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我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在德国学习、工作多年后,2005年起,我与国内两家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定期回国讲学,进行合作研究,我逐渐对自己在所从事领域的产品开发有了一些不太成熟的思路、想法。
2006年夏,我回国到北京去看望一位做IT业的老朋友,当时他正融资进行创业。与他匆匆一面,有关创业,风投,天使投资等概念开始进入了我的脑海。
就在准备回德国之时,我偶然间了解到了教育部正在开展“春晖杯”创新创业大赛。
可是,当时离大赛报名截止只剩3天时间了,怎么来得及?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给大赛组委会打了电话,询问可否延期。当时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在电话那边考虑了片刻后说如果5天之内交上来应该还来得及。
可等我回到德国,3天已过,倒时差休息后,我发现已经是第五天的中午了!
好在当时我刚刚参加完国内的课题论证,大脑还处于激荡状态,加上我在回德国的飞机上已经打了腹稿,因此项目商业计划书的写作也算顺利,从中午一直到深夜才完成。并赶在最后期限之前发了邮件。
不久后我接到消息:我的项目入围了!
感到很幸运。其实,我那时仍然没有什么创业想法,只是想通过大赛能争取到一笔科研经费而已。
接下来的事情我更没想到,我先是得到了大赛专家的辅导,后又在当年年底,参加了广州的系列培训,并和投资方进行了谈判。现在想来,整个过程我受益匪浅。
经过专家辅导,我才明白了商业报告书和科研计划书不同,应该更关注商业融资和产业发展规划。和投资商、创业园相关人士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更使我茅塞顿开,我明白了什么才是投资商真正感兴趣的,创业园又能给海外学人创业提供什么条件等。
在广州项目推介中,我还认识了从美国回来的路万里博士,他是做医药中间体的。闲暇时,我们隔着展板聊天,他给我传授了不少创业秘籍,比如怎么和投资商,和政府人士打交道,怎样防范竞争对手等,让我颇受启发。
在广州期间,我不断地接受各种新鲜观念的刺激,虽然参赛我并没有达到所期望的结果,但让我知道了创业大概是怎么回事,明白了只要项目好,创意独到,国内会有很大力度的政策扶持等。
第一次参赛也坚定了我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决心,2006年的两次回国,使我这个创新创业的门外汉开始了复杂而充满刺激的创业之路。
大赛之后,我完善了自己的创业构思和计划书,并继续通过一些渠道出去。2007年,我的项目入围“江苏省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项目”,获得100万元奖励和其他资助。同年11月,我在江苏淮安国家留学生创业园成立了博施生物制品公司,终于实现了我的“创业梦”。
我知道,项目在江苏顺利入选,和我拥有“春晖杯”创新创业大赛奖项这一张“金名片”不无关系。我也明白,迄今所走的只是创业的第一步,今后的路还会充满曲折和困境,我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参赛中我遇到了两类创业者。一类是年纪在四五十岁,已在国外多年,拥有强大的技术和资金积累,和丰富的科研、管理经验;另一类是年纪在30岁左右,在国外接受了较完整的研究生教育,他们大多掌握本领域最新技术,拥有创新立业的强大热情和动力。
这两类人各有优劣,但对于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和是否需要创业,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而我想借用一句曾镌刻在古希腊神庙上的警句作为借鉴:认识你自己和你所处的时代。
所谓认识自己,就是要判断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具体领域是否适于创业,自己的性格和人生经历是否为创业打下了良好的非物质基础7自己所拥有的资源、能力以及亲友的支持是否足以支撑你将创业推进下去?
九麦传媒集团董事长、中国文艺媒体联盟发起人、艺窝疯创始人聂凡鼎,率先以“自媒体运营和个人品牌营销”为主题,用多个实例向在场的同学讲解了自媒体时代的创新创业之路。APP偶尔创始人、北京爱比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元菲则以一名90后创业者的身份,给在场的同学们分享了她在创业路上遇到的十个坑。北京饮用水协会副会长、天天一泉集团副总裁、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客座教授吕海峰则从自身的从业经历讲起,分享了自己的宝贵经验。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解廷民也应邀出席了此次活动。
聂凡鼎
(九麦传媒集团董事长、中国文艺媒体联盟发起人、艺窝疯创始人)
创业就要找准消费者的痛点,并赋予产品一个内涵。我们卖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而应该具有更多的意义。举例来说,英国商人理查德・布兰森爵士创办的维珍这个品牌,就运用其反叛、独立、自由的品牌价值观,发展出了庞大的部门体系。维珍无论做什么都追寻自己的品牌价值观,其一就是永远反传统,第二就是趣味性,用这两种思维诠释品牌的个性,赋予消费者独特的识别标志,代表个人的态度,其品牌的粘性也就自然产生了。
对于当今在自媒体平台上创业的人来说,坚韧性是不能缺失的。除了不断注入自己的心血外,还应该及时向任何能成为自己老师的人请教,不断汲取相关的新鲜资讯,用创新的手法结合传统营销模式产生经济效益。比如“798社会网”,这个公众号的作者每天用掉的贴图超过50张,不仅如此还建立了微信客户群推送微信课程,如此一来粉丝数量不断增长,个人品牌价值的理念也逐渐变得明晰。
创业应从自己能够理解的领域开始。我一直很喜欢人文艺术,加上多年的工作经历,因此选择先从媒介出发,打通营销通道。刚开始的时候,我选择了一个特别笨但很扎实的方法:从微信后台一个个搜索相关公众号,然后通过后台沟通,一个一个地把“对”的人找到。到目前为止,已与近400家优秀的自媒体建立联系,他们分布在文化产业、综合文艺、精品阅读、生活方式、电影、音乐、创意、艺术、舞台剧、旅行等多个细分领域。现在很多创业者都是跟风而为,看什么好做什么,太缺乏刨根问底的精神和对自己过往细节的反思。创业者应该从过往看到自己的专长,然后对自己进行定位,并且要用笔写下来,写到一字一句都不得更改,这样在做事情的时候,输出的价值观以及价值观矩阵才会体现出来。
元菲
(APP偶尔创始人、北京爱比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 )
我是一名90后创业者,我从18岁就开始创业,19岁成立了第一家广告公司,后来去了阿里巴巴。工作3年后我对于自己可预估的人生感到不满,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到北京创业。在一个月内,我认识了非常多的人,找到了合伙人,拿到了投资。之前看来很多不太现实不太可能的事情,都成为了现实。2015年3月我们开发了一款情感倾诉的APP,11月时转型做达达情感课,帮助用户提升恋爱情商。从辞职到出来创业已有一年的时间,这期间有很多的感悟。
创业,首先要有强大的执行力,在决定做一件事之后,最好不要找外包公司,只有自己建立的团队才能真正实现自己想要的东西。其次,在融资阶段,一定要努力和投资机构的合伙人面对面交流,发动自己所有的人脉,或者借助网络去邀约,写邮件往往会石沉大海。第三,找合伙人时首先要做背景调查,甚至包括他的婚姻状态等个人背景,然后看双方对项目的认可度。第四,与大公司合作推广不一定会达到预期,价格和效果不成正比。第五,创业热潮下不要浮躁,面对资本的冬天,转型或许是更好的办法。第六,创业不是为了融资,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也不是只有APP这一个创业方向。第七,不要吝啬和别人交流创业想法,不要闭门造车,因为创业的变数很大,多沟通才能知道市场的变化。第八,交流很重要,有效性的交流更为重要,不要浪费时间不做实事。第九,脚踏实地,坚持追寻自己的梦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最后,有创业的想法本没有错,但不能为了享受创业者的这个身份而去创业,态度不是最重要,但一定要思考如何做好一件事。
吕海峰
(北京饮用水协会副会长、天天一泉集团副总裁、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客座教授)
我不是创业出身,但是“创新”却伴我走过了15年的职业生涯。
所有的人,无论是否在创业,首先都要拥有良好的心态。大家都是渴望成功的人,所以一定要树立目标,然后不断地学习和坚持。
2001年我来北京找工作,机缘巧合进入娃哈哈公司,我因为没有学历也没有技术,所以只能从事装卸工的工作,月薪300元。但是我做得很认真,非常用心,当时看到从事销售的员工每月800元工资,我就暗下决心留意他们的工作。一段时间过后,我发现这份工作自己也能承担,有了想法就要尝试,于是我鼓起勇气和老板提出要去做业务员。结果我的人生因此发生了改变,从那天起到现在我都在做业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坚持自己的梦想。
所有的回报都是因为前期的付出。最初做销售时我不会做日报表,于是每天早上我就和办公楼的保洁阿姨最早到单位,一起打扫单位卫生,在打扫时就能看到领导桌上上交的报表,这样既学到了报表的做法,又在别人报表的基础上给自己定了更高的目标。我的最高学历是初中,但是我从没有放弃过学习,也坚持向人请教,不断对自己提高要求,设立明确的目标。
1 独立学院师范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1 独立学院师范专业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独立学院师范专业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但忽视了社会对师范专业需求的变化,使师范专业毕业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就业竞争越来越大。师资力量的强弱,也是对师范生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独立学院是高校扩招后的产物,发展时间较短,师资力量也较为年轻化,缺乏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学人才,课程、专业的设置受母体的影响较重,师范生的培养方式也较为传统,师范生缺乏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专业竞争力较弱。
1.2 师范生受传统就业思想影响严重
绝大多数师范专业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受父母的指导较为普遍,填报师范专业都为毕业之后能从事教师行业,找到一份稳定、有编制的教师工作。受此思想的影响,师范生的就业渠道变得更为狭窄,严重影响了师范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1.3 师范生就业准备不足,就业竞争力较弱
师范生在就业前自我的职业认知不足,不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与职业理想,没有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形成了盲目的就业观。这种就业准备不充分,严重影响了学生就业成功的概率。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在招聘师范生的时候,除了学生必须具备的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级证书以外,对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以及教学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这些正是目前独立学院师范生所欠缺的,因此就业竞争能力较弱。
1.4 师范毕业生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经济发达地区对师范生的需求日趋饱和,但贫困、偏远地区对师范生的需求却极度短缺。目前大部分师范生都倾向于选择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这不仅导致某一区域对师范生需求平衡被打破,还增加就业难度。由于大多师范专业毕业生更加青睐经济发达城市,不愿前往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同时,又由于私立学校发展预期不明朗、职业前景不明确、工作压力偏大等原因。于是,就出现了目前这种发达城市学校应聘者络绎不绝、偏远地区及私立学校几乎无人问津的尴尬场面。
2 解决独立学院师范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2.1 开展分段式的就业指导,帮助师范生拓展就业知识,完善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就业技能
对学生开展分段式的就业指导,即在不同学习阶段进行相应的就业指导。在大一年级,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帮助师范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定位,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大二年级进行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使学生了解如何创新、创业,鼓励师范生自主创新创业。在大三年级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有针对地指导师范生撰写求职简历。毕业年级时,在掌握了必要的就业常识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对师范毕业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通过分段式的就业指导,使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增强师范生的就业信心,提升就业能力。
2.2 对师范毕业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目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而师范毕业生的思想状况也越来越复杂。有的同学茫然无措,无从选择;有的同学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有的同学随波逐流,跟着感觉走。在大部分的师范毕业生中,存在着消极、被动的就业观念,就业自信心不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就业自信心。一方面,通过就业主题班会和毕业生座谈,分析毕业生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及目前师范生的就业形势,帮助他们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先上岗,再发展的积极就业观;另一方面,经常深入毕业生公寓,及时了解和掌握毕业生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帮助师范毕业生对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调节,以便适应日趋复杂的就业形势和环境。
2.3 鼓励师范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或自主创业,增加毕业生就业机会
多渠道地增加师范生的就业机会,一方面对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分析,对他们进行就业分流。向学生讲解了大学生村官、选调生考试、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鼓励师范毕业生参加国家和地方的一些基层就业项目,从而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向学生讲解党和政府关于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政策,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2.4 建立班级就业信息平台,有效收集和传递就业信息
利用飞信、QQ、微信、微博等现代自媒体传播载体,建立班级就业信息平台,及时将获得的就业信息在第一时间提供给学生,为了能够将掌握的就业信息快捷高效地传递给每一位同学。由于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为广大师范毕业生提供了就业线索,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就业需求。
2.5 用爱心和责任心帮扶特殊学生就业
毕业生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以优秀学生为代表的就业积极群体、以经济困难、心理问题、成绩不佳学生为代表的就业困难群体、以及考研群体、考公务员群体。对就业困难群体尤其需要帮助,作为辅导员,我对这一类学生格外关注,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摆脱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经济、生活、心理和学习上的困难。在整个就业过程中,我坚持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个学生,到了后期,我的工作重点是针对不愿意就业的学生,我几乎每隔一两天就会跟他们电话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并且与他们的家长联系,共同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一、“全民创业”下的青工青农工作
“全民创业”是去年年底省委、省政府组织代表团考察江西发展状况后,结合我省实际提出来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推动我省“奋力崛起”的再动员,也为全省青工和青农工作明确了方向。创业不分战线,某种意义上说也不分对象,青工战线要紧紧围绕创业这个主题,青农战线也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
在过去的两年半时间里,我们按照团中央的要求,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经过了摸索试点、总结推广等阶段,马鞍山等地团组织创造了好的经验,也为赢得了荣誉。相应的,我们也在实施创业行动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到,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秉承着构建创业服务体系的理念,不断推进服务体系每一层面的工作。必须明确,青年创业行动是由共青团组织实施的,在工作抓落实的过程中,也是由各级团组织来推动的,因此,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应是涵盖整个共青团组织体系的。换言之,就是层层都应有任务、有责任。也必须明确,在现阶段,共青团不能为创业提供主导力量,特别体现在政策保障这方面,因而,我们必须走联合的路子,争取和引导政府职能部门参与到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来。还必须明确,参与创业的对象多,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不是“单位人”,我们现有的工作终端很难单个发挥帮扶作用,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要搭建创业帮扶的各类载体,另一方面要提倡工作中的大联合、大整合,共同支撑好、维护好这个载体。
基于此,2006年青工、青农围绕“创业”的工作重点放在推动政策制定,搭建载体和引导示范上。在推动政策制定方面,主抓三项:一是推动出台syb系列培训的优惠政策,由下岗再就业群体扩展到失业大中专毕业生、城市失地农民、城市新增社会劳动力等群体;二是推动出台金融机构在农村与共青团合作,开展小额信贷的政策;三是推动创业投资基金的建立。同时,认真落实好去年年底与省工商银行共同开展的重点扶持50家企业这项工作,并努力形成工作机制。在搭建载体方面,突出抓好六项工作:一是继续开展“青年企业家进校园”活动;二是继续开展好syb系列培训;三是推动“省青年创业园”的建立;四是青年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五是农村创业之星的评选;六是农村青年农民的系列培训。在引导示范方面,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工岗快递,为大学生和城镇青年就业再就业提供支持;二是协调金融机构支持创业企业;三是建设全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创业网站。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下的青农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在新形势下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中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个字来说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蕴义深刻。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共青团的工作都要以这二十个字为统揽,紧密结合实际,有所作为。
必须指出的是,一些农村基层团组织服务能力不强,已成为农村共青团各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瓶颈”,服务能力不强,也导致团组织战斗力的削弱。因此,农村共青团组织在开展工作时,必须着眼于自身服务能力的建设,必须着眼于壮大和优化共青团的组织基础,必须长久打算,一以贯之,否则就不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有大的作为。对于自身服务能力建设,不能单纯理解为人财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团干部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问题;对于壮大和优化共青团的组织基础而言,其核心就是办实事,实实在在的办事,为具体人办实事;对于长久打算,一以贯之,就是工作目标不能变,工作重点不能变,坚持下去,长抓不懈。
当前,有四项工作必须牢牢抓住不放:一是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培养,二是促进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创业,三是改厕,四是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在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双培双带”青年行动,同样本着构建培养服务体系的理念,为农村青年提供在培训、实践基地、信息、资金等方面实实在在的服务。在促进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要遵循“组织化发动、市场化运作,规模化转移、一体化服务”的模式,拓展共青团组织在农村青年中的影响。在改厕方面不能搞浮夸,要规范、扎实。要总结八年来改厕的经验,努力推动这项工作朝着项目化方向发展。在农村青年中心建设方面,要以培育和发展农村基层各类青年协会、市场中介组织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提高农业和农村青年的组织化程度。这四项工作抓好了,共青团组织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才明显。
三、推动青工、青农各项工作的平衡发展
这里讲的“平衡”是动态的,有三重含义:一重是组织状况和工作任务之间要平衡,二重是工作任务之间要平衡,三重是任务中多环节、多要素之间要平衡。
在共青团工作中,共青团的组织与工作任务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共青团组织的战斗力体现在完成任务上,而任务完成的好坏又对组织建设起着反作用,就组织抓组织在团的历史上从来就没有成功过,忽视团组织的状况及其环境布置工作,则是盲目。从这个角度上说,青工和青农的各项工作都要按照能否执行,在哪一级团组织或哪一个层面上执行,是否真正配提升团组织的“人气”和社会影,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响力来思考和布置,相应的,工作手段和措施也套上去。因此,我们尊重基层对工作任务的选择权,但绝不可什么都不干,而干的效果也应按照上述标准来衡量。
中国人理解供给学派,就是一个简单的“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需求。而且从两个方面理解这个定律:一是需求不足是因为供给不足,或者说是大量的供给一定能够创造巨大的需求;二是你供给什么,市场就产生什么需求,比如以前没有互联网,现在互联网已经不可或缺。刘老师谈了第三个方面,也是中国人在理解这个理论时最欠缺的方面:技术进步、新创意和产品改善能够影响和提升需求。
供给学派本质上是大生产的产物。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大生产既是大进步,也导致了大过剩。供给学派的产生就是给大过剩找寻新出路。
其实,市场营销也是大生产的产物。如果说供给学派是从宏观上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那么市场营销就是从微观上给维持大生产找到方法。所以,市场营销的产生不仅让发达经济体的产品行销全球,更让跨国公司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精准营销。
对于我发自内心的夸奖,刘老师一听居然急了:不要跟我谈营销,我已经很久不谈营销了。
营销专家刘春雄先生不再谈营销,这个世界看来真的要变了!难道真应了我反复替刘老师推广的那句至理名言――“环境变了,一切都得变”?
经济世界只有两极,一极是供给,一极是需求。需求大于供给,供给就懒散一些;供给大于需求,供给就勤奋一些。总而言之,供给大于需求时,这个社会的进步就更快一些,老百姓的生活就更丰富一些,生产效率就更高一些。供给大于需求之所以能够产生这些神奇效果,原因无他,就是市场营销在其中发挥了重大变量作用。没有销售不畅,哪有什么市场营销?
互联网的作用从需求上看是什么?让信息更透明了,让顾客有可能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当然,从供给方面看互联网提供了更多价值。中国的电商正是从这个方面实现了突破。
我认为互联网对中国市场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让曾经的细分市场变成大众市场,比如宝洁,原先是细分市场或者是高端市场,现在成为大众市场;特仑苏,如今也变成大众消费了。二是让细分市场变成个性市场或者小众市场。
未来也许不再有所谓的中等规模企业。行业就是由那么几个巨无霸加上海量的小微企业构成。小微企业将成为满足除奢侈需求之外的个性化需求的主力。而网上的小微企业聚集起来满足的是另类大众需求。
因此,我认为目前政府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适应的就是这种发展趋势,可谓切中了要害。而且不仅是切中了互联网经济的要害,也切中了中国市场和中国经济的要害。中国的需求是多元的,从消费能力看是多元的,从消费取向上看也是多元化的。
在过去,中国企业,要么是个体户,要么就一味地往大里做:一个很小的企业都满世界跑着做市场,要怎么怎么样。结果是企业众多,供给却很单调。除了个体户,没有企业愿意持之以恒地做服务。而个体户的创新能力,由于从业人员素质,无论是服务水平还是服务质量都相对低下。改善民生,提高中国经济素质,必须从这个方面入手,从这个方面着力。
一个发达经济体是没有死角的。到香港、台湾、韩国、日本看看,再回过头来看看中国大陆,就能够明白这个道理。
在过去几十年,市场营销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异乎寻常的作用。未来从表面上看,一定会淡化。之所以会淡化,不是说它不再重要,而是它已经深入经营者的认识之中、意识之中和思维之中。过去因为几乎是荒漠,需要启蒙,才显得“无比重要”。
只有当市场营销观念不需要被反复提醒时,它才能上升为一种文化。目前这种文化在中国经济领域已经形成,只需要进一步固化和深化而已。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职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构建
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评价。在高职教育中,建立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使学生评价不仅能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明确努力方向,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准确、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既是高职教育工作者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
一、高职学生评价的现状
长期以来,对于学生的评价大多是以鉴定为目的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高职人才的多规格、多样化要求,主要表现为:一是评价功能单一,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选拔、鉴定功能,忽视其教育、改进、反馈与激励的功能;二是评价标准单一,评价的内容过多地限于学业成绩,很少涉及学生的多元智能,更少提高到情感、道德、能力、思想等层面上;三是评价的主客体单一,始终呈现“他评”的特征,忽视了被评者的作用;四是评价时效单一,过于强调终极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等。所以,这种评价难以全面、系统、准确地对学生的个体发展状况进行跟踪评价,不能体现学生的动态发展变化。
二、构建高职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1.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探索和创新高职学生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建立高职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其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激励学生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为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具有促进性、激励性的机制,使更多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不断有机会反思自我、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拓展个性,使接受高职教育的每个学生的潜在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进而促进智力、体力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2.促进高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改变传统的评价尺度,不以学业成绩为唯一衡量标准,拓展学生评价的内容,在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提倡学生彰显个性和发挥特长,以此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全面成才。从小处看,它关系到学生在校期间的精神面貌和努力方向。从大处讲,学生在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后,会更主动地保持优势;学生在体验成功之后,会更积极地为下一次成功努力,为追求被社会、被他人认可和尊敬的心理体验,他们将在人生道路上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这必将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根基。
3.满足高职学生张扬个性的需要。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在学生的智力发展、能力培养等方面既有许多共性之处,又有一些高职教育自身的个性特点。由于面对这特殊的生源主体,我们的教育应有与之相适应的学生评价内容、标准、方法和模式。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等技能型应用性专门人才,除要求掌握必
要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强调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更重视职业道德、兢业精神、团队精神、创新创业等能力的培养。所以,对高职学生的评价,应当体现高职教育的这些特点,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求,满足学生的多样要求和个性发展的期盼,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张扬个性的需求,促使每个学生顺利成才。
4.“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尊重和肯定,对人的潜能与智慧的信任,从而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展示本色人生。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主动为学生提供宽容、支持、和谐的人文环境,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发掘学生创造潜质,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乐趣,培育学生具有完整人格。以人为本,就是要从高职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所以,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有助于满足高职学生的精神需求,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构建基于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实践
1.构建基于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基本思想和思路。基于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基本思想是将对学生较为单一的评价改为综合定性评价,调整学生评价中的不具科学性和实际操作性的定量评价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校在学生综合因素评价中的主导地位。 基本操作思路是:(1)通过建立高职学生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及等级标准,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2)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将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素质、特长、能力、经历等方面的典型行为真实、完整、无评价地记录下来,搜集反映学生在这些方面发展的资料证据;(3)将体现学生在校发展变化的典型行为记录,与事先设立的、要求达到的标准进行逐项比较,分析并判断达到标准的程度与差距,确定相应等级。这里,典型行为记录是学生评价的基础,学生评价是学生典型行为记录过程的延伸,是对记录结果的解释与应用。
2.确定记录与评价的基本目标和内容。构建基于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目标:一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二是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能力;三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本内容可设为: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遵章守纪与文明习惯、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与技能素质、团队精神与他人评价、特殊经历与个性特长十个方面。
3.设计评价工具,构建网络评价平台。学生在上述评价指标体系的十个方面的真实、典型的表现,通过网络及时予以记录,利用网络的共享性和便捷性,为学生、教师、家庭、社会等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近年来,我院与某软件公司合作,设计开发了一套学生综合素质的记录与评价软件。该软件由各系记录评价、学院监督引导、学生网上可查询。软件的使用分三级用户,即院级、学生系部、学生本人,不同的用户有着不同的权限,但最终目的是把学生在校的成长轨迹真实客观地记录下来。不仅让学生本人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在综合素质各个方面的长短项;也为教育管理人员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给学生合理的评价和切实的建议。让每个学生的多元智能都有可以测查的标准,帮助学生发现优势,发挥潜能,进而全面发展。
4.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等级标准。我们将社会对高职学生的人才规格要求以及高职学生自身发展规律的特点进行综合,设计了高职学生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及等级标准,该评价指标体系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把反映学生在校的发展变化分为十个方面,每个方面只给出优秀的标准和不合格的行为表现,旨在给每个学生设立一个努力的目标,同时及早提醒学生哪些行为是不该发生的。中间的状态我们视为其努力的过程,不做过细的划分,鼓励学生在十个方面向着优秀的方向全面提高。 评价的十个方面内容相互独立,某一方面评价为“不合格”并不影响学生在另一方面评价为“优秀”。
5,依据标准进行分析与评价。将学生的典型行为网上记录与既定的行为标准相比较,以评价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达到该标准。由于对学生评价的10项内容都有相应的具体评价依据,学生达到一定的要求就可评价为相应的等级,且每一项内容都不必进行复杂的分数换算,无须量化统计,只要写明具体评价依据,就可进行相应等级的评定,所以操作十分简便。这种评价关心的不是学生能不能表现出最佳水平,而是要求学生按通常的习惯方式做出反映(即典型行为)。
构建基于网络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评价体系凸显学生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强调评价主体的互动和参与、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评价过程的动态发展等。其鲜明特点是淡化了相对评价,重视了绝对评价。基于网络的发展性评价倡导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的教育理念,更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力求客观地记录和反映每个学生达到既定标准的程度,鼓励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追求“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个个进步”的境界。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能够充分体现评价的反馈、指导功能,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基于网络的发展性评价可以让教师清楚、具体、准确、及时地了解和检查学生各方面的状况,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查看自己的行为记录,随时与既定的标准进行自我对照,随时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从而及时调整和改进,实现不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国外的求学经历不仅让我在专业学习上收获,更大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我深刻体会到我国迅速发展的科技和经济水平使我们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我们的自豪感不断增加。同时,通过比较,我也认识到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比起韩国,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些缺失,我们当前社会中往往重视成绩、重视利益而忽视了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同时,我们社会中也存在一些急躁和浮躁的现象。
这些经历让我不断审视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努力去改造、去避免,不断提醒自己保持“正直和善良”,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就是让自己的“正能量”越来越多。这也符合总书记说“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应该是每一个老师的不懈追求和行为常态。”
与社会中的很多职业相比,与我们所送出的校友们相比,我们这个职业的待遇实在是不高。但是,这毫不影响我一直认为我所从事的这个工作是世界上最阳光、最高尚的职业,因为不管我多大年纪,无论我工作多久,我面对着的都是我们国家最勤奋、最优秀、最积极、最有前途的青年人,就像总书记说的,这是一份“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真的没有理由不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如果我能在每一级的学生的教育上竭尽全力,他们肯定会以一步一个脚印的步伐往前行,就会实现“前人强不如后人强”,这样的财富是千金万金都无法比的。
做教师十几年,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学生在一起,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而使学生感觉亲近,这也贴合总书记所说的“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
这样的收获得益于我所从事的班主任工作。大学生班主任这个职位在国外是没有的,在国内很多大学也是没有的。但是,我觉得这个岗位很有必要、很重要,这是因为同学们在考入我们学校之前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备考上,学习压力非常大,到大学之后会很自然地进入一个放松期,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指导和帮助,学生就可能在专业学习上处于迷茫状态,甚至对自己失去控制,使学习成绩不佳,专业技能得不到培养和锻炼。
土建学院的班主任工作开展较早,学院的领导非常重视,成立了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山东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学生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制定了《土建与水利学院学生班主任工作条例》,认真选拔热心、负责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承担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和学涯规划;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指导学生择业就业;配合党、团组织和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学院从政策、培训、考核等方面都作了细致的要求。
为了做好班主任工作,我对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学生在有需要的时候能最先想到我。我希望通过我的帮助他们能从“一头雾水”到“拨开云雾”。
我的具体做法是,在学生入学后,我通过参加学生的各种活动、走入宿舍谈心等形式,与学生拉近距离,一个学期之内掌握他们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在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都能针对成长规律和培养目标提供客观、正确的信息和建议。结果证明,我做到了我想做的。举个例子,在去年的这个阶段我所带的班上所有推免研究生的同学都约我交流,最后他们都获得了自己理想的学校和专业。有位同学在申请西南交通大学桥隧专业研究生推免资格时,离申请和考试截止只剩下一天时间,我帮他分析情况、准备材料,并帮他购买了机票,让他及时赶到成都参加考试,并以优异成绩获得录取,这个同学也在最近获得了所在学院的最高奖学金。
我们的教育任务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我在教学中不断向学生灌输的目标是“成长为有端正的人品、有扎实的技能、能不断进取的优秀人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工科人才的培养角度出发,我重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大学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和要求,参与指导同学们循序渐进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我指导学生从最初的校友寻访、岗位体验这种专业的初级认知,后来指导学生进行公共交通运行专题调研、路桥梁耐久性调研、高等级
公路常见病害专题调研等的专业性很强的调研活动,再发展到进入路桥梁工程现场的“真枪实弹”工作。 到最后,指导的学生成功申请“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一步步,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成长起来,成功迈向社会,我也感到一种非凡的成就感。“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
教师立德树人心得体会1
时间过得好快,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经有十三年了,一路走来,有泪水,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于一个学校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师德师风良好的环境学生才能健康茁壮成长;老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师德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同时也是一定社会及其阶层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通过学习县教育局组织的师德师风建设的动员大会和学校组织的“立德树人师德师风”的动员大会,深有体会。我知道当一个好教师,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样才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在学生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的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应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有了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乐教勤教,才能善待学生。否则就会对学生敷衍塞责。关爱每一个学生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总之,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
二、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如果不常常处于学习状态,我们的知识结构不是社会的要求,因为在当今社会下,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因此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技术的发展步伐。
三、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不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是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是照亮别人,充实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四、培养师德,应加强修养
按照教师的思想品行,道德规范和职业操行的有关要求,规范、自律自己的言行、为人处事的方式。教师应自觉地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做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要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把它作为向国家和社会的奉献,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平台。其次要加强自律,这是培养良好师德的最好办法。同时,要有一颗进取的心,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昨天可能是一位好老师,今天可能是一位普通教师,明天可能被教师队伍淘汰。好教师的标准应该是动态的,是不断提高的。教师要有一颗进取心,不断学习,放眼世界,弥补不足,提高素养。教师应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们的思想、情感、个性需要,切实地关心和爱护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时时处处为之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积极进取。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安全工作。
教师立德树人心得体会2
近日,我学习了《立教为民立德树人》。特别是学习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刘占良老师的先进事迹后,对我启发很大,一个山区平凡岗位上的教师竟有这么不平凡的历程与成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扎根山村、无怨无悔、奉献教育、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做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奉献者;学习他严于律己、扶贫助困、公而忘私的优秀品质,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做社会主义教育教学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学习他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学习他自强不息、迎难而上的高尚品格,做奋发有为的进取者。通过学习,使我对教书育人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师需要淡泊与坚持,教育需要博爱与信任,教学需要学习与创新,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每一天都带着灿烂的笑脸接受教育”。
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教师岗位是一种辛苦,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教师的工作艰辛又繁琐,平凡又伟大,教师的工作是良心活,它需要我们艰辛的付出,不屑的努力,持之以恒,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在普通的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把所有的光和热倾注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我也要做有心人,平时多观察了解学生,并正确引导,做学生的朋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目的。
在做人方面我更要发挥榜样的作用,为人师表,表里如一,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以德施教,以德育人。要坚定信念,志存高远,以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在工作中加强学习,钻研业务,扎实工作,认真阅读教育类杂志,不仅给与自己正确引导,而且能使自己对教学各方面的内容有全面的认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充分利用学校为我们搭建的平台,准时参加课题组学习,积极参与学习与讨论,时常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及时总结,取长补短,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将学习和教育活动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精神,努力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作为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满腔热血投入到自己所热爱、做从事的教育事业,对自己的事业充满激情永无止境积极追求。俗话说“热爱是的老师”。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会觉得其乐无穷,热爱自己的事业,就会多了更多的激情,少了许多牢骚和抱怨,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就不会去计较得失。作为教师,应该有一颗博大的责任心,爱教育事业,最终落脚点在爱学生爱孩子。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师爱是每一个教师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教师要有无私的爱,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拥有自己的信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满腔的热忱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从而不负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称号。
教师立德树人心得体会3
“立德树人”体现了“立德”和“树人”的唯物辩证关系。“立德”强调的是道德养成,“树人”强调的是能力培养;“立德”是“树人”的前提,“树人”是“立德”的目标。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着力培养信念坚定、勇于担当、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德育为先,坚定青年的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是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基本支柱和精神底色。青年大学生应当是有朝气、最富有梦想的群体。但在现实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给青年大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造成一些青年大学生理想彷徨、信仰迷失,失去了追求梦想的信心,失去了为梦想而奋斗的动力。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我们要将立德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以中国梦激励青,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责任为本,增强学生的担当意识。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发展的关键战略机遇期,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使命感和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善于开拓的品格是新时期对优秀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优秀的青年人才要具有“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的情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责任感,更要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社会担当。我们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青年学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激励青年学生自觉将个人奋斗纳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成功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一、转变观念,引导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与大学教学实践相融合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于今年7月19号召开了成功素质教育研讨会,赵作斌校长在大会上作了重要报告,并进一步讲解了《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这本论著中的主要观点及一些新的认识。赵校长的报告非常精彩,也很结合实际,对我们每位参与人员尤其是对我们这些在重点高校从教多年的老教师有极大的启发,引导我们积极思考。赵校长讲到为什么有些在学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走向社会却无所作为,而有些在学校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差”学生,走向社会却成就了一番事业,原因就是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不合理、不完善造成的。赵校长在大会上还讲到我们学校的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在全国已有很大影响,该理念体系完整并且比较完善,但在实践上还差距很大。我在中南分校已工作五年半,亲眼看到了学校的发展和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步落实,可以说对成功素质教育的体系有了基本了解。
成功素质教育包括两大部分和五大体系。两大部分是指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五大体系是指方法体系,即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的学习方法、操作方法等;能力体系,敏锐的思维能力、突出的创新能力、准确的预见能力、超强的学习能力、卓越的领导能力、出色的管理能力、清晰的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应变能力、充沛的体能等;知识体系,即扎实的专业知识、必要的非专业知识;品格体系,即远大的志向、过人的胆识、进取的心态、坚强的意志、高尚的道德、崇高的品质、博大的胸怀、优良的性格等;观念体系,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敬业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1]
成功是指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实现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凡成功者都具有共同的优秀素质。成功素质包括一般成功素质和特殊成功素质,一般成功素质指一般成功者所共有的素质,即远大的志向、渊博的知识、充分的自信、踏实的作风、坚韧的毅力、积极的心态、诚信的品质、无畏的勇气、冒险的精神、创新的能力。特殊成功素质指作为专家所具有的特殊素质,如企业家素质、科学家素质、艺术家素质、外交家素质等等。成功是有规律的。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具备三项条件,即一定的社会环境、发展机遇和成功素质。在同样的社会环境和发展机遇的条件下,成功素质对于成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就是成功定律。
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具备成功素质,到社会上成就一番事业,做一个成功的人。塑造成功素质、培养成功的人,是大学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高等教育的崇高使命。大学的水平是以能否培养成功的人才以及培养成功人才的多寡为标志的,能否培养出一流的成功人才,这是检验大学是否一流的基本标准。
成功素质教育是以定向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为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成功素质教育观认为,高校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成功素质为目的,传授知识只是手段。成功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张扬个性,认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学生没有差生,只有学生个性的差异,每个学生都具有成功的潜力。通过成功素质教育的分类培养,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是成功素质教育的学生观。 成功素质教育认为,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导师,主张合格的教师就是严师、名师,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才是好教师。这是成功素质教育的教师观。 成功素质教育主张学术民主,主张教学相长。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探索者、研究者,师生关系首先是朋友关系,学生有权向老师提出不同意见,教师应鼓励学生的批判性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这是成功素质教育的师生关系观。 成功素质教育要求教学的基本方法,是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要带着疑问学习,进行研究性学习或探究性学习。这是成功素质教育的学习观。 成功素质教育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传授方法、训练思维、开启智慧。成功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实验、实习、实训,认为文科的学生要在图书馆“泡”出来,工科的学生要在实验室“磨”出来,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这是成功素质教育的实践观。
赵校长从大学教育的目的、成功的标准、成功的规律、成功素质教育的定义以及成功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师生关系观、学习观进行了精辟论述,同时还着重论述了成功素质教育的实践观。通过学习后,我对成功素质教育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正像武汉大学陶梅生教授在5月30日《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中所说,赵作斌先生的《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深有对那些孜孜不倦研究和探索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拓荒者心存敬意的感觉,掩卷长思,仿佛看到一个崭新的高等教育形象正在展现。[2]陶梅生教授在文中还高度评价了赵校长的成功素质教育理念。陶梅生教授是原武汉大学教务处长,现是武汉大学高教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二级教授,是我的老邻居。当我看到陶梅生教授的评价后,我为中南分校深感自豪和骄傲。
成功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重大变革,实施成功素质教育必须首先转变观念。领导及教师要带头转变观念,明确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围绕成功素质教育这个核心,要把教育思想的转变融入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去。 实施成功素质教育必须对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形成的教学过程来一番彻底的改造,真正做到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与大学教学过程的融合是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难点和关键。
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改革。 全方位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构建合理的培养方案。一是要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理工类学生重点培养其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素质,经管类学生重点培养其经济头脑和企业家素质,艺术类学生重点培养其艺术品位和艺术家素养,如此等等。二是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学校要鼓励老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学习上提倡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批判式学习、创新式学习,在教学上提倡互动式教学,提倡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式教学,鼓励教师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网络和其它媒体资源进行教学。
教学改革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成功素质教育把理论联系实际看成是教育的第一规律,因此,特别重视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强调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该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紧密结合。 加强实践教学,要重视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指的是专业教学以外的素质拓展活动,是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极为重要的阵地。第二课堂主要承担培养非专业素质的任务。二者相互交融,共同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 第二课堂的内容,第一是进行自我生涯设计,包括学业生涯设计和职业生涯设计两个方面。第二是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包括“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以磨砺成功素质,为学生成功成才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要大力改革学生评价体系。目前的学生评价体系与学生的实际素质及成功可能性相背离。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不进行彻底改革,素质教育将难以真正实行。改革学生评价体系是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关键。 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应该是素质评价体系。用成功素质评价体系取代传统的学业成绩评价体系,是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又一关键,也是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标志。
二、用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推动教学改革的具体建议
1.尽快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该体系应该包括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评价。建议学校成立学生体评价体系研究组,可由理工类和文科类院系有管理和教改经验的教师组成,半年内拿出完整方案。
2.非专业素质教育体系还很不完善。目前除了几门理论课外,基本还没有实现“培养人的正确的思想观念、激发人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人良好的情操和优良品格方面”、“培养人卓越能力”、“培养人思维方法”的具体措施。应考虑设什么样的课程或实验项目来完成非专业素质培养。如我校向学生开的《成功学》、《创造学》课程,建议提供配套的实践项目或实践场所。以生物工程专业为例,学生可以向学校申请成立《名贵花卉组织培养殖育研发及营销中心》,由学生自己管理和经营,他们除经营自己培育的花卉外,还可以经营自己配制的各类花肥。从大二开始到大三结束,整个过程由一名专业老师指导。如果盈利,给予一定学分。学生在此过程中,将会充分运用他们所学的《成功学》、《创造学》知识,为他们的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3.专业素质教育的学科体系基本完善,但仍有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问题。以我校生物工程专业为例,虽然培养方案中理论与实践课比例达到1:1,但这远远达不到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要想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应该加大实验课和实践教学的力度,增加实验课课时,使专业应受的基本训练能落实。例如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微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课,在08版课表中分别为36学时、18学时和36学时,这种比例不可能达到掌握生物学中的最基本的重要操作的要求。建议设立零课时教学(强化基本训练,类似外语学院的零课时教学――英语沙龙,教师报酬也参照英语沙龙)。二是除了加强实验课外,可设立专业课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中可分类、分兴趣进行培养,确实达到因才施教目的。比如可设考研辅导班,为想继续深造的学生提供辅导;可设专业兴趣小组,如《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及应用研究组》、《名贵花卉组织培养殖育小组》、《转基因植物研究小组》、《微生物菌种自然选育小组》、《微生物发酵小组》、《环境微生物研究小组》、《高等真菌药用价值研究小组》、《生物工程设备研发、改造及设计小组》等。第二课堂可真正将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只不过这将加大学校的投入,如组织培养就需要一个阳光温室(在生物楼顶上稍加改造就行)。另外,第二课堂需要教师指导(相当于外语学院的英语沙龙),这也需要学校支付一定的报酬。
4.应该尽快建设适合成功素质教育的教材体系。联合全国同类大学,组织编写专业素质系列教材及非专业素质系列教材。生科院已与化工出版社联合召开了全国生物类应用型教材研讨会,并已确定由生科院李良学主编《有机化学》,郜金荣主编《分子生物学》,接下来就要组织参编人员开会讨论、制定大纲等。建议学校设立全国性应用型教材编写基金,凡是主编或参编的教师可以以立项型式给予一定经费,用于编写、出版、开会等。(立项形式可参照精品课程的立项)。
以上是我积累39年从事高等教育(其中在武汉大学从教近34年,中南分校从教5年半)之经验和对教育改革及成功素质教育的理解提出的一些个人看法,希望对教育改革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