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优秀家校合作案例范文

优秀家校合作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优秀家校合作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优秀家校合作案例

第1篇:优秀家校合作案例范文

关键词:Illustrator CS4;教学方法;人才培养

Adobe Illustrator是一种应用于出版、多媒体和在线图像的工业标准矢量插画的软件。这是一款功能强大、实用性强的图片处理工具,Adobe Illustrator广泛应用于印刷出版、专业插画、多媒体图像处理和互联网页面的制作等,也可以为线稿提供较高的精度和控制。从小型设计到大型的复杂项目,它都比较适合。户外广告,主要是应用Illustrator cs4软件制作出广告效果。对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为了提高专业能力,成为优秀的专业设计人才,则必须至少要能够掌握一种设计软件。正是基于Illustrator cs4上述的众多特点,所以Illustrator cs4的学习就显得至关重要。针对设计性较强的户外广告课程,作为教师,要寻找适合中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切入点。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学好户外广告,提升自己专业才能,成为优秀的专业设计人才呢?

户外广告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不同的户外媒体,有不同的表现风格和特点,应该创造性地加以利用,整合各种媒体的优势,才能制作出优秀的作品。户外广告是指在露天或室外的公共场所向消费者传递信息的广告,如巨大的路牌广告、形式多样的户外招贴广告等。教师在教学时要详细介绍户外广告的概念、特点、优势及制作材料、工艺技术、灯光技术等,使学习者了解户外广告的发展情况并熟悉户外广告从设计到输出的整个过程。

一、利用精彩广告实例激发学生学习户外广告的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都有种感受,“万事开头难”,每门课入门知识最难讲,学生也觉得枯燥难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入门难。户外广告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树立品牌、指导消费和引领时尚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且作为大众传播媒体,不仅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应,也美化了城市空间。户外广告可分为平面和立体两大类:平面的有路牌广告、招贴广告、墙面广告、海报、条幅等;立体广告分为霓虹灯、立柱广告、充气物造型广告以及灯箱广告等。在户外广告中,路牌、招贴是最为重要的两种广告形式,影响甚大。上课初始,教师要通过图片、视频等,带领学生参观实体广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了解户外广告的设计以及发展情况。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上课时心不在焉,并且激发了学生的挑战性和求知欲。

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采用合适的课堂教学方法

中职学生的素质和知识基础较差、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由于户外广告设计内容比较抽象,因此不容易被他们接受和理解。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方法一:传统的讲授法+案例演示。针对经典案例,通过多媒体图片、视频等方式讲解案例、分析案例,根据教学目标传达知识点。方法二:针对案例,教师演示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并跟着老师一步步做。这样的实践活动,实际是学生主动巩固知识点的过程。方法三:请学生上来演示案例制作过程,其他同学在下面观察,针对学生制作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进行引导,然后让大家点评,相互纠错,再请不同的同学共同完成广告。因为同龄人示范点评更容易吸引学生,使学生对操作中出现的失误印象更深刻。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又避免了教师长时间的文字说教。方法四:将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个人制作案例,教师巡视指导,让学生讲练结合突破重点,练习交流突破难点,使学生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和具体。

三、利用户外广告特性,加强学生的实训环节

户外广告是一个实践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的课程,学生在初学时肯定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同时,它是一门囊括Illustrator cs4、Photoshop、Corel DRAW多个软件的课程。人们常说:“一堂好课不在乎教师讲了多少,而在乎学生学了多少东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户外广告分为课堂广告和创意作业,针对教材特性,主要提高学生的设计性和创造性。根据学生特性,可分成不同的设计小组,让他们编写设计报告,并针对背景、主题、布局和 logo、广告类型、客户对象、设计成本以及广告材料作出分析。首先组内确定设计主题,随后确定具体设计方案。组长统筹方案,组员分部分完成,各尽其职。这样,既开发了学生的设计思路,又提高了学生间的团体协作意识。

对于户外广告这门设计性非常强的课程来说,只通过教学中的理论课和实训课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创意设计,有很多的内容需要学生提前去熟悉了解。因此,在实训课的前提下,教师要留有一定的课后练习,让学生课后多练,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知识点,达到熟练掌握设计的目的,为以后的章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课后总结

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情境启发,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利用案例逐层深入知识点,循序渐进地展开课堂教学。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通过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等环节,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知识内化。同时,还要有轻松的课堂气氛,良好的师生交流,以及耐心细致的实例辅导、课下创意实训等手段。这样,就为整个由浅入深的连续的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激发了学生对户外广告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能提升自己的专业才能,成长为优秀的专业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第2篇:优秀家校合作案例范文

学校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文脉优势,秉承蠡湖悠久的崇尚“礼仪道德”的文化传统,融合富有时代朝气的“尚德奋进”的无锡城市精神,传承与创举并重,高扬“尚德”旗帜,创造了融历史与现代于一体的“尚德文化”。

瞻仰着蠡湖代代圣贤“尚德林”,漫步于孔孟礼教“尚德园”,聆听着行为养成“尚德周周谈”,徜徉在修身养心“尚德书屋”,教学着“文明礼仪”校本课程,诵读着学生自编的童谣儿歌,站立在各层各级“尚德之星”领奖台上……从文化氛围的营造,到行为习惯的养成,再到评价机制的改革,蠡湖人始终围绕“尚德精神”奋斗不止,弦歌不辍。尤其是班主任专业化研究共同体的建立和集体性游戏活动的开展更成为学校德育的两大特色。

一、班集体建设的助推器:

班主任专业化研究共同体机制

为顺应时代需求,2006年,学校专门成立了无锡市滨湖区首个班主任专业化研究机构――班主任专业化研究组。在实际探索过程中,班主任们普遍认为:专家的理论相当好,可是比较高深,而且专家比较远又特别忙,有时会“远水解不了近渴”;而班主任个体虽有第一线经验,但专业思考比较浅表,难以上升到理论高度。

古人云:“十步之泽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全国现代班集体科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唐云增十分给力:“专家在哪里?学者教授是专家,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也是专家!”根据英国现代思想家齐格蒙特•鲍曼的理论,共同体的集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在共同体中个人往往能获得更快的成长。于是,在班主任专业化研究组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各个层面的班主任研究共同体,围绕共同关注的班集体建设问题以及班集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层操作和探索研究。

1.专家在我们校园,普遍问题集体研究

在我们校园,班主任研究共同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是专家。对于班主任普遍会遇到的问题,采取集体分析和研究的方式进行操作,专家集体讨论解决的方案。针对学生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谁有办法,谁就是专家。

如令老师头疼的学生经常不做家庭作业的问题,请看专家们支招:“可经常电话提醒作业内容和家访,可利用正强化的方法鼓励学生”、“任课老师可与班主任老师通气协商作业的轻重缓急”、“对一些经常反复的学生,老师、互帮小组同学可采取紧盯不放的办法”……又如,关于学生成绩升降不定的问题,老师们共同总结:“一要充分考虑成绩升降的偶然性;二要充分利用上升的机会给予鼓励;三要冷静分析下降的原因并对症下药。”再有对调皮捣蛋的学生采用角色体验教育,通过创设活动情境和提供多种机会,让他承担积极和满意的集体角色。如让破坏纪律的体验“纪律值周班长”角色,让乱涂乱画的体验“板报设计”岗位,通过集体评价获得对其个人在集体生活中的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激发其自身的发展动力。

由于这些方法是老师们实践经验的总结,通过共同学习和相互借鉴,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2.专家在我们级部,年段问题年段解决

对属于学生某年龄段或某个年级班级的问题,级部的班主任老师就是专家,就在年级共同体里分析与研究解决。

如我们发现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约束力差,上课时经常是不到3分钟,有些孩子就坐不住了。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经过同年级专家的会诊、探讨,我们先是确定了“练坐”、“训话”、“表扬”三种方式,不过效果并不持久。从幼儿园调来的苏老师介绍了一个方法:“让学生做指挥自己的司令员,当自己要开小差时,就给自己下达一次命令,一节课内命令次数越少,说明司令员当得越棒。”有了这把适合低年级孩子心理的“金钥匙”,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自我约束力果然都大大提高了,大家都称苏老师是专家。

3.专家在我们身边,特殊问题个别处理

对某个学生或某个活动中出现的非常突出的问题,你、我、他就是专家,特殊问题,个别分析与讨论。

例如,班主任张老师发现班上六年级女生小云通过网络和一名21岁的陌生男子会面。高年级学生网恋的问题虽然是个别问题,但值得注意,不能让其蔓延开来。德育分管领导与该班主任立刻组成小型共同体进行深入讨论并拟定了方案。首先,由班主任采用悉心长谈的方式,了解事发原因。原来该生成绩不理想,得不到同学认可,于是想通过网络来弥补心灵空白。接着,寻找闪光点。该生平时擅长唱歌,于是在专家建议下,张老师利用班队课组织了一次歌咏比赛,小云的歌声征服了大家,她也从此找回了自信。学校举办艺术节“三独”比赛,小云获得独唱银奖。小云把全部心思转移到了学习和课余唱歌上,自然就断绝了与网友的交往。期末成绩大有提升:语文91分,英语85分,数学也由原来的“红灯笼”换成了70分。专家张老师“悉心长谈、群体调查、转移视线”的操作方式在班主任共同体中得以推广,解决了许多个别特殊问题。

4.专家在校际间,学校问题互动解决

不同学校班主任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发挥校际班主任研究共同体的作用,互动解决。

2007年5月,由滨湖、胡埭、蠡湖、马山、河埒、稻香五所小学组成的校际班主任研究共同体四十余人汇聚在河埒中心小学会议室,进行了以“新课程背景下,通过创新班级文化、加强班集体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为主题的研究。五所学校的班主任代表结合自己的工作案例,分享了班集体建设中不同的感受与收获。蠡湖中心小学苏老师用“今天我不吃口香糖”,姚老师用“十元钱风波”的生动案例介绍了班主任工作经验,得到了充分肯定。校际班主任研究共同体的成立,为各校班主任提供了交流互动的新平台,促进了他们对自身工作的反思,切实增强了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

班主任们还认识到,建立和谐的班集体,让每个学生和谐发展,就是通过班风建设、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现在我们还有由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家长委员会代表、学生代表、社区关工委领导乃至企事业社会各界代表加盟组成的大型共同体,以研讨解决班集体建设中诸如外来打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假期青少年教育问题,学校、家长和孩子的矛盾冲突等种种问题。

各个层面班主任共同体研究氛围浓厚,影响和激励着每一个班主任共同自愿参与新时期班集体建设中新问题的研究,唤醒了他们强烈的价值与渴望,“我为尚德师,育人是我责”,班主任拥有了源源不断的内在驱动力。通过班主任共同体这个助推器,班主任们互相帮助、互相切磋,达到了解决问题、共同成长的目的,也促进了班集体建设的加强和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目前学校已有五个班级被评为区优秀班集体,六名教师被评为市(区)班主任能手、新秀和优秀班主任。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位班主任都成为托起明天太阳的使者,让每一位班主任都成为百步之内的菁菁芳草。

二、班集体建设的催化剂:

集体性游戏的开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重在说教,效果并不明显。心理学家认为,任何事物都需遵循规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小学生大量的学习是在做游戏中完成的,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因此,蠡湖中心小学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通过开展各种集体性游戏,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优秀品德的养成和优秀班集体的塑造方面收到了一定成效。

蠡湖中心小学的集体性游戏有着长久的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学校就与日本爱知县小学结成友谊学校,通过挑丝杠、跳方格、抛铁环等传统游戏进行交往,2008年再次接待了日本访华代表团,开展了轮椅排球、吹气球等游戏,发挥游戏的育人功能。近两年,蠡湖中心小学以游戏为德育亮点项目,在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和优秀班级体形成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通过集体性游戏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游戏,可以促使学生明白许多道理,养成许多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蜘蛛织网”游戏能使学生树立班集体的概念,养成自觉遵守班级规范准则的行为;“小小银行家”游戏能够促进孩子养成不乱花零用钱的习惯;“110警察”游戏则督促孩子及时改正不好的行为……

下面就谈一个我们通过游戏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生动案例。

我们学校是一所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到全校学生总数的70.06%。由于地域习惯差异,加上大部分家长为生计奔波无暇顾及孩子,孩子的卫生习惯很差。虽然老师三番五次地进行教育,大队部每周也进行卫生抽查,但总解决不了问题。

如何根治陋习,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德育处从实际出发,决定“以毒攻毒”,组织开展一次“我是懒花猫”的游戏。游戏规定每个人做一天“懒花猫”,从早上、中午、晚上吃完饭到上床睡觉不洗脸也不擦嘴。第二天晨会课交流当懒花猫的感受。结果100%的学生都觉得非常难受,很不自在。这次深刻的游戏体验使学生从中明白了好习惯就是“不这样做就会觉得痒痒,觉得不舒服”这个简单而又深奥的道理。现在我校的“懒花猫”都变成了爱清洁的小猫咪了,如果发现谁又犯了“老毛病”,只要提醒他一声“是不是又要当一次‘懒花猫’了”,他准会立即把头摇得像波浪鼓似的,马上改掉毛病。渐渐地,良好的卫生行为被经常化、巩固化,就成为不再需要外在监督即可自觉实现的好习惯了。

玩是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在玩中实施教育,在做中体验进步,往往比反复的说教来得更有效。

2.通过集体性游戏促进优秀班集体的形成

每一个学生个体都离不开班集体,个体会影响集体,同时班集体的好坏也对每一个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良好的班集体中,学生很容易形成优良的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曾通过组织“蜘蛛织网”游戏帮助学生树立班集体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通过性游戏来促进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如“碧波鲤鱼”游戏,材料只需一根3米长的绳子。两人各执绳子一端作碧波,按胸―腰―膝的顺序降低位置前行。当绳子掠过各鱼队时,鲤鱼则身体向后仰,通过碧波;碧波向下涌时,鲤鱼则须弯腰或跳起,碰到绳子者淘汰。

第一次比赛,老师特意没有强调每组同学需要互相配合、共同协作。尽管同学们上弯下跳,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没过三招,就有同学碰绳,于是出现了相互责怪,甚至推推搡搡的现象。在以失败告终的情况下,老师因势利导,和大家共同分析为什么会玩得不开心。经过讨论分析失败原因,学生明白了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完成“碧波鲤鱼”这个游戏任务,每一个人都要走好每一步,并且要帮助组内其他人走好每一步。在碰到问题时不能一味责怪他人,行为语言要文明,要换位考虑别人的感受。各队经过总结经验教训和几次练习后,老师再次组织游戏比赛。两组队员全力以赴投入战斗,“快蹲下!”“起跳!”队员们步调一致,最终两队旗鼓相当。这次不管胜与败,同学们都体验到了游戏的无限乐趣,更重要的是从中懂得了以礼待人、精诚合作、与人友好共处等道理。

我们还组织开展了“赛龙舟”、“无敌风火轮”、“怒海逃生”等一系列集体性游戏,在游戏中,学生不断发现并改正不文明行为,逐渐养成了诚实守信、不怕困难等良好的行为习惯,班级也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在前年举行的全市青少年集体游戏创意大赛中,一共四只奖杯,我们蠡湖中心小学携手长桥民工子弟学校组成的“雄鹰参赛队”一举拿下了三只奖杯。如果没有一年一度的游戏节,没有平时的集体性游戏,没有很好的合作精神和守序谦让等品质,这样骄人的成绩是不可能获得的。

游戏的确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得到的经历和体验,将使孩子终身难忘,它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班集体的形成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育,没有生硬的灌输,不露教育的痕迹,心育和德育有机结合,如拂春风,润物无声。我们不禁想呼吁:让游戏走进孩子的心中,让游戏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让孩子在游戏中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品德,让游戏促进优秀班集体的形成……

第3篇:优秀家校合作案例范文

关键词:工程造价;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工程造价行业对人才需求量很大,但由于工程造价关系到建筑企业经济收益与社会地位,所以对人才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求毕业生具备扎实的工程造价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针对这个现象,学校应该明确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校企合作,聘用“双师”型的教学团队,从市场需求出发,以培养专业职业能力强的人才为教学目标,下文将从当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出发,进而分析如何构建完善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目前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1.1、校企合作并未完全落实

校企合作是指,企业为高校提供教学所需资源、为学校提供人才培养实践机会,确保学校有足够的资源来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优秀所需人才,通过双方合作来达到双赢。但目前国内很多校企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校企合作经验,缺乏可以借鉴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导致校企合作一直未落实。高校作为校企合作的组织、策划以及主导者,在校企合作中处于主动地位,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投资才能寻求到稳定合作企业,这给高校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与资金压力。

1.2、实践教学不够完善

建筑企业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但目前高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践教学还不够完善,学生的实践经验缺乏,导致自身投入工作较难,很难适应建筑企业岗位,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当下社会中落后甚至被淘汰。工程造价专业不同于其他课程,其社会工作岗位对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但学校安排的实践课程较少,理论教学课时所占比例较大。不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的结合教学,不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导致很多学生具备扎实的工程造价专业知识,但动手能力差,在工作中无法运用自身掌握知识。另外,学校提供给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较少,社会实践经验是当下企业比较看重的毕业生能力,很多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掌握牢固,但却不能适应企业工作环境,无法发挥自身能力。这些都是缘于学校的实践教学不够具体、完善,学生无法通过在校期间的实践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1.3、教学团队综合素质不够高

教学团队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学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水平,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影响因素。随着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投资也增多,尤其是逐渐重视打造双师型的教学团队。但目前,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团队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工程造价专业是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而诞生的新学科,相关专业老师较少。其次,学校的工程造价专业老师往往都是工程造价专业毕业学生,自身专业知识很熟悉,但是缺乏社会工作经验,所以在安排实践教学时就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目前,已经有很多学校意识到配备社会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质量提高相当重要,尤其是对于实践教学而言。所以,大部分高校已经聘请了具有相关经验的社会工作者来校兼职。这部分兼职老师,具有多年丰富的工程造价经验,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与帮助,但由于这部分老师没有经过专业的教学培训,很多老师无法将自己的能力及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实际教学效果并未达到预期。学校要想提高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质量,还需要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完善,保证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质量。

1.4、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存在缺陷

实训基地作为学生在校期间实践的主要场所,决定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状况。但当下很多高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训基地规模较小,大部分学校由于资源有限,实训基地通常是几个专业共用的,所以实训基地不具备专业针对性,与教材内容不配套,学生无法从实训基地锻炼自身实践技能,无法充分运用理论知识来进行实际操作;另外由于资源有限,学生实训课程安排较少,学生个人操作时间更少,加上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相关硬件软件设施更新较快,学校却未做到与时俱进,导致学生掌握的实训技能与当下社会岗位之间存在差异。这造成了很多高校毕业生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出现问题的现象。

2、工学结合的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措施分析

2.1、提高高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意识

学校作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场所,应该从社会岗位需求出发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与任务。认识到当下建筑企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从而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学校教学重要内容。

2.2、落实校企合作,确定校企合作机制

目前很多高校都有合作企业,但由于没有明确完善的合作机制,所以导致合作不稳定,校企合作的效果也没达到。学校应该选择彼此信任的企业来落实校企合作具体事项,当中应该包括企业对学校的资助项目、内容,为学校提供学生实践、学习的平台,包括提供企业优秀人才为学生进行实训课程教学。包括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的方式、专业性、数量、质量,彼此通过书面模式来完成相关细节确认,明确双方责任与利益。最终,在实际教学中按照合约实施,通过校企双方合作来提高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确保企业拥有大量优秀人才,达到双赢局面。通过成功合作案例,学校会吸引大量的相关企业来进行双方合作,从而丰富了学校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还通过向企业提供人才来缓解本校学生的就业压力。

2.3、完善实践教学模式

学校在安排实践教学时,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完善。首先,应该加大实践课程比重,以往由于比较侧重于理论教学,所以实践课程较少,学校为了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应该加大实践课程比重。其次,实践课程教学课时安排应该与理论课时相对应,很多学校习惯将实践课时安排在一起,老师需要安排一部分时间来复习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再进行相关实践教学。这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加大。学校可以安排理论与实践课程的交叉,在理论教学完成后,及时进行实践锻炼,不仅巩固理论知识,还锻炼了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其三,除了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训练,还应该多提供社会实践机会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了解当下行业发展与知识需要,从而调整自身学习方向与态度。

2.4、打造双师型的高素质专业教学团队

教师团队作为知识传授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其综合素质影响着学生的专业水平与动手能力。学校在聘用工程造价专业老师时,应该要求具备相关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相关社会工作经验,确保老师具备较高素质。针对很多老师都只具备专业知识,且毕业后就从事教学,社会工作经验缺乏,学校要安排老师定期到企业参加培训与参观,以便老师可以胜任实训教学工作。针对学校聘用的兼职老师,学校应该注重组织这部分老师参加教学技巧学习,让老师可以胜任教学工作,将自身工作经验与知识准确无误传输给学生。就此,学校可以使用专业老师与兼职老师相互搭配教学的方案,来确保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都处于较高水平,同时老师间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有利于教学团队的合作、素质提高。

2.5、加大实训资金投入,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训基地尽管可以与其他建筑专业共用,但由于资源有限,造成实训机会较少,影响学生实训能力培养。因此,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根据专业学生数量,在校内外都建立起实训基地,从而确保学生拥有充足的学习资源。

3、结束语

学校在当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工学结合。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大量工程造价优秀从业者,满足建筑企业的人才与发展需求。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侧重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造成很多学生毕业就业过程中无法运用知识,实际工作技能较差,不能顺应社会岗位需求。学校只有构建完善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确保学生在积累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学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理论知识,从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对此,学校应该具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落实校企合作,完善实践训练,配备双师型教学团队,加大实训基地的投资与管理,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必学.推进学制改革,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4.

[2].刘欣.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摭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3.

第4篇:优秀家校合作案例范文

关键词 :Photoshop;美术基础;课程改革;渗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89-03

Photoshop是目前市场上最流行的、使用范围最广泛的图像处理软件。它以非凡的表现被广泛地应用到平面设计、美术、摄影、动漫、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出版印刷、网页设计等众多领域。因此,它也成为了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和多媒体艺术设计等专业的主干课程。对于“Photoshop图像处理”等Photoshop课程的教学,许多专业教师普遍感到:其实际操作性强,软件的使用看似好教,但教学效果却始终不能通过学生的作品得到良好的体现。存在学生“只会模仿、不会创作,只会操作、不会创意”的问题。问题是多方面的,有学生个人兴趣不同、审美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也有教师教学方式呆板等问题。许多教师苦于找不到好的教材、教法,以便在尽可能少的时间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我院根据在多媒体科技公司工作的毕业生的反馈,历经数年进行了Photoshop教学方法与内容的改革探索,现将收获的经验展示出来与同仁分享。

明确正确的教学目标

根据多年来用人单位的反馈,多次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举办的闽台高职院校联合师资培训中专家的共识,从事多媒体设计,工作时间、技术不是重要的,而创意、创新才是最重要的,学生的跨域、整合能力十分重要。

我们将Photoshop课程的能力目标定位为:不仅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Photoshop基础知识和各种工具的使用,更重要的是掌握Photoshop图像处理、图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具备灵活使用Photoshop知识制作出符合要求又具有创意的图像的能力。这就明确了学生学习之后不仅仅是熟练的工匠,还要能自主进行图像处理与创作。

大刀阔斧地进行课程改革

我们共进行了三次课程设置的调整,每一次都及时进行总结与分析。

第一次调整,将“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拆分为两个阶段: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与案例式课程的指导。结果发现,学生确实在运用Photoshop进行图像处理技法上熟练程度得到很大提升,但许多学生还是限于“工匠”式的模仿,创新能力仍然很弱。

第二次调整,致力于让学生应用Photoshop做出各种绚丽甚至超越意想的艺术效果。它要求学生具备色彩搭配等相应的美术基础知识,这就需要与美术专业教学结合起来。于是,我们在多媒体专业培养方案中引入了“电脑美术基础”课程。这样就进行了三个阶段课程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确实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学习上较被动,学习兴趣不浓,上“电脑美术基础”课时,对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美术基础知识普遍感觉偏理论,甚至个别学生在做手工作业时有厌烦情绪。另外,随着高职院校课程对各科目实践实训、毕业实习课时要求的提高,“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基础课时被要求压缩,影响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由于Photoshop的图像处理功能异常强大,编辑手段和技巧层出不穷,基础知识不牢固,导致学生在图像处理技能与熟练程度下降。

第三次调整,我们将Photoshop基础知识,如基本工具的使用,引入“电脑美术基础”教学。例如,Photoshop在色彩教学中的运用,不论是在红、黄、蓝三原色的调配,还是纯度色阶变化、色彩对比等,都能以直观的形式表现色彩构成各个方面的知识。对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等元素的构成,如重复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学生可以通过Photoshop中绘图工具(如直线工具、曲线工具、圆形工具等)绘出一个基本型以后,按设定的骨格排列方式,选择某些编辑命令,如复制、粘贴等,较快完成课堂作业,避免了人手制作中枯燥的重复劳动。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完成了从手工设计到思维设计的演绎,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压缩了“Photoshop图像处理”基础课的课时。教学重点转到“Photoshop图像处理”后期课程与实训进行典型案例剖析与项目式创作指导。自编教材并尽量采用本院学生创作作品作为案例,同时结合美术基础知识演绎。这种相互渗透方式能在较短时间内多方位地引导学生学习,以全新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目前来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积极自编教材,进行内容整合

我们选用过许多市面上现成的教材。目前,教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教程式的,以传授Photoshop软件基本应用与技巧为主,用案例进行辅证。这一类教材的优点是基础知识介绍得较详细。但应用案例偏少,学生能较熟悉软件的工具,但灵活应用的能力不能得到较好提升。在做设计时,由于缺乏基本美术知识,通常会犯许多常识性错误,如做产品销售包装设计常是三无产品(无商标、无品牌、无产家),没有产品货架印象、立体效果不符合透视原理;做平面广告出现光线、阴影方向不一致等一系列问题。第二类教材为案例或称项目式的。此类教材案例较多,有的甚至是纯案例,通常会提供素材,并有详细的案例过程指导。此类教材的优点是:学生在其指导下能够做出完整的作品,有成就感,但由于许多案例涵盖的知识点有限,且缺乏设计的构思解析,更有甚者直接提供各种抠图好的素材与完成图,学生直接拼装即可完成作品,对作品构图理念缺乏理解,对Photoshop的学习变成“蜻蜓点水”式的了,对于Photoshop强大图像处理功能不甚了解,更谈不上工具、技巧的应用。

为此,我们决定自编教材,在“电脑美术基础”中添加Photoshop基本工具的教学与应用,在“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中渗透美术基础理念。首先,从案例的筛选入手,在教材前半部分精选出一些简单实用的案例,并尽量一例多变。教材后半部分选择涵盖知识点多的、符合美术观点的案例。在案例设计中讲解构思理念,讲解应用Photoshop技巧的目标,然后将每个案例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全部列出来,分析每个知识点的难易程度、适用范围,并提示另一种处理的差别效果。例如,制作一个汽车飞驰的效果,来反映奔驰这一自然现象,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制作:第一种方法是使用滤镜菜单中的动感模糊和辐射模糊;第二种方法是使用滤镜菜单中的风滤镜。对这两种制作方法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哪一种制作方法效果更佳,适用于物体的大小。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采用本院学生的作品作案例更能贴近学生。

实训的项目教材则按如下要求进行设计:能注重Photoshop与美术理论的渗透;能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需求有直接的关系;学生有独立进行规划或与他人合作的机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

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许多院校从事Photoshop教学的教师都是出自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软件不存在问题,但由于缺乏美术基础知识,在对学生的作品评价方面不能做到正确引导,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此,我院特地派从事Photoshop教学的教师参加美术基础知识培训,确保Photoshop与美术基础相互渗透教学的落实,让学生在美的艺术氛围中学习Photoshop。

课堂教学组织也是一门艺术

虽说现在Photoshop教学基本上是在多媒体教室或机房实现的,比较直观,但教学组织流程不同,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不相同。

首先,我们将学生优秀作品制作成视频,在第一节课进行播放,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其次,创造令人愉悦的课堂氛围,活跃学习气氛也是十分重要的。Photoshop操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很富有创造性的课程,可适用的教学法有讲授、案例、实操、小组讨论等等。课堂练习实例要尽量能让大多数学生在一节课时间内完成。这样能有时间让学生相互观赏与评价,就像教育家陶行知说的,要“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解放他的双手,解放他的眼睛,解放他的嘴,解放他的空间。”给学生提供主导课堂的机会,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则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告诉学生模仿到创新是学习Photoshop的必经之路,讲解案例要求涵盖知识点多,学生操作则采用让其快速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作品,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因此,设计学生练习题也考验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我们分别从广告、照片处理、CI企业形象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产品界面设计、网页设计类中选择有代表性作品进行剖析,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够较好地理解作品的构图、色彩搭配、主题等各类图像的主流设计风格。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实验教学环境

在当今信息时代,多媒体信息网络迅速发展,在网上Photoshop基础教程比比皆是,应用技巧层出不穷,为学生提供了方便的网上学习条件。基于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到网上去查找同一种目标的多种设计方法,如火焰字、人物抠图等,让学生比较查找到的方法。还可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多欣赏中外文学、音乐、影视、绘画等艺术作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这些对学生创作是非常有益的。

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学生,几乎人人都有一款带有拍照功能的手机。基于此,我们尝试建立学生多媒体工作室,让学生在服务实践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软件运用能力。

在考核评价中培养学生的美感

许多高职院校“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仍采用笔试和机试两种形式相结合的考试方法,但重点已经从过去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记忆进步到注重技能的掌握运用。但我们认为,考试只是在限定时间内考核共性的、统一的技能熟练度,学生容易过多注重教条式操作。实际上,在项目实训中更能反映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也更能表现出学生的潜能。为此,我们强调实训在学分中应占更多比重。为防止抄袭,我们要求学生在实训中,用书面写出创作作品的主题、构思以及步骤,这也是对其美术基础知识的一次总结。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也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对Photoshop课程的评价方式,我们主要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三种形式。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经常可以发现,部分学生的作品或多或少都存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指导教师及时发现指导,但在评价时多对优秀作品进行表扬与展示。作品美,美在哪,不足的地方有哪些,应尽可能让学生自评,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快乐。

Photoshop是一门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课程,它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要求高,同时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相应的美术基础也有较高的要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绝不可简单呆板地只教会学生设计绘制几个实例就了事,更要注重Photoshop与美术基础的结合性,应该不断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提升自己的美感。

参考文献:

[1]郭琦.引入美术设计思想的Photoshop课程教学方案新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7).

[2]叶爱英.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12).

第5篇:优秀家校合作案例范文

班主任工作案例1:“一个修正带卷成的大球”

2011年11月25日星期五的大课间,我和往常一样前往班级查看,但刚走到门口就听到班级里男生传来的“给我,给我”的欢叫声,起初我还非常好奇,学生们在传什么东西呢?进入班级后才发现学生正在互相扔一个“球体”,虽然平时我也看到学生们用修正带卷成的小球,但从没看到如此大的大球。放在手里掂掂分量感觉很重,简直可比“铅球”啊,我想到刚才学生们传球的动作,心中突然“不寒而栗”,于是立刻阻止了这样的传球游戏,我当即没收了这个“球”,并查明了球的主人是周晓磊同学。下午的一节班会课上我准备了两块瓦片,并再次带着这个“球”进入班级,我把两片瓦片叠放到地上,叫来了周晓磊同学让他把球从1米高处落下,在一声“轰”的压击下,瓦片被压得粉碎,同学们顿时发出一片惊讶声。过后我要求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实验一起来分析上午大课间的扔球游戏可能带来的危害,很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同时球的主人周晓磊同学和一些参与者都低下了头,认识到了事情的重要性。

事情分析与处理方法:修正带是用来修改字迹错误的,学生为了方便把已经使用过的废带子卷成小球,这也算是一种创新,但是把球做大后作为游戏的工具那就存在了一定的危险性,如果老师发现这种扔球现象只是一再的没收,那就起不到禁止和教育的作用,学生的娱乐和好动心依旧可能出现这种危险游戏。所以通过瓦片实验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后就能起到很好的启发教育作用。从那以后班级中也再没有出现过类似现象,反而有的同学把球分成了大球、中球、小球摆放在一起组成了一件班级的艺术品,这也是他们聪明智慧的又一种体现。

一、“以爱动其心”,爱心教育需要点艺术

班主任的“爱”是有别于父母的“爱”的,因为这种爱心时时渗透着教育的使命,因为它的实施需要精心的策划,它是一门管理的艺术。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在实施爱心教育时,往往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巧妙的方式。这说明爱的方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既有针对性,又有灵活多变性。总结15年的班主任爱心教育经验,感觉实施爱心教育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科学合理,把握分寸

师爱,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鼓舞学生健康成长,奋发向上,但师爱不是溺爱,应该科学合理,把握分寸。与学生过分亲密“嘻嘻哈哈”、“打成一片”的现象并不十分合理,因为“物理距离”与“心理距离”是不同的概念,表面现象上的热乎,未必真正能拉近学生的心灵距离。中学阶段的学生是人的世界观形成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自制力较差,是非概念不分,当他们遇到困惑时,他们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一盏心里的“明灯”,能给他们指明正确的方向。而班主任的教育就充当着这样的角色,既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感,又要向他们提出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和成长要求,督促他们去实践。班主任在平时的管理中如果一味的追求“亲密合作”,那只会形成不良的班风与学风,最终造成不良后果,失去教育的意义。

2.公平无私,不能偏爱

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平等的权利,班主任对他们应该一视同仁,决不能以个人私情或好恶标准去衡量一个学生。学生们都希望老师能关心自己,重视自己,或许正是出于“表现的欲望”,有的学生故意做出一些不合常规的事情,来引起老师的关注。如果班主任只偏爱部分优秀生,必然会强化他们的自负心理,从而养成他们只能接受表扬而不能接受批评、经受不起挫折的脆弱心理;同时又会引发和加剧后进生的自卑心理与逆反心理,班主任对他们越冷漠、越粗暴,他们受伤害的程度越深,同班主任对着干的劲头也就越大。长期下去,势必严重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和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因此班主任的爱必须公正公平,把“爱”撒到班级的每个角落,让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有一片温暖的阳光。

班主任工作案例2:“他是个篮球迷”

2011年9月1日,这是新生第一学期报道的第4天,在这4天中我发现了一名叫“吴逸辉”的男同学始终在早晨有迟到几分钟的情况,每次到班级总是急急忙忙,并额头伴有汗珠,手里提着衣服,于是我便主动询问他老是迟到的原因,他也毫不隐瞒自己喜欢早晨打篮球的习惯。对于他的再三迟到,我没有对他进行严肃的批评,而是通过先前教过他的老师了解了他初二时期的一些表现情况,对他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9月5日星期五,我故意一早便到了学校的篮球场,发现他正在和几名同学打篮球,当突然见到我出现在他面前时,他一脸的尴尬,而我却接过篮球打了起来,凭着自己先前的体育经验,三步上篮一下就把球投入了篮中。我把球传给了他,他先是一愣,而后知道了我的用意,也进行了三步上篮,立定投篮,可是几次恰恰均没有进球,或许是他紧张的缘故,这也正合我意,几次下来他便把球给了我,说:“老师,我不打啦”,看他一副满脸失望的表情,我及时进行了安慰,带着球一起来到了办公室中,我问他“你喜欢打篮球,喜欢体育活动,这点同学都知道吧,你对一个星期后的班级体育委员一职选举有没有把握呢?”他听了后很是开心,并表示了自己在班级中有一定的号召力,很有把握担任体育委员一职。看到他很自信,我也没有表示什么,全看一周后同学们的自我选举了。9月8日星期一第一节课按照计划便进行班干部的选举工作,但吴逸辉同学却没有被选上体育委员一职,我也替他感到遗憾,事后我再次找他谈话,他和我表达了当时的感觉“恨不得一下钻进泥地里去!”我及时对他进行了落榜分析,同时借机对他进行了思想转化教育。让他明白了重视“纪律观念”和“集体意识”的重要性。事后表明他改变了很多,在学校的体育运动会中也为班级争得了很多荣誉,学习成绩也较先期有了很大的提升。先期的许多老师向我反映“吴逸辉同学与初二相比完全变了一个人”,我很高兴。

事情分析与处理方法:学生爱打篮球,爱好体育活动,这正是这一年龄段活泼好动的体现,我不应该阻拦,但是他不遵守到班上课的时间行为却是要进行教育的。该生在初二时就不好好学习,更本没有纪律观念,也曾和老师发生过冲突,用他的话说:“我是个不求上进的无赖”,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你还是靠“发火”的管教方式是无济于事的,弄不好还会出现“对立情绪”,更不利于今后的教育。但我始终没有放任他的行为,也没有放弃对他的希望,反而与他一起制定了一套“帮教计划”,总的要求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虽然帮教期间也曾有过反复,但相比以前已经“变了一个人”。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二、“以严导其行”,需循循善诱

第6篇:优秀家校合作案例范文

一、高职行政管理专业教材的现状及不足

(一)教材内容适应性不强

职业教材适应性的内涵包括教材的适合性和适用性。美国著名认知派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认为:教材的内容和编写除了要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性,还要注重学生个性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因此,高职专业教材的适合性不但要考虑学科知识的背景要求,而且要适合高职学生的年龄、个性和心理发展特征。相对普通高校学生而言,高职院校在教育层次、类型、培养目标和生源结构的差异,使得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和方法,以及专业兴趣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学生虽然文化水平总体偏低,学习目的性不强,动力不足,但是他们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许多行政管理专业教材内容陈旧,要么是本科教材的“减肥”,要么是中专教材的“增肥”,亦或是授课老师自编的“嫁接变异体”,难以真正适合高职学生发展特点,不能满足高职教育需要。高职专业教材的适用性需要教材能适应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教材要立足行业,把握最新科技成果并及时纳入教学内容,以适应行业企业发展对一线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教材的内容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能够真正契合企业人才需求实际。由于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起步晚,课程设置和教材沿袭本科问题严重,教学内容大、空、全,理论偏深,实用性不强,不能体现高职教材的“知识够用”的特点。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因缺少对产业、企业的前期调研,严重滞后于行业发展需求。专业教材的编写大多是高校教师闭门造车的产物,缺乏系统的实训项目设计,使得学生的技能训练没有载体,更缺乏系统性,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也往往流于形式。培养的学生很可能陷入了理论不如本科、技能不如中职的“夹心层”的尴尬境地,学生的技能要求难以与岗位迅速融合,无法满足服务第一线对高素质、高技能行政管理类人才的要求。

(二)教材选用标准不一

目前,全国共有66所高职院校设置行政管理专业。大多数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特色不鲜明,进而影响专业课程的规范设置和教材选用标准的统一性。各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随意性大,课程设置往往照搬本科课程模式,缺乏高职特色。教材编写未能真正突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羁绊,没有形成统一、成熟、具有高职特色的内容结构体系。各专业课程所使用的教材自成体系,缺乏沟通衔接,导致部分教学内容重复,授课教师对同一问题的理解角度不同、深浅不一,结论也会出现偏差,容易给学生增添学习负担和理解障碍。现用教材中,无论是权威性推荐教材,还是自编教材,理论性教材居多,与之配套的实训教材较少。而实践教学在高职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实践课时占总教学时数的比重越来越多,实践教学各地差异较大,教学规范性不强,标准更是难以统一。虽有少量教材附有思考题,也只能供学生巩固课堂教学知识,难以满足学生技能训练要求,影响学生岗位综合应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教材形式灵活性不够

现行高职行政管理专业教材大多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除了纸质教材,与之相关的多媒体电子教材要么质量不高,要么就没有;配套的学习指导书、实验指导书、教师参考书的普遍缺失,使教材的应用很不方便。同时,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教材相互分离,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少了现场操作和实践模拟的练习,领悟不深,印象不深,很快就会遗忘。而实践教材,少了理论知识的引导,原理规律的启发,使得各个实践项目相互隔离开来,缺乏知识的系统和规范性,学生的操作水平也难以实现质的飞跃,很难成为真正的行业能手和职场高手。很多教材编写风格单调,往往沿袭学科知识体系来编写,章节逻辑清晰却很老套,内容素材详实却不适用,案例材料选用缺少情景性、针对性,实训项目的编写也因场景性、操作性的不足形同教材中的“鸡肋”,用之无趣、弃之可惜。受选用教材的限制,任课教师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窘境,其教学方法简单,学习方法指导性不够,灵活应用性不强,难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效率往往也不高。

二、“校企协同”的内涵

“协同”一词源于希腊文synergetics,意为共同工作。20世纪70年代,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物理教授哈肯(Hakan)首创协同理论,并用于描述各种系统和运动现象中从无序到有序的共同规律。哈肯的协同论认为,一个协同系统可以有多个序参量,序参量之间相互竞争、合作。当众多子系统处于无序状态时,各子系统各行其是,难以形成序参量;当外部环境达到一定水平时,各子系统间相互合作,协同效应应运而生,促使序参量的最终形成。校企协同是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进行有序架构,实现系统内外良好沟通、交流、合作,有效培养人才的过程,是集实践型、应用型和创新型能力于一体人才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本质就是合作育人。校企协同是高职院校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内在需求,是实现能力本位教育的必然途径。能力本位教育通过对职业角色活动的全面分析,以学员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能力为基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导地位,真正促进学员职业实际能力的形成。校企合作是一个涉及政府、企业、行业和学校的有机系统,各系统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合作,当外部环境达到一定水平时,系统间相互影响进而产生协同作用。这种协同作用超越各子系统自身的独立作用,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发生质的飞跃,拉动效应明显,将有效促进校企合作系统整体效应的最大提升。校企协同使学校、企业实现功能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产生优于双方资源要素简单叠加的协同效应,协作机制得以全面深化,协作层次更深、水平更高。学校通过聘请行业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共同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圈定职业能力,并以能力为本设置各相关课程,确定合适教材,以真正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三、“校企协同”视阈下的高职行政管理专业教材建设路径

(一)创建校企协同中心,完善教材运行机制

首先,构建校企协同中心引领教材建设。2011年4月,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积极推动校企协同创新建设,鼓励校企深度融合,促进资源共享。各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建设实情,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政府合作力度,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为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研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撑平台,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局面。专业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课程是实施专业建设的基础,教材是课程建设的载体,教材建设是校企合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其次,健全责任机制。在校企协同系统中,政府负责制定校企合作发展规划,为高职院校的办学和行业、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实情,确定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规范各专业主干课程,使高职院校有所遵循。行业组织承担制定和实施行业发展规划的职责,是联系学校、企业和政府的桥梁与纽带,利用行业发展信息资源促进校企合作,对职业院校的专业调整和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的建设、教材的编写起到规划和协调作用。企事业单位直接为高职院校提供更多的岗位群信息,围绕岗位群中的工作任务提炼出各岗位的核心能力、通用能力和基础能力,并转化成学习领域,衍生出各专业知识点,为专业教材内容提供依据和素材。高职院校作为协同系统中心最主要的主体和受益者,需结合自己实情,将各合作主体的行业发展信息、岗位信息和能力要求及时消化提升,形成专业能力知识模块,渗透到课程体系和教材中。最后,明确教材选用评价机制。高职院校要紧跟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高职行政管理教材建设应当体现区域性、行业性、职业性和适用性。教材编写小组成员要迈出“象牙塔”,踏入社会,深入企业现场调研,积极获取行业发展动向信息,并邀请相关行业专家一同会诊,明确教材的编写、采购、选用和评价标准。对拟选用的教材按照区域性、职业性、能力性等标准认真审查,严格把关。同时,要特别注意选用一些内容合适、案例新颖、结构合理、形式活泼的优秀精品教材,以确保选用教材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二)明确高职行政管理专业教材的定位

2000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材内容提出编写要求。意见指出专业课程教材要注意其针对性、实用性。2006年颁布的《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规范教材评价选用机制,确保高质量的具有高职特色教材进课堂。2010年颁布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出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企业直接参与教学等措施促进校企的深度融合。不难发现,高职教材从适需教材———特色教材———合作开发实训教材,再到企业直接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的变化轨迹,越来越清晰地表明教材建设必须适应课程改革发展要求,必须明确教材的行业企业属性。首先,正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体系。通过来自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基层政府、科研机构、高职院校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论证分析,明确高职行政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公共行政+企业行政+商业行政”复合式人才,需要注重学生政策、法规执行能力和办公室行政事务操作等能力的培养,这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能力本位性。其次,正确定位教材的内容。教材建设与专业建设相联系,与课程体系开发相结合。要使高职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实用性,需要更加注重构建以岗位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依据各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要求设置课程,使课程实施技能更加契合企业岗位标准。教材编写内容需遵循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原则,加大实践环节设计的力度,充实更多的实训教学内容,以保证学生充足的岗位实践机会。最后,准确定位高职学生学习基础。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环境、学习品质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虽然彼此年龄相仿,身心发展有共性的规律,但高职学生有其特殊的个性特点和学习习惯,教材编写应多考虑高职学生实情,尽量降低教材的理论深度,增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专业教材编写队伍建设

教材编写队伍是教材建设的关键因素。传统高职行政管理专业教材大多由学校教师单独编写,大部分高职教师缺乏从事本专业的实践经验,编写出的教材难以贴近岗位要求,针对性不强,质量不高,生命力不长。组建一支既有理论教学经验,又有丰富实践技能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编写团队,是开发优质高职教材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高职教师定期走进企业参加挂职锻炼,掌握最新行业发展信息和岗位能力要求,提升自身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和教材编写成员,理论联系实际,缩短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距离。高职教师了解学生特点和学习基础、熟悉高职教学规律和教材编写规范,而企业能工巧匠熟知行业的新规,掌握职业岗位群业务流程,了解岗位群所需的能力结构并将其模块化,工作案例丰富多样,信手拈来,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实现功能优势互补,既能反映行业职业的要求,又能反映教育教学的要求,教材内容更贴近岗位实际,教材质量更高。

(四)加快立体化教材建设步伐

第7篇:优秀家校合作案例范文

1.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市场发展的需求不适应目前,大多数高职平面设计专业在教学中还是采用传统的一言堂的课堂授课方式,注重书本知识的讲授,没有把市场的需求融入到实际教学中,教学方法老套,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没能发挥,没有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致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此外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非常讲究学生能动性的发挥的,应采取启发性、引导性、创新性的教学思路,只是单纯的理论教学,遏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掘,只会使学生完成的设计与市场对设计的要求越来越远。

2.教学设施及师资力量薄弱当然高职平面设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还包括教学设施不完善,教学实施匮乏,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等。如学校给在校生提供的企业实践机会太少,实习单位往往靠个人联系或老师介绍,形成个别作战的局面,实习中指导老师还不能到场,实习的头绪没有保障,使实习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师资问题也是遏制高职平面设计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多数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行高职的平面设计教学,没有参与企业一线的工作锻炼,缺乏从事平面设计相关行业的实践经验。

二、构建平面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

1.平面设计工作室教学理念——融理论于实践中构建平面设计“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根据高职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一方面,避免传统教学的弊端,融理论于实践中;另一方面,可调整进入工作室实践学习的学生的学习结构,如以CI设计课程为例,在工作室教学中可以拿企业的实际优秀案例进行讲授,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也可将学生根据CI的三大组成内容分为三个小组:一组工作室学生进行MI(企业理念识别)的训练,如以某个企业为例,让学生了解市场对该企业的需求,掌握同行业的发展动态,进行专业感知能力的学习和培养;第二组工作室学生在经营理念指导下进行BI(企业行为识别)的训练;如以公司为例,让学生了解公司的组织机构设置,经营目标、公关活动和产品开发等,进行专业行为知识能力的学习和培养;第三组工作室学生进行VI(视觉识别)的提升能力的训练,如以某企业为例,在企业MI引导下,让学生掌握企业基础识别系统和应用识别系统的创作设计,进行运用企业识别符号来设计企业独特形象的学习和培养。让学生在实际的项目环境中得到学习。

2.平面设计“工作室”教学的必要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育理论,平面设计专业建立“工作室”教学就体现了这一理论,它能够解决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适应的矛盾。平面设计专业作为实践性、技能性较强的专业,学生的未来前景和就业直接与他们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相关。平面设计专业“工作室”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操作的平台,这个平台中工作室的教师、学生和企业三者有机结合,教师把企业的设计案例引入工作室进行分析、讲解,同时带领工作室学生承担相应的企业设计任务,做到教学与行业需求,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实现了学生的在校学习与行业岗位需求“零接轨”的目标。同时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又培养了学生的实操和设计综合能力,综合以上可见进行平面设计工作室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3.“工作室”实践教学的优势(1)工作室的实践教学启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工作室”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和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它能更好的启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工作室教学中一般采用开放式教学,指导教师由专任教师和具有设计开发能力的行业专家组成教师团队,教学中指导教师经常会选用一些模拟与实战结合的项目训练学生;学生在“工作室”中既能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又可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积极动手的能力。(2)工作室的开放式教学培养教师与学生的群体协作精神和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较,“工作室”教学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实践平台,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项目开发和科研工作,学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实践设计。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零距离接触,师生间交流协作,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形成了良好的师徒关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力;同时,学生也可参与真实项目,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学习和协作,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广告设计课程为例,课前进行调研分析,确定工作室教学目标,以工作室名义与设计公司洽谈一个与课程相关的项目。教师可将接到的设计公司的真实广告设计项目以任务书的形式分解成一个或多个广告子项目,然后以项目导入的方式开展工作室教学。在整个项目教学中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广告设计项目的完成以小组团队的形式来执行,学生在本次广告设计项目中都是设计师,每个人明确自己在本项目中的角色定位,这样学生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得到训练,齐心协力地为项目的完成贡献自己的力量。(3)工作室的多元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工作室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它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训练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如情景体验法、案例分析法、模拟仿真法等。由于它是一种模拟企业运作的教学模式,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成为设计公司的经理,分配设计任务给学生,并提出设计要求,也可成为设计总监,对学生进行分组,监督学生完成设计项目,并给予指导,也可成为客户,对学生设计的结果做出评价,使得学生的设计思维根据教师角色的转化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岗位需求。当然在工作室教学中也可导入一些根据行业与市场要求的项目进行设计竞赛,通过比赛的方式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他们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工作室实践教学为我院平面设计教学带来的启迪

首先,工作室实践教学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它不仅为学校造就了一支勇于实践,专业知识扎实,具有创新意识的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意和实践动手能力,避免了教师和学生的眼高手低,使他们能够得到专家和同行的认可,进一步扩大了学校声誉。其次,“工作室”根据实践教学的理念编制专业课程,采用实践教学的理念来编制专业课程使教学任务和目标更为专业,对口,使得专业课程的设置都跟着市场走,真正实现了与市场的接轨,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可了解企业生产一线情况的学习的机会,无论从教学方式还是内容上都使专业教学做到了更为合理,有效,以适应将来市场的需要。再次,“工作室”实践教学强调与企业的有机联系,学生在工作室的学习都以企业的实际项目为操作案例,可以有机会让学生的设计作品转化为企业产品到市场上去流通,从这个意义上说,是真正实现了企业与学校的实质性合作。检验学习的成果能否被市场所接纳,这是高职平面设计工作室教学的真正意义。最后,工作室教学开发学生的创业心态。“工作室”实践教学使课堂教学从学校走向企业一线,最大限度利用相关行业单位的设备优势开展实践教学,弥补了学校实验实训条件的不足,为学校实验、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在此过程中,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公司运作的整个流程,掌握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和用人要求,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自我创业的心态。

四、结语

第8篇:优秀家校合作案例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合作研发;地方产业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5-0267-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5.130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直到现在还在严重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不少企业陆续裁减员工,不少的企业破产关门。危机的同时又给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创造了大好的时机,各个企业都开始致力改进生产技术,开展产业技术革新工作,产业升级、转型与技术提升成为中国经济的关键词。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为经济产业升级服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各职业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教育部在2015年的《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也适时提出了“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注重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指导性工作方针,配合中国经济的产业升级、转型与技术提升发展需要。而勒流职业技术学校顺应时势的发展,把握社会经济形势发展提供的难得机遇,积极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通过开设技术研究项目,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促使学校的办学借机、用势纵深发展。

1 创设良好的校企研发合作环境

1.1 专业(群)对接园区产业(群)

专业立校是我们重要的办学思想,专业的发展只有对接园区产业的发展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根据国家“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的指导思想。2012年,学校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了15位企业专家作为会计电算化等5个骨干专业的专业建设指导人,作为学校对接企业园区的组织机构,实现与勒流支柱型、引领型、实力雄厚的园区企业紧密对接。学校将坚持主动适应、适时调整、自我改造、积极开拓的专业建设原则,充分利用专业建设发展委员会的作用,听取各位企业专家的意见,对学校重点发展的专业做出准确的定位,打造贴近产业发展的品牌专业。如根据新兴汽车产业是勒流发展的支柱及优势产业、LED产业是勒流重点培育产业的地方经济发展的态势出发,学校将汽修专业及电子专业作为学校新的打造的骨干专业,从而壮大了专业的发展。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杨建国经理把他的工厂――杨锐非标自动化设备厂搬迁到我校,为我校电子类学生创造了宝贵的实习平台。到目前为止,学校已先后引进了三家企业作为我校的校内实训基地。

1.2 教学实施空间对接企业生产车间

我们将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行业紧密联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争取行业和企业对学校实训实验设备的更新和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提供指导和支持,实行教学实施空间对接企业生产车间。尝试将学校专业实训教学或实习环节内置到对口的模型企业,将学生课堂搬到企业,专业课根据企业设备、行业特点重新整合,使教学环境置身于真实企业。形成学生学徒化、教师技术主管化、企业师傅教师化的以实践为重的教学环境。培养出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熟练的岗位职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2014年,我校在原有校企合作先进模式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育人策略,以电气运行、模具制造等专业为试点,借鉴“现代学徒制”理念,在凯恒电机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企业课堂”,实行了学校与企业“双主体育人”人才培养模式。“企业课堂”模式将课堂设立在工厂中,将理论和实践融合在生产现场的真实环境之中,在现场讲解实际操作和解决生产问题,真学真做,真正体现了“学习即是工作,上课就是上班”的现代职教内涵。在“企业课堂”模式中,突显了“四个合一”,即“课堂与车间合一、师傅与教师合一、学生身份与学徒合一、学生的作品与产品合一”。改善了学校办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而密切了校企间的合作。

1.3 推行教师工作室对接企业研发室

学校将以成立的六大教师工作室为平台,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将聘请一批兼职的企业的技术人员,并让这些企业骨干与学校培养的名师进行学习结对,加强与企业研发室的合作。将学校的小课堂与社会的大课堂相融合,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丰富了学校教学的内涵。每年派出40多名专业教师到企业实习和开展产学研工作,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调动工作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利用好本校的设备、人才、技术等优势,开发勤工俭学、联合经营的新项目,深化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1.4 校企结合,进行共同创业

按照“前专业后产业”的思路,学校坚持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引进企业进驻学校,企业按生产要求提供建设生产车间的标准、加工产品的原材料和产品的销售,学校提供符合企业生产要求的环境、场地和设备,建立生产型实训基地,实训基地享受校办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企业选派人员管理基地生产经营,指导师生的生产、实践和实习实训,帮助学校建立实训课程体系;学校按照生产要求,将实训课程纳入整个教学体系当中,安排学生到基地顶岗实习,派教师到基地实践,输送优秀毕业生充实企业员工队伍,解决了职校缺乏真实生产场地和师生真刀真枪参加生产的双重矛盾。如与精壹模具有限公司合作办模具校内实训基地,生产的模具部分出口到澳洲和加拿大,该车间已成为学校模具专业重要的实训基地;学校还引进了“万里畅”汽修厂,该厂向外提供汽车美容,汽车维修等服务,成为学校汽修专业学生的实训基地,为我校学生能在佛山市取得“中职汽修竞赛二等奖”提供了大量的实训的机会;学校与广东牛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通过租赁设备的形式把牛力的生产车间引入学校,通过这种合作方式来增加我校师生的实操机会及提升实操能力,又减少了学校的实训生产的原材料的投入,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设备设施为企业服务。通过这些举措,不断完善模具生产车间和汽车维修美容中心建设,使教学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双丰收。

2 校企合作研况

第一,项目驱动,给企业的技术革新注入了活力,提升了教师的研发能力,让学校在当地行业、企业有了一定的影响力。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调动一线老师工作的积极性。开设技术研究项目,任命一线老师做校企合作的项目经理,由其负责管理、维护、拓展项目。三年来,学校共派出了80多名专业教师到各企业实习和开展产学研工作。这些教师工作在生产车间的第一线,由老师变成了学生,经历生产实践的磨练,深化了教师的教学认识,更新了教学观念,提高了专业教师的技能实操及指导水平。企业成了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的“催化剂”、“练兵场”,进行教学研究的“课题库”。2011年以来,为罗格朗电器有限公司开发了低压开关使用寿命检测仪器;为顺德勒流富盈汽车配件厂设计汽车自动臂检验台的电气控制和信息采集系统;为广州盛唐乐器公司开发了“激光切割机仿四轴机”;为勒流正羚五金电器有限公司的6轴机械手开发应用焊接生产技术等十几项的技术研发工作。这些举措促进了企业的稳定与发展,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赞扬,促进了学校产学研工作的发展。

校企合作开发的部分产品如下:

2008年1月为罗格朗电器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按钮开关破坏性检测仪”,该产品主要用于对按钮开关的使用寿命进行测试,可同时对两种规格的开关进行测试,全数字显示和设置,使用效果和功能优于市面产品。

2012年7月为福田电工设计制造的“多级开关自动检测仪”。该产品主要对按钮开关进行出厂质量检测,可分别对6种开关进行质量检测、全数字显示和功能设置。主要安装在生产线的终端,生产效率提高50%左右。

2013年7月为恒鹰塑料印刷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气泡塑料袋自动分割机”。该产品主要对气泡塑料进行分割和封口并按一定数量整齐堆放,便于包装,可自由设置塑料袋的尺寸和生产速度。

2014年10月为广州盛唐乐器公司设计制造的“激光切割机仿四轴机”。该设备主要用于在激光切割机上对管料进行圆周切割及圆周雕刻加工,投入使用后运行稳定,加工效率有很大提高,同时该设备在2012年2月18日获省外一家企业的定单制作一台。

此外,还有与顺德勒流楚艺自动化设备厂合作开展技术攻关研发工作,为工厂提供电子、电气技术服务,并帮助该厂成功开发了自动剪板机(伺服系统)、全自动车床、多配方选择伺服系统电饭煲底盘自动螺丝紧固机等自动化设备的电气控制部分;为顺德勒流李工自动化设备厂编制自动化机械设备的程序,并协助调试机械设备,为提升工厂机械设备自动化制造做出了努力;樗车吕樟鞲挥汽车配件厂进行产业升级,帮助该厂设计汽车自动臂检验台的电气控制和信息采集系。

第二,组建由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带头人参加的产学研合作委员会,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专业辅助教材开发等课题研究成效大。学校积极把带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或开展科研协作中的收获用来充实教育、教学内容,把遇到的问题带回来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深化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如学校2009年立项的省级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道德素质有效培养研究》的研究课题,就是学校在校企合作中针对学生在社会企业实习时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存在问题而引发的如何与企业一体化开展做好新时期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的研究课题,该课题一申报便得到了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等各级部门的重视立项。并获得顺德区2009年教育科研专项资金5万元的研究资助,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3 讨论

近年来,学校先后聘请了10多家企业的技术人员来学校给学生上课,这些技术人员的上课能结合社会实际、职业实际、生产实际开展教学,将学校的小课堂与社会的大课堂相融合,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的教学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还与学校的教师一起合编了《会计实务》等校本教材,丰富了学校教学的内涵。各专业根据本校实际制订好实施性教学课程计划,依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及企业人才需求、知识技能结构进行了滚动调整,已组织编写了校本辅助教材39本。在2013年1月,佛山市中等职业教育网络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评比中,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体现学校专业教师良好的专业水平及课程开发的能力。

勒流职业技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进行科研产品转化工作取得了突出的工作成效,校企合作的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大亮点。

参考文献

第9篇:优秀家校合作案例范文

王磊是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的大三学生,大学生活刚刚过半,他的志愿服务时间已经达到318小时,成为该校名副其实的五星志愿者。王磊从一名普通志愿者成长为优秀志愿者,后成为一名为志愿者服务的志愿者。他的志愿服务成长经历,是北京化工大学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两万多名在校生几乎都是注册志愿者,每年大约有7000人参与到各项志愿服务项目中,服务内容涉及文化、体育、公益事业、社区服务等多个方面。”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邹立娜书记说,“志愿服务的理念已经融入到北化大学生的心中,形成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我志愿,我快乐

在北京化工大学,有一支由团委直接管理的志愿服务总队,团委书记邹立娜是志愿服务总队的队长。在北化,说起志愿服务总队可是无人不知,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会自豪地说:“我是志愿服务总队的一名志愿者,我志愿,我快乐!”

“我们1995年就成立了志愿者协会,当时的说法还不叫志愿服务,当时叫学雷锋做好事,从那个时候起,很多同学就已经开始争当志愿者了。”邹立娜说。2005年,北京化工大学志愿者协会正式更名为志愿服务总队,有了10年志愿服务经验的积累,志愿服务总队建立起了长期志愿者注册体系、档案机制、激励机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邹立娜书记介绍,志愿服务总队成立以后,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总队为每位同学建立档案详细记录他们的服务时间及表现,评选星级志愿者,使服务时间和质量得到了保证。

为了更好地进行志愿者的管理,北京化工大学团委搭建了一个沟通的平台,建立了志愿服务总队网站,于2009年9月9日正式上线,至今浏览量已经突破了100万人次。志愿者可通过网站进行注册、活动报名、新闻浏览、留言互动、服务时间查询等操作。志愿服务管理系统上线五年来,全校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间已达189866小时。

邹立娜书记介绍,志愿服务总队为了提高志愿者素质和服务质量,系统开展了志愿服务基本知识培训、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培训、文明礼仪宣讲、专业技能培训。从成立以来,志愿服务总队开拓了国家大剧院、中国科技馆、国家京剧院、中华环保联合会、今日美术馆、朝阳区残疾人联合活动中心、金羽翼残障儿童艺术康复中心、和平街道办事处、将台洼小学等42家志愿服务基地,志愿服务逐渐实现社会化和品牌化。

“志愿服务总队承担并参与了团中央、北京市、朝阳区和昌平区的多项大型志愿服务活动,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朝阳区万人长跑活动、第11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奥林匹克公园赛会服务、朝阳公园国际旅游节、奥体文化节、环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等都是我们承担的大型志愿服务项目,得到了主办单位的一致认可。”邹立娜书记高兴地说。

获国家大剧院首肯

2008年,北京化工大学与国家大剧院签署合作协议,成为第一家在国家大剧院进行志愿服务的北京地区高校,仅2008年一年,北京化工大学中的800多名奥运志愿者骨干学生参与到了志愿服务活动中,服务在包括场务部、行政事务部、艺术教育普及部等4个部门在内的16类岗位,至今已累计服务7200人次,志愿服务时间达44586小时。

“志愿者的微笑遍及了大剧院的每个角落,出色的志愿服务得到了国家大剧院的高度认可,也得到了各部门和演职人员的充分肯定,更获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赞扬和好评。”邹立娜书记说。2011年,国家大剧院水上明珠志愿服务团的工作成果《志愿服务点亮水上明珠 高雅艺术香溢文化校园》在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还获得了优秀成果一等奖。

邹书记介绍,曾经有一位老奶奶专程赶到国家大剧院,寻找帮助她的志愿者。2011年11月,在大剧院周末音乐会场内,一位老奶奶突然感到胸口不适、呼吸不畅,正在场上服务的志愿者赵迪发现后,立即找来大剧院工作人员,并和另外两名志愿者一起,将老人扶到最后一排躺下。赵迪赶紧掐住老人的人中,一名志愿者马上拨打了120,另一名志愿者借来了一把轮椅,几个人把老奶奶推上了救护车。后来得知,这位老人患了突发性脑血栓,因为抢救及时,才保住了生命,老奶奶说,是志愿者挽救了她的生命。

中国科技馆志愿服务项目自2005年4月启动,该馆日最高入馆人数达3.5万,如此密集的参观流量会对科技馆的接待服务产生巨大压力。“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志愿者积极引导观众参观,及时处理参观过程中的突发性事件,很好地维护了现场参观秩序。”邹书记说。

化学工程学院的张志欢,周末和节假日都来科技馆服务,他在一些场景模拟的设备前维护现场秩序,帮助观众操作模拟设备,在科技馆的科学城堡,他还要帮一些父母照看孩子,帮助小朋友们安全顺利的完成各种游戏。邹书记说:“在协助科技馆工作人员维护秩序的同时,志愿者们还运用所学知识,向观众介绍展品中包含的中国古明、现代天气预报、农作物标本等科技知识,引导小朋友以发散性的思维思考问题,激发小观众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

帮打工子弟建球队

2007年5月,北京化工大学成立了“扶残助残志愿服务基地”。基地成立以来,与朝阳区残联合作开展了残疾人运动会、招聘会、残联图书整理等一系列活动,参与了活动签到、会场布置、文字录入、秩序维护、协助管理等多项工作,为促进残疾人就业、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和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等方面提供了帮助。志愿者们还在和平街街道“温馨家园”和“巧手坊”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残疾人开展联谊活动,300多名志愿者在朝阳区樱花园社区开展“关怀空巢老人”活动,拜访了空巢老人43户,服务时间超过800个小时。

朝阳区将台洼小学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打工子弟的孩子,这所小学是名副其实的打工子弟小学,2010年7月,北京化工大学志愿服务总队在这所小学建立了北京首支农民工子女足球队――“蓝天”农民工子女足球队。“足球永远都是能够给小孩子们带来欢乐的玩具,不管是男孩女孩,不管会不会踢,只要来到操场,看到足球,都会不由自主跟着跑起来,这都会让孩子们感受到快乐,而在踢足球的同时,又能够锻炼体质,培养毅力,对孩子们的成长有益无害。”邹立娜书记说。

北京化工大学团委将把蓝天足球队纳入学校志愿服务基地体系中,由志愿总队负责方案设计、物资筹备、志愿者招募、训练方式及计划制定。“志愿者们除了和孩子们一起训练一起踢足球外,还定期组织蓝天足球队全体队员来北京化工大学参加交流体验活动,为小队员们提供更多接触足球、观看比赛的机会,让农民工子弟爱享受到参与足球运动的快乐。”邹立娜书记说。

而以足球项目为基础,志愿者们还组织农民工子弟参加科普、音乐、素拓小游戏的兴趣小组活动,“通过我们的互动,可以明显看到,孩子们对于足球、对于知识、对于生活有了更多期待,这就是对我们活动最好的肯定。”邹立娜书记说。2011年,“蓝天”农民工子女足球队项目通过UNV(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考核,被认定为社会公益示范项目,并编入了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工作案例集。

据介绍,除了在将台洼小学的志愿活动外,北京化工大学团委还积极组织志愿者参与了北京团市委的多项“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帮助广大农民工子女健康、快乐成长。

在志愿服务中成长

志愿者们在奉献他人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而且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喜欢做、愿意做,从中收获快乐,在快乐中成长。邹立娜书记说:“志愿服务从招募之时就贯彻着一种自主、自愿的思想,加上活动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深受大学生们喜欢。”

“北化的同学以理工科为主,理工科大学生课业任务较重,具有人文性质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对于丰富其人生阅历,缓解紧张的课业学习具有积极意义。”邹立娜书记说,“自主选择活动内容、自由安排活动时间,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们可以表达情感、发挥潜能、提升自我的有力平台。”据介绍,团委还会根据累计服务时长,对志愿者予以一星至五星不同级别的认定,五星级志愿者是学校志愿者的最高荣誉。志愿者的星级和其他奖励挂钩,达标评优的制度激励着志愿者不断提高服务热情。

邹立娜书记说:“志愿服务活动面向社会、走进社会,大学生在‘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中,通过服务社会的过程能够更快地找准‘社会人’的角色,他们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承受挫折能力,都在志愿服务中得到锻炼。志愿服务还会给与大学生志愿者一种特殊的气质,这种气质会在他们今后的求职道路和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

志愿者说――

微笑,拉近你我距离

韩宇

服务时长: 187小时

服务地点: 国家大剧院

在国家大剧院做的是协助检票、维持场内秩序、提供饮水等工作,看似简单,但当你真正去做,就会发现,在这些琐碎的事情中,也别有一番天地。这里有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所以交际能力非常重要。在这里,我充分感觉到“微笑”的魅力,面对茫然的游客,微笑着问:“您好,请问需要帮忙吗?”一句话拉近了陌生人间的距离。游客的感谢让我心中洋溢着无限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相比得到而言,付出往往更加让人心情舒畅。志愿服务中,站在大剧院那充满质感的地毯上,看到人群中一张张满怀惊讶与赞叹的脸,我感到特别荣耀。我愿把青春的激情投入到志愿服务中,享受志愿服务的过程,用自己的真诚和微笑为这个高雅的艺术殿堂增添优美动人的旋律。

被孩子们的热情感染

杨建华

服务时长: 139.5小时

服务地点:将台洼小学

将台洼小学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农民工子女。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相对差一些,但是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却丝毫不减。这些孩子真的很优秀,我深深地被他们感动了。

有一次我们因为路上堵车,去晚了一会儿,当我们走进教室时候,发现孩子们都在往窗外看,看到我们时立马欢呼起来:“老师来了!”每次我们去,都被孩子们的热情感染,去过一次的志愿者都再想去。

我还教孩子们踢足球,因为学校临时组建棒球队,有一个孩子被调走了,但是他每次训练完,都会跑过来,跟我们踢球,还跟我打闹,跟我说:“哥哥,其实我还是想跟你们一起踢足球。”听到这话的时候,真的很感动,我觉得自己的付出都值了。

走进残疾人的内心世界

陆英秀

服务时长: 165小时

服务地点:巧手坊(和平街道残疾人职业康复站)

和残疾人接触的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他们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纯洁的世界。当走进这一片世界的时候,你得到的是他们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招待,他们会坐过来紧紧的拥抱着你,亲切的问:“你来了?我想你了!”会摸着你的手或者捉着你的头发问:“姐姐(哥哥),你属什么的?我可以跟你玩么?”

他们的实际年龄可能比我们还大,但他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他们渴望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带他们玩耍,教他们知识,给他们表演节目,和他们一起庆祝节日……套用这里一位志愿者的话:“在他们的世界里,我宁愿在里面‘沉沦’,也不愿再出来。”也许说的有些夸张,但却是个不争的事实,我发现我真的迷上了这个地方。

无言的爱,用手语传递

宿希慧

服务时长: 115.5小时

服务地点:温馨家园残疾人康复中心

记得第一次来朝阳区和平街道温馨家园残疾人康复中心,我在这里和他们共同度过了一个充满欢声笑语而又温馨的下午。

在活动的开始,我们4名志愿者带着温馨家园的成员们一起学习了歌曲《感恩的心》的手语版。《感恩的心》表现出来的不只是歌词,更是一种对亲人、对朋友、对生活的态度。如同歌词中那样“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老人们将无言的爱用手语传递。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