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行业的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6-0234-01
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向非农业,从乡村流动到城镇,农村普遍存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的严重问题,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供求结构已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新阶段,“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的问题非常突出,“谁来种地”“地如何种”事关13亿人的吃、穿、住的重大问题、事关国家稳定的问题,因此,只有加快培育一大批爱农、懂农、务农的职业农民,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农业和农村后继有人,从而为推动农业稳步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四化同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石泉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现状
1.农业从业人员现状。石泉县辖11个镇、202个行政村,1175个村民小组。从年龄结构看,16~35岁人数占总人口10.9%,36~55岁人数占总人口69.1%,56岁人数占总人口20.0%。从文化程度看,大专以上学历占2.0%,高中学历占10%,初中学历人数占70%。从类别看,生产经营大户8932人,占81.0%,农村发展带头人882人,占8.0%,技能服务人才1213人,占11%。从收入水平看,10000~15000元60人,占0.54%,15000元以上10967人,占99.46%。
2.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一是畜牧产业健步发展。截止5月底,全县生猪饲养量达32.71万头,羊饲养量7.59万只,家禽饲养量111.87万羽。二是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全县今年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16个,培育的6个市级龙头企业共完成销售额达2350万元。三是围绕结构调整,突出抓好特色种植发展。
3.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基础较好。一是国家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环境日益趋好。随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农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业农村兴业创业的吸引力显著增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有了一定的社会环境。这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了重要的大前提。二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作用日益显现。随着农业功能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农业产业化升级,产生了大批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头人、农业产业工人和诸如信息员、植保员、防疫员、沼气工等大批技术服务性岗位;随着规模化生产经营快速发展,出现了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机大户、家庭农场及农村经纪人等新型市场经营主体。他们有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能力,是农业生产的核心力量,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与传统农民相比具有鲜明的特征。三是去年在明星村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经验。
二、存在问题
一是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较差。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缺乏接受培训及创新创业的意愿,给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增加了难度。随着农村青年大量外出打工,留下务农的大部分农民受系统教育的程度偏低,职业素质及专业水平不高,要将其培育成为职业农民,难度较大。二是培训师资力量不足。我县农业技术干部主力军虽然有长期工作经验,但是缺乏现代农业系统理论,要培育职业农民是远远不够的。三是缺乏培训经费。县级财政困难,村级运转经费紧缺,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农民培训工作,制约了培育工作的政策开展。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了由县政府主管,任副县长为组长的培训小组。负责对石泉县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进行职业农民培训中的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共同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2.加强培育场所建设,组建师资队伍。按照“教学有设备、学习有场所、实习有基地”的要求,一是分产业建立职业培育中心,并配套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施,设立职业农民培育组,明确培育组职责,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二是分产业组建培育教师队伍,由各成员单位聘请业务技能强、理论和实践知识丰富的专家作为培育专兼职教师,并负责编写、修订本行业培育教材,不断充实和完善培训课程,形成培训教育常态化;三是利用农信通、农业专家信息网络平台,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桑园管理、渔业养殖等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及时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3.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经费投入。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康市职业农民扶持奖励办法(暂行)》,在土地流转、财政支农项目和惠农政策、税收、金融、保险等方面给予扶持。对学员进行免费培训、免费办证,不收取任何费用。
4.完善培育机制,推行认证管理。建立职业农民考核机制,推行认证管理。结合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分级别、分产业、分区域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能力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收入水平、示范带动作用为要素,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指标体系。对每期参加职业培育的农民,按照“畜、菜、桑、粮、渔”等不同产业,分初、中、高三个等级,经专业测试合格后报市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资格证书,鼓励农民考取专业农民资质,推行职业农民以证就业,以证创业。县政府将职业农民资格证作为政策扶持、务工上岗、推荐交流、信用贷款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改革;解决办法
1 建立的背景及动因
1.1 建立的背景
在我国成立第一批农村商业银行之前准确来说是没有合作金融的,而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我们的农村金融模式应该转变。此间相关部门也为了实施合作制而发起过针对信用社的改革,但多次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恢复合作制度,其真正原因正如学者指出的般,历次的改革都没有遵循基本的经济原则,而是一种导向性、强制性的改革。此外,我国由于地域辽阔,致使不同地区经济的主体结构,尤其是农村经济主体结构有较大差异。比如在相对发的的区域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重,而相对落后的地区则依靠第一产业。此外,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在层次上有一定的差距,非常多元化。所以在针对农村的金融制度方面要有差异性,结合发展现状对其进行规范化的信用社管理或股份制改进,以便农村的商业金融机构能满足各类主体的需求。
1.2 建立的动因
在挡墙金融背景下,传统的农村合作信用社经激烈的竞争中依然处于不利地位。主要变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经营的规模和根本实力很难扩大,缺乏竞争力;第二,限制了客户群体,由于其宗旨并非盈利,其制度使得在与其他信用社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第三,服务种类的限制,制度的不同导致服务范围的不同,受限于本身的社员而非大规模的工业、商业、投资、结算等。所以,经济发达的地域由于种种限制难以跟随时展的步伐,股份制的农村商业银行改造则可以很好的消除这些弊端,使之不限于现有的服务对象,也可以增加产品种类及质量,从而加强在领域内的竞争力。
2 发展遇到的困境和约束
2.1 法律地位不明确
正常逻辑中的农村行业银行如果以股份制的身份得到认可,那么他基友明确的法律地位,具有相对应的义务和权力应该和其他商业银行相同,执行相同的法律规范,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是在法律上对“农村商业银行”界定不明确;其次,对其适用的相关法律也是不清晰的,换言之,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法律中的主体地位不明确。
2.2 制度和结构不完善
首先,虽然相比于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的制度和管理已经有相当大的改善,但是相比于股份制银行,还是有很大差距,缺乏激励和约束的力量,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优势。股东人数多、股东持股少,这一现象致使与其自身利益相关度小,容易产生银行内部操作的问题。其次,对银行的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激励和约束,大锅饭表现突出,没有充分的拉开收入的差距,也就没有足够的压力以及动力,而且某些任职期限的规定甚至会对高层的管理人员产生负激励的效果。第三,内部的管理不全面,如行长、董事长之间分权制度不清晰,监事会、董事会与股东大会职责不全,这样会导致出现问题时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
2.3 监管体系和政策的抑制
首先,农村的商业银行由于其短期性导致本身认识不足诸如在功能等方面认识尤其不统一,这就导致了人民银行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监督,对他们在进入市场的机构和业务方面限制很多,这就导致了他们不能行使法律赋予的全部权利,一旦需要增减项目或业务则需经人民银行批准。第二,农村商业银行肩负着优先的、强制性的为农村等相关主体提供业务,限制其对象和时间。第三,经营的范围由于地域限制则只能在县级或县级市,不能开设分支。这些限制往往离不开农村信用社的影子,也导致突出其规模小的劣势,盈利能力以及内部抗风险能力都被削弱。
2.4 内外部设施薄弱
首先,内部的薄弱基础主要表现在缺乏人力资源、人才主体层次相对较低,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低,新产品开发慢、少、质量低;科技水平的落后,电子化程度低,企业在信誉度和形象方面在国内外认可度偏低。其次从外部来看,农村商业银行一般被归属于小型地方企业,除了管辖区内是没有分支或者的,此外结算的渠道等方面也不畅通,手段单一,无法单独签发相关汇票,必须有国有的上银行代签,并且无法提供信用证。基本的设施是基础的也是发展的条件,同时也是竞争的手段。设施的薄弱大大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在服务功能方面的加强,规模也难以扩大。
3 解决建议
3.1 法律地位的明确
农村商业银行只有明确了其在法律上的地位,才能在结构制度上立足,才能在其他有关的制度在调整的时候作为依据。法律中不能清楚的体现经济主体的农村商业银行咱么可能具备应该有的权利和保障。所以,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若能做出一定调整,那么现有的现状一定能大有改观,使之更容易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和更强大的力量。同时,人民银行也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调节其经营行为和经营方式,其他的相关文件对其也要有明确的定位。
3.2 制度和结构的调整
首先是完善法人结构,即股东结构,可以适当的让股权集中,鼓励持股很少的自然人转让其股权,并适当提升股权人中自然人与单个法人的比例上限,自然人最低限度持股要求也应适当放宽,使之可以产生相对而言可以控股的股东。第二是健全高效约束激励制度,尤其是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三是将其内部的框架建立起并完善起来,使董事会、股东大会等会议的管理规范化,清楚界定权利和义务,逐渐增加委员会,保证其他会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3 监管体系和政策的改革
人民银行对农村商业银行制定相关监督管理政策时应该将其市委股份制的商业银行,而当做非农村信用社进行监督,并且逐步放宽其业务以及机构在市场的准入及管制,加强其活力。并且允许其跨出所在的的去进行经营,增大其空间。对农村商业银行监督管理方法的调整首先不能将农村商业银行与农村戏用舌混淆,其次也要提高监督管理层次,缩短管理链,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3.4 内外部设施的强化
在内部设施上,最重要的是加大人力的投资,不仅培训现有员工的业务和专业知识,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更加重要目标是制定出如何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通过一定的激励手段,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从而提升平均基本素质,这不仅不能能提升竞争力也能提高科技、研发等一些列水平。外部方面,重中之重是根本的解决结算的渠道,这也是迄今为止非常多的地方性机构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可以考虑的方法是让农村商业银行加入在上海已经建立的清算中心,如果进入该系统则农村商业银行能够实时进行清算。
4 结束语
本文对农村商业银行改革中遇到问题深入具体的探讨,发现确实存在法律地位不明却、制度结构不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不科学、设施薄弱的现象。提出了解决方法,即调整相关制度明确其地位;结构完善保证管理水平;监督管理系统科学化使之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内外部设施建设,整体业务层次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张娜.中国农村商业银行监管制度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07.
[2]郭维秀.浅谈农村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的优劣势对比[J].经济研究导刊,2012,07 :153-154
[3]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几个问题[J].经济学研究,2003,04,017,97-102
[4]许文.农村饮用水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12):2295-2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145-03
一、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义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不仅关系着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而且将成为下一个更为重要的蓝海市场。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对农行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资本充足率,缓解再融资压力
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权重降低,有效地缓解了资本金压力。据调研,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于普通公司类贷款的一般风险权重计量为100%,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一般风险权重计量为50%,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小微企业贷款视同零售贷款(此处指个人按揭贷款)处理将降低小微企业贷款50%的风险权重。假设上市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占比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大体一致,我们测算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权重下调将提高2011年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约0.9个百分点。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效的缓解了再融资压力。
(二)国家政策倾斜有助于提高银行息差
目前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上浮比例较高,国家政策的倾斜有助于提高银行息差。由于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议价能力较强,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上浮比例较高,资金偏紧环境下利率上浮更为明显。政策扶持下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力度增加,今年上市银行息差有望进一步超预期。
(三)降低小微企业不良贷款风险
货币政策宽松或紧张,小微企业首当其冲受到紧缩政策的影响。由于小微企业本身抗风险能力较低,对经济环境变化敏感,经济下行时期其贷款风险最容易爆发。如果不对中小微企业信贷实行差别化监管,资本金压力下银行首先会压缩对小微企业的贷款,融资困难进一步加剧小微企业的倒闭风险,形成“经济恶化―小微企业不良率上升―压缩小微企业贷款―融资困难加剧小微企业倒闭―经济进一步恶化”的恶性循环。
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面临的问题
(一)信息资源滞后
信息资源现为当前银行机构反响最突出的难题。银行在发放小企业贷款时,最需要了解反映企业真实经营状况的相关信息;但通过企业财务报表等常规途径来了解小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显然比较困难,特别是搜集小企业非财务信息、以及参与民间融资等情况就更难。目前,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立法滞后、信息共享困难、行业标准不一、监管主体分散,信息不对称,银行获取客户“软信息”难度较大。银行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企业的各种信息资源散落于不同的政府管理部门,银行难以通过正常、稳定、统一的渠道,直接从政府相关部门获取借款企业的信息,从而制约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拓展。目前客观存在的企业信息难共享格局,根源在于部门利益。一些部门出于自身商业利益,或以维护商业秘密或涉及部门机密为由,不愿将拥有的、本属于公共资源的企业信息与其他部门、与银行共享,人为造成了企业信息的分割,造成了银行深入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信息滞后。
(二)缺乏信心
实体经济的下行和民间融资“防火墙”的缺失,成为当前银行拓展小企业信贷的最大隐忧。从有关调研表明,当前银行机构在开展小企业信贷时最突出的困惑,除了对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难以把握外,企业参与民间融资行为的不可测及隐性风险也是银行的最大隐忧。近年来浙江辖内发生的一系列企业债务风险案例,其背后大多有民间高息融资存在,而且民间融资往往成为企业债务风险发生的导火索。由于借款者在信用行为上表现为“宁欠银行的款,不可欠高利贷的钱”,使银行在维护债权时面临诸多困难和不可测因素,进而在拓展小企业金融服务时“如履薄冰”,顾忌甚多。特别是2011年下半年以来,因企业参与民间融资诱发的温州企业主跑路等风险事件,极大地损伤了地方信用基础,削弱了银企之间、企业之间的互信基础。
(三)担保问题
融资担保体系的不健全,抑制了小企业通过担保增信、获取银行信贷支持的空间。目前浙江省信用担保机构成分复杂,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担保机构的规模总体偏小,抗风险能力较弱,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均较欠缺,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担保放大倍数偏小,担保资金运用效率偏低,信用担保机构的增信功能发挥不充分。受成本、担保放大倍数、费率等方面的约束,担保公司现行的商业模式难以持续,客观上诱致偏离主业、违规经营的现象。部分担保机构挂担保之名而不做担保业务,甚至从事非法集资、高息放款等不正当业务,产生债务纠纷导致担保机构运营困难,对担保行业健康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四)管理漏洞
现行的银行信贷管理理念和模式滞后于小企业金融服务。主要表现在小企业信贷管理方式与一般企业贷款比较,无论是贷款方式还是还款方式,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在贷款方式方面,银行机构仍难以走出“抵押为本”的传统藩篱,难以适应转型升级小企业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的现实需要。虽然不少银行已在积极探索信用贷款方式,但由于内部绩效考核的偏向以及尽职免责制度设计的滞后,即使上级行有授权,基层客户经理也不愿承担信用贷款可能带来的问责风险。过于依赖抵押担保、忽视第一还款来源的信贷理念,一方面将许多小企业挡在银行大门外,制约小企业金融服务覆盖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客户经理的惰性,不利于银行信贷人员技术和水平的提高,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在还款方式方面,期限错配下的“整贷整还”“先还后贷”模式,既与小企业生产经营脱节,增加了企业流动性压力,又助长了民间高利贷。目前,银行对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期限通常不超过1年,还款方式多为到期一次性还本,给小企业资金调度带来较大困难,部分小企业需提前较长时间筹集还款资金,从而错失最佳生产经营投资机会。而“先还后贷”的要求,增加了小企业融资的不确定性和到期流动性压力,甚至迫使企业通过民间借贷等渠道高息借入转贷资金,既导致企业的财务成本上升,也间接加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五)制度约束力不足
缺乏对银行开展小企业金融服务硬约束和激励机制。一是差异化监管政策落地尚存在一定困难。在实施小企业金融服务与机构市场准入挂钩方面,还没有形成细化的、可操作的措施。在推动机构科学设定风险容忍度方面,既面临各家银行总行的考核激励机制设计问题,还面临监管部门监管评级等制度创新问题。在存贷比考核上,目前仅允许将专项金融债不纳入考核,对真正致力于小微企业的小法人机构激励不大,有待在制度上进一步探索、突破。二是缺乏一套科学的小企业金融服务评价体系。由于小企业贷款的统计口径调整频繁,加之各家行(主要是大中型银行)实行内外两套标准,监管部门与银行机构对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评价的基础存在差异性,不同银行之间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可比性较弱。此外,由于缺乏统一的小企业金融服务考核评价,客观上弱化了对银行开展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督促力。
三、基层行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对策和措施
(一)转变观念,提高小微金融重要性的认识
要消除对个体民营经济的所有制歧视,从“小微企业就是高风险”的认识误区中走出来,充分认识小微金融是现代化金融机构的重点市场,更是成为近年来金融创新的亮点,金融支持小微企业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在小微企业符合申请条件,担保能够足值落实的前提下,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二)积极转型,构建优化专业组织架构
一是根据农行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设立小微企业金融专营机构,充分调动内部资源,形成经营合力,打造一套前台抓营销,中台做产品制度保障,后台进行授信审批和风险管控的业务模式。二是实行有效配置资源,依托区域的产业构成、主导行业和特色经济,通过细分客户,塑造核心基本产品和行业特色产品,实现小微业务的统筹、协调与差异化发展。三是加强网点信息反馈功能。利用客户咨询、业务办理、客户维护等各种机会,主动收集和反馈网点小微客户的有效信息、大额资金变动情况。四是建立科学的信用评级体系,在小微企业授用信业务的办理过程中应采用有区别于大中型企业的体系和数据标准,取消报表数据的采集或降低授用信过程中对财务报表数据的依赖程度,而重点采集“三表”、银行流水、销售采购合同及有效资产如专利等无形资产及相关重点指标作为判断企业经营和授信准入的主要依据,看重企业的实际经营资料及软信息,调查分析企业的风险类别及程度,综合各方面情况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进行评级,匹配相应的贷款额度,有效控制信贷风险。
(三)优化配置,建立小微金融资源保障体系
一是在信贷新增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全力保障小微信贷的投入占比,计划单列,专项使用。优化各条线资源配置,优先保证小微信贷的增长。二是通过各种渠道选聘小微金融人才,根据小微信贷员的工作规范和说明,在招聘制度、人才晋升通道、授信方式、管理方式、工作方式、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建立完善独立专门的选人、用人、留人的标准和机制,不断充实和加强小微金融的关键岗位,优先满足小微条线的人员配置需求。三是建立小微信贷人员的培训制度,提升员工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四是在持续降低全行利润费用率的情况下,优先保障小微金融发展所需要的财务等资源。
(四)营造优美环境,完善小微企业业务分区功能
基层行将营业部、市场、园区网点,以及其他小微客户资源较多、小微企业业务量较大的综合型网点作为小微企业业务重点发展网点,统一开展网点内部的功能分区。一是设立小微企业业务服务标识和指示牌,按业务发展要求设置小微企业服务专区;咨询引导区应设置小微企业业务填单台,并摆放本机构主要小微企业业务的填单示范样本,客户等候区及网点宣传处布置相应的小微企业业务宣传海报、产品手册或折页等资料;在挂墙式海报架、电视壁宣传小微企业业务;二是按照业务需求开设小微企业业务柜台(或对公综合柜),优先办理小微企业业务;优质小微企业客户和个人贵宾客户共享VIP柜台及理财室、贵宾室;三是自助服务区应配置小微企业业务自助机具、回单箱等小微企业业务专用设备。
(五)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提升银行竞争力
一是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设立相应的小微企业贷款营销指标,对营销人员发展小微企业贷款给予比大额贷款更为优厚的激励,充分调动小微信贷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完善小微企业业务考核机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动态调整季度业务综合营销竞赛方案,对小微企业结算账户开立、企业网银、现金管理、对公理财、贷款投放等标准化产品实行产品计价。同时,对标杆网点,小微企业业务考核指标权重原则上不低于全部指标权重的60%;对重点推进网点,小微企业业务考核指标权重原则上不低于全部指标权重的40%,通过考核机制激发网点营销小微企业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积极建立符合小微信贷业务的银行文化体系,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升银行竞争力。
(六)创新特色服务,推动产品营销和服务
一是立足于区域资源,依托其特色的产业集群,在还款方式、担保方式、服务机制等多方面大胆创新,设计相应的金融产品和风险防控手段,开展批量集群式营销,为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实现小微企业的批量化营销。同时不断优化资产抵押、质押、第三方企业保证、企业联保、组合担保、商业用房按揭融资业务在内的多样化担保方式,辅以软性约束条件,弥补完全抵押授信方式的发展限制,提高专业化能力,充分满足不同成长阶段、不同资源禀赋行业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二是在小微产品及业务流程方面加大扶持及创新力度,其中在利率及期限均给予一定的灵活性,做到三至五年循环使用;在额度方面,专项成立小微企业额度,给予小微业务开展很大的支持;在产品方面,积极推广循环贷系列创新产品,真正解决小微企业续贷难的诸多问题。三是强化网点小微产品销售功能。大力营销存款类、账户类、投资理财类、现金管理类等对公产品,重点向小微客户宣传推介小企业简式快速信贷、出口退税托管账户质押融资、理财产品质押贷款和低信用风险信贷业务等产品,进一步加强公私联动营销,本外币联动营销,负债、资产和中间业务联动营销。四是根据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少、频、急”的特点,对小额贷款户和小微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深入优化简化授信流程和审批环节,适当调整利率、还款方式和期限,使之与客户经营周期更匹配,使融资成本更低,由单纯提供融资服务转向提供集融资、结算、理财、咨询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打包服务,从而实现银企“双赢”。
一、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县把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进农业产业代,全面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重要举措来抓,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休闲农庄得到迅速发展,涌现出了伟利食品、健安米业、大三湘油茶、绿叶茶叶、绿贝生物等一批投资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产品档次较高的农业龙头企业;东冠农机农技专业合作社、六三专业合作社等一批有效促进粮食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式多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按其发展模式可分为四类:一是政府主导型。为以点带面促进粮食生产,县里统一规划在洲市、相市、江口、宝盖等乡镇搞万亩高产示范片,各乡镇搞千亩粮食生产示范片,在实践中,探索出“1+2”发展模式,即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农技农机两项技术,发展种粮农技农机合作社30个。二是产业带动型。我县的烟叶、白果、蔬菜、食用菌、水果、油茶、养殖产业不断扩大规模,实现产业化经营,都成立了多个合作社。三是招商借力型。通过招商引资,有12家客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引进资金2.78亿元。四是土地入股型。全县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8.81万亩。
休闲农庄按其发展模式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自然资源型。二是农业园区型。三是休闲度假型。
二、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与普通农户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他们能够瞄准市场来经营,立足规模出效益。2012年,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个人成员46312人,带动农户93276户,成员出资总额3.6亿元,产值达13.96亿元;合作组织向社员返还赢余11259.8万元,返还红利6824万元,社员比非社员年均多增收44.3%以上。
(二)提高了农业收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采取专业化、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方式,提高了农业效益。一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如东冠农机农技专业合作社针对当地农户劳动力短缺,开展农机作业服务,按照规定收取作业服务费,机耕、机插、机收三项费用标准210元/ 亩,比较传统耕作方法每亩降低成本360元,既减轻了农户劳动强度,又促进了农户节本增收。二是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三)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城乡产业的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切入点。如衡阳健安米 “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在城镇建立大米加工厂2300余平方米,在乡村发展优质稻种植基地12.3万亩,与农户签订优质稻收购合同,公司为农户免费提供种子、全程农机服务、病虫害防治,以高于市场价20%的保护价收购农民的优质稻,年收购粮食在5.2万吨以上,加工粮食在4.7万吨以上,占收购总量的92%,实现加工销售收入1.2亿元以上,创税90万元以上,农民增收2000万元以上,实现了公司、农户互利双赢。
(四)强化了农业基地地位。一是加快 了农村土地流转。目前我县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面积57.37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231.85万亩的24.7%。其中流转入农民专业合作设面积33.01万亩,占57.5%;流转入农业龙头企业面积19.18亩,占33.4%;流转入其他主体面积5.18万亩,占9.1%。二是加强了农业基本建设。以专业合作社为例,为改善种粮合作社的农机作业环境,提高农机工作效率,县财政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为农机化作业提供良好平台。三是加快了农业机械化进程。去年我县拥有各类农业机械9万台套,完成机耕90万余亩,机插秧12.33万亩,机收63.5万亩,农机化综合水平达62%。
三、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难题
我县在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资金土地制约影响较大。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要素获行方面面临较强的约束,主要集中在资金和土地方面。在调查中,大多数经营主体反映:因授信担保困难、申请手续繁复、隐易费用高等因素,加上农田等资源不能抵押,缺乏有效的担保,普遍存在融资难,从而制约了其经营规模的扩大,农村建设用地控制十分严格,农业发展中的配套设施用地己日益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瓶颈,诸如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办公设施用地、产品加工和仓储用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机具存放用地等,较难获得。
(二)内部管理还不够规范。虽然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不少,但往往重盈利轻服务,重技术轻市场,重产品直销轻农产品深加工,有的是“挂羊头卖狗肉”;有的只关注自我发展,与农户利益联结还不够紧密,产销衔接有待跟进。大多数农民合作社虽然建有合作章程,但在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上,仍缺少健全的财务管理、内部监督、收益分配等民主管理机制,运作管理随意性比较大。
(三)后继人才缺乏。尽管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者总体上是农村中综合素质较高的群体,但调查表明,有近八成的年龄在40岁以上,超过三分之一的经营者年龄在50岁以上。一旦他们从农业产业中退出,是否有数量充足的后继人才,情况并不乐观。另一方面农村实用人才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小,受过中等及以上农村职业教育的人少,生产经营人才严重缺乏,加上有些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工作条件较为艰苦、待遇较低,很难留住高素质人才。
四、为促进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好更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政府可以考虑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形式,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兴建生产服务设施、建设原料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规模、推进技术改造升级、建立科技研发机构等。二是要实行支农项目倾斜。整合各类支农项目,优先扶持农村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三是要落实用地用电政策。进一步赋予村级集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对自身土地用于农业用途的使用权和调配权,兴建农业设施占用农地的,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四是要加快农业信贷支持。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简化贷款手续,合理确定贷款利率。五是要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对从事农产品初加工的所得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发展现状 解决对策 建议及分析
[中图分类号] S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166-01
一、前言
我县将农业作为基础产业,致力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倾力打造五大产业基地,引导广大农民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和产业化基地建设,创建兰坪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在这个关键时期,农业机械的合理使用情况成为决定兰坪农业生产的关键点。
二、兰坪县农业机械发展现状
我县农业机械化装备的总量长年持续增长,机械化发展达到了全新的阶段。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应的农业机械化服务领域也得到了拓展。近年来,经济作物的加速生产,促进了农业机械设备的需求量攀升,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再走单一的道路,而是迈入了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
玉米是我县主要农作物,其生产过程中的农机投入虽然发展较早,其发展速度还是比较缓慢不适应农户的需求。目前,兰坪县把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列在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首位,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许多农机大户经过县农机部门的宣传和县有关部门的扶持,纷纷增加农机购买投入,率先购买玉米联合收获机开展跨区作业,获得了非常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2年该县玉米机收情况好过预期,农业机械市场空呈现火爆发展趋势,购销两旺的局面喜人。新推广农田作业机械有800多台,全县农机保有量近3500台。而这一令人欣慰的局面,离兰坪县全县农机水平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机械化的目标相差甚远。伴随全县农业规模化发展,这一差距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必将影响全县的农业生产和收益。
三、兰坪县农业机械发展中存在问题
兰坪县农业机械发展的前景仍旧不容乐观,在农机化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发展的过程中,总结了如下问题:
1.广大农民现实购买农机的能力以及生产需求两要素影响
农民的收入直接影响其农业机械的资金投入,而农民的思想观念转变对农机购买起到了主导的作用,故而这两要素的影响不可忽视。在兰坪县农业机械发展中就存在了忽视生产需要这个环节,重视程度不够,形成了供不应求和有需求没有购买量的问题。
2.实现跨区域机收作业的制约问题
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出了全面发展农机的新要求。农作物的播种、收获都逐步走向现代化。可是农机必定是固定投入,农户对一次投入的效益回馈十分看重,利用作物收获的时间差,组织开展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作业,提高联合收割机的利用率及购机者效益是农业机械水平提高的真正目的。而这种跨区域的联合收割,单靠农户自己联系找寻是十分困难的,县政府投入的人力和提供的相关信息十分关键,培养这样的跨区作业的技术队伍也存在技术参差不齐,施工能力不稳定等问题。
3、扶持政策与投资环境的问题
伴随粮食种植面积继续调减,势必影响到农业机械的发展。而全社会农业机械投资环境在逐年改善,造成了投资环境的好转,可是投资环境的扩大和复杂化也加重了农机发展的风险。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购买低成本农业机械,从事高产出农业作业存在极大的隐患。而伴随近年来政府的补贴和优惠的贷款政策,农民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期望值逐年提高,对政策的有利索求越来越多。我国入世后,由于补贴政策的取消,机收玉米将会增加成本,价格因素将有可能对农机部门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机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4.农业机械发展缺乏核心产品
核心技术缺乏,高端农机产品空白,无法适应市场多功能、自动化的需求,不能适用各种复杂农业生产需要,这些问题十分突出。而且农机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联合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5.恶性市场竞争的影响
农机市场的潜在利益,引发了全县各个乡镇农业机械发展的强劲势头,在这大好局面下,存在严重的行业恶性竞争,不利于农业机械的长远发展。
四、解决农业机械发展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加大农业机械产业作为公益性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和投入。基于农业机械产业发展具有普遍的公益性,可以在每个乡镇设立农业机械公益性技术研究专项资金,持续支持农机作业技术创新。
2.技术原理和关键核心零部件结构原始创新研究。促进农业机械行业共性科技创新的平台建设。由县政府牵头,围绕农用动力、收获机械等重点领域,加快建立一批相对独立性和面向全行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共性科研创新平台,设立平台专项运行经费,支撑行业重大科研问题和项目的持续创新。
3.坚持引进来的方针,大力支持新型农机科技的引进和对外合作。在节约型农机技术、资源高效利用型技术、农村清洁能源技术、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等方面,鼓励和支持引进再创新、对外合作研发、技术买断。
4.进一步加大和完善农机创新的支持政策。建立税收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农业装备企业加大对科研和自主创新的投入;在继续实施好农机购置政策的同时,逐步加大对农机新技术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应用的补贴力度,鼓励创新发展。
5.加大农机先进制造技术改造的资金支持力度。受先进制造能力制约,我国农机产品普遍可靠性不高,但是受低价格、低利润水平的影响,行业企业又无力投入先进制造能力改造,建议设立农机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专项,提升产品制造质量。
6.进一步完善法规制度,做好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建立农业机械行业企业准入制度,整体提升农机行业运营质量。
五、结束语
总之,农业机械发展需要县政府和农户共同努力,才能起到最好的推动作用,实现农业生产的全面机械化、现代化。只有把握发展中的问题,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才能促进全县农业朝着更好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桂梅,于维霞,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寿光市典型调查为例,调查研究,2012年7月
[2]曹鸿海,菏泽市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及报废处理建议,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0月
1.1从农业物流的发展政策上看
国家并没有针对农业物流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政策保障。由于物流业发展较迟缓,农业物流由于自身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时间性较强,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运行机制。国家也难以就农业物流发展提出合适的政策措施加以保障。农业处于条状分割状态,发展的盲目性很大。农产品具有数量多、规模小的特点,难以形成很大的货源。有关农产品管理标准化和检测手段的不完善,农业物流从业人员多没接受过正规训练、素质不高。诸多问题都对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1.2从农业物流的基础设施上看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普遍落后,决定了农业物流的基础设施普遍缺乏,没有形成一个一流的全国性或区域性的物流发展综合平台,农业物流中心的建设更是滞后,农产品的流动多各自为政,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物流中的应用很欠缺。运输多为小型物流企业所承担,仓储和流通加工环节相对落后,在全国布局上东部地区相对较好,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没有达到通过物流创造利润之目的。
1.3从农业物流的供需状况来看
农产品布局具有点多面广、需求和供给量大等特点。而每种农产品供应又有地域性很强的因素,因此大多数农产品都就近供应、消费。需广泛应用的产品较少,如大宗商品,资源分散,农业生产加工多在产地进行。从供应角度难以形成专业化、社会化的大物质流动的格局,也难以形成大的农业物流供应市场。从需求角度看,农产品需求普遍,且多就近消费,新鲜农产品保鲜期短,不适合长途运输。由农民自营运输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现代农业物流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也很难实施。
2现代农业物流体系的构建
2.1现代农业物流体系构建的目标
积极采用现代的物流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结合我国国情,通过改革农业管理体制,发挥各经济区域行业协会的作用,改造农业物流基础设施,推进农业物流产业信息化、标准化。充分利用现存农业物流资源,建立全国、区域行业、企业等各种层次,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化,专业化的现代农业物流体系。
2.2构建的体系设计
从逻辑角度上看,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包括农业物流供应主体、需求主体、基础设施平台、信息平台及信息保障平台。从层次结构上看,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应从国家、区域行业、企业三个层次上对农业物流体系进行构建。以国家统筹的方式协调现代农业物流的供需服务关系,在探讨现代农业物流的需求和供给主体的基础上处理好农产品的产需平衡。需求主体:体现了农业物流需求的主要内容,比如是功能性还是综合性物流,是保值物流需求还是增值物流需求,是企业物流需求还是行业物流需求,国内还是国外物流需求等等,它是现代农业物流在农业物流市场上需求选择上的具体表现。供应主体:体现了不同层面上,提供不同水平的物流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从生态结构和服务范围来看,农业物流供应主体应包括,自营或兼营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等。通过对现代农业物流体系规划设计,结合农业物流布局的特点,合理安排农产品运输途径,完成对物流设计规划功能的实现。国家还要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合适的平台。现代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应以满足国内外物流发展战略为基础,根据所在不同地区物流流量、产业结构、交通等现状,协调国家、区域行业和企业的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优化现有农业物流基础设施资源,包括综合性、专业性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仓储设施等。信息平台式以现代软件为基础,以农业领域信息,结合基础设施,为农业物流企业、客户、管理协调机构提供数据服务的枢纽,构建应以信息化发展为基础,通过国家、区域行业物流企业一级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通信网络。政策保障平台,是由国家、行业及各地区物流政策环境构成,包括农业物流发展中的各种产业政策,如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加大对农业物流的投入。区域行业和企业配合落实各种政策和法规,做好实施准备工作。在三个层次中,国家层次在构建中起着主要作用,建立以国家为中心的物流网络基础,结合农业物流特点以市场为原则,重新组合农业资源,降低农业物流成本,提高农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提供先进的物流技术,协调好全国农业物流发展的关系,调动社会各业为农业物流发展服务,满足全国农产品的需求和市场发展需要。区域行业层次是根据不同区域根据国家层次物流体系的总体发展战略和布局,结合区域特点和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农业物流发展规划,加强本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平台建设。区域主要是指经济区域,打破行政区划的框框的限制,充分发挥各区域行业协会的作用。结合农业物流的特点,做好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和信息服务各方面的协调工作为农业物流企业服务。
3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应采取的对策
3.1改革现存的农业物流管理体制
农业物流管理体制目前处于条块分割状态,从中央到地方均有相应的农业管理部门,但各部门、地区之间管理交叉重复,人为分割现象严重。因此要改革这种现状必经进行体制改革,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管理体制,处理好各种关系,如建立农业物流协调机构,创造良好的物流宏观环境,加强横向联合,建立全国农业物流网络,打破部门、系统、地区间的界限,推进现代农业物流行业协会发展。
3.2加强农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
农业物流信息建设至关重要,因为一切物流活动都离不开信息沟通,农业物流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设施为基础,建立起人机系统,对有关农业物流运作,经营管理,战略决策中的各类信息进行搜集、存贮,传递处理分析和利用的信息集成。通过客户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GPS等,对农业物流各环节进行协调,控制,全面有效地实现农业物流的价值。国家要从宏观角度运筹规划开发农业物流资源。实行资源优化配置,加快信息标准化进程和对农业物流信息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内容摘要:本文以城乡统筹试验区―四川成都市为例,选取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及其从业人员比例等经济指标,对成都地区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现状分析 产业关联 产业互动
三次产业互动发展正式出现于2009年国务院批复的《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中,是指第一、二、三次产业各自作为平等主体,相互竞争与合作,加强产业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共同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成都市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成都市确定了“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指导思想,以三次产业互动发展为机制,加快三次产业互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成都市正围绕建设世界现代化田园城市这一目标,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和境内外新一轮产业转移加快的有利契机,积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扎实推进市区经济发展,强化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如何抓住双契机促进成都市发展,首先要对成都市三次产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成都市三次产业现状
近十年来,成都市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据成都市统计公报数据表明:从2000-2009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310亿元增加到4502.6亿元,第一、二、三次产业产值不断增加(见图1、2)。其中,工业总产值达到1664.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3%;农业总产值达到441.1亿元,比2008年增长3.7%。同时,随着成都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化。如表1所示,第一产业占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的;第二产业较为稳定,且稳中有升;第三产业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由此可见,成都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趋于优化。
(一)第一产业现状分析
2009年成都市实现农业总产值441.14亿元,增长3.7%,其中种植业总产值223.3亿元,林业总产值5.63亿元,牧业总产值190.9亿元,渔业总产值10.94亿元。粮食总产量278.9万吨,增长1.6%;蔬菜总产量达到484.1万吨,同比增长2.9%;油料总产量26.1万吨,增长10.4%;肉类总产量101.9万吨,增长4.2%。如表1所示,2005-2008年,农业和牧业所占比例都接近50%,占主导地位,而林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所占比例却很小; 2009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50.6%,种植业的商品率仍然较低,如图3所示,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一半多,仍超过各类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由此可见,虽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其不合理的状况还需进一步改观。
(二) 第二产业现状分析
成都市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7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全年电子通讯产品制造业、医药工业、食品饮料及烟草业、机械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和建材冶金工业六大重点行业完成增加值1127.9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6.4%。其中食品工业、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工业、医药制造业发展较快,己具备相当规模,优势地位进一步显现。
尽管成都市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企业规模水平逐步提升,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工业企业规模小,缺乏大规模的企业和集团;二是传统高碳产业企业居多,高新技术企业偏少,制约产业结构优化,不利于形成低碳产业链;三是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改造资金投入不足,重点行业发展后劲不足,即从成都市2009年六大重点行业来看,工业增加值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长快于全市平均水平,增加值总量占全市76.4%的六大行业生产增长低于全市1.7个百分点;从投资来看,2009年六大行业工业固定资产投产增长33.5%,比全市高0.6个百分点,但分行业来看,六大行业中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学工业增幅高于全市。
(三) 第三产业现状分析
2009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4%。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商贸餐饮业、金融保险业和交通通讯业一直居于主导地位。200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2,41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1.8%;各项贷款余额9,869亿元,增长41.7%。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3%。从行业看,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396.6亿元,增长20.8%,增长速度居各行业之首;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61.8亿元,增速仅次于零售业,名列各行业第二;批发业零售额184.7亿元,增长18.3%。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保持稳定增长。虽然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成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 第三产业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如表2所示)。2005-2009年,成都市第二、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均在50%以上,2007年,城镇就业人员首次超过乡村从业人员,但几乎各占一半,乡村劳动力被吸纳能力不高。第二,成都市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过慢。虽然从2000年后成都市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不稳定,2008年第三产业比重比2007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2009年第二产业比重比2008年下降了2.1。而且与国内较发达地区三次产业比重来看,如2009年上海地区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0.7:39.86:59.4,但成都市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9:44.5:49.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远远低于我国发达地区的水平。成都市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过慢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第二产业的发展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其发展后劲不足,即产业的互动性不强;二是受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重在发展工业,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够,致使产业升级较慢。例如,温江依托花卉苗圃基地、区位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具有温江地方特色的旅游观光农业,实现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互动,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因此,成都市还需在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壮大第二产业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发展第三产业。
第二,
成都市三次产业互动发展建议
(一)加强成都市周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三次产业互动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资源开发动力不足,招商吸引力不够,产业无法升级。因此,政府应抓住扩大内需、灾后重建和试验区建设三大机遇,引导多种投资主体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综合交通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二)进一步调整成都市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随着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进一步实施,成都经济活力全面释放,政府应该进一步把握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态势,推进农业集体化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集高效、生态、产业化为一体,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观光旅游,促进农民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实现农民收入与农业经营方式转变。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招商引资政策,健全农业招商引资协调机制,引导和聚集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到农业。同时,注重农业产业培育,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构建现代农业物流体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三)优化产业布局,提高支柱产业的投资力度
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新一轮产业转移两大机遇,以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把握产业的链接点,积极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形成产业定位明确、区位优势突出、产业链上协调发展的互动结构体系。同时,加强处于产业链高端部分的六大支柱产业的投资力度,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促进成都市经济的跨越性发展。目前,成都市正在按照其定制的产业发展定位,积极加快各个区(县)的产业定位及发展,如双流县把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大力培育光伏、光电、光热、核能、风能“三光两能”产业,着力打造千亿元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成都市产业结构合理化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改造后的传统服务业和信息、物流、金融、会计、旅游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对一个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对扩大税源、增加就业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实现高端产业链的重要支撑。成都市中心应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在已有的服务业基础上,大力发展物流、金融、科技、信息、旅游等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强化和提升其对周边地区的服务能力。在成都的周边地区,自然景观众多,少数民族风情较浓,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应当完善旅游设施建设,进行有效的招商引资,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推动整个成都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参考文献:
1.吴双.重庆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优化思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
2.姚南,张林超.成都市主导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省略
英文名称:Modern Agricultural Equipments
主管单位:广东省农业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3-2154
国内刊号:44-1616/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现代农业装备》(月刊)创刊于1980年,由广东省农业厅主管,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主办。它集行业性、技术性、实用性和综合性为一体,真实地反映我国农机化事业和农机工业的发展及现状,及时报道我国农机行业的动态;它立足广东,面向全国,以“做中国农业机械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为目标,关注大农业、大农机的发展,关注行业中重大的前瞻性要闻,着重信息量、时效性,同时也兼顾行业内科研技术的研究,科普知识的宣传等,整本杂志涵盖的内容丰富,具可读性。《现代农业装备》在全国已有一定的知名度。
关键词:博弈论;农业投资;财政支农
中图分类号:F30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0-0021-0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丰则国家盛,农业强则国家稳。在小康社会建设新阶段,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更有现实和长远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稳定。但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础地位还相当薄弱,投入的比重不断减少,生产经营规模小而且分散,技术落后,商品率低和劳动生产率较低,使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农业投资不足。
农业投资是指中央及地方政府、农村合作组织、农户等经济主体以预期收益为目的,用于农业生产建设的投资,包括农业利用的国际、国内的投资总和。本文采用博弈模型分析我国农业投资不足的成因。
一、模型的建立
对农业与非农行业投资的博弈,其投资主体可以有一个或多个。
当投资主体只有一个时,是指投资主体在不考虑其他投资主体的选择前提下,针对不同的投资环境做出的投资博弈的决策,亦即投资主体与“自然”之间的博弈。就我国目前的投资环境而言,博弈的最终结果是理性的投资主体投资于非农行业而不是农业,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投资环境优劣的不均衡。该博弈相对比较简单,且比较理想化,这里不做详细的分析。
目前,我国农业投资主体主要是中央及地方政府、农村合作组织以及农户。每个投资主体在投资之前都有两种策略选择:投资于农业或非农行业,并且每个投资主体的不同投资决策对其他投资主体的投资获益是相互影响的,因此,本文建立了有三个参与人的静态博弈,其得益矩阵为:
其中,xij分别代表在第i个投资主体选择投资于第j个行业这种投资方式下第i个投资主体的得益(x=a,b,c,d,e,f,g,h分别代表8种投资方式组合;i=1,2,3分别代表投资主体为政府、农村集体、农户;j=1,2分别代表农业和非农行业)。
二、模型的求解
就我国目前的投资环境而言,即对于政府而言,投资于非农行业的收益要大于投资于农业的收益;同理有,构成本博弈的唯一纯策略纳什均衡。这是因为对于政府而言,无论农村集体和农户选择投资于农业还是非农行业,政府的最优决策都是选择投资于非农行业;对农村集体和农户也有类似的结论。即对每一个投资主体而言,无论其他投资主体选择什么策略,自己选择投资于非农行业都是其最佳策略。
这个博弈可以重复进行下去,即构成以本博弈为阶段博弈的重复博弈。由于本博弈有唯一的纯策略纳什均衡,由重复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定理可知,只要博弈的重复次数是有限的,重复本身并不改变博弈的均衡结果,即在每个阶段上,每个投资主体都会选择投资于非农行业,“总是投资于非农行业”是唯一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三、模型结果分析
本博弈中各个投资者的最优决策所构成的投资均衡并不是社会的最优均衡,对社会而言,这种投资均衡并不一定构成帕累托最优状态,即此时还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状态,在该状态上,还存在着某种(或某些)改变可以使整个社会的投资效益增加。事实上,当下列情况之一
发生时,纳什均衡并不是可能实现的社会最大利润的稳定状态。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我们假定一组具体的数字进行分析。假定得益矩阵如下:
正如上面的分析,得益矩阵中的(6,3,3),即三个投资主体都选择投资于非农行业构成本博弈的唯一纯策略纳什均衡,此时整个社会的投资得益为。但对社会而言,这并不是一个最有效率的投资决策,因为从得益矩阵中可以看出,如果政府选择投资于非农行业,农村集体选择投资于农业,而农户选择投资于非农行业时,则整个社会的投资得益为,这显然要高于三个投资主体都选择投资于非农行业时整个社会的投资得益。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投资主体博弈的结果是将绝大部分资金都投资于非农行业,造成农业投资不足。而农业投资不足又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滞后与农业投资环境的劣势局面,形成了恶性循环。改善农业的投资环境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我国农业发展落后、投资环境差且效益偏低仍未得到改善的现实,国家应从制度安排或政策扶持方面进行有效的调整,不断增加农业投资总量,加大农业投资力度,改善农业投资结构,重新构建投资的激励信号机制,改善农业投资的效益,并将其落到实处,是目前解决不平衡发展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其清.湖北省省级财政支农现状与调整策略[J].统计与决策,2007,(9):105-106.
[2]盛海燕,张士云,吴连翠.安徽农业投资问题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06,(9):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