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的哲学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初次无偿献血者; 心理分析;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130-01
自我站开展街头无偿献血活动以来,人们热情很高,踊跃参加。其中初次参加献血人员达到了85%,虽然他们对无偿献血有很高的热情,但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加上知识缺乏,对献血有很多顾虑,紧张害怕,存在很多心理问题。对此,医护人员要通过转变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减轻或消除其不适的心理因素,对表现出紧张和轻微不适的献血者主动交流,用比较法、脱敏法、分散注意力法等护理方法,使其身心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顺利完成采血过程,我们对2007年5-7月的300例街头无偿献血者进行了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调查 资料对象系笔者在长春地区2007年5-7月统计初次无偿献血者300例,其中男170例,女130例,年龄18-52岁,学历初中到本科,180例为本地人,120例为外地人。
1.2 300例街头初次献血心理状况表现
1.2.1 紧张 初次参加献血者无论年龄、学历、职业、男女都对献血活动充满了热情,好奇,既激动又紧张,表现出对医护人员不停的询问,对化验及身体检查非常关注,在抽血时不敢看针头等。
1.2.2 疑虑 初次参加献血者对献血本身表现疑虑,不断地询问采血单位是否正规,采血用品是否安全,是否会传染疾病,献血对身体是否有害,个人信息是否给予保密等。
1.2.3 知识缺乏 对300例献血者进行的调查表明,100%的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缺乏全面了解,如《献血法》的实施,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献血对身体的影响等。
1.2.4 害怕 由于献血者多数为青年人,平时很少打针,对疼痛比较敏感,对采血过程有不同程度的害怕,表现在害怕看针头,害怕穿刺不成功,怕见血。男性比女性对疼痛更敏感。
2 讨论 通过对上述心理分析表明:初次献血者由于以前未经历过献血的过程,许多献血者都存在着心理问题,做好献血前、中、后的心理护理,使其提高认识和做好准备工作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针对上述献血者的心理问题,我们医护人员对他们进行了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2.1 献血前的心理护理 缺乏知识对血站工作的不了解是导致无偿献血者恐惧和精神易紧张的主要原因。作为血站的工作人员,首先,要保持良好的自身形象,外表整洁大方,采血车干净卫生,血站标志明显,让献血者首先有一个安全感,医务人员对每一个咨询者,不论献血与否都要和蔼可亲、态度诚恳,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利用各种形式积极宣传献血知识,宣传《献血法》,献血优惠政策,使他们对献血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了解一个人每年献两次血对身体没有任何害处,献血200-400毫升,只占身体总血量的5%-10%,而且人体肝脾会快释放血液到外周血液中对健康无影响,并告知采血前的注意事项,不要饮酒,食用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不要过度劳累,不要空腹献血,对献血过程感到害怕的,可以让采过血的献血者献身说法,消除思想顾虑,解除恐惧心理。总之,献血前的心理护理和宣传非常重要,它是献血过程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所以作为血站的护理人员要时刻把献血者放在第一位,想他们所想,更好的为献血者服务。
2.2 采血时的心理护理 街头初次无偿献血者90%为年轻人,平时很少打针,对疼痛比较敏感,许多人对采血针头感到害怕,对护士的穿刺技术比较担心,害怕多扎几针,对此,护理人员要勤学苦练,努力提高采血技术,减少因自身技术不足而给献血者带来的不适,在采血过程中,动作要轻柔,操作要规范,语气要亲切,对献血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献血者因紧张而引起血流不畅时,我们要与其亲切交谈,分散其注意力,还要给予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2.3 献血者的心理及心理护理 当看着自己的血液即将挽救别人的生命时,所有的献血志愿者都有一种既高兴又兴奋的感觉,这时我们医务人员要及时鼓励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如给他们一些饮料和小点心,帮助他们穿好衣服,耐心告诉献血后的注意事项,并对他们的奉献精神表示感谢,让我们的工作得到他们的肯定,让更多的人支持我们的工作,加入到我们的无偿献血队伍中来。
2.4 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护理 引起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有精神紧张,空腹献血,环境因素,过度疲劳,睡眠不佳或身体不适,晕针、晕血。不良语言刺激,疼痛和漏检,但一般来说,都并非是器质病变,而是精神高度紧张和各种因素引起的血管迷走神经症状,一般不需特殊护理,但医务人员要再采血过程中密切观察和护理,如有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及眩晕者要立即停止采血,转移献血者到空气新鲜的场所平卧休息,并给予饮料口服,在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要让献血者放心,并给予解释,说明这种反应是常见的,并非他们的身体问题,同时,还要对旁边的献血者进行安抚,消除恐惧心理。
综上所述,对街头初次无偿献血者正确的心理分析和护理,是街头无偿献血活动顺利进行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运用护理学知识和医学知识,心理知识服务献血者,从而推动我国的无偿献血活动顺利。
参考文献
[1] 陈莉,赵莉华,王玉珍等.心理学知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3,16(2):138-139.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00)
摘要:初中生面临学习与生活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困难和挫折,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障碍,提高初中生的抗挫折能力越发受到教育者的广泛关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调查初中生抗挫折能力的现状,提出提升初中生抗挫折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生;抗挫折能力
1.引言
初中生身体发育迅速,但心理发展慢于生理发展,身心发展不平衡。发展时期呈现出一种过渡闭锁、社会和湍流的特点,而抗挫折能力不足会使初中生在遭遇挫折时出现各类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甚至会造成离家出走、攻击他人、自杀等严重后果,进而威胁到社会安全。
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挫折教育的解读
挫折教育的目标与积极心理学是一致的,不是针对某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是面对所有的在校学生。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挫折教育主张以积极的态度解读挫折和困境,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认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
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抗挫折能力培养的内容
3.1积极认知的正向培育
初中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抽象逻辑能力等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些特质使他们在学习能力上得到提高,但同时也使他们对他人的评价异常敏感。当他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没有得到积极的评价,或被忽视时,就会体验到挫折感。在学习上的体现就是学习成绩。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挫折感对以后的学习是有很大影响的,但是不一定是负向的。所以在学习上培养抗挫折能力,是对学生未来发展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3.2积极情感体验的梳理引导
这一时期的初中学生兴奋性极高,稳定性较差,波动性较大,两极分化十分明显。尤其明显的是00后初中生“早恋”现象比以往更加提前且投入度更高,这就造成了一部分初中生要遭遇“失恋”的挫折,一部分初中生要体验“单身”的无奈。诚然,在成年人的认知中,孩子们这些恋爱都是小打小闹式的玩笑,但对于当事人来说这其中的挫折体验让他们痛苦不堪。对待初中生的情感体验,成年人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他们热情精力旺盛,他们勇敢不畏强权,他们是祖国强有力的新生力量。但是教师和家长应该对他们的情感体验有正确的梳理和引导,使他们的热情与精力用于正途。
3.3积极人格的培养建立
初中生对自己未来还没有具体的规划,他们往往在做任务时只注重结果不在乎过程,他们是决心很大,行动很差,说的与做的不相符。这时的他们甚至很难对自己做一个全面且恰当的评价,他们经常会因为自己幸运不是努力的成功感到骄傲而自信,也经常因为外部因素导致的失败而灰心自卑,他们开始朝着稳定与成熟的人格发展,但仍具相当大的可塑性。教师要做的就是抓住初中生人格发展的特点,在有限的时间里培养和建立他们的意志品格。在初中的学科教材中,很多古典故事的熏陶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坚强、勇敢、拾金不昧、热爱劳动、遵守时间等意志品格。
4.培养初中生抗挫折能力的途径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大本营,学校对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来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4.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
心理健康课是针对全体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一种路径,是学校挫折教育的主阵地,主要目标是在挫折发生之前进行积极预防,提高学生的抗挫折意识,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通过心理健康课的开展让初中生了解挫折情境,有能力面对挫折,在挫折发生时能采取一定的解决措施,挫折发生后能够积极面对。
4.2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首先需要选出具有同质性的同学,即抗挫折能力较差的同学,他们组成一个团体,并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团体心理辅导是学校挫折教育的辅助路径。心理团体分为发展性团体和治疗性团体。在学校的挫折教育中,团体心理辅导教师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帮助学生将内心压抑的消极情绪倾诉出来,使其体会到归属感与认同感,进而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最后成员之间互相提出忠告建议,发展适应性的行为。
4.3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作为学校挫折教育的补充途径,并不是针对于每个学生的。心理咨询主要适用于遇到挫折的个体无法排解,不知所措,内心极度冲突,影响正常生活学习的个体。心理咨询主要任务是通过咨询使学生有一个积极的认识,摆脱消极的认识,使他们能够面对挫折,提升自我帮助的能力,帮助其尽快的从挫折的阴影中走出来。心理咨询要辅助心理健康课程进行。并且咨询老师必须是有专业素养的老师心理咨询师。
5.结语
初中生在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中,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无论是个体咨询还是团体辅导,首先要提高其对挫折的认识并正视挫折,其次要创设挫折情景让其体验,最后在教师、家长或自我调节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增强自信并体验成功。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有磕磕绊绊,只要教师和家长给予正确引导,他们的人生一定会走向成功与辉煌。
参考文献
[1]任俊.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向前.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
【关键词】初学者 恐惧心理 消除 措施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学校、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中的各种游泳设施大量新建,对普及游泳运动,提高国民适应自然的生存能力起到了特殊的促进作用。由于游泳其特定的运动环境对促进身体健康的特殊作用,从而成为广大健康爱好者的热选体育健身项目,但是,在游泳教学中经常遇见一些初学者怕下水、怕呛水、怕被淹等等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从而影响了游泳教学的进度和质量。
2 分析
2.1初学者在学习游泳过程中产生恐惧心理的因素分析
2.1.1 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
初学者对游泳教学的认识和兴趣不足所引发的心理表现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不同的环境,造成对游泳的认识和体验差异,有的初学者从来就没有体验过游泳的运动环境,更有甚者从来没有过与水域接触的感受。这些足以让某些初学者产生恐慌、紧张。
2.1.2初学者在水中平衡感觉所表现出的心理反应
初学游泳时怕水心理是由于平衡感觉的刺激要强于运动感觉和机体感觉,游泳就是在不断的调节平衡中向前游进。因此,在游泳中,初学者的姿势反射引起的肌肉紧张是引起初学者情绪和心理活动的复杂化和强烈化原因之一。对初学者来说,游泳教学的初期,即使教师在陆地上示范讲解后,学生反复做模仿练习,学生一到水中练习时,几乎没有一个能像在陆上练习那样,把视听表象转化为运动表象。
2.1.3人体重心位置的变化
人体在陆地上,重心大约在髋关节与肚脐之间,此时支点在这重心附近能使身体上下保持平衡。当进入水中时,支点的位置就发生变化,移向人体的心窝附近。此时,肌肉较多的下半身相对上半身会变重,由脚开始下沉,越是慌张用力越往下沉。如果此时在齐腰深的水中,脚触不到池底而头又抬不起来,恐惧心理也会进一步加剧。
2.1.4水对身体压力的增大引起的不适应
在陆上,空气对机体的压力几乎感觉不到,而到了水中,水对身体的压力会明显增加,此时行走困难;特别是水对胸廓的压力增加,呼吸不能像陆上那样轻松自如,因此也会导致恐惧心理的产生。
2.1.5呼吸方式的变化引起恐惧心理
在空气环境中,人们呼吸是在一种无意识的情况下随意实现的;而到了水中,呼吸就变为有意识的。不会游泳的人到了水中,首先考虑的问题不是怎样能浮起来或游起来,而是考虑怎样才能不“呛水”。从而导致恐惧的产生。
2.2 解决学习游泳过程中恐惧心理的措施
在准备学习游泳前,首先应对人体和水的特点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这样才便于合理地运用身体条件,充分掌握水的性能,并加以利用。在进行水上练习时,如果身体浮力较差或者胆小者,可以带上泡沫做的背漂,以便增加浮力,同时也给初学者增加了安全感。在了解以上知识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学习或教学。
2.2.1进行水中行走练习
首先两手扶支撑物在水中行走。其次一手扶支撑物,一手在体前侧做向外、向后划水,同时在水中行走。然后不借助任何支撑物,两臂在胸前做向外、向后的对称划水,双脚在水中做向前、向侧、向后的行走。最后两人在齐胸深的水中面对面站立,相互用一手或双手往对方脸上撩水,体会面部、头部对水的感觉。在熟悉水性的同时,针对练习掌握情况还可采取一些游戏性的项目。
2.2.2 掌握呼吸技术
正确的游泳呼吸是用嘴吸气、用嘴或鼻呼气。
熟练呼吸技术,能做到连续、连贯、自然的完成多个呼气,吸气的技术,并且要求自己独立完成慢呼快吸的动作技术。
2.2.3 掌握漂浮技术
学习水中漂浮技术,主要体会水对人体的浮力,并初步掌握人体在水中的平衡能力,排除对水的恐惧心理。
2.2.4掌握蛙泳技术
初学游泳,在熟悉水性之后,应该选择一种泳姿来学习。一般来说,最先要学的是蛙泳,然后依次是仰泳、自由泳和蝶泳。
2.3 游泳教学中解决恐惧心理应该注意的要点
2.3.1 教师在游泳教学中应注意的要点
教师在示范讲解时应该细致分析动作要素,使学生正确形成所学动作的视觉表象。采用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手段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对所从事的活动有强烈的兴趣。
2.3.2 游泳教学中对女生应注意的要点
游泳教学是最受心理因素所困扰的一项体育教学,游泳技术和技能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是和克服心理因素的困扰相一致的。要想提高女生游泳教学质量,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了解女生的心理差异,随时注意她们的心理变化,才能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3 结论与建议
在游泳教学中,心理训练具体方法有很多,在教学中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应该根据学生心理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心理训练的目的、任务来确定,使学生在学习时处在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中,以便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玉娇.谈游泳教学中的心理问题[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05).
引言
1998年-2003年,
3.1.2.美国桑蒂利教授的magnegas燃气技术
对多年支持蒋春暄的这位桑蒂利教授国外权威人士有何评价?桑蒂利教授有何特别有意义的 科技 研究 成果?对
我曾提到过桑蒂利,并应当说他-属于新的一代的一个-在我看来走在一条不同的道路上。……在他的研究中,把量子力学〔桑蒂利称为‘原子力学’〕的“无可争辩的 应用 ”领域与核力学和强子力学区分开,他用以支持其观点的最迷人的论点是,如果没有新试验的证明,量子力学在核力学和强子力学中就不能认为是有效的。这在我看来是回到明智充分有力的判断,回到爱因斯坦曾有的并被两位非常伟大的物理学家黑森堡和波尔所放弃了的现实主义和客观主义立场。
关键词:团体动力学;小班化;初中英语;听说课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学会在不同情景中正确用英语去表达思想和获取信息,因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就成了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无论是一个自然班的大团体还是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小团体,其团体特点、团体凝聚力、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团体成员的相互作用都会对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对于小班化教学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激发个体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上,而对于学生所处的学习团体或学习小组对学生学习内驱力的促进和维持作用的研究并不多。
团体动力学是一门以团体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团体发展规律,团体的内在动力,团体与个体及其他团体的关系的学科。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小班化英语教学,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好地运用学习小组进行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的兴趣和信心,从而真正体现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交际性。
一、基于“学习者中心”的初中小班化英语团体动力学教学模式
1.理论基础
团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一词最初由Kurt.Lewin于1939年提出。勒温认为,个体行为是由个体特征和场(指环境的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团体动力学旨在探索团体发展的规律、团体的内在动力、团体与个体、团体与其他团体的关系。在团体活动过程中,团体成员的个体活动和成员间的互动活动会产生影响团体成员及整个团体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团体动力”。根据这样的理解,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也会产生团体动力,它会影响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效能感和学习效果。
在实际的初中小班化英语教学中,教师利用教学情境的创设,逐步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探索,达到获取知识、锻炼技能、提高能力、升华情感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发现运用团体动力学有关理论指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的效果和学生自我成就体验要优于单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设计。由此,笔者认为依据团体动力学相关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对于初中小班化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教学模式的构建
从微观层面上来看,根据团体动力的发展规律,结合小班化教学和英语教学的特点,参考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微观发展进程四阶段”理论,将一堂40~45分钟的英语课堂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
(1)小组合作启动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索的热情,并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到学习活动或任务中,即产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团体动力。这一阶段可以通过情景创设或课堂导入启动,也可以延伸到课前自主预习中去。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或生活经验,借由问题、任务或活动为载体,进而引发学生去探索的欲望,在学生心中种下一棵供信息成长的种子。在本阶段,学生虽然产生了学习的内驱力,但还没有明确的方向,小组的团体性还不是很强。不同学生的兴趣点是不同的,动机水平也有高有低,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团体凝聚力。
(2)小组合作发展阶段
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听、说、读、写等教材限定内容或教师选定内容的学习和操练,将注意力逐渐集中到一个大家都关注的话题上,即在小组成员的互动学习中产生团体凝聚力和团体向心力。这一阶段主要是语言的输入,通过语言材料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取英语语言运用的一些规则和多样化的语言使用语境,伴随着听力和阅读练习,以培养和提升英语语感,扩大词汇量。同时,学生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合作学习,逐渐解决自己在启动阶段所产生的问题或疑惑,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又在互动中产生新的疑问,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将小组不同成员关心的话题向着某个特定的方向(即学习目标)转移,使团体动力有了比较明确的指向,并逐步形成本组内成员间活动的规则,为后一阶段的开展打下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本阶段的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但依然要秉承“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可以灵活地选择和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视听法、多媒体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等),以利于学生以学习为宗旨,努力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3)小组合作阶段
到了本阶段,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足够的目标语言,且小组成员间互动合作学习的规则业已成形,团体凝聚力和向心力较强。这一阶段主要是语言的输出,也是课堂的和精华部分。各个小组成员均能够围绕着课堂活动的主题,按照本组内既定规则展开讨论或探索,并为实现最终的学习目标付出努力。在本阶段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宜选取一些开放性的合作学习活动或任务(如就某一话题开展讨论、进行调查、设计项目、表演场景等),让学生充分去实践所学。学习活动或任务应尽量贴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内容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去设定一些,可以根据上一阶段学生的问题去生成任务,也可以由学生根据本组成员所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来确定,不必拘泥于教材。不同小组间的学习任务可以不同,只要能够实现对目标学习语言的运用,从而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获取情感和能力的提升就可以了。
在本阶段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只需要按照规则和分工开展学习活动就可以了,因而能够分出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其他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这为小组间的竞争和合作提供了可能。小组团体动力可以指向自己小组内部,也可以指向其他小组。这种将小组作为一个整体投放到更大的班级团体中去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极大地提升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小组活动的主动性。在“荣辱与共”的情境下,每个人都愿意为了团体的荣誉去付出最大的努力,同时也真正体现了英语作为一个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工具的现实功能。
(4)小组合作结束阶段
最后进入结束阶段,所有学生对目标语言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并能认识到在什么场合中去运用,能够达到什么目的。小组成员间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可以通过交流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对自己所在小组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效果评估应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结果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是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如何去应用目标学习语言及存在的得失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提出一些问题,作为下节课学习或自主探索的知识增长点,以逐步构建起知识的网络和体系。这时团体动力就成了每个学生、合作学习小组或整个班集体持续发展的力量,以维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二、该模式在初中英语听说课中的实践案例探讨
1.学习内容
本节课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八年级UNIT 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中Section A为例,来说明该教学设计模式在听说课中的具体应用。
2.单元构思
本单元所探讨的是有关娱乐的话题,其中“看电视”是中学生所普遍采用的娱乐方式之一,也是很多初中生与家长产生矛盾的冲突点。大多数学生认为中学生不该被剥夺看电视的权利,针对这一现实话题,笔者将本部分学习情境创设为共同完成一份倡议书,来说服家长归还中学生的“TV Time”。而本次听说课的目的便是为完成倡议书而广泛收集同学们的观点。
3.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达到:
(1)掌握各类电视节目的名称,了解不同类型节目的特点
(2)学会就电视节目来谈论自己的喜好和陈述自己的看法
(3)学会从多角度看问题,树立客观地看待问题的态度
(4)体会生活中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性
4.学习过程
(1)小组合作启动阶段
课前自主预习-课前小调查
①What kinds of TV shows do you know?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Why?
②What’s your parents’ opionon about the TV shows?Do they allow you to watch TV?
Step1:Watch a flash about the TV shows. Talk about what kinds of TV shows they are.
【设计说明】通过自主预习阶段的小调查,让学生对电视节目有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也明确了父母的想法。学生会带着“我的理由足以说服父母吗?别人有没有更具有说服了的想法?”这样的问题进入课堂。然后运用有关电视节目的小短片使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兴趣迅速地集中到课堂内容上。
(2)小组合作发展阶段
Step2:借助教材1a和1b部分以及教师出示的一些节目图片,让学生对电视节目类型有更清晰的认识。
Step3:针对What do you want to watch?和What do you think of...?这两个话题的小组交流,了解彼此对电视节目的喜好。
Step4:通过教材2a和2b的听力训练,使学生了解如何去表述自己对某类电视节目的看法以及询问他人的想法。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去感知听力材料中说话者是如何运用语音语调变化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的。
Step5:每个小组根据本组成员的喜好选定一个或几个希望能够允许去看的电视节目,采用两两轮流合作的方式操练对话,在对话中充分运用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
【设计说明】通过上述几个学习活动的完成,各学习小组逐渐将话题聚焦到了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节目类型上,目标趋向一致,所要学习的目标语言也得到了充分操练,团体动力指向如何充分论证这几个节目值得观看。
(3)小组合作阶段
Step6:信息采集员:每个小组各派出一名成员组成新的小组,在新小组内交流各小组的观点和看法,并将自己认为可取的想法记录下来。
Step7:信息整合:回归原来的小组,每个成员来汇报自己的信息采集成果,并进行汇总。
(4)小组合作结束阶段
Step8:小组共同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
Step9:回顾整节课,总结出本节课的得失,并将它记录在课堂活动单上。
Step10:作业设计
LevelA:写倡议书。根据你本次课中所收集的信息,选择某一个电视节目,说明应该去看的理由。
LevelB:写句子。运用所学知识,去采访两位同学的看法,并将他们的观点记录下来。
参考文献:
[1]申荷永.团体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1):101-105.
[2]周杨经,施海尧,杨艳.微观下的心理活动课团体动力发展[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7):4-7.
[3]王初明.内容要创造 语言要模仿[J].外语界,2014(2):42-48.
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名称(课题批准号)。
1 问题的提出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是西方心理学的开创时期,随后形成了重要的心理学派别。我们可以在这里找到科学心理学及人文心理学研究取向的根源,但在西方心理学史中针对开创时期的研究真的很少。在那一时期,对人文心理学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对实验心理学的重视,对布伦塔诺、斯顿夫的评价远远不及对冯特、费希纳的评价。为此,在历来有关心理学开创时期的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对人文心理学家的研究少于实验心理学家的研究,对布伦塔诺的研究少于对冯特的研究。在对人文心理学家的研究中,斯顿夫更受冷落,在德国心理学上,已成为“几乎被遗忘的心理学家”。其中的重要原因是斯顿夫的著作手稿及其相关文献资料在世界大战中被损坏。
2 斯顿夫的心理学理论
(一)斯顿夫的音乐心理学
由于斯顿夫是心理学的理论家,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他的音乐素养,他对音乐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贡献很大。他试图在赫尔姆霍茨关于听觉理论的基础上,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立场来证实音乐理论。斯顿夫最有影响的著作是《音乐心理学》,这与他毕生对音乐的追求相一致,对音乐的研究让他在他在听觉领域取得了仅次于赫尔姆霍茨的地位,这被作为音乐心理学研究中的先驱性工作。他在《音乐心理学》中对心理物理学概念的修订做出了重要贡献,把哲学和现象学的理论与观念引入了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和音学说。
(二)斯顿夫的机能心理学
斯顿夫的机能心理学与布伦塔诺在《经验观点的心理学》中所提出的意动心理学有异曲同工之处。斯顿夫着重对“现象”问题的研究。斯顿夫在如此背景之下,提出了自己的机能心理学。为了区分现象心理学,指出了当时的四种心理学立场。(1)联想心理学,认为只有现象是直接给予的。(2)研究意识的机能,这接近现象心理学的立场,可以看做是对现象和机能的折中。(3)在第一种的基础上推论出研究意识的机能,这是情绪万能的思想。(4)认识和情绪的机能都是直接给予的,这是斯顿夫所采纳的思想。
(三)斯顿夫的情绪认知评估理论
在斯顿夫的文章发表90年后的今天,情绪认知理论已成为了情绪范式研究的核心,认知和情绪之间的关系研究和理论讨论的核心。斯顿夫对情绪心理学的贡献远远不止于此,他不仅制定出了比当论更加清晰的情绪认知―评估理论,它彻底取代了现有的认知理论。
假设斯顿夫的观点与他的老师布伦塔诺、胡塞尔以及当代哲学家的观点相一致,情绪本质上是有意识或仅仅是信仰和欲望的精神状态的表现。如果这个假设是正确的,那它会对情绪状态的本质问题有深远的意义。然而,对于情绪意向性的意义仅仅受到当代心理学家的粗略关注,在最近的认知―情绪讨论中没有发挥作用。可能是由于大多数的当代心理学家,甚至是认知取向的心理学家假设意向性的意义不是内在的而是派生的,也就是说,这个特质归于大多数的情绪实体仅仅与它们的认知评估有关。虽然现在斯顿夫所提出的情绪意向性有待解决,鉴于认知―情绪理论的重要性,它将会获得更多的关注。
3 对斯顿夫的评价
首先,斯顿夫原为哲学家,他为了哲学的兴趣而成为心理学家。他有音乐家的天赋,又把这些兴趣服务于心理学。他能够成为实验者,是由于哲学的信仰,而不是气质所造就的。在就职柏林实验室主任期间,致力于实验心理学的事业,如录音档案的建立,儿童心理学协会的创办。就个人成就而言,他是一个赞同实验主义的意动心理学家和音乐心理学家。斯顿夫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机能,同时又企图调和意动心理学和内容心理学的对立。他的主张为屈尔佩的内容与机能的二重心理学的先导,并为科勒和考夫卡建立实验的现象学和格式塔学派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在撰写有关音乐和声学方面论著的同时,斯顿夫也搜集了世界各地原始音乐的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创设了研究中心。他出版了有关情绪理论的文章和著作,试图把情感还原成感觉。因此,斯顿夫是除了冯特之外的,试图扩展心理学研究范围的德国心理学家。
[关键词]心理学;生命哲学;心理生活;描述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055 ― 02
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的科学,其自身必然少不了对人类生命的探索与研究,同时,作为从哲学中孕育出世的心理学,受其哲学母体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有关生命主题的生命哲学与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二者之间则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19 世纪70年代,生命哲学思潮起源于德、法等国,从揭示人类生命的性质和意义出发,深入探索人的存在及其认识和实践的一切活动,并将人的情感、意志等生命经验活动作为其讨论研究的重点。作为一种早期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生命哲学对后来这一思潮中的各流派都有着重要且直接的影响,对于心理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命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德国的狄尔泰、齐美尔和法国的柏格森。其中,狄尔泰在生命体验的理解方面做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贡献,成为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生命哲学。正如英国著名狄尔泰研究专家里克曼所言:“狄尔泰影响了我们今天耳熟的所有思想家:胡塞尔、海德格尔、马克思・韦伯、阿尔多诺和哈贝马斯〔1〕。”因此,试从狄尔泰的生命哲学观出发,探讨生命哲学与西方心理学的发展。
一、狄尔泰的生命哲学观中蕴含的心理学思想
狄尔泰反对传统哲学把物质和精神割裂开来,认为哲学是一种精神科学,指的是某种生命、自我,并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把物质和精神连接起来的生命,唯有生命才是世界的本原。他将生命描述为是一种不可遏止的永恒冲动,一种能动的创造力量,表现出来就是直觉、思想、情感;再进而表现为语言、道德、社会制度及历史等。因而他认为,一切社会生活现象都是“生命”的客观化,不可能用自然科学和理性的方法去理解生命,并提出了“自身思义”的方法论,即将其解释为一种反思的意识,是主体朝向自身的生命的体验,也就是内省的方法研究自身的生命体验。他始终坚持在原生态中把握事实自身,即要如其自身所是地来把握生命之流;坚持以“生命把握生命”,即必须从生命自身出发来把握生命的概念,只能凭内心的体验去领会和理解。可见在狄尔泰的眼中,体验本身就是生命个体的功能,生命是人的存在形式。
狄尔泰在其将哲学定位为一种精神科学的基础上,进而将心理学定位为描述心理学,目的就是使心理学走出自然科学的门类,进入精神科学的范畴,并成为其基础科学之一。这里所谓的“描述”指的是一种心理学的研究取向,而非流派,换言之,即是以“描述”为取向的心理学,而非“描述心理学流派”。同时狄尔泰强调,他的描述的心理学与当时盛行的说明的心理学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他认为说明的心理学试图仿照原子物理学,通过建立起因果关系而来解释精神现象,体现出一种科学主义的取向。描述的心理学则源于我们对生命没有成见的、原原本本的体验,直接地描述事实,从而勾画出与生命相关联的结构,以此揭示出这个关联中各组成部分据以结合在一起的规律。
狄尔泰心目中的心理学,应该是能够整体把握精神生活的科学。他关心的既不是精神过程片面的特殊方面,也不是其支配规律,而是人的整体。他认为不能从外部,像一个不受个人情感、经验等因素影响的观察者那样看整个人,而是作为这个人本身看和感受他自己,以此透彻生命的意义。狄尔泰把心理看作是表象、情感和意志的统一整体,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生命的整体关联,即心理生命。因此描述心理学不能像当时流行的心理学那样,照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机械地把孤立的、原子式的表象和感觉连在一起,将破碎的事实片段作为研究的对象,而必须对人的整个心理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探索,使用描述的方法,即不对心灵生命做任何本质的假设,如是地描述直接呈现于意识中的事实〔2〕。
相较于传统心理学,狄尔泰的心理学存在另一个巨大的不同之处,它不仅仅研究个人的精神,而且也研究共同体的精神,即社会和文化的精神。传统心理学只是个人心理学,在方法论上具有个体主义的缺陷。然而,狄尔泰认为人的存在是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存在,正因如此,心理学就必须考虑历史生命的内容,其研究范围也就顺理成章地扩大到了社会和文化精神,包括历史生命的内容和社会关系等。
通过对以上狄尔泰的生命哲学中蕴含的心理学思想的探讨,可以明显看出其思想观点和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流派是一脉相承的,在研究方法上表现为对心理现象进行动态的整体研究,而坚决反对主流心理学的元素主义和还原论;在研究对象上表现为对人的心理生活进行研究,其基本内容包括心理生活的价值、意义等,而坚决反对主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和价值中立的立场;在研究任务上表现为对人的心理生命进行完整的分析和描述,通过进入他人的世界,以达到重新体验他人的世界,最终实现对心理生命及其价值、意义等的客观理解。
二、生命哲学对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影响
人文科学心理学的现代哲学背景是非理性主义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以及解释学。以狄尔泰为首的包括叔本华与尼采的唯意志哲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等,对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出现和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一)生命哲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首先,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的产生提供了孕育的土壤。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中叶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学思潮,是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典型代表,也是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后西方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机械的环境决定论,又反对精神分析本能的生物决定论,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本性、潜能、尊严、价值,以及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现实问题〔3〕。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出发,基于研究对象的不同,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自然存在其独特之处。它认为虽然不论研究对象是物还是人,客观性的保证是所有研究的基本要求,但是也因为对象的不同,二者对“客观”的要求和理解就存在很大差别。对物的研究要求观察者站在物的对立面冷静、不加任何主观干涉,不受任何情感因素影响地观察。狄尔泰认为这样的研究方法将无法透析生命的意义,显然不能直接套用在对人的研究上,因为而对人的研究则需要走另一条通向客观的道路, 即走进观察对象的生命中,通过对观察对象予以感情的投入、价值的关切,体验他人的世界,实现对生命价值和意义更准确、更直接的整体感知和客观理解。也因此,狄尔泰强调移情、模仿和重新理解。他认为人心具有共通性,当观察者付出爱或同情心而产生移情作用时,就能走入观察对象的内心世界,达到对生命的客观理解,并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尤其是其代表人物之一的罗洛・梅的心理学思想和方法论上得以体现和传承。
其次,为研究人的自我超越开辟了新方向。狄尔泰认为生命最根本的目的是实现它自己的完满,这一思想在作为生命哲学代表人物之一的齐美尔的理论中获得发展。齐美尔在同样认为生命作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不可遏止的永恒冲动的基础上,提出“生命超越生命”,以此强调生命的自我提高、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过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等同样都认为人性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性。可见,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生命哲学都认为人性是不断超越发展的,并对生命都抱有积极的态度。
(二)生命哲学对积极心理学的影响
19世纪末,在多数西方人沉浸于科学技术带来的现代文明的时候,狄尔泰却清醒地意识到人类所探索研究的主题应该回归于人类生命。一个世纪后的20 世纪末,积极心理学作为新的研究思潮在西方心理学界兴起,为当今科技日新月异,而物欲横流的社会带来再次重审人类生命,重拾人类尊严的机会。狄尔泰认为尽管生命进程中会呈现出无限的多样性,但是在这些多样性中具有内在的根本目的性,即实现它自己的完满,并且生命的完满根本上取决于精神的丰富和心灵的充盈,当二者得以满足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得到了充分的诠释和表达,从而真正成为人的世界。积极心理学同样注重人类精神世界的完善,通过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探讨人类的美德、爱、宽恕、感激、智慧等,引导人们不断地发展自己的潜能,挖掘那些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以此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其对“生命意义感”的研究,无不体现其思想中流淌着生命哲学的血脉。
三、生命哲学在西方心理学中的有限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生命哲学对西方心理学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然而,作为一个西方哲学流派,由于它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遭到了许多批评和各种质疑。这些问题导致其在心理学中运用的有限性,使其无法像实证主义、现象学和解释学那样成为西方心理学方法论的基石。
第一,狄尔泰基于人性的共通性认为用描述的方法可以理解他人的世界和故事,达到对心理生活的客观理解。然而,对于狄尔泰的这种“心理生活上的客观理解”,从科学研究的要求来看,归根结底无非是对研究者的移情、模仿、重新体验能力的要求,这难免使其方法论渐渐走上唯心和神秘的道路。因此阻碍了生命哲学对西方心理学的这种持续影响性。第二,狄尔泰的生命哲学都只是客观主义的描述和分析,它们极力主张摆脱个人的偏见,纯客观地理解心理生活的“客观主义”。因此,尽管生命哲学把这种描述和分析方法看作是人文科学的普遍方法,并跟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严格的对立起来,但是它仍然没有摆脱西方客观主义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客观主义方法论性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狄尔泰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理论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尽管经历可以给我们精神生命过程的统一整体, 但它不能揭示这过程的实际运动;(2)通过观察能看到的精神生命的范围是有限的;(3)对内省提问题和解释其结果的术语难免会影响真正的问题。最后,狄尔泰开始怀疑是否通过直接内省可以发现关联整体本身〔4〕。这些质疑和尚待解决的问题都体现出以狄尔泰为首的生命哲学在西方心理学中的有限性,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命哲学在西方心理学中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参 考 文 献〕
〔1〕 卢云昆,朱松峰. 以生命把握生命-狄尔泰哲学方法论初探〔J〕. 世界哲学,2008,(04).
〔2〕 李鑫,贾林祥. 浅析生命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J〕. 教育理论与心理学,2012,(08).
〔3〕 夏基松. 现代西方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 张汝伦. 从心理学到释义学-狄尔泰描述心理学的启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02).
〔5〕 张夫伟. 狄尔泰生命哲学及其当代教育意义〔J〕. 鲁东大学学报, 2009,(09).
教育学与心理学两门学科都是从哲学领域发展演变而来的,独立之后成为了新的学科,从本源角度来讲,两者同出一处,具有一些相同的特质。早在古时,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已在其著作中融入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思想,他所倡导的“德治教化”思想便是集合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特质,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首先从教育学的角度阐述了人人身上都有可学之处的观点,再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了人人都有长处,都有优于自己的地方,对待他人要谦虚恭敬才能促进自身的学识增长,体现一种集大家之所长,时刻保持学习状态的教育理念,更是在其中融入了儒学文化中的”谦”作为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的“德育”。除孔子外,我国各个时期均有不同的代表人物,如古时的孟子、荀子、庄子、老子等大家的著作中,可见许多涉及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阐述,因此,从古时及可考究的资料来看,便可知教育学与心理学的渊源颇深。而国外对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可以通过学者的经历及其著作可见其发展轨迹。国外文献资料中记载中,对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最早是研究古希腊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逐步发现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特性与相互之间的联系,并逐步将其从哲学中剥离出来,成为独立学科。与此同时,许多著名哲学家也是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如赫尔巴特、杜威,他们撰写的著作不但包含有哲学领域,同时也包括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教育学、心理学两门学科的融合性与相通性,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入与分化,教育学、心理学才逐步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分别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本质看两者的融合
这两门学科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包括现今的教育心理学,都是融合了两门学科衍生出的新学科。在《教育科学纲要》书中谈到了科学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1)有确定的对象和范围,不与其他科学相混淆。
2)自成系统,不存在前后矛盾的现象与逻辑上的谬误。
3)有客观事实作为研究依据。
4)具备普遍性与永久性。教育学与心理学都具备了上述特征,作为都是研究人的学科,我国近些年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也较为注重科学方法的应用,例如:观察法、实验法等,即:使学科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讲求以实证来验证现象,而不是单纯以现象为科学定性,体现了一种学科发展与科研的严肃性。我国师范院校自1904年起,在《邹定学堂章程》的指导下,按要求讲授“教育学”,从这时起,教育学的教学便延续下来,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学在学科发展中,也有着新的发展和进步,教学课程不断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教育学与心理学本身就是包含了人性特点与哲学思想的学科,尽管已形成系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但是由于所遵从的流派与观点不同,同一现象,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解释,具备高度的复杂性,任何一位心理学专家教授或是心理学研究人员都会潜意识里受到某种流派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思路与引导模式,从两门学科的塑造上,有利有弊。优点在于不拘泥于课本,可以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接触不同的思想,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相对的缺点就是学生在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时,不能死板地理解书本,对某种观点或思想要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存在即为合理”,如果一个现象用这种方法或思想无法理解和解释时,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试一试,这也是教育学与心理学无论学的再多,最终也要归于实践的本质所决定的。例如,师范院校的幼师专业,在学习过程中必然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然而学习的目的不是只是理解书本内容那么简单,而是需要学生了解人性的本质,从儿童心理的角度出发来指导自己今后的幼师生涯,至于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怎么样与幼儿进行沟通,及展现教育心理学中的德育内涵,这都不是教学大纲可以规划的,需要每一个人去探索,然后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展现出来,这也是学科的魅力所在。
三、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近代物理学的成功及其文化影响物理学是近代科学的杰出代表。“物理学以其杰出的成就证明自己是学科之冠。”[1]以物理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使人们对世界得到确证的知识,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通过数量化的、可观察的、可验证的方式加以确立。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发现、伽利略的物理学贡献、牛顿的经典力学都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人们对于世界的观念亦随之发生重要变化。西方科学在取得重要成就的同时,对普通民众亦产生重要影响。此种影响主要是经由启蒙运动传播并扩展开来的。启蒙运动在科学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异常关键。伏尔泰、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等启蒙思想家在“科学文化”的塑造及科学作为“意识形态”的打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自然科学的辉煌成就以及科学文化的传播,科学逐渐成为主导人们观念的思想意识形态,科学界的牛顿为世人所景仰。而问题在于,给普通民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是意识形态化的科学形象与科学文化。科学文化的极大发展,以及科学作为一种主导意识形态,使得“科学”、“科学方法”逐渐成为人们评价事物的主要标准。“科学”成为“理性”、“正确”、“合理”、“有价值”甚至“真理”的代名词。科学成为评价事物有效性的全新标准。心理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产生。
哲学的困境与物理学的辉煌西方古典哲学在黑格尔那里渐趋成熟,黑格尔建立了包括自然、社会、精神在内的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但是黑格尔之后,哲学家们却发现哲学已经陷入到巨大的危机与困境之中。哲学家们发现自己对于哲学已经无所事事,很难再实现对黑格尔哲学的超越。与此同时,尼采哲学、新康德主义、实证主义哲学等相继产生,试图解决哲学的困境与危机。随着物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去,以往的本体论哲学逐渐变成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而哲学家们却依然在几千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上喋喋不休,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步,因此,大大增加了哲学的危机。物理学的辉煌与哲学的困境,使哲学家们不得不寻求哲学的救亡图存。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自然科学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正在于科学方法———可量化的、可重复观察、可实验的方法———的采用。因此,许多哲学家努力要把哲学变成科学以实现哲学的新生。在这方面既有实证主义、马赫主义等的努力,也有心理学创始期的冯特、铁钦纳等人的贡献。这些人尝试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解决哲学的认识问题。正如心理学史家赫根汉所描述的:“早期的科学主要研究物理世界,是非常成功的,而它的成功激发了人们将科学方法用于心灵研究的主题。”[2]在物理学的辉煌与哲学的困境之下,寻求解决哲学困境的一些哲学家结合实验生理学,效法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因此也就有了科学心理学这一产儿。冯特等人在对感觉、知觉、意志、记忆等认识论主题的研究过程中,以物理学的科学方法作为研究手段,使得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产生。
“科学”作为心理学确立的学科依据与目标导引现代学科的确立,既在于它的研究对象,更在于它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就心理学而言,则更在于它的方法。“科学的”方法是心理学尤其是科学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以确立的依据。“心理学家假定物理学是最好的科学,试图以物理学的方法和目标运用到自己的学科内容上来。”[1](页41)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一些重大学派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新方法的采用。无论是冯特的实验内省法,还是行为主义刺激———反应的强化理论,抑或是认知心理学的人机类比,都在于新方法的采用。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确立,得益于它用新的方法研究已有的问题。追求客观的、量化的实验法,使心理学从哲学家纯思辨的睡椅上解脱出来,并取得了准“科学”的成就。心理学家认识到,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才能使心理学有可能像物理学一样跻身于科学的行列。人们深切地期望心理学诞生自己的牛顿。可以说,心理学在诞生之初就有着强烈的科学性追求,“成为科学”构成心理学追求的主要目标。将“科学”确立为心理学追求的目标,与19世纪末的西方理智背景有着重要关联。当时的经典物理学成为主导人们世界观的意识形态,“科学”成为“理性”、“合理性”甚至“真理”的代言。在哲学的黯然落寞之下,这种对比愈加明显。加之当时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使得追求科学的、可确证的知识,反对并拒斥纯粹的思辨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的历史强音。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得以确立是哲学与实验生理学的产儿。心理学要像它的榜样物理学一样,通过效法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而成为科学。因此,“科学”成为心理学追求的主导性目标。
心理学科学性追寻的历史体现
心理学以“科学”作为自身的追求目标是一个持续展现的过程。这里仅选取其中几个典型的历史学派加以分析。
(一)冯特实验心理学的科学追寻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正式创立,在于它对自然科学方法的成功采用。冯特通过实验内省法,成功地将哲学与实验生理学相结合,在他看来,“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精神可以为心理学所应用”[3](页78)。冯特把他的实验心理学看成是一种纯科学,“冯特认为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都是以经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但是其出发点却各不相同。……冯特认为一切科学都研究经验,不同之处在于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而其他科学研究间接经验”。“既然物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研究经验,心理学研究的也是经验,那么心理学就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把心理学和自然科学在方法上统一起来,以使心理学真正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3](页80-81)在冯特看来,传统哲学心理学的内省法是不充分的,易使人误入歧途,因此心理学必须采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作为心理学创始人的冯特有着自觉的科学追求,这种追求与当时的时代精神有着重要关联。冯特主张心理学是纯科学,不主张心理学与哲学分离,主张心理学应以意识作为研究对象。在科学心理学之外,冯特还发展了民族心理学。总之,冯特的心理学以意识作为研究对象,以科学为目标追求,而且他的心理学是多元的。在冯特那里,心理学的科学性追求保持了它的常态。
(二)铁钦纳构造心理学的科学标尺构造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则是铁钦纳,而非冯特。这点在赫根汉的《心理学史导论》中有着清晰的区分。这个作为冯特学生的英国人后来到美国从事研究工作。在心理学的科学性追求方面,铁钦纳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在铁钦纳看来,心理学应当研究意识的内容本身。在研究方法上,铁钦纳对内省描述的要求更加严格,在他看来“为了确保清晰的经验和准确的报告,科学必须求助于实验,实验是一种可以重复、分离和加以变化的观察。”[3](页149)铁钦纳对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受当时化学元素论的影响较大。在铁钦纳看来,要对意识内容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将意识经验分为许多意识要素。只有分到无可再分之时,才能得出科学的、客观的研究成果来。铁钦纳的性格向来倔强、严格、严谨,他及他的众多弟子一直在他认定的元素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铁钦纳将意识元素分为上万个之多,使后来的研究者感到纷繁与茫然。此种取向遭到格式塔心理学的猛烈抨击。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反对将意识刻意地划分为意识元素。回顾西方心理学的历史可以发现,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虽然有着强烈的科学追求,但却代表了一条错误的探索路径。今天,他的心理学几乎已经无人问津,对后起的心理学研究影响也微乎其微。
(三)华生行为主义的科学表征行为主义是西方心理学的三大流派之一。自1913年至20世纪50年代,行为主义一直在心理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1913年,华生(Watson,J.B.)在《心理学评论》杂志发表了题为《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正式宣告行为主义的诞生。华生创立行为主义直接反对的是构造主义的观点。在华生看来,构造主义研究人的意识,而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研究意识很难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因而华生主张心理学应当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如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的组合。他认为,思维不过是肌肉特别是言语器官的变化,而情绪不过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在华生看来,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继而预测行为,并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华生的行为主义代表了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华生对于科学性的追求在心理学史上可谓登峰造极。华生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行为主义的理论目标就是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贯彻经验证实原则,将心理学打造成纯粹自然科学的一个客观实验分支。华生认为凡是不可经验观察的对象都不能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张放弃传统的内省法,放弃所有与意识有关的范畴,诸如感觉、情绪、思维等。这样,他也就开始了将动物实验类推到人身上的心理学努力,也就开始了将人的心理还原为动物行为的解释道路。因此,“无头脑的心理学”在30多年的时间里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流,“科学”在心理学中确立起霸主地位。但后来的研究却表明,它不过使心理学一条走偏了的道路。被行为主义抛弃的“意识”,在几十年后由一位外行人乔姆斯基再次带回心理学中。心理学在实现所谓“客观性”的科学追求之后,不得不回到原来的起点上,重新回过头来进行意识研究。
(四)认知心理学的科学追求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研究取向,并成为当今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趋势。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乔姆斯基将语言学与心理学相结合所创立的心理语言学,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则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当今的认知心理学主要以信息加工心理学为主。信息加工心理学继承了实验心理学的传统,吸收了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成果,通过人脑与计算机的类比,形成了一套实验、模拟、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比较完整的研究方法。信息加工心理学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认为认知就是感觉输入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信息加工的全过程。认知心理学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反应时法、计算机模拟与类比法、口语记录法等。认知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但也从行为主义那里接受了严格的实验方法、操作主义等。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可以用计算机来类比人的内部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注重科学追求的目标,强调实验的重要性。认知心理学的成功避免了科学心理学的死亡,促进了科学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然而,认知心理学在取得一系列辉煌的同时,并没有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统一范式。心理学并没有避免自身“不科学”的危机,没能避免自身“不统一”的困扰。心理学的纷争与混乱依然存在。认知心理学没能解决心理学的根本问题,心理学家在纯正的自然科学家面前依然不免感到自卑。在这种局面下,更有必要深刻反思西方心理学过度异化式的科学追求。
西方心理学科学性追寻的历史后果
西方心理学以“科学”作为自身的目标追求,通过不断扬弃旧的传统,实现科学追寻的成就。通过心理学史的考察我们发现:心理学科学追求的过程是心理学不断扩大自身学术影响的过程,心理学对于科学的追求成就了心理学今日的主体画面。然而,这一过程也是心理学一度丧失“自我”的过程。自我以“他者”作为自身追寻的目标,原本是自我提升的过程。但是在对“他者”的过分追寻与效仿中,心理学已一度迷失甚至丧失了“自我”。今天,对于心理学的研究主题、学科定位、学科统一性等问题依然存在着诸多混淆与纷争。心理学对于“科学”的学科定位,在成就了心理学学科地位的同时,也造成了心理学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异化。“科学”原本是心理学为自身设定出来并作为自身的追求目标与方法原则,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科学”却成为心理学学科发展合法性几乎唯一的判准。问题在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单纯客观世界。心理学研究的是活生生的“人”。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的复杂性,远非单纯可观察、可量化、可实验的自然科学方法可以达成。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兼具了自然、社会、精神等多个维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不能采用自然科学的单一向度来研究多维世界中的“人”。以构造主义与行为主义为例。铁钦纳的构造主义主张研究意识的元素,将意识分为许多元素,但忽视了意识现象的整体性。最终被认为进行的是一些琐屑而没有价值的研究,并被批评为元素主义。而行为主义心理学则为了客观性、可观察性、可重复性,主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可量化的行为,通过动物行为来类推人的心理。把原本应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意识踢出心理学之外,被其他心理学家批评为“在倒洗澡水的过程中将孩子一起倒掉了”。心理学对于科学的过度执著追求,使得研究者忽视了原本应当研究的主题。过度的科学性追求,容易造成研究者带着先入之见来展开研究。因此导致研究结果发现的总是心理学这门科学所预期的,使得研究结果渗透着研究者的先入之见。同时对于“科学”的过分追求,也造成了心理学的异化。使得“科学性”、“科学与否”成为评判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唯一标准,使得心理学越发失去生活效度与现实解释力,造成心理学研究的僵化。
西方心理学的“科学”情结批判
西方心理学基于科学方法而自我确立,并因此成就了心理学这一学科本身。但是,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却表现为一种异化式的“科学”情结与科学追寻。因此,对于西方心理学的“科学”情结有必要加以批判性地反思。由于西方心理学所持有的“科学”情结,使得“科学”成为评判心理学价值的近乎唯一的标准。使得如果不符合“科学”的规矩,那么就只能处于非主流的边缘地位。导致心理学为了科学的方法,忽视甚至漠视所要研究的主题。使得心理学被批评为元素主义、原子主义、还原主义,忽视了现实中活生生的人的整全心理。而且,最要紧的是,西方科学心理学无法在完全采用物理学实验方法的同时,而不采纳其内在的自然主义观点及其信仰中固有的哲学问题。可以说,对物理学的羡慕已经成为20世纪心理学的主要特征。早期的心理学家纷纷效仿物理学与生物学的研究模式,这些原无可厚非。但是,心理学为了科学方法的追寻而舍弃了所要研究的真正问题。而一旦付出过度异化式的科学追寻,那么它自身的境地便岌岌可危。心理学作为学科的建立主要得益于自然科学方法的采用及“科学”目标的确立。然而即使到今天,心理学依然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使得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情结无法得到完全的实现。从科学发展历程来看,科学方法是科学实现的一个保障,而科学精神才是真科学的体现。心理学以科学方法实现了自身客观性的进步,但同时更需要对自身的研究对象有着清晰的认识。成熟的自然科学对自身的研究对象与研究主题有着清晰的认识,有着较为成熟统一的研究范式。心理学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则一度为了实现所谓的科学性、客观性,而抛弃了意识的研究主题。使得心理学在“科学”的遮蔽之下失去了本该研究的东西,因而它的科学精神也变得令人质疑。由于意识的复杂性,使得心理学虽然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却无法达到自然科学般的客观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