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范文

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

第1篇: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范文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职能;企业发展

在当今时代企业飞速发展,各种科技的不断引入促使着企业内部的职能发生着变化,财务部门的管理职能逐渐突出,传统的核算职能正在被逐渐淘汰,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财务部门的管职能至关重要,它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所以提升财务部门的管理职能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都是不可忽视的。

一、财务部门管理职能履行现状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以及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财务部门的管理职能实现了重心的转移,从注重监督职能上转移到了注重服务职能上来,这不仅是企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更加注重服务的质量,所以服务的好坏是很重要的。财务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表面上是矛盾的,但是其本质都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经济利润的提升。下面就管理职能中的监督和服务谈一谈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管理职能的不断提升。监督职能仍占据主要地位。虽然企业的管理职能的重心已经发生了转移,但是效果却不是很好,监督职能的地位仍较突出。监督职能主要是指对财务管理以及财务核算阶段的各种监督,因为这个阶段涉及到的资金数额较大,没有一个合理的监督模式达不到我们想要的公开透明的效果,这就说明监督不能少,缺少的是服务职能的落实,主要体现在与其它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方面,我们知道财务部门主要是为其它部门服务的,所以就必须注重之间的沟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过度强调服务职能的重要性。虽然管理职能的工作重心已经实现了转变,这说明服务职能是很重要的,但是部分企业却做的过于极端,以至于出现了忽视财务部门其它职能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会极大程度的降低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因为其监督职能是财务公开透明的保障,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同时其分析管理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过度的重视服务职能会令财务部门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二、财务管理职能的有效提升措施

合理的发挥出财务部门管理职能的效果,是我们一直关心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财务部门中的核算等任务大多已经转移到计算机软件等高端电子产品上,而要想提升其管理职能就必须从我们发现的问题着手,合理协调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两者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财务管理职能的效果,我们可以从管理环境和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两方面着手,切实提升财务管理职能。

1.为财务管理职能履行创造良好管理环境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复杂的市场和企业环境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各种阻碍,财务部门的管理职能的提升必须依赖于良好的管理环境。一方面企业领导要有明确财务部门管理职能的重要性,只有这样,领导才能基于其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企业领导的认可是财务部门发展的根本保障,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要想生存下去,领导者就必须对本企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决策上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定,要以全局化、多角度的严管看待问题,不能仅仅因为财务部门的短期效应而忽视了其管理职能的重要性,要以清晰的头脑去认识。另一方面,对于企业的非财务人员也要给予一定的培训,要让其加深对财务部门的了解,这样非财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会更加重视财务工作,更加配合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为财务管理职能的提升营造良好的环境。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认识到财务部门不仅仅是具有核算职能,更重要的是分析管理以及监督职能,这样工作人员就会自觉遵守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企业为财务管理部门管理职能的提升创造了一个更加和谐有效的工作环境,使得其提升效果更快。

2.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

财务工作人员和财务管理职能提升有着直接的关系,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职能的提升,所以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首先要转变工作人员的工作观念,提高其对自身工作变化的适应能力,在工作过程中要突出服务意识,注重与其它部门员工的沟通和交流,达到相互密切配合的目的,同时也要树立相互尊重的意识,包括同事以及客户,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沟通,其次一个科学管理的观念也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一个部门缺乏有效的管理是生存不下去的,所以员工要积极配合部门领导的管理,以促进财务部门管理职能的提升。最后,还要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这是根本是最重要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包括自身的财务方面的工作能力,同时也包括其它方面的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企业要定期进行相关培训,主要是财务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同时员工个人要注重自身其它能力的提升,例如信息技术、企业制度方面等的知识,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

三、总结

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务管理部门,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只有不断提升财务管理职能才能为现代企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在实际工作中,要明确目前财务管理职能的履行现状,从中找出问题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方法,注重对环境和员工自身素质两方面的提升,充分提升财务管理职能。

参考文献

[1]毛英.浅谈现代企业中财务管理职能的提升[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3):117,119.

[2]马媛.浅析现代企业中财务管理职能的提升[J].时代金融,2015,(26):176,184.

第2篇: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范文

[关键词]基本建设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基本建设是指国民经济中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其中的财务管理是基本建设的重要职能,在建设项目各环节中加强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提高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由于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出现结构性失衡,在这样特殊的经济背景之下,更要加强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工作,使得国家投入的建设资金能够得到最有效的发挥,为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

一、基建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施工现场管理不严格

企业内部往往会重视整体的财务控制,但是对于施工现场的财务问题却缺乏有效的管理,主要还是财务工作习惯造成的。施工现场管理不严格会造成工程量、质量信息失真。例如:煤炭开发企业基本建设的施工现场会存在部分财务管理问题。如:材料价格结算办法等规定不明确,对变更设计图纸随意性大,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施工进度的工程量审核不严,对进场的设备、材料质量、规格、品牌、数量没有认真验收,对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不力,质量验收存在签名随意。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合理的现场财务管理体系是不可能保证基建的财务工作顺利进行的。

1.2财务管理监督职能不完善

财务工作要行使其有效的监督职能,对违反财经纪律的条款要提前制止,要严格依照合同办理财务业务。财务工作要对擅自挪用基建费用的问题形式有效的监督职能。可是如今的财务管理工作却只是停留在核实、记账、验收等原始管理阶段,在监督职能上还有很多问题。例如:建设单位管理费列支大量的接待费、会务费、车辆使用费等;对一些临时工程预付款审核不严,存在超支付款项时有发生,工程价款结算手续不全也做了记账依据;没有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办理基建竣工财务决算,影响基建投资的正确反映等问题。

1.3财务项目管理深度不够

在基建工作中会有很多财务项目管理工作,由于项目预算细化不够会导致项目设计和概算不能准确核算成本。同时也就无法事先编制建设的采购计划,导致概算不适应财务支付及采购制度改革的需要。财务项目的管理不到位,建设过程就会缺乏有效的监督。例如:有些单位项目财务管理过程中,配套资金不落实。有些单位不熟悉项目资金管理要求,编制概算时,随意或虚报配套资金,用实物抵顶自筹资金,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使得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

二、加强基建财务管理的相关对策

2.1建立财务项目管理体系

基建的财务管理体系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专业设计部门要根据当期的市场调研等资料,对建设项目做出分析与评价,通过分析与评价,旨在确定项目所需资金及其来源,测算项目建成投产后的获利能力,预测建设项目计算期内的财务状况。对于施工、材料、用地、人员投入等项目都要设置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同时还要设置必要的制度进行规范,从而全面反映项目投资收益,为项目部门和金融部门提供决策依据,防止出现项目成本控制的“先天不足”。

2.2做好施工现场的财务管理

对于施工现场的财务管理主要要通过审核与考察来完成,对于材料、工资、用地、再回收等施工项目都要进行先考察后审核。例如:对于施工材料,要有计划地审核材料购置,材料购置由材料组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需求合理确定购置数量。材料的使用要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完成,无材料责任相关人员签字,大宗的和关键的材料不得购置。又如:对于施工人员的资金支出必须要经过财务考察,实现多位经手人签字,主管领导签字,才能报到财务账目上。总之,对于施工现场的财务管理要本着先考察后审核的原则,从人员到账目进行全面的施工财务管理。

2.3规范财务手续

加强基建建设的财务管理要在进行基建项目施工前,成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实行独立核算和管理。各施工单位送来支付票据时,财务人员必须严格审核有关单据,应根据其工程概预算和工程进度付款。而且,支付票据经过经办人、基建负责人、监理公司及分管基建的项目领导、主管领导等相关人员签字,且附上合同和工程进度结算书后,财务人员方可付款。

2.4竣工时的财务管理

基建工程竣工并不代表着财务管理工作结束,竣工时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重要,财务管理人员要熟悉基本建设的各个分项工程的内容。首先要熟悉每个项目包括的工作内容,对这些项目内容都要进行必要的财务审核。另外,还有一些工程子项目有着综合性。例如:修缮项目既有材料管理的项目,又有安装项目的内容。对于这样的综合内容,要注意有效区分审核。工程费用包括的内容各地不一,所以,对工程费用的审核要具体计算,主要注意审查费用定额是否区分工程性质土建、装饰、安装、修缮等。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是基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基建财务管理是摆在基建财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想使基本建设资金合理支出,就必须发挥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作用,对基本建设资金的施工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对材料使用资金进行核算分析,规范财务手续,做好竣工时的财务管理,才能使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工作发挥其真正的职能。

参考文献:

[1]林正勇.浅谈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引进与咨询,2006;12

第3篇: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范文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职能;监督;服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 A

一、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新特点

1、财务管理工作涵盖内容更广

在传统的理念中,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包含资产管理、营运资金、利润分配等一般意义上的财务管理工作,但随着企业融资难度加大、投资风险增加以及国内外金融环境变化等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向更为宽泛的领域迈进。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融资渠道窄、投资风险大等困难已经成为了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而如果还是采取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必然难以满足企业的现实需要,甚至为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

2、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含量更高

随着市场全球化的发展,企业所面对的市场范围越来越大,企业的发展机遇也越来越多,对财务管理的时间性、跨地域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财务管理跨时域跨地域成为可能。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企业而言,随着其不断走出国门,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因此有效提高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尤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企业财务工作面临着更为繁杂的数据环境,如何高效筛选、利用、甄别数据成为了财务管理的一个难题。

二、现代企业中财务职能履行的现状

1、过度强化监督职能,适应性不足

企业财务监督的内容包括财务状况监督、财务成果监督和财经法纪监督,主要涉及的范围包括财务核算处理过程的规范,财务状况优劣的原因查找,财务成果与预期目标的对比,以及对法律法规和制度流程遵守的情况。现代企业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各种新兴的业务模式与机遇不断涌现,在这样新旧更跌的转型过程中,财务职能“重监管、轻服务”的失衡现象在一定时间内可能还会存在,对业务的限制多于支持。特别是企业如果在管理过程中履行监督职能时僵化,过度强调执行的刚性,忽略市场变化的待点,不能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监督的方式,容易导致错失良机,影响管理的效率,最终阻碍企业的发展。

2、过度强化服务职能,原则性欠缺

财务的服务职能在财务核算、预算、执行、分析等多个环节上予以体现。财务工作贯穿于企业业务工作的始终,良好的服务意识对于财务管理职能的履行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过度强调财务的服务职能,忽略财务监督职能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安全意识淡漠,灵活性过强,将原则性问题视为服务性职能,就容易导致内部控制的失控,给企业的资产安全以及良性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

二、提升财务管理职能的途径

1、改善管理环境,为财务职能的有效履行创造条件

当前,企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决策的分散化、竞争的自发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有一些企业,受到管理体制及经济利益驱动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财务信息失真等问题,给社会、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都带来不利影响。新形势下的市场经营模式给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职能能否有效发挥,管理环境对其有重要的影响。

1.1提高企业领导层的管理意识

企业领导层对财务职能履行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对企业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财务职能履行优劣程度的评价,是要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来衡量的。如果只从短期或局部利益考虑,财务职能的正常履行可能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事项上与业务要求不一致,从而导致领导层对财务职能履行的质疑。中国要与世界经济接轨,现代企业面临的必将是一个逐步法制化、规范化运营的市场环境,在这样的大环境里,企业领导层更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制意识、风险意识、管理意识,才能在进行经营决策时综合权衡,从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角度出发,避免片面化、短视化。实际工作中,企业领导层更应明确财务工作的目的不只是监督业务部门工作或单纯的满足业务部门的要求,财务职能履行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1.2加强对公司非财务人员的财务制度与知识培训

财务职能要得以更好地履行,企业环境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非财务人员对财务工作的了解和理解。管理层在企业中要营造以制度管理代替人情管理的管理氛围,企业的各层管理人员,特别是财务人员应担当起进行财务制度宣传和培训的职责,促进非财务人员了解财务制度,把一些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冲突杜绝在事前。让员工充分认识到财务制度不仅是在维护企业的正常秩序,同时也是在帮助员工规避工作中的风险,让其切实感受到制度管理的重要性,促进员工自觉遵守财务制度。同时,也要使员工知晓,财务服务职能的履行,是有原则、有前提的履行,而不是无限度的服务。财务工作只有在全体员工的高度配合下,才能更加顺畅的进行。

2.、提升财务人员素质,以促进财务管理职能的全面提升

2.1转变财务人员的工作意识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必须不断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的意识,以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提倡财务人员树立以下的工作意识:①宏观监督意识,主导财务人员站位于企业整体经营的角度,从全局上把握重要事项,制度与实际工作出现矛盾时,不只是局限于制度的遵循与执行,更为重要的是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避免因小失大;②倡尊重意识,财务人员要树立尊重业务工作的意识,不仅要有为外部客户的服务意识,也要有为内部部门服务的意识,要以良好的心态和高效的工作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将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传递至各个环节;③科学管理的意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的发展、经营模式的创新对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部门的注意力要从节流更多地转向于开源,加强对市场的感受能力,才能更好地支持业务发展。

2.2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

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是保证财务职能有效执行的重要因素。财务人员综合能力的提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通过持续的制度建设和学习,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素质;学习的内容包括企业的制度流程、国家的相关财经、税务、审计等政策法规,这些制度和法规是实施财务管理的依据,也是考核财务人员基本素质的依据;②不断拓宽财务人员的知识面,提倡财务人员深入业务工作;针对企业中一些财务人员生产知识较为匮乏等实际情况,采取不定期深入生产一线的方式,使财务人员了解生产过程,避免制度制订时可能产生的与业务工作之间的矛盾;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更好地推进换位思考,促进共同进步;3)提升沟通能力,用良好的沟通方式去促进工作的开展,有效地缓解工作中原则性与灵活性间的矛盾。

2.3财务职能的有效延伸

传统的财务职能侧重于事后的检查和反映,要改善财务职能履行的效果,需要延伸传统的财务职能,在业务发生的事前、事中和事后都应有一定程度的参与和关注,工作重点应从财务监督转移到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信息、为业务部门提供管理咨询等工作上来,将监督职能寓于服务工作之中。参与业务开展初期的调研工作,对事项的可行性提出合理化建议,做好事前提醒;执行中进行跟踪检查,随时掌握执行情况,以确保事项按计划安全运行;执行完毕及时进行数据整理,形成有效地评价和分析,以利于绩效评定,为日后的工作提供决策依据。通过财务职能的延伸,将财务监督与服务贯穿于企业各项业务工作之中,使财务工作的价值在业务立项、流程整合、提高经营效率等更高层面得以体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需要通过科学地管理将战略规划、经营活动、资源配置和绩效评估等有效的结合起来,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财务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和持续提升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的经营效益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理论知识及实际工作范围局限,本文内容不尽全面,今后还将继续摸索与研究现代企业中财务管理职能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珊.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4.

[2]赵伊.新时期现代企业中财务管理的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07:113.

第4篇: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范文

一、 财务职能的含义

财务职能这四个字虽然看上去通俗易懂,但我国不同学者对其内涵也有各自不同的表述,刘恩禄(1991)对财务职能的表述是 “财务管理的职责和功能”。尹书亭教授的表述是“企业理财人员在企业理财实施过程中应履行的职责和发挥的功能”。吴水澎(1987)认为 “科学的处理企业的财务活动,正确的处理企业与有关方面的财务关系 ,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书丽,宋靖,许世英(2006)等认为:财务管理的职能是指财务管理所具有的功能。

二、 财务职能理论

我国财务职能理论的发展有个非常明显的分界点,即产权理论是否被引入。引入前的财务职能理论被称之为传统理论,传统理论经过此前多年的发展,各学者对财务职能的认识不同,从二职能说演变发展到六职能说。

1. 引入产权理论前的观点

刘恩禄、汤谷良(1991)提出财务管理职能具体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其中计划职能是财务管理的首要职能, 只有进行计划, 才会有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四个财务职能相互交叉、相互制约, 组成有机的联系。孤立和割裂任何一项职能, 都会削弱和破坏财务职能的作用。郭复初(1994)认为,财务本质决定财务职能,财务职能是指财务本周本身所具有的特有功能,它表现在:筹资职能、调节职能、分配职能和监督职能等四个方面。他对财务职能于财务的作用进行了区分,他认为财务的作用是财务职能的发挥对各方面产生的影响。财务的主要作用可以表现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相统一,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等等。耿汉斌、谷行素(1991)提出,社会主义财务的职能有六个:筹集资金、垫支资金、增值价值、实现价值、分配价值、财务监督。社会主义财务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积累资金,提供决策依据,提高经济效益,综合反映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晴雨表”,调整财务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吴水澎(1987)认为财务管理的职能即:科学地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正确地处理企业同有关方面的财务关系,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具体说,财务管理具有决策、计划、控制、组织、指挥、协调等职能。

2. 产权理论的观点

一种把企业本身作为财务主体来论述财务职能。伍中信(1998)是这种观点的代表,提出财务的两大基本职能观:资源配置和监督。他认为企业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细胞,筹资、调节、投资、分配体现着企业参与市场资源配置和企业内部配置的功能。因此,筹资、调节、投资、分配可以作为资源配置基本职能的具体职能看待,并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与财务监督职能并列起来作为财务的两大基本职能。

另一种以财务分层理论为基础,从财务管理主体(所有者和经营者)角度来研究财务职能,并且偏重于从职责的行使上界定财务职能。具体而言,就是把财务职能进一步细分成为所有者的财务职能和经营者的财务职能。干胜道(1995)指出,所有者财务的主要职能是监督、调控,以保证所有者财务目标的实现;经营者财务的主要职能是组织(筹资、用资)、协调、控制。汤谷良(1997)认为所有者的财务主要职能只有监控,而经营者的财务主要职能包括决策、组织和协调。

王跃武(2006)则从制度经济学这一不同的视角探究财务职能,他指出可从生产或技术的组织、稀少性价值增进与调控的机制、产权联合与“团队生产”的载体3 个层面来认识企业的性质。 在这3 个层面上,企业活动实际上是通过不同类型的交易展开的,因而企业应视为一种“交易的集约机构”. 相应地,企业的财务活动也是以买卖的交易、管理的交易、限额的交易而展开的,分别行使具体的财务经营职能、财务管理职能、财务治理职能,并共同、联合地完成财务的基本职能,即配置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财务资源.

可以看到,引入产权理论后,中国学者大多倾向于以财务分层理论为基础,从所有者、经营者的角度来研究财务职能。

三、 观点不同的原因

财务职能研究从最初一步步发展到现在,各个学者的观点有差别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们对财务本质、财务目标、财务环境的理解或判断不尽相同。

1. 财务本质与财务职能

财务职能是财务本身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是本质的具体化,财务本质决定财务职能。对于财务职能的不同认识,主要是对财务本质的认识不一致所造成。例如,郭复初教授认为财务本质是本金的投人与收益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特定经济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职能的观点,即认为财务具有筹资职能、调节职能、分配职能、监督职能。“本金投入收益论”尽管将“资金”概念的外延进一步缩小到“财务资金”范畴,但并没有将与价值运动相伴随的权力运动提到相应的高度。因而,由此得来的财务四职能也是侧重于价值运动过程。

2. 财务目标与财务职能

财务职能是由财务本质所决定的,但财务职能又是财务所能达到目标的前提。简燕玲(2003)认为,财务目标是多元化的,企业的财务目标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财务目标为财务职能所限定,能否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则是由财务是否做出科学的决策和控制这样的职能所决定的。

3. 财务环境与财务职能

财务环境是企业财务管理赖以生存的土壤,是企业开展财务活动的舞台。简燕玲(2003)对从二十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理财环境对财务职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熊永军提出全球化直接影响着经济格局和竞争形势,企业要建立和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相关信息的获取速度和准确性至关重要。这就对财务部门信息处理能力及效率提出了挑战。企业应加速财务职能的转变,使之能够为企业决策者及投资者及时提供详尽而且高质量的信息。

四、 财务职能的发展方向

我国财务理论界在财务职能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但是, 财务职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财务的相关职能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笔者认为,财务职能今后可能有以下几个研究方向:

1. 财务环境对财务职能的影响

当前,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已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对财务职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传统职能理论已不能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研究。研究的内容应包括:新形势对企业运作模式的影响及其带来的对企业财务部门和人员工作模式的影响,新形势对企业财务的进一步要求,财务职能转变的发展趋势等。

2. 财务主体不同对财务职能的影响

从经营者来看, 经营者要对短期计划和日常财务决策负责,保证财务计划的贯彻落实, 此外, 经营者还要对计划具体执行进行过程控制, 同时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据以考核、奖惩, 提供信息服务和进行风险管理, 加强风险防范,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如何使所有者和经营者各司其职、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抓住机会,通过预测和分析做出正确的选择、提高决策能力,是我们最应重视的。

第5篇: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范文

完善财务制度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基础保障,将财务工作及会计核算行为进行规范,对于财务部门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完善监督体系,对于会计中介机构,应强化指导力度,使之能够充分发挥财会人员的监督作用。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及审计部门等也需要对事业单位实施相关的监督措施,保障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及时性;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将治理收支作为工作重点,将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及政府监督相结合,充分发挥三者的监督职能;资金统一管理,应先将预算内外的全部资金项目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并将其纳入单位预算的统一管理项目,合理规划,科学统筹,能够有效的提高财务资金的利用率及单位财务收支的管理能力;内部监督,应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充分了解、掌握国家的财务政策、法规,并及时更新知识,落实执行,还需要提高人员自身的法制意识,降低法律风险。

二、优化财务报告体系

财务报告体系的基本要求是具有全面性、真实性和及时性,且在编报时需要达到使用者的使用要求,该标准也是国家对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我国现代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制度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而会计要素则包括资产、收入、支出、负债、净资产等,在该条件下,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模式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并与之相适应的报告模式,其主要构成部分包括财务报表、收支情况说明书等。但是各单位的情况有所不同,财务报告模式也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对财务报告体系进行优化,将由三大财务报表构成的财务报告体系进行深入的完善并提高工作效率。

三、建立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的性质较为特殊,在理财观念及管理意识上,还处于较为保守的阶段。现代社会形势的变化,需要事业单位的人员在观念上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建立科学、先进的财务管理意识。因此人员的意识及技能的培养,是极为必要的。要定期组织人员进行财务管理方面的技能培训,学习内容不仅包括基本财务技能,如制作财务报表、核实账目、检查报表等,还需要加强思想意识及财务管理的学习,培训结束后需要进行必要的考核,强化事业单位的领导及整个财务团队人员的技能素质及思想观念,注重知识更新,做到与时俱进,达到与市场化的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相适应的目标。

四、结束语

第6篇: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范文

【关键词】加强 职业学院 基建 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近年来国家教育事业在不断发展,在这个科教兴国的体系中,不断加强学校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教育主题,于是对于教育的大力支持,使得学校的建设方面也在不断的加强建设的力度,不论是在加强老校区的修整还是建设新校区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职业学校在对资金的管理上存在着问题,为了使得资金的使用能够合理化,这就要求职业学院在对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学校的情况,实现财务的合理管理以及资金的合理使用,从资金的合理管理和使用完成对职业学院的基础建设。在对职业学院基建的设计上应该从学院的基本情况进行考虑,对其设计、施工、验收等进行合理的配备资源,从建设的成本上控制整个工程的预算以及施工。只有在职业学院进行基建的过程中加强财务管理,实现整个建设工程实现低成本、高收益。

一、职业学院基建财务管理的问题探讨

(一)建设制度不全造成职业学院基建财务管理出现问题

由于近年来对于职业学院基建的重视以及建设力度的扩大,使得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投资成本很难得到控制。在进行建设的时候会出现一些不合常规的建设,例如一些学校则是包公不包料的学校,那么就会产生建设的材料的采购会存在着问题,使得在进行材料的采购时会出现材料质量不达标的问题,而且在进行施工监督的时候就会出现监督不力的情况。职业学院在进行建设的时候会出现工程的建设费用结算和支出失控,这主要是由于材料的管理不当造成,财务部门不能够确定单位的工程造价多少,这样就使得对基建的财务管理上存在着缺陷,使得建设的成本不断加大。

(二)学校基建财务管理脱节不利于直接监控投资

学校的基建财务会计与事业会计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校的基建会计不利于学校的信息记录,由于事业会计在进行投资和建设的时候,对于资金的处理不反应学校的投资情况,而是进行自筹集建设经费,但是学校的基建则不然,它不具有完整的体系,不能够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而是在整个建设的过程中默默的完成资金的收支过程。对职业学院基建财务管理过程中,由于事业会计和基建会计相分离,这就使得他们之间的监督存在着差别,基建财务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不接受学校财务的监督,那么就会使得整个会计的监督职能弱化。

(三)基建财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不够,造成学校基建财务管理出现问题

由于基建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知识缺乏,这就使得学校在进行工程施工以及工程管理的时候会出现有效监督不足的问题,整个项目在进行施工、招标、合同签订以及工程验收的时候,由于基建的财务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的知识,使得在整个操作的过程中存在着贷款的难度,比如在进行房屋建设的竣工结算中,对其结算的手续办理以及合格的产权办理等都不能报告虚假信息。因为这样会造成账面价值和实际的价值相差巨大,不符合财务管理的要求。

二、职业学院基建财务管理措施分析

(一)遵守法规执行基建建设的基本程序

首先要做好基本的项目准备工作,其中要从其建议的思想做起,以建议书的形式对基建建设提供应有的建议,在此之后,要从其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以及初步设计等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建设。从整个基建的建议书做起,因为它是整个基建工程的造价源头,其预算也是根据相应的数据计算而来。在进行学校建设的规划时,应该尊重其安排实现整个工程的有效进行,尊重基本的基建建设程序,可以对其建设进行合理的控制,为实现整个建设项目的细致研究,为实现投资决策有据可依,对于基建项目要进行仔细的分析,从其调查的结果,以及经济运行的评价,等都需要做出比较科学论证,使得在项目实施以及项目的运行上做好投资的可靠性研究。

(二)健全基建制度修订基建财务管理制度

为了实现学校基建项目的整合以及归类,需要对其财务管理的机制和执行联系起来,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以及系统全面的可靠性操作,因此需要建立起比较有效的基建财务管理会计的控制制度。在健全基建制度的时候要从其基本的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的现状着手,为实现新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努力。另外在制定相应的基建制度时,要考虑到基建的可行度。通过确立相应的基建标准来实现基建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还要对其资金使用进行监督以及材料的采购都应该做出相应的监督措施,以此来防止在基建环节中的空白以及偏差。

(三)加强监督职能促使基建的良好开展分析

对于整个基建的监督工作在实现基建财务有效管理显得非常重要,从整个基建项目的立意以及申报计划开展,使得整个基建管理流程有效进行,需要经常主动的完成项目申报,以及整个项目的资金投放计划,以此来促使资金的合理使用。对于资金的拨付上应该按照工期实行有计划的拨放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在资金的使用上监督职能显得非常重要,在进行基建的过程中要防止资金的挪用,通过监督的手段来实现资金的合理使用。

三、总结语

面对日益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其财务管理上显示得非常重要,通常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应该要从各个方面做好财务管理,以实现基建工程的合理实施,即使是在基建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只要能够用心去解决也能够到达很好的财务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贾蔚.关于加强职业学院基建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08,(10):99.

[2]林钺.高职院校基建财务实行精细化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4):132.

[3]林慧英,宋秀云.加强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研究[J].经济视野,2012,(11):128.

第7篇: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范文

关键词: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优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一、前言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施工项目不仅仅是施工企业盈利的保证,更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对于施工项目而言,施工项目财务管理的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施工企业的最后经济效益。施工企业的项目财务管理不仅仅是整个企业财务信息的中心,更是该施工项目的中心,所以,非常有必要充分发挥出施工项目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和重要功能。

二、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1.财务监督职能有待强化

只有制度健全、监督有力才能够在制度上确保外物行为规范化,才能够使得各种财务行为受到平衡和制约,所以,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而有效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目前,从整体上来看,不少施工企业均建立了符合自己企业特色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但是从内容上看往往过于单一,例如,不少施工企业的财务规章制度往往侧重于成本费用的审批控制方面,而在财务分析、资产管理、收入管理以及预算管理等方面则略有欠缺。比较突出的是,不少施工企业的财务监督职能迫切需要加强,管理层的过度权利集中往往容易导致监督的缺位,弱化了财务的监督职能,如果不进行严格控制,则非常容易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水平有待提升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企业的经济效益好坏,因此,绝大多数的施工企业均非常重视施工项目成本控制问题。但是依照笔者的观察,目前仍有较多的施工企业没有实现企业经营规模扩大和成本控制水平提高的同步,许多的成本控制措施不仅过于简单和表面,而且还存在着编制目标成本和成本规划的时候过度依赖经验成本的现象,往往不是在综合考虑项目工期、施工要求、市场环境等因素之后确定相关计划。最终结果是,给施工企业埋下了巨大的潜在财务风险,一旦控制不善,则会让企业在工程索赔、设计变更等方面蒙受巨大损失。

3.企业资金管理有待统一化

施工企业的独特性导致企业资金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分散性,这位资金的集中管理造成了障碍,同时也不利于施工企业进行资金的筹集、调配和使用。具体表现为,某些施工企业多头开户,造成企业的大量资金处于闲置状态,无法发挥其积极价值,或者是某些施工企业因为管理问题而无法及时筹措到数额不大的急需资金。正是因为施工企业没有统一管理企业的资金,常常导致新工程无法获得所需资金,延误工程进度。

4.企业融资渠道有待通畅

外部股权融资因为受到企业经济效益和国家法律制度的制约无法成为施工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由于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的负债率较高导致不少银行没有将施工企业看作是信贷发放的重点,导致施工企业的债权融资途径不畅。施工企业目前的行业利润率普遍较低,税后收入往往不能够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与此同时又无法获得通畅的融资渠道,导致施工企业资金苦难,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三、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的优化建议

1.强力提升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必须要将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运行管理的整个流程当中,突出财务管理在企业资金流动决策、计划以及控制等环节的重要作用,将其作为施工企业运行的控制点、企业管理的突破口,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匹配与协调。企业的各级领导应该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和核心作用,并在日常的工作当中体现出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通过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积极创新财务管理理念,来提升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2.构建起全方位的财务监控体系

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管理,一直是我国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施工企业要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要把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的各个层次,覆盖企业的所有部分,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财务监控体系,既要不断更新拓展财务管理理念,又要运用信息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手段,改造企业落后的业务流程和运作模式,以成本、效率为核心,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奠定良好的管理基础。

3.强化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

施工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良好的信誉,加强与银行的合作。按正常的经济运行机制来看,银行是企业循环发展的血库,企业要降低资金成本,达到最佳的资金结构以及获得更高的收益,就必须合理调整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的比率,必须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因此,树立良好的信誉并与银行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对于企业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4.重点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

施工企业内部各单位要根据施工计划,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合理地编制年度资金收支计划和月度预算。同时,要重视清欠工作,建立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历史遗留的老账、呆账进行清理,及时清理债权、债务,避免新的呆坏账的发生,保证资金安全和现金流通畅,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结束语

经过本文分析后我们知道,唯有强化项目财务监控的能力、提高企业规避项目经营风险的能力、提升企业项目控制经营成本的能力,才能够最终实现施工企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经济效益获得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娴嫔.浅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09(01):125-126.

[2]袁向阳,安秋梅.施工企业财务风险与预警体系的建立[J].交通财会,2010(03):15-17.

[3]刘佳涵.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若干问题探讨[J].现代商业,2010(11):59-62.

[4]裴清泉.浅谈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有效控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6):195-196.

第8篇: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 资金管理 集中管理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资金管理水平也是衡量一个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资金管理有利于保持资金的流动性,维持企业的基本偿债能力,并且有利于控制资金的收入与支出合理合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所以,完善资金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资金管理存住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自身缺乏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导致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混乱,出现随意给付资金、现金及银行存款入账不及时、白条抵充库存现金、私设小金库等不良现象。甚至有些款项不按规定入账,长期拖至形成呆账、死账。

(二)监管力度不到位

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企业在重大投资问题上,由于没有形成有效的决策约束机制,而存在了个人决策专权的现象,使企业内部资金的使用与控制不受监管;其次,财务管理欠缺独立性,使其正常工作受制于领导意志,导致财务监督制度及职能流于形式化。

(三)资金使用效率低且运用结构不合理

在企业内部资金管使用过程中,存在资金闲置与短缺无法进行合理调节的现象。资金闲置的成员企业缺乏对资金的有效管理与运用,而资金短缺的成员企业只能依靠向金融机构贷款融资,致使企业财务费用有增无减;在资金的运用结构上,部分企业倾向于把大量资金用于长期项目投资,导致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只能用流动负债还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这样会增大企业财务风险。

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中资金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全面实施资金集中管理

为了强化企业资金管理,企业必须制定严格的资金预算制度,实施资金集中管理。首先,企业要把全部资金都纳入到资金预算管理范围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实施预算编制、分析、考核制度,确保资金透明、有序的流动,谨慎对待计划外的投资事项;其次,加强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将企业管理职能与银行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企业结算中心制度,规范货币资金统一支付;再次,将现金流量作为资金控制的重点内容,对企业现金流量做系统的分析、预测,并且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监管力度。

(二)建立现代企业资金管理体系

1.优化资金使用结构

企业在充分考虑到自身经营状况及所处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流动资金与长期性资产比例,建立资金运行约束机制,提高资金的周转率。

2.优化筹资结构

以科学预测企业资金需求量及评估筹资风险为前提,确定企业的筹资方式。拓宽筹资渠道,可以利用发行股票和债券、利用商业信用、吸收直接投资及融资租赁的方式进行筹资,同时要重视对企业职工闲散资金的利用。

(三)加大资金管理的监管力度

资金管理的有效监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企业内部审计是监督、考核企业资金管理的有效手段,是确保资金预算制度全面落实并取得预期实效的保障。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建设,首先要确立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权威性;其次要为审计部门配备素质较高的审计人员,明确其职责,同时企业也要重视对他们的后期教育工作;再次,加强对企业各项重大投资决策执行情况的全过程监督,由传统的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事中的及时监督与事后的及时控制,从而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2.强化财务监督职能

为了增加对资金周转各个环节的可控性,企业就必须强化财务监督职能,全面推行财务负责人委派制度。委派的财务负责人受核心企业财务部、审计部的统一管理,并且针对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资金管理制度。尤其是要对企业经营、投资、筹资活动中的现金流量进行严格监管,从而控制企业的资产流动风险。同时,还要对应收账款、处置资产、实际资金收入、实际资金支付、大额资金的审批、资金支出与资金预算是否存在差异等方面进行财务监管。另外,企业也要加强落实会计核算的监督职能,对各项有关资金活动的经济业务事项,通过及时确认、准确计量、公开披露等方式实现财务监督。

(四)做好资金管理的基础工作

在日常资金管理方面,遵循日清月结的原则做好现金日记账和银行日记账工作,企业与银行做好对账工作,有未达款项要及时进行入账,掌握银行存款余额和近期收支状况;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做好应收账款的基础记录工作,分析其周转率和平均收账期,编制账龄分析表。同时,规范应收账款的定期对账和债权确认工作,建立健全坏账准备金制度。

第9篇: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范文

关键词:会计工作 会计集中管理 管理型和服务型 转化

会计集中核算是通过成立专业的会计核算中心,以会计核算中心为单位去组织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其原则是不取消资金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取消同级会计机构和岗位。是一种核算、监督和服务为一体的形式,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改革中企业会计集中核算是改革的必然要求,其目的是优化和提高企业会计核算能力,降低相应的核算成本,并能够保证资金的安全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企事业单位利用会计核算中心的较为多见,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对企事业单位的监督水平,另一方面是为了弥补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能力不足带来的会计核算风险。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特点及意义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特点

会计集中核算是会计工作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其在会计核算中具有相对的优势,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集中性。会计集中核算,顾名思义其最大的特点是集中,而这个集中主要指的是将会计档案和会计核算工作集中到会计核算中心,而单位由于其预算并未改变,单位的资金使用和所有权不会发生任何的改变;监督性。以资金监督为核心,这也是会计核算中心的重要职能,单位将所有的收入都纳入到会计核算中心的中心账户,所有的支出都需要通过会计核算中心,所以也需要接受会计核算中心的监督;一致性。会计核算中心对于企业实施统一的管理,在监督范围和标准上不存在差异性,所以具有核算和监督的一致性,并且在单位财务人员的配合下,能够有效的对单位财务支出进行审核。

(二)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

会计集中核算对于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正确处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关系。传统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核算工作基本由一个部门负责,这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核算工作形成了业务和人员上的叠加,这不利于会计核算的监督职能的实现,而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之后,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分离开,一方面并不影响单位正常的使用和分配资金,另一方面能够极大的提高对于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并且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为单位提供真实和准确的会计信息。有利于强化财政的监管职能。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实施企业会计集中核算能够通过将监督独立,强化财政的监管职能,防止国家财政资金的流失,以事业单位为例,事业单位的收支都需要经过财政局会计核算中心,能够使得资金在审批后在会计核算中心办理,而财务信息也同时在单位会计信息中心留下存档,使得资金使用得到了有效监管,解决了资金监管缺位的现象,提高了资金的全程监管,而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大型公司都开始建立了相应的子公司,所以资金监管通过以往的会计核算方法很难实现,只有通过会计集中核算,才能够实现公司资金的统筹和有效监管。有利于减少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监管不利带来的问题。由于会计核算数据得到了统一集中的处理,使得信息、管理、服务实现了全面的融合,从而对于出现的财务问题,能够及时的调整和纠正错误信息,从而保证会计工作的有效运行,并且能够提高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二、会计集中核算向管理型和服务型转化的必要性

(一)传统型会计和管理型会计的区别

传统会计的基本只能是监管和核算,其主要是通过会计人员的工作,将会计报表和核算内容进行分析管理,但是由于对会计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并且这种会计核算模式工作量非常大,这种将会计核算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环节的传统会计不能够实现和发挥会计核算的职能。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型会计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发展的需求,对于新技术和管理改革的适应性较差,已经被管理型会计代替。管理型会计是利用先进的会计电算化技术,利用经济学知识对企业财务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得出一些具借鉴和参考价值的结论和评估,对于企业的经营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管理型会计根据前瞻性和指导性。

(二)会计集中核算向管理型和服务型转变的必要性分析

1、核算单位管理的必然要求

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是财务工作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是会计核算的制度保证,会计核算为财务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在职能、方式和实施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别,但是二者本身又是密切联系的。首先,会计核算管理型是企业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企业不断和国际接轨的过程中,管理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必然出路,而会计核算工作的职能也从单位核算向为企业提供更多管理信息和服务信息;其次,会计集中核算实施之后,核算单位存在的许多财务问题,需要会计核算中心支持和服务,核算单位的依赖性很强,并且受制于自身改革能力和意识的问题,会计核算中心必须加强核算单位的财务管理和服务。

2、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发展的要求

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中,以会计监督为核心,会计核算为具体表现,从本质上说会计核算中心是通过核算来监督核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所以如果会计核算中心单一的搞核算,就会失去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并且也达不到会计核算改革的目标,所以说会计核算向管理性和服务型转变是会计集中核算发展的必然趋势。

3、推动新型会计工作体系建立的要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对于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会计工作已经不单单是记账、报账等基本职能,还需要准确的了解和掌握市场讯息,拓展和开发更广阔的市场,管理型和服务型会计集中核算,能够使传统会计核算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对于加快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建立新型会计工作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会计集中核算向管理型和服务型转化的途径和注意事项

(一)会计集中核算向管理型服务型转化的途径

1、转变审核重点,深化财政监督职能

会计核算中心的监督管理职能主要是通过对于单位的票据进行审核,从而完成监督管理职能。但是这个过程也容易出现许多问题,尤其是会计核算中心面临着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会计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敏感性和职业操守需要很高的水平。所以会计核算中心需要转变审核重点,把工作的中心向会计审核和会计监督转变,并且提高会计核算中心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的完成管理和服务工作,对于深化财政监督职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强调单位参与,保证集中核算实效

管理型和服务型的会计集中核算对于单位的参与要求较高,一方面,单位参与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从而提高集中核算的核算效果,另一方面,随着会计集中核算职能的调整,对于单位,特别是针对企业的会计集中核算,更加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所以通过单位的参与,能够提高对于单位的财务决策的指导作用,除此之外,单位参与也能够提高对会计核算中心的监督,从而形成相互监督的格局,形成良好的监督关系。

3、强化服务职能,优化单位财务管理

会计集中核算与传统核算模式的巨大的区别是它是对于传统会计的拓展,所以在强调和服务和管理方面,会计集中核算需要进一步强化服务职能,优化单位的财务管理,为核算单位提供更加优质的核算服务。服务是管理的重要宅提,管理有存在于服务之中,在集中利用优势资源解决会计信息问题的会计集中核算中中,要切实提高服务能力,指导和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

4、优化管理模式,落实财务预算管理

会计管理模式正在不断细化,特别是做到预算细化和资源的合理分配。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做好企业的预算管理,如果在资金和目标成本中有所出入,就需要快速的找到原因和快速的解决问题,而会计集中核算从传统的核算职能向更加科学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能够指导会计快速的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企业分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而会计集中核算为企业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预算数据,这对于企业来说具有巨大的帮助,所以会计集中核算还需要引导和帮助企业进一步落实财务管理。

(二)会计集中核算向管理型服务型转化的注意事项

在向管理型和服务型转化过程中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会计集中核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集中核算在未来的会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财务人员的专业化和素质化要求更高,除了掌握会计知识外,对于法律知识和会计电算化知识等技术的了解都要求更高,要全面提升人员的管理素质和服务水平,才能够更好向管理型和服务型转化;转变管理方法。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型对于管理方法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所以要转变以往的会计核算思路和方法,在管理上加强创新,满足基本的核算需求之外,还需要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数据,并且引导企业充分的重视和利用会计核算信息,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结束语

会计集中核算向管理型和服务型转变是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会计集中核算要进一步加强会计集中核算的监督职能,另一方面要抓住机遇,充分的认识会计集中核算向管理型和服务型转变的趋势,在职能上不断深化,在模式上不断创新,从而推进会计集中核算实现向管理型和服务型转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涛会计工作中核算模式向管理模式转变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2)

[2]张鹏.会计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