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封建经济政治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影响;档案意识;因素
档案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社会文化作用的产物,因此研究档案意识必须科学把握和深刻揭示其得以产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深层社会基础,系统分析和解读档案意识与社会经济、国家政治、社会文化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结关系,将研究奠定在坚实的社会、历史实证基础之上,对档案意识作出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
一、经济基础决定了档案意识的内容和结构
社会经济基础与社会上层建筑共同构成一个社会的有机整体,对社会整w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因素,它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内容,决定着上层建筑,一切社会文化现象都能在经济结构上寻找到它的根源。
档案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属于社会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符合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决定与反作用的关系。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档案意识的内容和结构是有所差异的。在我国的农耕经济时代,简牍档案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主要书写材料。同时,我国封建社会发达的“男耕女织”小农生产,促进了缣帛档案的产生和发展。纸张的发明是档案载体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变革,对于推动整个档案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对于档案意识的变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在我国的农耕经济时代,由于我国“重农抑商”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对农业档案和商业档案的重视和保管也相差甚远,在统治者的眼中,农业档案才是档案家族的成员,对其的保管和利用都比较重视,而商业档案则是民间文书,对其缺乏足够的重视,致使我们今天看到的古代商业档案非常有限,例如赵跃飞在《未见平民史》一文中写到:“笔者查寻有关晋商的史料,翻检砖头厚的《清史稿》上下两卷,竟无记述。……原来,晋商是民商,《清史稿・食货志》记载的是官商……”
近代中国,使得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让商品市场开始形成,随之经济文书档案开始大量形成。例如,时期出现了“商凭”“执照”等等经济文书档案。
当代中国,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档案事业和档案意识有了空前的发展和进步,档案意识从多方面丰富化和多元化,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距离。例如,我国的档案开放利用率不足5%,而欧美一些国家的档案开放利用率超过60%。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二、国家政治直接决定了档案意识中档案的属性和功能定位
国家政治的涵义是社会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所产生的阶级围绕国家政权的取得和运用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制度、体制、文化和行为及其发展过程的总和。
档案自产生以来,就与国家政治密切相关,法国学者雅克・勒高夫曾指出:“自古以来,掌权者决定谁可以说话,谁必须保持沉默,即使在档案材料中也是如此。”因此档案意识与国家政治密切相关.
在君主专制的国家中,国家的所有权力都属于专制君主及其统治阶级,档案自然只能是维护专制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一种工具。与此同时,在专制制度下,为了达到对人民群众的控制,统治者最重视的是土地、户籍档案的保管和利用,除了皇家档案外,这两样档案因其人身控制职能而备受统治者青睐。另外,由于权力的高度集中,所以档案的形成、管理、利用的权力也高度集权,牢牢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
现代民主政治体系下,国家的权力不再为某个私人或是少数人所有,而是属于广大人民,这样档案就不再是维护统治集团利益的工具,而是更多地成为社会信息资源,成为历史文化遗产。
档案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系统的一部分,和其他的社会意识相比,如法律意识、政治意识等,国家政治因素对其的影响更为直接、更为重要,即档案意识与国家政治的发展大致同步。
三、社会文化的延续和变迁对档案意识的继承和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本文所指的社会文化等同于社会的精神文化,指人类在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殊成果,指人类在通过劳动改变外界自然界,使之符合社会和人的需要,创造社会制度,结成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情感世界和价值信念等精神文化成果,是凝结于社会物质产品和社会制度体系内部的深层社会价值体系,是各种社会文化的内部耦合,整体协调的价值观念基础。档案意识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必然受到社会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同,直接影响人们对于档案的情感、态度等等。在我国,宗法制度是存在了几千年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关系极为密切、影响特别深远的一种社会制度。它被认为是产生于商代后期。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存在形式虽有所不同,但基本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它以宗庙制度、分封制度、家族制度等为主要形式制约和规范着古代中国社会文化,并深刻地影响着古代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突出的表现是使得我国家谱档案长盛不衰,从皇家玉牒到官修谱牒、到私修谱牒,我国谱牒档案由于宗法制度的延续而一直延续,并且一直兴盛不衰。这说明在我国整个封建社会时期,“家天下”和“家国同构”的社会文化使得无论是皇族还是平民百姓,对于要形成家谱档案、保管家谱档案的意识是非常强烈的,这种意识甚至一直延续到今。
【参考文献】
一、过渡性与异质性
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同时又具有发展性,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的改变,政治文化会发生相应变化,使当前的政治文化具有了过渡性和异质性特征。过渡性与异质性特征存在的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变迁
政治文化是对政治生活的客观反映,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环境与政治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治生活构成的诸要素都在改变国务院农普办和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1日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06年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农村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作为政治活动的主体,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由于农村的基层民主制度已经确立并不断完善,农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日益畅通,农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政治实践能力显著增强。这些都为农村政治文化的转型提供了条件。
(二)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政治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现有政治文化不可避免的会从已有文化中发现它的痕迹。政治文化是靠人来创造和传承的,在政治实践过程中,人们必然受到已有文化的影响。由于农民受教育水平较低,认识、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较差,传统政治文化对他们的影响表现得更为突出。
1、宗族文化
宗族文化是以自然村或行政村为范围的家族关系以及由它产生的种种体制、行为、观念和心态,维系家族文化的是由血缘关系构成的角色定位和结构模式。村的社会状况是家族文化产生的土壤,农村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家族文化的变化,近年来,虽然农村的社会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家族文化在我国农村文化中的根基并为动摇,仍为农民现有政治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宗族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家长本位的存在,与之相随的是我国特有的伦理秩序。它主要体现就是在政治运行中,上级要求下级绝对服从。这种文化往往造就出的是一种权威主义人格,这种人格类型的特点是重权威,轻个体,民主意识淡薄;重礼俗,轻法治,法制意识淡薄。家族观念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整合功能,有稳定社会的作用,同时又具有明显的狭隘性,对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运行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
2、人治思想
儒家的“人治”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漫长的封建统治过程中逐渐衍化为狭隘的“有治人,无治法”的极端的“人治”主义。
3、平均主义思想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思想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体现了小生产者和社会下层成员要求取消等级特权的政治理想。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农村的利益格局,贫富差距逐步拉开,受平均主义思想影响的农民群体很难对贫富差距扩大有个正确的认识,在不平等的社会现实面前往往会产生不平衡心理和焦虑情绪。
4、官本位意识
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庞大而严密的官本位体系,上下级之间界限分明,要求下级绝对服从上级。官本位体系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与官本位体系相对应的官本位意识的存在也就十分深远。官本位意识属于臣属型政治文化,在此文化形态下,民众只会消极被动地去配合政府的行为,民主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
5、小农意识
小农意识是伴随小农经济发展而存在的一种落后观念,时至今日,其传统依然在农村社会中有很大的影响空间。具体表现是保守,排斥变革,缺乏主动进取精神;在价值观念上,以安于现状、患得患失、平均主义诉求为特点;在思维方式上体现为经验性、直观性和不系统性,往往只重眼前利益和小集团利益。
(三)现代政治文化的冲击
近些年来,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有了较大的发展,村民自治的实践给农民提供了参与的机会,农民政治心理与政治思想逐渐出现了变化。同时,随着农村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接触到现代西方的政治文明成果,那种在中国长期积淀起来的社会政治心理和习惯、政治态度和情感、民族精神价值观受到冲击,农村政治文化正处于重构的关键时期。
二、农村政治文化发展的滞后性
政治文化会随着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改变而改变。近些年来,农村的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基层民主制度已经确立并不断完善,农民开始从实践上参与政治生活,为农民政治心理与政治思想的变化提供了条件。但是,相对于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来说,农村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明显落后。主要表现在:
(一)农民的政治判断和分析能力明显提高,对政治参与的程序逐渐熟悉,但是对政治组织、政治制度、政治运作程序等方面的知识仍然欠缺,对制度化政治参与渠道缺乏充分的了解。
(二)现有政治文化在引导政治行为方面的实际效果与我国政治制度安排的价值目标之间有存在差距
农民在政治活动中往往是个人情感,家族利益占上风。对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长远发展上目光短浅。也就是说,现有政治文化在引导政治行为方面的实际效果与我国政治制度安排的价值目标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农村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仍然落后于实际需要。
参考文 献:
[1]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政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6).
[2]吴志华.政治学导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0),第265页.
关键词:不干涉含义挑战
不干涉内政原则(principleofnoninterventionofinternalaffairs)是从国家原则中引申出来的一项国际法基本原则,该原则指国家相互交往中不得以任何理由或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务,也不得以任何手段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该原则也包含国际组织不得干涉成员国国内管辖事务之义。
一、不干涉内政原则的产生
不干涉内政原则源于原则,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基石,是国家固有的权利,是国家最重要的属性。国家,是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对内对外事务的权力,其内涵包括对内具有最高统治权和对外具有独立权两个方面。一个国家根据其,享有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对内对外事务的权力,不受他国的干涉,这样,一国范围之内不受他国干涉的内部事务就是内政。
国家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演进过程。最早是一个宪法学(国内法)上的概念,法国著名古典法学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让·博丹于1577年在其名著《论共和国》一书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国家学说”。其后,洛克和卢梭等思想家分别提出“议会”和“人民”概念,但他们所强调的还只是国内法范畴,没有涉及到国际法的问题。
1648年欧洲各国为结束三十年战争而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家的诞生。它第一次以多边条约的形式确认了所有与会国的独立与法律上的平等,概念正式应用到国际法领域中。18-19世纪,在反对欧洲封建统治和反对他国干涉的斗争中,欧美国家学者的著述和政府文件都强调了国家的原则。20世纪,国家在反对武装干涉、维护民族自决和促进国际友好合作中发展为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主要表现在1919年《国际联盟盟约》和1945年《联合国》对国家原则的确认和强化,该原则确认各国有权决定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制度,保证各国处理其国内外事务的独立自主,禁止外来的侵略和干涉,尊重各国政治独立、和经济权益。
二、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含义
(一)内政的含义与范围
内政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793年法国宪法中,该宪法第119条规定,“法国人民决不干涉别国的政治,他们也不容许别国干涉自己的政治”1945年《联合国》对内政的表述是:“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内管辖之事件”,该表述后经1965年《关于各国内政不容干涉及其独立与之保护宣言》、1970年《国际法原则宣言》以及1981年《不容干涉和干预别国内政宣言》等国际文件的确认和沿用,成为权威的表述。一些国家在某些公开的国际场合对“内政”的解释也类似于《联合国》的解释。
但何为“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国内外未有一个公认的确切说法。正如阿库斯特在《现代国际法概论》中指出的那样:联合国中对内政解释引起的争论比的任何其他规定都更多,但是,在实践中,这一条的解释迄今始终是不确定的。为什么对内政的解释始终是不确定的呢?有学者认为原因有三个:(1)内政的范围不断发生变化,这样给内政下定义比较困难;(2)各个国家由于社会制度、国家利益不同对内政的解释也就不同。
国际法上的内政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属于一国内政,其标准是既要符合国内法,更要符合国际法及条约规定的应履行的国际义务,二者都符合,尤其是在不违反国际法及条约规定的应履行的国际义务的前提下,才是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只符合国内法,而不符合国际法及国际条约规定的应履行的国际义务的行为,就不是内政。
必须指出,内政的范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国际关系的变化及国际法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及发展的。
(二)“干涉”的界定
实际上,在国内外许多国际法学者的著作当中,对干涉正式进行界定的并不多见,而且至今还没有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这恰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国际法界定干涉的困难。
不干涉内政原则的精华即禁止干涉的主体是国家和国家集团,包括联合国及其所辖机构;禁止干涉的范围是内政、外交事务和各国选择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的权利;禁止干涉的方式是武力、经济、政治等措施。从国际法上对不干涉内政原则的界定,可以看出国际法上不干涉内政原则有两层意思:1.是对于在本质上属于一国国内管辖之事件,别国或国际组织不能列入议事日程,也就是说不能讨论;2.是对于在本质上属于一国国内管辖之事件别国或国际组织无权介入。
三、不干涉原则在全球化时代遭遇的挑战
全球化的直接结果是使整个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各国利益相关体,使得原本属于一国内政的事项变为国际共同关心事项,如在人权、关税、汇率、反恐、禁毒、网络、环境、能源、疾病预防和惩治犯罪等,在全球化的作用下,其范围和影响都是世界性的,在全球化时代“集体利益,就是国家利益”。对于上述任何关涉全球利益的问题的解决需要国际社会的协调合作,而合作的形式就是签订双边的或多边的条约,明确彼此的义务和责任,这又使得本属国家内政问题变成了国际问题。
四、结语
国家是现代国际法的基石,即使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概念和不干涉内政原则仍然是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得以维系的核心价值。
198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不容干涉和干预别国内政宣言》更是强调该原则“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和实现《》的宗旨和原则都最为重要。”可见,和其他国际法律文件对国家内政的维护是明确的和一贯的,它没有也不可能为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干涉他国内政提供法律依据。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中,切实遵循不干涉内政原则,既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保障,又是发展国际合作的基础。
注释:
[1]贺鉴.“人道主义干涉”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冲击.河北法学.2006(11).
[2]李伯军.论国际法上界定“干涉”存在的问题—以《联合国》为视角.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
[3]阿库斯特.现代国际法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81页.
[4]王庆海,张蓝图.国际法上的内政及不干涉内政原则新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7).
关键词:唐代;女子服饰;襦裙装;时尚性
1. 襦裙装
襦裙是我国服饰史上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服装形制之一。是汉族传统服装最基本的形式。襦裙由短上衣加长裙组成,即上襦下裙式的套装。
唐代的襦指的是一种衣身窄短小的夹衣或棉衣①。唐代女子穿着襦时,将其束入裙中,不同于与其他朝代。初唐时期的襦较为保守,多采用交领和直领,盛唐时由于交流广泛,思想开放,襦流行起袒领,在唐代史书中记载,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开胸衫,嫔妃和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也可以半裸胸以取悦统治阶级,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许半裸胸。
裙子是唐代女子非常重视的下裳。制裙面料一般多为丝织品,裙色鲜艳,多为深红、绛紫、月青、草绿等,其中以石榴红裙流行的时间最长②。如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的百鸟裙,堪称中国织绣史上之名作;武则天时的响铃裙,将裙四角缀十二铃,行之随步,叮当作响②。唐朝的裙腰线上提,有些可以掩胸,有的可以上身抹胸,外面直接批纱罗衫。周濆的诗:“惯束罗裙半露乳”等诗、画描绘的是这样装束①。唐初期流行紧身窄小的服装款式,裙子的宽幅较小。到盛唐,“风姿以健美丰硕为尚”,服装样式流行大髻宽衣,裙的式样用四幅连接缝合而成,上窄下宽,下垂至地,不施边缘。中唐以后,服式越来越肥,普通宽体长裙有5幅、6幅、7幅、8幅、甚至12幅③。
唐代女子服饰襦裙装中装饰包括:帔帛、裲裆、半臂、褙子、幂蓠、帷帽和披肩。帔帛是受西域文化的影响,从西域民族和国外服饰中演变过来的。裲裆是一种套身于大袖衣的外面而不遮掩大袖的短袖外套①。半臂和褙子也是短袖的罩衣,样式为短袖于衫,身与衫齐而大袖。幂蓠和帷帽都是唐代妇女出行时,为遮蔽脸容的帽子。幂蓠的裙身可以罩身,到永徽年间以后,帽裙缩短至颈部,从而称之为帷帽。而披肩则是从狭而长的披子演变而来,后来逐渐成为披之于双臂,舞之于前后的飘带,这是中国古代仕女的典型服饰,在盛唐及五代最为盛行。
2. 襦裙装的时尚性
2.1 何为时尚性
服装的“时尚性”,顾名思义,即时髦的、时兴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的流行服装,是相对于历史服装和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对定型的常规性服装而言的变化较为明显的新颖装束。
就封建社会的文化和经济发展状况而言,中国唐代无疑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颠峰,唐代政府不仅对外国实行开放政策,而且对外来的文化、艺术、宗教采取欣赏和包容的态度。唐代相当富足的物质基础和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使得唐代妇女不必恪守传统规范,所以唐代女装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加之纺织业到了唐代有了长足的进步,印染技术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使此时期的服装成为当时世人推崇的美丽时尚。
襦裙作为唐代女子常服中的重要代表,穿着轻便、色彩丰富、性感妩媚、时尚华丽,这与统治者思想政治开明是分不开的。民族和外国文化的大融合,让唐代襦裙区别于其他任何朝代的保守穿法,在中国古代服装史中,具有典型的时尚性。
2.2 唐代襦裙时尚性的具体体现
唐代女子襦裙装的时尚性具体体现在襦裙的坦领、腰线的提升、色彩的丰富、以及图案的华丽。
坦领的领口很低,敞露脖颈和胸部。主要用于女子襦裙。始于初唐宫廷,到盛唐时期已经风靡,时称“时世妆”。坦领作为唐代女装中的原创,打破了传统思想对女性穿着的禁锢。唐代女子的肥美风尚,襦裙可以半露酥胸,甚至可以坦胸露乳,与现代人们思想开放程不相上下。
腰线的提升也是唐代襦裙装时尚性的体现,唐代女子将襦裙的腰线提升至胸,类似现代抹胸长裙,半臂和襦、衫等外搭类似于现代装束中穿在长裙外的小衬衫。
襦裙的色彩非常丰富,并不是宋元明清时期繁复叠加,是一种大气磅礴,雍容华贵的美。唐代裙子以红为贵,并且流行时间最长,而相对于红色妖娆的石榴裙,间裙的色彩更是丰富,唐代的间裙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的材料互相间隔和排列而做成的裙子,颜色有红绿、红黄、黄白诸种。
襦裙装中的图案一般多采用缠枝花纹、宝相花纹,以及吉祥瑞兽的图案,其中宝相花纹又称团花纹,以牡丹作为主体,多取富贵祥和之意。团花纹一直沿用至今,依然具有可圈可点的时尚性。
总结
唐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唐代服饰文化,女子服饰作为一个时代流行的风向标,襦裙装更好的担任了唐代女子服饰时尚标志的重任。而今天我们所穿的婚纱、西服都源自与西方的传统服装的演变,连邻国日本对和服的保护也是显而易见的。唯独中国,以大汉民族为主的传统汉族服装只存于历史的尘封中,所以唐代服装时尚性的复兴还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和创新。(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
参考文献:
[1]乔巧玲,黄能馥. 衣冠天下—中国服装图史[M]. 中华书局,2009:150-174.
[关键字]古代祠堂;祠堂建筑;建筑文化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2-0070-02
在历史上,祠堂的主要功能是安放祖先神位、祭祀祖先、实施族规家法、商议族内大事、举行族内重大活动、宴请宾客等。祠堂起着维系封建统治、神权统治、族权统治,稳定社会秩序,维系家族和族人利益的重要作用。其作用既有封建的糟粕,也有传统的历史文化精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不可多得的资源。在当今社会,祠堂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祠堂是一种血缘的传承,有人认为是一种与现代社会相悖的落后文化。但续家谱、修祠堂、建祖坟、寻根问祖、宗族联谊等活动仍是不少百姓热衷的事务。恩格斯将原始社会称为野蛮社会,他把国家的出现称作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而国家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按地域而不再是依血缘划分人口。但一脉相承、血浓于水、情同手足……这些词语永远让人倍感亲近。对于一种宗教文化的秉承,应汲取其先进性,完全摒弃,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事实上那些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他们的事迹永远感动着每一位国人。从这个意义上讲,祠堂也是对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地方。在岳氏祠堂内,我们可以学习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在文氏祠堂内,我们可以学习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可贵品质,我们也可以在不同的祠堂学习、、罗盛教等历史英烈的丰功伟绩。
二、商议族内大事、宴请宾客
祠堂也是家族的议事厅。家族中的重大事务,如治山管水、修路架桥、劝诫子孙、宣讲族训家法、办学修谱、扶困济贫等都在祠堂进行。
举行族内的重大活动时,祠堂还是家族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家族内的婚丧嫁娶、寿筵喜庆、年节迎神、舞龙灯、耍狮子、猜灯谜、唱大戏等一些娱乐庆典活动也在祠堂举行。汝城有一个特殊的活动叫“万人缘”,每三年在祠堂举办一次,即春天农事开始前,要祭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秋后立秋的第五个戌日,要设醮斋戒,念经忏礼,唱大戏,感谢神灵。由于这一活动的费用要向各家各户派钱,因此叫“万人缘”。
祠堂也是家族设宴之地,凡重大活动、宴请宾客,均在祠堂举行。祠堂里办宴席应有规矩、讲礼节。谁在主厅,谁在首席,谁在席次上的什么位置,要依规定安排。莱肴放置也须讲究顺序,新上的莱,坐首席者邀大家动筷才能吃,否则被视为缺少礼教。红白喜事需请吹管师奏乐,一般小宴请四名吹管师,大宴请六名吹管师。
三、经济支柱
如今,祠堂经济已经没有原来的社会基础,祠堂的经济支柱也不可能有祭田之说,为了保证今后祠堂不再衰败,必须保证其经济来源。笔者认为,祠堂经济来源主要有四:其一,依靠族人义捐,义捐是族人贡献于家族的义举。如前汉疏广,“广既归乡里,日令家供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朱邑“身为列卿,居处俭节,禄赐以供九族乡党,家亡余财”。后汉宋弘“所得租奉,分赡九族,家无资产”。韦彪,“彪清俭好施,禄赐分与宗族,家无余财”。郭“赐宅一区及帷帐钱谷,以充其家,辄散于宗亲九族,无所遗余”。对家族的关心,历史上有典可查,它既能彪炳史册,又能见功于家族,余香至今不散。所以,我们要大力提倡热心慈善事业,要求族人爱国、爱乡、爱家族,提倡义捐。同时,为了刺激捐献者踊跃捐资,应采取相应的办法,如捐资者可以在祠堂内给祖先刻墓铭志、立牌位、挂遗像等。或刻义捐纪念碑以为表彰,大力弘扬义捐之举。其二,也可尝试在家族内以家庭为单位每年缴纳一定费用,使祠堂经济有一个固定的收入,当然,特别困难的家庭可以减免。其三,墓地树葬,设立神龛牌位与祭祀适当收费。其四,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利用祠堂基金开展多种经营,增加祠堂经济收入。祠堂可以设立教育基金和帮困基金,分润周济孤寡老人,帮助无力丧葬之事,支持贫困家庭子女读书等。只要祠堂资金取之于族人,用之于族人,家族关系必然融洽,族人间的血亲关系因此而巩固。
四、专题博物馆或展览馆
祠堂是一个家族的变迁史,后人通过它追寻自己的姓氏谱系,了解祖先历经的苦难与辉煌,了解祖先过去生存的状态和立身处世的价值观念,感受祖先在政治、经济、教育、道德等领域的卓越成就。福建常州文风淳朴,艺事高超,名人故居很多,加之藏于常州的名人手迹更多,有恽寿田的“没骨花卉画”一缣一幅,珍逾拱璧;有唐驼千金一字的“老介福”招牌字;有邓春澍别致的扇形宣纸书札;有自汤贻汾、汤乐民至汤定一一脉相传,世泽不替的常州汤氏。家族也可利用与历史名人的姻缘关系来宣传,扩大家族影响。可以利用名人先贤的社会地位和巨大感召力,介绍名人生前的事迹和各种版本的著作,以及后人研究的成果,保留他们的遗迹,通过大量的匾联、题柱、对联、书画、图片影像、文字资料的展出,开辟专人专题博物馆。
五、进行旅游开发和思想教育
中国古代所修建的祠堂到现今开发已所剩无几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部分毁于战火,一部分在社会发展中遭到人为破坏。能保存至今的可谓是凤毛麟角。保存下来的祠堂,也已经丧失了其原有的功能。但是,时代为其赋予了新的功能,旅游就是其新的价值之一。在我国,现存的祠堂大多数都被开发为旅游资源,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也不乏其中。这样,作为发展旅游资源的祠堂,发挥了一定的旅游价值,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虽然人们认为祠堂在封建社会的那种思想控制功能消失殆尽,其实不尽如此,人们在游览的过程中,通过对祠堂文化的了解,了解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感受封建宗法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义、廉、耻”和“仁、义、礼、智、信”的伦理思想,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祠堂文化所倡导的伦理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发展起着引导作用,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与参考。
六、构建祠堂文化,开展文艺活动
经历了千年文化沉淀,祠堂以及祠堂文化已成为中华文明的某种缩影。其中固然伴有封建迷信成分和不适时宜的落后思想,但是,总的来说,祠堂以及祠堂文化对于中华大一统思想具有极大的维护和促进作用。中国人有着强烈的祖先崇拜、认祖归根情结,而且古老的记忆都能够追溯到同一个祖先,因此,这种情结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而祠堂作为大一统思想的文化载体,在传播“忠”、“孝”、“悌”等传统美德方面,更是具有天然的优势。每逢盛大节日或红白喜庆,农村里都要请戏班子在祠堂里搭台演戏。这方面,低朱村的鉴德堂最为突出。该村位居高朱、张家、山头、胡家、荆畈等五社中心,地势平坦,村民向来对演戏、看戏特别感兴趣。凡有戏剧班子或文艺宣传队进乡,都要想方设法招引进村,请进祠堂。那些老年戏迷一听说,往往来不及吃饭,指令孙辈们抢先把凳子、椅子搬进祠堂,自己嘴上含着竹烟筒,主动站出来维持剧场秩序,等待耳熟能详的拗台鼓响起。一旦正戏出台,马上各就各位,全神贯注地观看。除此之外,过去,村里没有专门的大会堂,族人一般都在祠堂里聚会;大规模的拜寿仪式、寿宴婚宴,往往都在祠堂里举行;续修宗谱、请佛开光、起五昌护龙等也都以祠堂为中心。
七、休闲功能
由于历史原因,也有一部分祠堂几易他用,曾用作办学、改作厂房、幼儿园、老人活动中心等。因年久失修,一些祠堂日渐残破,面临倒塌。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遗产,打造祠堂文化,加强文化建设,近年来,福建省麻涌镇开展大规模祠堂修缮工程,打造麻涌镇独特的祠堂文化。修葺一新的祠堂成了文化建设的新阵地,不少祠堂在不影响原有建筑的情况下,增设了象棋、读报栏等文化娱乐设施。村民还经常在祠堂里开展粤剧比赛、舞狮、庆典等活动,古老的祠堂焕发出新的风采。
总之,由于祠堂文化对血统和谱系的重视,使族人知道家族祠堂是神圣的殿堂,是家族命运之所系,是家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象征。家族祠堂虽产生于遥远的过去,但其顽强的生命力却延续至今,它就像一条无形的链条,贯穿于历史和现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的发展,我们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过去的宗法制度和家族教育思想,对爱国、孝悌、敬业、诚信、友善、勤劳、俭朴等道德风尚以及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等美好风尚要继承和发扬光大。对错误的封建糟粕要扬弃。同时,摆正国法与家法的主次关系,要顺应时代的变化,继承其合理内核和精神实质。同时,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作出必要的调整和创新。只要洞悉中国之人情风俗和现今改进之势,就能真正建立新型的祠堂文化,扩大祠堂经济来源,为祠堂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使其发挥越来越多的社会作用。
[参考文献]
[1]常建华.明代宗族祠庙祭祖礼制及其演变[J].南开大学学报,2001,(3).
[2]李新才.中国家族文化博物馆――祠堂[J].南方文物,2005,(2).
[3]罗斯.社会控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4]张金俊.清代江南宗族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5,(5).
关键词:科技;新闻客观性;影响;挑战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2-0119-02
新闻是公众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在北美,新闻实践长期受到客观性体制的制约。由罗伯特哈克特与赵月枝合著的《维系西方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一书深刻反思了北美传媒的历史与现状,以深厚的理论为基础对北美传媒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书中多次或明显或暗示性地提到了科技对新闻客观性的影响,如第三章的第三小节简要分析了电报、广播、电视等传媒技术对客。根据对新闻客观性发展演变历史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科学技术对新闻客观性的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而更多地是辅助的、间接的作用,但却是客观性形成演变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将以科技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科技在新闻客观性的起源和演变中所起的作用。
一、科技对新闻客观性起源的影响
《维系民主》清晰地论述了新闻客观性的起源,指出“只有通过考察19世纪新闻出版广阔的意识形态背景以及商业报纸、激进工人阶级报刊的关系,我们才能深刻理解当代新闻媒体模糊的、甚至是矛盾的双重特性,以及新闻客观性理念” [1]。那么在这一阶段,科技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一)启蒙运动的出现
伴随法美的政治革命,18世纪一场在社会思想上的深刻变革出现了,即启蒙运动。它强调科学和理性是正确理解世界的工具,宣扬以科学、理性、天赋人权、公众利益为核心的自由民主话语。该书认为,启蒙时代的民主话语以及它的普遍化的观点可以被看成是新闻客观性的原初形式。但是,启蒙运动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首先,它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要求。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经济地位的上升催生了提高政治地位的需求。为了封建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启蒙运动便是在这个要求下产生的。其次,启蒙运动的发生与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有着密切关系。17至18世纪,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思想武器,因为启蒙思想家在许多方面是从自然科学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的。
(二)商业报刊的发展
书中认为,新闻客观性的起源与劳工报刊、通俗商业报刊的兴起紧密挂钩。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在欧美开展起来。一方面,它促进了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代表工人意愿的劳工报刊也随之出现。正如在整个工人运动中一样,民主观念在这些报刊中也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工业革命的深入促进了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市场经济则促进了商业和零售业对广告的需求。独立商业报把握机会,应运而生,很快将自己建立成大众话语的通俗讲坛。经济上的独立性决定了政治上的独立,商业报刊售价低廉,依赖广告而不是党派和工会津贴作为主要的财政支撑,因而在政治上独立于党派之外。通俗商业报纸独立于纷争和党派之外,当中的民主观念不仅为新闻客观性概念提供了基础,还提供了讲新闻故事的意识形态框架,因而它预示了现代新闻客观体制的形成。
二、科技在新闻客观性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作用
(一)朴素现实观的发展
1.电报的发展
《维系民主》中提到“电报作为一种传播新闻的方式,以及随后产生的建立在电报上的新闻机构,对客观性的形成至关重要。[1]” 19世纪40年代,电报的发明拉开了电信时代的序幕,开创了人类利用电来传递信息的历史。但是,电报的成本以及不可靠性促使记者去掉了描述性的修饰词汇和评论,而将他们的报道简化成提纲式的电报稿。可以说,电报是一种新型的新闻写作形式——“倒金字塔”结构的助产土。电报的产生以及速记技术的发展使快速准确地记录当天信息成为可能,并成为一种要求,新型的新闻工作者开始出现并以此为生,在文化上确立了新闻是对事实的正确、非党派性的记录这一概念。
2.通讯社的出现
随着1866年大西洋海底电缆的铺设,电报成为洲际的通讯方式。新闻传播的发展促进了全国性和国际性通讯社的建设步伐,它们如同一个新闻批发商,为不同的客户(不同党派的报纸)提供新闻。为满足他们,通讯社必须提供中性的以事实为根据的直接报道。通讯社的出现极大地增进了“人民的知情权”,因为它们可以利用新闻技巧和现代传播技术来发现新闻,公正地报道新闻并且可以将新闻迅速地传播到全国和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说,新闻通讯社进一步瓦解了党派报刊体系,促进了商业报刊的全面发展。
3.摄影和照相刻板技术的改进
摄影和照相刻板技术的改进促进了新闻摄影师、纪实摄影和特写照片的出现,图片新闻事业也由此诞生。摄影和照相刻板技术的发明进一步增强了以未经润饰的事实作为正确判断的认识基础的意识,导致了一种朴素现实主义的事实观。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客观性被狭隘地认为是“准确严格地遵循事实”,事实能为自己说话,因而要不带偏颇的报道并且把任何形式的解说、分析、评论剔除掉。
(二)作为一种“策略仪式”的客观性的出现
20世纪20年代以后,广播技术使北美包括新闻在内的传媒业发生了变化,它为用一种现实主义的模式去呈现世界提供了可能性。然而,这种新媒介也可能被利用,作为宣传工具,并因它的表现上的现实主义,使宣传更加有效。战时法西斯政权对广播的充分利用使人们懂得,表面的现实主义很有可能被利用而沦为宣传工具,于是,新闻从普遍理性的角度发言的权威受到了质疑。书中谈到,通过事实体现客观性的实证主义的说法和新闻记者自身的公正性不再轻易地被臆断了。这导致了新闻客观性对主观性的一定程度的吸纳,从而直接或间接地造就了“解释性报道”等新的新闻报道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客观性通过一系列“组织机制”和“战略仪式”的形式被表现出来。新闻客观性逐渐被定义为直接、真实的报道,并且它实际上进一步转变为报道由权威信息来源所作的真实陈述。
(三)批判性新闻的出现
20世纪60年代,电视凭借着大量的观众和引人注目的图像,逐渐占据中心舞台。由于电视的“流动”逻辑,使它需要在一段时期内吸引大量观众的注意力,这也导致了电视新闻报道的“简短、简单而又连续”的叙述方式以及电视显著的娱乐定位。
电视给客观性带来新的层面。首先,与传统印刷媒体采用的“平衡”和排除自身角色的方法不同,电视新闻通过技术错觉来构建客观性。“在电视新闻中,表现世界的‘透明性效果’不是通过对陈述者的角色的排除,而是通过电视技术创造的错觉来实现”[1]。其次,电视新闻也强化了非党派性。电视吸引的观众往往对娱乐而不是信息更感兴趣,电视娱乐采取一种嘲讽式的姿态来看待各种社会现象,这种态度使任何政治承诺贬值和失色,更不要说鲜明的党性倾向了。从这个角度上看,电视的普及促进了批判新闻的出现,有些观察者把电视看作是批判性新闻的催化剂。而随着批判性新闻的兴起,新闻便有了一种广泛的左翼自由主义或反权威的倾向。
三、新技术对新闻客观性的挑战
20世纪末,新技术如卫星通信、光纤及数字广播等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新型媒体体验,比如互联网。技术乐观者认为,互联网摈弃了等级制度,可以抵抗集中化控制和审查制度,再次激发了民主,并创造出新型的社会群体。新媒体正在打破由少数向多数传递“客观”新闻的模式,为更加主观性的解释和体验开启大门。从这些方面看,新技术似乎对新闻客观性造成了威胁。
该书认为,虽然新技术的发展给新闻客观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闻将摒弃客观性体制和民主模式于不顾,进入一种由多数向多数进行民主的同级传递的新时代”,“虽然技术有它独特的逻辑和能力,但是它们如何发展,或是否被发展,却不存在任何必然,其发展要受到政治和经济力量的制约”[1]。就互联网而言,如果它有利可图,私有企业会出于利益动机购买并操作网上的新站点;如果“这一技术的反垄断的倾向性使传媒巨头追逐利润的野心无法实现的话,那么互联网就有可能仅仅在传媒文化的边缘地带萎缩下去”。如果私有资本进入互联网,“在以市场逻辑为驱动力的模式中,互联网的任何发展都将出自以赢利为目的的私人资本领域,这种模式的逻辑就阻碍了公众与网络的接触和互动”[1]。
因此,新技术有使传媒力量非集中化和多元化的可能,但它们对商业逻辑的屈服又预示了问题的存在。“阶级两极化、受众群分散化以及市场逻辑的其他方面,会导致向大众传播的公共事务新闻的衰退或使其转化为别的形式。更民主的大众传播形式似乎不可能从一个盲目运行的技术和市场力量中脱颖而出”[1]。保持互联网的民主化潜能需要恰当的公共政策,这也是值得大家为之奋斗的。
四、结 语
综上所述,科技对新闻客观性的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但是不同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客观性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确实产生了间接的、辅作用,有时候科技的角色甚至是至关重要的。今天,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新闻客观性的挑战,我们也不容忽视。因此,在研究新闻客观性的形成和演变时,决不能置“科技”于不顾,而应该把其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深入分析它对客观性的影响和意义。正如《维系民主》一书中所言,“客观不只表达媒体集团的利益,它已成为传媒技术和法规的一部分”[1]。
参考文献:
[1] (加)罗伯特哈克特,赵月枝著.沈荟,周雨译.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 文化价值观 家庭价值观 家庭成员关系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O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alu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mily
XU S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
Abstract By analyzing individual family values, family relationship, family education differences and causes of differences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causes of the western family values were compared in order to enhance 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helping people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cross-cultur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culture value; family value; family relationship; family education
0 引言
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美国是西方文化的融合体,民族衍变历史、生态环境、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这两个不同的文化实体存在不同的核心文化价值观。自上世纪伊始,国外许多学者都致力于文化价值观的研究,并进一步将文化价值观具体到文化价值取向层面。目前在所有文化价值取向模式中, Condon&Yousef(1975)提出的模式最为全面。Condon & Yousef 两位学者从六个领域审视文化价值,即自我,家庭,社会,人性,自然以及超自然。
家庭,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缩影,家庭价值观是文化价值研究体系的核心,它对家庭成员的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Condon&Yousef模式将家庭领域分为关系取向,权威性,角色行为,移动性四个维度,本文基于此,从Condon and Yousef 模式家庭领域出发,对中美家庭价值观进行比较,以促进人们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交流。
1 个人家庭观念
1.1 中国的个人家庭观念
中国社会重家庭生活,其构造以家庭为本位,借以消融个人和团体的对立,因而被称为“伦理本位”的社会。从我国文化传统来看,在个人、家庭、团体三者中,家庭往往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中国社会的家庭本位注重群体价值和人际和谐,强调个体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家庭是个体完成使命的载体,如同光环普照其中的每个成员。当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发生冲突时应首先考虑家庭利益,而事实上个人常常是和家庭合二为一的,两者休戚相关,荣辱与共。我国民间流传的许多谚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这一点,如:
If the family lives in harmony, all affairs will prosper.
家和万事兴。
Domestic scandals should not be publicized.
家丑不可外扬。
Five generations live under the same roof.
五世同堂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但是家庭作为个体获得自身归属感,社会认同感的来源,仍然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
1.2 西方的个人家庭观念
西方信奉自我中心,重集团生活而轻家庭生活,靠宗教维系个体,凝聚社会,从而确立自身的独立地位和自由权。因而西方社会被称为“个体本位”社会。个体本位强调个体利益高于一切,家庭仅作为一种独立制度安排,即居住单位。在处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时,个人的利益和愿望往往占居首位,家庭则隐没于个人发展需求之后,居于较低的位置。因此,西方家庭观念十分淡薄,社会行为不需要遵循任何家庭伦理,无需为家庭条条框框所束缚,所有一切均以个人的利害得失为转移。
1.3 中西方个人家庭观念产生差异的原因
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使得中西方个体家庭观念存在着鲜明的差异。自古以来,中国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式,而中国家庭是农业自然经济生产、消费、分配的单位。加之重农文化是群体本位的沃土,因此家庭必然深受群体本位思想的影响。同时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伦理文化对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的形成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西方文化发源于便于海运的地中海沿岸,得天独厚的条件促使对外贸易的发展,并逐步形成重商文化,而重商文化是个体本位的温床。同时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平等思想强调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着不可侵犯的权利和独立的人格。因此,家庭、教会和国家都是为个人而存在的。
2 家庭成员关系
2.1 中国家庭成员关系
2.1.1 夫妻关系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男权社会,为了维持父权制家庭稳定,封建父权家长制度和封建道德规范使男女关系成为主从与尊卑关系。因此,在夫妻关系中,丈夫的权威往往要大于妻子。这种上尊下卑、男尊女卑的伦理道德观念在汉语称谓系统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例如在亲属内部称谓中,父亲的父母称为祖父、祖母,而母亲的父母我们却称为外祖父、外祖母。一个“外”字折射出男性在婚姻家庭中的主导地位以及两性地位的不平等。在广为熟知的俗语背后也依稀可见其中的玄机,如:
Follow the man you marry, be he a fool or a crook.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The husband sings, the wife accompanies.
夫唱妇随。
A man ‘marries’ a woman. / A woman ‘is being married to’ a man.
“娶”妻,“嫁”夫。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当代中国家庭中的伴侣关系正趋于平等的方向发展。现代社会的女性在政治、经济、教育、婚姻中的地位有了突破性提高。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当前我国某些地区仍然残留着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讲,女性仍然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
2.1.2 父母与子女关系
中国家庭里,多数家长都扮演着控制子女命运的角色,很少把孩子看作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在潜意识中往往认为孩子必须依附于大人,受大人保护,显然这种关系是不平等的。这一点从亲属称谓中也可以看出,如称呼自己父母时多用 “爸爸、妈妈”,而断然不会直呼其名。
当前父母子女关系日趋民主化、和谐化。父母不再全权干涉子女的生活,开始适度地给予孩子独立处事和思考的空间,学会放手。但是在家庭重大问题的决策上,一般仍由家长定夺。
2.2 西方家庭成员关系
西方文化深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在基督教义里,夫妻关系先于其他家庭关系。因此,婚姻关系比父母、子女、他人的关系更为重要,同时夫妻双方处于平等地位。
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个性自由的人际关系,等级和身份观念比较淡薄。长辈与晚辈之间地位平等,多以朋友相处。对于家庭事务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发言权,同时子女成年之后无论成家与否一般都要离开父母,单独居住。与中国不同,西方社会采用对等式称呼语,家庭成员或亲戚之间人们习惯直接称呼对方名字。晚辈直呼长辈的名字不仅表示上下辈之间的平等,还表示他们之间关系融洽。
总体来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中国家庭和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西方家庭在对待家庭关系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两种文化观念各有特色。以家庭为本位的东方家庭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维系长久的婚姻关系,促进家庭的和谐稳定,但是以家长决定为主导的特点使得年轻人缺乏独立意识,过分依赖家庭,造成时下社会普遍存在的“啃老”现象。而强调个人自由与独立性的西方家庭,有利于培养年轻人的自主和创新能力,发展家庭以外的社会活动,但是其对个体发展的过分关注容易导致家庭伦理的破坏和亲情关系的淡薄,使年轻人缺乏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3 家庭教育
3.1 中国家庭教育
中国的家庭教育普遍着眼于孩子未来有个好前程。教育目的看重结果,功利性较强。在大多数家长眼里,孩子是整个家庭的希望,是自身价值的延续。基于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企盼,家长自孩子出生起,尽力满足他们的一切物质需求,为他们提供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创造舒适安逸的成长环境。除了在生活上的过度关心外,中国家长在教育内容上片面强调学习成绩,偏重智力的开发与投资,而忽视孩子在自主能力、创造力、社会性、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协调均衡发展。这就不可避免造成中国学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马加爵事件、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大学生生活不能自理等现象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当前教育片面重视分数,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独立生存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的弊端。
3.2 西方家庭教育
西方家庭崇尚民主、宽松的教育方式。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把他们看成是自由独立的个体,把他们摆在与自己平等对话的位置,凡事都尊重子女的意见和需要。与中国家庭相比,西方家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多关注孩子的自由发展,其家庭教育目的看重过程,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
3.3 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形成的原因
中国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长期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官本位”的成功观以及重读书的家教观念根深蒂固地植根于人们思想中。同时当今社会巨大的就业压力,激烈的人才竞争,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都无形中在人们身上扣上了沉重的枷锁,逐渐形成“好成绩=好工作=高收入=优生活”的片面思维观念。
而西方社会在多元文化、思想价值观的影响下,以个人主义为中心,崇尚个性全面充分发展,注重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西方家长多倡导培养孩子的冒险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成为独立自主、品格健全的社会人。同时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所处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西方社会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十分健全,不存在 “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
4 结语
中西方不同的家庭观是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产物,都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了解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减少不必要的误会与磨擦,达到相互尊重的目的。同时我们一方面应发扬传统中国家庭优秀传统的精髓,如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等观念,另一方面还要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观念思想,反思本土文化的弊端,加强中西方交流,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参考文献
[1] 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
〔关键词〕元代 文人画 兴盛
文人画,也称为“士大夫画”,是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的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画中带有画者的情感流露,是画者真性情在画中的体现。人们认为,唐代的王维是其创始者,并称为文人画的鼻祖;把文人画作为一个具体的概念呈现,则是元代赵孟\提出来的。
一、元代之前的文人画历史
早期历史上,虽然没有文人之说,但在一些文人、画家论述绘画的语言中,已表达出文人画的内涵与因素。如南北朝宗炳认为绘画能“澄怀观道,卧以游之。”体现了画家的自娱心态。姚最在《续古画品》中记萧贲的绘画是“不学为人,自娱而已。”确立了文人画的中心论调。
说到文人画,我们就要提到王维,唐代诗歌盛行,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王维是中国文人画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被誉为文人画之祖、唐代的“诗佛”。 在中国绘画史上曾出现过一种别具风格的画种,它高远淡泊,超然洒脱,渗透着禅的意境,这就是“禅画”。禅画笔简意足,参禅的“诗佛”王维使禅心与画意融合在其“水墨渲淡”山水画中,很受当时奉佛的文士和佛门中人赞赏,仿效者甚多,于是“禅画”就形成了。王维首开禅画先河之后,影响了一批像贯休、石恪这样的禅画大家。到了宋代,禅画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所谓的文人画,实际上是以禅宗思想为审美原则,追求淡泊高远、以意境相尚的禅宗画;而禅宗画又把文人画的简淡清幽在禅悟中推到了极至。因此,禅画与文人画有着极其紧密的渊源联系。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王维是文人画的始祖,是文人画的开创者。
虽然后人董其昌把王维尊为文人画之祖,但名副其实的文人画形成于元代。因为元代之前有影响的画家大都入仕,故称“仕画”。仕人画与文人画是一脉相承的,实际上仕人画就是后来的文人画。大都认为宋代坡对文人画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坡既是文人画的倡导者,又是一个著名的文人画家。他在文学和书法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作画只是读书吟诗之余的事,但对文人画的发展却有很大的影响。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奠定了文人画的理论基础。他强调作品的天然意趣,缘物寄情有感而发;反对论画止于形似,注重意象造型;提倡诗画一律,托物言志;表现方法不受程式束缚,强调画外意境。苏轼的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自宋以后,文人画成为一种潮流,经久不衰。
二、元代政治动态分析
元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长河中一个相对复杂的朝代,蒙古族入侵中原并掌握朝政,使得不同民族之间、不同宗教之间、不同文化之间产生了矛盾冲突,以及其它诸多不和谐的因素,而这些都对元代文人画的兴盛起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元代的这种自由创作环境是由多方面原因促成的。首先,元代蒙古统治者是游牧民族,经济落后,所以他们要用武力征服世界,靠掠夺获得财富。在元代知识分子得不到重用,甚至是冷落对象。其次,元代统治者对文化缺乏关心和热忱,对于绘画艺术更是采取漠视的态度,如废除科举制度和废除画院,中国历史几千年的科举制度废除,使得文人士大夫们没有了仕途上的希冀,无力反抗现状只能把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诗画表达出来,而隐逸在当时更是成为了逃避现实社会的普遍现象。再次,蒙古统治者对汉民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将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身份依次分等级,汉人特别是文人士大夫在元代失去了在之前历史上的尊贵身份和优厚待遇,他们在精神上十分苦闷压抑和悲凉。
三、元代文人画兴盛原因
文人画在元代之前并没有得到大力的推崇,为什么到了元代却兴盛起来了呢?这里面包含有几个主要的原因:
1、新的画材运用。在元代绘画材料有了变化,主要是指在生宣纸上作画。元代文人画家喜欢在生纸上作画,生纸这种材料正好适合于表达山水画的这种“写”的书法趣味,促使元代山水画的形式产生了转变,这对元代文人画的兴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元初因画院的解体,元朝统治者不重视绘画艺术,与宋代统治者对画院的控制权相比,元代画家都已经不再受他人指使,文人画家们不必去附和他们的审美需要,而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去选材和表现,在创作上已经相对自由,不再作为政治消遣,而当作寄情山水、发泄情感的一种方式,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3、元代特殊的社会环境导致了文人的归隐,但也因此而促使了他们成为绘画创作的主体。元代统治者对中原文化淡漠,文人士大夫任自己的画笔在天地间自由的挥洒,他们对周遭动荡的社会置若罔闻,而是醉心于自己另一个世界,像他们所仰慕的高人志士一样,悠闲的赏月、垂钓、对弈、吟唱,如此恬适清闲,形成特有的元代文人的人生信仰和精神取向。他们的作品天真烂漫、放逸洒脱,也使得文人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会如此兴盛。
4、元代文人画的杰出代表的推动。元四家是指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四位生活在江浙一带的画家。他们生活于元末社会动乱之际,虽然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及境况不同,但都有不得意的遭遇,艺术上直接或间接地受赵孟\的影响。元四家的作品虽然都有各自的创新风格和独特的艺术手法,但是他们都擅长诗书画印的结合,都强调绘画的娱乐性,注重笔墨趣味。他们的山水画代表了中国山水画史上的一个高峰,也是中国文人画成熟的标志。
文人画家们以非凡的功力成功地将诗的意境、书的笔法、画的传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感受,默契神会,发挥得淋漓尽致。元代是文人画进入全面成熟和完善的阶段,成为中国文人画运动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文人画运动的里程碑,代表着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刘小红)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黄冬富.中国美术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纵观世界,哲学在柏拉图时代涵盖了大量的学科,随着时代和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其研究的深入,单一学科逐渐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艺术也在随着时代和人类的进步在发展,具体而又有实用价值的设计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门类。
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是这样定义视觉艺术的:“关于主体:‘视觉是高度选择性的,它不仅对那些能够吸引它的事物进行选择,而且对看到的任何一种事物进行选择。’关于客体:‘表现性是视觉对象的一种最基本的性质,这种表现性就在于视觉对象的结构之中,造成表现性的是一种力的结构。’关于主客体关系:‘表现性其实并不是由知觉对象本身的这些‘几何-技术’性质本身传递的,而是由这些性质在观看者的神经系统中所唤起的力量传递的。不管知觉对象本身是运动(如舞蹈演员或戏剧演员的表演)。还是静止不动的(如绘画和雕塑),只有当它们的视觉式样向我们传递出‘具有倾向性的张力’或‘运动’时,才能知觉它们的表现性。’”艺术正像其中所说,“这些性质在观看者的神经系统中所唤起的力量传递的”,设计便可理解为,利用“几何-技术”唤起神经系统的力量传递,从而达到的一种表现性,这不正是艺术的繁衍和进化嘛?
艺术的产生背景及价值实现
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着人类劳动和大脑思维的成熟产生的。在原始社会,当人类满足了生存需要这一前提后,人类的各种活动就被称之为和目的性的人类活动。不同的劳动带来了不同而又丰厚的生活回报,捕鱼的惊喜、围猎的收获和种植的丰收让原始人类欣喜若狂,表情的夸张,肢体语言的交流是他们传递快乐和祝福的最直接方式。当然,艺术是一种有心而生的“内容意义”,当原始人类尝试用图像把这些内容意义都记录下来时,艺术的外在表现便展现在人类面前了。从此也便开始了艺术美以及审美意识的产生。因此,正像黑格尔所说“因为只有到了人成为精神方面的自觉者,摆脱了生活的直接性,从而获得了自由,认识到客观世界是外在的,和自己对立的时候,人才会对客观世界有散文性的看法。”但原始社会艺术美的产生是依附于使用功能上的,也正是通过这种使用功能奠定了精神的独立,从此真正的艺术美和审美意识得以更有基础和更有空间的展现和发展。
原始社会时期的绘画艺术表现最多的题材是狩猎活动,因为这是他们主要的生产活动。在法国拉斯科和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中的洞壁画上画满了大量红、黄褐色的野牛、鹿、马、猛犸象等动物的壁画,这些遗迹均产生于旧石器时代,其中阿尔塔米拉窟顶画中有两只负伤的野牛堪称经典之作,野牛的身躯抽搐成三角形状,头部、尾部及四肢均采用了“寓动于静”的表现手法,原始艺术家生动而准确地将野牛出于垂死时刻的姿态与精神状况表现得惟妙惟肖,“体现出原始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而熟练的艺术表现手法。”而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正是是人类精神境界和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设计的产生背景及价值实现
设计被定义为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思维与活动,是为满足人们物质需要而进行创作的科学。没错,工业革命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设计从艺术中分离出现,尤其包豪斯的出现更是现代设计出现的孕育体,艺术与设计在教学及创造过程中完美结合。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曾说:“任何一件东西如果它能很好地实现它在功用方面的作用,它就同时是善的又是美的。真正的优秀设计作品正是完美的艺术与实用价值的完美结合。设计扩大了艺术在大众生活中的价值性,也让艺术美的方面衍生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前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主席奥古斯托•摩尔曾说:“设计是从人类生活的开始而不是工业革命之后才产生的。”或许有他一定的道理,可以这样试想,没有人类对生活的追求、没有对精神的更高要求会有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吗?艺术的产生正是源于人类对生活中美的追求和对善的渴求。
设计是艺术的繁衍
众所周知,从18世纪60年代英国爆发工业革命,到19世纪初,欧洲各国先后进入了或者完成了这场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不仅标志着西方从封建社会进入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而且引发了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现代派美术的出现结合了工业革命中的技术,人类生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品位提升。提到艺术和设计不得不提到“包豪斯”,在《包豪斯宣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建筑家、雕塑家、画家们,我们应该转向应用艺术。”孕育设计的人们应该被称作世界艺术进步之父!“包豪斯的创造者格罗皮乌斯认为从本质上讲美术(艺术)与工艺(技术)并不是两种不同的活动,而是一件事情的两种不同分类。”从此设计真正地从艺术中脱胎出来了。
当时艺术中的抽象主义转变了包豪斯的表现主义观念,并且对它的教学方法和设计风格也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在这期间,俄国现代主义大师康定斯基、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克利、施莱莫和挪威画家蒙克等在此执教。这些人的先进教学观念和设计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包豪斯的设计。包豪斯在基础教学实践上的成功的证明了美学元素在设计中的基础地位,它源于设计对艺术的追求。艺术孕育了设计,艺术给了设计灵魂和美善,也给了设计更广阔的空间。“……通过艺术的美唤起和激发人的情感,设计就通过借用、解构、装饰等手段不断地从艺术中吸取这些美学元素。”包豪斯真正意义上使设计脱胎于艺术,并且指导了设计在生活空间中的快速成长。
现代艺术与现代设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新的生命力价值
“现代艺术的发展是在西方人文主义有了深厚社会基础之后才发展起来的,现代哲学主体意识的突现,在两个不同方向为现代艺术开拓了道路,一方面强化了感性本质,开拓了现代人的内心层次,一方面强化了理性本质,发现了人本体的语言、符号信息结构的世界;科学技术的革命诸如心理学、符号学的拓展,又从心灵与符号的对应关系上直接启发了现代艺术;工业革命促进了现代设计的发展,而设计意识是现代艺术语言的重要内核。”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脱胎于艺术的设计也经历了突飞猛进的成长。后现代主义设计在20世纪80年代后便应运而生,它反对设计形式单一,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注重产品的人文含义;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设计继承了艺术最精华的,便开始了它所特有的功能价值的体现。
设计是艺术的子体,是艺术的繁衍和价值增长的最闪耀的“后代”之一。随着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影视艺术也像设计一样,开始自己的成长,带着艺术精神灵魂,在人类生活文化中发挥着自己特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和平.《世界现代设计史》
[2]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编写组.艺术概论,北京:文
化艺术出版社,1983
[3]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广西美术出版社
[4]【英】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北京:三联书
店,2002
[5]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武汉: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6]黑格尔.《美学》第二卷,商务印书馆,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