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职教育研究范文

高职教育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职教育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职教育研究

第1篇:高职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师队伍;教师培训制度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职教育的重要地位也日益凸显,规模获得了空前的扩大,高职院校数量迅速增加,高职学生人数也占到了高校学生数量的一半,这给高职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没有整体素质良好的高职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高职学生,高职院校也不可能生存和发展。因此,建立一支具有高水平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支能基本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教师队伍。2000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02]5号),对高职教师的任职资格、培养目标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师资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2003年起,教育部在全国陆续建立了20多个高职教师师资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环境已经形成,高职教师来源也正在走向多元化,高职院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已认识到了“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提高教师素质,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教师队伍状况调研结果的分析来看,目前高职高专师资队伍状况与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存在着许多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高职院校教师来源复杂,教师对高职教育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缺乏认识,而且在思想上认为只要熟悉并掌握专业知识就能胜任教师岗位,因而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体现基本素质,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一主线,不能适应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特定需要。

教育部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到2005年,在职业技术学院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要达到30%。而由于高职院校大部分是由“三改一补”转型而成,教师的学历水平与教育部要求的相去甚远,有很多教师甚至是中专或者高中学历。专业知识、学历合格的教师,也存在着知识老化、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的问题。

(二)教师队伍不稳定

由于高等教育的不公平现象的存在,高职院校不论在硬件建设、生源及教师的福利待遇等各方面都无法与本科院校相比,导致高职教师在心理上找不到与普通高校教师的平等感,从而不安心工作,特别是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一旦有机会,就纷纷跳槽。

(三)专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社会的发展,新技术、新行业的不断涌现,高职院校必须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来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不断调整专业教师,但由于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不能使教师合理流动,造成有些专业的教师超编,而有些学院需要的专业教师又进不来,特别是发展高职教育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据北京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检查组对北京地区14所高职办学点的调查统计资料表明,教师中平均只有25.75%的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曾下厂实践过的仅占23.9%。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没有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

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必要途径。教育部提出,在职教师五年要参加一次继续教育集中培训,初级教师要达到42学时,高级教师要达到72学时以上,这虽然对在职教师的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但缺乏可操作性的政策和具体措施,如对教师培训的经费保证和时间保证问题,教师培训系列制度等。我国高职院校的投入严重不足,优秀教学资源短缺现象是有目共睹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硬件建设、环境建设的投入主要靠自筹。

(二)人事制度不合理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在用人制度上还是“终身制”,在分配制度上没有很好地体现按劳分配,由于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在分配制度上基本上是按职称、教龄来定工资。不能调动教师的劳动积极性,不能吸引优秀的人才也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这样导致学校该进的教师又进不来,而占有编制的教师又上不了课。

(三)教师评聘制度不合理

根据对江苏、辽宁、湖南、陕西和四川等5个省40所高职高专院校的调查,没有一个省一所院校不反映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务的评聘制度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高职教师任职资格的认定,唯一明确规定的是有关学历的标准,取得高职教师资格证的要求与普通高校的没有区别,没有高职院校特定的认定标准。

在对高职教师的考评方面,都是套用“本科标准”,即“重学历”、重学术科研论文,忽略了高职教育强调的是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与建设“双师型”高职教师队伍脱钩,没有从职务评聘制度上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有些教学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教师职称上不去,从而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挫伤了“双师型”教师从事高职教育的积极性。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建立合理的教师培训制度和奖励制度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主要来源有:一是普通高校毕业生,这是构成高职教师的主体;二是从普通高校调入或中专学校转型而来;三是从社会企事业单位直接引进或聘请的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要使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高职教师,就必须对他们进行培训。对于来源于普通高校的教师,应根据专业的特点,对他们进行一段时间的课堂实习和生产一线实习,实习期满后,经考核合格,方可独立执教;对于普通高校调入或由中专转型而来的教师,也应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提升和相应的教育教学指导,使他们尽快适应高职教学;而对于来自生产一线的教师,则应该对他们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

对于已经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也应建立教师定期培训和进修制度,使他们能有机会与本专业领域的行业和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关注并了解专业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更新知识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了解新的教学理念、教学信息、教学动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现代教学工具,这样,才能保证教师能将前沿的知识教给学生。

此外,建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以期稳定教师队伍,吸引人才,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非常重要。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职业院校的教师就有诸多的激励措施,如在美国,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参加进修可以向学校或地方学区申请经费补助,在职教师通过进修获得高一级学位,其薪金待遇也会随着学位的升迁而提高;在英国,长期课程的学费由教育部支付,旅差费由地方教育当局负担,而且进修教师还可以得到各种津贴。此外,英、美教师每任教七年,可享受一年的带薪休假,教师可利用这一年时间去进修学习。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制度,形成激励机制,也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高职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

(二)建立合理的人事分配制度

建立合理的人事分配制度,转变人才管理模式,是吸引高职教育人才,提高高职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形势下,制定一种新的用人机制和管理政策,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同时,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事分配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双向选择,择优上岗。做到想留的能留住,不需要的就让其分流。实行公开招聘,拓宽选择录用教师的渠道,打破教师资格在学历上的限制,制定一些特殊的政策,吸引外校和社会上的有实践经验的科技人才来校任教。

此外,除了长期聘任和终身聘任外,可采用各种形式的定期和短期聘任方式,聘请外校和社会生产第一线的管理人员、科研技术人员、及有特长的人员来校举办讲座或任教,促进教师队伍结构的多元化,同时,也达到了共享社会教育资源的目的。

在分配制度方面,根据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充分发挥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激励和吸引人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改革高职教师评价制度

目前,我国高职教师的结构分为三类:一类是基础理论课教师,一类是专业理论课教师,一类是职业实践课教师。这三类教师,教学目的和要求都不同,因此,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标准应有所区别。对于前两类教师,由于主要从事理论教学工作,重点强调的是知识传授和技能的基础性,在工作业绩上,可适当突出教研教改能力,在对他们进行评价时,可参考普通高校同类教师的标准;而对于职业实践课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经历、能力上,强调的应是实际工作、实践能力和职业经验以及对教学科学的掌握程度上,在工作业绩上,相对淡化对其在科研与学术论文方面的硬性要求,突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等方面,重在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

总之,建设一支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师队伍,是新时期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海凤,王丽娟.高等职业教育学前沿性问题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5,(1).

[2]黄立.关于搞好高职教师培训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5,(5).

[3]姜桂洪.高职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5,(7).

第2篇:高职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网络教育 高职教育 教学模型

1 现代教育教学环境下高职教育教师和学生所担当角色的现状及愿景

在传统教学理念、教育模式和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可以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比较固定且单一,仅仅来源于授课者的课堂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料的固定内容。在此教育教学模式下授课者的角色基本是向学习者进行"自我经验复制";在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已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教学资源的整合者、学习过程的激励者、指导者、参与者、监督者和评判者。学生的角色也由过去被动的"填鸭"变为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控制学习进程的自主觅食的"水陆鸟"。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广泛应用,也改变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使跨区域跨时空授课、学生自助式自主学习成为现实。这便是现代教学理念下教师最显著、最精准、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这种角色的转变是未来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前景。

2 高职教育新型网络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网络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给网络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智能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教学模式,还处在发展起步阶段。网络教学模型的构建、网络教学课程体系及相应网络教学支持系统的配套建设成为制约网络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网络教学模型的构建尤为突出。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这场教育方式和教学理念的变革中不可避免地要走在改革的前沿。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分享自己所在院校的网络资源的同时还可以共享到兄弟院校优秀的教育资源,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随意与网络共同学习者及指导老师进行各种各样的学术交流。基于这样一种学习模式,即使是特普通的学生也有机会分享到顶级优秀教师或学科专家的教学精品资源。海量的资源信息和便捷的获取手段使学习者不仅可以参与到本专业的系统学习还可以依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关注点跨专业或跨学科进行探究式研究或学习。

网络教学模型是现代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和方向,智能网络教学模型注重强调学习系统个性化、智能化,因而在学习系统中引入自适应控制模式。这种教学模型克服传统数据模型的诸多缺陷,在系统模型中增加了一个可体现学习者个体信息和学习导向的用户模型,该模型中包含学习者的基础认知水平、未来学习目标、个人偏好、信息类型关注点等个体资料信息。模型系统会在学习者自主学习过程中根据其用户模型的具体框架内容有条件地在学习空间中为学习者筛选出相关的知识点信息进行展示。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所展示信息的冗余量、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广泛提高其学习兴趣、挖掘其学习潜能。在网络学习过程中,系统模型会根据学习者的同步信息和知识结点的评估结果动态修正用户模型,从而形成一种能够对学习者学习过程进行自适应校正并且监督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自适应自主学习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3 高职教育网络教学模型研究

笔者在反复研究已有网络学习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网络教学自主学习的特点,同时在充分研究著名Dexter数据模型的基础上,为了达到系统具有自适应功能的目标,在Dexter数据模型的存储层上增加一个用户模型,建立了高职教育网络教学模型的基本框架。

3.1 网络教学系统模型框架结构

这个系统模型的特点是:

A.该模型扩展了Dexter数据模型,增加了学习系统的自适应性;

B.在系统自适应展示过程中,要依据用户模型的初始值和即时更新信息及域知识(其它)层中所存储的学习规则。

3.2 用户模型结构示例

用户模型是用于记录学习者个体基础信息和扩展信息的,该模型中通常包含学习者的基本信息、基础认知水平、个人偏好、学习目标、信息类型关注点、信息结点学习评估等个人信息。该模型中的基础信息是在学习之初由人机交互方式产生,其它信息则是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由学习系统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及学习评估结果动态更新产生。因为用户模型的个体化特性和即时更新的特点,使得不同的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时刻都具有不同的学习特征,所以学习系统能为网络自主学习者存储不同的展示参照规则,从而使不同的学习者或同一个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时段,都具有不同的展示特征。

下面的示例描述了本文用户模型的基本框架结构:

man | woman

high | medium | low

red | green | yellow | blue

high | medium | low

… … … … …

… … … … …

… … … … …

4 结束语

将用户模型引入到高职教育网络教学模式中是提高高职教育网络教学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入用户模型后的网络教学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学习者在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必然要面临的学习空间迷路和学习者认知负载过大等问题。这个问题是当前探究型自主学习研究所面临热点问题,该模型的研究对高职教育网络教学的研究和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第3篇:高职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效率;评价指标选择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290(2016)0004-0059-05

效率,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而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的效率,是一个兼具综合性与层次性的非常复杂的问题,是在假定学生(人才)在知识、能力及素质的提升为高职教育的产出成果,用一定数量与质量的在校生或毕业生(人才)表示。单位教育投入产出的成果越多,质量越高,即教育效率越高;反之,即为教育效率越低。另一方面,单位教育成果所耗教育投入越少,表明教育效率越高;反之,则表明教育效率越低。

一、研究高职教育效率评价指标的现实意义

高职教育承载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如何保证其实现教育使命,是高职教育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教育资源的高效率发挥作用,是完成教育使命的保障。通过对办学成果及效率评价指标的量化、测算及评估考核,从而反映各高职院校办学的效率和效益水平与能力,不仅是对学校各方面的管理水平与能力自身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政府对高职教育的决策更为科学化提供有力依据。

(一)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及优化资源配置

教育资源的不足,是限制教育发展一个瓶颈。如何在有限教育资源提高其利用效率,以培养多而优的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通过对教育投资使用的构成以及人、财、物各项投入与产出的分析比较,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资源的使用情况,使他们更合理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

(二)为实现相对的教育公平提供参考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存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教育效率为教育公平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教育公平也为教育效率的提高产生可靠的社会保障,同时在一定时期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此消彼长的。教育公平滞后于教育效率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教育发展必须以教育公平为核心,实现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发展。

(三)有利于降低教育培养成本,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水平

教育过程是教育资源投入和教育成果产出的过程。加强此过程的财务管理,规范成本核算工作,建立成本管控机制,对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分析考核,从中发现问题,研究和提出改进措施,实现教育效率最大化,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二、影响高职教育效率的因素

(一)财政拨款模式

多年来,公办高职院校的财政拨款模式为“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安排年度预算,这样的拨款方式对解决微观资金使用效益并无太大裨益,对学校提高效益的动力驱动还不会有太大提高。在《广西高等学校财政投入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的征求意见稿中,将实行“核拨给各学校的经费预算总额=生均定额+专项拨款+绩效奖补”的财政拨款模式,其计算办法和“强基创优”计划绩效专项奖补办法,必将推动高职教育资源高效率配置和运转。

(二)学校规模与布局状况

从宏观上说,高职教育的设置规划就是以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依据,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及公平地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为目的,将各级各类、不同隶属关系、不同所有制形式的高职机构统一规划设置和布局,使资源合理配置,避免教育资源配置的重叠或遗漏。从微观上说,学校规模过大过小都不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而如果设置了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就是浪费教育资源,直接影响教育效率。

(三)学校教育资源利用情况

合理科学地利用教育资源,是教育资源产生效率最大化的有效途径。教育资源检索共享是提高教育质量与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学设施和设备的重复建设是降低教育效率的直接因素。

(四)学校内部管理模式

学校内部管理也直接影响各项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人员的工作效率。构建一个高效的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就是要通过制定科学化系统化的可执行管理制度,保证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具有较强的可控能力。如采用成本核算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等。

三、高职教育效率评价指标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一)应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与重要性原则任何单纯的指标都不可能全面反映情况,必须综合多种指标,全面衡量与评价教育效率情况,如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等。但也不是越复杂越多越好,否则既无法突出综合指标的高度概括功能和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主次不明,指标设置数量要尽可能精简和概括,必须遵循重要性原则。2.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资源环境的评价指标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确立的指标必须是通过观察、测试、评议等可操作方式得出明确结论的定性或定量指标,以便真实有效地做出评价。3.相关性与可比性原则设计的指标体系必须与高职教育的职能与目标的实现相关,反映出影响高职教育效率的关键因素。而且必须保证能够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以便上级部门、学校、社会对学校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预测,满足不同的需要。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定量指标比较具体、直观,但对于不能量化的信息,只能通过定性指标予以反映。它是对定量指标在一定程度上的补充。

(二)假定条件

高职教育目的是培养人才,人才本身有质和量两个方面。要使人才的质量做到量化细化,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考核不同学校教育过程的效率时,先假定所培养的人才质量规格相同(符合国家颁布的教育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可行而有效的地区间、校际间的横向比较及同校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才能真正达到实效。必须充分考虑影响高职教育效率的各种因素,应尽量排除影响结论准确性与可比性的各种因素,以合理保证抽样和指标的科学性。如作为样本标准,应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以同类学校的平均数或一定数量同类学校的平均数(如3~5所同类院校)。

四、高职教育效率评价指标构建

(一)高职教育效率综合性指标(表1)

1.教育成果数量考核解释与说明教育成果数量指培养质量相同(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在校生人数或毕业生人数。教育成果的数量考核,对国家、地方或部门每年基本建设投资利用效率可以单独计算,也可以和教育事业费加在一起计算。然而,计算这部分教育投资的效率只能在整体范围内进行。因为,对一个学校来说,校舍的增建,人才的培养能力的增加,不是当年就可以形成的,故基建投资的效率考核,应在国家、省或部门系统间进行,或用自身的纵向比较进行,以此来反映教育基建投资与形成培养能力的关系。如果计算基建投资教育效率,为说明局部地区或学校教育基建投资的效率,可用一段时间(例如5~10年)教育基建投资额与同期新增学生数进行比较说明。2.教育成果质量考核解释与说明对投入的教育资源所取得的学生质量进行考核,可以在不同班级、不同学校在校生或毕业生之间考核比较其效率。人才耗费的质量系数是考核人才培养耗费和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关系的指标,是教育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输出功率的指标,侧重于投入耗费所产生的功效,即质量的分析。费用少,而取得的功效大,质量高,其费用质量系数则高,反之则低。可在班级、系部、专业或校际间进行比较,考核其费用质量效率。班级或毕业的质量评定,虽然复杂,难以准确反映,但按统一标准还是可以找出其近似值的。以满分为100来计算德、智、体等几方面的平均成绩(应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由统考来定)。品德可试行“品德分”评定。体育可依据体质和达标的程度进行评定。教育成果质量的评定,还可以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及其中各小项,分别给以一定权值,然后取得加权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式中,A为质量总分值;ωi为第i层指标(如德、智、体等)子集的权值;ωij为第i层指标集内等j个指标的权值;ij为第i层指标子集内等j个指标的得分值;k为指标体系所分层次数目;p为同一层次内的指标个数。对于各层次指标体系内权值的确定,可采用专家咨询方法。请各专家对各层次中各项指标,按其重要程度确定权值,意见不同时,可取平均值加以确定。

(二)高职教育效率分项指标(表2)

人力资源的效率是指一定教育工作者在一定时间内培养人才的多少。尽可能降低教育过程中人力资源的投入量,是提高人力资源效率的主要标志。根据《高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对学校教职工及专任教师与学生之比有明确规定,可作为考核人力资源效率的标准。当然,亦可在同类院校间或不同地区间进行可行性比较。物力资源效率是每万元物化资金培养的学生数。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不同程度存在设备闲置、安装、调试、维修期长,以及各专业系部自主管理实训实验室,大多各自为政,资源不共享,造成教育资金的浪费和无效现象,因此提高学校各种设备利用效率,在物质资源的利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校舍(土地)利用标准,可参照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学校办学基本条件》标准比较,或在同类校际进行比较,以考察校舍(土地)拥有的程度和利用率的高低。如果计算结果小于1,则说明校舍利用率高,或说明校舍不足。如果大于1,则说明校舍建筑面积已经超国家规定标准,或校舍利用率不高,尚有潜力可挖。财力资源是学校随教育过程中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基建各项活动财力保障,有其自身的分配、利用规律。学校的教育经费的运转有收入、分配、使用、结算四个环节。在运转中,如何发挥资金最大效用,必须进行分析、评价。按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设置会计科目,分别考核各项费用每年平均占用额,是比较教育投资体现的经济效率的重要内容。

五、建议

(一)加强高职教育效率的定性指标分析

加强高职教育效率的定性指标分析,对计量指标评价结果进行全面的校验、修改和完善,才利于对高职教育效率的正确评价,以进一步补充说明高职教育效率。应反映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创新,服务质量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如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专业与课程的建设,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的思想工作,课外活动的开展,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以及领导管理水平与能力,等等。

(二)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加大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是提高高职教育效率的另一手段。如成立由优秀教师及软件程序员组成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队伍,制作多媒体教育软件及学术讲座资源,让广大师生共享,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资源的效率。

(三)完善监督评价机制

我国尚需建立针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评价与考核的监督体系。由独立的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对高职教育效率进行评价与考核,不仅有利于推进教育资源的投入高效率运转和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其评价考核结果,应作为对高职院校主要领导考核及进行奖惩的重要依据。此外,还可建立社会监督机制,使社会公众通过相应的管理程序,参与对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和过程的监督,接受社会监督,从而有效防止对经费的恶意截留、挪用,侵占,以达到公众期望的效果,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董玉梅.中国义务教育投资效率的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7,(9).

[2]李杰.高中教育资源利用效率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10).

[3]刘洪涛.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价值创造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2,(3).

第4篇:高职教育研究范文

生态教育学并不是指具体的有关生态的一门学科,也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生态而支持某些行为的理论,而是指“在生态思想指导下的教育学。它的诞生必然产生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从新的系统观来看,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教育系统内部包含着众多有机的成分,而这些成分以有机的方式联结在一起。”职业教育是一个完整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在这个系统中,一旦出现中高职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不衔接的问题,就会影响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协调发展。商务英语专业的中高职衔接,应遵循生态教育学理念,综合考虑到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实践教学条件与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等多方面因素,才能构建出合理的商务英语专业中高职模式,实现商务英语专业中高职教育体系的无缝对接。

2商务英语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发展的必要性

2.1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解决我国教育长期存在的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相适应的问题,完成教育体系的战略性调整,使教育规模、结构、层次和质量全方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教育体系变革的彻底突破。在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应建立内部衔接、外部融通、多元立交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衔接和教学资源、实践教学条件共建共享的新型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2中职学生发展愿望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的升级,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增大,社会、个人(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大部分学生有升学意愿,但报考的比例却很小,学生需求与中职生升学预期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开展商务英语专业中高职衔接培养高技能人才迫在眉睫。

2.3中高职学校共同发展的需求

随着我国随着高校的扩招,“普高热”的兴起,加上入学适龄青年逐年减少,生源竞争越来越激烈,既有国内院校规模扩张带来的内部竞争,也有国外院校来中国争夺生源的国际竞争,职业教育要增强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必须尽快增强办学实力,整合和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充分挖掘现有潜力,使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得到共同发展。要搞好中高职教育的相互衔接,打通职业教育的立交桥,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吸引力,使中高职教育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在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理想生源的同时,还可以使中职毕业生拥有继续接受高一层次教育的机会,这打破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终结性局面。不仅可以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还能促使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

3商务英语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构思

3.1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目标的衔接

3.1.1依据“五年连贯、分段培养”模式,衔接人才培养体系

与中职院校合作,贯彻五年一贯制衔接模式,构建“五年连贯、分段培养”的整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取消选拔环节,合作中职学校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高职学校学习,避免职业教育成为应试教育。制定体现层次梯度的人才培养目标,前三年的培养在中职,奠定整个专业知识基础并完成学生初级技能训练,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操作型英语人才;后两年的培养在高职,着重加强学生必需理论的学习和中高端技能训练,培养比中职具有更深更广的理论基础知识,更高技术水平和广泛应用性,综合素质更高的具有一定创新力的高端技能型英语人才。

3.1.2对接中高职职业岗位要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都具有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等特点。但是其培养目标又有其侧重点,行业的职业岗位不同要求及相应规范确定,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培养低难度、低深度、低广度的初级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养高难度、高深度、高广度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有必要依据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就业岗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分别确定中、高两个阶段应具备的商务英语专业知识、英语语言沟通能力和外贸英语职业素质结构,科学定位中高职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确保相互之间的顺承关系和可衔接性。避免中高职培养目标出现职业能力和教育层次的重复和错位,确保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既有一致性,又有层次上的差异。

3.2课程体系的衔接

坚持“统筹规划、层次递进”的原则,建立一个商务英语专业中高职教学内容有机衔接的理实一体、能力递进的模块化课程衔接体系。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育人理念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理念,基于外贸业务员、外销员等岗位活动的业务流程,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工作环境为背景,引入外贸行业标准,从课程框架结构、课程内容和核心课程标准三方面着手实现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对接。

3.2.1统筹规划、一体化设置课程体系

按照课程设置分层递进,课程内容由简到繁的总体思路,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能力递进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系统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开设文化基础课程和基本技能课程;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培养,开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和能力拓展课程,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科学确定公共课、专业课、拓展课程的比重和学时分配。明确中职和高职的培养分工和培养周期的总学时以及学年学时,形成内容完善、对接紧密、特色鲜明的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的衔接上,应体现职业能力的层次性。在设计中职教学实训和顶岗实习的衔接方面应注意时间安排,既保证直接就业的学生能掌握就业所需要的实践技能,也要保证升学的学生各实习环节的合理性。

3.2.2层次分明,阶梯式设计课程内容

按照外贸业务员、单证员等外贸岗位群所需职业核心能力,结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确定课程内容。研究和制定与中职课程衔接的课程标准,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3.3专业课程教学过程的衔接

中高职都要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化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重视实践教学和项目教学。同一种教学法在中高职也应体现能力递进的理念,中职教学过程中设置关联递进和交叉融合的教学情境,难度较低、较浅易、较简单的培养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的情境;在高职教学过程中设置综合性强、复杂程度高的创新性、迁移性拓展情境。

3.4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充分、合理、有效地整合高职院校和合作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教师资源、实习实训基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

3.4.1教师资源共享

定期开展中高职共同参与的联合教学研讨,加强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建立中高职教师互相兼职、跟班学习的制度。派送高职教师去中职学校任教,并派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去中职进行指导、培训。

3.4.2实习实训基地共享

互相免费对合作院校开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确保学生不同学期实习实训项目顺利进行,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中高职合作院校将共同努力,与合作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新的实习实训基地,满足更多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

3.4.3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共享

联合开发“专业教学素材库、职业培训资源库、网络课程资源库、精品课程资源库、商务英语仿真实训平台、网络互动交流平台”等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资源共享体系。

4结语

第5篇:高职教育研究范文

一、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性

1.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解决将人力资源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问题。高职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有四大特征:人才层次的高级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知识和能力的应用性、职业岗位的基层性。为了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就要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制订一个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企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满足企业的人才需要。校企合作的模式直接将企业对于人才的诉求告知学校,企业直接参与进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有利于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目标的实现。

2.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迈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一方面依靠科技,另一方面就要依靠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需要各方面的高技能的人才,但是目前我国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究其原因就是学校教育的不实用性。技能人才的严重缺乏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劳动生产率低;产品质量差;失业率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低,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低。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为了解决我国经济发展对高级能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是必经之路。

3.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必然要求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不仅关系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关系着人民的利益。首先,以就业为导向,有利于把握学校的发展观;其次,以就业为导向,有利于高职学校在经济发展的高压下生存;最后,以就业为导向,有利于推动高职学校的教育改革。学校要想获得高就业率,就要培养适合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对人才有巨大需求的就是企业,所以为了实现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必须借助于校企合作。

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

1.校企互动合作模式

校企互动合作模式就是高职学校为企业培养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应用型人才,同时企业帮助高职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企业也可以借助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的优势提高自己员工的素质,增强综合竞争力。这种合作方式有利于企业和学校双方面受益,让两者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最大限度地调动双方的积极性。

2.企业配合式合作模式

在企业配合式模式下,企业只起到配合高职教育的目的,也就是在学校提出要求的情况下,企业提供相应的条件或者人才资源帮助学校完成教学计划,例如,提供设备或者资金帮助学校建立人才训练基地,或者利用企业资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企业的专家担任教师等。在这种模式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计划都是由学校提出的,企业只起到配合的作用,这是目前我国高职学校校企合作采用的主要模式。

3.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

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就是企业采用多种形式向高职学校注入股份,合作办学,注入股份的形式大多是设备、技术、师资等。在这种合作模式下承担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等工作,直接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将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作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实行整体参与和企业学校一体化的管理。

4.企业员工培训中心模式

企业员工培训中心模式就是企业把在职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设置在高职学校内部,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开展在职人员的培训工作,为企业培养高技术型的人才。同时企业从在职培训人员的工资中抽取一部分投入到学校中,这样不仅企业能在高职学校的培养中受益,学校也能获得充足的资金来改善自己的教学基础设施,提高师资力量。

三、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层次定位不准。按照校企合作的紧密程度来分,校企合作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一是浅层次合作,就是学校按照企业的需要设置专业,在企业中设置实习基地;二是中层次合作,就是学校向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人才;三是深层次合作,就是学校针对企业的需要进行科学研究,然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企业资源,企业也向学校进行投资,真正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利益共享。在现阶段的校企合作中,企业一味追求高层次的合作,忽略了发展的平衡性。第二,地域发展不均衡。目前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地域发展不均衡,校企合作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状况好的区域企业资源众多,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实现,校企合作率比较高;在经济发展状况差的地区,企业的数量少,校企合作实现率低。第三,目标性不强,稳定性差。高职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在现阶段,由于高职学校的办学条件差,对高职教育的理解不深入,导致校企合作的目标性不强。同时,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双方的事情,是基于互惠互利的基础之上的合作,在企业没有办法从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获益的时候,校企合作的关系就会破裂,因此校企合作的稳定性不强。

四、完善校企合作模式的对策

第6篇:高职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中职 高职 林业专业 课程 衔接 标准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B-0014-02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理念下产生的,它有利于职业教育内部体系完善,为不同类型教育间的均衡发展提供条件。针对中职林业专业和高职林业专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等现象,本文从文化基础课模块的衔接、专业课程模块的衔接、专业技能课程模块的衔接等方面探讨中职现代林业技术专业与高职林业技术专业的衔接问题。

一、中高职林业专业培养目标

(一)中职现代林业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现代林业技术(Modern forestry technology)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林业行业发展需要,掌握现代林业技术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林业行业从事育苗生产、森林营造、森林调查及资源管理、森林资源保护及利用等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型人才和具有自主创业能力的人才。

(二)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林业技术(Forestry Technology)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与林政资源管理专业方向领域相适应的文化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3S”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条件下的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管理、森林保护、林业行政执法基本理论与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林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中高职林业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及内容重复。高职院校招生主要生源是普通高中毕业生,通过对口升学招生中职生的比例在10%到15%,中职生单独开班的专业不多,只能与普通高中毕业生一起开班。人才培养方案中一般按普通高中毕业生设计,没有考虑到中职生的情况,这样中职生进入高职后,存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复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阻碍了中高职衔接的顺利进行。从桂林林业学校与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林业专业衔接课程及课时来看,基本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重复率85.7%以上,具体见表1 中职和高职林业专业课程内容安排重复统计表。

表1 林业专业课程内容安排重复统计表

(二)培养目标定位不同。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要考虑到两种方向:一是学生的就业教育方向,二是学生升学教育方向。但中职学校定位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没有定位升学考虑,这样的体制不仅使中职学校无所适从,为后续的职业发展(包括升学和就业)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影响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课程内容的安排。

(三)学生之间存在差异。高职教育以普高生为参照设置的课程体系存在问题,例如,高职文化基础课设计对普高生源的毕业生来说,内容简单、重复,导致他们失去学习兴趣,水平也得不到提高;而对于中职生源的毕业生来说,则难度较大,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挫败感。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对于对口招生的中职生源来说,是重复学习,降低了学习效率。

三、课程体系衔接的基本设想

(一)以职业岗位开发课程。职业教育实质就是为某种职业培养具有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合格的劳动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否成为合格的职业者,关键要看是否达到入职匹配要求。因此,岗位要求成为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必须摆脱传统教育的课程模式,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式课程结构体系。因此,应结合林业职业岗位群、能力的要求,让中职现代林业技术与高职林业技术专业课程无缝衔接,解决中高职课程内容重复与断档的问题,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性。

(二)以学分互通设置课程体系。根据林业行业用人要求,为学生接受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机会,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衔接互通,设置相互结合的课程体系,创建互认学分的办学模式。从专业学分互通、过程到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体系互通、学分互认的有效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实行校际间学分互认,防止学生学习重复课程与内容。

(三)以职业资格证书设置课程体系。林业行业准入资格依据林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鉴定,中职学校鉴定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是中级,高职院校鉴定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是中级、高级类型。中职主要以林业生产一线需要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高职主要以林业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等,让学生的在设计、管理、施工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结合普通高中毕业生与中职毕业生的差异性,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设计中选择部分选修课来弥补。

四、课程体系的衔接

(一)文化基础课模块的衔接。依据中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对文化基础进行整体设计,分阶段实施。林业专业课程结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由中高职院校统一设计五年制的方案,让文化基础课培养目标和内容具有层次性和连续性。文化基础课程中职设计成两个模块:基础模块、职业模块;高职设计成两个模块:规划设计模块、拓展模块。具体见图1。这样既保证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目标和内容的衔接,同时又能体现林业职业特色性。

图1 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结构体系图

(二)专业课程模块的衔接。基于林业行业工作要求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和学习认知的现状,中职开设专业课程包括林业信息技术、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森林营造技术、森林经营技术、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木材检验。高职开设专业课程包括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区公路设计、数理统计分析、森林规划设计、造林规划设计、GIS软件应用、林权。通过对现代林业技术专业的生产环节以及生产工艺的调查,林业工作全程的典型工作任务与逻辑关系是: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中高专业课程模块衔接方式主要通过3个逻辑关系设计课程,让学生进入高职教育,提升专业素养能力。

(三)专业技能课程模块的衔接。中高职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各自的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以岗位层次、职业能力层次和职业资格证书等级的衔接实现中高职教育课程目标的衔接,进而实现中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内容的衔接,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专业技能课程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现代林业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群为:森林培育工程技术人员、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工程技术人员、林业生态环境工程技术人员、林木种苗工、造林更新工、抚育采伐工、营造林工程监理员。专业技能模块主要指职业通识能力课程,中职对应的技能课程应开设初级种苗工、造林工、抚育工等模块教学。高职可以按照林业工作岗位对各项技能的要求,分别开设中级种苗工、造林工、抚育工、规划设计员、林权评估师等模块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中高课程实衔接首先要正确定位,明确中高职培养目标,以职业教育为中心进行衔接,采用就业岗位群方式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职业能力的逐层推进技术路径。

课程衔接要以就业岗位群的要求来设计适宜的课程衔接体系,必须建立合作关系的中高等职业院校共同研发课程体系。同时,要注重学生在就业后的首岗适应能力的教育,加强学生在工作以后的岗位迁移能力的培养。拓展模块的教学是不可缺少的基础模块,在设置课程体系中必须加以考虑。

【参考文献】

[1]范辉君.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7)

[2]贺胜军.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10)

[3]任平,陈文香.中高职课程和谐衔接的问题与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10(25)

[4]周大农.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设计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3(3)

[5]毛越华.MES视角下我国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策略论[J]. 教育职业,2013(6)

[6]祝士明,马东东.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3(25)

[7]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5)

[8]庄小红.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衔接的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

[9]刘海燕,田家富.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10]汪丽,崔彤.浅谈中职学校林业专业的教学改革[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5)

[11]刘国强.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对策研究――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4(6)

【基金项目】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20140129)

第7篇:高职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职特色 技艺性 开放办学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只有走内涵发展的路子,才能稳步发展,要改革教育理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重视特色专业建设,改革高职招生和培养模式,加强内部管理,搞好校企联合。

普通高等院校难以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按照市场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体现其职业性,按社会职业岗位需要来设置专业,专业的划分还要恰当,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社会需求量大,能够起到支柱作用的专业设置为长线专业,而将需求量小的非支柱专业设置为短线专业。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应第一线工作的各种需要,包括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并具有把技术和图纸转化为产品的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开放办学,坚持与企业合作办学,注重结合社会实践,重视引进双师型教师,职业技术教育也要向高层次化方向迈进,不能仅仅满足于专科层次,也要定位于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以吸引优秀生源,从根本上改变高职高专比普通高校低一等的惯性思维。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模式,也就是“在学习中工作”,或“在工作中学习”,也可以说成“边学习边工作”。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的核心内涵是质量,高职内涵由质量来体现。招生和毕业的学生的关系最好是严进严出,这样可以保证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宽进严出也可以培养出不错的人才,尽量避免严进宽出,绝对不能宽进宽出。

特色明显的高职院校,才能广受社会欢迎。高职特色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特色、地方行业特色、技术技能特色和市场导向特色等。我们强调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性特色,也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职业能力,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包括具体技术技能、管理技能、应急处理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等。

以特色立校,以特色强校,坚持产学结合,也就是“做中学”,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产学结合的课程内涵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高职的特色包括职业性、地方性和时代性。

高等职业教育从其内涵已形成自己独有的完整体系,职业教育集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和终生教育于一体。职业教育的内涵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职业教育其本质是适应社会需求。职业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广泛性是由社会职业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而决定的;也就是说职业学院设置的课程应与社会接轨。

职业技术教育包括技术教育、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等。教育与训练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替代。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其目标是适应市场需要,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灵魂,基本的文化教育是基础,职业技能训练是特色。

职业教育就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就是一种“创新”,具有探索性与开创性, 要教会学生分析研究市场,设计创业方案,开展考核评估,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创业教育还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就业。

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现代职业教育正在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现代职业教育正在从终结教育转向阶段教育和终生教育,要同时满足就业和创业需求,包括职业预备教育和升学预备教育,形成岗前培训、再就业培训等一系列培训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者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职业教育依赖性强,变化周期短,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普通教育则具有相对独立性,也较为稳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既相同又相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没有层次的差异,有的只是类型和任务的不同。高等教育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学术研究型和科学决策型,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实践型,高等职业教育讲究职业性专业设置,注重实践性教学,追求地方性办学。

目前企业高级技工和技师严重短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执法机构中从事各种事务运作和基层管理工作的合格人才匮乏,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缺少对软、硬件都较为精通的人员,我们迫切需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来满足当前经济社会需要的这一类型人才,尤其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不能象普通高校侧重于继承型教育,而是要强调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要求,通过不断强化的实践教学和实际锻炼,让学生获得立足社会的实际能力,也就是具备科学的思维与技术能力,具备判别捕捉使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新的意识等。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质量涵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明显。目前高职教育发展要注重三个方面:培养职业素质;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师资队伍。

进行内涵建设,要遵循开放性原则,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坚持产学结合,提高教师能力,加强实训条件,加强学生考核,创新教育模式。

提升教学品质,形成高职教育特色,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增强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素养,产生有份量、有影响、有特色的研究成果。

发扬学术民主,营造良好氛围,建设一种自由、宽容的学术环境,让一线教师主动参与教育科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向教学一线,创建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的教育科研新局面,形成有别于普通本科教育的高职教育科研风格。

加强高职院校的网络和基地建设,构造与教育科研相统一的新平台,提升高职教育科研水平,在高职院校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革探索课程教学方式、考试评价制度等。

不断推进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教育体制、教学内容以及考试制度等,提高教师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培养教师专业教育以及科研的能力。

要使高职逐步走向名校,更要注重内涵建设。要走从应用到研发再到应用性学术的新发展道路,融合技艺性、学科性和学术性于一体。高职不能没有技艺性,但高水平的技艺离不开学术性,将学术注入技艺,才能提升技艺水平,高水平技艺正是引导高职走向名校的基础,也是适应新工艺、新技术发展的必然;高职注重技艺性,也要注入高等教育的内涵,把学术性与技艺性相融合,铺就名校之路。

参考文献:

[1]姚寿广.试论“十一五”期间高职教育加强内涵建设的关键.中国高教研究,2007,7.

第8篇:高职教育研究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发展速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也加快了速度,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现在所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与过去的纯技工人才已经截然不同,企业更急需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德国成功的职教经验,充分说明了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借鉴国外先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已成为现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我国的高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联系的,它要求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传统的高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对人才的要求,现行的高职教育,一些专业所开设的课程都是沿用大学本科阶段所开设的课程,只是相应的压缩了一些知识点,降低了相关难度,将高职的课程变成了大学本科课程的“少课时”版。虽然保持了知识系统性的优点,但是,所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应用存在巨大差距,对学生就业十分不利。甚至高职院校开设的一些课程知识已经无法跟上当前经济发展。在实践课程的教学环节中,也多为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教学,并非去解决现实生产中实际问题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普遍存在着重知识不重能力、强调理论知识忽视实践动手能力、重知识的继承不重能力的创新、强调技术不重人文素质的培养、重学生共性教育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重视学生的学法,这些弊端都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对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要求,伴随着我国行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对人才所具有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企业员工不仅能够从事以往单一工种的简单工作,还要可以从事现在复合工种的复杂工作,要求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做到独立决策、独立管理,这就要求员工们的知识比以往更宽,更具有复合型的能力。 

德国,这个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视职业教育为经济迅速发展的秘密武器。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德国也在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双元制”职教模式,特别是加强了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的相关环节中,注重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大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特别是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它们所推出的专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受到了用工企业们的一致好评。 

工作系统化课程模式与我国传统的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课程模式,强调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的获取应该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遵循先感性认识,后理性认识的自然规律进行学习,学生们首先对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的性质、工作的内容、工作的环境有一定简单的认识和了解后,再进行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过程中,始终与企业紧密相联系,所学知识、技能不再与今后的工作相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深受用工企业的欢迎和追捧。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以职业行动为导向的教学,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学习,在实践学习过程中依据确定工作任务、制定计划、实施和评估反馈这四个步骤进行实践性学习,获得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很好的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际不相结合的难题,也培养了学生们的综合职业能力,在教学中,强调学生们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学习,相对传统教学中一致性的教学课程,教学针对绝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更加关注个人的表现。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能够使学生在自身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践中遇到问题的能力,并加强与同学们之间的合作能力与合作精神,培养其团队意识,教师的身份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不再是以往传统教学中的教学主角,而是辅助学生完成实践性的学习,在学生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只是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领,使学生真正成为整个教学环节的核心。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所培养人才为企业一线工作的生产型、技术型、管理型人才,并非研究型人才,因此,课程内容大都是来源于企业实际生产的典型案例,并对该案例详细讲解,仔细分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内容的选择上强调理论知识的必需、够用,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主,满足企业对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平川,刘淑霞.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改革[j].教育探索,2001(2):9. 

[2]姜大源.能力本位——职业教育面向未来的选择[j].中国职业教育,1997(1):39. 

[3]刘占山.第四届全国重点中专校长高级研讨班上的讲话[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信息,2000(8):15. 

第9篇:高职教育研究范文

进入新世纪的这十来年,可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正式确立法律地位到全面发展的“黄金十年”。在满足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急切需求的时代背景下,四川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跨越式”发展。历史足以证明: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从总体来说是健康的,方向是正确的,成就是明显的,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许;从西部乃至全国的视野看,无论是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规模,还是培养学生之数量均位居前茅,四川已经步入了高等职业教育大省之列。

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是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四川省唯一的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对象的研究机构。《四川高职十年史略》一书是据其所承研的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四川高等职业教育十年》的研究成果而公开出版的学术专著。

本书较全面、系统地厘清了四川高等职业教育十来年发展的历史足迹;着重就2001年至2013年十余年间“快速发展”“规范发展”“内涵发展”三个重要阶段的发展踪迹、发展特征和发展水平进行了史学性记述并进行了简明的归纳总结,且提炼出了四川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路径和基本规律;同时还针对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发展“瓶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基于新的历史时期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向,展望了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的前行趋向和持续健康发展的美好愿景。

全书按时空纵横交织架构,既体现了时间纵向的历史发展逻辑主线,又展示了多维史料佐证;内容翔实,史论相契。我认为,它是迄今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四川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应用性研究成果。据了解,它也是目前国内难得多见的以省级行政地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黄金十年”为研究对象的区域性高等职业教育断代史研究性质的学术专著。

回顾和总结四川高等职业教育十年的发展历史,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为了“以史为镜”,更好地助推其未来发展。《四川高职十年史略》通过实证研究,记载历史真实且能在一定高度上作有一定深度的精要研析,不但可以助力当前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的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为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实现新的提升和高等职业教育强省跨越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也可以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统筹、规划、指导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均衡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博士生导师)

吴定初:兼具教育史学价值和咨询服务价值

记得还是在2012年《四川高等职业教育十年》被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批准立项为省级规划社科研究项目之初,该课题组部分成员聚议狮子山川师大时,我曾应约参加了课题组的研讨。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选题非常好,极具研究价值,但要做好这个课题难度也相当大。在诚挚、认真的讨论中,我畅谈了本人对四川高等职业教育“断代史”研究的一些个人见解,意在能够对课题研究有所帮助。2013年底,欣闻该课题在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的结项鉴定中获得了最高的优秀等级,其研究成果《四川高职十年史略》即将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我很高兴,同时,也对该课题组攻坚克难的精神和智慧表示钦佩。

我省唯一的以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为己任的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所组建的跨校十人团队,从教育发展史的视角,通过《四川高职十年史略》约30万言对十来年四川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踪迹进行了全面梳理,对其特色和成就做了充分展示,对其主要发展规律和基本经验进行了简要总结,而且,还针对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让人读了之后,既可以对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的昨天和今天有清晰的认知和了解,又能够看到四川高等职业教育明天的美好愿景。

可以这样说,此书立意高远,逻辑严谨,内容翔实,其教育史学价值和咨询服务价值均达到了较高水准。此书还值得特别称道的是:溯源寻踪,以古衬今,凸现了今天的发展成就;纵横交织,点面结合,彰显了四川的发展特色,记叙交融,史论兼备,提示了独特的发展规律。虽然书中还存在一些细节上的纰漏和史料上的欠缺,但是,瑕不掩玉。我认为,它可以算是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一部难得多见的佳作。

在四川教育发展漫长历史中,高等职业教育确属新生事物。如实地说,虽然进入新世纪后这十来年四川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很快,但是,若与国内高等职业教育发达省区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四川要实现跨入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强省阵营的目标,确实还有待省内相关各方各界更加不懈努力。

(作者系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志群:一部反映四川高职教育总貌的“全书”

伴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崛起,国内职教研究界从全国乃至全球视野对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研究的文献比较多了,然而从教育发展史的视角,尤其是以省级地域高职教育发展为对象的研究成果目前还不多见。

从教育史学的宏观视角看,为“十年”著史,似乎略显时间长度较短;然而,能借鉴史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去研究高职教育发展的方方面面,却足可给予人们全新的视域和启迪。从不同的角度或方位去考量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人们往往都会有不同的感受。研究高职教育的发展,除了过程、事件和数据的展现之外,更可贵的是能根据高职教育的特质对其史料进行由表及里的诊断和分析。《四川高职十年史略》在史论结合方面的探索很有价值,书中对四川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路径、基本规律和重要经验归纳总结得比较清晰全面。毋庸置疑,这必将对其他省区特别是西部省、市(自治区)的高职教育发展作深入研究有一定的交流、借鉴意义。

高职教育是地域性尤强的高等教育类型,直面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为当地的产业发展服务,是高职教育最显要的特质之一。加强对地域性高职教育的发展进行认真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将凸显省域鲜明特色的高职教育个性研究与基于全国视野的高职教育普遍共性研究综合起来,相辅相济,有利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也有助于促进全国各地区高职教育的和谐发展、均衡发展。《四川高职十年史略》为教育界和社会公众认知和了解四川高职教育总貌呈现了一部“全书”,也称得上是我国西部省区高职教育发展的典型“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