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设计元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代城市空间设计中,城市空间发展与文化融合的话题无处不在,城市公共空间是人类聚散活动的中心,是彰显城市文化艺术的个性的空间,然而,在西方文化的刺激下,使过多的城市相继模仿西方现代化城市设计,导致我们城市逐渐流失了自身的东方文化特色。因此“中国元素”的回归,是人们对现代城市空间设计的渴望,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是中国古代人民经过时间的洗礼,长期在生活劳作中对大自然的感悟,传统装饰元素内容丰富、形式繁多,并且在不断的演变与发展中延续至今,作为重要的“中国元素”之一,这一特色元素在现代城市空间设计中的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认知及存在问题
1.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认知
《城市规划原理》将公共空间定义为:“城市公共空间的狭义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根据城市公共空间从社会性质而言,也可以定义为公共空间是居民娱乐、聚会、集散等活动,富有多功能、多样性、多层次的城市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一直以来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点,人们生活工作离不开公共空间,创造高品质的的空间环境,富有特色文化和价值美学的公共空间,是理想城市空间设计的目标。
基于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也使之在不同的背景和地域下有一定的特性表现差异,城市公共空间的特性表现可以划分为物化形态表现和精神文化表现,城市精神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城市形象深层次的理解和渴望,它作用于城市空间物化形态的设计,物化形态通过城市中的街道、广场、绿化、公园等为表现为载体,承载着本土文化的再生,进一步体现了城市文化的特点。
2.当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快速更新的扩张中,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城市文化的再生越来越重视,“人文”永远是城市的灵魂,但是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可以发现在设计中还是存在缺乏“人性化”的设计,城市广场仅仅只是成为了地下商场的屋顶花园,忽视了广场为人服务的人性化空间,城市公园仅是做为居民游憩的场所,无法体现城市特色也缺乏人文关怀,部分城市景观设施设计手法庸俗,导致城市审美情趣下降。因此,在公共空间设计中应该利用本土装饰元素,结合当地的人文资源,将其展现到城市风貌和街道景观里去,使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性和适用性相统一。
传统装饰元素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价值体现
1.传统装饰的艺术审美价值
由于人们的文化风俗的地域惯性,往往容易接受本土化的文化艺术形式,全球化的今天,虽然不少年轻人对现代风格的狂热追求,但中国的传统装饰图案依旧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在服装设计、家具设计、建筑设计等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看到传统装饰元素的影子。
在艺术形式上对装饰元素结构进行打散、重组、变形、错位、分离等现代艺术审美手法,将这些元素重新创新构思,打破狭隘的传统文化思想,充分的融合当地多元文化,利用在空间设计中,形成人们易于接受的文化主题空间。
传统装饰植根于深厚的民族艺术内涵,传统图案的审美特性也有同于中国文化思想,“神似”大过于“形似”、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分析事物的艺术内涵,追求其寓意的表达。同时,传统图案的具象和意向结合,符合中国人的艺术审美心理,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能达到设计中和观赏者的互动和共鸣。
2.传统装饰的社会人文价值
从传统装饰图案可以看出,传统装饰艺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像蜡染、剪纸、刺绣、木雕等民间艺术都是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创作出来的,富有深厚的民俗性和人文性,其中花、鸟、神、兽等元素都具有象征意义,如“鱼”谐音“余”表示年年有余的寓意,“貔貅”更有招财的涵义,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城市街道和公园景观多利用了传统装饰图案,如成都宽窄巷子的改造设计中,保留了汉代“铭文砖”和“花纹砖”的装饰纹饰,在主要建筑和过度空间多采用花格窗,形成景观墙,使老巷子和现代餐厅、酒吧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时代感和历史感并存。
另外,在色彩上也应吸取传统装饰颜色将其运用在当代空间设计中,营造出富有中国韵味的空间情调。一方面,在全局上可以保留地方传统装饰颜色的主色调,局部融入现代风格色彩。另一方面,在现代感的城市色带基调中,可以提炼几种传统装饰色彩,经过对其明度和饱和度的调整,起到在现代空间色彩中的点睛作用,既凝聚力城市色彩艺术感染力,也延续了城市历史文化的韵味。
现代科技的发展,设计元素的国际化,越来越凸显“民族性”元素的重要性,民族的既是世界的,在传统装饰艺术的发展,不断的结合现代艺术设计手法,在图形和精神上融合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精华,是传递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维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更新的纽带。
结语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来看,书籍是记载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传递思想的重要载体,也在不同时期的呈现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形态。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审美水平的日益变化,书籍以它独有的视觉语言和实体形态表达着书籍本身的概念和传递着作者的情感。书籍的版式设计的有效应用则是当今书籍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书籍的版式设计是指在规定的开本范围内,采用巧妙的设计手段,将书籍所承载的信息内容主次分明、疏密有致地以更加规范的视觉语言表现出来。莱比锡图书基金会主席乌塔女士曾说:“一本好书不仅在于设计的新颖,更在于书的内容编排与整体关系贴切。设计师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各种相关素材的寻找、图像的配置、字体和文字群在空间内的安排和时间的游走、文本信息传达结构的处理、书卷阅读之五感等一系列设计来诠释一件作品。”由此可见,通过文字、图形、版面设计几大元素互相搭配,并且有规律地相结合,使读者在视觉感官和心理感官上达到统一和满足,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文字元素
文字是书籍设计中的灵魂,它不仅展现书籍内容,同时也能在书籍的设计中作为视觉元素来使用。文字作为个体时,仅具有其自身的基本要素:字体、字号、字形、字体的颜色;当个体的文字相组合时则成为句子和段落,其间产生字距、行距、字符间距、段前段后距等。充分利用字体及段落所构建的视觉效果,以合理的设计编排将其组合,达到整体与局部既有差异又保持和谐的视觉语言。
1.文字是组成书籍的基本要素
在书籍设计中,目录能够使读者有效并快速地找到一本书的索引内容;标题、副标题是具总结性和概括性的引导文字,能够快速地使读者产生关注;正文是对书籍进行阐述的部分;页眉则是对不同层级的标题进行描述的说明性文字;附文则会对正文内容的补充或拓展;页码是整本书序列顺序的符号性文字。设计师可以根据书籍文字内容的层级关系,以及其内容属性系统地进行书籍的版式设计,由此吸引读者的目光。
2.字体选择的重要性
文字的形态即字体的类型,一本书的文字很多,如果使用的字体不得当,对读者来说,长时间的阅读会造成视觉的疲劳和不适。因此,如没有特殊要求,则采用常用印刷字体,如汉字印刷体中的宋体、黑体、楷体等,拉丁文印刷体重的罗马体、方饰线体和无饰线体等。在同一书籍的版式设计过程中,除了如标题层级的强调突出,其他部分的文字类型保持在三种左右,因为版面的字体过多,会造成视觉上的混乱,不利于阅读。
3.字号与字间距、行间距的合理组合
汉斯・彼德・维尔堡在《发展中的书籍艺术》中讲到:“文字不可以太小,词与词之间的间距不可以太大,行距不可以太窄,页面不可以太满,围绕文字周围的白边必须大到视觉环境不受干扰。书籍必须能很好地翻开,书页必须能很好地摊开,书籍不可以太长、不可以太厚、不可以太重。”可见,为了避免阅读过程中的混乱,考虑改变字体的字号大小、颜色等也是不错的处理方式。同时,字体的字间距、行间距的合理组合决定了书籍的阅读感是否合适。
在结合了字体、字号、字间距、行间距的同时,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要也会影响到字体属性在版面中的视觉表现。尽管没有严格规定字体的设计和使用,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也都要围绕书籍主题而展开设计。
图片元素
图片是在版式设计中简单易懂并且起到增强画面感、美化和丰富版式设计的特别元素,它能够使单一的文字排版活跃起来,成为文字视觉联想的主体,并能扩展读者阅读时的想象空间和形象思维。
1.图片的分类
图片的可视性极强,可分为说明类,如照片;装饰类,如插画、图形等;强调氛围类,如与文字相结合特别表现意境的图片。书籍借助可视化的图片,能强化读者在书籍阅读时的感受。
2.图片的配置
图片的编排使用直接关系到了能否与其文字内容相匹配的节奏,在设计过程中也必须考虑到图片的表现形式,如图片在版面中所占的空间、比例、图片的数量、多图之间的组合关系等。图片的大小能够直接反应其细节的展现,大而清晰的图片具有张力,吸引视线的同时能让读者第一时间对图片内容作出反应;较小的图片传达信息的能力较弱,但给人精致的感觉,在视觉流中具有视觉导视、提示或装饰的作用。图片的组合能将单一的图片重组成为新的图形形式,在版式设计中具有多重的说明作用,也能更好地对内容本身进行对比、调和及强调,发挥图片在书籍版式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版面的设计
版式设计是书籍规格和风格的走向,它涵盖了书籍的主题、结构、开本、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版式设计以较为规范的设计来约束,一方面科学有效地构建阅读秩序,也需要设计师以视觉语言来带动读者的情绪情感,从而体验到阅读的意境和氛围,从中获得乐趣。
1.开本的种类的运用
书籍的内容决定了书籍的开本的特征和定位。一般教材及学术类的书籍内容通常比较繁多,为减少书籍的厚度,一般采用正16开,异16开,大32开;字典、词典等文字量非常大的一般采用32开、64开等,部分为方便携带的小型开本有128开;一般小说、散文等大众类读物书籍,则选用32开、36开或48开;对于图片较多的画册、画报类书籍,为了方便发挥图片的作用,以展示图片为主,采用8开、16开和大16开;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主要以插图为主,文字不宜过多,字体大小要适中,采用24开或28开的正方形开本。
2.版式设计的“约束美”
顾名思义版式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书籍的形式来为内容服务,不同类型的图书也要求设计师能够以不同的读者角度来思考,如儿童书籍开本大小的选择、老年人所阅读的书籍字体大小的把握、画册中如何更好地表现高质量图片等等。做好一本书的版式设计无疑是值得探讨的,在遵循基本的设计规律的同时,变化和统一的设计,会使书籍更加悦目。“有约束”的变化能体现设计师的智慧,在有限的视觉空间里将各类元素统一在整体的设计中产生更高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理论论述
一、城市住宅建筑主题的确定性
1、以人为本、综合考虑。住宅建筑的最终服务目标是人,所以,设计中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应该方便居民的使用,在自己鲜明主题的思路下,充分发挥设计思路,找主题特点和元素,从总体规划、平面布局、立面造型、设备、综合管线、景等多角度综合因素考虑,避免只注重片面因素所产生的缺陷。应该考虑随着新技术所生的先进功能,如监控系统、电子商务服务系统、节能节水系统等在设计中应用,持住宅建筑的相对先进性。
2、注重建筑与艺术的结合。居住建筑中活动频繁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结合制定的主题,进行艺术的创造,它不仅体现在景观设计上,还体现在单体和群体。将单体、群体和景观环境完美结合,保持独特的韵律和文化品质,将特有的艺术主题和符号赋予建筑物,整齐而不呆板,赋有韵律;变化而不凌乱,展现均衡,做到建筑、艺术、文化、景观的完美结合。
二、合理选择建筑群体的布局形式
建筑的布局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建筑的方位、采光的限制区、风的影响和建筑群体布局形式。合理的建筑布局形式是创造适宜的建筑微气候环境的基础,对建筑单体的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选择布局方式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气候区的大气候环境,例如对于湿热气候区,应采用松散布局加大场地空间尺度以增强通风防湿的效果,而对于干热气候区则应该采用较为紧凑的布局形式以使建筑互为遮挡,并使与之交织的场地能被覆盖在阴影之中。不同气候区域建筑布局形式上的差异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建筑对气候的适应性,同时也反应出建筑的地域特色。
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增大建筑周围的通风,如交错布局的建筑。不同街道的方向对建筑与场地的通风也有很大影响。平行于主导风向的街道内风速最高,而垂直于主导风向的街道能使大部分风吹过建筑,在街道内则产生低速的紊乱的风。如果街道走向与主导风向成一个斜角,将使建筑的两侧产生正压,另两侧产生负压,使建筑内产生最大的对流通风。如果街道走向偏离主导风向大约在20~30°之间,风在街道内的循环会加强,进而在整个城市中运动。一般说来,狭窄的街道会使风速减小,而宽的街道由于摩擦减少,空气会更快地流动。在炎热干燥的地区或中等潮湿的地区,在房屋的上风向修建喷泉或水池,或者把房屋修建在湖泊的下风向,可以为进入建筑的空气降温。
三、住宅建筑的形体设计
建筑形体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功能、造型以及使用的要求。体型设计的基本原则为尽可能的减小建筑外表面积,并使热工性能较差的的外表面积降至最少,对冬季需要利用太阳能的被动式采暖建筑,则需尽量扩大南立面,在满足通风采光的要求的基础上,减少北向、西向等不利朝向墙面面积及窗地比。
四、住宅建筑设计的功能设计
任何建筑设计都必须从建筑功能入手,住宅设计也不例外。建筑立面造型再花哨如果平面竖向功能分析未做好也是一个失败的设计。其中在各个功能用房中,起居厅的设计尤为重要。首先在现代住宅设计中起居厅是家庭的核心部位,起居厅也是家庭中的娱乐,接待客人、家庭团聚等的活动中心,所以起居厅的面积在户内建筑面积的分配比例较大。起居厅还起到联系各功能用房引导交通的作用。在起居厅设计中要考虑到“动静分离”,要尽量使起居厅靠近户门便于出入从而使寝室等其它用房免受干扰。起居室的细部设计也决定着它的使用功能的优劣:比如在户型允许的条件下在入户门到起居厅处适当位置设置玄关还是非常“人性化”的。这使得进入起居厅不显得突兀,增强了起居厅的私密性,提高了起居厅的档次。同时可以在玄关处大做文章,比如按照人的生活习惯设置鞋柜衣架。起居厅一般是开敞式的,它是联系寝室、餐厅、卫生间的交通空间,所以在起居厅的设计当中也应注意尽量减少门洞设置,应保证至少有两面墙是完整的以便于放置电视柜和摆放沙发。起居室的采光、通风、日照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多年的设计经验,人们还是比较喜欢南向的起居厅,白天在起居厅的时间相对较长,南向居室充足的阳光更加适合绿色植物的生长,极大地愉悦人们的心情。
在大户型或者独立式住宅设计中,起居厅的设计更是丰富多彩,成为户型设计的亮点。比如起居厅地面错台处理,起居室上空做挑空处理,这使得起居厅空间更加敞亮气派。当然错层设计也不能生搬硬套盲目滥用。比如在地震区做错层、挑空设计都不利于抗震,应避免或减少。
厨房设计也是现代住宅设计的重点。厨卫的设计也是最能体现设计深度的地方。由于厨卫的管线比较多,管线布置的协调、规整决定了厨卫的实用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厨房增添了各种烹饪电器设备、自来水净化设备,厨房设计中要考虑足够的储藏空间,这就使得厨房的设计更加细致使用面积要尽量宽敞便于操作。厨房洗菜盆操作台的布置要考虑人的操作习惯。要考虑成品烟道,要有足够的厨房电器插座以满足使用要求,燃气管道和上下水管道的布置位置要仔细推敲,即要美观又要符合规范。综上所述就势必要求厨房的使用面积不能太小。
卫生间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私密性,因而卫生间门的位置不宜正对入口或直接对起居厅开门,向起居厅开门不仅使用者感到不便而且会把卫生间的气味带到厅中,从而影响厅中的环境气氛。卫生间的位置尽量紧邻厨房摆放以便于上下水管道集中布置美观大方,而且还方便于厨房净水设备的循环水重复利用,从而大大地节约了水资源。卫生间对外窗台以1200mm ~ 1500mm为宜,这样使大便器浴盆的摆放更加自由。由于太阳能上下水管道集中统一安装在卫生间PVC立管中,节省空间美观整齐,紧临厨房使洗菜盆的太阳能热水线路不至于太长,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卫生间的干湿分离也很重要,面积较大狭长的卫生间在中间位置设置玻璃推拉门,将洗脸、便溺、盆浴分开,特别是使洗衣机的放置位置远离浴室,增强了电气使用的安全性。
五、建筑节能设计
节能设计是住宅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设计时除了按标准和规定的要求做好各个部位的节能设计外,还应注意一些问题:建筑体型系数不宜过大;架空楼板的识别及保温做法;外门窗洞口侧面保温层厚度不小于20mm,并做好保温层与窗框间的防水密封处理;北及东西向控制窗墙比对节能有利,北向不宜设凸窗;凸窗的外凸尺寸不宜大于600mm(从墙身中心线至凸窗中心线);凸窗的传热系数比一般普通外窗要高,一般K值要求≤2.8,采用断热铝合金中空低辐射玻璃;宜考虑在设计时结合活动外遮阳的立面效果;屋顶天窗应采取遮阳措施;一般商住楼的商铺平屋面上封闭阳台应按外墙要求做好保温处理,非封闭阳台应考虑按平屋面保温要求进行设计等。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住宅建筑设计看似简单,其实有些具体的细节需要仔细推敲,积累经验,精心设计,这样才能设计出更经济实用、安全舒适美观的好的精品住宅。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新的理念、新的材料的出现,住宅设计的内涵会有更多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雕塑艺术设计;城市公园;应用研究
随着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以及审美意识正在不断提高,这导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追求的往往不仅仅是舒适,更注重的是对于生活内涵的追求。在人们生活中,城市公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可以在此进行休息、娱乐活动的进行,城市公园的所有设施均是为了人们的生活而提供服务。在这一过程中,雕塑艺术设计的应用,不仅仅能够进一步美化城市公园,还能够进一步体现城市的特色以及内涵,要重视这一方面的应用。
一、雕塑作品的类型
1、以人物、动物为主题
在城市公园设计过程中,雕塑设计的运用,往往都是以人物、动物的形象出现。在进行造型方面选择中,主要选择具有当地特色的形象。例如,在无锡太湖边马山秦履峰南侧的小玲山地区,在这里有一座大佛,人们都称之为灵山大佛。这一雕塑选择的人物原型是青铜释迦牟尼佛。这一雕塑高大雄伟,生动形象,能够较为全面的展现地方特色,被当地人们所喜爱。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若是选择动物形象,则主要代表的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望。例如,人们对于和平的向往,就使用鸽子的形象,要想不断提高其设计水平,进一步表达当地的问题特色,就要根据当地历史、文化发展情况,选择具有特殊意义的动物进行造型的选择。
2、以植物为主题
以植物为主题的雕塑设计在整个城市公园中的应用更具有相应的实用性。从实用的角度上来说,以植物为主题的雕塑设计主要的造型为树桩、树干等,其主要作用是供人们进行休息时用,若是栏杆也会起到早名的作用。其中,还有部分设计师根据实用性原则,将垃圾桶设计成树桩的形象,同时,这一种雕塑设计具有高度模仿的特点。这一特点让人们很难辨清这些雕塑是真是假,在增加城市公园情趣的同时,但又不缺乏实用性。
3、以抽象几何为主题
在选择这一类型的雕塑的过程中,设计师们往往会从这些形象的内涵、深层次角度进行出发,主要体现的是现代艺术的魅力。人们对于这一类型的雕塑更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一设计往往存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城市中。
4、以山石为主题
在我国古代园林设计过程中,假山石的应用技术高超,其造型独特令人惊叹,例如,苏州园林中狮子林叠石、留园冠云峰等。因此,在现阶段城市公园设计的过程中,也有相应的雕塑设计师采用以山石为主题,与公园中相应的景色相协调,进而构成独立的景观,让整个城市公园设计充满一种古典的气息,让人们置身于山水之间,进而营造出古风古韵的气息。
二、在城市公园中雕塑艺术设计的取材以及表现形式
在进行整体城市规划中,进行城市公园的设计对于丰富人们生活、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具有关键作用。在人们生活中,公园可以作为一个进行休闲活动、社交的场所。在考虑到实用性的同时,还要同时城市文化的体现。
1、取材
从以上分类介绍分析,雕塑艺术设计的取材较为广泛,这就意味着再设计过程中可以进行广泛的造型。同时,在城市公园中,雕塑艺术设计并不需要像纪念碑雕塑那样具有特殊的含义,只要能够体现出这一城市的特色以及文化,均可以选为雕塑造型。同时,若是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城市公园中,设计人员要注意雕塑设计的实用性,进而更好地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2、表现形式
首先,虽然说在进行雕塑艺术设计过程中要求要具备体现里,能够进行城市特色的表现,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禁止出现标语性的建筑造型。这主要是因为考虑到整体公园的协调,标语性雕塑十分容易导致整个公园显示的十分呆板,无法给人们积极向上的感觉。这将会导致公园设计的说白点,因此,雕塑设计应该从造型上打动人心。其次,协调性是我国园林设计师一直追求的目标,因此,在进行雕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所设计的雕塑造型应该与整个公园的氛围相一致。通过这样的表现形式,才能够让雕塑与公园融为一体。最后,在进行雕塑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其雕塑的造型应该时尚新颖,应该具备创新的特点,最好是能够与当地的文化特色相互结合,进一步体现出当地的特点。
三、雕塑艺术设计在城市公园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
1、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一个问题就是解说系统不完善,虽然在公园中,雕塑艺术体现出了丰富的地域文化,但是,有部分雕塑并没有很明确的进行解说,这导致人民并不了解这些雕塑的意义,更无法了解其中存在的文化含义;其次,就是公园的私密空间相对来说较少。在进行城市公园建设过程中由于建造大量的景观以及相应的雕塑,这导致工人们进行休息的空间较少。
2、建议
首先,要进行解说牌的增设。要对雕塑所要表现的意义进行全面的解释,让人们能够对雕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在进行解说牌设计的过程中,其形象要与周围的环境相符合,通过这样的方法,雕塑就可以很好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利于人们的观赏。其次,要进行私密空间的增加。例如,可以增加人们休息的地点,让老人、小孩有各自的活动范围,让人们在公园中有更多的选择,在体会大自然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雕塑的文化气息。四、总结综上所述,进行雕塑艺术设计对于提高城市公园建设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结合现阶段雕塑艺术设计的应用情况,对其分类、取材、表现形式以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提出,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陶继锋 单位:乐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夏娃.城市设计中公共艺术的经验与延伸——以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和山东烟台滨海景区为例[J].雕塑,2015,01:47-49.
[2]王宜军.基于空间环境特征分析的城市雕塑总体布局规划——以湘潭市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5,09:67-70.
一、在生产生活的背景中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以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了贫血、补血作为教学素材,以此为主教学思路:
(1)补铁剂中的铁元素是+2价还是+3价?
(2)补铁剂中为什么加入维生素C?
(3)补铁剂如何保存?
(4)在补铁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抓住元素化合物主要内容进行教学
学生通过观察得出: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金属钠外观像石头,灰白色。钠很软,可以用小刀切开;切开金属钠的断面,能观察到金属银白色的光泽,但光泽很快变暗,重新变成灰白色;金属钠与水剧烈反应:浮在水面上、变成光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咝咝的声音、有气体产生、有白色烟雾产生等。
设计新问题:为何钠要放在煤油里?钠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但其表面的灰白色物质是什么?钠在水面上为何会四处游动?发出声音?产生的气体是什么物质?钠为何会变成光亮的小球?白色烟雾是什么?钠消失了,说明与水反应了,但生成了什么?金属钠能与水反应,但爆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实施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
三、以元素为核心进行教学
现在转变成以元素为核心学习,围绕某一种元素学习含有该元素的主要物质的核心性质,这是由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决定的,课程标准在界定模块内容的时候就是要求学习某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四、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进行物质性质的教学
当学生进入实验室会遇到这样的真实实验问题,盛放氯化亚铁溶液的试剂瓶中为什么有黑色的固体,它是什么?有的老师将这样的素材,开发设计成铁及其化合物的教学。核心的问题与教学思路是这样的:
①加入了铁钉的FeCl2 溶液与未加铁钉的FeCl2 溶液有什么不同?
②为什么在 FeCl2溶液中加入铁钉就没有Fe3+?
③除了O2,你认为还有哪些物质可以将 Fe2+氧化为Fe3+?除了Fe,你认为还有哪些物质可以将Fe3+还原为 Fe2+?
④说一说:你对实验室保存FeCl2溶液有什么建议?
现在新的课程结构没有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分为两个阶段,都位于元素周期律之前,因此,关于物质性质的学习不能从结构出发推断物质的性质,而主要从实验现象出发分析物质的性质。
五、使学生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学生在必修必修一要学量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必然希望学生能够建立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为后面能够自主学习打下基础,而且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在必修必修一中,在其他选修模块较少涉及,让学生掌握方法就显得更加重要。
例:《硫及其化合物》的教学思路和设计方案
教学思路:首先通过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转化,让学生接触含硫元素的物质,然后通过火山喷发自然现象创设教学情景;接着关于硫单质的性质学习,抓住学习物质性质的思路,从非金属单质的通性和元素化合价预测硫单质的性质,通过观察法和实验法验证预测;最后根据所学的硫的性质讨论硫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方案:关于硫单质性质教学的流程设计如下:
通过观看火山爆发的录象引入本课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硫元素,
讨论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气体中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硫
地下生成黄铁矿、雄黄、雌黄、辰砂
地表生成石、芒硝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言]请同学们观看火山喷发的录像。 边观看边思考 激发兴趣。
[联想与质疑]通过刚才的录像你联想到什么? 思考、联想、各抒己见 产生联想。
自然界中有哪些含硫物质,它们在自然界中是如何产生、转化的?
[引导学生讨论]:自然界中含硫化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通过观看录像、讨论及已有知识得出结论:
硫在自然界的存在: 游离态和化合态,多种价态的含硫化合物能够互相转化。自然界中通过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阳光、微生物等,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培养学生总结概括归纳能力。
对含硫物质进行条理化。
引导学生将常见含硫物质进行归类,分析各物质中硫元素的价态,质疑学生在硫元素的大家庭中,该从何物质开始研究? 思考回答:从简单的单质作为起点开始研究。
回忆,回答。 后面下铺垫。
复习、继续加深。
关键词:女生宿舍 危险源识别 层次分析法 危险分析与评价 安全隐患 预防措施
1.引言
学校宿舍是学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人员密集,电气安全事故频发,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学生宿舍内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以便早日采取预防措施,杜绝隐患的发生。
2.校园宿舍内的危险源辨识
现以长安大学本部9号楼女生宿舍为研究对象,对宿舍内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
2.1 宿舍现用电状况
长安大学本部9号楼为女生宿舍,是单间式六人间学生公寓,每间宿舍有八张床,其中有两张床用于堆放杂物。自建校以来,长安大学实施的便是半开放式用电政策,每天的6:00~23:00供电,周五、周六延长供电一小时,照明用电与其他用电同步供应,限定用电功率最高五百瓦,超过五百瓦自动断电。虽然经常看见告示栏里面写着“严禁使用违规电器:热得快、电饭煲等”,而且宿舍内也贴着学生公寓管理制度须知及安全提示,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忽视电气安全的重要性,私自改造线路,乱接乱拉,使用长明灯,使用违规电器,存在侥幸心理,不服从管理人员的管理。
2.2对宿舍进行危险源辨识
长安大学本部9号楼,线路直接在墙面上走线,没有外层保护。部分线路老化较为严重,有的地方甚至可以看到明显的导线外露。经调查发现宿舍内存在的危险源主要有:乱拉乱接电线、不规则使用电器、电器安装不规范、电线老化、线路短路、超负荷过载运行等。因此,非常有必要对9号楼公寓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得出哪个危险因素最有可能导致电气火灾而且危险性最大。
3.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危险分析
3.1运用层次分析法对9号楼公寓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将宿舍的安全状况层次化,形成一个递阶层次模型(如图1所示),依次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由文献[3]中标度含义、判断矩阵和RI的取值可以计算矩阵偏离一致性指标,最终得到宿舍安全状况指标层次总排序,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逃生通道完好状况对宿舍安全状况的影响最大,安全操作培训对宿舍安全状况的影响次之。
3.2 校园宿舍发生电气事故的主要原因
校园电气事故主要就是由电气事故引发的火灾和直接触电事故,发生这两种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电气设备老化恶化的问题。②管理问题。学生宿舍电气事故,尤其是违章用电,还有乱拉电线,超负荷用电、电线老化、电器设备带故障运行和违章使用电炉、电热褥、热得快等电热器造成。③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大学教职员工和学生电气安全意识往往比较薄弱,违反用火、用电等消防安全规定的情况时有发生。④建筑物人员密度大,安全通道少。
4.预防措施
针对校园宿舍发生电气事故的主要原因,以及影响宿舍安全状况的主要因素,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①从领导抓起,学校领导应该组织防火防电安全工作的全面检查,对学生宿舍这样的人员密集场所或可能造成电气事故的场所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②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层层落实防电气事故责任制。③加强预防电气事故设施建设。更换已老化电线等,并更新已破损或超过年限的消防器材,增设消火栓和加压泵房以提高供水压力。④重视软件建设,加强对师生员工的电气安全教育。
5.结语
高校学生宿舍一旦发生电气事故,其可能造成的损失是无法衡量的。因此,必须重视电气安全,找出学校电气事故频发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从发生根源入手,有效地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发生事故后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志胜.安全系统工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张启涛.校园电气火灾成因及预防措施的探析[J].安全生产与监督,2010,2:53–54.
【关键词】:自然景观景观设计元素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自然物和人工建造物都是构成景观的元素,大至自然地形、开阔空间等具有自然美;小至栏栅围墙、小桥坐凳等人工建造物具有工艺造型美。城市是人聚集而形成的场所,城市美观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把自然景观元素运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就是把大自然的那份纯真,合理的营造在城市这个人工环境里,尽可能的减少城市的机械感、冷漠感;进而带给城市更多的和谐。中国人把景观的运用在围墙内,强调了景观的私人性,是供少数人欣赏的景观环境。在城市发展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把围墙内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融入围墙之外,是城市景观发展的新方向。
一、水景的应用
水无固定形态,在景观设计中可以各种形式存在,如水池、人工瀑布、喷泉、溪流、人工渠等。景观有了水,更添生机与意境。水景设计中既要尊重水的自然属性,又要考虑它的文化内涵和水的形、声、色三要素。水景的形态分为静水景观和动水景观两大类。静态水景能使人愉悦、平静、安祥。
1、水与亭搭配
亭常布置在水边,临水建亭供人休憩,情趣各异,有一边临水、多边临水或完全伸入水中,四周被水环绕等多种形式。为突出不同的景观效果,一般在小水面建亭,宜低邻水面,而在大水面,亭宜建在临水高台,或较高处,各有其妙。目前居住区亭的设计也千变万化,但总的来说,必须与规划风格和景观主题适宜。
2、水色光影的利用
(1)水面的波光
水在流动中或被 风吹时,由于天光的照射,都会形成波光。在天光辉映下的水面,涟漪阵阵,波光粼粼,水景显得光华灿烂,景色迷人。
(2)景物在水面的倒影
尤其是夜色 中的水景倒影,由满池清水托出,让人领会到“虚阁荫桐,清池涵月”的意境,沁人心田,又怡人情怀。
(3)波光的反射
这是水面独有的特性;光通过水的反 射映在水边建筑的顶棚和墙面上,具有闪烁摇曳的装饰效果。在近代建筑中,光影手法也广泛应用到室内庭院空间。第一种情况如秋夜月明高空,秋风送爽时湖光粼粼;第二种在园林中创作典范不少,如桂林七星公园内花桥之倒影、两江四湖中榕湖玉带桥之倒影、柳州中华园中芙蓉榭之到影等;第三种情况在现代高级宾馆酒店环境设计中经常采用,如北海香格里拉酒店就是很不错的设计。
二、乡土景观的应用
植物、石材、木、砖、陶等地方传统材料.赋予大地的衷情、历史的沧桑、时间的轨迹、生命的活力和人性的关怀,是许多现代技术材料无法企及的。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地方传统材料是设计的首选,它们产白当地的气候及地理环境下,是对地方特征的诠释,使用起来有助于地方特色的保护,同时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通过材料建立不同元素之间的联系,将传统乡土材料、构造和布局方式与现代材料技术结合,在质感、色彩、形体等方面同样能够取得优雅的对比效果。有时由于环境条件受限制,建造时难以运用传统材料实现设计师期待的效果,可以适当借助现代材料来满足这样的需要。
三、植物的应用
1、植物本体的应用
植物是场地环境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自然要素,植物的种类繁多,不同的植物在大小、形态、色彩、质地以及所体现的性格特征上,都各有变化,它们丰富多彩的效果,使得植物在整个风景环境中成为最富于变化的凼素之一。人类与生俱来的对自然与绿色植物的强烈认同感与亲近感及其带给人类的安定感,使得绿色植物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营造活动中始终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尤其是在生态环境备受关注的今天,绿色植物更是借助于各种技术手段融入城市景观,扮演着生态要素和风景要素的重要角色。同时也是由于人与植物之间长期的依存和情感关系,使得绿色植物从来就是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体景环境中的植物景观要素对风景环境的意义重大,它使场地环境具有了强烈的自然生命特征。
2、植物色彩的应用
在景观设计中以绿色为基色的各种色彩的植物只能点缀在必要的地方,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点缀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成片涂抹
用一种花卉成片栽植,优点在于花期一致、色彩统一、生态要求相同、方便管理、效果强烈、操作简单,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布置手法。不过有时会感到单调,如花期一过全部需要更换或只留下叶色时毫无装饰效果。
(2)利用对比
色彩的对比,就是色彩之间存在的矛盾。各种色彩在构图中的面积、形状、位置和色相、纯度、明度以及心理刺激的差别构成了色彩之间的对比。这种差别愈大,对比效果就越明显,缩小或减弱这种对比效果就趋于缓和。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位置对比、面积对比等
(3)主次谐调
植物景观设计首先要确定“主色调”,即它的主题,然后配上与主色近似的色调为配角,使整个景观色彩调和,符合人们的审美。例如,以黄色为主色调,再用乳黄、橙黄的深浅花色、叶色搭配,效果一定十分谐调。
(4)以少胜多
这是艺术上惯用的手法,这个“少”是指面积要相对的小,数量要适当的少,两者均要按实际的情况加以考虑,还要“在必要的地方”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还应考虑好比例的问题。
3、植物气味的利用
味道是人通过自身感悟与体验而向外在呈现出的对于某一事物的一种理解方式。在嗅觉层面的景观设计,是对景观设计的一种升华。沁人心脾的芳香与雅致的景观环境是中国人园林景观的一大特色。通过植物的配植,确保整个园林环境一年体现四季不同的景观特色,气味特点。雨后,各种不同的味道蜂拥而至,使整个景观空间立马生动活泼起来。因此,在嗅觉层面的城市景观设计,要灵活的运用各种自然元素如植物(包括一些适合当地气候地质条件果树类);另外,在这些元素的配合使用时,要考虑到气味融合时所带来的不同于单独气味的情况。
四、地形的利用
地形同样能影响人们对户外空间的范围和气氛的感受,地形的空间感直接影响了风景环境的空间次序,而城市景观需要和场所环境的次序发生和谐或对峙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处理过程反映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中。地形空间感的一个重要属性就是伸展性,与地形相关的环境结构和特征取决于地面的伸展情况,即取决于地表在延伸中的起伏程度。例如,在平原上,地形的伸展摹本上是没有起伏的,呈现出单一的结构形式和舒展平坦的特征,而丘陵区域的地表则起伏变化,呈现出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特征。
不同的地形具有不同的场地特征,会影响到景观的功能、布局、和空间形体。譬如对地形坡度的研究,城市景观受到地形坡度问题的限制,坡度越大,对城市景观的限制就越多,他不仅影响了城市景观形式,也关联到了景观的布局。从形态的角度来看,风景就是地形本身实体空间制约凼素和开阔空间形成的综合体。
结语
把自然景观元素与城市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城市景观空间的空间结构和肌理的有机相融;以及与周边地段的空间环境、建筑风格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融合。从而使空间形态具有点、线、面抽象形态的景观要素的结构关系和秩序组成一个完整、明晰的城市景观系统。另外,还要从城市景观实际出发,对城市中的元素以及周围可以利用的自然景观资料进行调研,结合城市风貌特色资源、城市性质、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点,对城市景观特色进行选择、集中与提炼,进行有意义的城市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徐化成.景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关键词]雕塑艺术 城市公园 发展 应用
中图分类号:T5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215-01
前言
在城市公园的发展中,雕塑建筑的地位逐渐加重,人们对雕塑的造型、材料以及雕塑所表现的意义逐步重视,人们去城市公园放松心情,享受自然,而在城市公园雕塑聚集地,人们可以静静感受着雕塑中的文化精髓,所以在城市公园中,雕塑会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雕塑艺术对公园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雕塑的分类
1.1 按基本形式分类
雕塑是一种造型艺术,按照基本形式,可以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种,圆雕具有强烈的空间感,可以多层次、多角度的表现刻画的主题,人们可以从多角度进行观赏,去感受雕塑中的美感。而浮雕仅限于正面观赏,浮雕主要依附于平面、斜面,通过光的照射,浮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1.2 按照艺术手法分类
按照艺术手法,雕塑可以分为具体雕塑、意象雕塑以及抽象雕塑,具体雕塑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的具体反映,具体雕塑很直接的表现出作家的思想感情,比较直观形象,容易被人接受。抽象雕塑则是根据艺术家的主观想法,用点或线等造型元素进行组合,形成一定的视觉形象,表现出一定的美感,抽象雕塑表现的思想比较深刻,其造型内在结构与要表现的事物本质值得人深思、回味。而意向雕像则根据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意念创作的作品,艺术家通过对事物进行变形、简化、夸张从而表现出感情特征,充分的发挥出了艺术家的创作性与想象力。
1.3 按材料分类
按照材料雕塑可以分为:石雕、木雕、骨雕、根雕等,根据不同的材料可以进行不同的雕刻,在雕刻原料上通过色彩、质感表现出雕刻的主题。同时雕塑也可以分为纪念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园林雕塑等。
二、城市公园雕塑的塑造特色
2.1 地域文化的营建
城市是文化的集中表现,人们在城市公园锻炼放松,城市公园中的雕塑群,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浓烈的文化气息,使自身的心灵得到净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城市公园的雕塑群可以以城市的文化特色为主题进行营建,通过雕塑群让人们了解城市的文化与历史,可以将城市的历史用文字雕刻出来,展现给人们,使人们在游览观赏的同时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
2.2 特色的文化传承
在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的特色文化已然逐渐忘却,对城市的历史也不够了解,城市公园是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地点,所以在城市公园的雕塑群中,要体现出本城市的文化特色,以雕塑为载体,将城市的文化历史展现出来,可以用生动优美的诗歌来吸引人们的目光,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使人们对城市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刻认识。
2.3 人与自然的融合
城市公园优美的自然景观能带给人们心旷神怡的感受,促进人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在进行雕塑的建造时,要注意周围的环境特色,要与周围的景物能够和谐的融合在一起,给人们完美统一的感觉,将城市文化雕塑融入到自然景观中,使人们感受自然的同时,也体会到文化的气息,接受文化的熏陶。
三、雕塑艺术在公园建设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①解说系统不完善,城市公园中,雕塑艺术虽然体现了丰富的地域文化,但是有些雕塑却没有很明确的进行解说,导致了人们不知道雕塑的意义,无法很好的理解其中的文化韵味,只能观察雕塑的表面,却不知道雕塑的本质;②公园私密空间少,在城市公园的建造中,由于建造了大量的景观与人性化设施,导致了公园的私密空间较少,休息地等私密交往空间比较缺乏;③雕塑无法与日常生活相融合,在城市公园中,雕塑艺术表现了城市的文化与历史,但却很少有能表现人们日常生活的雕塑,缺乏与日常生活融合的能力,单纯的展现城市文化的雕塑艺术是不能长久被人们接受的。
3.2 建议
①增设解说牌,在城市公园的雕塑下增设解说牌,对雕塑表现的意义进行全面的解释,使人们能够明确的了解雕塑,另外解说牌的设计要与周围的环境相符合,可以很好的融入到自然之中,便于人们的观赏;②增加私密空间,在城市公园中,增加私密空间的建造,增加人们休息的地点,使老人与小孩有可以活动的范围,使人们在公园中有更多的选择,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可以体会雕塑文化的气息,升华自己的心灵;③建造符合人们日常生活的雕塑,在城市公园的建造中,要建造一些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雕塑,使人们可以联系到日常生活,认同雕塑艺术,可以很好的体会雕塑文化,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结语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们在城市公园中放松自己的心灵,感受大自然,同时通过雕塑艺术来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所以雕塑艺术对城市公园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去病.城市雕塑[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
【关键词】中国;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历史文化;景观元素;复苏
21世纪是环境、历史与文化赋权的时代,由于现代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变化,假如我国现代城市历史文化元素仅仅处于维持状态的话,其城市历史文脉展现的光辉只会逐渐磨损、消失,就如一个固化的躯壳,这种简单的保护与传承方式只是维持一种自然衰败。从近年来人们对城市景观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范围来审视,可以看到其保护对象由个体的文化建筑、文物古迹,发展到今天对城市历史文脉的整体性保护。其保护对象的内涵在不断扩大,这种转变预示着人们开始从更为广泛的层面看待我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传承的现实意义。因此,积极有效的保护方法和传承措施越来越受到现代人们的关注。
一、我国现代人们对传统历史文化景观元素的价值认识
随着我国现代城市化的进程,人们对历史文化景观的价值认识程度,已上升为历史文化景观发展及时空物化为基础的阶段。我们从价值的理论研究出发,当今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在我国正处于不断变化、不断磨灭与再生的时期,对历史文化景观起影响的不仅仅是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决策者,而是形形的各种社会集团与个人。
历史文化价值是文化价值的一个范畴,是以人们的创造和需求为中心的概念,人类作为社会的主体,系统论的价值论观点是对历史观念的修正,是具有广泛意义的价值论。现代人们对我国城市历史文脉与景观文化的研究,应该以系统论的价值观为基础,彻底突破狭义的研究范畴,但又不得不重视人们对文化的认识程度,因为文化毕竟是人类的文明。在人类造物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得到一代又一代人们所认同,但是外在的环境因素却改变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属性,对我国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元素价值的讨论一般建立在将城市景观文化当作一种资源的基础上。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将孕育出具有东方神韵的园林文化体系,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准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因此,我们不得不积极吸取地域性文化价值,关键在于现代设计师如何使其成为造就新艺术形式的契机,这种追求应当是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有效传承方式,而不仅是形式的承袭或是仅局限于某种设计手法的理解和运用。如果我们今天的设计者是在盲目寻根,仅仅作孤立的纵向认同,那么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便会成为一种惰性,将会无法注入新的生机而失去发展活力。因此,我们一方面需要具有开阔的视野去营造现代城市景观文化,同时又需要我们去深入寻找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元素。只有现代设计师自觉承担起自我批评与反完全崇拜西方化为中心的设计任务,才能使我国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实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历史文化景观元素如何在我国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应用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消遣方式。我国的旅游资源开发主要以历史文化特色为基础,这也意味着研究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元素如何在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具有非同一般的现实意义。因为旅游产业的文化性主要表现在旅游开发、旅游消费和旅游服务等方面。对于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师而言,更重要的是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它常常与历史文化的整理、选择、强化、辐射密不可分。而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必须了解旅游业的文化属性,只有寻求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资源才能使旅游业稳步发展。目前,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人们对我国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与开发,从而,呈现出了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例如北京的国子监街、哈尔滨中央大街、山东青州昭德古街、苏州的平江路、山塘街,以及杭州的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等。这些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呈现我国现代城市历史文脉的典范,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历史文化景观元素在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的复苏。
在我国现代城市环境建设实施过程中,一些设计者认为,具有历史文化的街区景观将阻碍了我国现代城市街区的环境设计。对于存在这种矛盾不少人认为是因为设计师犯了将保护与发展对立起来的错误,之所以会犯这种错误,是因为价值观念没有改变,没有认识到保护与发展的协调性,没有认识到保护概念中蕴含着发展的含义,从而对保护进行新的阐释。因为保护的基本目的不是要留住时光,而是要敏锐地调适各种变化力量,保护是从历史资产和未来改造者的角度对当代的一种解释。具有真正意义的保护不在于重拾过去的环境风貌,而是要保留现存的事物并指出未来可能的变化方向,保护的目标常常是要保持城市地域文化结构的稳定性,防止社会生活频繁过度演变的现状。城市传统景观文化的复苏具有保护与集成的含义,是保留原有对象有价值的元素,去除原有对象失去价值的元素。复苏不仅仅含有保护与继承的含义,同时,也是对象在新环境中的适应性变化,具有发展和创造的含义。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人居环境成为当今景观设计师的崇尚目标,在上海“新天地”项目设计方案中,规划设计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对现有建筑的资料收集、质量评估和价值评论,从而决定原有建筑的保留与改造措施,此设计项目之所以能获得成功,是因为设计师不仅保留了原来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质环境,同时也延续了场所精神的意义和人民大众的认同感。随着人们对我国传统历史文化认识程度的逐步提高,面对我国哪些传统文化值得保留、应该传承什么样的文化等问题的思考也越来越深入。我国目前在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策略中将采取保护与开发的措施,人们会针对不同的城市环境面貌分别对待,采取合理保护与开发的措施,提倡设计师在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实践中充分结合城市地域历史文脉,以高水平、高素质的设计策略取代商业化、粗放化、快速化的城市开发模式,追求精品意识,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支撑保护,真正意义上实现传统历史文化景观元素在我国现代城市环境中的文化属性。
结语
总之,城市是人类物质财富的“结晶”,又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展现者。刘易斯・芒福德认为:“的确可以说,城市从其起源时代开始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专门用来储存并传播人类文明的成果;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足以用最小的空间容纳最多的设施;同时又能扩大自身的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社会发展更加繁复的形式,从而保存不断积累起来的社会遗产。”这段话全面地阐释了城市文化的内在“奥秘”,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对历史文化景观元素复苏问题更加关注,如何能让传统历史和文化在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体现出极为重要的文化价值,同时又能在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不断地反映出具有时尚的审美气息,这些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设计者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适宜的人居环境会调动人们所有的感知,只要现代城市环境设计能够融合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才能营造出城市环境的传统文化魅力,有效展现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参考文献:
[1]梁梅.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分析与批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赵飞鹏,刘晓红.城市中历史文化景观的恢复与营造[J].山西建筑,2008(14).
[3]刘利.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h境景观设计[J].中华文化论坛,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