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遥感研究报告范文

遥感研究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遥感研究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遥感研究报告

第1篇:遥感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测绘高新技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地理国情监测主要是在综合利用各时期测绘成果的基础上,以现代测绘技术为技术手段,对一个国家的地表覆盖率、交通、地形等各方面的要素实行定量化与动态监测,并对其分布的地域差异、变化率以及变化频率以及趋势等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形成各类要素的发展变化规律或空间分布的研究报告以及监测数据等,是一种全面展示国情国力的手段之一。加强地理国情监测,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技术角度,对地理国情监测与测绘的高新技术进行探讨分析。

一、概念

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国发[2013]9号),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重要手段和基础性工作,对于权威、客观、系统、准确地掌握我国自然和人文地理国情信息,提高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防灾减灾、应急保障及相关行业调查统计等工作,推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制定实施及资源合理配置,推进节约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内业部分

1、遥感影像实例及其属性信息采集

遥感影像实例采集要求遥感影像实例采集需要根据地面照片的相关属性值,采用手工或自动方式完成遥感影像裁切、拍摄点位置标绘以及地面照片视野范围标绘。其中,遥感影像裁切必须完成,拍摄点位置标绘和地面照片视野范围标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不做强制要求遥感影像裁切必须完成,拍摄点位置标绘和地面照片视野范围标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不做强制要求,可以在数据利用或显示时利用相关软件工具实时进行。)遥感影像实例裁切

(1)对应地面照片,根据其姿态信息,从经过正射处理的可用遥感数据源中裁切长宽511*511像素大小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并尽可能把地面照片拍摄的主体地物置于影像的中间部分,同时保证拍摄点也位于遥感影像实例范围内。对于远距离拍摄的地面照片,如果的确无法将拍摄点和拍摄的主体地物同时置于511*511像素大小的遥感影像范围内,可以将裁切范围扩展至1023*1023。对于冰川、常年积雪等采用超远距离拍摄的地面照片,难以在1023*1023范围内满足上述条件,允许只把地面照片拍摄的主体地物置于影像的中间部分,不要求拍摄点也位于遥感影像实例范围内。如果使用分辨率非常高的航摄影像,难以在1023*1023范围内满足上述条件,可以适当扩展。

(2)关于可用遥感数据源的说明:原则上,所有用到的遥感影像数据源类型(如同时用到WorldView、ZY-3、航片数据)都应采集相应的遥感影像实例。对于卫片,优先考虑经过正射处理的分景融合影像;其次考虑经过正射处理的分景多光谱影像;如果只有全色影像,则考虑经过正射处理的分景全色影像。对于航片,优先考虑经过正射处理的分幅融合影像;其次考虑经过正射处理的分幅多光谱影像;如果只有全色影像,则考虑经过正射处理的分幅全色影像。对于样点组,如果在满足上述要求的情况下,可以用一个一致的范围裁切遥感数据,只裁切一次;如果难以用同一个范围裁切,则分开裁切。

(3)裁切后的遥感影像实例的数学基础,与遥感影像数据源的数学基础相同。

(4)如果裁切范围位于多幅影像拼接区域,只以照片中主体地物所在幅的影像为数据源,移动裁切框但尽可能使拍摄点位于有影像的部分进行裁切;确实难以保证拍摄点位于影像区域的,使其包含在裁切区域内的空白区并进行裁切;如果连照片中主体地物都难以在一幅影像中反映,从经过拼接处理的标准分幅DOM中裁切。如果从标准分幅DOM裁切也遇到上述前两种情形,参照处理,遇到上述最后一种情形,放弃遥感影像实例裁切,保留地面照片信息,待有条件时再补充。

2、航空影像作业流程及其技术指标

作业流程

采用数字摄影测量立体作业模式的一般作业流程见图。

数字摄影测量立体作业流程

单片微分纠正作业流程

三、生成底图

1、作业流程及步骤

(1)技术流程

数字普查底图

数字普查底图制作流程图

(2)作业步骤及要求

普查底图首先需要准备数据,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用不同的产品模式进行普查底图制作,也可同时选用两种模式进行组织生产。

2、数据准备

(1)正射影像或经粗纠正影像

以任务区、分幅或分景为单元,经过粗纠正的影像数据或按照《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技术规定》制作的全色及多光谱的单景(单片)正射影像或分幅正射数据检查是地理国情普查底图否数据整理组织根据作业单元裁切拼接数据数据符号化,返出注记,标注外业调查信息调整符号及注记制作符号库或模板图廓整饰纸质打印出图正射影像(或经粗纠正影像)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专题数据经过整合提取的预处理数据)影像数据。

(2)地理国情要素数据

以任务区、分幅或分景为单元,按照《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和《地

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制作的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包括道路、构筑物、水体、地理单元以及上述类别中需外业调查内容。

(3)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以任务区、分幅或分景为单元,按照《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和《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制作的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房屋建筑(区)、道路、构筑物、人工堆掘地、荒漠与地表、水域以及上述类别中需外业调查内容。在地理国情要素与地表覆盖分类数据采集之前进行外业调查,其底图制作则不涉及前两项内容,可以按照任务区、分幅或分景为单元,准备相关整合处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必要的专题数据。

四、外业部分

全球卫星GPS定位技术的应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全方位定位系统,以无线电卫星导航为基础,进行全球的实时定位勘测定位,拥有很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

外业调查工作中,可以利用 GPS 定位设备,结合数字普查底图做以下工作:

1)记录外业工作行进轨迹,作为外业调查的工作依据和元数据基本来源。

2)对遥感影像解译样本采集的数据进行定位。

3)准确定位自己位置,为准确判读底图提供位置依据;新增或变化的图斑或要素,在底图影像上可以直接定位的,为图上标绘提供位置依据。

结束语

总之,加快我国测绘和地理信息发展和测绘强国建设步伐,可以提升建设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的能力,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壮大,提高经济建设的保障服务能力。文章对地理国情监测与测绘高新技术做了简要的论述,希望可以对于我国社会科学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维森.地理国情监测与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转型升级[J].地理信息世界,2013,(5):11-14.

第2篇:遥感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航测;遥感技术

中图分类号:TP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

航空摄影测量[ aerial photogrammetry ]指的是在飞机上用航摄仪器对地面连续摄取像片,结合地面控制点测量、调绘和立体测绘等步骤,绘制出地形图的作业。

遥感是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获取其反射、辐射或散射的电磁波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地震波等信息),并进行提取、判定、加工处理、分析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测量高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油气长输管道勘察设计的测设手段得到了迅速发展。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作为现代测绘技术的先进代表和大范围内采集地形原始数据最理想、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已成为我国长距离、大口径、高压力的油气管道测设中最主要的地形数据来源之一。航测与遥感技术应用在长输管道线路设计中,对改进长输管道测设技术和能力、提高工程设计质量以及推动长输管道测设新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在设计中应用航测与遥感技术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管道总体走向为由北向南、由西向东,东至浙江、上海,南至广东、广西,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浙江、上海、湖南、江苏、安徽和香港共15个省、市、自治区,线路总长约8600km,设计输气能力300´108m³/a,是一条连接中亚进口气源、国内塔里木气田、准噶尔气田、吐哈气田、长庆气田和沿线中西部地区、华东、华南、长三角、珠三角等用气市场的重要能源通道。该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满足快速增长的天然气市场需求,提高我国清洁能源利用水平,是构筑我国油气战略通道的重要工程。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大口径高压输气管道工程,作为我国战略性能源工程,建设人员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决定全线引入航测与遥感技术作为管道线路设计的辅助手段,发挥航测与遥感技术优势,提高设计质量,减少设计人员内外业反复工作量,缩短设计周期,为西气东输二线建设提供优质的设计服务。

在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航测与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线路设计的工作中。作为线路选择和优化的辅助工具,遥感技术主要通过影像图片和数字高程信息实现其辅助功能。

在利用遥感技术之前,设计人员首先根据地形图确定管道的拟定路由,然后根据拟定路由的中线坐标确定航测路线,待影像图片和数字高程信息拍摄、测量完成后对图片进行纠正、裁剪、拼接等处理,最后由线路设计人员应用软件在处理好的影像图片上添加带有坐标的线路文件,对拟定路由进行优化,实现其辅助功能。

3 航测与遥感技术的优势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全线采用了航空摄影测量的手段获得遥感图像和地面高程信息,遥感图像为真彩色全波段图像,分辨率0.5m,地面高程信息精度为每1m一个高程点,这些遥感资料经过GIS手段构建模型,服务于选线工作。作为管道设计的新技术,遥感技术具备以下优点:

a时效性较强。由于传统地形图绘制时间多在上世纪50-90年代,存在区域性更新及更新速度慢的问题。然而近三十年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三十年,各地方经济随之发展,人口增加,县、市、镇、村的规模扩大,河湖、交通线等地物都发生了变化,单纯依靠年代久远的地形图经常造成线路选择的失误,造成没有必要的反复工作量。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所用的遥感影像图均为线路设计阶段拍摄航空遥感图片,其反映出的地物信息均为最新的信息,时效性非常好,从而在保证设计准确性的同时大大减少了线路设计人员的内业工作量。

b 视觉效果更直观。选线时,同地形图、行政区图、交通图等传统地图相比,遥感的真彩色影像图视觉效果更加直观、准确。传统地图只能依靠各种抽象的图例、颜色、线条等表示地形地物,而真彩色影像图以照片的方式把地物呈现给设计人员,地物清晰、具体、直观,容易判别。

c 不受地形限制。选线时,由于地形的差别,山区地段选线比平原段要困难得多,在新疆、甘肃、宁夏等高寒地区,人迹罕至,选线人员到达线路位置的难度非常大甚至存在安全风险。在传统的选线模式下,由于地形限制,大型河流穿跨越工程、隧道工程确定穿越点、隧道入(出)口的选择都存在难于总体把握和全面考虑的问题。遥感技术利用航测的影像图片和数字高程可以打破地形的限制,使选线人员可以在不亲临现场的情况下获取拟定线路方案所需的地形地貌信息,从而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同时大大减少了线路设计人员的外业工作量。

4 航测与遥感技术需要改进的问题和建议措施

作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设计工作应用的新技术,航测与遥感技术在与线路设计的结合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a航测与遥感技术受天气的影响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全部的遥感图像都需要在飞机上拍摄出来,天气情况对机的飞行和遥感图像清晰度都有很大影响,对于春季沙尘天气,夏季雷雨天气,冬季风雪天气,这些都会延误遥感图像的拍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设计的进度。

克服天气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措施可以采用,第一,采用航天遥感方法拍摄的卫星图片避免航空遥感受天气的限制,以遥感图像时效性为代价确保工程进度;第二,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选取最佳航测季节,及时关注航测区域的天气预报,选取晴好天气有计划的提前开展航测工作。

b航测与遥感技术航带宽度问题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遥感图像的宽度为管道中线两侧各600m,如果在遥感图像拍摄完成后再发生改线幅度大于600m的情况,就需要进行现场人工测量来获取数据,因此遥感图像有限的宽度对线路的选择存在束缚。

发生超出航带宽度改线主要是原因:

 城镇规划范围、土地资源利用的调整速度过快,环境敏感区域级别变更。

 地下特殊地质结构、重要历史文物等在现行勘察规范不能完全满足工程前期需要。

建议在线路设计的各个阶段注重和地方相关部门结合与沟通,同时在设计工作前期针对特殊地段,特殊情况应提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勘察工作,在局部可做加宽航测带方式处理。

c航测与遥感技术费用高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采用的是航测与遥感技术,利用飞机在飞行过程对中线两侧拍摄遥感图像,由于安全要求较高,此项工作必须委托专业的测绘机构来完成,需要花费高额的费用来完成遥感资料的获取工作。同时航测带宽度也是影响最终费用的因素之一,传统测绘方式多为管道中心线两侧各200m。

对于航空器费用高的问题,建议可采用相对廉价的航天遥感技术。即采用人造卫星代替飞机拍摄遥感图片或更为廉价的航空器遥感技术,如高空气球、无人机。这样在时效性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节省大笔费用。针对航测带宽的问题,需要大量的工程经验积累以及经验丰富的工程专家技术把关。同时可考虑根据地形地貌难度区域性划分航测带宽度的方法降低航测费用。

5结语

航测与遥感技术作为近年来引入管道设计工作的新技术,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的选择提供了很大帮助,不但为设计工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而且对一些不易地面踏勘观测的地形地物从俯瞰的角度给出了清晰的表示。因此,航测与遥感技术在以后的管道设计工作中还有很大的利用空间,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实践,使其更好的融入到设计工作中,发挥更大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 1 ]汤国安,张友顺,刘咏梅.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 2 ]樊红,詹小国. ARC / INFO应用与开发技术[M ].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 3 ]梅安新.彭望琭.秦其明.刘慧平.遥感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 4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3篇:遥感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 铁路 地质勘察 综合勘探

中图分类号: F53文献标识码: A

1 综合勘探技术概述

综合勘探是指依据工程的地形、地质复杂程度, 工程类型, 工程规模的大小和勘察阶段的技术要求, 合理应用遥感、地质调绘、物探、钻探、原位测试、土工试验等地质勘探方法, 用最佳的方法组合使用, 密切配合,取长补短, 获取多性状地质信息, 通过相互验证和综合分析, 提高地质判别的准确性, 达到提高勘探质量、缩短勘测周期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最大限度的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适用的基础地质资料。

综合勘探手段包括: 遥感地质判释、地质调查测绘、综合物探、原位测试、钻探、轻型勘探( 触探)、挖探、综合测井、岩土室内试验、水文地质试验、资料汇总与综合分析等。

1. 1 遥感

遥感技术应用于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主要是利用遥感图像判释获取沿线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水文地质等信息。对铁路勘测中常见的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现象都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加以分析和判断。

遥感技术最大的特点是视野广阔、影像逼真、信息量丰富; 可放大使用而不影响其精度, 通过一种比例尺的遥感图像, 可以做多种比例尺的地质图; 可全天候地室内反复判释, 对测区进行整体到细部的观察, 其工作区域具有全局性, 判释得出的信息具有指导性。利用遥感判释成果指导工程地质调绘, 可以充分发挥遥感技术宏观性、直观性的优势, 提高地面调查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减轻地质调绘的工作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遥感资料还可以与物探资料结合, 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现在, 遥感技术已经和GIS、GPS 技术结合, 实现了对遥感资料的自动解译、综合成图、数据量测、建立数据库和评比分析等,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1. 2 物探

物探方法包括电法勘探、弹性波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放射性勘探、地温勘探、孔内勘探等。物探是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具有勘探方法多、勘探深度较随意, 易于大面积施测, 可进行点、线、面相结合乃至三维勘探的特点。充分并合理利用物探, 能提高地质勘探的宏观控制水平, 减少钻孔布置的盲目性, 提高钻孔利用率。

1. 3 原位测试

工程地质原位测试技术是在现场直接测定天然岩土体力学性能的各类测试方法的总称, 包括载荷试验、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预钻式旁压试验、扁板侧胀试验、应力铲试验、现场直剪试验、岩体应力试验等。因其能在勘察现场对岩土体直接进行连续测试, 完全避免采取或切制岩土样品过程中对岩土体产生扰动影响, 更能直接有效、快速地测定岩土体力学参数。原位测试是勘探与测试相结合的方法, 测试结果与岩土体原始应力状态接近, 具有高效、连续、重现性好的特点, 不会产生漏层。其费用也远低于钻探、取样、化验的传统方法。

1. 4 工程勘探

钻探是地质勘探中最常用、也是极其重要的手段,通过钻孔提取岩土芯, 能较直观地了解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体的风化破碎程度、土体的软硬性质、地下水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分布范围, 并通过岩土、水的取样实验、孔内的原位测试、物探综合测井、水文地质试验、地应力测试和瓦斯压力测试等工作, 获取满足设计和施工需要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及各种参数。

钻探孔位的布置及要求必须在进行详细地质调绘和必要的物探工作的基础上进行, 对地质调绘和物探进行验证和确认, 同时又可以指导和修正以上两种方法。

对较深钻孔进行物探测井或孔内测试工作是重要的和必须的, 既能提高钻孔利用率和分层准确性, 又能充分发挥综合勘探的作用, 提高地质勘探质量、水平和效率。钻孔孔内测试包括水文试验、综合测井、孔内CT、地应力测试、瓦斯测试等。

2 铁路综合勘探技术应用原则

铁路勘察工作量大, 勘察质量要求高, 必须根据地形地质复杂程度、工程类型、建筑物规模和特点、地层结构、岩土特性、场地条件, 结合勘测阶段, 在地质调绘的基础上, 以最佳的组合方式, 应用遥感、物探、钻探、原位测试、土工试验等多种地质勘探方法, 通过综合分析和相互验证, 取得真实、准确的工程地质资料, 以满足铁路设计及建设需要。

铁路建设对工程场地区域稳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踏勘阶段, 应从区域地质稳定性角度参与线路方案的比选, 在研究分析既有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遥感技术和地质调绘的全局性、指导性作用, 利用航片、卫片进行地质解译, 结合现场重点调查, 为方案选择及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工程地质资料。对控制线路方案的越岭、河谷、不良地质、特殊岩土、长大隧道、大河桥渡等重大工程地段, 应充分发挥遥感和物探作用, 采用以遥感和综合物探为主,辅以必要钻探、测试的综合勘探技术, 查明重大地质问题。

初测阶段应充分利用航片、卫片资料进行地质解译, 并在大面积地质调绘的基础上, 合理选用综合物探和原位测试等有效方法, 配合钻探及测试工作, 评价其对线路方案及工程的影响, 避免因遗漏重要的工程地质问题而造成线路方案决策上的失误。地质特别复杂地段应开展加深地质工作或专项地质工作, 需要深孔钻探的必须安排深孔钻探。

定测阶段以钻探、挖探以及相应的原位测试和试验等为主要手段, 配合必要的物探工作。对于岩溶地区、采空区、给水水源, 以及需要判明断裂构造、破碎带、滑动面、软弱层、基岩界面、岩层界面、隧道围岩分级、风化层厚度等, 应采用物探与钻探相配合的方法。对第四系地层黏性土及砂类土地区的桥梁、大型房基、软土地基、松软地基等工点, 应采用原位测试与钻探配合的方法。对地质条件复杂的长大隧道, 必须在综合勘探基础上, 对洞身进行必要的钻探, 包括深孔钻探,确定地质条件和施工方法, 保证隧道质量和施工安全。

3 铁路综合勘探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科学应用综合勘探技术, 提高铁路勘察质量和效率, 关键是根据不同地质条件、不同勘测阶段,选择合适的勘探组合, 坚持点面结合、间接推断与直接验证结合、钻孔取样离位测试与原位测试结合、物探与钻探结合的原则。并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充分收集和分析现有资料是了解区域地质情况, 明确工作重点, 节省勘察工作量的重要手段。

勘测准备阶段, 首先要尽量收集既有资料, 了解测区的地形、地质条件以及环境条件, 包括以往在该地区进行勘探的成果和经验教训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 选定综合勘探的方法。

(2)前期应高度重视遥感指导下的地质调绘、工程地质选线工作。

遥感工作在时序上应先于其他勘探手段。充分发挥其宏观性、全局性的优势, 提高效率, 减少勘探布点的盲目性, 降低勘探工作量。

(3)强调综合分析的工作理念, 不断提高综合分析水平。

综合勘探与综合分析是密切联系的, 对各种资料综合分析所做出的正确判断是综合勘探的核心。

在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 采用综合勘察方法,达到提高质量和勘探效果的目标, 关键是要综合分析。综合分析需要贯穿整个勘察的全过程, 无论是在准备阶段、勘探实施阶段, 还是勘探成果的整理与应用, 都应注重综合分析, 才能提出各种勘探手段的合理组合,在实施过程中有效地发挥综合勘探的优势。不同的勘探方法所获得的各项工程地质资料, 必须进行综合分析, 才能更好地满足工程设计所需要的定性或定量评价。同时, 充分利用不同勘探与测试成果的对比, 找出不同方法所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总结出区域综合勘探的经验。通过对成果的综合分析对比, 可以总结出区域工程地质的宏观规律。

(4)推广应用综合物探、原位测试技术, 发挥其现场测试、连续测试和高效的优势, 对符合测试条件的地段, 应优先采用。

(5)提高钻孔综合利用程度。钻探要为进行孔内物探和水文地质测试等工作创造条件, 钻孔直径、孔深、钻进方法等应满足孔内物探和水文测试要求, 做到一孔多用。岩溶发育地区的墩台, 应在钻探的基础上辅以物探方法确定岩溶形态。

(6)采用先进钻探工艺, 提高钻探进度和岩心采取率。

在铁路勘察中, 钻探工作量大, 岩土取样量大, 为保证钻探质量和取样质量, 应采用高速钻进、斜孔钻进、双层单动钻进等钻探方法, 以及薄壁取土器、活塞岩心管等取芯工具。

参考文献

第4篇:遥感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连云港县级海域;动态监管能力;海域动态监管系统;遥感;测量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65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0-0189-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0.092

1 建设背景

1.1 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系统

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是依据《海域使用管理法》建立的重要业务系统,系统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监视监测等多种手段,实施对近岸海域开发活动的监视监测,及时为海洋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支持和信息服务。该系统从2006年开始建设,2009年启动业务化运行,至今已建立3个国家级业务中心、11个省和49个市级海域动态监管中心,成为我国海洋管理领域节点最多、网络覆盖面最广、与行政管理结合最紧密的业务系统,为海域综合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1.2 县级海域动态监管能力建设的意义

县级海洋主管部门是海域综合管理的最基层单位,承担着大量与民生关系密切的养殖用海审批、重点用海项目受理审查和监督管理等职能,管理责任重大。强化县级海域动态监管是国家海域动态监管业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国家、省、市级动态监管机构的拓展和延伸。随着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简政放权不断深化,县级承担的管理任务将越来越繁重,县级海域动态监管工作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势在必行。

为推动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全覆盖、立体化、高精度海域动态监控体系,切实加强海域使用全过程监管,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整体联动,国家海洋局于2014年全面启动县级海域动态监管能力建设项目。全面开展县级海域动态监管能力建设,是落实“五个用海”要求、全面深化海域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海洋管理科学决策、提升海洋综合管控能力、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 连云港县级海域动态监管基本情况

自海域动态监管系统运行以来,连云港市海域动态监管工作水平一直位于全国地级市前列。2007年,连云港市本级就启动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系统建设工作,投资近400万元完成了监管中心的硬件建设,成立了独立编制的海域动态部门,确保了业务化运行的正常开展。在完成市级建设之后,2009年所辖连云区、灌云县和灌南县相继成立了具有专门人员编制的“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中心”,壮大和完善了市、县两级动态监管队伍,县、区级中心全部参照市级标准完成监管中心的硬件建设。通过硬件的不断完善、工作思路的不断创新、业绩成果的不断积累,连云港市在2009年、2012年、2014年连续三次被评为“国家海域动态系统运行优秀单位”。

2.1 工作现状

2009年连云港率先启动县级海域动态监视监测体系建设,完成了4个县、区级的海域动态监管三级业务机构。其中,3家为经编办批准单独成立的机构,新增编制12个;1家与区海监大队合署办公,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各监管中心均配置了与测绘、海洋、计算机等专业相关的技术人员。

2.2 业务开展

县、区级有效地开展了统一配号、围填海计划台账、海域使用统计、县级海洋功能区划修编等业务,实现了与海域行政管理的紧密结合。同时开展区域用海项目投资效益评估,对科学制定围填海规划、适时适度调节近岸区域的用海方向和规模,为管理部门科学引导近海开发提供了决策参考。

3 连云港海域动态监管县级能力建设的重点

在县级海域动态监管能力建设过程中要遵循“统一设计、统一政策、统一管理、统一设备、统一软件、统一运行”的原则,以保持系统的专业性、稳定性和完整性,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展建设。

3.1 常规监测能力建设

常规监测能力建设主要为满足县级海域空间资源监测、海域使用现状核查监测等常规监测业务开展。根据海域使用的实际情况,按照分类型、分区域的网格化模式,综合考虑各县区视频监控点布局,重点从海岛开发与利用、港口开况、区域用海规划实施情况、重点用海项目进展情况、侵蚀岸段变化五种类型,部署新的远程视频监控点,通过整合新建及已有的,实现对全市212公里海岸线的实时监视监测,并建立远程视频监控综合展示系统,国家、省、市、县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该系统可实时掌握辖区内各监控点信息,对各种违法用海事件及突发事件及时做出科学决策。

3.2 应急监测能力建设

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指为满足县级海域使用应急监测、应急通信、应急指挥等需要而配备相关设备,对县区中心配备海域动态监控指挥车。海域动态监控指挥车应至少配备车载视频采集系统、移动数据传输系统、车载视频会议系统等,并具备以下功能:

3.2.1 外业数据采集。主要是通过车顶摄像云台对车辆周围360°环境的实时监测,采集海域监测高清视频。

3.2.2 数据处理与管理。在监测现场可通过海域动态专网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辅助现场办公。

3.2.3 移动数据传输。利用3G/4G设备和无线基站接入终端,将现场与海域主控室的视频、图像、语音等进行双向传输。

3.2.4 车载视频会议传输。通过应急指挥监控平台,可与主控室实时召开视频会议。

3.2.5 综合应急指挥与保障。实现对外业监测设备和人员作业的保障,并可作为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

3.3 信息处理能力建设

为满足监测数据处理、制图、监视监测成果编制、海域使用权证书统一配号、证书打印、扫描、上传等日常办公等,各县级在现有软硬件基础上,配备海域动态监管业务应用软件和通用地理信息处理软件。

3.4 基础数据体系建设

基础数据体系建设旨在为满足海域使用行政审批、辅助决策、专题评价成果制作等需要而开展的海域管理背景信息库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3.4.1 基础数据建设。主要包括海域使用权属核查、公共用海调查、海域资源环境数据库、涉海规划数据库和海域基础地理库建设五方面内容,由省、市、县三级海域管理部门共同开展。主要利用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数据整理模块,补充录入权属数据并核查更新问题数据,统一转换坐标系;收集整理各类公共用海数据,建设并提交公共用海数据库;配合国家业务中心建设海域资源环境、涉海规划和海域基础地理本底数据库。另外,将全部围填海竣工验收项目从项目批复、立项、施工过程的监测报告、竣工海籍测量报告等纸质和电子版进行单宗归档,为海域使用的事中、事后监管提供依据。

3.4.2 精细化监测数据处理。由省级统一组织各县级对全省的区域用海规划、重点用海项目、海域使用情况等开展海域三维全景数据采集,通过三维推扫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建立三维全景业务平台,对重点区域进行三维全景直观展示;通过海域无人机对区域用海规划、重点用海项目等开展航拍并进行数据处理,直观展现区域用海、重点用海开发利用情况。

3.4.3 成果数据分析挖掘。为充分发挥县级海域动态监管业务运行中数据的效用,各县级中心通过挖掘和加工监测数据,编制分析研究报告,逐步提升县级分析评价水平,为海域管理部门决策参考提供依据。重点是开展区域用海、围填海项目效益评估监测,重点对围填情况、企业进驻情况、投入、产出等情况进行监测及数据分析;分析提取全省各县级海域使用统计情况、海域使用现状等数据,编制海域分析评价报告;利用无人机、地面监测、远程视频监控等监控手段对疑点疑区进行提取与分析,形成相关分析报告。

3.5 专线传输网络建设

为满足县级海域专网数据传输与网络信息安全,购置相关网络交换机、下一代防火墙、线路加密设备、网络终端准入、病毒防护软件等设备,完善升级海域动态网络专线。同时,为实现近岸海域动态专网无线信号的有效覆盖,满足移动监测需要,可新建相关无线通信基站。

3.6 省、市配套运行保障环境能力建设

为确保县级系统建设能够与现有国家、省、市系统的有机衔接,在省、市两级节点开展监视监测、网络通信、应急指挥、视频会商等设备的补充、升级以及机房运行环境的保障建设,并委托开展系统软件开发、硬件设备集成、基础数据建设技术服务,开展全省的系统总集成,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监测数据的上下联动和应急指挥的统一调度。

3.6.1 网络环境保障。省、市级为保障各县级节点用户能够快速、高效、实时访问调用省、市节点相关应用软件系统,同时满足国家配发省、市节点相关IT硬件设备的使用环境要求,省、市节点需要优化改造现有机房配套设施,规范机房物理环境,添加机房不间断电源系统、消防系统、监控安防等系统。通过改造,扩大机房使用空间,改善能耗效率,增强对机房环境的管控能力,保障全省各级海域动态监管业务系统高效、可靠、稳定运行。

3.6.2 业务平台保障。为保证全省海域动态监管系统的专业性、稳定性和完整性,保障全省县级能力建设中所形成大量的海域动态监测数据、卫星、航空遥感监测数据、远程视频监控数据等发挥更大的作用,我省整合已有的海域动态监视监测数据中心、海岛三维展示系统、海域无人机三维立体监管平台等,打造江苏省海洋综合管控系统,实现统一平台、统一界面、单点登录、二三维联动,并深入挖掘已有的海域数据、监视监测数据、岸线数据等,增加围填强度、岸线占有率等分析模块、海域使用管理等业务模块,减少人工计算的复杂性,为管理部门科学编制规划、分配用海指标、科学决策等提供依据;完成重点区域、海岛的三维实景展示,为江苏省海域综合管理提供决策支撑。

4 结语

第5篇:遥感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精品课程;中国地理;课程流域系统;培养创新性人才

一、课程教学理念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理”课程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参与和师生互动,以学生为本,重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因此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引导学生关注事物发生的起因和过程(why and how),留给学生探究性思考、参与和交流的空间,强调支持与引导。

1、“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理念

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教师都承担着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历史责任。我国长期以来,本科生科学研究主要是通过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生产实习等教学环节,及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中国地理”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教师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给予启蒙,以学生能够进行自主、主动及课外学习、研究提供思维空间和操作平台为己任。创新思想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探索,初步建立起了以中国地理课程为载体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主要是依托教师项目和本科生研究课题,吸收并指导本科生研究中国地理问题;通过建立本科生科研实践数据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实践环境和条件,在此基础上指导并资助学生撰写论文,从而实施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过程。

2、“流域系统”理念

借用地理中“流域”的概念,将“中国地理”的教学过程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部分,能量(能力)和物质(知识)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流动和传输。与流域中水的流动方向不同,能力和知识在流动的过程中越来越趋于高处,这是因为能力和知识会随着教师的传授、学生的消化及师生间的互馈有所提高和积累(图1)。上游主要体现了教师的储备过程,即教师对课程与教材的设计能力。中游主要体现了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教师讲解与学生提问之间的反馈,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分析能力等都有所提高。下游主要体现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学生通过学习后的实践研究与创新活动,获得高于课本、高于教师传授的知识与能力。多数课程教学止于上游、中游的教学目标,而“中国地理”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还关注下游,将教学过程贯穿、延展至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建设的成效不仅仅体现在教材建设和教师能力的提升,而且还体现在学生能力的提升。

3、“多源信息-多教学环节-师生双向反馈”理念

“中国地理”课程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多源信息-多教学环节-师生双向反馈”教学模式。“多源信息”是依据“中国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交叉性和实践性四个特征,利用地图、影像、录像、文字、数据、实景等多源信息设计的教学环节。“多教学环节”是指依据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有机结合,利用多种媒体设计教学环节,包括讲课内容、学术报告、讨论辩论、作业、面试、CAI、网络教学以及实习等,

二、“中国地理”课程的上游建设

课程建设的上游是整个流域系统中最初“施动者”,是整个流域的原动力。通过建设一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依靠全体教师的能力编制立体化的教材,并设计操作性强的教学大纲来实现。

1、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具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实施者,拥有一流的学者专家型的教师梯队是形成精品课程的关键。某种程度上说,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师行为,是教师的学术造诣、科研背景、教学技能、人格魅力的综合体现。培育、扩大“精品”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由于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覆盖度、创新能力和师德风貌直接决定着课程的质量与水平,因此课程建设也是教学名师队伍建设。名师可以凝聚成一个高素质的人才组合中心、高水平的学科中心、成果卓著的科研中心,可以支撑起一个著名的课程。

“中国地理”精品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和优势:第一,围绕课程规划、教材编写、课程讲授、课程网络建设等具体任务,优化组合教师团队。分别由院士、教授、副教授、讲师和研究生助教相互衔促进学生感官和多种能力的训练。“师生双向反馈”则是依据师生互动原理,在教师传输教学信息的同时,即时通过各种教学环节接收学生反馈的信息,再反馈于学生。通过不断地双向反馈,在互动中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从而在有限的课时下,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也为教师发掘学生潜力和进一步的重点培养学生提供条件。接完成各项任务,实现老中青相衔接的主讲队伍,形成纵横交织的稳定的教师队伍。第二,教师队伍结构优化与课程综合性特点相适应,坚持“取长补短”,形成群体优势。教师学缘结构:本校培养的教师占1/3、其他高校引进的教师占1/3、科学院和政府引进的教师占1/3,实现多学缘交叉渗透,优势互补。专业结构上,教师研究方向分别为自然、人文(经济)、GIS等多学科,与课程性质相符,形成综合优势。第三,教师个体能力建设与课程区域性特点相适应,坚持“扬长避短”,形成个体优势,其中有突出贡献的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国家教学名师。

2、立体化的教材体系建设

为落实教育部提出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的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启动“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这是推动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举措。精品课程教材应该是我国同类教材中水平最高、在世界上是先进的教材。立体化的教材不仅要体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而且具有系统和互补性的作用。

“中国地理”精品课程的教材建设以纸介质教材为主,配以电子教材。组织出版了“教科书-电子教案-教学软件-地图”的立体化核心教材:主编有《中国地理教程》(北京高教精品教材)、《中国地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地理电子教案》、《中国自然地理多媒体教学软件》(光盘3张)和《中国地理图集》。“十一五”国家规

划教材建设中修编《中国地理》和《中国自然地理》,新编《乡土地理教程》。此外,还主编《中国区域地理》丛书(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共34本)。

3、操作性强的教学大纲编制

“中国地理”课程属于区域地理学,是本科地理的核心课程之一,属于专业基础课,具有上承部门地理、下启专业课程的“枢纽”地位,承担着地理国情教育和培养地理师资的任务。我们从三个层面设定课程培养目标,(1)知识方面:理解中国区位及其意义;掌握中国地理环境特征与结构;认识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的基本过程;了解中国区域划分以及分析典型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2)态度与情感方面: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关心祖国和家乡的生存与发展,结合切身体会思考国家建设的相关问题,建立服务国家的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3)学生能力与技能方面:培养学生遥感图像的判识能力、地图分析能力、区域综合分析能力、区域问题发现能力、区域创新思维能力和区域地理描述能力等。

“中国地理”精品课程的内容改革始终贯穿“区域+综合+可持续发展”,经历了整合、综合与结构优化过程。课程体系贯穿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地理结构-地理过程-区域综合分析”;依据区域性和综合性,通过区域综合地理和综合地理问题精选内容,实现综合;依据认知规律优化课程的三篇结构:总论、分论和专论;依据国家需求优化课程的章节结构,例如加强自然灾害与防治、土地退化与生态建设等章节设计;依据区域地理学科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大实践环节的课时。依据“整体与局部”、“过程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思想设计课程模块。从课程内容讲授的逻辑性设计知识模块,从课程学习的认知规律设计类型模块。

三、“中国地理”课程的中游建设

课程中游的建设在整个流域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中间环节”,联系着上游和下游。中游的通畅无阻是整条河流平稳流淌的关键,也是进行能量(能力)和物质(知识)传播和增值的主要阵地。中游的教学过程要用多样化的教学环节、有效的教学方法和优质共享的教学资源,来完成课程内容教学。

1、课程内容建设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精品课程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丰富性,既包含本学科基础的、经典的知识,又要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中国地理”课程具有在自然、人文和信息技术基础上的高度综合性。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们力图体现出地理学科的思想精髓和知识与技术基础,例如其中的“区域分析”具有在传统地图与现代遥感、GIS等方面综合集成的优势,使地理国情、区域研究和开发紧密结合,形成了集知识性与基础性、前沿性和时代性、思想性与实践性于一体,教学与科研结合的体系。课程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篇。

上篇:中国地理结构,讲述地理区位及其地理意义(运用遥感图像)。运用大量地图,分图层表明中国地理结构,包括:地貌结构、水热结构等自然结构;人口分布、土地利用结构、城市群等社会经济结构。认识中国地理结构,是课程的基础也是重点部分。其中难点是如何综合地认识中国地理结构和各地理要素结构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解决的:一是以遥感图像为基底,分图层阐明中国的地貌结构、水热结构等自然结构和人口分布、土地利用结构、城市群等经济结构,再进行图层叠加,形成对地理结构的综合认识。二是着重分析“青藏高原隆起”、“胡焕庸人口分界线”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中国地表结构特征形成的影响,从而建立各地理要素结构间的关系。

中篇:中国地理过程,是重点和难点,涉及若干学术前沿问题。阐述中国自然环境的演变过程,中国的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土地退化及生态建设问题;水灾、地震、旱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中国城市化与经济格局变化。这部分的难点有两个:一是涉及若干学术前沿问题。我们主要通过专题报告和讨论等方式理清思路,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模拟区域地理过程。二是如何综合地认识中国地理过程和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关系。我们以人地关系为主线,针对综合性问题设置专题,重点论述中国的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土地退化过程,水灾、地震、旱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过程,城市化过程等,提升学生的综合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下篇:区域综合分析,是应用部分,在地理区划的基础上,选择国家开发和建设区、热点区、科学研究深入的地理区为重点,着重分析区域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中的资源开发问题,为国土整治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本篇难点首先在于如何认识中国地理区域划分。课程采用“百花齐放”的方式,以自然区划为基础,多角度分析各代表性的区划方案,同时留有一定思考空间,让教师和学生提出各自的观点。其次难点还在于如何通过典型区域的综合分析,让学生获得综合分析的能力。不仅要在课堂上讲深、讲透典型区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开发问题,而且运用CAI和资源库,“多源信息一双向反馈”,按区域进行分组,开展各区域的研究并报告分析结果。

2.教学环节与方法改革

精品课程的教学应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要根据学科特点选择多样化的教学环节和方法,要在最大范围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中国地理”精品课程建设根据以下三点进行教学方法设计:一是区域、综合、渗透和实践四性特征结合;二是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有机结合;三是师生互动。课堂讲授方面:以主讲为主(电子教案与板书相结合),部分CAI辅助。并且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多源信息-多教学环节-师生双向反馈”教法、“珍珠-项链式”教法、“CAI”教法、“合作-讨论式”教法,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1)“多源信息-多教学环节-师生双向反馈”教学方法

“中国地理”精品课程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摸索出:通过讲课、CAI、学术报告、展板、面试、笔试、实习、作业、讨论等多种教学环节,以及口授、地图、遥感、文献、视频、实测等多种来源信息,在师生相互交流、反馈和互动中完成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珍珠-项链式”教学方法

在教师引导下,将每个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创新点比作“珍珠”,通过摄像集成,有机地串连成集体学习成果(项链),以电视讲演等方式再现于课堂。“珍珠一项链式”教学的核心是:创新能力与互动教学。基于互动教学的基本宗旨,设计并实践了“印证-扩展-重组型”、“搜索-凝聚型”和“知识创新型”三种类型的“项链式”教学法。

知识重组是将现有已存在的信息,依据用户自身的需求,按照一个新的秩序重新组合的过程。但是这个转换过程不是简单的复制,也不是已有信息的无序调整,而是学生获取信息,按照研究目的进行取舍,加工信息

并加以创新的过程。这是“项链式”教学法的初级要求,符合学生认知的基本规律。凝聚有两层含义:聚集和浓缩。学生可走进社会,广泛采集某一区域的有关信息,再将其收集起来,进行浓缩,提取出区域的主要特征,反映人一地互动关系及关系的变化。这种教学模式可全面锻炼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社会调查)、信息采集能力以及信息加工能力。这是“项链式”教学法的中级水平。Littlewood将学生自主学习定义为“学习者不依靠老师而使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中国地理”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堂讲授及自主学习,可以掌握区域的基本知识。但是,仅达到这个层次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要使学生会运用这些区域知识,分析当前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区域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指出区域发展之路,这样才能知识创新,学以致用。因此知识创新是“项链式”教学法的高级水平。

(3)“CAI”教学方法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开发与研制适合大学课程的教学软件,以及如何高效地使用这些教学软件成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地理”课程从1998年开始在教学软件开发的同时进行CAI辅助教学,现已形成有序又有效的教学方法,减少了1/4课时,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CAI教学模式设计的核心是设计教学软件的使用方式和教学的思维方式。而教学思维方式的设计因课件内容不同而设计重点不同。由于引入了CAI,传统的教学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教学实践,依CAI使用的先后顺序和教师的作用,我们提出四种较为可行的教学关系模型。

先导模式:指讲新课前,先给学生演示CAI软件,然后由教师讲解重点。这种模式一开始就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知识空间,然后在已有的知识背景上深化难点和重点,其优势在于广泛与深入相结合。桥梁模式: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一边给学生演示CAI,一边穿插讲授新的内容。同时提出问题,给学生新的思路,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其优势是内容现势性强,更新快,课堂师生互动性强。后发模式:指教师给学生讲课之后,由学生自学CAI,然后再通过作业、讨论、回答问题或口试反馈给教师。其优势在于为学生提供了消化和升华知识的时间和余地,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增强。交互讨论模式:指学生一边学习CAI软件,一边与教师讨论或提问。这种模式将学生、教师和CAI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提高教学效率上具有极大的优势。

(4)“合作-讨论式”教学方法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纳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主动地进入感觉的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而且是主动学习、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合作-讨论式”学习模式,是经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就某一话题各抒己见,并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边交流,互相启发探讨、以寻求获取真知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模式。讨论题目要给学生留有充分发挥的余地,由此不仅练习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和思辨的能力。“中国地理”教学过程中设计的组织讨论方式有:即兴讨论方式(临近座位的学生组成微型组)、问题或作业讨论方式(分宿舍或按来源地区分组)和专题辩论方式(按专业、性别和性格差异组成小组)。

3、优秀共享的教学资源建设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电子教案、教学录像、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上网共享,这无疑会推动高校建立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环境,逐步完善支持服务规范,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高质量的支持服务。所以,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十分重要,要把最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生互动形成的课程精华搬上网络,使广大师生可以共享最优秀的教学资源,并且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借鉴,及时更新知识体系,相互沟通共同提高。

“中国地理”课程的部分资源在2000年开始在局域网运行,学生可在局域网上阅读与下载,同时建立了中国典型地区遥感影像信息系统,运行效果良好。2003年本课程作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在网上向全国辐射。2005年推出本课程网络教学版第二版,主要包括八部分:教学特色、教学队伍、课程介绍、网上课堂、学生实践、网络资源、教学评价和教学论坛。2006年9月推出课程英文版网站,以互联网为依托,开始向国内外辐射。总之,网络课程结构设计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师生交互为线索的思路,按照“谁来教(教学队伍)――教什么(课程介绍)――怎么教(网上课堂)――怎么学(学生实践)――课程补充资料(网络资源)――教得怎么样(教学评价)”的顺序实施教学过程,使学生首先对“中国地理”课程的讲授教师有所了解,然后对课程整体情况有所把握,并且能够通过“学生实践”和“网络资源”、“教学论坛”模块进行自主的学习、研究与交流,最后课程以学生评价为主、专家评价为辅,反映真实的教学水平。整个网络课程的构建,符合教学和学生认知规律,为相关教师备课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为学生自主、主动学习提供了平台。

其中网络资源模块可用于学生作业和课外阅读以及教师备课或其他研究,主要包括地理参数库、基本地图库、地理动画库、地名词典、地理文献、电子教材等八个资源库。这些资源库不仅有助于学生增强地理感性认识,还可能激发师生的原创新能力、生成新的教学内容,这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建设中应该能够从事自主的课程创造,所以说网络资源是“中国地理”精品课程建设中非常有意义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中国地理”课程的下游建设

课程建设的下游是整个流域的“归宿”,是课程的最终目的。通过教育教学过程和网络平台实现上游、中游物质的扩散(或传播)和能量的增值,实现课程的最终目标: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并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这部分强调通过开展多层面的学生实践,有效转换积累的知识和能量,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1、多层面展开的学生实践

“中国地理”课程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决定了学生实践的多尺度特性(层面)。学生实践共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的学生实践内容,它们是构成相互依存、有递进(等)关系的层次体系,缺了其中的某个环节,整个学生实践的体系结构也就不完整。

宏观层面的实践性教学:从太空看中国,运用现代卫星遥感影像(覆盖中国),辨识中国地表结构及演化特征,可以实现遥感考察,把握全国宏观地理特征。整合中国地理课程资源(1:50万中国遥感影像图和1:5万-1:20万城市遥感影像图),编制了一套“中国地理遥感图像库系统”,可直接对系统进行操作,遥看中国。通过实践训练,学生的遥感影像识别和地学分析能力迅速提高,同时可以获得综合、可视化的区域地理信息。

中观层面的实践性教学:从视频看中国,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通过采集区域地理影视片信息,并共

同观看完成实践要求作业,来理解区域人地关系和地理问题。课程实践中通过多人选择不同区域的录像,增加区域准感性认识,实现准区域考察,把握区域地理特征,从而达到较好的实践效果。

微观层面的实践性教学:从实地看中国,运用野外调查和测量技术,通过对周边区域的综合考察或专题调研,理解站立点区域人地关系和地理问题。最终把学生的技能训练方法、分组立项方法、实地调查和结果汇总形成系列成果,增强学生对区域的感性知识,激发研究创新能力。

2、全面提高的学生科研能力

研究技能的提高是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的基本方面。在“中国地理”课程建设中,学生通过生产实习、勤工助学方式参与到教师科研课题中,也可通过学生自行立项方式确定科研课题,依托科研课题,本科生可以直接参与创新性实践,并以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

教师组织并指导本科生依托国家项目确立研究选题,深入研究中国敏感区域的地理问题,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例如依托“973项目: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产范式”,指导学生9人确立“退耕还林(草)驱动力的地区差异研究”、“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贫困县变化状况及驱动力研究”以及“北方农牧交错带流域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等三组科研立项。一方面,国家项目为本科生研究课题提供了充足的专家资源和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学生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加深对研究区域的认识,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本科生以课题为依托开展科研的过程,也是学生的研究能力经历从潜在到现实,从低到高和从自发到自觉的创新过程。

为了使学生的科研活动更有可操作性,强调地理本科生的科研活动要注重从区域地理实践中获取研究信息,同时为所在校园的环境安全与建设服务。1999年开始,教师先后组织并指导本科生开展北师大校园环境安全调查与研究,持续有5届学生、数十人参加。学生公开发表数字化校园、环境安全与评价等论文5篇,并且初步建立起可供学校有关部门和学生研究、查询的北师大校园资源与环境安全数字化平台,开辟了“校园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领域。

在本科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方式上,特别注重训练学生建立区域地理数据库的技能以及编制数字地图的技能,学会运用数据库和地图来分析区域地理时空规律。其中历时15年,先后涉及40余名本科生的《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的建设,为《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出版的系统工程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建立的“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平台”,也为自然灾害的持续研究奠定基础。本科生的研究过程突出显示了能力从无到有和从低到高、从弱到强的提升过程。

在教师的指导和修改、鼓励和资助下,学生的研究成果和能力通过撰写科研报告、发表学术论文、参加竞赛及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多种渠道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在研究集成和成果发表的过程中,由于提升认识的驱动,可以产生极大的创新冲动:由于初次进入学术领域接受同行肯定评价,为更加深入思考而推动认识的升华,积累自信心;由于亲自接触更多的学术前辈和同行,受到熏陶和感染产生新的研究火花。可以说,指导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对提升学生科研能力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总结提高其已有研究成果,提升自信心,又搭建了促使其产生进一步研究的冲动和创新想法的有效平台。

五、“中国地理”课程的规划设想

精品课程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系统质量工程,它涉及到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教学管理等若干子系统。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对于创建精品课程而言,保持精品课程更难。精品课程的建设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保持其可持续性。作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必须站在国家层面上,面向国内外所有高校的课程。“中国地理”精品课程的课程规划理念是:辐射国内与国外两个教育教学市场(中、英文版本):搭建贯穿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平台,有效指导和培养学生;发挥北师大全国高校中国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单位和位居北京人才一信息.文化一科技中心的优势,为区域地理教学提供优质课程资源。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力求形成两支队伍:一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主体教师队伍;二是由专家、学者组成的相对灵活的协作教师队伍。考虑到中国地理的区域性特点,力图建立由省区高校从事中国地理教学或研究的网络教师队伍,以实现教师资源和区域理信息共享与交流。

教学内容上,进一步完善中国地理“结构-过程-可持续发展”的结构体系。目前,世界各国大都设有本国国家地理课程。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规划建立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区域地理比较体系。

教学方法上,完善多媒体软件――重点实现地理过程的可视化;建成网络课程――探索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方法体系,另外建成一个基础性的具有中国地理专业知识水平的试题库和计算机自动测试系统;利用“多媒体虚拟野外实习”尝试实现跨越中国南北或东西的“综合地理实习”;继续完善“多元信息一师生双向反馈”教学法。

教材建设上,将规划出版《中国地理教程》,做成一个附素材库的多功能教程;从国际化角度出发,编译《中国地理教程》英文版;从地域化角度出发,编译《中国地理教程》蒙文版、维文版和藏文版。

第6篇:遥感研究报告范文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已成为基本建设程序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环境影响报告书是建设项目规划、立项、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中重要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环评报告与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有明确的分工:可研报告主要关注工程本身的各项指标,并不关注工程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环评报告则主要关注工程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为解决工程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矛盾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

可以预见,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在环境影响方面,与其它工程相比,水利水电工程有突出的特点:影响地域范围广阔,影响人口众多,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外部环境对工程也同样施以巨大的影响。目前,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制约性因素,环境影响评价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在减小环境不利影响、保证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性、把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问题解决在摇篮中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笔者曾负责编制了许多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近来刚完成了山西省张峰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任务,本文以此为例简要论述环境影响评价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2.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职能

从宏观的角度来讲,水利水电工程环评的主要职能如下:

(1)调查工程影响区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状况,调查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监测环境质量现状;

(2)研究预测工程建设对当地自然、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研究外部环境对工程的影响;

(3)依据各种法律法规、标准等,制定防止、减缓环境污染的对策措施;

(4)从环境角度论证工程的可行性,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为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提供优化方案,为施工期环保设计提供依据;

(6)制定环境监测计划,计算环境保护投资,将环保投资追加到工程投资预算中,使环保措施能够实施;

(7)进行公众意见调查,沟通政府管理部门及建设单位与利益相关的群众之间的对话渠道。

在张峰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以水库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进行了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重点对水环境、水文情势、土地资源、移民生活、下游水资源利用等一些问题进行了预测评价,提出了对应的缓解措施和建议。以上都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共同性问题。

3.山西张峰水库工程概况

张峰水库拟建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河干流,水库为大(2)型,坝址以上干流长度为224km,控制流域面积4990km2,坝址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自然状态)约为4.79亿m3。建设项目分为水库工程和输水工程两大部分,坝型拟采用粘土斜心墙碾压堆石坝,坝顶长637m,最大坝高72.2m,总库容3.92亿m3,库水面积为14.36km2。水电站拟设3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90KW。设计输水渠系由总干渠及3条支干渠组成,渠道全长约145km。工程开发目的是:城市生活供水;工业供水;农村人畜饮水;防洪;发电。

张峰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3年4月在北京通过了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的审查,9月份获得批文,工程得到国家批准立项,目前刚开始施工。

张峰水库是一项典型的水利水电工程,其面对的环境问题具有代表性,因此,以它为例子,能很好的说明问题。

4.水环境保护问题

我国的多数水库都兼有向城市供水的任务,水库建成后,如何确保水质显然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水质预测及保护措施的制定是环评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水库水环境保护问题涉及到广大的地域范围,涉及到众多复杂的因素。在张峰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有关水环境问题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掌握污染源及水质现状

对库区上、下游沁河干流沿线的10多个重要城镇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了社会经济及环境状况,把握了污染源情况,收集到了大量资料。调查范围涉及坝址以上120km、坝址以下80km。

在以库区为核心布设了6个监测断面,对丰、平、枯水季节的水质进行了取样监测,监测项目有水温、PH值、DO、CODcr、BOD5、氨氮等17项,对水文情况也进行了同步测量。还收集到8个常设水质监测站的资料。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

4.2对水库水质进行了预测

根据上游地区两个县的经济发展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以2010年及2020年为水平年,对污染源进行了预测。选用95%及50%保证率的流量,利用数学模型对入库水质、出库水质进行了预测,预测了污染物需要控制的总量。

4.3进行了富营养化预测

总磷是影响水库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性因素,通过计算总磷浓度计算及类比调查,进行了预测分析。报告中分析了磷的来源,对总磷的入库负荷进行了预测,利用Dillon模型计算了库水总磷浓度。对临近两座已运行了40多年的大型水库进行了调查。综合各种条件,对水库发生富营养化的可能性给出了结论。

4.4对水库下游河道水质进行了预测

水库的兴建将会大大地改变下游河道的水文情势,引起河道水质变化。基于对下游社会、经济、环境的调查,预测了2010年、2020年下游河段污染物排放量,利用一维河道水质模型,预测了枯水年、平水年情况下水质变化,为下游地区制定水环境保护目标提供了依据。

4.5制定了水环境保护规划、提出了明确的保护措施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了水库上游地区水环境保护规划。划分了3级保护区,明确了各保护区的范围,明确了各级保护区水质保护目标,明确了各保护区环境管理要求,明确了各保护区内人类开发建设活动的控制要求。

5.水温问题

水库蓄水后,水温沿水深方向变化较大,大坝泄流水温与自然水温之间产生一定的差别,对河道生态环境及农田灌溉产生一定的影响。预测水温变化也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要内容之一。

张峰水库坝前水深在50m以上,为深水型水库,根据气象参数、水库特征、入库来流、运行调度等条件,利用经验公式对一年中各月的坝前垂向水温分布进行了计算预测,发现5~6月表底温差最大,可达5~8℃。5~6月是农业灌溉期,也是水生生物重要的生长期,下泄水温比自然水温低4~6℃,利用数学模型对水库泄水水温沿河道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预测。发现泄水要流淌近35km左右的距离后,水温才能恢复到低于自然水温1~2℃的程度。据此可以判断出水温对河道生态环境及农田灌溉的影响区间,为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提供了依据。

6.最小下泄流量问题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河流水量本来就少,再加上近年降雨偏少,水资源更加宝贵。由于河流穿越的行政区域较多,上游修建水库截水,加剧了下游地区用水困难,因此,上下游地区之间经常因此产生矛盾。应该确保多大的最小下泄流量往往是争执的焦点。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需要确保一个最小基本流量。最小流量问题往往需要上级政府进行协调,把结果落实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张峰水库工程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沁河发源于山西省,出山西流入河南省,最后注入黄河。修建张峰水库的计划,引起了下游河南省的极大关注。在最初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将润城断面(坝下约80km)的实测最枯流量0.86m3/s作为控制大坝放流量的数据。河南省则提出了不低于3m3/s的要求,若满足这一要求,则水库规模需要大幅度减小,工程的经济效益就变得很小,因此,山西省无法接受。最后,在水利部的协调下,标准确定为1.5m3/s,被双方接受。这一流量也满足90%保证率月均流量的生态基准要求。

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计算和论述,可行性研究报告则依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对水库进行了调整设计,适当减小了水库规模。

7.淹没影响问题

水库工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淹没损失较大,淹没大量耕地、树木,拆迁大量的房屋,有的还要淹没珍稀生物、淹没文物古迹。这些淹没损失是无法避免的,也是不可逆的。一般在工程可研报告中,这些淹没实物数据都能够列出,目的是为了计算补偿损失,作为工程投资的一部分。环境影响报告书则从价值的角度进行详细地调查论证,提出符合环境保护政策的、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

张峰水库淹没范围涉及10个行政村,搬迁人口3730人(1114户);淹没土地15431亩,其中耕地9716亩、园地627亩、林地1556亩;淹没房屋20多万m2;清除树木28万颗。这些淹没对于生态环境来讲是一大损失。

评价单位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拟建库区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宏观测量,在现场对村镇建设、农田耕作、树木植被、动植物情况等进行了调查,评估出了农田淹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估了生物量的损失,进而提出了移民农业扶持措施及生态补偿措施。这些措施对于减少农业损失、维护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作用,但要完全挽回损失是做不到的。

8.移民拆迁问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移民数量往往较多,移民问题显然是最复杂、最敏感的事情,容易引发社会矛盾。一般情况下,都专门制定“移民安置规划”,但移民设计到的问题多而复杂,是一项需要行政支持、多专业协作才能完成的工作。在此问题上,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是从另外一种观点来审视移民规划是否适当,对规划提出一些修正意见。

张峰水库工程初步移民规划中,拟将3700多移民安置在附近12处村庄,并提出了利用山沟淤地80ha作为耕地的计划。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对淹没区及安置区的社会、自然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移民计划与土地资源及生产能力不均衡,对部分村庄原居民的生活影响较大,提出了新的平衡配置方案。此外,山沟淤地措施难以实现,建议放弃。还提出了政府投资支持移民搞好农田灌溉设施、改善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建议。以上重要建议均被采纳,进一步完善了移民方案。

9.下游水资源利用影响问题

一般情况下,山区河谷地带人口密集、村镇众多、资源丰富、土地开发利用较完备。在上游修建水库会对下游水资源利用产生较大的影响,也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评价人员对库区以下沁河干流约80km范围内的5个乡镇、几十处村庄、十几座小水电站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

个别村镇从河床底下取水,作为生活用水。绝大多数村镇及工矿企业用水均取自地下水,一般不直接从河道取水。下游共有140多处农业灌溉抽水点,2万多亩农田灌溉面积,合计最大取水量约40000m3/d。上游修建水库提高了旱季供水的保证率,对农业用水有益处。

水库下游已建有12处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约1万KW,年总发电量约3千万度,还有2个规划待建的小水电站。这些小水电站单机容量在200~800KW之间,机组台数在2~4台,都属于当地县、镇、村投资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小水电发电损失进行了计算评估,提出了建立协调机制、确定补偿措施、及时通知投资者修改待建小水电规模的建议。

10.上下游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

已有经验说明,水库修建以后,对供水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利益,而由于在上游实施水环境保护规划,使上游地区的城镇建设及工业发展受到严格限制,地区间经济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在山西省,水库上游地区的民众对此有很大的怨言。2003年4月,在北京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山西省环保局官员则强烈要求在环评报告中提出一套经济补偿方案,由受益区以一定的方式补偿上游受损区。这一要求在与会者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论。经济补偿问题涉及到的社会、经济问题复杂,需要省政府制定统一的政策、需要省人大立法,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层面上已无法解决此问题。最后,环境影响报告中提出了一些建议:建议地方政府统一协调,由受益区制定扶持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的计划,支持上游发展旅游、生态农业及污染较轻的产业,投资帮助上游治理污染。

11.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在环境影响方面有突出的特点,表现在影响地域范围广阔,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外部环境对工程的影响也十分巨大。水质保护、水温、水文情势变化、最小下泄流量、淹没影响、移民拆迁、下游水资源利用、上下游经济发展均衡性影响等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环境问题。环境影响报告书在减缓环境影响有重要作用,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第7篇:遥感研究报告范文

据共同通讯社引用业内一家机构的消息来源称,液晶显示器电视(LCD TV)的发货量5月份在日本首次超过阴极射线管电视(CRT TV),反映出消费者对平板显示器电视的日益偏好。日本电子信息技术工业协会(JEITA:Japan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es Association)称,LCD TV发货量与一年前同期比增长74.9%达到29.1万台,占TV总发货量的52.0%,而CRT TV发货量下降32.4%至24万台。该协会一位官员称,LCD TV发货超过CRT TV来得比预计的要快。共同社报道称,日本5月份等离子面板电视(PDP TV)发货也增长了17.4%达到2.9万台,占TV总发货量的5.2%。日本5月份TV总发货量增长了2.6%至56万台,该月也是与去年同期比实现增长的第八个连续月份。在苹果电脑公司iPod数字音乐播放器销售日益增长的情况下,日本音频设备在5月份的发货额与一年前比增长6.2%达到150亿日元,这也是五年三个月以来所呈现出的第一次增长。共同社称,日本5月份消费电子产品总发货额达到1629亿日元,与去年同期比增长7%。这标志着该月份是与前年同期比第十八个连续增长的月份。

二季度芯片库存被削减21% 实现平衡

咨询机构iSuppli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第二季度半导体市场平稳的发展态势让半导体供应商得以消耗其过多的库存,这使得芯片库存回到了平衡状态。该咨询机构预测过高的芯片库存将在第二季度底回落到少于5亿美元的规模,比上个季度削减了21个百分点。上个季度库存芯片的价值为6.3亿美元。去年第三季度整个芯片产业的库存高达16.2亿美元,也正是从这个季度芯片厂商开始季节削减库存。到了去年第四季度过高的库存被削减了36个百分点,为10.3亿美元,而到今年第一季度更是削减了39%,为6.3亿美元。该咨询机构的分析家认为,大多数芯片供应商有望在6月底之前消耗调其过高的库存。此前芯片厂商往往在每年第二季度提高DOI(每日芯片库存),但是今年供应商在第二季度降低了DOI以实现整个供货链系统实现平衡。

巴基斯坦通讯网络严重瘫痪

巴基斯坦与外部相连的一条海底国际光缆6月27日晚突然出现故障,致使巴基斯坦对外的通讯网络系统严重瘫痪。据巴基斯坦有关部门初步估算,此次光缆故障导致每天损失约10亿美元。据悉,此次光缆故障是由于电力供应出现了问题,顷刻间通过光缆传输的国际数据业务和互联网系统发生崩溃。出现故障的光缆是连接东南亚、中东以及西欧的主要通讯干线。这次故障使网络服务商、电话中心以及新无线服务商损失巨大。

巴基斯坦网络服务协会主席哈克称,连续24小时的线路中断,仅巴基斯坦网络服务商的损失就达1000万美元。光缆故障也给巴基斯坦电话公司造成巨大损失。据初步估计,每天给电话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8亿美元,巴基斯坦呼叫中心将失去近3成的客户。此外,航班、信用卡交易也受到了影响。为了缓解通讯问题,巴基斯坦相关部门启动了卫星信号接入系统。同时,宣布启用建于1986年的连接巴基斯坦和阿联酋之间的有线通信线路。目前,一些网络和电话公司已经开始恢复工作,但网络连接速度和电话通讯质量还难以得到保证。

中欧伽利略计划合作项目进展顺利

第8篇:遥感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 工程 测绘技术 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P2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我国工程测量科技进步很大,发展很快,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发展还不平衡,尚跟不上国民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大力促进工程测量的技术方法与手段的更新换代,积极推动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把传统的手工测量向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强相关学科的研究,不断拓宽工程测量服务新领域,开创工程测量发展新局面,为推动我国工程测量科技进步而努力奋斗。

1 工程测绘技术的现状

1.1 地图数字化技术

在建立各种 GIS 系统时,对原有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在建库工作中占据了相当大的工作量,各工程测绘部门都投入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力。对于已有纸制地图,若其现势性、精度和比例尺能满足要求,就可以利用数字化仪将其输入计算机,经编辑、修补后生成相应的数字地图。当前有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矢量化两大类仪器,针对大比例尺地形图,大多数扫描矢量化软件能自动提取多边形信息,高效便捷、保真的对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

1.2 数字化成图手段

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是传统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常规的成图方法野外工作量大,作业艰苦,作业程序复杂,同时还有繁琐的内业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难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而数字化成图技术具有精度高、劳动强度小、更新方便、便于保存管理及应用、易于等特点。目前,数字化成图技术有内外业一体化和电子平板两种模式。

1.3 工程测量中的全球卫星定位技术 (GPS)

GPS 是美国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研制,历时 20 年,于 1994 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施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 接收机的改进,广域差分技术、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发展,加之美国SA 技术的解除,使得 GPS 技术在导航、运载工具实时监控、城市规划、工程测量等领域有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RTK (Real Time Kinematics,实时动态) 技术是在 GPS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够实时提供流动站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厘米级精度的一种新的 GPS 定位测量方式,是 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RTK 测量是将 l 台 GPS 接收机安装在已知点上对GPS卫星进行观测,将采集的载波相位观测量调制到基准站电台的载波上,再通过基准站电台发射出去;流动站在对GPS卫星进行观测并采集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同时,也接收由基准站电台发射的信号,经解调得到基准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流动站的 GPS 接收机再利用 0TF(运动中求解整周模糊度) 技术由基准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和流动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来求解整周模糊度,最后求出厘米级精度流动站的位置。RTK 测量可以不布设各级控制点,仅依据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便可以高精度、快速地测定图根控制点、界址点、地形点、地物点的坐标,利用测图软件可以在野外一次生成电子地图。同时,也可以根据已有的数据成果快速的进行施工放样。因此,RTK 被广泛应用于图根控制测量,地籍、房地产测绘、数字化测图及施工放样等各种工作中。

1.4 数据库技术与 GIS 技术的应用

随着测量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逐步自动化、数字化,测量工作者如何更好地使用和管理好长期积累或收集的大量测绘信息,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其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数据库技术或GIS技术建立数据库或信息系统。我国国民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力地推动了 GIS 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已成为当前新技术应用的“热点”之一。GIS 作为信息科学和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在面向21世纪这个信息社会里的价值是不容怀疑的。

2测绘技术发展趋势和方向

21世纪测绘技术归纳起来朝着以下几个趋势和方向发展:1)数据采集和处理实现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2)测量数据的管理实现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3)测绘数据的传输与应用实现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4)测绘的硬件设备实现人性化,国产化,智能化。未来测绘技术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新的进步和发展:

2.1 GPS全球定位技术,随着接收机的改进,广域差分技术,实时差分技术,CCD技术的应用,将随时满足静态,动态,高精度定位的需要,接收机将更轻便灵活。在土地测绘技术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展,并且在偏僻地区不受限制,全天候控制到每个角落,同时,还将在水准高程控制,航测外业控制,地形测图等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2.2城市与工程控制网,监测网优化设计软件将得到进一步应用与推广,观测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将进一步智能化,控制网的观测数据采集和处理,将走向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

2.3工程测量的数字化测绘软件的研发将进一步深化,将出现功能齐全,效率更高,使用更加灵活的软件系统。a.数字测绘技术与GIS的结合将更加紧密,数字信息的采集通过数据转换直接进入数据库,实现一测多用,数据共享。将实现全球数据更新和空间基础信息系统的动态管理,为实现“数字城市”打下坚实基。b.数字测绘技术与工程设计施工相结合的软件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将会有更新,更快的发展;为勘测,设计,施工建立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创造良好的条件。

2.4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土地利用,资源开发,环境治理等部门都将建立各类专业基础信息数据库。工程测量,特别是大型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测绘,将要求从事土地勘测的单位更加积极地充分利用GPS高新技术,数字库技术,内外业一体化测图技术,扫描数字化技术以及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为各类专业系统的建立提供及时准确,标准化,数字化的基础空间信息,并提供高效的技术服务。

2.5遥感技术手段RS的应用将更加普及,特别是从事高科技实施动态监测的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部门,将运用RS对地面进行实时卫星遥感监控,特别是高分辨率0.2 M~2 M的遥感数据,将在监测城市化进程,扩展用地规模,查处违法滥占耕地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2.6三维工业测量系统在工业设备的精密安装与定位测量中将会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三维工业测量系统将进一步快速发展,在大型建筑物和构筑物建设,大型物体外形测绘变形监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2.7空中摄影测量技术发展前景将更加广泛,全自动数码航测相机与GPS相连接,与激光扫描仪相结合即可制作三维地面主体模型,将会在众多领域如建筑工地,文物保护,建筑物维修,地形测量,汽车及飞机试验,刑事案件侦破,交通事故现场测量,安全监控,城市规划管理等方面都得到广泛应用。

2.8软件人才的培养成为当务之急,目前中国的软件人才结构呈橄榄形,中级人才充裕,初级人才和高级人才欠缺,国际型、应用型的高级软件人才更为缺乏。目前国内软件从业人员普遍缺乏基本的软件工程管理,项目管理,质量和过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等国际性软件项目合作技能,严重阻碍了测绘行业与国际接轨,难以将业务做大做强。因此,着眼未来立足眼前,要着力培养软件人才,打造具有本行业特色的软件英才,形成基础是软件蓝领,塔尖是既懂技术,又有项目管理能力的脱颖而出的高级人才。

3 结束语

总之,伴随着测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工程测量必将朝着一个更加科学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作为工程测绘相关人员,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满足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要求,才能更好的做好工作,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姜建慧,连镇华,付青松.福建省工程测量学科发展研究报告[J]. 海峡科学. 2011(01)

第9篇:遥感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地下水数值模拟系统、矿井涌水量计算、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91.11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矿井涌水量的准确预测对于防止矿井突水、淹井等恶性突发事故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矿山的安全生产。【1】

一、地下水数值模拟系统

(一)概况

地下水数值模拟系统主要用来解决各类水文地质问题,并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其模拟任务主要有四种,分别为地下水运移模拟、水流模拟、反应模拟以及反应运移模拟。在模拟模型的简历过程中,需要针对其中某一个目标,模型的建立步骤一般有这样几点:1、建立概念模型;2、选择数学模型;3将数学模型进行数值化;4、模型校正;5、校正灵敏度分析;6、模型验证;7、预测;8、预测灵敏度分析;9、给出模拟设计与结果;10、后续检查;11、模型再设计。

地下水数值模拟系统是随着计算机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以有限单元法为基本计算方法,在分割近似原理的指导下,将复杂的非线性问题简化为线性问题,从而避开了解析法求解微分方程时各种严格理想化的要求,使数值模拟系统更能灵活地适用于各种矿井涌水量的计算。【2】现目前常用的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有美国开发的GMS(其中MODFLOW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三维地下水水流模型)、Visual MODFLOW、Visual Groundwater、PHREEQC、TNTmips等是运用较为广泛的软件。

二、实际应用

(一)郑煤盛源煤业有限公司概况

宝丰盛源煤业位于宝丰县大营镇宋坪村西南方,其由宝丰县大营镇宋坪村办煤矿和大营镇双鱼山二矿于2007年被郑煤集团整合而成,并于2010年加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集团。地处平顶山市宝丰县内,紧邻207国道,交通十分便利。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每年,煤种为1/3焦,是优质的炼焦用煤。

1、可采煤层。

主要开采山西组下部的二1煤层以及一4煤层。

2、煤层标高。

二1煤层深埋280m~338m,煤层开采深度标高为-140m~0m;一4煤层深埋261m~400m,煤层开采深度地板标高为-160m~-30m。

(二)矿井的水文地质

该矿区的主要含水层有四个系层:寒武系上统崮山组,二又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石炭系上统本溪组和太原组,第四系。

第一系层:寒武系上统崮山组含水层。白云质灰岩,厚59~131m,无泉水出露。

第二系层:二又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含水层。其中山西组是由二1煤层上部大占香碳砂岩段中的粗粒岩、砂岩段构成;下石盒子组是由下部中、粗粒砂岩组成,该层含砂岩裂痕承压水,富水性较差,不威胁煤矿开采。

第三系层:石炭系上统本溪组和太原组含水层,岩性为灰至深灰色结晶灰岩,含水层由L1~L8(L1灰岩厚为0.33~15.76m)薄层状灰岩和中粒砂岩组成。该岩层承压性较好,存储水量较多,水压较高,但其分布并不均匀。

第四系层:第四系含水层。由冲击岩、沙石岩组成,直接覆盖在下伏地层上,对矿井开采有一定的影响。

(三)模型的建立

概念模型的建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充分了解模拟地区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岩石矿物、气象、地形地貌、工农业利用等一切与地下水相关的关系点。【3】

在划分水文地质单元,确定模拟边界和范围之前,我们应该准备:地形地貌图、第四纪地质图、水文地质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及埋深图、模拟区遥感影像数据、有关的区域地下水方面的调查勘察研究报告及成果。

(四)模型的结构

首先应该对模拟区域的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概化,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然后构建相关数值模型。

1、有剖面线的位置的水文地质剖面图;

2、详细的钻孔、深孔资料(附有名称、坐标、孔标高、终孔深度、分层信息以及岩性描述等);

3、以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作为模拟的区域范围,考虑到有些边界和范围过于偏远,应该考虑扩大模拟区的范围,适时可采用模型嵌套技术。

(五)模型的参数

1、潜水、承压含水层和弱透水层平、根据岩性和抽水试验分区的垂向渗透系数的分区图与数值;

2、承压水含水层存水率的分区和相关数值;

3、潜水含水层的导水程度的分区和数值;

4、弱透水层的存储率的分区图和数值;

5、各类渗水实验的资料和研究成果;

6、各层的有效钻孔的隙度。

(六)实际案例

1、确定一4煤层为计算区域,对计算区域进行三角分区和参数分区;

2、对一4煤层的含水系统内部进行概化,对其边界形态进行简化,对边界进水类型进行划分以及地下水的相关运动状态;

3、明确各分区的参数值,要详细了解一4煤层每个节点、每个分单元的信息,以及观察钻孔的水位信息和抽水孔水量信息,计算时段信息等。

在这个水文地质模型中将一4煤层共划分为20个分区,650个节点,分单元5512个,有效单元5082个,观测孔号5个。

表1 地下水位观测值拟合统计

其中我们选取了1号孔水位观测值进行研究,可得出:

表2 各分区参数计算

最后通过系统模拟可以计算出一4煤层的正常涌水量为222m²/h,最大涌水量为289m²/h。

(四)结语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水文地质工作者们拥有了大量的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信息的方法。地下水数值模拟系统可以量化地下水的动态变化与人类开采活动的关系,可以比较不同开采方案并预测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由此可见,地下水数值模拟系统在实践中是可以得到广泛运用的,它将在国家制定区域水政策以及各企事业单位开矿采矿事业中做出重大的贡献。由此可以预测,地下水数值模拟系统在矿井涌水量研究应用中的前景是无限广阔的,应该引起相关工作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魏军,《矿井涌水量的数值模拟研究》,200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