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生儿脐疝的护理方法范文

新生儿脐疝的护理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生儿脐疝的护理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生儿脐疝的护理方法

第1篇:新生儿脐疝的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 新生儿; 家庭访视;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5.040

新生儿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因此,新生儿的家庭护理尤其重要[1]。在新生儿家庭护理过程中,家长会遇到诸如合理喂养、脐带护理、皮肤护理、异常情况的发现与处理等许多问题,一遇到问题就把孩子送往医院就诊,给家庭带来诸多不便。所以,有专业医务人员按时对新生儿进行家庭访视十分必要。通过访视,了解新生儿健康状况,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母亲哺乳、护理、防病和如何发现异常[2]。笔者所在科2011年4~9月对58例新生儿进行了家庭访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科2011年4~9月58例新生儿访视资料进行分析。

1.2 方法 组织好人员,准备好物品,在新生儿出院后第3~7天进行初访,新生儿第14天进行复访,第28天进行满月访。每次访视,首先和家长进行交流,对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和生活环境进行观察;其次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监测,如身长、体重、头围、囟门等;再进行相关体格检查,如颈部、脊柱、四肢、胸腹部、外生殖器等;最后对通过询问、观察、监测和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护理、健康指导或者转诊,做好访视记录。

2 结果

在对58名新生儿的家庭访视中,21名新生儿存在各种问题(有9名同时存在2种问题)。其中皮肤黄疸7例,尿布炎6例,面部湿疹5例,脐部渗液5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腹泻2例,眼部有分泌物1例,心脏听诊闻及杂音1例。

3 讨论

3.1 在新生儿访视中,笔者发现皮肤黄疸7例,占12.07%,其中生理性黄疸6例,转诊1例,后被诊断为病理性黄疸,经治疗痊愈。通过家庭访视,发现很多家长缺乏皮肤黄疸的相关知识,盲目地等待黄疸自然消退,也有少部分家长对皮肤黄疸过于担心,以为孩子生了什么病。笔者向家长讲解黄疸发生的原因,生理性、病理性黄疸的区别,帮助分析是否有喂养方面的因素,指导如何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注意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伴随症状及消退情况,怀疑病理性黄疸,及时就诊。

3.2 通过访视还发现,尿布炎在新生儿期也比较常见,尿布炎有6例,占10.34%,笔者指导家长勤给宝宝更换尿布,大小便后及时清洗臀部,轻度的用电吹风吹局部、茶叶外涂等实用方便的措施[3],中重度的指导就诊,接受药物治疗。笔者还帮助家长找到引起尿布疹的原因所在,让其注意避免,如长时间使用尿不湿、使用的尿布是化纤类的、便后不及时清洗皮肤、臀部垫不透气的防水油布、使用刺激性强的洗衣粉洗尿布等。通过指导,家长知道了如何防止尿布炎的发生,也学会了尿布炎的正确护理方法。

3.3 面部湿疹在新生儿家庭访视中也发现了5例,占8.62%。笔者针对湿疹发生的原因指导家长,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新生儿使用的包被、衣服要选用柔软的棉制品且经常暴晒,尽量采用母乳喂养,母亲最好不要吃辛辣、鱼虾等食物[4],新生儿可带棉制手套,防止因瘙痒而抓伤脸部。尽量保持局部干燥,可用治疗湿疹的外用药物,湿疹严重出现渗液,建议转诊。

3.4 新生儿出院在家,脐部护理对于家长来说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访视发现5例脐部渗液,占8.62%。多是在脐带残端脱落前,因洗澡或小便弄湿脐带及敷料,家长由于缺乏脐部护理知识,担心宝宝疼痛,不敢或不会清洁消毒脐带局部皮肤引起。也有不少家长反映家中没有消毒用品,很不方便。笔者通过家庭访视为新生儿做脐部护理让家长感到如释重负,还向家长讲解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常识,教会其用75%的酒精彻底擦拭脐部,更换敷料,指导每日观察脐部,洗澡或换尿布时避免沾湿或污染。

3.5 通过访视笔者还发现,有些家长缺乏科学育儿观念,不敢开窗通风,过度保暖,生活环境空气不新鲜,室内温湿度掌握不好,导致新生儿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有些家长缺少新生儿喂养方面的知识,母乳喂养的姿势不正确,导致破裂疼痛,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则容易发生腹胀、腹泻;有些老人还再给新生儿挤、捆蜡烛包、用书或硬的东西枕扁头、用母乳给宝宝擦脸。通过家庭访视得以发现这些问题,才能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宣教、护理和就诊指导。访视时,笔者还询问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免疫接种情况,接受家长关于新生儿疾病筛查方面的咨询,指导接种卡介苗后皮肤局部反应的观察方法;笔者教年轻家长学习婴儿抚触和给宝宝做婴儿操,讲解抚触和婴儿操的作用;有些疾病如鹅口疮、先心病、髋关节发育不良、脐疝、隐睾等,通过家庭访视亦能够及时发现并指导就诊。

总之,切实有效地开展新生儿家庭访视工作,可以及时发现新生儿期存在的问题,给予正确的护理,可以对新生儿家长进行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拓宽家长科学育儿的知识面,提高新生儿保健质量,减少新生儿死亡。

参 考 文 献

[1] 张淑丽,高希花,王利君,等.家庭访视对新生儿期发病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6):181.

[2] 杨金梅,张翠梅.以产后访视为契机拓展妇幼保健院功能[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919.

[3] 段梦娟,何国平.新生儿尿布皮炎防治与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0,25(9):97.

第2篇:新生儿脐疝的护理方法范文

1.脐部护理

分娩断脐后,脐带残端逐渐干枯,变细、变黑,一般于出生后3~7天在脐部皮肤与脐带交界处脱落。脐带脱落后1~2天,脐窝可稍潮湿,但其周围皮肤正常。新生宝宝的脐部护理要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脐带脱落前

①干燥与清洁 干燥、清洁是新生宝宝脐带能尽快脱落的重要环节。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也要保证宝宝脐部干燥。宝宝出汗或洗澡后,要用消毒卫生棉球或纱布擦去宝宝脐部水分,特别应注意脐带根部不能存水。

②不要让尿布遮住脐带 如果宝宝使用的尿布过长,遮住了脐带,势必会造成湿热环境,极易引起感染,并推迟脐带脱落时间。

③每日细致观察 观察内容包括:脐带有无出血、红肿,脐带根部有无肉芽组织形成。

脐带脱落后 窝内常常会有少量渗出液,此时可用75%的医用酒精擦拭脐窝;在脐带脱落、创口未愈之前,应避免爽身粉的局部刺激,否则,脐部在异物刺激下易发生慢性炎症,形成脐肉芽肿,常表现为一小的樱桃红色肿物,表面有分泌物,经久不愈;如果脐窝有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有红、肿、热时,常常提示脐部有感染,最好立即去医院请医生诊治。有些宝宝,尤其是早产儿,脐带脱落后,肚脐处会有一个向外突出的圆形肿块,在哭闹、咳嗽、排便时更明显,这就是“脐疝”,需适时就医。

2.皮肤护理

新生宝宝的皮肤十分娇嫩,角质层很薄,皮下毛细血管特别丰富,而防御功能很差,很容易受汗液、大小便、灰尘、奶汁的刺激而发生炎症,一旦皮肤破损,细菌便会乘机而入,导致全身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新生宝宝的皮肤必须保持清洁,应勤给宝宝洗澡。宝宝用的毛巾、衣物、尿布、盖被等,最好用细软的棉布制作,并保持清洁,以免损伤和污染皮肤。

3.眼、耳、鼻护理

眼 新生宝宝的眼部一定要保持清洁,每次洗澡、洗脸时要先将眼睛部位擦洗干净,平时也应注意及时将宝宝眼睛内的分泌物擦去。如果眼部分泌物较多,可滴妥布霉素眼药水,每眼每次滴一小滴,每日3次,如滴药2~3天后仍有分泌物,就应请医生诊治。如果发现有睫毛倒向眼内,可用消过毒的手将眼皮轻轻拨开,使睫毛离开眼球即可。

耳 新生宝宝耳道内会有污垢,主要是乳汁或眼泪流进所致,出现这种情况可用卫生棉签轻轻探进宝宝耳内,然后慢慢旋转。这种方法一般能将污垢粘出来,但要注意不能将卫生棉签探入耳朵深部,操作时要将宝宝的头固定好。

鼻 新生宝宝只用鼻子呼吸,鼻一旦被堵就会影响呼吸,所以要经常为宝宝取出鼻垢、鼻涕。可用卫生棉签在宝宝鼻内转动,以清除污垢,但不可过深,也要固定住宝宝的头以防乱动。

4.臀部护理

选好尿布 要选用细软、吸水性强的纯棉布来制作尿布,最好用白色或浅色的布,以便观察大小便性状。不要用塑料布等不透气的材料包在尿布外面,也不要用卫生纸垫在尿布里面,否则会妨碍湿热散发、增加对皮肤的刺激。

勤换尿布 宝宝尿湿后要尽快更换干净尿布,换下的尿布要用中性洗涤液清洗干净,并用开水烫或煮一下,在阳光下晒干再用。

常洗屁股 宝宝大便后,最好用温水洗净屁股,宝宝腹泻时更应注意。洗净擦干后,可涂适量护肤油剂,保持宝宝屁股干爽。

5.体温护理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皮下脂肪层较薄,对外界温度变化比较敏感,既可能因过冷造成体温过低,也可能因环境温度太高而体温升高。过度保暖,环境温度升高,会使新生儿发生高热(体温可达40℃),继而大量出汗,使体内液体大量丢失,出现脱水、酸中毒、缺氧、脑水肿等一系列表现。如果过热环境没有得到改善,新生儿的病情会进一步恶化,可发生脑瘫、智力障碍、癫痫或死亡。可见,保暖不宜过度,否则危害极大。家长可根据室温、宝宝的状态等判断保暖是否恰当。

保持适宜室温 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2~24℃,通风良好。

衣被不宜太厚 原则上以宝宝面色正常、四肢温热且全身无汗为宜。如果宝宝脸上有汗、体温超过37.5℃(无疾病时)且有不安、烦躁等异常,表示保暖过度,应减少衣被或松开包裹。如果宝宝手脚发冷、体温在36℃以下,表示保暖不足,应适当升高室温,加衣被或采取其他取暖措施。

6. 减少吐奶

新生宝宝吐奶现象较为常见,因为宝宝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连接食管处的贲门较宽,关闭作用差,连接小肠处的幽门较紧,而宝宝吃奶时又常常吸入空气,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宝宝吐奶之后,如果没有其他异常,一般不必在意,以后会慢慢好转,不会影响生长发育。宝宝吐的奶可能呈豆腐渣状,那是奶与胃酸起作用的结果,也是正常的,不必担心。但如果宝宝呕吐频繁,且吐出呈黄绿色、咖啡色液体,或伴有发热、腹泻等症状,就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了。

其实,只要注意以下两方面问题,就可以预防或减少宝宝吐奶。

采用合适的喂奶姿势 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让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肠。这样,宝宝吐奶概率会比躺着吃奶小。

喂奶完毕让宝宝打个嗝 喂完奶后,把宝宝竖直抱起,让宝宝的头靠在大人肩上,轻拍宝宝后背,让宝宝通过打嗝排出吸奶时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气,这样就不容易吐奶了。

7.预防感染

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健全,抵抗力低,细菌很容易从皮肤、黏膜、脐带残端、呼吸道、消化道等处侵入新生儿体内而致感染。而且感染后不易局限,常扩散而发生败血症等,可造成严重后果。因此,预防新生儿感染非常重要,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新生宝宝居室必须有充足的阳光,容易通风,空气要新鲜,要温暖舒适。打扫房间时,最好先洒水或用湿拖布擦地,以免尘土飞扬。

应尽量少让亲戚、朋友来探望新生宝宝,特别是患有感冒或各种传染病的人,更不应接触新生儿。

奶瓶、奶嘴等用具要每日消毒,每次使用后用开水清洗,奶嘴不要用手抓摸,吃剩的奶最好不要再给宝宝吃,必要时应再次煮沸。

接触新生宝宝的人一定要保持手部洁净,接触前及换尿布后,要用肥皂及清水洗手。千万不要在接触自己的鼻孔、口腔或面部后就用手去摸新生儿,这样做会把细菌带给宝宝。

第3篇:新生儿脐疝的护理方法范文

百日咳,又称鸡咳、鸬鹚咳。是由百日咳杆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婴幼儿多见。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病程可长达2~3月,故名百日咳。

致病元凶

百日咳杆菌属鲍特杆菌属,有荚膜,无鞭毛。本菌对外界抵抗力弱,一般消毒剂、紫外线照射或干燥数小时均可将之杀灭。

副百日咳杆菌也属鲍特杆菌属,其形态与百日咳相似,亦可引起百日咳症状,但两者间无交叉免疫。腺病毒及副流感病毒也能出现类似百日咳的症状。

流行规则

传染源

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自潜伏期末至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以发病第一周卡他期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幼儿发病率最高。母体无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传给胎儿,故6个月以下婴幼儿发病较多。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罕见。

本病发生于世界各地,多见于温带及寒带。一般散在发病。

发病特点

潜伏期2~20天,一般为7~10天。典型病程分为三期:

卡他期(前驱期)

自起病至痉咳出现,约7~10天。初起类似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低热、咳嗽、流涕,喷嚏等。3~4日后其他症状好转而咳嗽加重。此期传染性最强,治疗效果也最好。

痉咳期

咳嗽由单声咳变为阵咳,连续十余声至数十声短促的咳嗽,继而一次深长的吸气,因声门仍处收缩状态,故发出鸡鸣样吼声,以后又是一连串阵咳,如此反复,直至咳出黏稠痰液或吐出胃内容物为止。每次阵咳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每日可达十数次至数十次,日轻夜重。

阵咳时患儿往往面红耳赤,涕泪交流、面唇发绀,大小便失禁。少数病人痉咳频繁可出现眼睑浮肿、眼结膜及鼻黏膜出血,舌外伸被下门齿损伤舌系带而形成溃疡。

成人及年长儿童可无典型痉咳。婴儿由于声门狭小,痉咳时可发生呼吸暂停,并可因脑缺氧而抽搐,甚至死亡。此期短则1~2周,长者可达2月。

恢复期

阵发性痉咳逐渐减少至停止,鸡鸣样吼声消失。此期一般为2~3周,若有并发症可长达数月。

并发症

呼吸系统并发症

肺炎最为常见,多为继发感染所致。痉咳可减轻,患儿出现高热、气促、紫绀及肺部罗音。其他还可出现肺不张、肺气肿和支气管扩张等。原有肺结核患者再患本病可促使结核病变活动。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百日咳脑病是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约2%~3%。严重痉咳引起脑缺氧、水肿、血管痉挛或出血。表现为惊厥或反复抽搐、高热、昏迷。恢复后可留有偏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其他

如结膜下出血、脐疝、腹股沟和脱肛等。

预后吉凶

百日咳患者的预后与其年龄、一般健康情况、有无并发症有关。近年来由于多能早期治疗,病死率显著降低;但新生儿和婴幼儿易并发肺炎和脑病,预后仍危重。佝偻病患儿感染百日咳,病情多较重。就年龄而言,在年纪较大的小孩及成人得了百日咳预后很好,但在小于6个月的婴儿有很高的死亡率(0.3%~1.3%)。此外,长期追踪结果显示,有呼吸暂停及抽搐痉挛发作的患者多存在后续智力发展缺陷。

预防措施

管理传染源 及早发现患者并进行隔离,隔离期自发病起40天或出现痉咳后30天。密切接触者应隔离检疫2~3周。

切断传播途径 室内通风换气,每日用紫外线消毒病房。

保护易感者 可接种疫苗,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预防。

注意事项

保持空气清新,注意营养及良好护理。避免刺激、哭泣而诱发痉咳。婴幼儿痉咳时可采取头低位,轻拍背。并要做到以下几点:

忌关门闭户,空气不畅

有的家长见孩子咳嗽,怕孩子着凉,把门户关得严严的,其实这样并不好。百日咳的孩子由于频繁剧烈的咳嗽,肺部过度换气,易造成氧气不足,一氧化碳潴留,应有较多的氧气补充,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在室内也尽量保持空气新鲜流通,对孩子有益无害。

忌烟尘刺激

家中如有吸烟的人,在孩子病期最好不要吸烟,或到户外去吸烟。此外,生炉子、炒菜等,一定要设法到室外进行。

忌卧床不动

有的家长以为活动会加重孩子咳嗽,这是一种误解。百日咳的咳嗽是阵发性的,让孩子在空气新鲜的地方适当做些活动和游戏往往会减轻咳嗽。

忌饮食过饱

过饱会加重胃肠功能的负担,心脏要输出过多的血液维持胃肠功能的需要,势必造成呼吸系统供血供氧不足,不利于身体的康复。目前国外盛行一种“羊吃草”的方法,很适合百日咳的患儿。此即我们常说的少吃多餐,易消化,富营养,以利吸收,增加抗病能力。

忌和别种病儿接触

以免感染,引起别的并发症,因此时抵抗力、免疫力都比较低下。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