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传承交流研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代古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民间琴人琴社的传承,霞影琴馆作为浙地古琴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社团之一,成立于2001年11月,是浙江省成立最早的古琴馆,在浙派名师徐晓英女士一家人的不懈努力下,目前已有在册馆员三百余人,学员近千人。琴馆的宗旨是以琴育德,在琴界享有佳誉,创馆十年来,馆内兼授古琴与古筝,后又开设笛箫班,先后在绍兴、衢州、温州设立分馆,并帮助浙江大学成立了“浙大古琴研究会”,在浙江省内开展琴筝教学成效显著。
一、当代古琴的传承理路
古琴文化的传承主体是琴人,而琴人对于琴乐传承做出的思考与应答则是我们进行实践与研究的根本依据。11月13日上午9点,在简短的开幕式致辞后,古琴传承研讨会拉开帷幕。会上大家围绕琴乐传承、琴曲记谱、古琴流派、琴社发展、琴人琴史等议题展开了发言,从不同领域和视角对古琴艺术文化的传承进行了有益探讨。
原中央歌舞团演员、青岛古琴协会名誉会长姜抗生围绕琴曲记谱中的问题做了《浅论琴曲记谱》的报告。姜先生对于霞影琴馆琴乐传承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评价,进而谈到琴乐传承中琴谱传承的问题,他认为古琴律制是三分损益律和纯律,而西方五线谱通用的是十二平均律,因为律制不同,古琴许多音在西方律制下则是微分音,无法用五线谱或简谱进行完整记录,而简字谱作为指位谱可以直接将音的位置和奏法传达给弹奏者;古琴曲简字谱没有标记详细的节奏节拍,需要不同琴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打谱,其节拍多为弹性节拍,无法用西方刚性节拍来进行划分,其小节节拍受到古代诗词的平仄声律、句读的影响,似拍非拍,琴曲的轻重缓急既是根据诗词中的“气口”而来。姜先生认为中国传统音乐自古诗、歌不分家,古琴简字谱是自汉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古琴记谱如依靠西方五线谱、简谱来弹奏则失去了琴曲本有的音韵特征,传统谱字中隐藏的信息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挖掘与研究。
此次研讨会的焦点议题集中于流派传承问题上,原沈阳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凌瑞兰对浙派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考辨,在其发言《流派传承之思考》中提出:“‘人文价值’决定其流派传承的持久性。”她认为传统时代由于交通不发达、通信不便,琴派风格的传承相对持久、稳定,对于琴派的界定多以师承、传谱、地域进行划分;当今社会交通发达,信息传播便捷,各地琴家、琴社往来频繁,不少琴家师从多位琴派传人,其演奏风格博采众长已无法进行门派的划分,进而形成了独具个人“派风”的流派,如管平湖先生的琴乐又被称为“管派”。当代古琴流派在“派风”上发生的转变使得门派之间趋于 “同化”,琴派风格之别模糊不清;她认为各派需树立流派之分的观念,在政府部门的保护和支持下,流派间除继续保留各自派名外,可逐步突出琴家的个人演奏风格;各类考级和比赛也需顾及流派之别,选择和建立符合流派个性的作品和评判标准。
吴门琴社社长、中国古琴学会顾问汪铎崇尚琴道,提倡抚琴养身,在其《略论古琴流派之演变》的发言中指到“琴道”传承的问题,他认为古琴传承应以琴谱的挖掘整理、演奏教学为主线;对于琴道的传承,他表示古琴自古便是小众文化,是文人士大夫精神文化的载物,只要有热爱传统文化,崇尚诗书礼乐修养的人,“琴道不传而传”。
龚一先生对于琴派划分等问题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首先要搞清楚以什么标准来划分流派,历史上、现实中以及未来社会,流派是依据怎样的原则和标准进行划分的。封建时代交通通讯不便,地区间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比比皆是,琴派之间“派而别之”其共同点多是有几个代表性琴人、几本传谱,以及当地一大批社会受众;现代社会交通通讯发达,文化信息共享便捷,古琴的传承与发展需与时俱进,对于流派的划分已不可仅依靠传人传谱和地域来进行刚性切分,而应将目光转向流派的音乐风格,以演奏风格的不同进行划分最为恰当。当前的琴派风格研究大部分是泛泛而谈,对于某一流派风格的描述多以“飘逸洒脱、细腻清婉”等形容词一概而过,同样适用于其他流派,而决定流派之别的旋律风格因素,以及影响流派风格的地方音乐文化传统则很少有人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龚一强调不同地区的语言、曲种、声腔、曲调特征都与琴派风格的形成密不可分,如山东诸城派琴曲《关山月》旋律来自于济南小曲《骂情人》,富于山东民歌的乡土气息,其中的上滑音等指法是受到当地方言声腔的影响;梅庵派的轮指则是借鉴小三弦、琵琶的指法而来,如果不对流派的地方音乐传统、语言声腔习惯进行深入研究,琴派研究也只能是空谈。
研讨会期间,各地琴家、学者还对当代琴派、琴社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展开了发言。梅庵派传承人刘善教用质朴诙谐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了梅庵派琴人在政府政令的帮扶下所展现出的智慧,并指出梅庵派琴乐的传承重在恪守其琴派演奏风格,目前传习所培养的传承人要求必须掌握梅庵派经典曲目,在此基础上再加入其他新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兼收并蓄、不断创新。香港德愔琴社副社长谢俊仁对《德愔琴社与香港古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了详细介绍,分别从琴社发展、教学、斫琴、制弦、琴学研究、打谱、民间雅集活动等方面向大家展现了当代香港古琴文化传承的不同侧面,不禁让人感慨在香港快节奏生活的高压环境下,香港年轻人却对“慢节奏”的古琴艺术情有独钟,其精神诉求何在!?
浙江大学古琴研究会会长黄海彪向在座琴人琴家详细介绍了古琴在大学校园中的传承情况,分别从社团组织、教学培训、雅集演出、网站建设、校外交流、琴学研究等几个方面展示了琴会自创办以来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得到参会琴家的一致好评。南京艺术学院施咏教授另辟蹊径,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探讨了古琴音乐在当代媒介中的传播路径和形式,指出古琴文化与生俱来的反传播性特质,并总结当代古琴艺术的传播形式是自然传播与技术传播并存,口头传承与乐谱、电子媒介并存的“多层综合”传播形态。
二、开放的雅集交流
雅集是供文人进行文艺交流的平台,13日下午2点30分,在戴树红老师诙谐幽默的主持下,“流派纷呈”古琴雅集拉开帷幕。雅集上霞影琴馆、重庆天风古琴院、香港德愔琴社、温州古琴协会、泉州开元寺等地琴人琴僧纷纷上台献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雅集茶歇间,各地琴家与琴友之间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切磋。不少琴友向斫琴家马维衡、倪诗韵请教了古琴保养、修复、琴材琴制等问题。今虞琴社社长戴树红亲授琴技,向各地琴友示范了《潇湘水云》中的指法技巧和增强音韵色彩的处理手法,并以《忆故人》为例谈及古琴乐句乐节、吟猱绰注等问题。琴家姜抗生以《阳关三叠》等曲目为例,为大家演示了琴曲节拍节奏与诗词句读之间的配合,并详细讲解了琴曲弹奏中旋律强弱、长短对比以及装饰音音色处理等问题。两位琴家的讲解与示范,吸引了在场琴友的目光,大家纷纷围聚在老师周围,观摩学习、交流请教,无形中拉近了各地琴人、琴友之间的距离,为琴人间互相学习、互通有无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提供了展示的机会。
三、音乐会的感动时刻
11月12日、13日晚的两场演出“流金岁月”霞影琴馆成立十周年纪念音乐会和“琴韵流芳”古琴名家音乐会,分别由霞影琴馆和浙江省音乐家协会、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一改往日琴馆活动多自筹经费、自发组织的旧貌,琴乐活动得到了官方的支持与配合。晚间的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厅内座无虚席,演出中仍有不少人涌入音乐厅,大家静静聆听着飘绕在音乐厅内的泠泠清音,让人不禁感叹这就是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吗!?古琴在当代浙地受到如此的礼遇,传统文化空间保持完好,其琴乐传统与审美旨趣仍能得到市民的喜爱,这与江南地区的文化传统是密不可分的。
6月14日,在我国第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到来之即,由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流域非物质艺术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组和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共同主办的“东北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大鼓学术研讨与演唱会”,在哈尔滨师范大学隆重召开。
此次会议是自2006年黑龙江省申报“东北大鼓”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后,首次在高校召开的学术交流研讨会。会议由音乐学院副院长、课题负责人、博士生导师郁正民和艺术学系系主任马卫星共同主持,音乐院长、博士生导师陶亚兵和省群众艺术馆馆长李春胜分别致词。与会代表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沈阳音乐学院和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群众艺术馆及文艺团体的代表。会上,东北大鼓学者、传承人及著名演员,就东北大鼓艺术的源流、音乐特点及如何进行保护传承几方面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北京师范大学丁一教授在发言中提出建议成立“东北大鼓研究基金会”的设想,这样既可以使东北大鼓在新时期进行保护与传承又为其传承提供了强大的财政保障。北京、天津、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省的多位专家和研究员也就“东城派”、“奉派”和“下江派”东北大鼓的唱腔特点、伴奏的艺术性及创新、当代审美群体的转化、新时期政策下如何进行保护和传承等方面作了论述,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起到了各地东北大鼓交流、互动、共勉、齐进的作用。沈阳音乐学院李玉珍教授携“东北大鼓研究”课题组一行4名教师到会,并向大会介绍她们近5年的研究成果;哈师大音乐学院艺术学硕士研究生金鑫在会议上将自己近三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大鼓”的研究做了重点发言,并赢得了与会专家、学者及艺术家的广泛赞许。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戏曲部主任、“下江派”东北大鼓第四代传承人、国家级东北大鼓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被誉为“东北大鼓龙头老大”的夏晓华女士感慨万分,她说:“通过这次会议,我更加看到了东北大鼓艺术的灿烂明天,更加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东北大鼓唱响、唱遍大地”!
当天下午,在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厅相继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大鼓演唱会”,这也是黑龙江省“申遗”成功以来,首次在高校举办的东北大鼓演唱会,会场全场爆满、座无虚席,还有很多老师和学生作为东北大鼓的爱好者进行录像、录音。演唱会历时两个半小时,共10个节目,有来自辽宁省沈阳市群众艺术馆的“奉派”东北大鼓表演艺术家霍大顺的《草船借鉴》,来自吉林省榆树市文化宫的“东城派”东北大鼓艺人高贵的《四季歌》,来自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的“下江派”东北大鼓演员邱淑华的《八百破十万》等三个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表演。演出队伍中最小的李珊珊只有8岁,还不及鼓架高;最年长的已近70高龄,但却仍然意气风发、气度不凡。最后出场的是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夏晓华,她的一曲《金精戏窦》博得了满堂彩,其嗓音清脆动听、柔美甜郁,演唱风格慢而不断、快而不乱,台下的掌声、叫座声不断。此次演唱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观众离场时都夸赞不绝,意犹未尽。
■
关键词:濒危语言;保护;研讨会;综述
在全球经济逐步趋于一体化的形势下,语言濒危现象已成为全球语言发展中的普遍现象,几乎每两周就有一种语言从地球上消失,令人触目惊心。因此,语言濒危现状的研究和濒危语言的维持和发展成为语言学领域的热点,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参与,同时也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重视。当前,随着国家义务教育的发展,云南省境内的许多少数民族不断地学习汉语文,一方面他们的汉语文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各民族之间的交际普遍使用汉语。另一方面其母语的使用功能不断地萎缩,出现了双语,多语和语言转用等现象。因此,许多少数民族语言正面l临着不同程度的濒危和消亡的威胁,鉴于此,2000年中国玉溪师范学院与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签署了友好合作备忘录,在此框架协议下,双方学者将对云南25个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开展合作研究。200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无形文化遗产项目资助下,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和中国玉溪师范学院对“中国云南濒危语言遗产保护”项目进行了合作研究,作为该项目研究内容之一,两校于2005年6月21日在玉溪师范学院联合召开了首届“中国,云南濒危语言遗产保护研讨会”。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以“濒危语言”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很快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后,两校密切合作,继续探讨中国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濒危问题。并在2008年12月召开了第二届中国云南濒危语言遗产保护研讨会。
第三届中国云南濒危语言遗产保护研讨会无疑是前两届研讨会的延续,不变的核心词“濒危语言”吸引了国内外50多名专家学者前来参会。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保护濒危语言,维持文化的多样性。其目的是通过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成果的交流,探讨少数民族语言的理论,方法以及保护云南濒危语言遗产所采取的措施等,以此推动少数民族语言遗产的保护与维持,促进语言生态的和谐和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
在组委会的精心准备下,2010年6月10日8时,第三届中国云南濒危语言遗产保护研讨会在玉溪师范学院图书馆三楼会议室隆重召开,来自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泰国清莱皇家大学、泰国阿卡基金会和缅甸少数民族语言保护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商务印书馆、香港大学、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师范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昆明学院、云南省民族语言委员会、四川西昌学院、红河州民族研究所、西双版纳州广播电视台、墨江县民族研究所等国内外高校及相关科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玉溪师范学院副院长任宏志教授主持,玉溪师范学院院长熊术新教授致开幕词,代表会议东道主向应邀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白庚胜博士和云南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福泉教授闻讯前来祝贺并在开幕式上作了热情洋溢的演讲。白庚寿博士认为保护濒危语言具有应用价值、资源价值和文化价值,杨福泉教授则从研究人员的角度阐述了研究人员在濒危语言保护中应充当的角色和义务,表示对濒危语言保护充满了信心,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的大卫,布莱德雷教授以“弹性思维与濒危语言保护”为题做了大会主题发言,中央民族大学的戴庆厦教授因受邀到台湾进行学术活动未来参会,特别委托玉溪师范学院的黄龙光博士代他宣读题为“中国的语言国情及民族语文政策”的论文。两位语言学大师的论文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为本次研讨会做了铺垫。接着,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大会上均悉数登场,对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陈述。计有35篇论文在会上做了交流。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如语言使用、语言态度、语言教学、语言政策、语言演变、语言接触、语言比较、语言生态、文献记录、文字改革与创制等方面对语言濒危的结果、影响,拟采取的保护措施,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论文中涉及的语种有哈尼一阿卡语、傈傈语、拉祜语、纳西语、阿昌语、克木语、白语、卡卓语、傣语和彝语等。专家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针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分别对各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把脉”,找出语言濒危的原因、濒危程度等,并开出各自的抢救濒危语言的“药方”。
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的大卫,布莱德雷教授的主题发言“弹性思维与语言濒危”,探讨了传统社区语言维持的一种新方法。这一方法鼓励并赋予社区权力,以某种方式,从一定程度上来选择维持或复苏社区人民所选择的语言和文化,让其拥有语言使用自决权,使许多群体在语言层面,文化全球化和自上而下的语言政策管理中重新稳定下来。
玉溪师范学院的唐玲萍副教授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旅游教学与研究,陈述了“濒危语言的内生式保护:社会表象理论一兼议旅游与语言的关系”。她说:语言变化是文化变迁的一个方面,语言濒危是语言变化的极端表现,旅游有可能引致语言的濒危和消亡,也有可能唤醒濒危语言使用者对濒危语言的价值意识,产生保护的内生动力。被应用于旅游研究中的社会表象理论也同样适用于濒危语言保护研究,因为准确了解濒危语言使用者对该濒危语言的认识、定义、描述等知识体系,对于巩固、引导、修正他们对濒危语言保护的态度和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央民族大学戴庆厦教授提交的论文“中国的语言国情及民族语文政策”认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种的国家,语言文字状况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我国民族语文的基本国策是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因此,构建语言和谐是新时期民族语文工作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西双版纳州广播电视台的杨忠明等提交的论文“民间国际通用哈尼、阿卡文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和价值”和泰国民间学者阿卡族提交的“对阿卡通用文字和读写能力训练的简要介绍”,绿春县哈尼文培训中心的白金山先生的“谈谈现行哈尼文存在的几个问题”则阐述了文字的创制和文字的统一对语言保护和传承及其文化传播的意义。
此次会议,涉及语言使用现状调查的文章最多。由玉溪师范学院濒危语言研究团队完成的课题“玉溪市周边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现状调查”,仅在这次会议中就提文了7篇论文,即许鲜明教授的“玉溪市红塔区撒都语濒危程度调查”,石常艳老师的“红塔区洛河乡梅冲村哈尼语言生活个案”,肖黎老师的“玉溪市灵秀小三家一组语言生活个案”,陈勰和刘洁老师的“玉溪红塔区灵秀村彝族语言生活个案”,刘艳老师的“玉溪市红塔区灵秀村委会哨河彝族语言生活个案”,张雅音博士的“云南蒙古族卡卓人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及其白碧波研究员的“元江县因远镇语言使用现状”。此外,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语言类型学研究所瑞克,德,布色尔提交的论文“台湾布农语社群方言状况”。泰国清莱皇家大学马卡博士提交的“在教师和工作场合的语言文化和 交流:对泰国北部清莱府瑶族、拉祜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的个案研究”等论文。
涉及语言生态与保护的有来自香港大学丁思志博士的论文“语言生态和西部发展”。丁博士立足于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背景,审视中国乃至国外的语言生态变化,着重强调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在汉语影响力已成了不可改变的事实下,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的关键是在不破坏少数民族语言生存空间的同时,在语言生态中去适应汉语,并通过双语教育来完成。来自云南省红河州民族研究所的李怡提交的论文“关于目前云南濒危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的思考”也认为维系其生存环境,才能保护语言的生存。对于小语种,特殊语种而言,抢救比保护更具时效性。就全球一体化趋势看来,保护与抢救远远不够,只有创造性地运用少数民族语言,才能保持语言的活力。
,
昆明学院的赵燕老师提交的论文“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语言态度的语言生态学思考”,关注的是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实际。
总之,从提交的内容看,论文内容涉及面广,且多以实证研究为主,兼有一些理论建设方面的探讨,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
中学美术教学既要注重知识传播和技能锻炼,更要通过艺术的熏陶砥砺道德品质,完善人格修养,实现对人精神世界的塑造。而实现这一目标,传统文化积淀的精神财富是取之不尽的瑰宝,中国传统文化闪耀着崇高的人性光辉,胸怀、仁爱、诚信、修身、立志、廉洁、牺牲……这些美德都是传统文化的信仰,也同样应该成为我们锻造人文素养,完善人格的信仰。传统文化对拓宽审美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大有裨益。中国传统文化凝结了哲学和艺术的结晶,在中医、科技、文学、艺术、教育各个领域积淀了无数令人为之倾倒的作品,其形态、功能、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精神状态,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宝贵财富。脱离传统文化的积淀空谈艺术修养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传统文化和中学美术教育间存在着无法割裂的关系,是美术学习和创作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才能真正拓宽审美视野、提高艺术修养、提高艺术修养,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入更深的艺术境界。
二、当今中学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丞待加强
“重知识,轻素养”根深蒂固。当前中学美术教育在提升人文素养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重知识,轻素养”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善。一是注重美术技能传授,忽视审美感受培养;二是注重美术形式学习,忽视文化低云积累;三是注重美术学科本身,忽视跨学科交流。这种局面下,美术教育容易流于形式,导致部分学生文化素质苍白、难以厚积薄发。因此,强化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吸取精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积累文化功底,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重洋轻土”一度普遍存在。无庸质疑,当前我国中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重洋轻土”的现象,表现为大量采用西方的美术教学模式,侧重西方美术能力锻炼,比如绘画上过分重视素描、色彩(水粉、水彩、油画“、速写等西方画种教育,忽略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和形式。重视这些并无不妥之处,西方的焦点透视、解学、光影素描等能力的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妥的是此薄彼、“重洋轻土”。这种情况下,容易使人在文化意识尚且模糊的状态下,盲目追求“中西结合”。追求表面形式,忽视精神内涵,这对培养真正优秀的美术人才并无益处。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是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我们应该时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立足传统文化,我们才能“拿来”得更理直气壮,避免陷入盲从和消极。
三、中学美术教学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举措
中华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立一个兼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社会,在各个方面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将大有裨益。对中学美术教育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在优化课程设置上下工夫。课堂教学是最直接、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可以考虑在中学美术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和传统美术课程的比例,加大跨学科交流的力度,把优秀艺术作品引入课堂,充分利用课程设置的示范作用,鼓励学生广泛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欣赏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
2.在创新教育模式上下工夫。美术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可以让优秀的内容走进课堂,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博物馆、美术馆,走进节日风俗、祭祀仪式,有条件的中学还可以鼓励学生呢感走出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进行社会实践,到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实地考察接受,了解我们国家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进而进行保护和传承。同时,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育和交流也是创新教育模式的应有之义,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也应相应扩展,发展充分交流、合作、激励的互动教育关系。
2014年4月14至15日,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本刊特约记者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组织的第二期江苏职业教育文化寻宝主题教研会――“张謇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在南通举行。江苏各市职教教研机构负责人一行二十余人参加了本次文化寻宝活动,追寻张謇足迹,现场体会张謇职教思想的当代传承,受益良多。集张謇职教思想的学术研究、思想宣传、文化建设、素质教育、遗产传习于一体。
与会专家和代表首先汇聚在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南通纺院)的张謇职教思想陈列馆,参观了张謇职业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史料图片展。史料内容以张謇职教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展示为主线,通过“拓荒与奠基”、“探索与卓著”、“思想与典范”、“传承与发展”四大部分,逐一呈现了张謇职教思想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社会基础、思想渊源及其艰难历程。张謇博大精深的职教思想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以及现代科技的展陈手段得以生动地显现和演示,全体代表深受教育与鼓舞。
文化寻宝活动的第二项议程是“张謇职教思想研讨会”,来自省内的张謇职教思想研究专家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研讨会上,南通纺院院长教授介绍了张謇职教思想在南通纺院的传承与发扬;南通纺院马斌教授从文化建设角度阐述了学院以张謇职教思想文化精髓为向导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历程;南通纺院王飞教授着重介绍了张謇的“知行并进”职教思想:落脚点是以民生为本,以生计为先,目标是培养工农商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全面性、本土性、国际性,具有示范性、启迪作用;江苏大生集团董事会秘书张国清先生介绍了当年由张謇先生一手创办的大生集团的119年的光辉历程和发展现状;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副局长钱国华介绍了通州区域开展张謇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活动的概况和成果,他认为张謇职业教育思想还需要长久、深入地挖掘、研究和传承;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黄彩萍以其学校为例,阐述了当今职业学校弘扬张謇精神的行动:成立张謇研究分会,开展弘謇课题研究,开发弘謇校本教材,成立相关社团等,让张謇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研讨会由省教科院中职师培中心方健华研究员主持。最后由省教科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所长、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教材研究中心主任、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马成荣研究员作总结。他认为张謇职教思想博大精深,本次活动通过研究者追溯、寻根,有助于后来者把握张謇职教思想的形成脉络、要义和精髓;张謇思想在多方能够生根开花,具有时代意义。为此,我们既要充分挖掘张謇职教思想内涵,也要充分发挥其对当下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张謇职教思想启发我们要用现在思维去研究三个问题,核心问题是办学体制,谁来培养人,要在当代结合张謇职教思想来培养人,促进现代职教发展。如何改革职教制度,如何在制度层面建设适应现代职教发展的制度是至关重要的;教育方针的深入理解,张謇认为教育是为了社会、为了大众,现代办学过程中更要深入了解大众需求,为民生服务;教学模式,是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要在张謇职教思想中寻找灵感,提炼精髓,服务当代职业教育。
文化寻宝活动期间,与会的全体专家和代表带着对张謇先生的无限敬意,参观了先生当年的力作――南通市博物馆和江苏大生集团,更进一步地了解到张謇思想在南通乃至江苏、全国的影响。大家一致认为像“张謇职业教育思想”这样的江苏职教文化瑰宝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探寻和研究,去继承和发扬。(责任编辑:曹鸿骅)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扬州漆艺
全球化、城市化的热潮之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严峻的考验。举国上下,大兴土木,吐旧纳新,一方面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方面是传统优良的文化需要传承。当两者产生矛盾时,往往是牺牲后者,理由是缺乏传承人、传统的东西跟不上时代等等。以扬州漆艺为例,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扬州漆器当代精品层出不穷,获奖无数,业内影响日趋扩大,但是也存在图案陈旧、实用性差、公众认识不足等问题。而从“活态传承”的角度来看,该项目门类众多,只确定几种门类和传承人,难以囊括和反映行业的全貌和成就,而且确立的非遗传承人大多已退休,后继乏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活态传承对于非遗保护有着重大的意义。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上指出:在文化遗产的保护类型方面,从重视“静态遗产”的保护,向同时重视“动态遗产”和“活态遗产”保护的方向发展。我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不脱离文化产生的自然、人文环境,它是民族审美习惯、地域文化心理的“活”的显现。对于像扬州漆艺这样的“活态遗产”来说,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师带徒等形式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大量留存至今的扬州古代漆器珍品中,凝聚了杰出工匠毕生的心血和巧夺天工的技艺。这种技艺,是我们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财富,代代身口相传,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非遗的“核心”主要表现在传承人身上,活态遗产,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活态传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韩两国在非遗传承人保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韩国制定了对国家级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补贴政策。而在长达六十多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日本也经历了一个从保护“物”到保护“人”的这样一个曲折的认识过程。
2004年12月23日,扬州市委市政府举行了扬州漆器原产地域保护揭牌和工艺美术大师带徒津贴发放仪式,市领导给首批带徒47名的21位工艺美术大师颁发津贴,标准为国家级大师1200元/月,省级大师800元/月,省名人600元/月,是全国工艺美术界中最高的。尽管政府积极鼓励“师带徒”的模式,但扬州漆艺还是面对人才短缺的问题。扬州漆艺方面,有三位国家级工艺大师分别为张宇,1944年生;池家俊,1945年生;赵如柏,1939年生,他们把毕业的精力都献给了钟爱的漆艺事业,为国家级非遗的传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他们都已六、七十岁,所收徒弟中,很少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赵如柏大师近十年也在积极培养接班人,但“10 个之中能找到1个就很了不起了。”赵如柏认为没有十年的扎实基本功,是无法在这一行混出名堂的,而现在的年轻人,能耐住十年寂寞的实在不多。
漆艺是一种复杂的工艺,单靠一个人的能力是无法完成的,比如一块漆砂砚,需要有人设计图案、上漆、雕刻、打磨、点螺等很多工序,缺一不可,而且漆艺绝大多数工序需要手工完成,机器根本无法代替,它做不出层次感,所以,一件好的作品往往耗时一年到一年半,不是容易的事情。时代在改变,社会风气浮躁,年轻人面临的诱惑多,而信仰缺失,导致迷茫的一代。如果扬州漆艺不能吸引年轻人的加入,整个行业将面临人才断流的危机。
我认为,首先,要发挥大师的名人效应,师带徒,引入激励机制,鼓励大师悉心传授毕生技艺;其次,返聘一些退休工人,以老带新,培养新人。他们虽然不是大师,但几十年的一线工作经验,以及纯熟的技艺,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再次,要加强对青年技术人员的培养,多给他们培训深造的机会,提高薪资待遇,表现突出者还可获得非遗传承的光荣称号,给予他们物质奖励之外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集体研读古籍,汲取古代漆器佳品的创作精华,陶冶情操,提升自身传统文化修养,才能耐住寂寞,以沉静的心来传承古老技艺;再次,要形成人才梯队,注重后备人才的储备,可以走校企合作之路,实行产学研合作,“借脑借智”。如2011年4月,扬州漆器厂与扬州大学艺术学院签约共建实习基地,将鼓励学生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漆艺进行技术创新、技艺改造和产品开发,力图培养出具有美术功底、艺术专长和技术能力的新型实用人才,将实习基地建成全国一流的漆艺人才培养基地。
另外,漆艺门类众多,工艺美术大师们,各有专攻,各怀绝学,目前大师们交流的机会不多,“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可以开拓视野,吸收前沿理念,但还是缺少共同研讨的平台。我认为可以建立漆器工艺大师“智囊团”,定期对一些青年技师的漆器成品进行集中评点,大师们可以盲审,各自从自己擅长的技艺角度指出这些成品的优缺点,知耻而后勇,知道缺点,才能改进,今后会做得更好。交流、探讨、观点碰撞,形成头脑风暴,不固步自封,在反复研讨中提升技艺,这样的研讨会,远比一团和气的相互吹捧更有价值。长此以往,扬州漆器将会传承有序,后继有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活态传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扬州漆艺为代表的非遗项目,在举国关注非遗的热潮中,应抓住发展机遇,迎接外来文化、现代文明冲击的挑战,传承古老技艺的基础上,求新求变,力求在现代化发展的潮流中不迷失自我,一步一个脚印,在急速发展的时代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张燕,扬州漆器史,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10
月第1版
【2】,论文化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07年1
月第2版
【3】马知遥,非遗保护中的悖论和解决之道,山东社会科
学,2010年第3期
【4】周新国、朱季康,文化扬州建设与扬州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关键词:地方高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2-0085-03
一、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是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进行的,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是有着地区差异的,不同地区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不同,导致历史文化背景千差万别,这种明显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就是区域文化。
区域经济文化对地方高校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地方高校作为区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植根于地方,受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的制约,必然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印迹,地方资源是地方高校特色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地方高校作为区域文化中心,拥有其特色研究机构、科研队伍以及图书信息资源等等,只有满足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为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才能获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和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引领区域文化发展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地方高校的社会责任。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既是地方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一所优秀的地方高校不仅要融入所在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更要以自己的先进文化引领区域文化发展方向。
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途径
地方高校以服务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为目标,为地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白城师范学院位于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地带,是吉林省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培养基础教育教师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只有立足于地方,探索与区域经济文化共生发展的契合点,才能实现与区域经济文化的共生发展。
(一)培养区域文化人才
建校5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共计培养基础教育合格师资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6万余名,他们当中包括行业骨干、各级领导、知名<摇⒂判憬淌和企业家等。学校被誉为吉林西部基础教育教师的摇篮、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育基地、党政干部的黄埔军校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高地。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学校与白城四中等中小学签订了教育实习与教学研究合作协议;与地方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建立了实习合作关系;探索构建了校企、校校、校地、校所立体合作架构,协同育人、互惠多赢的良好局面正逐渐形成。2015年学生在校期间创办并获得营业执照的小微企业达50多家。
(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高校作为区域文化中心,要加强针对区域文化开发和利用的应用研究,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提供科学技术,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科技成果是大学创新文化的结晶,科技成果转化实质上是引领区域文化的重要方式。我校各学科的科研工作紧紧围绕着吉林西部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吉林省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为目标,在生物资源的开发、区域生态、防风固沙和盐碱地的治理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地处吉林省西北部的白城市,盐碱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24.2%,生态环境脆弱,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白城盐碱地治理工程技术中心”依托我校地理、化学和生物学科整合而成,以电厂脱硫废渣为改良材料,研究种稻条件下脱硫废渣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在白城洮北区高平村、德顺乡英格尔屯建立了2000亩盐碱良示范田,为电厂脱硫废渣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与“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白城2×60万千瓦火力发电”“引嫩入白”和“吉林省增加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项目有机结合,形成白城地区工业一农业一环保一生态建设四位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
“吉林西部绿色特色农产品研发中心”结合吉林西部地区的盐碱地域特点进行草木犀、罗布麻、龙葵、甘草、籽粒苋、黑豆、绿豆、向日葵、燕麦等吉林西部特色植物种植与加工研究,特别是耐盐碱药用植物罗布麻栽培技术研究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其他研究也都填补了吉林省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籽粒苋发酵产品深受广大师生员工的欢迎,目前,与三家企业签署了籽粒苋种植与利用的技术成果转让和技术服务合作协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加强区域文化研究
作为地方高校,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人才优势、学科专业以及图书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建立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的学科研究基地,并依托这些研究平台,推进对吉林西部区域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保护和开发研究,为区域文化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我校“通榆年画艺术研究中心”获批为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通榆年画是吉林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通榆年画的产生与发展既受闯关东齐鲁文化的浸染,又受科尔沁草原文化的影响,其地位可与山东潍坊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和天津杨柳青年画媲美。如今,通榆年画早已不复当年兴盛,我校对通榆年画的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工作,有利于深化通榆年画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有利于提升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意识。
吉林西部草原文化研究基地,由我校历史学、文学、经济学、音乐、美术、地理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研究团队,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区域以及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等具有区域代表性的文化进行研究。吉林西部草原文化研究基地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密切合作,例如,与白城市政协联合提出的议案《利用辽代春捺钵文物遗址,发展白城文化产业》被白城市政府采纳;同白城市电视合创办大型纪录片栏目《发现白城》,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期刊等途径宣传地方文化;同白城市民委、史志办共同发起了东北草原民族乡乡土志丛书编纂工作,志书编撰工作对于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弘扬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推动白城市民族乡镇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推进区域文化交流
地方高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区域文化的对外交流合作。近三年来,我校先后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白城市政府及通榆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了“首届中国地域性辽金史学术研讨会”、“纪念唐鸿胪井刻石建立1300周年学术研讨会”、“通榆年画学术研讨会”等。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广泛吸引专家学者,加强与学术机构及国内高校的合作,通过项目互动、课题合作研究、人员交流等方式,达到了交流成果和拓展学术视野的目的,进一步扩大了我校的影响,推进了区域文化的广泛传播。
(五)加大社会服务力度
地方高校是当地最大的文化教育机构,应发挥师生优势,从学校的区域环境、历史传统和服务对象出发,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例如,通过公选课、学术报告、讲座等形式传播普及区域文化知识;通过专业实习、野外考察及社会实践等活动研究当地民族文化资源,以提升高校服务于地方的能力,为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好服务。
三、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建议
高校是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创新第一驱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我校目前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这样的形势,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不够,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科研实力总体不强,高层次科研项目不多,高层次人才队伍有待建设,学科优势有待加强,学科特色有待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总之,阻碍地方高校济社会服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地方高校自身的问题。因此,地方高校应不断加强自身文化建设,承担起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社会责任,对区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贡献。
(一)创新体制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地方高校担负着培养当地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重任,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也并非易事。地方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采取多元化、多层次、多途径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方式,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的协调与合作,形成科研、实践和科技成果推广基地,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造就更多适应区域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二)与地方政府合作,解决办学资源问题
建立政府、企业和地方高校自身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构建文化研究机构、产业园区,吸引地方高校教师积极参加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智力优势、学科优势和信息资源丰富等优势,推动与促进地域特色文化研究与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好地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高校通过实施专项建设,不断加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和针对性。
(三)开发城市文化资源,助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
科学分析、准确定位,切实提高对区域地方文化的认识,挖掘地域文化精髓,研究地方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问题,达到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目的。地方高校应该协助政府在助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上有新进展,引导传统文化资源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努力打造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白城拥有丰厚的辽金文化遗迹,但辽金文化并未深入挖掘;民间剪纸、无笔画、石雕、年画等民俗文化方面均未形成产业化发展趋势。
(四)提供实践机会,鼓励师生进行创新研究
研讨会邀请函模板一
尊敬的 ***:
您好!
***研讨会定于20**年*月**日**日在****召开,诚挚邀请您参会。会议的有关事宜如下:
一、会议主题: **
二、主要论题
1.**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2.**建设与**的完善
3.**的经验总结
4.**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与途径
5.**定位
6.**等**问题
7.当前**的热点问题
8.***相关**问题
三、投稿要求
本届**研讨会,接收与上述专题相关的、未公开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报告。
1. 投稿内容与格式
论文格式包括标题、作者基本信息、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几个部分。摘要字数在200-300字之间,且关键词最多不能超过4个。论文正文总字数应不少于5000字,中文使用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排版;含页眉和脚注在内,页边距设为2.5厘米。
提交的文章中凡采用他人原文或观点,务必加注说明。在引文后加括号注明作者、出版年份及页码,或者直接将引用以脚注方式标识清楚。详细文献出处作为参考文献列于文后,以作者、出版年份、书(或文章)名、出版单位(或期刊名)、出版地点排序。文献按作者姓氏的第一个字母依A-Z顺序分中、英文两部分排列,中文文献在前,英文文献在后。引文中的英文部分,专著名用斜体,论文题目写入 号内。作者自己的说明放在当页脚注。
2. 投稿电子邮箱
Email:***@***(请在邮件主题标明:***研讨会)
3. 论文收录
研讨会筹备委员会将会收录您的投稿,并将制作论文集, 如有PPT文件,请一并发送至投稿电子邮箱并注明:***研讨会PPT。
4. 投稿截止日期
本次会议投稿截止日期为20**年*月*日。 四、研讨会时间及地点
会议时间:20**年*月**日报到,**月**日会议,**日考察。 住宿地点:**大酒店(**高速公路**出口*行**米路*) 会议地点:***** 五、会议回执
为统计参会人数、预先做出相应安排以保证本届***研讨会顺利举行,如果您确定参会,收到此邀请函后,请务必在20**年**月**日以前填写好参会回执并以 E-mail发送到会务组投稿邮箱**@**,以便于我们为您提前预定酒店房间,以及其他工作的开展,谢谢合作。
四、联系我们
地址:**** 邮编:***
电话:***:*********; ***:**********
E-mail:**@**
此致
敬礼!
********研讨会
**大学**学院
20**年**月**日
研讨会邀请函模板二
尊敬的 先生/女士:
在当今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分化的大趋势下,研究文学经典是树立和坚守基本道德伦理和价值规范的途径。文学经典作为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各民族核心文化和情感纽带的体现,它所承载的鲜明民族个性不会被时间淹没,起着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外国文学研究者要始终保持选择、确立和传播经典作品的自觉意识,积极面对文学经典在跨文化的旅行中发育演变这一现实,着力推进跨文化视界中的文学经典研究。
为了更好地研究经过时间筛选而沉淀下来的文学经典,从构成各民族文化土壤的经典中汲取精神养分,团结学界同仁,加强中外学者在该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做出更大成绩,经中国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浙江省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拟定于2010年11月5日-7日在杭州召开世界文学经典与跨文化沟通国际学术研讨会。
请围绕以下议题撰写会议论文和准备会议发言:
l 文学经典与民族文化记忆
l 文学经典的跨文化交流功能
l 文学经典翻译与跨文化沟通
l 世界文学经典中的他者形象
l 大众传媒时代的经典阅读与传播
l 文学经典的诠释与当代意义的生成
l 其他相关议题
久仰您在该领域的研究方面造诣高深,特邀请您拨冗出席会议,并积极撰写会议论文。大会工作语言为汉语和英语。
时间安排:2010年11月5日下午报到,11月6日上午开幕式、大会主题发言,下午分组研讨,7日上午大会主题发言。7日下午市内参观与自由活动。会议于7日晚上结束。
报到地点:杭州海外海西溪宾馆(中国杭州天目山路329号)。可乘502、193、356、49、91、282、213、B支4区间等公交车到紫荆花路南口站下,或乘179、310、89路到府苑新村站下,或乘B支2路到天目山路古墩路口站下。
为做好这次会议的筹备工作,请参会者在2010年10月10日之前通过信件或电子邮件,向大会提交会议回执(将您的工作单位、通讯地址、电话、电子信箱、论文题目、是否住宿等)寄给会议秘书处,提交论文者,请将200-300字/单词的中文或英文论文提要以电子邮件形式发给会议秘书处。
参会者交纳会务费人民币500元/人,交通费、住宿费自理。
我们真诚地期待您莅会指导!
联系地址: 中国杭州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 编: 310028 联 系 人:张逸旻、李馨
联系电话 13858094162;13675818724; 传真:0571-88273946;
电子邮件: ;
会议相关网站:
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
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
浙江省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
2010年9月3日
石河子大学党委副书记吴新平在开幕式上致辞,她介绍了石河子大学的发展概况,代表石河子大学对参会的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她说,在西部绿洲之城石河子举办生态人类学与牧区发展高级论坛,是中国生态人类学界关注西北地区绿洲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共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次盛会,对解决新疆生态、人口与资源之间的复杂关系问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系主任麻国庆教授指出,国内有很多宏大的、向上的学术会议,而“绿洲和草原”学术研讨会要努力做到向下,脚踏实地,从田野中发现问题,在调查中厘清生态与发展的关系。他感谢石河子大学以其在新疆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办学定位,给生态人类学学者提供了难得的相聚和充分交流的平台。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与社会学院院长田敏教授对中南民族大学民族与社会学院关于生态人类学的研究作了简要介绍,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那顺巴依尔教授介绍了内蒙古大学围绕草原生态与发展的研究状况,他们都表达了对下次承办生态人类学研究论坛的意愿,希望南方与北方高校研究民族学与生态人类学的学者们多多交流合作。
论坛分为五场,由十二位学者担任主持和点评,历时两天。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尹绍亭教授、复旦大学(贵州大学长江学者)纳日碧力戈教授、新疆师范大学社会文化研究所崔彦虎教授和中山大学麻国庆教授分别作了《 试谈生态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由自然生态到人类生态:跨尺度结构耦合》《绿洲、草原生态边界与文化边界的交错与互动》《进步与发展的当代表述:内蒙古阿拉善的草原生态与社会发展》的主题发言。接下来的四个主题专场,与会的三十位学者围绕着 “生态人类学理论与中国”,“牧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草原与绿洲生态、社会、文化边界和边界移动”和“中国生态人类学田野与调查方法”,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在全球化时代,生态失衡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草原牧区与绿洲的生态问题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与会代表提出了中国牧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并积极探讨解决的路径和办法。此次论坛提升了生态人类学研究的理论水平,倡导关注现实、草根社会、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并以此展现学科发展中的人文关怀,从而为实现人与自然、生态与文化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论坛期间,纳日碧力戈教授、尹绍亭教授和麻国庆教授又不辞辛苦为学院师生分别作了三场学术讲座——“在多元话语中寻求共同‘语法’”、“文化与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和“民族学的全球意识与学术自觉”。
在学术考察过程中,与会代表参观了石河子市的风光、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石河子大学校史馆等,这些均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届“生态人类学与牧区发展高级论坛:绿洲与草原”学术研讨会是中国人类学界的一次盛会,不仅为参会嘉宾及其代表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也将为推动中国生态人类学学术研究和生态人类学的创新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