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体育课标的内容范文

初中体育课标的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体育课标的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体育课标的内容

第1篇:初中体育课标的内容范文

摘 要:对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予以创新,不仅有利于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下放松身心,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良好开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初中体育开展创新性教学,需要在解决初中体育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运用创新思维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学生均衡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新课标;体育;初中;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教育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承着育人的重要职责,因此,创新教育活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专业知识的掌握层面,而是要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是保障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由于现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高中时期,学习压力都非常大,为此,通过体育课程的锻炼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新课标下的初中体育课要求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因此,初中体育教学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体育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应试教育影响,忽视学生体育锻炼

由于我国教育机制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的分数成为衡量学生能力高低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学生本身,基本上将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如何提高学习成绩方面,忽视体育锻炼,从而导致各种不应该在青少年身上存在的毛病得以发生,同时,学校也不重视学生的体育课程的开展,忽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锻炼,导致体育课的设置毫无意义。

2.教学方法落后,不重视体育锻炼

在初中体育课程的开展过程中,体育教师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无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对体育课程的管理也有所疏忽,不仅不注重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更有甚者学生可以在体育课程的进行中返回教室学习,这些情况的存在,不仅不会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对学生的健康也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新课标下初中体育创新的必要性

1.符合新课标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而物质水平上升的同时伴随着的是国民身体素质的不断下降,无论是已经在工作的成年人还是正在学习的学生,体育锻炼的缺乏造成各种身体问题的现象是越来越严峻。因此,对于青少年而言,加强体育锻炼非常重要。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要应对升学考试,锻炼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由此可见,创新初中体育教学方法,不仅符合新课标要求,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有利于缓解学生压力,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已经适应不了新时代的发展,假如坚持使用并且一尘不变的话,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为此,创新初中体育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释放心理压力,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而且能够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新课标下初中体育创新的措施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初中阶段开展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此,本文针对如何对初中体育进行创新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1.重视体育教学,创新教学内容

创新初中体育教学,从教师的角度而言,首先,教师要重视体育课程良好的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明确给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让学生拥有清晰的思维更好地投入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其次,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中,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采取新颖化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同时也要在充分考虑学生心理、性别、年龄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教学措施,以此促进学生得到良好的体育锻炼。

2.创新教学方法,立足学生及时调整

新课标理念下,一直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创新初中体育教学也需要从这一方面入手,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合作团队意识,以此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教师在所开展的体育教学中,可以融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利用竞赛的形式进行体育项目的比拼,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体育锻炼。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作为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在课程上的发展特点,根据学生在课上的表现及时调整自己所采取的措施,加强对体育课程的管理,动员每一位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创新初中体育教学,不仅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帮助作用,而且对学生的个人成长以及日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静萍.论体育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联性[J].体育与科学,2000(3).

第2篇:初中体育课标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体育;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概述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点

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具有指向性、操作性、完整性、稳定性及灵活性等特点。

(二)教学模式的分类

教学模式是教师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教师教学的具体指导。根据教学目标、教学条件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如传递―接受式、自学―辅导式、探究式、概念获得式、现象分析式、合作学习模式等,还有以提出人命名的巴特勒学习模式和加涅模式等。

(三)教学模式的作用

教学模式是具体教学实践的优化和总结,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理论依据,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课堂只凭经验和感觉的教学。

二、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原因分析

新课程改革推行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教学作为“体”育的重点学科,对学生增强身体素质至关重要。但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依然有少部分的学校对学生的体育课“严加管理”,因此产生了很多问题。

(一)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

体育作为初中中考的一门学科,虽然分值不高但是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落实点。在传统的体育课堂,很多老师都只是让学生在课堂进行自由活动,极少进行统一讲课,造成很多学生体育课上自由散漫,散步的、聊天的,甚至有学生吃零食。在体育被纳入中考科目后,很多初中学校开始对学生的应试技能进行培训,加强学生对考试科目的熟悉和锻炼,主要通过传递―接受式和自学―辅导式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有超过80%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堂是挺无聊的,表示会在体育课上聊天、玩闹;而18%的学生则会去打球运动、表示对教师的讲课内容不感兴趣。对教学模式的生搬硬套是目前体育教学模式的最大问题。

(二)原因分析

1.体育课堂没有系统的教学目的

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条件和教学内容分类出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只有具有系统的教学目标,才能为教学模式和其他教学活动做出指导。体育课堂教学课堂的无聊无疑是教学模式没有生机造成的,这就要求在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模式。

2.初中生年龄阶段特征

初中生因为年龄小,心智发展不成熟,孩子心性比较大,活泼好动,且自我控制力较差,因此教学模式的选择一定也要考虑到这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采用传递―接受和自学―辅导的模式,没有考虑体育学科的灵活性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学生接受没有考虑到层次性和特殊性。

三、改变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现状的策略

在新课改的驱使下,针对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索,为改变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

(一)兴趣引领教学模式改革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教学模式的改革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课程对于活泼好动的初中生来说,应该是很容易培养学习兴趣的。因此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不只是让他们自己重复练习以掌握技巧或者是由老师“生讲”,可以结合一些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教学模式。以兴趣引领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要将教学模式结合实际情况作出改变,而不是将教学模式照搬到体育课堂。也可以上一些心理拓展训练的项目或者引一些学生司空见惯,喜闻乐见的民族体育项目进课堂,比如:三都水族自治县南山区水族的水棋;也可以引布依族的“别雅龟”,通过这些妙趣横生的民间体育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和学习兴趣,我们体育课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采用更加直观的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过程中,多是对某一运动的学习,主要集中在中考科目上。比如在练习掷实心球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具,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老师所讲授的“推出去”。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更加直观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有积极作用,从而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我们甚至可以利用都柳江的鹅卵石来作为“实心球”练习,那样更直观,学生更容易接受,收效自然更好。

(三)教学模式要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

任何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学到东西,包括新知识、学习方法和更多的道理。而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都不相同,在体育学习中更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为体育课程是与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各方面挂钩的,如果不考虑个体差异而一视同仁很容易造成受伤。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及生长发育程度等对每一个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这也是教学模式所要考虑的问题。比如在立定跳项目的练习中,针对学生的身高、弹跳力等的不同,为每个学生制定个人能力范围内的目标,这样在实际中进步,总好过好高骛远的追求。这种分析差异的方法也是教学模式在实际中的适应和改变。说过“对牛弹琴”一样,我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一盘端,也是不看对象的表现,在某种意义上说,不顾及个体差异的老师就是不合格的老师。

参考文献:

[1]随勇.新课标下沧州市初中体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曹文娟.新课标背景下烟台市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研究[D].鲁东大学,2014.

第3篇:初中体育课标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新课标;教育理念

新课标对于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从世界教育改革的情况来看,尽管各国国情不同,但其共性特点是强调人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在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方面尤为重要,没有强健的身体就会一事无成。这里就足以看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合作式的教学方式是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示范学生模仿,也不是以课本内容为主的授课模式了,而是将学习融入活动中,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创新能力。要很好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要不断改变初中体育的现状,构建有效的体育教学课堂。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课教学依旧按传统模式进行。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缺乏对学生体育兴趣与习惯的培养,更没有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意识。

2.教材对体育技能培养的内容较多,忽视了对学生热情的培养。体育课的教学仅仅是要求学生完成某些项目,掌握某些技能,进行一些机械的训练,学生往往感觉很乏味。

3.教师在课堂上以统一的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学,压抑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能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

4.体育教学标准“同一化”。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发展不均衡,学生的体质、技能差异很大。而我们的体育教学却是同一个标准,在同一堂课上有的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学生却“吃不了”,这样就导致一些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

5.单一的考核评价标准不能反映学生的个性特点。在统一标准的考核面前,对于身体素质和技能好的学生来说,觉得太轻松。而对于身体素质较差,技能不好的学生只能使他们见体育课生畏。

二、改变体育教育理念构建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

1.改变体育教育理念。改变体育教育理念是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校长和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要充分认识传统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认识为什么把原来的“体育”改为“体育与健康”。要确立健康第一、素质为先的体育教育新理念,按照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制订有效的教学计划。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其复杂性,要在理念上、实施策略和具体方法上加以变革,不断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教育主管部门要及时了解、检查和监督落实新标准的实施情况,指导学校在实施过程中碰到的新问题,严格要求学校按规定开足体育课的课时,确保学校体育课的正常进行。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革体育课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全面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传统的体育课教师都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首先,要学生明确一节课的要求,老师讲完理论就进行一番示范,学生只能按照老师的讲解、示范完成练习,导致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有的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做一下,有的不愿意做,这样的学习效果差距较大。新课程标准的体育课应该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开放式的、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3.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做到胸中有数,并因人而异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初中可以在基础体育授课的前提下,设置体育兴趣班,根据学校条件,将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通过填报志愿进行分组教学。这样的教学组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改革评价方式尽量使评价多样化

第4篇:初中体育课标的内容范文

摘 要 打造高效的初中体育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笔者结合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及掌握的有关理论知识,查阅相关文献,阐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传统体育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就如何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高效性进行探究,提出新课标下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等,旨在创新体育教学,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和增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锻造初中体育优质教学。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 传统方法 高效 策略

体育成绩自从作为中考衡量标准之一以来,初中生面临文化考试和体育考试的双重压力,由于体育成绩在中考中所在的权重及考试形式的变化,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和体育教育观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创新,体育的高效课堂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不能让学生体验和享受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乐趣和激情。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新课标下高效的体育教学模式、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通过实施这些教学模式、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打造高效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一、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

(一)体育配套设施急需完善

目前,很多初中体育课的教学是根据体育器材、场地以及学校设置的课时实际情况安排教学。但仍有部分初中没有条件开设开足开齐体育课,已经开设的体育课质量也不高,课外活动更不用说开展了,体育教师的数量和整体素质也不高,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全或不足,这些都不能满足体育教学基本需求。在某些学校,由于不重视体育教学,“放羊课”屡屡出现,时间一长,学生对上体育课的兴趣渐渐消失,体育课就成了自由活动课。

(二)教师专业素质亟待提升

一个老师一个班,什么项目内容都教,“万精油”式的教师在教学中都只教皮毛,不能深入传授。不专业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产生的结果。“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体育教师的技能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想让学生能在专业的教师下学习,必须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教师专业化、学生特长化是体育教学的前提与目标。

(三)体育教学模式急需转变

传统体育教学,是教师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教学步骤看起来井井有条却枯燥无味,学生思维处在机械性地接受状态,没有得到独立思考问题、探究、讨论、合作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要求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作为教学中心,把培养和提高学生体育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基准。教师要灵活采用各种体育教学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和身体素质教育[1]。因此,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方法制约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二、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中考体育分数计入升学分以来,初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凸显。不仅端正了学生对体育教育的认识,而且对活跃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我们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树立新的体育教育过程观,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打造体育教学的高效课堂,力求做到以下五个结合:

(一)因材施教与因地制宜相结合

阳光体育、新兴体育、民族体育的兴起极大地充实体育教学课堂。在器材不足、场地设施不全的学校,很多老师自制体育器材,同样把课堂上得很精彩,学生快乐地参与教学,教学效果同样达到高效。例如:让学生自制铁环的滚铁环教学,自制毽子的踢毽子教学,自制打鸡棒的打鸡棒教学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二)循环教学与模块教学相结合

循环教学与模块教学模式的应用,让老师能力专业化,教学精细化,让学生特长化。模块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教授一个模块,对这一模块的教学有计划、有内容、有方法、有目标,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分层考试、学分制的评价;循环教学同样,老师上一个内容,面对的却是不同班级的学生,每上一次课,老师都能反思、总结不足,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面对下一个班授课时,老师就能更有效的取长补短,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在模块教学长化;在循环教学中面对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新鲜感、兴趣为高效课堂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七年级学生年龄大多十一、二岁,还处于儿童阶段。因此,组织七年级学生的体育教学,要多以游戏教学、情景教学为主。例如:组织七年级长跑教学,我们使用情景教学,教育学生发扬吃苦耐劳精神;“数数”游戏、“网鱼”游戏等发展学生灵敏、合作能力。这样的教学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体验在运动过程中克服困难而取得成功的快乐情感。

八年级学生年龄十三、四岁,进入青春期、叛逆期,但同时具有冒险精神。在教学中既要严格规范行为,又要调动其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尝试性教学、探究性能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心理需要。例如:跑步项目的学习,不管是弯道跑,还是加速跑等,在生活实践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接触和掌握,教学中应让学生总结生活实践经验,让学生尝试练习,让学生发现动作规律,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即可掌握动作技能[2]。又如:篮球教学的虚晃动作学习,让学生根据各种实战情况探究虚晃动作的分类、实用性等,学生好胜心强,大胆尝试、探究找到问题答案,得到教师肯定与表扬后,学生体验到了成功,倍加愿意去学习。

九年级学生面临中考体育压力,在教学中,学生选项后针对性练习,有的放矢。在教学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强项,教师根据每位学生自定目标情况进行指导,学生反复持续地练习,不断地自我克服、自我超过越,不断向新的目标挑战,就会培养出勇敢顽强、努力进取的精神。

(四)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学生利用课堂通过练习就能掌握运动技能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课后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运动技能。要求教师加强第二课堂的开展来促进体育课堂的高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多举办一些班级间或年级间的篮球比赛、足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大力开展社团活动,田径社团、足球社团、篮球社团等,培养骨干,树立典型,在教学中起到榜样作用,进而促进高效课堂教学。

(五)技能训练与情感教育相结合

体育教师上课班级多,学生多,师生交流的时间少。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利用课间、课外活动时间与学生谈心、思想教育等方式,端正学生学习体育的态度。在课上,很多教师都会以处罚的方式来对学生形成束缚,强迫其参加体育活动,而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甚至“标、本”都不治,学生只会产生更强的抵触情绪。常与学生沟通交流,能融洽师生关系并有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及时制定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使之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效率[3]。

参加、观摩优质课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觉得学生比平时认真、乐学,教师上课方式、方法多样,比平时精彩。试想,如果教师、学生把每节课都当成优质课来上,课堂效率自然提升。关键是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身体素质,强化各项运动技术的准确度、美观度。勤学习,积累新课标教学方式、方法,用自身形象、能力影响学生。打造高效体育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教学是长期过程,不能只停留在一节课上。高效教学,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根据学生的实际特征,因材施教,不断探索,找到适合学生自身、可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高效性的策略。在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及时更新自我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努力通过有效途径提高课堂教学,进而使得初中体育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参与文献:

[1] 朱海红.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研究[J].学校体育学.2013.3(02).

第5篇:初中体育课标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学;改革方法

一、作为教师应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及要求,灵活运用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材及教学大纲,对初中不同的学年段规定了阶梯式的教学内容,教师也往往依据教材进行分段教学。但是新课程标准对传统的体育教材进行了深化与改革。对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以下几点标准与要求:1.教学内容要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及性别特征。2.学生的运动形式活泼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学内容具有健身性,科学性及知识性的特点。4.具体的教学内容能够增强学生体质,5.增进学生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教学方法简单易行。

这些要求对初中体育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留出了更加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进行灵活的的教学。对此,我觉得作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更新教学理念,以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及指导思想进行体育教学。在教材教法多样性的原则上,大胆尝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课程项目上,可以改变传统的定式教学形式。而采取自选项目上课。教学内容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如初中学生中,男生比较喜欢具有对抗性的足球,篮球等项目。而女生比较喜欢跳绳,健美操等项目,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所喜爱的项目,给学生自己充分的选择空间。

其次。开发新的教学资源。我国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在教学形式及教学内容上多参照前苏联的模式,这显然已经不符合现阶段的初中体育教学,因此,要求教师开发新的体育教学资源。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传统体育文化可谓源远流厂长。可以将百戏,秋千,太极拳等引入初中体育课堂。这种方式不但能丰富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而且对我国民间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明确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参与其中

1.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是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动力。因此。让学生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的。有助与学生顺利完成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在初中体育课程中。要学习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通过这些教学内容,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让学生知道这些内容的好处与价值。使初中体育教学过程真正成为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分析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得知,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在动力。是决定初中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的初中体育教学中,采取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当然,中学生生的身心特点也决定的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难长久的保持。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应注意采取各种手段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体育游戏锻炼中运用自己的体力,技巧。毅力去战胜对手。挑战自我。品尝成功的乐趣。

三、改进具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我们比较关注的是教师对体育知识及体育技能的教授。即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而新课标强调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们知道,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因此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相互促进与作用的过程。因此,应该从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两方面进行改进。

1.应加强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

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实施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教应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在尊重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改进创新。无论体育教学方式方法如何改革。我们都离不开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着巨大的合理性,如:讲解法,示范法,比赛法等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依然是我们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等。教师先让学生练习体会,然后教师提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跑步运动中如何合理运用技战术。可采用先让学生玩,在学生玩得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技术战术的缺乏,教师在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纠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差异进行分组,对不同体质及运动能力的同学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有助与完成教学目标,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2.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只研究教法不重视学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能力。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体育教学的特征之一就是合作。无论是集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合作,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观察、相互指导、相互纠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鼓励他们主动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结语: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以来,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上出现了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但是无论多么完善的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革与完善。只有通过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才能使初中体育教学真正发挥出健身育人的功能。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初中体育课标的内容范文

新课改提倡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初中体育教学也应该体现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这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更是初中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因此,新时期的初中体育教学应该将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设置为教学目标,全面地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对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热情不高,甚至有些学生一上体育课就用各种理由请假,这与当前体育教学中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有紧密的联系。针对于当前这些问题,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反思,充分意识到影响学生参与性的因素,并改革和创新教学的模式,同时,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的关系,从而推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参与以及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初中生不仅可以在体育活动中锻炼身体,获得技能,还可以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因此,如果初中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初中体育课堂中来,体育教学则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得到了保障。

一、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主动参与的意义与价值

首先,初中生参与体育课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我国新课改的推行要求任何一门课都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参与课堂,不能被动接受知识。初中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是新课改的要求,但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在时展潮流下的必然选择。素质教育非常重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初中生正处于可塑性较强的阶段,因此,如果能够鼓励初中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则会让他们的身心得到锻炼与发展。

其次,初中生参与体育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任何时期的教学,不论任何课程,都存在两种教学状态,一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二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然而,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通过主动学习获得的,体育教学如果学生抱着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了自己今后的发展,则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相反,则对学生与教师来说上体育课都是一种折磨。因此,相比较,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况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更好。

最后,初中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意识。终身学习是时代的要求,终身锻炼是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初中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则会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从而为学生今后长久体育锻炼奠定基础。同时,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明白,初中阶段学生的体育观念会对学生今后的体育锻炼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现状

目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比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或者评价方式等,这些环节出现问题则会或多或少地对某些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应该注意到,由于一些体育教师没有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没有响应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教学,则导致课堂教学单一、枯燥,学生逐渐失去了上体育课的兴趣。总而言之,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缺乏积极性参与课堂的原因有:

第一,教学内容的问题。在一些初中学校,由于学校体育场地硬件设施的制约,使得体育教学难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从而导致教学的内容单一,再加上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的教学要求是以最终的考试为标准,因此,体育课从第一节课到最后一节课都是在为考试做准备,不断重复练习,导致初中生对教学内容失去兴趣,而降低了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第二,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任何课堂要给予学生充分发展自我的空间。然而,初中体育课堂仍然以传统的讲授、示范为主,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

第三,课程评价问题。初中体育教学的课程评价过于重视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体育教师也没有及时给予学生关心与鼓励,让学生无法感受到评价模式应该有的鼓励,致使学生对体育课抱有能不上就不上的心态。

三、提升初中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的策略

针对初中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现状,本为提出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提升初中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教学的策略。

首先,从体育教学的内容入手。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单一且枯燥,大多内容是理论知识和体育技能,而且体育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一些技能的反复训练中,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降低,也就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但是,为了改变这种教学局面,体育教师应该丰富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并且给予学生参与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渐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意识。

第7篇:初中体育课标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有效;教学;体会

在传统的中学体育课堂上,普遍存在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

学习兴趣低下的现象,当然更谈不上达到高效率的课堂效果。在

新时期新的教育背景之下,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势在必行,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的研究和探讨。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在新课标理念之下,中学体育教学更注重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更强调对学生体育精神和体育意识的培养。为了践行好新课标的这一理念和要求,建议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教师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坚决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绝对主导的教学模式,真正把学生当做教学的中心和主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在新课标背景之下,中学体育教学绝不仅仅只是传授给学生基本的体育知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育训练,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适当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的灌输,帮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增强身体体质,还能有效缓解心理压力,放松心情,使学生切实对体育锻炼予以足够的重视。

二、创新教学方法

新颖、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建议可采用探究式教学和分层教学,首先我们来阐述一下探究式教学,所谓探究式教学,具体来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

习,这样既可增强他们的运动技能,又可有效激发和锻炼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比如在学习引体向上、快速仰卧举腿等技能时,教师可鼓励学生亲自进行实践探究,以此来摸索其中蕴含的技巧和要领,教师在旁边加以适当的启发和指导,这种方法还适用在足球、篮球等多种运动项目上,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式的方式,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会更加牢固,这远比教师反复的示范和理论灌输效果要好得多;其次是分层教学法,每个学生由于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方面的不同,致使其接受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快慢存在差异,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建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尝试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按时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比如在进行田径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在跳跃、投掷、跑等方面的实际表现,把学生分成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层次,再根据每个层次小组接受能力的不同,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安排,这样不但尊重了学生个性,还会取得相对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

多媒体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声响并茂等特点,利用多媒体来辅助体育教学,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首先在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方面,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上,教师往往只是单纯地进行口头讲述,根本无法激起学生听课的兴趣,更别提快速掌握这些理论知识了,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书本知识,一边用视频图片进行注释,这样不但可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记忆,尤其促进了他们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其次在体育技能的传授方面,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上,教师一般都是采用边示范边讲解的教学模式,不但单调乏味,而且也很难使学生的注意力全面倾注在教师的动作示范上,因此这种方式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显著,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

学,不但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快速建立正确的视动表象,比如在学习篮球的相关技能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篮球急、停、跳、投的技术动作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请学生在反复观察的过程中仔细体味其中蕴含的动作要领,从而在头脑中建构出一套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自主练习起来得心

应手。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我们可知,要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尤其是教师要切实秉持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为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提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玉萍.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之刍议[J].中学教学参考,2011(9).

[2]徐羊军.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

2011(9).

[3]季砚达.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9).

第8篇:初中体育课标的内容范文

1.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端正学习态度。

体育课是一个复杂的组织过程,要有良好的规范性。学生在听讲解,看示范时,必须有正确的队形和良好的秩序,才能了解教材,了解重难点,正确掌握技术、技能。只有在教学中采用强而有力的思想教育措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启发他们自觉积极地进行练习,才能使学生学得紧张而有序,练得生动而活泼,才能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安全而有实效。如果学生不明确学习目的,不认真听讲解,看示范纪律差,不听从指挥,那么体育教学就难以进行,更谈不上实效性。

2.课前进行充分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备课就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从广义上说,教师的学习、生活都应该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因为教师也是以自己的所有生活感受和知识储备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索的。狭义上的备课是指为课堂设置预案,设定程序,以完成教学任务,其书面表现形式就是写教案。我们所说的备课通常仅指狭义上的一部分,它包括三方面: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在这三要素中,课标和教材一经确定就相对稳定,所以备学生永远最关键。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新课标下的备课可以用“教师搭台,学生唱戏”这句话来概括。“搭台”就是教师要洞悉学生的心理和时代精神,创设适合学生智力发展的问题情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以便更有效地地组织学生“唱戏”。如何让学生“唱好戏”?作为教师就必须要先了解学生需要什么?知识基础怎样?设计什么样的教学任务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等,而且在备课中要备学生的“可能”。也就是说,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应尽可能多地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学生不仅应该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也应该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总之,备课越充分,教案设计得越详细,越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特别是农村初中的学生,由于基础比较弱,所以更要求教师平时备课时更做好充分准备。

3.重视学生养成教育,增强课堂时间观念。

习惯是养成的。我们在上体育课的时候也是一样的,特别是我们体育课的教学常规,大部分由集合、报告人数、宣布课的内容、安排见习生、慢跑热身或游戏热身、徒手操等组成。这些部分我们每次上体育课都是必不可少的,通常时间为5~10分钟。在这里最少可以节省2~3分钟,教师只要以身作则,不迟到,及时整队,避免不必要的提问时间,带领学生上好头几节课,学生就会习惯这种方式,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同时由于很多时候体育课都需要一个课后总结、回收器材的时间,教师可以课前让体育班长安排每次的器材回收人员。从这些细节教育学生养成节省时间的良好习惯,从而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优化体育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体育教学重点是一节课重要实现的目标,体育教学难点是在实现这一目标时对出现困难情况的预判。一般体育教学重点是从体育教学目标的角度进行确定,一节课要使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培养哪方面的能力,就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而教学难点则更多地从学生学的角度去考虑,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来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哪个地方比较困难,据此准确找出教学难点。例如:蹲踞式跳远完整技术练习,由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原因,快速准确地助跑踏板和快速充分地起跳的结合就是这项技术的难点。体育教学重点可以是一个面,而教学难点则是一个点。例如:如果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是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那么各部位协调有序地发力则是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可以是一个技术点,也可以是某方面的能力,甚至是意志品质方面。例如:篮球运球的难点一般都集中在控制球的能力方面;耐久跑的难点则是学生克服极点坚持跑完全程的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所以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在深刻地分析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学的角度去找出教学难点;体育教学的重点相对于难点来讲比较固定,而难点体现在实现目标的整个过程中,即使同一教材内容,难点也会因人而定。教学活动中,一旦难点被突破,学生就容易掌握重点,此时原来的难点就不复存在。

5.改革体育教学模式,教学寓教于乐。

体育游戏在发挥体育教学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学生在游戏中能认识社会和认识自己。通过模仿各种社会角色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指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往活动的能力),遵守社会规范,适应社会生活。特别是在一些集体游戏中,学生们需要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些规定性的动作,体验合作的愉悦。

以上就是本人在现阶段高效课堂背景下,在平时教学中所彩用的策略,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作为新时期的育教师,应从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大胆尝试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时间观念,开创体育教学工作新局面。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仲春.有趣才能有为――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J].林教育:高教,2011(11)

[2] 沙蕾.探析初中体育教学实效性提高策略[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24)

第9篇:初中体育课标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体育课程 教学 改革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是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课程的改革,是一个需要全体体育教师积极参与的庞大工程,需要由我们体育教师的教学来落实与体现。

一、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教学内容泛化,体育技能学习淡化

新课标强调“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等体育教学目标,而体育教学课程内容没有明确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些教学目标则失去了原有的味道。例如,由于对“健康体育”的误导,体育教师过分重视学生的运动安全,导致在实施上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问题,一些不属于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游戏、劳动等被引进了教学。又如,有些体育教师歪曲了“快乐体育”的内涵,将体育课当成了学生休闲玩耍以及释放压力的活动,教学生唱唱歌、跳跳舞等,单纯地追求“快乐”而忽略体育教育的本质。而这些课程内容的开发使体育课失去了自己的本质特性。教师在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难度和运动量不断降低,能体现力与美的“危险”体操动作没有了,能锻炼学生意志的耐久跑也没有了,稍有挑战的难度动作几乎全被砍掉了。

(二)师生主体关系曲解,教师主导地位淡化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体育课程中提倡中“以学生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因此,体育教师把课堂主动权彻底交给学生。课堂上,过去是教师问学生,现在完全成了学生问教师。教师围着学生兴趣转,放任其自由,因此出现了许多学生以各种理由拒绝参与稍有难度的运动,不肯吃苦的现象,而体育教师也失去了督促其参与必要运动的说服力,师生主体关系曲解,教师主导地位淡化。

(三)体育科学知识少,缺乏深度

从体育课堂的校本中发现,体育科学知识的内容较少且缺乏深度。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的学习,对体育科学知识了解不深,不知所学体育知识对身心健康到底有何意义。在教学中,几乎没有安排理论知识的讲授,只在技能动作学习中附带讲一讲,而由于时间的局限性,理论知识的学习经常知识蜻蜓点水,非常肤浅。

(四)教学手段的欠合理

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进入到了体育教学中。为了体现教学的先进性,部分教师存在着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的现象,在教学中生硬地用多媒体录像来代替教师的示范,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学中,为了加强教学效果适当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无可厚非,但是这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偶尔为之。体育教学主要还应依靠师生的互动而不是多媒体设备冰冷的示范。

二、对策

(一)全面理解新课标教学目标

合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充分理解体育教学目标的内涵。课改中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全面的,其中“健康体育”、“快乐体育”是本次课改提出的新目标,在贯彻这些新目标过程中,应突出重点,实现“发展体能”的首要目标。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体能训练是体育教学最基本、最主要的任务。身体练习和技能学习应是体育教学的首要资源。教师要围绕身体练习和技能学习这一重点来确定教学内容,不能避重就轻。

1、高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考虑高素质人才知识的需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又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下较多的思维空间。既要有利于学生掌握“三基”养成良好的习惯,又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文化层次。把学生放在核心地位,把培养终身体育健康习惯作为目标。体育应该加强非竞技运动项目、个人运动项目,毕业后易于坚持锻炼的运动项目(即不受年龄,运动负荷限制的运动项目),特别是适宜职业需要的体能项目,使学生掌握一两项形成专长的健身手段,内容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让“体育是一种习惯,不是仪式,体育在体育课中,更在生活中”。

2、高职校体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应多样化。特别要加强小球类(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休闲类(国际交际舞,形体舞蹈,健身操)体育项目的一般技能学习,使学生增强运动兴趣,掌握多种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组织形式丰富多样,如必修制、选修制、俱乐部制(即学分制前提下的课内、课外选项制)。

(二)取其精华,合理创新

创新不是对原有的东西全盘否定,而应是对原有的合理的、正确的东西进行保持,对不合理的东西改革。体育课程教学也应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创新要以继承为基础,继承应以创新为方向。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需沿用以前好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创新,增加更有意义的教学内容,采用更有效果的教学形式。

(三)提高初中体育教师的素质

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对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必须首要意识到自身工作的特殊性及重要意义,充分理解新目标,从而合理制定教学大纲,选择教学内容,体现特色,力求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是必要手段。而学校及教育部门应该转变观念,随着国家对全名身体素质的关注的提高,体育教学和其他课程一样也是基础教学的主要分支。学校应该多提供一些有关课改的培训进修,开设讲座,组织观摩优质体育课为体育教师提供学习机会。

(四)对学生体育素养的评价。分显性指标(体能、运动素质、体育知识和技能)、隐性指标(体育态度和习惯、自我健身管理的能力、自我休闲创新的能力)。总体上突出对学生终身体育基础起重要作用的体育态度、兴趣、习惯和能力的评价。体现健康第一,采用“显性指标重视过程评价,隐性指标重视结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