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间艺术的保护措施范文

民间艺术的保护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间艺术的保护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间艺术的保护措施

第1篇:民间艺术的保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民间艺术;文化;现状;发展对策

一、引言

历经千年的民间艺术文化以其本身独有的朴实纯净,火热向上的特点影响了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现今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们在逐渐适应社会进步的同时,生活方式也慢慢发生了改变,各种民间文化诸如年画,雕塑,剪纸,皮影等也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人们都忙于工作,没有空闲去静下心来欣赏民间文化,同时,信息科技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更加宽广丰富的平台,这也是民间文化逐渐没落的原因之一。下文主要讨论了当今社会的民间艺术境况以及如何改善这种现状。

二、民间艺术的现状

(一)民间艺术生存空间急剧萎缩

在科学技术并未如此先进的时代,人们生活的节奏属于一种缓慢悠闲的状态,那个时候人们的娱乐方式大多来自于民间艺术,空闲时候聚众去看剧团演出是很正常很普遍的事情。民间也有大量的以演出来传播文化的民间剧团,但是现今社会生活节奏的转变,使剧团的生存面临强大的压力,几乎很少的现代人愿意浪费工作后难得的闲暇去看剧团演出,剧团失去了观众,甚至连生计的维持都变得尤其困难,更别提其他的了,所以有很多的演员都不愿意继续演出下去,各种民族文化的传承成为难题,甚至有的已经濒临灭绝。

(二)很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濒临失传

很多的民间艺术都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的结果,凝聚了大多数人的智慧结晶,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必要性。但是现实生活中比如吴村鱼灯等民间艺术的继承人已经年过古稀,世代相传的技艺找不到适当的继承人,即将濒临灭绝。与此同时,社会上的民间艺术行业也都萎靡不振停滞不前。

(三)建设和开发新城市,破坏了民间艺术资源

长久流传下来的民间文化除了戏剧等非物质性遗产之外,还有类似于皮影戏,雕塑之类的有形物质性遗产。但是,由于整个社会对这类文化的不重视,在城市的开发建设中不可避免的对一些类似于根雕,石雕等的破坏,另外,不得不说的是,还有部分被利益冲昏头脑的商人利用民间艺术来谋取钱财,破坏了民间艺术的价值。

(四)缺乏对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管理

就目前而言,整个社会对于民间艺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树立起保护民间艺术、保护文化财产的意识,同时,民间艺术的管理部门也受到经费等客观原因的限制,不能及时有效的对民间艺术实施保护措施,也不能利用现如今社会的现今手段来维护民间艺术,因此,这些部门只能对民间艺术的逐渐消亡束手无策。另一方面,对民间艺术的开发上也存在着各种或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导致民间艺术的后续进步成为难题。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历经时间的洗礼最终形成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每一种民间艺术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可以说时代的精华在民间艺术的灵魂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优秀的时代会孕育出优秀的作品,同时优秀的作品必有一个优秀的时代作为背景的原因。但是,纵观现实,民间文化没落消亡的现状触目惊心,所以,当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号召全社会都形成民间艺术的意识,同时建立起民间艺术会消亡的危机感。

三、民间艺术的发展对策

(一)制订民间艺术保护计划

从现实出发,站在民间艺术的角度,有关的管理部门充分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重要性,用专业的方式对民间艺术进行系统全面的档案统计,并研究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各级政府也要给予全面有力的支持,正确的保护民间艺术,使民间艺术得到继承和发扬。

(二)加强民间艺术的传承

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民间艺术传承的重要性,刻意的为民间艺术培养优秀的继承人,另外,针对一些面临灭绝的民间艺术,要实行全面的保护,使他们得到有效的保存,鼓励年轻人从事民族艺术的行业,为民族艺术注入强有力的新鲜的血液,为民族艺术的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保护、改善民间艺术文化的生存环境

对民间艺术实施保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与此同时,还要培养民间艺术的抗打击能力,即寻找民间艺术在当代社会立稳脚跟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创新,但是,这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创新,在创新的同时,还要保留民间文化的根本。不要单纯的为了创新而创新,只有具有民间艺术最本真意义的创新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只有不断的探索民间艺术的改进方法,才能够使民间艺术得到更加有效的发展。

(四)树立全民保护民间艺术的意识

众所周知,民间艺术是千百年来人们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艺术结晶,所以,号召全民对民间艺术进行保护是十分必要的。以全民为基础,对民族文化进行宣传教育,使全民都充分了解到民间艺术的内涵,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重要性,在社会上形成全民学习民间艺术的热潮。

四、总结

艺术是无国界的,但凡艺术,都是属于民族的精华。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行之有效的发展民间艺术呢?最简单快捷且有效的方式就是动员全民,让更多的人认识民间艺术,懂得民间艺术的珍贵价值,只有这样,这门根植于民间的艺术才能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与流传。(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卢芳.试论民间艺术在当前环境下的生存与发展[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2]杨丽媪.民间艺术的困境与出路[J].中外文化交流,2008,(01).

[3]朱凌飞,王妤.艺术过程与社会变迁――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流变的人类学思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03).

第2篇:民间艺术的保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民间艺术;乡土文化;文化艺术

一、廉江本地文化艺术的种类

廉江本土民间艺术资源积淀深厚,内容丰富,现存传统民间艺术类别大约有十三种: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等。经近几年的普查搜集,属廉江本土文化艺术现存线索有100多条。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关心下,我市文化部门积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申报、保护等工作。2006年,民间动物舞蹈《舞鹰雄》已被正式列入省级第一批保护名录;地方戏曲《木偶戏(粤西白戏)》、民间音乐《安铺八音》两项目列入市级第一批保护名录。2011年《廉江亻 歌》成功申报列入市级第二批保护名录,《廉江石角傩戏》成功申报列入省级第四批保护名录;2013年《木偶戏(粤西白戏)》列入省级第五批保护名录。

二、民间艺术保护现状

(一)民间艺术生存空间日渐萎缩。如廉江白戏、廉江石角傩戏、亻 木鱼、廉江亻 等众多民间剧团,坚持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为群众演出,为丰富地方群众文化生活作出应有贡献。但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和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剧种被电影、电视打得毫无招架之力,加上许多艺人年事已高,艺术传承面临青黄不接的危机,民间艺术生存空间正在逐步变小。廉江市民间本土戏曲、音乐艺术发展前景少喜多忧。

(二)许多民间传统技能艺术濒临失传甚至绝迹。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特色鲜明的民间艺术项目,如木偶雕刻、鬼儡戏、采茶戏、走马灯、{古胡制作等,其制作技艺和表演艺术的掌握者,大多人到老年,普遍面临技艺失传、徒弟来源稀缺的境地。其中石岭杂技、魔术基本失传;剪纸已处于濒危状态,即将失传。

(三)城市建设性对民间艺术资源破坏严重。旧城改造的推土机把大量的老城民居中附着的文化精华,如砖雕、木雕、石雕、壁画等轰然推倒并碾碎。廉城古城区、安铺古镇等,还有农村中一些具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古街区、古建筑群在集镇建设中遭到破坏。

(四)大量民间艺术的珍贵实物和资料惨遭损毁。因为缺乏民间和民俗文化保护机构,缺乏对民俗和民间文化市场的管理,大量民间艺术的珍贵实物和历史资料流失。一些散落在民间的珍贵遗产,由于保护不力或保护方法不当造成破坏、濒危甚至灭绝。

(五)研究人员和经费短缺制约民俗文化保护。由于民间艺术保护经费不足,造成缺乏现代科技手段和载体,无法开展紧急抢救而带来湮灭的危险。缺乏研究人员,民间艺术既不能科学有效地进行保护,也难以形成精品,直接影响民间艺术的后续开发和合理利用。整体来看,廉江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的生存环境拯待改善。

三、加强民间艺术保护建议

加强民间艺术的抢救和保护,是加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我市优秀传统民间艺术的延续和发展令人担忧,急需政府引起足够重视并制定相关政策,以加强抢救和保护工作。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紧制订民间艺术保护规划。要着眼长远,立足实际,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思路,加紧制订民间艺术保护规划,真正把民间艺术资源利用、建设、保护、传承发展列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对一些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典型民间艺术,建立健全的资料档案,列入《保护名录》,制定详细、操作性强的抢救保护方案,落实保护措施和经费,进行系统全面的保护。

(二)加强民间艺术传承人队伍建设。对濒临失传、又具有重要价值的民间绝技、绝艺、绝活,要采取重点扶持政策,鼓励带徒授艺,使民间绝技后继有人。同时组织人员进行记录、整理,尽快用录像、录音、文字、照片等方式,把民间艺术的资料留存下来;对长期从事优秀民间艺术制作、表演,形成风格、自成流派、有成就者,要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要引导年轻人学习民间艺术,培养下一代传承人;要创造条件,促使民族民间艺术进学校、进课堂,在中小学倡导成立兴趣班,建立民间艺术传承、保护、研究的骨干队伍,促进各种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

(三)提供民间传统文化的坚强保障。要切实加强领导,成立县、镇、村三级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小组、专家小组与开发领导小组,为民间艺术资源建设提供组织保障;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大财政投入,设立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专项资金,并列入每年财政预算,主要用于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普查、征集、保护、利用、人才培养及重要项目和传承人的扶持。同时,积极开拓多种筹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民间艺术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建立国有和民间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机制。

第3篇:民间艺术的保护措施范文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2

寒地黑土艺术是由黑龙江省绥化市及其所辖区县依托寒地黑土的独特地理环境衍生和发展的地方民间艺术组成。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有兰西挂钱、庆安版画、望奎皮影、绥棱农民画、北林风筝等,如今寒地黑土孕育的特色民间艺术已成为绥化一张独具魅力的名片。

在寒地黑土艺术保护与利用方面,绥化市及其所辖区县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首先在创作实体方面,海伦市成立了剪纸艺术品有限责任公司,年销售额达到十多万元。绥棱县已有了多家企业生产民间艺术瑰宝―绥棱黑陶,从业人员80多人,黑陶艺术品年产量4万余件,行销国内外,年可实现产值近千万元。其次,文化部门组织人力物力,对没有形成创作群体的艺术种类,积极进行文字、音像整理,够条件的积极帮助申请列入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最后,在继承和发展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民间艺人们还与时俱进创作出许多新的民间艺术作品,如杨树皮画、亚麻粘贴画、工艺笤帚等,都充分体现了寒地黑土区域的民风民俗。

但由于绥化市域处于欠发达地区,经济文化整体实力不强,对于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开发也在探索阶段,实际调研中,也有一些情况需要更加了解和关注。本文结合寒地黑土艺术实际的存在状况以及发展前景,就艺术保护和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做初步的探讨。

一、当前寒地黑土艺术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l、社会层面总体艺术保护意识不足,没有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保护民间艺术的共识。艺术能存在,是因为有艺术家、有好的艺术作品。而好的艺术作品,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毁坏永不复现。但目前全民保护意识不够,民间艺人们文化基础不高,也难用法律保护自己,有时候艺人们辛苦经年完成了一件手工艺术精品,一经展出,有工厂马上推出仿品,售价更加便宜,这严重影响了民间艺人的创作积极性。另外,目前的经济体制问题也制约了民间艺术的发展,大多数艺术团体和艺术人才没有从事文化经营的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这限制了文化活动团体和文化人才对市场的开拓。

2、投入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艺术作品保护和利用工作的持续开展。地处黑龙江腹地的绥化市是农业大市,在全省来看,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高,投入到地方文化艺术方面的经费就更是有限,仅能保障文化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和日常事务经费,而进行作品普查、征集、保护、开发、展览、科研等工作的经费无法得到保障。

3、艺术方面专业人才匮乏,出现人才断层现象。民间艺术队伍人员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难以形成系统的文字、影像资料保存。兰西挂钱、庆安版画、望奎皮影戏、绥棱农民画等技艺都掌握在少数才艺精湛的艺人之手,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许多艺术形式由于没有适合的继承人,已经濒于消亡。另外,在已有人员中,能够接受正规专业培训的学习机会较少。这都造成乐基层艺术方面专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对于许多民间艺术来说,很可能随着几位老艺人的离世,这门艺术也就不存在了。

4、发展不均衡,艺术的保护利用与经济建设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协调。在一些干部的意识中普遍存在着重经济、轻民间艺术的思想,在两者发生矛盾时,往往忽视艺术保护,偏重经济建设。这体现在对寒地黑土艺术的开发与利用中: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捧着“金碗”无饭吃,没有将民间艺术当成文化产业进行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一些民间艺术形式,又因开发利用过度而受到破坏,对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开发利用上没有按照性质和不同的类型进行准确地把握。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有一些政府机关部门不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民间艺术保护利用的关系,在对文化产业的总体规划、合理开发上,往往认为民间艺术是一项摆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忘掉,甚至认为文化艺术的保护活动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支出,将之看做是财政包袱,在编制、拨款上进行压缩,没有意识到对于当地特色艺术的利用开发是一项资源,也可以成为地区经济的增长点,是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这是造成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经费拮据,保护措施不到位的根源。

2、文艺工作岗位人均福利待遇偏低,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并且,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状况,多数民间艺术的发源地,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部分乡村年轻人员都向大中城市流动,扎根地方的越来越少,导致民间艺人队伍人员匮乏,甚至出现人才断层。

3、宣传力度不够。一些基层文化艺术机构没有主动与当地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加强联系,向社会群众主动宣传做得不够、工作被动。造成当地政府和一些相关部门领导对民间艺术知识、艺术作品保护的重要性不甚了解,导致思想上不重视,甚至产生误解,造成工作上的不支持不配合,增加了民间艺术保护和利用工作进行的难度。

三、对寒地黑土艺术保护和利用的几点建议

1、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可以在宣传工作上下工夫,提高全社会保护民间艺术意识。加强艺术品开发对于地方知名度提高的积极作用、意义方面的宣传,使群众增强地域归属感和历史责任感,充分认识到地方艺术保护的紧迫性和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

2、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民间艺术保护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一是地方财政可以将艺术保护与利用经费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保证文化艺术经费与经济增长同步。二是要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从目前情况看,单纯靠政府拨款远不能满足民间艺术的保护与发展要求,所以要充分调动当地群众的积极性,合理筹款、统筹规划、加强指导,可以设立寒地黑土艺术保护基金,广泛接受社会各方面的捐款。

3、充实和培养专业人才.加强队伍建设。首先是要提高民间艺术领域工作人员的待遇,使更多的人愿意投身这个行业。其次要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许多民间艺人虽有着精湛的技艺,但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对于国内外前沿的艺术发展缺乏了解。导致艺术创作风格趋于僵化。可以采取“企校结合”、异地交流、设立研究中心等形式,与大学、科研机构等联合,加强对现有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或到其他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做得好的地方,进行观摩、交流,为传统艺术注入活力。

第4篇:民间艺术的保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现状  前景  高密三绝  挽救与保护

我国的民间美术历史悠久,底蕴丰富,是我国文化与艺术的巨大宝库。他蕴藏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其种类繁多,涉及面广,主要有绘画类,如年画、版画、农民画、灯笼画等;雕塑类,如泥塑、面塑、石雕等;玩具类,如泥玩具、纸玩具、陶瓷玩具等;刺绣染织类,如蜡染、土布印染、刺绣等;服饰类,如民族服饰、嫁衣、绣花鞋垫等;家具器皿类,如日用陶瓷、木器、竹器、漆器等;编织类,如草编、竹编、柳条编等,还有很多其他的种类。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千百年来,我们一直把民间美术视为珍贵的艺术遗产,并且在不断的传承和发展着。但是,在经济和生产的不断冲击下,人民的思想不断的开放,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土壤在发生了变化,其地位和受重视程度在不断降低,并且刚开始,这一现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今天民间美术消亡的速度不断加快,前景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人们不断清醒地认识到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和当前处境,保护与传承民间美术又成为了社会的一大热点,各种保护措施与制度都被重视起来。然而,我国的民间美术现在的发展现状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该如何来保护和传承呢?下面我以高密三绝为例来探讨一下。

山东省的高密县是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乡。在这里,不仅民间艺术的品类繁多,而且有可以冠绝的特技,其中扑灰年画、剪纸和聂家庄泥塑,被称为“高密三绝”。

一、扑灰年画

扑灰年画同现代年画的不同,在于其工艺过程和工料,制作扑灰年画,作者用柳枝炭条作笔,先在画纸上起轮廓,然后用这张画纸在其它画纸上面扑印,扑后的画稿与原稿完全对称相同,这种工艺,一般可以使一稿扑数张。高密扑灰年画的这种独特工艺过程在全国年画中独树一帜。高密年画不仅工艺过程独特,还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着色浓重,色彩艳丽,形象富有动感,线条豪放流畅,人物造型丰满圆润,多为胖耳大腮,但眉眼巧画不失隽秀感。

    高密扑灰年画从明代产生以来,经过许多杰出画师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年画中一个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画种。但是,由于后世人们过于看重它的商品性质而忽视它的艺术品性,不能在继续创新,而只是进行简单的复制生产,再加上新的年画品种的冲击,扑灰年画终于不能克服自身的种种局限,走向了消亡。这是历史的遗憾,但是,高密扑灰年画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个品类,有过自己辉煌的历史。

二、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是“高密三绝”第二,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民间艺术种类。在中国,剪纸艺术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高密剪纸究竟起于何时,既无文字记载,也无考古发现。据当地人传说,它与扑灰年画兴盛的时间相差不多。剪纸不像其它艺术品类,有许多繁难的工序和特殊的材料,只是用普通的剪刀和日常所用的纸,剪出各种题材和花样的艺术品。在普及于全国的剪纸艺术中,高密剪纸称“绝”,主要取决于它所表现的题材和艺术风格的别样。

三、聂家庄泥塑

被称为高密“三绝”之一的聂家庄泥塑是聂家庄生产的泥玩具。据聂氏家谱记载,从明朝万历初年聂福来制作“锅子花”进行销售谋生开始,便有人跟着仿效。到康熙后期,东西聂家庄几乎家家户户都捏泥玩,而且开始由做“锅子花”向做泥娃娃,鸟兽虫鱼等家庭观赏品和儿童玩耍的泥玩具发展。清朝嘉庆年间,聂家庄泥塑进入全盛期,这一时期前不会动、不会叫、不会斗趣的“呆”玩艺,此时演化为会动、会叫、会斗趣的活玩艺,出现了叫虎、叫狮、叫猴、叫鸡等声形并茂,形象较为完美的艺术品。建国初期,聂家庄泥塑发展到50多个品种,行销全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

第5篇:民间艺术的保护措施范文

大师收徒,政府买单

3月1日中午12点45分,离正式开课还有一刻钟,喻湘涟拄着拐棍走进了位于无锡市民间艺术博物馆三楼的泥人大师工作室。此时,工作室里5位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正在一丝不苟地进行白描练习。

“把腰板挺直,正确的姿势很重要。”喻湘涟还没来得及放下手中的提包,就开始指点这些初次接触泥人艺术的年轻人。这位67岁的老太太是无锡惠山泥人艺术硕果仅存的4位大师之一。早在1993年,她便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喻湘涟到离民间艺术博物馆大概要走半个小时。由于腿脚不甚方便,她通常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创作――每天早上最迟8点钟到工作室,下午四五点钟回去。

不过从3月1日这一天起,喻湘涟惯常的生活节奏要被打破了。接下来的一周,是她给学生们授课的时间。此后的三年,喻湘涟将与另外两位大师一起把自己数十年练就的泥人绝活传授给这些年轻人。

惠山位于江苏无锡市西郊,是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镇。以此地命名的惠山泥人,因为“代代有名师,各自有传承”,已经流传了400余年。

喻湘涟已经很多年没有带徒弟了。从前的徒弟,一个退休不再做了,一个去国外从事装潢设计了,一个改行当了驾驶员。如今还在从事传统惠山泥人制作的只剩下两三个人。

泥人大师工作室里4位泥人艺术大师,最年长的已85岁高龄,最年轻的也已65岁了。随着他们渐渐老去,以憨态可掬的“大阿福”形象为代表的惠山泥人也到了最危险的境地。

1950年代,惠山泥人同样面临着一个失传的尴尬局面,江苏省文化厅专家在无锡考察发现,捏泥人的老艺人越来越少了,随后制定了抢救性的保护措施。从1955年到1959年之间,她们在政府举办的泥塑彩绘训练班受到了系统的泥人艺术训练。

仿佛是历史的重演,50多年后,惠山泥人的困境依旧要靠政府来解决。

2006年3月,惠山泥人的传承问题成为江苏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的一个试点。无锡市文化局为此制定了一套《无锡惠山泥人传承扶持办法》。这一传承扶持办法对惠山泥人的传承人确定、承传艺徒的条件、传承体制与机制、教学基本内容和经费保障等问题做出了详细规定。

2007年1月以来,由无锡市文化局牵头,无锡民间艺术博物馆、惠山泥人大师工作室正式组织公开招聘承传艺徒的工作。期间,共有100多人报名,经过初选、大师直接面试几个环节,最后有9位报名者从近48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此前,三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喻湘涟、王南仙、柳成荫已被聘任为无锡惠山泥人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他们将分别向承传艺徒传授“细货”、“彩绘”和“粗货”的方法和技巧。

据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邹伟康介绍,在3年内,政府将出资约35万元,每月补助大师1000元,补助艺徒800元,学徒期满考核合格并能承担起承传职能的,由相关单位正式聘用,并与其他职工一样,享有医保、养老等待遇。

邹伟康认为,这次新的传承办法的实施是一个探索,而这一试点办法也将会对其他“非遗”保护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人未亡,艺将绝”

惠山泥人面临的窘境绝非个案。

就目前无锡民间工艺的现状来看,除了宜兴紫砂外,其他工艺也都面临生存危机――多数手工艺艺人的年事已高,加上没有传人,都面临失传的危机。

然而,惠山泥人的幸运在于,它的代表作“大阿福”一定程度上可被视作无锡的城市名片。因而,能够较早地进入国家级的非遗名录。毫无疑问,正是这一“国家级”的身份才令惠山泥人的传承问题进入官方视野。

不过,更多的民间工艺依旧处在“人未亡,艺将绝”的境地。

在大师工作室内,除了4位惠山泥人的大师外,还有一位锡绣工艺师、两位竹刻工艺师。据介绍,大师工作室的目的是想成为无锡民间艺术的集散地。48岁的大师工作室主任赵红育就是这儿唯一的锡绣工艺师,也是无锡为数不多的几位锡绣名家之一。

在成立大师工作室之前,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是民间艺术的集散地。然而1990年代后,由于受市场景气度、工资待遇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工艺大师相继改行,离开了艺术创作岗位。2001年研究所转制后,许多艺术家不得不“买断工龄”,民间工艺技术也随着这些人的离开而散落民间。

据赵红育介绍,原来锡绣工艺师主要聚集在中华绣品厂和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开始时中华绣品厂经常有外宾参观,为适应旅游事业的发展,该厂在1970年代末招收了一批员工,其中有二三十人专门从事刺绣工艺品的制作。随着需求的减少,绣品自然也就少量生产,从事锡绣的人数到1993年锐减至五六个人,到1995年更是一个不剩了。

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的景况与中华绣品厂相仿。该所1980年招收了20名高中毕业生学刺绣,加上所里原有人员,最多时从事锡绣的有20多人。上世纪90年代后,许多人相继改行,离开刺绣岗位。2001年研究所转制后,搞锡绣的只剩下三四个人。而在2005年6月,这几个人也已离岗回家。

从1973年入行至今,30多年来,赵红育已目睹了许多人的离开。自1980年后,她就再也没有招过徒弟。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赵红育花费两三个月时间创作的一件作品可以卖上3000元,那时她一个人创造的价值就可以养活一家人。而现在耗费同样的时间、相同的精力、做同样一件作品价格依然停留在3000元左右,这样的结果是连她自己一个人都养不活。

“手工技艺的传承不像基础学科一样有章可循,它必须以人为载体、以言传身教的独特方式传承的。可是目前的情况是大师们的生存都自身难保,徒弟又如何维持基本生活呢?”赵红育说。

原先锡绣、竹刻等工艺品主要用于出口创汇,政府拨款予以支持,还有研究资金。而自从研究部门相继“断奶”后,这些民间艺人的生存就陷入了困境。眼下,只有惠山泥人由无锡市政府设立了专项保护基金并制定了专门的传承办法,然而其他工艺都还没有具体的保护措施。

一面是亟待保护的处境,一面是自救无力、外力不及的尴尬。身为无锡市政协委员的赵红育也曾多次进言献策,希望能采取措施,改变锡绣后继乏人的窘境,但应者寥寥。

非遗的保护之道

政府对此次启动的惠山泥人传承行动寄予了厚望,希望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无锡惠山泥人(特别是手捏泥人)这一依靠口传心授进行传承的传统艺术瑰宝后继有人。

然而,人的因素是最难预料的。民间工艺从学习到成熟需要10多年的积累过程,并且需要绘画、文化底蕴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么多年的历练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

以赵红育擅长的锡绣为例。一幅简单的锡绣小品往往要绣好几天。一幅精致些的锡微绣,多的要几年,少的要几个月、一年。而做一个绣师,少则要一年,多则数十年,才能技艺成熟。除了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甘守寂寞外,也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在此次招收泥人学徒的过程中,大师们都将学艺的艰辛告知那些前来应征的学艺者。

“惠山泥人的生存状况同时也是全国手工艺术行业总体窘迫的一个缩影。政府的扶持是必要的,但并不能根本性解决问题。”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民间传统艺术原本的生存要素正日渐缺失,这是惠山泥人乃至全国各类手工艺术品生存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就保护其而言,要么依靠政府、要么依靠市场的单一思维模式无疑都是不甚现实的。

政府的财政扶持虽然对当前低迷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对数量庞大的民间工艺来说,政府显然也是力不从心。

一味地推到市场似乎也不那么容易。赵红育表示,传统工艺以“手工”为主,劳动生产率较低,劳动成本高,售价相对较高,适应市场的能力也较低。要适应市场,提高产量,还要降低售价,必然要细活粗做,以牺牲工艺的“艺术性”为代价,这是不合算的一件事。

惠山泥人招传人的做法得到了许多业内专家的肯定,但是他们同时指出,除了这些,政府部门还需要帮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拓市场空间,在政策上加以扶持,有了适度的市场规模后,逐步开发新品种、新工艺和新技术。

就此问题,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的一位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惠山泥人是由两大元素组成的:阿福形象与手捏戏文。阿福形象属于文化元素,手捏戏文属于艺术元素。在过去的年代里,这二者是有机结合的,形成了惠山泥人文化。

第6篇:民间艺术的保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镇江民间工艺;政府扶持;产业集聚;市场化;品牌建设

镇江是一座集港口、工贸、旅游于一体的文化名城,拥有3500多年历史,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其中,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民间手工艺千姿百态、绚丽多彩。通过在镇江市各辖区进行的传统民间工艺品普查调研来看,本土民间工艺资源蕴藏十分丰富,展现着本地域民众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地域环境下所形成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是民众智慧的佐证。镇江地域民间工艺历史悠久,主要品种有:剪纸、面塑、竹编、石雕、挑花、正则绣、扎染画缋、烙铁画、瓷刻等。这些民间工艺品曾多次荣获国际、国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普查的辖区内民间技艺传承人中就有全国十大民间美术家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2名,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有8名。

当前,镇江民间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主要是:伴随着世界经济及文化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扩张,地方本原文化遭到外来文化多样性冲击,有的传统工艺品因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改变而被淘汰;掌握一定传统艺术技能的民间艺人已为数不多,传承困难,一些传统民间绝技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传统民间工艺行业发展创新意识薄弱,地方民间工艺缺乏产业个性化规模运作:民间工艺行业亟待长远规范管理与保护;民间工艺发展资金短缺:民间工艺发展人才匮乏。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应当采取什么方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促进镇江民间工艺文化传承和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以选择以下发展措施:

一、地方政府要正确引导和扶持民间工艺的发展

民间艺术的发展遵循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作为地方政府,要想促进其发展,必须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其发展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对于民间工艺品的研究和生产要大力支持,给予多种名誉上的奖励,比如可以通过设立开发奖、市场开拓奖、理论研究奖、组织奖等进行引导,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同时要把民间工艺品的生产作为一个产业来培育,培养国家级的大师,提高名牌产品知名度,进而促进民间工艺在文化产业中的发展。

通过打造民间工艺亮点产业,实现区域文化产业与全国乃至世界接轨,通过实践,镇江市在此方面已取得了可喜尝试。去年,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组织了彩蛋、泥塑民间艺术家远赴德国曼哈姆市参加复活节期间的展销,富有东方神韵的镇江蛋雕艺术品《慈寿塔》、《昭关石塔》、《十二生肖》等几十个品种受到德国收藏爱好者的追捧,参展的140多件蛋雕艺术品供不应求。赚取了大笔外汇。而在德国欧洲第二大生态公园路易圣公园内举行的镇江民间泥塑艺术家葛志仲的泥塑展,带着东方特有的写意手法,为来宾现场惟妙惟肖地捏制了20多位德国名人的头像,直至镇江泥塑艺术家带去的5公斤上好的紫砂泥全部用完,德国艺术家同行们还仍意犹未尽,竞相购买。蛋雕和泥塑的热销,说明最具有本土文化特质的民间工艺品通过产品的周密研发、包装、推介就能顺利开辟国外文化消费市场。文化是互通的,通过与世界的文化交流,镇江民间工艺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前景越来越广阔。

有效的战略应能最大程度地利用业务优势和环境机会,在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中,地域民间工艺的特殊优势已经开始凸现,它的内在文化动力是最具爆发的生产力,因此,要深入生产性保护和生态保护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合理利用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通过生产性保护,将文化资源转为经济资源,开发具有传统特色的民间工艺文化创意产业。另~方面,作为镇江要立足“原生态”优势推动生态性保护,在保护中必须维护民间工艺资源“整体性”特征,基于其中的诸多要素存在于相互联系、作用、制约和促进的复杂关系链中,所以要全方位协调好产业集群的整体区位,引导好民间工艺资源的合理利用。

文化产业属于城市发展的软实力的范畴,而软实力要以硬实力为基础。它的双重属性决定了抓住重点文化资源项目的保护性再生产,即是抓住了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从而带动了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耍创新思维更新观念.在破与立中,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确立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通过符合镇江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产业政策,培育一批富有活力。具有镇江特色的民间工艺文化产业集群,真正把镇江民间工艺资源潜力变成产业优势,形成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消费的互推互动,培育市场,激活消费,实现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和企业发展的双赢。政府要整合各方资源,为民间工艺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人才、政策法规等支持平台。

二、加大镇江民间工艺产业发展的投入

要积极探索建立稳定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采取划拨专项资金进行项目资助、贷款贴息、奖励等多种形式。确保地方财政对镇江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同时,要积极借鉴民间资本在其他产业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降低民间资本跨入门槛,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民间工艺的效益是多方位的,不能只看到它的经济效益,还要看到它的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消除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陈旧思想观念和体制弊端,不断完善优化地方民间工艺资源发展的决策,营造出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产业、出效益的发展氛围。

三、从艺术的角度解决民间工艺品的质量问题

产品占领市场的首要要素是质量,没有质量的产品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产品,这样的产品是没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民间工艺品也不例外,而且,质量要求更为特殊,为此,一是民间工艺品必须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品,其表现的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变异。即一方面要借鉴古代文化的经典之作,比如镇江剪纸就可以吸收地域特色景观题材,如: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西津渡风景等,并把以此类题材制作的成品作为旅游纪念品销售,使民间工艺品的文化含量再为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吸收和借鉴国外文化,比如剪纸在图案设计上可以表现世界古典神话图腾,以加强国际民族文化的认同交流,同时外销产品要考虑世界各地的欣赏习惯和欣赏趣味。

四、积极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传统民间工艺品走进现代生活,必须与现代装饰结合起来,成为居家实用点缀,目前镇江丹阳的正则绣已有一些新的探索。如增加了特定背景的壁挂,使它成为装饰品进入家庭,使之实用化,深受人们喜爱。

要大力培育镇江民间工艺的特色企业。不论哪种工艺品都要有自己的特色,比如镇江扬中竹编在艺术手法上,编制有它与众不同的地方,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在特色上做文章。或在刀工上有突破。或在造型上有特长,形成自己独到的风格和流派,从而增加自己的艺术魅力。要以产品特色鲜明、基础条件较好、关联度大的民间工艺制作行业为重点,以资本资产为纽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培育镇江民间工艺的特色企业。

要积极促进民间工艺产业集群发展。按照民间工艺产业区域布局,重点抓好民间工艺项目产业集群的开发创意建设。并以此为中心,进一步抓紧建好特色民间工艺产业传习所及保护传承示范基地。

要注重打造特色民间工艺产业品牌。一方面,要加强网路资源共享及与媒体的合作宣传。进一步加大外延推介力度,建立专业化的科研信息机构。联合组建一批民间工艺产业教研基地。共同开发一批核心品牌项目。另一方面,要整合民间工艺精品资源,增强创新力和辐射力。可以通过专家的评价、大赛的评奖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树立品牌。同时对民间工艺家创造的品牌要注册商标,要申请专利,专利是走向世界的敲门砖.既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产品。避免抄袭,又要学会用专利打开国际市场。

五、加强民间工艺产品的生产管理

民间工艺品的生产企业,管理人员的水准要求高于一般企业。因为工艺品生产企业的管理人员既要懂艺术,又要懂市场。否则只懂市场,企业难以创新发展,只懂工艺艺术容易走入“象牙塔”。现在大多数厂长,虽对市场有所了解,但文化品位有限,所以很难开发出高品位的、适合市场需求的工艺品。因而生产企业非常需要一些既懂市场、又精艺术的人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

其次是要打破家庭作坊式生产,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多数民间工艺品生产企业都是一些散兵游勇式的个体生产厂家,缺少产业化管理,规模小,艺术人才单打独斗。形不成技术优势。面对当今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产品必须提高艺术品位。然而,目前的家庭作坊,足不出户,观念陈旧,保守的传艺思想,使他们只能重复过去,难以吸收到新东西,立足点低,进步困难,所以发展工艺品产业,必须走开放式发展路子,艺术与市场的研究至少需要两人以上的人才,互相切磋,所以企业要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集中人才进行开发。

六、坚持走市场化发展之路

现在的民间工艺品市场正从低谷中走向回升,其表现是:高档产品的出现和价格的回升。随着经济的复苏,艺术品市场已从前几年的成本销售,转向为高档次文化精品的走俏,所以企业要树立长远意识,加大技术、人才投入,克服短期行为。避免重复抄袭。

民间工艺品多用于馈赠。由于它大都出自民间艺人之手,属自产自销产品,所以消费也均在本地区,是过年过节、婚庆喜宴、庆典之日的一种增加喜庆氛围的装饰性手工艺品,由于当地的交通不便,市场局限,几乎所有的手工艺品在很少的范围内流通,其数量很少,有些则属季节性销售,如镇江丹徒挑花女红制品,多在农闲季节制作,为贴补家用销售,这种经济营销模式,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已无用武之地。所以民间工艺品未来的出路在于走进都市生活,走向正在兴起的现代经济大市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民间工艺品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在国际市场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镇江剪纸已在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市场上看好,开发国际市场是它今后的又一发展出路。

民间工艺品市场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培育市场要选择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同时,民间工艺品的欣赏,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然而。现在的消费者,仅仅是个人喜欢,谈不上欣赏,所以导致消费市场混乱。可见,民间工艺品要走进千家万户,需要抓好大众文化的普及与提高,这就需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教育和培训,比如说,可以开展一些有关民间工艺品的艺术点评、具有艺术欣赏的广告宣传、艺术培训班等,更重要的是要在民间艺术产品的推介销售中,让全社会通过对民间艺术文化的认知,使其得以扶持和弘扬。

七、大力培育民间工艺人才

几年来,通过在全国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也再一次证明,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中所规定的保护措施中,重中之重强调的保护措施依然是为艺术遗产“项目的传承及相关活动提供必要条件”,要求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所有民间艺术遗产的保护都是以传承人带徒传艺活动的保护为核心的。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民间艺术后备人才是最有决定性意义的保护。应该全面地搜集本地民间艺人的资料,建立人才库。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民间艺人,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表彰和奖励,如定期举行民间工艺活动或相关的竞赛,对优秀的民间工艺传人应给予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重点保护,政府或企业可设立类似“工艺创作设计室”的专门机构,集中地方上优秀艺人进行探讨和研究.为他们提供较好的工作条件。给民间工艺企业或家庭作坊予以经费补贴并提供优惠的政策.使他们得到应有的工作条件和社会地位、能制作出顶尖的民间工艺精品。

第7篇:民间艺术的保护措施范文

从普通高校现有设置课程来看,公共艺术课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是增强大学生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使艺术及相关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重要渠道。

一、优秀艺术作品本身就是文化遗产

《通知》中明确指出: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艺术作品中,既有物质文化遗产,如:敦煌壁画、大足石刻等等;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昆曲、泉州南音、古琴艺术等等。艺术作品在我国文化遗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全国各地都有数不尽的宝藏,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更是如宝石般璀璨。以傣族舞蹈为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就有嘎光舞、象脚鼓、嘎巴(鱼舞)、嘎燕喃、嘎洛响(小尾巴鸟舞)等十多种舞蹈,每种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滇南傣族人民的生活情趣和文化艺术风韵,这些都是我国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可随着现代文明的渗透,这些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正在逐步走向消亡,像安徽民间艺术花鼓灯,是一种被誉为“东方芭蕾”的传统民间艺术,并且在世界舞蹈艺术上也具有独特的地位。但是,从事传统花鼓灯表演艺术的老艺人都是耄耋老者,很难设想几年或十几年后这种民间艺术的状况。再拿山西地方戏来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还有52个地方剧种,但是现在却只剩下28个。所以,当前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的困境是非常明显的,亟待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否则,这些丰厚而独特的艺术遗产就只能成为历史而让人缅怀了。

二、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肩负着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

郭声健教授在《音乐教育论》中说到:“文化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精华,是高度提炼、概括、升华并加以符号化了的人类文明遗产,它是教育的本体。而教育则是人类文化赖以延续、发展的命脉。……,所以,教育的本质就是造就能继承、创新和发展人类文化的人。”艺术教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而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说,艺术教育更是具有不可脱卸的责任。不仅如此,艺术教育的这种传承不仅仅局限于艺术自身,还能通过艺术增进学生对相关文化和地域文明的了解。如陕北民歌就是陕北文化和黄土文化的最好体现,像在教授陕北民歌《十三岁定亲十四岁迎》《童养媳》时,就能使学生透过歌曲了解到陕北人民的婚姻文化和地域文化:因为环境恶劣,陕北人民过着面向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虽然勤劳,可生活及其艰辛,父母把女儿比做野菜,认为在青黄不接的时候,野菜也不能生长,不如嫁出去的好……。比起中小学艺术教育来说,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更多地体现了一种文化取向,她不仅能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更能使学生了解、走进这些传统艺术作品,深刻发掘作品的文化内涵,从而树立起忧患意识和保护意识,使他们在步入社会后,能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从而推动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加大全民参与的力度。

三、当前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在传承文化时应避免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多元艺术教育“以欧美为中心”

这一问题在我国由来已久,就连作为外国人的雷默也深有感触,他说:“在中国,1986年和1998年都有人经常向我表示关心的问题是,西方音乐在流行的层面上和在古典的层面上都日益占支配地位,以致中国的传统音乐面临着不受重视乃至灭亡的危险。”显然,雷默在当时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可时过境迁,艺术教育的现状仍是如此。当然,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新课程理念的推广,这一问题在中小学已有所改善。可作为一直以来不受重视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而言,其课程设置依然是以欧洲艺术体系和艺术内容为主,我国民族艺术文化至今也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课程和教学体系。难道承载了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艺术果真如此“低下”,注定只能埋没在西方艺术的阴影之下吗?对于这一点,吴跃跃教授深有体会,他说有次去国外演出的时候,一位外国教授在演出结束后激动地走过来对他说:“我听了您的二胡后,觉得中国音乐太美了,为什么我们不学中国音乐?”这句话说明,我国的传统艺术的国际性魅力是为世界所认同的,我们没有理由鄙夷自己的母源文化,而成为别国文化的俘虏。面向大学生的艺术教育,要勇于走出“以欧美为中心”的误区,要培养学生认同自我文化,自觉成为我国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者。

误区二:本土艺术教育局限于“汉族艺术文化”

第8篇:民间艺术的保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陕北民歌 原生态 民歌唱法 继承和保护

陕北民歌的保护和继承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重视,我国逐渐加大了原生态文化保护的相关政策和经济投入,为很多的文化保护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氛围。今天的陕北民歌并不算当今的产物,而是经历了不同历史层次的发展和堆积形成的,陕北民歌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尽管内容有所变化,但是在发展中仍然保留了其基本的唱法技巧和艺术特征,为此我们将详细的分析和整理陕北民歌原生态特征,并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一、 陕北“原生态”民歌唱法的基本特征

传统意义上的陕北民歌是指广泛地流传于陕西榆林、延安等地的一种民族歌曲,其种类繁多,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是黄土文化的精华,陕北民歌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是我国西北地区最为典型的文化符号。陕北民歌最为常见也最为特殊的音调特征是在五声或者七声的基础上由调式主音以及上下五度音构成的双四度重叠音调,其唱法相当程度上和这种调式有关,即大量的应用了双四度重叠的音调架构,使得陕北民歌中有着大量的四、五、七、调音,因此其唱法并不总是语言声调的细微变化,宽阔的音域也让其唱法有种粗犷的美感,节奏和旋律非常简洁,有着鲜明的粗犷、洒脱的演唱感。由于陕北民歌有着明显的地域特点,因此在演唱陕北民歌的时候不仅仅要掌握其音调的特色和语言发音,更加要熟悉其唱法的艺术特点,研究其唱法特征也是实现其原生态民歌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

二、 陕北“原生态”民歌唱法整理

(一)陕北民歌唱法的影响因素

优秀的历史文化赋予了陕北民歌深厚的文化底蕴,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其粗犷、率真、洒脱的艺术风格。研究陕北民歌的唱法不仅仅对典型的唱法进行归类和总结,更加需要注意陕北民歌独特的地域文化。首先是其方言特征,陕北方言最大的特点是有着非常多叠字和叠词,大量叠词的使用也体现在歌曲中,生动而且充满活力的叠词也给陕北民歌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必须注重陕北民歌的演唱的发音。不仅如此,陕北地区的语言特点也造就了民歌中衬字、衬腔的延长特点,浓烈的地方语言文化的音调和唱腔也是其民歌独具特色的主要原因,其中很多衬词的使用不仅让歌曲更加的口语化,而且也让歌曲的演唱呈现出一定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同时也有利于演唱者抒发自己的情感。其次是句式结构,在陕北民歌形成的初期很多人都是不识字的,导致其歌词相对来说简单,而且句式结构也多以二段式居多。二句式和四句式是其主要的句式结构,但有的时候为了完成抒情和叙事的需求,会采取重复或者增加句式的方式,演唱者要充分的了解这种句式结构,对于不同的句式结构和特点要采取不同的延长方式和情感,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最后是调式特点,典型的陕北民歌是在五声的基础上有调式主音和上下五度构成的,这也是旋律构成的主要特点,即通过一个纯四度为主要特征的方式实现了对音调和其他非四度音调的完美融合,构成了其基本的音调结构和特征。

(二)陕北民歌的唱法汇总

1.平腔唱法,这种唱法是以真嗓演唱或者以真嗓演唱为主的方式,演唱的特点是高亢嘹亮,是最为主要的唱法。这种唱法决定了其音乐的流畅度和旋律线的大起大落,尤其是很多的中长音的处理中均采用这种平腔唱法,是陕北民歌的代表性唱法。

2.断腔唱法,断腔实际上就是运用断腔和断音的方式使得演唱过程富有弹性,一般这种唱法出现在很多题材比较悲伤和哀怨的曲目中,甚至有的时候会出现一字数断、一腔数断的方式,演唱者需要结合演唱内容和情感将每一个音符都唱的清楚,将每一词每一句都讲清楚。

3.衬词衬腔,衬词和衬腔是基于语言特征的带着明显感彩的一种唱法,特点是演唱的轻巧。除了一些基本的叹词和助词来保证上下的连贯和整体性外,还有很多传承和沿袭下来的很多衬词。一般这种衬词和衬腔的使用都有着特殊的用法,演唱时注意衬词与正词部分的连贯性,注重衬词的发音。

4.滑音唱法,即在演唱中加入上滑音、大滑音、打腔等来体现出作品中的种类、力度和方式,滑音的唱法要结合方言的发音,突出咬唱的棱角感,突出民歌演唱细腻以及多样化的情感表达,演唱时注意发音的圆润自然。

三、 陕北“原生态”民歌唱法的保护和传承

(一)注重原生态民歌唱法歌手的培养

民歌原生态的唱法和艺术特征是其艺术的灵魂,这种内在的东西与陕北民歌的曲谱和内容无关,更加是一种文化的高度浓缩和凝练。可以说是依托在充满特色的陕北黄土文化中的,没有口口相传的传授,也就不会出现这样充满艺术特征的民歌类型,而人是民歌传播和继承的主题,因此必须加强对陕北民歌传统唱法歌手的培养工作。陕北民歌的形成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对于歌手的培训并没有形成规模的系统,历来都是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的继承。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陕北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的年轻人纷纷离开自己的故乡外出打工,陕北民歌遭受到了时代的冷落。后继无人让陕北民歌这种原生态的唱法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大政策和经济投入,培养更多的原生态唱法的歌手,保证陕北民歌原生态的文化魅力。

(二)做好民歌的搜集和保护

其原生态的唱法是依托在民歌的基础之上的,尤其是很多典型的唱腔对应了一定的曲目,因此要想完整的保护原生态的唱法必须加强对曲目的搜集和保护工作。民歌的保护工作有以下两个工作的重点:首先是歌曲本身不能随意的篡改,保证其曲目的内容、形式、唱法的纯正,必须尊重当地的特色文化,保持曲目的原汁原味;其次是保护好歌曲的地方特色,民歌的韵味时期艺术的灵魂,民歌的韵味和歌声的唱腔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山西口音就唱不出陕北的那种韵味来,对民歌的保护有必要也有责任尽可能真实的还原民歌的韵味,近两年对于陕北民歌的保护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必须重视陕北民歌不能受到商业运作的影响。

(三)陕北基层文化教育部门的扶持

陕北民歌的传统唱法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文化的保护离不开有关文化部门的支持。因此必须开展陕北民歌相关的活动,在丰富民众娱乐文化的同时,也为陕北民歌的保护营造一个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保护传统唱法的继承也有着一定的优势,因为他们世世代代扎根在这里,能够保存原始的陕北民歌文化。除此之外基层文化工作者们还可以积极地调动民间艺术团的力量,从民间选拔传统唱法的歌手,然后再回归到民间去演出,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很多主唱陕北民歌的民间文化团体都是扎根在基层的,他们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例如榆林市民间艺术团、志丹县民间艺术团等,不仅仅坚持原始的传统唱法还经常下乡表演,贴近群众,对于民歌以及其独特的唱法的保护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四)重视学校教育的作用

学校教育在民歌唱法的保护和继承中体现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校音乐专业对民族声乐的教育可以从理论上完成对民歌的深入研究,让原生态的民族音乐知识得以系统化和科学化,不仅仅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通过学校途径加强对原生态民族唱法的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方式:(1)教材的编写。要想实现这种原生态民族唱法的保护和传承,必须得到相关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的重视,调动研究民乐的专家、学者等从基层发掘原汁原味的民族唱法,通过当面接受他们的指导,也可以通过录像、录音等手段对这些原始的唱法进行搜集和整理,特别是对于很多年龄较高的老艺人身上去发掘他们原生态的演唱方式和特点。当然了在注重范围和数量的同时,也注重精品化的道路,注重搜集精品化的特色唱腔和曲目。然后对其艺术审美特征以及文化价值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分析,并结合曲目的简介、演唱技巧等完成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将教材付诸于实际的教学过程,给陕北民歌的唱法提供一套完整的理论和系统;(2)注重师资力量的建设,借助学校教育来保护这种原生态的唱法必须重视师资力量的建设。任何教学的战略和方针都是通过教师来开展的,因此必须重视教师对原生态演唱技巧以及艺术特征的理解,不仅仅具备过硬的理论技术基础,更加重视起艺术修养。想要将原汁原味的陕北民歌的唱法发扬和继承下去,我们也可以让学校很多声乐教师跟随当地著名的老艺人进行学习,学习原生态的民歌唱法;(3)授课对象和方式,授课的过程一定要因材施教,挑选一些嗓音条件较好的学生进行教育。授课方式要按照教材来进行规划,授课过程一定要注重民间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影响,并开设基础的文化课程让学生了解陕北民族文化的内涵,采取主修课、辅修课等灵活的形式完成授课,并积极的组织学生深入民间,了解原始的民歌的唱法。

四、 结语

陕北民歌的演唱技法有着多样化的演唱技巧和独特的音调旋律,以及浓郁的地方特色,要想实现对陕北民歌原生态唱法的传承和保护,不仅需要了解其基本的演唱技巧、音调运用,更加需要了解陕北的文化,我们总结和归纳了原生态唱法的特点,并提出了一定的保护措施,希望能够对原生态唱法的保护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基金项目:

本文为陕西省社科界2015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原生态”民歌唱法的“非遗”保护与传承研究》,立项号:2015Z086。

参考文献:

[1]方顺利.从音乐教育视角看《民歌・中国》栏目对原生态民歌传承与传播的作用[D].开封:河南大学,2008年.

[2]刘海霞.现代传媒对原生态民歌传承与保护的两面性[J].作家,2011,(20).

[3]卫素霞.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05).

[4]蒋文娟.论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J].黄河之声,2011,(04).

[5]齐晓芳,吴素芹.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J].广播歌选,2008,(05).

第9篇:民间艺术的保护措施范文

一、概述

花鼓灯是集歌舞,戏曲,吹打乐(锣鼓,唢呐,笙)于一体的大型汉族民间艺术,有丰富的内容,形式优美,系统比较完整,体现了汉族民间艺术的特点。

花鼓灯经历漫长的岁月能够流传到今天,它的历史路程是坎坷的。由于各种原因,其中的某些阶段,我们已经无法看到完整的资料。花鼓灯从宋朝就主要流传在淮河流域,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一直盛行在安徽怀远城乡,并且广为流传,也有了相对完善的教学机构。在怀远花鼓灯风格体系中,花鼓灯艺术有很大的贡献,其中以马城镇为代表。

马城镇位于安徽省怀远县东南部,距离怀远县城大约10公里,全镇总面积达157.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10.3万亩。马城中心位于镇区北面,是全镇的文化、经济、政治中心,也是镇政府的所在地。马城镇由马城村、胡圩村两个行政村组成,总人口达6767人,建地总用约88.2公顷,人均130.3平方米。

花鼓灯艺术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表现的内容自然会涉及到特定的民族习俗、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社会生活、历史传统和。

花鼓灯从一开始就扎根于广大农村,马城每到逢年过节,花鼓灯队便会进行踩街、表演活动,而庙会更是必不可少的传统节目,欢腾的锣鼓响彻天际,以表达人们内心的喜悦之情。近年来,花鼓灯在红白喜事等传统风俗活动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可见,花鼓灯已成为马城人民的精神支柱,在怀远花鼓灯风格体系中,马城灯窝子的花鼓灯独具特色与魅力。

二、马城“灯窝子”现状

马城镇文化历史悠久,一直是怀远东南部的文化中心,花鼓灯艺术更是历史久远,领军江淮。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大批的民间花鼓灯艺术家涌上台面,他们以其精湛独特的表演艺术才华,将民间花鼓灯向更高的舞台推广,为之做出了大量贡献。

马城镇有怀远县有名的“灯窝子”(流行花鼓灯的一些地域别称),其中冯嘴子村被誉为“中国花鼓灯第一村”。随着行政区域的划分,冯嘴子村划归蚌埠,马城镇花鼓灯的发展势头有所减弱,现有花鼓灯艺术队2个,分别为西程花鼓灯队、东周花鼓灯队,演职人员共41人;乡村业余锣鼓队约21支,演职人员212人。

1.马城花鼓灯艺术风格

马城花鼓灯以锣鼓为乐,运用折扇,手绢和花伞,通过优美的动作和民歌小调,表达男女之间的纯洁的爱情和生活中朴实的情感,叙述人们之间动人的故事,是一种典型的来源于群众,扎根群众的艺术形式。逢年过节,农民们聚集在麦场上,用铿锵的锣鼓音乐奏下歌咏、舞蹈。

传统花鼓灯的角色主要是“兰花”和“鼓架子”,在封建社会时期,男女不平等,女角“兰花”由男人扮演。建国以后这一表演习惯曾长期存在,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在许多艺人和专业舞蹈工作者的努力下,改由女性扮演“兰花”,完成了花鼓灯史上一项重要改革,促使花鼓灯表演艺术更接近生活。马城花鼓灯的锣鼓音乐是我国打击乐中的精华,以鼓、锣、钹三大件为主,配上小锣、小钹、脆锣俗称(狗锣),节奏鲜明,富有表现力,形式多变,欢快、高亢,基本节奏是四二拍。锣鼓的曲牌和锣鼓点非常的丰富,有“小十番”“小五番”“老十番”“新十番”“十八番”“小四番”“押条锣”“老牛(龙)喘气”“凤凰三点头”“兔子扒窝”等,马城最知名的是“小五番”。

2.白衣村

在对马城镇白衣村进行调查时,上述的曲牌在地方民间艺人的身上得到了体现。胡本城一家三代玩灯,他们不需要很大的舞台,只要有空地他们就和村里其他玩灯人(如蒲吉政、路家姚、路家好等)聚在一起“耍耍”。胡建基自己出资为子孙和村里的孩子置备锣鼓,义务向他们传习花鼓灯,为传习方便,他亲自手写花鼓灯锣鼓谱。摘录其中部分如下:(用他本人所写的谱字,原谱没有小节线和时值线)

3.毛卫及其花鼓灯基地

毛卫,男,怀远马城镇人。1971年出生于马城镇的一个艺术家庭。受家庭的熏陶和影响,4岁便开始随父亲联系舞蹈基本功,1984年考取安徽艺术学校,1989年毕业进入蚌埠市歌舞团,1990年参加首届“安徽省花鼓灯艺术节”受到了艺术专家的一致好评。1999年受聘于怀远淮岭花鼓灯艺术团任舞蹈老师。

带着一颗对花鼓灯的热爱之心,抱着对花鼓灯人才延续和呵护的责任,2004年5月至今,受聘于安徽省歌舞剧院——怀远师范花鼓灯艺术人才培训基地任舞蹈老师。在教学上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大胆改革创新,实行由浅到深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愉快的接受新知识,并能更好地去学习、了解和感受花鼓灯。2004年5月为“红梅幼儿园”编创的花鼓灯舞蹈《鼓乡童趣》在“怀远县首届少儿花鼓灯艺术节”获演出一等奖和编导奖。同年10月,获“安徽省第六届花鼓灯艺术节”三等奖。2004年10月,毛卫老师参与了电视剧《富贵》的拍摄,分饰“鼓架子”和“兰花”两角。

多年来,毛卫老师不断为国家和各地艺术团输送、培训花鼓灯舞蹈艺术人才上千人,多次获奖并深受学生及各界人士的好评。在教学之余他还积极地挖掘花鼓灯艺术人才和创作艺术新品,为马城花鼓灯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政府相关部门助推行为

近年来,为了能够让花鼓灯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走出困境,蚌埠市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对花鼓灯艺术的保护和推广,具体如下:

1.定期让花鼓灯进行表演活动

2006年,花鼓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花鼓灯艺术的演出活动开始逐渐增加。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怀远县一年一度的农历三月二十八涂山庙会花鼓灯汇演,此项传统活动相传在大禹时期就已经存在,有文献考证的历史至少也有200多年。怀远常坟镇和冯嘴子村的正月十五灯会也有百年的历史。这两个定期举行的花鼓灯表演活动,集中反映了花鼓灯的原生态文化特色。另外,马城镇各乡村花鼓灯锣鼓班子也定期参与一些地方庙会花鼓灯表演活动。

2.提高老艺人的社会地位

20世纪80年代安徽省命名了全国花鼓灯“十大老艺人”,知名的有冯国佩、郑久如、常春利、石经礼等,其中马城的蔡尚恒和李梦堂在后期被评选为“十大老艺人”。

3.政府加大保护力度

为了更好的保护花鼓灯,蚌埠市成立了市花鼓灯保护指导中心,并聘请知名老艺人和花鼓灯专家进行指导。在全市建立了4个花鼓灯保护基地,有力的推进了花鼓灯的保护工作。近年来,蚌埠市进行了在全市开展调查花鼓灯工作,基本摸清了花鼓灯的发展史。

蚌埠市还将保护花鼓灯的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市人大颁布了《蚌埠市关于保护和发展花鼓灯艺术的决定》,规定了保护措施、保护范围、保护资金等十七条具体内容。同时保护花鼓灯的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关于支持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都对花鼓灯的保护工作作了明确要求。

4.花鼓灯从业人员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