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历史概念教学的基本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物理 教学 物理学史
物理学史是研究物理学发展的学科,它是物理科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已成为物理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热点。那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呢?
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的意义
1、渗透物理学史有助于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
物理学史教育对于发展学生科学素质影响最大。因为,一个人的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行为等大部分科学素质要素,都要建立在对科学及科学发展过程了解的基础上,才能逐渐形成,这些都与物理学史教育有密切关系。通过物理学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激发追求真理、献身于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精神。所以,为了实现现代中学物理教学目的,必须加强物理学史教育。
2、渗透物理学史有助于培养科学的思维模式。
物理学史可以提供丰富的物理科学发展的史料,将物理概念、定律的历史发展过程展现给学生,使之熟悉科学家发现规律的思维过程和科研方法,并从科学家的成功中得到启示。从长远意义上讲,学生掌握这些内容比学习物理知识、技能更为重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接受科学方法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科学的思维模式。
3、渗透物理学史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
关于物理学中的各个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规律,在历史上都有它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有的甚至曲曲折折,只有了解了他的这些知识,才能深刻掌握它们的物理意义,而且有利于巩固和加深理解已学过的物理知识。
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的方法
1、“物理学史――归纳”方法
“物理学史――归纳”方式是以历史为背景,以大量比较一致史料为题材,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和提炼,归纳抽取出概念规律。这是物理学史教学的常用方式。它比较简单,便捷。上课时,教师娓娓道来,学生的思维强度较低,有很好的故事性和情趣性。学生学习时能获得良好的心理感受。在故事中略作思考,通过归纳,便可得出结论。比较适合于文科特质学生,低年级学生,或者作为理性抽象的物理课堂的一种调节。但这种简单的操作方式完全符合全民普及性教育、科学素养提升、人文和科学结合的时代要求。
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第1步,在教学开始时先通过描述现象或演示实验,学生通过聆听或观察,教师提出或学生自己得出这节课所面对和要解决的问题。
第2步,教师向学生介绍历史上的这个问题。
第3步,提供历史上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相关的各种现象、实验、及类似的不成熟观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总结。
第4步,形成对这个现象或问题的正确认识、形成概念、认清规律。
第5步,视情况对概念进行适当评价。运用概念或规律解决问题,加深理解。
2、准历史法:
所谓“准历史法”,就是在忠于历史事实的情况下,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物理学史料进行组织后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来达到一定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要求科学的还原那些重要的历史足迹,是对历史最具体的重演,是很好的过程体验教学方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物理规律并从相关历史事件中广泛吸取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以及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把物理学史教育真正实践在课堂教学中。
具体步骤是:
1)将物理学理论(教学内容)的历史发展过程按问题起源――提出的工作假设――思辨以得出推论――实验或思想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假设的修正及结论的推广进行整理,以形成教学内容的“准历史”过程。
2)、 将学生对物理知识(教学内容)的一般认知过程,即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提出问题――假设或猜测-实验探索-结论及对认知过程的反思,整合到已组织形成的教学内容的“准历史”过程中,形成具体的教学过程。
3、“物理学史――探究”方式
“物理学史――探究”方式是对历史最具体的重演,是很好的过程体验教学方式。重演的过程中蕴涵了大量的方法和哲学思想。这些深刻的实验思想会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最后通过实验,用铁的事实告诉学生正确的科学规律。这整个过程能充分体现出物理的学科特征――理性和实证。这也是“物理学史――探究”方式最需要体现的过程和思想。
具体操作:第1步第2步同“物理学史――归纳”方法的第1、2步,第3步提供历史上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现象和实例。历史上对这个问题提出的猜想或假说。根据这个猜想与假说,提出方案,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检测,记录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得出佐证那个观点的结论。第4步,引导学生建立和创造科学的概念。第5步同“物理学史――归纳”方法的第5步。
一、实行"看、读、说、评与析、导、启"教法,落实"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
首先,是具体的历史史实。具体、真实的历史史实是构成历史的基本材料,它是由一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进行的具体活动组成的。因此,这类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就构成了具体历史史实的基本元素。对这种知识实行"看、读、说、评"教法。
其次,是基本的历史概念。它是在掌握具体的历史史实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对历史史实本质性的认识,掌握某一学习领域中的基本历史概念可以使学生抓住该概念所反映的历史史实的本质,从而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分为:分类性的历史概念和抽象性历史概念两种。对这部分知识就用"析、导、启"三步教学方法。例如在讲到"资本原始积累"概念时,先通过教师的讲解,阅读历史文献、观看图片或影视录像资料等方法,形成有关的时间印象、空间印象、实物印象等,并了解其内在关系,把握其本质,最后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科学的概念。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规律。
再次,是基本的历史线索和规律。它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现象内部本质性联系的反映,它包含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历史线索和规律是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思维形式,通过对历史史实和历史概念的判断、推理而形成的一种认识上的升华,
二、 课堂教学要彻实体现教师的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教学方法的灵、活、巧,落实"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
新课标在教学目标上较以往有很大的变化,增加了过去没有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的是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过程与方法"的确切表述应是:通过什么样的教学过程(如何操作,即程序性知识)来学习什么知识(陈述性知识),让学生学会怎么样的方法(程序性知识)。从认识论看,学习过程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形式,它遵循着认识活动的普遍规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从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看,学校教育中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信息双向传递过程。
从老师角度看,学习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特点,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从学生角度看,学习过程是学生根据自身发展和兴趣领域的需要,在教师的示范、指导和组织下,有步骤地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需要能力的过程。因此,历史学习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历史教学目的与自己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教学双边活动,使学生在知识、认知和情感方面发生心理变化,并且形成和发展个性的过程。其次,方法要灵、活、巧。课程观念的更新为历史教学方式的变革创造了前提条件,教师在教学中所充当的角色有一个根本性转变,即由教学管制者变为教学民主管理者;由文本知识灌输者变为历史学习引领者;由历史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平等的学习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法(被动接受学习、无目的的活动学习、解题式学习、死记硬背的被动思维)转变为新课程的历史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主动接受学习、主动开展历史思维),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填鸭式灌输,以教师的讲授为主,重在知识的传播,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至于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等,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忽视,在新课标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学生自主性探讨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新课标特点,切实做好教师的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在学中得到好的熏陶与锻炼。
三、贯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原则,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技能;基本方法;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 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153-01
我在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中,也经历了多次的曲折和反复。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
一、讲授技能
1、讲课艺术 。讲课是一门艺术,是与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这种艺术只能产生并形成于教师长期的课堂教学 实践之中。
2、在课堂上。讲课艺术主要表现为语言艺 术(口头语言、文字语言、姿势语)和 管理艺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组织良 好的学习气氛、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3、提高讲课艺术的途径 。 第一、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素养和广 博的知识素养。第二、需要实践。讲课艺术是一门实践性 很强的艺术。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师提出 了要有教学机智的艺术要求。所谓教学机 智就是随机应变,当机立断的能力。
二、终课的技能
终课是指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时,通过小结、练 习等方式,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和技能及时地 巩固下来,并纳入学生认知结构中的一种教学活 动。终课的意义在于:巩固知识、升华认识、发 展能力、及时反馈等。
终课的方法 第一、知识整理法。是将先后学习的新知识依据 它们的内在关系建立起知识链的一种终课方法。第二、提炼结论法。是通过对史实的层层分析,以得出符 合逻辑性结论的一种终课方法。第三、整合图示法。是以图示来归纳全课知识的一种终课方法。 第四、比较对比法。第五、升华认识法。是分析归纳重要史实以获得规律性认 识的一种终课方法。这种方法的思维形式是由具体到一般, 由现象到本质。第六、巩固练习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当堂练习活动。 第七、新课铺垫法。是依据教材前后课文之间的知识联系, 结合下一课内容设置问题,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 欲望的一种终课方法。第八、深化教材法。是挖掘教材潜在内容的一种终课方法。 第九、讨论总结法。是以总结学生讨论情况为小 结的一种终课方法。第十、学法示范法,是以实例示范方式作学习指 导的一种终课方法。它的显著特点是示范性,即实例与说明相结合。
历史教学终课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一、终课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服务,紧扣教学 重点。一节课是一个整体,终课是这个整体的一 部分,因此关于终课的设计也就不能孤立地进行, 而应放在整节课的背景中加以考虑。终课是必须 突出教材的重点。第二、终课对重点史实、概念的阐述注意深化, 切忌简单重复.第三、终课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终课不 单是知识的归纳、整理,更重要的是通过新知识 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四、终课要注意学生作业的设计。
三、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1、讲述法及其基本要求 ,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传 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是教师较多地占 用课堂教学时间,系统地讲述历史知识。讲述法 又分为叙述、描述、概述三种不同的方式。
(1)叙述法是按照时间顺序,对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和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进行具体的、完整的讲述。 运用叙述法应注意几点:要按教材内容进行叙述; 要有一定的条理性;要突出重大情节;要有充沛 丰富的感情,主要通过语言、语调表现感情。
(2)描述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某些重要的历 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过程中的重大场面、主要 情节进行具体细致、绘声绘色的描述。其特点是 形象性。其作用主要在于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 力,使学生形成具体而鲜明的历史表象。 运用描述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围绕教学任务和 教学目标;要有所选择和侧重;要语言生动、细 腻、准确、形象,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但不能 违背历史的真实性;要运用教材中的各类图象进 行描述。
(3)概述法是对教材中的次要部分,用以勾画出历史的全貌和发 展线索。概述的特点是语言简练、条理清 晰。叙述、描述、概述经常配合使用。叙述中有描述和概述,描述时要依靠叙述。
2、讲解法及其基本要求.讲解法是对史实运用分析、综合、对比和 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论证,形成历史概念 和揭示历史规律的讲授方法。这种方法多 用于讲授政治经济制度、法令条文、某些 文化成就等等。 讲解的方式主要有解释与比喻、分析与综 合、类比与对比。
关键词:历史复习、历史阶段、专题历史知识体系
一、指导思想:单元复习中实施阶段特征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素质教育方向,促进学生全面掌握历史知识和发展历史技能,把握历史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弄懂每个历史时期各个方面的基本特征,考察和把握该历史阶段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地位,探求历史规律,以史为鉴,明确历史对现实的启示作用。
二、实施办法和能力目标。首先,教师将每一单元的基本历史知识按线索演示做指导,由学生自学教材,列出教材基本知识结构,然后,就一些重点问题指导学生展开分析讨论,这样可使学生既巩固基础,又弄懂教材线索,为其进一步分析、归纳、概括阶段特征奠定基础。这一步骤的实施,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阅读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章节之间的主要内容及内在联系,从基本史实中得出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基本特征。然后,总结历史阶段的经验教训,从而得出对现实的启示。学习历史,探求历史规律,以史为鉴,才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也能使学生明确学历历史的目的,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自觉性。综上所述,单元复习必须坚持“知”与“识”的统一,把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作为确定教学思路、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人文精神最关注人的发展与需求,强调全面实现人的价值和探索人生存的基本意义,从理论中努力找到实现人的价值和意义的途径。在历史教学中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培养历史课程中所揭示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形成关注人本、珍视生命的价值观;培养和加深爱国意识,热爱自己的民族,共同关心世界;引起共鸣,加深民族自豪感,产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顺应自然规律、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态度。
二、教师应该如何培养人文精神
1.教师是人文精神的培养者,是能否将学生培养为具备较高人文素养的关键。因此,广大历史教师应该不断进行学习,修养自身,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够具备传播人文精神的素质基础和资格。这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良好的人文教养、丰富的教学经验、渊博的历史知识、创新的理念和的精神等,这样才能够满足历史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2.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注意努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让学生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形成理性独立的思想,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新的教学改革中在内容上丰富了经济史、社会史、思想史、风俗史、文化史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充分把握这方面的内容,增设相关的兴趣课题等,让学生深入挖掘和学习其蕴含的人文精神。
3.教师应该改变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放弃死板、枯燥的教学方式,把鲜活的历史人物与史实真实还原在课堂上。教师还应该要寻找如何挖掘课本中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人格与观念内容的途径方法,课下课外搜集相关历史资料与素材,用适当的方法分享与教学。同时,要为加大拓宽学生对历史的探究空间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发散思维,举一反三。教师应带领学生走进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拜访历史人物,加深学生的印象和思考。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历史事件所带来的启示,从而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
三、在历史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途径
1.明确教学立意,引导正确的价值观。教学立意往往是体现课堂质量的关键。知识立意的课仅仅关注基本史实,没有强调充分挖掘史实中所蕴含的情感与观念,教学死板,学生学习十分被动,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立意的课强调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虽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但是没有价值观的支撑与引领,能力会失去其意义,学生的发展就会失去方向。只有价值观立意,以价值观为引领,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全身心的健康发展。价值观存在于基本史实之中,也存在于对知识的思考运用之中,课堂的教学要结合这两者,引导出真正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在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够显示出历史教育的人文价值。
2.引用名人名言,増强情感体验。过去的历史教材的内容、历史教学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都体现着近代西方理性主义史学的影响,历史研究呈现出概念化、符号化、公式化的特点,过于强调对概念的学习与掌握,感彩较少。而现任的高中历史教师也是这种历史学习方法和西方理性主义史学的观念培养出来的,也在教学中习惯性地使用符号式、公式化的概念对学生进行灌输。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表达也缺少生动、有趣,而是精炼、抽象的。虽然知识的传授是十分精准无误的,但是这样的课堂往往使得学生失去兴趣,为了考试而学习。因此,教师不妨通过积累历史经典言论,在相关史实的教学中巧妙引用出来,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自己的语言更加鲜活生动,从而达到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的、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3.深入历史细节,还原历史情境。现在的历史教材往往概括地、宏观地叙述基本史实,忽略了许多历史细节。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问题没有得到清楚解释,会有一些内容逻辑不连贯的现象发生,学生就难以产生共鸣,感受不到历史的复杂性。因此,教师应该注意适当对细节进行补充,使学生更能够充分地理解历史,从而切实感受到历史知识所要传达的情感。
关键词:新教育 教学理念 学生的内驱力
一、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基础是更新观念
我们的历史教学无不例外地受到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的影响,教师的一些好的想法、好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展示出来,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围绕成绩名次运转。因此,很多教师对传统的教育抱着鄙弃的态度。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应当在坚守固有的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在进行尝试性的教育教学改革,既不盲从又不跟风,要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外地的教育教学的模式。我在边学边改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稳扎稳打地提高教学成绩。
素质教育提倡了多少年,究竟怎么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谁也说不出一个标准的答案来。我认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标杆,把我们的“教堂”变成学生的“学堂”,让学生自主学习,所以我的做法就是主动从讲台上走下来,将教师的角色从曾经的“主宰者”调整为课堂的“主导者”,灵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以教师的教去辅助学生的学,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课堂教学过程是实施新新课改革的主阵地
一个和谐的课堂,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这个就是考验教师基本功的时候。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把自己的课堂设计得有声有色,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生龙活虎,争先恐后,对教师的问题积极举手发言。而有的教师不注意这方面的设计,他的课堂便是死水一滩,毫无生气。所以,营造一个适合学生畅所欲言的提升能力的课堂是每位教师的基本功,积极和谐的课堂能够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让学生体会思索的快乐和享受收获的喜悦。
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不教,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但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很反感陈述式教学,即教师把知识机械陈述一遍,照本宣科。这种教学方式,不论教师讲得再清晰明白,重难点突出,学生还是感觉枯燥无味,听得昏昏欲睡。为克服这种被动的教学局面,我尝试了很多种方法,最终我总结出了一套教学模式,即把“问题引领,自主探究――四步教学法”引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详细来说,就是学生自学后整理归类问题,将会的和不会的分开,然后集体授课,教师引领学生探究,最后师生一起梳理提升,总结知识。
在新课程理念实施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四步教学法,提前布置学生预习,让学生大胆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一课时,课文中出现了很多的历史概念,如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天朝上国、自然经济、商品经济、闭关政策等,这些概念是空洞的,学生不好理解。如果沿用陈述式教学必定达不到理想效果,于是我采用四步教学法,先让学生自己理解这些概念,然后师生共同探讨概念的含义,当解决了基本概念后,我在课堂上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相互解答问题,然后又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历史人物辨论会、历史故事会、历史剧表演、历史知识竞赛、制作历史卡片、举办历史讲座、参观高台博物馆、考查骆驼城遗址等,在这些实实在在的活动中,让学生去感悟历史风云,体验历史情感。
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将农村初中历史课堂上升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教育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的多样性
1.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古今的联系,应当认识到以下方面
历史教学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精神,《历史课程标准》也提出历史课“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体现这一课程理念,在讲授历史问题时注意联系现实问题,包括联系当前国际局势的问题、现实社会问题、实际生活问题、学生思想问题等,力图为历史课注入活力。
1.1要寓论于史,不要直接说教。揭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是历史认识和历史解释的表现,这种认识或解释是基于历史的实际的。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展现了历史的发展与演进、变化与延续,其中的知识本身已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所具有的思想教育因素不是外来附加的。教师应认识到,支撑道理的是史事,而不是道理本身。在处理教材和实施教学时,重要的是考虑如何体现历史知识所具有的认识功能,通过历史的叙述来阐明有关的道理,揭示有关的联系,让学生从历史的事物中有所感悟和认识。历史学科的教学艺术之一,就是教师对史事与道理的渗透融汇,而不是采取贴标签的方式,简单地进行说教,机械地加以套用。
1.2要具体生动,不要空泛议论。历史知识和历史认识都是具体的,是来源于历史上活生生的人与事。学生要真正掌握知识和提高认识,其前提是对历史事物的了解和理解。学生只有在其认知系统中建构起具体的知识及概念结构,才能生成相应的观念和认识。反之,任何观念和观点若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可能在学生的心里真正确立起来。因此,历史教学的大忌之一,就是脱离具体生动的历史原本而进行凭空论说。
1.3要有机结合,不要牵强附会。任何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的意义,关键都是确立它们内在的、本质的、有机的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也是这样,通过实事求是的有机联系,学生更好地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现实,而不是简单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划上“加号”或是“等号”,尤其是这种联系不能生拉硬拽,以免失去教学意义,而要刻意渲染,实无必要。
2.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
2.1写教学后记。可以记录以下内容:①记录成功做法。如形象贴切的比喻,巧妙的导入新课,留有悬念的结语,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等。②记录失败之处。即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如所举实例,所选习题)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以后教学中应吸取的教训。③记录教学机智。即把授课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灵感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下来,供以后参考。④记录学生问题。即记录教学程中学生的迷惑点,作业中暴露的欠缺点及考试中出现的失分点。⑤记录学生见解。⑥记录教学新得。教学后记所记的内容虽然很多,但不需要详细记载,特别注意的是记载一定要及时,否则容易忘记。
2.2写反思日记。教学后记要求短小精悍,反思日记要求详细具体,侧重于记载课堂以外的一些教育教学经验、学法指导及公开课、观摩课、教学研讨活动后的认识、收获、体会感悟等。必要时要对事情发生的过程、背景进行详细的描述,为深入研究或进行专题研究积累原始材料。教学后记一般来讲每天都要写,而反思日记要求每周写1—2篇,但一定要有感而发,忌无病.
2.3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学生作为教学实践的客体对教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兴趣、爱好出发,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堂组织与管理及其课堂教学效果等做出评价,使教师不仅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教学上的优点和不足,而且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需要。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要定期进行,以便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及时的调整。
3.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历史知识。
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而这种历史观的形成不是建立在对历史知识的简单机械地记忆的基础上的,而应该是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进而学会用历史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讲清基本的历史概念,同时注意各学科知识间的渗透,引导学生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分析思考,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3.1教师要讲清基本的历史概念。如在讲授君主制、民主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民主革命、民族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论述、叙述、评述、分析;改革、变革、沿革等基本概念时,就必须将其内涵讲清。平时也应该让学生区分历史概念的内涵,如试题里要求回答某一历史事件的后果,这就要指导学生分析后果与结果、成果的不同。并要在具体问题的指导下,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3.2引导学生将各学科知识互相渗透,以促进历史课的学习。地理上的山川地形知识,英语上的词语知识,语文课文中的有关的知识等都会促进历史学习。反过来,历史学科也促进其他学科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其他学科知识恰当灵活地运用到历史学习中来。前后知识要联系、贯通。如,引导学生把1814年拿破仑远征俄罗斯的失败与希特勒攻打前苏联失败联系起来,从宏观上了解各地历史的联系。
还要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以了解真实情况。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次影响比较大的革命而非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中国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历史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一、历史思维能力概念的理解和实践意义
(一)历史思维能力的概念,是指能再现历史事实和再认知,分析评价历史客观,解释历史现象,揭示和阐述历史规律的能力,这是当前人们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定义。历史思维能力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思维品质训练过程和思维方法。
(二)历史思维能力实践意义,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从传统的背课本观念中走出来,激发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思考中慢慢构建历史知识体系。这既符合新课程的自主学习要求,又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学习观的要求。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
二、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和实践
(一)优化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开放化和多元化。新课标提出课堂应气氛活跃、开放、以学生为主导,所以,要想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一定要在课堂上实现多元化和开放式教学,积极鼓励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
(二)强化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找出教材中的隐性知识。高中历史课本中的内容非常丰富,有详细的文字表述,还配有大量的注释和图片,但是有很多同学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并不太注重这些信息和知识。这时候,历史老师应该进行适当的说明和引导。备课的时候,要结合这些隐性知识对课本进行补充。课堂上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好知识补充,这样不但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而且可以深化学生掌握和了解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程度,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宏观上得到提高。
三、高中历史教学要有一定的深度
高中生与初中生比起来,在思维上有很大差别,因此高中历史老师在进行历史知识教学时,一定要达到一定深度,这样能为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科学、准确地表达历史概念,加强历史的概念教学,掌握和理解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的抽象和概括,反映了历史的本质特性。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理解和学习历史概念,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总结规律和观察的能力,小到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大到一个阶段、一个时期的历史事实和规律特征。老师讲授历史知识要与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能力结合起来,从而使能力和知识相辅相成,能力的形成是进一步获取知识的条件,知识又是能力的基础。教学中不能单纯对学生讲授知识,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单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脱离知识的教学,要在讲授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穿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使历史的教学达到一定的深度,除了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使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之外,还要学会指导学生进一步对历史现象、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必要的分析,这是学生能力训练的重点。这就要求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注重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
四、促使学生发挥学生内在驱动力
在学习中,兴趣是学习最重要的动力,只有对历史热爱和喜欢,才能在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学习能力。
(一)以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因此,在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尽量选择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科学地使历史感和现实感融为一体。
(二)采用丰富多样的教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如增加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历史故事、古诗,发挥直观教具的功能,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手段效果更佳。还可以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横向迁移。
五、启发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一)要让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具体方法是出示阅读提纲,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句、词,设计一些提高能力的问题。如出示的阅读提纲应指出本节或本段的重点内容。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可告诉学生规律,如一段话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
(二)要学会独立思考。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动脑子,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的问题,在学生得不出结果时,老师应及时引导。
总之,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这一能力可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其发挥的社会功能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因此,历史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化学史;概念发展;分段呈现;深度开发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1-001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1.005
上世纪80年代,廖正衡在《化学哲学基础》中曾撰文提出化学与历史的结合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化学教学中克服忽视历史的偏向,加强化学教学同化学历史的结合,就是进行化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1]。进入新世纪,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也在化学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2]该理念如何落到实处,可能不是一两节课的灌输或讨论就能实现的,需要渗透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始终。笔者尝试以“羧酸、酯”、“氧化还原反应”及“氨和铵盐”等高中化学的常见教学实践为例,提出化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几种方式,在此基础上阐释化学教学中融入化学史的重要意义。
一、选取化学史素材作为引课、过渡的教学资源
选取化学史素材作为引课资源是最常见和最简单的一种融入化学史教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有力指导下,带领学生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使学生能保持着一种对新奇事物的兴奋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高中阶段很多课题[3-4]适用该法,当然化学史素材的引课不能过简单化地进行史料呈现(就像某些课堂开始的新闻、广告视频的简单呈现),需要有意识地对化学史料进行梳理、加工,从中引出问题或研究方法,有时可以将史料适当分割,串成整节课的教学线索。本文以“羧酸、酯”(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第三章第三节[5])这一课时的教学片断为例:
[引课阶段]
化学史材料1:早在我国唐朝(618-907年)人们就发现柳树皮汁可以止痛和退烧。1800年人们发现该类植物中的活性物质――水杨酸盐。1853年,柯尔柏(德国)合成了水杨酸,并于1859年实现工业化。
学生活动1:阅读史料1,结合图1认识水杨酸,并回答下列问题:
(1)指明水杨酸分子中官能团名称。
(2)1mol水杨酸最多可以消耗多少NaOH?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
[设计意图]从史料1中可以看出水杨酸及其盐的功效,为羧酸的讲授提供了贴近生活的素材,尤其前半段史料(我国唐朝的医药成就)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赞赏我国的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可以联想2015年屠呦呦的诺贝尔奖成就);水杨酸中还有另一呈酸性的官能团――酚羟基,呼应前两节学习的酚的酸性。
[展开阶段]
化学史材料2:鉴于水杨酸及其盐类对胃的刺激性大。1889年德国拜尔药厂F.Hoffmann合成了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于1899年大量生产。
学生活动2:阅读史料2,评价水杨酸及其盐的药用价值,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方程式解释“静脉滴注NaHCO3溶液缓解水杨酸中毒的原理”。
(2)评价药物发展历程给我们的启示。
[设计意图]在史料1肯定水杨酸及其盐的基础上,顺势提出合成阿司匹林的必要性,一方面客观评价药物发展的曲折历程;另一方面为羧酸的酯化反应做好过渡的铺垫。
[提升阶段]
思考1(选修5教材:科学探究2[5]):我们已学习过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从形式上看酯化反应是羧基和羟基之间脱去1个水分子,你能设计一个方案证明是哪一种吗?
化学史材料3:海维西因(图2)研究同位素示踪技术,推进了对生命过程的化学本质的理解而获得了1943年诺贝尔化学奖。
思考2:结合史料3的成果,思考如何以水杨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酰水杨酸,尝试在方程式中标明反应物的断键位置。
[设计意图] 借助海维西因的同位素示踪技术进一步明晰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并应用该原理实现史料2提出的将水杨酸转化为乙酰水杨酸。
二、对化学史素材分段呈现让学生体验概念发展过程
化学的历史,不仅是化学发展事件的记录,也是化学科学思想演变的再现。很多化学概念的发展都是在克服理论同实践、理论同理论等一系列矛盾之中前进的。诸如原子结构理论从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古代原子观的提出到道尔顿的近代原子学说,从汤姆生的枣糕模型到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再从玻尔到薛定谔[6]。再如阿累尼乌斯的电离学说在今天看来再自然不过,而在19世纪末刚刚提出时却遭到了门捷列夫等知名化学家的质疑,经过反复斗争,该学说被认为“与原子论、分子论和元素周期律学说一起共同奠定了现代化学的理论基础”[1]。事实上,很多学说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更不是一帆风顺的,均有其特定背景,这些学说的发展过程正是实现课程标准中“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理念的最佳素材;我们如果只是将“目前”最先进的理论简单地教给学生,其“营养价值”将大打折扣。
例如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的“氧化还原反应”,该课题是一个典型的化学基本概念,上完本节课是不是让学生知道从得失氧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就是“过时的”、“有缺陷的”?从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视角认识它才是正确的?其实不然,从得失氧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本身是化学概念结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初高中衔接的重要枢纽,不能简单地用“对”、“错”来评判不同阶段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素材,爱因斯坦也曾说过联系科学的发展来“追踪理论的形成过程”是“始终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的。单纯教会学生“……是氧化还原反应”教会学生的是一个孤立的、没有根源的知识,而把氧化还原反应放在历史长河中去追本溯源的学习是一种科学创造活动。下面给出笔者参加同课异构时对维基百科中“Redox Reactions”词条英文史料(高一学生的词汇储备基本满足阅读需要,可根据学生基础适当解读个别生僻词汇)的分段呈现方式:
[概念完善过程]
阶段1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略)The word oxidation originally implied reaction with oxygen to form an oxide, since dioxygen was historically the first recognized oxidizing agent.
阶段2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略)Later, the term was expanded to encompass oxygen-like substances that accomplished parallel chemical reactions.
阶段3: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略)Ultimately, the meaning was generalized to include all processes involving loss of electrons.
[总结归纳阶段]
学生活动:从上述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发展中,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设计意图] 上述3段呈现的方式本身就暗含了概念的发展,学生即使个别词汇认识有困难,但类似“Later”、“Ultimately”等副词的过渡让学生体验了具有特殊魅力的“追踪理论的形成过程”。
三、对化学史素材深度开发辅助课堂教学
人教版氨和铵盐(苏教版课题为“氮肥的使用和生产”)的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会选取哈伯(F.Haber)合成氨的化学史实作为引课或过渡的素材,这样的呈现方式固然可以,但若结合合成氨的其他史实适当辅以问题设计也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引课阶段]
化学史材料1[7]:
(1)1900年勒夏特列根据理论推算,认为合成氨反应在高压下能进行,但他所用的气体混合物混进了一些空气,反应过程中发生了爆炸;
(2) 第二位研究合成氨反应的化学家是能斯特,但他在计算时用了一个错误的热力学数据,认为这一反应没有多大前途;
(3)德国化学家哈伯(F.Haber)通过大量实验获得了以下结果:175~200个大气压、500-600℃时可以合成约6%氨;工程师博施(C.Bosch)实现了该法的工业化,花了5年时间两万次实验筛选出合适的催化剂。
学生活动1:从合成氨的历史沿革评价科学研究的特点,并在史料(1)和(3)的基础上分析其中的化学变化,用方程式表示。
[设计意图](1)氨的合成不是一帆风顺的,学生通过对合成氨历史的了解,体会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丝毫错误都会影响到最终结果,这样的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比教师的单纯说教更有说服力;同时作为人工固氮的主要方法,合成氨的利弊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生态观念――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培养学生辩证看待事物的哲学观念。(2)化学史材料中的“混入空气引起爆炸”、“6%”等问题解决均位于学生最近发展区,通过问题解决帮助学生尝试从史料中筛选、加工信息,包括合成氨的方程式中老师反复强调“7个字”的反应条件和“可逆符号”都能通过史料3加深印象。
[小结阶段]
化学史材料2[7]:
(1)1774年,普里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第一个发现了氨气;
(2)1785年,贝托莱(Claude-Louis Berthollet)确认了它的分子组成,即氨是氮和氢的化合物。
(3)古罗马人在朱庇特阿门(Aumn)神庙旁发现了氯化铵晶体,氨(Ammonia)和铵盐(ammonium)的名称也就源于此。
[设计意图]结合古罗马时代铵盐的发现、18世纪普利斯特利首次发现氨气等史料,让学生体会氨和铵盐的悠久历史和化学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的独特作用。通过历史的回放,让学生感受含氮化合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前进方向,为后面客观评价人工固氮提供素材。
在教学中运用历史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追踪化学发展的足迹,就会获得一种对化学知识的亲近感,增强学生的主动的求知精神,有利于学生从发展层面把握化学知识。化学史素材的简单呈现有时只能让学生眼前一亮或一笑而过,部分史料还需要老师去进行较为细致的开发,起到引导的作用,这样的化学史实才不是一则孤立的故事,才有助于学生从化学知识讲授中获得思想启示。
化学学科中有很强的历史传统,20世纪化学教科书的大多数作者们都感到非要在他们的著作的开头作一点历史介绍不可,著名科学史大师、芝加哥大学终生荣誉教授艾伦・G・狄博斯(Allen G. Debus)就是通过使用帕廷顿的《无机化学教科书》(Text-Book of Inorganic Chemistry)以及斯尼德和梅纳德的《普通无机化学》(General Inorganic Chemistry )开始了解化学史的[8]。这样的传统在今天不应该也不能丢失,以上教学实例仅是笔者在高中化学教学阶段融入化学史的初步实践。化学史为一般自然科学提供的素材是多种多样和丰富具体的,这需要教学一线的师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不断实践、总结,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强大的教学功能。
参考文献
[1]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化学化工专业组编.化学哲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17-12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王灿.化学史中的科学发展观――以“化学电源”教学设计为例[J].化学教学,2014,(8):31-32
[4] 罗展宏.以史为“境”――化学史教育功能例谈[J].化学教与学,2014,(9):35-36
[5] 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60-61
[6] 顾晔.辩证思维方法在高中化学物质结构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学,2013,(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