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创业小知识范文

创新创业小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创业小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创业小知识

第1篇:创新创业小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

“双创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为目标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这种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实用教育。当代社会,创新是国家和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而创业更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劳动力供大于求等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将是每个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构建多元化就业指导模式

要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首先就要在就业指导课堂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中都会有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部分,当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们就可以提前要求学生们收集社会中因为合理规划职业生涯而成功的诸多案例,通过寻找和收集这些鲜活的例子,从而引导学生接受并认可职业生涯规划,逐步意识到在参加工作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重要性,进而开始主动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而在指导学生就业礼仪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要求学生们主动参与并讲解关于握手、着装、名片交换和电话沟通等基本礼仪规范,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实现直观讲授,从而带动课堂的活跃气氛,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与学生的参与度。这种多元化的就业指导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锻炼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

充分发挥新媒体辅助作用

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作为一种传输快捷、形式多样且资源丰富、使用广泛的科学技术而被高校老师与学生广泛应用,并逐渐渗透到各个高校的校园管理和教学当中。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作为学生毕业之前非常重要的一项课程,势必要充分运用新媒体的诸多优势。现阶段,微博、微信和QQ等即时信息传播交流媒体使用盛行,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可以充分运用这些平台来给予学生相关的就业指导。比如可以请专门人士来制作符合就业指导中心的专门网站,开设包括招聘信息、学生职业测评、学生就业心理和就创业资讯等诸多栏目,以此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就业服务,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还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定期举办就业方面的训练活动来考察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通过微课、慕课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注重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每个高校都会分为不同的院系和专业,而不同专业和院系的学生都具有自身的性格特征、能力素质强弱和专业特点。这就要求高校在具体的就业指导工作中根据本校本专业的具体情况和办学特点来制定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包括具有针对性的教材和更加专业的就业指导内容。例如将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特点融入到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的课程当中,或是针对高校当中的特殊群体如身体残疾、心理障碍等学生来制定相应的职业心理健康教育与帮扶。以此来树立他们的求职信心,克服求职的心理障碍,并鼓励具有创业素质和创新思维的学生勇于开拓,积极实践。总之,高校应该根据学生各自规划的职业生涯来进行针对性的点对点的辅导,为有志自己创业的学生提供全面的创业信息和资讯,为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提供尽情施展的实践平台。

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要加强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化建设,首先要使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充分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来,从校园活动中激发出学生们的创新创业热情。高校有关领导也应该积极鼓励校园创业和创新活动,扶持具有创新创业特色的学生社团,努力为学生提供创新项目和创业资讯,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讲座和创业能力测评服务。其次,高校要为学生们搭建一个创业和创新的实践性平台,创建校园资讯信息网络,共享有用的创新创业信息。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设立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实现自身的择业和就业,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自我的创新发展和创业理想。除了在校园内对学生的积极培养,高校教师也应该走出校园,与社会上的各种企业建立良好关系,并输送合适的学生到企业中去亲身感受工作的氛围,在实践中锻炼自身的工作能力,积累创业的基础知识,培养创新的思维和意识。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党和国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科学发展理念,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引导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指导思想更是具有深刻的含义。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作为专门指导学生就业的部门,必须要融入本校院系和专业的教学工作中,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创业能力,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兆信,王志强.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

[2]王发棠,韩晓惠,卢琦.国外创新教育的开展及对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启示[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

第2篇:创新创业小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一、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1.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愿望强烈,创新科技含量不高

近年来,“双创”热潮席卷整个中国,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创业大军。麦可思研究院《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达3.9%,从近三年的趋势可以看出,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说明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愿望强烈。但同时报告显示,2015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半年内自主创业最集中的行业包括零售商业、金融、建筑业、教育业、住宿与饮食等,科技行业几乎没有,即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缺乏新颖性,并且科技含量不高。

2.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不足

调查还发现,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创业3年后还存活的约为1%,这表明学生创业能力不足。自主创业的主要风险因素为缺少资金(28%),其后是市场推广困难(26%)、缺乏企业管理经验(24%)。因为学校仅提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没有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学生缺少创业实践基地,所以很难积累创业经验,造成学生创业失败率提高,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

针对上述情况,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科学规划和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推进校企合作,搭建校内外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1.增强学生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提高创业的科技含量

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生相比,实践动手能力更强,发散思维更活跃,有更多更新颖的想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或者专业课程教师可以在课堂内外引用一些创新小实例,以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W生的潜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职院校应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让学生的创业项目“走出去”,把创业资金“引进来”。2016年1月,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石家庄市首届“搜才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院学生创业项目趣马养车网、乐返网荣获三等奖,三维交互幼教产品、智能自助洗车机荣获优秀奖。2016年4月,第一届“京津冀”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中,我院学生创业项目荣获一项特等奖、三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这些比赛展示了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进一步开阔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为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夯实了基础。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是对专任教师加强创新创业培训,支持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鼓励教师创业,提升教师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聘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社会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或者举办创新创业讲座,加深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的认识。

高职院校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人才培养体系、教学管理创新体系及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增加创新创业融合课程,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为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高教师创业教育课程教学能力和创业实践指导水平,我院于2016年5月举办了第二届创业教育课程大赛。

2. 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内,还应该“走出去”,进入企业,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实践教学的最好方式是组织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去企业顶岗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运营的相关知识。高职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我院成立了校企合作部和国家动漫产业孵化园,吸引企业落户孵化园,鼓励教师入驻企业实习,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开展实训教学,安排学生去园区企业实习。园区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学生创业,鼓励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入驻孵化园。

参考文献:

第3篇:创新创业小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教育;团队配置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183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1

1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

大多数高职院校目前仍将创业教育局限于实务层面,热衷于组织学生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参与创业设计活动,设立创业就业基地等。实践证明,这种轰轰烈烈但未上升到理念指导层面的教育模式,致使创新创业者的激情有余而内功不足,其关注的只能是少部分人的骄人业绩,大部分学生只是“袖手旁观的看客”。这种教育模式是难以深入持久的,也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应赋予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新的定义。

2 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国外兴起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很多发达国家都重视创新教育,创业能力、创业知识以及心理素质都是国外学者所研究的重点。而在中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1991年教育部正式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创业创新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我国高职院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 创业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实践教学投入不足。因此,不少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经费的投入较少,限制了学生设计竞赛方案的实施。同时,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将学生就业作为发展重点,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关注程度低,也直接阻碍了创业教育的发展。另外,创业实践基地严重短缺。由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经费不足,缺乏实践基地,这样,导致创业教育停留在口头上,缺乏实践经验。

2.2 创业计划不够完善

创业项目的选择应该建立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包括:第一,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和初期的市场前景;第二,建设条件是否具备;第三,创业项目的技术路线和创业方案的经济性分析;第四,项目的社会效应综合分析。许多学生仅凭创业热情,盲目选择创业项目,不懂得综合评估,不仅成功的机率非常低,而且还会挫伤以后的创业热情。

2.3 创业团队配置不科学

合理的创业团队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对创业初期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创业型团队类型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核心领导团队;另一种是小组型团队,根据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经营理念和商业机会,开始后达成共识。如果创业团队中分工不明确、不合理,很容易导致队员手忙脚乱,计划实施缺乏条理性。同时,创业能力不强,管理经验缺乏,也会使创业项目风险提高,降低成功率。

2.4 教师、课程体系严重滞后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没有自己成功创业的经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不熟悉,基本上从普通课程的教师转变为创业课程教师。他们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培训,不仅缺乏理论知识,也缺乏实战经验,不能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在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教材缺乏系统性和权威性,教师拼凑照搬国外的课程,缺乏地域和学校的特点。

3 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教育对策分析

3.1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导者,因此,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要引导各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高职院校应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要从教学考核、职称评定、培训培养、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实训和交流,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研究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水平,让学生参与更多的民间创业教育实习基地的实践,增强他们的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能力。

3.2 紧跟市场,积极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根据市场变化,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综合分析与考量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作,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满足学生的创业需求。同时,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每学期可举办创业大赛,聘请具有创业经验的专家进行指导,为学生分享创业体会,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3 渗透教育,培养新型创业能力

鼓励和支持教师到技术类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和方法,把企业的经营模式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将经验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相结合,让学生近距离了解创业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创业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创业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增强实践能力和创业素质,树立敢于冒险、敢于创业的价值观。

第4篇:创新创业小知识范文

关键词 职业学校 英语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Vocational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Innovation in the New Situation

TIAN Tian

(Wuxi Industrial Senior Technical School, Wuxi, Jiangsu 214000)

Abstract Communicative proficiency in English becomes one of the basic literacy of vocational school professional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e want to continue to innovat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and vocational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updating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 the formation of "English professional services" concept; to innovate teaching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etc. updating course content; must constantly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l from one mode of imparting knowledge to the knowledge depth;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to promote the study of teachers from teaching school to study law,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vocational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and influence.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innovation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剧对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熟练掌握英语交际工具、满足未来职业对英语需求成为衡量当前职业学校专业人才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英语已成为人们普遍需要掌握的语言,特别是针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英语是其步入工作岗位的基础,是在知识经济人才竞争中获取胜利的根本。”①新形势下,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只有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要求,不断进行教学创新,才能提升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活力,提升课程地位。

1 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理念创新

职业学校教育宗旨在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英语教学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岗位要求。当前不少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理念落后,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英语教学“功利”理念较强。部分职业学校将英语课程教学直接变成英语考级教学,满足社会英语考级风,忽略了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个性特点;另一方面,部分职业学校持“英语无用论”,认为英语是偏科,学生学不学、学得好不好关系不大,英语教学缺乏专业针对性。这两种理念忽视学生英语素质的提升需求与专业技术对英语的需求,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理念创新势在必行。

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理念创新的前提是进一步强化素质教育理念,英语教学要紧紧围绕“提升学生英语素质”这一教学目标,突出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特色,不能舍本逐末,追求“考级风”,要使英语教学紧紧围绕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其次,突出“英语服务专业”理念。当前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专业特色不强,英语成为一门公共学科,专业个性特点不强,这也是导致“英语无用论”的重要原因。我们要根据不同专业对学生英语的要求在共性中寻求个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突出专业特色,采取合适教法,努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与实际语用情境,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英语素养,使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为专业课程服务。

2 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内容创新

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创造性教学思想,以教师创新智慧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当前,不少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资源开发过于简单,教师“就教材讲教材”教材只是为我们设定了基本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善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断创新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内容。那么教学内容的创新要围绕哪些方面展开呢?

首先,我们要依据学情创新教学内容。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师要深入分析学情,了解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与英语基础,了解学生英语学习需求。根据学情创造性地设定教学内容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其次,要根据不同专业对英语的要求设定教学内容。不同专业对英语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侧重点不同,如果我们把“机械”专业与“旅游”专业的英语教学设定为同样的内容,这样的英语教学无疑是低效的;第三,教师要准确定位,“作为文化课之一,它的培养目标不以升学为目的,而是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了解文化的窗口”,②要善于根据专业特点,以及学生未来岗位语用情境,创造性地设定英语教学内容,使英语教学更好地服务于专业课程教学;第四,英语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常教常新。当前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异常丰富,教师要根据时展与专业课程发展不断创新教学内容,这样才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升英语教学实效。

3 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模式创新

目前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多沿用普通中学英语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教读单词,讲解语法、句型、课文,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再通过练习、测试等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效,职业学校教育特色不突出,英语课堂缺乏活力,学生缺乏学习激情和主动性,部分学生觉得英语课程学不学对于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没有影响。我们要根据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特点创新英语教学模式,尝试建立知能一体的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模式。我们要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基础上尝试职业岗位英语语用情境教学,突出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英语词汇教学,句型与口语训练要突出语用情境训练。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岗位语用情境,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转化为技能,使英语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与岗位竞争力。

4 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方法创新

对于教学方法研究,我们往往把着力点放在教师层面,探索出情境教学法、趣味教学法、任务引领法、媒体辅助法等,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忽略了学生层面。因此我们要把研究的触角延伸至学生的学法,这也是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方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我们要加强学生英语学法指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教最终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因此教师要善于研究学法,将学法渗透在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课前要备学法,课堂要传教法,课后强化点拨,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掌握英语学习的一般规律,突破母语影响,同时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以学法定教法。教法要取得实效,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激情。因此教师要善于揣摩学生英语学习心理,“ 教给学生再多的学习方法,学生若没有良好的学习心理也无济于事。”③要了解学生学习习惯,根据学法选择合适的教法。

总之,我们要紧扣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英语教学特点,与时俱进,根据学情不断创新职业学校英语的教学方法,使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常教常新,使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专业技能。

注释

① 王英.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256.

第5篇:创新创业小知识范文

Heyuan Polytechnic, Zheng Erjun

Abstrac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However because the entrepreneurship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just begun, the knowledge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teaching theory is still insufficient. Students majoring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generally more creative, adventurous and may have better management ability than students in other higher institutions and colleges. The spirit of exploration, adventure,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is exactly the advantage and the potential that the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mode should rely on when cultivating talents. It is also the basic quality entrepreneurs need to be equipped with.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creative teaching mode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s rather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Key Words: entrepreneurship, innovation, teach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277-02

高职院校对师范人才的培养注重的是师范类教育,但是在创业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加强师范生创业教育已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教师岗位缩减,师范生就业竞争加剧,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师范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进一步凸显,师范生就业难成事实,突出的供需矛盾,使大多数大专院校师范毕业生直接处于就业竞争的劣势,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更是一个大难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寻求一个突破口,为高职高专的师范生谋求一个就业的新途径,以解决当前师范生就业“难”的问题,恰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需要找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成功模式。

作为高职高专的师范生,培养适应社会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实际应用性人才是人才培训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如何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从而初步建立适应现状的“创业创新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但是师范生对于创业创新的意识和理念还较为滞后,针对这些问题,先找出原因再对症下药找找对策和方法会更有现实意义。

一、高职高专师范生创业状况滞后的原因

1.创业意识和理念比较淡化

师范生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从教,传统的就业理念是读书毕业后将来做一名人民教师,但是按照当前的趋势,只认定一条择业的路子是较为狭窄的,而且很多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创业搭不上边。所以整体创业意识和理念较为淡化的。

2.学生创业时间较少

学生入学第一年会参加各种团体或者社团组织,到了大二时间段,就会选择考英语四级或者B级,选择考取普通话等级证书,考计算机,,即使参加实践的更多会选择家教;大三基本忙于实习和找工作,很多学生连家教也兼顾不理。所以创业就极少时间,创新就更谈不上,参与创业机会也会少一些。

3.相应的针对师范生创业制度较不完善

因为传统的观念从教意识的根深蒂固,所以有较少师范生去尝试创业,经典和成功的案例不多,传承的的概率就不低,随之而来的制度和匹配的措施就不够健全,也就较难鼓励师范生去创业,脱离自己的本专业,是要足够的胆识和冒险精神才能做到的。

4.师范生创业缺乏足够的指导和引导

虽然我们高职高专的老师基本都是双师型教师,但是由于师范生的的专业造成大家的观念的不能转变,然后学生参与度不够积极,请教指导老师的积极性也不够足,所以教师参与指导的几率也不够,学生进步的空间就少。因为在校的教育类老师也少接触创业的情况,基本带动学生实践的都是参与教育实习这一领域。

二、高职高专师范生存在着很大的优势

很多师范生比普通高校大学生更具有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这些优点和潜力正是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要挖掘的,也是创业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具体有几个:

1.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优势――技能型人才

高职高专的师范生教育培养目的除了教师基本功之外,还有大二的教学实践训练,顶岗置换培训和大三的实习教学实践,也有很多单位来学校招聘办公室文职人员等,特别是语文教育类这块较多被录用。因为文秘专业和新闻采编专业的学生很多去珠三角或者工资高的地方做专业技术工作,而不愿意留在三线城市和山区单位工作,这些单位需要文职和新闻媒体记者甚至播音主持人,科班出身的学生留不住,招聘的语文教育的学生刚好又能写最基本的稿件,普通话等级达到二级甲等,也可以做记者甚至做播音,办公室的工作基本也是能完成的,现在学校制度较为多元化选择,只要学生对方有单位接纳,学生有意愿,学校都批准,这些学生具有企业实践的机会很大,很多学生通过学习和摸索,多了一项生存的技能。许多学生已经很快的转型在其他企业或者别的岗位,很快就适应了社会要求的工作岗位。

2.学生在能力结构上的优势――实用型人才

我们的师范生基本是来自山区较为多,生源主要集中在高职高专线的3A学生这批学生的素质,大多对应试教育的不适应者,但是这样的学生实用,较吃苦耐劳,勤快,脑子灵活,思维也属活跃,在一定的环境下经过培养和挖掘后,脚踏实地工作的状态较好,潜力较足,留得住,不至于单位培养后会流失,是山区单位和三线城市单位最首选的人才队伍。

3.高职高专的教师技术资格优势――具有双师素质

在高职高专的教师队伍中,基本拥有双师证书,很多教师都有下企业和做在社会做培训的资格,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从知识上讲,具备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也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在企业时间的机会多,自然就积累了实践的工作经验,为培养指导学生就业也就具备一定的实战能力和眼光,这对于指导学生参与创业也具备一定的指导和引导意义,也可以为学生的创业成长带来很大的帮助。

既然高职高专院校的优劣是摆在眼前,我们便可以探索一下培养师范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和途径,因势利导,以便师范生更好的找到创业机会和就业的出路。

三、在制度上创新,使用相应的制度改善大家对师范生创新创业的认知度

1.改善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度

创新创业教育的含义有两方面,一是意识层面,是一种包括技术上的创新和理念上的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实践层面,创业是一种事业基本上要经过融资,进入市场的过程,创业教育要使学生通过创业实践,来发掘机会、创立企业、追求盈利的教育。师范生教育虽然不需要直接创业,但在意识层面上,创意作为技术和理念上的创新是师范教育对象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做为将来可能的老师,如果自身不具备理论和技术上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不能胜任未来的教师职业,创新创业教育是师范教育中必须意识并解决的重要问题。

2.完善师范生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制度

调动学校的各个部门对师范生的创业培训,制定确实可行的管理和配套政策,把师范生创业教育摆上日程,带进课程的设置,学生的选课,以及学生考试,学分的认定,学籍管理等等,甚至可以把创业课程设定为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创业。

3.优化师范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

学校一方面可以鼓励校内教师担任大学生的指导老师,特别是有企业经验的教师,作为团队带领学生进行创业;一方面可以引进校外的创业者作为导师,加入我们的团队教育中,开设一些讲座或者上上课,把企业的创业经验带给学生。学校可以设置一些鼓励政策和引进教师的措施,使得创业教师队伍壮大起来。

四、高职高专师范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和途径

高职高专的创业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师范学生的从业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所以采用的模式和途径就是以社会需求、能力培养、学生发展为本三方面结合。为了更好地开展师范生创新创业教育,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大学生创业观念和目的的引导,以备创业薪火相传

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和引导学生增强这种意识和创业精神,需要知识、智慧和胆识才敢于创业,当然也必须让师范生认识到,要想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强化自身的意识和精神。可以树立一些自主创业先进典型,引导学生增强创业的信心和勇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各种宣传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创业的优缺点,自我评估和衡量自己,把握当下形势,参照优秀典型案例,尝试迈出创业的步伐,大胆勇敢的去尝试。在观念上调整自己,在行动上战胜自己。

2.大力提倡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备教育创业型人才

高职高专院校90%的教师都具备双师证书和素质,这些教师有很多是下企业和在实践操作中具备技能,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操技能,在一定层面上是很有工作经验的。这样的教师很利于培养师范生的创业意识和精神,使学生更快进入创业的角色。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无疑是很又推进作用的。

3.建立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平台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与创新创业有关的课程有明显体现。

开设与创业有关的课程,推广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开设可以围绕相关的创业心理品质和知识以及技能来展开,可以绕开传统的教学模式,增设创业教育的有关课程,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推广宣传师范学生的创业意识,增进学生掌握有关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可采用案例教学,直接展示创业成功案例,总结创业精神、创业方法、创业过程和规律,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培养和梳理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也可以拓宽创业视野。

开设创业园,举行创业大赛,强化创业实践能力。在学校可以开设新型的创业园给学生自主经营,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对这些创业学生进行指导和启发。还有就是可以举办主题创业比赛,让师范类学生也弱化从教是唯一的就业途径,让更多的学生去设计,通过做方案和设计,参与比赛,由理论到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为将来从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重点培养师范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因为师范生受教育居多是师范类能力的培养,所以创业的能力要通过强化培养和训练。创业能力主要是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能力。这些能力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在课堂上学习,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参加一些技能大赛,可以多听“创业论坛”、“创业沙龙”,参加创业实践和活动。特别是要多聆听创业经验的企业家来校介绍其创业体会,使学生更直观体验,从而得到直接间接的熏陶和培养。

第6篇:创新创业小知识范文

关键词: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引言:2014年9月国务院总理在夏季达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加强大学生创业培训,以创业带动就业。紧接着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都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适应国家和企业的发展需求,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高职实验课教学状况

(一)在“讲”与“授”方面。(1)实验课是由教师讲完理论性内容在到实验室做实验,其内容为是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和操作过程简单,主要是记录实验数据电压、电流或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验证书本中理论性的原理和结果。讲授过程更多的偏重于理论性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这样就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2)实验课课时偏少,实验人员和实验设备投入不足。具体表现在使得学生在实验课上是松散式的实验或走马观灯看看模式,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3)现行的高职院校在招生上有两种招生渠道,一个是参加全国统一招生的生源,一个是由当地招生考试中心组织的几所高职院校的单独招生的生源,一个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层次参差不齐,能力强的吃不够,能力差的听不懂,教师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难以均衡。

(二)在“学”与“动”方面。(1)“学”的积极性不高,不愿“动”。据有关研究数据显示高职院校中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上积极性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在实验课上不愿意动手操作,有的甚至故意损坏实验仪器或设备,达到不能做实验的目的。(2)“学”的主动性不强,懒于“动”。由于学生只重视期末考试的分数和成绩,所以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高于实验课,认为实验课只是验证性的实验,理论搞懂就行了,与今后的发展和工作没有多大的关系,使得部分学生实验课上应付差事,课前不预习,课上不动手、不动脑,课后也不复习,甚至有抄袭实验数据、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

二、“双创”形势下高职院校实验课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转换“角色”,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一个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作用灵活性的教学模式,教师采用启发式、与学生互动式,以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模式上转换“教”与“学”角色的互换,引导了学生用研究的态度和犯法进行学习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有意识创造设计问题情景,组织学生研究探讨,教师扮演的是启发诱导的角色,以学生为主积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让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点,唤醒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开放实验室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

维。 创新思维是以打破成规、与众不同、独辟蹊径、别开生面为特点。现行实验室的设施制约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大实验室人员投入、实验室设施的投资建设和改进实验室的设备。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期间由于时间有限只能完成一些验证性的实验,不能发挥实验室“实验”的作用。全面开放实验室改进传统的陈旧的实验项目,开放实验资源不足的弊端,增设一些实用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

(三)分层次教学、加大实验课的考核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现行的教学思想上应向实验教学倾斜,对于学生层次的不同,进行分班分层次教学,打破固有的传统思想理念,加大实验课的考核力度,以往实验课的成绩只是平时成绩30%的一部分,主要是实验课的出勤、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等。现采取期末单独考试的方式、平时占20%、理论和实验各占40%,期末在实验室现场随机抽题,从以往的实验中任意抽取。以此来评价学生掌握实验技能的程度,考试之后必定会有部分学生挂科,直接影响他就业应聘的机会,这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同时锻炼和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结束语:通过对传统的实验课改革,依托校内有利资源,以实验与理论为双重重点,充分利用学生在校的有限时间,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唤醒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步入社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7篇:创新创业小知识范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高职院校

作为近年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之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能够为培养兼备创新思维与能力的人才提供保障。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落实中存在的弊病仍较为突出,与创业教育的预期目标相脱离,因此,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最难就业季”是近年来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旦学生的就业率难以保障,就会使高职教育的优势逐渐丧失。此时,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引入为就业难的解决提供了思路,但是该教育模式在落实中仍有诸多弊病存在,具体表现为:

第一,专业课程体系中未将创新创业模式纳入其中。由于该教育模式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被划分专业。虽然部分院校将其纳入到必修课程中,但整个课程体系仍处于不规范状态,在教学实施中难以取得良好效果。

第二,创业成功率不高。高校创业活动开展中,大多数学生并不具备创业所需的经验,尽管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取得的实效并不明显。究其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并未对学生创业提供相应的指导与帮助,导致学生创业兴趣缺失且成功率不高。

第三,师资力量问题突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落实要求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作为保障,但是大多数教师局限在“三尺讲台”内,很难满足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要求。教师队伍在实践能力、创业经验等方面呈现出缺失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反思的。

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具体构建路径

1.孵化模式在教育活动中的引入

孵化模式的应用主要有两种形式的载体:

第一种形式强调将创新训练、创新活动、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及科研项目等融入其中。将项目内容作为理论研究基础,要求导师做好引导工作,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具体的创业内容,鼓励学生从这些项目中挖掘创业机会。

第二种形式强调在引入科研项目的基础上使项目向产业化方向发展。项目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实际需求,导师引导学生完成项目研发,并将最终开发结果应用于企业生产。

这两种形式,前者对满足学生创新训练要求起到明显效果,后者倾向于对学生的创业训练进行强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2.多机构合作模式的引入

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很难依托于高职院校自身实现,应将相关的主体机构融入其中,如中介结构、金融机构、科研部门以及政府部门与企业等。保证不同主体机构发挥其应有功能,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对居于核心主体地位的高职院校方面,要求其承担起创业技能传授的职责,尽可能将更多创业平台、训练机会提供给学生;企业方面,应注意将岗位训练等实践机会提供给学生;政府部门在创业教育创新中,应给予相应的资金与政策扶持;科研部门,应适时将先进的科技成果提供给高职院校,为创业教育中的科研项目提供保障。

3.实践训练模式的应用

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旨在使学生综合素养,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职场素质等得到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应注意在实践模式上进行创新,具体策略表现为:

第一,引进策略。强调各主体共同参与到教育创新工作中,进行实践平台的搭建,利用校园实验室完成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对接,由企业资深人才到校园中为创业训练活动提供指导等。

第二,送出策略。该策略强调适时将学生派遣到企业中,通过参与企业实践活动,达到创新能力提高的目的。

第三,体验策略。这种策略的实现要求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可直接构建相应的模拟平台,模拟平台中主要以市场、公司等环境为主,引导学生在该环境下完成创业训练过程。此外,可引入比赛形式,如创业竞赛、计划大赛等,以此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

创业教育的创新是高职院校需考虑的主要问题。实际创新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当前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对现有创业教育模式进一步完善,考虑将孵化模式、合作模式以及实践训练模式等融入其中,确保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满足学生创业能力提高的要求,缓解当前高职院校与学生面临的就业难问题。

参考文献:

[1]汪立超.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地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职业教育,2012(12):50-53.

[2]曲秀琴,吕秀丽. 构建“多维度”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研究与实践――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新思维[J].科技创业家,2013(19):180-181.

第8篇:创新创业小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职业指导 实践 创新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有效地开展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才能促进大学生高质量的就业。本文将以深圳市高校为例,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

一、高校职业指导的重要意义

1.做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我国各项社会事业和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具有现代化知识和现代化技能的大学生,尤其是到农村基层支教、支医、扶贫等工作,西部边远地区及一些艰苦行业,迫切需要大批高技能、高素质、高觉悟的大学生。但受传统性就业观念和片面的价值观的影响,有大批的大学生对就业条件产生了严重的误区,导致了很多需求大学生的岗位无人问津,而又产生了有人无位的连锁反应。有效的职业指导,可以使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爱好、兴趣与所从事的就业岗位相匹配,事关国家改革和发展大局。

2.做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涉及到社会大局的稳定

大学生这个群体具有知识层次高、掌握技能水平强、对社会影响力大,所以做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促进大学生充分高质量就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课题中应有之义,直接影响到社会大局的稳定。

3.做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是保持高等教育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在高等教育发展链条上处于关键位置,高等教育是否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通常可以通过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情况反映出来。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从专业、技能、理论成分、实践经验、团队合作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表现,用人单位可以在大学生就业于岗位的实际中,进行验证和评价,从而推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4.做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目前一些大学生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对国情和社会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对自己究竟适合什么工作缺乏客观、科学的分析和判断,以致在众多的职业岗位面前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求职缺乏主动性,缺乏应聘技巧和必要的技能,找工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也是受职业指导教育的过程,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一些要求,如展示真实形象、锻炼表达能力、增强团队意识、遵守市场的规范等,不仅是对就业的具体指导,而且是对大学生今后事业发展的长远指导。就业是迈开事业的第一步,不能只是为就业而就业,而是通过就业来成就事业,展示人生的价值。因此,大学生职业指导的意义在于大学生成才的全过程。 职业指导可使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更加明确、内容更加具体、方法更加有效,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更好地成长和成才。

二、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在职业指导方面绞尽脑汁,也做了很多方面的有效工作:一是开设求职技巧课程;二是宣传就业政策;三是社会适应性的指导;四是自助创业教育;五是参加大型招聘会;六是与校企建立就业平台等。高校累积了很多丰富的职业指导经验,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在这个经济突飞猛进的时代,高校在职业指导中还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缺乏针对性的职业指导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时,没有考虑大学生的个人特征,生活环境、专业学术、职业发展方向,大多只能就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辅导,而无法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特长、不同心理特点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很强的职业指导。这种非个性化的指导,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2.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有些高校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没能正确的认识到自我评估意识,包括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特长、学识水平、思维方式、价值观、情商以及潜能等等的认识。如深圳市信息学院财经专业60名大学生苦于求职无门,参加今年本市春季大型招聘会,找到做会计工作的仅1人,大部分只好做商场收银员、电信传呼员,专业对口率或基本对口数据的平均数只有21%。

3.缺乏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

缺乏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主要表现在:(1)有些高校在做出开设职业指导课程的决定以后,没有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没有专人负责,职业指导课程很难落实到位。(2)缺乏专业的职业指导师队伍,一般是以劳技课老师或就业安置部工作人员兼任。而目前大多数劳技课教师都没有经过培训,就业安置部工作人员最多也就是知道该把大学生安排在哪个企业哪个岗位,对于什么是职业指导,而浑然不知。(3)没有把职业指导培训计划到每年教师的培训计划中去。高校的教师每年都会进行一些教师素质培训、教学技巧培训、教师与学生沟通之类的培训,但很少有关于职业指导的培训。(4)没有专门的职业指导部门。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基本上并在招生、就业办,虽然在为大学生获得社会职业需求信息,沟通学校与人才市场联系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机构设置方面还很欠缺。(5)没有明确规定高校必须要具备几位职业指导高级技师、几位职业指导师、几位职业指导员,很多学校的职业指导人员配备、专业化的程度根本无法满足大学生就业的需要。缺乏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使大学生难以充分就业。

第9篇:创新创业小知识范文

一、课程设置模块化

物流管理专业不仅涉及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也涉及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它的专业目标主要是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物流专业人才。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强,与市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职业院校在设置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时,应从当下的国家经济发展方式出发,结合劳动力市场人才发展的需要,以及物流行业自身发展的特点,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真正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当前随着我国的网购规模越来越大,许多人越来越倾向于网上购物,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我国的物流行业也异常火爆。整个物流行业除了有自身的发展流程外,更为关键的是它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服务业。因此,高校在设置课程时不能仅仅只是设置一些传统的理论课程,也应该设置一些基础性的课程,如关于服務性的课程、关于基础岗位建设的课程以及创新性的课程,还有如何解决当前我国物流量增大导致物流速度减缓的问题等相关的课程。通过设置这些实践性更强的课程,促使物流专业教学更加具有实践性,从而培育出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二、课程内容情景化

实验式教学模式倡导的是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符,通过模拟现实场景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真实的实践经验和实践体会,改变传统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讲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处境,通过模拟场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了解真实的工作环境,因此为了适应实验式教学模式的发展,物流专业教学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应该注重课程内容的情景化模式,主要就是通过模拟企业实践过程,最大化地还原工作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切身感受到真实的工作场景。比如在学习物流相关流程时,创设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情景项目,通过系统的模拟,系统地了解项目任务和工作流程安排来体会真正的物流实践。例如,通过分组演戏让部分学生扮演制造商,部分学生扮演批发商以及零售商、顾客,将学生统一安排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物流链条,学生按照自己的角色设计出相关的业务计划,比如进货量、库存量等以及设计出相关的物流服务流程等。通过这些情景化的教学模式,将工作氛围融入课堂学习中去,让学生提前进入到社会工作角色中去,更早地了解相关的行业知识,进而从整体上掌握整个行业的业务流程。

三、教学方法综合化

体验式教学模式注重的是整个教学过程和实践环节,这就与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倡导老师在课堂上将知识讲解得更全面更仔细,方便学生理解和体会。然而,在体验式的教学模式中,一方面,我们倡导课堂讨论以及课堂参与,力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来,通过课堂的演习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真实的业务流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转变当前单一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演练、岗位实习、实习管理等相关的实践形式扩展教学方法,力求实现课堂模拟与实践训练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演练以及岗位实习等相关的活动,让学生提前了解物流行业的相关业务流程,让他们在整个体验式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交流培养相应的合作精神,进而培养相关的职业精神,为往后步入社会实践奠定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实施体验式教学中,应该充分地利用当前便利的网络文化科技,比如将当前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相关的通信视频技术融入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当中去,让整个物流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更加地生动、贴近实际,也更加符合当前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促使学生开拓自己的创新性思维。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都需要老师的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课堂也是如此,在整个课堂过程中尽管我们倡导的是学生自主性地学习交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主导作用也很重要,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协调沟通,要对整个课程流程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必要时还要对学生不太了解的流程进行必要的讲解。

四、教学体系系统化

体验式教学模式主要将管理技能和管理素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应该建立起体验式教学模式综合体系,这个综合体系主要由五部分课堂组合而成:第一课堂主要包括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课堂;第二课堂主要包括拓展知识应用于名家创新应用讲座;第三课堂主要包括开展创业项目运营试验的试验课堂;第四课堂主要包括开展比赛促进教学、促进学习的实践课堂;第五课堂主要包括开展实训定岗和创业实践为主的实践课堂。通过这五大课堂的教学与实践,构建起一个完整的体验式教学模式综合体系,全方位地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通过各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学生整体的业务流程观念,促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岗位的相关情况,进而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比如在企业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学校为企业输送人才这一校企合作模式中,学生通过岗位实习不仅可以将理论融入实践当中,而且可以全面、系统化地认识整个物流行业的运作规则,有些学生更是在这样的实习之后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如设立快递投放点,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起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通过这样的实践学习,可以快速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