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内部考核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内部组织单元业绩考核指标的设计原则
企业内部组织单元业绩考核是为了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需要,按时间进度对内部组织单元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改进工作,确保企业整体战略任务的顺利完成。内部组织单元考核关系到内部组织单元各成员的收入、奖惩及升迁,具有层次性和相对性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考核制度是一种游戏规则,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和战略目标来设计考核制度。内部组织单元考核指标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要求考核指标设计时,应根据考核重点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不能将所有指标都作为考核,与考核目标及企业战略任务相关性最强的指标在考核体系中应占较大权重,因为过于全面、权重过于平均的指标体系容易分散注意力,使内部组织单元业绩考核的目标模糊不清,不利于围绕战略目标组织考核。
(二)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要求考核指标的设置应考虑影响企业战略目标完成的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应尽可能全面地对内部组织单元进行全面考核。如流通企业对内部销售部门的考核,应以净利润为主要考核指标,以销售收入、货款回笼、利息占用、人均利润、人均费用、销售退回批率、客户投诉次数等作为量化的次要考核指标,以客户培养、员工学习与成长作为非量化的次要考核指标。
(三)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下,企业设置业绩考核指标应充分考虑考核的成本—效益。有些考核指标固然很有用,但如果获取该项指标数据所花费的成本大于其所能带来的收益,一般应放弃使用该项指标,转而用其他数据易于收集的、成本较低的替代指标。
(四)可控性原则 可控性原则指考核指标应处于管理者可以控制的范围,强调可控性是为了分清内部组织单元的行为责任。设置内部组织单元考核指标时,应尽量剔除不可控因素。
(五)区别性原则 指各内部组织单元的职能、责任都有不同,对其考核也应有所侧重。如各销售部门的业务品种、销售方式、销售渠道不同,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所处的地位也就有所不同,企业对同是销售部门的各内部组织单元考核指标可以一样,但各项指标所占的权重应有所区别。对高层次内部组织单元,应选择概括性考核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对低层次内部组织单元,应选择较为具体的考核指标,如销售收入或费用指标等。
二、内部组织单元业绩考核应注意的问题
内部组织单元业绩考核是为完成企业整体战略目标服务的,因为内部组织单元考核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方面,通过对内部组织单元的考核,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企业在内部组织单元业绩考核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内部组织单元设置 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内部组织单元设置应满足企业整体战略发展的需要,体现资源合理配置原则,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内部组织单元设置不科学,就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不能满足企业整体战略发展需要,必须对内部组织单元设置进行调整。
(二)考核制度制定 内部组织单元业绩考核制度关系到内部组织单元对企业下达任务的态度和实际完成任务的情况,关系到内部组织单元所有成员的收入。有效的内部组织单元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能够引导内部组织单元成员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尽可能争取好的工作业绩。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合适的内部组织单元业绩考核制度和奖惩办法,并及早下发给企业员工,以激励内部组织单元及其成员,促进企业整体战略任务的完成。同时,考核制度应具有相对稳定性。企业在制定内部组织单元业绩考核指标体系时,应充分考虑企业当前经济环境和未来发展前景,使内部组织单元考核制度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以利于内部组织单元业绩考核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人力资源 管理 问题 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程度加深,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提高企业的利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要不断的提高服务水平,要想提高服务水平,必须要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中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1.企业对人才资源的选拔不重视。中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对人力资源的选拔不够重视,职位的调动也不是优先考虑内部员工,公司也没有合理的晋升制度,对员工也没有正式的绩效考核制度,不能够做到对员工进行定期考核,即使考核了公司也不能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在薪酬、奖励、调配等方面进行运用,考核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足以说明中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不重视人才资源的选拔,这样很容易挫伤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稳定人心,也从一定意义上动摇了企业的人力资源,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新员工的培训时间短且没有针对性。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得知,中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企业对新员工没有确定的培训制度,员工在入职前会接受到公司的培训,但是培训时间过于短暂短且没有针对性,培训对工作的帮助不大。新员工入职时没有得到上级和同事的帮助和指导,不能很快地熟悉公司环境,了解公司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新员工了解公司环境和工作内容,不能很快地融入公司这个团队里,甚至会让员工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
3.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企业内部的规章管理制度不完善,如公司没有明确的奖惩标准和正式的薪酬制度以及晋升制度,对新员工也没有制定明确的培训制度,部门之间不能相互配合。公司对员工的辞职和辞退等没有建立相关的管理规定,各个部门之间协调程序不够明确简洁,在公事上不能相互配合得好。中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企业没有建立明确的申诉机制来解决员工遇到的难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企业内部没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公司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没有统一的行为标准,就会导致在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时陷入无据可依的局面,容易造成混乱。
4.员工的工作考核制度不合理。中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企业对员工的工作考核制度不是很合理,没有建立正式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于考核结果也不能很好地运用在薪酬、奖励、调配等方面上,并且公司没有明确的程序来评估员工的任职资格。工作考核制度不合理会带给员工负面的影响,甚至会使员工的工作出现敷衍的情况,因为没有明确的工作考核制度,不能对他们的工作进行量化评比。
5.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待遇差。通过调查得知,中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企业对员工的薪资待遇不是很好,工作年限在3年内的居多,而这部分的员工工资才1000―1500,工资收入明显偏下。多数员工表示不满意工作和工资收入比,工作投入和工作收入不成正比。公司发放的福利标准也只一般,公司的福利没有随着岗位的变化而调整。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中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企业在对员工的薪资待遇方面应予以重视,积极调整。如果长久的低待遇会动摇员工对企业的信心。
二、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对策
1.企业应重视人才的引进、选拔,人才的来源应多元化。目前人才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宝贵资源。中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企业应该重视公司的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以及激励,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中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企业应该举行有效的招聘活动,拓宽招聘渠道,注重人才来源的多元化,为公司的发展引进优秀的人才资源。其次企业应该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在人才的培养上,公司应制定明确的晋升制度,选拔员工时讲究公平、公开竞争,极快地提升和重用,为企业塑造用人唯贤的良好形象。
2.企业应重视员工的培训。企业应重视员工的培训,应制定明确的培训制度,让新员工在入职的时候能够接受必要的针对性的岗位培训,提高公司员工整体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上级和同事应帮助新到职的员工熟悉公司的环境,以便更好更快地融入公司这个团体中。公司应根据员工的个人特长、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性格分配工作岗位,保障员工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并喜欢工作。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可以为企业的发展补充充足优秀的人力资源,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企业应予以高度重视。此外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为员工今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3.企业应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由于我国的人力资源发展较晚,相比于国外人力资源企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因此中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企业在制定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时应借鉴国外人力资源企业完善的管理规定制度,吸取精华部分,为我所用。中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职业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应清楚明了,以免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员工行为规范,并严格执行,使得员工在公司的日常行为有据可依。
4.员工的考评和奖励及提升要遵守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中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企业对于员工的考评和奖励及提升要遵循公正、公平、公开合理的原则。公司应建立完善公平的晋升制度,当公司的职位有空缺或调动时应优先考虑内部员工,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公司的忠诚度。公司还应做到定期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所得的结果应运用在薪酬、奖励和调配上。公司对员工的奖励应以物质奖励为主,重视物质的作用,因为员工工作的最首要的动机就是为了取得物质报酬,当员工的考评和奖励得到公平合理的对待时,就会对企业更加充满信心。
5.员工工资待遇要市场化。中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企业员工的工资待遇明显低于市场工资。员工进行工作,其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取得薪资报酬,满足物质生活需求,如果工资待遇过于低下会动摇员工对企业的信心,产生消极的心态。中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企业应建立正式完善的薪酬制度,使得员工的工资待遇符合市场标准。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可以为企业吸纳到更多优秀的人才,同时也可以提升员工的产能。中小企业内部企业人力资源还应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且公司福利应随着岗位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系统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首先,中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企业应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重视企业人才的引进,重视员工的培训,为企业引进优秀的人才是一个企业取得宝贵的人力资源的基础。其次,应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让企业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把管理归入制度化。再次,中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企业应对员工的考评和奖励及提升要遵守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讲究公平,稳定人心。最后,中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企业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优秀的企业形象,增加员工的凝聚力,为员工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空间。
参考文献
[1]曾天养.GZA服饰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诊断报告[D].兰州大学,2012
财务预算人员在预算工作中注重分析企业在各项经营活动中的资金运用,对企业制定合理的筹资策略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作用。另外做好企业财务预算还能够及时调整企业财务结构中不合理的部分,从而使整个财务结构体系更加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汇中若没有对总体财务状况有一个大体规划,那么很容易在实际经营活动中投入资金过多,大量资金外流,影响企业正常运营,引发一系列的财务风险。然而采取财务预算管理,以企业财务预测及决策为基础,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项支出与收入进行合理化预算,那么在资金运用中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有效规避财务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风险。
2.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之二——完善绩效考核
企业之所以进行财务预算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资金利用率,尽快实现企业制定的战略性目标,而战略性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企业员工,企业员工的工作行为表现及贡献是通过绩效考核制度体现的,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战略性目标的重要手段,而绩效考核则是企业实现战略性目标的有效工具,在企业内部全面开展预算管理工作能够量化企业战略性目标,将战略性目标分为多个目标模块,让企业每个员工都有一定的目标责任,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保证企业战略性目标的合理化实施,同时还能够为企业绩效考核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对完善企业绩效考核制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之三——加快企业发展目标实现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不仅可以客观反映企业内部各项经营活动的实施状况及资金流入流出状况,它还能够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使其共同围绕企业战略性目标去努力。财务预算管理将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的战略性目标进行量化,将其分解成多个小目标,降低了战略性目标的难度,推动了战略性目标在经营活动的合理化实施,对加快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做好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企业各部门及员工就可以按照预算安排科学实施本部门及个人的工作任务,从而不断向企业总体战略目标推进。
4.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之四——强化企业内部控制
要保证预算与实际执行情况的一致性,就要在企业内部全面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及投资项目进行有效评估,结合企业以往经营实况,对企业未来经营发展做出清晰客观的预算。这样一来若企业及员工在执行过程中若出现预算与执行情况的偏差问题,那么就可以快速找出其问题所在。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应严格按照财务预算指标进行各项经营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内部经营发展的速度及员工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
5.总结
一、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1.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自上而下执行的经济预算、控制、协调、考核等工作。全面预算管理需在企业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信息处理系统,把企业各个部门统一管理,实现企业制定的预算目标。在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中,还是对企业未来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从而实现企业未来发展规划以及企业内部控制。
2.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行企业面临的竞争也随之加大。企业在现今的市场环境下想要保持稳定的发展趋势,就必须要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正是如此,以巩固自身为目的从而加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具体如下:(1)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可有效提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减少企业运营成本。(2)对未来发展能有效的进行科学规划,根据企业现有资源制定未来活动,根据全面预算管理控制企业未来运营方向。(3)提高企业内部资源分配的科学性,做到企业内部资源利用合理,资源最大化发挥。减少企业因为资源分配不平衡导致的资源浪费等现象。(4)把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结合,从而通过财务的角度控制企业经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增加企业运用收益。
二、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高
现阶段,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层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管理层对全面预算管理不够重视,没有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管理不能科学有效的进行。(2)对全面预算管理机构的建设也不是很重视,有些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中只是由管理层来制定管理方案,没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于基层一些情况不够了解,导致预算方案不够合理。(3)由于企业管理层不够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的执行能力差,导致预算方案形同虚设。
2.预算编制方法单一
在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编制方法单一是存在的主要问题。预算编制是企业实行预算管理的重中之重。预算编制的好坏会对企业预算管理的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国外的一些企业中,对于预算编制的方法就比较全面,外企业会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编制方法,从而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我国现阶段的预算编制方法比较单一,具体如下:(1)我国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为了降低编制难度,就采用增量或减量的编制手段。(2)这种编制方法不仅编制简单,并且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很大的操作空间。(3)以历史数据作为基础的编制方法从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企业的发展,因为历史数据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没有考虑到实时的变化,比如市场变化、人员变化以及其它客观因素。这种预算编制方法存在很多不足,影响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效益。
3.缺乏对预算管理的考核
在现代企业中,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考核制度。预算考核是检查企业内部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是对企业内部经营工作的考量。现阶段我国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考核匮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考核制度不完善导致考核工作不能规范具体,出现随意考核的现象。比如考核的对象不能明确,在考核中考核人员随意制定考核对象。考核没有统一标准,预算考核执行困难。对于考核的内容也没用明确规定,影响预算考核的效率及质量。(2)没有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于执行全面预算优秀的部门或员工没有鼓励措施,对于没落实预算的部门或员工不能及时惩罚。导致员工或部门不能积极的执行全面预算。有些部门或个人甚至会出现背离企业整体规划的行为,严重阻碍企业发展。
4.预算管理体制不完善
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也是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一点问题。大部分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没有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导致预算管理效果不理想。具体不完善的表现有以下几点:(1)企业在制定预算管理时,只是就财务或少部分部门进行预算管理,没有贯彻全面预算管理的方针,导致预算管理存在片面性和效率不高等现象。(2)在预算管理方面也不完善,比如有些企业知识针对企业投资资金、利润等进行预算,没有考虑到其它成本问题。(3)大多数企业的预算编制是又财务部门进行的,而全面预算管理是要求各个部门自主进行预算编制。财务统一进行预算编制严重影响预算编制的质量,因为财务部门对各个部门之间的情况不可能做到详细了解,导致预算编制不科学合理。总之,预算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影响到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效益,降低企业预算决策的正确性,对企业未来发展不利。
三、完善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1.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
提高企业管理层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1)加强企业管理层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程度,企业管理层通过对全面预算管理的了解,从而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并把全面预算管理运用到企业中。(2)企业领导要加强对各个管理阶层的培训,掌握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概念和内容。只有通过各个管理阶层的齐心协力,才能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制度。(3)加强对企业内部人员关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宣传,让企业内部员工了解并支持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行。企业员工也要落实和执行预算管理计划,配合企业制定的发展策略,把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发挥最大化。总之,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企业领导层要重视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设和应用,只有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才能为企业制定科学有效的未来发展规划,才能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效益。
2.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对策:(1)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要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出集中管理模式,自上而下形成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统一管理。首先要由管理层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决策,逐级传递并执行决策。(2)全面预算管理要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部门要设立预算人员,并且对这些预算人员进行统一管理。(3)全面预算管理要结合企业外部情况,在进行企业内部预算时还有针对外部市场变化做好调查,对企业未来活动进行科学的评估,再制定合理的预算方案。
3.建立全面预算管理考核机制
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考核机制可以对企业内部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做出考核,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还需要奖励优秀执行的员工或部门,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具体考核机制的建设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合理的预算考核标准,改善以往标准不明确的情况。同时也是降低考核工作的难度,为企业执行全面预算提供考量对象。(2)要根据不同考核对象制定不同的考核内容。对管理层的考核也要针对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方案。(3)奖惩制度要建设完善,奖惩制度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灵活。奖励惩罚要结合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增加不可控预算范围。总之,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考核制度可有效控制企业内部全面预算的执行情况,对不积极执行的员工或部门进行惩罚,对积极执行的做出奖励。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对策
近年,随着经济日益增长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发展,企业本身会计工作相对发展不平衡,出现了多个问题,如工作秩序混乱账目核实不实等。大大消弱了企业内部会计的控制工作,账目造假现象增加,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企业社会生产造成巨大或者不看抹去的负面影响。自从我国加入WTO,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自觉提高企业内部自我约束能力。
一、内部会计控制涵义
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手段和工具,也是是企业各项管理的基础,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加强会计人员相互制约和监督,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才能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完整性,也才能有效保证企业国家资产的安全。
二、现状分析
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理论和时间研究起步相对国外起步较晚,企业管理者也想方设法的弥补本身的不足,但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表现有:(1)内部人员认识不到位,企业领导管理知识欠缺,思想上又不加以重视,误认为内部会计控制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甚至认为内部企业控制无关紧要,建立内部会计控制仅仅为一种形式,一种口头制度。(2)企业管理者制定的制度不规范,我国企业改革后,虽然成立监事会部门,但是监事会部门归董事会管,会计直接归董事长负责,没有协调发展好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导致,企业管理人员造成独断专权,贪污成风腐败成群给企业带来惨重的亏损。(3)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成败,如果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和防范意识差,对企业会计流程和操控情况不能做到熟悉掌握,则会给企业管理造成巨大损失。
三、原因分析
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企业片面追求高额利润,只重视市场建设和市场营销,却忽略了企业内部的管理,有的企业为了减少投入甚至不设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的企业即使设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不加以重视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具体表现为:一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够完善。有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制订不够完善和科学,造成制度间相互重复相互矛盾。从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来说,制度不健全,执行业务规章制度与内部会计制度混淆。还有就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网络组织不够完善,起不到对控制企业内部会计的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大部分管理者只重视后期的控制,不重视前期的控制,导致控制得不到全程的监督。二是单位财务信息失真及造假账目的现象存在,尽管,世纪经济危机已经过去,但是银行提高贷款利率,导致企业利润的缩水,企业为了提高银行的信任度,找一下中介帮忙做假账,还有的企业制造虚假的交易,导致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造假。三是单位会计监督力度不大,应该提高监督力度。我国许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还没普及,就是有的普及到了但是也没将完整的内部控制落实到实处,甚至还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有的员工挪用公款进行投资,得到利益归自己所有,甚至有的因工作方便携款潜逃。这些事情都是因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造成的,给企业带来多少的损失。四是工作人员素质低下,职业道德不高,有望提高。
四、内部会计控制加强必要性
内部会计控制措施的实施,有巨大的好处,不仅可以使管理经营者的管理水平,也能确保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完整的内部会计制度,可以划分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责,确保各个部门的权利和义务。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加强企业员工的企业责任心,为企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打下牢固的基础。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利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更具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能确保国家的各项财经制度的贯彻实施。它能纠察出企业内部各种不良的现象,防治企业内部有重大事情的发生,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国有资产的流失,现代内部控制制度对国有资产进行了严密的控制,有效地防治了企业腐败,挪用公款吃喝玩乐,保证了企业资金的安全。建立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风险控制,确保了企业的各项业务工作的健康运行。
五、如何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措施
企业内部的控制范围很广,上到企业的上层,董事会,高层管理人员,下到企业内部各个员工。所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一个企业的生存的基本。具体做到以下方面:一要搞清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和主体,完善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要在企业的供、产、销全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事前控制体系,在会计部门常规性的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企业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事中控制,要以已有的稽核、监督审查企业会计报表等手段,对有关业务和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以“查”为主的事后控制。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体系的构筑,可以切实有效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进行“防、堵、查”的监督控制,从而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也只有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目标提供重要保障,也才能保证会计控制制度的真正有效实施。二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明确内部会计控制方法。内部会计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等。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要求单位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企业内部各部门员工要各司其职,严禁互相干涉和一人身兼数职现象发生。授权审批控制要求单位明确规定涉及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其核心是加大企业内部的审计力度,加强审计力度,防止企业内部,确保各项工作有条有序的落实,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监督和完善企业内部环境。会计系统控制要求企业根据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要在岗位设置的基础上构建业务流程化、流程表格化、服务规范化、管理考核量化的任务导向管理机制,减少和消除人为因素,通过加强财会组织自身建设,发挥会计人员的主动性,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财务管理效率。预算控制要求企业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根据销售和生产预算,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三是加强会计岗位控制制度建设。企业要在软件方面也应该加大力度,对在职员工进行培训,在培训考核中及格的发配上岗证,培训不及格的再次培训,甚至辞退。在招聘时,要严格遵循国家会计考核制度,保障企业员工必须合格;同时在工作中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保障企业会计的整体素质水平。同时还要求执行制度者熟练企业的各项工作,熟悉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和原理,从而更好的进行工作。四是加强对内部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要正确处理好内部会计控制和审计工作的关系,通过内外部审计,为改进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提供建设性意见,提高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六、结束语
此外,企业应编制内部会计管理手册、内部发行企业报纸,加强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素质,通过观赏相关影视资料,组织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企业员工观念,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当今市场的竞争中,与时俱进,永葆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利华.对如何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思考[J].现代商业,2009(5).
[2]杜碧洁.新制度下如何加强内部会计控制[J].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1(11).
[3]常丹丹.浅议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及对策[J].新财经(理论版),2010(11).
企业由管理内容、管理形式、管理制度等所形成的管理理念和被管理的具体人、事、物、组织等构成了企业文化,形成了一种企业精神,是区别其他企业的特征,而这一切都是人去组织和落实的,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现代人事理论的发展和现代管理理念系统的形成,人作为生产力第一大要素而排名在各大资源之首,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利用别的资源的能力,是可以创造财富的资源,而所谓的管理是根据人的意志去完成事的艺术,可以说现代管理理念中人力资源的管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我认为人力资源的管理有三大内容,招聘录用、员工培训、绩效考核,其它工作都是为这三大内容服务的。人力资源管理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
招聘录用
一个企业的启动首先是人力资源的启动,为确保生产活动当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缺乏时就需要从外部招聘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及时补充合格的人力资源,实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是确保人员的个人素质和群体素质的保障。众所周知现在的企业竞争不是过去那种视低价销售为主要手段附之以高额扣率的哪种低层次竞争,而目前在现代管理理念的指导下企业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主要突出在人才的竞争,人员素质的竞争。
因为现代企业的营销策划、管理手段、市场意识等先进的竞争方式是靠高素质的人才去完成的,如国际知名企业“通用汽车公司”在上海每年从各名牌大学选拔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不断地充实到企业中,并不断地培训其工作能力和业务知识,使得企业整体素质不至于出现竞争力的断层,招聘录用工作是企业间竞争的前哨站。
员工培训
培训活动是企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企业文化的培训,企业方针的培训,行为规范的培训,专业技能的培训,对工作责任感的培训。培训目的是使企业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为企业的发展输送合格的人力资源,现在的培训工作已成为一系统,强化了目标性,制度性。
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方式下,企业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也必须顺应市场发展的轨迹,这是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千变万化的市场形势下,企业的发展和经营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企业拿何资本去迎击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呢!看来还是离不开人这个最基本;最伟大;最富活力的资本。上海豫圆集团所属公司上海乔家栅有限公司的方法是,预测市场变化,及时制定培训计划,做到先期培训到位,可以及时顺应市场变化,市场经济不等人;不争不抢是庸人,公司的培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人员素质为重点,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纠正员工的偏差上,因为素质提高了偏差自然少了。培训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激励机制的需要,是人力资源的核心,是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岗位适应性,工作责任性,完成工作的质与量和效率等目标的考核,来科学的评估每个员工对岗位的胜任性,考核是对员工的褒奖,惩罚,培训,调岗,升迁,薪资,福利等执行的依据,通过考核可以发掘企业内部人才,可以淘汰不合格的员工,考核是将竞争和激励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可以说,如果一个企业缺乏考核制度或者考核制度成旧,必定会死水一潭,根本荡不起美丽的涟漪,也根本谈不上托起企业明天的太阳,等待的恐怕是阴雨绵绵。
考核制度中的褒奖是引着往前走,惩罚是打着往前走,褒奖和惩罚都是激励措施,是趋于完善的一种途径。
以上所说的三大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建筑工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领导不重视,执行不力由于我国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比较薄弱,一些企业领导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还有一些企业领导认为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给自己制造麻烦,所以就算这些建筑企业制定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只是形同虚设,对企业领导起不到一点约束作用,或者是遇到具体问题灵活掌握,有章不循,使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严重失控,执行不力。
(二)内部会计制度不健全在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内部会计制度可以使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有章可循。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有所改善,但从整体来看,建筑工程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并不健全,缺乏一个完善的审核机制。相关的内部会计人员对工程项目的审核不够重视,导致工程项目款项的审批以及复核出现漏洞,出现虚报项目款项的造假现象,进而导致企业出现超额付款的现象,给企业经济效益带来一定的损失。
(三)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低会计人员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最直接的执行者,其在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新会计准则背景下,建筑工程企业虽然加大了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力度,但从整体来看,我国建筑工程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比较低。一些会计人员掌握的内控方面的知识有限或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导致在内部会计控制的实践中无法灵活的应对各种财务状况,严重影响着企业的整个财务状况。(四)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工作建筑工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顺利进展,离不开财务会计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但在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出现财务会计工作分散,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工作。工程的资产管理、工程造价核算以及财务等各个部门没有形成统一的协作群体,内部会计控制的职责分散在几个部门中,导致在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出现误解以及推诿指责等不良的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状况。
二、针对建筑工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一)领导重视,营造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氛围企业领导作为领头人,在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起着表率作用,对内控的建立健全及运行起着关键作用,所以企业领导必须提高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企业领导不仅要监督制度的建立,更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制度的各项规定,加强建筑企业内部管理层和工作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力度,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氛围。
(二)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部会计制度使企业在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时有章有据,使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建筑工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必须是严格的,而且是具体、清楚的。它包括明确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与具体的核算过程,同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该包括相关的业绩考核制度,将业绩考核制度引入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激发会计人员的积极性,监督会计人员的工作,促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顺利进展。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筑工程企业要落实好内部会计控制工作,需要有专业的会计人员,因此很有必要提高建筑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此,企业可以通过相关的学习培训、经验交流等途径增强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目前,建筑工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水平还处于相对较低的阶段,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未能全面地反映出企业的整体情况,这给企业增添了一定的财务风险。新会计准则强化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建筑企业在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时,应认真贯彻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加强内部会计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首先应拓展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建筑工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不仅仅是对资金的控制或者是一些相关财务的控制,更应该包括工程的税收控制、保险控制、金融风险控制以及企业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控制。其次,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企业在不同时期会遇到不同的财务状况,因此在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时,不应局限于原有的财务会计控制方法,应根据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及时地调整财务会计控制的方法。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应尽可能的体现出量化方面的信息,再次,企业在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时应加强信息的建设,将信息化引入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来,形成一个网络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关键词:内部监督问题对策
美国安然公司等重大舞弊案件催生了萨班斯法案,我国在美上市的企业从2006年开始实施该法案。然而在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美国最大的AIG保险公司深陷次贷危机泥潭等事件,再次推动了全球市场监督部门对公司内部监督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在国内《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于2011年正式实施,作为全面提升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制度安排。众所周知,一个没有免疫系统或免疫系统偏低的生命体是不可能健康成长的,而内部控制就是企业“生命体”的免疫系统。在内部控制五要素中,内部监督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以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内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提高内部监督效率和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一、企业内部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内部监督有效性待提高。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年6月28日,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不可否认,在管理基础、风险技术待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内控规范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大部分企业近几年才开展内控审计,审计方法和思路仍沿袭了固有的基于财务核算的会计控制的审计思维,监督方法亟待创新、深度亟待提高。从执行效果上看,发现问题的层面主要停留在内控制度的执行性上,对于影响与阻碍企业健康发展的深层次内控问题、关键性内控问题等方面存在监督不足的问题。内部审计部门在本级企业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人员任免等切身利益受所在企业控制,客观上造成内部审计为本企业利益服务的依附性,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工作质量受到一定制约,内部监督弱化的问题依然存在。从近几年审计署的审计结果公告可以看出,企业涉及违规金额动辄数亿。
二是内部监督资源整合不充分。企业不同层级不同职能的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与内控自我评估工作尚未有效融合。各职能部门是日常监督的最重要的执行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识别内控缺陷,但由于在监督权利、对象、任务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资源整合不充分。从日常监督开展工作展情况看,主要依靠内审部门推动开展,职能部门未发挥主导作用。如大部分部门不愿将重大的、深层次的内控缺陷及问题暴露出来,自我评估、自我矫正、自我完善的日常监督效果大打折扣。由于不能从日常监督中获取有价值的监督信息,内部审计部门就必须增加日常监督的工作量,不但增加了监督成本,同时对涉及企业发展战略等重点控制领域专项监督仍停留在事后阶段,特别是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有待加强。从监督效果看,无论是重要风险发现的完整性、评估建议的深度和价值,与管理层通过内控促进管理的目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是内部监督考核制度亟待完善。内部监督管理链中考核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不少企业对内部监督检查出的问题不处罚或是处罚过轻,考核执行不到位,威慑性不强。如企业对内部监督发现的管理缺陷,没有制定改进方案,对管控体系进行持续的改进;未与领导班子岗位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发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整改,屡查屡犯现象严重。2009年2月贺国强在部分中央企业调研时强调,要把惩防体系植于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之内,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之中,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企业的业绩考核和评价,不应单纯依靠财务指标,也应当与企业管理层的控制态度紧密相连,与企业内部监督的有效性紧密相连。内部监督考核制度、方法、措施和途径还需进一步探索完善。
二、提高内部监督工作有效性的相关建议
(一)以人为本,构建勤勉尽责的内控执行文化
无论是多么完善的内控制度,如果没有一以贯之的有效执行,都有可能形同虚设。一个成功的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境界、未来发展格局,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在现阶段,基于企业文化基础之上,构建勤勉尽责的内控执行文化,可以克服内部监督的局限性、有效解决制度约束的短板问题,服务企业发展战略。
一是高层引领内控文化建设。如光明集团管理层凌驾于内控制度之上,前董事长冯永明一个人就贪了7.9亿元。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强调了董事、监事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应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内控文化建设,关键在领导。从管理层着手,推行以人本的控制理念,培育其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风险意识,通过公司日常会议宣导等方式,不断地培训教育,以身作则地带头执行,推动勤勉尽责的内控执行文化建设。
二是积极培育员工的价值观。企业要充分重视员工的价值,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内部监督,是一个受人影响的过程,需要由组织内部每一层级共同执行。工作中,注重宣导全员参与的控制理念,引导和规范员工行为,提供学习与参与管理的机会,增强其控制意识和责任心,达到自我提升的目标。将有形控制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实现员工个人价值与企业控制目标有机的统一,打造整体团队的执行文化。
(二)以风险为导向,形成内部监督管理合力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由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核公司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明确了内部审计部门在公司内部控制中的地位和作用。监督是要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企业重大风险的控制上,有效利用风险评估结果,提高监督的效率和效果。内部审计部门应以风险为导向,整合职能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等内部监督资源,形成内部监督管理合力。
一是内部监督工作内嵌入日常工作流程,避免“两张皮现象”。从各职能部门风险管控需求出发,将内控自我评估工作与日常的检查监督方法相结合。在业务经营活动中,通过开展日常专项检查监督,减少内控评估的重复性工作,不断改进管理与业务流程,提升监督质量。形成管理促进内控、内控融入管理的互动机制。
二是聚焦关键风险及重大风险。内审部门要以风险为导向,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中心任务,聚焦外部监督部门确定的重点监管领域、内部评估中发现的管理漏洞、职能部门检查所发现的重大风险等问题,深入分析企业面临的重要风险,对有重大影响的风险领域进行重点关注,关注管理效益,向管理层提出防范及化解经营风险的建议,从而为企业增加价值。
(三)以考核为抓手,强化内部监督责任落实
为保障企业战略发展,切实提高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能力,建立科学高效的内部监督体系至关重。企业应构建以“内部审计为主导,职能条线为重点,员工岗位为基础”的内部监督体系,落实岗位责任,强化整改规范,完善考核机制,强化监控的再监督,促进有效履职。
一是落实岗位责任。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建立岗位管理标准,通过层层签订和落实岗位责任书,把责任人、责任目标、责任奖罚以文书形式固定下来,强化责任意识、明确责任分工,进一步明确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确保执行力。强化岗位源头管理,要层层查摆,找出突出问题,要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发挥制度的持续效应。
二是完善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提高内部监督水平。应将内部监督执行情况作为对领导层级、部门层级、员工层级的考核指标,落实到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各项操作中,促进有效监督。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履查履犯的要按规定进行处罚,造成较大损失的要进行问责,为企业持续、监控、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COSO.内部控制体系监督指南.
[2]鲁江津.论中国在美上市电信运营企业的内控控制管理.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3]卫星云.企业内部控制评估实践与改进思考.现代经济信息,2010.
[4]王晶.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加快建设企业内部规范体系.会计之友,2008,(5).
关键词:制造企业 内部控制 措施
内部控制是指以实现企业既定生产经营目标为前提,对企业内部工作流程和人员职责进行自我的内部约束、规范、控制和评价的制度、方法和程序,是对企业生产经营存在的风险进行防范规避的动态机制和过程,内部控制实现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控制的方式,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效率效果的重要机制,同时有利于保证企业资产完整、财务会计报告可信。企业要在现有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并实现预先确定的经营目标,必须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设置内部控制评价机制。
以我国集装箱制造业为例,2012年,我国集装箱进出口数量为247.97万个,进出口总额高达84.35亿美元。截止2013年6月,2013年我国集装箱为138万个,出口金额为41亿美元。可见,我国集装箱制造业发展蓬勃,但同时,集装箱制造业还面临着产能过剩、标准化工作相对落后、集装箱制造原材料钢材价格不断上涨等问题,因此,不断提高集装箱制造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凸现其重要性。
一、我国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一)内部控制环境有待优化
内部控制环境是指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环境和氛围,主要取决于企业内部员工特别是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是内部控制有效进行的重要前提。目前,部分制造企业员工甚至包括管理层未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重要性,虽然企业已经制订并执行了相关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少量企业管理者仍然认为依据自身的决策和经营已经足够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进行和企业财产的安全,部分企业认为内部控制是走形式,对企业管理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甚至部分企业管理者由于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为了规避纳税等义务,产品质量意识不强,部门和岗位职能职责不清,内部控制薄弱点较多。
(二)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健全
部分制造企业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虽然绝大部制造企业已经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够完善,执行效果不好。部分企业不相容职位分离执行不到位,内部机构分工不明确,部分企业忽视对内部控制的优化与改进,内部控制制度无法与企业业务生产和管理流程相结合,与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脱节,在实际中无法执行,甚至引起员工的反感。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仅对部分事项和流程进行了规定,对于资金成本核算、资源调剂等内容没有规定,导致企业各部门或者子分公司之间进行资源争夺,导致资源浪费,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以笔者所在集装箱制造企业为例,集装箱制造涉及钢材等原材料的采购进场(检验、下料、打砂、喷漆)、折板冲压、部分焊接组装、整箱清理、二次打砂、除锈、喷涂、烘干、安装零配件、美装、实验、检验入库等流程,因此内部控制要求严密完善,但部分企业内部控制不够具体,实际上可操作性不强。例如企业在存货盘点制度方面,仅粗略规定应进行规范的存货盘点,但对存放在不同地点、不同类别的存货盘点没有规范,特别是对于退货、残次品的盘点没有规定,可能造成管理漏洞,又如,对盘点人员也没有进行具体的规定,导致企业虽然规定了应于月末进行存货盘点,但无人进行落实,导致存货盘点制度无法按月落实,容易流于形式。
(三)会计基础工作不够扎实
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对于制造企业更不例外。内部会计控制程度主要包括完善的审批程度、适当的职责分离、凭证的设计和使用、资产保管和记录、完善的复核制度等。部分制造企业会计控制工作不够扎实,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现有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更有部分企业为了其他利益,采用少提坏账准备等方式降低成本,夸大业绩,掩盖企业账款的真实状况。又如,存货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管理内容,部分企业滥用存货的各种计算方式,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以内部审计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监督是保证企业内部控制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对企业财务活动、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按照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财务会计核算是否按照会计法规和准则进行,财务会计报表是否真实可靠的反映了企业经营实际情况和财务状况等进行监督。但是部分企业对于内部审计和内部监督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或由企业财务人员兼任,部分企业虽然具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或者独立的内部审计人员,但是内部审计人员仍受企业领导影响,无法真正做到独立审计,影响了内部审计对于内部控制的监督效果。
二、强化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因此,应不断优化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应帮助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管理者形成内部控制观念。制造企业管理者应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强化内部控制意识,树立现代管理观念,充分重视内部控制的作用,自觉接受企业内部制度效果监督。同时,应通过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等方式,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观念,帮助企业全体员工树立内部控制观念;应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在设置企业组织结构时,应充分考虑对于内部控制的影响,按照职责权限划分内部控制层次,强化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能职责划分,保证内部控制效果;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良好的考核机制,制订完善的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的处理机制,规定内部控制职能职责,员工的绩效考核和职务晋升应与内部控制执行效果相结合,使得每位员工都主动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应结合业务流程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程序,涵盖企业的全部业务环节。以笔者所在集装箱制造企业为例,应包括:采购付款控制,包括以市场订单情况确定采购量、检验采购原材料、入库、开具收料单、跟踪采购原材料质量、根据采购合同执行付款。生产环节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原材料领用,制造部门根据订单确定生产计划、填写领料单、仓库发出原材料开具发料单;产成品管理,生产部门将已经过检验环节集装箱产成品入库,成品仓开具入库单,不同联次交送各部门。销售收款控制,主要包括产成品出库、成品运输、售后服务、市场部门与客户应收账款及运费定期核对、市场部门与财务部门应收账款及运费定期对账、应收款项催收、账龄分析。存货盘点,主要包括物料部门对结存原材料进行定期盘点,报财务部门,原材料损耗表报财务部门和其他管理部门等等。
完善企业全面预算控制制度。集装箱制造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应加强成本费用的预算,科学的编制预算计划,做好成本费用预测、预算计划执行、预算调整、成本执行差异分析、预算计划执行评价等工作。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预算制度的主要目标,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战略目标为前提,强化以成本控制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按照责任层次划分预算层级,确定预算指标,并对预算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三)强化会计控制基础工作
制造企业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不断强化企业会计控制基础工作。首先应建立财务人员监督机制,对财务会计舞弊行业预先规避和制止,降低会计失真的可能性;其次应建立定期轮岗制度,对财务会计岗位的员工进行定期的轮换,以防范会计舞弊可能性;再次应建立财务会计岗位绩效考核制度,对于不同岗位确定不同的职能职责,确定相关的会计控制要求,并通过绩效考核制度,对会计人员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奖励相结合;最后应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通过各种培训和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业务素质,提高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主动性和自觉性。
(四)完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制造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帮助企业管理层更好地认识公司的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是否运行正常和对下属企业经营的风险防范方面,从而更有效地保证公司资产安全和检查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制造企业必须建立独立正规的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是内审人员的独立性得到保证,只有如此才能使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内部控制、防范风险方面发挥作用。企业的管理层和决策层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通过不断完善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结构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科学而真实的信息。此外,规模较大或下属企业较多的制造企业可以考虑在其内部设立审计委员会,该委员会直接隶属于董事会等最高管理层,负责内部审计专项工作并独立撰写内部审计报告。
三、结束语
制造企业内部控制涉及到材料采购、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较商业企业更为复杂。因此,应针对制造企业目前内部控制存在的相关问题,强化内部控制意识,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制订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优化内部业务流程,强化内部控制的审计监督,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效果,保证企业实现生产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