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陶瓷艺术范文

传统陶瓷艺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陶瓷艺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陶瓷艺术

第1篇:传统陶瓷艺术范文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一路走来,从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历经早期的黑陶,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的彩陶文化,秦代的陶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青瓷,唐代的唐三彩,宋代的“六大窑系”,元青花与清代的珐琅彩等。不同朝代的陶瓷艺术风格迥异并大放异彩,在中国传统文化别是传统工艺美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不但在传统文化上为中国添彩,在经济上也是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丝绸之路”的主要贸易货物。

二、传统陶瓷的艺术形式

中国传统陶瓷的艺术形式主要表现在陶瓷的造型样式和装饰纹样两方面。中国传统陶瓷有着自身独特的整体风貌和各个历史时期及地区的风格特点,有着新颖的形式和特定的艺术内涵,在世界陶瓷艺术发展史上拥有一致的赞誉和高度的评价。陶瓷艺术的本质特征体现在陶瓷造型和陶瓷装饰上,二者完整地展现了陶瓷艺术的审美价值。

1.陶瓷造型陶瓷造型的“造型”一词主要指陶瓷器物的形态和样式,与广义的“造型”有所区别,特指具有一定抽象特征的陶瓷器型。在中国传统陶瓷中,各种不同的造型因时代、地域以及生活需要而形成。它们包含着生活美学、生活意蕴、生活习俗,渗透着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适应,并“物化”为具体的陶瓷造型形态。正因为如此,陶瓷造型是制陶人的艺术思想和文化修养的载体,也是某一时期文化特征的载体,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中国传统陶瓷造型从模拟开始,进而发展为象形取意的方法,通过长期延续和演变创造了许多优秀的陶瓷造型。象形取意的造型方法的长处在于能够借助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形态以及人工的各种器物形态和样式的启发,发挥想象、开展构思,创造有别于“原型”的优美的陶瓷造型,甚至比“原型”更为美好、更为动人、更具特点;在完成造型的象形取意过程中不受“原型”的限制,而是根据所创造的陶瓷器物的特点,充分发挥作者的创造性,把个人对“原型”的观察、理解、感受、爱好表现出来。象形取意的造型方法在我国传统陶瓷艺术发展的很长时期内一直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方法,贯穿于各个不同时期的陶瓷艺术制作中。虽然在某些时候会有所调整和突破,但基本制作方法离不开象形取意这一制作理念。象形取意首当其冲的是汉字,中国汉字是最具代表的象形文字,制陶者在制陶过程中会将陶瓷器型与汉字匹配,以此区别其形态特点。如“由”字形的天球瓶、油锤瓶、玉壶春式瓶等,“甲”字形的梅瓶、鸡腿坛等,“申”字形的橄榄尊、柳叶瓶、莱菔尊、链子观音瓶等,大都是根据造型的大致轮廓、主体部分所处的位置与某字形相像而加以区分的。如果从深层的造型观念来分析,汉字的造字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与陶瓷的造型方法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存在所谓的“通而同之”的造型意识。中国传统陶瓷造型的名称更明确地反映着这种象形取意的造型意识,如蒲锤瓶、石榴尊、葫芦瓶、马蹄尊、蒜头瓶、纸锤瓶、灯笼罐、角篓罐等陶瓷造型样式,都是以自然形态或者其他器物造型为基础加以概括、变形、转化而形成的。象形取意的造型方法是优秀的传统,与国外陶瓷造型相比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含蓄、丰富,更富于情感表现,展示的是诗意的韵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陶瓷纹样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几何印纹陶,常见的纹样有水波纹、米字纹、回字纹、方格纹、编织纹、云雷纹等几十种。商代有饕餮纹、方格纹、回纹等。战国时期有云纹、花瓣纹、鸟兽纹。六朝有铺首纹、联珠纹、莲花纹、忍冬纹等。宋代陶瓷的装饰方法多种多样,有刻花、印花、绣花、画花等多种,刻花、印花是传统方法,绣花则是用针刺出花纹,画花则为后来的绘瓷开创了新纪元;宋瓷的装饰题材喜用折枝花以及飞鸟虫鱼,纹样秀丽、线条流畅,规矩的几何纹很少,体现了清新、典雅的艺术特色。明代,我国陶瓷工艺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说在明代以前我国陶瓷的釉色是以青瓷为主,明代以后则主要是白瓷。白瓷的发展为陶瓷工艺的装饰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唐宋时期普遍采用的刻花、划花、印花等方法已经逐渐衰落;画花的装饰方法主要是青花、五彩等,成了陶瓷的主要装饰方法。

三、在现代海报设计中应用传统陶瓷造型和纹样的实例

1.陈幼坚先生与他的罗汉式瓷碗陈幼坚先生设计的海报作品《民以食为天》,其作品元素选自中国传统饮食工具筷子和端庄的罗汉式瓷碗造型。设计表现形式采用正负形构成,为了更好地凸显罗汉式瓷碗这一传统造型而将筷子密集化处理,密集的中国筷子款式多样,不但有传统木筷、竹筷,还有现代的不锈钢筷子等。围绕着一口碗,留白的处理手法一下子抓住了所有观众的眼睛,把所有的视线都集中于一口瓷碗上,而这一空碗形象很好地体现了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深化了主题“民以食为天”。密集多样的筷子正映射出中国现实社会中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对于一个现代社会问题,陈幼坚先生采用几千年来一直沿用的传统材料,利用现代设计手法精彩地展现出来。碗的选择更加说明设计师对传统文化要有深度的学习和了解,如此才能恰如其分地在现代设计中发挥传统素材所蕴含的传统人文精神。

2.赵清先生与他的青花瓷赵清先生的海报作品《在中国》很直白地给人留下“中国”的概念。同样的正负形构成处理,同样的传统陶瓷器物,赵清先生选用的“申”字形青花瓷,且不考虑与青花瓷里负形“CHINA”一词有何隐喻,就曲线优美的“申”字形瓷器造型加上以制作精良著称的青花瓷,直观上就为观者展示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美和令人着迷的传统文化精神。赵清先生的作品又一次把“陶瓷”推上了当代文化的海报设计前沿。

3.何见平先生的《中国》何见平先生的《中国》拥有传统书法造型和中国风景画的设计元素,其中同样离不开蕴含大量传统文化精神的陶瓷。圆润的笔触内含青花的云气纹,使作者的设计意图传达得更含蓄。作品中国画梅花的意味或许更多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委婉的视觉传达。这是一件优秀的后现代设计作品,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提醒我们在当下的现代社会生活中面对中国传统文化问题时需要谨慎处理。

4.杭春晖先生的《苹果电脑标志》2003年靳埭强先生就任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一职后大力倡导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努力探究,因此就有了2004年的“靳埭强全球华人大学生平面设计大赛”这一隆重赛事,此赛事后来成为中国大学生平面设计的重要大赛之一,是一个有益于整个华人设计界的教育和学习平台,而这一年的主题恰恰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此赛事最高奖项“未来设计师大奖”由当时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的杭春晖先生的海报作品《苹果电脑标志》获得。这件烙印明显的后现代作品表达是现代科技在成为主流文化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融合以及给人们带来的新思考,或许也更想说明现代科技文明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新形式的继承和发展。用苹果电脑公司标志作为主要图案在图形处理上没有什么新颖独特的手法,只不过把标志主体部分换成了代表我国璀璨传统文化的青花瓷图案,那片蓝色的叶子最耐人寻味。作品最终传达出的是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深厚传统文化的国家在现代科技面前正生发出新的嫩叶,完美地演绎了此次大赛的主题思想,获得“未来设计师大奖”当之无愧。

四、结语

第2篇:传统陶瓷艺术范文

从一团粘土到精致、富有艺术审美的造型工艺品,陶瓷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中国文化的发育同时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陶瓷雕塑主要通过纹饰、色彩、造型来体现艺术概念,因而拥有绘画性、装饰性和写意性三大特点,运用绘画、雕刻等技艺则加强了其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造型艺术形态的表达依靠线条来表达各种各样的主观和客观信息。在陶瓷雕塑艺术中也不乏许多线条艺术运用的经典作品,在视觉艺术方面独具特色,创造了经典而深刻的艺术语言。由于时代背景、观念、认知等各方面的差异,中国的传统陶瓷雕塑技艺与现代艺术品在技法和艺术表达方面各有特色。唐、宋时期的陶瓷雕塑具有独特的代表性和创新性,通过线条艺术的发挥,将中国传统的民俗民情与陶瓷艺术的朴素气质有机结合,赋予了作品独特的艺术情思和东方魅力。

2 线条在造型艺术中的功能

形态是体现各种视觉艺术造型概念的载体,也是实现造型艺术表达的重要工具。在造型艺术中,对形态的认识和理解可分为现实形态和概念形态两种基本类别。现实形态是指有实实在在可视的形状、色彩、肌理等属性特征的形态。概念形态是指抛开现实形态中的各种属性,以意念感知的抽象形态。无论现实形态或概念形态都可以依据具体形态的知觉特性,分为点、线、面、体四种不同的基本视觉元素。艺术家通过点、线、面、体在空间内的组合,形成了效果各异的艺术形态,构建了丰富的造型语言。而在这其中,线条是具有最丰富、最形象和最多元效果的形态元素,它的运用使得造型艺术品的轮廓、空间、体积、动势等各种形态语言得到表达,也能够挖掘出艺术家想要赋予造型艺术品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形态语汇。从原始人到现代人,从简单的记号到复杂的艺术创作,随处可见线条的运用。在古代洞窟壁画中原始人会使用粗犷的有力的线条来描绘姿态各异 、生动活泼的图象,为后世留下了具有价值的形象化信息。而作为文明极度发达的现代人,身处客观世界的所看所想也总是运用线条来描绘。在幼儿在刚学会拿笔时,会下意识地先画线条,在他们的涂鸦作品中总是看到线的存在,跃动的线条在纸张上恣意驰骋,表达了孩子们一定的心理活动。因此线条是最基本、最直接、最形象且流传最久远的创造视觉的表现方法。许多艺术家都是以运用线条为造型手段而取得某种艺术效果,这使得线条成为无论是具体物体抽象化还是抽象物体具体化中皆是最为实用的工具和最有力的手段。

3 线条艺术在陶瓷雕塑中的表达

线条的运用使得艺术表达更富有层次和动感,它以自身的匀直、回环、曲折、断续、深浅等变化,从某种意义上将具象事物与艺术家的艺术语言产生缔结,从而糅合出更具情态的艺术表达。线条的运用和组合可以更好地搭配和丰富绘画以及雕刻技艺中的色彩、速度、刚柔、明暗特征,有如弦上的音、台上的舞,生动、直接地将作品的形态、概念、文化构筑成有机体,强调并提升了作品的人文主义精神与素质,更好地配合了东方艺术中多元化的形象艺术表达力。

在陶瓷雕塑艺术中,线条可以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形态、体积、轮廓等特质,也可以体现在其纹饰当中,对于作品提出了一种精致的、细腻的标准和要求。在光与影的交织下,或者移动过程中,作品的轮廓线、粗细、局部的高线等像音符一般于一件作品中奏合出一曲美妙的音乐。强调了线条美感的再现力和表达能力,为中国陶瓷雕塑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奠定基础。不同线条的运用和组合对人的视觉影响和情感信号也不同,匀直的线条给人以机械感,精细的线条使作品精致细腻、圆润的曲线使得作品高雅、曲折的线条使得作品律动。在陶瓷雕塑中,线条也具有较为丰富的审美功能:首先,成型工艺的灵活性使陶艺家可以用多种手法创作现代陶瓷雕塑作品,盘筑的泥条、粘接线等线条在作品中显现出独特的线性结构美;其次,丰富的陶瓷釉色在现代陶瓷雕塑的表面往往会产生色阶或色相上的对比,颜色的对比产生的线条在光线的作用下会形成若即若离的光影美;再次,现代陶瓷雕塑在火的烧造过程中会形成火痕、裂纹等非人为的线条,这些线条由于超出了创作者的控制而透露出独特的自然美。这对于作品无疑是创造出了更为深刻的美学价值。

4 传统和现代线条观念的差异和联系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传承,现代陶瓷雕塑艺术与传统形式相比,注入了更多的现代意识。尤其是受到来自西方等多元化文化的影响和融合,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和传统陶瓷雕塑艺术即使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存在着本质的差别,这在线条艺术的表达上也被显著地体现出来。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强调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充分解放了泥、火、釉等陶瓷材料本体语言的审美特征,更加强调作者的个人意识和对客观世界的表达。在作品的塑造过程中,线条的使用不再程式化,增加了更多的偶然性。现代对于线条的精细程度要求更高却不再敏感,从而增添了作品的写实性。而在传统作品中,由于受到绘画、书法艺术的影响,中国传统陶瓷雕塑技艺比较注重写意的效果,通过线条的自由组织,从而表现出作品的气势、风骨,赋予其自由的灵魂和独立的生命力。结合作品的材质,进行创作,传统陶瓷雕塑体现了社会化的人文主义精神与理念,结合具有东方特色的色彩文化,用线条将作品的氛围烘托得淋漓尽致。如。如北朝墓出土的陶伎乐俑,利用了自由而不加约束的线条将一个自我陶醉的乐女表现的欢乐而富有情趣,活灵活现,仿佛有生命力般。

5 中国传统陶瓷雕塑的线条表现力

传统绘画和书法中的线条艺术富有东方的写意特色,强调作品的风骨和意境,对于陶瓷雕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打破了西方雕塑艺术对于体和面作为标准的束缚,使得作品更加有情态和人文素质,是东方美学的代表形式之一。

唐朝具有代表性的陶瓷雕塑当属唐三彩。其线条流畅而舒逸,圆润而自由,展现了唐朝富足、安逸、繁荣的社会风貌。使得其作品具有民俗和民情特色,衬托出了唐代浪漫而壮丽的繁荣景象。代表作品如弹唱甬,简洁而明快的线条塑造了自然和谐的空间视觉,作品形神具备、生动传神。

宋代乃至明清之后的陶瓷雕塑作品便开始向着精细、繁缛、媚俗的方向延伸。“龙凤花草,肖其形容,五彩玲珑”也即成为标准。线条的使用随着技法的熟练,更富有创新性和传承性双重特色。然而中国的传统陶瓷雕塑始终保持着一种实用主义的朴素情怀,强调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因而富有丰富的民俗情思和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

第3篇:传统陶瓷艺术范文

彩陶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可算是最为古老的彩陶图案,也是陶瓷与绘画最早的结合。仰韶文化的陶器中,彩陶虽然所占比例小,但文化与艺术价值很高。其造型、纹样方面都体现出独特的装饰美感。它既是生活用品,又是艺术欣赏品。随着陶瓷文化的发展,中国画的绘画基理不断渗透到陶瓷绘画艺术中来,使原始的装饰图案逐渐演变成如今的瓷上国画艺术品。

陶瓷绘画和中国画两者共同遵循着相同的美学思维,在精神意境上存在共同性。也就是说艺术如果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所产生的意境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意境可以极大地展现艺术的美感,它也是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中衡量美的最高标准。它们都是心灵与景物的结晶,比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德全在《乡村叠翠》作品中则是借鉴自然景观的题材,画面上的远山、树木、农舍,表现一种宁静的韵律感,展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隐喻之美,穿红衣的小女孩为整个作品点燃了生气,活跃了画面。这幅粉彩作品与中国画的相通意境具有将现实生活的美体现在艺术作品上,唤起人们对美的感受。

在绘画的发展史上可以看出气韵在中国画中占有极强的艺术地位,无论在汉唐还是在宋朝,中国画对气势的推崇都被各个时期应用得淋漓尽致,以静气、逸气体现宁静优雅成为绘画的主流,比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荆浩的《雪溪图》等都折射出绘画对象的内在神韵,将自我的精神反衬到对象中。而陶瓷绘画虽然与中国画在工艺和用笔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并不会影响陶瓷绘画所表现出的气韵。此外,陶瓷绘画带有民间世俗的娱乐情趣,如作品《天启青花人物碗》,画中动态的牛和牛背上的牧童以及顶风冒雨的人,这些物象给观者带来了无限趣味和遐想,整个绘画体现着气韵生动的审美情结。

中国画的自然神韵,依靠的是笔墨语言,笔墨语言运用的怎样从根本上体现出艺术家的个人修养和艺术审美,也就是说,笔墨即精神。中国画与陶瓷绘画在笔墨上共同讲究古朴淡雅和自然空灵的趣味,它是对万物体验后的艺术升华。而陶瓷绘画在用料用彩的技巧上与中国画的笔墨用法大致相同,不论是唐代之后的青花分水还是发展至今的粉彩艺术,都可以感受到中画的笔墨味道,因此,可以说陶瓷绘画是中国画延续下新的转变,将中国画丰富的笔墨表现力与陶瓷绘画艺术结合起来,展现出一片新的艺术领域,充分体现出中国画在陶瓷绘画中的重要影响。

陶瓷绘画与中国画有很多共性,只不过是绘画颜料和载体的不同以及工艺的不同而已,中国画在宣纸上以水和国画颜料甚至是水墨单一色调就能挥笔作画,而陶瓷装饰艺术就复杂多了,它需要釉下和釉上彩、颜色釉等单个和多个艺术的结合运用,再经过窑火烧制后再现庐山真面目。哪一道工序出错便前功尽弃,因此难度可想而知。就以粉彩艺术的操作过程来说;从打图到拍图至墨线起稿,正式绘制时定稿叫“升图”,把描过浓墨的图样从瓷器上拍印下来叫“做图”。接着把印有墨线的图纸转拍到要正式绘制的瓷胎上去即“拍图”,以上繁杂工艺完成后方可绘制,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就吸取了中国画中的营养,只不过在工艺上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彰显中国画的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对比之下中国画比陶瓷粉彩绘画的创作工序就简单多了。

为什么说,修养好陶瓷绘画艺术必先修养好中国画,从这个意义上讲,学好中国画才是陶瓷绘画艺术的基本功。因此在陶瓷艺术家中,涌现了许多中国画实力派艺术家,尤其是近代,像“珠山八友”就是明显的例子。他们把中国画的艺术修养与技法和陶瓷绘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诗作画,形成了那个年代陶瓷绘画艺术的新风貌。王大凡的《淮上渔者》瓷板画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该作赋诗:“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作品巧妙地运用诗书画为一体,再现中国以诗作画的画风,增强了画面话外之音。该作描绘的是渔家生活,江中白浪上有一位白发老人,船行到哪里,家也就移到哪里,水面有微风拂过,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更忙着在荻花丛中吹火待煮。他的画风古朴,用笔细腻,人物脸上髭须都根根可见。构思严谨、气势洒脱。特别是他能巧妙地把中国画中的“意兴”与陶瓷绘画有机结合起来,有较深的中国画艺术感染力。

粉彩是古彩发展而来的,中国画对古彩线描的影响较为突出,古彩的线描巧妙地融入了中国画白描的技法,再结合工艺美术的装饰技巧,使得陶瓷绘画中的古彩线描风格独特,浑然天成。古彩的线描方式虽然不像粉彩以圆润饱满和柔和秀逸著称,但它不失古朴典雅之感。陶瓷古彩构图疏密错落有致,在古彩装饰艺术不断改进的今天,在不失中国画的基础上,陶瓷绘画艺术更加有鉴赏性,突出了别具一格的陶瓷装饰艺术风格。

青花艺术是再现中国画的灵魂,对青花艺术影响极为鲜明,中国画中的水墨画是传统绘画中分离出的一种绘画形式,与青花水墨画艺术一脉相承,都是单一色调作画,具有象征性和自然性,而且与中国画的笔墨工具有众多相似之处,因此,很多陶瓷艺术家在陶瓷上绘制青花时,都会受中国水墨绘画的影响,注重借鉴古今名作中的绘画特征和线描特点。由于时代文人和审美意志的介入,使得陶瓷绘画者的素质潜移默化,从而使陶瓷绘画中的青花成为与中国画更为亲近的一种表现形式,不论是中国画还是陶瓷绘画,所表现出的青花绘画中都体现着绘画者的感情与生活相结合的精神产物,这种特有的釉下高温蓝色与独具特色的用笔和渲染造就了青花水墨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4篇:传统陶瓷艺术范文

1、练扎实的绘画功底

中国花鸟画和陶瓷艺术装饰同样都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二者一脉相承。花卉、禽鸟作为自然的象征,无论在绘画领域,还是在工艺美术领域,都是长盛不衰的题材,陶瓷装饰艺术也是如此,在陶瓷艺术装饰中,通过对传统花鸟的学习有一个良好的文化底蕴与绘画技巧,对自己今后的艺术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陶瓷艺术装饰中,花鸟画装饰手段以其自由洒脱、自然,不拘一格的独特艺术魅力在陶瓷装饰中独树一帜,其鲜明的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

中国艺术文化中,国画写意花鸟与陶瓷装饰借鉴继承着中国传统绘画、雕塑及其它艺术宝贵经验,并以创造意蕴深邃的装饰艺术为目标。原始陶瓷花鸟装饰曾产生和促进了绘画传统花鸟的生成与发展。花鸟画成熟后,其引导陶瓷花鸟装饰走向了繁荣。可见花鸟画与陶瓷装饰艺术历来是相互相承、共同发展的。

2、提高传统文化底蕴

学习传统花鸟对自己了解中国的花鸟文化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梅兰竹菊指:梅花、兰花、竹、。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墨客艺术创作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一直以来都为中国历代画家所爱,清代郑板桥对竹的喜爱可谓众所周知,郑板桥正是偏爱其精神,所以在其作品中通过竹来表达自己坚强人生意志及品质。另有花鸟画中的飞鸟走兽。王恩怀的《春在自然中》,通过对牡丹的深刻了解,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世界。但凡能在中国花鸟画上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的画家都是通过对花鸟的赞美而把画家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大自然的飞鸟走兽中,从而表达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寄情于物。再如中国已故的陶瓷艺术大师胡献雅,他在其艺术生涯中以画会友,广结翰墨之缘,与潘天寿、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等过从甚密,成为事业上的知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中,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积学致远,终于跻身于大家行列。观胡献雅作品犹如见其真人,作者正是由于对传统的中国文化底蕴的了解才能在艺术创作时得心应手。

3、丰富表现手法

传统花鸟在陶瓷绘画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成功的陶瓷画家必须学好传统花鸟才能使自己的创作不乏单一。如果在创作的时候发觉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正是由于在传统花鸟上下的功夫不够深。随着时代的转变,现代陶瓷画家更新了自己的创作观念,拓宽了创作题材,榕树、杂花、田野、蔬菜、水果、珊瑚等在传统绘画中不曾出现的对象也成了创作的题材。还有一些画家从自己画面装饰性的要求出发,大胆夸张变形,不受物象自然形态的束缚,但这都必须在具备扎实功底的前提下,才能游刃有余地创作出各种体裁。使内容更加丰富。

现代陶瓷画家已努力避免陶瓷创作中的模式化,更新了“随类赋彩”的观念,改变了以“分染”、“罩染”为基本手段的“三矾九染”的过程,开始吸收西洋画的用色方法,以统一色调处理画面,注意黑白、色相、冷暖对比等关系,使画面丰富又不失统一。与传统工笔画家不同的是,现代的陶瓷画家大多都经过美术院校的学习,汲取了许多西方的绘画营养,有着坚实的造型基础和色彩修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写实再现能力,提高了陶瓷绘画创作汲取现实生活的视觉能力。再加上对色彩的感悟,促使陶瓷绘画创作的色彩向现展。

由于现代陶瓷花鸟画创作在题材内容、表现手法以及工具材料等方面的拓展,使得新的审美境界逐渐形成。以扩展空间来扩大花鸟画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变小情趣为新意境,通过画面内容触动心灵,提升观者的艺术感染力,传达现代人的审美趣味。例如,景德镇陶瓷学院副教授罗晓聪先生首创的青花剃花工艺,将如梦如幻的中国乡村景象表现得生动自然,却又不乏意境,其作品近年来深得广大陶瓷收藏家的亲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下,在代代相传的艺术实践中,陶瓷绘画创作的花鸟画取像单纯,多为主体描写。多具诗情化,借助联想构筑充满感彩的诗境,以求“画外有情”。在追求“似”与“真”的前提下,表现对象的生命与特质,令其栩栩如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菊生教授被业界所认知,除了他创作的典型风格外,更重要的是他在陶瓷界首创的“高温颜色釉装饰工艺”为艺术陶瓷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李菊生就投入到对高温颜色釉新技术的研发创作中。20年来,从未停止过创新的步伐。由于失败率极高,为了攻克这个难题,使五彩斑斓的高温颜色釉装饰的艺术作品展现给大众,他不惜将不完美的试制作品砸碎,变为一堆堆五颜六色的瓦砾。这种技术大大地丰富了陶瓷艺术的装饰语汇和表现手段,使艺术陶瓷的装饰效果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花鸟画与陶瓷装饰艺术共同发展,相互促 进。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欣赏水平越来越高,对写意花鸟画与陶瓷艺术作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工笔花鸟画的语言形式在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日益增长,在各国与我国文化艺 术的频繁交流中已不可避免的受到西洋绘画的冲击。如何较好地与中国传统绘画结合,吸取优良传统又发展自己的独立个性已经成为了现代画家们努力和创新的首要目标。画家们不仅要延续古代优秀传统,也要对这一画种进行创新与开拓,赋予其色彩与形式的独立审美价值和表现。这些问题使得现代工笔花鸟画画家,在对传统的继承突破中形成了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多元素,为以后陶瓷装饰画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石。

第5篇:传统陶瓷艺术范文

关键词:陶瓷雕塑;艺术;趋势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38-01

一、传统精神与现代意识相互消长,开拓了中国陶瓷艺术新的繁荣发展的局面

在挖掘传统陶瓷工艺和艺术精神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这表现在一些绝迹的陶瓷工艺技术失而复得,仿古陶瓷艺术品也达到很高水平。当代陶瓷艺术作者对于传统的继承,不仅仅停留在工艺技巧的层面,而重新深入理解传统精神,更注重在陶瓷艺术创作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领会和自然融人,并且继续对陶瓷艺术创作产生重要推动。当代陶瓷艺术品在传统陶瓷艺术的基础上变化发展,又在发展中开始彻底打破传统工艺品的范畴,而把陶瓷艺术品看作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

二、现代艺术观念和审美意识的融入,陶瓷艺术品的发展局面有了重大改观

现代意识和美学精神在陶瓷制作中的体现,对陶瓷的实用功能和艺术功能进行了大胆的“分化”,当代陶瓷艺术品在传统陶瓷艺术的基础上变化发展,又在发展中开始彻底打破传统工艺品的范畴,而把陶瓷艺术品看作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陶瓷作为实用品,一般来说需要大众化、生活化,带有世俗性,但对于纯粹的陶瓷艺术作品来说,则往往反其道而行之,要有独创性、特殊性、个人性。使得当代的陶瓷艺术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可以说,陶瓷艺术由传统的工艺品向纯粹的艺术品的过渡有了实质的新进展。

三、陶瓷艺术家个人艺术追求特点,使陶瓷艺术品创作出现“个人化”倾向

专业陶瓷艺术作者不再把陶瓷视为一般器物或工艺品,而视为艺术;陶瓷艺术的生产也不是简单的“制作”,而视为“创作”,他们利用现代陶瓷原料作为创作材料,竭力去体现自己的艺术观念。当他们明确地以“艺术”定位自己的陶瓷作品时,这就为陶艺的发展打开了新的极大的发展空间。现代陶瓷艺术由原先的器物或者工艺品变为纯粹的陶瓷艺术时,也就为其个人化打开了巨大的空间,抛开实用功能的约束,作者就有了广阔的自由想象的天地。

四、陶瓷艺术创作回归自然,使陶瓷艺术品创作更多展示人性

新时期,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生存环境的改变、生活方式的变化,回归自然、崇尚情趣成为一些都市人的精神追求,在这种社会心理的诸多体现方式中,就有人们对陶艺的兴趣,普通人参与“陶吧”中的陶瓷制作成为一种新时尚,如北京、上海等都市兴起陶瓷屋或日“陶吧”。专业作者的这种感受如今也让普通人有所体验,他们把陶瓷工作作为与旅游、欣赏大自然风光一样的享受,视为一种同体育锻炼一样的活动,一种同游戏一样的愉悦,一种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这个意义上,陶瓷艺术又向其本来的特性回归,陶瓷艺术更体现人性。这种意识的发展无疑会为中国陶瓷艺术的新发展开拓新的前景。

五、社会科技发展、新材料的出现引起陶瓷艺术的变化

现代陶瓷,在新材料的运用上呈现复杂的状态。一方面,是对传统原料的利用,并且对工艺更加精益求精,另一方面逐步出现一种打破常规的、走向新的“结合”的特点,陶瓷原料与其他材料如金属、塑料等高科技新材料“联姻”,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陶土、色釉为原料的单一局面,这使得陶瓷造型有了更大的可塑性,陶瓷器形因而更加千姿百态。

现代哲学和文化思想,对于陶瓷艺术来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新材料的出现,陶瓷艺术观念的变化,使得陶瓷艺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这种变化的状况应该说是相当复杂的:一方面是实用与艺术功能的分化进一步加剧、明显,纯粹实用和纯粹陈设的陶瓷器物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如工业用陶瓷主要是在陶瓷的性能方面的发展,而纯一粹作为陈设、装饰的陶瓷工艺品更加繁荣,美不胜收。从这些现象来看,陶瓷又表现为实用与艺术的进一步趋向一致。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正反映了当代陶瓷器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而人们对陶瓷作为艺术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第6篇:传统陶瓷艺术范文

关键词:颜色釉;装饰;陶瓷捏雕;融合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优秀文化的国家,经历了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和多个朝代的更替,期间遗留下了众多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产品,这些产品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它们需要被后人珍藏并加以保护。但是,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最常见的情况就是人们为了发展当地的经济,不断地对文化产品进行盲目的开发和改造,很多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它们原来的韵味,被融入了更多的现代经济因素,这对于历史古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很不利的,它使得原本成形的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它的历史价值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因此,新时期的到来,有关传统文化的负责人必须尽快地完善传统文化产品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历史古文化产品的保护力度。而中国传统文化产品要以陶瓷雕塑为例。中国陶瓷雕塑的历史十分悠久,始自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陶瓷雕塑品一般是指具有立体感、独立性、可触摸的陶瓷雕塑制品。它的生产过程包括模印、镶嵌及手工镂、捏、堆塑、雕刻等工序,最后经高温烧制而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把越来越多的装饰艺术运用到了陶瓷捏雕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增加陶瓷产品的美感。本文探讨的就是颜色釉装饰在陶瓷捏雕中的应用。

1 把颜色釉装饰融合到陶瓷捏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人们对于颜色釉的运用方式掌握不够合理

对于颜色釉来说,其产生及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说是陶瓷釉料的发展。釉的产生经过了漫长的过程,其产生使陶瓷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最早的釉是白釉,随着社会和工业技术的发展,人们在认识了金属氧化物的着色作用和着色技术后,便慢慢有了颜色釉,同时随着人们审美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就有了各种各样的颜色釉产品。颜色釉在社会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中不断完善和充实,直至今天,已经是名目众多、风格各异。就温度来说,有高中低温颜色釉;就颜色名称来说,有祭红、琅窑红、豆青、影青等。颜色釉发展到今天,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它是陶瓷文化和艺术水平的象征。但是目前人们在制造瓷器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掌握融合颜色装饰的温度,这就使得出产的产品质量不够高,影响了它的整体经济价值。

1.2 运用颜色釉进行装饰陶瓷产品的制作传承断代

自商代原始青瓷的萌芽时期到现如今聚集多种陶瓷艺术表现形式,陶瓷装饰由最初简单的色彩和造型转变为现在多元化和意蕴相融合的形式美。高厣釉装饰成为当下陶瓷装饰中的主流装饰形式之一,其特有的造型、色彩表现、构图形式等都突显出高温颜色釉瓷装饰上“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的美境。对于陶瓷雕塑手工艺术品来说,它们都是历史的产物,与当前我们这个时展并不完全融合,因此,它们必须经过改造剔除以后才能被传承。当前由于民众对手工艺品制作的认识较少,不能认识到传承陶瓷雕塑手工制作方式的重要性,就导致很多经典的陶瓷雕塑艺术品的制作方式在传承过程中失传。特别是那些制作于家庭手工、有着悠久历史的陶瓷雕塑艺术品,它们蕴含的文化底蕴十分浓厚,但是由于那些地方的居民文化水平有限,它们不懂得如何把经典陶瓷雕塑手工制作方式流传下来,同时对于新时期高温制作颜色釉装饰的技术又了解得很少,进而导致两种文化互相冲突。

1.3 我国现代颜色釉装饰融合陶瓷捏雕产品的发展机制不够完善

对于我国现代的陶瓷捏雕艺术的传承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当前我们国家对于陶瓷捏雕艺术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的保护机制,导致很多新的装饰方式不能够在陶瓷捏雕制作过程中加以运用,特别是对颜色釉的运用。各地政府对于本地区的陶瓷雕塑艺术品制作不重视,没有意识到它们的文化价值,不能够更好地对其产品进行创新。这是当前陶瓷雕塑艺术品传承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2 对我国现代陶瓷雕塑发展中颜色釉融合的点滴思路

2.1 很好地利用颜色釉装饰在陶瓷捏雕制作过程中的应用

创造性思维是追求艺术创作的重要环节,对于陶瓷雕塑艺术品来说,它的传承发展最需要的就是与时俱进的创造性,它必须有适合其发展的创新发展方式,才能让陶瓷雕塑艺术品流传于世,这就体现了对颜色釉装饰的应用。陶瓷综合装饰艺术是陶瓷艺术与陶瓷的完美结合,它是由造型、装饰和材料三个要素构成,包含物质与精神两重文化因素。陶瓷综合装饰艺术大致归纳起来可以分为颜色釉装饰、釉上彩装饰、釉下彩装饰等等。陶瓷综合装饰艺术有着丰富多彩的图案和明艳瑰丽的色彩。从一开始的制作到最终的完成,它包含着审美、创造与欣赏等环节,独具匠心的工艺,使其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其他的陶瓷文化。

2.2 增强对于地方颜色釉装饰陶瓷雕塑艺术品的保护力度,进行传承发展

传统陶瓷雕塑艺术精华,是我们发展面向未来陶艺必须汲取的主要营养元素。每一个地方都有他们自己的具有当地特色的陶瓷雕塑艺术品,这部分陶瓷雕塑艺术品必须好好保护和传承,而且必须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和保护。传统文化产品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传统文化产品已经被列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我国政府在传统文化产品的传承和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陶瓷雕塑艺术品作为当代艺术发展的典范,人们在不断地对陶瓷雕塑艺术品进行保护并创新,同时也有专门的设计人员在设计制作陶瓷雕塑艺术品的过程中,不断地把颜色釉装饰融入设计过程中,从而尽量做到把每一个具有特色的陶瓷雕塑艺术品都保存下来。同时,保护地方陶瓷雕塑艺术品的这部分人员也会不断地收集陶瓷雕塑艺术品的本土知识和特色,使得传统陶瓷雕塑艺术精华文化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此外,一些传统陶瓷雕塑艺术品的制作风格也与现在的陶瓷雕塑艺术品制作风格相互融合,在传统陶瓷雕塑文化产品中融入现代文化的元素,从而丰富了传统陶瓷雕塑艺术品文化的内容。那些生产陶瓷雕塑艺术品历史悠久的地区,其遗产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而且对于社区经济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有关政府必须加强对本地的传统陶瓷雕塑艺术品制作传承人的保护力度,不断完善相关的保护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把陶瓷雕塑艺术品的发展事业。

3 结语

在陶瓷雕塑艺术创作中,要吸取传统陶瓷雕塑艺术精华,同时融合新时期的颜色釉装饰,只有建立在此基础上,才能将我国的陶瓷雕塑创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第7篇:传统陶瓷艺术范文

摘要:现代中国瓷上绘画装饰仍然以传承传统为主导,没有真正融入现代陶艺的理念。不再是主流艺术的中国瓷上绘画装饰将向何方向发展?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陶瓷艺术,现代瓷上绘画装饰必须传承传统;但要获得新的生机,瓷上绘画装饰必须融入时代的发展,体现现代文化;世界文化的大融合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吸纳外来文化会让中国现代瓷上绘画装饰更具活力。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志码:A

陶艺是近年来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这也让我们这些从事陶瓷装饰设计艺术的人不能不对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进行讨论和研究。中国瓷器在历史上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的陶瓷装饰文化和美妙无比的陶瓷绘画艺术。瓷器有中国第五大发明之称,陶瓷装饰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地位也是极其重要,特别是瓷上绘画装饰艺术。瓷上绘画装饰是从陶器上装饰绘画转变而来,发展到明清时代成为了艺术的主流。陶瓷装饰伴随着陶瓷的生产而产生,中国的瓷上绘画是瓷器装饰最为主要的方法,曾经的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等,让我们看到中国甚至世界最精美的艺术品。然而近代以来,因为历史的原因,现代中国陶瓷艺术一度走向边缘化。今天,伴随着时展,现代中国瓷上绘画装饰也进入了现代“语境”,当代陶瓷艺术家和陶瓷艺人承前启后、努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就,绘制出一大批新作。由张海国主编的《当代景德镇陶艺精英》向我们展示了大量优秀的现代中国瓷上绘画作品。这些作品的成功向我们预示了现代中国瓷上绘画装饰的发展方向。

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瓷上绘画装饰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从产生到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体现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渊源。传统的瓷器上主要是画山水、花鸟、人物(渔、樵、耕、读、仕女及民间故居为多),绝大部分是采用中国画的手法绘在瓷器上。经历了历史长河的不断冲洗,传统瓷上绘画装饰不但丝毫没有褪色,反以其神秘的东方神韵,在今天的陶瓷艺术品中展现出了更大的魅力。很多传统瓷上绘画装饰的优秀题材与形式在现代瓷上绘画装饰中继续被沿用,当然,这种沿用并不是一味的原形复制,现代的社会意识、文化氛围使之实现了一种超越,直到再发现。

现代瓷上绘画汲取传统陶瓷绘画艺术的精华,并与之有机结合,在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创作现代作品。现代陶艺大师袁世文承袭宋代范宽、郭熙、元明时期的赵雍、唐寅,结合现代技法,再现雪山之诗情画意。景德镇陶瓷学院秦锡麟教授抓住传统青花洗练拙朴的形象、酣畅淋漓的笔意、结合传统工艺和现念,在是与不是间创造出现代青花艺术。景德镇艺术瓷厂美研所曹木林所长取材历史神话、文人士大夫生活、以奇特的构图,传承景德镇传统粉彩人物瓷画,渗入现代审美意识,使传统粉彩人物画在当代再放异彩。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白明老师近年创作的用现代构成设计传统青花,以平和、轻松的心态画青花,作品高贵、典雅、自然、清新,成为继承传统发展现代的优秀典范。

中国陶瓷艺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成长的艺术,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的基础。现代中国瓷上绘画装饰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并随中华文明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历经千百年锤炼,形成中国独特的风格。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瓷上绘画装饰源泉,瓷上绘画装饰若要很好的发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必由之路。

二 弘扬中国现代文化

瓷上绘画装饰的发展,在各个时代都有鲜明的时代感。与传统瓷上绘画装饰相比,现代瓷上绘画装饰在总体上体现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开放型思维和交叉多向的思维方式,有着强烈的个性追求。现代陶艺从中国传统内涵美跳出来,注意现代艺术时空美,作品粗犷,富有想象力。

观念更新、内容丰富、工艺发展、材质多样、手法灵活是现代陶瓷艺术创作的大致趋势。这些特征在现代瓷上绘画装饰或多或少都有所体现。赖德全的陶瓷作品承变相生,艺侔造化,使现代陶瓷艺术观念蕴含了个性解放、梦幻意识、综合情感、形式语言及创作理念,他首创的“釉上珍珠彩”,借助各种油料的特性和流动规律,充分挖掘出材质之审美潜能,达到了“借料生情”的艺术效果。他的泼彩瓷版画,每一线条都流畅游动,每一处都开合有度,错落聚散的皴点,和谐的色彩对比,其纯度、厚度、透明度犹如春天的阳光清澈明净。其中远景填色多采用喷绘的手法,有浑然天成的感觉。景德镇陶瓷馆副馆长宁勤征,作品以艺术特点鲜明、内涵丰富、材质新颖、形式多样、独具一格饮誉瓷坛。景德镇陶瓷学院副教授程云,继承传统精华,表现现代审美意识,特别强调陶瓷的工艺材质美,作品色调优美、构图别致、在绘画技艺表达的同时表现出高超的色釉运用技巧。

崭新的理念、多姿多彩的瓷画艺术形式、特异的材料运用、日新月异的工艺技术手段等共同构成了现代陶瓷艺术的风采。当然,中国现代瓷上绘画还急需要更多的创新、发展,使其重新回归到主流艺术文化当中。

三 吸纳外来文化

现代陶艺是随着西方现代艺术大潮的兴起而产生,自然中国的现代瓷上绘画装饰同样受到外来文化影响。中国现代瓷上绘画装饰,出现很多新品种、新工艺,新形式、新风格,很大程度都是吸收外来文化的结果。瓷上绘画装饰在吸收外来文化后,无论是在风格,还是在题材、形式、表现技法上,本土原有的艺术创造力与表现力都得到了增强和发展。在现代西方艺术思想影响下,一些陶艺家越来越关注瓷上绘画装饰的纯视觉性,逐渐抛弃了艺术的文学性和故事性。早年学习油画的李良先生,其瓷画兼容油画、水彩画、丙烯效果于一体,不但技法独特、轻松,而且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力。陶瓷美术家张景涛对中国画和西方油画均作探究,写意写实与浪漫相结合,其作品意趣天成,品味高雅。日本的陶瓷则倾向于偶然性和嬉戏性,韩国的陶瓷倾向于不规则美和天然美。日韩的审美情趣在秦锡霖教授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应该说现代中国瓷上绘画装饰艺术在陶艺中受到的外来影响还是比较小的,传统题材与技法在中国现代瓷画装饰中是最主要的部分,我们应该继承先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传统文化,但我们也应该与时代接轨,让瓷画中国化的同时世界化。

四 结语

现代陶艺是作者借助陶瓷材料,或以陶瓷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体,脱离传统实用性质,着重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的艺术形式。它的审美价值体现,挖掘的主要不是客观世界,而是现代人的主观世界。同时更注重新的表现方法和新的表现形式,将暗示、荫喻、象征、联想、意象等艺术手法视觉化,表现人的意识的流动和对这个世界和社会的多种认知。

现代中国瓷上绘画装饰艺术,作为现代陶艺的一部分,要以传承传统为主导的同时真正融合现代陶艺理念。传承意味着继承、融合、演变,而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广采博纳(广采博纳是事物发展壮大根本途径)。陶瓷艺术本身就具有开放性,中国现代瓷上绘画必须秉承优秀传统形式与内容,接纳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从而推陈出新。现代陶艺在中国方兴未艾,尤其瓷上绘画装饰更需要现代陶瓷工作者认真继承陶瓷绘画的传统并大胆创新,不断注入新的思维和新的表现技法,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在无数陶瓷人的努力下,中国现代瓷上绘画装饰正朝着多元化、多层面的方向良性发展,中国瓷器装饰也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吴兰芳,初探陶瓷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J],景德镇陶瓷,2004:35-36

[2]万长林,从文化的视点看中国陶瓷艺术[J],中国陶瓷,2004(2):65~58

[3]陈雨前,陶瓷艺术文化审美[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第8篇:传统陶瓷艺术范文

中国陶瓷艺术是一门拥有悠久历史的艺术,陶瓷绘画最早开始于六朝,种类也很繁多,从青瓷釉下彩开始,到厚重大气的元青花,再到明清瓷器,在陶瓷绘画中显示出了文人墨客对于人生的追求。正如中国艺术语言形式一样,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主要艺术语言是以追求意境为表现,不拘泥于自然环境的真实性,不浮夸,而是讲究感受与心境,以及按照自身的审美以及构图的需要,对各类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切事物在画中体现。陶瓷绘画是陶瓷艺术中的主流特色,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其艺术语言不仅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更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增添了更多种色彩,这种经过漫长岁月中流传下来的艺术不仅仅刻上了时代的烙印,还为艺术创造提供了丰富的写照。

陶瓷绘画艺术语言特点

所以艺术语言主要就是指在表达艺术的过程中运用的各类手法与形式,陶瓷绘画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主要集造型、装饰与烧成等工艺,从工艺的特点主要分为“釉上与釉下两大类,其中主要包括有古彩、新彩等,而从装饰的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写意、工笔以及综合装饰等等。

其中釉下绘画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以“青花”为主,紧接其后的是釉下五彩主要的操作流程是在还未经过烧制的坯体上进行绘画之后,再利用高温进行烧制,这种绘画艺术从康熙年问开始,经过不断借鉴融人发展,到乾隆年问才发展到完美,从那以后才出现浅绛彩、新彩,而釉上绘画主要是将已经烧制好了的配体进行绘画,待绘画完成以后利用低温进行炉烤花而成,色彩经过仔细的处理,具有很明显的对比感觉。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范围是来自于宫廷生活的写照,因为单所以缺乏定的活力,在工艺技术的处理中,不注重工艺程序,淡化了现实生活中情感因素,在这时期下,一片繁华的陶瓷绘画艺术也随着清王朝的衰落而尘封。

当代陶瓷绘画语言的拓展以及相关意义

所谓当代艺术如果从时间上区分的话就是指当下的艺术,到目前为止已经产生的艺术,当代艺术的构成主要看的是它有没有被发展、被创新,看其是否是前所未有的,对传统文化是否产生冲击。而从陶瓷绘画艺术中来说,这种艺术的产生是超过人们般的审美范围,借助陶瓷材料,为陶瓷材料为创作主体,远离实质性的参照物,以此来展现不一样的文化气息。

而在目前形势下,陶瓷艺术正以自身独特的语言能力以及工艺为载体,对社会以及整个人物进行精神层面以及命运层面的关怀,画家运用这个载体展现对社会以及人性的批判,在感受陶瓷绘画艺术的同时,能够获得相应的现实文化。陶瓷艺术不仅仅具有门艺术独有的审美性,更具有实质性,在中国艺术发展的过程中,陶瓷艺术随着社会主流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具有时代性,由于传统文化的多元性,也发生着巨大的转变,特别是西方主流绘画思潮的引入,以及现代艺术在绘画中的艺术追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在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陶瓷绘画艺术的发展,这不仅是时代对各种美的内涵的延伸,还是整个陶瓷艺术发展的主要契机。

当下,陶瓷绘画艺术正运用自身独特的材质与工艺,展现了对社会以及人文的关怀,在画家的绘画艺术中不仅仅拘泥于画作的形式与内容的优美,更加注重对普通精神世界层面与人性的关怀。在当下,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审美系统的多元化与复杂化,也使得审美价值观念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而在这种历史变革的大潮流中,最主要直面的问题就是陶瓷艺术的继承与创新问题,不能总是依靠先人的智慧来粉饰自己,而是要彻底的了解当前的艺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继承与创新,说到陶瓷艺术,大多数人第一想到的就是那个拥有千年瓷都美誉的城市一景德镇,在那个小镇,从事着陶瓷艺术的人很多,他们的工艺技术是无法挑剔的,但是这些艺术却在历史文化的变迁中,失去了紧跟时展潮流的思想,他们只是一味的模仿古人的形迹却没有窥探古人的内心,只有形似而无神韵,时代气息更是不存在,就好像井底之蛙,没有内涵。

结束语

第9篇:传统陶瓷艺术范文

关键词:德化陶瓷;现状;发展趋势

1 德化陶瓷雕塑艺术的现状

1.1 德化陶瓷简介

早在新石器时代,德化瓷的制作就已开始,在唐宋时期开始兴盛,明清时期得到巨大发展。德化瓷以建白瓷最为闻名,另外有青花瓷。瓶、罐、杯、盘等日用瓷器是德化瓷主要的产品形式,雕塑艺术的陈设瓷器也较为常见。贴花、印花、堆花、划花和透雕等是德化瓷的主要装饰手法。凭着其独特的技艺,雅致的外观,德化瓷作为中国最为著名的外销瓷器之一,享誉世界,向世界各国传播了中国的制瓷技术,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1.2 德化陶瓷雕塑的艺术特色

德化瓷器直接选用优质的高岭瓷土塑造成型或者翻制模具,然后注浆或者拓印而成型。在土坯干后,要根据不同需要而决定是否上釉,之后将土坯放入窑中,在一千多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中烧制,最终产出成品。

德化陶瓷优质独特,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非常突出。瓷器胎釉质量优良,釉面滋润,且形体厚重而又少见瑕疵,和谐完美。外观图案的不同人物形象的构思造型都很生动形象,整体与局部的比例非常协调。更为重要的是,人物的刻画由表及里,人物性格都通过那生动细腻的神情风韵展示出来,非常具有艺术感。

1.3 现状概述

德化陶瓷雕塑艺术的存在与发展,是以众多与陶瓷雕塑艺术相关的企业为载体,以商业化推动艺术的不断进步和绵延。拥有1400多家陶瓷企业,近 10万陶瓷产业从业人员的德化县,已经初步形成了日用瓷器、传统瓷雕、西洋工艺瓷器的陶瓷产品体系,并成为中国陶瓷工艺品的最大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如今,德化的陶瓷产业,逐渐从小规模向专业化生产转变,从单打独斗向校企合作的联盟形式转变,技术正在升级创新,抱团发展正在实践。例如,德化陶瓷产业将传统的锅炉窑改造为隧道窑,以此达到连续作业生产而节省原料的目的;在烧制技术方面,使用清洁能源,实现无烟雾污染。这使得陶瓷雕塑艺术建立在节能环保的观念之下,更具有艺术和社会的双重价值。而在组建联盟方面,2011年6月,22家高档日用瓷生产企业、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及2个事业单位成立了“泉州市高档日用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企业运用共同研发同时分工协作的合作模式,先后开展了“高强易洁酒店日用泥料、釉料研发与标准化生产”,“四星级酒店日用瓷系列器型及模具开发”,“耐600℃干烧陶瓷耐热金刚煲生产技术”等科研项目,并且开发出了700多种专供酒店用的瓷器。陶瓷产业的发展也就推动这一项艺术的繁荣。

但是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一直在追求技术革新,但是高科技制瓷技术仍然薄弱,新技术陶瓷(如卫生、节能陶瓷)更是发展缓慢。工艺瓷耗能大的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将来很有可能会走向萎缩。除此,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是,德化陶瓷在种类、设计等方面缺乏实质意义的创新,仅仅是在传统瓷器的基础有一些表面的变化,这样一来,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品牌就尤为困难。虽然陶瓷属于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但不将其融于现代文化,注入时代元素,定不能长久发展而不衰。另外,德化陶瓷雕塑产业很多是沿袭下来的家族式企业,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导致管理、营销各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企业没办法发展壮大,取得突破。那么,最终就会导致德化陶瓷雕塑艺术的停滞不前甚至退化。

2 德化陶瓷雕塑艺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2.1 继承传统是不变的坚持

陶瓷艺术源远流长,是古代中国的代名词。在文化强国的国家政策下,无论时代怎么变迁,社会如何发展,首先陶瓷产业不能衰弱是一个最基本的共识。在此基础上,无论怎样创新陶瓷产业,注入何种时代元素,都不会抛开陶瓷雕塑艺术承载的传统文化。这项艺术要发展,继承是基础。因此,建白瓷、青花瓷这两个基本种类将会保持主流地位,贴花、印花、堆花、划花和透雕这些修饰手法也会被沿袭保留。简言之,德化陶瓷雕塑艺术的本质,即其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不会淡去或者消失。会改变的,只会是形式上的创新和某些内容的增加。

2.2 艺术与经济、生活相结合,陶瓷雕塑产品创新是必然选择

如果只固守传统,那么德化陶瓷雕塑艺术肯定不能得到进步和发展。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追求与享受越来越多样化,尤其文化与物质结合的消费方式越来越普及。陶瓷雕塑艺术也将与日常生活、工艺、旅游、纪念品等等行业结合在一起,不仅仅作为一种瓷器,而是同时兼有实用性、观赏性、艺术性或纪念性,乃至集各种价值于一体,同物质产业与文化产业越来越好地结合。产品种类和样式等各方面必将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新颖,这门艺术就会走向越来越广阔越来越长远的道路。

2.3 打造品牌,保护专利越来越重要

缺乏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品牌是德化陶瓷雕塑艺术正面临的一大问题,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德化陶瓷雕塑产业将会致力于打造自己的品牌,并且将品牌推向世界舞台。一种艺术成为一个品牌,无论经济效益和艺术效应都将无可比拟。另外,据资料显示,整个德化陶瓷产业每年所开发的陶瓷新产品达20000多件,然而仅有300多件拥有专利。这导致大量的陶瓷产品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行业内同类相煎的局面多有发生。这样一来,一些企业开发与创新的热情与信心就被打击下去。久而久之,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就可能原地踏步甚至退后。所以,未来的陶瓷雕塑艺术发展会越来越重视产品的专利保护这一块。

2.4 多市场战略毋庸置疑

一项艺术,只有深入社会深入人们的生活才能真正立于不衰之位。所以陶瓷雕塑艺术要长远地发展繁荣下去,尽可能拓宽其产品的消费市场是必须的途径。一方面,陶瓷雕塑艺术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它的发展要强调本民族意识,国内市场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针对国内的文化特色,设计和生产国人喜爱的陶瓷产品,牢牢把握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陶瓷雕塑艺术作为一种联系中外友好关系的纽带,也要能满足世界各国不同民族的不同需求,根据他们的喜好,注入他们民族的文化因子,以此开拓尽可能大的国际市场。

2.5 新型营销模式不可阻挡

在当今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必将成为陶瓷销售的新平台。网络销售的方式能扩大销量,并提升陶瓷雕塑艺术的知名度。与传统的销售模式结合,会更好地推动陶瓷雕塑艺术发扬光大。

3 总结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德化陶瓷雕塑艺术的艺术思想和艺术内涵当永远存在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领域,而艺术品的样式更新、制作手法的改革、烧制工艺的创新等等可以多种多样多姿多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西为中用,遵照这个原则,德化陶瓷雕塑艺术便可以发展成为根植于中华古典思想、吸收中国当代元素,汲取他国优秀文化的一项艺术。德化瓷雕不是简单的工艺摆设,而应融入当代经济和文化,烙上时代的特征而成为现代的艺术品。这样,相信德化陶瓷雕塑艺术将走向新的巅峰。

参考文献:

[1] 熊寥.中国陶瓷美术史[M].紫禁城出版社,1993.

[2] 陈雨前.陶瓷雕塑艺术文化审美.