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预案与安全预案的区别范文

环境预案与安全预案的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预案与安全预案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预案与安全预案的区别

第1篇:环境预案与安全预案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施工企业;保卫工作;保卫意识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作为四大经济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跨区域进行的建筑市场开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企业所聘用的外来务工人员的来源地也越来越多,主要以农村劳务为主,也有城镇务工人员,这些人员在个人的学识以及修养上存在着区别,这些区别给企业的保卫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从本人建筑企业保卫人员的管理实践来看,工作有效性的高低于保卫人员自身的安全保卫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合理工作预案是保卫工作有效性的基石。

1 安全保卫意识的养成

建筑企业的保卫工作对于企业的正常运作以及和谐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全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关注保卫人员在安全保卫意识方面的培养工作,使得保卫人员应能够熟练的对各类突发工作预案进行处置,有效的掌握企业在安全温度工作方面的动态,做到居安思危。

施工企业的保卫工作的要求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从本质上来,可以确定为一个防字,现有的防范网络有人防、物防以及技防构成一个严密的体系。在施工企业中,负责人防内容包括项目工地的值勤人员,公共活动场所的稽查员以及住宅小区所配备的巡逻防卫队员与值班门卫,物防有财务与库房的铁门、铁窗以及红外线报警等等,从技防的层面来看,伴随着高科技的应用,一些施工企业在项目工地以及住宅小区开始采用电子监控等先进的技防措施,这些措施的采取在不同的施工企业中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从防范问题本身来看,存在的普遍情况是在问题发生后采取补救的方式,这种方式无疑对保卫工作的有效性有着消极的影响,现有重点防范以节假日以及新项目所进行的阶段性为主。但从保卫工作的发展与目标要求来看,不应仅仅限于这些事情,应从施工企业环境变化以及社会治安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的对防范策略进行研究与调整,不断的加强保卫工作的防范措施的工作力度。对于预防工作来说如果在工作中不善于观察、思考以及研究,预防工作的有效性就会大大降低。正因为如此,施工企业的保卫工作的管理人员应做好预案工作,应具有安全保卫方面的意识,对当前或者预期可能出现饿问题进行经常性的分析与判断,应对具体防什么,如果进行防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只有通过措施的应用,才能取得应有的预防效果。

通过规范性的安全坚持,对各类安全隐患进行整改也是施工企业确立安全保卫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安全检查的应用能够及时的发现存在的安全隐含以及可能的安全隐患,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可能发生的安全危害采取相应的措施,提示人们应对一些安全问题集进行有效的重视。正是从这个层面来看,只有不断坚持这种简常的工作流程,便会培养出保卫工作人员对于保卫工作所具有的保卫意识,因而做到对企业或者自身身边可能发生的事情真正的实现“防患于未然”。从企业的安全坚持内容来看,通常包括的有防盗、防火、防危险化学品以及防放射性源的安全等等,同时安全坚持的内容还包括对项目工地的交通、垂直运输情况与支架体系等方面的安全等等。项目以及项目所处的时期在进行安全坚持时工作重点存在区别,但关键的核心仍是安全保卫意识,应关注排查情况,将对安全产生影响的各类事态苗头清除在事件的萌芽状态。安全保卫意识的培养,除了应有思想上的关注外,还需指定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执行特点的工作预案。工作预案制定的目的在于能够更好的地各类突发事件起到预防的作用,能够做到及时的发现各类突发事件并做好相应的处置工作。制定的工作预案中应明确包含突发事件在事前、事发、事中以及事后等多项处理进程中,具体有何人来做,应怎样做,在什么事件做,所应用的资源以及所采取的措施等等。进而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下,能够做到统一领导、协调,并能够妥善的进行处置。也就是说,安全保卫意识的存在,能够让企业的敏感时期从容的应付内外所进行的各项重大活动,实现平安的管理目标。

2 安全保卫意识的环境要素

施工企业的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保卫工作人员应自觉的养成重在抓预防的工作氛围与工作习惯。预警工作的好坏与队伍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安全保卫工作来说,需要意识、预案以及队伍建设这些要素的紧密配合,否则就会成为一种空想。从现有的情况来看,企业安全保卫的队伍主要有党政领导、政工管理人员以及保卫部门的工作者构成,工作人员的主题是企业的基层保卫人员。因而如何能拥有一支有效的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的安全工作队伍是非常关键的。

安全保卫意识不应仅仅停留在意识阶段,还应具有合理的处警措施,需要交通通讯以及日常处置事件所需要的物资等物质基础。因而施工企业无论自身规模的大小,领导应给予一定的重视,并在经费上给予支持,从而通过有效的物质保障促进安全保卫工作的开展。

信息收集整理对于预警工作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现有的施工企业,也越来多的关注自身的信息网络建设。施工企业无论是在敏感时期还是其它管理时期,对不同群体,尤其是企业外来务工人员的思想动态进行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同时也对不同事件的发展过程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从而有效的掌握社会的发展状态。施工企业利用其所收集到的各类情报信息,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参考的依据。

3 几点建议

3.1良好安全保卫意识的养成,关键在于责任人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是由保卫管理者负责的,因而企业安全的主要责任也是由这些管理人员来完成的。施工企业的不同级别的部门应通过层层签订综合治理工作责任书的方式进行保卫工作的层层分解,同时应采用综治工作一票否决制来提高执行力度。施工企业在不同的阶段应有不同的日常工作重心,由于保卫工作的复杂性和紧迫性,使得很多保卫人员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疲倦或者疏忽而导致安全问题的出现。正因为如此,施工企业应从思想意识上高度重视安全保卫意识的培养,确保具有高度的警觉性,将各种不安定因素化解在事件的萌芽状态。

3.2 建立有效的用人激励机制

保卫管理者工作有效性的高低,与施工企业的用人激励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完善的用人激励机制,才能确保保卫管理者对自身的工作做好,并对将来进行有效的预测与防范。而现有的施工企业中对管理者以及保卫工作人员的待遇、经费投入以及装备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保卫人员工作多少以及工作的好坏没有得到合理的评价。在激励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安全保卫人员的安全保卫意识无法得到有效的确立,甚至有的安全保卫人员来最基本的工作感觉都找不到,给施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带来诸多的负面作用。因此,要把施工企业的安全保卫工作做好,就需要制度管理的有效应用,通过激励制度确立良好的用人模式和激励机制。

3.3要认真总结各自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探索所在单位安全稳定工作的规律

对施工企业来说,由于企业所具有的外来务工所特有的规律性,使得企业在春节过后、麦收、秋收及各类敏感时期的防范有着一定相似之处。因而,应不断的强化施工企业的安全宝物意识,健全合理的安全稳定预警机制,制定出能够切实可行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临危不惧,高效地处置各类安全工作,确保企业生产环境。只有合理构建多元化的企业防范氛围,才能充分调动企业全员的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企业的平安和谐。

参考文献:

第2篇:环境预案与安全预案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 电力建设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面对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面对施工企业的激烈竞争,如何加强对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长周期和常态机制是致关重要的;如何做好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直接影响着电力工程建设的正常发展,影响着电网技术装备水平和节能降耗水平的提高。

1.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1.1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体系

电建施工现场作为一个多工种作业的群体,健全完善施工现场安全保护体系是搞好施工安全的基础和保障。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管理思想应该是:职责分明、预防为主、把握重点、有始有终、封闭管理。即指导施工单位在生产过程中贯彻各种安全法律、法规,执行标准的管理,从项目经理到操作人员都明确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职能,强化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要改变在安全生产中只注重物资的投入,转变为在管理资源开发上投入,通过安全策划,从人、财、物、机、法、料、环方面制定预防措施,由事后处理改变为事前控制,真正体现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合理分配和明确各级部门、人员的权限,制订出各个节点的控制。制定危险、关键点的安保计划,从根本上改变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措施缺乏针对性的局面,从源头上抓,实施封闭管理。

项目法人(指业主方)在工程安全管理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必须树立“管工程必须管安全的思想”,加大项目法人对项目安全的管理责任,要彻底改变安全生产仅由施工单位管理的传统观念,可由项目法人牵头组织成立由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共同组成的工程安全委员会的安全监督机构,对工程的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监督,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问题,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大环境。

1.2应急预案的建立

在施工现场编制预案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控制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时,对施工人员的伤害能够迅速得到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小人员的伤害程度,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组织的紧急救治在电建施工现场中,制定的主要预案应该包括:①火灾事故处置应急预案;②化学危险品应急预案;③机械设备应急预案;④射线事故应急预案;⑤食品中毒应急预案;⑥防台风、防汛应急预案;⑦伤亡事故应急预案等。

应急预案的编写内容和格式力求规范(包括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有关程序文件、危险源清单、环境因素清单等),保证应急预案编写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并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有关部门对应急预案进行专业审核,并在审核各签字页处签字。

应该指出的是,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事故进行组织抢险救援行动的指南。所以,对制定的应急预案要有演习计划,定期组织演习,验证应急预案及响应的有效性。

1.3优化危害因素辨识程序

加强电建施工现场的危害辨识,加强施工现场职业安全和环境保护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判定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确定主要危险源和主要环境因素,从而为作业人员的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并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电建施工现场的危害辨识应包括:①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②作业场内所有人员的活动;③作业场内所有的设施、设备等。职业安全卫生危害辨识、环境因素识别的原则主要依据“输入-输出”的原则(见图1),根据施工过程中原辅材料、能源及机械设备、安全设施的投入来判别企业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相互作用或产生安全隐患的要素。

图1施工现场各类材料、设备和设施的“输入-输出”流程

工程安全环保部门会同各有关部门依据职业安全卫生和环境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和标准,对照施工项目的特点,对可能造成施工现场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等产生影响的所有危害进行对照分析,按《危险源调查表》、《环境因素排查表》辨识、确认其危害。工程安全等相关部门在此基础上,编制《危险源清单》、《环境因素清单》,并根据各作业层的情况将《危险源清单》、《环境因素清单》递交各相关部门确认。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作业节点,不定期危险源清单及对策。

1.4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

安全施工技术措施是为了在施工过程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运用技术手段,改善劳动条件,避免失误,清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施工的重要保证。一份完整的技术措施是保证安全有效管理的前提,因此在编制技术措施之前,要根据电厂的不同机型、地理位置等,加强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面的研究,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严格做到工程项目从措施的编制、审核、批准、布置、交底、实施和监督的程序化和规范化,使作业层便于操作履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随意性。

安全施工技术措施是项目施工技术措施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应做到同时编制、同时审核、同时批准、同时执行。对于特殊的工程项目必须编制单项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安全施工技术措施的编制原则上谁组织施工谁编制,但涉及到专业性较强的配合工种,应由专业配合的工种提出单项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编制安全施工技术措施的人员必须熟悉所编制的施工项目情况,深入施工现场掌握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分析评价,找出危险源、危险点,使判定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针对性强,具体明确,确保安全施工。安全施工技术措施编制好后,由工种专职工程师审核,送上一级会审,然后由项目部总工批准。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停止实施,修改需按原审批程序批准。

1.5大型机械设施的管理

机械设备的安全是电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机械使用寿命的全过程,管理上稍有不慎,往往会造成群死群伤的后果,负面影响大。从近年事故看,主要原因是机械质量不过关、审批把关不严、吊装方案不完善、安全措施不具体、不落实、违规指挥等原因造成各类惨剧。因此大型机械的安装、拆卸、维护、使用、操作、保养各个环节都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消除一切可能使机械受到损坏,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因素和现象。根据机械设备管理好的电力施工企业经验,应做好以下几点:①为确保机械的完好率,财政保障机械的保养和修理;②财政保障机械安全保护设施齐全、可靠,用电、接地符合安全规程要求,确保安全使用;③对机械操作、指挥管理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④加强单机安全技术档案,搞好状态识别和标识,定期检验鉴定做好相关记录;⑤补充、完善机械保养、修理的各项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坚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机械进行定期保养和故障检修,确保机械设备良好的技术性能和安全状况。

2.电力建设的质量控制

2.1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

具有电力施工资质的企业不多,市场缺乏竞争。部分企业由于自身素质与能力较低,甚至根本就无力完成作业,就分包给别的单位,坐收管理费,但在实际上又失于管理,造成了很多不应有的失误。例如直线塔基础面不平导致直线塔倾斜的,转角塔基础没有预偏导致铁塔向内角倾斜的,灌注桩基础断桩的,导线液压不及格的,不按图纸施工导致导线对地距离不够的,铁塔螺栓未紧好就紧线导致铁塔弯曲的,不打反方向对消拉线紧线导致铁塔横担变形的,等等,各种工程质量问题令人担忧。

监理、施工混为一体,基本问题很难及时掌握,给工程管理增加很大工作量。有很多问题,应当在监理处理的却推到业主发现才解决,例如原材料设备把关不严,不履行手续,监理不看,供应部门无人进场,只有厂家与施工单位,甚至是拖运人员代交货物,给部分劣质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提供了可乘之机。

2.2解决问题的方案

(1)加强行业管理,早日健全竞争有序的电力建设市场,全过程实行招投标制,促进公平竞争,技术进步,选取优秀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并将其名单、资质、参与过的重大或主要工程名称在媒体及有关部门予以公示。同时,加大设计、监理、施工单位黑名单的曝光力度。

减少行政干预,加强合同管理,以合同管理为核心,明确各方责权利,并在合同管理方面做好以下工作:督促落实,承包合同的签订。任何一项工程,不管它的资金流量有多少,都要有具体的经济合同来约束。没有合同的签订,任何经济关系都不具备法律效力。过去计划经济的上下级关系,长官意识,一言堂,那是人治而不是现代管理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供需合同为主体的经济关系必须有合同,即共同认可的供需目标来约束供需双方的行为,而且安全地提供服务,也是合同首要的条款。对于同级管理单位之间是一种协助关系,没有任何合同可以约束,必须以单位的各种相关规定制度为行为准则,工作中多沟通、多交流。协商沟通为主,协助完成各项任务,以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正常进行。对于物资采购、技术协议,不仅要有设计单位的材料清册和技术要求,还要有相关生技部门的技术协议及物资供应部门的商务合同,只有过了这一关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根据工程的进度计划,为物资部门提供相应材料的供货时间段,以保证物资的充沛供应,又能节省材料的装卸、搬运费用,节约物资材料仓储空间,按照要求确定各种验收制度,以规范供应行为,达到安全保质保量的目的。

(2)强调落实制度,使制度由文字变为具体的行动。

各种制度已经制订,各种合同已经签订,就要把它落实到工作中。施工中落实各种规章制度,以检查督促落实,分级管理,不越级指挥,责任分清。在建设管理上从以往的人治转到法制的轨道上来,这些规章制度是我们行事的准则。

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办事,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必须按要求一一落实,每道程序都不放松。对监理单位的项目部人员到位情况,监理大纲编制情况,人员基本素质及责任心问题,都要逐一落实。

施工单位、材料器具、施工组织设计、人员安全培训、持证上岗状态,人员到位情况是否受控,还是形同虚设,是以分包代管还是完全不管,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保障能力。

进入施工工地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考试合格后,考卷归档,人员方可进入工地。特殊作业持证上岗。

工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器具,必须有权威单位检验的合格报告才准进入施工现场进行作业。

检查措施落实情况,以事实说话。方针制度一旦确定,实际的执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再好的制度没人遵守,那就如同虚设。因此要着重检查工作的执行力度,三大措施编写的都不错,执行得又怎么样呢?三措不是要挂在墙上,写在纸上,让大家欣赏,而是要变为大家的行动。所以我们必须始终如一坚持原则,照章办事,形成这样一个常效、常态机制。时刻掌握施工动态,使施工处在受控、可控、在控状态,对于违章、违纪的事随查、随纠,让大家感到罚得公正,奖得痛快,做到罚有理奖有据,一切以事实说话。

(3)严格设计审批(审查)制度,设计审批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其一,工程设计审查是贯彻“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环保”建设方针的重要措施,也是基本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完整,关系到整个工程能否满足使用要求,工艺技术是否可靠先进,结构、消防是否安全可靠,投资、环保能否保证可持续发展等大事。其二,工程设计审查是保证设计质量,促进设计水平提高的重要措施。通过审批,一方面可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另一方面,鼓励设计人员创优秀设计,把压力变动力,促进设计质量的不断提高,通过审查,确定设计的收费标准,使设计成果与经济效益真正挂上钩,体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区别。

完善设计变更手续,严肃设计变更流程。设计变更内容必须有人提出,总监理师认可,主管部门同意,设计单位才能进行变更方案设计和经济指标的调整。

只有经过有关人员会审签字通过,总工程师或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交监理和施工单位实施,不断提高设计、监理、施工人员的素质,加强各专业人员的传帮带,在工作中还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各专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特别是设计人员,更应加强专业之间的配合,使设计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完善施工日志,增加安全技术交底及施工人员接受交底的签字项目栏,使工程项目时刻处于可控、在控、受控状态,有人管、有人问、有人落实、有人监督,有人负责。严把工程交接关。从工程开工到竣工若干道工序,只要到了转序阶段都要组织有关人员,现场检查验收,交接负责人当场签字,特别是隐蔽工程,请生技、安监有关人员现场检查、验收。材料进场必须交齐管理制度规定的所有内容,且监理、物资、接收各单位现场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进入施工工地。

3.结语

第3篇:环境预案与安全预案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 环境监测;应急监测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8-0125-02

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工业企业与市民生活区域的安全距离不断被挑战,环境污染事故逐渐增多,环境应急监测任务也相应增加。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处置过程中,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往往面临着压力,各种未预见的现场情况的应急监测、处置经验欠缺成为主要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应该作为一个完整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响应的终结部分,在吸取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完善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建设,才是更好的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更好做出正确处置的必经之路。

1 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建设的现状

环境应急监测是科学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基础,通过环境应急监测,能为预警环境风险及妥善处理环境突发事故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为有效控制环境事故污染危害的范围蔓延赢得宝贵的时间。环境应急监测的“预防、预警、应急”三大体系建设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方面,仍然有一些薄弱环节,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应急监测预案尚需斟酌完善,区域应急监测数据库还未完全覆盖。应急监测预案应符合实际监测能力,避免“大而全”却做不到,一旦发生责任事故,职责部门的实际行动与预案是否一致将是责任追究的重点;完善的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在突发环境事故后可以根据应急监测数据库迅速反应,准确地判断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危害范围,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避免人员和财产遭受更大损失,将事故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降至最低。现有的污染源应急监测数据库由于开发时间较短,一些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企业尚未及时更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环境应急监测预警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

2)应急监测技术的培训及研究不及时到位。应急监测人员一般都由各监测门类的人员兼任,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的区别不明确,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日常例行监测工作任务繁重,没有过多的精力去深入研究应急监测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应用、掌握各类现场监测分析仪器、监测方法的能力不强,在实际的应急监测工作中,不能完全做到“说得清污染源状况、说得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说得清潜在的环境风险”,离建立先进的环境应急监测预警体系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3)环境应急监测报告的编写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数据量与监测结论的正确性是正相关的,由于环境应急监测时间紧迫,数据量一般较少,导致可能的结论就很多,不同的分析角度、立场、知识体系甚至出现完全相反的结论。环境应急监测要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让政府放心,环境应急监测报告的编写水平就必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认真做好公众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和环境敏感区域监测信息的深度解析,及时权威的监测信息,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为采取应急处置措施赢得宝贵的时间,同时又避免突发环境事故被人为夸大,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2 加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的对策建议

1)加强应急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打造一支反应迅速,快捷高效的环境应急监测队伍。通过学习培训,使每位应急监测人员熟练掌握先进应急监测仪器设备的设计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努力提高环境应急监测报告的编写水平,确保充分运用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和手段,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应急监测工作,为处置突发环境事故发挥应有的作用;

2)通过组织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应急监测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在演练中不断提升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监测能力和水平。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应急模拟演练,将应急监测队伍分为指挥协调、现场监测、实验分析、技术支援、报告评价、后勤保障等多个小组。出现环境污染事故后,与公安、消防、卫生、交通等部门分工协作,在应急管理部门的统一指挥下迅速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3)建立先进的环境应急预警信息系统,不断完善应急监测体系。完善污染源企业应急监测基础数据库,充分发挥应急监测综合信息系统的资源优势。根据辖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与产业结构布局特点,建立覆盖全市范围的有毒有害物质产生企业的基础数据库,定期进行动态更新与维护,确保在环境应急监测中,能准确判断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危害范围,将事故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4)继续加大投入,提高应急监测的硬件设施。开发环境应急监测综合信息系统,实现对突发环境事故的应急管理的信息化。环境应急监测的相关信息、命令通过系统平台迅速,从指挥调度、现场处置到处置后风险评估的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有效提升了环境应急监测的快速响应能力,为污染物的有效处置赢得宝贵的时间;

5)加强对环境安全隐患企业的排查和监督检查,落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措施,完善污染源应急监测数据库的建设,确保环境应急监测预警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环境自动监测信息网络,全面加强重点污染源、风险源、河流、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的预警监测,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环境风险;

6)强化质量管理工作,加强环境应急监测的规范化建设。通过定期检查应急监测仪器的使用、维护情况,编制新进应急监测仪器设备的作业指导书,规范应急监测仪器的使用。环境应急监测工作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监测数据的取得与认定依据国家标准来确定,以严格的质量管理程序为环境应急监测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3 结论

2011年1月1日实施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 589-2010)规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布点与采样、监测项目与相应的现场监测和实验室监测分析方法、监测数据的处理与上报、监测的质量保证等的技术要求。表明:“环境应急监测”的立足点并不是“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而是“对于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相应的处理”, 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建设是环境监测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环境监测系统的应急运用。

参考文献

[1]刘秀苹,王国娟,韩艳华.浅谈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及管理[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

[2]郭亮.跨界河流水污染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3]陈英.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预案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7.

第4篇:环境预案与安全预案的区别范文

一、水利工程应急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1.水利工程应急管理概念

水利工程应急管理是针对水利工程项目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水电工程项目突发事件发生突然、偶然,对项目计划的正常实施产生较大冲击制约了水利工程的进度,也影响了水利工程质量的提高,对项目目标实现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水利工程应急管理是要用最低的成本,采用计划、组织、控制等方法和手段降低突发事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实现水利工程项目的目标。

2.水利工程应急管理的特点

1)突发性。水利工程的施工和运行,与社会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而社会和自然环境突发事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应急管理者往往要面对各种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准确或是信息不及时的情况。在整个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中都充满了风险性、震撼性、爆炸性的特征,突发事件的独特性使得在危机状态下应急管理者无法照章办事,亟须快速做出决策,迅速应对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2)内容多样性。水利工程发生应急情况的多样性与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紧密相关。水利工程要承担挡水、蓄水和泄水的任务,因而对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承压、防渗、抗冲、耐磨、抗冻、抗裂等性能都有特殊要求。水利工程对地基的要求比较严格,工程又常处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和部位,地基处理不好就会留下隐患,所以必须采取专门的地基处理措施。水利工程多在河道、湖泊、沿海及其它水域施工,必须要根据水流的自然条件及工程建设的要求进行施工导流、截流及水下作业。

3)集中性。水利工程应急管理需要短期集中各种力量和资源来应对突发事件。突发事件的应对需要调用大量的资源,而资源的绝对匮乏是应急决策面临的又一主要特征。这也要求必须强化统一指挥原则,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统一指挥资源的调动,避免不同部门或局部之间争夺资源的冲突和局部过激反应造成资源使用的浪费。为了有条不紊地解决危机,就要从全局的层面上抓住关键环节与分清轻重缓急,避免分散指挥可能造成的各自为中心,只见局部不顾全局的局面,可以集中优势资源抓住关键环节、解决最紧急的问题。

二、突发事件的分类

识别突发事件是应急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区别于不同突发事件的特点,对突发事件进行明确的分类,才能很好的识别和检测突发事件。按突发事件产生的起因可分为:技术突发事件,主要体现在技术上的错误、缺陷导致的危害;自然的突发事件,主要是自然外界环境突发性影响,如气候的变更、地震等;政治上的突发事件主要是由政治系统、战争及公共事业政策等引起的;社会上的突发事件是由于社会各方利益集团引起,如环保组织的抗议等;组织内的突发事件,是由组织内部结构、性质带来的,如工作人员不同的民俗、文化造成的冲突。对突发事件用事件链的原理可以进行很好的解释:事件链有三个特征因素,即长度、复杂性和显著性。长度指链内事件的数量;复杂性指事件间相互关系的多样性;显著性是指事件的明显性和易检测性。突发事件往往是由短的、显性或非显性的、复杂的因果链引起的。

三、工程建设项目应急管理系统

1.优化应急方案

应急方案是指能够快速解决当前突发事件引起的问题,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具有可实施条件的可行性方案。所谓优化应急方案,就是在综合考虑现有资源的配备及事态发展的情况下,整合与突发事件相匹配的应急预案而制定的应急方案。应急方案是保证应急目标实现的备选方案集。事态和资源是处理突发事件必须牢牢掌握的重要因素,应急预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能明显地缩短决策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决策者的心理压力,为科学决策赢得宝贵的时间。应急方案备选集的制定过程是事态发展、充足的资源配置及匹配的应急预案的优化组合。

2.进行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是在突发事件爆发后立即采取的应急救援行动,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以及外部求援等紧急措施,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降至最低。应急处理可以分为:检测、确认、决策、执行四个阶段,由这四个阶段的相互关联和逻辑性组建了动态突发事件处理模式。首先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检测,信息确认后,就应组织各部门员工及外部专家进行分析、诊断,判断级别和类型。突发事件若是由外部重大事件引起或重要性极高,应由企业主要领导做出部署,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若是现场发生的局部隐患,通过检测和确认后,应及时将其化解或缩小。

3.加强了领导和协调配合,努力形成职工全员参与的合力

进一步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在水利工程党委领导下,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各部门加强了沟通和协调,理顺了关系,明确了职责,搞好了衔接和配合。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增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深入一线,加强组织指挥。并建立并落实了责任追究制度,对有失职、渎职、等行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大力宣传普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加强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提高社会公众维护公共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深入宣传各类应急预案,全面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逐步推广应急识别系统。

参考文献:

第5篇:环境预案与安全预案的区别范文

说起刚刚过去的奥运会,这些IT企业既为其间经受的巨大压力感到后怕,又为奥运会给自己能力的提升感到庆幸。对他们来说,奥运会更像是一块试金石,很多企业原来并不知道自己能跳多高、能跑多远,而奥运项目让他们体会了“我能”的快乐。

正如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淮松所说的,“参与奥运会使中国IT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而这些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升的具体体现,就是在技术实力、服务水平和项目管理能力等方面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稳定、创新两难

技术实力闯关

技术能力更像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但用户所感受到的产品的易用、便捷,其实就是技术能力的具体体现。奥运会也给了这些IT企业一个改造、提升自己产品的最好机会。

奥运会并不是新技术的展示舞台,因为技术的成熟度与稳定性压倒了一切。对IT产品来说,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就意味着更高的技术实力;对信息系统开发者来说,客户满意度、产品成熟度、项目实施质量就是技术实力的表现。

都灵冬奥会上,联想提供的服务器采用的还是RISC架构; 北京奥运会上,联想则用IA架构取而代之,为北京奥运信息系统提供了更强劲的“心脏”。IA架构具有标准化程度高、稳定性高、易用性强等优点,但是,作为首次出现在奥运会上的新面孔,IA架构服务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究竟如何?大家心里都没底儿。联想、源讯以及北京奥组委技术部联合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测试,其间也经过了“好运北京”测试赛、多次第三方测试的严格检验,IA架构的服务器才最终用于奥运会,并顶住了压力。

搜狐的技术能力则在服务奥运会官网和搜狐自身的奥运报道中得到了切实的提高。北京奥运会上,可以独家接入奥运会官方信息系统(INFO2008)和比赛评论员系统(CIS)的奥运赛事信息系统,成为搜狐人的骄傲。这个赛事信息系统是奥运会的INFO系统首次外接,普通网民可以在搜狐的网站上,第一时间看到最权威的官方比赛数据,整个数据过程不存在任何的人工干预。

对搜狐来说,更难的是他们在这套系统之上开发出来的文字直播系统。比分直播就是一个大表格和一些冷冰冰的数字,如果是篮球项目,就有10个人的名字,谁进了一个球,就在他的名字下面加两分。搜狐却开发出了一套文字直播系统,它可以把姚明、投篮、2分等独立的字段信息连接起来,组成一段通畅的文字。北京奥运会上,能够自动生成文字直播的项目大约有10多个。

挑战是显而易见的。之前,搜狐做得最多的体育直播项目是篮球,而奥运会却有28个大项,很多体育项目的直播都是搜狐所不熟悉的。此外,在比赛的数据转换成互联网语言的过程中,哪些东西该表述、哪些不该表述,也是一大困难点。更难的是,直到比赛正式开始前48小时,各个代表团才把完整的官员和运动员的信息输入系统中,这些信息包括姓名、生日、号码、简历等,还要进行中英文的匹配,留给搜狐进行测试的时间就更短了。

说起这些技术上的挑战,搜狐公司副总裁兼奥运事业部总经理陈陆明却相当平静,因为技术创新已经融入了搜狐的血液。4年前,搜狐就开始研发P2P技术、压缩技术、传输技术等,保证了此次奥运视频节目的播放质量。在陈陆明看来,搜狐每一天都在进行技术创新,只不过这些平日里积累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成果,在奥运会上集中地展现在了人们面前。

搜狐的例子说明,成功没有偶然。技术能力更像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但用户所感受到的产品的易用、便捷,其实就是技术能力的具体体现。

奥运会也给了这些IT企业一个改造、提升自己产品的最好机会。网御神州就是通过奥运会,形成了对安全产品和服务的新认识。2008年6月,网御神州和北京奥组委正式签约,为后者提供防火墙、IDS(入侵检测系统)等从软件到硬件的全系列产品。这个资格的获得并不容易。之前,虽然对自己的产品也很有信心,但是奥运会和奥组委的要求更加严格,网御神州也是经过严格的选型和测试之后,才获得这张奥运安保服务的入场券的。

严格的客户要求让他们获益匪浅。网御神州的底气,来自他们所有的产品都是自主研发的,他们可以更自如地对奥运产品加强研发、测试,元器件也经历了比以往更严格的检测程序。奥运之前,IT产品的划分最多就是军品和民品两大类,针对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的等级划分几乎没有。奥运却让网御神州意识到,他们可以给银行、民航等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客户提供相应高安全级别的产品和服务,这类产品的元器件挑选更严格、产品检测标准更高、运行保障体系更完善。

巨细靡遗的服务

百分之百的安全

万无一失的背后,是IT企业为奥运会所构建起来的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尽可能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甚至是技术服务团队靠加班加点做到的快速响应。

“奥运会没有第二次机会”,这是来自源讯的北京奥运会信息系统首席集成师办公室墙上挂着的一幅标语。对于参与奥运会的IT企业来说,“100%”的安全恰恰是让他们感觉最难的地方。毕竟,安全只能做到无限接近完美,却没人敢保证做到100%的安全。

这个近乎严苛的标准,并没有难住中国的IT企业。北京奥组委技术部有关领导表示,此前几届奥运会的信息系统都出现过或大或小的问题,如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就曾因为系统问题导致一场比赛的比分不能及时地传送出去。这位领导表示,“奥运会信息系统有小毛病是正常的,而北京奥运会几乎连小毛病都没有”。

万无一失的背后,是IT企业为奥运会所构建起来的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尽可能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甚至是技术服务团队靠加班加点做到的快速响应。

做好应急预案是确保万无一失的第一步。奥运会前的一两周,包括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在内的北京奥运会信息系统就开始经受严峻的考验,经常受到黑客的攻击。搜狐的陈陆明表示,面对这些“敌人”的攻击,他们只能争取100%地做好应急预案。除了按照与北京奥组委的合同约定,采用了相应的物理防火墙和安全软件外,搜狐还准备了包括上百条流程的预案,对哪些情况自己处理即可、哪些情况需要向上汇报等都有划分。

真枪实弹的奥运会还促进了应急预案的由虚变实,这也是网御神州科技有限公司安全服务顾问卢青体会最深的一点。奥运之前,网御神州也会给自己的客户做应急预案,然而,当奥运的挑战真正摆在面前的时候,他们却发现以前的预案一点儿都派不上用场,“太空了,流于形式”。

他们只得将预案不断细化,针对蠕虫病毒、DDoS进攻、非法访问、破坏完整性等几种情况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应急预案,对人员安排、处理流程以及各种应急措施也进行了部署。新预案的详细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以蠕虫病毒为例,一般会经过发现特征、进一步采集源头、定位等若干步骤,在发现特征这一条下面,就会详细列出现场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比如CPU使用率超过多少、采用什么命令去查看,并把相应提示框的截屏图放到预案文档中。细化后的预案,更像是一本教材,指导性非常强。

接下来,就要按照预案进行多次的攻防演练,并在演练中进一步完善预案。网御神州的一个客户,就曾经故意在系统里放了一个病毒,然后向毫不知情的网御神州求救。他们想知道,网御神州的技术人员能在多长时间内到达现场?能在多长时间内发现问题?又能够多快地解决问题?客户的这些“刁难”,极大地锻炼了网御神州的队伍。

然而,预案的最终执行者是人,构建一支能吃苦、能战斗、会战斗的服务团队,就成为确保万无一失的重要一环。奥运前,网御神州就对客户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针对发现的风险点加强控制措施。从7月20日开始,之前的7×8小时的服务支持也被加强为7×24小时的本地值守服务,更有一些服务人员在客户附近租了房子,以便问题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北京奥运会已经是联想奥运技术总指挥王磊参加的第二次奥运会了。两年前,他就和联想100多名工程师一起,支持了都灵冬奥会的“零故障”运行。如今,他又和580名联想工程师一起,服务了北京奥运会。北京奥运会上,联想一共提供了3万件设备,包括笔记本电脑、台式机、打印机、服务器以及存储等,还为运动员搭设了7个网吧和1个多品牌电脑服务中心。

“我们服务北京奥运会的过程不无紧张,但是我们的团队并没有太大的压力。” 王磊说。经过都灵冬奥会的洗礼,联想的工程师比其他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IT企业的服务团队多了几分自信与沉稳。

联想为北京奥运会的产品安全建立了四重保障体系,确保设备和系统的万无一失:第一层是现场工程师巡检;第二层是技术运行指挥中心专家团队远程监控;第三层是后台研发系统通过热线和绿色通道对前方遇到问题进行支持;第四层是联想为奥运建立的备机、备件更换系统。“事实证明,我们的设备经受住了水立方的潮湿环境、露天场馆的高温酷暑等艰难条件的考验,运转非常顺利。”王磊自豪地说。

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北京奥运会的严苛要求,逼迫IT企业拿出了最好的水平。这就是军事演习和真正战争的最大区别,在战场上,只有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才能赢得更漂亮。这使得记者对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淮松反复讲到的一句话深有体会,他说,“太极的团队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团队。”

这种吃苦和奉献精神,也是一支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团队不可或缺的。通过竞标,太极直接参与了近30多个奥运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或监理,前后共200多人参与其中。这200多人里,有从2005年中标起就长年驻扎在青岛奥帆中心的有家室的项目经理,也有在空气流通不畅的鸟巢地下室进行开幕式导播监控系统现场值守服务的技术人员。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服务”二字。

系统纷繁庞杂

项目管理随需应变

奥运会的重要性和其需求随时间不断变化的特点,使得奥运IT项目的风险更是难以把控,这对参与奥运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实上,奥运会本身就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复杂工程,其背后的每一个IT项目更是涉及子项目种类繁多、各子项目间关联密切、项目联系人众多的系统工程;而由于奥运会的重要性和其需求随时间不断变化的特点,使得奥运IT项目的风险更是难以把控,这对参与奥运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蓝色的地球在鸟巢中升起时,可能不会有人想到还有多名工程师坚守在闷热的地坑中进行设备监控和保障。空前盛大的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IT技术在其幕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据参与了鸟巢“开闭幕式指挥监控系统” 建设的太极公司科技奥运工程研究中心的江军红介绍,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是奥运历史上第一次运用IT技术实现了信息化导播监控的开闭幕式,不仅如此,开闭幕式指挥监控系统的实施也因为奥运工程的特殊性而成为有史以来工程管理难度最大、最复杂的一个IT项目。

据了解,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指挥监控系统是全方位的,从地坑、场地,到观众席、通道、环廊,只要人能到的地方就要安装摄像头。这就使得这套系统成了与鸟巢中其他系统关联最广的系统之一。

实际上,由于奥运工程的复杂性,使得其背后的IT系统也变得浩繁庞杂。除指挥监控系统外,如投影控制系统、声音控制系统、LED系统等等,各种IT系统不胜其繁,仅光系统总包商就有3家。

“项目的工程管理难度远大于技术难度。2008年4月,当我们进入鸟巢要开始项目实施的时候才发现,鸟巢里同时有上百个单位在施工。”江军红感慨道,在工程实施中需要与多方协调,有时租用一段路由也要找多家方案商,甚至在其他方案商工期紧时,他们还要暂停施工。

到了临近奥运开幕的施工后期,鸟巢内的很多IT项目的实施还要与开闭幕式的彩排“抢”时间,IT工程师常常站在彩排现场地不远处,一旦彩排有间隙,工程师就会马上冲上去赶工期。“像这样零碎的施工时间和紧张的周期,我们在以往的项目中是从来没有碰到过的。” 江军红称,在这种复杂的施工条件下,系统建设花了3个月才完工。

同样遇到复杂难题的还有负责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智能化工程的太极公司员工。

“以前接触较多的是单一建筑的智能化系统,而青岛奥帆中心项目建设遍布整个园区。整个智能化系统集成关系复杂,系统由10多个子系统组成。”据参与了这项工程的太极公司楼宇科技与数字社区事业本部的陶蕾蕾介绍说,青岛奥帆中心智能化工程从中标、到实施、再到运维历时3年,其范围之大,功能之复杂,涉及技术之广,实属罕见。

据了解,由于青岛奥帆中心总用地面积45公顷,赛时用地面积约30公顷,使得太极承担的青岛奥帆中心工程的智能化工程,成为北京奥运会工期最长、面积最大的IT项目。

此外,陶蕾蕾还透露,奥运项目随时间不断变化的需求也给她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第一次测试赛的时候,奥组委需要我们临时装9个摄像头,第二次测试赛又需要再装4个摄像头,而且正在比赛期间要求我们非常紧的任务,等于留给我们的时间就两三天。而且,短短时间内,整个系统还要因更新而调整,以往按照惯例,IT项目都是计划好后,按部就班地实施,但在此次奥运项目中由于赛事需要导致的临时改动非常频繁,这对我们的管理和实施能力确实是个考验。”

事实上,项目管理是基于被接受的管理原则的一套技术方法,这些技术或方法用于计划、评估、控制工作活动,以按时、按预算、依据规范达到理想的最终效果。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参与奥运会的企业纷纷在项目管理上做了调整。太极公司为了应对复杂的实施环境,将项目管理尽量做细。

面对鸟巢5月风沙大,6月份雨多,7 月要彩排,施工必须抽空的问题,太极公司的管理人员将零散的时间做了系统的分析,并把施工计划打散灵活分配,并及时反馈,做出快速调整;针对鸟巢结构的特殊性和每一处施工环境与具体要求的差异性,太极公司项目管理人员还为每一处子项目,甚至是每一处摄像头的安装都制定了各自的详细计划;而为了应对不时发生的不同施工方协调的问题和不可预知的需求调整,太极还建立了快速响应机制。这种精细化的管理在鸟巢、青岛奥帆中心和太极的各项奥运项目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6篇:环境预案与安全预案的区别范文

曹文礼(1983-),男,浙江临海人,本科,武警杭州士官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摘要:近年来,武警部队遂行任务日趋多样化,对后勤应急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中后勤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是武警后勤核心保障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部队完成多样化任务的基础和重要保证。本文从当前后勤应急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提高遂行多样化任务后勤应急保障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多样化;后勤;应急保障

武警部队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职责使命,遂行抢险救灾、处置突发事件和反恐作战等多样化任务是武警部队的重要职能。但近年来,武警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越来越繁重,对后勤保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恐怖活动内容、形式和手段不断翻新,毒气泄露、公共卫生事件、冰雪灾害、地震等非常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对后勤应急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人就如何提高遂行多样化任务后勤应急保障能力以适应任务需要谈几点浅见。

一、 目前后勤应急保障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是部队完成任务的前提,没有完善的后勤保障制度,各项任务的完成将寸步难行。近年来,随着武警部队职能任务的不断拓展,后勤保障的范围越来越广、战线越拉越长、难度越来越大,而存在的问题暴露地却越来越明显,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保障理论研究层次较低。近年来,部队任务转换频繁,而各级对常规、单一任务条件下的应急保障理论研究较多,却对非常规、复杂、多样化任务条件下的应急保障理论研究较少,初级指挥院校的后勤科目涉及的应急保障的研究很少,基层、机关、学院的后勤人员对相关的应急保障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刻,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真正实用性的研究成果不多,造成了理论与实践“两张皮”,不能够满足遂行多样化任务后勤应急保障能力的需要。

二是保障预案不够完善。从近年来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的实践看,遂行任务的突发性、保障方位的不确定性和任务节奏的快速性,使保障对象、保障时机、保障方式的未知性增大。有的单位只有常规条件下的应急后勤保障预案,没有防爆炸、防毒气、抗震救灾等非常规条件下的后勤应急保障预案;有的预案制定不周密,内容不完整,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晰,任务设想不具体;老兵退伍,新兵入伍,干部士官调整等人员变动,却没有对预案及时进行修订、完善,预案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是组织指挥不够顺畅。当前,在完成应急保障任务过程中还存在着多头指挥、多头申报,以及联合保障协调不到位、稳定性不强等问题,从各个支队实际情况看,军需、卫勤、运输、油料等专业科室虽然采取了模块化、战斗化抽组,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合成训练,与实现最佳组合、产生最大保障效益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由于人员抽组采取“预编”、“预任”的做法,容易造成人员不固定、责任难区分,管理不规范,加大了组织指挥的难度。

四是保障装备不够先进配套。武警部队现有的后勤保障装备与保障任务的专业性要求有较大差距。支队、大(中)队两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后勤装备缺编的问题,防爆炸、防毒气、抗震救灾等特需装备器材缺乏,存在机械化程度低、设施陈旧、制式老化、战斗性能差等问题。如汶川、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事件可以看出装备缺少给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后勤保障带来了一定困难;装备的信息化水平和科技含量还比较低,装备的配备率和配套率与所担负的多样化应急后勤保障任务很不相适应。

五是物资储备不够合理充足。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后勤保障范围广,物资需求量大,供需矛盾相对突出,特别是在遂行重大自然灾害救援任务中,给养供应、物资补给、运力投入等都难以准确预测,容易发生断供缺供现象。而当前应急物资储备在数量、结构、布局、方式上还不尽合理,通用物资与特需物资储备比例不当,战备物资器材管理不严格,非战斗性消耗大,依托地方储备警地通用物资的意识不强,潜力巨大的社会资源没有很好地予以利用。

六是应急训练不够扎实有效。后勤应急保障训练层次不高,训练存在盲目性,与实战结合不够紧密,训非所用,训用脱节;抓不住训练重点,存在重战士训练轻干部训练、重专业训练轻合成演练的现象,尤其忽视与军地保障力量的协同训练;后勤科技练兵的意识不强,人装没有实现有机结合,制约着应急后勤训练质量上台阶。

七是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当前部队后勤干部来源少,改任的多,不懂,不会的问题突出;院校后勤专业学时少,内容不够丰富;培训机构不完善,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内容陈旧;后勤专业干部和技术兵参加上级业务培训和到、地方进修深造机会少,受训比例偏低,高科技和信息化人才缺乏。

二、提高遂行多样化任务后勤应急保障能力的对策

在当前复杂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面前,我们必须理清后勤工作的思路、把握后勤建设的方向。要始终坚持为中心任务服务的思想,切实提高遂行多样化任务后勤应急保障的能力,完善后勤应急保障制度,因此我认为应做到以下七点:

(一)提高应急保障理论研究质量。近年来,部队动中抓建、动中施管、动中保障日渐常态化。在动态条件下,部队后勤保障在指挥方式、保障手段、物资储备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需要用新的思维来思考、新的理论来指导。各级要切实把遂行多样化任务后勤应急保障理论摆到重要的位置,加强对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后勤保障特点、规律的研究,认真梳理、总结后勤保障中的经验教训,做到常抓常议;要倡导百家争鸣,营造宽松的理论创新机制,鼓励理论创新;要解放思想,紧贴武警部队实际,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把超前研究和现实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使理论成果既适度超前又满足现实需要;要大胆创新,广泛借鉴,博采众长,力争出现一批高质量的理论创新成果,以指导后勤应急保障实践,提高保障能力。

(二)不断完善应急后勤保障预案。无论是处突、反恐、维稳还是应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在时间上具有极强的突然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在事件规模、地理环境和气候等方面具有不确定性,部队遂行任务后勤保障工作需求多样,任务艰巨繁重。所以要集合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和社情,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规模,超前预测遂行多样化任务作战条件下的物资消耗和人员配置情况,增强预案制定的针对性。要充分设想各种突况,着眼提高独立保障能力和应变能力,加强预测研判,从难、从细考虑各个阶段的保障重点,多做准备,适应各种情况。要不断通过后勤应急保障演练和实践,制订完善并形成适应多种不同任务需要的后勤保障预案,做到一种情况多个预案,一个预案多个配套计划,以此牵引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的有效落实。进一步调整修订完善预案,使之在人员编成、任务区分、车辆使用、保障手段、组织指挥等方面更加科学,合理。

(三)构建灵活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要按照“层次简化、要素浓缩、反应快捷、高度权威”的要求,在军警地现有编成下,采取编内预任的形式,成立省、市、县(区)三级后勤应急保障联合指挥机构,明确指挥权限,理顺指挥关系。一要做到集中统一,指挥突出一个“联”字。一体化指挥要求建立具有高度权威的指挥体系。统一筹措通用物资、专用物资,统一指挥后勤保障,统一协调地方力量。二要科学编配,抽组围绕一个“快”字。在保障分队的模块组合上,应坚持就近就快原则,切实解决因抽组单位分散而造成组织协同困难、集结慢、保障展开不同步等问题,在现有条件下实现快速稳妥保障的要求。三要合理组合,技术体现一个“精”字。针对当前应急保障技术力量编制少、保障能力弱的问题,应做到以总队应急保障力量为基础,支队级为补充,执行任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加强或直接补充到力量较弱的专业保障分队。

(四)大力加强后勤应急装备建设。在现代条件下,由于新的技术装备的广泛应用,应急行动目的不确定,行动方针不断变化,因此,遂行多样化任务后勤应急保障显现出复杂性增强、时间短促的特点,无疑为加强后勤应急装备提出了更新更多的要求。因此,在当前高科技后勤保障装备少、骨干装备配备率低的情况下,应加大投入,加快后勤骨干装备的研发和引进步伐。坚持以动态和野战条件下部队保障需求为牵引,按照“整体配套、系统优化、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思路,按编为部队配发后勤装备、不断提高后勤装备的野战化、系列化和配套化水平。在当前经费供应仍然紧张的情况下,可优先为重点方向部队按编配齐专业装备,以尽快形成应急保障“拳头”力量。各级要通过科学组训、升级改造的办法,充分挖掘现有后勤装备的保障潜力,使现有装备发挥出整体保障效益。同时,根据部队需求搞好后勤高科技装备的研制,着力提高部队所处的环境和可能担负的任务实际,提高后勤装备的配备率和配套率,并适当配备非常规突发事件需要的特需装备器材,以把握遂行多样化任务后勤应急保障的主动权。

(五)充实完善后勤应急物资储备。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对所需物资总量进行科学测算,立足应急,遵循“突出重点、品种配套、平战结合、钱物并储、警地一体、讲求效益”的原则,突出高技术条件下易消耗的物资,突出保障区域内社会筹措困难的物资,突出应急保障所需物资,切实优化物资储备结构。区别任务需要有所侧重,对应急行动急需、部队易筹措的物资,以部队储备为主;对部队不易筹措、专用性强、技术含量高、不易储备的物资,以国家专供、地方专储为主;对军警民通用、兼容性强的物资,依托地方储备,从而形成高效合理的战备物资储备格局。进一步完善实物储备、经费储备与地方协议代储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式、形成通用物资警地连供、通用装备警地联修、通用设施警地共建、通用技术警地共享、通用人才警地公用的警地一体化储备模式,采取签订协议、军警民共建、紧急征用等方式,与地方有关单位和部门密切协同,共同探索定点储备、虚拟储备、货币储备等储备模式,尽量减少物资储存和周转带来的损失,进一步畅通物资筹措渠道。基层中队(连)应加大军需、战救药材等物资的储备量,以满足持续、独立保障部队遂行任务的需要。

(六)扎实抓好应急后勤保障训练。在当前我国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增多、后勤保障专业性高的情况下,加强后勤保障专业训练至关重要。武警部队应牢固树立“练为战”的思想,按照“全员、全装、全任务、全天候”的要求,从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出发,紧贴任务抓训练,加快提高“快运、快供、快救、快修”四种能力。超前预测可能遂行的任务,结合预定任务地域的环境气候、地形地貌、人文环境等特点,适时组织贴近实战的综合拉动演练,提高军警地一体化协同保障能力,达到快速、准确实施前送供油、粮秣供给、物资补充、伤员救治等保障目的,努力缩小训练与保障任务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要突出搞好后勤首长机关组织指挥训练,后勤首长机关要进行室内想定作业训练,着力提高组织指挥、上传下达、协调指导能力。后勤专业分队要突出抓好快速反映、快速机动、快速保障训练,如物资分队要抓好搭建帐篷、快速装车卸车、搬运物资和野外加油、供电的训练。要突出人装合练,围绕装备的性能,开展“一专多能”、“一人多岗”和“一兵多用”训练,实现人装的最佳结合,使新装备迅速形成保障力,战斗力;突出智能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后勤官兵在复杂环境、多变环境下搜集信息、分析情况、临机应变的能力;突出心理训练,着力提高后勤官兵在复杂、艰苦、残酷环境下的心理适应能力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七)加强后勤应急保障人才建设。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标准和程序,实行“阳光操作”,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坚决杜绝“外行”挤占“内行”、“关系”挤占“能力”的现象发生,从源头上选好后勤专业人员,建强后勤专业保障队伍,把好入口关,真正把那些思想品质好、作风过硬、有一定专业基础的人选拔到后勤应急保障队伍,确保队伍的质量。拓宽后勤人才来源渠道和发展空间,营造具有武警部队特色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才管理机制相适应的引才留才的良好机制,拓宽地方技术人才进入部队工作渠道,加大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以改善部队某些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状况,满足部队急需。调整目前后勤干部专业区分过细和定位过死的培养和使用思路,走出一条后勤干部和后勤专业技术兵横向多专业交叉和纵向多层级进修培训的培养和使用路子,不断提高后勤人员能力素质;建立健全相应的后勤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机制与考评晋级机制,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以更好地适应遂行多样化后勤应急保障任务的需求。(作者单位:武警杭州士官学校财务系会计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刘小林.武警后勤 中国,西安:武警工程学院 ,2011,8-10

[2]李 广.武警后勤 中国,西安:武警工程学院 ,2011,32-33

第7篇:环境预案与安全预案的区别范文

航电枢纽工程科技含量高,涉及专业广,学科跨度大,而机电安装工程主要涵盖了电气、给排水、采暖、通风、消防、通信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经过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的施工活动之后,最终得以满足航电枢纽工程使用功能的目标。贵州都柳江从江航电枢纽工程为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其机电安装工程规模也较大,因此对工程中的吊装、装配、检测技术的要求也较为严格。航电枢纽工程中的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与普通建筑构筑物相比较,有着明显的区别,如不按照机电安装工程管理的要求进行,将会对整个航电枢纽工程造成极大隐患和不良影响。

2机电安装工程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1进度问题

航电枢纽工程机电安装工程机电安装项目施工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不但要配合土建主体施工,还要配合装饰装修施工,同时还要确保自身水力机械、电工、金属结构与采暖通风施工进度。但是往往由于工期跨度长,不可预见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实际完工时间拖后于计划时间。为解决上述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a.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保证项目进度,维护正常的生产,合理调配作业时间,夏季采取避开高温施工作业的方法;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冬季施工措施并向班组进行交底,事先进行技术安全培训;雨期事先做好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的总体规划,确保特殊天气条件下的项目进度。b.各工程步骤的配合衔接影响。航电枢纽机电安装步骤严格按照“尾水管安装—桥机安装—门机安装—管型座安装—导水机构安装—水轮机主轴安装—水轮机转轮安装—发电机转子安装—发电机定子安装—发电机灯泡头安装”的步骤进行。务必保证每个节点工期的准时完成,如遇不可抗拒的因素延误工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加快速度,保证下一节点工期准时竣工。

2.2质量问题

由于机电安装工程的最终质量是一次性的,不可更改的,如前期的工序质量、分项或部分工程的质量不合格,将直接导致机电安装工程最终质量不合格。作为大型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必须构建质量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各部门负责人各司其责,从施工层次、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材料进场和使用等方面着手,对质量控制进行全面策划和控制,确保每一分项工程的质量。机电安装工程质量管理主要包括:项目划分及资格审查,原材料、起重运输等设备的进场管理,机具调控、检验和实验计划,质量控制点设置和施工质量记录要求,技术交底、施工图审核、施工测量控制;工序质量、隐蔽工程质量、设备监造、监测及实验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及施工变更控制;工程质量验收、工程竣工资料验收、工程回访保修等。针对影响机电工程安装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质量预控。施工技术人员和质量检测人员事先对安装工序进行分析研究,找到在安装过程中可能或者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制定准确的质量预控方案,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减少或避免质量问题的产生。机电工程采用的设备、材料应按各专业质量验收规范进行验收,隐蔽工程质量检查也要记录在案。做到所有检验都有书面记录和专人签字,并定期有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确保每一环节的工程质量达标。

2.3安全问题

在航电枢纽机电安装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因此,为避免人员的伤亡和经济损失,必须事先做好救灾技术方案、防灾措施。首先,构建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体系。项目经理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总负责人,生产副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是直接负责人,横向包括对外联系组、现场调研组、物资供应组、信息传递组、善后处理组等职能部门,各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切实做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其次,结合该工程施工特点,确定有触电伤害危险的场所、有高处坠落危险的场所、有机械伤害的场所等为应急防范重点区域,对该类区域设定“监控点”。对于火灾事故、防汛、物体打击及高空坠落事故、触电事故等可能突发的的各种事故,应该制定应急预案。预案的内容包括工程概况、事故形式、事故的危害和造成的经济损失、救灾技术方案、防灾措施、救灾领导小组以及事故发生后的联络、救护、疏散和善后处理工作等。组织所有现场施工人员参加应急演习,以熟悉应急状态后的行动方案,确保所有职工熟知应急预案内容。对应急预案定期检查,不断完善。

3结果与展望

第8篇:环境预案与安全预案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校园安全;高职院校;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2.163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2-0228-01

1 高职院校校园安全管理的现状

拥有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是广大师生的共同期望。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问卷调查研究,分别就某高职院校校内学生和教职工对校园安全问题的总体评价进行了数据收集,通过调查对校内师生对校园安全问题的评价有了全面了解。从目前调查的数据来看,大多数师生对校园安全问题的总体评价还是基本满意的,统计详细结果见表1。

从表1可见,虽然高职院校的师生对校园安全的状况总体评价趋于良好,但是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学生及教职工的问卷上来看,教职工的对于校内安全的评价较好,集中在一般安全以上,认为不太安全及不安全的比例很少。但学生对于校内安全的评价则较为均匀,只有很少的学生认为十分安全,调查对象的人群均对校园问题有着不同看法。

在对学校对校园安全的重视程度调查上,认为十分重视的人群在学生和教职工人群中分歧较大。教职工十分重视的达到了26.14%,而学生仅有3.5%的人群十分重视,而认为学校应对校园安全的关注程度有待提高的人群有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教职工有6.77%的人群有这类观点,而学生则达到了18.15%。

在影响校园安全隐患及事故这方面,学生及教职工则达成了一致。他们都认为校园安全影响的主要原因是侵财性违法犯罪。其次为危害人身安全的犯罪行为,在学生及职工的比例达到了47.16%及45.13%。之后则为火灾等安全事故与交通事故,数值上虽有部分差异,但对安全隐患的排序还是相同的。

2 影响高职院校校园安全的因素

2.1 制度构建因素

长期以来,因无可依据的法律法规,校园管理部门的责任和职权划分不明确,严重影响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教育部曾在2002年出台《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为学校安全管理部门在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纠纷时提供了相应的政策依据。但这部红头文件仅是一份行政规章,仍不失真正意义上的法律,缺乏权威性,在具体适用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2.2 队伍建设因素

随着高职院校的扩建和学生的扩招,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人员却没有按照师生增长的比例而有所增加,安全保卫部门工作任务加重,人员不足成为制约安全保卫部门开展安保工作的主要原因。

2.3 环境因素

随着开放式校园的建设和推行,校园不再是过去封闭的小社会,

而是不断与校外环境进行接触和渗透。校园周边的场所存在巨大安全隐患。此外,开放式校园一定程度上为违法犯罪分子提够了方便之门。校外人员可以轻易进入校园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后,较为容易离开犯罪现场,逃离到校外。增加了对违法犯罪案件的侦破难度,加大了安全保卫工作成本。

3 改善高职院校校园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

3.1 加强高职院校安全和维稳管理制度建设

参考美国校园安全法,我国的校园安全法之中至少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校园安全基本概念;二是校园安全管理部门及校园维稳管理部门所具有的权力及相应的责任;三是校园安全管理部门与校园维稳管理部门的执法权力;四是校园安全队伍的要求;五是安全主体的权力责任;六是对安全问题的应急、预防及处理;七是安全文化和教育;八是安全经费保障;九是突发事件的补偿。

3.2 完善校园安全事件应急机制

在校园安全事件发生前,需要有较为完善的校园安全应急预案。根据高职院校校园安全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应急预案,启动有关的安全管理机制,采取积极行动,在最快的时间内制止、消除安全事故的隐患,使得安全事故能够消除在萌芽中。在校园安全事故发生时,需及时启动校园安全事故应急机制。在各管理部门协调下,校园事故的安全管理小组要根据应急预案立即启动相应的事故应对机制,在处理事故的过程中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控制进行全权负责。

3.3 加强校园安保队伍建设

一是建立全国统一的正式培训机构。将培训机构的建设管理归入本地公安机关的管理范畴,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和资金开办培训业务;二是制定科学培训时间、课程。要综合考虑安保人员的学历条件,针对不同学历层次和岗位要求,制定区别性的培训标准;三是保障培训时间,保安人员的上岗培训时间不少于三个月,对一些岗位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位,为保证培训时间,要实行考勤制。

4 结 语

高职院校中的不安全因素对校园的正常教学秩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严重威胁到教职工及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建立健全相关高职院校安全制度,增强高职院校保卫能力,提高保卫队伍素质,改进管理模式,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丰富的工作经验。

主要参考文献

[1]崔克清,张礼敬.安全工程与科学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第9篇:环境预案与安全预案的区别范文

1深基坑工程基本理论

1.1深基坑的定义

1)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和降水工程;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和降水工程[1]。

1.2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内容

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质勘探、土方开挖、基坑支护、降排水、基坑检测及应急预案等[2]。在工程施工前,工作人员要对施工区域的实际环境进行调查,尤其是周围建筑的数量、稳定性、地形地势、水文条件及管线铺设状况等,确信基坑支护工程与以上因素不发生冲突。然后在施工前对现场进行反复勘察和测量,根据工程的难度、规模、工期及成本要求等因素来确定深基坑开挖、降排水以及支护的方式,确定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类型,并且制定工程事故应急预案,确保整个深基坑工程的顺利进行。

1.3深基坑工程的特点

分析深基坑工程的特点对于确立其支护方式是非常重要的。(1)它具有临时性,是临时打造的防护系统。(2)区域性。深基坑工程的实施对地点有着严格的要求,施工人员要将当地的岩土情况、水文特点及挖掘深度都考虑进去,即使在同一场所的不同区域,技术人员也要将数据进行重新核对,考察地质情况,这样才能够保证项目的绝对安全。(3)个体性。每个基坑都是独特的,周围建筑的承重力、实施角度及地下管线的敷设情况都是不同的,因此,设计人员要按照每一个基坑的性质对它们进行区别设计,以确保施工方法的灵活性。(4)综合性。深基坑工程的每个组成因素都是相互影响的,工作人员要对地表的软土情况及沉降现象等各种因素都进行考察,形成专属于这个基坑的综合性资料信息。

2工程概况

蓝海瑞园(一期)工程项目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秀英大道与秀英横路交叉处。本工程采用剪力墙结构,地面以上设置3栋26层商住楼(商业裙楼为10层和3层)和1层整体地下室,预应力管桩基础,占地面积24606.00m2,总建筑面积为91405.00m2,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5251.00m2。地下室平时用作地下车库,战时为二等人员掩蔽所,物资库及1个发配电站,1层架空层用作公共活动空间。基坑东侧坡顶1m外拟建1层售楼部(往东方向4.55m宽)紧贴红线,红线外为6m宽秀英大道的人行道;基坑南侧地下室范围内现有1栋5层民房不拆除,基坑南侧和西侧红线外为拟规划市政道路。基坑平面呈不规则多边形,场地内无地下管线,场地东侧秀英大道有市政管网,对基坑施工影响不大。

3深基坑支护的应用

蓝海瑞园一期工程项目的基坑深度按5.85~7.45m设计开挖,属于深基坑工程施工。虽然项目所在区域交通方便,满足机械、设备及人员进场条件,但是在基坑开挖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满足放坡支护条件,且基坑开挖范围内存在1层砾砂强透水层,也不适合采用搅拌桩和旋喷桩等支护方式。在详细勘察现场后,考虑到土层情况、水位分布、工期和成本的要求,最终决定采用钻孔灌注桩和SMW工法桩的组合围护结构进行深基坑支护,配合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和坑内降水井、集水明排方式进行深基坑降排水,并且在整个坡面和桩面都喷上细石混凝土。通过全方位的多种形式组合方式来确保整个深基坑工程施工的安全。该深基坑支护的安全等级除钻孔灌注桩支护部分为一级外,其他部位均为三级。基坑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施工准备基坑放线场地平整清理工作面钻孔灌注桩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以及SMW工法桩冠梁首层挖土放坡施工锚索及腰梁分层放坡开挖开挖至基坑底,验槽地下结构及防水施工基槽回填夯实现场清理、退场。整个基坑土方开挖可分为2大区域,即“周边区”(支护工作区,按基坑支护底边线向坑内约8m范围)和“中心区”(相对自由开挖区)。由“周边区”向“中心区”方向退挖,至东北角运土坡道处,最后收土,采取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配合修整边坡基底为辅。在基坑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都由有资质的第三方监测单位按《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GB50497—2009)严密检测地下水位、支护结构水平位移以及临近建筑的沉降情况,并建立了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能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内及时采取紧急措施,杜绝工程事故发生。

4结语

目前,该项目已经处于竣工收尾阶段,实践证明,在本工程中所采用的多种组合深基坑支护方式是可取的,并且在缩短工期和降低工程成本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该地区今后的深基坑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丁敏.深基坑支护细部结构优化及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