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压电工安全用电知识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三农”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
农电体制改革后,打破了原有的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农电安全管理范围扩大,供电企业的安全责任和风险加大,抓好农电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健全和完善农电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刻不容缓。这里提出的“三农”安全是:农村电网安全、农村电工安全、农村居民用电安全,乡(镇)供电所只有切实搞好各项安全管理,才能更好地为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如何加强安全管理,提升乡(镇)供电所安全管理水平,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农村电网安全
乡(镇)供电所管理范围内的农村电网应为:10KV线路、配电变压器、380/220V线路、低压配电装置等的供电设施。农村电网应从规划设计、施工架设、运行、维护、检修等方面着手安全管理。积极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稳步推行现场工作的程序化、标准化作业。一是对农村电网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设计,以及检修、变更、施工、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安全监督;二是农村电网在规划设计中一定要按照《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农村低压电气安全规程》、《农村安全用电规程》等相关规程为原则,搜集有关设计资料,写出初步设计说明书、投资概算、动工图纸、负荷预测、施工方案等;三是农村电网在施工中,一定要按照《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及《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安全生产工作规定》,认真组织,精心施工,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一卡”,强化安全管理,完善施工监理,通过制定危险点分析预控措施,规范施工现场人员行为,加大违章考核力度,杜绝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四是农村电网竣工后,要组织验收,对所施工的设施要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规定,特别是电力线路的线间距离、交跨距离、对地距离要符合规定;五是在从事农村电网运行、维护、检修的工作中,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和高空跌落事故,推动全所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新局面,提高农电安全管理水平;六是加大《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管理好农村电网,是农村供电所现场安全工作的重头戏,网上设备的运行缺陷,严重威胁着农电企业的安全生产,它是安全生产活动中最大的拦路虎,为止,要打掉这只拦路虎,首先必须舍得投入资金,做好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并及时消除设备的运行缺陷,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
1.乡(镇)供电所所长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首先要发挥供电所所长在农村供用电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所长的安全意识是农村供用电安全的首要因素,落实所长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抓好农村用电安全的关键所在,发挥所长基层领导作用是农村用电安全的重要保证。所长是一个供电所的核心,其能力的大小、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供电所的管理水平。要求所长在开展工作中,要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确保不违章指挥,精心组织好各项安全生产活动。
2.农村电工直接在供电所所长的领导之下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他们处在农村用电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是整个农电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目前,农村电工还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差、管理水平低的问题,虽然这几年来我们公司也经过多次培训、考核、择优录取,但是这不过是在“矮子里选将军”,大部分农村电工综合素质距规范化管理标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从而限制了整体农村安全用电管理水平的提高。
3.目前,乡(镇)供电所管理的首要工作应放在农村电工的培训上,包括业务理论、生产技能、相关法律法规等,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地进行严格的教育培训,要经常组织农村电工进行技术比武活动,从所长、生产班长、营业班长开始,让他们做好一个领头羊,才能更好地打开一个农电管理的新局面。
4.建立健全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依照《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安全生产有关管理办法》《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安全生产监督规定》及省、市供电公司的有关安全生产制度,结合乡(镇)供电所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落实到每个班组、每个岗位、每个人,做到“四不伤害”。一旦发现有违章作业或不安全行为从严考核,对已经发生的各类事故,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分析、处理,认真吸取教训,采取防范措施。坚决不允许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三、农村居民用电安全
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每年农村触电死亡的人数高达1万人左右,发生在6kV以上高压系统(含雷击电压触电)中的约占事故总数的18%,而发生在380/220V低压电网的约为82%。农村居民由于文化素质结构的差异,安全用电的意识比较薄弱,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私拉乱接的现象比较严重,供电企业要广泛深入开展《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活动,如采用宣传车在全县、各乡镇范围内进行巡回宣传,在电视台播放电力安全警示片,在交通要道口设置安全用电标语灯箱广告,到中小学校进行安全用电知识的讲解等,不拘形式地宣传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达到提高全民安全用电的意识,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1.加强农村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管理
防止发生农村居民间接触电事故经过农网改造后的低压电网,由于产权的变更,供电企业的安全责任和法律责任也随产权延伸更直接、更具体,因此在农村低压电网完善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作为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重要后备保护就显得更加必要,同时也必须告之农村居民用户:安装在农村配电台区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不是任何形式的触电都能保护的,用户必须安装家用剩余电流断路器,防止家庭中可能发生的直接接触触电造成伤亡事故,用电户应具有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形成农村低压电网的剩余电流保护二级、三级系统,使各级之间相互配合、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2.提供优质服务,增强农村居民安全用电意识
农民在抗旱、排涝、浇灌、农忙季节,发生用电故障或遇到困难时,供电所抢修小分队要迅速赶到现场,解决用电上的实际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大量家用电器进入寻常百姓家,由于多数农民对这些电器的使用和维护知识知之甚少,农村电工要能提供家用电器的选用、使用、维修方面的知识。对电能计量装置出线侧(产权分界点),农村居民用户室内的电气线路、设备的安装、维修,要做到耐心解释:以产权分界点为限,产权属于谁,谁就是该产权的安全责任人。针对前期我县发生的几起农村触电死亡案例,迁扯了供电部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于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或违章建筑,及时下达《事故隐患通知书》,限期整改或拆除,否则造成的一切后果由用户自负。
关键词:农网;低压线损;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26.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8)33(c)-0045-01
一、农网损耗过大的主要原因为。1、农网结构不合理,质量低,低压台区急需改造。由于当前新农村建设出现了村庄发展带来移民建镇和农村新街道开辟,而这些规划当地政府并未提前和供电公司协调,导致农网建设处于规划滞后状态。配电设备选点很难做到以相邻负荷中心为依据;出现新负荷点时,大都简单地从最近的电网引线,造成农村电网中变电所布局不合理,供电半径大,存在大量迂回供电。由于过去农网建设存在较多历史欠帐,线路导线截面小,长期过负荷运行或轻负荷运行,接户线过长,过细,低压线路过长,末端电压过低致损耗相应增加。随着一、二期农网改造工程的实施,农村基本改变了台区结构相对落后的局面,但未改造的低压台区使用年限久远,供电设施老化落后、旧的电网结构已不能适应对电量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用电高峰时变压器、绝缘子、导线等供电设施因频繁超负荷而烧毁。特别是夏季由于高温持续时间长,农村大功率家用电器全部启用,未改造低压台区不堪重负。各供电所面对过负载的低压台区只能临阵抱佛脚,东拼西凑,造成经常性停电,低压线损也很大。2、无功补偿在农网的运用不普遍,无功补偿不合理。在电力系统中,电网无功容量不足,会导致电流增大,使设备及线路损耗增加及电网电压降低。由于农村电网的分散性无功补偿费用较高,因而无功补偿的运用并不普遍。随着农村居民用电结构的变化,对无功需求较大的日光灯、空调、电风扇和彩电的大量使用,使得农村电网功率因数非常低,对无功功率的消耗增大。这些无功功率如不能及时得到补偿,会对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3、负荷分布不合理、设备利用率低。农村电网大部分为居民生活用电,负荷量不大,存在用电时间段过于集中,季节性强的特点。特别是集中在夏季几个月和春节用电,为保证高峰期用电,变压器容量不得不按最大容量设置,使得在高峰用电时,农村电网线路几乎满载;低谷用电时,线路几乎空载,这在农排用电较多的综合台区尤为严重,变压器轻载或空载运行时间长,损耗大。
二、加强线损管理的具体措施。1、重新规划电网和改造低压台区。对农村电网的重新规划,是直接解决配电设备布局不合理的根本方法,要抓住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时期和冰雪灾后农网重建的有利时机重新规划电网,满足配电系统自动化和有利于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的要求,准确预测农村用电负荷,合理规划和设计10KV和低压线路,对现有电网优化网架结构,改造卡脖子线路和迂回线路,降低线损。需长远规划建设低压台区,要采取实地勘测、调查分析、规划实施、总结经验等一系列措施,其改造与建设应严格按照《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低压台区电网的供电半径一般不超过500m。应防止配电变压器只有一条出线的供电方式,采用左右两侧两条出线的供电方式,这种供电方式既可以减轻导线承担大负荷电流,同时当低压线检修时,缩小停电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低压主干线路按最大工作电流选取导线截面,合理配置各主干线及分支线的负荷,使三相电流基本平衡,提高变压器出力,减少损耗。2、强化无功补偿。提高供电质量,降低综合线损率是农村电网改造的主要目标。安装无功补偿电容器是降低损耗,提高电网的输送能力,减少线路电压损失,改善末端电压质量,增加设备出力的有效措施。这种方法投资少、见效快,增加的有功损耗很小,运行维护方便,值得广泛推广应用。在配变低压侧安装电容器组,用以补偿配电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及低压配电线路所带用电设备补偿不足部分的无功消耗,适用于低压供电半径短、负荷集中的地方或不适宜就地补偿的用电设备。利用补偿电容器的分组投切,还能进行调压,改善电压质量。配电网中大量的公用变压器没低压补偿,造成很大的无功缺口。因此采用10kV户外并联电容器安装在架空线路的杆塔上进行无功补偿,以提高配电网功率因数,达到降损升压的目的。由于农网在高峰用电时变压器满载或超载,低谷用电时轻载,配电线路的固定损耗所占的比例较大,应尽可能合理地重新调配变压器容量,可采用并列变压器运行或安装临时变压器的方法。当节假日和春节用电高峰时,采用并列变压器;其他时间单台运行,解决变压器空载和轻载问题。但这种方法将增加变压器的基建投资,应根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3、标准化农电建设管理。一是强化内部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对于低压线损应分片,分线,分台区进行考核,充分利用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线损四分管理模块。并与经济利益挂钩。考核指标要以理论计算结果为基础,考虑历史完成情况,综合地理条件差异,设备状况等各种因素确定,完善考核制度,要做好树障的扫除和三相负荷平衡工作。同时,要建立定期的设备巡回检查制度和计量装置定期检定轮换制度,加强对农村户表和集装表箱的检查管理,供电所要推行良好的、相互监督的抄核收管理模式,做到抄核收三分离。加强电费核算管理,充分运用营销管理信息(用电MIS)系统,建立和完善用户基础数据,并依据基础数字对低压线损指标的统计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加大检查力度和采取相应措施。二是加强农村电工培训力度。加强电工知识、安全知识、营销知识和管理知识学习,培养安全意识、劳动技能和优质服务水平,提高农电工作人员的技术业务能力。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以提高实际技能为着力点,加大对农电工的业务培训。要通过农村电工调考检验培训的效果,以考促训。并且按照规定按每个人的业务水平通过考试考核的方法定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按照层次不同,适当拉开工资档次,多方面促进农电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业务技能。对于窃电行为应具有一定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做好农村供电所线损管理工作,适应了农电管理精益化的要求,促进了公司的又好又快发展,为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得以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作者单位:广东电网惠州龙门供电局
1、突出能力本位,注重工艺要求,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线。
2、掌握常用的仪器、仪表。
3、突出实用电路的安装与调试,为求活泼、有趣味性。
【关键词】电工专业;技能培训;学习兴趣
一、理论教学
1、基础理论教学
课程和内容的选择是以实践能力为导向,在开课的先后次序上,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的内在逻辑性,依据学校的条件,设计了相关项目课程。先易后难,先学的知识、技能是后面所学的基础,这点与传统课程体系一样。在校期间,以校本工作岗位为主,兼顾工厂、企业对操作员的要求,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有一个较为全面完善的体系,进入工作岗位,可较快地熟悉工作、进入工作。培养的能力主要是通识的,学校教育无法也不可能与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零距离的对接。“学校不是工厂,工厂不是学校”。将课程项目化,不是一开始就把所有课程都在一起整合,而是采取两个方向的课程进行项目化,一个是弱电―电子线路,另一个强电―电力拖动。
2、重点专业课内容教学
熟练掌握《电力拖动》这门课程。该课程中主要包括各种常用低压电器的组成、原理和作用;常用继电器、接触器的识别与检测;典型的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等。学习这门课程,具备进入学习型社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为学面对社会就业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也奠定了基础。
3、懂得安全用电常识
与强电打交道,安全教育为首要,电具有“听不到、看不见、摸不得、嗅不着”等特点,在实习过程中,一定对学生进行安全喊话,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在培训中要侧重以下几方面的教育:人体触电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安全用电一般措施;安全用电的技术措施;安全用电的组织措施,在生活和生产中,给合实际分析典型触电事故案例等。
二、一般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使用万用表、钳形电流表的能力
通过培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指针式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对于较高素质的学员,是最基本的技能要求。它是用来测量电流、电压等多种电路参量和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等多种元器件参数的电工电子仪表,其正确使用使用方法如下:
(1)测量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先检查一下指针是否指在零的位置,如不在零位,可调节表头轴心附近的机械调零装置,将指针调到零位。然后在电池夹内装入二号电池(1.5V),6F22型层叠电池(9V)各一节。
(2)交流电压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测量前,必须将转换开关拨到对应的交流电压量程档。如果误用直流电压档,表头指针不动或略微抖动,如果误用直流电流档或电阻档,轻则打弯指针,重则烧坏表头,它相当于人的“心脏”,是很难修复的!测量时,将红黑两表笔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绝对不允许在测量中任意拔动转换开关来更换量程。测量高电压时更是如此,这样可以避免电弧烧坏转换开关触点。测量电压时,一定要要养成单手操作的好习惯。
(3)直流电压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仍然要注意正确选择测量项目,如果误选了交流电压档,读数可能会偏高,也可能为零;在测量之前,一定要注意万用表的表笔正、负极性,将红色的表笔接被测电路的正极,黑色的表笔接被测电路的负极。如果表笔接反了,万用表的指针会反方向偏转,容易撞弯万用表的指针。若事先不知道被测那点电位的高、低,可将任意一支表笔先接触被测电路任意一端,另一支表笔轻轻地试触一下电路的另一被测端,若表头指针向右偏转,说明正、负极性接法已正确,若表头指针向左方向偏转,说明表笔接反了,交换红黑两表笔即可正常使用。
(4)电阻测量方法与注意事项:绝对不允许在带电的情况下测量电阻。这相当于将被测电阻两端电压引入万用表之中来测量线路,必然引起测量误差,如果引入过大的电流、电压,还会烧坏表头,所以在测量电阻之前必须先切断电路电源。如果在测量的线路中有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应先将该电容器放电(正、负极短接),避免电荷通过万用表泄放,会损坏表头。测电阻时,直接将表笔并联在被测电阻或电路的两端,在测量电阻之前或每更换倍率档时,都应该重新调整欧姆零点,即将万用表的红、黑两表笔短接,并同时调节零欧姆调零旋钮,使表头的指针更准确地停留在欧姆标度尺的零点上。如果连续使用Rx1挡时间较长,也应重新校正欧姆零点,这是因为五号电池容量小,工作时间稍长,输出电压下降,内阻升高,会造成欧姆零点漂移。测量电阻时,应该选择较合适的倍率档,尽量使指针接近标度尺的几何中央,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5)要正确使用钳形电流表:在测量之前,应先检查一下电流表的指针是否指向零的位置,如果不指在零位,应该进行机械调零,然后还应该检查一下钳口的开、合的情况,要求钳口可动的那一部分开、合要自如,两边钳口的结合面一定要紧密接触。假如钳口上有油污或杂物,应该用溶剂洗干净;假如有锈斑的话,一定要轻轻地擦。测量时候一定使钳口紧密接合,漏磁通减少,测量精确度提高了。测量时,应选择适当的量程,为了方便在测量时使指针超过中间刻度,以减少测量误差。如果在测量电路之前,不知道被测电流的大小,可先将量程选择旋钮置于最高挡位,然后再看指针偏转的情况将量程旋钮调整到较合适的位置。如果被测电路中电流太小,即使在最低量程挡指针偏转角都很小,为了提高测量精确度,可将被测载流导线在钳口的部分的铁心柱上缠绕几圈后再进行测量,将指针指示数除以穿入钳口内导线根数,即得实测的电流值。测量时,应使被测导线置于钳口内中心位置,以利于减少测量误差。钳形表不用时,应将量程选择旋钮调到最高量程挡位,以免下次使用时,不慎损坏仪表。
2、培养学生独立识图的能力
电路和电气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与维修都要有相应的电工用图作为依据或参考。它是电气工程技术的通用语言,凡从事电气操作的人员,必须掌握识读电工用图的基本知识,具备照图施工和检修的能力。我们一定按照识图的基本要求去识图:结合电工基本原理识图;结合电气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识图;结合典型电路识图;结合电路图的绘制特点识图。掌握识图的步骤,阅读图纸的有关说明,包括图纸目录、技术说明、器材明细表及施工说明书等,这一步主要是了解工程的整体轮廓、设计内容及施工的要求。识读电气原理图时,要根据电路图的工作原理,首先在图纸上先分析出主电路、控制电路,其次再先看主电路图,后看控制电路图。阅读主电路可按照以下四步分析:第一,先看本电路设备的供电电源,实际上生产多用380V、50HZ三相交流电源;第二,弄清主回路中用了多少台电动机,并了解各台电动机的作用;第三,分析各台电动机的工作情况,电动机与电动机之间是否存在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第四,熟知主电路中所用的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控制电器多为刀开关和接触器主触点,保护电器多用熔断器、热继电器、自动开关中的脱扣器等。分析控制电路时,要先了解控制电路中常用的继电器、接触器、行程开关、按钮等的作用、动作原理,再结合主电路有关元器件对控制电路的要求,即可分析出控制电路的动作过程。教会学生掌握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的测量,熟读色环电阻的阻值,电容的极性的判别,二极管、三极管的检测,熟练地掌握电烙铁的焊接技术,掌握焊接的动作要领和基本要求,能够按照图纸进行组装和调试。
三、专业能力的培养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和检修
培训实习的学生熟练地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装配技术和拆卸过程,拆卸不得得当,会拆坏设备,或者把零件及装配位置弄错,给装配也会造成不少困难。培训学生在拆装电动机之前,一定做好拆卸前的准备工作,备齐拆装的一些常用工具,一定要选好合适的地点来拆装电动机,现场环境事先要整理好。一定要熟悉所拆电动机的结构、特点、拆装要领及所存在的一些缺陷,一定作好标记,标出电源线在接线盒中的相序,培训学生掌握电动机的拆卸步骤,熟练地掌握联轴器或皮带轮的拆卸;轴承的拆卸;端盖的拆卸。掌握电动机的装配技术,原则应与拆卸步骤相反。
2、安装和检修低压电器元件能力的培养
学会运用万用表检测继电器,接触器等低压电器元件质量及好坏,在控制板上安装电器元件,根据电动机容量的大小来选择导线线径,分别接控制电路和主电路中,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来检查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接线是否正确,为防止接线错误造成不必要的短路事故。
3.板前明线布线的安装工艺
尽可能少布线的通道,同路并行的导线按主电路、控制电路要分类集中,单层密排。控制电路一定要紧贴安装面布线,相邻的电器元器件之间也可“空中走线”。安装导线尽可能靠近元器件走线,布线要求横平竖直,转弯处要成900的直角弯。同一平面的导线高低要一致,尽量避免导线交叉,用软线来连接按钮,连接配板上的元器件时一定要通过接线端子,并且要编号。
总之,通过培训,使学生掌握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这一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从事电工作业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石小法电子技能与实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1
一、改进四个问题
(一)认识失位问题。一是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内涵的理解过于简单,不够全面,比较极端的看法是以抓几个示范村的工作代替面上的工作,应付验收。二是一些镇乡、街道党委政府的主体意识不强,理解为是供电企业的事情,出现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之间倒挂的情况。
(二)指导失准的问题。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最大实际是面向农民服务农村,所以一切工作要考虑农民需求、风俗习惯、发展规划等,但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偏离农村实际、资源整合不够、与预期效果有差距等情况。
(三)建管失调的问题。一是在工作的整体把握上,重基础硬件,而相对忽视农电管理队伍、长效机制建立等软件建设;二是具体实施中重立项、重政策,而相对忽视过程质量管理和资金的科学合理布局;三是低压电网改造完成后的后续维护等。
(四)项目失真的问题。主要是个别行政村改造过程中存在标准过高、预算过大现象,没有充分考虑村级经济发展的规划。
二、抓好四个结合
要把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这项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既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更需要各地供电企业因地制宜、创新思路。从2006年10月开始,浙江省诸暨市在试点先行的基础上,对全市12个镇乡、173个行政村实施了大规模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重点做好农村低压电网改造、村级电工队伍建设、农村触电保护装置安装等三项内容,取得了明显效果,2007年底该市顺利通过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县市”验收。总结该市的做法,主要是做好四个结合文章。
(一)与改善农村环境相结合。新农村电气化作为一项富民工程、实事工程,必须切实符合农村现状和长远发展实际。近几年来,农村通讯、广播、电力“三线”矛盾突出,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诸暨市成立了由供电、广电、电信三单位组成的领导小组,各镇乡、街道同步成立了“三线”整治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电杆移位、电线架设中的政策处理、规划调整等协调工作,同时配套做好路灯的安装、用电村规民约的统一设置,不仅大大减少了电杆线路的占地空间,而且促进了村级规划的调整,对提升农村“四化(美化、亮化、净化、绿化)”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与提高农民素质相结合。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建立村级电工队伍,村级电工是农村电力管理的基础力量,诸暨市按照“村聘镇管”的原则建立了一支468人组成的村级电工队伍,并组织全方位的进网作业培训,为发挥这支队伍在服务“三农”中的作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二是加强安全用电教育,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进村入户,宣传保护电力设施、防范触电事故等内容,开展了一次面对面的电力法律法规知识“对话”。三是增强节约用电意识,这次电气化建设中,诸暨市全部采用节能型的变压器、路灯设备,同时配合做农村居民峰谷电表的使用安装,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关键词】 农网建设 体制改革 安全运行
1 以人为本,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
农电体制改革,乡镇供电站被撤销,成立县供电企业的派出单位-乡镇供电所。随着电力资产的转移和管理范围的扩大,客户对供电所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广大农电职工直接为千家万户提供供用电服务的责任越来越大,他们的工作表现将直接影响供电企业形象和经济效益,他们综合素质将关系到农村电网管理水平的优劣。为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全员思想和业务素质的培训,使之成为一支整体文化水平高、业务技术好、服务管理能力强的精锐之旅。
把农电人员培训工作列入农电整体计划之中,并根据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对供电所所长、设备管理员、工作票人员三种人及村电工等进行了业务培训。一是加强其职业道德、职责、纪律教育的重要思想教育,使其提高思想素质,增强其爱岗敬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二是加强其技能培训,重点是《农村低压电网技术规程》、《电工基础知识》、《安规》、《农村安全用电管理规程》和有关技术规程等业务技术知识的学习,开展技术比武,着重提高其业务技术素质,使之胜任工作,人人都是技术好手。三是加强法律知识培训,重点学习《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专业法规,使之依法管好配网设备。通过培训, 要广大农电职工业务技术思想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
2 完善制度,勇于探索,确保农村配网健康运行
农村电网改造后,虽然配网设备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但电力设备产权发生了变化,农电安全运行管理与电力设施保护的范围及责任加大了,电力产权分界由过去的高压桩头为分界点,变为用户表箱以上为分界点;农电线损管理与电费回收的难度加大了,由过去抄表收费及查偷漏电到配电台区,变为到千家万户。因此,每一用户的窃电都直接影响供电企业利益。由此,要求我们在今后的管理中,不但要克服过去在管理上那种"重高压,轻低压"做法,还要纠正"重建轻管"、"电力设施由用户保护"、"抄收到配变"和"低压线损由村委会负责"等错误认识。加强配网安全运行管理、巩固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证配网运行质量、减少停电、降低网络电能损耗,确保配网优质高效运行是农电工作长期的内容,必须摆上农电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为此,我们在配网管理上做以下探索。
2.1 完善配网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制约,任何工作都无法开展。完善制度是农电体制改革的基础保障,农网改造后农村电网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随之出现,这就需要把旧的制度加以完善。修订了农电管理所、供电所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修订了设备管理、技术管理、备品备件、设备巡视考核制度、缺陷管理流程、安全管理、材料管理、门市管理等各项制度和职工岗位职责,建立了10kV线路杆卡、10kV线路地理接线图、10kV线路单线图、配电设备综合台帐、低压线路杆卡、低压线路地理接线图、低压线路单线图、用电设备综合台帐、发电机台帐、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台帐、计量设备台帐、安全工器具台帐、备品备件台帐。各项管理制度齐全且较为完善。对有效规范干部和职工的行为与端正工作态度,为抓好配网安全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2.2 加大宣传,不断研究和探索安全生产的内在规律
要想安全生产必须立足于预防,这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按照这一方针,结合农村安全生产的实际特点,抓住人和设备这两个关键因素,加大宣传不断研究探索电网安全生产的内在规律。重视宣传工作,利用报刊、农村广播、电视、画廊、宣传车、标语、印刷品等媒体和方法对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加强电力宣传。重点宣传用电安全常识,电力法规及严禁在线路下放风筝等内容。让群众了解电力常识、法律,自觉加入农村电网的保护和对农电职工服务进行监督,促进配网管理和优质服务上台阶。在设备管理方面,根据季节变化的特点,认真组织开展季节性事故预防。组织开展"安全周"、"安全月"、"农电劳动竞赛"活动,针对农村用电的季节特点,组织开展好春、夏、秋、冬四季安全大检查和互查活动。如:夏季即将来临,农村配网管理要做到暴风雨前后都进行检查,对电杆歪斜、杆基塌陷、超高树木、表箱歪斜、导线弧垂等缺陷要进行处理,要确保配网安全运行。
2.3 加强配网的运行管理
设备运行状况是衡量配网的一项重要指标,在配网的运行中:(1)做好设备的巡视和安全检查,农改后,对高低压线路电杆进行了夯实检查,定期组织开展设备周期性巡视、夜巡和特巡,做到应巡必巡;(2)做好设备的检修和测试工作,我们对每台配变的日负载曲线、功率因数、运行电压、用电量等进行了测试,抓了合理配置配变负载工作和三相负荷的平衡工作,并保质、保量的组织开展设备的大修、小修、检修工作;(3)抓好设备日常管理工作,如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管理,确保正常运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不仅能预防人身触电事故,同时也能检测线路运行状况。一经跳闸,一定要查明原因,加以处理后方可恢复送电。对客户室内没整改,没装家用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用户要宣传、督促整改,加装家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防止频繁跳闸,避免停电,影响客户用电,少供电量。
2.4 抓好缺陷闭环管理,彻底消除事故隐患
设备缺陷是配网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设备缺陷的闭环管理中重要的一关是抓缺陷消除,要严格执行《缺陷管理制度》,并让消缺单位、班组的工作人员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杜绝那种消缺力度不大,质量水平不高,遇到问题绕着走,得过且过应付了事的消极行为,杜绝发生消一处缺陷后又产生一处缺陷的现象。制定了中、低压设备巡视周期,适时加强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加大考核力度,对缺陷处理不及时、不彻底的单位、班组、个人按安全合同和设备管理制度实施双重考核,确保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
2.5 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
电力设施保护仍要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配齐义务护线员,明确职责、义务、奖励标准,提高他们的护线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各乡镇成立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由乡镇分管领导任组长,派出所、供电所、村委会主任任组员,加大电力设施保护力度。同时,要与各村和义务护线员签订电力设施保护合同,明确职责、任务、奖惩办法,加强考评兑现。
2.6 加强线损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四到户"政策
农网改造结束,线损管理、"四到户"管理已成为配网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线损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管理中:(1)是要加强电能表计管理,"四到户"后农户的表计作为电力企业的售电计量表计,必须加强计量管理,加大计量普查和整改力度。确保计量的准确,体现电力市场公平、公正;(2)是要采用技术手段,对农改后的线损高的部分供电所配电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有无大马拉小车或线路布局不合理等因素影响线损高的进行调整,对症下药,进行根治;(3)是要实测和核定各供电所的线损考核指标,在实测基础上制定《线损管理考核办法》,实行每月进行一次考评,高罚低奖,调动每位职工抓线损的积极性。同时,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营业普查,采用先进技术手段,依法按程序开展反窃电斗争。
2.6 要不断推广和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加强农村配网安全运行管理
安全生产要依靠先进的技术、设备,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安全生产只能停留在表面,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面对农网改造后的新情况,要不断推广应用新的先进安全管理技术手段,加强配网运行管理,保证配网安全可靠、优质高效运行。可采用红外热成像诊断技术,诊断设备缺陷,利用计算机管理,实现配网安全运行实时管理。
参考文献:
[1]杨鸿刚.浅谈县级农网配电自动化建设[J].宁夏电力,2010年S1期.
[2]王喜全.新形势下供电企业农网营销的发展策略探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8期.
[3]朱立军,王志刚.农网无功分析及电力线路分散安装电容器组[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年04期.
[4]古龙川,吕巍山.强化电压无功管理提高农网供电质量[J].民营科技,2011年08期.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电工技能实训;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75-02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活动法,它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不再简单的让学生依照教师的安排去学习,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寻找结果的途径。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并且锻炼如何解决问题、接纳新知识及与人协作的各种能力。“电工技能实训”是电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技能实践课,它的学习任务是依据项目任务为导向,以典型项目任务为基点,按照认知难易程度依次递进的思路设计的。通过该系列学习情境的学习、反复训练,学生不但能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常用低压电器、电子元器件认识检查、电气识图、电路安装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真正具备维修电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还能全面培养其职业规范、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通过学习的过程掌握工作岗位需要的各项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
一、电工技能实训课项目教学法的原则
首先,以学生为主体。它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予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不断的尝试与探索,在亲身的实践中获得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其次,项目的选取是学习的关键。项目教学法整个教学模式以项目为中心,该项目应能用于学习特定的教学内容,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能让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范围内可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还要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第三,教师最主要的工作是创设学习的资源和协作学习的环境。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不同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的多种机会。积极从当前学习内容中创设与现实情况相近的情景环境,把学生引入到需要通过某知识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情境。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解决各种难题。
第四,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要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项目教学实施的过程是非确定的非固定的行为过程,在不同的学习环节,活动是不同的。因此,项目教学的评价是动态的、多样性、多元的,评价应以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程度为依据。
二、电工技能实训课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方案
1.确立学习目标。通过项目训练,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目标有:电工基本安全操作能力;常用电工仪表使用、维护能力;照明与配电线路安装能力;常用低压电器的选用与维修能力;单、三项异步电动机检测与维修能力。通过项目训练,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目标有: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了解照明线路配线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工艺;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结构、用途和使用知识;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简单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2.确定项目任务。安全用电常识;常用电工材料的选择;常用电工工具和测量仪器的使用;基本电气照明线路的敷设;变压器的使用;电动机的使用;常用机床电气线路的识别与维护。
3.制订实施计划。①学生自学引导问题的设计。“自学”,不是让学生单纯地走马观花式的看书,而是带着教师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有效的、有目的的自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设计自学问题时,教师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提出问题,设计的学习目标要内容明确、层次分明、同时还要注重实效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②教学情境的准备与设计。准备教学辅导材料;准备实训场地;准备工具器材。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实施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恰当的学习情境设计,一方面能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充分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将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内容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之更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掌握。③考核方法。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核:一是出勤率,占10%;二是实训表现,占30%;三是实训测试,占50%;四是实训报告,占10%。出满勤是完成实训任务的基本要求,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考勤制度;实训报告是整个实训过程的归纳总结,具有一定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实训表现主要反映学生平时每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及同组人员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实训测试主要考核学生独立完成实训任务的能力。
4.组织实施。每个学习情境的实施,教师要预先制定教学目标,然后按照做什么(任务)怎么做(准备)跟我想(准备)跟我做(行动)自己做(行动)几个环节展开。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由每组学生自行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5.结果评价。在评价方式上,项目教学更强调运用完成项目的方式,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评价标准上,主要评价学生是否达到项目教学的目标要求,关注学生在项目教学中的进步程度,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评价主体上,鼓励学生主动、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通过相互评价,促进对自身学习成果的反思。
三、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与体会
关键词: 农村低压电网;电压质量;农网改造
中图分类号:TM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070-03
0 引言
农村配电变压器负荷大多为动力与照明混用,加上农村用电的特殊性,农忙、农闲的用电量相差悬殊,造成配电变压器输出电压时高时低;而电压的波动对各种用电备的性能、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电网中线损的大小与运行电压的平方成反比,线损高低直接反映供电企业的设备状况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线损是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
1 云南农村低压电网电压质量现状分析
由于云南省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其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情况都与平原地区有很大的差别,大部分农村山寨依山而建。农村低压网络主要是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构成的,是以农村农牧民群众电炊、电热、生活照明、农副产品加工、农田灌溉、乡镇工业等用电形成的配电网络。最近几年,云南省在农网改造和运行管理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确保了部分地区电压稳定运行。但受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传统运行管理思想的制约,电力单位对农网的运行管理仍部分环节有待改进。具体来讲,云南省农网运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电网结构薄弱,供电能力不足 农村电网多为辐射网,环网供电范围小,负荷转移能力差,事故、检修停电范围大,供电可靠性较低,单主变、单回路供电区域较多,变电站之间转供电能力差,保护配置不全,安全水平与自动化水平都很低,因而供电可靠性普遍较低。近年来,由于家电下乡政策的落实,农村家用电器数量剧烈增加,现有的供电能力已不能满足乡村用电需求。
1.2 电能质量合格率低 最近几年,农村生活质量的改善使得农网用电需求激增,农网运行负荷逐年增加。现有中压配电网线路截面小、回路数少、无功补偿不到位,加之不合理的配变布局,使得电压合格率基本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据量测,95%的10KV配网电压达不到运行要求。此外,低压电网运行效率也很低,一些地区线损率已超过15%。
1.3 输供电设备陈旧、安全及可靠性低 农网中运行的变压器大多属于高耗能型,有的地区占80%。部分农网低压架空线还是单股线、破股线、铁线等,给农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
1.4 农网布局不合理,缺乏长远规划 由于缺乏规划,农村电网配电变压器分布不合理,低压线路迂回曲折,直接造成农村电网的损耗居高不下,历史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在主观上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一些边远山区如迪庆、怒江文山等少数名族聚集地仍有无电地区,直接阻碍了农村电能销售的增长。
2 影响农村低压电网电压质量的原因
农村低压供电网采用380/220V系统供电,随着农网改造的深入,供电电网的电压质量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一些农村地区用电需求仍然过快增长,部分农村配网还未进行过改造,一些低压老旧线路使用年限久、安全隐患较为突出,为农村用户安全可靠用电带来了严峻考验,使得电压合格率普遍较低。具体来讲,影响农网稳定运行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农网电压偏移问题的成因分析 县级和县级以下的农电配电网点布局分散,线路输电半径过长。日负荷曲线经常大幅波动,且无功补偿不到位;配电范围内小水电站洪枯水期出力存在较大差异,一到枯水期,配电网电力供应能力明显不足。加之前期规划时对用电负荷估计不准,输电线路普遍为小截面导线,电网运行一段时间后电网电压运行明显不稳,严重时甚至威胁农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根据《全国供用电规则》可知受电端电压变化幅度必须在以下范围之内,35KV高压供电为额定电压的±5%、6~10kV高压供电及低压动力用户为额定电压的±7%,低压单相用户为额定电压的+5%~-10%。
2.1.1 输电半径过长 农村地区住户分散,供电网点也相对分散,供电线路长距离运行。一般情况下,农村10kV输电线路的输电半径基本都达到了20~30公里,规定的经济输电距离为15公里;低压线路输电半径基本在1000~2000m,而规定的经济输电半径为800m。实际线路输电半径远远超出经济的距离是造成电压损耗的主要原因。
2.1.2 中性线断线造成电压偏移 当三相负荷基本持平时,中性线可以使低压星形供电系统电压维持均衡值,确保三相负载电压始终维持在允许范围内,以满足家用电器和农电设备的用电需求。但如果三相负荷波动较大,使得中性线断线,负载最小相的电压可能会超出额定范围,严重时会影响农电设备的安全运行。而380/220V低压供电系统又很难保持三相负荷平衡。
2.1.3 日负荷曲线大幅度波动 当前,随着更多惠农政策的颁布,农村生活质量大大改善。农忙时节和新年期间农村地区外地务工人员集中返乡、农村生活用电负荷激增,可能导致的农村个别地区出现低压配电设施满载、过载运行。农村的企业大多采取单班制生产模式,用电高峰集中在白天时段,每到农忙时节农电网络的日负荷曲线就会出现大幅波动,峰谷负荷的差值不断加大,电压运行极不稳定,甚至某些高峰时段低于额定电压,每到低谷负荷阶段,电压又会急剧升高甚至超过额定值。
2.2 农网高电压问题的成因分析
2.2.1 由于相、中性线接线错误,造成电压升高至线电压 电力施工中,通常用相线、中性线同杆架设或同时沿墙敷设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配电线路。在农网改造时,易发生接线错误,如果接线过程中误将中性线作为相线,其它两相线与“中性线”之间的电压将升高到线电压,将会造成电器损坏甚至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2.2.2 变压器分接头位置需要调整 部分用户为了提高配变二次电压,将配变装置出厂时本应接在II分头的分接头刻意接入III分头,使得用户电压偏高。当变电所10kV出口电压达到上限后,配变二次出口电压达到最大值258.4V;当变电站的瞬时电压大于额定电压,二次电压最大可达到269V。由于一部分10kV配电线路负荷大幅度波动,而线路中又装有配套的无功补偿电容,当负荷较小时,在线路上形成过补偿,造成10kV线路电压过高。
2.3 农网低电压问题的成因分析
2.3.1 线路导线截面小 改造农网时,一些区域因无法准确预测用电负荷,采用了截面较小的导线输电,两年后用电符合不断增加,已有小截面的线路无法满足供载流量的要求。
2.3.2 无功补偿容量不足 农村低压电力网中装有多个负载率低的异步电动机及配电变压器,这些设备无功负荷通常较高,因而运行时自然功率因数偏低。运行时一旦补偿并联电容器容量达不到运行需求,线路便会大量输送无功功率而造成电压损耗,继而出现电压偏低的问题。
2.3.3 10kV或低压配电线路供电半径长 供电半径要根据电网系统供配电能力而定。如果供电半径过长,就会相应加大线损,长期运行会出现电压偏低的问题。农村地区用电高峰期集中出现在春秋季农忙时节,电压偏低会对农业生产活动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电网中现有主变压器,有载调压装置投运率低或调压操作滞后于用电需求,部分农户采用小容量配变器,用电高峰时段配变器超负荷运行,极大的影响了供电质量。
3 改进农网电压质量的措施
近几年,随着云南农村地区旅游餐饮业、果菜种植业的兴盛,以及家电下乡和各种农用机械的增加,村民用电增长过快,农村电网的负荷不断增长,出现了‘卡脖子’现象,部分偏远山区的农村电压质量偏低。今年,我们分期实施了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确保让农村地区享受到与城里人同等质量的用电服务,让农民朋友用上安全电、舒心电、满意电。”具体来说,在改善农网电压质量方面主要有以下一些措施:
3.1 电压偏移的调整措施
3.1.1 利用电容器进行补偿 在每一台异步电动机上配套安装随机补偿并联电容器,使其同步于电动机的运行状态,从而调整并优化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功率因数。过长的输电线路会使电路产生的分布感抗,此时可通过串联电容器来调整线路参数, 以控制线损,提高线路输电效率,确保供电稳定高效。
3.1.2 调整生产班次使日负荷曲线尽量平稳 通过加强行政管理,配合经济、技术等方面的管理措施,采用移峰填谷的供电形式缓解用电高峰。下午5~10时通常为用电高峰期,可在这一时段推行限电政策,同时鼓励深夜24时~次日6时用电。试行强制农村乡办企业的单班制生产为双班、三班制生产,最大限度控制日负荷曲线的变化,以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3.1.3 重新调整低压供电系统的三相负荷,做好中性线的重复接地 为保障用户冬季安全可靠用电,我单位积极组织人员对辖区内运行线路、变压器等配网设备开展负荷测试和红外测温工作,对重载负荷线路及设备进行重点查验,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及测温测负荷安全作业指导书。安排人员在晚19时至22时的用电高峰期,对配电变压器及低压出线进行电流及温度的测量温度,及时处理变压器超负荷运行、三相负荷不平衡等缺陷,并对配电线路的电缆头、高压分接线箱,环网柜展开红外测温,及时监测负荷变化和设备的健康情况。中性接地线的材质与截面必须与相线相同。实际运行中,还需参考位置信息布设二、三处重复接地(接地电阻≤10Ω),以防负荷侧电压中性点偏移设计位置,实现三相电压基本对称平衡。
3.2 综合整改电压偏低的问题
3.2.1 加强农村用电负荷特性及需求侧分析 根据用电需求,大力推行农网改造计划,合理调整县域电网结构和电源点布局,改善农网调压能力,提高供电效率。同时,不断强化低压用户负荷需求管理,借助集体系统建设和装设配变综合监测仪,收集配变和低压户用电负荷相关信息,针对其特性展开综合分析,并参考分析结果进行后续的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
3.2.2 强化运行管理和营销数据分析 配网运行状态检测分析常态化,能够使电力单位实时掌握各配电台区负荷结构和运行特点,并且能够提高低电压普查的工作效率,从而帮助电离电位掌握本单位供电辖区低电压用户的分布状况,以便进一步完善电力服务保障体系。加强电网营销数据分析,有助于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协同服务体制,提升故障报修、居民缴费、客户用电安全等服务能力。同时为建立差异化服务机制提供参考依据,加强与重要客户、大客户、高危客户及弱势群体的联系沟通,提前了解政府重点工程的用电需求,进行跟踪服务。此外,要进一步完善优质服务月度例会制度,加强服务事件专项考核,形成一级抓一级的服务保障体系。
3.2.3 加强对农村低电压地区的线路设备改造 为解决农村电网薄弱问题,电力单位在指导居民用户合理开展错峰、避峰用电的同时,组织人员对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配电网进行排查。为加快报装接电速度,电力单位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周密有序的施工方案,按照优先保障、优化流程、优化方案、优质服务的原则和受理快、勘查快、施工快、验收快、送电快的要求,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严把图纸会审关和竣工验收关,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切实解决农网架设薄弱、供电质量不高,供电能力不足,供电损耗大等现象。改造后,高标准的低压线路穿过村庄,房屋上的进户线路安装整齐,全新的配电表箱代替了破旧的表箱、私拉乱接的线路消失不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整个村庄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3 解决电压偏高的措施 一是对广大电网用户开展用电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其对电压质量的监督意识;二是合理调整配电变压器的分接头;三是将变电所主变有载调压装置作为重点监管环节,以保证10kV母线电压符合运行要求;四是通过自动投切装置严格控制10kV和低压线路的无功补偿。
4 结束语
农村电网的改造提高了农村电网的安全水平和供电能力,降低了线损,在逐步实行“同网同价”后,减轻了农民经济负担,促进了农村用电量的增长,对扩大内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何改好电网,让广大群众用上安全电、放心电,值得每一个学习者和电力工作者和去深入分析研究。农村电网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云南省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落实政策要求。在农网改造升级中对电能质量给予高度重视。为更好地服务“家电下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村低压电压质量问题的治理,加快对农村电网的升级改造。
参考文献:
[1]丁超,张娟.试析农村电网改造的思路和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
关键词:农电;安全管理;业务培训;安全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电安全管理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当前抓好农电安全管理工作,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农电安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一)点多、线长、面广,农电安全管理难度大。
供电网络遍布乡镇、各村、组及农户, 地域广,分散性强, 线路及设备维护面广。因施工操作、设备质量和不可抗力等诸多原因,使事故隐患及缺陷情况复杂。施工检修、事故处理、抄表收费、正常维护、安全管理工作量大, 实际工作中很难步步到位, 安全管理责任落实的难度较大。
(二)农网配电设备硬件建设水平低。
农电的配网线路和设备运行工作量较大,由于受环境和工作强度影响,维护容易出现检查不到位,检修维护质量不高,这都给农村配网安全运行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
1,由于农网改造受到资金的限制,农村配电设施改造不够完全和彻底,直接影响配网安全运行健康水平,加大了故障,事故的出现。
2,农村电力资产缺乏有效统一管理,政府和电力企业职权认定划分不明晰,农电管理容易出现薄弱环节和盲区,也极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3,一些配网线路和设备遭遇外力破坏严重,盗窃电力线路和设备的行为时有发生。同时,随意在运行线路杆塔下放炮取土、取石、建房,私自跨越部分农村低压配网线路和占用部分线路通道现象,直接影响农电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
(二)农电安全意识差,安全管理执行力不强。
一些农电工作人员对农电安全管理意识不强,重经济效益、生产,轻安全管理的观念还在农电工作中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另一方面,由于疏忽农网的运行和维护,没有形成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安全专题教育的消缺,直接导致了农电事故的频发和责任事故的增多。
(三)农电员工素质偏低,农电安全工作标准滞后。
一些农村电工大部分没有经过供电系统的正规培训务技术水平低,缺乏扎实的供电技术基本知识和安全技术培训,农村电网习惯性违章现象较为启严重。农电企业,尤其是农村供电所,在电网基础局部薄弱、队伍安全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的状态下,农电工作标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操作、信息化应用的要求与农电现有的安全管理水平差距较大。
(四)农电用户安全常识匮乏,电网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电用户家电设备增多。彩电、冰箱、空调等各类家用电器大量进驻农村普通百姓家庭,安全用电预防范围也随之扩大。部分农村居民用电图方便省,随意安装电线,乱接乱搭,缺乏安全用电常识,能处理触电急救的人员基本很少见。
另外,在农网管理过程中,农电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较差,没有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有效安全管理、考核制度,“违章作业处罚” 、“ 安全目标管理” 、“ 实施自我保护”等许多经验和制度不能得到有效推广,或者落实流于形式。
安全管理注意事项:
(一)加强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领导,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促使措施顺利有效实施农电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从思想认清形势, 对农电安全管理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调研,思考解决,充分发挥“以人为本”企业安全文化作用, 寻找农电安全管理的切入点。着力夯实安全管理工作基础。
1,强化目标管理,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有关规章制度,各单位也都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和考核管理办法,建立分门别类的农电安全管理具体规章制度,分解到各个乡镇,村,落实到各个部门和职工。同时,实施安全管理奖惩制度,以年或者季度为考察期,把安全管理实绩作为安全管理有效实施的依据。
2,树立安全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观念意识,加强各类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形式的开展,使安全管理日趋形成日常化,制度化。如电网工程建设地和设备应有“闲人免入”、“有电危险,请勿攀登”等安全提示警钟。电力有关媒体应该及时显示安全动态简闻和事前进入施工操作场所安全注意事项等。让安全意识走进职工和普通百姓的心中。
3,探索安全管理制度约束功能。加农电安全前、中、后的跟踪服务和安全监控,并进行技术指导和总结,强化安全事故调查分析措施,各部门,各班组层层社里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突出重点,搭建齐抓共管的工作网络,使安全管理工作形成有力的领导层。
(二)提高农电职工安全工作素质和职业技能,建立安全管理标准和规范化体系。
1,对新聘用人员统一培训,要做好入职培训工作,根据农电安全管理建设的需要和目前农村供电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设计、制定实用性强、操作方便的培训课题。有针对性地培训演练,边学边做,并将培训进行考核,合格的人员继续上岗,不合格取消录用。优秀的人员可以给予物质奖励等,将安全管理实绩结果作为去留的依据,使农电职工安全业务素质得到提高。
另外,新员工岗前培训与老员工定期轮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新技术和新设备应用培训、仿真技术演练和实际操作等内容的专业化培训,整体提高员工素质。
2,构建合理用电、经济用电、安全用电的网络布局。这就需要有效探索农电用户和农电管理企业安全供电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同时结合本地区农村供电、用电实际,依照《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安全生产有关管理办法》、《农村低压电气安全规程》、《农村安全用电规程》等有关安全生产制度,建立适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出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借鉴标杆供电所、标杆线路、标杆配电台区建设经验, 积极推进农电网升级改造,并与供电所、配电台区同业对标,不断提高农电的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加强农电安全建设,建立起农电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首先,充分运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和相关部门和用电客户协作共管相结合,增加对农村电网的投入和农村电网供电管理的力量配备及供电服务质量的软硬件投入,提升电力设施安全硬件实力,抵御抗风灾,雪灾等恶劣自然天气的能力,按抗风险能力实时的设计农村电网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以及检修、变更、施工、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安全管理监督,提供抗风险能力。
其次,供电企业要依靠各级政府和群众,依靠现在政策、和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备设施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障电力设备设施安保护电力设备设施安全,维护电力网络畅通。
(四)提供安全优质的供电服务,加大农电用户安全宣传教育,大力推广漏电保护器。
历年的农村触电事故告诉我们,很多事故的发生同安全用电知识缺乏有关。因此,要加强农村用电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对常规的安全用电知识、典型的安全事故以及用电法律法规,要在农村集贸市场等场所, 利用高音喇叭和展版、墙报等进行宣传, 进一步提高全民安全用电意识。这是防止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有效技术手段。要将保护器的安装率、投运率、正确动作率作为农电安全工作的重点抓实抓好。
电力安全管理也应实施人性化管理。例如,对农村居民用户室内的电气线路、设备的安装、维修,要做到耐心解释,提供优质的服务;农民在抗旱、排涝、浇灌、四夏农忙季节,发生用电故障或遇到困难时,供电单位应该及时赶赴现场处置抢修,解决用电上的实际问题;对于隐蔽未及时发现的私拉乱接的线路、乱搭乱建的房屋等建筑物,实行举报奖励制度,安全用电等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粘贴宣传标语,通过播放安全用电宣传片、分发安全用电传单、开展农村安全用电督查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农民保护电力设施、依法用电、安全用电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做到人人盼安全,个个懂安全,处处防事故,时时保平安。
总之,安全管理永无止境。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农村供电的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是,农村电网的安全管理状况仍然不容乐观。我们必须加强农电安全管理,提出行之有效的新举措,创新农电安全管理工作的新局面,这是提升农电安全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对于加强农电安全管理的指导工作,保障农电供电和用电安全。保持广大农村的电力供应秩序,保障安全供电、不断加强农电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一、教学上的几点突破
1.教学模式的改变
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成果,将短期培训的课程进行改革。根据企业送培的目标与职业标准相结合,制定农民工培训大纲和培训计划,设计短期培训典型工作任务、工作情境,实施教中做、做中学的一体化教学过程,让学员自主学习,回归课堂,完成短期培训任务,达到培训教学目的。
润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送培的一批农民工学员,培训的需求是使学员掌握电工基础安全知识及电工基本安全操作规程,考取低压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证。笔者学校根据培训学员的特点,结合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制定短期培训大纲和计划,完成五项典型工作任务(项目一:认识电工实训室;项目二:触电急救;项目三:常用电工测量仪表的使用;项目四:照明线路的设计、安装与故障处理;项目五: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与故障处理),每项任务3个典型工作情境。学习情境紧扣生活工作实际,针对性强,学员学习积极性很高,主动参与到项目的学习和训练中来,培训质量好、满意率高。
2.新媒介的辅助学习
培训学员普遍都拥有智能手机或电脑,如何利用新媒介进行辅助教学、学员网上自主学习已是教师教学方法改进的重要手段。农民工学员基础较差、接收能力也参差不齐,开发构建目的性明确的学习资源库如培训相关书籍或材料、网络资源、视频课件、仿真软件等是有效辅助农民工学习的手段。在电工安全技术培训当中,笔者学校编写了《电工安全技术培训》实训指导书、各项目任务指导视频、配线接线仿真软件等,成功地展现了新媒介在辅助教学的巨大作用。
3.培训教师业务能力提高
在备课上要求培训教师做到:备学生(学员特点)、备教材(根据短期培训的目标,研究教学计划),确定项目课题(学习情境)、备材料(备实训材料、备课件、备辅助教学视频、备网络学习资料)、备方法(结合学员特点和项目教学,找到适合的一体化教学方法)。这些与传统的备课要求一致,但却是传统备课的进一步提升。培训教师不仅要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还要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完成相应课件、视频、网络资料的设计、制作和整理。一体化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和改进,这些对培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其他业务能力都是很大的挑战和促进。
二、农民工培训的几点建议
1.加强培训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奖励
近年职业院校招生人数多,大部分专业教师忙于校内教育教学,没有时间兼顾对外培训工作。有职业培训经验、实践能力强的师资整体来说不足,从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因体制原因不能安排大量的培训任务。实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以后,部分教师参加职业培训教学的积极性不够高。农民工培训(职业培训)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较高,加大对培训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重要的基础工程,当然培训的实效奖励也是激励教师投入到培训工作、培训教研教改的基础动力。
2.基地功能基础性实训设备的投入
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各地、各职业院校纷纷加入到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训实训基地的建设队伍中,培训实训基地建设大多购置的是专业领域先进性、真实(仿真)性、实用性、功能齐全的培训设备。但目前招聘农民工的企业一般将农民工安排在工序简单的操作岗位,培训需求往往集中在安全操作和基础技能的掌握上,而自愿参加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学员,更多偏向于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或是创业,一般报名的工种(专业)往往集中在焊工、电工、农艺、服装制作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农民工培训基地需根据农民工培训的实际需求加强对基础性实训设备的投入和更新换代。
3.农民工培训成果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