划仓促,盲目建设,与县委、县政府工作的思路和要求有所偏离。二是示范带动不明显。县上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各乡镇部门也积极配合,在全县建设了很多示范点,但基本上都是靠行政推动、政府投钱抓出来的,不是农民自愿干出来的,推广力度和辐射效应不大,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管理机制不灵活。政府职能没有完全转变,农业产业发展的机制不够健全,没有企业、协会加盟,缺少合理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带动。四是工作作风不扎实。一些乡镇和部门干部工作作风漂浮,严重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等靠要思想严重,不给钱不干工作,给了钱也干不好工作,有利事情抢的干,清苦工作互相推,遇到问题躲着走,有的工作只唯上、不唯实,简单应付、得过且过。五是工作进展不平衡。乡镇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
有的乡镇工作思路清,面貌变化大,标准质量高,有的则动静不大,推进不力,没有特色,甚至有工作滑坡现象,乡镇之间工作参差不齐,进展极不平衡。这些问题,各乡镇、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全力抓好秋冬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当前,我县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精心谋划落实好各项工作,有力推动吴起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一)转变观念,理清思路
结合当前全县工作实际,我们要在坚持既定发展战略和方向不变的基础上,按照跳出农业抓农业、城乡互动促农村、转移农民富农民的要求,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全县1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10%的从事石油生产、10%的从事社会事业、70%的搞三产经营,70%的人口居住在县城和乡镇、3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的目标。要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石油、天然气、再生能源为主的工业经济,以林果业、棚栽业、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农业经济,以红色游、生态游、民俗游为主的旅游经济,真正建立起农、工、商业结构合理、一、二、三产比例协调的经济结构,从根本上解决我县经济结构单一、石油工业一枝独秀,生态建设林种单一、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难,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难的问题。这是今后全县经济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坚定不移地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突出重点,全力实施
1、发展现代农业。秋后,我们要继续用工业化的先进理念,企业化的经营方式引领农业发展,要使用收割机、脱粒机、农用车、悬耕机等机械进行收割、加工、运输、土地翻耕等各项作业,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同时加大投资兴建水利工程,通过新建、改建、修复等办法,加固旧坝,修建水渠,安装管线,根据不同地理条件,按照宜井则井、宜窖则窖、宜坝则坝的办法,实施打井、打坝、建窖、集雨等水利工程,全力加快引黄工程,为明年实施节水灌溉、安全用水工程奠定基础,确保丰产高产,旱涝保收,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开发致富产业。一是大力发展以马铃薯、药材为主的种植业。加大人才、资金、技术投入力度,使种植业实现高效率,达到高效益。要在周长涧地等地大力推行马铃薯高效试验种植,建设种植基地;坚持培育发展村围经济和庭园经济,在农户庄前屋后、脑畔硷畔大力栽植果杏桃梨枣、葡萄楸子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试验种植药材等经济作物。加强与科研院所、农业生产先进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努力提高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二是大力发展以子午岭黑山羊和牛为主的养殖业。子午岭黑山羊是我县地方品种山羊,具有抗逆性强、肉质好等特点。结合我县当前草畜产业发展现状,要坚持保护传统资源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发展子午岭黑山羊,走大户带动、小户覆盖的路子,全力扩大羊子生产基地,同时继续适度选育、发展白绒山羊、小尾寒羊等优良品种羊子。鼓励农民养牛,全面提高养殖效益。三是大力发展以蔬菜、花卉、苗木为主的棚栽业。通过机制创新、政策调动、制度保障等办法,鼓励引导各种经济成分参与农业产业开发,采取企业领办、能人带动、股份合作、联户经营的办法,以“一园两带”为重点,积极发展日光温室大棚,大量种植蔬菜、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多元增收。建立健全技术推广体系,搞好技术服务,促进棚栽业健康快速发展。四是大力发展以文冠果、沙棘为主的林果业。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思路,大力发展文冠果、沙棘等经济林果和小叶杨等用材林,促进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真正为老百姓兴致富产业,建绿色银行,买终身保险,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要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带动”的办法实施文冠果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用5年时间将我县建成百万亩文冠果基地县,全面推进文冠果生产加工和开发利用。通过流转沙棘等灌木林,吸引武汉凯迪控股投资有限公司等大企业进驻发展沙棘生物质能源发电项目,有效解决沙棘纯林病虫害危机和我县沙棘亟待平茬抚育问题,使生态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发展山地苹果要搞好“四抓”,即:抓庭园、抓示范、抓改造、抓培训。开发文冠果实行“三抓”,一抓规划,林业部门要尽快拿出规划方案;二抓苗木,从现在开始抓紧实施育苗,力争实现种植苗木自给;三抓示范,在薛岔南沟集中连片搞1万亩示范园,每个乡镇抓200—500亩示范点。每项产业都要建设基地,形成规模,打造品牌。
3、加强生态建设。要继续按照年初确定的“突出重点、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分工负责”的要求,扎实搞好秋季植树造林工作,要把生态建设、产业开发和林分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栽植松柏、小叶杨、木瓜等适生树种和药材,切实搞好重点部位绿化,着力打造“一川一景、一山一景”以及“花果山”、“药王山”,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为打造旅游城市和边贸城市奠定基础。要切实加快退耕还林森林公园相关工程建设,9月5日前所有工程项目必须全部完工投入使用,确保退耕还林十周年纪念活动顺利圆满举行。
4、推进民居建设。紧紧围绕“一区一线一点”,坚持“就镇、就路、就近”和“有田、有水、有路”的原则,把新型民居建设改造的重心转移到迎川面上,距离“一区一线”5公里以外的地方坚决不考虑建设,下决心把偏远山区的农民搬出来,实施合并建大村。加快陈子沟集中安置和乡镇政府驻地村搬迁改造进度,合理规划住宅和三产用房。加大对建成村的整治完善力度和建后服务管理,全力抓好绿化美化、村容整治、产业配套工作,把每一个村都打造成精品工程,真正达到建成一批、完善一批和巩固提高一批。此项工作将列入乡镇年终综合考评,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铁边城、长城、薛岔要加快小城镇建设进度,按期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5、确保用水安全。县城用水除了实施钠滤处理净化水外,要加快引黄工程项目进度,力争年内正式确定,及早启动实施。乡镇可在驻地打坝打井解决。农村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饮水安全项目机遇,采取“宜井则井、宜窖则窖、宜站则站”的办法,因地制宜,分类实施。
6、加强能源
建设。积极推广“猪—沼—果(菜、粮等)”循环经济模式,做到“一池三改”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加强沼气建设、维护和管理,提高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率。积极探索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加快石油伴生气项目进程,力争早日投产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7、整理开发土地。围绕“八川两涧”进行坝系建设和土地整理,在公路沿线实施“燕窝坝”建设,多淤地,多打坝,增加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为土地流转、移民搬迁、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8、抓好其他工作。一是要全力推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和“陕西省教育强县”各项创建达标工作,做好迎验准备,确保验收达标。按计划推进“国家生态县”创建活动。二是要精心组织好《山丹丹》进京演出工作。三是要认真搞好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工作,全力抓好“双创”巩固提高工作。四是要严格按照8月19日全县政法维稳综治工作会议安排,全力抓好维护稳定工作,
(三)完善机制,规范管理
坚持“园区辐射、龙头引领、大户带动、家庭发展”的原则,采取协会引领、民办公助的办法,用企业化的经营方式加强农业管理。引导农民通过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推进土地流转,为农业规模发展创造必备的条件和基础,带动农业生产向大户、大厂集中转移,实现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企业领办、股份合作、能人带动、联户经营等办法,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机械和水利设施建设管理,鼓励县内企业和能人建立农机公司,鼓励有条件的农户联合购买农机具等设施,实行公司、大户集中经营,规模发展,形成以公司经营、农户租赁承包使用为主,自备使用为辅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模式。以企业+协会+农户为基本模式,建立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为广大农民提供资金、信息和技术服务,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利益共同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各乡镇要尽快组织调研讨论,制定农村用水、产品开发、农机具使用、新农村管护、公益事业等管理办法,完善机制,推进规范化管理。
(四)强化措施,提供保障
1、加强农民教育,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全面实施人人技能工程,使每个青壮年劳力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致富本领。农工部、农业局等部门单位和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年初农民教育活动安排,扎扎实实组织开展以遵纪守法、科技致富、勤劳持家、诚实守信为主题的农民教育培训活动,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真正培养造就一批遵法纪、懂技术、会经营、守信用的种养业能手、农村经纪人、科技带头人、专业合作领办人,使广大群众靠勤劳持家、科技致富、诚信兴业,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2、充实专业人才,提供技术力量保障。要从西农大、北京农业大学等大学院校选聘农业、水利、林业、果业、蔬菜等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农口相关部门单位和基层站所,切实加强对农业工作的业务指导。同时要通过财政补贴学费的办法鼓励现有人员进行培训进修,提高专业技能。各乡镇、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人员管理,搞好职称评定、升级晋档等工作,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精良、指导有方的专业技术队伍。
3、加强作风教育,提供组织纪律保障。各乡镇、各部门单位要针对我县当前干部队伍作风不扎实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县上安排加强作风教育整顿,切实解决干部作风漂浮、出勤不出工、出工不出力的问题,建立干部绩效考评奖惩制度,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三、狠抓工作落实
(一)夯实工作责任。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对照年初目标任务进行一次工作盘点,进一步细化和夯实工作责任,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作日程,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全年目标任务按期圆满完成。要夯实领导包抓责任,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制度,努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督查力度。各分管领导都要把主要精力用在抓项目、抓工作、抓落实上,深入一线加强督查,扎实推进分管领域的重点项目和难点工作。县督查考评办要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采取限期整改和跟踪督办相结合的办法,对照考核指标,逐项督导检查,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努力促进工作落实。
(三)强化责任追究。监察局要加大行政监察力度,对工作进度缓慢、效率低下的乡镇和部门单位领导严格进行“三问”。督查考评办要采取阶段考核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的办法,严格公正考核,兑现目标责任和奖惩,够到“一票否决”的坚决“一票否决”,该追究领导责任的严肃追究责任。
四、提早谋划明年工作
(一)谋划“三农”工作,促进农村发展繁荣。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全县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针对我县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农村工作现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认真组织调查研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提早谋划、产业开发、生态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民教育、长效管理机制等各项工作,确保明年工作及早启动,科学、规范、有序推进。
(二)谋划工业经济,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石油国有生产经营效益是我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各乡镇、各部门一是要全力做好石油开发环境保障工作,促进石油企业健康发展,工业效益不断提升。同时积极发展天然气开采、风能、太阳能、生物质等再生能源建设,努力发展相关产业,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推进全民创业,从根本上化解财政收入结构单一的风险。
(三)谋划重点项目,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紧扣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以项目建设为载体,谋划抓好县城、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工作。各乡镇要严格按照“改造、扩建、提升、完善”的原则,认真做好本乡镇建设发展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计,统筹考虑乡镇政府机关、七站八所、街道、市政公用设施等基础设施及驻地村建设。明年剩余乡镇小城镇建设必须全面启动,利用两年时间全部完成。经发局从现在开始,组织各乡镇、相关部门单位深入谋划论证一批产业类、基础类、民生类的重点项目,抓紧筛选编制,提前做好项目论证及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明年重点项目建设早启动,早实施。
(四)谋划民生工程,着力构建和谐社会。教育、卫生、
这次全县新农村工作会议,是在全市农业大会之后,全国三中全会开幕之日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大会。会议围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一特四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精神,认真分析我县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现状,研究制定了符合我县实际的《坚持“一特四化”方向,发展三品两化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这既是对近年来我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对今后我县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在指导思想上的一次升华,对于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昨天早上,县委戴书记围绕瓜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了非常重要的指导性讲话,戴书记的讲话是我们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瓜州农业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学习;政府李县长对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实施“三品两化”农业的一些措施、任务、办法讲了很好的意见,各乡镇、相关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昨天下午,大家围绕戴书记和李县长的讲话和出台的《意见》进行了讨论,从讨论的情况看,大家普遍认为这次会议开的非常及时、非常重要,这次会议出台的文件,所确定的目标任务符合瓜州的实际,符合瓜州今后发展和农民的需要,符合当前农业发展总的趋势,应该说把准了瓜州农业发展的脉,所确定的各项措施办法切实可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同时,大家都认为这次会议有很多新思想,新思路,对加大农业投入也做了很大的安排。刚才,13个农村乡镇和6个部门也做了表态发言,从发言的情况看,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个别乡镇对会议精神吃得不透;二是对明年的工作想的不多,结合实际不够紧密;三是对农民增收工作不上心,谈不上专业化、产业化、标准化、技能化的问题,也谈不上工作措施、重点、目标、方法,特别是移民乡镇增收思路不清,信心不足;四是个别部门角色转变不及时,消化吸收滞后,服务措施不明确。下面,结合领导讲话精神,我就如何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讲三点意见。
一、转变作风,突出抓好会议精神的落实
这次会议目标已定,方向已明,关键在于狠抓落实。会议结束后,各乡镇和各相关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扎扎实实地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要把传达学习会议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筹安排,采取多种有效形式,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分层次、有重点地组织好乡、村、组各级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使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安排部署做到家喻户晓,各项促农增收措施深入人心,把全县各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这次会议精神上来,在全县上下迅速掀起思发展、谋发展、抓落实、促增收的热潮。
1、提高认识,进一步坚定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信心。我们从去年开始就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今年,县委、政府从三春生产结束后就已经开始酝酿考虑今后瓜州农业发展的方向、路子,先后组织相关人员赴东北、新疆和其他兄弟县市考察取经,学习先进经验和发展模式,9月份,戴书记又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在乡镇进行了深入调研,分片指导,分类调查,通过调查,帮助大家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今天,县上召开这次全县农业大会,对今后五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扶持力度,这在瓜州农业发展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既充分体现了县委、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高度负责,更体现了对农民增收工作的高度重视。从这次大会的筹备、召开,出台政策来看,这次大会规格高,筹备早,出台的文件从实施到保障都十分完整,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从戴书记的讲话看,书记在讲话中今后全县工作的重点要从工业向农业发展转变,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格局,扶持政策要从扶持一家一户向扶持企业、市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转变,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有效的作用,促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从出台的扶持政策来看,从2009年开始,县财政预算800万元用于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同时还有正常的增幅和长效保障机制,可以说,瓜州的农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这对于我们农业和农村干部来说既是鼓舞,但更是鞭策,各乡镇、相关各部门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奋扬精神,紧盯目标不放松,狠抓增收不放手,绝不能辜负县委、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工作寄予的殷切期望。
2、大力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精神实质。领会本次大会得精神实质,首先要领会戴书记讲话精神,重点要从以下10个方面来领会:一是认真领会瓜州“三品两化”农业和全市“一特四化”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昨天戴书记在讲话中就进行了阐述,品种就是专业化布局的问题,品质就是市场化经营的问题,品牌就是标准化生产的问题,“三品两化”农业和市上的“一特四化”是一脉相承的,“两化”就是产业化和高效化,这和市上的发展节水高效特色农业也是相互一致的。而且“三品两化”农业是我们去年就的,和今年市上得“一特四化”是完全一致的,这证明县委在把握全县农业发展的脉搏是非常准确的。二是认真领会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层管理。三是认真领会用工业的理念来发展农业。四是认真领会农民增收的来源。老乡镇增收的来源主要在于土地,必须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土地获得增收,移民乡镇在3-5年时间内必须通过劳务输转实现农民增收,靠土地达到35%的增收是有困难的。五是认真领会如何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戴书记“发展就是赚钱的关键”,在引导种植上要注重市场和农民的感受、意愿,什么东西赚钱种什么。六是认真领会关于标准化生产的问题,要加大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的建设。七是认真领会政策引导方式与投入机制的转变问题。八是认真领会加快发展龙头企业的问题。我们要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只有把企业做起来,每个产业有了龙头,农民增收才有了保障。同时,我们在今后龙头企业的选择上,要选择有能力,有技术、有业绩,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九是认真领会引进核心技术的问题。重点要引进整枝技术、膜下滴灌、无公害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十是认真领会农业节水发展。会后,各乡镇和各部门要把这次大会的精神实质传达到全体职工、农民群众、党员干部中。县委决定从12月1日开始开展今年的冬季集中教育,近期,宣传部门和农口部门要结合会议精神的落实尽快谋划安排好今年冬季集中教育,同时,广电部门对本次大会的精神进行进一步的宣传报道,要把干部群众的注意力和积极性都统一到本次大会的决策和重点产业的落实上来,坚持早动手、早准备,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协调配合到位、政策保障到位。
3、精心组织,深入开展促进农民增收大讨论活动。各乡镇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详细活动方案,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深入农户,通过典型引导、对比算帐等方式进行农民增收的讨论。通过开展大讨论活动,使农民认识到增收的潜力,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畜牧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劳动力输转等方面理清思路,为明年农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广大农民如何把握市场规律、适应市场需求,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是广大农民迫切关心的问题,要针对农民客观存在着合作知识、合作意识、合作经验等方面的局限性,通过市场竞争意识的学习讨论,增强合作共赢意识,按照专业化布局要求,准确定位产业,把生产与市场、生产与效益有效对接,实现由生产者向经营者的转变,使其真正成为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和市场竞争的主体。
4、细心谋划,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会议的任务目标和措施都非常具体,关键在于抓落实。戴书记常讲:干了没干好等于没干,做了没做好等于白做。因此,各单位在会后要认真的想怎样干才能干好,怎样做才不是白做的问题,各乡镇要在10月底以前将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分解细化到人头、地头和具体的企业,确保任务全面落实。要及早动手,参照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坚持“一特四化”方向,发展三品两化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实施意见》,结合各自实际,对发展“三品两化”农业,促进农民增收问题,从增收的年度目标、产业布局、保障机制、实施责任等方面制定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实施规划及实施办法。同时,要进一步强化领导,明确责任,积极寻求落实《意见》各项目标任务的新办法和新思路,抓住近年来已经形成的好思路、好典型、好办法,认真总结推广,相互学习,交流借鉴,为意见的贯彻落实营造良好氛围,确保《意见》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
5、准确定位,科学合理地确定产业布局。产业布局是发展“三品两化”农业的核心,因此,各乡镇在制定实施规划、确定特色产业布局时,一定要依据自然资源的特点,通过科学规划,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特色、高效、节水措施和产业布局的各项任务指标量化分解到村、组和农户,让广大农民群众从特色产业的概念、目的、意义及实施形式、布局要求、产业政策等方面充分享有知情权,选准主营特色产业,准确定位,科学合理地确定专业化布局。尤其是对移民乡村的产业化布局要打破常规,从一次性导入高效产业出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把加快培育高效特色产业和其它产业布局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同规划,同安排,同落实,同推进,切实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尽快实现增收目标。
6、加强培训,持之以恒地做好劳务输转工作。农业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农业生产力的每一次提升,都离不开农业劳动力的素质提高。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和短期集训等培训方式的优势,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围绕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阳光工程”,以“两后生”为重点,统筹专项资金,将省上确定的就业再就业资金提高到15%,广泛开展良种良法集成配套、日光温室有机无土栽培、规范化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畜禽品种改良等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专业技能培训和对农民的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法制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农牧、林业、水务、科技等相关部门要尽快编印通俗易懂的培训教材,在冬季集中教育之前下发到群众中。进一步健全劳务供求信息和服务体系,扶持发展劳务中介组织,不断扩大市外劳务基地,着力打造劳务品牌,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强化职业资格认证,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的稳定性和增加收入的可靠性。鼓励农民自愿组织外出务工,扶持奖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
二、统筹兼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这次农业大会与往年的不同之处在于明确了今后五年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目标任务,能否顺利启动实施,如期实现既定目标,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统筹落实好各项增收措施,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思路目标的一贯性至关重要。可以说,今年的结构调整已经为今后五年的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一步,需要各乡镇、相关各部门切实抓好落实好各项增收措施,进一步坚定特色产业发展的决心、信心、恒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思路目标的一致性,盯住产业发展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1、提前谋划,做好明年农业生产规划工作。今年的农业发展已成定局,明年乃至今后的产业怎么发展,各乡镇要提前做好规划,对照《实施意见》和各重点产业办公室《产业发展方案》中明确的目标任务,按年度、按项目具体发展指标和发展意见,围绕蜜瓜、葡萄、枸杞、酒花、番茄、牛羊养殖等六大特色主导产业和蔬菜、甘草、食用菌等六大特色农产品,研究自己发展的具体措施办法。各乡镇要抓好定规划、定对象、定措施的问题,在今年产业的扶持上,我们实行的是申报制,各乡镇要按照县上分配的任务确定明年的工作重点,即明年的产业将在哪些专业组,哪些企业,哪些大场大户来落实,及时向县上进行申报。
2、及早着手,做好明年重点产业实施准备工作。明年的特色产业发展面积大,任务重,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提前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尤其是葡萄、枸杞、酒花定植的苗木从哪里来?基础母畜、种畜的调引种源地在哪?这都需要我们未雨绸缪,提前考虑。从明年开始,市上将在瓜州县建一个以枸杞为主的沙产业苗木育种基地,并要在瓜州发展万亩西甜瓜种植、10万只肉羊、30万只肉(蛋)鸡及冷水鱼养殖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如何做好扦插苗木准备,种植、养殖区建设等工作,也是各乡镇和相关部门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准备。
3、查漏补缺,做好今年各项任务落实工作。现在离年底还有短短两个多月时间,今年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不变,任务不减,考核奖励政策不变,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对照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认真做好自查工作,逐项对照进度要求找差距,针对未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集中力量抓落实,缺的要补上,差的要赶上,积极查漏补缺,做到思想上不放松、工作上不松劲、力量上不削弱,坚持一手补“欠帐”,一手抓谋划,坚决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做到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确保各项目标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东片乡镇要集中做好酒花春育秋栽的落实工作,西片乡镇要集中做好葡萄的埋压防冻和网架建设工作,南片乡镇要集中做好牲畜越冬的准备工作,全县要重点做好冬季防疫工作。还有部分乡镇的沼气计划任务还没有完成,要抓紧最后这段时间确保沼气计划任务全面完成。
4、认真研究,抓好移民扶贫开发工作。随着九甸峡库区移民的迁移结束和梁湖、沙河的接收,我县移民扶贫开发的任务也进一步加重。县扶贫办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研究扶贫政策,编报争取项目和资金,认真监管项目的落实。在争取项目和资金时,要紧紧把握我县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加大对产业的支持。各移民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围绕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移民收入来考虑问题,认真抓好设施种植、设施养殖、劳务输转、土地改良、植树造林等五项重点工作。市上已经决定将我们的疏勒河移民项目的4个乡23个村全部纳入全省的扶贫规划,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如何把这个政策用好,用活,关键在于扶贫办、移民乡镇及各相关部门的努力,如果做好,移民乡镇的瘵有大的发展,做不好则是钱花了没效益。最近移民乡镇和扶贫办正在做今后5年的扶贫规划和2009年的扶贫规划,项目正在申报过程中。下一步,县委、政府将在移民乡镇重点扶持枸杞、畜牧业、甘草和食用菌等四个产业,各移民乡镇也要提前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七墩、双塔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发展枸杞、甘草等特色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广至乡要进一步加大移民培训和劳务输转工作力度,并做好设施种植和设施养殖的实施工作,确保移民群众迁得进,移得住;梁湖、沙河乡要提前谋划明年农业生产各项工作,确保移民接收后能适时发展各项特色产业。
三、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
1、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农业。今年县上先后成立了产业党委、重点产业工作办公室,负责协调解决全县重点产业发展中的相关重大问题。明年,县委、政府将进一步强化产业党委和产业办公室职能,继续实行重点产业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坚持做到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技术指导小组,全程进行指导、服务,各乡镇在产业发展中也要坚持主要领导主抓,分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在加强行政领导的同时,各乡镇要积极培育经纪人,抓好终端市场的研究,搞好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农业技术单位要充分发挥服务职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农业系统的每位技术干部都要根据岗位和为农服务的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为农民提供一要能“看得见”,二要能“学得了”,三要能“跟着干”的技术,努力成为引领农业科学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行家里手。
2、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对农业的领导,最大的是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政策扶持力度,衡量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力量的强弱程度,要体现在资金、政策的扶持力度上。今年,县上根据重点产业的发展实际,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和新农村建设扶持奖励政策,制定了重点产业资金保障措施,对产业发展进行扶持。在大家关心的明年扶持政策的落实问题上,重点两个方面:一是请财政局会后研究我们出台的扶持保障政策怎么落实的问题,要及早将确定的经费列入预算,要能够做到优先安排,能够早拨的一定要早拨,同时按照农业生产的规律将资金及时拨下去,确保产业的扶持。二是本次会议确定的扶持政策一定5年不变,只能优化,不能降低。同时,各乡镇要也出台各自的扶持政策,推进重点产业的落实。
3、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农村工作考核办法。这次会议,今后对各乡镇的考核有两个重点,一是农民的增收,二是农民的培训。明年的产业发展,我们将在坚持周汇报、旬督查、月通报、半年观摩检查、年终评比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民增收工作目标考核评价机制,按照农民收入测评办法相关要求,切实做到统一部署规划、统一配置力量、统一检查指导、统一考核验收,进一步挤干各乡镇数据中的“水分”。产业党委和重点产业办公室将定期督促检点产业落实发展情况,并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同时,县上将把推进“三品两化”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成效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农民增收目标责任制,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按照县上的安排部署,统筹力量,细化目标,实化任务,强化措施,实行严格的检查考评、责任追究和表彰奖励制度,推进抓落实的制度化、规范化。
县政府部署“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以后,我单位非常重视,立即开会研究,学习上级文件,认真组织规划,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领导机构
农业农村局成立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班,实行责任分工,通过收集资料,下乡调研,征求意见,开门问策,进行科学谋划。
二、制定工作思路
根据县政府“十四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工作的规划思路是: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以项目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特色产业发展、深化农村改革为重点,以“6个提高”为目标(1、提高农产品质量,2、提高产业效益,3、提高生产效率,4、提高农民素质,5、提高市场竞争力,6、提高农民收入),以“十大举措”为抓手(1、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行动。2、实施高效种养业发展行动。3、实施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4、实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行动。5、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行动。6、实施农业产业强镇培育行动。7、实施数字农业建设行动。8、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9、实施新型经营主体提升行动。10、实施农业科技支撑行动。)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三、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十四五”规划初稿已出,全局集体讨论了2次,征求意见稿已改了3次,初稿紧密结合《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河南省《关于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意见》,结合我县特色优势产业,结合乡镇、村、干部群众的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初稿共分五个部分(一)指导思想;(二)发展目标;(三)发展方向(6化
1布局区域化,2生产标准化,3经营规模化,4发展产业化,5方式绿色化,6产品品牌化);(四)发展十大举措;(五)保障措施;共计谋划58个项目,其中动植物保护工程7项,农业生态环保工程1项,蚕菌业1项,人居环境8项,水产品2项,农业病虫害防治2项,菜蓝子工程2项,中药材1项,现代农业7项,发展集体经济2项,高标准农田2项,农产品冷链物流1项等,总投资xx亿元。
四、存在问题:
随着____三角特色经济区的加快形成,__作为重要的一角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必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今后一段时期内,全县工作重点将围绕县委提出的“三大战略、六大突破”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客观地讲,我县虽然区位优势明显,并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但无法回避地是全县58万人口53万在农村的现实。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农业竞争力,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进而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实现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为全市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是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并全力而为之的一件大事。[找文章到文秘站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近年来,我们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把农业和农民作为重要的链条,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以此引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__年农业总产值完成11.92亿元,比20__年增长17.16;粮食总产量达21.08万吨,比20__年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42元,比20__年增加261元。“南烟北桑”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20__年烤烟种植面积达5.1万亩,预计产量12万担,烟农收入7500万元,比20__年增加2.4万亩、8万担、5924万元,产量、效益稳居全区第一,成为__最大的烟叶生产基地,并已通过全国农业生产(烤烟)标准化管理示范县验收;桑蚕生产实现突破性发展,20__年桑园面积达到2.17万亩,预计全年鲜茧产值突破500万元。甘蔗种植面积达2.6万亩,产值20__万元。生姜、水果、茶叶等传统经济作物生产通过引导和扶持实现稳步发展,中药材生产成为新兴的农业产业。重大动物疫病控制取得重大成效,畜牧水产业健康发展,20__年肉类总产量达3.79万吨,水产品产量达4600吨,比20__年增长28.04、48.39。退耕还林工程和“路、城、点”森林生态群带建设顺利实施,累计完成造林10.1万亩,林业经济效益显著。
当前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爬坡阶段,一个充满希望和战略性调整的转折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市平均水平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农业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仍然较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还不强。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一些经验与做法值得我们去总结、推广,并在今后的发展中继续运用好、坚持好、发挥好。
一、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
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就是要求我们借鉴工业的组织形式培育市场主体,移植工业社会化生产方式组织农业生产,采用工业技术手段推动农产品加工,运用工业营销策略搞活农产品流通,全面创新抓农业农村工作的思路和方式方法。从我县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来看,应该努力解决四个问题;
一是明确三个方向。首先是树立以工业带动农业的意识。农业所处的阶段迫切需要建立与农业相配套的加工业,依靠工业发展为农业提供现代化的物资装备,改善生产条件,吸纳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优化配置农村资源,使农业获取更高效益。其次是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农业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带动,吸引各类资本和市场主体投资农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再是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按标准组织生产,培育农产品市场品牌,壮大产业产品规模,抢占市场份额。
二是把握四项原则。把握非均衡发展的原则,突出壮大龙头企业群,避免建设上的“平面推进”;把握主导产业优先的原则,围绕区域特色,优先扶持对区域经济起支撑作用的产业发展及与之相联的龙头企业建设,尽快形特色鲜明的加工企业群和主导产品群,我们近几年在“南烟北桑”结构调整思路的引领下,大力推进特色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烟叶、茧丝、生姜系列、果品加工等加工业蓬勃发展,迅速成为全市乃至全区重要的企业群和产品群;把握互惠互利原则,大力推动产业化组织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让农民不仅享受到出售农产品的直接利润,而且逐步分享到加工流通环节的间接利润;把握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通过宣传引导、示范带动和政策激励,调动农民参加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
树立五种观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必须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传统生产观念提出了挑战,更新观念。第一,树立“市场第一”的观念。以需求为导向,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产品,并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建立新机制。第二,树立“比较优势”的观念。我们在确定抓好烟、桑、姜、果、茶、蔗六大特色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特色、规模和效益,选择以烤烟、蚕桑、肉姜三大产品率先突破,促进了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迅速转变。第三,树立“适当超前”的观念。我们在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高举调整的旗帜,积极引导农民追踪市场,超前调整,大力推广种草养畜、猪沼果(鱼)、粮经套种、林中间作、种养加一体化等新型高效模式,使农民收获到可观的调整效益。第四,树立“整体联动”的观念。做到经济与社会、农业与其它产业、农村与城镇协调发展,整体联动,确保农业结构调整在社会循环中获得可靠依托和支持。第五,树立改革促调整的观念。通过改革农村生产组织形式和利益分配方式,促进农业结构有序调整,探索构建新的经营管理机制。
突破六大难点。当前农业产业的发展实质上存在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既是我们工作推动的难点,也是我们实施突破的重点。这些难点概括起来就是培植主导产业难、建设标准基地难、发展龙头企业难、拉长产业链条难、扩大经营规模难、拓宽销售渠道难“六难”,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认真研究,做到一“难”一策,一“难”多策,用市场经济的办法破解难题。如面对农业产业链条上存在的一断二短三恶性的情况我们就一一采取措施进行“链接”,针对“一断”即多数农副产品转化增值利益分别由不同主体独享,农民得利少的情况,我们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并支持他们发订单、返利润、几提供一回收等办法,形成与基地和农民利益的紧密联接,如家宝贸易有限
公司为生姜种植户提供姜种、提供生产资料、提供技术,收成后回收产品,农民只管种植,不承担任何风险,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模式;针对“二短”即加工链条短,营销距离短的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发展精深加工和鲜活产品远程营销;针对“三恶性”即农产品销售恶性竞争的情况,我们主要是倡导和引导农民建立专业协会,有序组织生产销售,较好地化解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死结”。
二、坚持用农业产业化引领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因此,发展农业必须改变传统生产模式,积极引入新观念、新思路。要采取政府指导、企业运作、多元投入、农民参与的方式,加速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大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行区域产业开发合作和利益共享机制,做大蔗-糖-纸-酒精产业链,延伸速生丰产林、竹木加工产业链,加快发展种桑-养蚕-丝织产业链,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
龙头企业规模化。我们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牛鼻子”来抓,全县初步形成了以烟草公司、龙潭茧丝绸、家宝贸易、东凌植化等规模发展的市级龙头企业,得益于不断加大招商,大力扶持,打造龙头的意识,全县上下形成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共识,除了给予政策优惠外,每年还将财政、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捆绑使用,集中帮助重点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发展,促进了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全县四家市级龙头企业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区级龙头企业,这对重点产业的发展来说是个利好的消息,应继续大力扶持。
产业发展板块化。我们特别注重建设与龙头企业配套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全县实施了“三步走”:第一步是区域规划。根据区域资源特点、地理位置及传统优势,按照特色产业科学布局定位,制定发展规划,努力建设各具特色的板块基地,目前已形成了新甲至安德、禄峒至南坡和渠洋至魁圩三大公路沿线桑蚕优势产业带、新靖至化峒公路沿线十里烤烟标准化长廊。第二步是示范带动。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建基地带农户,帮大户带周边,产业基地建设明显加快。第三步是重点突破。选择最有特色和能带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产业及品种,集中力量加速建设,形成规模。
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农村各类专业协会或流通组织,能够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效促进生产与市场的对接。我们大力倡导和扶持发展这些农村中介服务组织,既注重新生农民意愿加速发展,又加强制度化建设严格规范其行为,引导他们在为农户提加销服务时,有效规避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截止目前,全县具有一定规模和服务功能完备生产协会已有2个。如旧州农民朱祖线牵头成立的旧州刺绣协会吸收会员__名,向市场推介销售刺绣,年销售额__元以上。由新甲乡政府发起成立的新圩烟农协会,与县烟草公司签订产销合同后,积极组织协会网络的农户进行订单生产,收到良好的效果。目前全县正在积极筹建渠洋坡乐桑蚕协会,这些协会或组织的建立,必将为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基地生产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把农业科技和实践经验转化为标准模式,是工业领域的先进大生产方式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我们积极推动并明确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并制定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就烟叶、酸野系列等特色产品制定地方标准,桑蚕地方标准的制定目前正在进入送审阶段。在实际操作中,通过示范带动、企业引路、全程监控、订单约束、技术支撑“五法”并举,交叉覆盖,把标准化生产落到了实处。在烤烟生产列入国家级标准化示范项目后,我们今年又向自治区申报创建全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项目,并积极开展大香糯等优势产品的产地认证,标准化生产正在形成规模。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
农业产业化是当前实现农业农村协调发展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和手段。农业产业化也决不是简单的“企业+基地+农户”的重组,而是一种体制上的创新。要做到统筹协调,必须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使之相互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加快工业化发展结合起来。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水平比较高的地方,工业化的水平也相应较高。二是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推进农村城镇化结合起来。在全县城镇化发展规划中,农业产业化既是产业支撑又是城镇的特色所在。我们应该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在龙头企业布局上实现由零星分散向城镇园区集中转变,在产权结构上实现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在经营形式上由经营向民营转变。使农业产业化繁荣城镇的商贸业,做旺了城镇的人气、财气、商气,增强了乡镇经济实力。三是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一主三化”战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农业产业化是关键。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就业领域和劳动力需求,一部分农民经过培训外出务工,一部分农民就近转化到非农产业。这些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也给城市带来更大的消费市场,形成了良性发展。我们用农业产业化统筹城乡发展,还表现在推进了产业扶贫帮困工程,通过扶持项目和发展特色产业基地改善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低收入农户自我发展致富能力。
四、坚持创新领导方式驾驭全局
对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的驾驭,是检验我们特别是基层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创新对农业的指导方式,从过去单纯用行政手段抓农业转到用市场经济办法引导发展,从过去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生产上转到指导发展、开拓市场、搞活流通上,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民转移,从而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社会进步。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以和谐生态村建设为抓手,着力创建美丽乡村。
1、强势推进和谐生态村创建。
年计划完成65个“初级型和谐生态村”创建、5个整乡镇整治、3个市级小康示范村、2个市级美丽乡镇创建,启动5个中心村建设。经过8年建设,全县597个行政村中有288个已完成“初级型和谐生态村”建设,占48.24%,剩下的村庄都是班子战斗力相对较弱或村集体经济相对较差,整治难度较大。目前已完成所有“初级型和谐生态村”创建村的村、乡镇、县、市到省的逐级申报、立项、任务下达和实地调研指导;组织交通局、林特局、卫生局、环保局和财政局对乡镇业务骨干、工程承包人员和部分村干部共72人进行业务培训,现场参观两个村的半成品工程;向村干部和部分乡镇干部发放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服务指导联系卡”200余张。已经有3个村基本完成整治,12个村整治任务完成一半,其它50个村已经启动整治。
2、深入开展“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
目前我县按照“三有机制”的要求,稳步推进“清洁家园”活动的实施。我们制定了年度乡镇(街道)“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春节前后进行了一次督查通报和排名通报,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分别对落后的乡镇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和工作回访。全县597个村共有保洁员1199人,其中社区106人,农村1090人,已组织了5期共458人保洁员轮训。继续通过财政拨款、村民收取、乡贤捐资等方式筹措活动资金,其中一季度财政预拨专项资金100万元。
3、开展“美丽乡村”项目建设。
创建“美丽乡村”先进县、先进乡镇活动是今年省市适应新农村和生态省建设的一项新举措,县领导十分重视,目前农办正会同县发改局、财政局争取世行贷款,用于的“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思路已经大环境学院讨论推出,现在进入调查、研究、确认阶段。
(二)以欠发达地区全面小康建设为抓手,着力增强农民创业增收能力。
1、继续实施产业扶贫。
我办认真总结我县十年扶贫成效,制作了县十年扶贫纪实宣传片。6月份,经农林大学、县委办、县府办、县农办、财政局、发改局、水利局、农业局等相关负责人和专家评审,完成了县“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上半年,按照村级种养业、村级公共设施、基地配套设施、帮扶组织四类,下拨了年低收入农户发展资金370万元,其中省财政253万元,县财证配套资金117万元,同时督促各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按照《关于建立和推行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的意见》要求,认真做好项目公告公示工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完成年低收入农户发展产业项目预申报工作,同时对申报年产业发展项目名称、地点、完成时间、投资规模、实施效果和带动低收入农户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确定年度扶持对象,指导和督促项目实施。
2、加大实施金融扶贫力度。
我办积极开展低收入农户集中村资金互助组织试点工作,协助督促已开展的6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资金互助组织正常运行,4月份,会同审计局、财政局对6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资金互助组织进行资金审计。目前互助资金总额200.1万元,农户入股资金40.1万元,发放借款总额149万元。5月份,帮助年新增的4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筹建资金互助组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实施扶贫小额贴息信贷,下发扶贫贴息贷款项目申报通知要求,明确扶贫贴息对象、贴息依据、标准和贴息最高额。
3、稳步推进下山移民工作。
下发年年度下山搬迁计划和年度考核要求,把移民搬迁项目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并纳入县二个社会考核。积极推进移民小区建设进程,完成朝阳二期征地47亩,安置区平面图总体设计方案,目前安置区设计方案报批、施工图纸设计、地质勘探等正在有序进行;4月份,针对高山移民自发移民户籍迁移和房产登记互为前置问题,出了《县高山移民自发移民户籍迁移和房产登记暂行规定》(政办发[]40号),切实解决制约自发移民户户籍迁移的瓶颈。上半年共完成下山移民261户,792人。
4、继续扶持农家乐发展
上半年农家乐完成投资210万元,接待餐位数达7573个,床位数达1213个,共接待游客92.8万元,直接营业收入4675万人,购物收入2865万元。上半年我办多次与农家乐协会一起对街道、镇、镇等重点区域的农家乐进行检查指导,重点是针对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指导。4月份,我们举办了一期农家乐业主培训班,并到永嘉等地参观学习;6月份,我办带领部分农家乐业主进行了一次外出考察,受益匪浅。同时,我办和农家乐协会不定期在各大宾馆酒店、旅游景点等区域展示发放农家乐宣传折页,并在农民信箱、新农村等网站加强宣传,充分展示我县的农家乐特色。
5、开展农业“特色产业强村”创建。
年初,我办在各乡镇申报的基础上,认真筛选了6个市级强村、20个县级强村创建对象,涉及蔬菜、杨梅、蜜梨、笋竹等10多个产业。分解任务后,我们组织农业、林特等相关部门对今年的创建村进行多次的工作指导,并针对创建村的产业发展,开展相应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创建村的产业发展水平。
6、深入开展农民培训。
截止目前累计已完成培训3629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987人,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642人,实现转移就业1453人。我们将培训任务分解到各乡镇(街道),并制定了农民培训工作方案。重点组织开展“两创人才”培训,我们把农村“两创人才”培训及精品培训作为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进一步提升了培训层次。加大对日常培训班次的监管,上半年我们多次对各培训班次进行暗查,督促培训机构及时处理问题,提高培训质量。
(三)以推进“三农”服务创新为抓手,着力提升农村改革和服务保障水平。
1、加大政策改革创新。
今年我办围绕“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活动,加强调研,排定了五项重点调研课题,分别由领导班子负责落实。同时,我办加强政策性调研,完成了农业农村扶持奖励政策的制订,已经县政府发文。破解了困扰多年的自发移民户户籍迁移和房产证办理的难题。按照原有政策,高山移民户的户籍登记和房产登记互为前置,以至于“两证”都无法办理,严重影响高山移民户正常权利的享受,拖延了扶贫工作的进度。我们在调研后召开座谈会,会同公安、国土、建设等部门,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展开讨论,把这件涉及面广、难度高的工作细化,出了高山移民自发移民户籍迁移和房屋登记的相关政策。
2、加强农村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
今年我办加强指导员制度建设,要求各派出单位严格选人,派出精兵强将作为新一批指导员,4月份,我办完成了第六、第七批农村工作指导员的交接,第七批指导员共92人,其中省派8人、市派9人、县派75人。5-6月,我办组织慰问了全体省派农村指导员,6月初,分别召开省派和市派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例会,6月底,举办指导员培训会。今年我办抓好指导员信息报道和典型培树,已刊发《今日农村》专刊3期,向上报送信息5篇,其中《人生因奉献而精彩》在《新农村》第5期上发表。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着力创建美丽乡村。
加快“初级型和谐生态村”的创建。将继续加强业务指导,拓宽筹资方式,采取月通报制度督促整治进度和施工质量,6至9月召开施工骨干经验交流会和面上工作推进会,组织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对各创建村进行工作指导和检查。由责任单位依照各自联系的乡镇(街道)及所属创建村,根据省考核办法要求,帮助指导建立村庄整治建设的工作档案和工作账。确保在11月份65个整治村都完成任务。
抓好“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活动长效机制建设。下一步要理顺管理体制、抓好机构配置,7月上旬整合县清洁办,并抽调5名工作人员集中正式办公;同时明确县财政资金到位以及改进资金拨村方式,制定新的资金管理办法,保证保洁员工资按月、足额、及时拨付;建立县领导调研、联系、定期督查制度,保证清洁家园活动强势推进。7月初召开全县清洁家园领导小组成员和乡镇(街道)书记会议,并在7月上旬组织一次全面排查,开展大清扫,8月份组织召开全县清洁家园工作现场推进会。对、进行全面排查,对照市督查通报提出的整改方案,由分管县领导带队到两个乡镇(街道)跟踪督查彻底整改,迎接市回访;将县域内主干道、两侧以及各风景旅游区、农家乐特色村等列入重点区块,将、三个中心镇和4个建制镇作为重点乡镇,开展一次卫生大整治活动,并进一步健全保洁机制,加强日常监管。通过培树典型,带动活动开展,今年创建、、、等示范乡镇和全县100个示范村。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全县村庄整治还有309个村未开展,按“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的计划,争取三年完成90%以上行政村的“初级型和谐生态村”建设。我办下一步牵头做好规划,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协调发改局、财政局包装项目,尽快把世界银行的贷款申请下来;提请县政府(或办公室)相关领导协调各部门,明确分工,把项目抓紧运作起来。在得到世行的贷款前,新农村建设投融资公司先筹备资金,适度开展实施。
(二)着力实施扶贫开发。
继续实施产业帮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整合资源,着力形成扶贫开发的有效合力。加大农业产业扶贫力度,增强低收入农户自身发展能力,指导督促年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产业扶持项目建设。加大来料加工扶持力度,加强来料加工经纪人培训;积极搭建平,拓宽来料加工业务渠道,计划在7月份,组织筹办来料加工经纪人培训和来料加工业务对接会,筹建县来料加工协会。
加快异地脱贫步伐。推进集镇和中心镇安置区建设步伐,实现山区群众下山脱贫易地致富。着力做好朝阳二期公寓式安置房开工建设,幸福花苑五期安置房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继续推进镇鹤栖新村二期工程前期工作。督促各乡镇(街道)抓落实,今年完成600户1800人的移民目标。
加大各界帮扶力度。积极筹办省级结对帮扶推进会;充分利用民营企业优势、联合妇联、共青团、工商联、慈善等社会群体,扩大帮扶力量。做好农村工作指导员服务工作,开展“真心帮扶、合力助农”主题实践活动,“中秋”节前组织全体农村指导员工作对贫困户进行走访慰问。
(三)着力提高农民收入。
提升农家乐品位。修编农家乐扶持政策,全面提升农家乐休闲旅游品位。以街道东升村、镇村、镇九遮村、嵩山湾度假村、寒山湖度假村等四大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为主要对象,围绕农民风俗和农业观光两条主线,着力挖掘民俗文化、土特产资源及农事参与活动,深化和拓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活动内容,将之逐步打造成我县的“农家乐”精品示范村和示范点。计划举办一次“农家乐”厨艺、餐饮服务、客房服务等“农家乐三项技能大赛”,促进交流。确保今年实现营业收入9000万元以上,建成首批市级农家乐“三大基地”4个,培育四五星级农家乐经营户(点)1家以上。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是我市在“两会”后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三农”工作部署、以及市委七届四次全会和市人大八届二次会议精神,总结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研究部署农业和农村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坚定做好“三农”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对于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来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先后克服了严重春旱、50年不遇的夏秋洪涝等诸多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农业农村发展目标。全市粮豆薯总产预计达到50.6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0560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2%,均创我市历史最好水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新组建千万元农机合作社3个,更新大型农机装备380台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89个,带动土地规模经营127万亩。加大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力度,带动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种植面积逐步增加。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165万亩,无公害一体化认证农产品185个。打造各具特色的各级园区20万亩,农业科技集成推广展示效果逐步显现。实施了节水增粮行动、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项目,新增2.2万亩水田配套工程基本完工,新建干渠6条、支渠12条,农业抗旱减灾能力不断提高。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温查尔河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有效推进,组建防汛应急抢险预备队3支、乡镇级防汛抢险小队12支、村级抢险小队93支,城乡防汛抗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场市共建工作进展顺利。大力推广农场模式化栽培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地方农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完成“三代”作业面积118万亩,与农场共建农业科技园区4个。成功举办了五大连池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与区域内各部门之间联系更加密切,关系更加融洽。三带百村工程扎实推进。通过向上争取和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实施了泥草房改造项目,为农民改造泥草房410户,拆除危房和无人居住房屋20栋,新建节能保温房13栋,粉刷房屋610栋;硬化村内道路13.4公里,砂石铺装村内道路31公里;清理边沟45公里、柴草垛240座;栽种各种绿化树木11.2万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新打人畜饮水井13眼,改造乡村自来水管网25公里,安装自来水入户1900户,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0%。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实现25.1亿元,同比增长10.6%。争取种植类、基础设施类、产业扶贫类等开发项目6类、14项,受益户覆盖8个村、6381户。畜牧专业户发展到750户,畜牧业增加值预计实现2.2亿元,同比增长10%。新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人,累计转移4.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5亿元。林业工作收效明显。新增造林3.1万亩,补植1.5万亩,完成了22个省级标准村和11个高标准村绿化任务。集中开展了毁湿、毁草专项治理行动,共查处资源保护案件10起,进一步强化了对林地、林木、湿地管理。加强了森林防火工作,全年无森林火灾发生。林业停产、半停产企业离退休人员工资得到全面保障,改造国有林场危旧房192户、1.1万平方米,林业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总的来看,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发展势头良好。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黑河市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市农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乡村领导干部的拼搏进取和真抓实干。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所有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农业产业结构不优,种植业仍占较大比重;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缺少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标准化发展不平衡,距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差距较大;农民增收渠道不宽,致富途径单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不规范、作用发挥不理想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开局之年,继续做好“三农”工作对于我市加快实现“矿泉旅游名城、休闲养生之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央、省和黑河市有关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今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农村工作会议和市七届四次全会、市人大八届二次会议精神,继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和扶持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培养新型经营主体,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确保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确保农民收入稳步持续增长。主要预期目标是:粮豆薯总产达到55.66万吨以上,同比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830元以上,同比增长12%以上。
根据上述工作目标,重点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多措并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要调优种植结构。受生产条件和种植习惯等因素影响,我市大豆面积居高不下,重迎茬现象非常严重。虽然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幅度较大,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很高,但大豆基数大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我们必需树立科学发展意识,把种植业结构调整作为农业首要任务,积极引导农民力争将大豆面积在的基础上再压缩10%,通过发展小麦、玉米、薯类、杂粮等优质高效作物,调优种植结构。要统筹谋划,有 计划、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大面积扩种玉米、水稻而产生的种子、田间管理、收割机械、烘干仓储、销售加工等相关问题。二要培育壮大生产经营主体。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了289个,但是其运行质量和发挥的作用不尽人意。今年我们要以创新生产经营主体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兼顾大户承包、家庭农场、统分结合等形式,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今年每个乡镇至少要树立一个合作社典型,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特别是要规范其管理和运行机制,并与规模经营、园区建设、种植结构调整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农业部门要对合作社的运行情况进行跟踪问效、评比排名,对运行效果好、作用发挥明显的要在年末进行重点奖励。推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全市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要达到157万亩,达到全市耕地面积的54.2%。三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大相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向上争取力度,并在上级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将相关农业基础建设项目进行整合,统筹安排,集中投放,发挥项目和资金使用的规模效应,保证建一处成一处。要加大农田水利、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建设力度,在全面提高现有灌区灌溉能力的同时,要确保新增2.2万亩水田灌溉需要。积极做好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地块落实、配电审批等工作。加快推进石龙河防洪工程、和平中型灌区和建设灌区渠首建设等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高标准完成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三区工程、龙镇北河屯土地整治示范等项目建设。千方百计地做好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黑土地整治太和项目区工程的争取工作。加强防汛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确保安全度汛。
(二)抓住重点,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一要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的重要载体,是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生动的田间课堂。依托农业院校、科研、技术推广部门,市、乡、村三级都要建设一批高标准科技示范园区,使全市各类科技示范园区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辐射带动全市农业新技术的普及推广及应用。农业局和各乡镇要重点抓好规划设计,优选试验示范项目,配齐配强技术力量。继续抓好城南采摘园后续项目建设,力争将其打造成集农业科技展示、旅游观光、休闲采摘、高效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精品工程、亮点工程。市政府已经制定出台了农业优惠政策,对于园区建设、土地规模经营等重点工作加大了补贴奖励力度,希望各乡镇全力以赴抓好落实。二要开展好农业技术培训。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必要手段。只有标准化的农民,才有标准化的生产和标准化的农业,才能促进粮食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在这方面,农业局、科协、扶贫办、劳转办和职教中心等单位,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加大培训力度,培养新型农民,以农民的标准化保证农业的标准化。三要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农机措施对改进生产耕作模式,改善作物生长条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至关重要。特别是这个特殊年份,夏秋两季降雨量大、土壤含水量高,大部分地块秋整地工作无法进行,只能在今年春季进行整地。各乡镇要充分发挥现有农机合作社的优势,统筹抓好场市、场乡农机跨区作业,鼓励整乡整村推进,扩大规模。要坚持整地标准,特别是规模经营和园区地块必须使用大型机具整地作业,杜绝小四轮整地。农业局牵头并会同农机局和各乡镇加大对深松整地工作的组织领导,特别是要做好对拟享受农业优惠政策补贴地块作业质量检查和面积认定工作。要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规范整治力度,对那些倒卖机具、骗取国家政策的行为坚决依法打击,决不姑息。
(三)多业并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一要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依托资源优势,按照培育龙头企业、抓好基地建设、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的工作思路,以圣丰种业、富民种业为引领,抓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进一步发挥龙镇小麦加工企业集群发展优势,逐步培育壮大优势产业。依托丰富的农林资源,继续扩大大豆、马铃薯、畜产品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规模,与区域内各单位加强协作,整合品牌资源,尽快开发认证一批具有五大连池特色和地理标识的绿色食品,打造特色、绿色农业品牌,全面提升绿色食品加工业的规模和档次。二要巩固林业工作发展成果。依托我市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确保在北药种植、特色养殖、绿色食品作物栽植等方面取得新成绩。北药种植面积达到7000亩,野生药材培育面积达到15000亩,栽培杏孢菇40万袋、地栽木耳10万袋,扩大朝阳林场蓝莓的种植面积,新增225亩。认真编制造林规划,统筹做好造林所需地块、资金、人力等工作,进一步完善林木管护责任机制,巩固村屯绿化、道路绿化和农田防护林建设成果。三要促进畜牧经济取得新突破。加快畜牧龙头基地建设步伐,明确区域发展优势,充分利用我市特有的矿泉资源,以矿泉鸭、矿泉蛋等为特色发展方向,以规模经营为导向,抓好畜牧业龙头企业建设,推广养殖小区、标准养殖场和畜牧养殖合作社发展模式,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积极扶持以和平镇生猪、蛋鸡和山区乡肉羊为主的畜牧业养殖大户,逐步将具备规模化养殖的村建设成为畜牧养殖专业村。畜牧业增加值实现2.4亿元,同比增长10%。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畜牧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划分模式,推动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四要推动劳动力转移再上新台阶。制定出台扶持农民创业的优惠政策,提高农民创业致富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民劳务收入,力争新转移劳动力3000人以上,劳务总收入达到5.7亿元。继续做好劳动力转移各项服务工作,成立志愿劳务扶助组,关爱农村留守人员,解除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五要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加大项目向上争取力度,科学整合部门资金,千方百计加大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投入,加快贫困村住房、道路、桥涵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好贫困村屯道路、饮水、住房、卫生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建设,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快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重新定位扶贫开发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把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作为扶贫开发的主要渠道,大力扶持贫困村发展具有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
(四)统筹兼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一要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新打农村人畜饮水井15眼,解决7500人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饮用水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开展农村泥草房、危房改造工程,改造农村泥草房和危房5050户。全面完成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进一步提升重点村屯建 设水平。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推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二要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提高农民就医报销比例。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内部设施和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进一步提高利用率。努力推进新农保工作,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和帮助新农保工作的开展,抓住有利时机,做好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期间的宣传和动员,把新农保试点工作办好办实。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缩小城乡、校际教育发展差距,完善市、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三要稳步推进三带百村工程建设。扩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规模,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个,示范面积达到20万亩,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按照先沿公路两侧再逐步向内推进的方式,加快村屯房屋和建筑立面改造。全市设置乡村公共卫生管护公益岗位50个,统一制作垃圾箱273个,将按村型大小进行统一配发,力争80%沿线村屯的柴草垛统一打捆摆放,边沟和道路硬化率达到85%以上,村屯和道路绿化率达到90%,实行垃圾集中处理的村屯达到40%以上。
三、强化领导,创新机制,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当前,我市农业现代化水平滞后,城乡二元体制障碍明显,城乡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准确把握党的十关于“三农”发展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努力提高指导和服务“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推动“三农”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我们要正确分析和全面把握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深化对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认识,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组织、引导农民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二要转变作风,以优质高效服务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当前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要求我们主动求变,思想观念要变,部门职能要变,领导方法要变,工作方式也要变。要变简单的行政命令为正确的教育引导,变单纯的领导管理为全方位的扶持服务,不断提高服务的意识和本领。要在学习吃透上级农业政策精神的基础上,认真宣传执行政策,让农民群众从政策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主动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咨询服务,为农民创业增收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大抓落实的力度,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经常深入基层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地站在这里参加公选竞职演讲。
要衷心地感谢区委,首先。通过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实行公选竞职上岗,给我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展示自我舞台和挑战自我机会。其次,感谢各级领导、各位同志多年来对我培养、支持和帮助,如果没有你信任和推荐,也不可能成为一名正式候选人站在这里;三是期待着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和同志们对我进一步认可,给我一个新的提高和锻炼的机会。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
竞争的职位是农村乡镇长,今天。之所以竞争这个职位,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培养和锻炼了较强的敬业精神,一是认为自己基本具备了担任该职务所必须的个人品质。多年来的办公部门工作经历。工作热情高,能够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爱学习、勤思考,乐于创新;为人处事原则性较强,能够正确地把握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善于团结共事。
特别是走上一定的领导岗位以后,二是认为自己基本具备了担任该职务所必须的综合能力。区委办公室工作八年多来。通过在区级领导身边工作的言传身教,以及自身的不懈努力,各方面能力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近些年来,通过分管综合工作,使我具备了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希望能把这些知识与农村工作实践相结合;通过分管调研工作,使我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希望把这种能力带到农村实际工作中,真正的接触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创新工作;通过分管常务、文秘、督办、行政等工作,使我积累了一定的管理和协调经验,能够较好地适应环境,更快进入角色,开展工作。
广大农村是一个培养人、锻炼人、造就人的沃土。当前,三是认为担任该职务能够更好地锻炼和提高自己。北林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农村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更多的年轻干部充实到这支队伍中来。觉得,越是新的工作环境,越富有吸引力和挑战性。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愿意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农村实际工作中,学到新知识,增长新才干,挖掘新潜力。进一步锻炼自己,为全区的农村工作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深知,如果我能够竞争上乡镇长这个职位。这不仅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为了履行好这一职责,对自己就要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个岗位,对自己总的要求就是以学为先,与时俱进;以干为本,务实敬业;以和为贵,搞好团结;以廉为上,严格自律。具体要在四个方面付出努力:
第一。做一名好学上进的农村干部。具体做到三个自觉”一要自觉学习提高。认真了解掌握上级方针政策的同时,带着责任、带着热情,虚心地向农村干部学、向农村群众学、向农村实践学,尽快对农村工作由逐渐熟悉到全面把握,从而使学习的过程,变成弥补不足、充实提高的过程,变成拓展思路、谋求发展的过程,变成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过程。二要自觉接受党委领导。严格地把自己置身于党委的领导之下,对党委确定的工作部署,及时、认真地抓好落实,对于关系全局的重大事项和决策,及时、自觉地请示汇报,使政府工作始终与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三要自觉接受各界监督。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事,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听取建议和意见,群众监督之下办好利民为民之事。
第二。做一名守土尽责的农村干部。具体要做到三个务实”一是工作思路要务实。紧紧围绕区委“三大工程”建设总体部署,着眼于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有机结合,着力于上级政策与当地实际的有机结合,着重于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确立既有创造性又适宜于本地发展的最佳思路。二是工作措施要务实。把全部精力放在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上。围绕经济工作,重点要抓好“四业”就是要把握当前的市场机遇,抓好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种植业,以粮促增收;抓好以畜禽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实现过腹增值;抓好以招商引资为主的项目开发业,做到乡增财力,村增实力;抓好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主的劳务输出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要抓好财源建设,强化经济管理。围绕稳定工作,要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心抓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实现好、维护好、代表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工作作风要务实。依靠党委的领导,按照既定的思路,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见成果不松劲,以最佳的状态,求真务实的作风,埋头苦干,真抓实干,把上级的部署落靠,把发展的事业抓实,把群众的事情办好。
第三。做一名胸襟宽阔的农村干部。具体做到三个注重”一要注重沟通协调。不断调整和确定自己在工作中的最佳位置。遇事多商量、多沟通、多联系,知轻知重,知缓知急,协调好上下左右内外关系,努力使上下一体、条块一家、部门一致。二要注重班子团结。尊重副职、理解副职,充分发挥政府班子每个人的才能,使其放开手脚,尽心工作,各展其能,形成分工合理、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三要注重携手合作。要与党政班子成员搞好团结,正确对待自己,摆正位置,谦虚待人,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正确对待同志,互尊所长,相互理解,坦诚相见;正确对待不同意见,一切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同唱一首歌、同下一盘棋,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推进本地经济发展。
第四。做一名严谨自重的农村干部。具体要做到三讲”一要为官清正讲自律。要用党纪国法规范约束自己,办事不离章,行为不越轨,用权按原则规定办事,律己从点滴小事做起,用心做事,诚信做人,不给自己抹黑,不给组织添乱。二要艰苦奋斗讲奉献。始终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视为美德,以富一方百姓为己任,与人民群众一道同甘苦、共奋斗、艰苦创业,共同加快奔小康步伐。三要用权为民讲党性。要时刻善待手中的权力,时刻不忘肩上责任,时刻心系群众冷暖,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实惠、谋利益,并且做到真心实意而不三心二意,真谋实做而不虚张声势,持之以恒而不一劳永逸。
一、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各乡镇及各涉农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国际稻米城,争当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排头兵”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一手全力以赴抓抗灾救灾,一手坚定不移抓农业发展,克服了特殊困难,顶住了特殊压力,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改善:
——新农村试点村快速推进。2009年纳入全县试点工作范围的自然村共100个,其中省级试点自然村74个。今年以来,我们牢固树立“战役意识”“民本意识”“平台意识”三种意识,紧扣提升试点村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五种生活品质目标,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强化措施,不断提升试点工作的操作层面和工作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全县共投入资金3138.32万元,截止到11月底,全县74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点100%完成村庄规划;建设村内主干道107.9公里,改水3917户,改厕3319户,改房1319户,使用清洁能源1971户,其中使用沼气户数939户,使用太阳能户数832户;各试点自然村电视和电话基本普及。全县已形成“一村一品”试点村75个,其中贡米、雷竹、吊瓜、泡桐、蚕桑、无籽西瓜、蔬菜等种植类的专业村46个,生猪、龙虾、渔业、珍珠、獭兔、麻羊等养殖类的专业村15个,加工、运输、商贸、劳务、农业旅游等各类的专业村14个;试点村农民人均“一村一品”纯收入2437万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1%。
——“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强势推进。全县上下坚持以“四化“为目标,严格按照“弘扬抗冰保电精神,决战‘一大四小’工程”及“全县总动员,会战一百天,决胜十万亩,绿化我万年”的要求,以山上绿化为依托、以通道绿化为重点、以城镇绿化为突破口、以农田林网建设为支撑,不断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广泛宣传,积极组织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造林绿化,有力地推进了我县“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全县已完成新造林5万亩,其中补植3万亩;完成育苗1780亩,雷竹施肥1万亩,义务植树60万株。今冬明春10万亩造林任务,截止目前,已全部落实造林主体,外业规划设计全部完成,全县完成整地挖穴面积6万余亩。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万年县用水安全规划》已获县人大常委会批准;《万年县江河流域综合规划》和《万年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编制工作已进入尾声,三个规划的编制,必将为我县今后争取水利项目奠定扎实基础。姚坊电排站更新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彻底解决了我县滨湖乡镇的排涝问题,这是我县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6月份的防汛过程中,该工程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张家山及8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开工建设,完成小(二)型以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5座,解决存在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人口2.2万人,改造中低产田1.25万亩,建设标准农田5000亩,全面启动大港桥渠系加固工程。争取到齐埠圩除险加固工程等21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国家或省相关项目笼子,项目资金将过亿元;创新水务管理机制,成立了万年县水务管理委员会,向水务一体化管理迈出了重要一步;成功组建了大禹水利投资有限公司,将有效破解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瓶颈。
三稳:
——粮食作物稳定增产。通过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工程,确保了粮食主产县的地位不动摇。全县共落实水稻面积59.62万亩,较去年增加3.53亩,粮食总产量达4.77亿斤,较去年增加0.04亿斤,实现了连续五年超历史。
——畜牧水产稳步发展。全县注册养猪企业共发展到23家,成立了养猪合作社5个,建立种猪场6个(其中一级资质2个,二级资质4个),建成万头以上规模猪场20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专业户196户(其中:1000头以上的有48户)。预计全年生猪出栏60.2万头,其中:供港7.3万头,分别比去年增长20.2%、25.86%;生猪产值预计可达9.3亿元,较去年增长41.3%。肉类总产量51280吨,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产值达11.28亿元。全县共完成水产养殖面积65600亩,同比增长1.7%。其中珍珠养殖面积达6000亩,完成水产品产量XX0吨,同比增长37.9%,水产品总产值达到2.6亿元,同比增长30.9%。
——农业效益稳键增长。全县农业生产总值预计达22.28亿元,同比增长39.25%,农民人均收入3720元,同比增长101元,增长2.8%。
三提升: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万年珍珠集团顺利重组,贡米、生猪二大产业集团发展迅速,其中万年贡米集团年产20万吨大米生产线已开工建设,生猪产业集团4个万头猪场正在新建。万年贡米集团已成为省上市指导公司,珍珠集团成为市上市指导公司,万年生猪集团的上市准备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万年贡米集团可望实现产值13.85亿元,同比增长19.4%;生猪产业集团预计出栏生猪58万头,实现产值10.8亿元(数字来于生猪集团,其计算的产值超过农业局上报的全县生猪产值);全县各类农业企业已发展到250家,新增6家,万年贡米集团、万年生猪产业集团、万年珍珠集团、凤珠实业公司、喜果绿化公司5家企业成功入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企业入围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评选名单;雷竹、油茶、吊瓜、食用菌、蔬菜五大新型产业基地初具规模。雷竹种植面积已达1万亩,油茶面积2万亩,吊瓜面积3000亩,食用菌面积5万平方米,大棚蔬菜基地近1000亩。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注册73家,新增8家;农村经纪人已达478人;14个专业村被列入省“双十双百双千”工程“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新获绿色食品标志2个,全县获得绿标的农产品已达11个;五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建设实施单位已完成计划投资额的77.6%,预计12月上旬可以全部进行项目验收。
——民生工程保障水平明显提升。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发放早稻良种补贴等各种涉农补贴3384万元,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覆盖面100%。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培训新型农民3300人。扎实推进了12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的扶贫工作,扶贫搬迁移民400人;保障城镇低保对象2885户、9460人,发放低保金1263万元,人均补差达140元;保障农村低保对象4529户、10835人,发放低保金675万元,人均补差达50元,发放城乡低保对象副食品补贴157.9万元;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386万元,极大地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开展了五保对象普查活动,全县共核定五保对象2521人,下发五保金380万元。水库移民扶持政策全面落实,拨付移民项目资金172.5万元。
——森林防火防控水平明显提升。面对灾后森林防火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全县各级投入前所未有的人力精力,采取前所未有的断然措施,打赢了一场科学防火的人民战争。(1)高位推动。将原森林防火指挥部升格为由县委书记任第一总指挥、县长为总指挥、分管副县长为指挥的森林防火指挥部,进一步加强了森林防火的领导。同时,县政府专门从财政安排了60万元经费,用于购置灭火装备,切实提高防火专业队伍防火灭火能力。(2)四级联防。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森林防火联防长效机制,县里成立了一支30人以上的森林防火专业消防队,实行军事化管理,集中食宿,24小时在岗待命。每个乡镇、村委会、村小组按营、排、班的民兵建制形式,分别成立了一支40人以上的半专业森林消防队,20人以上的森林防火应急队,10人以上的森林防火巡逻队,形成了四级联防、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3)全县动员。从各县直单位抽调了1409名干部在全县143个村(居)委会、1268个自然村和居民小组开展“千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广泛宣传森林防火知识。防火期间,以县长令的形式印发了7万余份《万年县森林防火禁火令》、印刷了7万份《森林防火基础知识小册》发放到全县每个农户手中,并在全县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小孩教父母”活动,将森林防火知识、法规带进千家万户,做到森林防火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遏制了森林火灾高发态势,实现了清明期间“零”火灾目标。
总的来看,2009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措施扎实、成效显著,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二是种粮比较效益下降。从XX年年9月份开始,全县化肥等农资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复合肥较去年同期增长80%,尿素增长25%,钾肥增长100%,磷肥增长90%,农药增长10—20%,因农资价格上涨,每亩双季稻种植成本增加了130元左右,而国家补贴为每亩136元,比去年增加了57元,农资涨价幅度远远超出国家惠农补贴幅度,较大程度影响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三是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虽然从XX年开始实施的三年病除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面完成,梓埠联圩电排站更新改造工程顺利结束,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我县仍还有较多小型水库、万亩以下圩堤极需除险加固。同时,由于渠系配套工程严重不足,灌溉设施薄弱,导致渠系水利用系数偏低,水库虽然修好了,但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
二、2010年工作思路及措施
201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县“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的关键一年,根据当前农村发展改革形势,按照县委、县政府战略部署,2010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全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着力推进农村改革、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综合各种因素,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目标:农业总产值达到24.06亿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936元,同比增长5.8%;粮食总产稳定在4.5亿斤以上。具体工作思路可以概括为:创新一个机制,推进三大建设,实施五大工程。
(一)实施五大工程,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从根本上弱化了我县在农业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必须始终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大力实施“龙头带动、市场牵动、基地促动、标准驱动、内外联动”五大工程,努力构建龙头企业加工附加值高、带动农户增收能力强、特色基地发展速度快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
1、大力实施标准驱动工程。坚持把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大监管力度,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监管水平。加快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步伐,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标准化种养比重。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完善监测手段,提高监测能力,组织开展农产品例行监测和抽检活动,公布监测结果,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确保消费安全。严格农产品生产全程监管,对农产品产地环境,农药、化肥、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实行全程监控,切实从源头上杜绝各种安全隐患,严防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培育万年生猪、万年贡米、万年珍珠等知名品牌,支持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力争2009年认定无公害产地3个、认证绿色或有机食品4个。
2、大力实施内外联动工程。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加强与发达地区的联系和沟通,密切农产品经贸往来,强化信息、市场、管理、资源多方面交流、对接、联姻,力争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开展战略合作,有力提升我县农业开放度和外向度;坚持以“现代、科技、规模、高效”为标准,加强与对系,积极引进台资企业,加快赣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力争到2010年,该试验区初具规模,发挥出示范效益;积极鼓励各类农业企业、专业大户,突破传统地域界线,走出万年门户,开发利用外地资源,实现农业的外向扩张。
3、大力实施龙头带动工程。围绕贡米、生猪、珍珠三大产集团和省市龙头企业,做好项目扶持、技术服务等工作,力争三大产业集团早日上市,其它龙头企业实力更强、带动作用更大。研究出台扶持本县骨干企业的具体措施和评选办法,重点扶持50个强势骨干企业,促使全县农业企业整体崛起。进一步发挥我县资源、产业优势,吸引县外资本、民营资本、工商资本到我到投资、开发农业,重点引进国内外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集团,借助外力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链条长的大型农业项目,用一流企业、一流技术、一流产品尽快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力争今年新增农业企业10家,其中加工型企业新增5家。
4、大力实施市场牵动工程。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的市场体系,以批发市场和区域性专业市场为重点,放手发展、积极引导、逐步完善,为农产品销售提供载体。加快培育各类中介组织和农民经纪人,发展壮大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产品营销队伍。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加快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抓紧实现与乡镇站所、农产品市场、龙头企业、农业中介组织的联网,开拓无形市场。
5、大力实施基地促动工程。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大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高产创建工程,切实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5亿斤以上。围绕贡米、生猪、珍珠等特色农业,重点抓好裴梅的3000亩有机贡米基地、湖云的万亩省级水稻高产示范片、以梓埠为主的20个万头猪场、以石镇为主的千亩吊瓜基地和5万平方米的食用菌基地、以上坊为主的千亩大棚蔬菜基地等建设。力争2009年生猪出栏70万头,实现产值10亿元。
(二)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深入推进农村改革
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针对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不相适应,劳力、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利用不充分,双层经营体制“统”的层次薄弱等矛盾,重点在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上下功夫,努力推进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切实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一是依法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为重点,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强管理和服务,鼓励农民以转包、转让、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外出务工返乡创业者等多种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现代农业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和制度性的关键性举措,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措施,促进加快发展。使其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中统一经营及发展规模经营的有效载体。三是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扭转双层经营体制“统”的功能薄弱的格局。适应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重点通过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机制创新,奠定农业公益的基础;研究制定扶持发展经营组织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其成为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和发展规模经营的有效实现形式。
(三)推进三大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抓好项目申报工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战略机遇,认真研究和用好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盯紧重点支持领域和项目,做好项目的策划、规划、立项、编制及申报工作,争取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级计划笼子,确保并争取突破应有份额。另一方面,抓好项目实施工作。尽快完成《万年县江河流域综合规划》和《万年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设审;抓紧实施大港桥、群英2座中型及11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切实做好大港桥(含余源)水库灌区渠系配套加固工作,全面启动万亩圩堤齐埠圩除险加固和鄱阳湖二期治理第6个单项工程,大力实施以供水水源地、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和崩岗治理为重点的水土保持项目,继续推进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农田4.5万亩;解决全县12乡(镇)2万人口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2、推进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坚持用经营的策略建设新农村不动摇,以打造有个性的特色化村庄为核心,进一步创新思路、机制和方法,强力推进,快速启动,较好保持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全省、全市格局的领先地位。在选点定点上,突出“三个优先”:优先选择国道、省道沿线和中心城镇、旅游景区周边的村庄列入明年试点范围,集中力量打造连线成片精品亮点;优先选择一批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乡村文化的个性化村庄,并给予叠加点扶持其改善基础设施和打造工作特色。优先选择先期成立理事会、组织完成“三清”、签订农户分户项目协议书、筹集资金10万元以上的村庄列为试点。在工作方法上,坚持“四个结合”:坚持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同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相结合,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同弘扬稻作文化相结合,把改水改厕同普及太阳能和沼气建设结合,把推进城镇化和实施民生工程相结合。在推进机制上,注重“五个强化”:强化结对共建机制、强化项目推进机制、强化规划执行机制、强化投入多元机制、强化奖优罚劣机制。
一、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根本,全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镇作为全县农业大镇,我们从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入手,认真组织实施了水利化、农机化工程,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镇充分利用龙头桥灌区配套工程开工建设的有利契机,以抗旱除涝为重点,全力加强了全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年完成了前进至东进段4.7公里高标准的堤、涵、桥主要骨干水利工程,总投资近千万元。同时,在农业开发办的帮扶下,又投资700余万元,完善了前进灌区配套工程,修筑了标准化硬质沙石田间路7公里,新植农防林带两条14公里。通过落实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全镇已组建农机合作社2个,扶持发展农机大户130户,大中型农机具保有量达1500台套,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93%。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综合效益,我镇认真开展了秋季农业三项重点工作,*年,全镇共完成整地任务12.3万亩,其中,深松整地7万亩,完成水利工程土方25万立方米,新建水稻育秧大棚4.5万平方米,建立了高标准蔬菜基地2个,农业阳光保险面积达13.3万亩。通过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亩产由2007年的278公斤,提高到*年的350公斤,大幅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以加大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力度为重点,强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农业的发展方向是现代化。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我们着重加大了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根据全镇南部烤烟、北部大豆、中部水稻的种植格局,在镇南部永红村建立了千亩烤烟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在镇中部兴旺村、庆东村建立了千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在北部新城村和卫东村建立了大豆高产创建示范基地。为把基地培育成亮点,充分发挥其典型带动作用,镇党委确定了一名副科级领导专门抓示范基地建设,同时,每个示范基地都组建了农民专业协会,负责日常生产管理,使每个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在生产上都做到了统一整地、统一品种、统一栽培技术、统一田间管理,并建立了统一的生产档案,使基地生产逐步达到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一年来,我镇新城村大豆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和兴旺村的水稻高产示范基地多次代表县里迎接国家、省、市、领导检查,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特别是*年秋,在县农委的大力扶持下,兴旺村新建的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育秧面积4万平方米,水稻高台集中育秧大棚基地迎接全市农业秋季三项重点工作拉练检查,并受到市领导的一致认可,较好的推动了全镇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三、以开展农村三项重点工作为突破,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